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第1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烟草 安全管理 科学发展

企业安全管理既是“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在生产领域的体现,也是企业文明的标志和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2013年 12月2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何泽华在湖北恩施检查烟草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时强调,一是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加强组织领导、宣教培训;二是要加大安全建设投入,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三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大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发展。因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新形势下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本文结合目前烟草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如何使烟草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对烟草企业安全管理和建设途径作些粗浅认识。

一、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烟草企业体制不断完善深入,烟草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高度重视,在企业安全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和取得一定成效,把整个烟草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推向了新高度。但由于受传统安全管理思想的影响,当下烟草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成为烟草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1.制度管理难落地 难做到未雨绸缪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工作重心在抓经济效益上,而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形式和口头上,安全工作制度多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内容不具体,很难落地。如一些基层单位在传达安全会议精神时,只会照本宣科,不注重联系自身实际查找问题,而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分析研究,没有具体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只是写在纸上,并没有完全落实在行动上,在安全事故发生才警醒,才注重,才加强安全管理,很难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2.只有记录 没有实在内容

传统的安全管理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并将安全制度上墙,安全检查只有相关记录无实质性检查内容。 笔者在基层检查和调研时发现,目前有的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虽都有记录,但对存在安全隐患整改无具体措施,检查记录上没有实质性内容,多数记录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真正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安全检查走马观花 难以深入人心

一些职能部门在安全检查过程中走马观花,对存在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做“老好人”,层层如此,如何能提高安全管理,又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心,更谈不上将安全责任意识根植于员工之心。反而导致员工误认为安全管理只是职能部门和领导的事,与己没有多大关系的不正确想法,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4.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尽管国家局出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标准,多数市局公司也按照国家局标准结合实际编写了安全管理标准化文件,作为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不是简单的写出一套体系文件就可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标准建立不健全,有的存在工作与实际不对称,带来安全管理操作和检查中的问题,应对该标准进行修订补充完善,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 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实质性地反映了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加强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督查整改,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努力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力做责任烟草人,确保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1.加强领导 促进决策层制度设计

安全无小事。企业的安全发展首先是安全无事故,要在真正意义上解读“安全”二字,不管经营业绩如何,一但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所有的业绩都是“0”,所带来的后果是人的责任追究和经济损失。因此,作为行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高度重视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将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岗位操作流程,严格按安全管理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对安全工作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让制度落地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力。制度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完善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从安全管理制度入手,认真开展对行业当前安全工作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建立起一整套完整、周密责任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建立要明确到岗,责任要落实到人,科学合理,好操作易执行,严格规范,奖惩分明。

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依照“管用、好用、实用”的原则,根据烟草目前发展实际情况形成一套属于本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环节运行安全检查和内部审核,组织开发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化系统,实现体系运行与日常工作的有效对接,为企业真正搭建起安全管理的平台。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国家局、省局颁布的安全生产制度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把安全工作目标分解到部门和岗位,逐级逐岗明确安全工作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包保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建立安全责任岗位风险评估和奖惩激励机制,形成安全工作自我约束和激励。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责任人要受到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直至法律责任追究和处罚。若年度内未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取消评先评优和晋级资格,达到员工由被动安全转变为主动安全,我要安全的目的。

落实安全制度落地执行机制。因部门而宜,建立健全各部门安全管理制度,使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对一些特殊部门和岗位,要制定一套严格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促使员工在遵守各种安全制度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才真正意义上实现制度执行落地。

3.加快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对烟草行业来讲,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是落实和树立良好安全理念的重要措施,而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烟草行业安全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制定符合行业实际的安全标准化规范。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根据两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符合行业发展的、具有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包含了两烟有关安全管理所有要素的综合标准化运作及考核的标准规范。我们可参考国家局在2013年4月1日颁布实施的《规范》所规定的内容,结合行业烟草实际进一步细化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规范,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

抓好落实工作,力争取得实效。由于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涉及的范围广且内容复杂,在落实过程中必须按照取得实效的原则,抓住推进工作的突破口。一是要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上至领导层下至基层单位要身先力行严格执行;二是要深入基层一线单位进行危险源和潜在风险的排查和考评工作,力争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三是发现潜在危险源后要加强现场整治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制定出专项整治方案,责任明确确保按时整改关闭。

4.把安全工作纳入行业文化 整体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指的是行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安全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也是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现实要求,它对于行业持续、健康、长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加强全员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根据各部门安全工作实际,加强部门员工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对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四个环节的重点把握,切实做到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员工安全文化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个人业绩考核结合起来。结合国家局、省局关于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精神,深入开展《烟叶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6S”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组织开展烟叶安全生产图片警示展览、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分发安全文化生产宣传资料,强化各岗位安全应知应会能力。在安全宣传教育上,要根据行业不同时期、不同经营阶段的特点,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利用各种安全会议、烟草内部刊物、板报、宣传栏等进行宣传教育,寓教于乐,让员工在接受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保持兴趣,使员工积极参与行业安全管理,增强职工安全文化素质。

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无小事,必须“防”字为先,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在工作中我们要克服麻痹思想,要将安全文化融会到安全管理中,在提高全员安全责任意识的同时,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抓好安全预防工作,坚持警钟常鸣,发现和总结事故隐患可能发生的区域、时间和程度,有针对性地制订安全预防措施,特别是要结合卷烟物流配送中点多、线长、面广、地形复杂的特点,落实人、财、物和交通安全措施,力争防范无漏洞,操作不违规,安全有保障,做到一切为了安全,实现安全为了一切。

开展系列安全管理活动。结合烟草行业的特点,广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座谈、安全进家庭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开展安全技能竞赛、安全流动红旗活动、驾驶技能考试、应急预案演练、治理事故隐患等活动,倡导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学业务、练本领、掌握安全技能。通过开展系列安全活动,起到以周促月、以月促年的作用,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切实做到本质安全。

注重人性化管理。安全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在具体工作中,要以人为本,树立全员安全价值观“保安康、创稳定、促和谐”,树立全员安全道德理念“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形成安全管理理念“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由静态考核向动态达标转变,由硬性约束向自主管理转变”,在安全督查考核中严格执行“不讲关系,不打折扣,不找借口”。变被动服从为自觉行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事事保安全,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的责任氛围。认真落实员工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新颁布的《劳动法》,切实关心员工的工作心态、精神面貌,坚决杜绝超负荷劳动、违章操作行为,为实现行业长治久安扎实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三、结语

第2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安全管理

1、引言

中小企业是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是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在充分肯定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巨大贡献的同时,又要看到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伤亡事故多发,安全绩效较差。中小企业事故频发,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惨痛损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只有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分析中小企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内在原因,探索遏制事故多发的机制和措施,才能大幅度减少因中小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和震荡,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扎实基础,中小企业自身也才能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2、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生产思想认识不到位。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一对我国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未真正将方针落到实处,仅停留在“安全第一”上,未认识到“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二对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了解,对体制各部分含义和相互间关系更是缺乏足够的认识。三不能摆正生产与安全、安全与效益的位置。从领导到职工有不少认为搞安全工作只会影响生产进度,却见不到直接经济效益,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可有可无。四一些企业生产部门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与生产部门无关,常常忽视安全,与安全管理部门不能形成统一认识,严重阻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中小企业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许多领导者千方百计追求生产进度,轻视安全工作,将“安全第一”停留在口头上,而在政策、措施和制度落实上表里不一。不少事故看起来是发生在职工身上,但根源还在领导者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存在侥幸的心理,致使安全工作处于松懈的状态。当然,也有不少领导者抓了安全工作,但因认识不到位或缺乏安全管理知识,抓不到要害上,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始终不能上升。

(三)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尤其个体私营企业的经营者片面认为抓安全生产是一种只有投入,没有效益回报的行为。虽有企业主口头上说安全生产如何重要,但安全具体工作根本不注重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的投入。对于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事故,从而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使安全生产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四)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调查发现大多中小企业未设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工作仅由相关部门代管。此外,有些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常接触的安全工作来说都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而对安全管理的全局性问题尚难把握且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这主要因为他们大多是是生产线退下来的老弱病残者,其安全素质有待提高。

(五)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中小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都知道重要,但实际工作与要求差距甚远。对众多中小企业而言,本身没有培训能力,又缺乏对其的有效制约,安全培训投入很少,对进厂职工的安全教育又不到位。有很多单位对新职工进厂没有认真做好岗前安全技能培训,就安排职工从事生产劳动,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不了解,对发生的不安全现象不知如何应急处理、规避,以致造成企业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十分薄弱,甚至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相当数量职工未经任何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构成生产中的重大不安全因素。考核走过场,没有对培训结果进行跟踪观察评估,没有形成PDCA的持续改进。

(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且落实不到位。在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中,国家规定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制度未完整有效地建立起来,也未针对本企业因新形势、新技术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及时更新或补充新的制度。此外,还有一种更普遍的现象是制度建立起来了,但根本不去落实,形同废纸。

3、结论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积极采取强有力的对策,通过扎实的工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中小企业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促进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整体水平上升。

(一)提高和统一安全认识。首先要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使全体职工真正理解方针的深刻含义,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口号与行动相一致。其二要广泛宣传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使领导和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应负的安全责任。其三要统一生产部门和安全部门的认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确保安全与生产一体化。其四坚持反复强调安全,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摆正安全生产的位置,为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按照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安全工作分级负责制。二是把企业的安全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三是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责任层层细化、量化、分解到人,并严格考核。

(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保证安全的基础,中小企业必须严格按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要随着形势和新技术、新工艺等的不断变化完善和补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首先,按照法律法规对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在内容、学时等方面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经有资格的部门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其次,开展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其三,按要求建立起分级培训,严格考核,持证上岗的培训机制。

(五)加大安全投入力度。首先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应增大经费投入,逐步更换和改造旧工艺、旧技术,增加安全装置和设施。其次,中小企业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增加对特殊高风险岗位职工的个人防护措施。最后,增加安全警示标志,从本质上消除企业的不安全因素。

(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首先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合理设置安全管理机构。二是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强制措施,督促中小企业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三是要采取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现有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让其接受系统化的安全管理知识。此外,不断吸收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加入,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七)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中小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从而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突发事故,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保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总之,“安全生产”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需要应对的极其重要的问题,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因此,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制度,规范自身的安全生产行为,逐步形成自我负责、自我约束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势在必行,李霄鹏.

第3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一、炼化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探究

1.企业安全意识不足

石油炼化企业不同于社会服务类企业,首先做的是的是产量和质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追求利益的高效性。在此过程中长期熏陶,使得企业本身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偏移到了“生产”上,从而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一方面,领导、决策者层面片面强调业绩的重要性,而对于企业安全环节则是泛泛而谈,造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安全管理的覆盖面积不够广阔等,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引导力和规范力,少了创新理念的生成,不能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员工接触的安全管理信息较少,对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做到提前识别和注意,在工作环节中未能做到小心谨慎安全生产,特别是进行用电、用火、避雷等方面工作时,心理疏忽,大而化之;此外,企业因为考虑自身经济情况等因素,对设备的采购、生产,以及安全监督系统的完善工作等,没能做到竭尽所能的地步,造成设备质量低下,安全管理监督网络不完善等,不能顾全企业各部门的安全情况。

2.炼化工艺环节安全隐患较大

在石油提炼环节,火的使用十分普遍,国家在提炼工作中对火的使用也有严格的限制和规范,但是企业中具体操作火种时却难以做到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的状况,而对于火灾隐患的防范措施也不够俱全,消防设备欠缺导致应对、处理火险的能力相对较低;在电力供应系统方面,多采用单线供应的方式,电力线路过于单调应对突发短路等电力现象能力不足,且电源线路在生产环境中老化速度加快,电力故障和电力威胁日益加剧;而提炼设备自身防腐蚀防脱落的效果不佳,由于化学元素的不断侵蚀以及长期高温高压的环境不断考验,其爆炸、泄露的隐患特别巨大。此外,在石油化工环节中,强酸、强碱、毒性废料和气体的储存和处理等技术不够完善,可能导致化学泄露,继而污染环境毒害人口等,再加上企业自身处理化学事故的技术和经验欠缺,如果爆发化学泄露事件,其后果不堪设想。

3.炼化企业后勤安全保障匮乏

炼化企业的后勤保障,主要归根于企业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条件的建设。一方面由于石油炼化工作的紧凑性和持续性特点,往往对员工身体素质检查、病理医疗等工作很难普遍开展起来,而企业内部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匮乏,导致员工的生活健康更加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是企业食品来源和运输过程中不能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性,而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也有违规操作的现象发生,食品的规格不达标。

二、炼化企业安全管理完善措施

1.加强安全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安全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决条件,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绩效,首先要注重对企业内部人员安全思想的塑造。一是要加强安全管理条例的宣传,将国家安全管理政策和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要求合理编排,发散到员工手中去,鼓励和组织员工进行广泛的安全知识和制度的补习活动,使员工做到严格使用规章制度约束日常生产工作;二是加强企业领导者安全管理知识培养工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化企业安全环保教育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五条指出“炼化企业领导和各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三是要加强实际事故、违章行为例子的宣传教育,以实例为镜,使广大员工从身边的实际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养成规范作业,仔细操作的习惯。做好预防、治理的思想准备,确保日常炼化工作的合理开展。

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是贯彻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精髓,在国家先进大纲的要求下制定和完善炼化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从硬性规定上约束和监督生产活动的开展;其次是要建立起规范的管理系统,分级分层地将具体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下来,做到专人专职管理和监督;其三是要建立起管理指令下达和回收意见系统,确保管理能够落实的基层中去,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基层细节问题,并能够对基层问题采取有效快速的解决措施;其四是合理安排安全管理会务,收集各环节安全管理难题,并发挥众管理者的积极作用,科学探讨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向和实施办法,在会议中应当做好记录工作,将类似问题予以归类和总结,便于今后相关问题处理办法索引;最后是要求各层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数据监督形式,应当融入基层中去,深入调查和了解,以务实的工作态度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安全隐患。

3.加强设备管理检查更新工作

对用火作业的工作尤其应当注重,此间应注重随时检查用火设备的坚固性、热度高低、有无可燃气体泄露等,实施先进的动火作业管理理念;在电源设备方面,应当注重对电源线路的检查,探查是否有漏电、电路老化等情况出现,对老旧的电路设备应当及时更换处理,避免电路起火,此外还应当建立多线路供电措施,协调电路压力,规避电路过热和电源短路等现象;对石油炼制的炉具和储存装置等设备进行不定期检查,探查其压力、温度、腐蚀程度等情况,预防大型炉具等的泄露、爆炸;另外还应当做好防雷设备的检修,减少雷电灾害在企业中造成的损失。

4.健全后勤保障

首先是加强应对火灾隐患的能力,聘用专业的消防人员,并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定期完备消防设备,举行消防演练;其次是完善企业内部医疗食品卫生体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和医疗标准实施医疗饮食管理工作,确保员工人体、生活的健康安全;然后是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预案演习制度,组织除消防演练之外紧急避险演练等,运用反复的演练活动,使员工具备生存和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最后要合理规划企业场地,建立可行的消防通道、逃难通道等,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打下最后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宏.王久文.王平 炼化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9.

[2]贾淑梅.马明英.刘学成 某石化厂H_2S的潜在危害及防治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

第4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一、不能充分进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危险源辩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是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很容易犯不彻底的毛病,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是辨识不全面。主要原因是排查不全面仔细,不能覆盖企业生产、生活服务活动的全部内容,危险根源未排查出来。第二方面是更新不及时。有的企业在建立体系之后就没有更新过危险源清单,导致新的危险因素被遗漏,造成一种失控状态。第三方面评价结果不真实。企业风险评价一般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比较简单,容易在企业内部实行,但有些企业选择组成评价小组的人员由于知识面窄,不懂工艺流程,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造成评价结果失真。

要克服这些;只要认真理解分析《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中4.3.1条款的涵义,针对本企业的各项活动选择各方面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此项工作,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归纳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和步骤,主要包括五步:第一步,建立组织机构。挑选熟悉作业条件、生产经验丰富、判断力强的人员组成评价小组。第二步,进行危险源调查登记辨识。为了做到危险源清单不重不漏,最好先进行分工,一般按厂址布局、生产设备装置、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有害作业部位、劳动保护、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几方面分工。评价小组指定各部门分析其存在的危险,进行登记列表,形成危险源调查登记表报评价小组。第三步,进行风险评价。评价小组收集调查登记表进行汇总整理编制风险评价表,统一进行分析评价。分析时要防止遗漏,特别要关注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因素,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第四步,确定重大风险。重大风险具有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征,而且不同的行业、部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范围。施工企业通过风险评价确定重大风险时一定要结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确定后编制成重大风险清单,经体系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以便进行风险控制。第五步,进行更新识别,体系运行过程中每年都要对企业内所有危险因素进行重新识别,若发现新的危险源和重大风险必须及时更新另行,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二、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能保证

施工企业建立管理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持续改进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而持续改进最好的体现反映在每年不断更新的目标指标上。安全体系管理的实质就是目标管理。随着目标指标的不断提高,企业才能达到整体水平的不断改进。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是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实际上就是目标指标的实施计划,其中也包括实施的经费保证。虽然标准4.3.4条款中明确要求了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要具备人、财、物方面的支持条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财政部于2006年联合发文《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但是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经费问题大多不能保证或者避而不谈,特别像建筑、煤矿等高危险行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无科学根据地削减安全防护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致使预防措施不到位、劳动保护不到位、管理方案落实不到位。是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按478号文件规定安全费用投入应用占工程建安造价的2%,而从当前建筑市场种种现状和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目前安全防护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根本不能保证:原因一,建筑市场低价中标的现状。企业将报价中安全技术措施费和管理费削减了,工程中标后,自然这项“额外”开支就无从弥补了,只好将就。根源二,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不切实际的结果。我们并不是反对加强成本控制,只是想说明许多人对成本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大家都知道:成本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但是该投入的必须投入。试想,如果一个工程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得不接受各种处罚和赔偿时,还谈何节流、节支呢?根源三,领导思想观念的问题。许多建筑企业的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两面性”,一面口头上大谈重视安全工作,一面行动上却舍不得投入,存在侥幸心理。

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建立安全投入保证制度包括法律依据、组织基础、申领程序、监督措施等几方面。首先施工企业是严格按照国家立法明文规定将安全投入应列入生产经营成本。其次是建议企业建立安全防护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专项基金,奠定保证制度的物质基础。最后是建议基金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制定相关的申请、审批、领用程序和监督措施,奠定保证制度的组织基础。安全投入保证制度并不是脱离于体系管理之外的,而是作为一项管理制度写进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纳入整个体系运行的,保证安全防护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投入。

三、安全教育存在形式主义多,注重实效少

目前,安全教育工作存在形式主义现象,特别是在安全上岗前教育方面,许多企业没有真正做到从提高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目标出发,对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虽然也进行了上岗教育,但没有实事求是地进行绩效的考核,造成现在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偏低。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4.4.2条款强调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还是按照传统的内容进行教育,而忽视了一些十分重要的内容:其一,忽略了对员工进行有关企业及员工的安全职责、安全政策、体系要求的教育。其二,忽略了全面的安全意识宣传。其三,忽略了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培训。其四,忽略了对终端安全操作人员劳务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力的培训。现代企业注重人性化管理,什么事都讲究以人为本,其实安全教育工作更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后这种观念尤显突出,这就是意味着现在的安全教育应该讲究因材施教,不能再填鸭式教育了,而要采取一些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联谊会、知识竞赛、座谈会、典型案例分析、警示牌等加强全面的安全意识宣传,从根本上改变每位员工的安全观念。施工企业在进行“三级教育”的时候可以将有关企业及员工的安全职责、安全政策、体系要求等内容加进去。在岗位培训方面可以根据岗位的不同需要,不同层次的管理、技术、操作人员要求的知识、技能不同,确定人员培训的内容,并进行专门的培训。培训完后一定要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对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安全操作培训,及时更新安全技术,确保持证上岗。

四、预防措施不落实

安全体系标准中明确指出对不符合项要采取纠正措施,并避免再次发生。而在施工企业实际检查中出的事故隐患却反复出现,在不同项目上出现同样的隐患也比较多,这说明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其原因很多,主要有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严、监督不力,还有思想不重视等,这些问题只要在运行过程中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就能够解决。

第5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安全性问题对策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大量高素质人才流动到了私营企业,形成了单方向的人才流动即人力资本的流失,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所以人力资源的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才短缺”和“人员富余”问题并存

国有企业每年都要到高校招聘毕业生充实自己的人力资源队伍,但很多引进人才到了企业后一般呆两三年后就会离开国有企业另谋生路,国有企业成了其他类型企业的“人才实习工厂”。造成的局面是每年都在招人,但每年都缺人。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也存在着大量的闲散人员,有些甚至已经在其他企业上班了却还在国企挂名领钱,“把国企这个铁饭碗保住”。这些闲散人员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每年还要给负担大量的社保费用,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激励机制的不灵活或失效,挫伤了人力资本的积极性

激励不足是目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国有企业在工资、薪金等货币性物质激励方面较私营企业仍有很大差距,而且没有科学的设计好薪酬结构,并有效地和员工绩效挂钩。另外,福利待遇有些也一年不如一年。激励不足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诸如人员外流、企业员工出勤不出力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等。

企业中的奖惩不分明,也导致员工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就大大挫伤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员工带着情绪干活,造成了企业效率的低下。

3.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人力资本的投资意识,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舍得投资,怕“为别人做嫁衣”,不敢轻易投资培训。有些企业,由于培训制度不健全,使得渴望利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机会增长才干的员工得不到培训机会,而有关系和处于一定职位的人员却秘密抢占这种机会,成了培训专业户。而有些培训却是流于形式,当问题出现时才“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培训方式的呆板、内容枯燥,考核脱离实际,不仅无助于员工的进步,反而造成了员工对培训产生反感,得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4.人才选拔机制不健全

在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灰色现象,直接影响到了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国有企业现在虽然大部分都已完成了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一些陋习依然存在,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上岗。人际关系复杂,形成了非正式组织类型中的小团体、小圈子及利益分割,排挤优秀人才,导致人才的流失。在职务升迁、职称评聘等方面,不是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而是存在着“资历”和关系的要求,论资排辈现象严重。由于国企用人制度上的弊端,使得一些学有所成的人无用武之地,人才进行闲置。

二、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树立起对人力资源的科学认识,是尊重人才和高效发挥人才作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在国有企业的管理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潜力挖掘;尊重、信任员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协调企业绩效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让员工参与管理决策、参与利润分享,将企业的长期规划和员工的长远发展相结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管理定位于服务,给每个员工充分发展的空间。

2.正确解决国有企业人才选用问题

国有企业应该改变用人权力高度集中弊端,废止“暗箱操作”,促进选人用人的公开化、民主化。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公平有效的竞争上岗制度,让员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仅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堵住了任人唯亲的门径。变“相马制”为“赛马制”,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让他们在适合的岗位上得到发展,从而给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3.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培训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人力资源的潜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减少人员的离职,促进企业的稳定。另外,有效的培训可以减少事故,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所以,企业应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自己的培训体系。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有效的实施培训。把培训考核结果与培训人员的晋升、提拔、上岗等工作联系起来,真正体现培训的目的和效果。

4.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调动企业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主要动力。一个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善于对员工进行激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所以,应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思想觉悟以及价值观、奋斗目标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和手段。此外,国有企业不仅要运用物质利益来激励员工,更要运用精神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进取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目标管理,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工作的合理化建议,给员工自身进步和发展的机会。

三、结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国有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有效解决好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现如今的建筑产品种类多样,安全始终是建筑行业重要的建设要求之一,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和具体的施工管理者们需要给予足够重视的部分,同样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事项。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管理。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使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1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普遍形成强烈的安全施工意识

安全是第一位的,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时,需要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但是在很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烈的问题。没有较为全面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实际施工和管理时,就不会对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当前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将工程建设的结果放在首位,一味追求工期。同时,很多建筑企业所使用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违章操作和违规施工的问题仍然存在。施工人员,没有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形成较为全面强烈的安全意识,遇到这类安全问题时,没有及时与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商[1]。

1.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这方面的体系不够健全,给很多工作的顺利展开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没有对安全施工中的各项施工环节进行包括,造成了很多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实施的时候,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机构以及卫生保卫机构等形同虚设,很多需要这些机构执行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很多安全施工管理的指标无法完成,这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影响[2]。

1.3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时,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露天高空的环境下完成的。参与到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单位较多,相互交叉的工种又很复杂,因而在进行实际施工时,每个施工单位实际能利用的空间是有限的。立体交叉作业为建筑施工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恶劣的施工环境,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对实际施工人员的安全情况造成一定威胁[3]。

1.4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人员,大多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能进行的实际管理工作也是有限的。施工人员自身水平,限制了他们积极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管理知识的人员较少,能将其进行有效实施的人员更少,这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管理人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大的。但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却是很多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4]。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2.1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建筑工程中的很多从业人员,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这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不利的影响。同时没有充分的安全意识,将会给建筑工程的安全工作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同样也是影响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时,不仅需要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而在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机构,做好安全培训和生产、安全和建筑企业自身发展之间的工作,从而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选派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业务经验[5]。

2.2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很多建筑企业中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给建筑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严重和影响,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较为科学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为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时,需要保证各项建筑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科学合理,发挥良好作用。建筑安全管理制度,通常都是企业自己编制的管理制度,其中综合考虑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企业建筑工程中的要求,以及企业工作人员需要遵守的各项施工规范等等。在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时,可以积极吸取其他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将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与其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包含了明确的安全管理思想,融合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情况[6]。

2.3完善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现场环境较为恶劣,就容易给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现场施工时,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现场清理工作,将可能会影响到施工效果的因素予以排除。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是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部分现场管理人员的态度不够端正,需要予以教育。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的脚手架搭设问题、模板工程以及基坑支护等问题,要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进行各项工程建设时的各种施工环境都是安全可靠的[7]。

2.4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时,不仅需要保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做好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建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机构,为开展监督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在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时,要能够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通报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保证施工中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3总结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没有普遍形成强烈的安全施工意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不健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以及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其中包括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施工现场环境,以及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作者:邓剑平 单位: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丽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门窗,2014(1):51-52.

[2]石新平.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8):191-192.

[3]张国治.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处理对策刍议[J].江西建材,2015(17):296-297.

[4]闫晓洁,闫智慧.浅论城市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J].建筑安全,2014(2):39-41.

[5]赵玉玲.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30.

第7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社会化与系统化的建筑工程项目,不仅是单个部门与个人的工作职责,也需要全员参与配合。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建筑企业领导与全体职工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对施工有序进行与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贯彻到施工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才能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1.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不健全企业法人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在整个经营管理中起到促进作用,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前提是做好施工的安全生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将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到位,认真管理每一个施工生产的环节,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然而在实际情况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业安全人员的配置不足,加上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建筑施工管理过于混乱,工程施工无法得到保障。1.1.2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导致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应聘廉价劳动力,通过与民工队的“包工头”签订单项工程承包合同、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明确双方工作的职责权限,安全制度由民工队自行管理,而企业只注重施工进度与经济利润,忽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给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此外,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结合自身需求,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安全生产科学知识理论不足,安全操作技能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防护能力。

1.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生产经营汇总,部分建筑企业还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导致施工的安全机构设置、安全人员配置、安全资金配备、安全操作程序以及安全事故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给建筑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具体体现在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制度落实不到位,使得有关人员在执行任务中,无据可循,只能依靠以往工作经验与工作积累进行管理,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工作缺少计划性、规范性与预见性。加上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管理执行力度不足,没有制定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导致应急预案形同虚设,安全管理混乱,没有发挥应急防范效用。1.2.2施工过程缺乏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进度与人员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随意性,施工过程缺乏安全管理,对部分违规操作的情况视而不见,发现隐患问题没有进行处理,并上报上级部门,给现场施工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的应对对策

2.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应对对策

2.1.1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作为施工企业的法人代表,企业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了解安全生产不仅影响到自身企业发展的信誉,还给国家财产与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应提升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当生产、效益、安全以及进度发生冲突时,应坚持“安全第一”原则,正确处理安全和生产、效益、进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以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牵头,由各级分层管理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各项工程安全员负责管理,认真落实劳动保护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措施,结合自身具体需求优化配置专业安全人员,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此外,还应定期组织研讨会,分析讨论安全生产中的难度,加强安全事故调查,提出对负责人的处理意见与改进措施,并做好施工班组的安全学习工作,组织交流安全生产中的工作经验,为工程施工奠定扎实基础。2.1.2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改善有社会零散人员自发组织的无序状态,通过签订负荷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方式,明确安全生产双方的工作职责、权利。进行施工前,做好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过考核评估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任职。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活动,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认真做好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和工后讲评的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有序进行与人员安全。此外,还需建立完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手中,做到谁在岗、谁管理、谁负责,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营造一个文明施工的氛围。例如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有效解决岗位责任制不落实和直接作业环节监督不力的问题,建筑企业应从学习、观察与落实上形成一体化的保证体系,严抓岗位安全制度学习,每月阅读组织开展岗位责任制学习,提升员工对岗位制的认识。并将“一岗一责制”落实到位,对岗位安全负起责任。此外,还应建立完善奖罚制度,如果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部门负责人、安全员与违规操作人员都受到相应的处罚,通过规范岗位责任制的行为,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对对策

2.2.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标准与行业规范,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与工程项目的需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权限,真正做到有规必依,严格执行,违规必罚。此外,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应加强安全管理执行力度,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制度与应急管理措施,加强隐蔽工程的安全管理,通过辨识危险源、定期安全汇报、有效防范等方法,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2.2加大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胜于救灾,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有序进行的关键与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权限,加大隐蔽工程的监管力度,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于施工中违规操作的行为,必须根据规定要求给予相应处罚,通过通告批评方式对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警醒,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与质量。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应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对于脚手架的搭建不规范、没有做好“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的问题,应及时安排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整改,确保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同时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防护和各种器械设备进行管理,严格使用“三相五线”连接电缆线路,并在电源箱上悬挂警示牌。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前,应提醒佩戴安全帽与安全防护用品,确保人员施工的安全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主要负责施工现场人员、机械、环境、材料以及设备的综合管理,要想提升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效率,确保人员人身安全,必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贯穿到施工过程的始终,让全员参与进来,通过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等方式,对建筑工程施工加以规范,从而提升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夏全胜.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门窗,2015(3):155.

[2]臧康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商业经济,2014(20):28~29,42.

[3]魏继峰,李洪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门窗,2015,5(3):155.

[4]吴兴政,常锋.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3):114.

[5]粟多富.浅谈目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中华民居旬刊,2013,20(4):106~107.

第8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拥有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与理念的企业是保证其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重视这一点,要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一、企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1.企业安全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

假如企业忽略安全管理,一旦发生灾害,企业就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这将导致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以此来达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正常运作,保证企业实现相应的经济效益。

2.企业安全管理有助于保持企业的综合实力

企业的安全工作的好环,是影响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基础因素,如果做好安全工作,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得到降低,从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转。而具有安全管理的企业也更受员工欢迎,其能让员工打消自身安全方面的顾虑,这能够帮助企业在行业中招收人才时占据优势。

3.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营造对企业有利的社会环境

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但是一旦企业因为安全管理的不到位而引起安全事故,将会使企业的形象与声誉受损,导致产生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所以,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营造对自身有利的社会环境。

二、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思想麻痹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领导在都比较忽视安全意识,在企业管理中对其并不注重。而还有部分企业领导为了使经济利益更大化,思想麻痹,无视安全隐患。这些都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2.企业员工素质整体较差,忽略安全问题

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很多企业雇佣了许多农民工来做事。这些工人的工资比较低,使企业在工资方面降低了成本,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接受系统化的教育,完全没有安全意识。所以在实际工作流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3.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为了加大在行业中的竞争筹码,往往会减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投入来保证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投入和生产投入。安全管理的投入少,会造成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从而阻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使得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风险。

三、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风险的回避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我们可以采用风险回避的方法来减少风险的产生。而风险回避的方法具体有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应该取消特定的风险方案,比如,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而不去生产具有危险的物品或不去开发某个危险项目;再来,企业在中途放弃特定的风险项目,比如,对危险性比较大、容易产生事故的某些项目或者生产线,采用停产转产的方式来避免其所产生的损失。回避风险虽然是一个很好的防范危险的选择,但是对企业来说却是一种很消极的方法。在企业发展和生存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风险是不可回避的。因此,这种防范方式对于特定的某些项目、环节或者风险单位有使用价值。

2.风险的转移

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风险也可以采用风险的转移来进行防范。风险的转移即为风险转嫁,是风险策略中核心思路之一,参加保险是它的主要方法。一旦企业发生灾害,将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赔偿造成的经济损失,使企业因为各种灾害造成的风险损失能够得到转移。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由于企业灾害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但保险金额是确定的,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产生灾害损失,可是却投入了保险资金,这在一定程度加重企业成本。而且,就算发生了灾害,保险理赔也要经过严格的审理程序,灾害所产生的损失是否能够完全得到弥补,也需要取决于灾害具体情况所对应的相关保险条例。因此,企业在投保时应该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企业是否具有安全防范能力,保险只是作为对安全防范能力不足时而备用的一种补偿措施;二是综合评估各种风险对策,除去安全防范能力外,在决定投保之前需要想想是否有更加合适的防范对策;三是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与保险金额的关系。企业可以根据风险事故性质、损失形态、风险单位来进行投保;四是企业在产生灾害后的损失承受能力有多少。

3.损失的控制

在面对一些企业无可回避也不想转嫁的风险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望使其损失的幅度与频率得到降低。损失控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损失预防与损失抑制这两种方法。损失预防是预防将要产生的损失,使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在采用损失预防时,企业加强对每个部门安全检查的频率,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培养员工安全意识,使安全事故得到防止或者减少。损失抑制是为了缩小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幅度,可以通过工作场所里安装大量的警报安全监控设备,提前制定事故紧急处理的方案,平时训练员工对各种灾害事故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来避免危险产生,比如进行消防演习,提高在发生火灾时的应变能力,从而降低火灾产生成的损失和生命危险。除了这些,损失抑制还可以使用分散风险、风险缩小的方式。比如分散风险就可以将公司贵重物资、机密的商业文件、危险物品等分散保管,这样就算发生事故,也能够使损失得到降低。风险缩小可以用于财务方面,只在企业保险柜里存放少量的现金,而大笔的现金直接及时的存放到银行里,使风险损失的幅度缩小。

四、结束语

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时发现企业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的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来避免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王生林 单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军.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剖析[J].科技展望,2016,(10):188.

第9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 浅谈中小型化工企业消防现状与对策 我国中小型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中小型化工企业常见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分析 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探析 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探讨 浅谈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新形势下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探讨 中小型化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我国中小型珠宝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分析 我国中小型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及实施策略分析 论我国中小型煤矿工程管理现状及发展 试析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中型化工企业生存现状及对策 浅析小型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事故预防对策 我国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成本现状及其控制方法 浅析我国中小型LNG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数据来源:中国制药设备网,网址.

③数据来源:中国安全生产商务网,网址.

参考文献:

[1]但婕.浅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李勇.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

[3]刘玉军.我国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的分析[J].现代情报,2004,6(6):180-181.

[4]张强.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研究[J].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07(14).

[5]仲理峰.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南开管理评论,2002(3):15-19.

[6]柯元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研究[J].管理观察,2008,12:47-49.

[7]顾蕾.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11).

[8]马洪玲.中小企业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向导,2013(02):57-58.

[9]韩建明.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9.

[10]董样花.民营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