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教师教学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揭示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指导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有利于农村教师进行自觉反思、不断成长,还有利于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农村教师在具体应用教育叙事研究时,需要把握叙事的标准,处理好叙事者与研究者、特殊性与普遍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三组关系。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1.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它的研究主体既可以是教育主体,即叙述者(教师)本人(这种教育叙事研究被称为叙事人类学),也可以是专门的研究者(这种教育叙事研究被称为叙事行动学)。一个完整的教育叙事研究应包括:叙述事件——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如解决时的所思所想,何以得到最后解决;反思事件——从整个事件的表面现象提炼出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升发事件——从先前的反思中建构新的思想或经验,使主题事件所蕴含的意义普遍化或理论化。
2.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背景
教育叙事研究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它的兴起受到了哲学现象学、解释学以及人类学中的“田野考察”方法的影响。
现象学强调对事物、事件本身的理解、分析和阐释,强调生活、情景和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正是由此受到启示:回到事实本身、交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提出了它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式,不满足于传统教育教学研究中追求事物的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以及对概念等的抽象和泛化分析,而是回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去,用交际和对话等直观的方式从整体上去探索教育教学事件本身中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些值得他人借鉴的、应引起注意的东西。
教育科学是人文学科,它的研究不同于自然学科。自然学科需要“定量”,需要说明,一个板一个眼。而教育叙事研究则只能“定性”,需要理解,需要合理的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以研究者的“先见”为基础,充分尊重和利用这些“先见”,逃离理论教条的束缚,通过对话确立主体间性关系而趋近合理。主张“理解”的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正是受到解释学的影响而由此形成。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研究者深入基层,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和文化的理解。这种“田野式”的研究方式也对教育教学研究产生启发:教育研究者通过对话、交流或倾听,切身体会叙事者的所思所悟,与其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对相关事件的一些质性认识。这样,教育叙事研究应运而生。
二、教育叙事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反思从“自发”到“自觉”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事件中,教师们有时对于某些现象,头脑中会出现灵光一闪,似有所悟,产生自发式反馈行为,形成某个经验。有心的教师也许会在事后对其作以梳理,略作记录,做出反思。但大部分教师则会无所理会,任其流走,对这笔宝贵的财富视而不见。美国教育专家波斯纳(G.J.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或者是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满足于经验而不是经验的反思,那么即使他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那也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可以说,反思是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以及教育研究的核心因素。
教师不应该满足于经验,需要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而且反思还应该从自发的状态上升为自觉的行为。无论研究者是否为教师本人,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都贯穿了自觉反思:面对众多的教育教学问题或事件,需要反思、“筛选”;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需要反思;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后的效果如何,得到哪些启示、经验和教训,更需要反思。可见,主动的教育叙事研究促成了教师们从以前自发式的、毫无意义的反馈阶段向自觉阶段转化,为教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的自觉反思提供了契机。
2.有利于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
教育和科研是学校里的两大工作。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教学为科研提供土壤,科研又促进教学的改善和提高。在农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差,设施设备简陋、奇缺,师资不足、水平不高,开展“阳春白雪”似的传统教育科学研究,困难重重,农村教师无力、也无能问津,当然,更谈不上通过科研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对于“下里巴人”似的新兴的教育叙事研究,操作简单,不需要资金、设备、设施,只需要一颗滚烫而热情的心,农村教师完全可以为之,而且能有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改善。这样,以前只有依靠少数教育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才能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行为,现在也能在广大的农村教师群体中开展并应用起来,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平民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3.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第一,能促进教师科研意识和素养的形成。教育叙事研究使得“平民化”的农村教师们除了教育教学外,更对地关注了一定教育教学事件后的反思及经验总结,这种习惯的养成必然会促进其形成一定的科研意识,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为以后从事更高效、更复杂的教育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能促进教师有效处理师生关系和师师关系。教育叙事研究体现了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其间,教师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注意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复杂状态,于细微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更多地与学生对话、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彼此的更加理解。对于一项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教师们可能会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经验,大家从各自的视域中走出,互动、交流彼此的心声、理解和感悟,必然会促进教师们的共同成长与合作。第三,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哲学。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日渐麻木的教育教学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对业已模糊的教育教学理论、理念和概念有了一次更加清晰的再认识、再理解和再诠释,从而根据个人的知识来源和形成,选择与建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经验。经常的这种教育叙事研究,必然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教育教学哲学。第四,能促进教师成就感、使命感的形成。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的真实教育教学和生活状况得以深描,生命的激情和感性的灵光再次在研究中被他人或自己重视,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全面释放,教育教学生活里充满更多的机智和幽默,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成就感的获得,也必然会促进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形成。
三、农村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
有效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们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叙事”的标准。首先,要具有“问题性”。教师生活在学校里,每天都会经历许多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但教育叙事决不是对每件事件的叙述或记录,只有那些让教师或感动、或困惑、或后悔、或兴奋的能引起教师内心萌动的、值得注意的、表现为某种问题的事件,才值得叙述和研究。其次,要具有“情景性”。情节和环境是故事发生的载体和条件。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环境,故事也只有在丰富、复杂、变动的环境中考察才有意义。正如杜威所说,“环境不仅表示围绕个体的周围事物,还表示周围事物和个体自己的主动趋势的特殊的连续性。”也只有这样,研究后取得的经验才有其参照性的支撑点。故事情节蕴含着个人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情感变化,有血有肉的情节故事才能打动人、感染人、以情服人,引起听者注意,产生共鸣。最后,要具有“释放性”。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叙述要求叙事者真实感情的流露,所思所悟真实的呈现。它不仅是指教师面对自己、同事、研究者要完全甩掉心理包袱,摆脱心理困惑、担忧和顾虑;也是指教师面对传统教育科学研究的那种“自上而下”性和权威压制性要实现个人身心的全面解放和心理完全宣泄,表现出巨大的无畏性。
第二,处理好三队关系。首先,叙述者与研究者的关系。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人类学中,叙述者与研究者为同一人。这时,教师不仅要正确发出作为叙述者的声音,也要正确发出作为研究者的声音。同时,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行动学中,教师作为单纯的叙述者,在民主、平等的条件下,发出内心的真实倾诉和释放,应受到研究者的尊重和保护。研究者应既站在事件的外面,也“生活”在里面,这样才能获得叙述者的真正所思所悟,自己也才会有客观的经验所得。确定好了二者的关系,才会有双方合作的起点和平台。其次,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微观叙事”,是对个别对象个别事件进行的研究,注意研究材料的细节性、生活性、情景性和研究层面的深入性,因此,少有高屋建瓴的抽象概括和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呈现出一种特殊性。在研究中,对这种特殊性,不能强调过度,否则教育叙事研究毫无意义。其实教育叙事研究也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表现为一种“启发性”和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参照性”。人们了解了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后,所产生的那种心领神会,唏唏之叹,那种“曲尽意犹在”、“掩卷思不罢”之感,正是这种“普遍性”。随之,后继者也才会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其参照和仿效。最后,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面对众多的事件,叙事者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行“筛选”,对其所思所悟也无不流露出叙事者以及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和态度,体现出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特色。这本无可厚非,但叙事者和研究者也不能毫无节制地任其主观价值倾向四溢,尽量保持某种客观态度,把握一定的度,坚持“筛选”、“判断”、“反思”的批判性和理性,遵守起码的研究规则。
参考文献:
[1]程方生.质的研究方法与教师的叙事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3,(8).22.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
[3]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8).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5]王凌.教育科研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简论[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3,(3).
[6]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3,(9).
[7]黄爱萍,唐小华.关于教育叙事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
[8]陈娟.教育叙事研究及其方法[J].班主任,2005,(2).
[关键词]农村小学 校本教研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86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融学习、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是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学校都加大了校本教研的活动力度,校本教研在学校工作中彰显无限生机。但是,农村小学在开展校本教研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了课程改革的进展。下面笔者浅谈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农村小学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主义,制约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校本教研是以发展为目的的,就必须以真实有效为宗旨。所谓“真实”,就是发现当前本地教学工作的真实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教研课题;真正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开展研究;真诚地讨论、研究问题,努力寻找教学的本质规律。所谓“有效”,就是开展实在的教学改革活动,使学生受益,使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使学校得以发展,使教学效果得以改善。但是,现在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存在形式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教研计划,没有实施过程。学校制订的校本教研制度目的在于应付检查,并没有相对的实施过程,教研活动名存实亡;(2)有教研活动,没有实在意义,可以说有数量,没有质量。主要表现在学校随意开展教研活动,而且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活动次数也不少,但是,教研活动没有事前准备,缺乏针对性,活动结束后,也没有预期的效果,不能达到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求真务实”的要求,教师只是疲于奔命。这样的形式主义严重制约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2.教师素质不高,制约校本教研的质量
在农村小学中,有的教师是由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转正而来的,这些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偏低、学科专业水平不高,他们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另一方面,县城学校规模扩大,许多农村小学的优秀、骨干教师以“凡进必考”的方式流入县城,农村小学缺少了教研的“领头雁”,从而造成校本教研力不从心,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学校,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同时,由于农村小学的教师人数较少,教师课务负担较重。多数教师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繁重的工作中,感觉身心疲惫,没有精力去静心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参与校本教研的主动性不高。而学校迫于压力,不得不为教师列出校本教研的“清单”,让教师按照“清单”上的内容进行没有目的的校本教研。有的教师敷衍了事,有的教师怨声载道,学校对此可谓是百般无奈。所以,校本教研缺乏教师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锋,只能流于形式,质量低下。
3.缺乏专业引领,制约校本教研的方向性
农村小学教师缺乏专业引领,面对校本教研时,成了“无头苍蝇”,方向不明,到处乱窜。目前在不少农村小学中,校本教研是以低水平重复的方式进行,基本上没有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校进行现场指导,教研活动仍然是凭经验、凭权威进行,教研内容形式仍然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内容限于上示范课、教材教法的介绍等方式。教研活动采取统一的格式、统一的作业及教案设计,或者仅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相同的经验总结等。这些行为都说明了校本教研方向不明确,没有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4.没有现代技术设备,缺乏实施载体
农村小学教学仪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落后、不足,大多数学校只能依靠传统的黑板和粉笔这些简单的设备进行教学。另外,教师对教育科研活动的准备不足,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无法提炼优秀的教研主题,当然也就无法实施精彩、有效的教研活动。这影响到教师持续开展校本教研的信心,影响到校本教研的过程及结果。
二、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应对策略
1.完善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的内在动力。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提升农村教师素质是一项主要任务。但是仅靠几次集中性培训是无法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的,必须指导教师面对现实,更新观念。农村小学应立足本校实际,制订一套有效可行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针对制度认真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为教师创造和谐的发展空间,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通过分析本校现状和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介绍教师成长的典型经验,建立健全的校本教研管理与激励机制,校长自身主动学习、积累和提高,去感染教师,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2.为教师提供专业引领,指明教研方向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可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本土专家”“实践专家”的作用,为教师树立身边的榜样。因为普通教师对这些教师的经历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将他们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其次,用“请进来”的方法,积极主动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努力与他们取得合作机会,利用学校的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专业教研人员也应转变观念,改变书斋式研究,关注实践,深入学校,切实给中小学提供有效指导,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第三,用“走出去”的方法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和课题组核心成员外出听名师、专家的讲座,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其专业知识。最后,倡议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自我造就;自我发展;校本教研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当然也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有新型的教师。”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十七大报告》再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面对这一迫切的现实需求,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向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所谓教师专业化,理论界有多种定义,肖川教授在《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中指出:具备教师专业资格是不具备教师专业资格的教师所不能代替的。教师专业“化”,这个“化”是一个过程,即教师在他整个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我,由不够成熟向成熟过渡,这一过程即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成分,是教师专业化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志。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还包括更高层次的主体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
二、如何以自我造就、自我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自我造就、自我发展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佩德勒把自我发展定义为“一种个人的发展,管理者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并自己选择发展的方式”。自我造就就是一种个人的培养,培养者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并自己选择培养的方式,使自己有成就,它包括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研究四个方面。自我发展是指自我的素质在与社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方面所取得进步的活动。自我造就是自我发展的基础,自我发展是自我造就的归宿。
自我发展意识是促使教师自我造就、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它促使教师形成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自我造就、自我发展,要靠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先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课改从教学理念的树立、知识结构的改善、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自我发展对课改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我造就、自我发展应根植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教师的自我造就、自我发展离不开教学,专业能力主要是在课堂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必须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实现。
(2)教师的自我造就、自我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即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即是教师的自我完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研究、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专业自主发展有三个途径:通过系统的自学;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在教室里检验已有的理论。
2.如何以自我造就、自我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通过自我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道德。教师必须通过自我学习,内化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的精神,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教师应具有厚重的德性、丰富的人性。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简称《规范》)更加注重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职业精神。新《规范》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就带着对人性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走进了教师的生命历程。教师必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宣传社会的积极主流思想,尽量减少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
(2)突出“自我反思”,实现“自我超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有合理性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纠错、自我教育的过程。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普遍最直接的途径,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在反思中发现,在发现中改进,在反思中提高。经过审视与内省,实现“自我超越”。
(3)通过教育科研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质量,沟通理论和实践。教师一旦参与了其中,始终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提升研究能力。
三、走校本教研之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来看,走校本教研之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新课程改革实验到现在已经有一轮了,课改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课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惑、新的问题。专家的指导、教师的素质等问题是制约着课改深入发展的瓶颈。课改要深化,学校要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一支比较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员培训,分层促进,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全体发展,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着重点,它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关系到学校的后继发展。
1.校本教研的目标
(1)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提高学校的品位。
2.校本教研的机制保障
(1)较合理的教研网络。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骨干教师徒弟(帮带对子)。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工作各有侧重。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规划,统筹安排,教研组对本学科的教学发展方向负责,备课组重点在于本级科课堂教学的研究及组内教师的培训。
(2)有保障的教研时间。各教研组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各科每周安排两节课的活动时间;备课组活动定在每周星期三上午第四节。
3.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
(1)新教师入门培训。每学年新调入教师都要经过培训关,教务处在备课、上课、作业与批改、教研活动等方面对新教师进行培训。
(2)新任课改年级教师的教材培训。每学期初,组织课改年级教师进行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老教师把在实践中的经验传授与后来者,使后来者少走弯路,能在更高的走点上开展实验,这比书上的理论实用得多,我们称这种培训为“以会教新”。
(3)教师课件制作培训,使所有教学人员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电脑办公、电教平台使用和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
(4)专业引领。主要走“请进来,走出去”路子:市、区教研员“走进来”指导工作,为学校的课改把脉、开方,指明前进方向,减少走弯路。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听课、参加国省市高级研修、培训,提高层次,站在更高角度上来指导学校课改工作。我们把报刊、杂志、网络资源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途径,学校网络和图书馆为教师学习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5)建立共同发展的带教机制。每学年年初确定帮带对象,与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办法培养青年教师。带教的教师从课堂常规、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传、帮、带,并及时写好帮带情况记录。要求帮带教师给徒弟上示范课,徒弟给师傅上汇报课,每学期师徒互听课不少于6节。通过结对子活动,各展其长,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6)加强集体备课活动,提高备课的实效。备课组发挥骨干教师的学科带头作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备课做到“三定”“五统一”。“三定”:定时间、内容、中心发言人;“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作业练习。通过一人一课或多人同上一课的形式,围绕单元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开展听课研讨活动。
(7)开展多形式的听课、评课活动。主要有:帮带对子的示范课、汇报课;备课组内研究课;教研组内组性课;校性公开课;每学期的教学摸查,期末的教学检查;还经常承担区性、市性公开课、展示课;或参加省市优质课评比。各种课都做到课前说课、课后评课。
(8)以课题(专题)研究引领校本教研的方向。到去年为止有2个省级和3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而更多的是根据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问题式专题学习研究”,使校本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
(9)反思教学实践,提炼经验总结。教师成长之路=经验+反思。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反省、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反思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应做到“课前反思,从设计入手;课中反思,从学生入手;课后反思,从问题入手”。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促使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
校本教研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使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它解决了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满足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对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文刚.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教书育人[M].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2]本书编写组.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