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心理学变式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变式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变式的概念

第1篇: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摘 要:生态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范式,把它称为一种取向比把它称为一种学科更为合适,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生态心理学是一种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的取向。本文通过分析概念转变研究中蕴含的生态心理学思想,深化对生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认识的同时,并进一步推动概念转变研究的生态化取向。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概念转变

一、引言

生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改造运动,近二十年来,这一运动对当代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的最终解释都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一点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嬗变有极大地借鉴作用。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心理与教育领域掀起了儿童相异概念研究的热潮。在研究儿童相异概念的状况后,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相异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概念转变研究也从此得以兴起。概念转变研究旨在揭示儿童错误概念及其转变的规律,是科学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研究的热点[2]。因此从新兴的生态心理学视角探讨新兴的概念转变研究必然对两者的发展都有益处。生态心理学可以借此更进一步的拓展心理学研究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使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更趋成熟。概念转变研究则可以通过生态心理学这一新视角的审视,修正发展已有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理论,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使概念研究更多的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3]。

二、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生态心理学目前更多的还只是被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取向,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门已经独立的学科名称,主要是因为其发展的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因此将其看成是一种取向比看成是一门学科更为妥当,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4]。

(一)生态心理学的界定

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心理学的共识[5],但按照不同研究者对环境关注程度和方式的差异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理论把环境只看作是研究对象的考察背景,认为环境是影响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或者认为认知因素决定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性质;另一类则把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环境和人的认知因素均不能单独起主导决定作用,只有两者交互作用才能决定人的行为或心理。我们可以把包括这两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广义的生态心理学,而把只包括后一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狭义的生态心理学。我们一般所指的生态心理学是指狭义生态心理学,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则可以将其进一步的界定为:生态心理学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向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因此,生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

(二)生态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分离的两个方面的东西,如行为和心理、行为和环境,在本体论上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对子,因而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离地研究和解释。因此从方法论上,生态心理学家把交互作用原则作为首要原则运用于他们的研究中。而为了生态心理学认识和解释研究对象及进行具体研究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思想,交互作用原则又衍生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原则。

1.关于研究本身的原则

由于生态心理学认为动物和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所以脱离动物的生活环境来研究动物和动物的行为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也是20世纪初传统心理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生活背景中研究心理和行为,包括研究宏观环境背景和日常生活背景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这种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国内学者张风琴等人也认为目前“新兴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充分地反映了生态学的整体论思想[6]。

2.关于研究方法选择的原则

第一,把生态效度作为检验研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则。奈瑟将生态效度界定为一个理论或一个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或预测人们在真实的、各种不同背景中的行为的程度。这个定义强调一个理论或实验研究的实用价值。如何使得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改进实验设计,将实验设计与自然研究结合起来。

第二,多元方法组合原则。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效度的提高或主观经验的评估这个目标不能用单一种方法达到,也不可能在不同种类的研究中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他们主张多元方法,当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和单一研究能够完成所有的要求时,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组合有助于接近这个目标。多元主义不仅指多元方法,而且还指多元研究设计、多元取样、多元分析、多元变量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

总之,研究方法的选择尽可能适合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态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组合原则不特别推荐某种特殊的方法,也不推荐将某种研究模式作为一种研究典范和普遍范式,它认为每一种研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技术的组合。

3.关于研究的解释原则

生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反射弧假设就忽略了刺激对反应的相依性,切断了刺激与反应的连续性,破坏了刺激与反应的协调性。相互依存性的原则不仅站在二元论的对立面而且站在单向因果理论的对立面,它主张在解释心理学现象时打破传统行为主义主张的单向因果模式。

三、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三大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概念转变研究中主流理论

1.基于认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Posner等人借鉴了库恩、拉卡托斯等当代科学哲学家的思想,将学习者的概念转变与科学的发展相类比,提出了著名的基于认识论的概念转变模型,概念转变需要的的四个条件:(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dissatisfied)。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概念失去了作用,他才可能改变原有概念,当个体遇到对原来的概念所无法解释的事实时,会引发认知冲突,这可以有效地导致对原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需懂得新概念的真正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他需要把各片段联系起来,建立整体一致的表征。(3)新概念的合理性。个体需要看到新概念是合理的,而这需要新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概念、信念相互一致;与自己其他理论知识或知识的一致;与自己的经验一致;与自己的直觉一致。个体看到了新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概念是真实的。(4)新概念的有效性。个体应看到新概念对自己的价值,它能解决其他途径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能向个体展示出新的可能和方向,具有启发意义[7]。

2.基于本体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Chi等人提出了基于本体论的概念转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认识论层面,世界上的实体可归属为三个基本的本体论类别“物质”、“过程”和“心理状态”,每一个基本类别下又有若干的子类别,层层散开,构成三颗“本体论树”;在形而上学层面,许多科学概念属于“过程”类别下“基于条件的相互作用”的子类别;在心理层面,学习者倾向于将这些科学概念归为“物质”类别。正是在不同层面上本体论类别的差异,尤其是形而上学层面与心理层面分类的不一致,导致学习者概念的错误。当学习者将概念正确地归入其所应从属的类别时,概念转变即可实现[8]。

3.基于朴素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理论

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观主张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依赖内容的特殊性发展,儿童早期就对某一领域内的理解发生一致的变化,并对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而这些早期获得的对自己的周围环境和世界的非正式的、非科学的“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和世界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识是理论性的,是可以与科学家的理论相类比的,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儿童能够在这个领域和哪个领域之间做出本体论的区分,例如对动物植物的区分;(2)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例如,儿童在运用自己的朴素理论进行解释世界时会不自觉地排除“反例”,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来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3)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可以形成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即在儿童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下,儿童各自的朴素理论会在儿童所在的群体中经过“讨论”以及检验最终会达成一种“共识”,儿童会利用这种“共识”来检验或形成自己的朴素理论[9]。

(二)概念转变研究中现有的问题

概念转变理论发展初期,研究者多采用静态封闭的研究方法,对真实情境下的概念转变尚不能进行完满的解释,因此概念转变研究在问题、方法以及视角方面应进一步改进,使概念转变理论更具解释力。在研究问题上,概念转变有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包括:学习者原有的概念像科学概念一样是有结构的,还是基于现象主义的零散知识;学习者原有的概念是被消除、被新概念取代,还是与新概念共存形成多重表征;概念转变过程是剧烈革命的,还是缓慢进化的;概念转变是否与学习者年龄有关;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概念转变研究应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将认知因素与情境因素相结合[2]。

四、生态心理学视角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启示

概念转变研究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热点问题,那么在研究视角与基本研究方法上不可避免的继承了近代认知心理学固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最初认知心理学兴起于反对行为主义的“去心理学化”浪潮之中,但对行为主义所持的科学主义倾向则是全盘继承[10]。因此生态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实现了真正的变革,主要表现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探索“日常生活的认知”的兴趣与日俱增;第二,关注人类认知中的人体特性和个体内部限制性对日常生活认知影响的生态学研究;第三,对人类认知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差异的生态学研究;第四,将认知加工与“真实生活”条件和个体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第五,生态心理学的认知研究采用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二)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

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对纯粹事实(是什么和怎样)的关注转向对事实与事实的价值(功能性的)融合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而具体的实例结合则表现在以下几点:

1.概念转变研究中概念生态因子

在概念转变研究之初,Posner就已经提出了“概念生态”的理论,认为学生个体的经验背景也会形成一个环境,它也是个体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人们对世界、知识、科学分类及文化和语言的认知与看法[7]。这个生态环境中的不同角度、各个元素(组成因子)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概念学习的进行,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新概念或者改变原有的概念,且概念生态的组成因子之间通常是相互关联着,概念生态呈现的是概念与个体心智环境间的关系,任何概念本质都是概念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后续的研究者提出许多概念生态组成因子,包括学习者的文化、语言、历史态度、情感等各个方面。这时的研究已体现出了生态心理学的交互作用原则,只不过强调的是过去现实环境影响的概念生态因子与当下的新概念的交互作用。

2.超于“冷”的概念转变研究

Pintrich等人认为,过于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学习者动机、情感的‘冷’的概念转变理论只能解释来自实验室的研究结论,不足以阐释真实课堂中发生的概念转变。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差别的,科学家的探究以目标为导向,而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盲目的,当学生不具有掌握取向的动机时,很难对原有概念产生不满并看到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和合理性。由此,Pintrich提出要超越“冷”的概念转变,将学习者的动机与课堂情境因素纳入概念转变的研究中,动机因素包含目标、价值、自我效能感和控制信念,在概念转变中是潜在的中介变量,课堂情境因素包含任务结构、课堂权威和评价方式,在动机与概念转变之间起调节作用[2]。由此可以见到生态心理学主张的“真实环境中研究”的体现,有利的推动了概念转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避免了失去实际效用的危险。

3.概念转变研究中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

Treagust等人提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包含认识论、本体论和社会/情感三个维度,每个维度构成三角形的一条边,三个维度相互交叉。它们从不同角度部分地解释了课堂中的概念转变:从本体论的角度,教学前学生倾向于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教学后学生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的比例从70%下降到44%、归入“过程”类别的比例从11%增加到47%;从认识论的角度,教学后不同的学生基因概念达到不同的状态,少部分学生能运用基因概念解决问题达到了有效性状态,另一些学生则只能达到合理性状态;从社会/情感的角度,由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对基因概念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教师布置的认知任务没能促进学生的基因概念达到有效性状态,这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提供了实证依据[2]。可以看出这里生态化的研究又进了一步,不仅探讨真实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概念转变,而且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兼容各个理论。

五、结语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过符号加工论和联结主义的竞争,内部效度和生态效度的争论,根本目的只在于希望获得对人类认知的根本把握。但由于时代局限,人们很长一段时间在机械论世界观指导下忽视人类认知复杂性,试图在抽取环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人类认知的把握[6]。生态心理学取向出现后,提供了一种整体论世界观,使得掌握人类认知本质重新有了可能。因而可以设想,生态心理学所倡导的交互作用原则必将使得包括概念转变研究在内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带入一条整体多元化的研究途径,并将会取得丰富的成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易芳: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

[2] 张建伟:概念转变研究模型及其发展[J],心理学动态,1998,6(3)33-37

第2篇: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理念和方式;转变措施

一、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状况

高中物理是高中生必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实际生活和科学技术联系紧密。从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很多物理教师由于深受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讲解理论层面上,很少让学生参与进来,即使是实验课,也是教师事先告知学生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大多数都是验证性实验,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新课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紧紧把握新课改的方向,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措施

1.转变课堂角色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那个高高在上的指导者,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以机械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新课改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督促者,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发挥学习主动性。因此,作为物理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谨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2.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

受到应试教育的多年影响,高中物理的学习主要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过于强调学生的应考能力,在这种思想下,物理教师也迫于升学压力,只好不断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等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要引导学生多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内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和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参考依据,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要抱着一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去仔细揣摩每一句话,每一个实验,切不可一味地迷信于教材。在传达知识时,教师也谨记不要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要认真研究教材,将教材中隐含的知识信息挖掘出来,并适当拓展,将枯燥的知识用幽默、简单的方式讲出来,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视课堂的提问与互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例如,我们常用的提问与互动,就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参与的兴致很高。因此,在上课前,教师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景,能够快速使学生注意到课堂中来,在上课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提问学生,然后让大家一起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尽可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重视网络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的教学思维与方法,其中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就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磁场匀速旋转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以及电场内平抛运动等,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其中的物理奥秘,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祖国未来的人才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尤其是处在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更应该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这份责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解物理知识,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3篇: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一、创设迁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迁移主要指先前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影响,如果是积极影响,就称为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如果是消极影响,就称为负迁移(简称干扰)。知道了这一点,组织学生学习时就要注意: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寻找和确定可以固定新知的相关旧知,为新的学习提供最佳关系和固定点。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教师先组织了 “9加几”的计算进行复习、激活:先要复习把一个数分成1和几,接着给出几组数,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9和1可以先凑成10,计算比较简便,把学生的认知从旧知推进了新知的门槛。

(1)学生逐题分解后,师说:唉,这些数都可以分成1和另外一个数。

(2)9+( )=10

生齐答:9+(1)=10

师(强调):唉,9加上了1,就正好凑成了10,9和1是一对好朋友。

(3)把下面“”外的三个数连加起来。动脑筋,很快算出结果来。

师:(指名算得快的学生)你们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生:因为9加上1可以凑成10,我先把9加1得10,再用10加上第三个数,10加几一下就算出十几。

教师在亲切的谈话中复现、激活相关旧知,加上学生解答后的追问、强化,凸显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的认知趋势。作为“先行组织者”,相关旧知的复习紧紧对准了新知,促进新旧知识充分地积极地相互作用,形成了固定新知的准备态势和积极的学习心向,把学生的认知推进了新知的门槛。

二、应用变式策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请看一位教师教学“认识分数”的一个片段设计:

一开始,通过分蛋糕和简短的讨论,让学生知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接着,张老师给每位学生准备了同样的长方形纸,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2”。学生折啊,涂啊。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横着对折,涂出了其中的1/2:,有的学生竖着对折,涂出它的1/2:,有的斜着平均折成两份,涂出了它的1/2:,老师指着这些不同形状的阴影部分问学生:“这些阴影部分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这张纸的1/2?”学生一一回答:“我把这张纸横着对折,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这一份当然是它的1/2。”“我把这张纸竖着对折,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的1/2。”“我虽然是斜着折的,但是也是把这张纸平均折成了两份,这一份虽然形状不同,但也是这张纸的1/2。”老师说,不管把纸怎样折,也不管折成的每一份是什么形状,只要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后来,认识1/4时,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纸,要求学生折一折,并涂出其中的1/4,学生折啊,涂啊,出现了这些情况:

老师又问学生:这里图形的形状也不相同了,阴影部分形状和大小也都不同,为什么都是原来这个图形的1/4。学生一一回答,都是说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4。最后老师总结道: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纸,也不管涂色部分是什么形状,只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1/4。这样,学生对1/2、1/4分数的认识达到了概括化程度很高的理解。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运用了心理学变式原理!

这位教师在这里两次运用了变式原理,而两次的着眼点不同,第一次用同一张纸,第二次用不同的纸。

那什么是变式呢?心理学研究表明,抽象的概念需要熟悉广泛、众多的事物才得以形成。变式就是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越来越高的概括化程度。

这位教师是深谙此理的,为了使学生能深刻认识1/2、1/4,变换非本质属性,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折出、涂出各种形状的1/2、1/4,从而突出不管用什么纸折,不管怎样折,只要把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只要把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当真正掌握了变式原理,就可以普遍地运用于概念教学中。掌握教学心理的老师在概念教学中就可以自如地普遍应用变式,不懂得教学心理的老师只能是依样学样,机械克隆,如法拷贝。

三、培养逆向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篇: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一)明确课程定位、明晰知识框架

在授课之初,通过对服装心理学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地位和作用的解释,可以使学生了解服装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对其他服装专业课程学习的辅助作用,认识到服装心理学的重要性。明确服装心理学课程的定位,学生清楚知道“为什么学”之后,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服装心理学课程理论抽象、知识点众多的特点,教师在授课开始之际,应该给学生一个知识点的整体结构,统揽教材,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编写完整系统的结构提纲。将服装心理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对服装心理学知识框架有清晰的了解,知道所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服装心理学中那些广泛起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把握。这符合了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确立后,在日后连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的结构提纲的基础上,添加详细、深入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具体掌握服装心理学细节知识。

(二)设立兴趣点

兴趣是学生持续、深入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的目的。为了令学生开始就被服装心理学课程所吸引,在第一堂课上,将近几年热点或学生关注的问题与服装方面相结合,列出系列观点或假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观点或假设,以一学期为期限,搜集资料,确立自己的观点,从服装心理学的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利用探究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在学生论证自己观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灵活地理解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一过程符合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观点,所谓探索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这种探索研究性学习,保持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觉得自己有所收获,有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和创新。

(三)积累案例库

服装心理学课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基础是社会心理学,教材上的案例多是从社会心理学出发,与服装专业自身关系不大,因此课堂讲授时较难引起学生共鸣。而生活中对服装心理学的运用确是随处可见的,为了更贴合服装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与学生一起搜集可信、科学的案例,既丰富课堂教学,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具体案例中巩固知识点的学习。在学生搜集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多地接触专业知识点以及了解服装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服装心理学的实际作用。通过案例库的搜集和使用,变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为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逐渐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情境启发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服装心理学中的抽象概念,可在课前准备道具(服装),在授课过程中,设置某些场景,让学生切身体验服装这一外显符号对着装者社会交往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社会交往对象着装心理的能力。或者规定某一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利用服装表现不同的心理状况,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分析、讨论不同着装的不同心理特点。比如可令学生模拟购物场景,分为导购和购物者两种角色,导购根据购物者的着装特点,分析、判断其个性特征,并依据分析,向购物者推荐其可能会喜欢的服装;以及不同自我概念的购物者会选择何种购物环境。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和理解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五)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往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时只注重最终考试结果,忽略过程,学生侧重对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往往期末临时突击,对知识瞬时大量记忆,考完试后快速忘记,令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无所收获,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评价方式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建立一个形成性的评价方法,将学生最终的成绩体现学生平时的努力,客观、全面、阶段性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提高平时成绩在最终成绩评定中的比例,以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重视。

第5篇: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概念;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有效转变

狄塞萨曾说过:“在学习科学中,概念转变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显然,地理概念转变在地理学科中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研究的领域,地理概念的转变研究有助于助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高中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通常包括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等四个部分。

1 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

由于地理概念内涵在地理概念中占据极其特殊的地位,因此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可以说是地理概念转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依据其是否发生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

1.1 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

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是在以保持原有的地理概念内涵不变的前提下发生的,通常表现为内涵的增加或减少。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的发生往往是通过学生地理学习认知过程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的丰富与地理理论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例如以高中地理中“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节中出现的“气团”这一地理概念进行说明。在没系统学习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理论知识之前,大部分学生对气团的内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是大团空气等,显而易见,这种了解是不全面的。通过系统的学习之后,才对气团这一地理概念的内涵更加清晰明确,如内涵还有温度﹑湿度﹑气团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等。由此可见,虽然经过后来的学习,气团的内涵有所增加,但显然并没有改变气团是大团空气这一内涵。通过这一例证可以发现通过学生前后认知变化可以实现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

1.2 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

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是对原有的地理概念内涵的彻底变革。透视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质变的内在联系,可以挖掘出其深层次蕴涵的哲学思维理念。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与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紧密相联,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的发生要以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为基础,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质变后的地理概念内涵与原有地理概念内涵体系根本不同,可以说是另起炉灶,往往伴随着创新性与批判性。由此看来,地理迷思概念代表质变前的地理概念,地理科学概念代表质变后的地理概念,两者往往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紧密相连。因此,可以说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就是地理迷思概念转变为地理科学概念的过程。由此看来,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是地理概念内涵转变的核心,它关系到地理概念内涵转变的成败。高中地理部分的许多地理概念都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紧密相连,学生对地理概念的学习认知过程可以较好的反映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在此从学生的学习认知领域对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加以阐述。例如以高中地理中”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出现的”地球的远日点与近日点“这两个地理概念为例进行说明。在没系统学习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之前,大部分学生对“地球的远日点与近日点”这两个地理概念的认知是错误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地球的远日点是在冬季1月份,地球的近日点则是在夏季七月份。而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学生才意识到之前的认知错误,从而加以纠正。不难看出,学生对“地球的远日点与近日点”这两个地理概念的认知过程就是促进地理概念内涵质变的过程,从而使地理迷思概念转变为地理科学概念。

2 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往往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紧密相联,地理概念内涵的变化都会相应的引起地理概念外延的变化,两者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质变都会引起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由此从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质变视角出发进行审视, 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由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2.1 量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在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没有达到质变之前,由于地理概念内涵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核心变化,因此地理概念外延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还是保持其原有范畴的延续性。在此以高中地理中“工业区位”一节出现的“工业区”这一地理概念加以说明。工业区一般是指多个基于原材料、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科技等区位条件聚集而形成的综合性工业地域的组合。中国工业区的外延有:辽中南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等。假如在区位条件中增加“环境与政策”因素,在加以划分中国工业区的外延,其实与之前相比并无多大差别。中国工业区的外延还可以划分为:辽中南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等。

2.2 质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与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有着本质的不同,由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地理概念外延的划分体系由此会重新进行建构。在此以高中地理中“城市化”一节中出现的“城市化”这一地理概念加以说明。在初期,城市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内涵也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城市化外延主要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等。现在的城市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由此看来,城市化外延的划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的城市化外延变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密度加大、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二、三产业比重加大等。

3 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

3.1 由直接关系向间接关系转变

在现实地理概念教学中,往往发现学生会被地理表象所迷惑,会特别关注地理概念间的直接关系而忽视了间接关系,然而事实上地理概念间关系更多的表现出间接关系。由此看来,在学生地理学习认知中要特别注意地理概念关系由直接关系向间接关系的转变。高中地理中许多地理概念反映了这种关系的转变,在此以“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节中出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这两个地理概念加以说明。在学生没接受系统的学习之前,往往会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导致产生了风,两者是存在直接关系,但事实上同时还会受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地转偏向力与风存在间接的关系。

3.2 由单一关系向复合关系转变

地理概念间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通过多视角审视可以从中挖掘出多层关系,从而体现出地理概念间的复合关系。例如,高中地理中“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出现的“冷锋”与“暖锋”这两个地理概念,不仅存在着并列关系这一单一关系,同时还存在着时间关系、矛盾关系、空间关系等多重关系。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多视角全面地理清地理概念间的复合关系。

3.3 由表层关系到深层关系的转变

地理概念关系往往在存在表层关系的同时更蕴藏着深层关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两者的关系,实现由地理概念表层关系向深层关系的转变。在高中地理中许多地理概念间就蕴含着这两种关系,在此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节中出现的“臭氧层”与“地球大气层”这两个地理概念加以说明。显而易见,臭氧层的破坏会导致地球大气层的破坏,臭氧层可以有效地保护地球大气层,两者存在明显的表层关系。仅仅理解这两者的表层关系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深入挖掘其中更深次的关系。臭氧层对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根本在于臭氧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紫外线辐射,这才是关键所在。由此看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两者关系对于地理概念认知学习极其重要。

4 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

4.1 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图示表达的互变

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图示表达的互变是地理概念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现象。两者的互变不仅具体形象地阐释了地理概念的内涵,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深

化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例如,上面这幅图形就可以形象地说明以上两种方式的互变。

显而易见,通过此图学生可以更加形象化地认知了省会城市、河流、湖泊、省区分界线等地理概念,同时也更加提升了对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图示表达的互变的认识。

4.2 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数据表达的互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数据表达的互变是地理概念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地理数据的统计、收集、分析、处理,可以深入挖掘地理概念的某些本质特征,形成对地理概念更加理性的认识。例如,下图就可以具体地说明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数据表达的互变。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

通过此图形中的数据加之下面的语义解释,学生通过对图形中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等地理概念有一个更加相对理性的认知。

由此可见,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作为构成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的四个重要方面,互为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深刻把握这四个方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从而真正把握与运用地理概念。

参考文献:

[1] 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

[3] 鲍国达.地理概念的习得、巩固和应用[J].地理教学,2003.

[4] 罗秋官.关于地理概念间逻辑关系的探讨[J].地理教育,1996.

[5] 褚亚平等.中学地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第6篇: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在一系列争论中,关于思想的构成性(the compositionality of thought)的争论尤具代表性。所谓思想的构成性,主要是指思想之间由于其内在的语义关联,而系统地相互联系,以及人的思想在合理性原则和逻辑推理原则的支配下,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经典主义由于假设思想的构成要素具有似语言的结构,因而能比较容易地解释构成性问题。一些经典主义者认为,联结主义模型在根本上不能说明这一问题,所以它们不适合作为认知模型。另一方面,一些联结主义者则论证说,经典认知科学承诺了常识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但联结主义的探讨表明,这些原则是假的,所以,正是经典主义在人类认知的模拟上误入歧途。联结主义把这个论证称为对经典主义的排除主义(eliminativism)论证。本文将分析一些联结主义者对经典主义的排除主义论证,并表明思想的构成性问题对于这个论证至少是中立的。

一、联结主义和排除主义

简单地说,排除主义是这样一种主张:科学的发展将表明,在常识或对世界的日常论述(甚至于过去的科学论述)中,所采纳的某个范畴的实体、过程和性质并不存在,这些东西最终应从严密科学中被排除掉(P.Feyerabend 1963,R.Rorty 1970,P.Churchland 1981)。排除论者乐于引证的典型例子是燃素和热质。随着神经科学的兴起,一些当代的排除论者认为,日常谈论的精神状态甚至也是排除的对象,成熟的认知科学不应该授引精神状态这样的概念来说明人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能力。因而排除主义的关键论证是要表明,设定了某些实体或过程的一个理论应被一个更好的理论拒斥或取代,如果后者比前者提供了更精确的预言和更好的说明。当然,仅仅是新理论的说明的合适性和预言的精确性并不足以表明旧理论所设定的实体或过程不存在。更严格的论证需要表明,旧理论的本体论完全是假的,对于设定来说明现象的那些实体,新理论提供了更精确的说明。如果是这样,从旧理论向新理论的转变可以称为本体论上激烈的转变。于是,对命题态度心理学的排除主义论证大致如下:

(p1)命题态度心理学是真的,当且仅当关于心智的最好科学为之提供了基础;

(P2)这门科学并未为命题态度的概念提供基础;因此

(C)命题态度的概念应从关于大脑和认知的成熟科学中被除除掉。

联结主义者对经典主义的排除主义论证立足于这一点:常识心理学承诺了命题模块性论点。以下我首先将考察这一论点,接着分析这个排除主义论证的基本思路。在接下来的两节中,通过分析经典主义和联结主义对于思想构成性问题的处理,我表明这个排除主义的论证并不是决定性的,经典模型和联结主义模型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经验探究的问题。

1.常识心理学和命题模块性论点

常识心理学的捍卫者认为精神状态是语义上可评价的、有因果力的离散状态(J.Fodor 1987)。在提炼排除主义和联结主义的关系时,常识心理学的关键信条是:命题态度是功能上离散的、语义上可解释的状态,这些状态在其他命题态度的产生中,以及根本上在行为的产生中起着因果作用。这里,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这一点:常识心理学认为命题态度具有语义性质,因为正是由于一个信念具有特定的语义内容,它才具有特定的原因或效果。语义性质的独特性成为功能离散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命题态度的功能离散性是针对它们的组织而言。由于这种组织的离散性,可以合理地说一个人已获得或失去了一个单一的信念,或者,一个人可以一次把一个信念增添到他的资源库中去。

在心理学文献中不乏有采纳命题模块性论点的信念或记忆模型。在传统认知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模型是由A.Collins和M.Quillian (1972)发展起来的记忆的语义网络模型。这种记忆组织模型为每个记忆设置了一个不同的语句或准语句结构。按照这些模型,记忆可以被看作一系列准语句结构,每个结构对应着一个分离的信念。如果信念或记忆贮存是以这种方式被组织的,那么确定导致言语行为的一个信念状态就很容易,它不过是结构化的记忆网络中的一个分离的语句或公式。这种模型明确解释了记忆修改和从语义记忆中回收信息的方法。

然而近年来,一些理论家对这种高度模块化的模型产生了怀疑。一个主要的理由是,语义网络模型不能说明我们迅速有效地在记忆中确定相关信息的能力,与此相关的是对非归纳推理模型的日益关注。因为越来越清楚的是,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要求大量的非归纳推理(R.Schank,1987;T.Winograd,1981)。在达到对一个单一的日常话语的解释时,必须同时运用与话语的题材、说话者的意图、交流的场景等等有关的信息,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并不是从听话者的信念内容中推出来的。为了说明我们解释一个话语的能力,相关的认识模型必须假设一种在非归纳推理中促动记忆之有效使用的记忆结构。M.Minsky则充分表明,把专门知识和一般推理规则完全分离开来的策略太极端,我们需要把专门的知识片断与如何使用它们的特定规则联系起来。进一步,思想的机制要被分解为许多相互作用的单元;但是,这些单元没有一个本身“具有意义”,因而没有一个能被等同于个别的命题态度;意义或内容只能从“巨大的结构网络”中突现出来(M.Minsky 1981a,1981b)。这自然得出了一个与模块性论点不相符合的结论:认知系统中没有哪个自然的部分能与“明确的”或言语上可表达的信念相联系。

相比较,使用分布式表达的联结主义模型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些认知事实,尤其是说明不受明确的“硬规则”支配的认知现象。这为排除主义者提供了一个思想契机。他们的逻辑思路是:常识心理学承诺了命题模块性论点,如果联结主义模型表明模块性论点是假的,而且对一些认知现象提供了更合适的说明,那么也就表明了常识心理学是假的。

2.对排除主义的联结主义论证

联结主义是在最近十年突现出来的一种新的认识模拟型式。受神经结构的启发,联结主义模型由大量格外简单的相互作用单元组成的网络构成。网络的单元之间能够相互发送激活或抑制信号,激活值受动力学方程支配。通过改变网络之间的联结权,可以改变网络联结的学习规则。一般来说,有两种类型的联结主义网络。局域式网络(localist networks)把每项信息存贮在网络的一个单一单元中,而在分布式网络(distributed networks)中,每项信息则在许多不同的单元上同时得到表达,信息被迭加存贮。

这种结构支持着一种与经典认知模型所采纳的表达和计算截然不同的表达和计算。经典模型的操作最好被描述为“符号处理”。在这种模型中,信息一般是被存贮在与执行计算操作的结构相分离的不同位置。因此经典模型的信息处理是由离散的符号标志构成的;按照易为该模型识别的方式被编码的规则或指令,那些符号被重新定位、复制和改组。在经典模型中,可以为每个符号表达式提供一个语义解释。然而,相比较,联结主义模型一般并不使用离散的符号实体。在这种模型中,表达是用迭加的、分布的方式进行的。“每个实体由分布在许多计算元素上的一个激活模式来表达,而每个计算元素在表达许多不同的实体时又都被涉及到”(Rumelhart and Mcclelland,1986,p.77)。这样便产生了联结主义模型和经典模型的一个显著差别:在联结主义模型中,存贮信息的结构和处理信息的结构的区分实际上并不存在;信息就存贮在个别单元之间的联结权中,而在处理中,这些联结权也充当了中心的要素。因此,制约着计算过程的自主的控制结构的概念在联结主义结构中似乎没有地位。采用分布式表达的联结主义系统的个别单元的活动无须是语义上可评价的。相反,得到一个语义解释的是某个单元子集的组合活动。结果是,一项特定的信息被认为在网络中得到明确表达,当且仅当在某个特定的单元子集上,一个特定的激活模式在回答这些单元的输入时被产生。但明确表达只是采用分布式表达的联结主义系统的暂时特点。如果网络的输入发生变化,那么构成它的处理单元的激活值也发生变化,结果被明确表达的信息也随之而变。因此,这种系统不能以在构成单元上产生的激活模式的形式长期编码信息,长期的信息编码是由隐含表达实现的。分布式表达决定了联结主义系统的信息处理的整体论。

正是这种信息整体论成为排除主义者论证的起点。W.Ramsey等人构造了一个联结主义的记忆模型,此模型能够从事更传统的认知模型所从事的一些任务,但却显示了分布式编码的特点(W.Ramsey,et,al.,1990)。这个模型的基本特点是:由于信息是以高度分布的方式进行编码,每个联结权体现了对于许多命题来说突出的信息,而关于任何特定命题的信息又分布在整个网络中,因此,系统缺乏那种可以在语义上解释为个别命题之表达的功能上离散的、可鉴定的子结构。从模型建造者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这种网络模拟了具有某些信念的人的认知行为。然而,在这个网络中,被常识心理学处理为自然种类的东西并没有被看作自然种类。由此他们推断说,“一些联结主义模型并不具有在某些认知情节、而不是在其他认知情节中起着因果作用的离散的、语义上可解释的状态,在这些模型中,不能合理地鉴定出与常识心理学的命题态度相等同的东西。如果能够证明这些模型对人的记忆和信念提供了最好的说明,那么我们就面临着一个本体论上激烈的理论变化。这种变化将维护这一结论:命题态度像燃素和热量一样,并不存在”(W.Ramsey,et.al.,p.37)。

这个排除主义的论证最终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验研究。然而,一个直觉是值得维护的,那就是,常识心理学的理论构造在某种意义上不同燃素说或热素说设定的理论概念。当后者由于近代化学的兴起而被排除掉时,前者并不由于神经科学或联结主义的兴起而被轻易排除掉。根本的理由在于,首先,常识心理学的概念框架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明和预言能力;其次,采纳了这一概念框架的经典认知科学获得了一定的成功。[①a]以下我将表明,常识心理学并没有像排除论者所设想的那样承诺命题模块性论点,完全可以使联结主义与常识心理学相调和。

3.常识心理学与层次-1的描述

经典认知理论几乎完全接受了常识心理学对如下原理的所谓“承诺”:(1)按照命题态度来分析心理状态;(2)命题模块性论点:(3)命题态度是因果地产生的内在状态。如果常识心理学承诺了这三个原则,那么它的确成为承诺了另一组相当不同的原则的联结主义的排除对象。因为不像经典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并不把认知过程处理为受形式规则支配的符号操作。因而它提出了符号探讨是否是对认知模拟的正确探讨的问题。联结主义模型似乎能够执行认知任务,而不利用明确的对符号串进行操作的规则。在认知结构问题上,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因而成为一对竞争的学说。这样,如果经典认知科学对常识心理学的辩护要求它认为常识心理学承诺了上述原理,如果联结主义能够表明那些原理根本上是错的,那么常识心理学便面临着被排除的潜在危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排除主义者热衷于把常识心理学处理成一个关于内在过程的理论。[②a]这大概是因为意向实在论者认为常识心理学状态是因果相联的状态,而排除主义者惯于按照基本的物理机制来设想因果相互作用。然而,不是作为一个内部处理理论、更合适地说,常识心理学是一个高层次的理论,它表征有机体对环境的知识和它们在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一个真的信念可以向我们传达关于环境的知识,成为环境状况的一个可靠的指示者(H.Field,1978)。一个真的信念和一个合适愿望的组合可以导致成功的行为。常识心理学的这一本质特征使它处于Marr所说的任务分析层次(层次-1)上(D.Marr,1982)。这个描述层次旨在于说明一个有机体或系统处理什么信息和为什么处理这些信息。只有完成了层次-1的分析,才能问它怎样处理这些信息(层次-3的描述)。常识心理学不是直接按照系统的内部结构,而是按照它们与环境相联系的方式来表征这些系统。就科学的发展来说,对这种关系的说明像对内部结构和过程的说明一样重要。当我们能够区分系统和它们所操作的环境,部分地处理这些系统,好像它们不受环境影响时,我们往往对系统的那些旨在满足环境要求的活动更感兴趣。对于智能系统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智能系统的一个本质特征便是对环境的适应性。不理解一个系统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就不清楚要对哪些内部性质给予最充分的注意。所以,一个关于内部认知过程的理论必须补充一个关于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因此,常识心理学不是任何内部处理理论(无论是经典理论还是联结主义理论)的竞争对手。如果经典主义能够合理地处理信念的语义性质,那么联结主义似乎也有潜力这样做。为了明白这一点,让我们转到经典主义和联结主义的一个中心争论上来。

二、思想的构成性;经典主义的挑战

J.Fodor和Z.Pylyshyn(1988)通过区分对认知理论的表达主义探讨和排除主义的探讨开始他们对联结主义的批评。表达主义者声称认知系统的内在状态是编码世界状态的表达状态或语义状态,排除主义者则试图取消表达这样的语义概念。在提出这一区分后,他们把联结主义置于表达主义的一边。因为联结主义者典型地为个别单元或单元的组合提供语义解释。然而,他们论证说,正是由于联结主义的语义解释的特点,联结主义系统不适合作为表达系统。他们的根本结论是:没有一个符号表达系统的资源,便不可能有模拟认知过程的合适的表达系统;只有一个具有结构化的符号表达的系统能够合适地模拟认在过程。

Fodor和Pylyshyn的论证立足于符号表达的语言特征,立足于Fodor所说的思想语言假说--认知活动要求一种似语言的表达媒介(T.Fodor,1975)。因为我们需要以此来说明思想的产生性、系统性和推理的连贯性。思想的产生性是指从一个无限的集合中理解和生成命题的能力。由于这个能力是通过使用有限资源获得的,所以便需要递归操作。思想的系统性来自于这个事实;理解或思考一个思想的能力与理解或思考其他思想的能力是内在联系的。例如,能够思想X爱Y的任何人也能思想Y爱X。推理的连贯性涉及到做出句法上和语义上合理的推理的能力。例如,一个人能够从X是一只棕熊推出X是一只熊。这三个特征要求精神表达必须是语义上结构化的实体,这意味着:

(i)表达必须具有构成要素;

(ii)表达必须有一个句法;

(iii)表达的语义性质必须是它的构成要素的语义性质和它的句法的函数;

(iv)对复杂表达的语义性质做出贡献的构成要素的语义性质及其句法必须可以独立于那些复杂表达来指定。

从这几个特点可以看出,一个语义上结构化的表达是一个具有逻辑形式的表达。Fodor和Pylyshyn的主要论证如下。首先让我们考虑具有局域式语义解释的联结主义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每个表达单元是原子的,只有一种方式使单元之间相互联结起来,即通过对偶的因果联系。因此,如果A&B和A是网络中的两个节点,从A&B到A的联结权可以这样确立起来,以致于激活A&B将导致A的激活。这可以看作一种推理,但是A的表达根本不是A&B的表达的一部分。任何两个节点都可以被联结起来以便有同样的推理模式,例如,节点A&B可以激活节点Z。这样一来,这种联结显然本质上不是构成性的。这种推理必须对每个合取实例分离地建构进入,而不是由一个规则来指定,此规则利用变量来指定句法包含关系。因此他们推断说,局域式的联结主义系统缺乏必要的认知资源。

分布式系统又如何呢?在具有分布式表达的某些网络中,一个特定表达中的活动单元编码被表达的实体的特点或微观特点。P.Smolensky提出了在分布式系统中实行结构化表达的一种方式。就组合结构问题来说,例如,“咖啡杯”的一组特定特点可以分成三个子集:一个集合只应于杯子(如,瓷的弯曲表面),一个集合只应用于咖啡(如,棕色液体),一个集合应用于相互作用时的杯子和咖啡,如,与瓷器相接触的棕色液体。按照Smolensky的观点,咖啡和杯子这两个特点子集包含在咖啡杯的集合中,这就取得了构成性的性质(P.Smolensky 1987)。

然而,Fodor和Pylyshyn认为,Smolensky的解决并不奏效,因为他不能把一个具有语义和句法构成要素的表达和一个按照微观特点来编码的概念区分开来。一个微观特点是对一个对象的表达的一部分。这样,在对[李杨爱这个女孩]的符号表达中,对[这个女孩]的表达与此命题的其余部分处于某一句法关系中,以致于不把此命题与[这个女孩爱李扬]混淆起来。但对分布式表达就不是这样了。例如,对[李扬爱这个女孩]这个命题的一个最小的分布式表达可以由一个网络来实现,该网络的单元对应于[李扬]、[爱]、[这位女孩]这样一些概念;激活这三个单元便对此命题提供了一个分布式表达。然而,这个表达将不可区分于对[这位女孩爱李扬]的表达。继续对关系添加单元将是无助的,因为没有直接了当地的办法抓住这一事实:这个主体正是李扬,而不是这位女孩。这些单元是在共同发生的关系中被约束在一起,但没有句法所提供的结构。所以分布式网络也不能处理构成性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在复杂符号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经典区分不能被特点集及其子集之间的联结主义区分所取代。如果这一点是对的,那么联结主义网络丧失了组合句法和组合语义提供的益处。又如果构成性是人类思想的本质特征,那么联结主义似乎没有能力处理那些涉及到思想的高阶认知过程。构成性问题于是提出了这一怀疑论见解:联结主义是否是对认知的正确探讨。

三、思想的构成性:联结主义的解决

有两种方式回答经典主义的挑战。首先,正如Fodor和Pylyshyn已指出的,没有结构上的原因为什么联结主义不能采纳语义上结构化的表达。联结主义者可以发展其网络来处理表达的构成性问题。然而,在这里,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产生了:即使联结义网络能够实现语义上结构化的表达,但据说联结主义者“不能既有一个组合表达系统又有一个在认知层次上的联结主义结构”(J.Fodorand Z.Pylyshyn,1988,P.308).Fodor和Pylyshyn认为,允许语义上结构化的表达的联结主义系统只是对经典模型的硬件实现,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真正的联结主义结构。其次,而且更根本的是,联结主义者可以质问Fodor和Pylyshyn论证的基础,即询问实际的认知活动是否显示了他们所认同的那种构成性。这就是说,联结主义者可以否认在联结主义系统中实现强构成性的必要性。为此,他可以表明要么语言和思想在强的意义上实际上不是构成性的,要么无须假设本身可由强构成性来表征的内在结构便能说明思想和语言的构成性。

强构成性是语义的构成性和构成要素的语境独立性的结合。从人们对日常语言的理解中很容易看出,强构成性与理解的语境敏感性不相容。因此强构成原则本身就值得怀疑。事实上,大量来自概念学习和概念组合理论的经验证据表明这种怀疑是合理的。这里我们需要以一种纯描述的方式来使用“概念”这个术语,即把概念看作是对范畴的主观表达,因此我们感兴趣的是人们用来范畴化范例或进行典型性判断的知识结构。作了这样的规定后,我们可以来评价Fodor和Pylyshyn的这一经验主张:概念组合过程在于从构成要素的独立于语境的意义中计算复杂表达式的意义。

第一组经验发现涉及到概念结构的不稳定性。由于F.Rosch等人的工作,这一点已得到广泛接受:范畴不是按照必要的和充分的特点来表达的,一个特定范畴的范例可以沿着典型性的一个方面连续变化(E.Rosch.1973)。结果,对概念的新近说明是按照原型、家族相似性或存贮起来的范例来进行的(E.E.Smith and D.Medin,1981)。L.W.Barsalou考察了概念结构不稳定性的大量实例,其中发现,对一个范畴的成员的典型性判断对于不同的受试群体、对于同一群体的不同受试者,甚至对于处于不同时期的同一受试者都是不同的。由此他推断说:“逐级渐变结构并不反映概念的不变性质。……而是,人们使用的概念是从长期记忆的知识中,由一个敏感于语境和新近经验的过程构造出来的”(L.W.Barsalou,1987,p.135)。这些发现有力地表明,对一个特定范畴的表达是随着目前的和过去的语境变化的。概念是根据长期记忆的知识灵活地构造出来的短暂的记忆结构。什么信息被整合进入一个范畴的特定表达中,这取决于能否得到存贮在长期记忆中的信息。语用的、语义的词汇的语境,以及视野、目标和意图都在调整着用来构造一个特定范畴表达的知识。

概念结构的不稳定性对概念组合施加了重要约束,确实,人们往往能够不费力地理解复杂概念或语句的意义,因此某些构成性似乎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强构成性是否确实表征了人们理解复杂概念的过程。早期的概念组合理论把复杂概念的外延处理为简单概念的交叉。现已表明外延理论作为心理学理论是不合适的。大量证据表明,一个复杂概念的实例的典型性通常不能从简单概念的典型性中预测出来的。概念的不同的特点方面是相互独立的传统假定已受到挑战,相反,在组合概念时,人们依赖于属性之间的相对复杂的共变模式,而这些属性是从人们对世界的一般知识中引导出来的(E.E.Smith,et.al.,1988)。不难理解,概念组合的灵活性和语境依赖性也对语句理解施加了必要约束。有充分的理由假设语句意义的构造是几个知识源并行相互作用的产物(W.Marslen-Willison and L.K.Tyler,1987)。

所以,如果我们发展一个心灵的计算理论,该理论公正地对待常识心理学的见识,那么这个计算框架必须既能处理信念内容的构成性(信念是由有内容的要素构成的),又能处理这些构成要素的语境敏感性(信息的构成要素具有部分地由包含它们的语境决定的内容)。经典符号主义在能够实现第一个要求时,似乎不太有能力实现第二个。相比较,具有分布式表达的联结主义网络似乎能在一种弱的意义上调和这两个事实。这里,关键的思想是约束满足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构成要素的意义是以敏感于语境的方式渐变的,以便使最终得到的复杂意义的整体连贯性达到最优。语境的敏感性来自于两个源泉:首先,包含一项特定的语言信息的外部语境输入会改变定义在网络状态上的能量函数,从而调整网络将收敛到的稳定状态;其次,隐藏单元不仅从输入单元接受激活,而且也从网络内得到激活。结果,对一个特定输入的响应将多少随着当前的内部语境输入而变化。另一方面,在联结主义系统中,复杂表达式能够由一些网络或单元集的协作活动产生,每个网络或单元集贡献了一个构成部分。由于每个这样的构成部分本身是网络的整体活动的产物,所以复杂的联结主义表达可分解成为真正具有内容的构成要素。这里应注意的是,在联结主义网络中,语义解释的基本对象是单元集,而不是个别单元。

联结主义的这一解决不丧失语境的敏感性,同时又阐明了这一点:简单表达式的语义内容确实对复杂表达式的语义解释做出了贡献。然而,约束满足网络并不允许这一意义上的真正的句法构成性,即构成性是受纯粹的形式规则支配的。所以严格地说,P.Smolensky所启示的这条解决路线并没有真正地解决语义上结构化的表达的问题(J.Fodor and B.McLaughlin,1990)。另一方面,如果构成性原则是一个经验假说,那么经典主义者所设想的这种构成性似乎不适合作为一个心理过程理论。所以在我看来,经典主义和联结主义在思想的构成性问题上的争论仍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经验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尤其取决于常识心理学的见识,取决于对人的认知结构本质的探究。

参考文献

Barsalou,L.W.(1987),"The instability of graded:structure:implicationsfor the nature of concepts,"in Concepts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ed,U.Neisser,Cambrdge University Press.

Churchland,P.M (1981),"Eliminative materialism and propositionalattitudes",reprinted in Churchland (1989).

Churchlaud,P.M. (1989) A Neurocompurational Perspective.The MIT Press.

Feyerabend,P.(1963),"Materialism amd the mind-body problem".Review of Metaphysics,94.Field,H.(1978),"Mental representation."in Readings in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vol.2.ed.N.Bloc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dor,J.A.(1975),The Language of Though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dor,J.A.(1987),Psychosemantics.The MIT Press.

Fodor,J.A.and McLaughlin (1990),"Connectionism aud the problem of Systematicity:Why Smolensky's solution doesn't work,"Cognition,vol.35(2).

Fodor,J.A.and Pylyshyn,Z.(1988),"Connectionism and cognitive architecture:a critical analysis,"Cognition,vol.28 (1-2).

Marr,D.(1982), Vision,Freeman and Co.

Marslen-Willison,W.and Tyler,L.K.(1987),"Against modularity" in Modularity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ed.T.L.Garfield,The MIT Press.

Minsky,M.(1981a),"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in Mind Design,ed.J.H.Haugeland,the MIT Press.

Minsky,M.(1918b),"K-Lines: A theory of memory," in Perspectives on Cognitive Science,ed-D,Norman,N.J.,Ablex

Ramsey,W.,Stich,S.and Gardon,J.(1990)."Connectionism,eliminativism and the future of folk Psychology," in Folk Psych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eds.S.M.Christensen and D.R.Turner,N.J.,LEA Publishers.

Rumelhart,D.E.,Mc Clelland,J,L., and the PDP Research Group (1986),Parallel Distributed Proessing,The MIT Press.

Rorty,R.(1970),"In defense of eliminative materialism",Review of Metaphysics,24.

Schank,R (1981),"Language and memory," in D,Norman (ed).

Smith,E.E.,and Medin,D.(1981),Categories and Concep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E.E.,et.al., (1988),"Combining concepts: a selective modification model,"Cognitive Science, 12.

Smolensky,P.(1987),"The Constituent structure of connectionist mental states: a reply to Fodor and Pylyshyn,"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6 (supplement).

Stich,S.(1983),From Folk Psychology to Cognitive Science,The MIT Press.

第7篇: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认知结构;建构观;教学启示

    一、对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初浅认识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基于认知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并不是由某一位心理学家单独提出并详加阐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散见于许多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中。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独特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它丰富而不统一。这种理论以认知结构为研究核心,而不是仅仅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对其进行历史的梳理、纵向抽取和综合概括,挖掘其内在的科学性,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认知结构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科学的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

    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其中,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完善的环境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2.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

    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对学习落后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见,认知结构的确在学习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特别是良好建构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布鲁纳主张学习应最先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即学科的知识体系所能抽象概括的、具有普遍和强有力适应性的、能广泛迁移的系统构架,奥苏贝尔把建立概括性强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3.认知结构理论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认知结构理论明显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教材、教法、环境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是间接的因素。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影射到对学生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使得对学生的重视不仅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它为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认知结构与学生主体思想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随着学生主体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化下去,突出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1.明确角色意识,增强认知的教学观

    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学习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好的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辅导学习内容,而且要辅导学习策略,而后者是教师需要熟悉和学习的。尽管教师可以辅导学生,但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必须清楚所学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心向,要选择有难度的任务,主动探索学科中概括水平较高的主要概念、主要原理和规则。这就要求学生要采用新的加工策略、新的学习风格,形成自己就是知识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

    2.呈现真实情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真实任务和学科领域中的日常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第一步,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

    第二步,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清单,找到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的渠道,学会利用与评价有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步,协作学习。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各自将自己的思维流程暴露,使不同观点得以交锋,从而补充、修正、加深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第五步,反思讨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同学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分析彼此的长短处,总结该方法与以前所学的有何不同,预测以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能用到。这种反思有助于使所学知识条件化。而且,通过评价自己和同学的成果,学生还要反思自我引导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发展元认知技能。

    3.设计概念框架,建构认知图式

    学习的结果是学生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借助于概念框架,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间架起了桥梁,它支撑着学生的学习由一个水平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一步,围绕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设计成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所需要的。

    第二步,将学生引入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探索。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排序。探索之初,由教师采用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启发引导;探索中,教师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登;最后,教师的帮助逐步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独立攀登。

   第四步,协作学习。请同学一起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使原来确定的属性增加或减少,排列顺序也可能有所调整。讨论中原来相互矛盾的意见逐渐变得明朗、一致,使学生在分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新概念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步,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通过概念框架的支撑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不停地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水平,真正做到教学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学走在了发展的前面。

    4.随机教学,强化迁移

   随机进入教学就是学习者为了不同目的,从不同途径、不同侧面,采用不同方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这种多次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侧重,结果使学习者获得了对事物复杂全貌的理解,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掌握和认识上的飞跃,克服了迁移中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

    第一步,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关的情景。

    第二步,引导学生随机进人教学。

    第三步,思维训练。由于所学内容比较复杂,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在“元认知”水平上进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注意发展发散思维。

    第四步,小组协作学习,围绕不同侧面的学习所获得的认知展开小组讨论,同学们的思维观点都在讨论的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每个同学也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反应。

    第五步,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5.注重策略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

    认知心理学强调的共同点是学生作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在应用知识的情景中,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并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合作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元认知水平上监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元认知两个水平上进行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认知策略,而且要训练他们使用元认知策略。策略训练宜采用的步骤:

    第一步,将训练策略的名称、含义和操作告诉学生,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策略的命题表征,并能复述出来,以获得陈述性知识。

    第二步,用范例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并仔细讲解,引导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使学习策略由命题表征转化为产生式表征,即由知识转化为技能。

    第三步,提供大量的变式练习,让学生掌握策略使用的条件,使策略成为条件化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权逐步交给学生。

    第四步,让学生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把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由有意识向自动化转化,最终形成稳定而有效的元认知技能。

参考文献:

[1]邹艳春.现代认知心理学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88-91.

[2]邢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图式模型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04):44-49.

第8篇: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是面向全体还是关注个别,是解决问题还是发掘潜能,是增进幸福还是消除疾病,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但以其中某一方面为主,这应该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水平和状况而定。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是建立在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大学生与一般成人相比,心理更不健康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不仅教材中研究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咨询与治疗的章节多,而且介绍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其他章节也大都采用“理论介绍+常见心理障碍+调适方法”这样的三段式内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相对集中于疾病与心理咨询、恋爱与性心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择业就业心理、身心发展规律、挫折与压力、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智力与能力、社会适应、意志、品德心理、网络心理等领域。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构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一)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它主要是着眼于建立以下三方面:1.积极个人优势:6大类美德24项积极人格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思想、热爱学习、有视野(洞察力);勇气:真诚、勇敢、坚持、热情;仁慈与爱:友善、爱、社会智能;正义:公平、领导力、团队精神;修养与节制:宽容、谦虚、谨慎、自律;心灵的超越:审美、感恩、希望、幽默、信仰。2.积极情绪即帮助人们对过去生活有满足感;对将来有期盼、乐观;对现在有心流体验(快乐)。3.积极组织即积极社会环境积极心理学通过快乐、参与、意义来帮助人们通往幸福与快乐。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极为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积极心理学发现,存在着具有缓解心理疾病作用的积极的人格素质或人格力量,诸如勇气、人际关系技巧、理性、洞察力、乐观、诚实、坚韧、现实主义、快乐能力、安适、心系未来、发现目的等。通过识别和增强人们身上的这些积极的人格力量,就能够有效地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构应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基本原则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安排一定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深入浅出,既要让学生能够从感性层面了解相关理论知识,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第二、科学化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坚持科学性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必要前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做到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的科学性分析,所选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心理与需要,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切勿片面与主观。第三、可操作性原则。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应更加注重课程理论的可操作性,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课程、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理论指导应通俗易懂、易学易用,同时也要留给教师创造空间,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第四、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个人优势,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发展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重构

在构建和选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时,应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依据,根据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需要,从整体和局部综合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构建五大主题及十三个相关概念逻辑关系:课程内容的体系有以下内容构成: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概述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了解积极心理学如何挖掘在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如: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如何让人类获得真实的幸福。

(二)发现个人优势

让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彼得森和塞林格曼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的人类个人优势———6大类美德24项积极人格。通过对24项积极人格概念的介绍,并通过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积极地生活。

(三)创造力教育

创造力主要是指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能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通过介绍创造力研究背景以及相关理论,教授提高创造力的方法,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发挥独创性思维和创造的想象力。

(四)幸福感培养

主观幸福感简称(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其中生活满意度是衡量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介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让学生通过量表测量、了解自己的主观幸福感高低,介绍提升幸福感的策略,增加幸福体验。

(五)心流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流是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心流体验即享受当下,目的是提高专注力。契克森米哈融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活动时获得一种十分兴奋的情绪体验,以致他们很愿意多次体验这种状态。运用心理学的量表对学生的心流进行测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教学,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六)乐观与希望

乐观与希望是针对未来的积极体验,顾群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乐观下的定义,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乐观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是建立在积极的解释风格(归因方式)基础上的对未来事件的积极期望,它是调节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内部资源。积极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乐观与希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一个人一旦通过学习而形成了乐观的人格特质,他常常就会把生活环境中面临的困难归因于外在的因素,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他都会朝好的结果去努力。如果有意识地让大学生多感觉有希望的事件或生活经历,他们会更易于成为乐观的人。

(七)人际交往教育

人际交往教育涉及到认识依恋类型和人际关系两个概念,依恋是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发展起来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会不断维持,并最终发展出其他的依恋关系,如朋友间的依恋、爱人间的依恋。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生活上的相互照顾,学习上的相互帮助,活动中的相互支持,感情上的相互交流,师生间的教学相长,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行为、情感的沟通。

(八)感恩与宽恕

感恩与宽恕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积极心理学认为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感恩和宽容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应是当代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九)生命意义教育

“90后”群体已经成为接受当代高校教育的主体。准确掌握“90后”大学生特点,了解其内心世界,对于养成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乐观态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他们积极心态、确立生活目标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改变人际关系的角度提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同时在生命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死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十)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十一)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第9篇:心理学变式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队列练习; 心理学原理; 新课程标准; 有效的教学方法

队列练习作为体育课传统课程内容,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逐渐被淡化和忽视的倾向。对于体育课是不是要进行队列练习存在不同的意见。从课程性质的角度来看:队列素养是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队列教学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队列练习是具有中国特色体育课课程的代表内容。

从意识形态和人文角度来看:队列动作反映国人的审美取向;队列纪律展现个人与集体辩证关系;队列训练的过程对孩子认知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来看:独生子女学生缺乏集体活动。在城市里,单元式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限制了独生子女与伙伴的来往,交往范围狭窄造成独生子女性格的内向、孤僻、不合群。队列练习正好提供了集体练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把自己融入集体,用个人的努力创造集体的辉煌并从中得到成功和满足。

将队列练习这项传统课程内容赋予时代特色,探索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队列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率,变枯燥乏味的训练为生动有趣的练习,让队列练习搭上新课程改革的大船起航远行是解决争议的有效手段。

笔者在队列练习过程中总结和创新了几种队列训练方法,结合教育心理学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论述,整理后供大家鉴别应用。

站的直、看的齐是队列练习基本内容。站的直对应立正姿势的动作质量。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单纯强调动作就会陷入枯燥的境地。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情况,在训练中除了强调动作的正确以外还要强调同学的心里感受:站出气势,感受挺拔。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感觉到知觉最后在头脑中形成概念。由于“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动作,同学们已经对“站”形成了固有的概念:站着比坐着累;老师对待违反纪律的同学采取的惩罚措施就是“罚站”。如果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概念接受站立训练,训练效果可想而知。解决办法是:按照心理学规律从人体结构、生长发育方面从新建立对“站”的感觉和知觉,形成全新的概念。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教师对动作的要求出自于教师的心里感受,是教师的心里活动。站出气势,感受挺拔是学生内心的体验。强调学生心理体验来促进动作的完成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具体做法,实际训练效果明显。以语言激励法为例:保持正确动作的同时灌输有气势的心里暗示。如:“你眼前所见之高楼、大树、崇山峻岭正在藐视你,如果你不想被它们藐视就激发出你的豪迈情怀吧!”;“你害怕了吗?你退缩了吗?你想起父母了吗?你想依靠他们吗?如果你想强大,就放弃这些想法,自己解决问题,让自己变得强大吧!”;“你似松柏立于高山!你似高山立于苍穹!你的强大正在通过你的动作一点点的辐射出来,你感受到了吗?”通过类似的语言激发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学生在站立的过程中不是越来越松懈,而是越来越有斗志。当你发出口令停止训练的时候,学生们还保持立正姿势,内心还在自我体验中……。

感受挺拔可以在同学们的头上悬一根横杆距离头顶0.5厘米左右,当同学们立正向上时头顶部就可以轻触横杆,自我感觉好像身高在增加。这种感觉对于成长发育的孩子们来说极具吸引力。同学们变要我站为我要站,站的乐趣在教法的改变中得到了体现。

看的齐指的是前后对齐和左右对齐。不论是前后对齐或是左右对齐实际上就是找到准确的身体对应位置。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对应位置是看齐的核心。我是这样做的:要求同学们脚跟并拢脚尖分开60度,脚尖与地面的一条线对齐。当所有同学的脚尖都对齐并在一条直线的时候,身体就对齐了。这时要求同学们左右环视,确认和相邻同学身体对应的位置关系并记住。第二步离开有线的场地后下达看齐的口令,这时同学中能够看齐和不能够看齐的同时存在。第三步回到有线的场地重复第一步动作,如此反复几遍。同学们就掌握了看齐的要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说教,而是引导同学们自主思考对齐的方法、探究中发现对齐的规律。从而很容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了看齐的要领。

走得齐是队列训练好坏的重要指标。手臂的摆动幅度和频率;脚步的步长和步频是“齐”的四大要素。通常教法是:讲解动作要领,行进中指出某某同学快了、步幅大了;某某同学慢了、步幅小了等等。结果是队列行进中整体节奏偏快或偏慢,造成同学不敢迈步和步长偏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队列中形成将不容易改正。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在行进训练的第一节课就利用带标线的场地确定步长;用节拍器或音乐协助训练摆动节奏。在最初练习时以小组分散练习为主,切忌集体训练。原因是队列练习的魅力就在于表现出整齐美。整齐是参与练习的学生和老师的最高追求。如果过早的进行不够整齐集体行进练习就会破坏队列在同学们脑海中美好形使得达成目标降低、练习动力减弱,影响最终训练效果。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练是指导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队列练习的内容还有正步走、跑步走、队列行进的变化等等。不论是哪一种练习内容,只要从心理学规律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定能够创新出学生喜欢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训练效率,让队列练习这项课程内容焕发出符合时代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山东教育出版社[M].

[2]《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S].

[3]《心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