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合教育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发展现状
专业教育是指通过学校专门培养,使学生能够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自身素质、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通过专门教育,使学生掌握的创业基本知识,具备创业的基本能力。两种教育并不是相互独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的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在“第一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基本知识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二课堂”活动只是纳入了学分管理,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分转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创新工作室自2009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积极以社团活动为项目载体,分专业类、兴趣类、实战类等组建创新创业型小组,结合专业教育,定期开展创新研发、众创空间等活动,培养和指导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将专业知识进行大胆的创新试验、创业尝试,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存在不紧密、不衔接的现象
各高职院校均按照教育部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只停留在创业基础课上,并没有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融合。目前,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是带有“创新创业”标签性质的课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大学生创业导论》等。而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触角从普通的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延伸至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却很少,依托专业课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大学生创业,应该是有创新的创业,应该是站在所学专业领域的最高端、最前沿,走学术创业或专业创业的创新创业道路,以区别于社会上一般的创业模式,彰显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与活力,若无法对自身所学理论有持续性研究,就会使得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领域较窄,不利于产学研转化。具体表现在学生申报项目与所学专业严重脱节。据调研发现,我院电气类专业学生往往习惯从餐饮行业入手进行创业项目的研究,忽略了专业与创业项目的有机结合,缺失了核心竞争力。所以说,扎实开展专业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实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才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
(二)专业教育中缺乏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基本都是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教授,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人才即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关系不大,主要是创新创业课老师,或是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的主要职责,这无形中人为地割裂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集合了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甚至包括专业知识也涵盖其中。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都是来自于教授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教师,对专业教育的内容了解甚少,尤其是以理工类为主的职业院校。这就导致了授课内容变得单一,教师对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深度挖掘与反思,仅仅是创业基础知识的灌输。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包括创业实践的锻炼。虽然部分高职院校也聘任了部分企业人员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但是这些外聘教师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局限于开展讲座和比赛指导,对于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缺乏持续性。所以说加强具有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教育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缺少“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平台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意义的融合,不仅局限在“第一课堂”中,“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二课堂”即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和平台不完备,创新创业师生工作室、模拟公司等实践场地数量少,无法满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和程度,学生在“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理论知识无法转化到具体的实践中。“第三课堂”即社会平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而高职院校建立的校企互动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在实习中往往只是劳动力的输出者,无法对专业拓展方向和创新创业方向进行梳理,无法获取体现专业背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理念,对企业的流程规范、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感悟更是无法习得。所以说“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无法真正有效运行,学生在专业和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递进、资源共享、多维联动都无法发挥出来。
三、专业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的教育资源的建立与完善
(一)开展前沿微讲座
专业教育中不仅要学生掌握多方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最前沿的专业发展形势也是架起专业与创新创业的重要桥梁。各专业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方向的前沿微讲座,并纳入课程学分。让学生通过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双创理念的更新,可自主进行创新实验,完成创意作品等,并将科研成果有效服务于社会。电子创新工作室在课下针对学生的专业开设不同类型的前沿微讲座,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断升级。如针对电气系专业开设的《机器人创意设计与前沿科技》《信息化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等前沿微讲座,对学生把专业知识进行创业转化起到了助力作用。
(二)科研成果进课堂
产教研的融合也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技术成果、学术成果带入课堂,带动学生广泛开展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趋向于能力和成果考核,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创新工作室的教师在专业课的教授中,将自己的立项课题《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设备资源的设计制作研究》带到了课堂,学生通过低压电器展柜里的设备进行认知,对电工职业资格有了直观的印象,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的融合。
(三)教学与比赛互融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技术知识参与到“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首先,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指导其结合专业进行实用性研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撰写论文、开发专利,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基础。其次,创业通过各类竞赛、活动等形式,筛选出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生项目,之后将这些项目运行到创客空间等机构进行孵化。最后,将成熟的项目推向社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实现了一次大融合。电子创新工作室的教师指导电气系学生在发表了《基于物联网的精准配方施肥的应用发展》论文,之后将论文内容进行深化,以《水肥一体化自动节水灌溉系统》项目参加自治区的“互联网+”大赛,获得铜奖。现已在获奖项目基础上建立了提供精准农业大数据技术和智慧农田灌溉技术的服务机构。
四、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借鉴“专业群”建设的方式,跨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各专业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与需求,创建适合于专业或专业群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例如:机电、机械等专业群的教育目的是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结合专业知识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所以在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应设置知识产权保护、成果风险防控等实务类课程;而文秘、管理等专业群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管理能力,所以在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应设置设立公司企业、金融税务等相关法律法规等实务类课程。积极推动校内系部之间的创新创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工作,从而达到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共建、资源共享、课程互选”。
(二)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联合企业专业技术支持,与校外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培训,构建专业课教师、创新创业课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协同联动的师资队伍,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交叉教学,形成多渠道、分层级的教学模式。形成“专业导师+创业导师+企业导师”三位一体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指导师资团队,更好地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有机融合。校友创业的优秀经验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建立校友企业创业导师制度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电子创新工作室对毕业且创业的学生进行建档立卡,形成数据库平台,并对这些依托专业,进行创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创业优秀经验进行资源整合和分享。校友以自己的创业经验和人生感悟来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专业技术和创业精神让学生得以敬佩,无形中对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教育进行了深化,实现校友的反哺作用。
(三)积极搭建“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平台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的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媒介融合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一方面,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接收者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个的用户。
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要性
媒介融合的趋势对新闻传播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媒介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熟悉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能够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因此,懂新闻传播、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培养融合型的人才成了新闻传播院系改革的重要目标。
以美国为例,当前有一大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着名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对于开设该专业的原因,该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BrianS.Brooks教授解释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社,他们说希望招聘到能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①
未来的媒介融合教育发展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领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大传播的模式;其二,缩减以往划分过细的专业类课程,形成普遍性的媒介课程体系,或者说是一种广泛核心课程,其中会更多地融入广告和公关类的课程。无论如何,融合会引领一种大传播教育趋势的出现。例如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安排更多会出现那些整合类型的课程,比如说一门媒介写作有可能代替原有的报纸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公关写作等课程。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基础要素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划分,基本上是在新媒介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新闻传播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媒介类别划分的教学和研究取向。因此,学科的组织结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媒介融合促进了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结构的变化,一些与媒介新发展相关的专业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系在1998年增设了第一个电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随后,很多大学都增设了新闻和大众传播专业或者是在已有的专业中增加了网络传播方向等。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结构更新的任务。教师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的学科发展知识体系。越来越多的教师趋向于网上讨论、网上提交作业、电子邮件交流以及即时聊天的教学方式。
媒介融合趋势也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的管理者们提出了新要求:要寻求资金购买和维护使用新技术的教学设备,探索最合适的方式使新技术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让教师在短期内掌握新技术并传授给学生。
以新媒体发展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变化。新媒体是促进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建构新的课程结构的催化剂,新科技发展逐渐融合在各类课程中,这些课程普遍以跨媒体替代传统的以媒体分类划分的课程模式。新设置的课程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社会政治、经济进程的影响,多为侧重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例如网络与大众传播等。而微观方面的则更多涉及如何将新媒体及其相关技术利用于大众传播媒介,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务技能课,例如计算机辅助报道、在线新闻学、电脑制图等课程。一些传统的新闻业务课,如新闻写作也打破了过去印刷、广播和电视之间的分界,而称为媒介传播写作,将新闻写作基础、消息写作、解说词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新闻高级写作技巧、广播电视写作等众多涉及写作的课程集中讲授。
转贴于
在网络数字技术环境中,教学平台的建设已经不仅是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平台和实习平台的建设,而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未来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
新闻与传播院系应当和主流新闻媒体以及前沿科技企业共同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将行业前沿技术、前沿研究课题、技术人才引入教学与科研领域,为实验设备的更新、为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新闻传播院系应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让更多的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创造专业实习的良好环境:一是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和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一些媒体作为学生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新闻传播院系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校园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全面体验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这种“融合性平台”应该既是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同时也是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数字化虚拟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互动。新闻传播院系可以针对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的现状,适当设立包含部分或全部媒体形式的数字化实习实验室。相对传统媒体实习基地而言,建立数字化实习实验室,所需资金较少,单次运行成本低廉,一般新闻院校都能够建立,而且能够保持常态运转。与传统实习相比,数字化实习基地还有一个显着的优点,那就是配合学生的实习过程,可以建立一个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网络交互式学习平台,以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实习基地里的校园媒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条件成熟的可以转化为社会媒体,比如为社会提供可以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等。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所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被训练成融合媒介型的人才还为时过早。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所有形式的媒体,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就一种传统媒体发展自己的专长。这是比较合适的过渡性教育方法。例如报纸方向的学生要学会制作报纸的网站,或者学习为电台制作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既可以学习制作网页,也可以学习为报纸和互联网写作新闻。
在各种传播技术不断更新、媒介日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改进新闻传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他们融合各种新的传播技能,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需要的能力。[本文为200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介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09q060 )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中国记者》,2005(7)。
参考文献
1.Hu, Y. F. (2002),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mputers and pedagogy for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7(4).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人为因素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初中语文的课程功能在以人为本为原则后,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方向转型,此过程是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新教改的推动显然是不能瞬时完成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大都从课本知识和大纲层面入手,关注初中语文语言技能以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但是此种教学方式会人为的割裂初中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以知识点的训练、分析、讲解为前提时,在以成绩作为评价方式的当前教学环境中,更容易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更为支离破碎。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内容和体验均为碎片化的,故而很难整体提升语文素养。
2、基于教学方式单一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语文学科本身包含工具性及人文性,从整合视角来考察语文课程时,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脱离了语文文本核心价值,过度重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重视应用手法而忽视人文及学生真实语言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及时形成,即便是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惯性引入辅助下,由于教学方式以练习、问答、分析、传授等为主,导致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生活割裂,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僵化,学习负担加剧。
二、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方式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构建学习者中心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为丰富教材内容,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数字环境,来为学生提供教师所期望的数字资料。考虑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在数字环境构建时,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能全部覆盖,每个学生均可使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搜集并获取资源,应用、思考、反馈、共享的智能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学生丰富课堂所需的影像、图像、文字等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手段下,信息技术环境的设计大都为支持教师而设立的,教学内容基本围绕课程大纲来运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如借助“互联网+学科”的战略思维,完成初中语文学科与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设计、应用。这是学生与教师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以技术打通语文学习巨大信息源通道的辅助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当前处于信息的飞速发展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教育变革的技术性支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发展带来了现代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呈现出教育环境的虚拟化、信息形式的多媒体化以及教学资源的教字化等一系列特征。
一、 信息技术融合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是一项富有生机和充满广阔发展前景的促M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课程融合教学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教育信息化的渠道。信息技术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学习资源,拓展教育和学习空间,促进小学数学学科的信息呈现多样化地发展。信息技术能创设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形声一体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小学数学教材的表现力,从而让小学生觉得数学学习过程更有趣,教学效果因而更优化。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各自的努力在最大限度内可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目前,全国尽所有的学校都已配备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这为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机会。为适应信息社会和信息时展的需要,当代学校教育要变化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融合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能顺应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真正意义上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信息技术融合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教学实践
1. 变抽象为直观,直接感悟数学世界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良好教学工具,它能将一些用语言表述不够清晰的问题或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这无疑对教学资源是一种良好的呈现。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折一折、做一做》一节中,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认识轴对称现象,概念讲解枯燥乏味。课中教师用Flash制作了一系列的动画课件,先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剪出一件小背心,让学生发表看法,该怎么做。Flas演示了剪出一件小背心的具体操作步骤。有些学生的确就是这样剪出来的,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先对折,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出背心的一侧――即对折后的那一部分,然后用剪刀沿画好的线剪开,最后打开,一件很规范的小背心就完工了。也有一些同学没有通过对折的方法剪出,他们剪出的背心左右可能不够对称,对照动画演示的步骤一目了然,这些同学也能很快掌握知识要领,而且动画演示清晰直观。总之,动画播放后,同学们几乎都能明白轴对称现象了,并且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动手、动眼、动脑,然后大家把剪好的背心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实现了动嘴。可以说这节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一节课很成功,能极大地优化教学资源,很好地实现了把抽象的“轴对称”方面的知识应用于客观世界,比老师单纯地引入和讲解轴对称图形具有左右完全重合的特征要好很多。通过学生动手、动脑、集中观看课件并集中交流讨论后,学生能自己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特征,并且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很深刻,从而能更好地感受到数学世界的生活化。
2. 变枯燥为多彩,直接呈现数学现象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很多地方都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式的。因此导入环节在很多方面都有复习部分,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一节知识内容时,在复习导入环节,教师通过PPT对前一节《圆的面积(一)》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安排了一道求喷水龙头转动一圈能浇多大面积的土地的题,PPT配以图片展示喷水龙头的喷水距离,也就是浇灌土地所形成的轨迹――圆,圆的半径是3米。教师通过点播动画播放按钮,水龙头就呈现出浇水过程的示意图,整个浇水过程学生就能形象地观看了。喷水龙头所在位置也就是圆的圆心,转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圆,能浇灌多大面积的土地也就是求以水龙头所在位置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的面积,问题就迎刃而解。原本枯燥的数学应用题通过这一动态呈现,即时变得有趣和丰富多了,接下来导入了本节主要知识要点,可以说求水龙头的浇灌土地面积这道题对本节新课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求圆的面积,一定要先知道圆的半径,这样本节例题已知羊圈的周长求羊圈面积的题就变得相对简单多了。一系列的知识讲解完后,教师运用word程序打开了相关的课堂习题文档,相关的文档题库里有大量的练习题分别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这样的安排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学生集中的思考讨论丰富了教学活动,教师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及时检测到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可以说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不仅可充实教学环节,还能直接呈现数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活动进行得更有效、更丰富。
三、 结语
可以说,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动力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的普及与共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实现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方便教师合理使用适当的教学信息资源对课堂授课过程进行合理地预控与调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优化地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论语》;视域融合;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1-02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可以说《论语》就是中国的圣经。16世纪末以来,《论语》开始被译为西方语言。《论语》的英译始于西方传教士,之后也有西方汉学家、中国学者参与《论语》英译。从《论语》第一个译本出现至今,已确认《论语》原创译本共有57个。本文主要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雅各译本、庞德译本、辜鸿铭译本和安乐哲译本对核心词“仁”和“天”的不同英译进行比较。
一、“视域融合”的提出及基本观点
在传统翻译观中,翻译活动只有“文本”一个中心,译者的职责是将原文本意义用目的语准确表达出来。时至今日,“忠实标准”仍然有强大生命力。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文本是开放的,对其意义的阐发是一个永无止尽的动态过程。“翻译不可能有定本”,因此翻译活动也就由“文本为中心”转变成“译者与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译者与原文本的对话中,译者不再隐身,而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者。翻译学者开始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理论支撑研究翻译过程,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由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阐释学三大原则之一。依照阐释学观点,译者处于特殊历史背景下,对任何文本的理解和翻译都建立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译者的视域。译者的视域是在目的语文本最终形成之前译者在特殊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一切知识、观点、认识和态度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译者在阅读原文本之前所拥有的全部“前见”,而且还包括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采取各种途径(如查阅文献资料或者向他人咨询)所获取的全部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做到两次视域融合:与原文本的视域融合和与译文读者的视域融合。在与原文本的视域融合过程中,译者要考虑原作者身份和原作创作年代、目的、文字和句式结构特点,原作所处的历史背景、主流思想、意识形态;与译文读者的视域融合,则要考虑到其语言水平和需要,选择恰当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创作出优秀的译作。译者作为视域融合直接参与者和实现者,要经历不同视域的冲突、排斥、达成一致最终融合的过程,最后产生新的视域。所以译者要想办法优化自己的视域,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原文本和读者进行视域融合。
二、《论语》核心词的英译
《论语》核心词包括“仁”、“君子”、“礼”、“道”、“天”、“德”等,这些核心词在原文不同字句中有着相通但并不相同的意义,即使用现代汉语词汇通译都非常困难,更不说用同一个英语词汇来翻译。本文选取其中“仁”和“天”的英译进行讨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寓意极其丰富,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礼、悌等内容。在英文中找不到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单词,所以英g十分困难。理雅各根据“仁”在《论语》中出现的位置不同、语境含义不同,分别把“仁”翻译成了不同的英语单词,如“virtue, true virtue, the good, benevolent actions, perfect virtues, the excellence等。总体来讲,理雅各还是把“仁”译为“virtue”。这样将“仁”译为“virtue”,使得“仁”和“德”的区别在英译本中变得不那么明显,可能会使读者产生困惑,并且也没有忠实地反映出“仁”是要靠后天努力形成的儒家思想。庞德在翻译《论语》核心词时使用的是他独创的“意象析字法”,即通过分析汉字构造,找出所指向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掘汉字的“真实”意义。故庞德把“仁”理解为“Humanitas, humanity, in the full sense of the world, real people, the real man, manhood, the man and his full contents等,这样的英译更多的是西方人道主义解读。事实上,儒家思想中的“仁”远远比西方人道主义提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更加深刻,庞德的译法没有展现“仁”的丰富含义。辜鸿铭则把“仁”统一翻译为“moral life”和“moral character”,这样就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提高了中国文化影响力,较统一的翻译又让译本读者容易理解,接触原汁原味中国文化,达到了“中西和谐”。安乐哲把“仁”翻译为“authoritative person”,他认为“仁”是人在社会给予他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通过礼仪活动体现在他身上的文化传统价值和习俗,强调“仁”的过程性。
在《论语》中,“天”的含义也十分宽泛,共出现了26次,包括了“自然的天”、“主宰之天”和“义理之天”。其中“自然之天”含义较为简单,即浩瀚宇宙;“主宰之天”有独立人格和意志,主宰天地万物之命运,宗教色彩较强烈;“义理之天”即道德之天,其宗教色彩相对较弱,更多是一种道义与纲常。理雅各将“天”翻译为“Heaven”,为了与西方宗教里的“上帝”有所区别,他以Heaven”首字母大写来表示中国的神。但是当西方读者读到“Heaven”时,浮现在脑海里的一定是超越现世的造物主形象,以及罪孽、灵魂和来世这些基督教概念,很难体会到中国文化中的“天”。辜鸿铭采取“归化”翻译策略直接将“天”翻译为“God”,让人联想到西方宗教里的“上帝”,有着深深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印记,但是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安乐哲将“天”创造性地翻译为“T’ien”,并用汉字和注释加以解释。这种译法给读者一种陌生感,属异化翻译策略,目的在于构建不同于西方的哲学思维,挑战西方文化霸权,传播中华文化。
三、“仁”“天”英译中的视域融合
理雅各《论语》英译本是第一本英语全译本,1861年首版于香港,问世10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经典译本。理雅各是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翻译《论语》的目的就是为基督教传教服务,帮助传教士了解中国文化,找到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化解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敌意,达到“调和耶儒、以耶补儒”的传教目的,这是理雅各的视域。理雅各在翻译《论语》时查阅了众多注疏,参考数个前人译作,努力忠实传达原作内容,达到与原文的视域融合。但由于受传教士的身份和翻译目的影响,使其“仁”和“天”的翻译中带有较大局限性。同时,理雅各更多考虑的是译本读者视域,更多地采用他们较为熟悉的英语语言。庞德作为汉学家,对中国文化十分推崇。庞德所经历的时代,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庞德渴望从中国儒家文化中找到救赎西方世界的良药,儒家的智慧正是西方社会所需要的。此外,庞德是诗人,在翻译《论语》时更加重视翻译的创造性,常常直接把自己的理解和领悟加入翻译之中,在他的《论语》英译本中可以看到许多类似于意象派诗歌的意象和行文风格,这是他与原文本独特的视域融合。庞德的“意象析字法”使得他翻译的《论语》充满了文学和文化的想象,给予中国文化诗意的诠释,为孔子思想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读者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是与读者视域独特的融合。辜鸿铭所处年代,西方文化占中心地位,中国文化处劣势地位,他翻译《论语》主要目的是反击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为中国文化争得一席之地,让西方读者了解真正的中国和儒家文化。他批判理雅各的译本,“所展现的中国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对西方人来说显得力气怪异。他要“使英国人改变他们头脑中以往形成的对中国人的先入之见,并由此改变他们对中国人和中国民族的态度”,这是他的视域。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总结前人翻译得失,首创“以西释中”翻译策略,借用大量英语读者熟悉的文学和文化内容,用西方思想家和作家如歌德、爱默生、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等的话语来对原文进行解释,这是他与原文文本的视域融合。辜鸿铭的归化翻译策略使得他的译本接受度很高,流传度很广,可以说辜鸿铭在与读者视域融合方面做的非常成功。安乐哲是著名中国学学者,当代西方汉学界和哲学界的领军人物,所处时代以及跨中西文化的教育和生活背景赋予他跨文化视野和“去中心主义”文化观。安乐哲英译《论语》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融汇中西文化,改变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的错误观念,构建中国哲学体系,让西方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哲学,这是安乐哲的视域。安乐哲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十分重视译本注释,旁征博引,直接引用了《庄子》、《孟子》、《荀子》、《礼记》、《左氏春秋》、《诗经》、《说文》等经典,最长的注释长达大半页,这是他努力与原文本域融合的证据。同时译者不断提醒读者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差异,帮助西方读者重视儒家思想的独特意义,努力与读者视域进行融合。其《论语》英译本更加凸显了儒家思想的社会性和修养的过程性。安乐哲创造性地将“天”译为“T’ien”正是体现了经典的意义不是封闭的,而是等待着不同读者来解读和诠释,体现了译者对读者视域的重视。
综上所述,不同译者因为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不同,有着不同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因此不同译者有着不同的译者视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考虑原文本视域,又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视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产生合格的译本。《论语》核心词“仁”和“天”在不同英译本中的不同译法,正是译者视域与原文本和读者视域两度融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不可能有定本[J].博览群书,1996,(8):13-14.
〔2〕朱建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雷原.论语:中国人的圣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高校管理者改变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行动总是由意识支配的。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恰恰是综合素质最恰当的体现。加强高校创新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融合能够增加学生综合素质。但是当前的很多高校在教学理念上仍然没有摆脱以往的以学术为重的倾向,没有将培养兼有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作为当下的培养目标。通过正确的培养和引导,让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种种挑战。当前,应该认识到,专业教育的产生与学科分化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认识到单纯的专业教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存,已然不适应当今商品经济社会的潮流了。在优胜劣汰的社会选择中,只有那些具备足够的能力,有学识、有修养、有见地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这也恰恰是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
2强调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尚没有高校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当中。很多高校甚至认为创新教育是“编外人员”,应该属于学生的业余爱好,而专业教育才是学生的主业,这种想法当然是错的,是不应该有的,这种错误的倾向也会反过来让学生有一个错误的想法和认知,认为创新并不重要,进而自身创新能力的挖掘就受到了限制。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则更为重大。作为新兴课程,创新教育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原因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当前没有一个卓有成效的体制机制支撑创新教育的持续开展。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建立正确的、与时代接轨的教育体制机制,认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3改革课程体系使之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事实上,学生应该一进校门就开始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而职业生涯的规划一定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课程设置是高校教学理念的直接承担者,对于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学校的行动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改革整个课程体系使之适应两化教育的发展要求。在具体实践上,应该从结构和课程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重视专业能力,让两相互补,共同承担起课程体系改革的重担。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综合课程,在各个学科之间寻找交叉点,帮助学生在多学科交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和专业教育的学习,应该定时举办相关的讲座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感受和成长。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如何,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施行任何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性因素。学生只有具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驾轻就熟,运用所学的知识不断开拓创新。在认识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理解,而应该将之统一纳入学生的学习范畴当中去,让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专门化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必不可少。从当前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还将创新教育的任务交给校内学生组织和团委来完成,并不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这种状况并没有为校园创新的主体提供可供成长的丰沃土壤,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支持。走访中发现,很多高年级的大学生很多都在低年级的时候有过创新和创业的想法,很多点子在现在来看依然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学生们普遍反映在实践操作上并不能获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支持,因此很多创新和创业的想法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遗憾。
5重视实践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作为在校大学生来说,实践中积累的技能和经验将是他们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更多的来自于实践其创新想法,并在其中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多时候,当在讨论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过程当中,应该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并在创新与创业融合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令两者统一于实践的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举办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创业大赛,针对不同学科的实际,学生设计制作这种方案,并将自己的方案实践起来,以此来得到专业和创新的双重锻炼。同时,还可以效仿国外的先进经验,为竞赛中出现的一些很好的项目和想法搭建实施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优惠条件,例如帮助学生办理无息贷款,给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保研的机会等,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6结语
【关键词】 计算机 信息技术 素质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是紧密相连的,尤其在网络信息安全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信息科学的有效价值利用,要求与当代素质教育的强化同步发展。
一、信息技术课的基本特质与内涵
在中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首先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特征、教学方法与技能培训进行深入研究,做到了然于怀,耳熟能详。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应该非常重视其基本原理全方位阐释,而决非简单的照本宣科的介绍。基本原理掌握不好,今后的信息技术应用就无从深入。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的教学,以及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应该把学与做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的传授,更要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到重要位置对待。在解决一些日常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初步教学,强调学生对信息课的深入理解,是与时代潮流结合的,教育他们若不加强学习就可能与时代落伍。面对五花八门、形形、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教育学生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民族自尊心,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对面前的信息首先进行正确的判断,在这方面的准确判断与评价其实远比具体的操作机器复杂的多,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具体的软件使用固然重要,但对于复杂信息的科学选择和正确处理更为重要。笔者认为,中学里的信息技术教学不应只关注具体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应该必须把信息技术的操作与今后的应用课程的学习渗透到素质教育体系来完成。同时需要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学校的整体教育联系起来,尤其是做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与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紧密配合。鉴于此,信息课教师应主动与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实时沟通,力求做到计算机信息及时地应用到其它课程的同步教学中。这样既及时巩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又很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既方便了其他课程内容的教学,也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教学发展,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操作方面,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对信息采集工具、信息编译工具、信息发送工具以及信息存储工具的选择和应用技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某一阶段学习任务,进行多渠道搜索各种学习资料的信息采集,并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信息阅读功能,对计算机信息查询方法和网络访问途径了如指掌,对信息资料检索技巧与电子视听渠道畅通无阻。经过一阶段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操作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鉴别、筛选、和综合分析,具备根据需要进一步对所获信息进行归类处理的能力。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还表现在信息创造方面,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开拓灵感思维,通过大胆的构想与设计,耐心细致的比较分析,探索出信息生长的要素,再根据工作或学习需要构筑、新的信息系统。中学生信息技术课与素质教育结合的另一个表现是,通过深入学习,具备独立表达信息的能力。依据工作或学习需要,熟练运用特定的符号奇妙地把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程,使表达信息的符号使用起来更加简洁明了方便快捷。经过学习,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利用公共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信息库。
三、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水平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运用能力,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践教学状况,实时改善信息环境的建设,对现有的信息设施及时改进,有效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运行的能力,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提供基础保障,从而保证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动手处理信息的水平实时提高,就是与同时代的技术水平相一致,不能有太大差距。帮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形成独具个性风格的创造能力,进一步开拓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有别于其它传统课程的教学,相比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技术处理和运用水平的提高全在于平常辛勤的训练。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也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文化教育后,又在大量的学习实践中磨练出来的,没有经过实践训练而后得到巩固的知识,只能停留在课本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与水平提高是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唯一结果。
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素养
一、强化文化交流,把握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了解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所需要的文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五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交流。
二、遵循教学规律,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首先,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互补、循序渐进,要以中国文化作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对象,通过这两种文化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发现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最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其次,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英语教学,在吸收英语文化的同时,注意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要结合课文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与教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优化语言教学模式,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和语言的应用。目前我国中学英语学习的周学时很短,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包括单词、句法、语法外,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精讲多练、大信息量的现代英语课堂模式,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如何利用这些手段调动学生去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是需要我们努力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外来文化的侵入给国内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摒弃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最终实现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发展进步。而且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英语作为媒介,因此,在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内容的今天,要想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这都需要学生要有自己的思维与思想。在英语的教学中的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与思想。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德育 心理健康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79
随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渐重视,其为学生成长及发展奠基的优势逐渐凸显。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也因此受到关注。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区别,各具特色,不能替代。但两者又有一定联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内在的联系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融合提供了可能。针对于此,本出了有益的探讨。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学校进行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虽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德育教育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果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这两者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两者都是为了帮助中小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全其自身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职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对中职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上的差异。中职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所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来自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到外界与自身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由于受到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其自身的特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稳定性对易变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等。
3.学生观念上的差异。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称之为教育者与求助者,这也是对教师态度的表明,也就是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上的差异,畅所欲言的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但德育并不是这样,德育主要是从阶级社会开始,其被看作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这也就使被教育的人员可以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进行改善,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与家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工作的核心是心理不正常的学生,通过对其进行治疗来对其不正常的心理状况进行矫正。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与社会的,其目标就是对人们的观念进行转变面,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方向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符,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其对学生素质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对其进行明确的分析。
1.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到中小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培养,以此来提高中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等等,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雕塑、图书馆以及报栏等等,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德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的习惯、个性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都与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学校与家庭进行结合,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对孩子的动向进行掌握,并有效的配合学校的教育,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本身就是一部“活”教材,无时不刻地起着教育的作用,周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社会机构都是对学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比如环境保护、希望工程、抗震救摹⒍啪、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等活动都可作为学生的教育内容,使社会环境成为教育的课堂。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中职学校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实现了共同“育人”的目标,为世纪所需人才奠定了生存适应力的基础。
当然,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人类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快速的节奏、频繁的应激、剧烈的竞争,也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道德适应问题。将心理教育融入中职德育之中,可以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