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旅游与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内旅游花费及收入情况由上述数据和趋势图可见,我国农村与城镇居民在旅游这一项消费上都是呈现增长趋势,但是消费差距明显的特点不难看出,且差距成增大趋势,这与我国多年以来的经济二元性有关。所以在分析旅游消费这一问题上,要将农村与城镇分别研究。由上述数据和趋势图可见,我国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都是呈现增长趋势,但是收入差距明显的特点不难看出,且差距成增大趋势。
(二)协整检验1.城镇。通过ADF平稳性检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旅游人均花费呈现二阶单整关系。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通过消除模型中存在的序列相关,最终协整关系为:TC=547.725047031+0.0183569192314*YC+[AR(1)=0.583285277926](7.13)(3.07)(3.28)模型表示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城镇消费增加0.018元。2.农村。通过ADF平稳性检验,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旅游人均花费未能呈现同阶单整关系。所以对自变量取对数,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对数与农村旅游人均花费呈现一阶单整关系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通过消除模型中存在的序列相关,最终协整关系为:TR=-560.1251217+97.65907979*LYR+[AR(1)=1.14,AR(2)=-0.66,MA(1)=-0.997](-6.60)(9.24)(7.95)(-6.32)(-4.91)模型表示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城镇消费增加97.66%。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述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存在着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人均旅游消费的双向因果关系。分别存在着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不存在明确的双向因果关系。
(四)结论城镇居民自发性人均国内旅游消费为547.73元,农村居民自发性旅游消费为-560.13元。说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还较低,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进行国内旅游消费,旅游消费对他们来说仍属于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与人均国内旅游花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则会有0.018元用于国内旅游消费;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元,国内旅游消费会有97.66%。
二、政策建议
(一)继续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旅游业发展综上结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与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旅游消费的基础,所以增加工资、减税、补贴等有效增加可支配收入的措施的实施是增加旅游消费、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人均纯收入之间也存在这长期稳定关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也是促进农村居民将收入用于旅游的一项措施。目前,我国居民已经基本能保证温饱,当收入提高时,用于文化娱乐消费的增加支出要高于用于吃穿等的增加支出,所以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二)应保证旅游消费的持续增加,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才能带动经济增长旅游产业有条件发展为我国核心产业。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带动运输业、餐饮业、酒店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我国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旅游业相对于工业等产业低碳环保。我国可以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核心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从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可以看出,无论城市和农村,人均旅游花费的增加都是人均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这就说明,旅游花费的增加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带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三)发放旅游消费券在2008年,杭州、广东、洛阳、南京、北京、菏泽、湖南分别先后发放了各种形式的旅游消费券。对于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各方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在我看来,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偏低,所以增加收入对于旅游消费的拉动作用有限,所以发放消费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认为在发放旅游消费券的同时,各地方政府应当有效规范景点门票、餐饮、住宿等相关价格,不能让消费者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茶业经济;茶文化;发展
1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与茶业经济发展价值
1.1茶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工业等相关领域飞速发展,并实现了巨大的变革,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样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其中人民群众越发重视旅游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满足,这也代表了我国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中极具生命力的发展产业之一,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以本地茶叶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茶文化旅游的新型增长点,例如福建省武夷山以大红袍茶文化为基础,推出了印象大红袍体验旅游项目。诸如此类,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仅体现为旅游形式的创新,更加推动了相关地区茶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也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渠道与路径,进一步提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融合的效果。
1.2茶业经济发展的价值
茶文化在我国已传承多年,其中普洱、龙井等诸多茶品种已经被社会大众耳熟能详,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背景以及丰富的茶文化内涵,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之后,我国的茶文化以及茶叶品鉴、制作等相关工艺飞速发展,并共同凝聚成茶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至今,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依托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特别是我国当前不同的产茶地域,其茶文化各有不同,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咏茶、品茶等特色茶文化活动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可以以此类茶文化活动和茶文化载体作为旅游项目的特色,着重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相关产品的重要文化内涵,既推动了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也能以茶文化旅游作为载体,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实现地区社会稳定的目标。
2茶文化旅游发展中茶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旅游产品需求缺少创新
在不同地区茶业经济发展中,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要素,既推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样也起到了传承茶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进行深度游体验游,与以往相对于浅尝辄止的旅游消费需求有了较大的差异,这也使得游客在进行茶文化旅游时的消费需求随之增长。出现此类问题急需茶文化旅游发展产业进一步创新旅游产品,全面迎合消费者和游览者的口味和需求,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前提之下,迅速抢占茶文化旅游的先机。另一方面,茶文化旅游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仍旧为相对新兴的产品之一,再加上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探究茶文化的起源以及茶文化独特的内容,深入体会品茶、鉴茶以及茶叶制作等相关工艺,游客们希望能够深入到茶文化旅游体验之中,对此需要不断创新茶文化旅游项目,以此助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很多地区的茶文化旅游以及茶业经济发展仍然留存于表面,处于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难以充分焕发茶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2.2缺少对茶文化资源的挖掘
在旅游市场发展进程中,行业规范尤为重要,需要对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严格的规范与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与措施,强化了政府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监督与指导,但是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乱象。例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茶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很多地区仍然缺少对茶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甚至有时难以保障相关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在茶文化元素挖掘方面有时存在盗版和伪造的问题。如部分地区在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受到茶叶生产地域的限制,直接在不符合该品种茶叶种植和生产的区域打造盗版的茶文化园和采摘中心等,以求让游客进行体验种植和采摘,虽然实现了对游客的引流,但是此种做法也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难以有效助推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茶文化旅游宣传水平存在问题
当前不同地区在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宣传和推荐手段各具差异,虽然很多地区在进行茶文化旅游宣传时会选择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兴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旨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宣传的范围,但是宣传到位并不意味着茶文化旅游相关产品的质量能够随之增长,这也会导致大幅度涌入的游客会给地区茶文化旅游项目,甚至是茶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一味重视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产业经济发展项目的质量和水平,而忽视了宣传与推荐,也往往会导致相关茶叶产品难以向外推广,并进一步产生滞销的问题,不利于茶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明确二者的功能和定位
首先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定位。茶文化旅游以及茶业经济发展首先需要保障相关茶叶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定位,有效提升相关产品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外部形象打造进行推广,让诸多实体化有形化的茶叶产品逐渐塑造为独特的茶叶品牌,并成为相关地区的特色品牌之一,以更好的实现在行业市场竞争中有效的市场区分,强化品牌的引导力量,有效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于茶文化以及相关茶叶产品的关注度。其次,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功能性定位,在进行茶产品的展示时,可以将其作为茶文化旅游的重要项目和活动之一,以此提升广大游客的购买欲望,并进一步推动本地区茶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在进行茶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时,可以集中呈现查产品的功效以及主要核心价值理念,可以通过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和宣传渠道,着力突出茶文化及茶产品的特色,并进一步获得良好的茶业经济收益价值。最后,可以以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和渠道,畅通本地与外界茶业经济市场的联通性,既提升茶产品的知名度,同样也能助推该地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3.2全面保障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
茶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在于该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要始终站在全局化发展的角度,明确茶叶产品与茶文化旅游,甚至是整条茶业经济发展的链条之间的连通性,明确此条价值链的价值实现,实现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有效融合发展的良好前景。在茶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全力打通茶叶产品与茶文化之间的融合性效果,促进与相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融合,实现茶文化旅游与地区茶叶产品和茶叶产业的良性发展前景,为茶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驱动力。
3.3着力凸显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特色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在茶文化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和不同,因此在发展茶文化旅游时,也可以将此类特色和不同作为吸引消费者和旅游人群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在各地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挖掘和发展进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该地区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历史渊源、主要发展特点等,并以此作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特色要素,进一步助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如果本地区的茶叶采摘旅游项目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在采摘时节集中开办茶文化旅游节或茶文化旅游纪念日等等,进一步凸显茶文化旅游的重要特色,让游客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茶叶的种植、采茶、烘焙以及相关茶艺艺术,不断增强游客游览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加大旅游者对于该地区茶文化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的了解,大力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3.4打造更加融合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
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茶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游客以及茶叶销售链条中的相关渠道经营商,游客和中间渠道商同样也是客户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深入推进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着力打造更加融合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首先在中间渠道商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渠道商是茶文化以及茶业经济发展链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要明确渠道商与茶业经济之间的稳固性关系。例如可以在茶文化旅游节和主题纪念日等重要节点邀请渠道商进行参与,提高渠道商与地区茶业经济之间的连通性。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好游客这一客户关系主体,可以在茶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文化节等重要的活动节日,大力推广茶叶产品,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与此同时可以借由不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文化节等,提高茶产品以及茶文化的宣传与引导,推广相关茶保健知识,不断增加茶文化的喜爱人群,为茶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商机和发展人群。最后,在发展茶业经济和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可以充分应用各类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提高对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文化的宣传与引导,不断增强茶文化的民间认同性,为茶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茶文化尤为重要,同样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可以以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对此本文从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以及茶业经济发展价值出发,探索茶文化旅游发展中茶业经济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肖黎.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福建茶叶,2020(10):74-75.
[2]魏嘉莹.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种子科技,2020(14):115-117.
【关键词】旅游地;旅游开发;经济与文化
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旅游产业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已经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文旅结合促进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繁荣,实现了两大产业的共赢共生。但是旅游开发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合理平衡,如何更好地处理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业界和学界争论非常激烈的话题之一。
1.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注入有利于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旅游已经毫无异议地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它以其巨大的乘数效应以及出色的产业拉动能力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纷纷将其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真正把它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来发展不过20余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20几年里,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把它纳入当地主要支柱型产业。各地之所以在旅游上倾注了如此大的热情,我国旅游业之所以取得今天喜人的发展成就,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受着旅游业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给旅游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同时可以改善就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搞活地方经济的理想的切入点。尤其对于那些不具备工业发展条件的地区,发展旅游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正因为此,旅游业业已成为许多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中西部贫困地区,尤其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极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许多地区也正式靠着发展旅游改善了生活,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唐雪琼、车震宇在《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描述了元阳县箐口村旅游开发给当地的经济带来的影响。文中写到,“村民参与旅游业,经济收入增加。箐口村2001年10月开始收门票,2003年门票总收入72580元,其中的30%分给农户,平均每户分得144元。数目虽然较低,但对于一个人均年收入仅500元左右的哈尼村寨来说,它的分量是重的,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村民们对村寨旅游的信心,将会投入更高的热情到旅游业中。箐口村哈尼村民经营的饭店四家,其中两家兼营家庭旅馆,阿升农家和阿略饭庄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是村寨中最富裕的人家,虽然旅游淡季也种田,但家庭经济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箐口村有五个旅游工艺品商店,都是外来人员经营,村民通过出租房屋增加收入,每月100-150元;村民中有10人参加村寨旅游管理和歌舞表演,月收入300元;还有部分村民如卢坤荣家,勤劳的女主人充分发挥自幼学得的纺织手艺,纺纱织布,缝制精美的哈尼族传统服饰,作为旅游商品出售。而效益最好的杨文村的工艺品商店,年利润在一万元以上。通过发展旅游业,这些农户的家庭经济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旅游收入在家庭经济收入中占了较大比重。收入的提高带来了村民受教育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开拓了眼界。
2.旅游开发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渗透会冲淡旅游地的固有文化特色
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产业,同时旅游也是一种社会事业。旅游给地方经济带来一定的注入的同时,也会给旅游地的文化和社会造成相应的影响。随着游客的到来,不同文化汇集于旅游地,势必造成一定的文化碰撞与冲突。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旅游地固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传统习俗等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关键词】 旅游资源;全城全域;灵魂
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是旅游主体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旅游立兴旺发达的源泉;旅游则有利于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优化文化和保护文化。
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一) 旅游经济的发展最高境界乃是与文化的交融。不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自然景观的亲近,都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文化的本质又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他天然地融合和体现于旅游全过程。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最大众的交流方式,必然是展示文化、传播文化、推动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程度。
(二)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个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旅游业已进入一个大发展的重大调整期,旅游与文化表现出了一体化的深入,共生的共同发展趋势。
(三) 旅游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文化文化,重点在“化”,不在文,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旅游作为“化”的途径。现有的文化传播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而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传播形式活泼多样容易被人们接受,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旅游在文化传播方面旅游具有很大的优势,很多旅游景区、景点都是各种教育基地,比如纪念馆是红色教育基地;佛寺道则可以传播佛教、道教文化;博物馆、文化馆更是包含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旅游参观让文化深入浅出,不再晦涩难懂,我想也是孔夫子当年带着他的三千学生周游列国讲学的原因之一,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世人,教育可以通过“游学”的方式进行。其实,文化又何尝不可以通过旅游的方式传播?所以,旅游是文化寻求新的传播途径的突破口之一。
二、文化与旅游的发展路径
(一)旅游的“十二头”理论,为文化与旅游的发展提供载体。有看头 2、有玩头3、有住头4、 有吃头5、有买头6、有疗头7、有行头8、有说头9、有学头10、有拜头11、有享头12、有忆头13、有回头
(二)“六个一”工程,促进文化旅游的结合。1、一个好的广场;最好是能够体现当地的风情特征,民俗文化。2、一条好的街道;最好不要低于500米,每一个门面都要精心设计,切记不能卖农药、农具,要有咖啡馆。3、一个好的博物馆;比如体现现代与远古的桥梁,体现生活方式的变迁等,核心是文化。4、一个好的购物中心:可以展示当地的纪念品,特别是能代表地方文化的纪念品。一个纪念品就是当地文化的浓缩。5、一台好的节目:这台节目一定要代表当地的文化特色,比如遵义的《魂》、江西的《红歌会》、陕西的《梦回延安保卫战》、广西的《印象刘三姐》等。6、一个好的宣传片:体现当地的风俗、风光,用多种语言,一定要有英语,时间一般控制在八分钟左右。
(三)旅游“四个化”,促进文化与旅游全面发展
1、全城全域旅游化:全城全域旅游化是在有条件的旅游城市或目的地提出的具有战略性的一种发展思路和理念,即将整个城市或区域作为旅游吸引物,整合、提升和创新一切能为旅游所用的资源和要素,发展成为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要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和主导性产业,引导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功能配套等规划和建设。
(1)以全城全域旅游化的规划理念为引导。要确立“城市即旅游”的新理念,以全城全域旅游化的规划理念和手段把旅游发展全方位地融入城市和区域整体发展,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2)以旅游功能的提升和完善为抓手。一流的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一定也是高品质生活、高品位休闲的旅游城市。(3)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营造旅游环境为保障。一是注重软实力建设,建设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注重服务品质,树立“中国服务”品牌。三是要大力提高民众好客度。(4) 以绿色田园城市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有力载体。将田园城市作为旅游发展的整体吸引物,全面体现生态化、人性化、生活化、个性化和和谐化等现代城市特征,倡导旅游发展与城市环境的完美融合,以实现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
2、多种资源旅游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外延,是无极限的。要整合资源、挖掘资源,创新资源,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转化和开发可利用资源为旅游所用,以超旅游资源观的理念,跳出资源看资源,满足当前大众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3、各行各业旅游化:各行各业旅游化是指通过各部门、各行业的通力协作,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向满足旅游需求和实现旅游功能转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集群,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1)农旅融合,推陈出新。要用景观的概念来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来经营农业,用旅游的方式提升农民收入。(2)工旅融合,增色添辉。结合工业资源基础,深入挖掘,做精做强,延伸旅游产品领域,以工业品牌的影响力带动旅游开发、以工业品牌的多元化丰富旅游产品,注重体验性和知识性,打造特色工业旅游产业链和产业基地。(3)文旅融合,提升品质。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文化为灵魂,以文化显个性、建品牌、拓市场,打造旅游文化品牌,营造旅游文化环境。(4)商旅融合,人财两旺。商旅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发展商务会展旅游,要走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信息化之路,建立多样化的旅游吸引物,提升品质和吸引力;发展商贸旅游,以建设商业旅游综合体为突破口,扩大区域影响力。
一、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
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指的是对法律、行政、经济、科技、规范以及教育等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对一切可能或者是已经损害到旅游景区环境的活动以及行为施加一定的影响,对旅游景区的发展以及有关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得旅游景区的环境不仅能够满足游客们的需求,而且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象发生,使得旅游景区能够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之间的有机统一。
(一)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现状
(1)欠缺污染防治与控制等措施。现阶段,从大多数旅游景区来看,对于环境资源等均缺乏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旅游景区当中经常存在着大量分散的、隐蔽的,而且难以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生活垃圾,对于一些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历史文化古迹的污染、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均没有进行有效地防治
和控制。
(2)景区工作人员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传统观念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根本不存在资源损耗问题,而这一传统观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旅游景区工作人员的环境不友好行为,除此之外,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往往会为了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对游客流量毫无节制的放纵,从而使得旅游景区的环境超过其承载极限,这边导致了资源的严重破坏。
(3)游客及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目前,尽管游客的整体素质均在提高,但还有很多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景区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等对旅游景区环境进行随意破坏,而当地居民也经常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景区的环境破坏,这边对景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
(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现阶段,尽管国家已经颁布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等,当时对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管理方面的地方性的行政法还有所欠缺,除此之外,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将其正式纳入景区管理体系,还缺乏一些专业的景区环境的管理人才。
(二)对景区环境管理方面的建议
1.自然环境管理。旅游景区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的而一个基本保证便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景区的可开放应该以自然生态保护与培育为基础,使得景区的综合效益能够达到最优化,当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冲突的时候,应该始终坚持环境保护。根据实际需求对景区进行划分,例如生态保护区、生态敏感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等,对每一区的开发行为与保护力度进行明确。除此之外,还应该将游客的消费区与游览区进行划分,使得产生的生活垃圾能够进行集中处理。
2.历史文化管理。对景区内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和管理,在景区当中构建现代化设施的同时,应该对旅游区的传统特色以及历史风貌进行充分的发掘和保护。对旅游景区当中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应该注重对景区内文化氛围的营造等。
(三)旅游基础设施管理
应该注重加强旅游景区内的交通设施,使其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便利、舒适的交通,将生态学原理引入到旅游基础设施管理当中,对区域当中的设施配置做出相关的规定,使其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旅游市场秩序管理
注重维护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使其能够达到相互协作的目的,对于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进行抵制,为游客们提供公平交易的旅游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保卫安全措施,确保景区 以及周边社区能够保持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旅游景区的文化渲染设计分析
(一)基础为个性创新
旅游景区应该具有一定的特色,有自己读个的主体,能够使得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这便使得旅游景区能够区别于其它景区,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其在市场竞争当中的竞争优势。
(二)核心为价值观念
旅游景区内的销售人员工作的目的仅仅局限于让消费者了解旅游景区的外贸特性,使得游客的旅游目的得以实现,但是对于该旅游景区当中凝聚有多少文化因素,以及其与消费者消费观念有何联系等等均没有进行考虑,而旅游景区的文化渲染设计恰好能够对这些不足进行弥补,它能够有意识的发现、培养或者是营造某种核心价值,从而使得旅游景区的旅游目标得以实现。
(三)根本目标是互动共鸣
旅游景区的文化渲染能够充分表现景区内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取向,尤其注重游客的满意度,能够在较低的生产与营销费用基础上为游客提供更多超额价值的产品,能够为游客营造较为满意的旅游环境,除此之外,还应该借助旅游景区内涵文化的亲和力,能够在旅游景区与游客之间建立共同的认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能够最终达到与游客价值观念的共鸣。
三、结束语
关键词:地域特色;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乡土;创新
1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现状
1.1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是缺乏统筹规划思想。大都以乡村游览、乡村农耕或运动项目、餐饮服务等为主,在一定区域内,除了旅游服务机构名称不同外,所提供的模式和产品几乎一样。二是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盲目投资和开发。
1.2产品开发零碎,缺乏挖掘深度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东凑西搬似是而非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发掘民俗文化内涵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
1.3游客分布不均衡,经营周期短
对大部分游客而言,乡村旅游的选择在目标上仅仅是一种退而求次或是一时兴起的对象;在时段上,游客往往选择周末时间或者法定假日时段的某一两天;在游客源地性上,绝大部分游客来自于某个乡村旅游地的周边区域,游览时间一般只有1~2d,形成游客分布不均衡情形,严重影响乡村旅游收益。
1.4服务设施不完善,缺乏乡土特色
乡村旅游餐饮卫生状况和服务质量差别较大;特色的乡村建筑被红砖到顶、白瓷砖贴墙的建筑替代,河道和村内排水沟被做成混凝土护坡,民族特色的祭祀活动正在逐渐消失,乡村城市化问题突出。
2加强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建议
2.1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发展乡村旅游的的根本出路在市场,吸引市场注意的关键是瞄准市场需求。只有建立市场机制,才能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强化市场机制,才能激发蕴藏在文化内部的强大活力。为此,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动文化大发展,人才队伍是关键。为此,必须强化人才支撑,努力造就一支懂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具体讲,就是要抓好四支队伍:一是文艺创作队伍。二是文化企业家队伍。三是文化经纪人队伍。四是文化管理队伍。创新文化管理人才选拔机制,加强文化管理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激励保障和奖励机制,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3加大对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对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在对旅游景观规划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有序的方案,并及时解决在开发乡村旅游景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景观规划是围绕着人与自然展开工作,对村民予以尊重,而且人类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及时改造,不要在建设景观项目中只顾利益忽视生态环境,只有保证二者和谐,才能打造出生态乡村旅游景观。
2.4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
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中,加强政策资金的引导性,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当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政策为线、县城为主、项目惠民”的原则,实现“以政策引导土地利用,以城市建设吸引资金,以项目投资带动民生投资”的良性循环。
2.5加强乡村景观的保护管理
一是各级基层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明确分工,定期对各个景观的状况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运行状态的正常。二是要广泛宣传,增强村民爱护景观、保护景观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基层组织的组织、监督作用,对各种破坏景观的行为进行监督,加大保护和管理的力度。
2.6加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充分的结合起来,既能够体现传统的文化韵味,展现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把现代艺术设计元素充分地融合到乡村景观的建设与设计当中,做到传统艺术与流行元素融合式发展。
3结束语
关键词:遗产经济 遗产旅游 文化遗产管理 研究评述
当代的文化遗产早已被纳入旅游与经济体系之中,因此衍生出“文化经济”(Cultural Economics)以及“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两种新兴的概念。旅游与经济两个相互映衬也相互牵制的因子,使得文化遗产的风貌可以持续不断地与周边场域相互影响与融合,“遗产经济”(Heritage Economics)与“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应运而生。
文化遗产经济研究
在早期的研究中,遗产管理者所关注的都是环境与文化价值方面的大众议题,却很少关注经济价值对遗产保护本身是有益的。“文化遗产经济”目前还未被经济学领域所重视,一方面是文化遗产市场上的经济规模并不足以大到成为独立的经济体来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遗产组织管理存在困境,文化遗产在支出与收入之间无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反,在西方许多国家的旅游市场上,文化遗产的角色甚至能够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GDP 的成长或衰退。王艳平(2008)在《遗产旅游管理》一书中将这种情况称为“小国产业”,该书提到“一旦把遗产产业概念放置到具体且不大的空间里,遗产是可以立村、立镇、立县的。对于像新加坡、日本这样的小国,观光立国也是成立的”。
在Ilde Rizzo 与Ruth Towse 于2002 年合著的《遗产经济学:西西里岛文化的政治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Heritage:A Study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in Sicily)一书中,先从遗产的组织结构谈起,再扩及到遗产的供给(supply of heritage)与遗产的需求(demand of heritage)层面。因此,很容易建构出遗产经济场域的构成条件,其中Ruth Towse 特别提到,“遗产的需求是由供应者所唤起的,意即市场上对于文化遗产的需求与否,关键在于管理者或是所有权者要端出什么样的菜来吸引或创造市场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当然指的是大众旅游者或是一般访客”。当然,这个议题的成立必须先建构在文化遗产本身已经拥有良好的治理条件与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以免在市场的供需之间对文化遗产产生破坏。同时,他也提到遗产服务(heritage services)的供需问题,这也是我国过去在面对遗产管理实务上较缺乏的一块领域,因为这部分必须将文化遗产与旅游活动结合,并且借助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来达成。
此外,David Throsby(1997)在“文化遗产经济的七个疑问”一文中试着用经济学常用的“条件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s;CVM)模式来分析遗产价值。他提到除了政府的介入以外,非政府组织(NGOs)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因为政府的角色主要应该扮演政策的制定与愿景的规划,这方面与非政府组织的交流活动是有必要的。相反,目前我国文化遗产管理中除了政府的角色外,各非营利组织(NPOs)的角色则似乎无法发挥太多的政策构想。
在国内,顾江(2009)在《文化遗产经济学》一书中,将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的基础上,探索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研究重点。该书深入探讨了文化遗产的经济学特征,是一种有益的学理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文化遗产经济学研究的学术空白。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一)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许多具有文化遗产特质的历史城市很容易打造成以旅游导向为主的城市,如西安、北京等,其关键的原因在于遗产本身的文化本质会让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轴上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旅游吸引力,当然这是需要对遗产本身进行优质的管理。因此,“遗产旅游”其实就是文化旅游概念下的一种旅游类型。美国旅游人类学家史密斯(Valene Smith)认为,文化旅游主要是以参与和感受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任冠文(2009)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无论是哪一种定义或诠释,简言之,“文化旅游”所代表的正是一种欲通过了解异文化来提升自我视野或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一连串旅游行为,这样的定义有助于了解文化旅游的本质意义。
(二)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有机整合
在许多国家都会善用“文化资源”的丰沛能量来与“文化旅游”做一个适切的整合,在众多的文化资源中,历史性建筑的叙事性(narrative)与叙述性(descriptive)是一个很好的操作手法。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所著的知名圣经故事《坎特伯里的故事》便是很好的例子,坎特伯里大教堂位于英国伦敦东南方向的肯特郡,是知名的中世纪之城。每年有超过300万名游客来到坎特伯里大教堂朝圣,而这就是该建筑本身基于历史事件的叙事性所达到的文化旅游效果,“教堂建筑”本身也许并不是他们来坎特伯里的主要原因,而小说内容的叙述性才是吸引他们到访的原因。因此,在探讨文化旅游所关注的焦点议题中,参访对象的主体性是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内容而有所调整的,同样是以教堂为旅游地点,文化旅游者所凝视的对象将有所不同,因此文化遗产本身若能蕴涵更多元化的文化资源,将有助于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洪江古商城;视觉识别;旅游景区
近年来,在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众多古镇旅游景区也逐渐开始进行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这其中,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也不例外。无论是洪江古商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驻洪江开发旅游文化资源还是‘古道沧“商” ,烟雨洪江’核心理念的提出,都体现出各方大力发展洪江古商城旅游品牌的决心。
视觉识别系统是运用系统的、规范的视觉符号传递品牌文化的视觉媒介。它包括统一的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及辅助图形。作为旅游景区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景区品牌建设、传播等各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尽管洪江古商城在景区开发上倡导要“做品牌”,但在视觉识别系统的导入上依旧存在严重缺陷。对视觉识别的认识缺乏系统性;管理标准化低;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未能形成强有力的差异化特征。
地域文化不仅包含了其所在区域特有的自然环境,也包括该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文特征。若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视觉识别系统根植于地域文化这片沃土,通过不断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独特的创作思路,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形成独具一格的洪江特色。
一、洪江古商城地域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一般是指某区域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该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该区域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总的来说,地域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独特性,从形成过程来看具有长期性与包容性。
洪江古商城地域文化可以从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看。首先,从地域环境来看,洪江古商城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境内,座落在沅水上游谷地,属于湘、桂、川、黔、鄂的交界地带。气候冬暖夏凉,雨水充沛,十分适宜油桐、茶叶、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生长,为洪江成为转口贸易商城提供了物质基础。
水运是南方重要的交通方式,因此,便利的水运对当地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沅水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通向大西南的交通要道,而洪江古商城则位于该水系所形成的庞大水运网络的中心。回顾历史,当年沅水上游所产农产品运至洪江,并在此重新加工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而我国西南西北等地区所需食盐、布匹等生活用品则通过其他地区汇集洪江,然后再远销各地。水是洪江历史脉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运交通使得洪江成为了重要的商贸中心,享有“七省通衢”、“西南都会”的盛名。
其次,在人文环境方面,由于人多地少,水运便利,当地人纷纷弃农从商,商道文化成为了洪江独特的人文特征。洪江作为西南商贸中心,是西南内陆百姓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交通口岸。随着贸易交流不断增多,全国各地的商贾汇聚于此,不仅带来了繁荣的商业贸易,还促进了各地区间、各民族间的大融合。汉、苗、侗、瑶等各族间文化、商贸交流密切,影响深远。今天,在洪江古商城内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当年所建的各地会馆,如徽州会馆、四川会馆、宝庆会馆、常德会馆等,涵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和省内所有地区。这些会馆既是当年洪江繁荣昌盛的印迹,亦是各地区商贾之士找寻精神依托之所。此外,一些流传至今的商贾轶事依旧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的。
洪江古商城的空间布局,建筑文化也极具特色。洪江古城的房屋大多依山傍水,逐渐形成“七冲、八巷、九条街”的格局。所谓“冲”,是指沿着山沟修建的路,而“街”则是那些又直又长且平整的路,在这两者之间相互交错,由于地势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走道则称之为“巷”。窨子屋是洪江古商城建筑的最大特点。这种类似四合院的房屋大气豪放,充满了建筑哲学。
二、地域文化下洪江景区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
地域文化是洪江古商城视觉识别系统形成差异化、突出独有个性的设计源泉。通过对地域文化说富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深入挖掘,尊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将个性与共性结合起来,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将有助于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1、水元素突出地域特色
洪江古商城因水而兴,水是古城的血脉,是古城对外交通、商品贸易乃至日常生活的载体。据《洪江街市全境图》记载,在清光绪年间码头贸易异常繁荣。有名的商业码头就有高码头、新安码头、贵州码头等28处。另外还有数十处供木材停靠、编扎和起运的坞址。大量的大型帆船运载着长江沿岸的商品至此,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的码头工人。据民国《中国实业志》记载,洪江的货物吞吐量仅次于长沙,居湖南省第二位。可见当时洪江古商城商品转口贸易之盛。位于现洪江影剧院附近的高码头那80余级阶梯见证着古城数百年的风雨沧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洪江因水而兴,因水而衰。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以及后来航空业的蒸蒸日上,使得单一依靠水运的洪江逐渐走向落寞。通过将水作为视觉元素,融入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当中,我们将会通过其视觉符号直观的感受到洪江千百年来的历史兴衰,看到水与洪江之间不可割舍的关系,体现洪江独具魅力的地域特色。而水元素的运用,将会又一次让洪江走上繁荣的道路。
2、建筑文化体现历史脉络
洪江古商城的建筑布局由于受地形、地势的限制,都很注意遵从原有的地形地貌,常常巧用地形,灵活布局,组织有效的环境空间。因地制宜是洪江建筑布局的一大特点,其平面布局明显区别于我国传统古建筑所讲究的对称形式,而是多以不规则的形式出现,灵活多变,错落有致。
洪江古建筑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窨子屋,这种建筑类似四合院,内部宽敞开阔,外部封闭,有着严格的空间秩序。在装饰风格上不讲究精致繁复,却深受当地民族文化及巫文化的影响,极具湘西的审美特色。在色彩、造型、质感等感观设计上都与建筑的功能性浑然一体,完美结合。装饰材料多以木材和石材为主,体现了当地人师法自然、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准则。风格粗犷、简朴,颜色多采用建筑材料本身的色彩,以灰、黑、黄、白为主要色调。其建筑的装饰风格在湖湘民间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透过建筑元素,能有明显到沉甸甸的的历史厚重感,在砖瓦间传感受江古商城历史脉络。
3、商道文化彰显人文精神
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好的视觉识别系统必须体现当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洪江在古时作为西南商业贸易中心,其浓厚的商道文化是重要是视觉元素和设计理念。在重农轻商的封建社会,举家从商,全城从商的风气可谓全国独树一帜。不仅如此,在洪江,许许多多的商贾轶事流传千古,家家户户津津乐道,不仅高涨了当地人从商的热情,也让如今的旅游者通过故事看到了当年商界豪强一幕幕叱咤风云的画面。
“对天勿欺”,讲的是可贵的诚信意识。洪江商人自古以来对待顾客、商家,无论生意大小,都以诚相待,童叟无欺。“吃亏是福”,则体现了洪江商人可贵的让利意识。这其中一是表现出洪江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大度气量;二是展现出他们吃小亏赢大利的经济眼光。遵守商业准则的意识则集中体现在“义方恪守”里。这是说的洪江商人们在经商过程中恪守做人的道义和商业的规则,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洪江人往往要以利去义,学会取舍。“里仁为美”,讲的是追求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洪江古商城一大特点便是店多成市,在这里聚集了无数个经销布匹、木材等众多商家。但在这却没出现“同行是冤家”的情况,里仁为美是指和气生财,即各商家保持平和的心态选择自己的优势产品作为竞争的亮点,通过共同合作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此外,在洪江满街的商店里大都挂有“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牌匾。这些从商之道,无不体现这洪江宝贵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载田湘西洪江古商城的历史地理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
[2] 刘芝凤.发现明清古商城--湘西洪江探幽[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3] 蒋学志.洪江古商城聚落格局与空间形态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
[4] 刘嘉弘.洪江古商城商道文化遗产及其保护[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关键词:文化传承;景观设计;哈萨克族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39-02
引言
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旅游景区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规划设计者的重视。对于如何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阐述。旅游景观设计应遵循“和谐人地关系”发展观,基于自然景观的旅游景观设计应侧重生态思想,基于人文景观的旅游景观设计应侧重保护[1]。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不应只强调景观艺术与技术手段,更应研究旅游主体的知觉特性,使原有设计中“人”、“景”对立模式,转变为“人”、“景”交融模式[2]。
一、研究背景
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独具魅力。在民族信仰上,哈萨克族在接受伊斯兰教信仰之前,全民笃信萨满教,至今生活习惯中还有萨满教的痕迹;在生活环境上,哈萨克族生活在高山草原环境中,牧业是其主业;在民族技艺上,哈萨克族个个都能歌善舞,男子擅长放牧、宰杀牛羊,女子擅长刺绣、酿制马奶酒。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哈萨克民族的聚居地之一,县城外的牧场处处洋溢着哈萨克民族的游牧生活气息。受城市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哈萨克牧民选择在县城内定居,其结果是定居的哈萨克牧民或其后代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阳光乐园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滨河路南侧草场片区,是用于城市居民和游客娱乐休闲的场所。以哈萨克文化元素为灵感对公园内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既能做到公园与周围的湿地环境相融合,又能充分展现哈萨克的优秀文化。
二、哈萨克文化元素在阳光乐园的具体运用
1.景区大门
景区大门是游客进入景区的第一印象区,别致、醒目和亲切是其主要特征。在哈萨克文化中,天鹅和哈萨克民族这两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天鹅是哈萨克族的图腾和精神符号。哈萨克是一个好客的民族,一旦有客人来访,哈萨克牧民必定会宰羊煮饭款待客人。将景区的大门塑造成天鹅的造型(见图1),能够给游客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使其联想到哈萨克牧民在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两扇大门的正前方,放置一口熊熊燃烧的大锅,寓意为哈萨克牧民煮了一锅优质的羊肉,等待客人的品尝。
图1 “天鹅”大门
2.导视牌
导视牌具有指示方向、指引景点、解释景点的作用,它是景区内不可缺少的景观。阳光乐园内的导视景观也可以借用哈萨克民族特有的纹饰将,将其纹饰图案进行变形加工,制作成不同造型的导视牌(见下页图2),如悬挑式导视牌、肩挑式的导视牌等,以此来引导游客进行参观游览。哈萨克族民间装饰艺术肇始于青铜时代,源远而流长。在中西文明交融过程中,哈萨克族民间装饰图案形成了动物纹饰、几何纹饰、植物纹饰等母题[3]。整体来看,哈萨克的纹饰大多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具象物体抽象而成的形状,如羊角纹与山羊角的形状就非常相似。与普通的导视牌相比,用哈萨克纹饰的形象制成的导视牌显得更富有大自然的气息。
图2“羊角纹”导视牌
3.休闲座椅
景区内的座椅首要的功能是供游客休息,但富有文化意义的座椅既能让游客得到休息又能够体会一种美感。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传统的乐器,几乎每个哈萨克族家庭都有冬不拉乐器。冬不拉制作简单、便于携带,它是哈萨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弹弦乐器,也是牧民们最喜爱的乐器之一[4]。冬不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琴箱扁平,琴身较短,另一种是琴箱梨形,琴身较长,音量也大。冬不拉乐器有着较为强烈的立体感,在座椅景观设计中,借用该乐器的独特造型,加以改造利用,制作成造型优美、富有音乐韵味的座椅(见图3)。游客坐在冬不拉造型的座椅上既能遮阳避风,又能体验亲自扮演阿肯弹唱冬不拉的意境。
图3“冬不拉”座椅
4.毡房
哈萨克毡房以其易于搭卸、携带方便、坚固耐用、居住舒适、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成为千百年来哈萨克牧民喜好的一种民居形式,而且沿用至今,成为哈萨克民族文化中独特、亮丽的一道景观[5]。在阳光乐园的餐饮和住宿区设置12个毡房,以其代表早期哈萨克民族的12个部落,在每个毡房门口树立一处不同部落的装饰,用各种片石进行装饰,形成原始粗犷的风格,让游客从中领悟哈萨克民族的悠久历史。“王帐”设置成双穹顶造型(见图4),以显示其层次美和威严感。
哈萨克毡房不同于蒙古包,它体现的是哈萨克族特有的建造艺术。从外观上看,哈萨克毡房绘制有许多精美的菱形图案,顶部略微鼓起,外部轮廓的线条柔和而舒缓;从内部场景看,毡房内摆放的有各种哈萨克民族的生活物品,如三脚烤架、精美的地毯和壁毯等。毡房的设置为游客体验哈萨克的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等都提供了便利。
图4“王帐”(毡房之一)
5.小品
小品是景区内独特的景观,它以小巧精悍有内涵而著称,在特定的位置放置相应的景观小品,能够有效调节游客的审美情绪,缓解由于欣赏主体景观的时间过长而造成的疲劳感。陶罐是哈萨克人民早期用于盛放粮食和饮用水的器物,它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哈萨克族人民使用的陶器形制美观,造型丰富,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民族工艺品。因此,宜采用不同类型的陶罐作为景区内的景观小品。
结语
本文主要从景观的重要节点角度,讲述了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如何恰当地传承和运用哈萨克民族文化。传承与运用民族文化不等于对民族文化的机械复制,成功的景观规划设计必须找到历史和现代的最佳契合点,这样才能让游客从旅游景观中真正地体会到该民族文化的神奇和奥妙。
参考文献:
[1]钟士恩,任黎秀.旅游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91-93.
[2]陈萍萍.基于“体验”视角的旅游景观主题化规划设计研究[J].浙江学刊,2001,(4):163-168.
[3]周珩帮.哈萨克族民间装饰图案的母题与类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0,(2):17-23.
[4]丁晓莉.论哈萨克族民族音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5):84-87.
[5]蒋新慧.哈萨克毡房及其文化内涵[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2):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