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

第1篇: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1.“社会运行学派”。这是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由中国社会学家自觉提出来的最早的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它强调“从社会运行的角度研究社会”,并试图综合东西方社会思想和社会学理论资源来达成这一理论目标。主要倡导者为郑杭生等人。

2.理性选择(与社会交换)学派。其基本特征是将社会交换和理性选择学派的主要概念和观点运用于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研究,并试图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修正和推进这一学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命题。主要倡导者为李培林、刘少杰、周长城等人。

3.结构—制度分析。这是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绝大多数社会学者所采用的一种研究视角,基本特征是试图将社会学者以往较熟悉的侧重于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观察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理论视角,同近年来兴起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侧重于从制度方面来观察与解释社会现象这两种宏观的社会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从宏观的结构与制度方面来观察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分析方法;强调结构和制度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刺激、引导与约束作用”。主要倡导者为李路路、李汉林、张静等人。

4.过程—事件分析。其基本特征是试图将符号互动主义、常人方法学和布迪厄“实践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可以摆脱传统的、静态的结构分析或制度分析方法,从人们的社会行动所形成的具体事件与动态过程之中(或社会现象的实践形态之中)去把握现实的社会研究模式,并将其运用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经验研究,以揭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主要倡导者为孙立平、应星等人。

5.话语分析(或“话语—文本分析”)。基本特征是试图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理论取向,以及当代语言(哲)学中话语分析和文本分析的一些分析技巧,对它们进行必要的修订、整理与综合,形成一种与传统的实证分析、诠释学(或现象学分析)和批判分析有所不同的社会研究模式,并以此来对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进行一种具有另类价值的研究和分析。这一理论视角现有的选取者主要有成伯清、佟新、方文、吴毅、谷孟宾、毕向阳等人。

第2篇: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名牌群落;衍生过程;基本特征;生态学隐喻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009-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品牌生态视阈下名牌群落效应对区域品牌培育的影响机理研究”(批准号:11YJC630117);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医药产业名牌企业群落培育机制与对策研究”(批准号:20120655)

【作者简介】关晓睿,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学、品牌管理;

盛亚军,吉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吉林长春130117)

一、名牌群落的概念

(一)品牌、名牌的概念及生态学在品牌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关于品牌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的认识早已比较成熟和统一。Philip Kotler将其界定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抑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作用在于使人易于辨认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本文所讨论的名牌特指名优品牌,即西方学者一般所指的强势品牌,其全部内容包括质量、品种、效益、市场、产品信誉和企业形象等诸多因素,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大而言之,生态学是研究事物关系的科学,其目的是使关系和谐。生态学自产生以来就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指导人们认识和解决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环境的现象与问题。最早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Schumpeter的经济进化论,是他率先引入产品从创新到消亡的“周期概念”。1950年,Armen Alchian阐述了企业与生物演化的相似性思想。David A.Aaker(1998)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品牌系统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将生态学中的种群和群落概念引入品牌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品牌问题的全新角度。美国著名品牌专家LynnB.Upshaw将品牌描述成“复杂的生物”,指出品牌生活在经济、社会和竞争形成的生态环境中,并形成具有极复杂市场行为的品牌生态系统。2004年,张焱、张锐出版专著《品牌生态学》,系统论述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奠定了品牌生态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地位,标志着我国品牌生态学研究的日渐成熟。

(二)群落和名牌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层次,它强调了不同生物能在有规律的方式下共处,而不是任意散布在地球上,是生态学重要的概念。生物群落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和其他生物单元一样,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而形成的。

借喻生物群落,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名牌群落的概念。虽在名称表述上尚有差异,有名牌群落、名牌群体、名牌簇群等几种不同称谓,但是对于概念内涵的认识基本一致。“群落”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将若干名牌在同一地域出现看作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生态过程。我们采用“名牌群落”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经济现象,即某一产业集群空间内相似的名牌产品或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名牌企业所组成的若干名牌群体,它们如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一样,是彼此有序协调地聚集所形成的群落现象。

二、名牌群落衍生过程的生态学隐喻

(一)群聚现象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发现群聚现象普遍存在于地球生物环境中,并认识到某一地域内的生物总是相互依存,在一定规律指引下有序地生活在一起。同样,群聚现象也存在于企业生态系统中,即某些从事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有时会集中于同一特定区域内。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很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名牌产品或名牌企业诞生,并且名牌聚集化成长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也是通常情况下该区域能够平稳渡过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生态学原理,生物群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由多种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组合而成,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群落的物种对环境要求大致相同,或者一个物种依赖于另一个物种而生存。根据生态隐喻的方法,产业区域内名牌企业的聚集过程与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的聚集十分相似。区域内各产业中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成员就好比散布于生态环境下的各个生命个体,不同的产业就好比不同的生物种群,这些不同产业内的名牌企业种群根据产业链条之间的配给关系在产业区域内生存与延续,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构成区域名牌群落。

主导企业与专业化配套企业的协作是企业生态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通常在群聚区域内,既有主导企业,又有为主导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其他机构组织。群聚恰恰可以提高企业间分工和交易的便利性,使区域内的企业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特色,获得突出优势。在这样的生态集群中,正如生物种群一样,有竞争,也有协作,竞争使得企业个体保持足够的发展动力,但这种竞争通常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更多的是协作关系。

(二)名牌群落的衍生过程分析

从其产业集群内名牌企业聚集化成长的过程来看,与自然界中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的演替过程十分相似。生物群落的演替是在同一区域内一个群落逐渐代替上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某一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

名牌群落的衍生,大致经历五个阶段,即无品牌阶段、领导品牌阶段、品牌丛林阶段、品牌种群阶段、名牌群落阶段。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每个阶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群落。在资源丰富、工艺领先的某一地区,当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的企业聚集达到一定数量和程度时,随即形成了一个简易的企业群落。随着群落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长,少数企业自创品牌,成为群落内的领导品牌。其他伴生企业成为群落内的建群种或优势种,而领导品牌企业则成为其中的稀有种,它们都对企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群落内部的仿效、吸引、优胜劣汰,企业群落表现为丛林式和梯队式。依据企业自身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群落成员不仅有优势种、稀有种,还有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等。市场需求的分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企业群落中的相似个体集合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种群,而品牌种群正是企业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种群组成的不同是区分不同企业群落的主要特征。企业群落中名牌企业的出现为名牌群落的最终衍生奠定了基础,呈金字塔状分布的品牌价值使名优品牌得以凸显。作为企业群落发展的高级阶段,名牌群落标志着某一区域产业集群走向成熟。

名牌群落的衍生就是企业群落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随着结构的变化,企业群落的功能也变化。尤其是名牌群落阶段,群落在不断为内部企业单位提供资源、市场、信息,完善群落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前提下,也为它所在的产业集群或企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名牌群落的基本特征

作为类生态群落,产业集群中的名牌企业群落除了具有品牌理论中所指出的单体名牌的效应以外,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类生物特性,这些类生物特性对于探究如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问题、打造强势区域产业品牌、树立区域整体形象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本研究根据我国典型产业群中名牌群落的发展特点,并结合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分析发现,作为类生物群落的名牌群落同样应该具有生态群落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外貌特征

生物群落中的个体,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密度,决定了群落的外部形态,即外貌。例如,在植物群落中,通常由其生长类型决定高级分类单位的特征,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的类型。产业空间聚集体内,由于各企业经营业务的基本类型及范畴决定了其所处行业的基本特征,各产业内部的名牌企业由其发展及经营的基本状况决定其名牌的影响力度和辐射范围。名牌企业群落作为类生态群落,相对于产业集群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具有产业集群中企业群聚的基本特征,同时更为突出的是其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对外部产生的累积影响力。名牌群落以其业务范畴及名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呈现出一定的类生态外貌特征。

(二)名牌群落由一定的品牌种群组成

每个生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名牌群落是由产业价值链相互衔接的若干品牌种群组成的生命有机体,这些品牌个体以其在产业链上的位置相同而构成同一种群。如同生物群落一样,品牌种群的产业经营范畴是区别不同名牌企业群落的首要特征,各个名牌种群经营的范畴及群落内不同名牌企业的数量及质量,是度量名牌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三)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类群落结构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营养结构等。名牌群落依靠产业价值链的衔接有机构成其群落成员组成。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不同等级的名牌企业并存,形成不同类型企业共生互补的名牌企业群体。各种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名牌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互补与竞争关系,共同生活在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环节。

(四)名牌群落是产业区域内各名牌企业之间的有序组合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地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共存。一个群落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才能形成、维持和发展,而非物种的简单任意组合,名牌企业群落亦如此。群落内产业链上各环节名牌企业种群之间通过内外合作与竞争维持其产业链上的相对位置,产业链衔接不顺畅的环节及不能满足上下游基本供应需要的企业将被群落淘汰,名牌群落最终通过不断地适应产业环境要求而维持有序的生存与发展。

(五)名牌群落影响产业环境

生物群落会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形成群落环境。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包括光照、温度、水与土壤等在内的环境因素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名牌群落内部的名牌企业成员依其在产业链中的相对位置而互补共生,其所在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环境、产业制度环境以及群落外部面临的市场环境都具有该名牌群落独自的特色,并为适应其有序发展而适时调整。

(六)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特征

名牌群落往往由于地理或历史的原因,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的名牌群落所分布的范围和环境也不相同。但是总的来看,名牌群落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不是任意的随机分布。分布范围的确定使名牌群落有了明显的边界特征,群落内外环境梯度变化的缓快,决定了边界的粗细。在多数情况下,名牌群落之间或名牌群落与其他外部区域都存在过渡带,称为群落交错区。在边界较粗也即过渡带较宽的交错区有着明显的边界效应。

(七)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发展特征

任何一个群落包括生物群落和名牌群落在内,都像一个生物个体一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都有它们发生、发展、成熟和衰败的生存阶段。所不同的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名牌群落在成熟阶段的后期,面临着死亡和变革的选择,变革的唯一手段就是创新。名牌种群如果能通过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和更广阔的环境承载量,就能在蜕变中得到新生。

(八)名牌群落中不同企业种群有着不同等的群落重要性

在名牌群落中,大多数一般的企业种群对整个名牌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稳定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还有一些企业则处于附属和次要的地位。而少数名牌种群则决定着群落的性质,它们的变化有时会主宰名牌群落的进一步演替。因此,名牌群落作为一个整体,不管内部企业种群是否发挥着大小不同的重要性,必须朝着对多数个体有益的方向发展。

四、小结

第3篇: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数据整理与样本基本信息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2年7月吉林省政府向各级地方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推进我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专题调研的函》所调查取得的数据。调研函包括两个定式的土地规模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主要调查农户土地流转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农户总数、劳动力总数、流转劳动力数量、耕地总面积、土地流转面积(分为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以及抵押六种形式分别统计)、平均流转价格、非流转种粮收益、农机保有量、农机总动力、40马力以上农机数量、41马力以上农机数量等指标;表2按照规模经营面积划分为八个级别统计了各市区的规模经营总面积以及经营组织个数。各地政府通过调查当地土地流转情况,汇报土地流转相关的数据和综合材料。

(二)样本基本信息

本文根据各县级市、市辖区数据汇总为市级数据。其中,长春市包括德惠市、九台市、农安县、榆树市四个地区,此调研不涉及各市辖区;吉林市和四平市直接采用调查数据;辽源市包括龙山区、西安区、东丰县和东辽县四个地区;松原市包括宁江区、长岭县、乾安县、扶余县和前郭县五个地区;白山市包括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区、抚松县、靖宇县和长白县六个地区;白城市包括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和通榆县五个地区;通化市包括东昌区、梅河口市、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和柳河县五个地区,由于二道江区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中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没有超过10公顷的经营面积,因此通化市不包含二道江区;延边州包括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珲春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八个地区。具体汇总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土地流转汇总指标

续表1 土地流转汇总指标

续表1 土地流转汇总表

二、实证分析

由于该调查所涉及的指标较多,为了分析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本文选择因子分析法,通过提取公因子进行命名,确定影响土地流转的四个因素;通过计算因子得分分析各市排名情况,并根据各市在四个方面的具体得分分析排名靠前或靠后的原因。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在损失较少信息的情况下,通过降维的方法将多个变量变为少数几个公因子来表示,通过这几个公因子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运用SPSS17.0,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四个公因子,四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92.563%,即四个公因子反映了原始20个变量92.563%的信息量。从因子分析结果中的成份矩阵可知,由于各公因子所代表的原始变量的实际意义比较模糊,为了使公因子更具有实际意义,对公因子采取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根据旋转因子载荷估计值可以看出,变量农业人口总数、劳动力总数、转移劳动力数量、农户总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土地流转面积、转包、互换、农机保有量、农机总动力和耕地总面积上的载荷值较大在公因子X1上的载荷值较大;变量出租、转让、规模经营面积、规模经营组织个数在公因子X2上的载荷值较大,变量规模经营流转面积在公因子X1和X2上载荷值都较大,但在X2上的因子得分系数最高,故将其归于X2因子;变量平均流转价格、非流转种粮收益在公因子X3上的载荷值较大;变量土地流转方式互换、入股、抵押在公因子X4上的载荷值较大。因此,可以将四个公因子重新命名为:X1农户基本特征因子、X2经营规模效应因子(土地流转方式中的出租在该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转让在公因子X2和X3上的载荷值也较大,根据多数决定原则可以以经营规模效应为主)、X3土地经济收益因子、X4土地流转形式因子。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包括农户基本特征、经营规模效应、土地经济收益和土地流转形式四个方面。根据各变量在各因子上的得分系数计算各公因子的得分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农户基本特征得分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长春市、四平市和松原市,经营规模效应得分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延边州、长春市和松原市,土地经济收益得分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吉林市、延边州和通化市,土地流转形式得分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松原市、白城市和通化市。

表2 各公因子总得分及排名

(二)各市土地流转现状比较

计算出各因子得分后,可以通过赋权的方法计算综合得分。赋权分为等权和不等权两种,考虑到各因子所包含的变量个数及重要性不同,本文采取不等权法赋权,对农户基本特征、经营规模效应、土地经济收益和土地流转形式分别赋权30%、30%、20%、20%,计算出总得分见表3所示。

表3 吉林省各市土地流转总得分及排名

表3给出了各市土地流转现状的排名。从排名可以看出各市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过程中土地流转进行的程度。长春市、延边州和松原市排在前三位,通化市、辽源市和白山市排在最后三位。长春市排名第一主要是因为农户基本特征和经营规模效应得分较高,这两个指标所占权重达80%,而土地经济收益排在第七位,说明长春市平均土地流转价格和非流转种粮收益较低。吉林市土地经济收益排名第一,但是其他三个方面排名中等,影响了吉林市的整体得分。四平市总得分排名第五,在经营规模上和土地流转形式方面还有待扩大和创新。辽源市总得分排名第八位,要想加快土地流转,还需要改善农户的基本特征和扩大规模生产。松源市总得分排名第三位,土地流转形式得分最高,但是土地经济收益较低,影响了整体排名。白山市总得分排名第九,经营规模排名中等,但是其他三个方面排名都非常靠后,导致总体排名倒数第一,还需在各个方面加大力度,才能在土地制度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白城市农户基本特征和土地经济效应得分均排在最后,导致总得分排名靠后。通化市经营规模效应排在最后,影响了整体得分,排名第五。延边州农户基本特征排名第七位,但是其他三个方面排名比较靠前,总体排在第二位。

(三)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确定影响土地流转的四个因子后,以各因子的总得分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来确定各因子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程度。以土地流转面积为因变量, x1农户基本特征、 x2经营规模效应、x3 土地经济收益和 x4土地流转形式四个变量为自变量。为了消除量纲影响,对土地流转面积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方式为■=■其中■为标准化后的数据,Y1为标准化前的数据,Min(Y)为原数据的最小值,Max(Y)为原数据的最大值。运用EVIEWS6.0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如下:

Y =0.293* X1+ 0.088*X2- 0.048*=X3+ 0.018*X4+ 0.332

t (12.82) (3.874) (-2.118) (0.773) (15.447)

p (0.000) (0.018) (0.101) (0.083) (0.000)

R-squared 0.979 F-statistic 46.136 D.W=1.973

Adjusted R-squared 0.958 Prob(F-statistic) 0.001

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可决系数R2为0.979,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很高,F统计量为46.136,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自变量X3、X4没有通过检验,其他自变量均显著。从方程中各变量的系数可以看出,对土地流转影响最大的是农户基本特征,影响系数为0.293,其次是经营规模效应,影响系数为0.088,然后是土地流转形式,影响系数为0.18。土地经济收益的影响系数为负,与经济事实不符,且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此不予考虑。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研究表明:农户基本特征对土地流转影响最大,其中农户所拥有耕地面积、是否参加新农村养老保险、转移劳动力数量、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对土地流转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土地流转形式对土地流转也有直接影响,土地流转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土地流转的进行。经营规模效应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程度也较大,规模经营面积、规模经营组织个数越多,土地流转越容易。

(二)建议

1.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土地流转规模

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户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载体。首先,要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拓展发展空间,企业经济实力越强,对土地的需求越大,流转的土地就越多,对耕地的利用率也越高,通过政府扶持,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农民致富。其次,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促进合作组织形成,使耕地连片集中,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大户在资源整合,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农村的种植大户扶持起来,扩大对土地流转的有效需求。

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培育土地流转市场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既是一个致富农民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稳定农村的政治问题,还是一个统筹城乡的社会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土地流转扫除障碍,保障土地合理流转顺利进行。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职能作用、服务作用,规范流转行为。完善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制,着力解决各类农村土地纠纷,依法保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于流转后的土地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检查监督和事后管理,才能保证流转合同中权利和义务的顺利履行,防止用地者破坏农村土地资源,杜绝土地违法现象发生。

3.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土地流转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变革。土地流转后,农民从家庭分工过渡到社会分工,客观上就要求有足够多的社会化职位。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农民非种植技能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彻底摆脱土地的束缚;其次,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放心地离开土地,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保障体系。

4.建议政府出台有效的激励政策

第4篇: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经济论文基本特征:经济论文是指一般在论述上具有经济价值的文章.这种文章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主题必须紧密地联系着国民经济总体。其语言的运用也必须符合经济活动客观规律的要求而不是违反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跟自然规律有不同的地方。自然规律并不要求人的活动才能起作用,而经济规律却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起作用。人们在行动中运用经济规律,常常是以认识经济规律为基础的把人们的行动化为书面语言,即形成了经济论文这种文章形式。正确地表达社会主义各种经济规律,是写作经济论文的核心问题。

经济论文分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经济论文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和写作对象。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主要靠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水平.

写作经济论文需要注意它本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1.科学性.即必须符合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理论上有指导意义;

2.政策性。即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第5篇: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高速 发展

1、引言

未来的图书馆将以信息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的标准。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做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是当前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应当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有效提出建设好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对策。

2、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实施步骤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告诉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针对目前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来看,数字图书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知识化等五项。

信息资源数字化可以更加有效的保存相关资料,减少珍贵文献资料的破损和丢失,这对于减少数字图书馆以及十分重大,同时也有利于信息资源的传播,利于实现资源共建与共享。信息传递网络化可以实现人们获取资源的便利性,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更多、更实用的、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源,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发展所形成的五个基本特征,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信息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知识,知识也在传播的过程中,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得到更好的利用。这些都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利国利民,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针对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浪潮,我们很有必要弄清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做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就必须从基础做起。

2.1数字图书馆基础平台的搭建

这个基础平台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数字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海量的信息、文献、资源加以存储和保存,这对于信息资源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重要的操作问题,如何管理好数字图书馆的访问与入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而言,信息入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数字图书馆的软件系统必须具有防入侵、防窃取的功能,这就对于软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采用计算机云技术以及高端防盗信息技术,对重要文献进行加密措施和用户端密码访问措施,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2.2文献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中心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目的就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与资源,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方便与快捷。这样一来,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就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实现馆藏资源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则是将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社会化,即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这是数字图书馆工作的根本任务:这项任务的根本宗旨是坚持以社会公众的利益与需求为基点,不断加大力度开发图书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同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的独特优势,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产品与优质高效的知识利用服务等。而社会资源馆藏化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工作。为了确保公众利用资源与信息产品的高效性,我们必须不断更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将社会中有用的资源和信息产品以及知识,以数据存储的方式加以保存,以便大众查阅与利用。于此同时,还要不断淘汰已经过时的、落伍的、利用价值不高的信息垃圾,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清仓、铺路。

2.3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信息服务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这是信息时展浪潮的必然要求。为了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信息服务,我们应当加强信息准入制度,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安全性能,同时也降低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难度。这就要求公众深入理解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准入制度,对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工作予以支持。因为,信息时代下潜藏着太多的信息入侵,所以从馆藏信息的安全性考虑,我们的社会大众应当注册数字图书馆个人登录账号,同时提供个人必要信息,以便更好的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良好进行。再者,我们的信息服务应当全面,提供必要的在线疑难解惑,与大众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以便更好的对工作提供改进意见。

3、结论

文章简要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有效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旨在为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大众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阮建海.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现状与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0,(6).

[2]王善平,张静波.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技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李更良,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3,41-48

第6篇: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信息技术教育在目前的主要内容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知识教学和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教学层面,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主要集中在掌握基本的知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而能够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加快事情的处理方式。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在于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的培养,今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的思维也开始在人们的头脑中和实际生活中运用,笔者认为大数据思维就是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之一。而文化的内化就是指在实际的事情当中,我们能够根据实际的生活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带给我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例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自觉的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实际的问题中能够在诸多的解决方案里优先考虑信息技术,这就是思维习惯的形成,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笔者认为要做到文化内化需要有几个基本的步骤,首先应该对信息技术的技术层面有大致的了解,即能够简单的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搜索引擎。在掌握基本的技术之后,我们能够探索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层面,就像我们在做研究时,自身探索结论形成的过程。最后就是我们能够在众多的实际运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我们认为就是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在现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技术性、外延性、操作性等。这些基本特征的就导致我们的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局限于对基本知识的教育,缺乏深层次的原理、思维的教育。

(一)技术性

具体表现为我们的信息技术主要依靠基本的技术层面加以维持,信息技术和哲学不同,其技术性更加明显,对于基本的原理、思维设计的机会少,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鲜有提及这些问题,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很少设计这些问题。

(二)外延性

信息技术从其产生之初就决定了信息技术只能通过技术维持,并且依附于实际的问题和外部环境才能生存,其思辨层面的内容很少,主要的通过实际的生活问题达到自身的实际价值,因此其外延性特别突出,自身的内涵就显得比较缺乏,这也导致了信息技术教育局限于技术层面。

(三)操作性

操作性主要指的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来看,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操作,操作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在操作过程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能够使信息技术的存在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因此其内涵基本上浮于表面,给人的感觉就是通过不断的尝试、操作就能够彻底掌握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上述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涵的基本阐释,笔者相对应的提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文化内涵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训练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需要在尊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即操作性,技术性等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内化教育最重要的方式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技术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知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并产生通过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和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基本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例如计算机形成的过程的足迹,软件开发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技术开发等方式。

(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计算机自身的内涵型不够强,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我们的教师可以考虑将计算机和其他学科进行统整,例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学科、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等相结合,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底蕴,改变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文化内涵不够充分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感受必将是全新的。

(三)教师自身加强学习,注意引导

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内涵的教学,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自己要能够明白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才能有真正的思维方式、思考轨迹展现在学生面前,否则这种教学就是虚伪的,难以真正成为实际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第7篇: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草原文化;建构;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58-02

进入21世纪的今天,草原民族及其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发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内核,保护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对草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为众多人士关注。笔者在研读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立足于草原文化自身研究现状,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分期及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总结现有成果,推动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

关于草原文化的概念问题,学者们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1.政协主席陈光林等人士认为:“所谓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1]

2.“草原文化主要是指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畜的草原区域创造的独特文化 , 是由草原地理环境 (自然因素) 、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 (人文因素) 多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2]

3.“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 ,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3]

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创造主体以及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从上述的三个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是草原,创造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草原的居民,与其他文化一样,其具有丰富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说,生活在草原地带的人们创造出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就应当是草原文化,该种文化包括游牧文化、狩猎文化以及农耕文化等。

二、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问题,目前是学术界在草原文化研究领域很难形成共识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内涵“一是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多样的贸易需求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开放生态理念。”[4]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自然,践行自由和英雄崇拜”[5];也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基本精神是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开拓精神和顽强精神。”[6] 这些提法,从不同的层面论述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正如吴团英所说,“草原文化作为统一的认知对象……应当具有基本的、稳定的、同一的内在属性和特质。” [7]基于此,草原文化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自然生态理念。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而游牧生产是最具生态特征的生产方式。不仅将人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将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草原文化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

二是诚信伦理观念。诚信伦理观念体现在物质生产过程、生活习俗和政治文化之中。草原民族推崇以诚立命的道德标准。

三是自由开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环境,自由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

四是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蒙古族是拥有英雄史诗最多的民族之一。

三、草原文化的分期

关于草原文化的分期问题,学界提出众多观点,仅就中国草原文化的分期就存在以下观点。

1.按草原文化的发展演变脉络,即草原文化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进行分期。有学者对草原文化作如下分期:“(1)扎赉诺尔文化――朱开沟文化为北方草原文化起源期。(2)朱开沟文化――公元209年为草原文化形成期。(3)以游牧文化为突出特点的草原文化发展期(公元前209至公元906年,约1116年)。(4)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嵌合、交融的草原文化拓展丰富期(907―1911年)。(5)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期(1911―1949年)。”[8]

2.将北方草原文化进行历史分期,又考虑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基本特征,对草原文化历史分期进行划分:“ 以原创游牧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区域文化形成期(公元前 209 年至公元 906 年); 拓展地域空间和经济类型的文化跨越发展期(907 ―1205 年); 在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创新与吸融相互渗透的全面发展时期( 1206―1911 年)。”[9]

草原文化的发展既有逐步的形成过程,也有在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的剧烈变化。所以,对草原文化的合理分期对研究草原文化有重要意义。

四、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界大致有以下观点:(1)多元化特征。李登样认为:草原文化系统本身具有多样性,“草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型如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10]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另外,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创造的,因而,草原创造主体具有多元特征。(2)生态化特征。乌云巴图认为,游牧必须具备三要素:人、家畜和环境,而人(牧民)充当调节者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他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持。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11];马桂英认为:“……质朴的自然观,再加上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 , 使他们同大自然融合为一体 , 导致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归顺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师法自然的价值观。”[2]。(3)开放性特征。李登样,马桂英认为:“ 游牧民族四海为家 , 视野特别宽阔 , 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 , 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 ,任何时候都能恰倒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2] (4)历史传承的悠久性。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都证明了草原文化的历史可谓悠久。(5)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在历史上,广阔的北方草原一直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域,所以草原文化一直是这个广阔区域的重要文化形式。(6)构建形态的复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光林.深化草原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 2007-09-21(9).

[2] 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2006,(1).

[3] 论草原文化的建构特征[N].光明日报,2004-12-21.

[4] 王利俊.草原文化传统价值的当代启示[J].实践,2005,(2).

[5] 吴团英. 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1).

[6] 乌云巴图.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J].实践,2006,(1).

[7] 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

[8] 金海.深化草原文化研究 推进文化大区建设[N].实践,2006,(10).

[9] 何天明.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对本区域文化历史分期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07-20(9).

[10] 李登祥. 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1] 乌云巴图.草原传统文化的流变与特征[J].实践,2006,(3).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grassland culture

PANG Yu

(Humanity and tour school,Huhehaote vocation college,Huhehaote 010021,China)

第8篇: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 胜任力 能力

胜任力是促使事业单位人员产生优秀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同时,胜任力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最基础部分,将胜任力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中去,给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有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胜任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胜任力是指在一项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将一般绩效和高绩效的基本特征分辨出来,其中包括:(1)知识。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领域中所学习的知识,通过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然后对其应用产生一定的价值。(2)技能。是指在人的意识的支配下,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3)特质。是指具有的本能的身体特征以及对外界情境的认识或者对一些信息产生认知反应。(4)自我概念。是指自己对生活认知的一个态度,也是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评价的过程(5)动机。是指一个人有了对某种事物渴望的欲望,进而激发付出行动的心理。(6)社会角色。是指一个人在他人面前将要表现出来的形象。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胜任力的性质是指事业单位职工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势。

二、胜任力模型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建立健全稳定的胜任力模型是事业单位科学用人的一种有效途径。从事业单位立场来看,胜任力模型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凝聚核心能力,是建立职工绩效文化的有效工具,有利于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利于对未来人才储备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实现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目标。同时,胜任力模型是非常复杂的,它主要是将某一岗位上的胜任力进行相互间组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胜任力不同的模型里,胜任力反应出来的位置及其重要性也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做公房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当他们在与被服务者交流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自身的形象来影响他人,这项能力是他们本身具有的,或者他们能力的表现也有可能是被成绩激发出来的,但是,对于一个管理层的组织者来说,他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也可能是由于职工积极工作态度而受到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人产生影响针对不同的岗位有着不一样的效果。

胜任力的模型是由一些相关的胜任力组成的,根据事业单位的管理特点和基本需求,胜任力模型中包含的内容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每一项胜任力都具有着明确的定义和本身具有的基本特征。因此,胜任力模型的建立还需要事业单位将文化与事业单位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要保证胜任力能够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

以下主要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胜任力在事业单位中的具体作用:

(一)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对工作进行分析时,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有针对性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使命感,在工作职能方面如果职工工作做得好,能够体现出与优异表现绩效相关联的特征或者行为,根据具备优异表现的人,来对其工作职责进行定位,并且确定这项工作职责所需要胜任的表现和基本特征,这种分析方法能够对人起到引导的作用。利用这种方式对具体工作要求进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对某一岗位的要求。此外,也是某一岗位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对胜任力职位进行的详细分析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开发的职能,因此,只有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有利于事业单位有计划,长远的发展。

(二)人员选拔

基于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员进行选拔,帮助事业单位找到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极强特质的职工,在选拔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选拔自身素质很高,绩效成绩优秀的职工,同时选拔的职工还要具有多方面发展的能力。这种选拔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选拔具有知识技能的人才,避免在人员选拔过程中出现不良影响,这样做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事业单位对人员培训的费用支出。例如:在选拔高层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对人员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在应聘者基本条件都非常一致的情况下,胜任的特征在预测优秀绩效方面的重要性远比与业务相关的技能更为重要。

(三)绩效考核

基于胜任力的指标主要包括当前岗位上的业绩指标和适应单位战略发展的能力指标。基于事业单位胜任力的确定,抓住事业单位中某一岗位的基本特征,从各个方面考察职工工作表现。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对职工的绩效进行改进,对能力进行提升,进而不断的在实践中挖掘职工工作潜能。对胜任力的基本特征进行有效的分析为职工的绩效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需要设定规范的绩效标准和确立绩效考核目标,同时还要设立绩效考核的发展方向。对绩效进行合理的设计,有利于职工的日后发展,同时在处理职工绩效工作过程中,应该对短期的绩效目标和长期的绩效目标进行协调。此外,将胜任力融入员工绩效管理中,能够为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提供正确的指导方法,同时,沟通也是绩效考核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为绩效的沟通增添了新的涵义,同时也为绩效考核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四)职工培训

基于对胜任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岗位要求结合职工自身素质,为职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帮助职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有目的对职工进行培训。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应该按照培训的基本要求,避免培训步骤过于繁琐,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培训费用的支出,杜绝不合理的培训支出,不断提高职工培训的效用,为了能够取得一定的培训效果而努力。此外,在职工培训方面,要不断的激发职工培训积极性,挖掘职工工作潜能,进而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薪酬管理

员工的薪酬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否完善。传统的薪酬强调的是对职工过去的绩效进行统计,但是并没有从绩效的结果中考虑职工获得的薪酬原由,在事业单位中,胜任力改变了以往比较传统的职工工资管理理念,胜任力弥补了传统工资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基于胜任力的薪酬是指事业单位职工与绩效有关的综合能力所支付的报酬,这其中包含了职工工作技能获得的报酬,同时还包括职工工作能力获得的报酬。职工的技能报酬通常是与业务工作挂钩,能力报酬更多的是与职工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就要针对职工不同的工作能力来对自己获得薪酬进行划分。

(六)职工激励

通过在事业单位中建立胜任力模型,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及时了解职工的需求,并且对职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职工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不断的提升事业单位良好形象。

总结:

随着对事业单位胜任力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坚信胜任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翁欣乐,袁论渠.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化和胜任力[J].中国人力资源,2010(5).

[2]章凯,肖莹.胜任力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成人高等教学刊,2010(4).

[3]何斌,孙笑飞.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与应用[J].企业经济,2010(1).

[4]黄春新,何志聪.胜任力模型如何适用于高科技企业研发团队管理[J].经济论坛,2011(8).

第9篇: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微格教学; 师生关系;动态交融;基本特征

现代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不仅仅是技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而作为一项技术它是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来掌握的,当教学作为一项艺术的时候那么它已是科学到达 “神乎其技”的境界。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师资培训概念也经历了教师培训、教育、发展历几个等程。经过多年尝试及探索,师范类学生的微格教学培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它有利于师范类学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我们要细心地分析微格教学的不同阶段中学生与教师的应处于的角色,观察其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微格教育的概念

微格教学又称为微观教学、微型教学等。它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了许多比较容易掌握的相对单一的技能,并且对每一项技能都提出了相应的训练目标,与此同时要用较短的时间来对在职教师或者师范类学生的教学技能做反复的训练。微格教学的创始人爱伦认为:“它是一种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引用)它可以把综合的、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分解为几部分教学片断,从而使综合的、复杂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转变为有清晰目标、可观察的、可描述等特点的相对单一的教学技能演练。微格教学还具有,明确学习目的,突出重点,教学过程的声像化,及时客观的反馈以及,评价技术的合理科学性等特点。

二、在微格教学的各个阶段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

(一)在教学的设计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指导者和设计者

为让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能统一起来,提高教学技能培训的效果,开展微格教学之初,就应该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合理的教学规划设计。教学设计往往要通过团队协同完成,因为这样利于增强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而团队的成员包括指导老师、老师的扮演者和学生的扮演者。在这中建,指导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拥有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在研讨教学方案中,扮演“指导者”角色,对教学设计起引导、监督作用,还要评价设计的合理与否。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扮演 “设计者”角色,承担起教学设计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扮演 “设计者”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教师的扮演者,主要负责设计思路及其实施,是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另一部分是学生的扮演者”,是辅助设计人员,主要任务是给教师的扮演者提供设计改进意见以及相关材料。

(二)在教学的展示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观赏者和主持者

教学展示阶段中,指导教师要静静地在一旁观赏学生们的“表演”,要时刻扮演“观赏者”角色。这个角色是要求指导教师在观赏学生教学展示的时候,做到置若罔闻让学生能感觉到他们的指导教师像“空气”一样,尽量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主性。整个课堂完整的交给学生,由学生来主持 “舞台”。学生作为“主持者”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主持人”角色,由教师的扮演者按教学设计来“主持”教学,是展示活动的“指挥家”; 另一部分是“配合者”。

(三)在教学的反馈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评价者和评价者

在教学的评价阶段,指导教师扮演“评价者”,在这一阶段学生同样也扮演“评价者”。学生扮演的“评价者”有两个视角:一个是“教师”的扮演者从教师的视角去自我评价,即要对他们的教学展示活动做出总结和反思,对教学行为产生的实然和应然状况做出对比分析; 另一部分是“学生“扮演者从学生的视角去评价,即审视“教师”行为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各方面产生的应然与实然的影响间的差距。

(四)在教学的修正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帮助者和修正者

在教学的修正阶段,主体是“教师”的扮演者,它通过一些反馈信息来进一步的理解和反思他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展示,促进了认知行为的一致时,增强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之合理性。同时,“学生”的扮演者和指导教师还承担起“帮助者”角色,积极的协助“教师”扮演者做教学修正是他们的责任。他们主要是要积极的进行引导、提供意见以及判断修正结果的合理与否等。

三、动态交融——微格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微格教学的过程是充满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这就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动态交融——微格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因为此过程中师生关系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要在在生成性的思维视阈之下,对微格教学的各个阶段中师生关系做客观、细致的分析,继而明确各个阶段中教师与学生所应该承担的角色和他们的相互作用方式为教学创造留下空间和可能,因为创造就是“生成的核心”部分。所以,在微格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就是是在此活动中逐步生成的,师生的角色动态交融构成了微格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汪振海,张东慧.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2]李忠国.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讨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

[3]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