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商业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发展趋势

第1篇: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银行 利率市场化 资产证券化 混业经营

一、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发展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将带来巨大影响:从国际经验看,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价格对存款业务影响凸现出来,抢夺存款使得价格竞争加剧,综合付息成本显著抬升,资金加快在金融机构间流动,存款稳定性下降,存款结构变化较大,定期存款比例提高,但存款成本上升未必得到贷款利率的补偿。在目前中国商业银行80%左右收入来源于利差收入的背景下,银行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此前。

其一,市场利率放开后,各大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储蓄资金,将竞相提高存款利率。其二、银行将调整贷款结构,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面对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的压力,以及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利率上升,商业银行普遍开始将资产结构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结构。工商业贷款可能下降,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比例上升。其三、加快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改善收益结构。非息收入将稳步上升,在放贷困难和不良资产率上升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期,非息业务的收入对稳定银行利润来源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四、利用金融创新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由于利率随市场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多,银行将综合运用大量利率衍生工具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作为自己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五,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金融脱媒”背景下,由于大客户较少需要间接融资,而中小客户才需要借助金融中介实现间接融资。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银行议价能力强,贷款收益率较高,且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群体。这都将对银行贷款定价能力、精细化定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二、银行资产证券化

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于2005年,201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批给出了500亿元的试点额度。

资产证券化再次开闸意义重大,从经营方式来看,资产证券化建立了信贷资产的二级流通和批发市场,提高了银行经营灵活性,银行既可以在一级市场向企业发放贷款获利,还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贷款批发和交易获利,如进行信贷资产证券的承销、交易等。从资产负债管理来看,资产证券化会从多个方面使银行受益。一是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对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证券化处理,将其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在不增负债的前提下,可以多获得资金来源,加快银行资金周转。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可使银行在流动性短缺时获得除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之外的救助手段,为整个金融体系增加一种新的流动性机制,提高了流动性水平。二是获得低成本融资。资产证券化市场筹资一般情况下比股票等其他资本市场筹资的成本相对要低,为发起者增加了筹资渠。三是优化资产负债表管理。资产证券化可将风险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出去,改善各种财务比率,提高资本的运用效率,满足风险资本指标的要求,便于银行进行合理的资产负债匹配。

三、银行混业经营、综合化发展

第2篇: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 键 词:商业环境 个性化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现如今我们只要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各种超级市场或专卖店,它们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分工的日趋专门化,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方位扩展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增强了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和依赖,从而使购物行为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商业环境已成为人们日常购物、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当然,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与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一大部分消费者已经有了网络购物的消费习惯,但商业环境作为城市生活活动范围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依旧是不可替代的,于是拥有多元购物方式选择的消费者对商业环境或购物体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

新销售媒介的发展、外资的进入、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变化、国内市场的同质化竞争,都加剧了企业的生存危机。那么,现代商业环境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要找出新的、符合社会及消费者需求的解决办法。这不仅关乎商业环境经营企业的存亡,也会对我国整体商业环境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商业环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市场经济中,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所促成的营销策略发展和社会背景与城市状况的迅速变化,使得当今的商业环境已不同于昔日的百货商店、服务门市。现代商业环境在经营理念、规划布局、空间组合、品牌形象等方面均有了更大的发展。

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商业体制结构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商店实行租赁承包,个体经营户数量迅速膨胀。在流通市场的产销—体化影响下,许多企业也自办商业、经销商品,出现了—些专卖店、专营柜台。市场逐渐呈现一派兴旺繁荣的景象,整个商业环境朝着综合性、个性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所分析的商业环境,主要指的是商业零售业体系中的几种主要业态形式,包括专卖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商业街等。

专卖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特有的一种经营方式,它经营的商品有很强的针对性,各种品牌聚集,种类多,规格齐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商品类型组成的专卖店,例如家电商场、男装专卖店、鞋城、珠宝商店等;另—种是以某种品牌商品为销售对象的专卖店,例如耐克专卖店、奥迪专卖店、麦当劳等。这些专卖店在商业活动中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给顾客有目的选择商品提供了方便。

超级市场是目前与消费者日常生活连接最为紧密的经营方式之一。一般为开架售货,顾客直接在货柜前挑选商品,购物随心所欲,提高了效率,扩大了商业机能。目前我国的超级市场有国内的华联超市、苏果超市、津工超市等,国外的家乐福超市、麦得隆超市、沃尔玛超市等。这些大型超市都以商品种类多、价格低廉、购物方便等优势吸引着众多消费者,同时在经营方式上不断更新。有的由大规模的商业经营转化成灵活方便的小便利店,深入小区,形成众多连锁店;有的扩大经营范围向超大规模发展,从经营日常用品、食品、百货、服装、家电等发展到集食品熟食加工、蔬菜等为一体的菜贸集市。在中国,超级市场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级市场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购物中心多由一家或几家大中型商场或商城和各类商业空间及配套设施组成,一般集中在一幢或几幢大的建筑中,采用以室内为主的复合建筑空间类型,具有多种功能要求,顾客可领略各个商业空间的个性艺术气氛,在其中享受群集、交往的乐趣,逛、购、娱、食均较为便利,现代化购物中心正朝着复合化、集约化、巨型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高度综合性的大规模商业空间。

商业街多位于市中心,规划部门经过全面筹划,将旅馆、饭店、停车场、大型商场、银行、影剧院、办公楼、娱乐中心、绿化广场等都集中起来,并从建筑整体规划入手,形成全新的、功能设施齐全的商业街区建筑群。商业街不仅仅是一个购物方便的处所,而且是集娱乐休闲、文化活动、城市景观为一体,用来满足各阶层人们游憩、饮食及获取信息等多种目的的地方。

第二节 现代商业环境的个性化发展

一、建国后我国现代商业环境的发展

在建国初期,百货商店是应有尽有的零售商店形式,也是我国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模式。这时期的商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种都停留在满足人们基本温饱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我国计划经济下国营商业网点的单一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大型的百货商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蓬勃发展,商业设施的建设与环境改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各地陆续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商业设施。这些商业设施室内多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建造起多层的、能容纳大量陈列商品及活动客流的大型商业交易空间,同时还使用电梯、自动扶梯、采暖、通风、照明等现代技术设备,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创造一流的购物环境打下了基础。建筑外装饰上也开始与广告宣传相结合,并且配以广告招牌、霓虹灯光等辅助设施。这些商业环境的建成,对传统的以砖木结构为主的、空间小的、无完善设备的老式商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推动了我国商业环境的发展,对形成城市主要商业中心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多种因素暂缓了我国现代商业环境发展的步伐

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商业环境被迫放慢了发展的步伐,许多企业甚至出现了生存的危机。

1. 同类行业过度竞争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商业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增长水平。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业内竞争尤为明显,消费者常常有多种消费地点选择,再加上商场竞争无明显优势,消费者很难培养对某一商业环境的忠诚感。

2. 不同商业业态竞相挤占市场份额

不同的商业业态分别以各自的特色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份额。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商贸类公司呈现出惊人的成长态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心仪商品,而部分网络商品采用直销方式进行销售,去除了中间商的环节,在价格上会具备明显的优势,这些都是对消费者产生极大的吸引。所以不断发展的网络经济,或许会成为商业环境发展的最大威胁。

3. 消费品市场缺乏新的生机

近几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经基本饱和,但整体来看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对档次较高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再因为我国大多数自主研发产品缺乏个性,制造商看准产品后蜂拥而动,导致了大众商品供过于求,除了少数品牌商品以外,大多数商品没有竞价能力。

4. 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发生巨大变化

人们已经意识到购买行为已不仅仅停留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层面,它既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潜意识的本能欲望、释放一种心理压力、获得某种心理的补偿,同时也是试图与长期以来的自我概念保持一致。因为消费者已开始认为购买的商品或者所光顾的商业环境在外部反映了消费者自身的形象,体现了消费者的价值观、人生目标、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等。

5. 外资进入速度加快

国外著名的商业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将同行业领域的竞争推向白热化。

中国的现代商业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危机。

三、个性化成为现代商业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上述对我国现代商业环境现状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在缩小,生意愈来愈难做,在整个市场结构同质化的今天,商业环境经营者普遍感受到获利减少而带来的压力。在这种大趋势下,如何使企业逆流而上,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准确预测市场、突出个性差异等精细化策略无疑成为了企业出奇制胜的最有效手段。

有经济学家认为:“要创造一个对消费者来讲相关性非常强的商业环境,商家必须要通过差异化、个性化的方法来做。”

所谓个性化就是指商业环境所具有的独特气质和特点,也是商业环境人性化的表现。个性鲜明的商业环境,不仅是自身经营理念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也会吸引那些“气味相投”的消费者,形成认同自己个性的消费群体。这就好比,当我们谈起某个人时,在头脑中都会对这个人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包括他的年龄、职业、身份、相貌等,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这个人的个性,爽朗、深沉、开朗、还是稳重等等。同样,当我们身处某商业环境中时,也会对这个商业环境留有印象、产生各种联想,包括它的视觉形象、经营理念、商品类型等等,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这个商家传递给我们的个性特征,也就是他是时尚的、专业的、开放的还是传统的,他与其他竞争企业的差异在哪里,他具备哪些特点,等等。因为当我们把商业环境当作一个人时,他就具有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这种个性是同类商业环境之间的重要区别,是不可以模仿的。当我们提到上海新天地马上就会联想到传统和现代、古朴与时尚、东方与西方、商业与文化的交融;一提到宜家家居购物中心就会联想起明媚的阳光、精致的生活、时尚的简约……这就是商业环境的个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商业环境也跟人一样,会给消费者不同的个性感觉。

消费者选择商业环境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主张、一种生活态度,展现一种自我的个性。他们总是对符合自己观念的商业环境情有独钟,往往喜欢那些与自身相似或与自己崇拜的、认可的人或事物相似的个性气质。因此,创建具有与目标消费群之相近个性的商业环境已经成为了许多商业经营者运用的最有效战略,它的个性跟目标消费群的个性越接近(或者跟随他们所崇尚或追求的个性越接近),消费者就越愿意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中购物,忠诚度也就越高。更多的时候,只要掌握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也就能左右他们的消费行为。商业环境的个性建立正是这一情感的主要体现,它能代表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的想法、追求和精神;取得消费者共鸣,产生一种认同感,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也就拉近了商业环境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增进了商业环境的竞争力、忠诚度、美誉度。

现阶段中国商业环境存在的最大误区就是核心价值不清晰、缺乏个性,品牌气质趋于雷同。在生活多姿多彩的现如今,没有一个商家可以成为“万金油”,对所有的消费者都产生吸引力,一个商业环境的核心价值如果能触动一个细分消费群体就已很了不起了。此外,媒体、信息极速膨胀使消费者身处广告海洋的包围之中,一个商业环境的核心价值与竞争企业没有鲜明的差异,就很难引起公众的关注,更谈不到消费者的认同与接受。缺乏个性的商业环境其核心价值是没有销售力量的,也不能给经营带来增值,更不能创造销售奇迹。同时,差异化的核心价值也是避开正面竞争,低成本营销的有效策略。

可以说,我国现代商业环境个性化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

参考文献

[1] 耿黎辉、甘元霞 . 消费心理学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

第3篇: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发展趋势

一、国内理财业务市场现状

自2004年监管部门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成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新兴业务。201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10239款,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101.95%;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7.05万亿元,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居民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以上,人均GDP有望达到4万元左右,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将持续扩大,理财业务潜在受众将更加丰富。同时,在实际利率水平偏低的情况下,居民的投资理财意愿也在不断加强,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自2010年4季度以来,城镇居民中“偏好投资”的人群比例已逐步超过了“偏好储蓄”的人群比例,理财正在居民资产配置中不断提升占比。在各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未来的理财市场仍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一)市场监管日益加强,保证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2011年上半年以来,中国银监会陆续了“规范银信理财合作”、“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等与银行理财业务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未来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力度仍将不断加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理财业务风险控制机制相对复杂,理财资金的投向不断多元化,客户面临的投资风险往往比传统的信贷业务风险更大。二是对商业银行包含理财业务在内的表外业务进行监管是今后国际金融监管的重要发展趋势。新巴塞尔协议第二支柱补充建议要求商业银行将所有表外实体所承担的风险纳入资本评估的范围,国内监管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将之前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所有表外资产在两年内全部转入表内,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这些监管措施的实施从源头上保证了理财市场能够平稳有序健康的发展。

(二)从产品推介到财富管理,回归理财业务本质

理财业务的本质是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延伸,是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的服务,它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及财务状况来为客户制定长远的财富管理策略并协助实施。从国际成熟经验来看,财富管理往往是覆盖一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目前国内银行理财业务主要还是局限在产品开发和推介环节,组织网点渠道进行产品介绍、宣传及销售工作,顾问服务发展相对缓慢。在未来的发展中,商业银行面对同业竞争的关键在于提升服务的内涵。各家商业银行应强化自身全面金融服务的优势,全方位地提升服务水平,以分析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理财产品设计,抓住服务重点,凸显财富管理的服务内涵。

(三)以客户为中心,塑造理财服务品牌

理财产品和商品一样,通过打造品牌可以有效区分同类产品,在投资者中形成一定的品牌偏好。但目前各商业银行对理财品牌建设普遍缺乏较为系统的定位和整体策划,理财品牌和企业文化缺乏较为深度的结合,各个理财品牌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强,缺乏内在逻辑联系,不利于理财品牌整体形象的塑造。商业银行理财品牌建设主要是平铺展开,在一级品牌之下缺乏子品牌开发,大多没有形成树状品牌梯次,在一级理财品牌既定的情况下,理财品牌缺乏纵深变化,品牌形象显得较为单一。

未来各商业银行品牌建设可着力于企业价值和品牌价值相互带动,塑造商业银行的整体品牌形象,同时需更加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品牌的选择以至名称的确定都应该考虑投资者的偏好,形成品牌体系,根据理财产品特色进行其他子品牌系列开发,并为产品创新预留充分的品牌扩充空间。

(四)培养专业团队,提供个性化服务

专业化人才是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前提。未来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竞争的加剧,为客户理财提供了更多选择。一家银行想在金融理财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优秀的专业团队。通过打造专业的理财产品设计、运营队伍,依靠理财经理的专业优势,主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正成为商业银行吸引理财客户的重要手段。未来国内商业银行也将会不断吸纳和培养产品研发、销售团队,为扩大理财市场份额提供专业化支撑。

(五)研发差异化产品,避免无序竞争

理财业务发展初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发展都集中在发行数量及发行规模的扩张方面,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差异化的发展步伐将越来越快。一是产品期限设计日趋灵活,长短期限搭配产品、无固定期限产品被不断研发并推向市场。二是产品结构设计更趋于精细化,累进收益型产品、收益率分级产品、结构化投资产品日益增多。三是投向多元化,尽管信贷类资产从长期看来仍然会是理财投资的领域,但随着银信合作相关文件的规范,其占比必将逐渐减少,更多的理财资金将参与到资本市场的资金运作之中。四是中长期理财产品将逐渐浮出水面。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多为中短期产品,未来随着养老、教育两大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基金模式运作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将逐渐增多,充分满足居民养老、教育的资金需求。

(六)细分服务渠道,培养理财客户

目前商业银行理财在服务渠道的划分上不甚明朗,多数还是依靠产品起点金额来简单加以区分。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商业银行可将理财市场的客户分为三个主要类型,一是普通客户,随着电子渠道客户覆盖面的不断增长,更多的普通客户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参与到理财产品市场之中。二是中端客户,商业银行可通过财富管理中心等专门的渠道为此类较高资产净值的客户提供专业理财服务。三是高端客户,商业银行可通过私人银行渠道为其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理财产品定制服务。

(七)整合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组建综合理财业务平台

1、证券公司的理财业务

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定向资产管理业务、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和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主要面向单一客户;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则是面向多个客户,分为限定性集合计划和非限定性集合计划;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专指证券公司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2、信托公司的理财业务

自从2002年上海爱建信托的上海外环隧道项目集合资金信托作为全国第一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开始发售以来,信托理财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信托公司可以开展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业务,目前较为活跃的是集合资金信托业务。信托计划只能对特定客户销售,信托计划的资金实行保管制,非现金类信托财产可约定第三方保管。

3、基金公司的理财业务

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公募基金管理和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其中,专户理财业务又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专户理财。目前,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均可以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部分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还可以开展专户理财业务。

4、保险公司的理财业务

在投资范围上,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可以投资于债券、基金、股票等金融工具,投资范围较为广泛。

银行理财与这四类理财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从已经发行的理财产品看,几乎都是这几类投资产品的组合,虽然不同理财机构的侧重不同,但还是有很强的相似性,而且期限安排上有趋同性。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类理财机构在开拓理财产品时会过多地倚重营销手段,忽视了对业务本身的多样化、专业化追求以及理财业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根本。

综上四方面,未来的理财业务市场上,各类金融机构应该回归客户需求的本质,各类产品可以在期限、投向、收益分配方式等各方面形成良好的结合关系。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商业银行可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渠道及业务规模优势,牵头组建综合理财业务平台,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在不同的时期、为不同的客户,根据其不同的投资偏好及需求,匹配不同的产品,将综合理财业务平台不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①魏涛.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北京:改革与开放,2010(2)

②刘安霞,陈昭旭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决策,2010(2)

③吴燕雁.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J].北京:现代商业,2010(5)

④黄剑平,胡敏.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第4篇: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加深,外资银行开始不断转变经营发展模式,从分业管制向混合经营模式转变,并开始大规模的涌入中国银行市场,与国内银行业展开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多方面更为激烈的的竞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很大的危机。其实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带给我们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必然会催生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巨大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将会从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以经济的均衡发展为制定了银行经营转型的科学策略,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个性化服务,促进综合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战略定位不够明确,优势不突出,营销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品种少,质量低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要经营的是存贷款业务,如信息咨询、财务顾问、金融衍生业务等高科技、高收益、功能全的中间业务很少,并且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很慢,对业务产品的创新水平都相对较低,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存款,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自由资本率低,存在着高额的不良资产现象,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极大的潜在风险性。

(二)规模小,产权结构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小,实力有限,既无法与四大国内银行平等竞争,更不可能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在产权结构上,由于产权主体具有单一性和不可交易性,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缺位,经济效率较低,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赢利点,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三)服务水平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水平上与国外银行存在极大的差距,对银行的优质客户和优质资产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导致商业银行的综合化服务水平较差。同时商业银行不能满足客户提供全面性的服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更不可能使银行与客户增加了解和联系,使商业银行错失投资、增加收益的机会。

(四)高素质金融人才缺失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的高素质金融人才较为短缺,导致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不法提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电子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网络银行经营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数量较少,无法形成跨国经营规模,这也是高素质金融人才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国际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经营上将会向着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方向发展。

一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能化。面对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的重要趋势是从专业化向全能化方向发展,将会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进行金融创新,使客户能够享受到存、贷款,投资、保险和证券等广泛的金融服务。

二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国内业务日趋完善,将会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对跨国银行的设置的财力、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增设大量的海外分支机构,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区于国际化,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三是,商业银行发展的规模化。面对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规模经济是商业银行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加强银行之间的并购重组,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性,从而使商业银行经营规模加大,向世界范围内集中和垄断,以便在日趋激烈的全球金融业版图扩张竞争中抢先一步。

四是,商业银行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也有了新的提升,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营方向由传统的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对策

(一)明确市场定位,加快推进转型

市场定位是企业竞争的赢利点。为此,商业银行面对国内外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必须要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新的审视和衡量,根据不同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按照“适度、理性、有效”的原则,有选择地开拓业务空间,并更加重视基础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银行还要进行对经济资本的优化配置,加强对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的管理,大力推进引言业务资源的管理改革,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态势,赢得更多的多元化的收入增长点。

(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混业经营模式

为了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向全球金融机构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所拥有的一批优质客户群体优势,采用多种手段推进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开发出适应新兴市场经济的金融工具,采取渐进的原则,保证我国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顺利转变,为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化金融接轨打好有利基础。

(三)加快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技能

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扩大规模生产,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就要通过对银行产业的业务创新和扩展,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丰富银行金融品种,经营方式要从以储蓄存款为主向个人负债业务、个人资金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及中间业务综合经营转变,并以做大做强资产业务和理财业务为手段,带动个人银行业务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为不同客户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

(四)重视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对社会各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无外乎是一把有利的竞争武器。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努力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使金融机构的创新成为可能。商业银行可以设置网上银行业务,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进行个人业务存储、网络购物支付、引用卡业务办理等等,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服务,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

(五)重视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改革离不开高素质金融人才的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跨国银行的增设都需要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支持和管理。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扩宽招聘渠道,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不仅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技术,而且还能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定期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员工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提供有利人力基础。

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将会向着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方向发展,将会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化经济发展进行接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地位,同时这种发展趋势也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改革,采取渐进的原则,逐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从而使商业银行在科学的发展战略中稳健经营,更好的应对金融风险,使商业银行获取更高的赢利点,提升银行业间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宏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29):12-13.

[2]高自强;张明贵;;中小银行经营转型的趋势[J];中国金融;2011;(04):17-18.

[3]李钧锋;陆晖明;丁全喜;陈志英;徐君;;天津市中小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研究[J];华北金融;2012;(05):10-11.

[4]樊大志;;中小银行转型立足实际[J];中国金融家;2010;(11):3-4.

第5篇: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趋势1 百货龙头“触网”势头不减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已有59家开出网店,但半数都是2011年前所开。2012年上半年,仅有7家零售百强企业“触网”。按照这一速度,传统零售进军线上的步伐是近年来最谨慎的。这与整体宏观形势以及电商冲击不无关系。

不过,包括王府井百货、新世界百货以及赛特等百货龙头企业的“触网”势头却丝毫没有减弱。王府井百货投资1亿元建立的独立电商公司,已经以集团形式启动线上业务。该电商平台域名为“”,计划在2012年底上线。

同样是百货巨头的赛特,也开设了其专属的高端电商平台,只是由于初期定位出现了偏差,经营业绩不佳。其在今年6月转型成为网上奥莱后,赛特网上商城的销售额大增。

趋势2 核心商圈再掀建设

王府井和西单大街都再次进入了建设。两条北京核心商业街的升级,也是北京商业发展提速的重要标志。

2012年对于王府井大街是突飞猛进的一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正式奠基。目前,该项目的设计方案已经上报相关政府部门审批。

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地位格外重要,未来更将成为北京高端商业地标。

体量达到10余万平方米的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将引进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旗舰店,目标是成为国内最高端的商场。

西单大街也在强化固有的时尚形态。兆泰置地位于西单的欢乐城等商业项目将由大悦城方面负责运营。未来,一家“混血版大悦城”将亮相西单。

趋势3 新商圈强势崛起

核心商圈发展的同时,新商圈也在强势崛起。来自东北地区的高端百货巨头卓展借收购华熙乐茂进京后,这个面积30余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也让五棵松商圈的商业竞争力大增。

首地大峡谷经营渐入佳境、大红门银泰百货开业等利好,也让南城商业迎头赶上。

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以顺义、亦庄和大兴等代表的新城商业,已经越发不容小觑。在大兴地区,绿地将首个商业地产项目缤纷城落户于此;华润也将社区购物中心品牌五彩城开到了清河,与翠微百货一道挖掘该地区的消费潜力。

趋势4 商业“新陈代谢”加快

2012年,也是北京商业迎来新品牌、新业态的丰收年。在香港地区拥有超过50家门店,在广东、上海及华东地区也开设了近40家门店的“香港甜品天王”许留山正式落户北京。

曾一度萌生退意的香港时尚百货品牌连卡佛,也在继金融街购物中心、斯普瑞斯奥莱接连开出全品类卖场和折扣店后,再度在京尝试新的经营模式。接连在北京开出三家不同定位的门店,连卡佛已经从此前简单的“模式复制”转为“因地制宜”。

2012年7月,传统家电巨头苏宁电器也将收购的日系家电百货店乐购仕开进了北京。

9月,美国零售巨头梅西百货以1500万美元的代价入股佳品网后,终于决定以其为踏板尝试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试水实体店。北京商业引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其代谢也在不断加快。

NOVO百货只在北京市场坚持了一年时间便黯然撤出。此前,这家商场一直以“店中店”模式经营得风生水起,这也充分体现了北京零售市场的残酷性。

趋势5 大型零售不断发展

通过各种手段,大型零售商的优势正在巩固。

2012年5月3日,翠微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成功上市。

为了拥有第四家百货上市公司北京足足等待了18年。上市后,翠微股份也和王府井百货、首商股份以及北京城乡一道,成为北京百货业的佼佼者。

事实上,从王府井百货等前辈的发展脚步看,获得了资本助力后,企业扩张速度将得到显著提升。

首商股份通过2011年中期的并购重组,老字号西单商场和拥有一批优质商业品牌的新燕莎控股组成了北京商业一艘新航母。

与此同时,去年,王府井百货也在优势业态的基础上,不仅开始探索主题百货店,也正式进军购物中心业态。

趋势6 电商竞争进入“单挑”模式

2012年4月16日,苏宁易购宣布投入10亿特价货源和上亿让利额度,发起第一次“价格战”。随后亚马逊中国、天猫、京东商城、新蛋网、当当网、国美库巴网纷纷应战,此次“价格战”持续至7月初。当时,尽管电商打出了历史上最猛的“价格战”,但相互间处于混战状态,也就是说每个同行都是敌人。

不过,在京东商城挑起的今年第二波“价格战”中,电商同行的竞争对象开始“从面变点”。这轮“价格战”不仅导致实体卖场苦苦建立起来的明码实价体系崩溃,一夜间重回“砍价时代”,也让电商间的矛盾更加公开化。

第6篇: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一、视频分享网站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的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组合。Johnson等提出,商业模式是一个有机体系,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即顾客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工序,这四个要素的紧密配合可以使企业以独特的方式满足真正顾客的需求。根据这一理论框架,目前视频分享网站的商业模式可进行如下解构。

顾客价值主张即打破受众长久以来只接受官方正统娱乐文化所形成的厌倦心态,以一种快捷的、平民化姿态为消费者提供去精英化的“草根”式娱乐方式,从而迎合了一大批顾客,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娱乐需求。同时,视频的制作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普通用户只要在网站上免费注册就可以上传自己的视频。这样的操作不但使网站在视频制作上的投入成本较低,还保障了受众在节目提供和管理上的参与度,极大增强了用户的消费体验和主观能动性。形色各异的视频突破了传统单一的表达模式,充分体现了娱乐诉求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同时,消费者还能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在线网友展开互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表达真实自我,大大增强了网络视频的消费体验。

目前的盈利模式以广告为主,包括贴片广告、缓冲广告、弹出窗口广告、普通图文广告、文字链接广告等。其中,缓冲广告和贴片广告最主要,为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并且利润仍在不断增长中。除了这些传统的广告形式,视频分享网站还在逐步开拓其他盈利模式,重要的一种就是利用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及网络媒体的互动特点进行活动营销,达到双赢的目的。例如,土豆网与英特尔合作的“i,睿不可挡”视频创作大赛,通过网友参与投票的方式选出获奖者,以英特尔提供的软件、电脑作为奖励,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参与。此次活动营销为土豆网增添了点击率的同时,也为英特尔做了一次盛大的品牌宣传。

目前商业模式中产品和品牌两项资源尤为突出,成为其中的关键资源。产品即视频,内容丰富、更新迅速的视频才能够保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进而提高点击率。因此,网站运营需要保证拥有持续、有效、高质的视频来源。品牌对视频网站而言一方面可以形成“路径依赖”效应,消费者一旦习惯了使用哪一品牌网站就会形成依赖,进而长期使用下去;另一方面意味着网站将有更多的机会开拓营销宣传,争取更多的广告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的合作。

在工序方面,视频网站在整个产业链中体现的是平台运营商的角色,将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和广大用户有机链接起来。目前视频网站将关键工序放在网站建设方面,注重传播的方式与技术。由此,资金、服务器、带宽一直是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拥有产业中的话语霸权。其背后的依据在于:网站自身并不制作网络视频,而是提供视频上传服务和共享平台,因此无论是视频上传、在线观看,还是下载,都对服务器的速度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资金和相关技术的支持。

二、现有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视频分享网站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盈利水平上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被称作“烧钱”的行业,这说明当前视频分享网站的商业模式并不成熟。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顾客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工序这四大要素之间的有机匹配和良性耦合,以形成系统有效的运作,任何两个要素之间的不匹配都会产生问题。而目前视频分享网站的商业模式尚存在以下缺陷:

(一)顾客价值主张与关键资源之间的不匹配

网络视频作为关键资源,虽然种类繁多,但由于视频的复制跟风以及原创视频在多个网站的重复上传,导致网站之间雷同度高,自身特色不鲜明,没有重点突出消费者哪一方面的诉求,也就难以培养忠诚的顾客。在文化底蕴上,网络视频还缺乏一种持久有力的文化导向。网络视频在顾客价值主张方面强调了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文化观念,凸显鲜明的时代特色,但这种特色应该聚焦于哪一点却始终没有答案。另外,原创作品在整体数量和质量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原创作品是视频分享网站的立足之本,但从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产生的好作品屈指可数,显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关键资源与盈利模式之间的不匹配

视频整体质量不高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缺少观众,点击率较低,无法形成良好的广告效果,由此,对广告商也不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并且,低质量的视频还妨碍了其他盈利模式的拓展,使得出售视频内容和增值互动等形式的盈利方式难以开展。而另一方面,想要提高视频质量也需要付出大量成本,无论是请专业人员制作视频,还是购买正版节目,都会大幅提高网站的运作成本,这对当前已经资金紧张的视频分享网站而言无疑是一个难题。

(三)盈利模式与关键工序之间的不匹配

视频网站尚未形成一个较为持续和稳定的立体化盈利模式,原因在于整个视频产业链工序上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鉴于视频分享网站的高度互动度和资源整合性,工序的设置远比其他产业要复杂,网站要与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广告商、广大用户等多个主体进行衔接及利益分配,它们在进行产业链接时是合作关系,但在划分利益时又是竞争关系,这样多方的竞合互动导致网站顾此失彼,难以兼顾保持低成本和获取较大的收入源。

(四)关键工序与关键资源之间的不匹配

目前视频网站将大部分资金和精力放在了服务器和带宽等方面的建设,呈现出了重技术轻内容的局面,可见,视频内容和质量在企业中受到的重视与其在商业模式中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匹配的,这也是视频质量长久没有得到大幅提高的根本原因。然而,自从国家政策上对网络视频盗版行为进行一连串打击之后,“内容”被重新估值,这也要求网站在工序方面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视频内容上,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制作优质视频。

三、网络视频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视频分享网站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中,有以下三类比较特殊,能够对视频企业未来商业模式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市场容量方面

目前网络视频的消费者数量还处于迅速增长的阶段,并且还具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网民基数增长迅速,网络视频将获得更广大的用户基础;另一方面,世博会、亚运会等因素促进了网民对网络视频的需要和认同,用户的网络视频看习惯也将被进一步培养。艾瑞咨询关于中国在线视频市场的监测数据显示,至2010年第三季度末,市场规模达到了13.9亿元,同比上涨32.4%;在线视频的用户渗透率已达到75%,大量用户在视频领域长时间驻留,因此寻找流量变现的最佳途径成为了各大视频企业的重要工作目标。可见,视频网站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也激发了它们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的热情。

(二)竞争对手方面

2007-2010年,是我国网络视频业的高速发展阶段,优酷网、土豆网等代表性视频分享网站在竞争中确立了其地位,但同时,其他相关行业也开始涌入这一行业,其中最突出的两类就是以新浪、搜狐等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类和以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类。前者无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具有很大的点击量以及强大的制作团队和整合力量;后者的优势则集中于资金、政策、正版节目源等方面。门户网站和电视台的加入使得网络视频产业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面对实力如此强大的两类竞争对手,视频分享网站如何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特色将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三)政策导向方面

国家相关政策也对视频行业商业模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出台及“网络视听许可证”的分布大幅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一方面将许多准备进入视频分享领域的企业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对已经运营的视频分享网站施加了较大压力,因为它们不得不考虑获得合法身份的问题。其次,国家对视频作品的版权监管越来越严格,视频分享行业发展早期,对用户上传的视频监管不力,使得部分被界定为“盗版”。优酷网、土豆网等均因侵权缠上过官司,使得视频分享网站未来的发展面临了巨大的挑战。最后,“三网融合”政策于2010年浮出水面,使得互联网会更加依附在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上,对视频分享网站而言,如何促进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合作而非恶性竞争,将是严峻的考验。

四、视频分享网站商业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分析表明,目前视频分享网站的商业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国家政策的收紧、外部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更高的要求,一些网站逐渐开始了新的尝试。可以预见,未来商业模式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以下趋势:

首先,进一步增加用户的使用价值,这是商业模式改善的初衷。基于顾客在吸引风险投资商、吸引广告商、完善内容供应渠道等方面对网站形成的反哺效应,所有视频企业的共同目标就是开发受众,增强顾客粘性,实现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为此,网站需要摆脱传统传媒行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突出错位发展。不断地优化用户体验,建立与受众的沟通和接触服务。今后发展的方向将是开辟多元化的用户互动渠道,突出用户话语权,实现其体验价值的增加。

其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激励,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差异化的精彩视频。其一,大众上传原创作品使网站经营在内容方面保持了低成本,未来的发展应继续强化这一优势,进一步激发广大网民的创作动力,可采取的方法包括设置不同奖项,开展视频创作大赛,等等。其二,高校资源的利用也是网站在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高校中传媒专业相关的学生具有专业素养和制作热情,能够开发出较高质量的作品,但成本却很低,如果善加利用,可以成为网站内容的重要来源。其三,当前网站自身也加入视频内容制作,特别是网络影视剧的制作。但受资金和专业技术的限制,与其他影视企业联盟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优酷与中影集团、好莱坞等企业战略合作的达成就代表了这一趋势。

再次,创新性开发更多方式的利润来源。从受众这一渠道来看,未来的发展应实现优秀视频付费观看的模式,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走出亏损的重要途径。当然,在当前绝大部分视频都免费观看的巨大压力下,视频付费的形式应比较缓和,可以借鉴从虚拟币过度到现实货币的方法。从广告商这一渠道来看,开发多元化的广告传播方式是重点,由于用户一般不会主动点击网页上的广告,网站必须开发其他的宣传形式,如植入式广告、专用广告视频、品牌冠名,等等;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消费者做到广告的精准投放也是一个重要方向,这种有针对性的宣传比点击率更有价值,是吸引更多广告商的有力手段。

第7篇: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 混业经营 发展趋势

中国的商业银行相较于美、英等国家发展较晚法律环境与制度建设相对落后,且具有对行政的依赖度较高的特点,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混业经营以成为了中国金融业的必然发展方向,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的,中国金融混业经营试点在法律制度上没有障碍。这充分表明央行对金融混业经营持积极态度。也就是说,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洪流可以开闸放行了。

然而,世界各国的经验告诉我们,金融混业经营,一方面可以提升资本运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却因为与证券等高风险金融产品捆绑在一起而降低了资金安全系数,所以在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下对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也截然不同。因此,研究在中国独特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及利弊就极有意义了。

一、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理解

(一)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具体概念

混业经营是一个金融业发展初期出现的一个概念,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狭义来说,它主要指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的经营关系,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广义上的理解是指银行除经营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外,还持有非金融公司的股份。在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早期的混业经营曾经被严格的立法所限制,而当这一概念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的时候,已经有了全新的,较为明确的概念限定与组织形式。现阶段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银行母公司模式;以为美国为代表的银行控股模式。

而在中国,为了有效避免监管,一般会采取第三种,即设立允许经营证券承销等业务的子公司的模式。

(二)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必然性

1、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已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发展的主流,面对世界贸易和资本一体化的现状,世界各国的金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商业银行承担了来自投资银行与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的压力,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已无法满足竞争的需要,因而经营模式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

而从需求层面考虑,商业银行的客户存在对于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要,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使得商业银行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位客户提供存贷款,理财业务,证券投资等多种服务,这也是全能银行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2、国内金融市场的要求

混业经营的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改革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过于单一,信贷资产的比例维持在70%以上,而证券资产与其他资产的种类又很有限。这无形中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尤其在经济形势动荡的情况下,不利于商业银行分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因此开展混业经营,丰富资产和业务的品种,能够帮助商业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回避风险。同时,由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直接融资增加,存款来源减少,也是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动因之一。

(三)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的具体表现

1、表外业务种类与比重的增加

由上看见,中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包含了大量规模,占净收入的比例逐步扩大,标志着我国商业业务正向多元化发展,混业经营趋势已然显现了出来。

2、银行控股的证券经营子公司的增加

首家由银行控股的证券公司,国开证券于2010年8月25正式挂牌,实现了我国“银证互补”的首个成功案例,标志和我国商业银行迈出了混业经营的第一步,随后,以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平安控股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以宝钢、山东电力、海尔为代表的非金融机构,他们通过全资拥有或控股子公司,在控股集团内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也通过与外资合资的方式介入投资银行业务,如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等。证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的道路上没有政策上的实质障碍,而其发展模式将类似于美国的银行控股模式。

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可能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尽管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在我国存在必然性,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利影响,值得引起政府监管部门和整个金融行业关注。

中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还出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管和控制体系,贸然实行混业经营,可能会形成金融市场的垄断,导致整个行业的混乱。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及水平有限,过分的扩张综合性银行集团的业务范围和企业规模,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漏洞,限制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第8篇: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淘宝成交额度逼近900亿。网络营销不仅在销售额上引领传统商业,在使用人群比例方面也逐步增长。网络购物优势众多,传统商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危机,商场作为商业活动的举行场所,也经历着巨大的挑战。网络营销下传统商业该如何持续?商业建筑又该如何发展。

1 传统商业面临着多种危机

网络商店的产品种类不仅多,并且档次也有更多的选择,这是单一实体店很难实现的;对商家的挑选极其便利,顾客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不同商家的产品进行全方位对比,最终选择满意的产品,与传统商业相比,网络销售在挑选和对比商品方面,极大的缩短了购物时间;网络使产品价格透明,顾客可以根据产品名称查阅到商品在网上的价格,这无疑是对实体店的一个巨大挑战,因为实体店面的产品价格包含了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营销商的差价等,而网络营销因为没有固定店面而省去一大部分成本,在与网络商店的竞争中,价格无疑成为一个很大的劣势,长此以往,传统的商业形式可能演变成商品展示和体验中心,而真正的购物则在网上进行;顾客在网上购物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完成,而普通商场有营业时间限制,对于时间不充裕的顾客来讲,极为

不便利,如遇商场人流高峰,商场购物行为变得匆忙和拥挤,降低了整个购物过程的舒适度,而在网络营销中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2 商场购物过程产生问题

目前,国内多数商场的营销模式是相同的:在一个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营业期间以人工采光为主,一天中分辨不出具体时间,望眼过去皆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一层以化妆品、珠宝首饰为主,二层女性服饰、三层男士服饰等,每层都被划分成很多隔间,除了通道以外,均为商家店面,更有甚者在扶梯周道四周还有商家展品,可谓是“寸土寸金”般的珍惜。不少消费者有这样的感受,在商场挑选商品时,需要不停地行走,除了在店家的休闲座椅上可以稍微休息,中途基本无法休息,如果没有购买意愿,更是无法堂而皇之地在店家休息,在商场的公共区域很少设有休闲座椅,即便有也是极为简单的联排座椅,顾客落座以后面朝走道,看着过往的人流,视线不知该落在何处,最终,只好在稍作休息后继续浏览商品,或是走出商场,寻找更好的休息地方;消费者无法长时间地停留于封闭式商业空间,停留两小时左右便会产生烦躁心理,急迫出去寻求“透气”空间。消费者购物不只是目标单一的行为,如此的购物环境,消费者极易感到疲惫不堪;购物过程变成了体力消耗大的行为,缩短了消费者在商场中停留时间,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顾客更愿意在家里轻松愉快地完成购物过程。

3 商场购物配套不够健全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压力也日趋增加,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常常处于紧张、压抑状态。而商场作为休闲、放松的场所,应该提供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空间,缓解人们心理压力,帮助解除生活和工作的束缚。目前商场业态较为死板,以购物为主,辅以少量的餐饮和娱乐,但餐饮和娱乐不成规模,只是零星的几家店铺,在品质和口味方面选择性小,消费者更愿意走出商场找寻更合适的餐饮娱乐商家。购物、餐饮、娱乐互相脱节的问题目前较为普遍存在,无法提供连续停留空间,如此便降低了消费者“无意的”消费。

众所周知,商业气氛的烘托需要人气,如何鼓励人们走出家门,让其愿意更长时间地停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针对以上问题,商业建筑在面临着网络经营的巨大冲击和自身存在问题上应该如何改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改进。

3.1 增强体验感

与网络营销相比,传统商业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体验感,这是网络营销中所缺乏的,人们对商品的体验来自于视觉、触觉、味觉等感受,单纯的文字描述与图片表达是很难增加人们的信任感的,所以产品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餐饮店,如果人们不仅可以在店里享受到美食,还可以亲自体验到食品从原料、制作、加工、成品的整个过程,人们还可以在此创作不同的口味,人们对美食除了感官上的享受,还有参与者的特殊情感,朋友或者家庭聚会在此进行,不仅实现了聚会目的,感情的投入也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过程。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理念除了对实体商品的要求,对消费时的心理感受也逐渐重视,包括社会交往、休闲娱乐、视觉刺激、放松愉悦等心理体验,它是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开始关注的情感价值的全新消费模式,是人们需要得到精神愉悦的心理驱动下形成的,是以精神享受为前提的,其核心是为了极大地满足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精神的愉悦感,巧妙地满足了消费者需要细致、体贴的爱护,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得到立体的享受,创作出令消费者精神愉悦的享受空间。

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价格,例如自制一杯咖啡,成本价不足一元,在快餐店的一杯咖啡大约10元,在咖啡店一杯咖啡几十元不等,同样的产品,价格显示了巨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消费场所提供的环境、氛围、服务不同所致,并且这些外在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体验融入到了咖啡的价值体系中产生了价值。对环境的渴望促使人们融入到环境中去,博物馆展览式的商业环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体验,消费者需要和环境、商品产生互动,商业建筑创造互动环境,从生活和情景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和心理认同,有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

3.2 增加商场建筑开放空间的营造。

普通的商场经营是尽量的扩大商铺面积而压缩公共区域,并且不重视公共区域环境的营造,如此容易给消费者形成心理压力,也极易将每一次的购物过程变成体力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无法享受购物过程的愉悦,而新的商业建筑则是尽可能地扩大公共空间,增添自然的感受,远离人工环境的束缚,人们可以更加享受逛街带来的自由感,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公共区域休息,任何时候都可以从食品店买来食物、从酒水店买来饮料,然后和朋友们自在地在公共区域享用,可以一边聊天、一边欣赏街景,这种犹如郊游般的自在心情,温馨而轻松,朋友之间的聚会也可以相约到此,这样吸引了人流,人们也愿意长时间地停留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此看似公益的设施也会引发人们消费心理。南京水游城就是典型的案例,它的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地下一层到地上五层有着不规则、曲线形的商业走廊,在地下一层,设有一条结合建筑形体的“水系”,贯穿整个建筑始终,在建筑中心部位设有水中表演舞台,观众可以从不同高度、不同方向观演水上表演,可谓商场一景,水游城也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商场的营业。

3.3 主题文化的设置

商业环境的营造应有一定的主题性,它是将一定的文化底蕴与人们的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为消费者带来了愉快、舒适、体贴的环境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找到了一定的心理寄托,创造一种人文情怀。环境的主题可以是多样的,本土文化、历史文化、品牌文化甚至产品文化,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次独特的文化体验,主题环境的营造往往具有主题鲜明的特性,并且是连续的整体,这样的主题文化更能增加消费者的认同感与投入感。例如“上海新天地”就是一个成功运用本土文化的商业案例,它以上海特有的石库门为基础,综合餐饮、娱乐、购物、会议、展览等多种业态,中西交融、和谐发展,以上海小资、国内外游客和在上海居住的外籍人士等为目标消费群体,最终形成国际化时尚、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建筑作为商业行为的载体,本身对其没有绝对的约束性,但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基于一定的主题文化的建筑空间却是吸引人群的一种方式,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建筑空间与环境是促成商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

第9篇:商业发展趋势范文

个人业务的分类

按个人业务服务形式划分,个人业务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个人储蓄业务

由于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正在受到极为严重的冲击,这使得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将业务经营重心逐渐由批发业务转向个人业务,服务对象则相应由大公司、台伙企业及社会公共部门等转向以个人和家庭为主体的社会公众,这也使得商业银行个人储蓄业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经营历史较长,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有50%以上是来自居民个人及家庭,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个人储蓄业务量、从业人员及技术也比较高,创新品种也相对较多。不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人储蓄服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个人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通常也称信用卡。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1日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卡是指由商业冶邮政储蓄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三)个人代收代付业务

个人代收代付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清算功能和结算网络,接受客户的委托向第三方代为办理指定款项收转,支付的业务。它在大中城市已有了较大发展,其品种、项目、规模日益扩大。从工资业务看,具有一定规模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社会机构都可以成为业务委托单位。按照收费方式,代收费可分为临时收费和定期收费。许多行政事业性收费,如各种学杂费、罚没款等,属临时收费;许多公共事业性收费,如供电、电话、煤气、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属定期收费。

(四)个人理财业务

个人理财业务是专业机构为个人提供的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综合性理财服务。就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个人办理的各种个人银行结算业务;银行根据个人的财产现状,为其提供的投资理财服务;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贷款业务;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各种信息咨询服务以及保管箱业务。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理财业务将在网上操作,可以大大见地银行经营成本。而且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品种将更加丰富。

(五)网上银行业务

网上银行业务是指银行借助客户的个人电脑、通讯设备或其他智能设备,通过因特网、其他公用信息网或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业务和有关金融服务。网上银行在我国的发展仍属于初期阶段,主要表现在起步晚、业务品种少、交易量少,但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新领域。

个人业务的不足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经过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还不够健全,技术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业务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因此,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1、绝对规模小。无论是发卡量、交易量、特约商户消费量、代收付业务结算量,还是个人消费信贷总量等个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明显差距。

2、国际市场份额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基本局限于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很弱,国际市场份额小。

3、业务比重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占银行业务的比重平均不到30%,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超过50%的水平。

4、服务和管理工作较为落后。这主要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技术服务手段较少、管理经验不足。

5、中间类业务开展不够。如联名卡,它是由银行发卡机构负责发行,企业负责提供特殊的服务或折扣优惠,卡面带有联名各方的名称和标识。虽然国内部分商业银行都有发行联名卡,但是联名卡的发展力度不大,使人们对联名卡了解较少。另外,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前景还有很大,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对它的开展不够,因为,网上交易涉及许多安全问题,所以商业银行要在系统安全问题解决下,才会大力发展网上证券交易。目前,招商银行的网上证券交易开展的比较成功。

个人业务的发展趋势

由于商业银行是经济中最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银行为客户或个人提供存款、贷款、汇兑及结算等业务,银行的这些服务满足了经济的需要。但是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个人和家庭收入与财富的不断增加,个人的经济生活不再只是简单的消费、储蓄活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金融中介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的多方位的服务,银行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服务种类;扩大服务范围及规模,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

随着银行卡资源的不断丰富,银行卡功能的不断健全,人们持卡消费意识的增强,银行卡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年,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总趋势是保持品种创新的强势,满足客户的细分需求,不断拓展和完善功能,以全面捉高质量和培育知名品牌产品作为重点。对于上述总的发展趋势,可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确保我国银行卡业务更上一层楼。

1、继续保持开拓创新的强势,并加大培育银行卡品牌的力度。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产品品牌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竞争因素,它是企业产品质量、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标识,凝聚着企业管理、技术、营销、创新等方面的智慧。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要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目前各发卡机构已开始重视银行卡附加服务功能的拓展,正在抓紧开发IP电话、预定酒店、自动缴费、自动购物指定商家消费打折等功能,可以说,我国银行卡正在以越来越多的品种、越来越完善的功能,点点滴滴地向人们的生活渗透,并将日趋完善,这也预示着我国银行卡产品创新、功能完善的未来发展方向。

2、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的实现。银行卡最早出现的形式是信用卡,但在我国由于没有个人信用机制和人们消费观念存在差别,银行卡只能走信用卡一借记卡―信用卡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信用卡引入我国初期,人们对信用卡的透支风险认识不足,导致了部分信贷资产风险。因此,在人民银行对国内银行卡业务进行整顿后,各发卡机构将银行卡的工作重点转向对全国通用的借记卡功能的开发和完善上。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用卡意识的增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速度将会再次加快,地位得到逐步提升。因此,我们要适时地推进信用卡业务重新发展,使所应具备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争取真正信用卡的实现。

3、加速银行卡业务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银行卡经营机构公司化和相应服务社会化、专业化。银行卡经营机构是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直接承担者。集中式的经营管理模式,有利于规避银行卡业务风险,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保证银行卡业务高效运转。同时,以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为标志,银行卡外部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已加快,在不久的将来,商业银行信用卡部门承担的制卡和送卡、ATM、POS的安装和维护、特约商户的发展与管理、外币卡受理收单业务等相关服务,都会发展到由外部专业化服务公司来经营,实现社会化管理,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率。

(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广阔

1、帮助个人理财。现在市场上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品种很多,有股票、国债、外汇买卖。保险、基金、房产等,这些品种的风险、收益、操作特点均差别很大。特别是这几年,投资市场发展很快,一般居民由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很繁忙,不可能有时间来仔细研究所有市场的投资规律,这就需要借助专业人士钓经验,合理配置资产,优化投资结构,寻求最佳的投资组合,以尽量实现投资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特点,保护自己财产的保值、增值。

2、推动理财市场的专业化发展。只要我国的国民经济能保持稳定增长,企业效益能逐步改善,证券投资市场有较多的盈利机会,中央银行继续维持现有的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只要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尤其是信用消费、鼓励投资的政策,必然有越来越多居民投身到投资市场,而这就必然会刺激专业理财市场的不断壮大。社会发展必然是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过程,西方国家的居民很少有人是直接自己去投资,而是通过财务策划师的建议甚至实际操作,科学地选择投资品种。中国未来的理财市场必然也是走这条道路,将会有更多、更专业的财务策划师出现在个人理财市场上。

(三)网上银行的兴起

网上银行的兴起有其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持,是客观的和必然的。它是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代表着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不仅给银行业带来无限生机,也给客户带来无限财富,给用户带来极大的生活便利。因此它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网上银行未来的发展有着雄厚的物质条件:这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各行业的普遍应用以及电子商务活动的广泛兴起。

我国的网上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首先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金融电子化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全力推进,电字化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国家公用信息高速公路已投入巨资启动;其次,上网人数猛增;再次,我国金融业务目前已由手工处理全部进入电算化处理,大中城市商业银行电子化由单用户、多用户、分布式处理,正迈向数据集中方式处理,人民银行卫星电子联行系统已遍布全国各地、日均处理业务近10万笔,金额达数百亿元;最后,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批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些都为我国网上银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