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规划;设计;技术经济
1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建筑工程设计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约束下进行的,只有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建筑产品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据有关资料分析,投资决策和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为 90%左右,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为 75%左右,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为35% 左右,而过去人们所看重的施工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则为 10%左右。很显然,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和设计阶段,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方案一经确定,则该项目的工程造价也就基本确定了,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是一项很重要,而且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2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2.1单指标评价方法 所谓单指标法是用单一的指标作为选择方案优劣的标准,单一指标可以是效益性指标,也可以是费用性指标。单一指标的作用在于,如果面临着不同方案之间其他指标比较接近,或者某个指标非常重要时,可以用单一指标来评价,然后选择方案。而在这其中,,单指标评价中使用最普遍的评价指标是费用指标,因为包括两种不同的方法,在造价或者投资上,是可以在项目初期时计算一次费用;而在这个方案实施过程中,在项目初期的投资,工程交付后日常使用的开支,项目使用期满后对于拆除报废等费用,我们称之为方案全寿命期的费用,是费用指标另一种方法,更加全面以及系统。因为全寿命期费用是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包括的内容更为全面和具体。但是有些设计的方案因为和在建成后,在日常中使用的用费没有太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费用指标无法评估时,可以采取投资这种直接明了的方法来比较优劣。
2.2除了单指标评价方法,还有更为具体,更为详细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方案设计中可以使用多指标评价,就是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包括各个部分、阶段和层次,从而达到设计方案的整体优化。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也是包括有评分法和指数法两种方法,但与单指标评价方法不同的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需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如单指标评价方法计算费用。而解决的问题一是要解决,两种方案在进行对比时候所需要的必要条件,第二种便是要评价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都对于方案设计有着不同的作用。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在设计方案竞选和设计招标中对方案设计有着重要的选择作用。
2.3价值分析法 价值分析法以及价值工程法,在管理分析上面起着有效的作用。如果要求最低的寿命周期的费用,那么在发生费用的地方可以运用方案的比选。这种方法不仅能求得最低的寿命周期的费用,而且能可靠的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锁在工程设计领域的运用,价值分析法应用的非常广泛。不仅在费用和充分发挥产品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单独的设计方案中,更能对原来的计划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因此价值分析法在管理分析中,可以发挥充分的作用。
3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3.1做好总平面设计,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住宅设计规范》指出住宅小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选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布置住宅,其布置应合理紧凑。在居住区规划与设计阶段,就应十分重视节地,应大力提倡在保证日照、通风、绿化率及其它居住区居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容积率,即既要搞好居住环境又要节约用地,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达到土地的充分利用。当前有人认为容积率越低,居住环境越好,其实这是个误区,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现实情况是:一些新的居住区大多远离市区中心,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居民出行又很不方便,更由于其它种种条件的制约,入住率低,小区人气长期难于形成,如果再加上偏低的容积率的影响,使这种情况更加明显,难以形成一定人口规模,公建配套的建设、物业管理等也就长期处于难以到位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了住户的生活质量,最终影响后续居住区项目的开发销售,形成恶性循环,经济效益和居住环境都得不到保证,因此在保证居住功能的情况下,合理的提高容积率是规划设计时降低造价的关键。采用小而宽大进深的单体平面设计,建筑物顶层北向退台及采用坡屋顶形式,多层住宅采用六层跃七层的复式单兀设计等这些都能充分利用土地潜力,显著提高住宅小区容积率。
3.2合理确定户型布局及住宅的层数
《住宅设计规范》把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1、低层住宅为1至3层。2、多层住宅为3至6层。3、中高层住宅为7层至9层。4、高层住宅为10层及以上。低层和多层住宅具有单体工程建安费低的优点,但用地浪费、容积率偏低,对于整个住宅小区,经济效益难以保证。同时户型布局通常分为板式、塔式、点式等,板式户型不但通风采光好,容易赢得市场,而且建安费相对塔式及点式低。所以中小城市居住区宜为7一11层的“板式小高层”,这在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是值得提倡,“板式小高层”住宅能表现宜人的尺度和较高的档次,在创造“环境”上也有很大的优势,可为建设高品质小区创造许多有利条件,它可使住户减轻爬高之苦。但是当住宅层数超过12层时,每单元设置的电梯不应少于两台,这不仅增加电梯造价且又增大公摊而积,而且随着层数加高,要经受较大的风力荷载,需要改变结构形式,提高结构强度,使工程造价大幅上升。但大城市因受城市用地限制,可沿主要街道建设一部分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以合理利用空间,美化市容。
3.3结合项目情况适当预留或设计部分机械停车库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机械停车库相对普通地下车库建造成本较高,但却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空间,在下面几种情况下:(1)在前期业主对车位需求不足、规划同意分期实施机械停车设备时,应考虑地下机械式停车,这样可以推迟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2)用地紧张;(3)受地上建筑布局限制致使单车位面积过大,且设计单层车位不能满足要求时;在上述几种情况下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适当采用机械停车库可显著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3.4利学利用地形地貌,降低景观工程造价
在当前的住宅小区建设中,景观工程费占全部工程造价的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山地多,江河湖泊多,在小区开发中,如何更利学有效地利用坡地、山地、水面、植被,亦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对自然环境地段个性的研究,注意对自然景观的利用,对建设地段上的水面、山坡甚至一草一木都应尽量给予保留,并精心地将其纳入到统一的建筑空间中去,尤其是小区中心绿化广场更应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小区中心绿化广场大都面积较大,以公园形式集中了绿化、水面、坡地等景观。利用自然景物建小区中心绿化广场,可使小区园林化,组团化、村落化更易于生动体现,而且还可以产生强烈的环境艺术效果,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及植被又都可获得更好保护和利用。
总之,在实施居住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中,重点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强化决策层及技术人员的重视投资决策估算及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意识,逐步实现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为目的,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技术措施中,处处精心设计、精打细算,把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王增强.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控制问题[J]. 科技风. 2011.(08)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1、住宅区园林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1人性化的原则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人本效益,在外部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中,只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户外行为活动规律,才能使规划设计有的放矢,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居住区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核心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居住环境对人们心理及行为活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1.2因地制宜的原则
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利用小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在规划设计中,应首先对小区及四周进行分析,做出最适合这个小区的景观、植物本土化、依山就势、步移景异、合理借景和对景等原则,才能真正做到规划设计低碳的经济景观,营造和谐的自然景观环境。
1.3经济性原则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及生态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因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并不意味着材料越高越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同样能做出非常好的环境景观。所以,景观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建设环境景观的费用,还要考虑后期管理和维护成本。
1.4低碳生态设计
生态、低碳设计就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上,已降低气体排放为主,健康、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聚居居住环境。 在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中,用实质性的物体来体现生态 低碳的设计理念,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设计。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低碳生态设计要求我们的景观是低碳景观、景观的能耗低,具有较高的生态附加值,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1.5 传承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地方特色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发展趋势,为了创造出具有生态低碳环境景观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软硬景观应充分注重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根据市政布局与地方特色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统一的规划设计。
1.6 注重创新设计
现代园林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其它规划设计样,要不断创新、不断创造才能各具特色。创新是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等因素,精心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创造出现代住宅小区低碳型景观环境。
2、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趋势
2.1加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完善其功能性
当前居住区与传统的居住区相比,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与规划显得更加地重要,同时还将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单独进行立项,以建设高质量、高品质的住区景观环境。在居住区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确保景观规划与规划设计的早期介入,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以及各种植被资源,并确保各类景观元素的科学分布以及园林景观绿化与建筑结构的和谐相处,实现其绿化功能。较之于传统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而言,当前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更注重居住区的功能性。在当前居住区规划与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把人与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筑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首先,应当增加接触地面的可能性,即创造一些适宜各人群活动的场地以及各样式的屋顶花园;其次,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融入水的内涵,这是东方的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营造一些亲水、听水、观水以及戏水的生动场景;最后,将硬性景观与软性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将车库、坡地、台地以及宅前屋后的各种构造有机地协调起来,使其充满活力。
2.2以生态环境理念为基础,营造和谐家园
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以绿色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为指导,即在对工业化建设中的各种生态破坏问题反思基础上,提高生态保护与人文环境建设的意识,通过生态平衡的维护来创造美好家园。绿色生态规划设计,意味着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原材料的节约与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环境气体的排放和各种垃圾的随意丢弃。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评价一个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质量,不仅要看其是否美观、雅致,更重要是要看其是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当前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多地体现的是因地制宜性,营造的是一个原生态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群。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当体现科学性、文化性以及艺术和外观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建造更多、更稳定的现代生态群落,从而可以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够充分感受到绿色的关爱,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2.3坚持以人为和本与共事性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当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时,我们才正在实现了规划设计的人性化回归,才能真正实现宜人与亲人,自然、历史以及文化等有机结合。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人的客观需求和行为模式,不仅要继承先辈的规划设计精华,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当代人的实际生活需求。不同年代都有属于其自己的符号和印记,若规划设计过程中总是跳不出崇古的藩篱,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和创新。基于此,以商品房为例,不仅要强调环境资源的共享,而且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还应当尽量利用现有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人工景观创造,让全部住户都能均享优美环境;同时,规划设计时还要强化围合功能,尤其要注重形态各异、要素丰富以及安静院落的构建,给人以归属感和温馨、朴素的居家环境。
2.4住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艺术与文化性
目前来看,崇尚历史与文化是当前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突出特点,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不再单纯地将居住建筑与园林景观相割裂,而是在当前的文化与时代景下对居住区进行生态化的规划,注重体现历史文化,使居住区成为文化的承载点。营造居住区园林文化氛围和规划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居住区自然环境与景观特征的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还应当重视居住区环境文化的延续性、丰富性以及多元化,从而提高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的文化品位。比如,杭州与苏州的著名居住区规划设计作品,即前者的白荡海人家与江南山水,以及后者的锦华苑与佳安别院等,都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欧陆风格规划设计模式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欧陆风情”,比如大面积观赏性的草坪规划设计、模纹花坛规划设计以及罗马柱廊和欧式线脚、雕像、喷泉等。随后,居住区的园林环境景观审计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无论哪一种规划设计模式,都应当体现出文化性与艺术性。
2.5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本土性与材料选择
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为避免过于突兀、不和谐,就必须充分体现出该地方的自然特色,即本土性。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地把握住我国的地理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环,比如海滨青岛的碧水蓝天、白墙红瓦;南国风情海口的椰风海韵以及山城重庆的错落有致和素有江南水乡之称,苏州的小桥流水。不同的居住区园林景观都有其自身的地形地貌特征,因此应当结合本土特色,规划设计富有创意的园林景观空间。同时,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材料的选用,实践中应多选用当地比较常见的施工材料,这也是本土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材料应用趋势是:非标制成品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玻璃、荧光漆和PVC等特殊材料,同时还应注意材料特性的有效发挥以及色彩的表现形式。
结束语
合理规划设计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和居住质量,修建出生态的、更加环保的居住区是一个景观规划设计师的主要目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人类与自然的结合,规划设计出高品质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开岑.浅谈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与技巧[J].现代园艺,2009(04).
关键词:住宅小区;目标;原则;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设计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需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建设。住宅小区的建设的规划体现了对人的一种关怀,倡导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为人们创造更适宜居住的生活家园。建设公共活动空间,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和友谊,为酿造小区里和谐的氛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总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特色的创造,创造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引导居民的生活,充分解决邻里之间、老年、儿童等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根据自然条件通过规划设计使日照、通风等条件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控制垃圾、噪音等不利因素。形成良好的小区内环境和小气候,做到节能、节地。
一、住宅小区规划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城市居住小区规划的目标必须要以21 世纪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和技术等要求和发展趋势为依据,城市小区的规划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为主,重点要提高人们的舒适感、幸福感,在现有地理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生态型、人文型、健康型和现代化的公共居住小区。顺应时展的趋势,进一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要求。真正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解决好人们的居住问题,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小区规划的目标制定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所规划的小区是否具备有居住安全的条件,规划的目标必须以实现居住安全为旨,同时要强调创造出现代城市急需的绿化生态的理念,创建生态小区,使得城市小区更舒适,在现代社会,生态园林规划日趋重要,城市居住小区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对生态园林进行重点规划,才能吸引市民的关注和青睐。
二、居民住宅小区规划的原则
城市小区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和环境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小区本身的建设发展以及小区的未来更是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在进行规划时就必须遵守相应的原则,以促进小区在建设中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即要能满足现代人对城市小区居住环境和设施的需求,又要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相一致。
1)要遵守交通畅通,方便有序,人车道路不相冲突的原则。解决好交通问题是解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对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的解决。在进行小区规划时,就必须要把交通的问题放在规划的首位,实现交通的畅通有序,避免交通的混乱和拥
挤。
2)注重建设经济适用的各种建筑,尽量减少工程的成本。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住房压力很大,老百姓没有房住的局面日趋严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房价过高,普通老百姓在巨额的房屋消费面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因此,在小区规划时,必须对造价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把房屋造价降到最低点,根据大众居民的购房情况和意愿,对小区的整体建设进行科学、生态规划,尽量避免因规划不合理造成的成本增加,进一步导致房价高的情况。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政策,做到以人为本。
3)注重小区内风景的规划,着重建设生态居住环境。在城市日益增加的钢筋水泥建筑面前,有些人们越来越怀念那些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场景,对自然的渴望与日俱增。因此,在现代城市小区建设规划中,要能够建设一个生态环境污染极小的小区,在整个小区的规划中把生态建设应作为一个不可缺少原则来遵守,努力建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生态居民小区,充分采用先进的生态智能及太阳能技术,节约能源,减轻污染,创建生态居住小区。
三、就建设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如何进行规划设计
1、要从整体角度综合考虑来进行小区的规划
从小区所处的城市规模,城市建筑风格,城市的道路、绿化、风景等环境,小区周围环境及其小区的相互作用等整体角度来进行小区的规划。在城市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导下,必须从整个城市环境的要求入手,从空间、绿化、交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将居住小区有机的纳入城市环境中,规划中要尊重自然生态,注重与环境、地形、方位、地势、自然条件等密切联系,尊重历史文化地区文化和生活方式。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周边地区对居住小区的影响,在小区创意上与之协调。
2、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了解小区居民的新要求
充分考虑未来居住小区的综合功能需要,考虑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方式的改变等对于居住小区的影响,如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及双休日居民居住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小区规划要为他们留出室外活动的空间场地以及室内活动场所,相应的要考虑到幼儿园、小学校等的变化。考虑到小汽车要进入家庭,要为小汽车规划出车库或停车泊位,解决车辆的交通分流和人车分流等问题。
3、要兼顾功能要求和开发建设的经济效益
根据城市用地情况,适度考虑建筑密度,规划中掌握小区指标适度,是规划中一个重要内容,要彻底屏弃住宅小区开发中,片面追求容积率、开发量,而忽视环境设计的做法。从商业角度讲,影响小区用地与住宅价格的因素很多。用地位置、外部环境、住宅层数、住宅与服务设施的有机安排都能够使其相对增值。
4、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小区规划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小区规划中必须一贯坚持的原则。小区规划中资源利用,环境建设充分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有长远性和预见性,避免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基础设施缺陷的情况。提高建筑设计的品位,创造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建筑作品。创造完备的配套基础设施,使小区不但具有标志性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小区规划不仅要考虑到住宅本身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而且要注意外部生态景观环境、保安防灾和服务设施、社交环境等提出的要求。如设置完备的保安系统,在小区的出入口、庭院入口、单元入口设置相应的监控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小区有线电视以及数据通信网的综合布线系统,用户三表远传计量的管理自动化系统等。设置高水平的医疗卫生设施设置适宜的休闲空间和公共场所,如游泳池、篮球场、儿童游戏设施、文化长廊、活动广场等等。追求自然舒适,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逐步提高基础设施并完善其功能,是体现现代居住水平的一个标志。
四、居住区规划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来看,主要问题有两点:第一,多数设计师习惯盲目地模仿甚至抄袭国外的成功案例而不顾所规划地块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一点,应加强对现实情况的重视程度,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建筑师自己的观点,设计成原创作品,这对于我们很重要。第二,多数居住区过于近似,缺乏个性,缺乏城市或设计师气质的体现,缺乏鲜明的叙事主题。这样的现状就造成了城市性格的模糊不清,甚至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在中国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在众多的二三线城市比较突出。有鉴于此,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五、结束语
在小区的规划中,规划设计人员要不断采用国内外一些成熟的科技理论来指导小区的规划设计,更新设计观念,学习和掌握新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现代居住生活并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小区。
参考文献:
[1]王文勇.居民小区的景观设计分析.大化科技,2010.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良好的居住环境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极大便利、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生存需求外,还应该起到舒缓人的身心,让住户居住其中的同时感受到精神和心灵的宁静。因此,我们在明确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城市其他公共区域园林景观设计的不同的同时,居还要考虑到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服务的便民度,同时让居民在居住休息的同时享受到独属的归属感和隐私空间,让住户的心里能够真正的有所寄托。
一、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1、满足社会形态的发展需要
我国现如今处于经济信息、科技和文化各方面都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对精神生活更为注重,对于住宅区园林的设计和环境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人们在生活工作的压力下,尤其注重开放空间的设计,有着很多个性化的需求,比如,园林景观给人带来的整体感觉,还有一些配饰的装扮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客户也会参与到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把自己对景观设计的整体要求和思维与设计师进行探讨,使得园林设计更能符合客户的身份、品味和性格喜好。所以,设计师和客户必须进行个人思维上的沟通,从而使景观设计让客户满意,以此来跟上时展的要求。
2、景观设计能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
新世纪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很大提升,从对物质层面的需求提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对于住宅区园林内的景观设计也有了很多个性化的需求,希望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精神追求能体现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而且住宅作为生活的重要场所,户主对园林内景观环境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情绪,所以,人们都希望有着让人看着心情愉悦的园林景观,从而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使其能在日常生活中,释放工作压力,放松自己,精神上得到应有的满足。
二、我国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
1、功能性质差
目前许多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营造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功能第一“的设计原则,大部分是侧重于外表的表现,认为外表美丽就行(以促销的目的为出发点),使得很多“景观”成为了“仅观”,参观的作用取代了园林自身的参与性、融入性的功能和作用。
2、经济性差
现在的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了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以大量的金钱为代价追新求异,结果使投资的成本大大地增加,大大增加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后期的物业管理费用。
3、缺乏个性
现在一些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总会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因就是,园林景观大都缺乏个性,或个性不突出,不明显,不同程度上存在“模仿”的痕迹,而且很大一部分景观设计公司为了达到签单的目的就迁就客户的需求,也使得景观设计的雷同化与日俱增。
三、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建议
1、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完善其功能性
当前城市居住区与传统的居住区相比,景观环境的设计与规划显得更加地重要,同时还将景观环境设计单独进行立项,以建设高质量、高品质的住区景观环境。在居住区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确保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早期介入,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以及各种植被资源,并确保各类景观元素的科学分布以及园林景观绿化与建筑结构的和谐相处,实现其绿化功能。较之于传统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而言,当前的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更注重居住区的功能性。在当前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必须把人与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筑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首先,应当增加接触地面的可能性,即创造一些适宜各人群活动的场地以及各样式的屋顶花园;其次,景观设计中应融入水的内涵,这是东方的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营造一些亲水、听水、观水以及戏水的生动场景;最后,将硬性景观与软性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将车库、坡地、台地以及宅前屋后的各种构造有机地协调起来,使其充满活力。
2、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以生态环境理念为基础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以绿色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即在对工业化建设中的各种生态破坏问题反思基础上,提高生态保护与人文环境建设的意识,通过生态平衡的维护来创造美好家园。绿色生态设计,意味着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通过原材料的节约与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环境气体的排放和各种垃圾的随意丢弃。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评价一个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不仅要看其是否美观、雅致,更重要是要看其是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多地体现的是因地制宜性,营造的是一个原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群。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体现科学性、文化性以及艺术和外观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建造更多、更稳定的现代生态群落,从而可以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够充分感受到绿色的关爱,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3、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当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时,我们才正在实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回归,才能真正实现宜人与亲人,自然、历史以及文化等有机结合。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人的客观需求和行为模式,不仅要继承先辈的设计精华,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当代人的实际生活需求。不同年代都有属于其自己的符号和印记,若设计过程中总是跳不出崇古的藩篱,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和创新。基于此,以商品房为例,不仅要强调环境资源的共享,而且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还应当尽量利用现有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人工景观创造,让全部住户都能均享优美环境;同时,设计时还要强化围合功能,尤其要注重形态各异、要素丰富以及安静院落的构建,给人以归属感和温馨、朴素的居家环境。
4、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艺术与文化性
目前来看,崇尚历史与文化是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突出特点,实际设计过程中不再单纯地将居住建筑与园林景观相割裂,而是在当前的文化与时代景下对居住区进行生态化的规划,注重体现历史文化,使居住区成为文化的承载点。营造城市居住区园林文化氛围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居住区自然环境与景观特征的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还应当重视居住区环境文化的延续性、丰富性以及多元化,从而提高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的文化品位。比如,杭州与苏州的著名居住区设计作品,即前者的白荡海人家与江南山水,以及后者的锦华苑与佳安别院等,都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欧陆风格设计模式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欧陆风情”,比如大面积观赏性的草坪设计、模纹花坛设计以及罗马柱廊和欧式线脚、雕像、喷泉等。随后,城市居住区的园林环境景观审计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无论哪一种设计模式,都应当体现出文化性与艺术性。
结束语
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它能全方位的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不断向我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探索这个行业的前景。运用生态园林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这将是我们今后长期孜孜以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龚雪松.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1.
摘 要: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而大多数老旧社区的老龄化率是超过了城市的平均程度。老旧社区改建正在开展,可是目前学界多关心居家养老体系在新社区的建构,改建的期间忽视了老旧社区中的公共设施的适老性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的对老年人生活带来的不便,选取了成都市的水碾路南社区为例,结合改造成功的各个社区的综合改造,然后从公共座椅等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在适老性方面的问题以及提出了这些设施在老旧社区综合改造中的适老化设计与规划等计谋。
关键词:老年人;老旧社区;公共设施设计;座椅;适老性;改造
1研究背景
1.1项目背景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入,人口结构发生变动,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降低,老年抚养比不断攀高,2026年将达到23.81%。可见,未来养老问题将是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中之重。
目前政府或者研究人员多数关注居家养老体系在新社区的建构,而没有考虑老旧社区中的公共设施的适老性问题。根据成都市所颁发政策,将在2017年之前改造中心城区的1500多个老旧院落,这些小区居民同样希望社区得到改造。然而老旧社区在改造中需要面对更多的公共设施适老性问题。
当前对于老旧社区室外环境在适老性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房屋老化、存在违章建筑、基础设施的设置不合理;
(2)配套设施被挤占、场地活动混乱、缺乏无障碍处理;
(3)道路安全性缺乏保障、停车位数量不足;
(4)绿化景观面积小且功能单一;
(5)环境卫生问题突出;
(6)市政设施无人修理
老旧小区是指基本建于1990年之前的小区,由于其建设较早,各项标准和配套的指标普遍偏低。部分老旧小区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其同时面临着社区的适老性低、养老的设施不足、老年人出行活动困难的问题。对这些数量比较多的老旧社区,若要大规模的对社区进行拆旧建新,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不现实的。唯一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对这些老旧社区的公共设施进行局部改造,由此以适应小区里大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1.2项目现状:
当前中国大部分老旧社区的公共设施存在各方面的不适于老年人生活与娱乐的问题,导致老年人居住活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情况与我们老龄化趋势逐年加剧的中国实际情况相违背,所以对适老性公共设施的改造设计迫在眉睫。
2案例选取考究
自成都2014年以来启动的“四改六治理”中的老旧院落改造以来,成都的各城区老旧社区都有所改善,改造的内容包括完善安防设施、整治环境、平整路面、改善公用配套设施、改造外露管线等。改造的成果固然显著,但是在社区改造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照顾,很多公共设施对于老年人等群体的生活及娱乐有所不便。此次调查研究随机选取了成都东面以及南面的两个问题比较突出的社区作为公共设施改造样本。其中一个是牛市口街道水碾河路南社区,社区是一个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市政府改造然后提供给居民居住的小区。社区的规模较大,经过后期的不断添加改建,公共服务设施种类有所增加,其中的文娱设施也有所改善,但社区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设施都不适合老年人这一群体的生活,社区反映的适老性问题较为综合和全面,也具有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住宅的典型特点。
2.1水碾河路南社区基本概况
2016年6月―12月,小组人员对水碾河路南社区先后进行5次实地调研,调研的方法采用对社区老年人随机问卷调查与访谈、拍照、记录、测绘的形式展开。社区面积0.46平方公里,目前社区人口18927人,户数6525户,共计63个居民院落,低保72户、残疾人104户。60岁以上的老年人2890人,约占总人口的30%。其中60-80岁的低龄老人占老人总数的92%。因此,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数量较多,尤其以低龄老人为主。但是大部分老年人的身体都存在一定的疾病问题,行动也不便。
2.2公共设施现状
调查发现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大概有以下种类:
社区里大部分设施比较新,使用起斫弦酝的功能更多,看起来也善心悦目。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垃圾桶旁的垃圾铺满地面,还不断散发出臭味;街道上的车辆乱停放,导致老人走出路中心与车辆抢道等等。在此举社区里的公共座椅为例。
3公共座椅设计分析
3.1人机尺寸分析
与公共座椅有关的人体尺寸(表2)
要使公共座椅与人之间达到最优化的配合使老年人乘坐舒适、方便有椅子乘坐。与公共座椅有关的人体尺寸有身高、小腿加足高、坐深、坐姿颈椎点高、坐姿肘高、坐姿臀宽。
3. 2公共座椅适老性设计原则
由于岁数的增加,老年人身体的各方面机能会逐渐衰退,手脚渐渐变得没有以往的灵活。在视觉方面,老年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力下降,视力渐渐变得模糊,对焦能力下降。在听觉方面,听力有所下降,有的老人需要助听器或者需要别人说话的音量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也变差。很多老年人也患有关节病以及脊椎疾病等,他们在活动的时候需要利用座椅来进行休息。
老年人身体状况一般较低下,年龄大一点的老人则需要更多的休息。因此我们应该给予老年人这一群体以更多的关怀及关心,在生活的更多方面给予更多照顾。
改造设计公共座椅时应遵循几个原则:易用性 易达性 美观性 功能性 安全性 无障碍及可交互性
3.3公共座椅的人性化改造
针对老年人适用的适老性设施,则要体现人性化的一面。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舒适的座椅,能给老人营造一个更舒适和暖心的公共养老休憩环境。在材料的选择上分析总结。
3.4社区现存问题
(1)公共座椅位置摆放不合理。公共座椅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感受,小区内大部分街道旁都缺少休憩设施,有老人反映要走比^远才能找到座椅坐下来休息,对腿脚不好的老人极为不便。
(2)缺少可移动座椅。很多地方如凉亭下,老人在此看书下棋,但由于座椅的数量和方向有限,有的老人只能就地选择坐在插大雨伞的底座上,毫无舒适感可言。
(3)不设置遮阳蓬。一般的公共座椅都缺少遮挡设施,下雨天或者烈日下,坐在座椅上的老年人觉得不舒服而不想久坐。
(4)座椅椅面陈旧兼脱漆。社区中很多公共座椅的椅面都掉漆,由于内里是木的,所以会容易发霉和陈旧。若不及时更换或者维修,在日晒雨淋下,会逐渐减低椅面的安全性,容易断裂而危及人身安全。
(5)多数座椅缺少靠背。在社区的小广场上,公共座椅都是很简单的构造,只有一个可以坐的平面,老年人坐在上面,没有靠背提供倚靠,得不到很好的放松与舒适,缺少了对老年人这一群体的考虑。
3.5方案设计
3.5.1 “公共座椅,停车阻拦设施,猫凳子”三合一
(前后对比)
针对问题以及说明:
(1)在多数老旧社区,老年人仍占多数,然而公共座椅不是随处都有。老年人的舒适步数是150步。大部分冗长的街道都没有设置座椅。此设计是把路上阻拦汽车的设施改成既能提供坐,也能阻拦汽车。红蓝反光带更起到警示作用。
(2)现在流浪的猫猫狗狗很多,晚上或者下雨天更是无处可去,此凳子可给它们一处庇护。
3.5.2 适老性座椅
针对问题及介绍:
《适老性新型座椅》
(1)针对原来来老旧社区里的椅子造型单一,我们最终决定将座椅模块化,也加入了四川文化特色的造型(侧面水泥墩是引用了饕餮造型设计),这个座椅它方便更换上面椅面木条,每一条木条都是单独的。
(2)此座椅的底座是用再生水泥制作,绿色环保,其后面留有一个洞口,是可以把遮雨遮阳棚放进去,就可以为下放的椅子遮挡烈阳和雨水。棚子的下方是宣传栏,棚子和宣传栏结合在一起,方便喜欢阅读的老人读书看报。棚子的支柱上有四条灯带,分别给宣传栏和坐在椅子上的人提供光照,此外晚上的时候老人坐在椅子上可以借用光照看书阅报。它是利用顶上的一块太阳能板发电,存储在棚子上金属柱子里的电池中。
3.6 老旧社区公共座椅整体规划
3.6.1问题分析
(红色圆圈表示小区里现有的公共座椅,蓝色紫色黄色橙色线路各表示一位老人走过的路线,其中的圆圈表示对应每位老人在途中停下休息的位置)
两个社区随机抽样俯瞰图,其中存在的问题是:
(1)小区中的公共座椅比较集中分布,有的老人特别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在路上走路的时候即使感到疲累,也无法找到可以休息的座椅进行短暂的歇息。
(2)从两个图可以发现,老年人走路的距离不太远,基本验证了老年人的舒适步行距离是150米这个结论是基本合理的。跟踪调查的其中一位拄拐杖老人(图二中蓝色线路)他停下的频率更为频繁,在一段400米左右的路上停留了5次。
(3)从两张图研究发现,基本所有老人走到路口的拐角处都会稍微停下来,目的是躲避要路过的车辆。
3.6.2改良规划
(图中绿色为新增的水泥圆凳子,紫色为新增的带棚子的靠背长椅)
(1)经过计算以及规划,在社区的主要街道旁放上圆凳子,既可作为车辆的阻拦设施,也可作为老年人走路中途的短暂休息场所。由于放在道路两旁内侧,所以基本不用担心会被来往车辆所伤害的问题。
(2)在一些居民楼旁放上带棚子的长座椅,可提供给在楼下活动的老人以休息,座椅上的宣传栏和灯光照明也可为老人带来更多的乐趣与关怀。
4结论
本文的研究通过对老旧社区中的公共设施进行分析并对公共座椅进行了适老性设计,社区的座椅规划也是适老性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细致的关怀,使养老社区内的公共座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调查发现了他们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了解到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由此我们为他们贴身打造方案,采用低成本,小改变,人性化设计的方式为他们营造一个基于现在为基础的宜居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苒,曲敏.创造人性化户外公共座椅设计研究,2009.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3-93)2002修订版[S],2002.
[3]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S],2007.
[4] 王芳.老年公寓庭院绿化与设施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
[5]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DGJ08-82-2000)[S],2000.
[6] 朱进.老年宜居型城市环境探析.中国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