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创新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项资金设立以来,财政投入已从2007年的1500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45亿元,累计6.3亿元。支持领域逐渐覆盖了蔬菜、农作物、畜牧兽医、资源环境和农产品加工安全等12个农业领域。7年来,项目承担单位逐年增加,全省范围内累计共有107个单位获得了专项资金资助,吸纳了包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省林科院、省家禽所、省淡水所、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和淮海工学院等一大批省内主要涉农研究院所和高校,以及苏果超市、雨润集团等大型科技企业的优势科研力量。不但解决了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而且在项目选题、立项、资金配置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释放了较为充分的科研自,真正将自身专业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有效提高了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1.2实施成效通过统筹实施,专项资金已成为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的标志与助推器,有力地支撑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重点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为粮油安全和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和甘薯等大宗农作物的品种创新研究。围绕高效农业发展,开展了蔬菜、林果和花卉等园艺作物的品种创新研究。围绕生活质量提高,开展了猪、羊等畜禽和鱼类、蟹类等水产品种的创新研究。二是研发了一批具有大面积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为江苏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兽用生物制品、植物病虫防治、循环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技术等领域成果丰硕,体系初建,并已跨入国家支持序列,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和产业支撑能力。三是建立了生态养猪、设施蔬菜和秸秆利用等产业技术体系,引领了江苏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专项资金依托体系整合了全省范围内的科研机构、涉农高校、龙头企业和基地等科技创新资源,这些资源既保证了专项的有效实施,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较强的后发效应。四是取得了以项目实施带动人才结构优化的明显成效。专项资金始终围绕加快创新人才和学科团队培养的主旨,力主向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倾斜,蔬菜、园艺、畜牧、加工和循环等领域已先后有8个学科团队被列入“2013年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同时,设立了探索性项目,为后续重大项目、重要成果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兴建了适应不同技术应用主体和成果示范方式的模式创新基地,积极推进地方农业主导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转型。借助创新资源内联外合的组织形式,专项资金统筹各方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合力,提高了自主创新成果的显示度和应用水平。
2专项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集成创新的目标成果导向模糊
专项资金始终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专注于重大公益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逐渐形成了品种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体系类项目和探索性项目几大类别,研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创新项目初期只是将主要成果目标定位于品种、技术等单一点上的创新,尚未实现由技术点到技术面再到全产业链覆盖的集成创新,集成重大科技成果的目标导向并不突出。随着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创新需求的不断升级,这一现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对于集成创新的要求,科研团队与科技成果分散存在的状态,难以从整体上组装集成出具有影响力和冲击力的大成果。
2.2缺乏利益趋同引导的组织方式
当前,传统农业优势技术研究领域在研究内容与学科建设上普遍存在重叠与交叉,一些能够体现新兴农业发展趋势,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先导、前沿产业和边缘领域并不容易获得支持与重视。而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组织方式相对分散,承担单位的基本科研单元又普遍较小。因此,在没有统一科研目标导向与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引导的状态下,各申报主体之间难以形成明确的团队分工与层次排位,容易将项目的立项与执行定位于分“盘子”和抢占资源,进而对自身所掌握资源和信息形成保护意识,加剧彼此之间条块分割,甚至可能出现恶性竞争。有限的资源难以聚焦,不仅无法促成紧密的学科体系,也难以在团队建设中产生聚集优势,同质化趋势将不断降低科研协同创新效率。
2.3过程管理与绩效考核有待加强
专项资金由财政厅委托省农科院组织实施并负责项目的全程管理,此举解决了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激发了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但是专项资金所涉及项目的数量、领域、单位和专家的体量较为庞大,项目执行期间有限的管理人员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监管,不利于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另外,目前专门针对专项资金项目特点与目标的绩效目标考核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若对成果产出与转化的激励不足以拉大科研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那么思维方式将难以摆脱“重立项、轻过程”的老套路。
3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模式的建议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方力量的支持,专项资金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的光辉历程,对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带动了财政支农方式的转变,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为全国科技创新方式的探索提供了参考。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需求,根据专项资金的运行现状,结合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改进专项资金管理运行模式的一些建议如下。
3.1贯彻落实顶层设计,明确项目管理目标
通过积极创建和宣传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的目标导向机制,强化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管,培育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科研成果的意识已经在科研人员中初步形成并得到统一。围绕这一工作重心,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应借助科研绩效评价、政策倾斜等渠道,最大程度调动和提升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通过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凝聚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特别是在重点项目和奖项的服务支持上,要把专项资金作为推动全省重大科技产出的主要抓手,由省农科院牵头,策划遴选出重点部署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并从项目申报、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等环节开展全程化、便捷的项目管理服务。科研管理部门立项前就要引导科研人员先行一步,紧密围绕当前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与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需求,结合团队优势与科技成果的定位和特点积极引导,为提高科研人员对重大项目的占位申报和主持实施能力做好铺垫与准备工作。
3.2调整学科结构布局,构建交叉型创新团队
针对创新专项申报主体分散不成体系的现状,一是建议在全面梳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调整学科大类结构,进行统筹分类,按照农作物、动物、生命环境、食品与信息及加工与装备五大类别设置一级学科群。再由学术委员会讨论按照领域划分设立二级学科组,每个二级学科组内部都可以选出一名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由所在团队根据当前学科发展的现状,提出3~5年的学科发展规划与成果目标方案,经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生效。只有通过调整现有学科结构布局,才有望打破单位内部各个小团体的利益堡垒,聚集优势科研资源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二是重新组合包装全院科研力量,打破“专业所—研究室—项目组”的单一框架设置,以二级学科组为基本单元,以专项资金为平台,探索建立以产业为主线,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导,以重大成果产出为目标,以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为原则的多层级人才培养机制与学科交叉型团队建设机制,进而在全省范围内深化有特色农业科研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加快构建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争有序和支撑有力的良性发展格局。
3.3强化立项审核,规范评审机制
专项资金所支持的项目数量与资金体量在持续增加,现有科研管理力量难以确保过程管理的全面性。为降低项目风险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管理部门应根据所划分学科类别建立专家库,旨在汇集各领域的归口专家,从源头上为项目启动把关,避免盲目立项。遴选入库的专家只负责对各自归口领域内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竞争性进行综合评判。一般项目可通过问卷或打分的形式完成,重要项目的评审则需会上讨论,并全部参加盲审。对于科研人员则要求坚决破除“分盘子、要经费”的消极思想,敢想敢干,且能够提出明确具体的支持要求和保障需要。项目的最终立项必须签订合同书与成果责任状,明确界定实施的具体时间段、负责人和详细成果,同时启动责任追究与末位淘汰制。对参与的专家不设身份限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成员均可以自荐或推荐的形式入库。同时,为提高项目审核的效率与可操作性,所吸纳专家除特邀顾问之外均需参加针对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考核和成果产出的统一培训。管理部门可邀请专人对专家进行培训,培训后方可参加评审。
3.4调整项目结构模式,提升集成创新能力
建议专项资金调整为前瞻性项目、体系类项目、产业类项目、应急性项目和推广服务类项目五大类别。设立前瞻性项目,旨在为原始创新提供一个宽松的探索环境。专项资金应针对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进行长期性的非项目化支持,不设置目标绩效考核,鼓励尝试,包容失败。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的前沿跟踪研究,为新兴学科发展与冲击高层次奖项打好基础。其中,也包括设立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研究服务的软科学课题。设立体系类项目,旨在围绕培育重大成果的目标导向,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围绕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性技术需求建立全省同类优质资源协同攻关的合作机制。设立产业类项目,旨在搭建多元合作创新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动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建议将该部分项目选题完全向市场与企业开放,科研单位负责把握研究的大方向,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与市场需要给出具体命题并享有成果最终知识产权。设立应急性项目,目的在于处置农业生产过程或科研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重大突发性事件或问题,为高层管理者决策及时提供处置方案或政策建议。根据紧急程度,可随时成立应急课题组开展工作而不受选题范围、申报流程等常规要求的限制。设立推广服务类项目,旨在依托科研项目成果的熟化程度来设立的一种孵化与推广应用型农业项目,通过其对农业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客观、真实地评价研发成果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效用性,从而降低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使用风险。其承载着农业服务活动所需的物资、资金和机制等,是沟通科技创新与实际生产需求的桥梁,是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度低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是提高科技服务实效的主要抓手。
3.5搭建立体监管网络,拓展全方位服务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还是较低,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对农业机械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使我国的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不断的提高,必须要促进农业机械管理的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农业机械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可使我国的农业机械布局得到合理的调控,是现代化的农机管理体制的重要条件,可提高农业各部门间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我国农业机械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可完善我国农业机械管理的制度,可健全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些落后的农业地区,积极推进农业机械管理的创新发展可加快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从落后的农业机械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机制的转变,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我国传统的农业机械管理模式是靠个人经验和感觉来进行管理的,不能稳定的提升农业机械的管理质量。农业机械管理的创新发展可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经验,不断提高我国农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管理水平。
2农业机械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的策略
2.1将计算机管理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管理中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管理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而农业机械管理的信息化却落后于其他产业,因此在农业机械管理中需快速提高农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如开发农机管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农业机械的信息统计系统等等,这些可提高农机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2.2农业机械管理的系统化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各个地区的农业水平也不同,如各地对农业机械的经济投入、对农业机械的重视程度和农机的经济效率等,由于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管理系统,让农机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能规范健康的发展,这时就需对农机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建立农业机械管理的推广、供应与维修等完善的服务体系。实现农机的系统管理和规范化管理。
2.3农业机械管理的数字化农业机械管理的数字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远程监控、网络交流等方式来提高农业机械管理的水平,如各个地区的农机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交流,将一些常见的农业机械故障的处理方法进行信息共享,交流经验,并将一些先进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纳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提高农业机械故障诊断的时效性。采用计算机网络数据采集工作日中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常见信息,做好数据统计与记录。这样管理能够快速查询出当日的环境温度、湿度等信息,并可查询出农田的相关信息,这样会大大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的生产率,节约了成本。
2.4建立农业机械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机制首先,建立农业机械管理的创兴与发展机制,农机管理部门应明确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的优先地位,作为我国建立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组成部门,应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我国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这也是适应我国广大农村的生产需要。其次,需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可定期组织对农机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农机管理人员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组成部分,必须使农机管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一些农业机械的基本操作与维护保养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农业机械管理的智能化系统,从而大大提高农业机械管理的整体效率。最后,建立农业机械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机制是需要制定出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国情的农业机械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得我国农机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能够顺便的进行,提高各农业部门的合作协调性,制定出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激发农机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有利于推进我国农村的现代化水平。
3农业机械管理创新与发展的深刻意义
在当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形势下,对农业机械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农业部门需制定出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国情的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广大农业机械管理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培养出一只高素质的农机管理队伍,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对于农业机械管理,在其创新与改革浪潮中,必须摈弃旧的思想,用现代化的眼光增加农业机械的融资渠道,稳步提升我国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
4结语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为适应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各行各业开始实行信息化发展方针,在信息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农业的改革也离不开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指导。作为当代农业创新的前进动力,农业信息化为现代的农业提供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导了其前进的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的农业过渡,虽然,整体状态都有所提供和改善,但是,我国却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是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上还是发展知识型农业上都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难题。另外,如何发展市场农业经济和如何根据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也都是我国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同步发展策略,有机结合各种相关知识,与其他各产业互相帮助,互利共赢,提供一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二、农业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农业管理的创新研究已成为近几年世界各国的热门研究课题。我国对农业管理的创新意识提出的时间相对先进国家来说比较晚,虽然我国对此项目研究的起步晚,但是我国已经摆脱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越来越向多样化研究趋势发展。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农业的经济管理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学科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突破了传统的定性研究,开始引入数学模式这一先进的手段,进行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分析研究,方法的使用逐渐灵活多变,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另外还常采用理论实证结合分析法。这些各具优势的研究方法都有着其相应的研究效果。理论分析有理论归纳又有逻辑演绎,建立命题又对理论分析。世界上大批的专家学者通过理论模型来分析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农业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就是理论研究的其中重要的代表。实证研究则是对实证进行归纳总结或者进行演绎分析,绿色生态食品的研究以及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实证研究。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近十年来,世界先进国家对农业的管理方法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阶段,保持现有的高水平,又向另一种未知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手段一直在优化,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量经济模型应用范围的扩展和发展的日益成熟稳定性。此外,他们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创造新的研究模型。通过新理论的应用和多角度思维方式的引入来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丰富其知识内容,结合多学科的有关知识文献,把一个个新的研究课题尽可能地发挥其研究价值。以下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1、开发新的研究方法,以围绕模型创新为主要入手点。国外许多专家学者敢于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时采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勇于对知识探索创新,其中以着名的选择实验和乙醇扩张实验为代表。通过新方法的研究开发,不仅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还有助于科研人员挖掘内在的探索发现的欲望和潜力。
2、优化已经存在的研究方法,并尽可能地扩展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有一批钻研创新的同时,也存在大批的优化完善已有研究方法的科研人员。对所存在的研究方法的改进工作已经有了显着的成果。不仅得到广泛的应用还促进了其他研究领域的发展,为其他研究课题提供研究方法和经验,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3、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方法在农经研究领域的应用开始逐渐盛行。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方法也逐渐出现在农经问题研究中。行为经济学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的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复制性和可控性。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应用创新型人才;实验和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13-02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上最古老、最经典,同时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一门学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2]。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科学,涉及到农业气象、土壤肥料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耕作学、种子学、作物生理、农业经济等学科的内容[3]。《作物栽培学》实验和实践教学是独立于理论教学的课程,通过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和田间实践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作物生产技术应用和农业技术服务的能力。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化,如何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理论与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三农”一线培养输送具备扎实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一、培养应用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农业院校应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更是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在当前大众教育理念下培养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应有别于精英教育理念下培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要掌握一定的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并能依此取得本专业创新成果;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行,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充分发展,能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取得创新成果[4]。具体到农业生产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农业生产实际,善于发现具体问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应对解决;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够在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不断自我提高。因此,提高为农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所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是我国创立最早的农学系科之一,学院一贯重视“产、学、研”结合,为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单位、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科研作为高等院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越发显得重要。因此,通过构建科学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还可提高创新能力;部分学生升学为研究生,已具备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更可以为学院科研发展注入新活力。培养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同时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既改善了农科大学生就业难得问题,也可在就业单位发挥特长,促进单位和个人发展,亦可不断提高学院社会声誉。
二、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验和实践教学
《作物栽培学》实验和实践教学作为农学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一环,越发引起农业院校重视,加强了如教学内容、方法、时间等调整。但从总体上看,实验和实践环节仍较薄弱,表现为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设施仍显滞后,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5]。下面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就如何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作物栽培学》实验和实践教学谈一点自己的意见。
1.实验和实践教学按时效性、系统性整合。《作物栽培学》理论、实验及实践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大田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等,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目前,实验与实践教学是相互独立的课程,根据作物由不同教师讲授,教学过程难免存在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理念有别、教学方法不一等问题。通过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满足授课内容与作物生育进程相吻合,如讲授小麦穗分化进程时,可安排在春季讲授理论知识,同时布置相关的田间取样和实验观察,及进行拔节期和孕穗期追肥实践;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保证不同作物在关键生育期的教学内容均有涉及,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如讲授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生育阶段时,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可在某一作物讲授基础上,重点分析差异点。因此按时效性、系统性地整合实验和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更可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性地观察不同作物,实境地进行取样实验和操作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认识,巩固理论,感性地学习理论,并可以在生产中学习如何加以应用。系统性地整合课程中“教室―大田―实验室”的教学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感受科研中试验“设计―实施―取样―实验”的过程,提高创新意识。
2.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强调“思考”与“动手”能力。实验和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及熟悉生产实际。实验和实践教学是基于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无须在教学中再次讲授理论知识,但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不熟悉、理解有误差。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以控制课堂复习时间,也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课堂互动,改善课题氛围,提高学习热情与兴趣。授课中可以对讲课内容进行扩展,从生产上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善和解决及科研中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等角度,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培养创新意识。
采用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作物栽培学》的实验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师主导的课堂讲授知识并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师与学生互动性强的启发性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和操作的项目引导式实验。实践教学可以选择操作性强、理论综合性强的实践内容进行教学,做到动手操作、掌握技能、仔细观察、有所思考,实现实践在田间和思考在田间。
3.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引入专题讲座、物联网技术等方法。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验和实践教学难以实现某一作物全生育时期的观测与生产实践,只能选择部分作物几个关键生育时期进行,以求尽量覆盖。这使学生对作物感性认识不足,对实际生产只能是一知半解,大大降低了实验和实验教学的效果。采用专题讲座形式,邀请资深教师讲授某一作物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加深对该作物生产实际的了解;从科研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意义、结论等方面,介绍近年来针对该作物开展的科研课题及取得的成果,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串联起理论与实际,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到利用知识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过程。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型信息技术,可以利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和物等通过新的通讯方式互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在生产大田中建立可视传感器,并联网实现实时观看作物生长画面,同时上传相关的作物生产视频,辅以微课加以说明,整合建立教学平台,有助于课外教学拓展,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等矛盾。因此,通过专题讲座和采用物联网技术的远程观测有利于弥补实验和实践教学中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4.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引入过程评价。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动手能力,激励学生在实验和实践中积极思考和创新。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过程性评价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对课前预习和查阅文献、课上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课后实验和实践报告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学生不再盲目追求课后习题结果的正确性,转而关注教学过程的实验和实践操作过程及出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有助于学生提高动手和思考能力,切实增强教学效果。
三、结语
在新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形势下,为适应农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农业院校应在大众教育理念下培养同时具有应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科学,不仅要求掌握理论,更是要求运用理论去实践。因此,应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系统性整合,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动手能力,引入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及改善教学条件,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以更好地培养应用创新型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凌启鸿,张洪程.作物栽培学的创新与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4).
[2]杨建昌.对作物栽培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1).
[3]杨文钰,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2]聂洪臣,张季中,姜桂娟,李国政,高建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学术・理论,2013.5(下).
【关键词】农业安全安全工程课程建设
随着农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农业安全生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农业安全导向下,农业院校也应当设置并完善安全工程专业,优化其课程设置,为新农村的建设,为新农业的发展培养一批既懂得农业知识,又了解安全管理的基层管理人员。
一、新时期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安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
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从实际来看,安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实践的指导,只有拥有丰富的、稳固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的从事实践活动。安全工程专业在理论课程方面主要学习内容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系统工程》等。而在农业院校,为了突出其办学特色,在理论课程中还开设了《农业安全生产》、《农业防火减灾》、《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等。
(二)安全工程专业实验与实践课程的设置
同比理论课程向比较而言,实践课程更加的具有直观性、综合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在农业院校中,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开设了较多课程,例如化工安全工程实验、环境工程实验、农民产品安全检测实验以及与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环境安全、化工安全等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直接的理解理论知识,进而更加的熟练的掌握所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也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安全工程专业主要设置了《化工安全》、《环境与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等课程。另外,为了保证学生可以顺利的开展实践活动,学校还建立了与农业安全特色相符合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设立,不仅仅为学生找到了实践的平台,更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熟能生巧。
二、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结构
(一)模块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包括农产品安全检测实验、化工安全检测实验、健康实验、安全工程基础实验等。开放实验教学主要指的是实验空间相对较大的实验,主要内容包括:防排烟实验、火灾报警实验以及建筑灭火实验等等。另外,还包括针对农产品安全监测而进行的大型仪器操作实验。这些大型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通过这些开放性实验以及对大型实验仪器操作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还将安全理念延伸至了农业实践领域。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农业安全导向下安全工程课程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些实验的危险性较大,不宜实际操作,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建立仿真实验室,通过虚拟来完成实验项目。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在感官上对于危险实验有着清楚的认知,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例如地震模拟实验、重大危险源监控仿真实验等。
(二)讲学结合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改革选题模式。任务书的设计应当多样化,不仅仅包括采用安全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形成的任务书题库,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形成新的任务书,这样可以是传统的模仿型任务书变为思考型。第二,改变传统的设计组织形式。传统的设计是由学生单个人来完成的,可以将其改为2-3个人为一个小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组,要尽可能的平衡不同基础的学生。第三,改革互动方式。充分的利用互联网以及新兴社交软件,例如微信、微博、QQ等,同时还建立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设计的交流网站。在网站中可以将理念优秀设计、资料、相关参数等集中存放,这样便于学生进行资料的查询。还应当设置答疑专栏,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其他人可以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在此进行指导,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其次,建立农业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换言之就是建立在农业安全导向下的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基地。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学生实习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申请或者是国家各类相关的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个相比独立的环境,并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保证其实践可以顺利的进行。
三、农业安全导向下安全工程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探究
(一)努力加强校内实践资源建设,塑造学生的专业精神
安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学校应当加强校内的实践资源建设,例如加大具有农业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立安全工程专业的实习档案。学校方面应当树立大实验室的观念,充分的利用校内的实践资源。
(二)加快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安全农业导向下,高校应当建立与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以及农机使用安全相符合的校外实习基地。要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指导,同社会上各个企业与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通过实习,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的弥补。这样才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积极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当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一个平台,该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从项目的确立,资料的搜集以及申请、研究、论文的撰写等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这样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与创新能力。其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积极的鼓励学生以及教学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农业生产与农业环境安全的科研项目较多,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子课题,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立项、数据的收集以及报告的撰写。这样可以有力的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保障机制
2010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业在我国爆发式增长,网络融资规模快速扩张。艾瑞咨询2015年1月28日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交易规模和权益类众筹融资规模分别达2514.7亿元和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8%和123.5%。互联网金融可以使得个性化、碎片化金融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和满足,实现了金融服务从富人金融和大企业金融到普惠金融的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挖掘工具与金融业务不断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的“两低两高”优势(低门槛、低交易成本、风险高可控性、资金高配置效率)将进一步彰显。可以预见,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近些年来,在农村农业生产关系不断变迁的内生力量推动下和国家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营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化解我国“谁来务农”和“如何务农”困境、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因其与生俱来的行业高风险、有效担保物稀少、管理运作能力局限以及传统金融机构贷款审批严、手续繁复、隐易费用高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其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在资本逐渐替代劳动的现代农业中,要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其融资困境须尽快破题,而互联网金融衍生的诸多新融资模式为此提供了新的可选路径。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关于互联网金融提供融资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是国内一个本土化的命名,国外一般称之为在线金融(Online-Finance)、电子金融(E-Finance)等。1971年,美国创立Nasdap印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正式运营,国外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自此快速展开。Merton等认为,以信息集合及处理能力为基础的融资、信息分解及风险监管等功能的正常运转,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得以拓展的主要原因。Mishkin等提出,互联网等新技术部分地解决了银行和贷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促进了银行间的信息共享,使得贷款者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贷款。Berger等则深入探讨了中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放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自此被国内人们熟悉,理论界对其提供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也迅速跟上。谢平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能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等特点。李文启的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平、公正地的“进入机制”和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可使中小企业便捷地进入网络融资平台并得到融资需求满足。徐细雄等则探讨了小微企业如何利用P2P网络信贷、大数据金融和众筹平台等三种主要的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模式的创新。
(二)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研究
国外没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提法,类似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融资。合作社理论者们一直认为融资问题是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具有共性的难题,因此国外许多相关研究相应聚焦在合作社融资的重要性、制约因素、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Aghion等的研究显示,贷款能显著提高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这里的低收入阶层实际上也包括合作社社员和家庭农场主。Hart等指出,合作社产权结构的模糊和剩余索取权的限制,使其在获得外部渠道的资金特别是公共债务时变得困难重重。Bao等在运用托宾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融资行为时发现,教育水平、年龄、借款用途和所处区域等因素对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在我国提出以来,国内理论界就对其融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杨大蓉认为,相对传统农户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层次多、个性化明显,除了资金之外,对信息、财务政策、金融服务的需求力度也较大。朱文胜等在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原因时指出,因资格认定、管理运作、信用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传统金融的有力支持。江维国等则认为,要通过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来化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困境。
综观上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提供融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少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专题探讨,尚未将互联网金融接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地气”。所以,理论界对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理论基础、内在关联、操作模式、运行与保障机制等基础性问题,尚未做出清晰界定和明确回答,当然对其建构性的研究亦显匮乏。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有关契约或产品质量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掌握充足方通常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相对匮乏方则处于不利地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交易完成前后分别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而导致市场失灵或市场坍塌。交易成本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协商、订立与执行交易契约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如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成本、处理违约成本等。交易成本理论最初由Coase在分析企业的存在及界限问题时所提出,后经Williamson等人传承与拓展,目前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等领域的研究。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替代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在传统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为避免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确保风险溢价的兑现,通常会设置抵押、担保、征信等程序,如果交易数额较小,这些繁杂的程序会使分摊在单位交易上的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单位成本过高,缺乏合理利润预期的金融机构就会对交易数额较小的资金需求者“惜贷”“慎贷”甚至“拒贷”,需求方也因高昂的交易成本而对贷款“望而却步”,最终结果是此类资金需求者被排斥在传统金融市场大门之外,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由此而产生。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逻辑,在金融业演进发展中,如果已有的金融机构无法在某些市场领域降低交易成本或者缺乏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励,市场自矫正机制将会诱导新的金融中介产生并有效弥补这些领域金融服务的空缺或不足。
建立在云计算、社交网络、交易平台等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增强了信息透明度,资金提供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资金需求方的交易记录、经营状况、信用评价等资料,并利用云计算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深度挖掘,资金需求方同样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搜集所需信息并加以甄别、利用,资金供需双方原有信息壁垒被彻底打破。信息壁垒的打破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并使为防止信息不对称后果而产生的预防成本接近于零,因此,在传统金融难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交易成本的市场区间(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所在市场),互联网金融组织就可能弥补和替代传统金融机构。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由Chris Anderson所提出的。他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长尾理论认为,市场中每个利基产品虽然销量微小,但产品的数字特征使其储存、分发的经营成本微乎其微,因此主流市场外异质化的潜在需求可汇聚成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需求。传统金融遵循帕累托“二八定律”,关注的是“头部”市场,依靠20%的高端客户带来80%的利润。但互联网金融则以低门槛、个性化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以争取80%的“长尾”小微客户为目标。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遵循长尾理论,颠覆了传统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视为“金科玉律”的“二八定律”。
因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高、收益低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长尾”客户,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些年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数量日益增多则代表了我国农业微观生产经营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其金融需求潜力不容小觑,也不应长期被忽略。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平台,积聚相关资金并设计具有个性化和创意性的产品来满足或激发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长尾”客户的现实或隐性需求,开发和培育利基市场,在满足“长尾”客户资金需求、助推其发展的同时,也构建了自身的增长极。
三、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意蕴
(一)融资模式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求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来看。西方经典理论认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对经济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金融与经济的发展程度相协调和适应。因此,经济转型和金融创新也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进程,经济转型是金融创新的重要依据,金融创新是经济转型的有力推手。目前我国经济正步入以提质增效、结构优化为主题的发展新常态,经济转型日益紧迫和重要。经济转型发展需要金融鼎力支持,因而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改革及其融资模式创新是对经济转型发展的积极响应和有力支撑。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来看。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反映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国民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甚至中低速增长,必然使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2014年我国财政收入为14.0万亿元,8.6%的增速创下了1992年以来的新低。瓦尔纳法则表明,随着社会发展、政府职能扩张,政府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增长的趋势。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使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领域和力度相对变小,而经济实体的融资需求将反向相对更加旺盛。作为经济实体发展重要推手的金融业要在新的财政环境下履行好为经济实体服务的职能就必然要加快行业改革步伐,创新融资模式。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价格“天花板”封顶、成本“地板”不断抬升而形成的双板挤压以及资源环境“红灯”与WTO规则“黄线”形成的双重约束将更加严重,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结构深度调整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农业转型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必然对农业转型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因此,要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必然要加快金融改革及其融资模式创新,以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局面,助推农业经济转型发展。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来看。农业生产经营微观组织是农业的微观基础,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核心力量,也是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微观组织,培育承载着化解“谁来务农”和“如何务农”以及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厚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弥补传统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的不足,是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生产微观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无疑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从金融业自身发展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需求相对低迷,金融收益风险急剧上升,管理压力不断增大,防线管控机制倒逼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业务优化。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金融市场将更趋开放,许多传统金融垄断将会被打破,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压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一代搜索引擎、社区网络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国家明确支持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态度打开了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之窗”,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融入和推动互联网金融革命,促进融资模式创新是金融行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协同合作优势
从信息不对称的改善来看。大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应用能力方面的差异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主要区别。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给方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社区网络等平台获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销售额、资金回笼以及消费者对其产品、服务和售后等方面的大量数据,然后通过云存储技术与云计算能力在任何时空条件下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从而较为准确地评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持续经营能力等指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样可以通过相关平台获取资金供给方有关贷款的利率、期限、金额等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困扰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用途、征信状况和风险定价等指标进行自动化的综合处理,使传统金融模式下极为复杂的信息收集、信用等级评价、风险管理等流程变得简单化。如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公司对会员实行的100万元为限额的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无需抵押和免担保的政策,直接免除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必不可少的抵押或担保等流程。而且因为微乎其微的储存、分发成本,互联网金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频小额贷款并不会带来相应管理成本的提高。因此,凭借着流程的简化或免除以及互联网金融特有的低储存成本与低分发成本优势,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协同合作无疑具有低交易成本的优势。
从便利性的角度看。传统融资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正规渠道融资时必须到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办理相关手续,费时费力,且往往错过最佳用资时间。社会公众即使有闲置资金,也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聚集并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资金需求与供给无法精准对接,整个社会资金的配置处于低效率状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任何公众都可以通过相关互联网金融平台参与金融交易,大大方便了交易双方,这不仅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了融资便利,也因便利性而吸引了大量社会投资者,进而为互联网金融业通过满足传统金融“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以促进自身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传统正规的融资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除个别农业龙头企业外,绝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自身实力局限,几乎不可能进入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同时,因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金融机构标准的有效担保物稀少、经营中风险系数高、借款双方信息不对称、自身商业价值尚不成熟、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传统金融机构也缺乏对其放贷的激励。因此,无论是通过间接融资渠道还是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都是困难重重,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发展中事实上面临着所谓的“麦克米伦缺口”。
随着我国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鼓励互联网金融向“三农”提供规范服务,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的被传统金融长期忽略的农村“长尾”市场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蓝海,互联网金融融资也将可能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新渠道。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有P2P信贷融资、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众筹融资、供应链融资以及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等,其中前四种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具有较高的契合性。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网络信贷融资模式
P2P信贷是指有借款需求及出借意愿的群体,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中介而实现的小额信贷融资,如:我国大陆的拍拍贷、陆金所、人人贷等;欧美的Pros-per、Lending Club、Zopa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信贷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金融服务专业网络平台寻找有贷款能力和贷款意愿并能满足其融资需求的一个或多个贷款方,借贷双方所需的资料、合同以及资金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交易便利、金额较小、频率较高,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小额贷款时手续繁杂、费时费力、沟通和业务对接成本较高的不足,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常生产经营中的临时性、应急性资金需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网络信贷融资流程如图1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金融服务专业网络平台自主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贷款方,然后双方通过平台进行借贷合作沟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第二步,贷款方通过该平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线上资格、信用、还款能力等进行详细审核;第三步,借贷双方实现借贷匹配并对贷款防控风险进行量化。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模式
大数据是指难以在可接受的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系统或常规应用软件处理的、巨量而复杂的数据集。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是指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由电商发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并以资金需求者在其平台累积的信用和交易等大数据作为借贷依据而对资金需求者进行的授信放贷,如我国的阿里小贷、京东商城,美国的Amazon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借自身在电子商务平台所留下的大数据向电商平台发起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的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改善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消除了借方顾虑,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因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惜贷”“慎贷”的不足,有利于信誉好、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管理机制成熟、网络营销运用较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金额较小、短平快性质的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流程如图2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电商平台提出融资申请,小额贷款公司用信贷数据风控模型交叉检验其历史经营、信用数据并评估其还贷能力,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向其开放信贷服务;第二步,电商平台实时监控已获得贷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交易状况与财务情况,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并保证信贷资源能最优配置。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模式
众筹是指资金需求方通过利用互联网或社会性网络服务传播的特性,寻求众多意向投资者,并将这些投资者的每份小额投资汇总以达到资金需求总量进而完成特定目的的融资方式。目前主要有股权众筹和创新项目众筹两种众筹融资模式,前者如“创投圈”,后者如“众筹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自身的创立或准备投建的新项目,以股权众筹或创新项目众筹形式利用互联网或SNS发动公众力量,集中公众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不以是否拥有成熟商业价值作为发放贷款的唯一判断标准,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经营风险系数高而难以获得数额较大、时限较长的项目启动性融资的不足,适合创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新项目时的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流程如图3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策划方案和融资需求上传到众筹融资平台,该平台组织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审核;第二步,项目获得通过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该平台项目及其融资信息吸引有投资意愿的个人和机构;第三步,投资者在募资期限内将资金转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账户或第三方金融机构账户,众筹融资平台对所筹资金进行相应监督;第四步,项目执行完毕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股权凭证、红利、现金、债权凭证等一种或多种形式兑现对投资者的承诺回报。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模式
供应链是指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的控制,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供应链融资是金融机构依赖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和强大履约能力,向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一种融资模式。如:我国建设银行推出的订单融资;中国银行推出的融信达;美国的UPS(United Parcel Service)基于库存的供应链融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是指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利用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务往来累积的大数据,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并为战略协同伙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了利益风险共同体,前者的高信用惠及后者,化解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后者因有效担保物稀少而难以获得融资的困境,适合业务吞吐量较大、成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循环性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流程如图4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业务往来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紧密的供应链联盟;第二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供应链核心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第三步,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大数据下的信用评估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承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如期还款付息时为其代为履行;第四步,金融机构自动化地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供应链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协同进行自动化的风险控制。
五、互联网金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软件基础设施,保障融资模式依法、有序创新
互联网金融软件基础设施是指互联网金融交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除硬件设备外的基础环境要素,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标准、行业规范、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和会计准则等。作为影子银行的新型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传统金融业的软件基础设施并不能满足这一领域的监管要求,要保障互联网金融业健康发展及其融资模式的依法、有序创新,必须加快其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立法部门要统一梳理现行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不适合其发展的有关条款,并根据其商业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其产品创新留足法律法规空间。要从国家层面组建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专职履行监管职责,摆脱当前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对跨越行业界限、地域界限的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的困境。要从交易者的准入机制、责权利、退出机制和失范惩罚机制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规范建设,促进行业自律。要支持民间征信企业发展,鼓励行业自律组织牵头建立平台,共同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系统建设。要加强P2P平台自担、网络联保、网络第三方担保等多元化担保模式的建设与监管,确保不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建立互联网金融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能客观反映互联网金融各参与企业财务状况,避免因核算方法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与监管障碍。
(二)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奠定融资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开展互联网金融活动所需的相关硬件设备,如结算系统、支付系统等。我国农村地域广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高度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非常高的组织成本和运行成本,因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落后于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开通互联网。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但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参与同样不可或缺”的观点,各级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同时也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准则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网络运营商、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建设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
(三)提高经营者金融资本意识和诚信意识,优化融资模式创新的软环境
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内生于农村土壤,其经营者多是由传统农民演变而来的。这些经营者也许是农业生产技能出众的种养能手,但他们难免也会附有我国农民几千年来特有的传统保守和风险厌恶思想并耳濡目染了近些年不断恶化的农村信用环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要解放思想,培育适度的风险偏好和金融资本意识,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借助外部力量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要改变“关系本位”历史传统,突围人缘、地缘、亲缘关系网络,努力扩展与外界的联系,扩大社会接触面,突破特殊信任达到一般信任,进而提高自身诚信意识。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农业推广 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 课程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YJG-004。
Abstract:Studied on overall designing of “technology extension theory and methods” course teaching for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in full?鄄time education, proposed that defin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and tools. Having plann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skill training course content, propos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skill training method, such as the social investigation, role playing law,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
Key words: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in Full?鄄tim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Theory and Methods; Design of Cour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8-02
2009年3月2日,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陈希副部长在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应用人才培养,逐步压缩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的要求。随后,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决定从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这对于调整和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程。研究《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特点,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一、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和方法相互依存不可分开。理论可以通过分析水平,清晰度、借以陈述的类型、描述或说明的本质等作用于方法,而方法则可以通过结构分析、假设取样、异常数据分析等新理论视角帮助发展或增加理论。学习技术推广理论对于掌握技术推广方法和提高推广效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7部分。第一部分推广的基础理论,内容包括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功能、农业推广学研究进展、推广的框架模型、创新扩散理论、问题解决理论等。第二部分推广对象行为及其改变,内容包括沟通理论、行为产生理论、行为改变理论、我国农业推广对象的行为特征。第三部分农业推广组织与管理,内容包括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组织类型、农业推广组织设计与评价。第四部分农业推广项目计划与评估,内容包括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程序、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监测与评估。第五部分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内容包括推广方法的基本类型与特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第六部分农业推广服务,内容包括农业推广服务的含义与内容、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方式、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技巧。第七部分农业推广的宏观环境,内容包括影响农业推广的政治与经济环境、其他环境。
(二)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贯彻以育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探索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学生通过课堂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辩论、演讲等教学形式,大胆尝试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始终。以“参与式”教学展示工具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随时更改调整发言内容,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活跃课堂讨论的气氛。以案例式教学,课堂讨论的方法改变过去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理念,教师由原来的“演员”变为“导演”,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产生了“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效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全面、深入地体现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重点内容、反映最新的推广案例资料等,同时通过板书进行逻辑推导,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对推广学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采用课堂讨论、情景设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积极鼓励学生阅读有关书籍和文献,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再通过课堂作业和课程论文等形式鼓励和督促学生阅读和涉猎大量有关文献资料,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二、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体系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要求很强的实践性。学位获得者除了应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解决农业推广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能力。《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制定了培养目标,其中具体要求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因此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对实现培养目标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体系覆盖农业推广方法和实务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一)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的内容
1.实践教学方面 内容主要包括推广对象行为分析、农业推广人员与机构、农业推广体系与运行、农业推广评价、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的宏观环境与政策等。
2.技能培训方面 一是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内容包括成果资料收集与评价选择,收集渠道、途径。成果选择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为一个地区提出启示式的推广项目建议。选择新成果,制定实用化方案。二是农业推广方法运用与创新、农业推广试验示范与评价。内容包括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与类型、试验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成果与方法示范及其基本要求和实施步骤。三是写作技能。写作内容与文体包括农业推广论文、农业推广科技报告(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课题报告、科技试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农业推广公文、农业推广合同(协议)(如农业推广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承包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农资与农产品购销合同等)、科普文章、科技简报、科技广告等[2]。四是农业推广培训与咨询。演讲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进行群众培训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如科普宣传、农民培训、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等。
(二)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的方法与手段
1.农村社会调研 进行农村现场调研,分析推广对象行为特点。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有关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内容、组织形式等。
2.推广机构参观调研 进行农业推广机构参观调研。了解农业推广人员的类型及其职责、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及现状、农业推广人员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了解农业推广机构设置、职能、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等。了解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作用、评价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步骤、方式与方法。
3.组织阅读 推荐阅读材料,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农业推广的宏观环境、国际农业推广政策与改革。推荐案例阅读材料,了解其他地区农业推广的情况。每人写出读书报告,教师选择其中典型的进行点评。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就是根据学生可能担任的职务,安排一套与该职务实际相似的训练项目,将受训者安排在模拟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受训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4]。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同学都担任一次推广者的角色,一次被推广者的角色。作为项目推广者,为某一个地区选择一项有推广价值和推广前景的项目(或者为一项有推广价值的项目选择一个适合该项目推广的地区)。设定一个推广地区,针对所选推广项目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编写一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要)。针对所选推广项目编写各个推广工作环节的工作计划要点。基本程序包括: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结果评价。告诉大家如何做,做什么等必要事项。重点进行项目选择、项目分析、项目推广、演讲推介、农民培训模拟等。作为被推广者,对项目进行咨询,尤其是针对项目风险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安排双方辩论。通过双方讨论辩论,把优势与不足分析透彻,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想全面。
5.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的真谛与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5]。具体案例教学实施大致可按如下两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是案例分析教学。分四个阶段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首先是阅读分析案例。指定案例材料,并根据该案例教学指导书指导学生者对指定学习的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分析案例的具体内容,思考案例所提出的供学习者思考的问题。其次是组织小组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切磋、补充,具体做法不拘一格。把讨论中出现的不同见解、合理建议记录下来,对于有纷争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提交到下一阶段进一步讨论。最后是总结评述。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作全面总结。对讨论中出现的好的分析思路与独特见解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最后要求学生写一个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做出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第二种是案例总结教学。对当地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调研,筛选成功和成熟、甚至是失败的案例,全面的总结、研究分析,总结优缺点。总结编制出一套较系统、成熟的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案例。
参考文献:
[1]高启杰.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0-12.
[2]李尚蒲.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定位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8,(28):117-118.
[3]王威,龙志强等.构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6):43-45.
[4]黄一珊.角色扮演法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1,(14):66-67.
[5]杨蓓.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中的运用.教育探索,2011,(243)9:62-63.
关键词:知识员工聚集;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面对历史大潮,各类组织都不同程度经受着时代的考验。”(相飞,2015)。其中,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尤为突显。该类企业以从事或推进农业新品种、新设备技术、新生产工艺为主,利用自身研发成果,吸收外来技术以持续创新,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速度,保证农业科技发展有重要意义。知识员工聚集作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资源,是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活力之源。按照相飞(2015)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其效应研究》对知识型员工的判定准则,“该类员工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受教育程度较高,这表明其对新知识的吸收、消化、转化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其专业资质的提升,以及包括个人智商、情商、修养等在内综合素质的提高。”。可见,知识员工作为一种可流动的资源,受科技投入、人才政策等因素影响,会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聚集。而“复杂多变的外部任务环境致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作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员流动性趋于频繁。”(相飞,2015)。人员流动则引起复杂的经济效应。本文的知识员工聚集及其效应指农业科技人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形成的内在关联机制,通过组织协同作用集中在一起,突出表现为聚集作用大于各自独立所发挥的加总效应。这里所指的知识员工聚集的主体是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及实用技术的人员,其运用知识为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是企业创新主体。通过聚集,促进了个体间隐形知识传播,优化知识结构,能更多获取行业信息,实现相互协作,从而使自身潜能得到发挥,企业得以创新。
二、理论基础
国外的知识员工聚集研究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流动和人才资本积聚。Giannetti(2001)认为,不同劳动力个体的技能相异,其合作可促进规模效益,资源耗费降低。国内学者将知识员工聚集内涵大体总结为两类。牛冲槐等(2006)从人才流动角度指出,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大量同类或相关人才在某地区或某行业形成的聚类现象。还有学者从效应角度提出,知识员工聚集是符合质量指标的知识员工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数量上集中,他们通过交流经验达到彼此协调配合,实现聚集目标。总体来看,知识员工聚集效应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大体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二是知识员工聚集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专门针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以及知识员工聚集对其效应的研究尚显不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着雇佣关系的重塑与转型之势已登陆我国,为适应国际市场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我国企业不断采取变革举措,这势必影响组织内员工的心理感知。”(相飞,2015)。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自主创新不断涌现。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在中国农业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过程中发挥着农业产业革命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知识员工聚集则是企业创新的突破口,聚集过程势必影响个体认知,并作用于企业效果。由此,阐清知识员工聚集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是企业实现创新优势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