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技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起步比较晚,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不断出台各种刺激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战略已逐渐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管理体制、创新内容、推广模式等方面有了显著的突破,但就整体而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依旧很低。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分析研究影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存在的问题
2.1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素质较低
据测算,现如今,我国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人员约有4.5亿,其中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及半文盲的劳动人口约占30%,小学及初中文化水平的约有68%,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约占2%,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接受农业技能职业教育培训的比例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90%以上没有接受过农业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而西方农业科技发达的国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只有10%左右。又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及有文化的农民外流或在当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所造成的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外流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2.2农业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课题的立项、审批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虚荣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问题,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很少考虑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的衔接性和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的研究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应付差事,在成果结项时弄虚作假,甚至有的科研项目明显不可能有什么经济价值,但是为了完成研究任务夸大影响,这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
2.3农业科研体制还不完善
缺乏全面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各种涉农科研机构之间既缺乏沟通,也没有经济利益关系,各自为营、各自为战、缺乏合作与交流,很难形成世界级的农业科研队伍。科研任务分配不均,大量研究项目反反复复的研究,造成很多无谓的浪费。且部分科研部门与农业生产交流不够,扩散能力较弱,反馈渠道不畅,不能高效率的为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4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且缺乏持续性
据了解,我国每年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相对比例不足国外资金投入的十分之一,这也是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大量涌向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缺乏连续性,多数资金仅仅只是投入在实验室中,并没有落实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劳动中,同时地方基层政府对于农业发展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怪异现象。正是由于资金不足及行政管理部门的不够重视,导致农业科研设施陈旧落后、科研人员待遇较低、人才外流,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5从事农业科技研发及推广服务队伍不足
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推广部门严重不足,乡镇一级政府多设置有财政所,税务所,却没有设置农技推广服务站。受社会重商轻农观念的影响,我国社会年轻人多倾向于经济管理岗位,从事农业科研热情度较低,很难凝聚形成有活力的农业推广队伍。
3提升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的建议
3.1创新科技研发体制
应当创新农业科技研发体制,搭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农业生产部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农科教”一体化建设。改革农业科技研发模式,将验收农业科技成果的基本方法由专家验收改为市场效益验收,真正实现“研有所用”。
3.2增加财政投入
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辅的财政投入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研发,或者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自主实现科技创新,并对其所实现的科技创新给与适当的财政税收奖励。
3.3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农民劳作是我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步,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充分转化农业科技研发成果,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或者社会地位的方法吸收青年大学生加入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工作。
4结语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乘数效应,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各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无不依靠强大的科技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已由传统的单纯依靠体力劳动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了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时代,且农业总产值不断提升。在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为了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所带来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褚浩男.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康永兴.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在农业种子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管理的质量,必须建立规范化的种子市场,使农民能够买到放心的种子,但是现有的种子市场还是存在以假乱真、种子经营主体混乱、种子售后服务差的现象,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市场的管理不够,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种子市场相关人员的行为。
2改进措施
2.1增强管理的意识
为了保证农业科技种子管理的水平,必须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前,首先转变各部门对种子管理的认识,重视种子管理工作,认识到对种子进行优质管理的重要性。各部门相关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认真、负责。
2.2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在农业科技种子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够规范、合理,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随时监督工作人员的行为,这种监督机制也能促使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从保障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为农民办实事。
2.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在种子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及时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培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对种子的质量检测能力,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组织定期培训,并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端正态度。
2.4规范交易市场
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对种子市场的管理工作,建立高标准的市场准入机制,规范市场经营的主体,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制度,对种子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同时还应该加强种子的售后服务工作,指导农民进行正确播种,及时解答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5建立形式多样的管理办法
一)基本情况
中卫市现有各类农业园区385个,其中中卫城区156个,中宁214个,海原15个。按园区级别分,区级科技园区2个(中卫城区、中宁各1个)、市级科技园区16个(中卫城区8个、中宁5个、海原3个)、县级园区125个(中卫城区26个、中宁87个、海原12个)、乡镇级园区242个(中卫城区、中宁各121个);按园区类型分,种植业132个(中卫城区35个、中宁94个、海原3个);养殖业231个(中卫城区110个,中宁112个、海原9个);其它22个(中卫城区11个,中宁8个、海原3个)。经济效益好且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有122个(中卫城区26个,中宁90个、海原6个)。
(二)基本作法
1.领导重视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卫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市枸杞、草畜、蔬菜、鸡、猪、西甜瓜、马铃薯、优质米等特色产业,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专门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去年市财政在镇罗观音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和宣和养鸡科技园区共投入资金400万元,市直机关干部借对帮扶为园区农户担保贷款2369万元。另外,市上专门抽调了70名农牧林业科技人员深入优势产业园区实行技术承包或开展创业行动,有效地增强了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同时,有关镇(乡)也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强化对科技园区建设的领导,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园区建设的发展。观音、瑞应、宣和、永康、枣园、舟塔、大战场、高崖、海城等科技园区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协调,切实做好“三通”、作物列段调田等基础性工作,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了科技园区的建设步伐。中宁县为了推动奶牛园区建设,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关于百项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县上每年拿出50万元扶持发展奶产业,并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加快了奶牛园区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有奶牛园区13个,奶牛存栏数量从20__年的1000余头增加到20__年7000余头。
2.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为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拓宽投资渠道是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程的有效保障。从农业科技园区投资机制分析,镇(乡)投资为引导性扶持,以农户投资为主体,龙头企业和大户参与,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金融部门的支持,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据统计我市城区20__年确定的农业十大科技园区共投入资金5727万元,其中国家、自治区和县上投资276万元,占总投资的4.8;镇(乡)村投入(包括物资折款)459万元,占总投资的8.0;农户、企业和经营大户共投资4992万元,占总投资的87.2。文昌镇蔡桥科技园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达128万元,占园区总投资的14.2。瑞应、观音、杨滩、宣和等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引导农户参加园区建设,农户投入超过园区总投资的85以上。中宁县农业科技园区20__年共落实资金6856万元,进入园区经营农户20__余户,其中:舟塔乡康滩万亩枸杞科技示范园区投入资金400.2万元,其中区厅拨专项资金40万元,占投资的10;县、乡共投入140万元,占总投资的34.9;农户、企业共投入220.2万元,占总投资的55.1,形成了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户投资为主体、龙头企业参与促壮大的新格局。
3.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配套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各镇(乡)为了提高科技园区建设的效益,强化科技服务,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增加了园区的科技含量。去年,农业科技园区共引进试验示范瓜类、蔬菜、杂果新品种200余种,推广各类名、特、优新品种34个,其中R-189等西红柿推广面积超过千亩,红太子、银玲辣椒、黑美人西瓜、迷你黄瓜等一大批新品种已试种成功,开始大面积推广。养殖园区引入萨富克羊、杜洛克猪等一批优质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扩大了良种覆盖率。新技术配套进一步得到完善,观音科技园区采用无土栽培、二氧化碳施肥、膜下滴灌、张挂反光幕、嫁接、使用热网炉、遮阳网、防虫网、补光灯等12项实用新技术。关庄养猪科技园区建立了人工授精室、消毒室,配备了自动饮水设施,健全了疾病检测防治中心,采用无公害全价饲料饲养方式实行封闭式管理,杜绝了外界疾病的传染。宣和养鸡科技园区建立了疾病防治中心,积极开展程序化防疫新技术。中宁枸杞科技示范园区重点示范推广了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高效高雾化半自动植保机械引进开发技术。据初步测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可达到80以上。
4、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实施给农业科技园区注 入新的活力
结合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一批业务能力强的科技人员深入乡村一线,对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种养大户以个人创业、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参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升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含量。中卫城区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与示范园区建设结合,探索建立利益共同体,积极开展了科技服务活动。中宁县在枸杞规范化种植示范园设立了科技特派员创业点。目前中卫市参与园区建设的科技特派员达135人,其中:中卫城区68人,中宁县55人,海原12人。
(三)重点园区建设情况
中卫市规划建设了20万亩枸杞基地、10万亩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50万亩西甜瓜基地、5000万只蛋鸡基地及200万亩优质饲草基地,形成了中宁县舟塔乡万亩枸杞科技示范园区、城区宣和镇百万只养鸡科技示范园区、城区镇罗镇5000亩无公害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园区、香山乡10万亩绿色西甜瓜科技园区、海原县高崖乡3万亩弓棚甜瓜科技园区、海原县海城镇优质紫花苜蓿科技园区等一批典型带动作用较强的特色产业示范园区。
中宁县舟塔乡康滩万亩无公害枸杞科技示范园区是自治区级科技示范园区(20__年又被自治区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茨农受益”的运作方式,有效整合人才、项目、信息等资源,引导走“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茨农”的产业化路子。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自枸杞产业,园区为中宁乃至周边地区枸杞发展起到了引导、示范、带头作用。
镇罗观音无公害设施蔬菜科技园区是自治区20__年确定的“十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20__年又被自治区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中卫市20__年设施农业新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示范窗口,位于中卫5000亩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核心区。为了实现园区内市场与生产的对接,以政府引导、中介参与、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组建了中卫市新阳光无公害蔬菜产业集团公司,实现了公司、科研单位、受益农户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统一品种布局,与农户签订优质产品保护价收购合同,由公司和科研单位共同负责优质种苗生产供应、技术服务、产品回收,农户按合同种植,对检测合格的产品统一加工、分级、包装,实现蔬菜产品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和销售。为了确保无公害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园区的顺利进行,市委、政府于20__年4月投入资金用于科技示范园区的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产品检测、交易市场及5000亩生产示范基地的水、电、路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动员本市机关干部首期落实与农民结对帮扶担保贷款1500万元,促进了全市无公害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园区的建成改变了中卫市蔬菜产品销售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产业化进程缓慢、综合效益不高的现状,有力地带动中卫市无公害设施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宣和镇依托养鸡产业优势,按照园区化生产、专业化流通、配套化加工的产业化目标,采取政策引动、项目带动、服务推动、产业联动等措施,形成了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建成第一养鸡园区后,又投资3860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亩,标准化鸡舍330栋,存栏蛋鸡100万只的第二养鸡示范园区。仅园区生产一项,可实现产值1亿元,纯收入可达11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46元。
香山西甜瓜基地主要以中卫香山为主,辐射海原兴仁、高崖,截止目前已完成29万亩,已取得香山绿色食品认证。中卫城区20__年通过引进、示范西(甜)瓜优良新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香山地区种植的压砂西(甜)瓜10万亩,其中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6.1万亩,共生产出符合无公害绿色质量标准的合格西甜瓜7320万公斤,取得平均亩产120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格0.8元的好收成,无公害生产示范区平均亩产比非示范区每亩1100公斤增11,销售价格比非示范区每公斤0.6元高出33,实现销售收入5856万元,可为山区农民增收183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设施不配套,利用率不高。个别园区重视了建棚建圈舍,设施配套和补栏工作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健全,园区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2.科技含量不高,服务跟不上。个别园区为了完成市上下达的建棚任务,只注重了基础性投资建设,而忽视了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新技术的配套,使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不能体现高技术、高效益的生产经营效果。
3.投入不足。个别园区对运行效益和资金回报重视不够,靠政府无偿投入来拉动,以致一些大方面实质性的投入跟不上,致使进展缓慢,影响了园区整体效益和示范带动效果。
4、园区科技支撑不足。个别园区由于规模大,科技人员少,技术结构不合理,致使部分园区技术指导工作不到位,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对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三、几点建议
1、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要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结合。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集成人才、资金、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要保证将其建设好、发挥好作用,制定科学规划是主要保证。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在规划中一定要体现园区建设的区域特点,发挥区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滚动发展、逐步完善,引导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起点要高,配套设施要完善。应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的“三高”标准,从规划设计到具体项目的实施,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整个园区的长久性和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园区新技术、新品种的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把结构调优,品种调良,效益调高,这是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的关键。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发展;决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143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1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档案管理流程愈发复杂,仅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下对档案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存储的需求。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向着信息化的趋势迈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信息技术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的自动标引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光盘的储存技术都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只有实现档案信息化的有效管理,才能提高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满足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要求,也为各行各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1.1 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确保农业决策方向的正确性
只有加强对农业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才能在农业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使相关人员准确把握农业发展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1.2 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农业科技部门及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农业科技发展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也要在世界之林立足,如果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收集详细的档案材料,不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就很难制定出规避风险的策略,也不能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档案管理信息化能维护农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在雇佣关系中,一旦发生赔偿情况,员工和农业决策者可根据档案资料进行合理索赔。
2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体系存在漏洞
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档案的分级化管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很多管理规章没有在审查的基础上落实,没有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评价机制,档案的管理和控制具有不彻底性。
2.2 没有树立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意识
没有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档案管理,没有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档案进行跟踪,在管理档案时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不强烈。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制定相关的信息化制度约束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
2.3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更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知识储备,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思想觉悟。
2.4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面窄,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知识仅仅略知一二,在进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时,也没有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有待于完善,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跟不上时展步伐。
3 促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上,更新自身观念,摒弃那些与信息化建设不相符的观念,树立依靠科学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新观念,树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观念,将档案的被动化管理转变为主动化管理,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时展,提高部门经济水平。
3.2 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档案管理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专业知识,覆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因此,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要研究档案学知识,也要不断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完善并不断更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根据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年龄、性格等特征进行分级管理,定期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以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4 结 语
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档案的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不高、不能及时传达有效信息、没有突破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以及没有树立风险意识等。要提高硬件设施的建设速度,更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观念,加快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郭金瑞,栾天浩,翟季,等.吉林省农业科技档案现状及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措施[J].农业科技管理,2015(1):33-35.
[2]崔淑敏.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2):138-140.
关键词: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指由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行业、部门、组织、集团等组成,旨在通过农业新科技的研发、培训、咨询和推广,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农业科技服务综合系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建设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
1.1 涞源县农村耕种现状
2011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涞源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地区西北部,东北距北京160km,东距天津210km,是环京津贫困带中的典型区域。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涞源县大多数农户每年只种植一茬玉米,农业科技的投入非常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而且农户的耕地管理模式比较落后,耕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机耕、机播存在范围较低。农户农产品种子的购买和更换质量低,据调查农户中种子更换频率存在2a一换、3~5a一换,甚至5a以上才更换1次的现象。
1.2 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与方式现状
到目前为止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主要还是传统模式、传统方式,相对较落后。县乡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在服务形式和方式上也主要是通过会议、印发材料、提供农业信息和知识、讲座培训、现场指导为主。培训的形式有技术员下乡、通过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专家讲座不等。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以及信息的闭塞,农业信息到达农民手里有些滞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加工园的不断发展,政府利用行政推动和农户签订协议,农户领取种子,企业提供技术,产品出来以后由企业保护价收购,但这种模式的推广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与市场经济脱节的落后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调查问卷显示86.6%的农户没有或基本没有学习到新技术。
1.3 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及人员现状
到目前为止,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体系主要有县乡村3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局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农业科技培训系统、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等。在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中人员相对整体文化层次与技术能力仍然偏低。而且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问题十分突出,相应的知识老化、知识结构简单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4 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农业科技在涞源县的推广不够深入。农户对农业科技关注的非常少,虽然农户对学习农业科技意愿非常大,但政府农业科技宣传途径非常不到位,绝大多数农户都是通过电视或报纸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多数农户表示只要提供便利的条件,农民很愿意学习并接收农业科技,在农户的意识中政府的农技推广部门是他们最信任的。
2 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技术推广主渠道作用不明显
调查表1显示,农户现有技术来源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农业技术推广站并不是农户现有技术的主要来源。农户对政府推广技术的满意程度较低,这与当地农户的认知和习惯有关联,但侧面也反映出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法有效的满足当地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表1 农户现有技术的来源渠道
选项 回答人次数 所占比例/%
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 262 87.92
亲朋好友 4 1.34
种田能手或大户 6 2.01
农业企业 0 0.00
农业院校 6 2.01
农业专业协会 2 0.67
农资经营部门 4 1.34
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政府部门 14 4.70
2.2 农业科技宣传的实效较低
从表2可以看出,农户认为政府农业科技宣传与推广认为很多的只占1.72%,认为还可以的占7.16%,认为较少、很不够的占到了78.51%,不晓得的占12.61%。充分说明政府对农业科技服务做的不到位,所在地的农业科技宣传与推广范围不够。再加上农业科技信息的时效性,农户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农业科技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
表2 所在地的农业科技宣传和推广情况
选项 回答人次数 所占比例/%
较少,很不够 274 78.51
还可以 25 7.16
很多 6 1.72
不晓得 44 12.61
2.3 农业科技服务各方面部能满足农户需求
随着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科学技术对涞源县农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强,农户依靠技术增收的特征愈加明显。农户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渴求不断增加,而技术推广机构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网络式的、服务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涞源县农业的发展有其自己的特色,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技术宣传上不到位,推广内容不全面。据调查显示,认为政府提供的农业科技服务需要改善的地方中认为技术内容要贴近当地生产的实际情况,通俗易懂的占29.66%,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内容无法满足农户需求。
农业科技服务相关机构和服务次数较少由于涞源县属于山区,农户居住相对分散,客观上要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数量较多。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涞源县村级农业技术推广站非常少,农户遇到农业上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严重短缺与农户的期望形成了强烈对比,调查认为有必要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占92.67%。而且农业科技服务的次数相对也较少。在调查农户中一年中没有接受过技术指导的占81.21%,接受过1~2次技术指导的占14.97%,而接受技术指导次数在3次以上的农户仅占3.82%。可以看出农业科学技术机构直接为农户服务的次数非常少。
2.4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政府对农业经济的关注和支持,对农业科技服务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服务仅仅依靠政府科技部门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费的不足导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自身建设严重滞后。从而使农业科技服务一些基础性、超前性的工作因无设备、无资金而无法正常进行。
3 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
涞源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费的不足导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自身建设严重滞后,从而使农业科技服务一些基础性、超前性的工作因无设备、无资金而无法正常进行。要保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健康发展,就要切实增加投入。在资金投入主体中政府是投入的主体,建设各个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加大资金投入首先要加大项目引进、新技术推广、新产品试验示范等公益所需经费及设备投入,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经常涉及到印发资料,做试验及示范等,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才能保证服务的顺利开展。同时政府要不断创造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入,通过发展多元组织,吸纳多元投入,创新多元服务,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
3.2 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管理体制
政府应把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摆上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创办各类实体从事经营,支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应用。建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支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对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达到一定规模、取得明显成效的科技服务组织实行后补助,形成长效激励机制。要积极引导农业大户、农民经纪人领办、创办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
3.3 促进人才引进, 提高服务队伍素质
现有农业服务队伍知识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力量薄弱,难以应对新时期现代农业服务。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及时补充新鲜力量,尤其注重从大专院校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中录用和从农村基层选聘有丰富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利用省市学院培养的大学人才,积极支持科研院所和各级涉农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村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结合。同时也要不断提高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要经常组织县内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组织的农技人员到高校学习深造,要加大农技人员到高校院所挂职锻炼的力度,要鼓励农技人员加强在职学习、在岗锻炼。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涞源县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素质,增强科技服务的能力。
3.4 全面提升农户文化素质,提高科技的接受力
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农户是农业信息和技术的接受者,农户的知识文化水平、科技素质、经营能力等都会决定科学技术能否被农民接受和应用的程度。所以,要不断提高农户文化素质,通过各种培训对农民进行技术宣传和教育引导,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和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伟.涞源县贫困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2.
[2] 王荣峰.县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探索[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0.
[3] 吴森,杨震林.现代农业的科技服务体系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8(6).
[4] 樊帅峰.伊川县农业科技服务社会化体系建立问题研究[D].河南:河南科技大学,2011.
[5] 杜华章.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1):67-69.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途径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真正价值,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1],[2]。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办学模式下,探讨如何发挥农业高校优势,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能够切实为“三农”服务,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
1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新时期国家赋予了高等学校四项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充分彰显了国家对大学给予的厚望[4]。作为农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要服务的对象无不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我国农业领域而言,每年通过技术鉴定、审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5],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不足4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6],我国农业高校中这种“高产出、低转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政府每年只是按照预定计划下达对农业的投入,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投入[7]。但很少管理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产出后如何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缺乏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源配置、缺乏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2.2高校赋予科研人员的职能限制。受教师与科研人员切身利益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搞科研就是片面的追求获奖等级、晋升职称、提高待遇,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意识。所以学校产出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进一步的技术转让、成果推广和科技开发,就被“闲置”在实验室里或者档案馆里;另外,由于后续科研经费不足,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只是个半成品,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在过程中“夭折”[8]。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到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农民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较差。但是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农民都转入了二三产业领域,但留下来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科技意识,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反映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实现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何种途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9],[10]。
3.1. 探索一条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每年的科技成果高产出,政府应该依据我国国情,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选定一批能够带动各个地区“三农”发展的科技成果,由政府实行买单,无偿给予农民使用。通过政府配套服务资金的启动、资金补助促动、奖励引导推动,同时,政府还应鼓励社会组建各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向社会集资。金融部门应兑现在科技开发贷款上的优惠政策。对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科技成果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减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风险。
3.2制定相应政策,激励农业科研人员深入推广一线。教育部、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或者制度,将科研人员分类管理、分类考评。抽调一批热衷于科技推广的科研人员,品种、专利发明人,科技成果获得者深入农村、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的生产实践,来实现科技成果的真正转化。
3.3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农民教育。农民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主体,他们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技成果被接受和应用的程度。所以,加强技术培训是农业科技成果实现成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 结语
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提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要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会有强有力的生命力。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农业高等院校都要认真学习、细心思考,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实现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进群.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问题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9(4):71- 73.
[2] 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 (5):55-58.
[3] 裴翠娟,董志强,贾秀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 (5):83-85.
[4] 刘细发.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53-55.
[5] 王树进,李彩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 科技与经济. 2005,18(1): 27-29.
[6] 苑新,冯元璋,吴建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科技与管理,2007, (1):19- 20.
[7] 苏俊宏, 于小宁, 李高宏, 彭渝丽.西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 31 (7):408-411.
[8] 谭 进, 朱明君.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1):32-34.
[9] 彭义杰张开春王文娟戚元勇徐秋红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 (5):85-87.
关键词:农科;毕业生;就业
据报2008年国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的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农科专业大学毕业生平均待业率超过20%。农科毕业生现阶段就业情况依然存在相当大困难。本文对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难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农科毕业生就业难原因
据调查,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至四十。应当说,我国农科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依旧很大,但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旧存在。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巨大,岗位竞争激烈之外,的还有如下主、客观方面的因素:
(一)求职稳、求薪高,职业期望、自身素质与现实状况不符
1、职业条件差,岗位待遇低,有业而不就。工资待遇低和工作条件差是造成农科毕业生“有业而不就”的主要因素。但综合其他方面来看,这一现状将是很多农科毕业生的“必经之路”。对于农科毕业生来说,应正确地面对这一现实。
2、岗位要求高,自身能力低,有业而难就。这归根到底是毕业身体自身素质的问题。而自身素质不够高的原因更多的则是因为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适时的积累工作经验导致的。这不仅和学生自身有关,同时也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给学生所灌输的思想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必要动力。只有正确的引导并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才能真正改善农科毕业生工作能力差的问题。仅有专业知识的农科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具有全面知识体系的人才,即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如管理、经济、法律、语言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种人才需求趋势以后将更加明显。
3、岗位数量少,职业要求高,岗位数量与谋职人数严重失衡。就业行业选择对于农科大学生未来发展来说很重要。考虑到大学教育成本、预期收入、未来地位和发展前景等,公务员、企业管理等白领工作备受农科大学生关注。但这同时也是绝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以致出现几百个人甚至上千人争一两个岗位的现象。
(二)骄傲与自卑,浮躁与盲目,不当择业心态对就业造成制约
1、“精英”心理。如今的大学教育已不再是从前的“精英”教育。越来越“平民化”的大学生最需要认识到的是不能再把自己当作“精英”来看待,依旧抱着高就业期望的毕业生将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虽然现在社会对农科大学生的需求依旧很高,但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的工作才是正确的出路。
2、自卑心理。这是农科大学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是和社会上“轻农,弃农”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中社会现象不仅给农科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更多的是影响了毕业心理等其他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3、浮躁和盲目性心理。这是“精英”心理和自卑心理的结合产物。由于这两种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使得他们在面临择业时心浮气躁,不知道改如何去正确的选择。这些心理和问题都导致了毕业生心态浮躁、盲目跟从,最终不能顺利就业。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应破除传统的择业观念,尤其是农科毕业生,要切实调低“唯高唯精”的就业期望值。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产品,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必然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农科大学生择业时不妨先把自己放在与普通求职者同一个起跑线上,先就业后择业,然后再把握发展的机遇,尽显自
己的潜能。如此,自己的择业空间和就业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二、农科毕业生就业去向
据2008年最新资料,农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大致可分为以下4大类。其中包括升学或公务员,基层和西部,各种企业、事业单位和自主创业。
(一)升学和考公务员
升学和公务员方向作为很多农科毕业生首选。一般往该方向发展的毕业生都是希望得到工作环境好、薪金待遇好、事业前途好的“三好”工作。但是能够走这一条路的往往是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过高,是导致这一方向不能容纳大部分毕业生的原因。而大部分农科毕业生主要还是选择其他就业方向。
1、升学和公务员去向的优势。此类方向的优势在于能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就业。对于成绩好、能力强并且善于从事研究性工作的学生来说,这个方向是比较理想的。优秀的大学生就要争取考研读博,考公务员,做社会的接班人。因为国家经济要发展,科技要进步就必须有一批优秀的大学学生进入到高校和科研领域。国家在该领域才有后备力量,国家才能发展,才能进步。另外,优秀的大学生继续深造不会埋没人才,高回报符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国家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才华,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利国利民,国家和个人都双赢。
2、升学和公务员去向的劣势。相比之下,升学和公务员的劣势在于缺少工作经验。在没有足够工作经验的前提下,自身的才华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尤其是在领导方面,能否建立起自身作为领导者的威信只能靠不断的努力,在实践中去取得。多数普通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可最大限度地去选择适合个人发展和生活的工作,做好社会的劳动者。
(二)到基层和西部去工作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基层对农科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是很大的。但是基层的农科工作人员却在不断的流失,并且基层工作者年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其中原因除了基层条件差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竞争机制和外界更好条件的诱惑。虽然到基层工作的思想在近几年内通过学校教育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改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科人才不断流失的现象却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1、到基层和西部去工作的优势。对于基层工作而言,表面上看来并无优势可言,但从历史发展上分析,经历过基层工作的人在将来的工作中都会有相当优异的表现或者得到重用。其原因包括:一是在基层练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基层的工作环境能够磨练人的意志。二是锻炼了自身的耐心。在基层工作,大多接触的是当地的农民,由于本身的素质差别,交流的时候自然需要很大的耐心,但在和这些人的交流的同时也让这些基层工作者的细心和耐心程度得以提高。三是锻炼了基层工作者的发展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层工作者在和民众打交道的同时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到基层和西部去工作的劣势。无可否认,到基层和西部的工作的劣势确实很多,但并不应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障碍。作为一个大学生,要能够客观地分析事物的好坏,要能够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更何况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在国家的不断努力的协调工作下,基层和西部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造基层和西部的就业环境是一件浩大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来改造,更需要我们大学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造。和谐社会的步伐就是只有靠有奉献精神的人才能迈动。
(三)到企事业单位工作
大部分的农科毕业生,在就业时都倾向于选择的到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一类的工作涉及面广、人员需求大、竞争相对较小。但是社会上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依旧让人们能感受到这条就业道路上的坎坷。
1、到企业单位工作的优势。企业单位工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就业岗位容量大。并且在企业单位工作,不仅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更能够锻炼社交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2、到企业单位工作的劣势。由于农科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就业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之间总是有矛盾的。一方面就业者想要自己的收入越高越好,另一方面企业想付出的代价越少越好。这种情况导致企业多发“跳槽”现象的原因。没有时间的保证,工作经验就得不到积累,而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将来事业发展的一个必要保证。更严重的一点在企业单位工作容易使人产生安逸思想,安逸思想会让人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的落后不仅导致自身水平落后,更严重的是导致自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不了需求,自然就会被淘汰。
(四)自主创业
根据资料显示,农科专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近几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一些先天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外,真正通过自主创业并成功的人并不占多数。社会环境中依旧存在的“轻农”、“弃农”思想和并不成熟的都市化农业体系,是导致农科毕业生自主创业艰难的主要原因。
1、创业的资本是自主创业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一部分创业的人家庭条件就比较好,能够提供一个基础的创业资本,但是绝大多数想要创业的人并没有这样的条件。他们的资本来源更多的来自于薪金积累或者融资。对于通过自己工作来积累资本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对于农科方向的融资回报率对于商家来说又太低。这样就意味着大学生刚毕业想要创业非常困难。
2、工作经验的积累和领导能力。刚刚步入社会的农科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工作经验。工作经验越少,创业的风险就越大,所要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这也是阻碍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因之一。另外,作为创业者一定要具备领导能力,要能组织好身边的力量来进行创业。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事情如果由多人合作,则会变得简单很多。但前提就是要一个领导者来组织和策划。
3、灵活的市场经济头脑和分析能力。创业的成败就在于所开创的事业能否持续的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而保证事业发展稳定的前提就是要有灵活的市场经济头脑和分析能力。没有市场,一切创业都将走入死胡同。不能分析现状并加以解决,创业中的矛盾就会变的越发激烈,最终导致创业的失败。
总的来说,创业的路能走,但是却不好走。我们需要具备的条件过多,并且过于复杂。想要增加自主创业成功的几率,一种可行方法是先工作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积累资本,在具备上述条件的时候再去创业,相对成功率会高很多。
三、农科毕业生就业新方向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不断扩大的都市化农业、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给农科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出路。
(一)都市化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都市化农业所体现出来的特点,给农科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多新的就业思想。如宠物、园艺、城市化农业生产基地等等。农科专业在都市化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更多的主要是在服务性行业。如宠物顾问、饲养栽培顾问等等。更主要的是城市化农业生产基地在国外已证明是可行之举。城市化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利用开发出了新的领域。在这些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农业”存在这很大的人员空缺。并且对大部分的农科毕业生来说,在城市工作和自主创业的可行性,大大的增加了他们自主创业动力和信心。另外,在农科的高端领域里,随着都市化农业的发展,相关的新课题也将大量涌现,对农业专业科研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的增加。这对从事科研和建设方向的农科人才来说也将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施展本领的舞台
农村基层和西部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问题一直以来都很难得以解决。虽然在各方努力下,支援基层和西部的思想不断灌输于当代大学生是意识中,而且对改变旧有的错误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只有真正解决基层和西部就业条件差的现状,才能使基层和西部吸纳更多新鲜的血液,才能保证这些下到基层和支援西部的人员不轻易流失。而国家正在采取的新农村建设,正在不断地改善基层就业的环境,这对广大愿意支援基层和西部的农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件相当值得关注的事情。
对于一个基层工作者,工作是否能体现自身价值和事业的发展前景一直以来都是被其关注的问题。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显现的科技需求和信息需求成为了一个基层就业的新渠道。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信息、新的思想都是基层和西部所强烈需要的。支援基层和西部的工作人员在新农村里所能体现的价值也不再仅限于本专业的知识。基层建设中优化的管理、信息交流和采集等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更能够体现出知识体系全面和各方面素质过硬的农科大学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小娜,施敏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弱势分析及对策[J].沧桑,2007(5).
2、王晟.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就业指导[J].消费导刊,2007(6).
3、代花,陈世庆.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
4、龙妍,陈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比较研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3).
[关键词]农业院校 通识选修课 优化途径
[作者简介]徐虹(1979-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英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教学法。(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培养应用创新人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887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47-01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选修课是通识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如何开设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根本所在。如今,各地农业院校也开始尝试通识教育,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分为公共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两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督导与评价,课程体系已比较完善。但通识选修课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农业院校通识选修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优化的途径。
一、农业院校通识选修课现状
1.通识教育概念认识不清。透彻掌握通识教育的理念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前提,明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则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开端。与国外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相比,我国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还是偏重知识的获取,现有课程强调全面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
2.课程管理审核不到位。审核过程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开课老师资格问题。有的院校由于老师开设通识选修课的热情不高,缺乏课源,所以只要有老师申请开设通选课,一般就会同意其开,不会考查老师专业领域、教学经历及对所开课程的研究程度。二是所开课程问题。学校没有系统的通识选修课课程体系,为了使通识选修课“丰富多彩”,通常是因老师设课,使各门选修课之间缺少有机联系,支离破碎,学生无法得到通识教育的真谛。
3.通识选修课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和开放性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组合系统。当前通识教育课程普遍存在课程种类繁多与学生所学甚少的矛盾。课程内容杂乱、教学质量差、学生混学分现象普遍。用人单位要求的、需要过级的计算机、外语等科目或是高数、大物等自然基础学科的学分仍占通识总学分的70%以上。有些学校把通识选修课简化为外语、瑜伽、美食、礼仪等课程。这样的选修课对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对其优质公民素质的形成无大裨益。
4.任课教师水平不高。通识教育要想成功,需要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专业素质的培养。很多国内外的知名大学,通识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主讲教师都是术业有专攻又博学多识的知名教授和著名专家。但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开课教师中高级以上职称偏少,一些高职称的教师主要进行研究生的培养或是专心于科研,师资队伍资历职称总体偏低。通识选修课的重担落在了基础课教师或是年轻教师的肩上,效果不佳。
5.学生选课盲目性大。依照本专业知识体系并遵照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构想和社会需要来选课,这本是学生选课的宗旨。但是很多学生由于懒惰,对欣赏、健康、美食等课程趋之若鹜。再有,学生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和英语、计算机考级、或是出国语言培训类相关的课程,人满为患;有些考核松散,不计考勤的课程也是学生选择的重点;而前沿性的自然学科的课程,选修人数寥寥无几。
6.通识选修课考核不够严格。在很多农业院校,教务处对通选课的考核没有什么具体要求,普遍存在教师对学生考核不严的情况。有少数老师为了能让自己所开设的选修课生源不断,“口碑良好”,在课堂上从来不计考勤,也不布置课后作业。课程结束后,又很少有教师出试卷考试,多以提交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而论文多是网上原文下载,老师也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即使是笔试也往往是开卷考试,考试多流于形式。
二、农业院校通识选修课优化途径
1.理清通识选修课办学理念。通识教育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高校领导深刻认识了通识教育,花精力财力狠抓;高校全体教师都具有通识教育理念,并主动参与到通识选修课的建设中去,通识教育才会开花结果。许多农业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没有进行全校性的理念普及,这就使得许多高校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认识不充分,把通识教育的实施看得过于简单。因此,必须理清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通识教育的内涵,确定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大对通识教育的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我们的通识教育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完善审批制度。有开设通识选修课要求的教师必须填写由学校统一制定的申请表,向所在学院教务科提出开课申请,并由教研室主任及系主任进行初审,包括教师的开课资格、教学大纲等,然后上报学校教务处。教务处委托相关专家进行盲评,以决定该教师是否具有开课资格、所开课程是否具有可行性、所提交的教学文件是否完整充分。设立校级通识选修课精品建设项目,对精品课的任课教师给予经费的支持,激励其他优秀教师的开课积极性,增大课程的总量,优胜劣汰,提高选修课的质量。
3.课程设置合理化。我国农业院校通识选修课基本分为核心和基础两大类,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公民应具备的优质素养;学生今后生存的技能等。然后在本学校广泛争取选修课源,组成专家团队,对课源进行筛选及合理化配置,使其具有内在联系,形成系统,从而打造学生完善的通识知识系统。
4.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选课指导。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及专业课;教务部门服务不到位,对通识选修课内容和开课教师只作简单介绍,学生对课程缺乏必要的了解,盲目选课后又发现并不是自己想学的东西,从而影响上课质量。因此可以从各学院抽调有经验又热心学生工作的老师,组成选课顾问团,在每学期选课之前,可以分年级举办全校性的选课讲座。学生在顾问的指导下,合理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完善知识体系,增强个人素质。
5.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对本专业知识和邻近学科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学校应重视对教师的再培训和再开发,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给他们提供与外校外国交流接触的机会。其次,建立激励机制,让学生聆听到优秀的一线教师的讲授。对完成通识选修课任务的老师给予额外的课时补助,甚至可以考虑把这作为评选职称的一项优势条件。这样可以从多方面调动一流教师的积极性,良性竞争,提高教学效果。
6.把选修课纳入学生评教体系。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多用于专业课的教学,由于学校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选修课一直居于次要地位,甚至评教都不曾把其包括在内。应该在每学期期末对通识选修课进行评估,为了保证通识选修课的质量,纠正学生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评估评教应该更加严格。除了常规的学生打分和主观评价,还可以与教师的评优和评职结合起来。对于不合格的课程取消老师的开课资格,对于学生喜爱、教学效果好的课程进行全校推广,增加班数和课时,形成良性循环。
7.加强校园通识环境建设。只有课堂教学的通识教育是不完整的,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就通过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每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不同,校训不同,培养的人才类型也不同,但是通识教育要培养优质公民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各级各类学生团体组织的宣传引导,形成学校独特校风综合体,客观创造一种通识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参照美国大学的经验,把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宿舍,文科、理科、工科、农科、艺术混合在一起,这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
总之,农业院校的通识选修课构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全校从上到下的通力协作,需要我们更新理念,加大投入,不断探索,积极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潮.地方院校通识选修课开课现状与教学管理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10).
关键词 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现状;教学改革;对策;广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14-03
文化基础课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的基础,是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1]。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的基础,决定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终身发展[2]。但是近年来,家长、学生甚至个别学校及教师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由于其生源的特殊性,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笔者现通过调查对广西8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改革对策。
1 广西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
1.1 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学习素养较低
1.1.1 基础弱,知识欠缺。近年来,由于普高热和工科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处于教育“夹缝”中的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生源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1.1.2 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38.38%的学生根本不重视文化基础课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由于对文化基础课学习的结果缺乏认同感,所以他们学习文化基础课的动力大大降低。
1.1.3 学习兴趣较淡薄。一方面学生及个别家长重视专业技能学习的程度要比文化基础课高。经调查发现,有高达62.84%的学生表示对文化基础课学习不感兴趣,对他们来说,选择职校就是为了贪图轻松;另一方面教师授课方式及学校对文化基础课的态度等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文化基础课的原因之一。
1.1.4 学习习惯较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会促进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而且会给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乃至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惰性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调查结果显示:有37.77%的学生上课无笔记,有72.08%的学生自习课无所事事,认真听课者只有19.19%,从不迟到的学生仅仅占10.66%。
1.2 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表述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1.2.1 教学目标表述笼统,能力达标没有落实。教育部2009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大纲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全面阐述,适合全国各地的中职学校,但对每项能力的描述并没有具体的标准进行操作和评价。调查发现,8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中,没有一门课程制订有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都是由教师或教研组定,客观上缺少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
1.2.2 课程设置不合理,文化基础课地位被削弱。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课课程开设门类少,缺乏既与专业相关又能拓展学生能力的其他课程;二是文化基础课开设时间短,课时量少[3];三是文化基础课课时比例不达标。没有达到教育部要求的总课时1/3的比例。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都不能达到教学计划中课时及教学内容要求。
1.3 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有待提高
1.3.1 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是部分教师自身道德修养不高,对学生缺乏热情,教学态度不端正,有迟到、早退、打电话等不良现象;二是部分教师自身基本功不扎实,如普通话欠标准,板书不规范,说话声音太小;三是部分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知识还不够精通,课堂管理能力弱,缺乏组织教学、提问、表扬与批评的技巧;四是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违纪现象不管不问,还有的师生关系紧张;五是从教师的科研与学术能力方面来看,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师缺乏对教学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4-5];六是基础课教师占教师比例偏大,年龄结构不合理;七是文化基础课教师中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专家型和双师型教师。
1.3.2 教学方法守旧落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态度。虽然学生对传统教学存有抵触心理,但是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动手欲望及能力强,他们最喜欢的是以实践为主的或与实践交叉的教学方式方法。但经调查发现,73%的教师使用的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讲授法教学。讲授的是教师,听讲的是学生,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这种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师生之间没有对话和交流,学生完全处于“失语”状态 。
1.4 教学评价内容与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统一标准
1.4.1 评价方式单一。由于学校培养学生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对于文化基础课的掌握要求并不作为首要依据,这就导致学校、教师再到学生及家长对文化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了对文化基础课的评价方式单一,只看重结果评价而不看重过程评价,喜欢定量评价而不喜欢定性评价,很少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6]。
1.4.2 评价内容单一。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三方面内容。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导致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乐趣和动力。
1.5 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缺少合作教学
文化基础课课程任务之一是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7]。文化基础课程要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文化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一是文化基础课教师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科能够在哪些方面为专业课服务,学生需要哪些文化基础课基础知识去支持专业课的学习等;二是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需要经常交流,合作备课、反思。但调查发现,学校没有为文化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提供交流平台。有65%的文化基础课教师没有或很少去了解自己所教学科能够在哪些方面为专业课服务,也没有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
1.6 教材服务性与可读性较低
长期以来,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绝大部分文化基础课使用的是由区教育厅指定或审定的国家规划教材。此类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较全面、严谨地构建了各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体系[8]。但是此类教材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材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教学的服务功能不够强,对于学生来说,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二是教材编写版式过于强调体例一致,不灵活,可读性弱;三是教材内容比较陈旧,缺少时代气息,未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教材统一,无视学生所学专业。学校开设多个专业,但使用的文化基础课教材完全相同。由于各种原因,更切合学生和专业实际的、有本土特色的校本教材却寥寥无几。
2 广西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教师因素
2.1.1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更新较慢。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尤其在课堂教学方面,仍以知识讲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9]。部分教师没有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2.1.2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少数教师自身道德修养不高,对学生缺乏热情。他们注重“教书”,忽视“育人”。很少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师生之间感情淡漠,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无法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进步,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2.1.3 部分教师不够注重学习。一些教师不注重学习,自身基本功也不扎实,对所教学科知识不够精通,对学生所学专业也不了解,缺乏教学理论修养,这就直接导致以下2个后果:一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与使用“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生动多彩的教学方法相比,他们以讲授为主的知识灌输令课堂沉闷。二是驾驭课堂能力弱。多数教师缺乏组织教学、提问、说服、表扬和批评等技巧,甚至出现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违纪不理不睬,还有的师生关系紧张[10]。
2.1.4 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师缺乏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偏爱优等生而歧视后进生,公开对后进生疏远,甚至进行人格侮辱;不能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每天几节课一上完,就万事大吉;平时不钻研教材,不做好多媒体课件,临上课时才匆匆上阵,没有课前准备;今天不高兴就让学生自习,明天不想讲课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上课时以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式来教学生;只教书不育人等。
2.2 学生因素
2.2.1 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自律能力弱。对未来没有想法,得过且过;对学习敷衍了事;对知识不求甚解;依赖心理强。
2.2.2 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欠佳。部分学生学习较用功,但因效率观念差,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能很好地掌握老师讲授的内容;自学时又忽略了各科的交替学习,影响学习效果[11]。
2.2.3 部分同学间关系处理不妥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同学间关系松散,缺少友情,甚至存在矛盾和冲突;二是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在这些问题面前经常不知所措。这些因素均使学生在学习时心情不能平静,思想负担重,精力不集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逃学、辍学等念头[12]。
2.3 学校因素
2.3.1 部分学校为迁就学生基础而降低要求。因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学校担心开足文化基础课会导致生源的流失,因此也逐步降低了对文化基础课的要求,减少了文化基础课的课时。
2.3.2 初中阶段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下降,基础教育存在漏洞。初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希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身上,更多地关注有可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会被遗忘。这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忽视使中职生源的基本素养大打折扣。
2.4 家庭因素
2.4.1 家庭成员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看法。长期以来,家庭成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就有偏差,认为孩子上了职业学校,就是要他们把技术学好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次之,这导致很多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就把目光盯在专业课的学习上。由于学生只是单一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和终身发展是不利的。
2.4.2 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生存及生活的基本场所,父母一言一行对其子女的影响是很大的。调查发现,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工作的稳定性、对子女的期望水平、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稳定性及家庭的气氛等对子女学习成绩和品德面貌的影响都很大。
2.5 社会因素
2.5.1 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导致文化基础课被忽视。由于用人单位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应聘者的内在素质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在招聘时,用人单位更多是通过查看学生的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现场技能考核和面试来了解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内在综合素质的考察,导致学生认为学习文化基础课无用的想法。
2.5.2 招生秩序混乱。近年来,各学校争抢生源现象十分突出,一些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更是不惜代价,采取高额回扣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有偿招生。学校为了争夺生源,对初中生不管分数高低,素质好坏,一概来者不拒。在这场生源大战中,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更是处于劣势地位,广西区8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都是零门槛自愿就读。
2.5.3 互联网的发展对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的影响很大。据调查发现,部分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出于对网络的好奇心和躲避现实的压力,逐渐沉迷其中,痴迷于虚拟世界、网络虚拟游戏中。他们与现实社会背离,疏远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以及青少年时期应有的人际交往,更有甚者由于痴迷网络游戏而辍学、对人生抱以冷淡态度等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3 广西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对策
3.1 转变教学观念
3.1.1 对学生从由传统“差生”到“特长生”的观念转变。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学术型、技能型等各种各样的人才。平时在学校中成绩一般,甚至是很不好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你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学生从传统“差生”到“特长生”的观念转变,不能让他们的优势和才能在大家的通识中所埋没。
3.1.2 从“知识课程”到“知识课程与能力课程并重”的观念转变。文化基础课培养的是学生另外一些如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等重要能力,这些能力与专业能力同等重要。因此,要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走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让步”的误区。
3.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1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兴趣。多媒体所提供的图片生动形象、声音优美、文字清晰,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广泛采用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上多运用互动式、问答式、启发式等全员参与的形式,在评价上多使用客观、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定地落实主体性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首位,把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不断地钻研教法、学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方法[13]。
3.2.3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活动。游戏是活跃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化基础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基础课课堂教学效果。
3.2.4 采用师生换位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如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和学生可变换身份,由学生做教师,可事先指定下节课的教师,也可临时指定。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胆量。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增进了与学生的感情,提高了授课艺术。
3.2.5 进行分层教学,使优等生更优,后进生不断进步。教师依据因材施教思想和教学大纲要求,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方面的具体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常见的分层教学方式有:教学对象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课外辅导分层和测试分层等。
3.3 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3.3.1 建立自我评价、反思制度。教师将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记录下来,并根据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教学实况、自我诊断,并对此提出可行性修改建议。
3.3.2 建立教师间互评制度。一方面相同学科间的教师要定期相互听课并评课,并规定听课的学科、数量等,将听课、评课记录作为教师评价依据;另一方面加入学科间教师的互评机制。文化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合作备课、合作授课、合作评价等,并进行定期的课题研讨,充分调动不同学科间教师的合作热情[14]。
3.3.3 加入企业、行业的评价。企业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有一定的实用性,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文化素质培养活动可以接受企业、行业方面的评价,该评价有利于教师教学。
3.3.4 建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学生对教师每学期评价3~4次,教师针对学生阶段性的评价随时进行教学调整,并增加开放试题,让教师直接听到学生的心声。
3.4 改革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制度
3.4.1 丰富学生评价内容。学校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区别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又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4.2 重视对学生描述性评价。教师描述性评价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同时学生间的互评与自评等手段,可以增加学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15-16]。
3.4.3 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记录文化基础课教学中不同学生的反映、行为、态度、成绩等,进行个性化评价,以学生的活动表现加上其他形式的考试作为评价。
3.5 成立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合作教学团队
学校要为文化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建立合作教学团队,设立负责人,建设合作教学小组,创建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教师为完成各自的教学目标,以及帮助对方完成教学目标,在没有顾虑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讨论,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进行课前合作备课、合作设计,在课堂上彼此渗透教学内容、思想,课后的合作评议、反思的教学行为[17]。
3.6 深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材改革
针对目前文化基础课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广西特点,体现职教特色,文化基础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材内容方面,教材要精选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各类专业学习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知识作为必学内容;二是在教材实用性方面,教材要能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教材深度方面,教材要兼顾文化基础极为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四是在教材知识层次方面,教材内容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应根据专业不同而形成不同内容的模块,分出层次[17];五是在教材形态方面,教材形态要多样化,它不仅仅是教科书,同时还要包括学生练习册、教学参考书、多媒体配套课件、电子版教案、试题库等。
4 参考文献
[1] 周佳曦.职校文化课如何自编校本教材[J].吉林教育,2008(26):23.
[2] 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来自一线的报吿之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11-15.
[3]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6-58.
[4] 张艳旭.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教师行为优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5] 张萌.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
[6] 刘涛川,谢飚.有效教学方法全集·2[M].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4:35-62.
[7] 王松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大纲[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 黎捷.论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J].广西教育,2008(12):27-28.
[10] 周建华.中职语文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5(10):39-40.
[11] 王素芳.中职学校文化课的课程评价[J].企业导报,2011(3):228-229.
[12] 姜亚明.职业学校“文化课睡觉群体”援助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8.
[13] 孙洁.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14] 周美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58-60.
[15] 罗红.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