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

第1篇: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我县医疗、工伤、生育三大保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工伤、生育保险政策。通过稳健运行、完善制度、强化创新、夯实基础、严格监管,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确保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再创新业绩。至年底,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100人,力争达到28710人;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8700人,力争达到130570人,使覆盖率维持在100%的水平;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800人,力争达到14080人;同时稳妥推进生育保险的进一步扩面工作。

一、完善制度,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把扩面和基金征缴放到首位,以国有农林水企事业单位在职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及在校大学生为重点,通过政策宣传引导,简化办事程序,提供各种方便参保举措等,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促进各个医疗保险制度平台参保人数的协调增长,全面落实和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医保扩面和基金征缴任务。

二、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

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医保制度运行的实际、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等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使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和支付办法更加适应医疗服务开展的需求。

围绕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等重大政策、热点难点问题,从保障民生的大局出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开展调研探索工作。特别要研究制定市内县外居住人员异地就医结算的方式和方法,逐步实现与市内县外各定点医院的联网结算或通过当地医保经办机构与医院联网方式结算,协调解决市内县外居住人员医疗费用结算问题。

三、夯实基础,促进管理服务上新台阶

提升医保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支撑能力。启动实施市级统筹医保网络信息系统及实时结算的升级改造,加快建立医保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医用材料目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住院明细的按日传送和医保费用结算的集中处理,进一步提高费用审核、结算工作的效率和医疗管理的标准化水平,提高医保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支撑能力。

加强医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不断充实医保经办机构人员力量,进一步优化科室职能和岗位设置,探索建立与医保经办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和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医保经办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和把握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经办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精神、职业风范的培育,不断提高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经办机构的执行力。继续拓展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职能,整合资源,延伸网络,提高效能,逐步实现县、乡镇、居委会﹙街道﹚一体化的医保管理服务格局。

四、严格监管,不断提高医保管理水平

一是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针对内控制度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和落实,重点抓好“两个完善”和“一项治理”,即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和经办业务流程,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完善基金征缴、支付、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和机制,形成层层把关,项项审核,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提高基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第2篇: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 医院建设 发展 联勤体制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joint logistics system, not only to the military hospit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ut also brought many new situations and new problems. how to adapt to joint logistics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level of medical care and the ability decline, to ensure that hospitals and good and fast development is the urgent to study and resolve issues.In this paper, joint logistics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ction of the hospital mission requirements focus on aspects of hospital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引言

全军卫生系统积极推进联勤卫生改革,在扩大联勤保障范围、优化整合保障实体、规范联勤运行机制、提高卫生战备训练水平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在全军已基本实现卫生大联勤的新形势下,如何及时调整职能,加强全面建设以适应联勤发展需要,是军队医院当前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 在大联勤体制下, 军队医院建设发展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快速适应联勤体制改革

大联勤体制编制改革, 既是军队长远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军队医院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新的体制编制, 必须努力从思想观念上、科学决策上与时俱进、快速适应, 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客观地分析和把握形势, 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和完备措施。一是要不断增强联勤体制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深刻认识调整改革对加强军队医院质量建设、提高战斗力、增强保障力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紧紧围绕军队医院的根本宗旨, 着眼于为部队服务的现实要求, 切实加强领导, 积极实践, 勇于创新, 加强科学管理, 不断开拓进取, 走出一条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路。二是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积极探索联勤保障的新举措。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内部矛盾的不断运动中向前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也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的。随着联勤体制改革运行的不断深入, 一些困扰医院建设发展的问题也将日渐突出, 并亟待很好地解决。因此, 必须从医院工作的具体实际出发, 分析特点, 找出规律, 使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融入国家和军队的改革之中, 努力提高医院工作的整体水平, 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2.努力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军队医院在确保为部队服务工作做得是好的, 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许多医院采取了一系列优先和确保的具体措施,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 对照联勤新体制要求和保障的点、线、面范围相应加大, 医院的服务保障工作还有差距, 确有不到位、不到家的地方。军队医院如果不为部队服务, 自身建设得再好, 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因此, 必须切实端正思想认识,做到“三个统一”。一是要做到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统一。尊重客观实际, 发挥主观能动性, 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也是医院在制定为部队服务目标和措施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比如, 医院在与体系部队搞帮带工作中, 事先要搞好调查研究, 弄清楚部队的需求, 帮什么、怎么帮要做到心中有数, 力求踏踏实实地为部队办实事、求实效。二是要做到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相统一。各医院在为部队服务中有许多颇受部队卫生单位和广大官兵欢迎的做法, 如“三优先”、送医送药上门等。这些都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 在坚持传统做法的基础上, 还要重视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某医院针对部门战士就医需求变化和个别战士“小病大养”等问题, 建立“战士会诊日”, 组织专家逐个进行会诊、做思想工作,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某师医院针对部队高度分散的实际, 设立“流动医院”, 深受基层欢迎。这些好的做法说明, 只要各级医院诚心实意地想方设法解决部队的难题, 多一些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就能够使为部队服务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特别是联勤体制正式运行后台, 预防、医疗、保健统筹共享一体化工作, 要不断开辟新的保障领域和服务方式, 既要注重从解决人力、财力和物力上实施“硬服务”, 更要从技术、信息和工作指导上提供“软服务”, 逐步提高部队医疗卫生单位的“造血”功能。三是要做到追求单项成果与注重整体效能相统一。为部队服务是一个全过程的活动, 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措施、诊疗技术和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因此, 要树立整体服务的观念, 注重改革的配套; 各个系统要密切合作, 形成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格局。某医院在开辟军队伤病员“绿色通道”时,对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并加强了机关的协调, 提高了为部队服务的整体保障水平。

3.不断强化科技兴院意识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加快医院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联勤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医院床位、人员精简带来的问题, 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技术建设, 优化内部结构,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最终达到提高医疗工作综合效益。一是要以科技进步促效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高度重视学科技术建设, 实施“科技兴院”的发展思路, 是医院建设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要积极创造条件, 调整投资结构, 逐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改善科研工作的基础设施水平和支撑条件, 提高科技攻关的能力。学科建设要坚持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原则, 根据医院的专科特点努力发展特色学科, 真正形成“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要以人才建设求效益。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根本。近几年各单位重视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引进和培养, 人才队伍的状况有所改善。去年, 各医院根据单位的实际, 积极利用外部人力资源, 采取专业理论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形式, 在社会上招聘非文职现役人员, 这些非文职现役人员中,有博士、硕士研究生, 他们通过集中教育和岗位培训, 很快在医院各个岗位上发挥了作用, 缓解了医院落实编制后人才短缺、力量不足的矛盾, 也有利于医院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

当然, 对聘用人员还有一个管理的问题。要逐步建立从人员选拔、聘用到培养、使用等全过程的管理机制, 既要大胆招聘, 放手使用, 更要严格管理。三是要以结构优化创效益。在医院调整精简后, 人员少、编制床位少、功能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 优化医院的组织结构、运行结构和卫生资源结构, 对于提高医院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显得更为重要。各医院要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 合理调整内部科室结构和人员配置, 突出重点, 科学组合, 积极改善基础、常规设备落后的状况, 逐步探索并实现机关部门小型化、专业功能中心化、院务保障社会化等高效率的运行模式, 充分发挥好现有人、财、物的效能, 让医院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4.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

科学的发展理念与健全的管理机制, 是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和推动医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在抓好建设发展的同时, 切实抓好科学管理。首先, 要以科学的态度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 严格规范医疗工作秩序, 加大监管和执行力度, 确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医疗工作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 违背了它, 工作就要受到挫折。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则是医疗工作客观规律的具体体现, 是医疗工作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目前, 在医疗工作中各项规章制度基本上是健全的, 问题不是无法可依, 而是有法不依、循章不严。从当前部分医疗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来看, 大多数与规章制度来落实有关。执行制度, 贵在养成。要从每一名工作人员、每一个诊疗环节、每一项具体操作和每一条规章制度上抓起。领导、机关和科主任要带头学习、熟悉制度, 带头严格遵守, 并加强监督。要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突出抓好廉洁行医, 树立军队医院的良好形象。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各医院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总后卫生部研制的计算机软件, 还要重视和加强经济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搞好医疗成本核算, 坚持经费财务统管制度, 精打细算, 增收节支,切实把有限的经费用在为部队服务和医院建设上。 其次, 要以科学的管理建立起“以伤病员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机制。随社会保障化的不断深入, 医疗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将出现新的变化, 医院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医院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从现在起参与医疗市场的战略、决策和决心。

结语

只有牢固树立“以伤病员为中心”的思想, 把伤病员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医院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准, 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端正服务态度, 降低患者负担, 改善医疗条件,优化医院环境, 以取得伤患者员的高度信任和社会的高度信誉, 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优良的医疗技术, 全面推动医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顺雄杨伟 李碧元军队医院建设必须主动适应联勤发展要求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第21期

第3篇: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三级公立医院;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医院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按编制配置的护士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因此各地医院开始大量招聘合同聘用制护士。那么,如何加强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是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从而激发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实现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三级公立医院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某市三级公立医院的合同聘用制护理人员管理现状、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走访了5位科级主任及护士长,了解合同聘用制护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征求人事科的同意后,开展了合同聘用制护士座谈会,深入了解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工作情况。对问卷、访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一)合同聘用制护士队伍不稳定、离职率高。因为工作的性质原因,合同聘用制护士用人制度的不确定,不少合同聘用制护士产生不稳定感和无归属感。近五年来,合同聘用制护士离职7人,正式在编护士离职0人。据调查这些离职人员来院工作时间较短,离职原因有:从事护士职业压力大,担心工作中发生错差导致医疗事故1人;工资待遇低、个人发展受限2人;合同到期1人;结婚生育2人;转行1人。

(二)合同聘用制护士学历低,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前些年,护理本科大学生较少,再加上入编困难,应聘者较少。后来,医院普遍降低了聘用护士的条件,对学历的要求是中专、3+2大专,或是统考大专。由于选拔人才的起点低,部分中、大专院校学习风气不浓,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不高,综合素质偏低。

(三)合同聘用制护士职业价值观模糊,缺乏归属感。有些合同聘用制护士在临床工作不安心,上夜班又嫌累;有些城市独生女合同聘用制护士怀孕后,受家庭影响,想提前休产假或辞职当专职太太;还有的合同聘用制护士事业心不强,工作浮躁,纪律松弛。这主要是因为合同聘用制护士大多数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能力和吃苦精神差,欠缺奉献精神,再加上合同制聘用制护士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方面还不完善,缺乏激励与竞争机制和职业认同感、归属感。

(四)合同聘用制护士医疗事故多发。据统计,该医院2012~2015年合同聘用制护士发生医患纠纷或者医疗事故4次,而正式在编护士发生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次数1次。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之间、学历以大专为主、她们大多来院工作时间较短。由此可以说明,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医疗事故发生率要比正式编制护士高,而且大多都是护龄较短、学历较低。

(五)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有些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效率较低,没有表现出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工作倦怠,疲于应付,缺少激情;有些合同聘用制护士过于计较得失,对待自己的工作不遗余力,对待责任范围外的工作不管不问,草草了事。由于护理工作本身工作忙、压力大,容易过早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失去激情。

二、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同工不同薪,福利待遇低。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工资待遇低,最主要的原因跟国家的政策有关。国家虽然出台相关政策,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现如今,绩效工资已经实行同工同酬,但是与正式在编护士相比,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基础工资及福利待遇还是不同的,正式护士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核定,而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基本工资是医院自己核定,相对偏低,没有完全实现同工同酬,造成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差,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室及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

(二)晋升空间小。医院在职称晋升、加薪等方面合同聘用制护士的评选条件与正式在编护士有所差异,甚至以编制的条件限制合同聘用制护士的晋升。该医院合同聘用制护士与正式在编护士技术职称评定渠道不同,正式在编护士的职称主要是由劳动部门下发指标,不允许非编制人员占有下发给正式在编人员的指标。大部分的医院规定非在编人员是不能评定职称的。该医院从2014年逐渐放开政策,允许非正式在编人员通过人事评定。但因为非正式在编人员的档案都存放于该市的人才市场,所以在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两种编制人员所通过的评定渠道不一样。假如合同聘用制人员评定上职称,单位如果不聘,那么合同聘用制人员就没办法享有应得的待遇、晋升。

(三)医院对合同制护士的管理重视不够。一些医院对合同聘用制护士管理从思想上就没得到很好的重视,把她们当作临时工,廉价劳动力使用,不愿意花费更多财力、精力对她们进行培养。认为只需要胜任常规的护理工作,不需要给予过多业务方面的培训,对她们的需求和关心较少。因此,合同聘用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机会少,知识更新换代慢,业务技术水平和护理综合素质较差。

(四)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压力。护士既是白衣天使,又是妻子、母亲,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有的患者对医生治疗不满意时,往往把怨气散在护士身上,甚至对护士围攻打骂,导致护士精神压力大;另一方面护理工作事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责任重大,工作中不能有一丝差错;最后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病房护士一般情况下多为女性,工作任务繁重,常年有夜班,经常加班。工作之外照顾家庭,使得护士身体承担的压力超出一般女性。

(五)倒班的不合理模式。被调查的合同聘用制护士倒班占62%,而白班占38%。说明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班次主要以倒班居多。被调查的正式在编护士倒班占34%,白班占66%。说明正式在编护士工作班次主要以白班为居多。医院在排班时,没有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一视同仁的态度爱护、体谅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够科学有效的排班,那么就会给护士工作造成危害和压力,使护士在工作中容易感到疲劳,甚至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

(六)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的相关文件要求医疗卫生系统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国家卫生部门虽然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实施,但是由于以前旧的事业单位人事编制制度的根深蒂固,执行人员和实施对象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各项的配套措施不完善,所以导致一些地方的政策实施只是流于形式,实际上并未完全展开。

三、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管理政策建议

(一)医院层面

1、建立相对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合同聘用制护士的福利待遇。公平是指一个医院在内部的薪酬体制上能够做到按劳分配、同工同薪。首先,每年医院可根据自己经济任务完成情况,结合合同聘用制护士工作情况酌情发放奖金;其次,对于取得职称评定的合同聘用制护士应对其进行工资上调,兑现与正式编制护士的相同工资待遇;最后,通过适当加大夜班费用的数额,增加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工资。除基本工资外,合同聘用制护士可以随着在医院的工作年限增加而增加院龄、福利待遇、节日津贴等补助。

2、完善和加强针对合同聘用制护士的激励机制。一是综合业绩考评,提升晋升空间。病区及科室每年对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进行综合考评,根据业绩评奖、评优、物质奖励等,完善奖惩制度。给予合同聘用制护士在职称晋升、聘任等方面更大的空间,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实施合同聘用制护士与在编护士在职称评聘和职位晋升的统一标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医院发展和员工成长实现双赢;二是关怀与鼓励,增强精神激励。医院由于聚集了众多的高级知识分子,论资排辈现象尤为严重,再加上编制的特殊性,导致合同聘用制护士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职业安全感和“主人翁”的意识。医院管理人员给予合同聘用制护士在工作、生活中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消除自卑感,帮助她们树立信心,更好地为医院做贡献。例如:定期召开座谈会、职代会等,使护士了解医院的发展,管理者也通过面对面的座谈了解合同聘用制护士的需求,加强对她们的人文关怀。

3、对编制外的人员,建立人事档案。从新护士来院至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人事科为每一位合同聘用制护士建立个人档案。合同聘用制护士的人事档案统一存放在当地人才市场,但医院也应该将合同聘用制护士人员工作情况、思想品德、奖惩情况、考核结果和合同书等进行存档。医院需要主动承担对员工档案管理的要求和义务,为医院日后的人力资源配置、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医院的合同聘用制护士具有流动性强、人员比例大等特点,医院应该制定一套专门针对合同聘用制人员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采取与在编护士一视同仁的具体和人性化的管理原则。人事部门的绩效考核可以参照这些标准,作为发放奖金、评优等的标准。医院的规章制度就如同用人单位的内部法律,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对护理人员起到警示和规范的作用,一旦发生劳动争议时,规章制度能够作为用人单位的合法依据。

5、严把聘用关。优秀的护士队伍是医院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合同聘用制护士普遍学历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原则上应聘者必须具备全日制护理本科学历,从而提高合同聘用制护士整体素质。着重引进学历高、教学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因为合同聘用制护士的行为准则、业务水平、道德规范都直接代表着医院的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上级相关部门层面

1、加大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保障的主体,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主要投入理应是政府担负。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人员工资不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投入靠医院自筹。并且政府严格控制人员编制、人均医药费、医疗服务价格,使得医院建设发展资金压力大,后续发展动力不足。故建议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重点是基本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投入,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性亏损的补贴,减轻公立医院负担,进一步凸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2、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管。上级相关部门应重视护士及护士工作、维护合同聘用制护士的合法权益。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大、职业风险高的原因之一是医疗纠纷不断增加。上级相关部门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服务监督机制,为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也为调解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责任判断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新霞.综合性公立医院护理人员岗位管理的研究――以内蒙古某综合性公立医院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4.

[2]牛巧红.山西省三甲医院聘用护士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

[3]王丽君,王颖等.我院聘用制护士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武警医院,2002.7.

第4篇: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呼吸道传染病; 医院感染; 防控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发作的高发期,在人群高密度交流与聚集的地方是呼吸道传染病扩散与传播最密切的区域。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说,呼吸道传染病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疾病防控和医疗保障的范围,已成为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sup】[1]【/sup】。近年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AI)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都在告诉人们,这个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在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与治疗中,综合性医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的患者,在首诊之时总是选择综合性医院而非其他的非传染性专科医院,所以综合性医院扎实地做好对呼吸道传染病在医院中可能传播的感染防控工作十分关键。要力争在患者就诊之时,就能够尽早的发现传染病,并且尽早报告,做出诊断意见,安排隔离,提供早期治疗。及时的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路径,避免发生院内的交叉感染,对保证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立健全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强化部门监管,确保规章的实施。

规章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指南,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笔者所在医院专门针对传染病的防控设置了《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实施细则》、《传染病疫情快速报告制度》、《消毒与隔离程序》、《医务人员防治传染病流程》《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等规章制度。这些都是防控呼吸道传染病院内感染的基本保障性制度。

医院内部要制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对一些重点管理项目,如临床预防及降低医院感染等。必须要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确保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的有效实施。

2 加强部门联防联控,做好医院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因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在一般情况下,日常的呼吸道传染病诊疗工作是由感染性疾病科来负责,当疫情爆发或是疫情预警升级后就需要建立与传染病诊治有关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如建立与卫生行政部门、CDC、急救中心、传染病专科或者是其他定点收治的医院之间都要有协调工作的机制。

3 提升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标准

3.1 硬件改造 对于发热门诊就要设立独立专区,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要做到合理规划人流物流,避免交叉。挂号收费窗口、诊疗室、放射检查室、检验室、出入口等区域要设置明显标志,防止人员误闯。

建立严重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感、SARS等)专用ICU病房。只收治重症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所有的医务人员执行二级以上防护标准。配置非手接触式洗手装置、手消毒装置和脚踏污物桶。每床配用的诊疗设施都是专用。增加加盖容器,对排泄物和分泌物随时消毒。

3.2 人员培训 所有感染性疾病科的医务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培训,从而掌握最新的流行病学、感染性疾病诊疗、医院感染控制与信息汇报系统等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业务水平与过硬的政治敏感度。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员,包括行政、后勤、物流人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掌握一定的防控防护知识,以适应工作需求。

4 加强重点病患的检测和控管

4.1 加强对发热患者的检测和管理 由于发热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所以对于发热病患的预检、分诊流程的优先控管,可以尽早发现呼吸道传染源,减少其对周围的污染及接触人群,做到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生扩散。

4.2 标识醒目 在医院所有的出入口明显位置要悬挂发热门诊路线标识图。除发热门诊外其他普通门诊分诊台、挂号处,都要求体温超过37.5 ℃的患者及时转诊到发热门诊就诊。

4.3 明确告示发热患者就诊流程 发热门诊入口要设专人分诊,提供口罩,并测量体温。对患者及时介绍就诊须知,并且要负责咨询、引导,协同陪护人员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留观患者要做到一人一室,并且戴好口罩,并不得擅自离开留观室。禁止患者之间的相互接触【sup】[2]【/sup】。

对于没有经过发热门诊排查直接到专科门诊就诊的发热患者,在生命体征不平稳或者存在其他适合转运的情况下,专科急诊医生要在收治患者时,就准备好相应的防护设备,并且将患者放置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仔细查询流行病学史,如有必要可以请感染性疾病科医师会诊,协助诊断病情。

4.4 对流感样病例的检测和报告 加强全球性的流感检测系统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关键策略和措施之一。对于流感样病例的监测是动态了解和掌握我国现阶段流感活动状况与分布以及流行动态的变化规律,确定流感流行株,推荐疫苗组分及早发现变异株,是对流感疫情的预判和预警的基础。流感样病例的定义是发热(体温≥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同时缺乏其他实验室诊断依据。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根据流感样病例的定义,每天针对科室所登记各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由医院主管科室收集、汇总后,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4.5 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的监测和管理 从严格意义上来看,“不明原因肺炎”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概念。是在SARS流行之后,卫生部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类似SARS、人禽流感以及其他流行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对具有一定传染性的肺炎而提出的一个专有名词。但是作为筛选SARS、人禽流感等具有一定特殊临床表现和一定传染性的肺炎,提出“不明原因肺炎”的概念并能够及时发现可疑病例,早期发出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及早防范是很有意义的。

临床医务人员在发现有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之后,应及时向医务科报告,组织院内“不明原因肺炎”专家组进行会诊与排查。如不能明确诊断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当地疾病控制管理中心报告,并进行网络直报。

5 结论

目前综合性医院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形势严峻,关键是要做好隔离与防护。首先,感染性疾病科在收治可疑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病区,应该独立设置,医务人员、病患、污物运送通道等不得交叉;确诊患者出院应有专门通道;在挂号、收费、检验、放射科、药房等区域都要相对独立区。其次要求家属和陪护人员都要戴口罩、发热门诊区要提供口罩给家属。护士在接诊病患时,要征询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对于高度可疑的患者直接引导进入隔离留观室,并通知医生做好防护措施。最后对于留观的病患,在没有确诊前,每个留观室只能安排一名患者,留观室内的诊疗仪器要保证专人专用,其他患者使用时必须严格消毒【sup】[3]【/sup】。严格对留观患者的管理,适当限制活动区域,不得随意离开留观室。在此期间要对陪护家属做好适当的情绪管控,说明情况,要求家属配合管理,不要随意的活动。

同时还要做好防护工作,医务人员要按照标准的预防原则来执行,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可能的感染风险做好防护措施。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途径为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部分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医务人员要重视呼吸道防护和黏膜防护。防护等级可以分为基本防护、加强防护和严密防护。对患者的防护上要求配戴外科口罩,这样可以降低因说话和咳嗽所排出的细菌对环境的污染【sup】[4]【/sup】。面对呼吸道传染病,作为卫生界最重要的力量,综合性医院要承担的责任是巨大的。面对压力只有迎接挑战,在疫情没来的当下,必须尽快规范相关的制度,从人员培训和物资贮备等软硬件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一场有准备之战,这是所有有远见、有责任的综合性医院管理者以及所有医务人员所要面对的课题。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206-225.

[2] 石海鸿,王力红,张京利,等.口罩的合理选择与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3):358-360.

[3] 易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8-69.

第5篇: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公立医院 改革 传染病医院 发展方向

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我国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新医改政策推进落实的难点和热点。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思想体现二性,即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推动体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作为传染病医院如何借助公立医院改革这个契机,充分体现传染病医院的公益性,全力完成好政府和社会赋予的承担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投身于医疗改革之中,是我们目前需要高度关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并尽快解决的问题。现根据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结合我院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谈几点体会。

1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大政府投入,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能够真正受益――传染病医院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益性更具意义

公立医院改革主要任务之一是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改变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落实财政补助政策。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我院在3年前通过敏锐的政治“嗅觉”,结合新传染病医院的建设规划,向大连市卫生局、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了科学、详实、有效的数据,经过他们的反复调研、论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分别下发了《关于对传染病病人进行归口管理和集中收治的通知》和《关于传染病参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结算有关问题的通知》两个文件,文件的下发进一步明确了传染病归口管理和集中收治工作,并从医保的费用支付标准上使这项工作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使大连地区的传染病收治更加规范,有效地利用了现有的医疗资源。医院结合新院址的特点制定了“北拓西进”的发展战略,与七个县市区医保中心签订了《大连县市区医疗保险定点传染病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建立了医保“直通”政策,使得县市区的参保病人患传染病后不需办理转诊手续即可直接到我院治疗,并享受当地医保政策。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上文件精神,大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在慢性肝炎定点检诊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1日起减免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住院门槛费,且我院也被作为大连市肝炎后肝硬化慢性病患者选择的唯一一所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在充分利用医保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医保费用使用的监管力度,并提出了在不增加住院费用的前提下,降低住院病人的自费比例,经过一年的努力,住院病人人均自费比例由2008年的26%下降至2009年的22%,使医保政策真正受惠于民。2009年7月1日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再次将医保支付比例进行上调,继续加大医保资金的投入,针对新农合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筹资相对不足,报销比例不高的特点,我院对新农合病人实行的减免挂号费、诊查费、取暖费(空调费),检验费、超声、CT检查费降低10%等优惠政策等,使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向前迈

进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扩大了医院的服务半径,争取了更多的病

源。

抓住机遇,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政策资源,积极向政府反映我院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寻求政府的扶持,解决医院生存及发展的问题,持续推进医院发展,真正担负起大连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任。2008年末我院由原来的繁华市区搬迁至远离市中心的城乡结合部,搬迁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当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经过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后医院及时向政府反映了搬迁后的运营情况和实际困难,通过对医院的深入调研,新医院的运营现状引起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财政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医院年财政拨款由2007年的469万元增加至2011年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全额拨款。同时,2009年圆满地完成“甲流”医疗救治工作又是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最好的诠释,5月份当“甲流”疫情出现时,我院正处在医院搬迁后的磨合期,面对庞大的运营经费和病人可能大量流失的情况,医院不计较得失,毅然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历时五个月的“甲流”病人医疗救治任务。

有了政府的强有力支撑使职工队伍得到进一步稳定,病人也得到了更加科学、规范的治疗,为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实现了医院搬迁三年工作量及服务性收费平均增长14%,使全院职工树立了信心。

2 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统一思想,科学谋划,建立符合医院发展的成本核算、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中指出“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要想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首先要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医务人员自觉地投身到医疗体制改革之中。医院在如何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方面同样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总结,依据现代管理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院自身特点,于2009年4月正式推出了我院以定岗定编为前提,加强并实现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为核心,全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近三年的运行过程中,医院根据考核结果和每月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了不完善的考核指标,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取酬,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兼顾风险”的原则,真正做到了向临床一线倾斜、向艰苦岗位倾斜,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成本核算,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家明确了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就是全力完成好政府和社会赋予的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任务,努力创建一所具有鲜明肝病特色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这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现。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制定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医。以上改革任务的落实就是要通过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水平,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为病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努力让群众看好病,看得起病,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在2008年搬迁前就确立了以“借好外力、苦练内功,科学谋划、站稳脚跟、寻求发展”的医院发展建设指导思想,搬迁后通过科学谋划,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建设及布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平稳、安全的渡过了磨合期,医院收治病人数不但未减少,反而较搬迁前有所增加,医疗收入也同比例增长。在不断拓宽肝病治疗范围,延长肝病治疗产业链的同时,注重严抓医疗质量管理。2010年初医院又提出了以“三个质量提高”(即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管理质量、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岗位练兵、临床路径管理及实施电子病历等多种形式推动“三个质量提高”工作的不断深入。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反复加强专业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严格规范多项诊疗程序,拓展临床教学及科研管理,这些措施的落实使医院的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医院在迈入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过程中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3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抓住机遇,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6篇:医疗保障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第一轮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测评结果已经公布。卫生局以73.406分的总分在69个被评单位中排名第64位、在政府部门类排名第28位。这次测评的内容包括领导重视、群众参与情况,机关作风、行业风气情况,履行职能、依法行政情况,政务公开、事务公开情况以及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情况等五方面,是对整个卫生行业的一次测评。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机构、任何一名卫生人员工作与作风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对市卫生局的测评结果。

综合测评方法分普通测评和特殊测评两种。其中,特殊测评采取“5乘50”的方法,由50名市、县级干部、50名科级和科级以下干部、50名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0名外来投资者、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和50名普通群众进行投票打分。在特殊测评中,我们获得满意票459票,基本满意票569票,不满意票118票,不了解票161票。其中,满意率达78.6%,不满意率9%。表明我们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行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工作是比较到位的,在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整改提高上是下了功夫的。

普通测评是通过《日报》刊登的社会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的。在7763张群众调查表中,我们共得到满意票1756张,基本满意票3292张,不满意票1948张,不了解票767张。除去65%的满意票和10%的不了解票,人民群众对卫生综合服务不满意率高达25%,也就是说,每四个老百姓当中,就有一个对卫生系统是有意见的,对卫生综合服务是不满意的。

痛定思痛,居危思危。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二轮综合测评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要给大家敲敲警钟,请大家多关心综合测评,多参与综合测评,同时,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怎样面对差距找根源,盯着问题抓整改;怎样围绕“全民创业、富民强市”主题,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怎样改善卫生发展环境,甩掉落后的帽子,打个漂亮的翻身仗,重塑卫生行业的新形象。

一、认真反省,深刻分析影响综合测评结果的原因,对照差距深挖根源。

应当肯定,这些年来,我市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大卫生工作者思想解放、精神振奋、工作积极、作风踏实、开拓进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为提高我市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也为我市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抗击非典期间,卫生工作的地位、卫生行业和卫生人员的形象得到了大大提升。而现在,为什么我们的综合测评结果这么差呢?问题出在哪里?客观地说,既有医疗卫生体制的问题,也有我们自身的问题。

第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不成功,导致了卫生服务公平性的下降。一是筹资公平性下降。受地方财力影响,在卫生投入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最大相差10倍之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拉大,必然影响居民健康素质,影响社会安定团结。二是医疗保障覆盖面不广。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口只占少数且范围不断缩小,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亦即全国近3/4的人口)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助。三是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差。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相当一部分群体陷入了“生不起病、看不起病”的境地,只能“小病扛、大病拖”,“不怕穷、就怕病”。正如国务院最近的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基本不成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富裕阶层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不满意,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

第二,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倾向,加重了人民群众的医药负担。一方面,政府投入比重逐年下降,投入水平过低,医院运行主要靠向患者收费维持生存与发展,从机制上出现了市场化的导向。群众医疗交费,不仅要负担医药成本,还要负担医务人员的工资、补贴,一些医院靠贷款、融资购买高档医疗设备、修建病房大楼,相当一部分要靠患者负担的医疗费用来偿还。另一方面,一些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在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问题上本末倒置,引发大处方、乱检查等过度医疗,导致医药费用过快增长。近年来,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这不仅加重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也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和卫生行业的社会形象。数据显示,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医,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这充分说明了群众看病难的基本状况。

第三,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造成了医患之间严重的信任危机。目前,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看病冷”的问题。患者生了病本来心情就不好,希望医生能耐心细致地为自己诊病,但极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对病人态度比较生冷,服务不够主动热情。有些大医院病人太多,服务量较大,医务人员与病人的有效沟通时间少,一些医务人员又缺乏沟通技巧,导致一些医患隔阂的产生,这些都让病人感到不满。二是红包、回扣问题。虽然我们对红包、回扣、开单提成进行过专项整治,各家医院都有明文规定,而且也制定了严厉的处罚规定,但就是有些人敢顶风违纪,变着法子收受病人财物,冒着风险拿药品“回扣”,在社会上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三是服务水平的问题。卫生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服务行业,点多面广,社会影响大,每个卫生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对卫生局的评价。虽然我们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和“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但仍有一些医护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语言不文明,服务不热情,工作责任感不强,不能坚守工作岗位,不能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甚至推诿顶撞患者,直接导致了医院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大打折扣。

第四,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不善,使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一是成本控制不力。一些医疗机构节约意识不强,浪费现象严重,冗员过多、负担过重,加上各种检查和乱摊派,加重了医院成本负担。二是制度执行不严,政务事务不够公开,财务管理混乱,有的私设小金库,以致引发违法违纪行为,给卫生系统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内部分配不公。一些单位搞科室承包与创收,下达执法罚款指标,有的将药品、辅助检查收入与奖金分配直接挂钩,搅乱了职工思想,引发“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四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不到位,技术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第五,机关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人民群众看不惯。一是办事拖拉的“中梗阻”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些机关干部对基层和群众态度冷漠,不负责任;工作节奏缓慢,遇事推诿;有的单位,办事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内容、时限要求、政策规定都没有公开,给基层和群众办事带来了很大不便。这些现象的实质,是少数机关干部群众观念的淡漠。现在,群众对机关作风的评价,不仅要看你办了多少事,更要看你是怎么办的事。机关作风要真正抓出成效,必须从群众观念抓起,从窗口单位抓起,从具体细节抓起。二是得过且过的“守摊子”意识依然存在。有的干部只求一般过得去,不求高标准过得硬,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而不动。有的“捣浆糊”、“踢皮球”,遇到困难矛盾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推上卸下,左推右挡,打起了“太极拳”。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少数部门出现了消极畏难、不思进取情绪,事业心、责任心衰退了,工作的干劲、拼劲减弱了,工作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失去了争先创优的劲头,失去了雷厉风行的作风,部门工作也因此落后了。三是有禁不止的“碰红线”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工作中挑肥拣瘦,好的岗位争着上,差的岗位不愿干,在生活上怕吃苦、讲条件,追求享乐,热衷于迎来送往、吃喝玩乐;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与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背道而驰。四是决策落实“不到位”现象还需改进。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包括下面单位的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开会议、发文件、听汇报,下基层不多,很少与群众见面。有的虽然也搞调研,但下基层满足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接触干部多,接触群众少,到办公室多,进村入户少,好话听得多,意见听得少,因而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对问题的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不够,对一些苗头性问题缺乏敏感性,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还有少数部门政令不畅通。有的人自己不求上进,又怕别人超过自己,嫉贤妒能,乱打小报告。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坏了党员形象和机关干部形象。

第六,卫生行业监管不力,削弱了卫生部门的威信。在医疗机构管理上,存在重扶持、轻监管倾向,尤其对医疗服务质量、机构与人员准入、合理用药与收费等方面缺乏有效监管;对无证行医、虚假医疗广告打击不力,手段不硬,办法不多。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一些执法人员与无证行医人员内外勾结、通风报信,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被动。在卫生监督执法方面,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廉等现象,甚至“以罚代管、不教而罚”,失去在法律面前的公正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第七,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到位,宣传不广泛,整改不落实,直接影响了综合测评活动的结果。今年上半年的工作比较多,先进性教育、“医院管理年”、综合测评,这些都是涉及全行业、全系统的工作。我在第一轮测评活动动员大会上曾经讲过,各单位的负责同志一定要学会弹钢琴,整体协调,通盘考虑。现在看来,我们第一轮综合测评活动是剃头匠的担子一头热,上面动员会开了,文件方案下了这么多,进行了这么多民意调查,但下面弹钢琴的水平还是有待提高,顾此失彼,没有从讲政治的高度,把这项活动真正领导好、组织好、宣传好,特别是整改工作没有做到位,从而直接影响到群众对我们的测评。

以上几条,是综合测评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些是长期存在而未能解决的问题,有些是现阶段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有些是发展中新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单位、少数同志身上,但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卫生行业的形象,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也影响了卫生改革与发展,因此,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逐步加以解决。

二、盯着问题抓整改,努力缩小卫生综合服务与人民群众期望的差距,重塑卫生行业新形象。

第一轮综合测评的结果,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卫生事业发展特别是卫生综合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现在,我们需要改进的工作较多,任务也十分艰巨,我们每个卫生工作者,都应该重新振作起来,面对差距,迎难而上,抓好整改工作。

第一,从自我做起,不断规范卫生行政行为。各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推行和完善政务公开,扩大群众对机关工作的知情权;建立和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要认真做好卫生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开展对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查处违规卫生行政许可;继续开展执法人员学法活动,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整治卫生执法部门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的问题,切实解决随意执法、趋利执法等突出问题,禁止下达罚没收费指标。

第二,要精诚工作,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老百姓到医院看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看好病,给个笑脸,价格便宜点。因此我们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着手,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实现“看病费用降下来,医疗质量提上去”的目标。一是要切实降低医药费用。要严格按药品招标采购合同采购中标药品,严格执行中标药品的批准备案价格,进一步加强对中标药品的管理使用工作。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等类药品的使用,全面实施《省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临床用药公示通报制度和用药监督制度,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坚决取消科室承包、开单提成,禁止奖金分配与药品收入、辅助检查收入直接挂钩。认真落实对弱势群体医疗优惠政策,配合做好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障工作。二是要加强医疗收费监督管理。各医疗单位要严格执行新的《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及相关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服务价格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医疗机构价格管理责任制,医疗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对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负总责;积极推行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价格公示制和费用清单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建立日常的医疗服务价格检查制度,对违反价格政策自立项目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行为要公开曝光,严肃查处。三是要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强化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推行单病种质量和费用控制工作;开展医疗质量考评和分级督查,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的日常监管,完善医疗纠纷投诉处理办法,强化责任追究,逐步建立以医疗质量、效率、费用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价制度。四是要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公示。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医院评价和信息制度,在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逐步推行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公示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床日均次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增强医疗服务透明度。

第三,要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当前的医患关系应该说是比较紧张的,“见病不见人,治病不治心”,医护人员“惜话如金”,懒得和患者沟通,关键问题是缺乏人文关怀。一个好的医生、好的护士,应该从人本的角度出发,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耐心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肉体和心灵的健康。只有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把患者的需要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力争取社会和患者的理解、认同,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一是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正确引导广大卫生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意识,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礼仪教育,在卫生系统内营造“廉洁行医、诚信服务”良好氛围。坚持并完善医德医风考核、激励和惩戒制度以及医德医风巡查制度,严格实行医德医风责任追究制,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二是要坚持和完善便民服务措施。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着眼,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细微小事入手,简化就医流程,确保患者在门诊就医方便、快捷;实行限时服务,制定和完善急诊抢救病人开始处理时间、院内急诊到位时间、X线摄片急诊和平诊出具报告时间、检验单出具报告时间等医疗环节质量管理限时指标,为病人提供更加快捷的限时医疗服务;积极推行“优质导医组”、“医护患者联系卡”、“温馨服务热线”等便民服务措施,便于患者选择医生、方便病人就医。三是要落实卫生服务承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全面实施三级承诺制,即单位对社会的承诺,科室对单位的承诺,工作人员对科室的承诺,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科室和每一位工作人员,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形成“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对于已经见报的服务承诺,各单位还要将其上墙、上屏,方便群众监督。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综合测评相关工作的责任感

我曾经说过,对市卫生局的测评,实际上也是对全市卫生行业的一次测评,测评结果的好坏,不仅仅是市卫生局机关的事,也不仅仅是哪个单位的事,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卫生系统的声誉与形象,关系到我们每个卫生工作者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虽然第一轮测评的结果差强人意,但只要我们面对困境,迎难而上,把本职工作做好,一定能在第二轮测评活动中创造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一,要高度重视,始终把综合测评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综合测评结果的好坏,关系到行业的形象,关系到行业的声誉和盛衰。行业形象既是行业外在精神面貌的表现,又是行业内在实力的体现。因此,各地各单位一定要深刻认识综合测评活动的重要性,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综合测评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各单位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要动员全体职工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要成立本单位的综合测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对活动的督导。要坚持“纠”、“评”、“建”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工作实效,使测评成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要开门迎谏,广纳群言,在抓好整改措施落实上下功夫。在第二轮综合测评活动中,各单位要再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层次、多方面地听取社会群众对卫生综合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围绕在机关作风与行业作风建设、履行职能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与事务公开、卫生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其原因,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明确整改期限、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并抓好落实。市卫生局将成立综合测评工作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综合测评各环节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于工作不力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还是那句老话,在哪个单位出的问题,由哪个单位的领导负责;是谁出的问题,板子就要打在这个人和他的单位领导的身上,没有任何情面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