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房地产企业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控制
在我国近几年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房价的不断增长,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国对于快速提升的房价,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希望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压制房价不稳定上升的趋势。我国政策调控政策的出台导致房地产行业出现激烈的竞争,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房地产企业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控制成本的力度。
一、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的内容
在了解房地产成本控制之前首先要对成本控制理解。成本控制属于一种管理行为,是为企业服务的一种方法。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设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对企业生生产消耗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影响企业生产产品成本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一种行为。成本控制具体应用于企业中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费用进行评估、计算、分析、调节、监督、控制的过程。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成本的利用率,促使企业中生产产品运用的资金最低,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利润的增加,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
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控制是在对房地长开发项目实施前,对投入资金的设定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开发项目成本进行估算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调节成本、监督成本的使用、控成本使用。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是楼层的建设,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土地征用进行投标、楼房的设计、楼房建设的前期的策划、楼房的具体施工。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控制是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建设中,从细节上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保证成本的利用率。
二、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的原则
1.全面管理的原则
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的控制以全面性为原则是对房地长企业所开发的项目从项目确定实施开始到项目竣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也就是项目成本进行监督和控制不仅仅是通过项目建设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控制,而是全方位的的控制,力求项目使用的每笔资金都有根有据,每笔资金的消耗降到最低、每笔资金用于实处。做到全面管理的原则会受到项目建设中各种经营活动的牵制,管理的范围广泛,实施的难度大。之所已提出以全面管理的原则,是因为房地产 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首先对项目建设从整体上进行掌控,其次是层层深入到项目建设的细节中,最后,是评估和审计工作。所以,全面性原则是对房地产企业项目建设成本管理时,从整体上进行掌控的一种约束。
2.效益性原则
房地产企业实施管理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企业利益最大化。对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进行成本管理时时刻以保证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对项目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采用预防性管理办法,从科学性和有效性出发,对项目筹备工作所运用的成本进行监督,确定成本使用的最得当。在对项目建设施工设备的合理使用、材料的节约应用、人员的合理规划等方面做大效益最大化,例如,在购入施工设备是其中一个设备的使用功能较全能够代替另一个设备,两个设备同时购入就是降低企业效益的一种表现。
3.设定控制目标的原则
房地产企业为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就对其开发的项目所运用的成本制定一个成本控制目标。在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的控制过程中以控制目标位原则,对项目建设成本的运用时,从为达到控制目标为出发,对项目成本进行监督和控制。项目建设中材料的购入、设备的购买、之处支付费用的协商等过程成本使用有协调的幅度方面是实现控制目标最最佳的途径,而土地征收费用、项目建设需要交纳的税款是项目建设固定的成本。
三、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的措施
1.项目筹备期管理成本控制
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在前期准备期间需要对成本进行控制主要是对项目实施的相关政府文件、土地使用需要交付的费用,及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和大气造成的污染所要交付的费用等等。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首先以保证项目开发筹备工作都做到位,避免遗漏某项工作。其次是在筹备项目准确进行的基础上控制成本,避免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就出现成本浪费的问题。就以土地征用需要交付的费用为例,房地产企业为需要交付土地征用费用,及对土地上的房屋、树木等破坏而交付的补偿费用,土地使用税及政府征用税等与土地使用相关的费用,对于其它形式成本的运用属于项目成本的浪费。另外,对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并与当前市场上类似项目开发造价成本相比较,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
2.项目施工前管理成本控制
施工前房地产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的对项目施工物品的准备,如项目建设材料、项目施工需要的施工设备的购入等。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的控制具体表现为:(1)对项目建设材料的控制是保证材料的质量。因为我国当前材料销售市场中存在很多贩卖劣质产品的销售商。和一些商家以假乱真的方式在优质的材料中加入劣质的产品,从中获取暴利。通过成本控制,对项目施工中需要的混凝土、钢筋、安装物品等进行详细的检查,经过多次检验从而保证材料的质量,避免采购如劣质材料不仅不能够 运用到施工中还浪费项目的成本(2)对项目施工设备成本进行控制是将施工设备的使用率发挥其最大,因为香米建设中有些施工设备具备兼用的功能,所以,在购入项目施工设备中对设备的使用功能进行详细的了解,确定施工设备的使用功能,从而根据项目施工中能够有效应用的设备进行购进,避免不必要的设备购入,而对于施工建设的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进而浪费成本。
3.项目施工中管理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中成本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安装运行上,项目施工中管理成本的控制对于保证建筑正确安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施工中工程造价、安装武平的购入、施工人远的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解,项目建设中各方面都保证。工程项目的安装工作才能稳步进行。在成本管理的监督和控制下,施工人员在进行安装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避免安装不标准、安装配件缺少、安装物品不够等问题,既影响项目建设的质量,又影响项目建设的进度。项目建设施工中国管理成本的控制比较复杂、繁琐,需要注意施工中的细节,很多可忽视的小问题对房地长企业的项目建设成本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束语:成本控制是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房地产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力求企业快速发展,对企业所开发的项目实行成本控制的措施。其具体的实施方案主要是通过管理模式对项目建设中每个环节中所需的成本进行监督和控制,在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下,做到成本利用最小化,质量最大化。所以,房地产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成本的控制方法,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朱伟琼.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09.
[2]张勇.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中的成本控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12.
关键词: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03-02
1WSR方法论简介
1.1 理解物理-事理-人理的内涵WSR系统方法论是“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简称,是由我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提出的[1]。其中融入了钱学森、许国志等老一辈科学家所提出的“物理”、“事理”,是我国学者将东方哲学的思辨融入到西欧系统工程方法论中的结晶[2]。
张彩江和孙东川在综合分析多种对WSR方法论的不同理解后,给出了对物理、事理、人理的定义:“物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总和;“事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时介入的机理;“人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的所有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3]。
综合来说对物理、事理、人理可以理解为:物理应是待解决系统所面临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环境、法律,物质运动规律,技术应用的一般作用原理等;事理是由于人的作用力产生的一些事物,包括人认识事物的角度,在办事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方法、手段,组织体系;人理是复杂系统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差异化特性的协调,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物理阐述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事理讲述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而人理则是“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
1.2 WSR系统方法论的一般过程WSR方法论一般工作过程为[4]:①理解领导意图;②形成目标;③调查与分析;④创建模型;⑤提出建议;⑥协调关系;⑦实施。将上述7个步骤进行协调以后,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7步骤中,将理解领导意图扩展为理解意图,因为意图不仅包括领导的,还应包括内涵更广泛的其他重要影响者的意图。而其中的形成目标,调查分析,创建策略并不是依照严格的顺序进行的,而协调关系应是贯穿于从理解意图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的。最后,实施的结果应与“意图”进行对比,满意则完成目标,不满意则需修改。
2应用WSR方法论规范房地产企业管理
2.1 基于物理-事理-人理分解房地产企业管理WSR方法论是从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进行分解和实施的房地产企业的物理、事理、人理应理解为:
物理:房地产企业经营必须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土地管理相关法规、工程招投标管理相关法规、房地产销售的相关法规、经济法、合同法等;国家房地产经济形势,拟发展地区房地产业的土地政策,竞争企业的实力,市场的物业类型,客户类型,消费实力,消费倾向等;企业的办公条件,各工种作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本企业负责决策、设计、成本、工程、销售、财务等人员的专业技术条件; 从决策、获取土地、规划设计、施工到销售、物业等必要的开发流程;
事理:组织的结构设计,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及愿景的构建;各开发环节如何实施,包括土地获取的方式,聘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或自行设计,工程招投标工作如何开展,造价核算审计等工作如何开展,施工管理如何开展,是否聘请销售机构等;制定决策、设计、成本、工程、销售、财务等人员的工作方法,考核办法;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及培训工作;企业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监理单位、相关咨询机构、及土地、银行、政府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合同;向员工和部门下达的目标,并以此作为考核依据;
人理:员工对企业愿景的理解,员工意识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忠诚度;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协调;不同专业背景员工之间的沟通;企业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监理单位、相关咨询机构、及土地、银行、政府等相关机构的关系维护等。
2.2 按照WSR方法论7步骤开展管理活动在充分认识房地产企业在WSR方法论下的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之后,将WSR方法论的七个步骤应用到不同维度。
理解意图,包括理解企业战略意图,在市场上希望占据什么样的竞争地位。了解领导的要求,了解房地产产品的目标客户的需求,甚至了解员工的意图。
制定与已经达成一致的既定意图相符合的目标。包括企业希望达到的行业地位、行业占有率、行业认同度名誉度等目标。进行产品市场定位,目标客户定位,制定财务经济效益目标。
为实现目标而开展的调查分析。调查既包括外部和内部调查。外部调查包括土地市场环境,银行等资本市场环境,原材料供需环境,工程技术条件,目标客户调查分析等。内部调查有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资金实力,内部人员素质,充分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调研分析。
创建策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拟定土地获取策略、融资策略、设计管理策略、施工管理策略、成本管理策略、营销策略、物业管理策略等。
提出解决方案,包括土地竞拍方案,详细的融资计划,概念性及详细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编制招标文件,制定施工管理方案及审查施工方提出的专项施工方案,制定销售方案等。
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应该与既定意图保持一致性,同时也可以根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适度的改变意图,形成及时的反馈。
协调关系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协调意图、目标、现实、策略、方案、构想间的关系,协调系统实践的投入、产出与成效的关系。
3结语
房地产企业作为资源整合型企业,其管理效率直接决定了企业效率,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显得尤其重要。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基于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分解,使之结构化、规范化,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WSR方法论运用到房地产企业管理中,运用“事理”解决“物理”,再运用“人理”进行全面协调,使组织的效率更高。这三者既是相互区别的,有各自的界定,也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共同作用,才能使组织系统运作的更好。
参考文献:
[1]荣玫,韩传峰.基于WSR基础设施系统管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6):140-143.
[2]顾基发,唐锡晋,朱正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7(6):51-60.
关键词:价值链;房地产企业;管控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022―02
1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环境的剧烈波动和竞争的加剧,房地产企业开始进行大规模跨区域扩张和并购整合,规模化、集团化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向和重要特征。
规模化经营是“指企业采用生产要素凝聚和重组的经营方式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经济效益”。规模化发展要求房地产企业从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式、精细化转变,它特别强调企业管理的专业化能力,同时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清晰、各组织模块职能明确,业务单元划分适当,并且相互之间的联系通道顺畅,业务流程管理高效。
集团化发展对房地产企业的管控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专业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它要求集团总部能够从整体上保证各职能模块和业务单元的有机运转,且高效地掌控不同区域的多项目运作;同时,不同区域的项目在开发时还要保持协调运转、规范运行,以保证高效顺利地完成。另一方面,必须更好地配置企业资源,做到优势互补,互相推动,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规模化、集团化已成为当前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其促动之下,母公司的管理幅度迅速加大,母公司不能身兼项目操作者和管理者双重角色,企业从“母公司―项目公司/项目部”的架构向“总部―区域联动”的集团模式转型成为必然。相应地,现有的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管控模式也应做出必要的调整与创新,否则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2价值链理论
1985年,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管理理论,其认为,企业的价值产生于包括生产(投资)、经营、销售、服务和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协调运作产生的整体价值增值,而这一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价值产生的动态过程就是价值链。
价值链具有如下特性:(1)企业的价值活动只要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个方面,其中基本活动主要是直接创造价值的业务环节,而辅助活动主要是企业的内外部管理活动;(2)企业的价值活动其各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环节完成自身的工作内容后,传递到下一环节。价值链上的参与者通过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分工协作,实现价值增值。(3)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从价值链角度来看,企业竞争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价值活动本身和最优化、协调的价值链活动。
3房地产企业价值链构成
按照价值链理论,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作业流程,同样也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个方面。
3.1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
(1)前期研究决策阶段:通过缜密细致的市场调研,结合企业自身综合实力,对目标地块的购买与否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已购买地块进行前期研究,确定项目业态和开发模式,进行价值研判与决策。
(2)规划阶段:根据前期决策,委托设计单位对已获得地块进行策划设计,形成良好的功能规划和市场识别,将土地最大限度实现增值。确定设计方案后,依法对拟建地块进行规划保健,获得许可。
(3)工程建设阶段:通过招标比选,选择最优施工企业,使其有能力完成设计方案,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施工,并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进行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是对土地、建筑材料等原料通过作业投入成本,使之转化为产品价值。
(4)销售阶段:在取得房屋销售许可证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推广与销售,并根据客户需求反馈,对在建和后期拟建产品设计和建造进行修正,实现销售价值最大化。
(5)物业管理阶段:产品开发、销售完成后,对产品进行物业管理、保修和后期维护。
3.2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
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都是围绕具备房地产特有产业价值链特性的基本活动的开展而开展的,它穿插、融合于房地产价值链运作的整个过程。
(1)战略定位管理: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宏观战略,作为具体经营方针制定的依据,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
(2)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和资本是企业发展重要支撑要素。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利用合理的薪酬、培训、晋升等机制,促进知识资源的积累和应用;财务管理是就做好企业的投资管理、营运资金和筹资管理以及税务筹划。
(3)企业文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价值附加值来源,在凝心聚力、品牌推广、市场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企业创新:在激烈竞争的房地产市场中,技术、产品、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是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和获得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4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
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是以房地产价值链为核心,按项目开发流程实现一体化协同。公司所有职能模块和业务单元均基于价值链定位,从业务线、职能线及战略、管理、审计线三个层次各自承担相应职责,整个价值链上横向的各个协同单元成为利益共同体,互为依存,互为客户,各自形成可以量化的对整体价值链的贡献,通过协同提高效率,从而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创造最大化,形成横向一体化。相互协同又相对独立的各个业务单元和模块作为“小价值链”,通过积累形成各自的专业化优势,提高专业化能力,形成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相互作用提升集团整体优势,从而形成集团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上述价值链理论,将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条整合为横向一体化协同和纵向一体化协同。横向一体化协同注重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纵向一体化协同注重知识积累、专业能力的提升。
4.1横向一体化协同
首先由四大中心――战略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制造中心和营销中心串成项目开发业务链条,这是地产企业价值链的核心和主干;由财务、人力资源、企管等职能部门搭成资源提供、职能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支持平台;业务链条以支持平台为依托开展经营活动,相互作用,形成立体协同的价值链。这条链延伸到企业外部与战略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如:供应商、建筑商、设计公司、装饰公司、销售等)对接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房地产企业的整条价值链。
基于价值链,四大中心作为业务单元分工明确、准确定位。战略研发中心侧重于集团战略研究,目标计划及项目的高、精研发和经营环境分析;产品设计中心侧重于项目规划与设计,致力于环保、节能、舒适、温馨、有品味的品牌诉求和产品设计;制造中心侧重于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以及产品制造的高效率、低成本;营销中心侧重于营销和服务,基于消费者心理,研究需求趋势和营销方式,建立营销管理和服务特色;与客户、合作伙伴相互尊重、关注共赢;实现价值链创造价值的做大化。
基于价值链,业务单元与资源提供和职能支持模块互为依存,互为客户。创造是所有业务单元和模块的共同取向。这样,就会产生协同效应,并打破部门和业务单元之间的界限,实现价值链的价值最优。具体工作中,各业务单元和模块在各自分工负责的重点工作和领域内首先努力做得最专业、最有效率,然后主动地参与价值链其他环节的工作,从不同的视野贡献智慧,避免漏洞,防止风险。
4.2纵向一体化协同
纵向一体化协同就是在价值链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各业务单元和模块工作范围相对固定,业务聚焦,打造专业化团队,提升专业化能力。纵向一体化使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有参与更多项目、更多业务的机会,有利于员工个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成为专业化人材,并通过专业化发展的通道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各业务单元和模块作为专业化团队,有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良好机制,团队内更容易培养知识分享的气氛,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进而形成专业化优势,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能为价值链的价值贡献更大。
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一种以价值为核心的管控模式,它将整个项目运作过程都纳入到集团的管控范围之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团的管控能力;并且通过业务单元和职能模块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房地产企业组织的架构更为清晰,业务流程更为顺畅,另一方面这种调整弱化了职能部门的权力,强化了职能部门对项目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意识。因为在一体化趋势下,各部门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协调才能实现价值,进而也避免了各职能部门高高在上,缺乏服务意识的现象,使项目运作过程中公司的各种资源可以达到最大化利用。此外,重要的是将各职能部门对应于相应的业务单元使各部门的专业化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而且这种围绕业务流程的专业化优势整合促进了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使其更加能够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竞争与压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美]J・杰瑞・考夫曼.价值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精细化管理; 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9. 035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9- 0056- 02
在现代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把管理做精做细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决定未来房地产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
1 我国房地产企业管理现状
我国房地产企业管理经历了手工作坊管理、粗放管理、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精益化管理5个阶段。目前,65%以上的房地产企业还处在粗放管理阶段,22%的企业正处在由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过渡阶段,只有不到13%的企业已经开始从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连续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打压下,尤其是对闲置土地的收回或处罚的政策,杜绝了投机炒作行为,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面临转型和调整。在内部、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精细化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重要的战略选择。一些房地产企业已致力于从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以期通过管理的精细化构筑新的竞争力。在目前的环境下,行动比别人快一步就是竞争优势[1]。
2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可以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细、量化,有利于落实到行动中[2]。精细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根本,以细为基础,以精为目标,以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为手段,通过建立和优化工作流程,对管理对象施以不断完善的动态化管理过程。
3 房地产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房地产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分为项目策划精细化、项目规划设计精细化、选材与施工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和物业服务精细化等几个方面。
3.1 项目策划精细化
房地产企业依据自身现状,根据对客户需求的准确分析和客户购买力的有效判断,按照“精细”思路,找准关键问题与薄弱环节,编制完整而详尽的阶段性楼盘策划书,使后续具体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买得称心、住得舒心,由此可见,项目策划精细化的重要性。在项目策划阶段对客户的分析尤为重要,只有在策划阶段对客户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项目策划书才能符合客户与市场需求。
3.2 项目规划设计精细化
优秀项目规划设计的核心是节约成本和对业主的人性化关怀,是保证工期、工程质量和控制成本的关键。项目规划设计精细化要求房地产企业认真研究所开发土地的特质、周边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完整把握设计整体造型、建筑风格、户型结构和建筑细节,实现房地产商品价值最大化。因此,规划设计阶段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规划设计上的精益求精是很重要的一步[3]。
3.3 选材与施工管理精细化
良好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建筑用材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4]。房地产企业应以建造品质优良的楼盘为目标,严格把好选材与施工管理这一关键环节。选材与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是铸就品牌房产的重要环节。施工质量精细化要追求高标准,造精品、创品牌,建造百年建筑,让楼盘建筑成为城市凝固的、永恒的艺术。
3.4 成本管理精细化
在房地产企业,现在的项目成本往往是指涵盖从投资到客服全过程的成本。以往的房地产企业往往忽略了投资决策与营销定位之间的一致性,项目完成后才发现增加了许多非预期成本,导致投资回报比预期的降低了许多。房地产企业要实现更精细化的、可实施的成本管理,应建立配套的相关基础体系,并使这些体系之间保持一致性、协调性、系统性。这些基础体系包括:成本职能战略、成本业务流程及其他关键流程体系、数据库与知识管理体系、产品标准化体系、合作伙伴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3.5 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是指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有效技能,即实现员工使用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对策有:(1)细化人才结构,做好岗位分析,调整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配置架构,分类、分层级确定岗位;(2)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按“精细化”要求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管理与分工;(3)实行规范化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需要完成的任务;(4)引入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
3.6 物业服务精细化
服务的精细化是一种理念、态度和文化,是先进的理念、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文化,简而言之,即为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精品的成绩。物业服务的精细化要求房地产企业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物业服务精细化的企业氛围。物业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精细的理念、态度和文化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做精、做细、做好[5]。
4 结 语
精细化管理是房地产企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房地产企业引入相应的管理方法,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倡导持之以恒的精神,建立健全与之匹配的长效机制,不折不扣地执行,切切实实地落实,可以起到内外兼修的作用,刺激企业迸发新的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孙动. 略论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J]. 新会计,2010(1):25-28.
[2] 徐超英. 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J]. 现代企业文化,2008(6):36-37.
[3] [美]奥伯兰德. 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管理[M]. 毕星,译.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新形势 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 措施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保证房地产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有效管理途径。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普遍存在“被动反映型”的现象,预测、控制、分析各项基本管理工作没有做到实处,很多资金并未进行合理利用,这就给房地产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带来难度,很容易出现资金问题。而在开发经营过程中,由于周期较长造成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不能符合实际情况,使得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的经济利润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增加了风险威胁。而房地产企业财务关系较为复杂,涉及到了企业、投资人、内部职工、债权人、债务人等。这样就使得房地产企业财务实现有效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作为开发企业应该不断增加自身的债权债务管理能力,合理协调好企业与其它人员之间的关系,保证房地产事业的顺利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运用较为合理的策略来规划企业发展路线,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套满足现代管理型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房地产企业管理型财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是指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来的适用于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经验,与财务管理理论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惯例、制度等相关。因此,房地产企业管理型财务体系构建的原则主要包括:
1.以事实为依据原则
正确的决策需要管理者用科学的态度,以事实或正确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合乎逻辑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做出的正确决断。这就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确保财务数据和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决策者利用获得的这些信息基于事实分析,权衡经验与直觉,做出相关的决策。
2.系统管理原则
在财务管理中采用系统的方法,就是将财务管理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在理财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思想,对组成财务管理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加以辨识、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财务战略、财务方针和既定的财务目标。
3.高层管理者重视原则
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与否、保持实施状况如何、体系运行效果能否满足需要,都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密切相关。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按照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进行各项财务活动。
二、完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各项措施
1.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根据房地产行业特点,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过程中需要一笔巨大的资金投入,筹资任务异常繁重,企业只有具备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才能很好地完成筹资任务。 一则积极发展银行贷款之外的其他形式金融业务,诸如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商业汇票等多种结算方式;二则寻找进入资本市场的最佳途径,比如借助于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企业经营资金;三则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向民间游资定期筹资;四则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等措施,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既增强、壮大企业实力,又成功幕得所需资金;五则尝试融资新元素,比如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基础上,尝试海外私募、股权回购、可转债、租约变现、海外上市等一系列新的融资方式。
2. 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各类企业都应致力于构建产权关系明确、 责权关系对策、治理结构严谨、制约机制健全、筹资渠道广泛、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且能持久经营的现代制度模式。 换言之,产权股份化、管理制度化、组织公司化,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努力方向,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分离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投资者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干预和控制,使得企业管理人员真正具备管理企业的权利,并尽可能以新的管理理念和最优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管理。 同时,管理者还应在生产经营中主动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调动经营者自身以及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和生产力, 既要解决企业中传统家族式管理造成的规模小、机制不活、体制不顺、管理混乱、综合竞争力弱等缺陷,又要明晰企业发展方向,努力提升企业规模、档次和水平。
3.重视投资项目管理
作为一种资金密集型企业,房地产企业投资规模较大,尤其是一些重大项目投资,企业应在慎重做出可行性研究之后进行决策,以避免出现决策失误、资金损失等结果。 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应对投资效益合理性预测,对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即对拟建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技术经济分析,在房地产开发整体过程中,可行性分析研究阶段尤为关键,此阶段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和机动性,企业在这一阶段对风险评估、分析的正确与否,对房地产投资项目结果产生直接性影响。 此外,企业还应利用现资组合理论,对投资组合进行合理化调整,比如房地产投资类型不同,所对应商业风险、获利能力等均不相同,为了实现最好的房地产类型组合投资,房地产企业便应尽可能降低投资的商业风险、确保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等。
4.重点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重点内容,加强资金管理应做到:重视资金筹措管理,即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做好资金筹措计划,知识经济时代,信用已成为企业兴衰的主要标识,企业信用状态良好,则很可能获取条件优厚的长期性低息贷款,以保证企业拥有开发经营更多房地产项目的丰厚资金,同时还要根据资金筹措计划,逐步有序地扩大项目自有资金比例,实现大笔贷款利息支出向企业盈利的转变;加快资金周转,强化资金运用管理,关于资金流转,由于受到多种外来因素影响,房地产企业所开发项目大多无法按时完工,大量资金被占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尽可能解决掉一些拖拉工程,加速资金流转;加强企业现金管理,慎防企业过度预支资金,将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期限调至一致状态,或者使应收账款回收期限短于应付账款交付期限,为按期支付应付账款提供可靠保证,同时还要尽可能规避企业过度预支资金现象,消除企业讲排场、讲面子、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等扩大资金费用开支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魏益强.创新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J]. 冶金财会,2009(3)
[2]高音.关于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构想[J]. 中国经济评论,2009 第 9 卷(3)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主要是借助预算方式实现对企业各个部门财务及非财务资源的科学分配和管理,便于引导和协调企业各项运营活动顺利开展,保证企业运营目标快速实现。针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在开展财务控制工作时,把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运用其中,在预算管理的作用下,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优化和细化,引导管理人员根据日常财务管理情况,对发展战略进行适当修改,在提升企业财务控制水平的同时,让企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因为房地产市场环境的逐渐改变,房地产企业应该把全面预算管理贯彻到各个环节中,通过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等方式,对企业财务资产的科学把控,防止不必要成本投放,实现企业效益最优化,引导我国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
一、房地产企业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控制意义
针对房地产企业来说,从全面预算管理角度入手,建设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可以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需求,规范财务控制方式,从全局角度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探究和设定,并根据预算编制内容,促进财务管理目标和预算目标的结合。在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可以有效保证采取预算编制结果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及时掌握财务运营情况,并实现对企业运营成果的评估,便于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因为房地产企业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项目消耗时间比较长,并且投放成本数量多,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行业竞争及宏观调控不明确使得企业需要增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对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利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促进房地产企业长效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下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体系不完善
房地产企业在运营发展中,过于注重效益获取,忽略全面预算管理,普遍把其当作财务部门执行的内容,对预算管理注重力度不高,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将直接影响企业职工工作行为,所以整个房地产企业没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只是要求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参与其中,其他部门没有涉及,而财务部门则是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进行,预算编制结果不满足企业实际要求,预算管理过于形式化,影响预算作用发挥。并且,因为房地产企业受到自身特性的影响,行业标准缺少统一性,预算精准性不高,再加上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无法将预算管理实际作用充分发挥,导致企业最终管理结果不尽人意。
(二)预算标准不规范
当前,房地产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采用的管理方式过于滞后,只是根据工作经验进行预算编制,缺少对市场发展情况的探究和分析。并且,房地产企业在产品层次要求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预算标准无法做到统一,随意编制预算方式,将会给预算编制结果带来不良影响。部分企业为了缩短工作时间,提升工作进度,采用边修改预算标准边执行方式,使得预算结果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存在财务信息差异,阻碍后续预算评估工作的落实,让预算丧失应有的效力。
(三)预算执行不深入
房地产企业规模庞大,并且预算数据比较多,这些现象的出现,将会给企业预算执行工作开展带来一些影响。因为当前部分企业均没有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执行和企业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偏差,预算管理执行效果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些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体系过于形式化,企业管理人员没有给予高度注重,在预算考核过程中,相关体系不能完成既定目标,考核工作落实不到实处,打消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影响房地产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房地产企业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下财务控制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预算体系建设
首先,开展项目预算工作。项目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的根本,基于项目全周期角度进行预算编制,不可局限于某个会计周期,防止年度预算管理中过于注重短期效益而忽略长期效益现象出现。通常情况下,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一般为三年左右,项目预算则需要结合项目预计开发周期和进度加以层层细化,逐步落实,从投资环节入手,到运营审核流程,都要进行预算管理和规划,将其细化到项目各项财务中,只有这样,才能将全面预算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其次,优化预算管理方式。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可以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财务数据失误,降低财务风险出现,利用精准的财务数据,引导企业管理人员科学制定发展决策。在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下,能够把房地产企业之前和当前运营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同时便于企业对今后发展方向的规划和预测。所以,在房地产企业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可以把现代化技术运用其中,让预算管理更加精准合理,引导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最后,完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通过建设完善的监管和考核体系,可以对各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管,有效的规范企业预算管理行为,并且能够结合实际预算执行状况,对预算方案进行修整。在完善预算考核体系的作用下,可以从预算执行情况、实现状况及完成进度等方面进行预算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企业职工提供对应的奖惩对策。另外,可以借助经济效益及成本指标等对预算执行情况加以评估,从而更好的实现预算管理及考核体系建设。
(二)优化预算管理目标
从房地产企业自身角度来说,其将会受到政策因素影响。在设定预算管理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设定的调控政策进行编制,让其具备一定弹性。房地产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市场理念,对设定的预算目标进行审核。房地产企业还要开展动态管理工作,根据市场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例如促销政策、商品房空置情况等,合理设定预算管理目标,减少预算风险出现。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定量化财务指标,兼顾利益者权益,科学设定和修改非财务指标,根据企业实际运营状况,明确权重数值,精准找出驱动因素,将业务预算进行凸显,促进企业预算管理水平提升。
(三)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秉持公开性及公正性标准,企业管理人员的全面预算体系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落实,明确房地产企业工作职责。房地产企业在开展运营工作时,需要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在进行业务处理时,需要科学授权,这样能够确保企业预算能够满足企业实际状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设定预算考核体系,根据考核结果,给职工提供适当的激励。在预算执行环节中,还要加强预算监管,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并处理,防止不必要问题出现,影响企业今后发展。房地产企业可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预算执行监管,确保监管部门不会受到上级部门的干预,并且根据国家法律标准,设定对应的监管体系,引导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落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当前核心任务在于根据实际状况,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控体系,并保证体系的完善性和合理性。在实际中,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体系要求落实对应工作,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房地产企业财务水平提升,在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的同时,实现企业运营目标,从而促进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启伟.浅析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8,12(36):233-234.
[2]李付丹.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建议[J].财会学习,2018(34):9+11.
[3]肖灿.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70-71.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融资风险
财务管理是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制度,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房地产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重头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交易日益活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量不可小觑。但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使用要求较高,所以财务管理显得十分必要。正是基于此,本文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房地产财务管理的运行现状分析
(一)融资管理方面
房地产项目开发是一个巨额资金投入的过程,动辄上亿的地价和房屋建设费用,对房地产企业实力是一个巨大考验。由于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太多,房地产企业筹集资金的任务就十分艰巨。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较长,资金回转率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不使出混身解数来筹集资金。目前,国内的主要融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内部融资,另一种是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来源是预售账款和自有资金。自有资金是企业自有的可使用资金,一般不低于投资项目的30%;预售账款主要是开发商通过预售商品房获得的资金,一般占总投资的28%左右,也是一笔重要的资金。外部融资主要有银行信贷、房地产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并且银行为房地产信贷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所以融资难度比较大。
(二)资金投资运用和开发成本管理方面
房地产投资有极大的盲目性,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企业在投资时过多依赖人的主观判断,未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充分论证,这样得到的结果就像在赌运气。一个房地产企业保持这样的状态显然是不行的,因为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算景气,粗放式投资模式的弊端并不显著,假设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走向低迷,那么很可能就有一批投资失误的房地产企业面临倒闭危机。一些房地产企业带有较重的投机心理,利用房地产市场机制获取暴利,忽略市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结果造成投资项目技术可靠性较低,盲目扩张、控制不力,最终导致项目烂尾,资金无法回收,损失惨重。一个项目包括方案设计、土地使用权、工程招标管理和施工、销售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涉及到资金,然而房地产企业在这些环节上的成本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对项目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规划。然而,我国房地产企业在方案设计时,并没有全盘考虑;为了获得土地使用权可谓大费周折,无形成本不断增加,造成了竞买价格与预算成本严重不符;工程招标过程中,忽略了工程后期合同、纠纷等因素的影响;对施工成本控制不力,施工成本与预算目标产生较大分歧。
(三)房地产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尤其在家族企业当中,领导者几乎主宰了企业的一切。近些年,中国经济呈现井喷式发展,房地产企业从中受益逐渐强大起来。然而一些房地产企业管理者的“包工头”身份始终没有变,他们严重缺乏管理理念,眼中只有利润没有管理,只重视短期利益而忽略长远战略。在人才选用上,因为对外来人员信任度不够,所以更愿意让亲戚来担任,亲戚关系固然有更好的信任,但人才质量大大降低,势必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一些企业领导者看来,财务管理只不过是一部计算工具,并与记账、发工资等基础工作混为一谈,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常常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作判断,为企业财务管理埋下了致命隐患。在财务制度方面,虽然一些房地产企业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制度不明确、责权利不统一,会计失真比较严重,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些现象归咎于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仍然将财务管理置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工作不完善,就无法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财务数据和信息,更满足不了企业高层决策需要,使决策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
房地产企业应做好融资准备,尽可能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成本更低的资金。比如我国的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选择联合开发模式,通过与其他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得到另一方资金的鼎力支持,这样就可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摊局面。融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财务风险,尽量保持企业的稳定运转。房地产企业在投资前,一定要对市场信息进行科学评估,不搞投机主义,更不能盲目乐观,项目评审要做到科学化、专业化,充分考虑效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争取在风险可控范围内获得更多收益。除此之外,房地产企业还要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通过风险转移、风险共担等方式,使财务风险降至可承受范围内。总之,应做好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和监督管理,优化资金结构,控制投资风险,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强化成本控制
首先,房地产企业要正确反映房地产开发的实际支出,以此来确定销售价格,保证利益最大化;其次,要对工程结算进行严格把关,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防止施工中的浪费;作为房地产企业日常主要的资金支出,工程支出通常有一定的调节性,要评估房地产企业的工程部门、财务部门对各个在建项目工程资金需求的先后顺序,控制工程成本支出。在销售淡季,由于企业的进项变少,更应该对支出项进行严格控制。比如管理费用,虽然这一部分比例较小,但仍需要财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审核,确保支出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房地产企业领导者要多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财务部门要加大财务管理培训工作,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房地产企业要尽快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准则。同时要明确财务部门的地位,突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位置。一要设置专业的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企业财务相关的各项工作。二要规范资金支出,提高财务管理效用;三要建立考核机制和内部审计制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资金使用安全与完整。
(四)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要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保证财务人员能够积极主动且有序的完成职责之内的事情,使财务工作得以有序开展。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非专业人员是无法担任的,所以企业管理者要避免举贤唯亲,大胆使用外来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此外,还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技能的培训,可定期开展培训或集体交流活动,也可通过知识和技能讲座,聘请行业专家来丰富财务人员的知识和见识。房地产企业还要给予员工在外进修的机会,激发其工作热情,更好的为企业财务管理做出贡献。
(五)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财务管理细节上、扁平化上处理不够,需要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实效性。房地产企业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一些做法,采用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做到凡涉及资金的问题均事无巨细,全面掌握资金动态,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此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各行各业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与电子信息技术发生了深度融合,房地产企业应后来者居上,大力发展财务管理信息技术,以信息带动财务管理发展。目前,我国信息化财务管理尚存诸多不足,如缺乏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房地产企业参与进来,争取在行业领域有所建树。总之,房地产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部分,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向小康社会迈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尚存诸多问题,需要不断修补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长久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卞晓燕.浅析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商,2015(20).
[2]陈允灿.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8).
[3]刘科会.浅析成本性态分析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J].财务与会计,2006(05).
一、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必要性分析
从房地产企业的产业性质角度分析,财务状态是否健康,对于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实现多方面的良好发展,具体益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科学的财务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是根据房地产自身经营、生产、财务能力以及所承揽项目的实际需求的综合分析而进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其能够通过科学的预算方法,来衡量和评价出承揽项目后,房地产企业所需要进行的所有成本投入、资金回收模式、具体周期以及相应的风险等。该项工作不仅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更为全面的了解自身实际能力,同时还能够充分考量房地产项目的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为房地产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2.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相对较大的行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管理者的任何一个决策都能够产生非常大的蝴蝶效应,如果决策正确你们企业能够获取效益,如果决策错误那么不仅会亏损,甚至会导致破产,所以说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通过自身科学的管理模式,对房地产项目当中任何产生资金流动的工作内容进行考核、评估,给予房地产企业决策最全面、科学的信息支持,让房地产企业决策者掌握项目风险,并依靠其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实现对房地产项目的有效建设,获取效益。
3.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
良好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更为健康、长远的发展。对于财务管理行为决定‘成败’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完善的企业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当中,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最科学的财务管理信息支持,并通过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来确保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和其他管理工作能够科学、有序的按照财务预算管理的计划进行,从而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更为健康的经营模式,确保房地产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现存财务预算管理问题
从房地产企业现存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水平来看,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更会为房地产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房地产企业现存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业预算团队。
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都由财务管理人员完成,虽然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属于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但在实际工作行为上,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更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财务管理人员无法胜任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而为财务预算管理带来更大的工作失误几率和风险隐患。
2.预算编制不够全面。
财务预算管理属于财务管理当中的工作,因此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都是由财务管理人员来予以完成。但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有限,而其财务管理工作种类、工作量又相对较大,因此常常会出现财务人员工作负担过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难免>!
3.缺乏科学考核机制。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标准来予以评价,这种评价标准被称之为‘考核机制’。财务预算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管理工作,其自然也需要考核机制来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效果予以评价。但从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实际工作状态来看,其‘考核机制’更多的是用于房地产项目的生产、质量等方面当中,财务管理预算工作并未归纳其中。这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变得“虎头蛇尾”,既失去了本质意义,又浪费了资源。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对策
想要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效果,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真正的发挥出在房地产企业经营当中的积极作用,房地产企业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预算重视程度。
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房地产企业管理者所必须进行的思想观念转变。财务预算管理对于房地产企业的积极影响前文已经明确分析,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必须要实现观念改变,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当中的重要管理工作内容,企业上下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和配合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使其能够顺利的进行,为房地产企业发展带来帮助。
2.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是确保房地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的重要途径,为此房地产企业必须要在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规模、经营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健全的预算管理体制,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支持。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性质及流程来看,其需要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以及后期审核等多个环节,房地产企业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融合,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尽快发挥出作用,为企业发展带来支持。
3.提高预算人员素质。
提高预算人员素质也是房地产企业提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实际上,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绝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但房地产企业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不同点,在财务管理人员当中选择一些具备更高潜力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更为全面和专业的培训,并成立财务预算管理团队
,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技术上的支持。 4.确保预算执行效果。
确保预算执行效果是房地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如果预算执行效果不好,那么无论财务预算编制多么科学,都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为此,房地产企业除了要在建设专职财务预算管理团队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对企业当中各部门工作者的引导教育,让他们也能够深刻认识到财务预算执行的作用,并能够在工作当中对财务预算执行予以配合,最大限度发挥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效果,为房地产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支持。
我国房地产业目前所占国内GDP比重较高,并已渐成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本管理至关重要,相较于一般企业的成本管理,房地产业成本管理极具特殊性。其具有资金高度密集性质,金融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调控都会冲击和影响着房地产业,虽可因房地产业获得高收益,但却很难确定收益率。另外,很多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粗放、成本管理失效,财务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所以,房地产业需强化房地产业成本管理,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力求实现最小化成本最大化利润。很多新进该领域的企业较迷糊成本管理,原本对制造业、商业成本管理都很熟悉的财务人员对此也不甚了解。不少项目都是按计划成本结转,预算有30% 甚至更高利润,但最终竣工结算时,却变成微利,甚至亏损。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笔者结合自己在房地产企业的工作实践,针对房地产企业成本的特殊性,探讨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全成本管理。
二、中小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成本管理和控制可保障房地产企业实现利润
企业经营成本直接影响着利润,提高成本就会直接降低企业利润,反之则直接增加利润。房地产企业多因素影响着房地产企业利润的生成,而其内部成本的控制则是众多利润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提升销售量是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然而受国家政策和成本双重制约的价格,受制约与市场需求而不稳定。因为国家税法规定的税金有一定刚性,只有极大地减小成本才是企业最好的、最稳定的提高利润的途径。
2.成本管理和控制可保障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经营的首要任务是在竞争中求发展。房地产企业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是成本最低化,积累最大化,从而保障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本管理关键在于保证及时足额补偿企业未来生产经营耗费。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其正常持续进行再生产为基础,而及时足额补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耗费是其持续进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合理补偿生产经营耗费需要正确的成本管理,成本补偿匮乏则会降低企业再生产规模直至倒闭;反之又会使其他利益受损。
3.成本管理和控制可提高房地产企业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的经济指标综合性强,企业各项工作最终都综合反映于成本指标。某一时期,缩减企业成本集中表现为各方面工作成绩。在此意义上说,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协作的加强,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核算,可推进企业以节约促增产,达到促进企业逐步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现状
1.成本管理和控制流于表面形式
成本管理应是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而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并未意识和理解成本管理的积极作用,并未切实实施成本管理,大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流于表面盲目地进行事中、事后成本管理,弱化事前成本管理,未规范成本预、决策现象很普遍,或未形成制度;或形同虚设;成本计划既不科学也不严肃,或增或减。
2.存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意识误区,缺乏市场观念
现代企业企业管理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是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和全方位,而真正进行全面成本管理的房地产企业并不多。地产企业或重成本管理设计,或重材料和设备成本,而并未进行精细化管理,将所有微小成本及成本要素纳人成本管理。另外,成本是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内部投入和产出。投入少资源产出多产品则是成本低,但成本低并非一定带来高效益。现代成本管理要求房地产企业立足于市场,对市场需求及建筑产品投入产出比加以考虑,而不应只重对建筑产品成本的掌控。
3.成本管理和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
目前,房地产企业普遍对成本管理制度体系进行完善,成本管理粗放。或成本管理制度较完整但缺乏执行;或未对应岗位责权利,混淆职责,缺乏奖惩。一方面严重损害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成本管理工作无利。
四、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对策
1.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房地产企业应树立系统成本管理理念,注重全局和整体和谐统一,全方位分析企业成本管理对象、内容和方法,构造系统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为使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强,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生产过程,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等;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管理成本内容,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员工认识成本管理,树立成本理念,把握好技术结合经济、生产并重管理准则,进行全面成本管理,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全员参与成本管理。
2.完善成本管理组织控制体系
笔者认为房地产企业有必要成立成本管理领导小组,由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预算经理或主管、材料总监或经理等成本管理主要领导组成;对总经理负责,决策和领导成本管理丁作,及时、高效地完成成本管理日常工作作。积极有效的成本管理有必要得到各部门成本管理相关人员的配合,以保障顺利进行企业成本管理;更有必要完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制定目标成本、明确责任体系、适时跟踪管理业务过程;完善企业成本责任制及监督考核机制。
3.进行信息化式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并非新生事物,作为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备受推崇。知识经济时代是精细化管理时代,房地产企业间竞争加剧。房地产企业应以信息化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房地产企业应视自身实际,充分利用信息化逐步搭建成本管理平台,方便管理者经由系统查询成本信息,系统管理基本的合同管理、结算、变更签证、付款、资金计划等。目前,很多大中房地产企业如万科等已在成功应用,其他房地产企业可充分借鉴利用其成功经验,完善自身的精细化管理。
4.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培训
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对加强会计工作自我监督很有效。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由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高低决定。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更需娴熟的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操作技能、较强的综合能力和风险管控力。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应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积极利用科学方法,准确判断财务信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便于有效地执行会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