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医疗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口腔医疗; 信息化; 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 口腔疾病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2-67-03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of oral medical service
Fang Yuhua1, Yang Shuangyuan2
(1. Depart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Xiamen Medical College, Xiamen, Fujian 361008; 2. Software School of Xiamen University)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level is not high enough, not to mention building a service model for the patients, physicians, and expert knowledge. Considering this situation, using the systematic and practical research method, a set of relatively complete oral medical management platform system framework is put forward. The system consists of oral online management subsystem, oral medical standard database, or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model, multiple levels of oral medical online collaborative platform. This study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ral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researchers.
Key words: oral medical; informatization; oral medical standard database; or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0 引言
口腔医疗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三大健康服务之一。根据2005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牙科口腔医疗服务消费接近150元/人,全国总计2250亿元。目前估计全国口腔医疗消费额超过3000亿/年,口腔器材贸易额超过600亿元/年。随着牙医服务业对国际市场开放,这几年国家主管部门针对口腔医疗服务业出台了许多强制性法律法规,以使口腔医疗服务业健康发展。
在口腔医疗信息化方面,国外早已经实现了医疗一体化和电子病历,并建有公共医疗服务平台,例如欧洲的EDIFACT(管理、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美国的HL7(Health Level 7)等。目前国内口腔诊所及医院信息化程度不高,没有基于服务对象去构建面向服务的架构,无法构建面向病人、医师、专家知识库的服务模型,没能建立医师迫切需要的口腔疾病智能协助治理模块和病人的自助服务平台。因此,构建一套现代化的高效的口腔医疗管理支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1 系统的规划设计
口腔医疗信息化的基本原理是将成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整合于口腔医学临床、教育、科研及管理实践中,促进口腔医学的发展[1]。其中涉及到的信息技术有: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专家系统、网络技术等。口腔医疗管理平台的构建拟通过对口腔医疗及相关临床医学数据的采集和整合,基于网络,面向口腔疾病预测、分析、治疗和病理分析,力求实现高效现代化管理。该框架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1 口腔在线管理子系统
主要涵盖面向病人的电子病历卡片管理、健康档案卡片管理、护理卡片管理;对病人提供口腔治理手段查询、自主电子病历下载、健康档案管理以及医师在线诊断等服务;面向口腔诊所的口腔医疗财务管理、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和跟踪服务管理等。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电子病历卡片管理主要包括电子病历等的存储、调用、检索、下载、打印、安全认证以及电子病历等数据标准等。
第一,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要能够通过方便的编辑工具,典型病历模板来辅助医生书写病历;计算机自动处理医嘱、预约等,降低差错率。
第二,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同类疾病的病历查阅,帮助医生选择最佳医疗方案;智能知识库,辅助医生确立医疗方案;医疗违规警告,象药品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避免医疗错误;联机专业数据库,象药品数据库,供医生查询。同时,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要能够规范医疗行为。比如:通过病历模板可以提示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避免遗漏;通过医嘱模板可以规范医疗操作。
第三,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要实现网络化管理。各种临床原始数据可以在医疗过程中及时地采集,形成管理指标并及时反馈给集团诊所和各级卫生管理机构,达到环节控制的目标。同时为远程病人信息共享和传递提供有力支持。当病人转诊时,电子病历随病人转入新的就诊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对电子病历系统的扩展是实现个人健康电子记录。
最后,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要能够从中提取各种分析数据,用于指导管理政策的制定。如疾病的发生及治疗状况、用药统计、医疗消耗等。同时为当前正在实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未来的医保政策和方案预留相关的接口。
口腔健康档案卡片管理主要是建立国民口腔健康档案,从人出生开始记录的所有口腔就医情况。口腔诊所的医师事实上是一个口腔全科医生,他不仅负责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还兼顾着口腔健康顾问的角色。
口腔健康档案卡片管理模块,将为每位患者搭建个性的口腔健康档案,创建资料贮存系统,分门别类存放与其健康相关的所有记录、表格和化验单,甚至将患者看过的医生的姓名和联络信息、过敏症状和所用过的药物,都归入档案夹内。针对每位患者,建立年度口腔健康档案,分档归类存储,并把重要身体数据统统制成表格,密切追踪,并如实记录检查结果,以便比较、分析其几年来的体格变化,并及时提出相关医嘱和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
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对医疗器械进行实时监控,自动给出器械状态报警信息和消耗器材需求信息,为获得及时的后勤保障提供信息[2]。
1.2 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
口腔医疗数据包含主诉、各种检查检验结果、病程记录、治疗记录和医嘱等等。这些信息产生于各个就诊环节或多个不同的系统中。构建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将有利于实现集团下诊所之间、跨地区的数据共享,有利于实现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数据的收集、加工、传送、保存与可移植,还有利于各级管理机构对医疗数据的管理。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包括口腔医疗器械编码数据库、口腔疾病分类编码库、口腔医疗规范过程管理数据库、口腔典型病例数据库以及口腔疾病专家诊断治疗知识库等。
口腔医疗数据的标准化管理涉及到口腔医疗诊所的管理制度、医师的就业规范、患者和医师的协同交流机制、口腔医疗生态链的信息传递机制等,同时还牵扯到和其他医疗保障、保险、财务、税收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所以,还要实现相关的数据接口规范。这些接口规范及其相关服务要实现数据集成的实时性、易用性和可扩充性。口腔医疗数据还涉及到病人的隐私,因此数据的安全认证和数据备份也要形成标准化规范。
1.3 口腔疾病病理分析模型
通过对收集到的口腔医疗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从样本数据集合中找出规律和趋势,结合口腔专家知识库系统,实现从口腔医疗数据到疾病病理分析乃至疾病预防的转换。利用多维线性回归分析对历史口腔疾病病例进行探测,形成口腔疾病关联要素模型;对口腔疾病进行聚类挖掘;依据前期分析利用神经网络对口腔疾病进行预测等。同时可以结合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等经典统计方法来建立模型,也可以运用神经网络、遗传规划、决策树、粗糙集、关联规则等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构造口腔疾病病理混合模型。最后根据数据挖掘模型挖掘出的信息,利用解释规则为医师以及医疗管理部门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以满足决策者的需求,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1.4 多层次口腔医疗在线协同交流平台
口腔医疗管理平台根据口腔医疗过程中参与的各利益相关者构建对象化口腔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型。对医师提供口腔医疗专家治理病例知识库与医疗过程智能协助、同行网上交流以及病人医疗服务自动短信或邮件通知等服务;对口腔患者,提供医师在线诊断、相关医师认证、短信和邮件预约管理、患者自身病历在线下载和邮件传递服务等;对政府相关管理机构提供口腔疾病病理分析、口腔医疗医师认证与从业人员管理、口腔服务医患冲突管理等。实现口腔患者、医师、专家、诊所、各级政府的多层次实时在线信息交流平台和针对医师、患者提供的医师认证、培训系统以及患者自助系统等。
2 系统的实现
2.1 研究方法
对于平台的总体建设,一方面要采用实用性和系统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平台的设计人员用系统工程方法,对口腔医疗管理平台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紧密结合口腔医疗特点来研究系统建设的可能性及可行性,最终设计出系统的功能,明确系统在各个环节的功能目标和作用界面。系统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应与口腔医疗行业紧密结合,并取得行业专家的配合。另一方面采用领域专家与知识工程师相结合的方法,口腔医疗专家知识库系统、海量挖掘系统要达到领域专家的水平,就必须掌握领域专家处理问题时所使用的大量专门知识,特别是经验知识,专家系统涉及到很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一个专家系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方面的知识。
在对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构建方面,借鉴美国的HL7标准以及中国卫生部关于口腔医疗方面的规范,并按照口腔医疗自身特点,形成口腔医疗器械编码数据库、口腔疾病分类编码库以及口腔医疗规范过程管理数据库、口腔典型病例数据库以及口腔疾病专家诊断治疗知识库等。
在口腔医疗数据挖掘方面,必须先形成相关的专家知识库,这些知识由规则集及事实组成。因为挖掘系统的问题求解是运用专家提供的专门知识来模拟专家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方面,要频繁地采访专家,从同专家的对话和专家以往处理问题的实例中提取专家知识;另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把获取的专家知识进行形式化存入知识库中。利用多维线性回归分析对历史口腔疾病病例进行探测,形成口腔疾病关联要素模型;对口腔疾病进行聚类挖掘;依据前期分析利用神经网络和决策书等对口腔疾病进行预测等,实现从口腔医疗数据到疾病病理分析乃至疾病预防的转换。
在口腔医疗管理平台的协同交流方面,借鉴现行的ASP模式,实现多口腔诊所或医院的在线租赁管理等,同时也可以借鉴ASP的商务模式等进行第三方运营管理等。
2.2 技术路线
本管理平台将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建设和实施的策略;平台内容由少到多,由浅入深。
⑴ 调研分析。加大对口腔医疗服务信息化需求的调研深度,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专业口腔医疗机构,采取问卷或直接走访的形式,深入了解口腔诊所和医院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最紧迫的需求、信息化的程度、实施信息化改造的意愿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出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和实施解决方案。
⑵ 标准库建立。利用前期调研,结合国外编码方案以及中华口腔医疗管理机构的规划,形成口腔医疗器械编码数据库、口腔疾病分类编码库以及口腔医疗规范过程管理数据库等。
⑶ 系统研发。针对口腔诊所和医院的共性,参考目前市面的较为成熟的商业化局域网口腔管理软件,构建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组件式口腔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使得平台具有很好的方便性、伸缩性、可配置性和可管理性。
⑷ 病例分析。借助口腔医疗专家,形成口腔典型病例数据库与口腔疾病专家诊断治疗知识库等,并利用SAS等工具对前期口腔医疗病例进行数据钻取,利用多维线性回归分析等对病例进行要素关联推理分析,然后对病例进行聚类分析,形成口腔疾病规则库,最后利用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对口腔疾病进行预测。
3 结束语
口腔医疗信息化的整体建设模式仍处于探索中,本文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口腔医疗管理平台体系构架方式,该体系由口腔在线管理子系统、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口腔疾病病理分析模型、多层次口腔医疗在线协同交流平台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本文对于指导口腔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模式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 ,对口腔医学信息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口腔医疗管理平台的建设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实施策略。目前,对于该平台的实现,在口腔医疗标准库、口腔医疗数据挖掘模型等关键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亚岗,李勇敢.基于数据处理的口腔医疗信息化框架构建[J].微计
算机信息,2007.23:24-26
[2] 谢明元,刘福祥,郭在华,刘维成.分布式社区口腔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 口腔医疗门诊;医疗废弃物;感染管理
随着口腔专科门诊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新的诊疗操作技术不断应用于疾病诊疗中,伴随而来的医疗废弃物日益增多,引起医务人员乃至社会人群的关注。如何对疾病诊疗后的医疗废弃物进行收集——分类——规范——运输——终末处置管理等,成为医院领导、后勤部门领导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内容。规范管理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改善社会环境、医院环境卫生污染状况;而且关系到医院医务人员、就诊病人的身体健康;重要的是关系到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病原微生物流行传播疾病。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对医疗废物的产出、分类、收集、转运、焚烧及处理的全过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标志着我国医疗废物处理进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使我们口腔专科医院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防止诊疗中、诊疗后医疗废物引起的交叉感染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
1 门诊医疗废弃物种类
1.1 感染性医疗废弃物 口腔医院门诊诊疗工作与综合性医院门诊诊疗工作不尽相同,其疾病受口腔特殊的组织解剖生理特点的限制,分科细,治疗途径多,每一项治疗必须通过医师双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治疗结果必须通过护士双手及保洁人员双手完成污染器械收集、洗涤、消毒、灭菌,敷料及各种废弃物回收、分类、转运等,产生的医用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多,几乎涵盖了8种医疗废弃物分类内容的全部,因而更具有传染性及传播疾病的危害。例如:诊疗操作使用高速手机头和牙钻;龋齿等治疗用的各种类型器械及小器械;水汽枪、吸唾器;拔牙用的各类器械;正畸牙、修复牙使用各类器具等,其表面残留病人口腔内血液、唾液、食物残渣、磨牙碎屑组织;污染的各种敷料,如:棉条、棉球、棉签、小纱布、小毛巾、牙胶、小纸捻等,数量众多的敷料均染有血液、唾液,成为医用废弃敷料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
1.2 非感染性医疗废物 诊治牙病所使用的各种重金属类,如汞、砷、铅等特殊废弃物;放射科废弃的冲洗X线胶片液;病理科废弃的各种病理组织切片标本;检验科废弃的各种血液标本、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废血清、废标本、采血用品等;修复科、正畸科废弃的技工印模材料、石膏模型、石英砂等;药剂科废弃的挥发性、蒸发性化学药剂废气;洗衣房洗涤排放的污水;手术室、供应室洗涤器械的污水及残余物;各科室废弃的损伤性刀片、缝合针、扩大针、光滑针、金属成形片、金属车针、拔髓针等。均会产生物理、化学、放射污染源,同样对医院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及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1.3 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推广使用,对预防口腔疾病诊疗起到了预防作用,受到病人、医护人员的欢迎。但增多的医用塑料废弃物如:一次性治疗盘、口镜、镊子、探针、漱口杯、手套、胸巾、印模、托盘、注射器、针头等的处置使医院难以承受。例如:就诊人数日门诊量1000~1500左右人次,需使用1000~1500套的一次性无菌治疗用品。长此下去,每日、每周、每月、每年产生的废弃物可想而知。这些废物可成为最直接的污染源头,成为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传染源。这些医疗废弃物在医院的产生不仅对医院内医务人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也可能污染环境造成社会疾病的流行[1]。
2 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2.1 组织管理及制度不健全 表现在:有组织、有制度、但不健全。未建立主管和监管部门,或两者未能协调配合。对医疗废弃物的类别、规范、处置缺乏足够的重视,使组织管理制度落实和执行流于形式,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各级部门重视。如:后勤管理部门无专人环保负责制;医疗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的协调、检查、监督职责不到位。
2.2 分类环节控制不严格 医院医疗废弃物的产生——分类——收集——回收——运输——焚烧等环节应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程序。但我们在工作中时常表现:诊疗后废物混放、混装;锐器废物与医用其他废物混放、混装;医用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混送;废物装袋过满、过多散落等现象依然存在。电梯旁、楼道内、马路上常常可见到医疗废弃物留下的痕迹。为传播疾病埋下了严重隐患。
2.3 规范操作不严格 表现在:诊疗使用后注射器与针头不卸或不分类;一次性治疗配套盘器械用毕丢弃在生活垃圾中或不分类混放一起;一次性手套、口杯、纸巾使用后丢弃在生活垃圾箱内等,缺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的意识,既没有保护病人,也未到达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2.4 终末处理运输不严格 表现在:将院内废弃物集中车辆运输至院外垃圾场焚烧,缺乏医疗废弃物严格的分类、分装标准和运送标准;缺乏社会的必要监督机制;缺乏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品及安全防护专业技术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加之交接手续不完善、不规范,专人负责填写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登记制度基本处于滞后空白,从而造成了医疗废弃物不规范收集和运输。
2.5 医务人员防护认识不到位 表现在:防护认识淡化,认为口腔诊疗工作废物面广,种类多,不仅含有易致伤人体的锐器物,还有大量含有致病微生物具有感染性、病理性、化学性、放射性、血液性物质常伴左右,怎么处置是保洁员、院务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的事,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思想重视。
2.6 医院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业务技术的发展 表现在:暂存处设置及建筑不合要求,管理脱节,设施不全,设备陈旧,废水管网渗漏,废水排放不标准,装运及存放地点简陋或露天放置或离工作区域太近。认为运行维护费用高,回收处理费用多,经费负担难以承受等。对挥发性、蒸发性、污染源未进行有效的过滤装置排放等。
3 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对策
3.1 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由后勤部门负责制的行政管理组织,医教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协助监督检查。各科室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标准执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工作中对医用废弃物处置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回收人员体检制度等,将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纳入医疗后勤管理质量范畴。对医用废物有分类收集、分类装置、分类标示(如: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医用废物用黄色塑料袋,以及锐器放置耐刺、防水、防渗盒)。对生活垃圾在公共场所设置带盖垃圾箱,减少医务人员及病人的直接接触污染。每日科室有保洁人员对医用废物收集、分类、运送至医院放置点进行交接记录,每月统计上报。改变目前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状。转贴于
3.2 加强医疗废弃物设施的建设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排放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医用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定点、定车、定位、定装置、定专人的运输流程;防止医疗废弃物在收集、分类、运输过程中丢失、遗弃或混入生活垃圾,给社会、医院造成污染;开展对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技术研究,变废为用,变害为宝。
3.3 加强环节控制与规范操作 医院从医疗器材敷料用品使用后产出源头抓起,实行严格的统一采购;科室从领取数量、种类进行把关;保洁员对使用后的敷料废物类规范收集,分类装袋贴标示,定时定点交接给医院负责废物存放处理专业人员;省内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定点医疗废物回收公司,定期规范密封运输焚烧点处理。从而杜绝医疗废物流入社会,达到防止污染源扩散污染环境及危害社会人群。
3.4 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环保职能部门的协调统一 省内建立医用废物焚烧处理点。解决目前各医院尤其是离城市较远的中小医院各自为政,购置焚烧炉焚烧医用废弃物,即达不到完全焚烧毁废物,又造成空气质量环境严重污染;解决目前存在的另一现象大医院负担高额回收医用废物费用,中小医院无力交费、无力投资,无处设点,加之经费受限而出现的医用废弃物混杂于生活垃圾中运出医院外丢弃或填埋;医院则应解决好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场所,对贮存时限等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出判定[2]。反馈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5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宣传教育 在国家危险废弃物的名录中,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排在第一位。尤其是口腔诊疗后的医疗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很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形成交叉感染或二次污染。因此,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弃物相关的宣传普及教育至关重要。开展书面宣传与授课培训相结合;科室检查与纠正不合理的分类、处理方法相结合;强化医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的重视。使每个医护人员都意识到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做好个人防护,并积极参与。从而减少和避免因医疗废弃物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3.6 加强院务后勤部门的监管力度 确保医疗废弃物从初始产生、回收、分类、装袋、运输、焚烧,做到交接手续等全过程进行重点关注,做到万无一失。并有定时巡查督促管理分工职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解决、关注、汇报,防止对医院内外环境造成污染。这样不仅可有效地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还可明确废弃物管理各环节责任,起到一定约束和监督作用。
3.7 加强专业培训与监督治理 对医疗废弃物处置操作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学习,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乳胶手套、专用工作服、防水围裙、胶鞋等,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必要时免疫接种,防止其操作中健康受到损害。提高他们对医院医疗废弃物危害的思想认识,提高在岗责任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
3.8 加强医疗废物包装,贮存管理 科室按要求分类、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袋3/4时进行封口或密闭容器,有明显的标识,送至医院固定放置点;医院按要求有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和场所,贮存不超过两天时间,并没有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绳、防盗、防儿童接触安全措施等,专车、专用、专路线运输,并做好记录,如产生单位、类别、送交科室、日期等。
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诊疗后的医疗废弃物产量、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医疗诊疗结束后带来的医疗废弃物处理问题,离国家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新法规条例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这需要一个认知过程。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都必须意识到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在为数不少的医院,医疗部门还未从旧的医疗废弃管理模式中走出来,缺乏正规的实行办法和运行机制。且经济政策、处理废弃物、废水的技术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与医疗技术发展。出现政策管理办法与现实操作脱节,有漏洞、有薄弱环节。如:注重强调焚烧与填埋为主,注重医院自行无害化终末处理等。这样,既不能废旧利用,又不能技术更新转化再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环境、水源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因此,我们应在确保诊疗疾病安全的前提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金属类医疗器械(如:治疗盘、口镜、镊子、探针等口腔诊疗器械),重复消毒灭菌使用,以减少医疗废弃物产量,塑料垃圾产量;减少使用器械中诸多中间环节的污染;改变过去管理、处理模式,向综合治理方面发展去研究和探讨。将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重点放在具有传染性危害的关键医疗废弃物品上。狠抓严格回收——严格分类——严格包装——严格运输四个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医院各部门相互协作与沟通,发挥各部门监督管理职能,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医院医疗废弃物造成的医源性和外源性感染,切断交叉感染途径。减少医疗废弃物给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医院成本的投入,为病人、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诊疗环境。使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置更趋合理化,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3]。使口腔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真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张红玲.医用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全程质控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54-455.
【关键词】口腔黏膜病;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口腔黏膜疾病中的常见病,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中医称“口疮”。 其特征为周期性反复发作、久治难愈,发作时溃疡部位灼痛难忍,进食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1]。由于本病病因无法明确,目前还没有治愈的特效疗法,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较快的促进溃疡愈合和减轻疼痛及减少复发频率。本文收集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间复发性口腔溃疡92例,其中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92例ROU患者就诊时均见两侧颊黏膜、上下唇黏膜、上颚以及舌尖和舌腹等处有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溃疡,表面被覆有黄白色的伪膜,周围黏膜组织充血明显,局部灼热疼痛明显,常影响讲话和进食。溃疡反复发作每月2次以上,无明显间歇期,病程均超过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口腔黏膜病学》诊断标准[1]。患者就诊时无心、脑、肝、肾、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史,近3个月来未用过抗病毒和免疫制剂药物。92例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17~6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药物:在局部消炎止痛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片10 mg、维生素C片200 mg,均为每日3次口服;西地碘片(商品名:华素片)1.5 mg,每日5次含服,7 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强的松片10 mg,2次/d口服,连服7日后停药。
治疗组西药用法同对照组,在服用西药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药物组成:黄连、黄芪、知母、当归、川芎、怀山药、黄柏、茯苓各12 g,麦冬、赤芍、生地、泽泻、丹参各15 g,西洋参6 g。按常规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7 d为1个疗程,可以连用2~3个疗程,服药期间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1.3疗效标准治疗1周后作评价,疗效的标准是按照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口腔溃疡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2]。痊愈:口腔内溃疡创面愈合,患者主诉无疼痛感,进食不受任何影响,1年之内无复发;有效:口腔内溃疡数目减少且溃疡直径明显减小,患者主诉疼痛感在7 d之内消失,1年之内复发1~2次;无效:患者主诉疼痛感在7 d之内没有明显减轻,且口腔内溃疡未愈合及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行χ2检验,P
2结果
从表1中看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例数%)
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4624(52.2)20(43.5)4(8.5)44(91.3)*对照4610(21.7)14(30.4)22(47.8)24(52.2)注: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ROU是口腔黏膜病中的最常见病症,病因至今未明,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研究报道的发病因素很多,但尚无统一的说法,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比如: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系统性疾病以及微循环障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等[3]。当患者出现感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引起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功能下降时最容易诱发溃疡的发作。其特征性细胞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口腔黏膜早期上皮层水肿变性,然后上皮表层坏死脱落,呈现非特异性炎症,继之炎性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发生局限性坏死等。所以ROU治疗原则是减轻疼痛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同时促进溃疡愈合,缩短疗程,预防复发。
西地碘含片主要活性成份为分子碘,口腔含服时在唾液作用下可被迅速释放出来,直接作用于溃疡表面的菌体蛋白质,使其迅速变性,可以有效的杀灭病原微生物而预防继发感染。
维生素B作为体内黄酶类的辅酶组成部分,参与到体内蛋白质、糖和脂肪的代谢,对口角炎、舌炎、角膜炎、结膜炎等有一定治疗作用[4],而维生素C不但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还可促进黏膜下上皮细胞产生,起到修复创面的功效,从而使受损的口腔黏膜较快的愈合[5]。
中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心脾密切相关,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属火,火乃致病之源,分实火和虚火两类,实者多由心脾积热,湿浊热毒上犯口舌所致,临床上复发性口腔溃疡多系心火炽盛,火盛成毒,火毒上攻所致。方中黄芪补中益气,黄连、黄柏、栀子清心泻火解毒。泽泻泻肾火;重在泻火,使火毒下行,以治其本,且无泻下作用,不伤脾胃,故可久服。赤芍凉血祛淤止痛;当归、生地滋阴养血;西洋参、麦冬益气养阴生津,山药补脾固精,丹参活血化瘀,以治其标。全方合用有清心泻火解毒、益气凉血清热、活血生肌之功效。
现代临床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由患者的免疫活性细胞异常及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疾病。同时,患者血液中血浆粘稠度升高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使淋巴细胞浸润和而有利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浸出,从而引起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6]。另有研究表明[7],黄芪、泽泻、生地、丹皮、黄连、茯苓、怀山药、山茱萸、麦冬、当归、丹参均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丹参、赤芍、川芎能改善血液粘稠度和促进血液循环;当归、黄连有抗炎、解毒的功能,可改善组织微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和较快的促进溃疡面愈合,减少溃疡的复发程度和次数,既能提高疗效,又可减少复发及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79.
[2]中华口腔医学会.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7(4):277.
[3]杨旭阶.浅谈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当代医学,2008,14(20):1819.
[4]周伟民,陈伟红,张群芳.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讨.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1911193.
[5]李文东,李丽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3例疗效观察.中医中药,2008,46(10):9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得37 例口腔颌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其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均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特异性的诊断指征。对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 例(女11 例,男8 例)年龄50~65 岁;对照组18 例(女10 例,男8 例)年龄也为50~65 岁。所有患者来诊前均未进行任何治疗。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口服,每次200 mg,每天5 次,5~10 天一个疗程或每次400mg,每天3 次,5 天一个疗程。口内皮损粘膜以西瓜霜、锡类散涂搽、撒布,具有抗病毒作用;口周及颌面部病损涂用3%阿昔洛韦软膏或酞酊胺软膏,同时口服中药汤剂,基本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剂主要药物组成及常用剂量为:龙胆草(酒炒)6 g、黄芩(炒)9 g、栀子(酒炒)9 g、泽泻9 g、木通6 g、当归(酒炒)3 g、生地黄(酒炒)6 g、柴胡6 g、生甘草6 g、车前子6 g,2 次/天口服,疗程10 天,随访半年。对照组口服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10 mg/次,3 次/天口服;维生素b12 针,0.15 mg肌肉注射,2 次/日;免疫调节药物转移因子口服6 mg,3 次/日;正常人免疫球蛋白0.6~1.2 mg/kg/d肌注,2 次/周。
1.3 观察指标
主要是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疼痛缓解程度、皮损与粘膜病损愈合进展情况、愈后复况等。
2 结果
2.1 通过结束治疗及半年的随访过程中观察发现
治疗组3 天显效19 例,有效17 例,有效率100%,平均疗程10 天左右;对照组一周显效10例,有效13 例。无效5 例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总有效率72%平均疗程半个月。两组资料总有效率相差显著(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带状疱疹中医称“火带疮”、“腰缠火丹”,由心肝二经火邪湿毒凝结而成。初起患处刺痛发红,继而出现米粒样水疱,疱液透明,累累如串珠,呈带状排列。治宜泻火平肝清热利湿解毒。用龙胆泻肝汤加金银花、等治疗;年老体弱或兼有慢性疾病者,证见畏寒乏力,疱疹晦暗下陷,舌苔白腻,脉濡细者,则用龙胆泻肝汤加黄芪、党参桂枝等,清肝胆,利湿热毒祛病安。实验证明本方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带状疱疹,具有显效快、疗程短。由于该药价廉物美,既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痛苦,又能减轻其经济负担,值得口腔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口腔;医院感染;消毒;安全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117-01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安全问题,关注的焦点是如何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以确保患者获得安全的医疗服务。近年来,肝炎、艾滋病感染者或带菌者的比例正逐年增长,人们对医疗卫生知识的不断提高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使口腔医务工作者做好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为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范。因此,口腔医务工作者应具备有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常规理念,从而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1 口腔医疗中感染传播途径
1.1 口腔手机污染
口腔手机是医生操作的专业工具,高速手机是具有空腔的精密器械,慢速手机弯机头、直机头等腔隙多,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高速手机在停止转动时手机风轮的余转所产生的负压有回吸现象,会把口腔中的唾液、血液、微生物等回吸入手机内部,如果手机不及时严格消毒灭菌,医生在给下一个患者治疗时,便将内存的细菌微生物可随转动喷出的水雾进入该患者口腔内,从而造成医源叉感染。
1.2 空气污染
空气未经过通气及紫外线等消毒,口腔治疗中手机及超声波洁牙机产生的飞沫将携带病原微生物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致使医务人员或易感者感染。
1.3 水污染
手机的回吸现象和吸唾器管道未消毒造成水污染。
2 易感人群
口腔医务人员属于高危易感人群,同时因消毒不规范和防护措施不当,操作不慎刺破手等职业暴露感染,也可通过治疗操作中的微粒直接吸入肺部引起肺部感染[1]。
3 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3.1 口腔医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
严格执行口腔医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设置专用的器械清洗池,配备有B级压力蒸汽灭菌器,保证口腔器械的及时有效灭菌,做到一人一机一消毒。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接诊患者必须洗手和手消毒,使用一次性口腔包及一次性手套。高速手机使用后将手机空转30 s后再清洗手机上的污垢、擦净、注油养护与卸针器一起打包用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不耐高温的口腔物品采用酶洗液清洗后,用2%戊二醛消毒10 h后备用[2]。
3.2 环境消毒
每日接诊工作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用250 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治疗区域及痰盂,湿式清扫地面,有污染时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消毒[3]。
3.3 加强口腔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
口腔医务人员缺乏系统的职业防护知识,灭菌观念片面和不规范,是造成医务人员忽视自身防护的主要原因。如常见的操作过程中只戴口罩,不戴帽子,无防护眼镜;洗手卫生制度不落实等。
3.4 观念问题
首先要加强医院领导的重视,只有领导认识到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才会将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到保证医疗质量、加强职业道德的高度,才能使消毒设备、医疗器械、环境布局等方面得到落实。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规定应进行分类包装,由专人收集至存放地点最终无害化处理[4]。
4 小结
控制口腔感染,是一个连贯的、系统的、多方面参考的工作,尽管难度很大,但只要认真、负责、严谨地工作,就会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把口腔交叉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点[5]。控制好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率的重要环节,而加强医务人员洗手管理是重要环节的措施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工作中养成戴手套或洗手的习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6]。
口腔科感染管理的关键就是要使医护人员树立牢固的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各环节的消毒、灭菌、隔离工作,使管理更科学、更规范,口腔感染管理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郭敬珍,沈迈旗.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的规范管理[J].中国消毒杂志,2004,21(1):76-78.
[2]胡礼驷.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10):628.
[3]陈立新,马月华,魏薇.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医学,2005,29(9):694.
[4]苏俊改,王继海,董玉秀.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225-226.
[5]刘侠,董珍萍.口腔科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感染控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7):104.
1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1医疗器械的污染
口腔门诊拥有众多不同种类、形状复杂、较难清洗的医疗器械,通常与患者的口腔黏液、牙齿、血液以及唾液等进行直接接触;同时这些医疗器械价格一般较为昂贵,不能一次性使用,一般都需要清洗和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但由于口腔门诊的医疗器械结构较为复杂,常常在交接、空腔等部位残存着不易清洗的组织碎片,这些未能清洗干净的残留物极易造成医疗器械的污染,进而造成患者交叉感染[2]。此外,口腔门诊还存在一些手动牙科器具、牙科旋转器具、牙科注射器具、根管器具等,都是传染疾病的常见传播媒介。
1.2诊治环境的污染
口腔门诊医院的诊治环境是极易被忽略的感染危险因素。口腔门诊是集中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接待、诊断、治疗的综合性场所,众多口腔疾病患者在此环境下进行呼吸、吐出唾液;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高速旋转的机器会将带有病原菌的唾液、组织碎片以及血液甩出在空气中,极易造成治疗环境空气、地面以及物表的污染。有研究表明,口腔门诊空气合格率低于70.0%,治疗期间飞出的唾液、组织碎片以及其他液体是造成口腔门诊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3,4]。
1.3一次性医用辅料的污染
棉签、棉球、垫布、纱布以及纸巾等都是口腔门诊常用的一次性医用辅料,一般用来清理患者血液、唾液、止血等,这些与病原菌密切接触过的一次性辅料如果不能合理回收处理,极易传染病原菌,造成感染。除此之外,口腔门诊常见的一次性杯子、医用手套、镊子以及注射器在给患者和医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4医务人员交叉感染
口腔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患者的口腔病患部位、唾液以及血液等进行接触,如果不具备较强的无菌防护意识,未能及时对与病原菌接触部位进行清洗或者进行清洗时未按照规范进行,都会使医护人员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源。
2控制感染的管理对策
2.1加强感染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
首先医院应该定期对全体医人员进行感染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对于口腔门诊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口腔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同时组织人员到上一级医院进行参观,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规范操作,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要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治疗完成后及时摘取口罩、帽子和手套,做好手卫生,处理好一次性辅料。同时还应该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自身未受疾病传染或本身不是传染源,将自身从交叉感染中摘除[3]。
2.2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制定“口腔门诊专业操作规范”、“口腔门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规范”、“口腔门诊一次性医用辅料回收管理制度”以及“口腔门诊防护感染相互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口腔门诊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对医疗器械、一次性辅料等进行消毒处理[5]。①每次进行医疗器械消毒处理时都应保证至少2人在场进行操作,同时严格正确对过程进行记录。②对于结构复杂、接触病原菌的高危器械严格按照清洗-浸泡消毒-高压高温灭菌的流程进行。③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口腔门诊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对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探讨研究防护感染措施,不断改进现有操作规范。④建立健全相应的相互监督、赏罚分明的制度,做到大家相互监督、改进有赏、违反必惩。
2.3定期对诊治环境进行消毒
口腔门诊环境的污染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定期对诊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是排除这一危险因素的主要方法。①地面清洁。定期打扫口腔门诊的地面,重点清除治疗时飞溅出来的血液、组织碎片以及灰尘,然后将新洁尔液喷洒在地面,仔细清洁门诊室内的每一处。②全面消毒。在对整个门诊进行清洁打扫后,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才能达到排除诊治环境污染的目的;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地面、物表;用紫外灯消毒照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min。③日常保持。对口腔门诊进行清洁和消毒的手段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医务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及时处理血迹,定期清洗门诊内的牙床、手柄、头托等。
2.4妥善处理一次性医疗辅料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对一次性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与患者黏液、血液或者组织碎片等有密切接触的棉签、棉球、手套等一次性医疗辅料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和回收;对于注射器、探针以及手术刀片等尖锐器械应放置在专用利器盒内,按医疗废物处置。
2.5加强日常细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医院不仅要制定相关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规范和制度,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常见病原菌的日常检测,定期对口腔门诊的空气、医护人员手、消毒灭菌医疗器械、物体表面等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以确保现行的消毒管理规范措施能够达到目标效果。此外,对于用于口腔门诊的消毒灭菌液应定期更新,以避免适应性耐受菌的出现;同时还应记录紫外灯以及空气消毒机的工作时间,做好日常监测。
3总结
本文对我院口腔门诊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口腔门诊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多次使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操作不完善,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缺乏科学合理的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等。针对上述因素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①加强感染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②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③注重日常环境维护,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④加强日常细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改进消毒灭菌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武迎宏,陈致诚.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912-914.
[2]秦红梅,周丽,赵文捷.口腔专科医院器械集中消毒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70-2072.
[3]胡秀琴.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73-75.
[4]袁有兰.门诊口腔科的消毒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38-139.
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1家诊所中,有40家诊所会自主接受培训。其中,仅有15%的口腔诊所每隔1-2个月接受培训,培训时间间隔半年的诊所有11家,52.5%的口腔诊所间隔一年以上接受一次培训。
二、定期接受过培训的诊所其医疗垃圾处理规范性与未接受培训者存在差异
在接受定期正规培训的40家诊所中,72.5%的诊所都能较准确地处理医疗垃圾(正确率为80%以上);而未培训过的21家诊所中,42.9%的诊所都能较准确地处理医疗垃圾(正确率为80%以上),而有23.8%的诊所不能很好地处理医疗垃圾(正确率在60%以下),甚至还有1家诊所对医疗垃圾处理的正确率在10%以下。详见图1、图2。在比较接受与未接受定期培训的诊所在医疗垃圾处理上的差异时,经χ2检验,在医疗垃圾处理正确率为80%以上的诊所中,定期接受培训的诊所其医疗垃圾处理的正确率优于未接受培训者,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三、对策及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6%的基层口腔诊所定期自主接受医疗垃圾处理培训,但由于相关部门政策的放松,以及参加培训需收取费用,许多基层口腔诊所未接受到全面的培训。而调查显示培训和未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垃圾处理工作中存在差异。故针对基层口腔诊所医疗垃圾的特殊性,提出如下建议:
1.落实垃圾处理培训工作
本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基层口腔诊所对培训不够重视,要改变这个现状,一方面建议南充市卫生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把培训工作委托给南充市口腔质量控制分中心承办,质控中心可委派市内国家大型公立口腔医院高资历口腔医师担任培训主讲人,必须保证培训的覆盖面和培训的质量,不但进行相关知识的授课,而且一定要保证学员都真正理解了并知道怎样去做。监管部门督管私人口腔诊所定期参加培训和再学习,并对各诊所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2.鼓励基层口腔诊所医务人员参与培训
在接受调查的61家口腔诊所中,定期进行规范培训的诊所有40家,因此,建议卫生局大力宣传医疗垃圾处理培训工作的必要性,政府出资鼓励基层口腔诊所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垃圾处理的培训。另一方面诊所医护人员主观上应持一种终生学习态度,定期参加培训及时了解口腔医学新动态,及时更新设备,提升技术,规范诊室环境条件,严格要求日常诊疗、护理和垃圾处理工作,为病人提供更舒适安全的服务。
3.做好诊所各级人员依法处理医疗垃圾的培训
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医疗废物及管理的观点;医疗废物的分类,暂存;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职务以及责任;职业安全防护;监督管理[3];有计划地对口腔诊所进行反复多次的培训,从而不断巩固基层口腔医生对知识的掌握,加大规范化处理医疗废物的力度,增强口腔诊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定期对保洁人员进行诊所感染知识、医疗垃圾收集、存放和转运等方面进行培训。
4.把培训合格作为上岗的硬性要求
从社会的发展与医疗卫生保健的飞速提高上来看,口腔医疗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
(1)口腔疾病的多样化带来了口腔医疗技术的变化;(2)特殊人群需要特殊的保健方法和口腔治疗技术;(3)口腔知识的普及带来了患者角色的改变;(4)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促进新的技术和新型材料的不断产生;(5)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口腔保健的改变。在这样的特点下,公立医院的口腔医疗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1)品牌优势。不但有口腔科,还有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并且有公立医院作为无形资产,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这一点是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无法比拟和媲美的。(2)公立医院有一定的硬、软件设施的支持。在综合医院里,不仅有口腔科,还有内科、外科、麻醉科等相关临床科室,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病情一旦发生变化,相关专科医生即可到达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这一点也是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无法做到的,因为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专业性较强,其他科室的临床医生很少,有些机构甚至几乎没有,这样的安排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3)公立医院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优势,拥有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人,还有一定的技术和设备资源。公立医院在人员招录上门槛较高,在对职工的福利制度方面往往更加完善,这也是很多高学历人才选择公立医院的原因。5年制本科教育培养实用型的口腔医师每年人数不足一千人,这些本来该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专业性人才,大部分都选择了公立医院口腔科或者选择考研以得到进一步提升。7年制具有硕士学位的口腔医师的就业面就更加广泛,能留在民营口腔机构工作的人数更是屈指可数。这与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也有很大关系。首先,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自谋生路,自负盈亏,自然要看效益,要符合做生意的规律。其中大部分的薪酬模式都是采用底薪+提成。这样以来,具有高学历的口腔人才与普通大专毕业生相比在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并不占有绝对优势。再加上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配备往往不及公立医院完善,这很难吸引那些踌躇满志、要发展事业追求梦想的年轻人。
当然,公立医院口腔科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1)激励优势缺乏弹性。口腔专业的医务人员与个体诊所收入差距大。这使得员工积极性不高,逐渐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这种情况也一直是公立医院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难题。但是这无疑给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往往高薪聘请一些有着在公立医院口腔科工作经历的高职称人员以充实自己的力量,获得一定的口碑。这种灵活的经营模式是公立医院无法做到的。(2)服务流程较繁琐。目前,全国县医院的口腔医疗工作,还有一部分是在五官科内的,镇卫生院和乡卫生院能够治疗牙病的还不是很多。这样的话,治疗口腔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赶早排队挂号,有些医院还出现了“票贩子”。好不容易挂上了号,患者还需要在缴费、拍牙片等环节排队,延长了就诊时间。在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病人量往往不及公立医院,一些大型的私立口腔医院聘请的医生甚至是公立医院的好几倍。他们有些还设有专门的VIP诊室,前台有导医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咨询和引导。让检查治疗一体化,及时满足病人的需求。(3)器械、耗材、医药采购成本高,采购物资选择有限。公立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完善,各本门分工清楚,各尽其职。器械采购分工于物资采购部,科室往往只要把自己需要的耗材的名目上报,由采购部向医院申请购买。但是这些物资往往不能细化到哪个厂家。因为医院的供应商通常是通过竞标产生,竞标成功的商家直接向医院供应材料器械,采用垄断式经营。当医疗人员想运用某种新材料时,却不得不因为直供厂家没有生产或没有而放弃使用。这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是很不利的。相比之下,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在这方面却显得更加灵活,经营者可以自主选择材料、设备而不受规章、制度和程序的限制。更好的设备和新型材料是现代口腔医疗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这一点上,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比公立医院做得更好。
公立医院口腔科发展战略思考
规范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①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口腔科器械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消除了因口腔科自身清洗、消毒、灭菌条件不完善造成的隐患。逐步形成了规范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工作流程。例如手机清洗灭菌流程:分离手机钻头自来水清洗复合酶浸泡(5分钟)自来水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干燥上油包装压力蒸汽灭菌贮存。对清洗后器械用带光源放大镜进行清洁度检查,不合格者重新清洗,直至符合要求。对牙科手机、拔牙钳等耐湿热的口腔诊疗器械采用单包装,能压力蒸汽灭菌的不用消毒剂浸泡消毒灭菌。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感染管理科每个月到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查3个待灭菌包内物品的清洗质量,定期对压力灭菌器、消毒灭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监测,对不合格项目协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建议直至结果达标。
加强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诊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坚持每天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对口腔综合治疗椅和地面清洁、消毒2次,对易污染的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牙椅的开关、头托、手柄等处用防护罩覆盖,并定期拆下清洗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1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加强水路消毒:定期对综合治疗椅的水路管理系统进行清洁,每天在接诊患者前对综合治疗椅的水路管道系统用消毒液反复冲洗3分钟以上,从而使附着在水管内的生物膜得以清除。定期对口腔科治疗用水进行微生物监测,及时更换净水装置。每次使用高速手机前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利用其不规范洗手的采样结果,教育督促口腔科医生给每位患者操作前、后严格按张贴图示洗手,更换手套。进行拔牙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及药品由专人规范管理,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