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1篇: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晋中市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和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区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全市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现就在城区全面推行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省、晋中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文件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城区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整合社区管理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社区在加强人口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创新人口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行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从而实现人口信息无遗漏、计生管理无盲点、优质服务无缝隙,为介休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口基础。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使城区居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责任细化、重心下移。

推行“一岗多责”、“一人多岗”、“分片包干”等管理制度,强化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导,增强社区人口管理、服务能力;

3、整合力量、多方参与。

充分发挥辖区行政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成员、物业管理企业等各种力量的协同、协作作用,有效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人口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口计生工作的强大合力;

4、因地制宜、统筹推进。

紧密联系各街道办事处实际,加强分类指导,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使城市人口管理服务始终体现科学性、富于创造性。

(三)主要目标

4月起全面启动全市城区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力争到年底前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完善。通过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实行,实现“六化”目标。具体为:

一是管理理念人性化。真正把城区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变成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二是管理对象一体化。将城区内常住人口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提供统一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三是管理队伍多元化。按照共驻共建、整合资源的思路,以社区专职社工队伍为主,楼院长、居民小组长、社区志愿者为补充,建立专兼结合、多方参与的网格责任人队伍。四是管理职责明晰化。明确网格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同格同责、同奖同罚。五是管理手段数字化。依托山西省全员人口信息平台、介休市城镇人口管理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以信息化指导管理服务。六是管理方式流程化。建立规范统一的人口计生管理标准和流程,保证人口管理的便捷、精确和高效。

二、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区划、设置网格。

由各街道办事处组织,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以200户左右为标准,在社区内合理设置管理网格。要将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行政企事业单位等全部纳入网格,实现全面覆盖。网格划分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区域,不得交叉重叠,

(二)健全队伍、明确职责。

各街道办事处为一级网格。要成立由分管计生工作的副主任任组长,各社区主任和计生专干为成员的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辖区内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

各社区为二级网格。社区主任为二级网格的网格长,负责本社区人口计生网格化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本社区网格管理员按照要求开展工作。

社区分管副主任和各街道办事处人口计生办工作人员为网格化管理服务督导员,负责督促、指导、协调网格管理服务工作,每周不少于1次参与网格巡查,并通过实地检查、协调处置等方式,确保网格管理服务作用有效发挥。

每个社区通过区划形成三级网格。每个社区应配备不少于两人的人口计生专职人员(其中一名必须为社区领导),其余社区工作人员全员参与三级网格的管理服务工作,每人均要担任一个三级网格的网格管理员,网格管理员为三级网格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本网格内人口信息采集、调查、核实等工作,同时负责做好网格内计划生育宣传、证件办理、技术指导、证明出具、计生审查、药具发放等管理服务工作。每个网格的工作人员原则上由社区专职社工、社区民警、小区物业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楼院长及社区志愿者等组成。可实行“两人双格”和“专管一格”相结合的办法运行。

(三)建章立制、狠抓落实。

各办事处、社区要根据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优化操作流程,形成社区其他工作与人口计生工作融为一体,协调一致,互为促进,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定期巡查制度。网格管理人员每月要对流动人口、怀孕妇女等重点户登门访视,对巡查中发现的婚、孕、生、迁、死等人口变动信息要及时收集、核实、变更相应台帐,同时要报回社区进行信息登记和微机录入;二是建立民情日志制度。通过上门服务以记录社区民情日志的方式,即及时、准确收集人口计生方面的社情民意、人口信息变动情况,同时也记录网格管理人员平时的工作状况;三是实施周报告单制度。网格管理员每周要将民情日记上的人口变更信息汇总,填写周报告单报送社区,社区每月汇总形成月报告单,报送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四是建立民情回应制度。对婚育证明加注意见、代办生育服务证件、开具免费技术服务证明等能即时处理的事项,要立即办理,对生育(再生育)审批、独生子女证件办理等需有关部门、办事处、社区审查办理的事项,要向居民做出承诺,全程负责代办,并限时办理。办理结果要及时反馈,并收集居民反馈意见;五是建立分析研判制度。社区每周要定时召开人口信息分析会,对网格管理人员周报告单上的信息进行梳理,分类汇总,并录入城镇人口管理服务平台,先检索,后确认,做到不重不漏。社区每月要召开人口信息分析会,对社区人口的流动、增减、变更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人口信息的变更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分析要形成书面报告。涉及的变更信息要在社区内分类分部门登记,分口上报。街道办事处每季度要组织召开人口信息分析会议,对辖区人口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向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注重网格管理工作人员业务培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要求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要推行“错时工作制”,网格管理员必须坚持每天至少到网格巡查1次,在网格时间要达到工作时间三分之一以上。要坚持新婚、孕期、产后、术后、流入“五登门”,坚持送政策、送避孕节育技术、送生殖健康、送证件证书、送奖励扶助“五上门”。

(四)建立考核机制。要完善信息掌握、问题处理、效果考评之间相互制约配套的管理机制,坚持“分级考核、分类考核、定量考核”并行,自查、互查、抽查、检查相结合,年终考评,按绩效落实待遇。对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网格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建立网格管理服务公示制度,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公示牌,公布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监督电话;社区计生办要设置辖区网格区域平面图和网格划分全景图,张贴相关政策和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五)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档案资料。按照每个网格管理人员“一本民情日记”、“一本周报告单”,每个社区“一套工作手册”的要求,精简社区人口计生表薄账册,减少重复劳动。完善三级网格日收集、周汇总、二级网格(社区)月总结、一级网格(办事处)月汇总、季分析等制度,确保人口信息的及时收集、及时分析、及时统计、及时录入、定时汇总。给社区配备人口计生专用电脑,增加社区山西省全员人口信息库人口信息的浏览、录入、变更、交流权限,增加人口计生综治单位对山西省全员人口信息、城镇人口管理服务平台信息的浏览功能,提高人口信息的录入和使用效率。加强人口信息在社会管理部门间的使用,不断凸显人口计生系统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各街道办事处和人口计生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要将实行城区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城市人口计生工作、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切实抓紧抓好。各街道办事处要精心组织、紧密配合,共同抓好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要包片联系社区。公安、卫生、工商、城建、民政等职能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协同配合,积极支持,协助和参与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要全面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职责,落实《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奖励、优先、优惠政策,做好本单位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做好职工家属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

(二)各街道办事处要深入研究,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要统筹安排、排出日程、全面启动,着重在人口管理和重点对象服务的精细化、制度化、人性化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和拓展,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抓出成效。

(三)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要编制《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指南》、《社区工作人员应知应会手册》等专题资料,做到有关人员人手一份、随身携带。要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对社区人员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要积极开展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通过树典型,抓榜样,推出一批业务知识过硬、工作敬业、成绩突出的专职社工典型,为队伍建设树立标杆。

第2篇: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一、乌鲁木齐市推进政务热线整合的现况与成绩

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自2014年起,逐步开始推行政务热线整合工作(架构见图1),先后将12358价格监督热线、12350安全生产举报热线和12319公共服务热线整合。2015年,作为为民办理100件实事内容之一,又进行了12345市长专线和12319公共服务热线的整合工作。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乌鲁木齐市城管指挥中心负责的12319城管服务热线(以下简称“12319热线”)成立于2005年,经多年运转,目前信息化程度较高,有较好的设施环境,有较强的专业人员队伍,市民认可程度较高,2014年受理求助13万起,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因此热线资源以12319平台为基础进行整合。具体方案如下:

在呼叫接听环节,将12345市长热线等与12319平台融合为新的呼叫平台,实现呼叫号码并线接听,不同号码呼叫实现语音汇聚,各号码仍然独立存在,由公共服务指挥中心承担全部12345、12319、12358、12350等语音呼叫接听工作。

在业务处理环节,采用三种方式:

一种是实现12319热线业务协同处理系统有效再利用,在12319热线服务平台协同办公系统中设置新的受理项目,将其他热线的转办单位列为协同办公系统的二级或三级协同单位,将其他热线的各类标准、法规及其他资料导入热线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信息资源融合共享。热线服务平台协同单位利用网络办公系统,实现案件办理、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通过更改系统配置达到借助现有12319平台实现所需基本功能的目的。通过分工合作,公共服务指挥中心负责语音接听、案件受理、案卷派遣、回访审核和系统运行保障工作,各专业部门负责受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相关案件的处理和标准法规的汇集整理工作。

另一种是利用其他热线原有业务处理系统,打通呼叫平台与各热线业务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通道,做到信息无缝衔接、流转顺畅。公共服务指挥中心负责语音接听、案件受理等环节的工作,案卷派遣、回访审核,监督考核等环节由其他热线负责单位继续承担。

第三种是以受理单据热线被叫电话号码进行分类,受理的单据通过热线被叫电话号码自动进行分理,进入各热线管理部门的子平台系统中。各热线管理单位登录自己的热线管理子平台,可以独立进行案卷派遣、回访审核、监督考评等管理功能。

以上三种方案,可以由不同的热线管理单位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充分利用了既有资源,兼顾了不同类型单位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配性,有利于热线整合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政务热线资源整合后收到的效果

整合后的热线平台运行顺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热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程度得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热线平台由城管指挥中心专职受理人员承担,实现7×24小时全天候、亲情化服务。目前日均受理市民求助400余起,办理率达到97%以上,群众满意率95%以上。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完善了面向市民的统一服务平台和立体服务网络

政务热线服务平台作为面向全社会的服务系统,将政府系统所有职能统一到一个服务平台上,其内容涉及城市水电气暖、市政市容、公交客运、环保绿化、规划执法、房管物业、质量安全、医疗教育等多种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为市民提供7×24小时的全天候、亲情化的综合服务,关注市民对公共服务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呼声,解决公共服务工作各方面出现的问题,宣传政策法规和各部门服务职能。政务热线服务平台成为涵盖业务范围大、涉及地区广、手段先进、功能齐全的体系,成为面向市民的城市立体服务网络,有效解决了市民办事中遇到的部门迷宫和程序。

(二)实现了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广泛参与

广大市民通过政务热线服务平台实现对公共服务工作的广泛参与,以往的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价以上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封闭性,评价结果不能适应开放的城市环境和数量众多的城市居民对城市功能的需求,不能完全客观公正反映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政务热线服务平台的绩效评价引入了老百姓作为参与评价的主体,实现了全社会参与的评价机制。评价结果最终由广大市民决定,只要有市民报告信息,就会产生一个从问题发生到最终检查验收的全环节封闭式管理流程,任何人都推卸不了,对公共服务工作的绩效评价有了质的改变。由此带来了一场公共服务的效能革命。

(三)变管理主体的分散为高度协调一致的协同工作,初步构建了“大服务”格局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日益精细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专业分工不断增加,参与公共服务的单位、部门越来越多,且彼此之间许多时候没有隶属关系和利益往来;二是公共服务对象日益多元化,新生事物和新增问题不断涌现。从乌鲁木齐市目前的政务服务热线体系来看,共有二级协同单位91家,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在区域、职能、专业、层级组织下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现代公共服务工作需求,难以实现精简统一效能的管理目的。政务热线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标准规范,对所有参与公共服务的资源进行了整合与优化,在政务热线服务平台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即使公共服务单位的多样性和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也充分做到了职责明确、对象明确、标准明确,使整个公共服务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动整体。

(四)政务热线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开展主动、长效式、可持续性的服务

乌鲁木齐市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通过网格化管理建立了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制。网格化管理监督员负责每日对责任网格进行巡查,对网格内的事部件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集、上报,实现了政府部门对城市的主动和长效管理,弥补了传统模式下单纯依靠热线收集公共服务问题的局限性。网格化管理的运行,使得大量易被忽略又客观存在的影响城市服务、市民生活的问题得以发现和解决。2014年,网格化管理共处理问题25万余件,包括绿地护栏、垃圾箱、防撞柱、交通护栏、街头座椅等公共设施损坏部件问题,以及暴露垃圾、乱堆物料、道路破损、架空线缆损坏等事件问题。网格化管理的机制使得此类问题在“市民投诉前,领导指示前,媒体曝光前”被及时上报并处置完毕,将各类问题还处在早期状态时就得到处置,消除隐患,避免了对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政府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加强,政府的公共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节约了大量资金和管理资源

政务热线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零成本整合,政府未投入新的资金与编制。根据粗略计算,按照每条热线300万元的建设费用,每年90万元运行费用计算,已经整合的四条热线总共可为财政资金节约900万元建设费用和每年270万元的运行费用。未来随着更多的热线被整合,经济效益还将进一步凸显。

三、强化政务热线资源整合工作的建议

政务热线在方便市民诉求、助推经济发展、加强效能建设、服务领导决策、展示政府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政务热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发展,为维护首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贡献。

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热线平台建设,深化资源整合,政务热线服务平台要加大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要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各类新型受理渠道,加大短信平台、网站、微博、微信、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的建设力度,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力度,发挥市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直播间的作用,加大宣传沟通力度,提升政务热线的品牌影响力。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加快建立完善信息知识库,完善多语种服务,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和个性化服务;要健全统一高效运行体系,加强与承办单位的多渠道对接;加强与非政府类服务热线沟通,建立完善协作关系。打造以政务热线平台为中心,各级承办单位为支撑,联系紧密、运转顺畅、办理高效的热线工作体系。

要加强对舆情信息的综合研判利用。充分发挥热线平台渠道畅通、联系群众便捷、听取民意直接等优势,切实把群众诉求、意见建议作为助推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决策信息来源。特别要认真归纳整理带有规律性、普遍性和苗头性、倾向性的信息,呈报市领导决策参阅。同时积极探索依托热线平台开展民意调查、政策宣传、听证纳谏等服务功能,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

扎实做好群众诉求办理工作。根据群众反映问题的不同特点,采取分类处置方式。一是直接办理。对群众反映的简单诉求,由热线平台直接答复或通过“三方通话”的方式当场处理。二是分类转办。对即时无法处理的问题,实行案卷转办的方式处理。由承办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限期办结。三是归口协办。对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 热线平台要认真整理汇总,按照归口分工的原则,报送分管市领导批示,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协调会等方式研究处理。

各承办单位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力求实效;对群众提出的批评建议,要认真研究,积极改进;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抓紧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对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耐心解释,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适时予以解决,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与进行思想疏导相结合,积极有效开展工作。

第3篇: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整顿包河苑、包河花园摊群点

为规范包河苑、包河花园摊群点管理,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地生活居住环境,同时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及改善困难群体生活,拟定在包河苑:长春街包河苑西大门(包河苑A区21栋通道西侧、A区西门东侧、A区南侧、广电小区北侧);包河花园:长春街西段(环形广场以西)设立“失地农民就业一条街”。

整治哈尔滨路

对哈尔滨路两边的店招标牌进行集中整治,拆除残缺破损、喷绘、一店多招等不规范店招牌,所有店招牌按照“上下一条线、前后一个面”的原则进行设置,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

对哈尔滨路车辆乱停放进行管制,保证道路畅通,与包河交警大队包河工业区管理处协调,要求每天派出两名交警协警分别在包河苑、包河花园交通要道口维持秩序。

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卫城乡一体化工作,由主次干道向村庄内部延伸,对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等区域的容貌和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配齐环卫设施。

违法建设查处

执法中队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杜绝新增违法建设,建立日巡查制度。

建议封闭包河苑西大门

为了包河苑居民的安全和园区良好秩序,建议封闭包河苑西大门。

加强网格化管理

为切实将城市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划分各居村、单位责任区域,明确各自责任,避免相互推诿扯皮。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锲机,以实现城市长效管理为目标,以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制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的责任,建立健全职责清晰、管理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街道、居(村)两级联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全街环境竞争软实力,为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网格设定原则

按照市、区城管局网格化管理以路网划分原则,结合属地管理原则,坚持全方位、全覆盖原则设定网格。

(三)范围

15个居村行政区域和工业园区。

(四)网格划分

共分17个网格,分别为:

包河苑、包河花园小区内部的环境卫生由相关物业公司负责。

大墙社区责任区:包河大道以东、哈尔滨路以北、312国道以南、包河苑公厕以西;包河苑A、E区。

观音庙社区责任区:包河苑公厕以东、哈尔滨路以北、312国道以南、包河苑停车场大门以西;包河苑C、D区。

花园社区责任区:包河苑停车场大门以东、哈尔滨路以北、312国道以南、北京路以西;包河苑B、F区。

义兴社区责任区:北京路以东、繁华大道以北、312国道以南、内蒙古路以西;包河花园B、D区。

院塘社区责任区:内蒙古路以东、哈尔滨路以北、上海路以西、312国道以南(含国道北与淝河交界);包河花园C区。

孙岗社区责任区:上海路以东、哈尔滨路以北、312国道以南、长白山路以西;包河花园A区。

周冲社区责任区:长白山路以东、哈尔滨路以北、312国道以南、天津路以西;包河花园E区。

施河社区:重庆路以西原施河管理区域。

石桥村:重庆路以东的原管理区域。

北斗村:原管理区域。

陆集社区:上海路以东、花园大道以南、体育学院以西(含体院)及原管理区域。

陆大村:北京路以东、花园大道以南、上海路以西及原管理区域。

骆岗社区:花园大道以南、经三路以西及原管理区域。

高王社区:原管理区域。

官塘社区:原管理区域。

城市管理办责任区:繁华大道以南,骆岗机场以东、花园大道以北、重庆路以西。

(五)网格管理内容

市容市貌:主次干道、街巷支路、居(村)、集贸市场周边及出入口市容市貌管理,临街建(构)筑物立面容貌管理,店招标牌设置管理,宣传促销活动管理,季节性瓜果市场管理,“牛皮癣”清理,施工工地管理等。

环境卫生: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单位、居(村)民区、集贸市场周边及出入口,生活固废物运输管理,废物箱管理,渣土管理,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落实情况等。

依法行政:城管(协管)队伍风纪、文明执法监督管理情况,绿化、市政、环保、规划、交通秩序等方面行政执法情况,宾馆、旅馆、餐饮、娱乐、沐浴、机动车维修清洗、五金修配加工等服务业违规行为的依法查处情况,已征暂未使用土地开垦种植查处情况,违法建设查处情况等。

城市管理事件督查督办:领导批示、媒体曝光、市长热线、政民直通车、城管热线、市区城市管理状态考核、区长热线、市民举报投诉等督查督办情况。

城市管理单项工作:媒体曝光问题处置、霓虹灯和发光字管理、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生活垃圾一级式收运改革、环卫城乡一体化等工作。

(六)网格责任

1、市容市貌管理

(1)主次干道:道路两侧无乱堆放、乱搭建;临街装修装饰按规定实施围挡;临街树木、花坛、绿篱、草坪无占道灯箱标牌;空调外机、遮阳雨篷管理有序;早餐车、书报亭按规定经营;沿街门点无乱悬挂;车辆停放有序;临街围墙保持整洁完好。

(2)街巷支路:无出店经营、无占道作业、无乱堆乱放、无占道标牌灯箱;摊点管理规范有序;无毁绿种菜现象;临街围墙保持整洁完好。

(3)单位大院、居(村)民区:单位大院、居(村)民区容貌整洁;主要道路店招设置整齐。

(4)集贸市场出入口:集贸市场周边摊点管理到位;广场、道路、空旷地无乱堆放或晾晒农作物等。

(5)户外广告、宣传促销:户外广告、店招标牌按规定设置,内容健康,整洁完好;夜景灯光、灯饰无残缺破损;宣传促销活动规范有序。

(6)季节性瓜果市场:季节性瓜果市场布点合理,进点销售,管理到位。

(7)施工工地: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落实;临街工地实体维护,整洁完好;出入口道路硬化,设立冲洗设施;竣工工地及时拆除临时设施,清除物料、垃圾,并整平场地。

2、环境卫生管理

(1)道路清扫保洁:主次干道(含天桥、地下通道)清扫保洁环卫网格化管理落实,按时按质清扫保洁、冲洗、洒水降尘,人行道、路牙、绿化带、公交站点干净整洁,严禁焚烧树叶、杂物,交通隔离栏清洁;街巷支路及空旷地洁净;居(村)道路卫生清洁,无垃圾。

(2)单位、居(村)民区:单位院落、居(村)民区内干净整洁,生活垃圾清运及时,严禁焚烧垃圾,无垃圾,无露天垃圾池。

(3)集贸市场周边及出入口:集贸市场周边及出入口环境整洁。

(4)生活固废物转运中心:生活固废物转运中心内部清洁,车辆停放有序,及时消毒。

(5)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签定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和单位履约责任是否到位。

(6)生活固废物运输:生活固废物收集、运输车容车貌整洁,密闭规范,无泼撒滴漏。

(7)公共厕所:公共厕所设施完好,卫生整洁,及时消毒,按时开放,无乱收费现象,管理室整洁有序。

(8)收集房、废物箱:收集房、废物箱整洁完好,及时清掏、定期清洗。

(9)渣土管理:渣土车辆运输规范、线路整洁,无偷拉乱倒现象。

3、依法行政

(1)队伍风纪:着装统一、标志统一;仪表端庄、形象文明;爱岗敬业、履岗尽责。

(2)文明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文明;遵纪守法、依法办案。

(3)城市绿化:城市绿化及其设施应保持完好;无擅自移植、砍伐树木行为;无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或改变绿地使用性质行为。

(4)市政设施:无侵占、损坏道路、桥涵行为;无损坏、影响城市排水设施行为;无损坏、侵占城市照明设施行为。

(5)环境保护:沿街商业门点无噪音污染及违规使用音响器材;无露天娱乐噪音扰民。

(6)城市规划:无新增违法建设、乱搭乱建(破墙开门擅自改变房屋外立面);依法查处历史遗留违法建设。

(7)交通秩序:人行道无违法停放机动车辆。

4、城市管理事件督查督办

督查督办办结率及重复投诉率:领导批示、媒体曝光、政府服务热线、市民举报投诉、移送案件、督察巡查发现案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领导批示、媒体曝光、政府服务热线、市民举报投诉、移送案件,无重复批示、重复投诉、再次移送。

5、城市管理单项工作

按照城市管理单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实施。

第4篇: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及“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的有关要求,引导司法行政工作者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经受实践锻炼,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稳定,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优势,开展系列下基层活动,下村入企送温暖、送法律、送服务、送平安,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一批实际困难,化解一批矛盾纠纷,排查一批安全隐患。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健全司法行政部门联系、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干部服务基层、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树立和维护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主要内容

1、访民家,结民亲。组织局领导、科室负责人、党员干部与梧桐街道桃园村、众善村、城东村32户生活困难家庭“结亲帮扶”(具体名单安排见附件1)。局领导干部常年结对2户,一般干部常年结对1户。原则上2-3人组成一个走访小组,通过与村干部、驻村干部的联系,到结对家庭走访,送温暖、送法律、送服务、送平安,倾听呼声,掌握诉求,帮助排忧解难,努力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对干部要在3月底前对联系结对户集中走访1次,今后每季走访不少于1次。走访后认真填写走访服务活动反馈表(见附件2、3),于3月底前上交政工科。

深化“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局长住村调研一年不少于10天。驻村干部在驻村一年内尽可能走访到全村所有农户,重点走访结对的20户老党员家庭、贫困户、个私企业,开展社情民意调研,努力帮助排忧解难。

2、联基层,保稳定。充分整合领导干部、机关科室的工作力量和资源,继续开展局领导和各科室联系基层所(处)活动(具体安排表见附件4),采用听汇报、走访等形式进行调研、指导,掌握工作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与每个基层所(处)每季联系不得少于一次。

在与司法所的联系中,要结合“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以及“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有关要求,组织司法所深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重点了解掌握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矛盾纠纷和问题,指导各所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及时掌握对重点特殊人员的监控情况,做好两正人员的帮教和转化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与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的结对联系中,重点了解各所(处)业务工作、队伍建设情况,要发掘各法律服务单位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提供法律服务的先进经验和典型。

3、联村组,送服务。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与结对街道龙翔街道、党建共建单位文昌社区、文明共建单位单桥村、维稳结对单位桃园村、众善村、城东村(2012包村维稳安排及表格见附件5、6),扎实开展共建共创结对活动,要发挥司法行政部门职能优势,为所联村(社区)在政策咨询、法制宣传、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排忧解难,资源共享、携手共建、共同发展。

要在全市基层村(社区)中深入开展“法律进万家”活动。通过举办法制集市、进组入户发放法律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广大群众理性表达愿望诉求,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问题,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并加强指导考核,实施动态管理,提升创建成果。全面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建设(具体名单见附件7),组织开展“法律服务村居行”活动,深化引导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为村级经济发展、村(社区)的和谐稳定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以法律援助“五进”即进镇(街道)、进村(社区)、进新居民聚居地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切实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4、联企业,助转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推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继续深化法律服务中小企业活动,按照省厅《关于律师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组织开展公证服务中小企业专项活动的通知》和省律协《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工作指引》的要求,在全市法律服务行业开展“法律服务中小企业年”活动,创新服务方式,精心设计新载体,为经济转型升级、中小企业攻坚克难提供组团式系列法律服务。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服务方案,研发法律服务新产品。帮助中小企业构建涉及重大投资决策、重要经营活动、重大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法律风险控制体系和预警机制,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发挥律师的法制宣传、法律引导功能,指导中小企业积极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工作,依法、诚信生产经营。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各科室、单位及全体干部职工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将本次专项活动作为实践“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的有效抓手,工作联动,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落到实处,每次访民家、联基层、联村组、联企业活动后,认真填写《市司法局“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专项活动记录本》,在年终总结时上交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领导要带好头,作好工作指导,抓好督促检查。各科室、单位负责人要充分动员,带领下属积极参与活动。

第5篇: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一、加速工作推进和落实

(一)加速决策部署落实。全面落实“人民满意、效能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的目标,加强对中央、省和市和全市各项决策部署的学习把握,及时研究落实食品药品监管措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海陆统筹,创新跨越,为建设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而努力奋斗”的发展主题,对照“五城”建设等重点工作,科学制定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细化推进措施,保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速确定事项落实。要认真领会贯彻《市委工作要点》中“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督管理”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食品药品监管联动机制更加健全”的总要求,对照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事项,有针对性地制定今后五年的监管工作规划和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全面完成监管工作任务,确保年度目标落实,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快梳理并做好年各项工作。各科室要认真领会和贯彻系统各级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特别是涉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药品监管工作的具体指标和任务,结合监管为民主题教育活动,依科室职责制定出完成目标任务的年度工作计划、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和网格化监管措施,对全年目标任务有一个清晰的把握。需要提请局党组会、办公会研究的,要及时提报;对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快速解决问题。要按照全市工作部署,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强食品药品公共安全维护,深入落实监管工作责任制,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饮食用药安全,确保食品药品监管实现开门红。

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能

(一)提升科学施政水平。要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把握,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去考虑和思索,同时要加强政务公开,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对食品药品安全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项,广开言路,充分征求采纳公众意见和建议;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要及时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借鉴兄弟部门的做法和经验,同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要进一步健全局政务网站平台,积极参加行风在线和网络在线问政等活动,加强与市民互动,确保承办的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信箱交办事项逐一落实,以实际行动听民声、体民情、解民意。要完善监管工作的评估和纠错机制,通过民意测验、跟踪反馈等方法,及时评估监管工作产生的综合效果,及时纠正工作推进中的偏差,确保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二)提升监管工作标准质量。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创新跨越,争创一流。各科室要按照“寻标、对标、达标、夺标”的要求,横向对照其他政府工作部门、纵向对照系统兄弟单位的先进监管理念和做法,根据科室职责分工和具体工作实践,进一步研究和细化工作标准,形成分类别、分阶段、可操作、可验收的标准体系,努力实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达到一流标准。已有量化指标和质量要求的,要争取各项标准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勇于推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新举措,敢于在发展竞争中赶超争先,为全市加速打造蓝色枢纽之城、创新发展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弘文尚德之城、和谐幸福之城,迅速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的特色新区做出积极贡献。

(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效能。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部署,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进一步加强工作效能考核,把各项工作往前抢、往快赶、往实作,努力营造“比、学、赶、超”,高负荷、快节奏的工作氛围,确保监管工作提速增效。要加强监管队伍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执行力,明确职责分工,坚决杜绝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现象发生。要继续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切实做到事项更精简、过程更透明、办理更快捷,不断提升为群众、为管理相对人的服务效能,提高监管工作满意度。

三、完善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全局上下要充分认识当前食品药品监管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进一步推进监管工作加速提升增效的紧迫感、责任感,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不断增创竞争力。各科室要立即行动起来,把加速提升增效的要求落实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全过程,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改进工作作风。要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狠抓工作落实,深入推进机关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要加大治理庸懒力度,坚持克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要厉行节约,坚决杜绝铺张浪费,降低监管成本。坚持民生为本,弘扬廉洁正气,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权力运行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第6篇: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一)总量减排任务顺利完成。

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贵州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督促火电、水泥等重污染企业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确保按新标准要求达标排放。强化工作指导和对涉污企业的定期督查、调度,狠抓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措施的落实。今年上半年,全州COD新增削减1356.89吨,氨氮新增削减244.26吨;火电企业二氧化硫减排量为54187.57吨,氮氧化物减排量为6367.98吨;水泥企业氮氧化物减排量为2161.67吨。火电、水泥两个全口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4.64%;氮氧化物排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9.4%。全面完成计划控制目标。

(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环境保护12件实事项目进展顺利,截止目前,8个水泥行业脱硝工程、2个火电行业脱硝工程、1个化工行业污水治理工程全部完成;示范小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成4个,在建7个,预计今年10月底全部完成;建成生活垃圾焚烧电厂1座;建成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9个;建成跨境水质自动监测站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1个。2015年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个,争取上级资金300万元;积极申报兴义市、兴仁县、义龙试验区行政村农村环境保护集中连片治污项目,其中兴仁县连片集中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补助资金1000余万元,待下达;编制完成《万峰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争取到万峰湖污染治理中央专项资金一期2000万元。

(三)污染防治取得实效。

以“治气、治水、治渣”为重点,制定《__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拟用3年时间推进实施36个污染治理项目,基本解决我州环保设施总量不足问题。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大。采取严格环境准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整治燃煤小锅炉、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今年上半年,对全州各县(市)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并实行空气质量月度排名。全州机动车“黄绿标”管理覆盖率达100%;完成63座加油站、176辆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制定机动车准入限制政策,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机动车1800余辆。水污染防治措施有力。认真落实“水十条”,完成全州示范小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组织开展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风险状况评估,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继续实施南、北盘江,马岭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切实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万峰湖、马岭河污染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改革相互促进。重点行业和领域污染防治有成效。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等量替代”、“减量替代”,逐步削减重金属污染存量。加强危险废物督查,安全收贮转移危险废物6163吨。对15家重污染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目前13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评审。

(四)服务科学发展作用发挥明显。

对重大工程项目和系列招商引资项目开设“绿色通道”,推进项目快速落地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州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29个。积极“跑部、跑厅”协调对元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兴仁登高煤电一体化项目、马岭水库等大型项目的环评审批事项。

(五)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初步进展。

全面动南盘江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流域水质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南盘江主要水体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探索制治分离、治管分离机制。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第三方治理、重污染企业自动监测设施第三方营运。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以册亨县为试点,积极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通过对自然资源资产总体情况、权属、规模、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情况的审计,评价自然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界定相关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为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提供参考依据。加强水资源管理。州政府出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用水效率,确保用水安全。

(六)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加强贵州兴化、贵州宜化环境监管监测。

今年上半年,州、市环保部门采取明查、暗查、夜查、联合检查等方式,对贵州兴化、贵州宜化两家公司污染物排放、环保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现场执法检查。共出动环境

监察执法人员167人次,现场检查55次。共对贵州兴化、贵州宜化3台锅炉进行30天监测;对桔山片区兴义中学、原兴义烟厂环境空气进行59天183次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桔山片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管执法提供依据。聘请环境义务监督管理员5名,在厂区周边村寨及单位团体设立环保联络员25名,对两家公司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督。建立环保在线监控平台,并安排专人对贵州兴化和贵州宜化外排废水和废气实行24小时对监测传输数据进行监控。(七)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管强力推进。

一是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空前。以贯彻落实新《环保法》及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稽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为契机,争取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州委办字[2015]113号),对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开展了环境保护大排查、清理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排污费征收稽查、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稽查等行动,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批建不符、久试不验、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15年上半年共出动环境监察检查人员5118余人(次),检查企业1587家(次),检查出存在环境违法行为企业110余家(次),对398家(次)企业下发了《责令改违法行为决定书》和《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并对39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处罚金额390余万元。 联合公检法执法18次,开展夜查6次,依法限期停产企业47家,限期治理3家。其中对兴义市余江芭蕉芋淀粉厂、兴仁县下山镇远程煤矿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共计罚款106万元;兴义市敬南富兴养殖场等5家企业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9人各15天。二是执法方式和监督管理不断创新。与司法部门建立环境违法案件协作机制;与云南省曲靖市、广西自治区百色市建立万峰湖流域跨省区域联合执法机制;争取州委、州政府出台了《__环境保护工作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州委办字[2015]112号),明确了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推行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模式。三是环境和排污费征收工作有效开展。及时处理环境70件,州环保局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5件。全州共征收排污费2534万元,其中追缴拖欠排污费1158万元。

(八)以环境宣教为引导,营造环境保护良好氛围。

重点开展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制作环境保护宣传视频短片,在环境日期间通过州电视台进行播放宣传。以新《环保法》知识竞赛为契机,开展了“践行绿色生活,建设生态黔西南”主题宣传活动,共组织环保干部、企业负责人、学校师生900余人参与活动。在环境日期间开展了丰富的街头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加强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公众环保参与意识。

(九)环保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

我局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把环保部门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是争取编制。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并与编委办等部门沟通,结合西部环保部门能力建设标准,力争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环境监察、监测力量。经过积极争取,目前州编委办已同意为我局增加编制21名,待州编委会议审定。二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积极争取,我局从今年3月开始着手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经宣传、面试、考察等环节,已确定引进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工程等9名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人才,待州人社局审核确认即可到位。三是落实经费保障。报请州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将环境监管执法经费纳入财政全额保障范围,实施年度预算。在本届政府任期内,2015年,州级财政通过追加方式解决环境监管执法保障经费96万元,2016-2017年州财政每年预算州级环境监管执法保障工作经费100万元,确保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十)扎实抓好机关党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1.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局党组认真谋划“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查找局领导班子及干部职工在“三严三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按步骤举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会、党组成员上党课等,切实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落到实处。

2.扎实抓好干部召回工作,从严管理干部。__年11月,我局开始实施《记分制考评管理干部办法》,并从2015年1月起,以《记分制考评管理干部办法》为基础,实施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把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延伸到各岗位的各个工作环节,切实体现工作干好干坏不一样,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机关作风大为好转,执行力和落实力有所提升。

同时,对现有干部进行了适应岗位调整,提拔任用等工作,共对18名干部进行岗位调整,新提拔副科级干部3名,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3.扎实抓好党建扶贫工作。一是按照《州环保局2015年支部结对扶贫工作计划》,对结对帮扶村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和汇总。协调解决两户住房困难户(者王村王朝会、赵富强)建房资金,按照危房改造要求建设住房。根据农产品进机关食堂的要求,我局机关食堂与者王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根据者王村农产品产出情况进行收购,现金结算,促进者王村农产品外销。二是积极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我局主要领导于6月23日、24日对册亨县庆坪乡四合村和庆坪村进行“遍访”,与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对两个贫困村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现状、现有产业、发展思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等深入了解,对于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走访了庆坪村刘永伦、何坤,四合村蒙德江、潘林4户贫困户。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干部对庆坪乡共计60户贫困户进行遍访,遍访问卷将由“驻村第一书记”按照时间安排召集对贫困户所属类型进行审定、公示,为下一步制定扶贫计划打下基础。

4.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一是制定了《__环保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方案》和《__环保局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并列出责任清单、抓好落实,切实纠正“”问题。二是制定完善我局议事决策、综合管理、专项业务工作等26项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管理。三是根据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着手推进环境影响评估、环评审批、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等重点风险点的防控机制建设,规范权力运行。

通过努力,全州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同步小康建设核心指标和国民经济发展统计环保指标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饮用水达标率为100%。一是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全州69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16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上半年全省排名并列第一。二是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今年1、2、5月兴义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9个中心城市排名第二,3、4月排名第一,6月排名第三。上半年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我州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但喜中有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形势不容乐观,面临诸多矛盾,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工作中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一些项目未批先建、先上车后补票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急于发展,不按规划执行,在招商引资中 “饥不择食”,盲目上项目。一些企业业主环保意识淡薄,生产中只顾及自身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不正常使用环保治理设施,偷排漏排的现象仍较突出,侵害群众的环境权益。一些地方环境监管执法不到位,对违法排污查处不及时,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极不平衡。

二是总量减排压力大。我州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工业经济欠发达,污染物排放基数总量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生活和工业污染不断增加。“十二五”减排缺少工业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支撑,工业减排空间较小,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全州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州一些污水处理厂仍由供水公司自行管理,技术人材缺乏,运行长期达不到要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三是局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我州总体环境趋好,但存在局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如普安楼下片区煤矿生产,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期,煤矿无序开发,废水无治理设施,废渣乱堆乱放,导致马岭河流域污染较重。一些煤、金矿山的开采,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机动车噪声污染、城市建筑施工粉尘污染等问题突出。贵州兴化贵州宜化虽已按要求进行整改治理,但由于企业设备老化,恢复生产后仍有超标排放的情况,仍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影响,人民群众意见较大。

四是环境和应急管理问题突出。当前环境维权诉求日益增多,环境问题往往成为群众不能容忍的问题表现出来,环境污染逐年上升。保障环境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任务也较为繁重,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继续加大。

六是环境监管监测能力建设薄弱。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任务、高要求与环保部门“小马拉大车”的现状并存,环境监管监测能力建设显得尤为薄弱。我州州级及各县市的环境监测和监察均未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能力建设在全省处于挂末。

七是环境污染历史欠帐问题较多。一些老企业的污染治理难度大,再加之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一些已建好的管网由于城市建设损毁严重,生活污水处理率达不到要求,给一些城镇河流造成严重污染。煤、金矿山开采导致植被破坏,局部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同时,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面源治理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一)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在治污手段上有新举措。

一是全面落实《水十条》。深入实施重点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启动万峰湖污染治理项目。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全面落实《大气十条》。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抓好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矿山扬尘、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确保完成国家下达黄标车及老旧车年度淘汰任务;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目标考核机制,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严格按照工业渣场污染控制标准,抓好工业废渣整治,协同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四是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新建涉重项目严格执行“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制度。

(二)以实施“环保设施三年行动计划”为龙头,在抓建固本上有新进展。

一是按照环保设施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启动实施年度任务项目,落实各级政府、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牵头责任。二是建设完成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或收运系统项目。三是全面完成国家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和省级责任目标项目。

(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在创新先行上有新发展。

全面深化南盘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进完善总量管控、生态环保红线区划、生态补偿、第三方治理、综合执法、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信用管理等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工作,使各项改革成果落地生根。

(四)持续推进“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在执法监管上有新建树。

一是以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为契机,对照适用新法条款,查封扣押一批、按日计罚一批、停产整治一批;对不作为、乱作为的环境监管人员严格问责一批。二是对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稽查反馈意见进行认真整改,坚持举一反三,铁拳铁规治污,全面排查整改各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环境隐患问题

,严格实施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三是加强与立法机关、司法部门、行政法制机关联动,做好公益诉讼、行政拘留、环境刑事案件办理等工作的协调和衔接。四是加强环境应急、核与辐射和调处工作。认真开展核辐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评估,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五)大力推进三大减排措施,在污染物减排上有新突破。

一是大力推进管理减排。进一步细化分解减排目标任务,坚持推行总量指标预算管理制度,抓好结构减排项目监管统计工作。加强减排工程的现场核查和定期监测,严肃查处偷排超排等违法排污行为。加快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加强运营管理,确保达到考核要求。二是大力推进工程减排。完善减排工程调度制度,强化督促检查措施,确保列入国家和省级责任书考核的重点减排项目按期完成。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电厂脱硫及水泥脱硝等重点减排工程设施运行监管,充分发挥减排效益。三是大力推进结构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抓好建设项目总量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等措施的落实,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为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发展及时供给环境容量。

(六)加强建设项目严格把关和优质服务,在服务科学发展上有新面貌。

一是实行两个严把关。对高排放项目,严格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坚持“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对高危高风险项目,严格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把关,防止入口“门槛”过低带来风险。二是开展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执法检查,提高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三是推进环评改革,优化技术审查规则,缩短评估时间,开通环评“绿色通道”, 全力推动重大基础工程项目及系列产业带动招商引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认真按照省环保厅建设项目豁免目录,支持微型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对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推进,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发展。

第7篇: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论文关键词 治安 辅助 刑事犯罪 预防对策

一、基本情况分析

2009年至2011年,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共查获、办理了区内辅警、保安、联防队员等治安辅助人员刑事犯罪案件24件30人。其中辅警犯罪案件3件3人,均为滥用职权案件;保安犯罪案件19件25人,治保队员犯罪案件2件2人。从犯罪类型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监守自盗型(14件19人,占全部案件的58.33%)

主要表现为利用掌管财物的便利条件,或利用对工作环境的熟悉,或利用协助执法之便单独或结伙作案。

(二)滥用职权型(3件3人,占全部案件的14.93%)

3起案件均为交警大队辅警在执法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放纵酒驾、无证驾驶、伪造车辆行驶证、交强险过期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协助肇事者取回被扣车辆,或制造虚假交通事故骗取保险赔偿金,并从中谋取私利。在此类犯罪中,身为辅警的犯罪分子往往和社会人员勾结,由社会人员从中牵线搭桥,四处宣称“只要给钱就可以搞定交警部门”,并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第一时间谈妥“办事好处费”,并在事情办妥后收取贿赂款项,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典型案例:在简某某、陈某某滥用职权、受贿一案中,被告人简某某任职广州市番禺区交警三中队事故组辅警,负责协助民警处理交通事故等辅工作。2009年1月至12月间,简某某为徇私利,滥用职权,向多宗交通事故当事人索贿、非法收受贿赂68000元,并从中分得21000元。

典型作案手段:

1.(伪造血液样本隐瞒肇事者酒驾事实)在肇事者酒驾发生交通事故后,采取调换肇事者血液样本的方式,徇私滥用职权处理该宗交通事故,使肇事者免予相应行政处罚(2次)。

2.(放纵无证驾驶行为并协助取回肇事车辆)肇事者卢某某无证驾驶汽车在迎宾路里仁洞路段因驾驶不慎撞毁护栏,并安排陈某某冒名顶替肇事司机。简某某收取贿赂款后,违规越权、滥用职权处理交通事故,使肇事者免予相应处罚,并取回肇事车辆。

3.(制造虚假交通事故骗取高额保险赔偿)将杜某某已发生交通事故无法理赔的车辆,运至本区金山大道祥和对开路段,制造虚假事故现场,并利用在负责协助民警调查处理该交通事故的便利,非法收受其贿赂款共计人民币15000元,使杜某某违法获得保险公司赔款。

(三)寻衅滋事型(6件7人,占全部案件的25%)

其中,犯罪主体为保安的有4件5人,为治安队员的有2件2人。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加上粗暴执法等惯性影响,保安、治安人员往往倾向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主要表现为与他人发生口角、纠纷后,迅速纠集其他保安、治安人员到场为本人或他人“出头”。

二、番禺区治安辅助人员设置管理情况

目前,番禺区内共有辅警、保安、联防队员约11500人。其中辅警有约3000人,包括正式辅警(约1700人)和见习辅警(约1300人),其中正式辅警由原辅警队伍组成,该队伍经区委、区政府审批设立,其管理经费由区财政保障,纳入政府租赁岗位序列,并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由公安机关签订劳务合同,并拟定严格细致的《辅警管理办法》予以管理;见习辅警是由原公建治安员队伍组成,其管理经费是由市和区按照3:7比例予以保障,未实行“实名制管理”,也不纳入政府租赁岗位序列。

番禺区内保安员约有3000人,番禺区内有权利自行招聘保安的公司、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共有717家,并有设立一家专门负责保安招聘工作的番禺区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员的设置需经公安机关备案审查,并交公安机关监督和管理,但该队伍本身和公安机关并无直接权利挂靠关系,也不能协助公安机关处理社会治安维护事宜。

番禺区内有联防队员约5500人,主要分为镇街组建或村居组建2种。其中,镇街组建联防队伍共28支,其管理经费由镇街负责,一般由派出所指导、管理,会协助派出所处理社会治安维护事宜;而者村居组建的联防队伍共233支,其管理经费由村、居委会、小区物管中心、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员聘用随意性大,公安机关不参与管理,联防队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辅警、保安、联防队员刑事犯罪反映出社会管理漏洞

(一)人员流动性大,缺乏有效管理

除正式辅警队伍是“实名制管理”外,见习辅警、联防队员、保安队伍流动性大,管理随意性也很大,人员素质普遍参差不齐,导致联防队员和保安队伍人员素质较低。这2支队伍人数高达8500人之多,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治安维护职能,却成为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

(二)缺乏法律保障,执行公务难

当此类人员单独外出执法时,一旦受到被执法人的暴力反抗,却因不具备公职人员身份,无法获得法律救助,执行公务难度较大。

(三)辅警工作权限不够明晰,超范围执法情况突出

按照规定,辅警的工作权限只为协助民警从事辅工作,辅警人员既没有办案资格,也没有执法权。但在办案过程中,部分辅警人员超出工作权限范围,存在一手包办案件处理工作和以办案民警名义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等情况,严重超出辅警应有的工作权限。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结合身边人犯罪案例和公安部有关禁令,组织辅警、保安、联防队伍开展法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强化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防患于未然

(二)完善辅警工作制度,规范岗位权责

规范岗位职责,明晰民警和辅警等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权和责任。严格执行由有资格的民警经办案件、辅警协助办案的规定和双人案件负责制,决不能允许一人负责办案,更不允许辅警承担办案工作。要完善案件保密守则,增强全体人员保密意识,明确要求对未宣布处理结果前决不能对外泄露案情和处理意见,对违反保密守则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三)发挥基层力量,建立保安、联防队员网格化管理机制

联合镇政府、街道办、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将保安、联防队员按区域划分为网格,以基层组织为点,从上到下联合为线,以健全工作机制、设置管理办法、加强人员梳理、强化教育培训等为手段,由公安机关、派出所监督、指导,基层组织负责管理,将保安、联防队员等社会治安防控力量连成片,形成合力。

第8篇: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立高位指挥协调的“大城管”运行机制

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2008至2011年连续四年,把数字化城管项目确定为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在2008年年初先后两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印发了《关于南通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并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相关领导参加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先后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南通市城市综合管理案件接处工作规程》以及《关于建立南通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共三份数字化城管方面的纲领性文件。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担任管委会主任、常务副市长和相关副市长任副主任、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区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南通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城管委下设办公室,增挂南通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牌子。监督指挥中心为市政府监督、协调、指挥、考核城市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下设综合考评处、监督受理处、指挥协调处三个正科级处室,三个处室共有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编制16名,还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2名信息受理员。同时以市区环卫职工“一岗双职”,选择86名环卫质检员和班组长兼职采集信息与案件核实、核查工作,形成了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高效闭环运行。并依托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建立了高位指挥、协调、监督、考核的“大城管”运行机制。

二、创新工作思路,高标准建设具有南通特色的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

(一)充分调研,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

为了高起点、高水准地编制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有效、可行,先后组织人员到上海、杭州、扬州、常州等城市学习考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南通市数字化城管可利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向社会公开征集《南通市数字化城管项目设计方案》,邀请省住建厅领导及有关专家对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评选,充分吸收各设计单位的成果,结合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听取各相关部门和三区的意见、建议,从节俭实用、适度超前、避免重复投资的原则出发,对设计方案作了多次修改完善和整合优化,并顺利通过了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高效推进,建设市区两级数字化城管平台

按照“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建设模式,一期总投资1250万元。市区三区指挥中心和各部门二级平台及终端均由市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市城乡建设局和市城管局也建立了二级平台。所有系统接入单位均制定了完整的工作制度、操作流程,并公布上墙,同时将接受、下派、处置、反馈、考核等流程落实到每个处室、每名工作人员,保证了案件处置的及时有效。

(三)精益求精,完成城市资源普查与建库项目

南通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一期数据普查覆盖范围约为50平方公里,包含市区3个区、66个系统接入部门(街道)。通过积极主动与各相关部门联系,配合测绘单位对涉及27个部门的7个大类、100个小类,共计25万个城市部件的属性和附加属性进行了普查和确认,掌握了城市部件的型号、材质、规格等要素,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基础。该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城市数据信息最全、精确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系统。

(四)拓展整合,形成南通数字城管的鲜明特色

南通市数字化城管项目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建设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在遵循住建部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南通实际,项目建设形成了四大明显特色。一是对可利用资源进行了全面高效整合。整合利用了民防局大屏幕指挥系统、市信息中心电子政务外网、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电信公司呼叫中心平台、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等资源,一期工程为政府节约投资800多万元;二是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合理的拓展和创新。充分利用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拓展开发了广告管理、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无线视频监控采集等拓展子系统;三是遵循体制互补、资源整合、节约成本、运行有效、社会监督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区环卫职工“一岗双职”兼职采集信息与核查,以及城管执法队员上路督查、鼓励热心市民举报等办法,创新了南通市数字城管信息采集与核查工作新模式;四是促进资源共享,积极配合政府其他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和资源数据,加强市政设施管理、城市应急管理,努力实现数字城管平台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三、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从2010年3月1日开通12319热线至今年9月底,南通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共受理有效信息27085条,其中部件类4092条,占15.11%;事件类22993条,占84.89%。上报信息共涉及 13个大类,其中市容环境类8711条,街面秩序类6299条,宣传广告类7018条,这三类高发事件信息共22028条,占整个受理信息的81.33%。在所有案件中,市城管局、建设局、公安局、规划局4个重点部门共占37.8%,三区政府共占59.5%。共立案派遣案件23819条,其中结案23533条,处于核查阶段的案件68条,仍在处理期限内的案件240条,到期仍未结案的案件6条,结案率为98.8%。

(一)充分整合资源,创新信息采集与核查工作新模式

试运行初期,南通市信息采集任务是由市城管局、监督指挥中心机关处室以及市局执法大队的队员兼职来完成。这种方式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节省了行政成本,但明显的弊端是城管执法队员担任信息采集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监管不分离的问题,导致考评、考核工作出现不公正性,而且所上报的信息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状况,也不能及时监督检查各部门每一个案件的处置落实情况,更无法实现数字化城管“网格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南通市从工作实际出发,于今年5月份开始,采取了以市区环卫职工“一岗双职”兼职采集信息与案件核实、核查的方法,具体由环卫质检员和班组长负责市区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的巡查采集工作,将发现的城市管理事件或部件问题及时上报,并对社会公众举报的问题进行现场核实、对处理结果进行现场核查确认。同时,以监督指挥中心与城管执法队员上路督查、鼓励热心市民举报等办法实现相互监督。为确保信息采集与核实、核查工作的质量,根据《南通市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与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南通市专门研究制订了《信息采集与核实、核查工作考核办法实施细则》,每月根据兼职监督员的考核结果人均发放补贴约200元,既节省了招聘专职监督员的高额成本,又提高了环卫职工的福利待遇。

(二)加强案件跟踪督办,不断提高案件处置效率

为提高派遣案件的按时结案率,南通市开通了派遣平台案件信息短信提醒通知系统,健全了派遣员对案件分块包干跟踪制度,完善了案件处置指挥组织体系,建立了全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季度、年度工作例会制度,协助成员单位做好内部处置规程的制订,及时协调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对超时案件和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案件进行跟踪督办。为规范申请延期案件的操作流程,还制订了《南通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延期操作规范》,严格申请标准,合理确定延期期限,对处置情况描述不清、申请理由不充分、审批程序不规范以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存在安全隐患的案件一律不予办理延期手续。

(三)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指令畅通执行有力

2009年南通市政府印发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办法》,每月对三区政府(管委会)、30个市级职能部门、5个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考核、通报。2010年市委、市政府又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了市级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和三区1100万元的城建资金拨付与奖励的考核内容。对案件处置情况进行月度考核,并及时向城管委领导和三区政府、市级机关各职能部门以及相关责任单位进行通报。为督促各相关单位进一步提高案件处置的工作效率,还联合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督查办以及市纪委、监察局对重点单位接处案件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并及时通报,有效推动了疑难案件的处置。从今年开始起动了群众满意度调查,对群众举报的每一起案件完成质量进行回访,并将结果纳入到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四)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政府为民服务优质品牌

第9篇:对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关键词] 浙江省;标准化工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109

[中图分类号] D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224- 02

1 标准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定义

所谓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所谓社会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系统、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社会组织、社会事务,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建设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2 浙江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大胆探索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载体、新机制,一些新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如城市网格化标准管理、居家养老标准化服务等,都陆续已经开始在省内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各领域涌现出来;同时,浙江省政府也及时制定和出台相关规划政策,有力推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

2012年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等27个部委联合下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浙江省多个厅局也相继召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就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深入交流,结合实际工作编制了《浙江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十二五期间全省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做了全方位部署。至此,浙江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战略布局基本形成,标准化工作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者得以紧密结合。

3 浙江省地方标准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覆盖及分布

近几年,社会事业、公共安全、养老等领域已逐渐成为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浙江省也加大了在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以及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措施。据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有千余项,标准范围覆盖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基本社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截至2014年底,浙江省共涉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省级地方标准累计达173项,涉及的行业及数量见表1。

综上所知,目前浙江省已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共制修订地方标准106项;其他重点领域中,公共基础设施标准10项、旅游服务12项、;此外公益科技、公共卫生、公共教育领域也陆续了一些省级标准。这些标准的制修订,为各自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浙江省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尚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工作机制亟待突破、标准体系还需健全,因此下一阶段还需找准对策、加大力度、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4 标准化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取得成效

4.1 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标准化工作,规范了服务市场,提高了各公共服务行业的诚信指数,业务量有明显增长。2011年通过标准化工作有800多家企业加盟公共服务行业营业额达9.01亿元,纳税达2014万元,同未实施标准化工作前相比,效益增加了近8倍。优越的服务环境,优质的服务质量,又进一步刺激了新的服务需求,拓展了新的产业领域。

4.2 行业满意度评价较好

实现满意度测评是衡量标准化活动试点项目建设成果和评价日常工作成效并实现持续改进的重要工具。根据国标委《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顾客满意度调查方法”要求,我省分别于2009年5月、2010年3月、2010年10月共对2 100人次发放调查表,顾客满意度分别为:83.22%、88.07%、95.96%。2011年9月,经第三方零点调查公司调查结果满意度显示,会员单位满意度达到8.68分。

4.3 就业岗位有所增加

随着公共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劳动力远远不足,使得增加就业机会成为一种可能。由于加盟企业多为社会服务性企业,就业门槛不高,鼓励企业新增加的岗位多招收下岗失业人员,解决下岗工作就业难现象。目前,加盟企业的就业岗位从标准实施前的4 810个增加到目前的30 000多个,其中已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近7 800人。

5 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标准化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上看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在:

(1)政府在决策方面仍然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事业发展等现象,社会结构的调整始终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

(2)公共服务产品分配严重不均衡。由于面对资源总量不足的公共服务, 我们的分配也存在失衡问题。比如广大农村弱势群体得到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不同程度存在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工作难、养老难等切身问题,他们与强势群体享受的公共服务相比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

(3)我国社会组织形态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社会管理方式还不能适应社会组织形态变迁的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各级政府能够加大对社会利益结构的协调力度,建立有利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6 推进浙江省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扶持。各有关部门应整合相关政策资源,加大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政策扶持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对标准研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标准化建设项目、标准宣贯、标准化人才培养、标准化技术机构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考虑和经费倾斜。

(2)推进标准化工作实施力度。一是围绕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基本社会服务等重点、急需领域,推进标准化应用科学研究、标准化试点示范等工作,探索与创新标准应用方式和工作机制,推进标准的实施应用,促进公共服务领域先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