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

第1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1.普职渗透办学模式是教育本质的要求

中国近代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就应具有职业性。“凡教育皆含有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因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由此可见,普教与职教不可割裂。

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实现普职渗透、普职合一,无论是横向沟通还是纵向衔接,都已十分畅通。如德国的《劳动法》和《企业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和接受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的义务,每个市民除了接受规定的义务教育(全时制学校教育)之外,还要经过基础职业教育(未满16周岁)方可就业。澳大利亚自1995年起,构建起高中、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立交桥”,使得各种层次不同形式的教育相互沟通、补充和交叉,形成具有梯次结构的网络。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普职渗透办学模式的政策基石

《纲要》指出:“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中明确要求推进普职渗透,丰富学生发展途径,并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课程,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提供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要为其提供教师、场地、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3.职校实训中心立足学校,面向市场,服务社会

2009年上海市教委出台的《上海市职业教育开发实训中心运行指导意见》指出:“实训中心要立足学校,面向市场,服务社会。”2011年上海市教委工作要点指出:“积极利用开放实训中心的资源优势,开展面向普通中学并适合学生特点、普职渗透的劳技教育。”并“试点建立普通高中利用中职校开放实训基地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运行机制”。2012年又指出:提升实训中心能级,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

4.普通中学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的“一体两翼”;二者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已成全球范围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普职渗透就是利用职业教育资源来完成普通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任务。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在模拟车间的亲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收获劳动成果,激发普高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

5.普高学生的实际需求

“现在的学生有升学目标,却普遍没有职业目标,我们的普通高中教育只对升学率负责,缺少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围着高考指挥棒转。”这造成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学生只会考试而不会动手,或动手能力极差。高中生普遍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标准要求、职业种类和紧缺人才,不了解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及该职业所需的能力,他们有比较强烈的掌握和了解职业技能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附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63.2%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76.3%的学生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这说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职业技能培训要求的迫切性,我们有必要搭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让普通高中学生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认识,对未来职业生涯有比较明确的规划和定位。

6.政府搭桥,学校实践,探索普职渗透办学模式

普职渗透是一种教育发展的趋势,上海市职业教育在建的76个开放实训中心中,已有多个实训中心作为中小学校劳技教育试点。2011年,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牵线搭桥,利用中职示范校开放实训中心的资源优势,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普职渗透的办学模式。

二、运用项目教学为普通高中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训

1.实施职业能力培训指导思想

(1)整合教育资源,探索普职渗透的方式和机制

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资源,实现普职学校携手合作,教育资源共享,使职教的就业教育与普教的升学教育相互渗透与融合;探索普职渗透的方式、政策和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普通高中多样化人才成长培养模式探索有效途径。

(2)提升实训中心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能级

根据《纲要》要求和《上海市职业教育开发实训中心运行指导意见》精神,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力争提升实训中心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用职业学校的师资、设备满足普通高中新课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上海交大附中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3)为普通高中培养创新人才搭建平台

上海交大附中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挑选了38名优秀学生,组成“科技创新实验班”。这些学生成绩优秀,很多为全国各类竞赛获奖者,要将这批尖子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而寻求创新。但普通高中不具备学生技能培训所需的师资、设备和活动场所等,而这些教育资源正是职教学校的优势,职教为普教提供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育人

(4)加强职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普职渗透办学模式

职业学校为普通高中生提供职业技能项目培训,既能促进职业学校教师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总结因材施教的项目化教学方法的经验,又可以探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普职渗透办学模式的推广提供经验。

2.职业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第2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通知原文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精神,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市州为主”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

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务

(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两考合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2.考试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实行“全科开考”,包括现有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和地方课程等,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调整而调整。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相关情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应结合实际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各地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考试各科目分值的设定,应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设定的课时、课程容量等为主要依据,避免个别科目分值过低、科目之间分值差距过大。

3.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纸笔闭卷考试,有条件的市(州)外语考试可增加听力测试、口试。物理、化学、生物采取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可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按我省相关要求执行。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实行纸笔考试;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操作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科目由体能和技能项目组成,鼓励多项目抽考选考,由市(州)统一组织实施。音乐、美术成绩由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和技能测试成绩组成,由市(州)确定具体要求。地方课程的考试方式由各市(州)确定。文化学科可以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采取各科分卷或相近科目合卷的方式考试。

4.命题要求。考试命题要充分发挥学业考试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导向作用,兼顾毕业考试和招生考试的不同功能。要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要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基础考查。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命题由省教科所组织,其他科目考试命题由各市(州)组织实施,各地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联合命题。各级教研部门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办法,通过教师培训、编写考试说明等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促进初中教师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面理解和把握。省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命题指导和必要的培训,每年对各地试题进行评价并评价报告。

5.考试时间。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规定和要求,语文、数学、外语考试一般于每年的6月中旬进行。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信息技术7科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及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考试、音乐和美术技能测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不得提前结束课程安排考试。

6.成绩呈现。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采取等级呈现方式的,可以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音乐、美术用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应用,由各地制定学业水平衡量和招生录取相关实施意见予以确定。将体育与健康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其分值权重原则上不低于总分的8%。

7.考试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由各市(州)组织实施。各市(州)要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针对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各地和学校要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2.评价依据。以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包括: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评价和成长发展的记载;各学科的学业成绩记录和学习小档案的记载;参加专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和班级及社团活动的记录,“个性特长”和获得奖励的记载;身心健康状况记载;艺术特长和基本素养记载;校本课程的考查结果等。

3.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反映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搜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每学期末,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写实记录材料整理、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记入综合素质档案。遴选出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学校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便于在招生中使用。

4.结果运用。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择优选拔新生、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各高中阶段学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各高中阶段学校要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公布,规范、公开使用情况。

5.评价实施。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实施办法可参考借鉴我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各市(州)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制定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指导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三)改革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1.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开展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取得经验后全省推广。试点具体任务包括两项,一是计分科目的构成。要在全开全学、全科开考、保障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夯实基础,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稳妥推进”的要求,确定计分科目。现已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的,不再减少计分科目。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探索建立客观真实、方便适用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规范有效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克服唯分数论,要避免人为设定不同等级学生的比例和名额,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近年来各地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经市(州)申报,专家论证审核,决定在绵阳市、宜宾市、眉山市开展试点。试点地区要制定试点方案,根据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进行探索。

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可以暂继续按照现行的方式进行。各地要立足实际逐步改革过渡,最迟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2.统筹普职协调发展。各市(州)要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科学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创新中职招生考核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打通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立交桥”,为高中阶段学生提供选择机会。

3.继续实行优质学校指标到校。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要以50%以上的比例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内的初中学校,重点(示范)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也可将一定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四)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

可给予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市域范围内的自主招生资格和方案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从严控制招生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5%。跨市(州)自主招生资格和方案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教育厅审批。各地要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实际适度审批自主招生学校,加强对自主招生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计划,将招生时间、招生办法和招生程序等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自主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

(五)强化招生管理。

1.严格招生计划管理。高中阶段招生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地要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规定的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要加强招生和学籍管理,公办、民办学校均须按照经核定的办学规模,严格执行年度招生计划,严格按照规定录取新生,不得无计划招生和超计划招生。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招生范围招生,严禁未经教育厅批准擅自跨市(州)招生。具有中等学历教育资格的中职学校可面向全省范围自主招生。各地要积极支持重点(示范)中职学校和经教育厅批准的省级重点(示范)中职学校的宣传和招生工作。

2.严格招生时间管理。市(州)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明确规定当地中小学招生时间,保证九年义务教育依法实施。所有公办、民办高中学校均须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程序开展招生工作,严禁在学生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前学校自行组织招生考试和录取新生,严禁将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提前送到高一级学校就读,严禁学校剥夺初中毕业学生参加中考和录取的机会和权利。

3.严控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全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取消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呈现。各地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同步取消地方规定的各类加分项目。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4.实行阳光招生。各地和学校要在招生入学关键节点,就核心政策、群众关心的政策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宣传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指导。招生宣传必须规范、合法,不得以任何形式虚假宣传资料和信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要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方式、收费标准、招生结果“七公开”,其内容必须在当地的主流媒体、教育网站、学校公示栏等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禁止公办学校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或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生。禁止把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收的学生安排在民办学校或社会培训机构就读。禁止生源学校和教师干扰或违背学生意愿填报学校志愿。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2017年12月底报教育厅备案。要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要充分考虑考试招生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特点,提前公布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二)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提升保障能力。

各地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考场基础条件、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充分保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各市(州)要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各级教研部门要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试卷命题、印制、运送、保管、阅卷等全过程保密制度,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探索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逐步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

(四)做好宣传引导。

各地要认真做好改革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等惠民政策的宣传,为推进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严肃责任追究。

各地要切实维护中考工作的性、严肃性,严格遵守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学校出现的提前私自招生、随意扩大招生计划、违规跨区域招生、擅自提高自主招生比例等违规招生问题,要按管理权限进行严格问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学校及责任人处分。

本《实施意见》有效期5年。

内容解读

一、《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实施意见》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具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所制定。

二、《实施意见》是怎么形成的?

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基本原则、改革目标、主要任务、组织保障做了明确要求,并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改革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制订实施意见”。随后,教育部又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交流研讨各地已经实行和准备实行的中考改革办法,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面要求。

我厅将制定我省《实施意见》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文件精神,推动解决现有问题的重要工作举措,组织力量深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调研,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按照教育部要求,我厅于今年6月将《实施意见》(草案)报教育部初审,并按教育部反馈的修改建议做出修改,教育部原则上同意我省《实施意见》。近期,《实施意见》通过了教育部正式备案审核。

三、《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

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市州为主。

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四、《实施意见》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这次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强化招生管理。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是什么关系?

《实施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我省大多数地区过去已经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二)这次改革是如何处理“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关系?

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同时,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主要由市(州)根据当地实际进行设计,一般仍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没有纳入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三)这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什么新的要求?

一是评价内容上,要求各地和学校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二是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三是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适用。四是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四)高中招生录取看什么,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将开展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总结推广。

一是明确改革试点的两项具体任务:高中录取计分科目的选择构成和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录取中的使用,其中现已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的,不再减少计分科目。

二是确定绵阳市、宜宾市、眉山市作为改革试点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改革。三是明确试点外地区的实施步骤,试点外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但高中招生录取可以暂继续按照现行的方式进行,全省最迟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五)这次改革对考试招生加分是如何规范和完善的?

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取消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各地同步取消地方规定的各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六)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如何规范?

为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可给予经批准的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明确规定了市域范围内和跨市州两类自主招生资格的审批程序和要求。同时,要求从严控制招生比例,市域范围内的自主招生名额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一般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5%;跨市(州)自主招生的招生名额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报教育厅审批。

第3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继2012年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之后,浙江省于2015年3月启动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当前,全省各地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如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怎样的不足,下一步工作如何实施,这些问题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期“视点”,特刊出如下一组文章,其中包括省教育厅教研室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调研组撰写的调研报告,以及课程改革有特色的部分学校的先进经验介绍,以期能对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有所助益。

2015年3月下旬,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浙江省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我省正式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为了解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文件精神落实情况,总结义务教育课改先行学校的先进经验,2015年4月,省教研室17位教研员分5组赴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衢州、义乌等地开展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调研活动。各调研组认真听取市、县(市、区)和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汇报,仔细翻阅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实地查看学校拓展性课程开设场地、设备,共走访中小学校25所,召开座谈会12个,听课19节,参加座谈会的校长、教师、教研员近160人,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430份。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得到基层广泛认同

从调研情况看,各地教育局和中小学都高度重视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各地对省厅文件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组织当地学校校长参加了省厅召开的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视频会,各基层教研部门和学校也都组织相关的单位与教师在第一时间学习文件。不管是基层学校的校长、教师还是教研系统的领导、教研员,大家都比较认可这次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座谈会上,校长们普遍认为《指导意见》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个性化教育理念,把教育的落脚点落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其愿景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教育的真谛,让广大教师看到了教育的春天,对义务教育的发展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导意见》给了学校很大的自,有利于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设。

对包括校长、教师、教研员在内的共430人的问卷调查显示,56.9%的参加调研人员表示“非常赞同”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34.14%的教师对此理念基本认同。座谈中,大家表示选择性教育思想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不仅有助于他们培养兴趣爱好,了解自身特长,而且还能为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成长提供机会。调研显示:75%的教师表示“应该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23.8%的教师表示认同拓展性课程的开设,但觉得“现有条件有限难实行”;还有1.2%的教师表示不要多开,因为“会影响考试”,或认为不要开设拓展性课程,因为“走形式没必要”。

同时,对于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几项重点工作,如增加课时安排灵活性、严格控制区域统测等工作,参与问卷调查人员表示“非常赞同”的比例均超过了40%,具体如表1所示。

(二)学校对《指导意见》持肯定欢迎态度,开始积极落实、完善各项要求

许多校长反映,自2003年课改以来,学校已经慢慢形成了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办学目标的校本课程,并具有相应师资队伍,在改革过程中也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内容,积累了不少经验。《指导意见》将原来学校层面进行探索的东西用行政文件固定下来,为学校进行下一步的改革深化提供了方向。有校长说:“以前困惑于不知课程规划的空间在哪里,都要开齐开足,可是课程哪里来?但现在看到附件,感觉基本解决了。”有校长说:“看到文件很激动很兴奋,给了学校开设长短课、大小课的权利与义务,很有激励性。给学校的课改吃了定心丸。”

不少区域和学校在深入学习《指导意见》后,已经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在已有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如杭州市在确定第一批10所义务教育阶段深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基础上,继续开展指导培训及第二批试点学校申报评审工作。又如安吉县近几年一直要求校校都有校本精品课程和学校特色项目,为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走访的部分学校表示,近几年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实施、校园环境建设与文化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从一些学校的文件条目中,调研组也可以看出区域、学校在政策层面对教育改革的支持,感觉到自上而下的推动力量。

(三)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有一定基础,部分学校率先破冰,对改革有信心

调研显示,不少学校都在拓展性课程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如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基于“积极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积极学习,自能发展”的课程观念,开发了“巴学园课程”。学校有效整合国家课程,开设了国家校本化课程,如语文学科的“生命绘本”、数学学科的“数学文化”等课程,奠定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如“校园心理游戏”“陶韵瓷风”“我爱发明”等,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如杭州天长小学始终秉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进行三级统筹规划,完善具有天长特色的基于差异发展观的课程体系,并确保这一体系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课程的多样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领域。

很多学校提到,尽管之前没有提出拓展性课程的概念,但学校在规范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在社团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其本质也是丰富学习经历、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的尝试,与深化义务教育课改主张的拓展类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慈溪中心小学组建了京剧、书画、舞蹈、器乐、摔跤、科技、泥塑等几十个社团,并每周安排1~3次的校级或班级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又如江山城北小学建立了特色社团课程,每个星期固定2节课时间进行活动,并配备专门的社团活动教室,还外聘一些专业人才作为指导教师,效果很好。

这些校本课程和各类活动的开设为现阶段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助于后阶段学校系统开发拓展性课程,整合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但我们也发现,在通过网站、报纸、视频会议、微信、微博等方式的学习之后,目前只有40.73%的教师了解拓展性课程重点指向“供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课程”,还有19.5%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就是社团活动,13.71%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就是研究性学习,对拓展型课程的理论内涵有待进一步学习与了解。

(四)省厅前期各项重点工作为完善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几年,省教育厅在义务教育阶段先后开展了推进小班化教学、中小学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项目。本次调研显示,这些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改革和配套教学管理改革工作上,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术储备。

如杭州第六中学借助杭州市首批小班化实验学校的优势,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把学校课程中的核心领域课程、广域选择课程、个性特色课程进行合理搭配,将必修、选修整合,率先在2014年秋季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并将七、八年级打通,让学生分层选课,“让吃不饱的吃饱,让吃不了的能够消化”,为各层次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正在进行的七、八年级小班化自主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和常规工作项目制、德育工作导师制改革,使得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又如浙江省小班化实验学校慈溪市逍林镇东小学为学生建设了选择性课题体系,他们实施了三年的童心社团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运作,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学校为了给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课程腾出时间,进行了长短课等方面的尝试。再如慈溪横河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理论学习探讨准备、初步实践探索、深化拓展、嫁接小组合作等阶段,真正形成了“学为中心”的课堂。学校的“六步三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性教学,以助学稿为载体,以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为结构,促成了学校生本课堂模式的形成。

(五)评价改革有亮点有探索,对学生个性评价有期待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参加人员对严格控制区域“统测”、规范校内考试评价的规定表示“非常赞同”(52.24%、47.15%)或“基本认同”(34.58%、46.65%)。调研组从座谈会中了解到,不少学校都有展示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等方面的探索。有的学校实施了等级制素质评价,不再分分计较。有的学校采取星光大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台,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如常山第一小学进行素质报告册的评估监测,建立学生电子档案,一个学生的素质报告单由每一个任课教师写评语,全方位与家长交流。又如杭州长江实验小学采取学生个人“学习护照”的方式开展评价,每一页用雷达图客观分析、记录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综合素养或学力变化情况,较为科学地描述学生群体或个体素养的优、劣态势。这既有助于反映每个学生多个时段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也有助于家长通过“学习护照”来解读和分析孩子的学习特征和行为素养等。

二、调研集中反映的问题与困惑

调查显示,教师和校长们认为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开发和实施拓展性课程有困难”(19.30%)、“课程整合实施难度大”(18.79%)和“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压力依然存在”(18.27%)这三方面。

综合问卷及座谈情况,基层对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与困惑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现有师资难以胜任课改工作的问题

1.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是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关键因素,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理念还不到位,理解和领悟力有限,还跳不出学科的范畴看教育。同时,因为水平和能力,大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任务。调查显示,教师们认为开发拓展性课程最大的困难是专业水平的限制,有67.9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难以胜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目前,大多数学校是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拓展性课程,个别学校则利用家长资源开设拓展性课程,很难做到从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出发开发开设拓展性课程。农村学校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这更容易拉大城乡学校的差距。

2.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过重

《指导意见》出台以后,学校对于课时安排有了自,在保证基本课时的要求下可开设有长短课、大小课。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偏大成了校长自主排课的难题。如温州现在使用的还是1998年制定的标准,而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研中不少教师表示,学校教师编制没有达到省平均师生比,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多数教师跨学科或多岗位工作,如音、体、美、技术类教师除学科教学外,还有大量的社团指导工作。繁重的任务让教师也很难投身于课程的开发开设工作,课程质量也难以保证。

3.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不够

在关于教师培训的调研中,教师们指出,关于课程规划、课程开发的培训很少,而且现有相关主题的培训邀请的专家大部分是高校教师,重理论而少实践,不接地气。他们希望教研系统以后可以多开设一些针对校长、教师的关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的培训班。

(二)课改工作的科学性、正确性谁来把关的问题

1.整合实施难度大

调研显示,“课程整合实施难度大”排在推进课改存在困难的第二位,这一结果与座谈会收集到的问题高度吻合。不少学校,甚至部分品牌优名气响的学校,也提出整合实施是课改的难点所在。校长们提出:学科整合该如何整?怎么整才是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及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整合?整合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任务和地位?学校如何定位教师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以何种途径体现?对应的评职评优渠道和工作量计算如何更切合课改需要?这些都是亟待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合力解决的问题。

2.校本课程缺乏监管机制

不少学校提出校本课程质量如何把关的问题。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才是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随着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学校自编教材越来越多。谁来为这些校本教材的质量把关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的科学性、正确性、适切性如何定义等问题都是基层学校推进课改工作的困难所在。

3.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困难重重

不少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表示不清楚,对于其属于基础性课程或拓展性课程表示不明确。调查还显示,将各学科课程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中最难的前三项分别是“统整资源难度大”(占25.37%)、“组织活动难度大”(占19.40%)、“缺乏指导用书”(18.72%)。此外,社会、家长的不认同,校外活动安全问题压力等问题也在座谈会中有所反映。

(三)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有效对接的问题

1.对区域统测规定的有效实施表示有顾虑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区域性“统测”,但很多校长和教师对这一措施能否真正落实表示怀疑。如何从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很多与会人员觉得难度很大。特别是初中学校,普遍觉得课时紧张,中考压力大。多数初中认为,中考指挥棒不改变,课程改革空间很小,因而对深化义务教育课改持观望态度。在调查中,“区域性统测压力大”排在深化课改困难前三位,也反映了基层教师对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能否有效对接的疑虑和困惑。

2.缺乏方便操作、功能强大的评价平台

校长们表示,学校在学生评价上已经开始进行过程性、表现性评价,但档案袋式评价方式工作量大、保存不易等问题影响了评价方式的改革。不少学校希望能由省厅开发与学籍管理系统相配套的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便于教师或学生自己操作,从而客观有效地记录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真正落实全员育人。

(四)配套政策保障能否有效支撑课改工作的问题

在调研走访的学校中,不乏温州二中这样的传统优质学校,基于优质的生源和强大的师资,学校对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评价育人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努力培养“完整的人”。也不乏杭师大东城中学这样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通过对办学理念、教育质量观的重新梳理,依傍杭师大的专业资源,从“育人”角度出发推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提升。从这些学校改革的经验来看,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绝不是课程、教学或评价的局部改革,更应该是全方位的互为支持的政策性改革。

1.硬件设施不配套制约课改发展

对浙江省绝大多数的普通中小学而言,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必然需要更多的专用教室,特别是农村学校,场地不够的问题必然存在。调查中,“硬件、设备场地跟不上”排在推进课改困难第四位。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区域,硬件的问题更是校长们的头等难题。

2.教师职称、经费问题

在座谈中,教师对在现有职称评审体系中如何投入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开设工作提出了困惑,他们认为很难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去做“无用功”。不少公办学校的校长提出,拓展性课程开发开设、聘请外聘教师等工作均需经费支持,但很多公办学校难以靠自身解决。

3.班额偏大无法推行小班化教学

不少教师反映,大班额问题很严重,尤其在县城中心学校,班额都很大。班额不减,很难实施小班化教育,也很难实施有个性、差异化、有选择的教育形式。

三、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虽然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对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理念和任务表示认同,但调研发现,有的校长、教师对深化课改工作心存疑虑,有的地方仍认为深化课改工作只是走过场,尚没有真正将深化课改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深化课改的目的是丰富学校课程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强化选择性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理念转变问题,继续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切实转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观念,把选择性教育放在首位,把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将深化课改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系统建构,帮助学校做好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学校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要组织各方力量指导中小学校分析自身优势与特色,找准定位,明确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制定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建设规划,构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结构严谨科学、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

(三)统筹安排,统整资源,大力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

学校要正确认识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突破惯性思维,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主动与高中、科研机构、社区、社会团体、企业行业、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面向校外,面向社会,切实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要分层次开发丰富多样的拓展性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既要统筹安排,做到区域内优质课程资源及课改经验共享,也要帮助学校做好与高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部门组织与协调工作,充分利用、统整校外课程资源。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一批适合当地学校选择的拓展性课程。

(四)改进课程实施,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学校要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多学期等课时安排方式,广泛推进小班化教育,在初中阶段组织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学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学校要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把各学科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开展主题模块形式的实践活动。

(五)变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校要坚持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并重,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深化课改的各项要求。在科学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开设各类拓展性课程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革传统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体现学科本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六)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针对调研所发现的师资专业水平有限、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等问题,各级教研部门和师训单位都要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拓展性课程开发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省厅师范处要重点抓好教育行政领导、校长培训,使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提升教育行政领导的课改决策力、指导力,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省教研室要重点抓好教研员、骨干教师、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培训,提升课程发展的规划设计能力、课程开发的研究指导能力、课程实施的引领推广能力。省内各主要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紧紧围绕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实际需要,提高培训针对性与实效,积极主动地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作贡献。

(七)搭建平台,多元辐射课改先进典型经验

针对农村、海岛等边远地区师资不足、资源有限等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全省深化义务教育课改联席会议机制、区域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搭建优质课程资源网络学习平台。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总结推广课改先进经验,定期召开课改经验研讨会,多元辐射课改先进经验,指导、帮助薄弱学校进一步转变思想、拓宽眼界,切实克服因资源不足造成的区域间、校际差距扩大化的问题。

(八)科学指导,规范落实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

《指导意见》把拓展性课程设置权、排课自交给了学校,但放权决不是放任自流,因此各级教育行政、督导部门必须加强深化课改的专项督查,通过督查促使学校严格遵循《指导意见》的要求,确保课程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学校要正确处理扩大办学自与规范办学行为的关系,必须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把选择性教育放在首位,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和教学进度,严格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和各学科的周课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4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和谐发展

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爱因斯坦)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呼唤人文教育的回归,高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旗帜,变传统的知识、能力“二维目标”的考察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察,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笔者认为,应该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大力倡导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深入挖掘新课程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找准人文精神教育的切入点。

在教学中要把知识纳入广阔的人文背景中,做到具体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将人类文明成果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格和人生态度的重要形式,人文学科在学校人文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以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为例,其最大的亮点是开设了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突出人文教育的新课程:《文化生活》。该课程教材紧紧围绕文化与和谐人生、和谐社会的关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与培育等人文知识,既丰富了教材体系,更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新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教材也渗透了大量的人文信息,大大丰富了教材的人文内涵。我校政治教研组充分挖掘政治新教材中的人文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摄,开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2009年获省“十一五”课题研究立项),对实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与此同时,在政治等人文学科的倡议下,该校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也突出对科学的文化解读、加强对科学的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理解。发挥这些课程中人文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使学生获得道德熏陶,提高了道德判断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着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当前,教育受质疑最多的是偏重于科学精神培养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塑造。造成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体制,在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以精英主义为取向的,长期应试教育的一个“副产品”是教师逐渐丧失了个性,缺乏人文化的手段、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这是人文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当代中学教师的人文精神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教师人文素质的基础。(二)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全面、和谐、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观、知识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这是教师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三)要具备现代教师意识。教师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引领者,更重要的是精神进步的引领者,教育的深刻性在于塑造人的灵魂。因此,教师职业的天然使命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让每位学生养成科学的理性精神,具备丰富的心灵和人文情感,不仅能传承文明,更能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应该是充满人道、人性的光辉,从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四)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养成道德、培养人文精神。人格、道德、人文精神的获得更多地依赖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因此教师必须道德高尚、人格完整,心理健康,这也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必须以人文精神来改革现行的教学活动。

传统教学重教法而忽视学法,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分数而忽视人性。新课程要求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实践中感悟知识,在学习中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据此从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对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校《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或辩论、或演讲、或讲座等)和作业模式(或学术小论文、或主题板报、或话剧、小品等),并借助校报和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两个平台来延伸课堂教育,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总之,教育要以教育对象为主体,关注其情感需要与精神、人格、情趣的提升,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一味强调其知识灌输与能力训练。西哲蒙田早就批评知识灌输教育“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和良心空虚”,认为“如果我们灵魂的步履不比较安详,如果我们的判断力不更加健全,我宁愿我的学生把工夫用在打网球上,那样至少他的身体会比较灵活些。”①鲁迪格尔也曾指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②现如今,新一轮课改已经全面展开,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野和抗衡,人文教育的复兴,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正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蒙田.论教育[A].蒙田随笔[C].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②转引自杜时忠.人文教育的理念.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9).

参考文献:

[1]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2004.01.17.

[2]曩宋中学孙加艾.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2007.1.26.

第5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基础阶段。1983年,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必须拥有一支整齐、有序、有质量的教师队伍,并以此为标杆整顿中小学教师队伍,努力使这支队伍具备合格整齐、学科优良、组织合理等特点,排除个别以次充好的现象,将站岗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调动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師资管理制度,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1]。(2)中小学教师职称聘任制度的全面实施阶段。1986年5月颁布了《关于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的通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相关工作和任务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对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与聘任问题做了详细规定。从1986年起,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从试点开始,逐步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展[2]。(3)中小学教师职称聘任制度的全面发展阶段。1991年7月,国家教委、人事部印发的《关于当前做好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的几点意见》使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工作走向了日常化。之后的《教师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都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继续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采用动态的人才任用机制。2009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对教师聘任制做了进一步的深化。(4)中小学教师职称聘任制的完善阶段。2015年8月出台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更完善的指导意见,这也使此次的《意见》成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再次改革的模板。2017年1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新鲜出炉,本次《意见》指出,职称评价将更为科学;要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要向基层倾斜,对艰苦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等有一些特殊政策倾斜。这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无论是在职称评定或是职业发展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突出问题 

1.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偏离教学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内的一切工作都在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而服务。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内容,而不是注重教学内容以外的条件。比如,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列入职称评定的范围内,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大量教师采取非正常的渠道“生产”自己的科研论文。这样的做法不仅无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同时给教育学术领域带来不好的影响。另外,教师的教龄也被作为参考内容,这时最容易出现拼资格的现象。此外,各种无关紧要的荣誉证书也成为职称评定的额外条件。仔细思考,这些非重要的条件往往将优秀的教师限制在职称评定之外。 

2.职称评定限额带来教师之间的的病态竞争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是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激励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所以,职称评定应该给每位优秀教师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不应该限定名额。但是,现行的职称评定划定指标,限定名额,众多教师为了争夺有限的名额而“各显身手”,必然形成一种不健康的竞争趋势。一些有条件获得职称的教师都会想尽各种方式来获得名额,这样的风气滋生了一些腐败行为。另一方面,这种划定指标或名额限定的方式,对于发挥和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其不利。因为在职称评定的竞争过程中,那些善于使用手段的教师更有机会获得高级教师的职称,而同等条件,甚至比他们更努力、更优秀的教师因为缺乏有效的“途径”而与职称失之交臂。如果这样的事实不断演变,那些在职称评定中失败的教师,就有可能在工作中产生消极的态度,无法专心工作,阻碍自身专业化发展道路。 

3.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不科学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获得认可、自我提高的机会,因此,教师职称评定过程的公平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教师职称的评定应该由谁来评才不失公平,这个问题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需要一个比较权威的组织对参评教师的各方面进行审核,运用公平合理的方法,对参评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进行认真考察,建立个人评定档案,整个评审过程应是公开透明的。然而,因学科重要性的不同,在职称评定中也会差别对待。比如,中小学校的小学科教师与主科教师相比,评职过程就会相对滞后,在很多情况下,小学科教师晚三、五年才能获得相应的职称,在评定中级以上职称时,尤为明显。无论是外出培训的机会或是学校中所占地位,小学科教师都很难与主科教师相提并论[3]。另外,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学历、资历、工作成绩以及是否有学术研究成果等,如果简单地将这些项目进行量化,而忽略了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学效果、日常工作表现等方面的定性考核,那么中小学的职称评定就有失公允。职称评定的标准极易把中小学教师引向不正确的发展道路,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打击教师们的工作热情。 

4.乡村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乡村教师晋升机会与城镇教师相比往往不尽人意,这是个极其普遍的问题,尤其在高级职称指标方面,乡村学校的名额更为紧缺。现实中,小学校的中高级职称教师都很少,各级别的职称数量由本校现有职工总人数和相应级别职称人数确定,如果学校超过了固定数额,不会再得到多余的名额。另外,乡村学校中教师人数本就不多,所以那些达到中高级职称评定标准的教师也迟迟得不到分配指标。同时,职称指标是人事部门根据由省至乡的顺序逐级分配的,城镇学校、重点学校往往多于乡村学校,而且在下放的过程中职称指标容易被截留与挪用[5]。2007年,人事部、教育部联合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无论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上都应该保持平衡状态而不能产生明显差异。但是事实上,城乡教师之间职称结构分配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三、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解决策略 

1.创新职称评审机制,实施评聘相统一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应全面反映教师的整体业绩水平,让优秀教师得到社会和业内认可。针对由谁来评审更公正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同行教育专家评审机制,改革之前陈旧的评审委员会组织,制定新的评审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包括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审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尽可能专业的水平、专业的视角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能力进行评价。也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参加职称评审过程,突出同行专家、一线教师在评审中的突出作用。当然也可以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在选择教师职称评审人员时,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邀请外地专家或全国性的专家评审团队。另外,为增强评审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加强职称评审监督。完善评审专家遴选机制,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积极吸纳高校、科研机构的评审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健全职称评审委员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严肅评审纪律,明确评审委员会工作人员和评审专家责任,强化评审考核,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可推行最终结果的公示制度,并且在评审开始前开展公正、廉洁教育。最后,为发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实际效用,教师职称的评审过程可以与事业单位岗位实际的聘用要求进行结合,即采取“评聘结合”的方式,促进职称制度与用人制度的有效衔接。用人单位结合用人需求,根据职称评价结果合理使用教师资源,实现职称评价结果与教师聘用、考核、晋升等用人制度的衔接。学校内的评聘工作将根据单位岗位实际的需求数量来开展,整个资格评审过程既与理论专业要求相结合,又符合实际的岗位聘用需求,实现职称评审、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教师人才资源的浪费,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 

2.发挥职称评审的激励性作用,促进公平竞争 

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教师职称评审,都应该以人为本,以教师自身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激励性,在公平竞争的模式下进行职称评定过程。因此,我们应努力做到三个方面:第一,针对人数众多、涉及面广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建议使用标准参照式的评定方式,因为与常模参照式的限额评定方式相比,前者更易将教师的注意力引到自身方面,以标准条件为参照反思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动力,而常模参照式评定则容易让教师产生对比心理及不健康情绪。为了确保教师职称评定对中小学教师的长期激励作用,可以考虑将职称评定与教师日常工作考核制度结合起来。第二,应适当删除目前实际职称评定中非重要的附加条件,注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实效。比如,教师日常教学的表现、所教学科的教学总结与反思、师德素养、精神风貌、师生互动的成果等内容。这些标准不仅能让教师感受到教学工作中的成就感,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第三,为了保持教师职称制度激励作用的长效性,避免教师产生一劳永逸的懒惰心理,根据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实际规定,职称制度产生的激励性效果在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如何避免职称评定激励作用的闪电效应,是教育管理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遵从课程改革的号召,追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改变过去过分注重教龄、等的倾向。首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考察,坚持把教师的品德修养放在教师职称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校完全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师生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教师的职业操守和教学行为,强化教学育人责任,坚守道德底线。其次,探索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针对教师职称评定中的不公平现象可以建立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最后,将目光聚集在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实际的工作业绩和真实的教学水平。改变应试模式下教育教学方式,钻研新的教学方式,引导青年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内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专业技术评价标准方面,应努力保持城乡之间教师评审的平衡状态,对基层的、农村地区的教师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重点关注对实践教学经历的考核。因为与城镇教师相比较,农村中小学教师享受不到同等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成长环境,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5]。 

4.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为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让每一个乡村的孩子接受与城镇孩子同等教育水平,对偏远、穷困、人口稀薄等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给予更多的支持,慢慢减小城镇、乡村地区间的师资水平差距,国务院在2015年内相继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和《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号召各地及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对乡村教师的特别支持计划,确保通过制度使乡村教师得到同样公平的待遇,使整个农村教育事业获得较好的发展[6]。虽然我国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目前还不尽完善,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实际作用。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乡村教师和薄弱地区的教师在整个教师职称比例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应实现不同地区教育的相对公平,在职称评审制度中,可以适当向乡村地区和薄弱地区给予照顾。比如,城镇教师晋升为高级职称的标准中要求必须有乡村或薄弱地区的任教经验,这样不仅突出了薄弱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又能够促进区域间的师资力量合理地流动。 

参考文献 

[1] 施贵菊,王珏,杜尚荣.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问题反思与对策建议——基于201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2). 

[2] 张健.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 蔡群青,夏海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究[J].教育探索,2016(5). 

[4] 丁山,杜桂娥.我国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探析[J].时代教育,2016(4). 

[5] 蔡群青,夏海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究[J].教育探索,2016(5). 

第6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现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征:物联网时代、知识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些特征全面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变化,给职业教育无限机遇和生机,同时对原有的职业教育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需要职业教育从方方面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在这样一个高速、多元的新时代中生存、发展。

1.行业发展对物流管理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挑战

随着农业、商贸业、生产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懂得所属模块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整个行业所涉及到的其他专业技能有深刻的运用。这无疑是对物流行业人才储备量和综合素质的严峻挑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需要新增就业人员约140万人,所需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此外,现今物流企业有将近2500万的从业人员,这些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7.25%,具有中级职称的仅占3.6%,远低于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物流行业人才需求总量不断增加,需求层次差异日益显著,从高端的物流规划设计人员,到中层物流管理人员及基层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因此,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以及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和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物流管理专业设置高职本科的依据

职业教育应当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实现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依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置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是解决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问题的重要举措。

2.1教育部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除目前已经存在的中职、高职层次外,还应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层次延伸,既满足人们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要求,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2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高等教育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系列。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都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

20世纪中叶,以工程教育为代表的高职本科教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美国有四年制工程教育、二年制社区学院教育。中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也设置了“技术学士”“技术硕士”学位。可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不仅是可行的,也是我国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主要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要求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因此,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如下:

第一,熟悉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报关等基本操作。

第二,能够进行物流项目招投标管理;设计运输、仓储、配送、物流金融业务运营方案,并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具有物流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四,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且要加强培养跨地区、跨国界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总之,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注重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综合,注重地方需要与国家、世界需求的整合。

4.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新体系

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总体思路上:第一,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将从学科导向走向实践导向。第二,技术课程与文化课程从相互分离走向相互整合。在实践导向的课程中,技术课程和文化课程都围绕工作任务展开,彼此之间从一种分离的状态走向一种整合和服务的关系,并且文化课程越来越体现出为技术课程服务的功能。第三,整合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课程要把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整合起来,从课程上去除从学校到工作的门槛。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5.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

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设置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关键。高职教育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注重职教师资的培养和专门技术上的整合。

5.1注重职教师资的三个培养过程

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历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经验的获得和教师培训三个规范化的过程。其中,专业经验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我们明确了职教教师的培养应当经历专业知识的掌握、实践经验的获得和教师培训三个过程的时候,那么,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职教教师应招有工作经验的人,而不是应届毕业生;职教教师的培养应以课程为中心,而不是以学校为中心;职教教师的在职培训应基于职场,而不是大学或者学院;职教实训课教师以兼职聘用为主,而不是专职培养。

5.2注重职教师资在专门技术上的整合

“双师型”教师不是理想的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未来理想的职业教育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我们所强调的“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只是我国职教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只有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整合为一体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整合,标志着一种专门技术的形成,只有具备了专门技术,才有可能实现专业化,成为本专业的专家。

6.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校中厂”模式。企业将仓库或物流业务机构建在校园内,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学生实训、课程建设、科研及教师互兼互聘等方面与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模式二,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二是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实施技能提升训练。

模式三,校企互动式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模式四,“订单”式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

7.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适时按需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进行专业硕士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全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能够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更好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一、在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下选课

2006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有不少普通高中在原来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基础上,开设了人生规划或职业指导类课程,对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有一定探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后,如何让学生学会选择成为一个热点和难点。2015年5月《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措施,有利于对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学业、职业等多方面指导。

普通高中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就向家长和学生介绍学校的课程体系、课程安排以及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政策,引导学生对高中三年的学习进行全盘思考和规划。开学后,学校会给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在修习必修课的同时,学生还要选择修习占周课时总数20%的校本选修课程。经过课程改革,高中学校均开设有近100门校本选修课程,选择修习这些选修课,能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兴趣和专业倾向。在高一学年的学习过程中,学校普遍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还对学生进行多次选考科目意向调查,以便学生在必修课程完成后做出选择。同时,结合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职业体验活动,邀请不同职业的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开设大学专业和社会职业介绍,导师负责日常的指导工作。绝大多数学生会在高一学年或高二上学期结束时,明确自己的选考

科目。

目前,学校已经将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贯穿高中三年的综合性工作,教师全员参与、多部门分工合作,通过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实行导师日常指导、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建立生涯档案等,帮助学生理性选择。调查显示,2014级有98.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选考科目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并和家长商量以后确定的,而选择传统“理化生”和“史地政”的学生合起来不到18%。

二、“必修分层、选修分类、体艺分项”成为新常态

学校课程修习安排是做好选课走班教学的前提。浙江省取消了统一课表,学校在做到每周上课不超过26学时、每学期学考科目不超过8门、每周选修课程不少于20%的前提下,可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三年教学和考试安排,一改全省“千校一面”的教学安排,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课程修习和考试安排。有的学校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按语数英音体美、选考七科和校本选修课三个系列有逻辑地安排课表和考试;也有学校全面开设所有必修和选修课程,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不超过8门学考科目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因学考安排在4月和10月,全省普遍探索“一学年两学期四学段”的学段制教学。目前,“必修分层、选修分类、体艺分项”走班教学已成为浙江省普通高中教学的“新常态”。

“必修分层”是指必修课程采取分层走班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层级对必修课程内容进行处理,形成不同的教学路径和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层级,最终都要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必修课程按照行政班“齐步走”方式开展教学,常常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一般的学生吃不好”“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必修课程的走班教学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习,也促使教师更加细致地研究每一名学生,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必修分层”主要涉及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科必修课程。

组织实施包括:第一,分层处理必修课程内容。学校对必修课程进行了校本化改造,将必修课程分为若干层次进行实施,最终均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每个层次均依据“因材施教”和“最近发展区”原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提出不同教学路径、设计不同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设计分层练习。第二,学生自主选择组成教学班。学校通过确定各层次教学班数量、宣传发动、摸底测试、自主选择、公布名单的方式组成教学班。学生在教学班学习半个学期,自主提出要求,可以进行调整。第三,授课教师平行安排。有的学校实行学生选层次的同时可选教师,有的学校则由学校平行安排教师,承担各层次教学班的教学。第四,改革教学和评价方式。采用“同一科目同时上课”方式排课;分层备课和上课;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制度,将学生日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日常学段检测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一起共同构成学科成绩,用于学分认定。第五,强化教育资源配给。鼓励学校整合资源,一方面盘活行政班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其他教学空间。同时对普通教室专门化改造,尝试建设学科专用教室,逐步将教师固定在教室中。2012年选择4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试点,2013年扩大到16所,

2014年在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推广。

“选修分类”是指涉及高考的10门课程,根据学生意愿分类选课走班教学。目前,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多样化走班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自主选课走班。保留行政班,除语文、数学、英语实行行政班组织教学,其他选考科目全部由学生自行选课,实行走班教学。第二,分部分类分层走班。保留行政班,将同一年级分为不同学部(或单元)进行平行走班,在同一学部(或单元)内语数外实行行政班教学,其他选考科目走班教学。第三,分段分层分类走班。保留行政班,按照学段推进不同学科分层走班,高一下学期物理、化学实行分层走班。高二11月首次学考以后,有选考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意向的学生进行走班学习。高二4月份以后,所有7门选考科目全部实行走班教学,高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自愿原则进行分层走班学习。保留传统的行政班,有利于加强学生管理,培养集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体艺分项”是指体育和艺术课程根据各个模块的项目,由学生选择修习,走班上课。

新的教学安排以及“网上选课、一生一表、走班上课”的个性化教学组织形态,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更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更多考虑每个学生的需求,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到了实处。

三、积极探索学校新的管理制度

行政班“齐步走”的教学管理制度延续多年,学校驾轻就熟,有很强的惯性。例如,一些学校习惯于往常高一学年结束分文理班的做法,要求学生在高一学年结束时一定要将自己的3门选考科目确定下来,而不是让学生随着学业进程逐步明确选考科目,这就使得学生在高一压力过大,难以真正做到理性选择。再如,有学校在学生确定3门选考科目后,打破原来的行政班,按照2门共同选考科目重新组班,余下1门学科选考科目实行走班,虽然这样减少了走班,容易管理,但势必产生学生提前确定选考科目,固化选考科目的现象,影响学生的选择权。因此,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以及选课走班教学的深入推进,原来建立在行政班基础上的普通高中学校运行机制有的已经不适应新情况,需要建立适应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情况的新运行机制。

在广泛调研和汇集意见的基础上,2014年,浙江省对当下普通高中学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有

9个是普通高中学校内部存在的共性问题。(1)关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的问题。目前,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不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国家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2)关于合理安排学校课程修习的问题。按照基础性、适用性、选择性三大原则,不同类型的普通高中学校要合理安排课程和教学。(3)关于有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育人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提高其选择课程的能力,但现在多数学生不善于选择,不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人生目标,如何有效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很重要。(4)关于建立教学班管理制度的问题。实施选课走班后,原有的行政班管理模式需要大幅度调整,从而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评价制度做进一步研究和探索。(5)关于学生过程性评价的问题。根据深化课程改革要求和适应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这样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真实性和发展性。(6)关于统筹安排学科教师的问题研究。按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满足学生的分层分类走班,现有教师的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需要研究各种各样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的方法。

(7)关于教师评价的问题。如何改变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创新乃至建立起一套新型教师评价体系,以突出基于学校特色发展价值观的引领,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协调处理定性与定量、共性与个性、基础与专长、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需要对教师评价做深入研究。(8)关于构建注重过程与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应通过对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因素的综合分析与探讨,有针对性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实证依据和建议,从而构建注重过程与发展的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总体架构。(9)学校教学资源保障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挖掘、教学环境建设、教学后援系统配置等。

2014年年底,我们组织了100所前期已展开积极探索且形成初步经验的学校分9个课题组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阐释问题定义,梳理已有基础,逐步固化,形成可推广的办法。目前已基本形成成果,如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可以采取完善教学安排,让学生逐步明确选考科目,并在选课前公布各科最大容纳量,分散压力;做好校内统筹,采取跨年段授课、按学年计算工作量等,挖掘现有师资潜力;进行区域统筹,做好校际之间师资互补工作;设立外聘教师专项资金,让优质师资发挥更大作用等。

第8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高职分类招生 英语教学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13-02

2013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立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优化教育结构和提高教育质量,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式,今后将根据教育规划纲要“逐步实施高校分类入学考试”,推出了六种招生考试方式,未来高职院校招生将是入学渠道多元化和生源结构多样化的趋势。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地方和高职院校探索符合高职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机制,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就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人数来说已达133万名,占高职招生人数的40%[1]。目前,高职院校对以专业技能成绩作为学校主要录取依据的方式、以单招中专毕业生生源的方式、以面向农林、水利、地矿等行业社会急需的专业推行注册入学的不同层次生源的方式等3方式给予了高度关注。就我院来说,与其他大多数高职院校一样,有普招生、单招生、“2+2+1”三种结构层次的生源并存,其中单招三职生占年招生计划的30%,“2+2+1”占16%。这些分类招生的生源比例将随着《指导意见》的逐步实施而逐年增大,今后将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的改革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英语教学将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1 分类考试招生生源英语水平和能力现状分析

1.1 生源类型复杂,水平参差不齐

以高考为基础的考生,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整体水平比其他类型生源的基础略强,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进行教学,虽然存在一定困难,但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的共同努力,将能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以单招(自主招生)中专毕业生为基础的考生,英语学习缺乏高中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差,水平较低;以注册入学为基础的考生,其英语水平和能力有初中、高中等多个层次;还有“3+2、2+3、2+2+1”等多种多样的生源与之并存,加之生源地域不同,学生所在教学环境和条件存在差异等因素,普遍反映在基础知识薄弱、应用能力差等方面,按《基本要求》实施内容教学,都将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

1.2 自主学习能力差,方法不当,存在厌学情绪

自主学习能力即自我提问、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学习层面来讲主要体现在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进度,科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等方面。然而,除部分普招的学生基础好一些之外,大部分学生虽然也一直不间断地学习,但基础差、底子薄弱,方法和技巧死板单一,缺乏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不探索和了解外语学习策略及方法,更缺乏有效的手段来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将所学知识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读、写能力提高缓慢,造成学业成绩差;部分学生目标不明,对自己认识不清,对未来迷茫,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因基础差、底子薄,阶段性考试成绩差,产生了厌学情绪,对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

2 影响英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班级编排

不同层次的生源编排在同一专业班级教学的现状,不论在教学组织还是在按《基本要求》实施内容教学,都存在着一定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口语表达能力差,导致交流有困难;二是发音不准导致听力差;三是词汇量少,知识面窄,导致阅读理解能力差;四是基础好的学生总是觉得老师上课照顾上述三种情况的同学太多,导致产生抵触情绪或消极应对。基础差的学生有的存在上述一或两方面问题,有的三方面问题都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处在学的好的学生水平提不高,学的差的跟不上的困境之中。这种高度规范与统一的教学,不仅与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更是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难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2 教材使用

由于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层次不一,比较难找到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尽管各职业院校采用精心选用或组织教师自编校本教材等方式,寻求和研究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但还是摆脱不了《基本要求》的束缚,教学理念和实践缺乏对个性的重视和关怀,不能从音标、基本语法、结构等低起点入手,仍然是在初中或高中的基础上开始,课堂教学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的传授、词汇和阅读掌握和操练上,课后练习词汇、完型、翻译、句式、问题、写作等也起点较高比较难,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实际严重脱节,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使教和学又回到教学内容、要求、重点、学业考核等“一刀切、大一统”的旧模式循环系统中。

2.3 教学环境

学生在英语与汉语学习上,虽然都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但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远不如汉语,学生走出课堂就很少有外语口头交际的实践机会,甚至在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按计划进行的教学任务,缺少课堂交互活动,“哑巴英语”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和途径;通过人机交流、师生互动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平台搭建还存在差距,不能满足现代办学理念的需求,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3 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上述现状和影响主要因素的分析,结合我院英语教学的实际和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为了探索可行的教学对策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善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总结提出以下主要应对措施。

3.1 以因材施教的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1.1 分级分层教学,发展个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分级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新生进校后进行英语分级或分层模底考试,将学生分成A、B两级或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合理的课程标准,采用适合学生层次的不光是单一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模式虽然是对传统模式下材、学目的、学内容、学方法的极大冲击,但其主要作用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创造了适合其提高的空间和条件,使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习潜能,调动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1.2 建立健全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络班级,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通道

学院组织教师针对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研究和建设丰富的英语网络教学内容,在学院网页开设专门的窗口建立健全学习网站,将各种教学课件、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录像等资料放在学习平台上,组建网络班级,供不同层次的网络班级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实现个人学习能满足需求、有指导、能互动的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3.1.3 采用基础加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建立具有高职英语特色的“基本应用能力+专业应用技能”的教学体系,研究制定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的教学一体化的总体方案,制定第一学期学习基础英语,第二学期学习职业英语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基础英语学习过程中,指导训练学生掌握好必备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在职业英语学习过程中,根据各行业需要,加强专业应用技能教学训练,注重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中的英语交际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在未来职场竞争的实力[2]。

3.2 以适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内容为起点组织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按《基本要求》,不论统编或校本开发的教材,面对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起点还是有些高,实际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为了达到学生水平和能力有实质性提高的目标,必须建立适合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树立以任务型等新理念模式设计教学,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不能只用一本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部分内容就进行教学,而应是多途径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入手,提高学习效率,这才是达到英语教学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3.3 以建立互动、促学的交流平台为抓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打造课内外听、说有场所,交流有平台的英语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互动学习氛围,起到课内东西课外消化,课外问题课堂解决的促学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位强化培养学习兴趣。

3.3.1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杜绝满堂灌的方式,以合作、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学习内容、思想和观点等方面的交流,调动学生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和行为,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3.3.2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强化课堂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应用

创设校园英语学习园地、论坛、英语角、口语竞赛、记单词竞赛、英语话剧表演等各种不同主题的英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英语学习实践的机会,进一步巩固、落实课堂教学内容。

3.3.3 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络班级资源

在学习方式和方法上加强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爱好等选择学习内容,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独立、自主、互动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3.4 以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为考核标准,激励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多元化招生是一种全新的入学模式,带来的不仅是新的学生和新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才能体现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才能起到不断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提高有效作用。

3.4.1 加大平时学习评价在学业成绩中的比例,加强兴趣和动机的培养

对于注册入学和单招的学生来说基础差、学习的自觉性也比较差,长期以往惧怕英语学习,经常出现课堂教学出勤率低、精力投入不够、课后作业抄袭或质量差、互动参与被动等现象。教师要通过日常教学中课堂出勤和活动、课堂测验、课堂和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方式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给出整个学期的平时成绩,其比例可占50%,再与期末学业考试成绩按比例换算出学期总评成绩,不再“一考定成绩”。这种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基础差而努力学习、有信心而提高慢的学生是极大的鼓舞[3]。

3.4.2 社会等级考试纳入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其在考核评价中的作用

对参与大学英语四、六级,A、B级等国家级等级考试,并获取相应等级证书的学生,获A级及以上者按占平时成绩40%、B级按占平时成绩30%的比例与学业考试成绩的比例加合计算总成绩。

3.4.3 竞赛获得额定内的奖项纳入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笔者近几年来实际教学的了解和掌握,基础差的学生,不是听、说、读、写、译的基础知识和英语交际的能力都差,这些学生在上述谋一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亮点,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不同层次和级别的竞赛活动,积极引导和激励其学习英语主动性,其竞赛成绩,可按照参加全国竞赛在额定等次内的获奖者折算占40%的平时成绩、参加市厅级竞赛在额定等次内的获奖者折算占30%的平时成绩、参加学院竞赛在额定等次内的获奖者折算占20%的平时成绩与学业考试成绩的比例加合计算计入学业总成绩。

在计入学业成绩时,以上三项折算占平时成绩的成绩,对获得多项成绩的学生只选择其中最好成绩一项,不重复计入。

参考文献

[1] 焦新.高职招生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N].中国教育报,2013-06-04(1).

第9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范文

蒙城六中开办高中教育仅仅几年的时间,即取得的这样骄人的成绩。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蒙城六中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为何能如此快速的成长?

一路风雨,一路高歌

蒙城六中1996年办学,2006年开办高中,是蒙城县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十五年的办学历程,勤劳智慧的六中人用进取和开拓谱写了一曲曲创业之歌、奋斗之歌。

作为亳州市示范高中和全市第一所城市示范初中。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第五、六、七、八、九届“文明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少年科学院会员单位,省级“五四”红旗团委,市级示范高中,市首届“十佳”文明学校,市“无烟学校”和市“青少年维权岗”十大杰出单位等。

丹心系国运,不悔衣带宽。1996年学校创办时,没有自己的校址,只是租用县农机学校的一栋小楼:两间办公室,八个教室;教职工35名。如今,学校已拥有东、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174亩)。

学校在教师队伍的组建上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以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以引进优秀大学本科生为补充,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高度敬业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410位,专任教师396位,硕士学位12位,高级教师125位,国家、省、市级优秀、骨干教师60位,省级教坛新星2位,市级教坛新星20位,县级教坛新星52位。

在2011亳州市青年教师高中优质课评比中,方奔、邵玲、张瑜分别荣获数学、体育、政治课一等奖(第一名),并代表我市参加全省优质课大赛;九年级化学老师刘韫韬获得市化学优质课一等奖,省优质课三等奖。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规范管理和特色管理,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断提高:

在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六中有9位同学获国家级奖,5位同学荣获省级奖,占全市获奖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在2011年12月5日举行的亳州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表彰会上:蒙城六中荣获“2011全市高中教学成果优秀奖”的一等奖和特殊贡献奖,是全市唯一一所同时获两项大奖的学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在全市统考中,均以亳州市市级示范高中学校第一名的成绩分获一等奖。

初中教育稳步发展,始终居于全市领先位置。

科学管理,文化育人

历经15年的积淀,学校确立了“以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创建和谐校园”的管理理念,决心把学校做精,做出特色来,不盲目追求规模,也就是说在教育上创品牌。“强化品牌初中,打造优质高中”,形成自我特色,是蒙城六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宽容是尊重的内在因素,尊重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不仅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之源,也是同志们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学校教职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集思广益。领导正确决策,同志们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强,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人人争当楷模。

学校与社会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尊重,形成合力办教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就需要宽容,既要宽容别人的错误,更要宽容别人的过失。严于要求自己,以更宽广的胸怀对待他人,有了宽容的基础,就有了尊重的意识,就有了和谐的基础。

在校园内有了和谐,大家心情舒畅,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学校领导最大的职责不在于抓多少教学,而在于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与营造适合于师生成长相对宽松和谐的环境。”白学军校长如是说。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坚持以德育人,努力提高学校成员的人文品位。

每周组织教职工例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责任心,教育教职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

利用校会、班会、晨会、团队活动等,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学生的保洁意识和爱护校园环境意识。

通过对“留守”学生、“特长生”、“学困生”的个别施教和帮扶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办好“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和心理咨询室,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新三好”(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评比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好人”评选活动。着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及传统节日活动等。

学校认真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上好“两课一操”,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艺术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实《亳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项目“2+1”实施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每天课外活动全体举行千米耐力跑。

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学校发动全体教职工集思广益,通过橱窗、板报、标牌、广播、楹联、假山石题字、墙壁文化等多种形式,努力在校园营造温馨、和谐、高雅的育人环境。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设立班级图书角,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添置音、体、美教学设备,改善师生教学条件。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面对当前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以及留守子女多、教育管理难度大等新问题,蒙城六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教育向精细化迈进。

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六中的老师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代价。他们常常为工作而忘记了吃饭和休息,经常是很早到校,很晚才离开学校。他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长年累月泡在学校。在学校与家庭之间,他们把天平完全倾向于学校,真正做到了忘我工作、鞠躬尽瘁。很多孩子的家长被他们这种无私敬业的精神深深感动。

从春天到严冬,又是一个轮回。多彩的工作阅历,不断提升着老师们的教育艺术水平和人生境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默默地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为他们始终坚信:人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出来的。在教育工作中,他们用行动实践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的人生准则;他们充分挖掘中华文化中关于如何做人的优秀范例,教育学生;结合实际,用事实引导学生,规范其思想行为,培养学生求真、向善、崇美、尊重、理解、宽容等美德。

和谐校园建设首先是教学生热爱生活。“人只有充满爱心,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好,才能获得成长、进步的源动力。”学校德育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心灵,尊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学生人文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生朝着幸福和成功前进。学生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便把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教育者的肩头。学校的责任就是要使学生每一步都朝着幸福和成功前进。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全校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向上的情怀;在人生的征途上,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深化改革,开拓创新

学校努力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团队;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中心,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突破口,狠抓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并采用多种方式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业务能力的再提高。

“立足校本研修,走出去,借它山之石增强发展能力”,与安师大附中成为结对子学校,与合肥四十二中开展合作,派出教师赴上海闵行区学习。同时更加注重把学习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在全校内交流和推广,有效传递学习效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方式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并不断引活水之源,努力打造学习型和谐学校,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以教师为主体,形成浓厚的教研文化,使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更具特色。

致力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的形式,青年教师在学习中提高,在交流中成长,在竞争中成才。

全面贯彻新课改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制订和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狠抓教风、学风、考风建设。通过学情调查、课堂观察、家长会及家长接待等多方式的反馈渠道建立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主流和趋势。学校确定了推进高效课堂工作的“问题引领、意识先行、注重消化、稳步推进”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