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思维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隐喻思维 大学英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71-02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研究者就开始研究隐喻这一修辞手法。隐喻在中国被叫作暗喻,它既是文学修辞手法,也是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思维普遍性较强,属于一种司空见惯的思维模式,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说曹操曹操就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事后诸葛亮”等,这些表达方式较常见,也是隐喻思维的结果。因此,思考和认知的重要方式是隐喻思维。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应用隐喻思维是需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一 认识隐喻思维
从1970年初,西方国家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就开始研究隐喻这一修辞手法,其中Johnson和Lakoff最具有代表性。这个英国的哲学家和美国的哲学家共同编写了Metaphor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文中明确提出了“conceptual metaphor”的概念,即隐喻概念。作者认为大约十分之七的表达方式都是来自隐喻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隐喻概念。隐喻是语言的本质,它既是认知现象,也是语言现象,更是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思维是利用普遍的常见的事物将抽象的事物表达出来,最典型的隐喻如“Time is money”(一寸光阴一寸金)等。这些话语都是人们使用隐喻思维思考问题的结果。由于隐喻思维普遍性较强,所以它属于一种司空见惯的思维模式。
二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隐喻思维
1.在短语教学中应用隐喻思维
通过几个英语单词组成的英语短语不仅长短不一、数量 庞大,而且含义复杂,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短语“love me,love my dog”翻译成中文是“爱屋及乌”,如果学生不曾学习过这个短语就会很难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隐喻思维去思考:这个短语按照字面来翻译是“爱我,爱我的狗”的意思,通过隐喻思维可以翻译成“爱我就是爱我的一切”,学生通过联想就会想到“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再如,“Beat around the bush”翻译成中文是“拐弯抹角”。如果直译就是“在草地上转来转去”,相信很多学生对这个翻译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通过隐喻思维来思考,就会得出“拐弯抹角”的答案。又如,“smell rat”可以翻译成“感到不妙”,“a lion in the way”可以翻译成“拦路虎”,“turn a new leaf ”可以翻译成“翻开新的篇章”,“kick the bucket”可以翻译成“去世”,“skeleton in the closet”可以翻译成“家丑”等,这些短语都是依靠隐喻思维方式才能翻译出来。通过隐喻思维描述现象时,往往能将情感的表达或者意境的表达描述得生动形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使用隐喻思维来思考问题。
2.在词汇教学中应用隐喻思维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直是学生头痛的事情,因为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就有四千多个,学生面对这么多单词难免心生恐惧。然而,经常使用的单词仅为两千多个,频繁使用的单词仅一千多个。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已经超过两千多个,但是在翻译和读写时却出现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英语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英语单词的释义有多种,而多种释义是从隐喻思维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学会使用隐喻思维记录词汇的多种含义。学生通过隐喻思维记住一个词的多个含义后,在翻译和读写中就能如鱼得水,应用自如。如单词“fruit”基本的含义是“水果”,但是在某些句型中却不是水果的含义,如“The doctor is proud of his fruit”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个医生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自豪”,在这个句子中“fruit”的含义是“成果”,而非“水果”。再如,单词“blue”的基本含义是“蓝色”,但是在某些句型中却不是蓝色的意思,如“you are very blue yesterday,What happened to you?”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昨天看起来很忧郁,发生什么事了?”在这个句子中“blue”的含义是“忧郁”,而非“蓝色”。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应用隐喻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词汇的多层含义,学生在不断地应用隐喻思维的过程中,还能在脑海中建立发散式的隐喻思维结构,快速记住词汇的多重含义。在实际的翻译和阅读训练中,就可以采用隐喻思维来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答案。
3.在文化知识教学中应用隐喻思维
隐喻思维贯穿于人类文化底蕴中,因此应用隐喻思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与隐喻紧密相连,一脉相承。句型“A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正确的翻译是“有辱门楣的人和败家子”,这样翻译的原因是“black sheep”是个隐喻的概念。在古代英国有一种说法,黑羊毛属于羊毛中的次等品,而且黑绵羊属于魔鬼的化身,因此“black sheep”可以翻译成“没有用的次品”,在中国的说法是“有辱门楣”。“break a leg”按照字面直接翻译就是“摔断了一条腿”,但是探究西方文化可以知道,西方人非常相信世界上存在精灵,而最喜欢恶搞的就是精灵。然而,只要你许愿,相反的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当人们想要表达“good luck”(祝你好运),往往就会说出相反的意思“break a leg”,想要以这样的方式骗过精灵,以达到好运降临的目的。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就有饮食文化,因此关于饮食的隐喻有很多,如“live off one’s parents”(啃老)、“burn your fingers”(吃苦头)、“be unable to stand”(吃不消)、“A fall into the pit”(吃一堑长一智)、“be jealous”(吃醋)等。由此可见,文化和隐喻的关联性非常大,采用隐喻思维能更好地学习和领悟更多的文化知识,从而深入理解其内涵。推开隐喻思维这道门,学生就能在英语文化的海洋中遨游,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 结束语
隐喻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在短语教学中应用隐喻思维。英语短语不仅长短不一、数量庞大,而且含义复杂,采用隐喻思维思考,往往能更好地理解短语的内涵,并且能将情感的表达描述得生动形象。(2)在词汇教学中应用隐喻思维。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不少,但在翻译和读写时却出现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太普遍,在词汇教学中应用隐喻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词汇的多层含义,在脑海中建立发散式的隐喻思维结构,快速记住词汇的多重含义。(3)在文化知识教学中应用隐喻思维。文化与隐喻紧密相连,一脉相承。
参考文献
在这几年初中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我逐渐发现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学好科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七年级学生多倾向于通过记记背背来提高成绩,而很容易忽视理解对于学好科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少数教师着眼于眼前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重复讲解和题海练习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易误导学生过于依赖死记硬背而丧失了深化理解的能力,造成了“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朦胧”的不良状况。特别是刚进入八年级第一学期,所学的第一章就涉及密度、压强、浮力、溶解度及溶液质量分数等科学概念,特别是相关的公式计算应用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学生一下子很难从曾经的记背学习转变成当前需要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是极大的挫伤,有违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新课程的理念。
当前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理念追求的一项系统工程。素质教育,核心是德育,重点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落实素质教育的这些要求,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里很关键的是学生发展的基本状态,应该是自主的、快乐的,因为中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的后继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基础的核心应该是爱学和会学,否则厌学和不会学习就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课程改革必须关注课堂,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生活时空,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要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德育核心和创新、实践两个重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健康愉快地发展,就必须改进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及其落实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核心要求,是帮助或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指导思想。所以,相对应的,“教得有效”和“学得轻松”就必然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
二
在中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科学概念的教学又是整个科学教学的基础。因此,科学概念的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在科学教学中,科学概念的教学是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进行科学规律、科学理论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科学概念,不能理解特定的词所代表的科学概念的含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可见,建立起科学的理解性概念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组成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在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系统中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科学概念教学过程十分复杂,给科学概念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了许多困难。以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为例,学生从学期一开始就陆续接触到密度、压强、浮力等物理概念,涉及相关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需要去判断实心空心问题、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探究,特别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和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不但涉及大量的公式计算,而且需要了解在这些物理变化中现象与本质的联系,还要了解相关物理量在应用中的特别要求,比方说单位的换算、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受力面积的判断及深度的测量等。
而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正规系统的科学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由于他们还未进行过系统的科学思维的训练,其科学知识、经验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其逻辑思维能力还很差。在教学中,我发现大致有以下不足的地方。
1.思维的组织性、条理性差。
中学生往往具有思维惰性,习惯于生搬硬套公式,而不是努力弄懂意义,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这在运用科学概念解决问题时,尤其突出。遇到问题时,往往靠直觉经验进行判断,“想当然”地推理,尤其不愿意动笔进行相关的推理,例如书写公式、数据归类、画图模拟等,喜欢只是看,凭空想象,尤其碰到需要思维转弯的题目,基本就没有什么思路可言。
例如学习了浮力公式F浮=ρgV,凡是看到题目中出现物体体积为多少时,就习惯性认为就是公式中的V排,直接数据代入就开始计算,根本没有创设科学情景去考虑物体在液体中是处于什么状态。例题1:一物体的质量是500g,体积为0.6立方分米,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学生会直接得出结论:F=ρgV=1000千克/立方米×10牛/千克×0.6立方分米=6000牛,或F=ρgV=1000千克/立方米×10牛/千克×0.6立方分米/1000=6牛,其中出现两个科学性错误:(1)计算中没有统一单位;(2)混淆了物体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两个概念,而问题的关键就在学生没有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2.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差。
一些学生只考虑那些能直接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所建构的事物的意义,而不能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往往被个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的、肤浅的概念。例如在学习压力概念后,片面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习惯性认为压力就是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中对于“压”的理解只局限于上压下,而忽略了压力本身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而生活中的相互挤压可以有很多情况,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的受力表面即可。
3.思维的逻辑性差。
中学生往往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解释感兴趣,而不关心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是否一致,这与其认知结构中概念模糊、关系含混、内在一致性差的特点有关。例如,学过第二章气压和气温的知识后,学生很困惑:为什么冬天气压比夏天高,早晨气压比中午高,但在瓶子里的气体温度高时气压比温度低时的气压要高。同样是温度高低不同,为什么有的是气压高,有的是气压低。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么的思维困惑,是因为只着眼于温度的不同,而忽略了本身气体所处的空间不同,前者的空气是在一个无限空间里,温度的改变可以使气体体积随意热胀冷缩,但瓶中的气体受到瓶体积的制约只能缩不能无限膨胀,上述的不同就成为气体气压不同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科学概念抽象但又来源于生活、深刻但又深入浅出,而且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这一矛盾造成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教学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清楚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按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导,使学生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逐渐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建构,从而切身理解概念的含义,以及存在的意义。
1.概念引入。
(1)从生活实际引入。例如压强的概念可从挖土机的抓手、手提水、人踩泥地、汽车压路面等生活现象引入,这实质上是利用学生现存感性知识加以整理归纳,从不同的物体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来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加工,从而得出压强概念的定义,以及存在的意义。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学生感到真实贴切,而且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运用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从实验现象引入。对于缺乏建立概念所需的足够的感性经验,即在生活中无法得以亲身体会的一些事实,可以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鲜明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形成概念。例如建立密码概念时,就可以先做课本上介绍的小实验,通过讨论分析,建立密度概念。经常运用实验,不仅能提供概念教学所必须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并建立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观念。
(3)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依靠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巩固知识,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且对形成结构清晰、联系紧密的科学认知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概念建立。
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概念建立的前提下可启发学生用恰当、简洁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这些本质属性的内容,在给科学物理量下定义时,除了文字表述之外,还需要导出定义式,并明确式中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及各量的单位。得出概念的定义,并不是认识概念的结束,还要从定义出发,讨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科学含义、用途等,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概念的认识。
例如,得出压强的定义式P=F/S之后,要对其科学含义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科学意义:P=F/S是压强的定义式,压强是用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科学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单位帕斯卡(牛/平方米),因此P=F/S在应用时S单位是平方米,这是学生在容易遗忘的地方,要加以强调。只有清楚了科学量的含义,才能准确地理解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
3.概念深化。
要使学生牢固、清晰的掌握科学概念,必须经过概念的巩固、深化阶段。
(1)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比较才有鉴别。因而将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辨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概念,理解、巩固、深化概念最有力的措施。例如,压力和重力、惯性与力、功与能、温度与热量等都是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对比、辨析,明确概念的界限、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概念、层次清楚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形成运用概念的技能。学习概念,是为了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概念,形成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题要典型、灵活多样,对题目的挖掘、探讨要力求深入。将做习题与概念教学分离,甚至相对立,搞题海战术的做法,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而且容易使学生形成呆板、机械、生搬硬套的思维习惯,不利于深化、活化概念,也不利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横向思维 纵向思维 经营管理 创新
剑桥大学教授爱德华・德・波诺1967年首次提出横向思维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阐述。横向思维(lateral thinking)与纵向思维(vertical thinking)是相互联系一对范畴,只有在相互比较中才能获得深入理解。“lateral”一词,除了横向、水平的含义外,还有侧面的、旁边的等含义。“vertical”一词,除了纵向的含以外,还有直立的、垂直的等含义。因此,如果将“lateral thinking”译为“横向思维、侧向思维、或者水平思维”,则可把“vertical thinking”译为“纵向思维、直向思维、或者垂直思维”。二者主要区别可归纳为以下:
以上诸方面对比,给出解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理论的确切含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纵向思维往往把注意力直接固定在思维对象本身,因而忽视了与之相关的关于侧向、间接的信息。横向思维则强调,也要重视对与思维对象相关的侧面、间接信息的注意与感知;如果不能从正面直接地解决问题,可以从侧面间接、迂回地解决问题。
因此,横向思维也可称之为“迂回思维”,其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间接中的、绕道而行、以退为进和以进为退。我们举例说明。
有一家公司新搬入一幢摩天大楼, 不久就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当初楼内安装的电梯过少, 员工上下班时经常要等很长时间, 为此怨声不断。公司老总于是把各部门负责人召集到一起, 请大家出谋划策解决电梯不足的问题。经过一番讨论, 大家提出了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提高电梯上下速度, 或者在上下班高峰时段, 让电梯只在人多的楼层停。第二种各部门上下班时间错开, 减少电梯同时使用率。第三种在所有的电梯门口装上镜子。第四种装一部新电梯。如果是你, 会想到哪种方案?
如果你想出的是第一、第二或第四种, 那么你的思维方式是属于垂直型的常规思维。如果你提出的是第三种, 那么你的思维方式是水平型的创新思维。垂直思维是一种常规的思考方式, 解决问题的视野过于狭隘, 而横向思维却能抛开思维定势,萌生出人意料的新方案。经过慎重考虑, 该公司选择了第三种方案。该方案付诸实施后, 员工乘电梯上上下下, 再也没了抱怨声。
原来,等着乘电梯的人一看到镜子, 免不了开始端详自己的镜中形象, 或者偷偷打量别人的打扮, 烦人的等待时刻就在镜前顾盼之间悄悄过去了。该公司的难题固然是由电梯不足引起,但也与员工缺乏耐心不无关系。该公司没有采取直接的措施解决目标问题(电梯不足),而是从考虑解决与之相关的一个间接问题(员工耐心问题)入手,更有效第达到了最终目的。这就叫“间接中的”。间接中的作为迂回思维的一种创新方法是指,面临新的难题,有时可以不采取直接解决问题的措施,而是考虑以解决某个相关的其他问题为手段,以求代价更小、或者效率更高地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限于篇幅,简单介绍一下其他三种类型的迂回思维方法。
1.绕道而行。绕道而行是指这样一种创新思维方法:当思考如何解决某个问题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时,步谋求直接去消除障碍,而是有意识地走一条曲折的Z字型道路,以求避开或者越过障碍,使问题的解决降低难度,减少代价,取得更好的效果。
2.以退为进。以退为进是指这样一种创新思维方法:在所思考的问题上,如果暂时不能或不宜有所“前进”时,可考虑采取某种与自己的愿望或利益相抵触的做法,即有所“后退”或“退让”,从而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待时机成熟时再向前推进,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是,“必先与之”而后“取之”。
3.以进为退。以进为退是指这样一种创新思维方法:当必须在所面临的问题上有所后退或者采取守势时,考虑采取一定的主动进攻的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后退可能造成的损失;或使原来所处的被动的守势、劣势,得以转变为主动的攻势、优势。
在实践中要正确地运用横向思维方法,有效地发挥其创新功能,必须和纵向思维方法联系起来。
第一,横向思维是纵向思维的对立面。纵向思维是一种习惯和思维定势;而横向思维则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破除习惯和思维定势。第二,横向思维对纵向思维具有互补性。德・波诺当初创立横向思维的概念,目的就是针对纵向思维的缺陷,提出与之互补的对立的思维方法,而纵向与横向的结合,又确实能使思维变得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德・波诺:《横向思维》.东方出版社,1991年
笔者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已多年,深深感到,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重视概念教学,这是化学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第一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固然要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但不可忽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初中的化学概念教学非常重要,一定要搞好。
一、化学概念的重要性
每一个化学概念,语言都非常严密,它把一种物质或现象的内涵外延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落,每一个字都有 极其重要的含义。化学概念不但是认识这种事物或现象的最初的符号,而且与这事物或现象有关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化学原理、实验、计算等方面都需要概念来界定或理解。概念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也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极其规律的起点。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化学概念都糊糊涂涂,弄不清楚,那以后的化学学习肯定是一头雾水,进入了迷阵,严重措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影响化学教学质量,学生真正步入化学的殿堂是很难的。
二、做好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措施
1、直观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形象理解,发展学生抽象思维
初中学生由于思维心理发展不健全,他们的思维还主要以直观为主,抽象思维不发达。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从生活、从身边的具体事物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更应该利用直观的手段,用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识。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它们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用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模型结构,从而让学生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同时更要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具体的化学变化过程,用模拟手段动画出来,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因为化学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有很多的知识靠形象思维很难做到,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加强。
2、深入分析化学概念,让学生立体性地理解
如果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化学概念,他们只能死记硬背,这不但对概念的理解过于空洞,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也会不着边际。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并能利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紧扣概念的每个字眼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全面地理解,不但知一,而且知二,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老师应该从内涵和外延上向学生讲明讲清,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比如,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只在量上增减或形态变化的是物理变化。比如,水变成水蒸气,结成冰,有的学生错误的认为它是化学变化,其实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这就是没有把握二者的根本特征。或者说是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造成的。
在具体概念教学中,老师要对某些化学概念进行全面剖析,把与概念有关的所有的情况一一向学生讲清楚,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应用起来才不会跑偏。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其中“改变”的含义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不变”的含义是指质量与化学性质。很多学生将“改变”只理解为加快,不考虑减慢。将“化学性质”误认为是性质。事实上,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因此,概念中的化学性质不能随便理解为性质。又如,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很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氧气,事实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气,它还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
3、对比法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
化学上很多概念具有对立性,教师要充分运用对比手法将二者的概念进行比对,使二者的区别通过对比手法更鲜明更直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更全面,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等等。用对比手法,不但学生深入理解了各个概念,而且对二个概念的异同都有深入理解,收到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运用此法,教师教起也简单,学生学起来也轻松,课堂的知识密度又大,教学效果又好。所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大力运用此法。
4、充分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对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概念,学生只有多次实验实践,才能对概念有真切的理解,明白概念中的科学含义和科学要求。比如,饱和溶液与未饱和溶液,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手配制,这样学生才可以体会到概念的含义。溶解度、质量守恒等概念,学生只有亲自做实验,并在实验中亲自体会观察和感受后,才会对概念理解起来容易,或者发现与概念不同的新东西。
5、在实践中巩固化学概念
1 模型的含义及特点
1.1 模型的含义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
模型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认识自然界中某一个复杂的对象或事物发生的过程、规律等,用形象化的具体实物或抽象的语言文字、图表、数学公式对认识对象进行模拟或简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
1.2 模型的特点
模型具有3个基本特点:(1) 对实际对象的模仿和抽象;(2) 组成体现认识对象系统中的主要因素;(3) 反映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2 模型的类型
模型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形象模型(实物模型)和抽象模型两大类,其中抽象模型又包括概念模型、模拟模型和数学模型三类。
3 模型方法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从近三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可以看出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将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在高三复习中加以落实,做到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模型方法正是打开生物之门的一把钥匙。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模型,不仅能完善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认知结构,使学生领悟生命现象的本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1 运用概念模型进行核心概念的复习,培养抽象思维
3.1.1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认识对象系统的一种简化的定性描述,用于表示系统组成和相互关系。
3.1.2 建立概念模型
建立概念模型的一般步骤:从原型中提取主要因素,剔除非必要因素――将提取的因素具体化、形象化――研究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内环境成分的关系、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等核心概念的建构都属于这个类型。
案例一:建构光合作用的概念模型。
构建概念模型――明晰光合作用过程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图1),据图回答:
(1) Ⅰ表示: ,其场所是:
Ⅱ表示: ,其场所是:
(2) Ⅰ过程的产物主要有:
,其中提供给Ⅱ过程的是:
。
(3) Ⅱ过程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① CO2的固定:CO2与 结合形成两个
② C3的还原:一些C3在Ⅰ过程提供的
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
【关键词】教材;思维;改变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教材的思想政治内容应当以丰富、生动、翔实、合理的知识为载体,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不管是思想内容、材料的精选、版面的安排及文字表达等做了精细的加工和打磨。但是,因为师生具体情况的不同,决定了在使用统一的教材时,必然会有重新处置的问题,需要对教材的编排顺序、结构布局、难易层次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修补和二次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指南、资源和工具的作用,实现 “教”与 “学”的平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更加科学有效的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1调整教材顺序,让知识更连贯思维更顺畅
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突出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呈现了学科知识传递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但是,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的内容,都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灵活的处理,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比如,《生活与哲学》矛盾特殊性的内容,教材在P69―70介绍了矛盾普遍性之后,自然引出了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和表现,通常,在此应当呈现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但是,教材却戛然而止,也是顺理成章的讲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将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内容却放在P72―74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教学内容中,这样,就出现了同一教学内容的分割和思维的跳跃与中断,在知识完整性理解和把握上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为此,有必要调整教材内容顺序,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方法论的含义、地位和作用提到矛盾特殊性原理处一并掌握,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唯物辩证法依据、地位、作用的体系,从而思路流畅地获得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完整知识。事实证明,这样的编排,学生会更欢迎,更容易接受。
2改变教材结构,让问题更明朗思维更合理
《思想政治》教材注重过程性,突出生成性,教学过程要着眼于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注重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但是,教材有些知识点的布局和呈现不一定适应各级各类学校,难免出现一些学生理解费力和困难的情况,在结构上加以适当的改变,便能使问题和脉络清晰起来。比如,《生活与哲学》P86―88阐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后,呈现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的内容。这就显得突兀不好理解了。怎么办?我们把P89第一段,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的最根本内容)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内容移植到P88来,由P89的内容推理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样就更加合情合理了,问题清晰明白了,知识难点也突破了,思路一变,结构改变,问题就简单了。
3挖掘教材内涵,让脉络更清晰思维更深刻
《思想政治》教材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对教学内容的表述通常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是,每个模块都有一定的理论难点和教学难点,适当挖掘,才能更好把握知识的脉络和体系,让知识脉络更加清晰,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深度。本人在教学《政治生活》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内容时发现,本框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包括“公共权力,切莫滥用”和“审慎行驶权力,科学民主决策”;二是权力的行驶:需要监督。依据教材文本,应是先学习依法行政,再学习审慎决策,然后学习接受监督的内容,思路有点乱,不好理解,不便记忆。复习中,我们发现,教材P45 讲审慎用权时,有一句话“政府权力的形式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于是,改变思路,重新组合教材,调整教学顺序,把本课标题由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改为“我国政府权力的行使”,引导学生知道,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以此为线索依次展开,先讲决策,要“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决策后是执行,接着讲执行,要求“依法行政”,分别掌握依法行政的含义、意义和具体要求,最后再讲监督环节,无论决策还是执行都要自觉接受监督,经过这样的挖掘和处理,抓住政府权力行使三个环节的主线,形成一个连贯清晰的思路,化整课的内容为一个知识包,教学内容立马变得全面、清晰,思路轻松、顺利又深刻起来,效果很好。
4延伸教材内容,让表述更全面思维更到位
政治教材要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反映社会实践和理论的新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功能,要求政治教师特别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历史性事件和新的重要成就,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将新的思想、观点、表述有选择地反映到教材中来,以体现教材与时俱进的特点。比如,《政治生活》教材讲述政府职能时,表述为: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的职能几经转变,教材的表述已经滞后,必须更新,所以即时补充修改为: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围绕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审批权为核心的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动向,补充简政放权与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容,让学生对政府职能的知识有更全面和更到位的把握。
5结语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同时又对课程标准作了一定的调整,一线教师在按照课程标准和编者的思路顺序进行教学时,也一定要结合自己τ诳纬瘫曜己徒滩牡睦斫庖约白约核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梳理,形成合理的体系,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关键词: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协调探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良好的口译水平对加强我国国际交流,发展综合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口译工作者利用口头表述的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来进行精准的表达,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对信息有着重要的传递作用和衔接作用,因而,加强口译工作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
一、口译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复合型的整体,决定着语言信息的编码、传递的形式。跨文化交际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和团体交流中。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的差异性使得交际的双方在思维方式和认知体系方面存在着不同,同时,交际中所运用的语言信息发音、编码顺序、编码形状以及词汇量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价值取向和道德信仰的不同也会造成语言词汇含义的不同。
在口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至少要有两方的原始交流者,他们渴望与对方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语言上的差异使得他们无法将自身的语言转换成对方能够理解和明白的语言。口译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对方的语言符号迅速地转码,对两种不同文化中所存在的语义、含义以及情感色彩进行有效的提取,准确将发话人的语言信息内容以合理的语言形式传递给交流的对方,并在这个过程中,将口译工作者看作是信息内容的接受者和传授者,充分发挥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载体作用,有效地为文化交际双方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二、口译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障碍
口译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如果口译工作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有限,则会导致其在语言翻译过程中出现以母语的表达习惯、思维方式来对语言符号进行编码和转码,从而出现跨文化交际障碍。对跨文化交际造成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模式差异
思维是利用其他媒介的作用来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过程,决定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方式,不同国家的人们受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生活环境等的影响,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以中英互译为例。首先,在句式方面主要体现为汉语中存在的平行小句相对较多,并且结构松散,可以直接通过字词来体现语义,而英语则是注重句子在结构上的严谨性,对从句的限制也相对较多。其次,汉语在语言的表达顺序上是先说次要的,后说主要的,先从整体上阐述事情,然后再根据局部的顺序来阐述其他问题。而英语则是先说主要的,后说次要的,先从局部开始阐述,之后再说整体。汉语和英语在地址、日期等方面的排序上的差异性尤为突出。例如,汉语中“中国吉林长春”,在英语中则是“Changchun,Jilin,China”。再次,中外在语言表达的逻辑上也存在着差异,如果表达的信息内容是清楚的,但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就不一定还会合理清晰。例如,感谢的表达,中文用“非常感谢、由衷感谢”等词汇来加深自身的情感。而在英语的表达中“感谢”仅仅用“thank you for......”。如果加上“heart-felt”的强调语气词,不仅无法深刻地表达自身的情感,而且听起来还会有些言不由衷的感觉。最后,中文和英语在方位和数字方面的表达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口译人员在语言形式和语义信息上的转换障碍。
2.语义表达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性,中英同等语义的表达在用词形式上存在着不同。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语言都蕴含着丰富的俗语、歇后语、成语、双关语、谚语、神话、寓言等,它们都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其历史渊源深远流长。这导致有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无法对原有的语义含义进行很好的保留和表达,只能从表面上翻译其语用意义,例如,“Achilles’heel”,如果按照字面上的含义可以直接翻译成“阿喀琉斯的脚踵”,但这样翻译出来会让很多人不知所云,无法对其真正的含义进行深入的了解。但是,如果口译人员熟悉这句话是出自《伊利亚特》,就可以将其翻译为“唯一的致命弱点”,从而消除语言文化中存在的差异。
3.用语规则差异
口译与笔译不同,它是一种口头上的语言交流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遵循语法、语音和词汇等方面因素所形成的语言规则,同时还要严格遵循语言的用语规则,这样才可以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表达习惯,如果在某个国家中一种表达友好的语言,可能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形式时,引起他人的不快和误解。例如,美国人在称谓上会直接喊对方的名字,而中国人则不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认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三、培养口译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
对口译工作者来说,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提升语言判断能力和调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强化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中英文在语意表达、思维模式、用语规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对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刻的掌握和了解,提高自身对语言翻译的精准性,提高语言信息的传递效果,提升自身的口译水平和能力。首先,口译人员要充分地学习母语文化知识,提升对语言语义的理解水平,提高对文化、教育、文学、商务、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文化和专业用语的积累,深入挖掘母语和其他国家和民族语言之间存在的不同。其次,在学习母语的基础上应该将英美文学作为重点内容,了解英美国家的发展情况,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学习,提升口译人员对跨文化历史背景的认R,逐渐培养他们的二语思维模式,使他们可以深刻地了解英美文化的内涵。再次,要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教材进行语言的学习,逐渐培养口译人员地道的口语、听力、语音、语调等语言能力,加强对语言词汇的积累,提升口语表达与句式表达和语言语序的适应性,深入地比较跨文化间的差异性。最后,还应该不断锻炼口译人员的实践能力,例如,开展一些仿真的商务洽谈、国际会议等活动,提升口译人员对跨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协调能力,降低口译时间,有效协调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差异,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
总而言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口译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使其充分了解中英文化在思维模式、语义表达、用语规则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不断积累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提高口译人员的翻译能力和水平,提升跨文化口译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俞莲年.口译中文化差异的协调―从跨文化交际角度透视口译[D].厦门:厦门大学,2012.
[2]赵博.口译中跨文化交际差异的协调[J].经营管理者,2016(15):381.
[3]鲍晓英.跨文化交际口译中的语用迁移[J].英语研究,2006(3):70-73.
[4]刘旭.口译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柯佳音.浅析跨文化交际口译中的英汉文化差异[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101-104.
【中图分类号】 G63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102―01
质疑是领悟的前提,质疑是思维的开始,质疑是在自觉学习中形成创新思维的保证。高中学生有了质疑习惯,才能与文本进行审美对话。阅读的本质是考察人的思维能力,所以,要想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质疑,且教学过程务必简洁明晰,对知识技能、方法有一个高层次的把握,训练的量和度要保证学生能消化,有消化的时间,有实战演练的机会,有举一反三的环节,能科学有序地将主干知识形成操作流程。在阅读中训练学生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才能厘清立意点。
一、质疑题目,甄别文体
题目的显性含义就是整体感知基础上的文脉和主旨。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理解题目关键词语入手。课前听写文本关键词语,能有效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句,理清语段要旨,为整体的立体质疑提供语言信息。还可采用联想法拓展词语,如“鸿篇巨制、防微杜渐、狂飙突进”、“瞠目结舌、嗔怒,嗔笑”。大部分学生会写错制、微、渐、飙、瞠等字,并把鸿篇巨制误用为建设规模、速度,其实它是形容文章作品的。掌握了关键词语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才会有质疑的保证。如,《一朵午荷》“午”的含义有中午、午后;暗示生命的衰落,点明欣赏的时间,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开。《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总想为你唱支歌》《把栏杆拍遍》《绝版的周庄》等文化散文,从质疑题目就能找到解读主旨的钥匙。其次,要弄清文章题目的作用:它是文章的眼睛,暗示主旨,从修辞方式上可以看出文体特点,显示行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写作技巧。“拍栏杆”是一个极具形象性的动作,一方面表现辛弃疾渴望率兵过江、收复失地的决心;另一方面表现他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愤慨。最后,要让学生有辨识语体的能力:厘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语言的不同特点,阅读中善于根据文体特征判断作者情感倾向。
二、选择方法,质疑段落
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个性的阅读方法,改掉只浏览不摘写、不批注的毛病,引导学生在精读、思考中提出问题。另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关注重要段落,寻找中心句,结合背景了解作者,在提升阅读速度中提高概括中心的能力,明确语段的作用,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如,在教学辛弃疾的作品时,文本阅读中对比、衬托有三处:一是《破阵子》可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二是杜甫、卢纶等人的作品,只是旁观式的想象和描述,而辛弃疾是亲自参战经历的描述;三是用屈原和共工衬托辛弃疾的悲愤之情。
三、质疑风格,借鉴仿写
知人论世、多元解读是打开文本的钥匙。辛弃疾的诗词风格主要是豪放悲壮,那么《把栏杆拍遍》一是从气势上看,辛词充满金戈之声,给人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二是从内容上看,辛词表现了渴望杀敌的悲壮呼喊、报国无门的叹息和无可奈何的自嘲,是血与泪的汇集,是爱国臣子的哭诉与表白;三是从情感上看,辛词表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情。契合学生年龄特点,仿写歌词是提升语言表现力的好方法,也是进行创新性写作的思维契机。
四、举一反三,克服遗忘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类型;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一套名词术语、范畴系统,一些传统批评的概念和术语,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至今仍然为汉语文学批评所沿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系统,除了借鉴西方的批评理论和概念工具,还需要认真清理中国古代的批评术语。
一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
阅读古代诗话词话,扑面而来的大都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诸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它们对传统写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把握功能,能够给有共同阅读背景和艺术经验的读者以极大启发。这些术语,不仅是传统批评中沟通批评家和读者的中介,同时因其反复使用被不断注入深刻的美学内涵又成为了传统美学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
除了诗歌批评的简约性用语,我们在大量的评点派批评文字中,还随处可见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诸如“寒冰破热”、“草蛇灰线”、“急脉缓炙”、‘笙箫夹鼓”、“一击两鸣”等等。运用这些不同于诗文评论的术语,往往能够使批评家的文学理解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协调起来,增加批评的可读性。
此外,清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开始出现一些先释后用的术语,如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因缘生法”,陈廷焯提出的“沉郁”,王国维提出的“悲剧”等。这些批评用语已经不同于那些虽有诗意却内涵模糊的弹性语言,具有确定的内涵,带有现代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特点。
二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特点
以西方文学批评的术语为参照,我国传统批评术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提出者往往是用以表达自己审美理解中的感受印象,故不作明确界说;运用者则主要也是依据自己的体会,并不注重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提出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故一个概念术语统统难以求得一致。每一批评术语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含义。例如古代批语中常用的术语“味”,就具有这一特点。陆机首先将“味”用之于文学批评,《文赋》云:“阙大羹之遗昧,同朱弦之清泛。”用白煮的肉汁比喻文章缺乏必要的修饰而乏味。《文心雕龙》中多处用“味”,“味”已转变成专门的文学批评术语:“深文隐蔚,余味曲包”(《隐秀》);“儒雅彬彬,信有遗味”(《史传》);“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体性》);“张衡怨篇,清典可味”(《明诗》)。到了钟嵘《诗品》,“味”特指诗歌的艺术性:“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昧者也”;晋代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昧”。到了唐代诗评中,“味”的涵义又有新的发展。《文镜秘府论》云:“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里的“味”显然是指情意交融产生的抒情诗特有的艺术韵味。晚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南宋杨万里倡言“去词去意”而诗“昧”犹存,“味”又成为了超乎言间之表的文学韵致,一种综合了诗歌全部艺术要素的美感效应。至此,“味”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其基本含义才得以明确。
由于批语术语的提出者是用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往往使术语带上具象比喻的色彩。批语术语的具象性使批评文本具有隐喻的特点,如果这种具象比喻贴切中肯,便能超出批评家一己之感受,为后批评家所采用。《石林诗话》卷下曾说:
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初日芙渠”等,出语精当,比喻贴切,作为风格批评的术语,被后人经常采用。
第二,批评术语的人化倾向。以人喻文学,是占代批评术语体系的突出特点,秦汉以来,以气、以性论人的传统,导致六朝批评家以人为喻的术语成批出现。古人批评中普遍采用的诸如“气”、“才”、“性”、“情”、“志”、“骨”、“神”、“脉”、“文心”、“句眼”、“肌理”、“神韵”等术语都是“近取诸身”以人为喻的产物。六朝文学批评大多带有品评特点,而最早设品所论的对象,便是人。品藻人物的风气影响到品画、品书、品诗,自然就带上了由品人带来的特点。
第三,传统批评术语具有长期延续性,在不断运用中注入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活力的同时,也容易老化,几成套语。
例如古代批评的“气”,由单词而推衍为许多复合词,内容越来越丰富,含义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人身之气,如“志气”、“意气”、“气力”、“风气”、“生气”、“神气”、“才气”等;有的侧重于艺术方面,如“辞气”、“气象”、“气格”、“气势”、“气体”、“气韵”、“气脉”、“骨气”、“气味”、“气调”、“气候”、“声气”、“气魄”等。古人谓“文以气为主”,居于主体地位之“气”便成为判断作家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尺度,由此衍生出如此之多的“气”,其原因就不难理解了。玩味之余,很难辨别各种近似而又含义模糊之“气”的含义,不觉反生疑惑:是否有必要提出这样多烦琐之“气”?“掷笔三叹之余,好心肠的行家应该告诉普通读者一个诀窍:与其永远纠缠不清,不若大刀阔斧”,将这些眩人眼目的“文字迷宫”予以合并归类,抓住它们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
随着小说戏曲批评的兴起,批评家“别作奇警之新熟字以为命名”,如评《西厢》有烘云托月法,月度回廊法,羯鼓解秽法,那辗法,浅深恰好法,起倒变动法;评《水浒》有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叙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鸾胶续弦法,等等。这些术语来自日常生活用语,易流于批评者个人一时之趣味,不易被他人理解。故这一类的批评术语只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在一部分小说戏曲作品的评点中运用,频率较低。
三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文化成因
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先秦时期,哲人对于抽象意义的表达普遍是从具体的感性对象人手的,并借助于感性对象本身的某些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抽象内涵。孔子强调高尚独立的人格,但也从未作过关于人格的抽象论述,而只是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即“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界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因此也需借助于具体物象的“空虚”来使人体会“无”(道)的特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十一章》)远古的八卦也是现象直观的产物,《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陨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可见,八卦是在对象中对“象”之“像”的抽象,而抽象的结果不是导致概念的产生,而是对“象”的模拟,《系辞上》说:“对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先秦哲人这种在现象中直观本质的直观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古代思维的基本形式,制约着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批评术语的具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作为直观思维(主要表现为把握事物现象的表象特征及其本质属性的主体性活动)的产物,既为历代批评家长期遵奉,也为广大读者所认可。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传统批评术语的形成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汉字没有走上与大多数民族语言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而成为对现象进行概括、模拟的象形一表意符号系统,与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八卦的起源同时也是文字的起源,文字因而也具有类似“象”的特点:内涵不确定,包容性极大。这就客观上限制了语言文字在数量上的膨胀,“古者字极简,……字简则取义自广。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熟绎上下文,涵咏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尚简不仅是文字的固有特点,而且是使用汉字的文人的习惯,刘大槐《论文偶记》云:“文贵简”,“简为文章尽境”。字简和尚简的语言表达习惯制约着术语概念的精确。西方哲人,力图弄清术语内涵不同层次的逻辑关系,力图区分不同术语之间的界限,其结果是术语增生,而中国古代哲人则不作此种区分,“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
一定的时代和社会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对于既定文化传统,批评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抗拒它的渗透力,只能被刻上历史文化的印记。中国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概念术语笼统含糊,缺乏明确定义,这明显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因为术语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符号工具和理论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要以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术语概念为前提。
但是,文学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既带有科学活动的特点,又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因此,它方面要求批评术语有基本确定的含义,用来分析批评对象的内涵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批评对象某些层面的性质具有不确定性(如诗意、诗味),批评对这些因素的理解只能是一种弹性把握,“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同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若一切以理概之,非板则腐”(叶燮《原诗·内篇》卷五)。文学批评的对象性特点,决定了批评术语的使用不必同理论研究一样精确严密,批评家从调整自己的审美感受的需求中,才产生出动用某种理论术语的欲求。这样,一个内涵精确的概念一旦进人具体的批评实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经过模糊化弹性处理的理论概念,才能在批评中获得实际的充实的意义。哲学家理论思维中过于泛化和抽象的结论尽管内涵和外涎都很精确,却是很难和具体作品的存在形式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