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百家讲坛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毫无疑问,最大的受益者可能就是中学生了。中学生渴求知识的天性和理解能力的受限,使他们自觉地亲近了《百家讲坛》。午休时间,子夜时分,他们都醉心于电视面前,沉迷于经典之中。这样一来,就给中学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机遇。它本身就富含多种营养,若能利用好这个节目,正确引导,合理扬弃,认真消化吸收,我们的三尺讲台必将有新的活力,我们的学生必将受到更为深刻的影响。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呢?
首先,引导学生将讲坛知识与日常所学相结合,对课本进行重新解读。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同学们除对字句的理解外,还可以感受到陶潜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甚至会发现这种“乐天知命”思想的消极一面。而于丹的《〈论语〉心得》却指出:“陶渊明的意义,不在于在诗中构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于丹接着指出:“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这样来理解课文,显然就深了一层。又如,“以德报怨”这一成语同学们耳熟能详,它讲的是宽恕、包容。但《〈论语〉心得》却说: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以何报德呢?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这样理解,就更全面了。
其次,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思维习惯,提高其认识水平。中学生心目中的曹操就是一个奸雄,令人唾弃;但易中天先生经过分析却认为,曹操本来是想做英雄的,可惜那样的社会条件却不容许他去做英雄,另外他的奸雄也有可爱的一面。易中天读出了史书背后的东西,其思维的大胆、论证的精密对我们深有启发。都觉得《庄子》深不可测,但于丹讲评时将经典回归现实的思路,会让学生对名著产生一种亲和感,让学生思考问题时会有一种“事不同而理同”的顿悟。《红楼梦》“正因写史,转成新鲜”的创作特点,会让同学们误认为贾宝玉就是曹雪芹,刘心武先生严肃指出这种想法的错误,但又指出其合理性,它可以让我们借助贾宝玉的故事来探索曹雪芹的经历。这样的见识显然就高了一筹,它显然可以指导我们将此道理运用到对其他名著的阅读上。
第三,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百家讲坛》众流派给我们提供了各式语言范例:易中天的亦庄亦谐,刘心武的亲切朴实,于丹的新鲜明净,马瑞芳的亲和严谨,都最大限度地对学生诠释着语言的魅力。请看学生作文:“大千世界,如此华丽。生命的多彩,正在于对心灵的乐土的追寻,‘舟摇摇以轻飏’,智者善于把自己心灵的小船摆渡到了生命的彼岸,找到了那片乐土。而生活中却有太多的人迷失在这一岸,永远失去了对岸的精彩。”点播到位,使得这段文字的语言运用简直可以和于丹乱真。
第四,在古诗词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我们古代所创作的那么多的诗,我们怎么样来鉴赏呢。这个鉴赏,是实事求是的,是谨慎谦虚的“鉴”,而不是狂妄的,我们学古人的东西,不要死在他句下,要活,要体会他所说的是什么,归结一句话,形式上写的像诗的,不一定是诗,会写诗的人不一定是真诗人。 我们有一句成语叫“多愁善感”,多愁者多情,这是讲诗人的感受能力,感觉敏锐。如果不多情善感,他也做不了圣贤。举一个例子,孔子《论语》里两句最简单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看到水的流动想到了时间的消失,这是诗人的感受。还有一个例子,杜甫有一句话,他说“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诗人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如果诗人不敏感,他能够从一片落花来落笔吗。周汝昌鉴赏唐宋诗词给我们的启发是:现在我们鉴赏古人的诗词,我们一定要活,一定要用脑去感悟。
第五,学生们最大的感受可能还在于主讲人本身。主讲人渊博的知识,喷涌的才华,个性的谈吐,独特的人格,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此出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主讲人的求学经历,比如:易中天坐拥书城二十年才有了今日的学术辉煌,王力群潜心钻研四十载才赢得了今日的厚积薄发。名人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一样要付出时间,经得住寂寞,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求学态度的再教育。还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刘心武虽没进入名牌大学,没能受到正规的学术训练,但能够自强不息,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的经历,实际上启发我们,每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和能力。这样的事实才最有说服力。
“百家讲坛”讲出了两位轰动全国的人物――讲“三国”的易中天,讲《论语》的于丹。一男一女,一南一北,可谓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在这里,我无意评述两位当红的电视名人讲得好与坏,单论对《三国》和《论语》的研究,鄙人远不如二位研究得深。
“百家讲坛”受到众人的追捧,足以说明一点,读书的习惯和风气已经远离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
读书需要恬然的心态,静谧中,一杯清茶,手捧墨香,于字里行间,走进一种你的领悟和想象。读书最大的乐趣就是参与,在参与中想象,灵感就被激活了。掩卷之后,思想仍然在活跃中,并努力试图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眺望远方。思想也就被伸长了,心也长高了,而读书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就浸润到我们的生命里。生命之源便丰富而厚实起来。
读书需要一种境界,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和境界没有十几年的工夫,是体会不到其中深层的乐趣。这种乐趣会引领我们曲径通幽,进去后,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现在能体会到读书这种优雅兴趣的人越来越少了。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了读书的心境。于是,易中天、于丹等便呼之欲出。
在电视面前,我们是被动的,不需要思索,享受着把身体放松在沙发上,想听就听上一段,不听,也不会影响人家讲下去的乐趣。
我们都知道,在一本书面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需要每一个人自身的悟性。在电视面前,这种见仁见智都被一条标杆拉平了。这是电视的需要。电视就是电视,书就是书。
易中天的《三国》和于丹的《论语》是他们的,而不是我们的。
电视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惰,懒得我们都不肯思考和想象了。于是,我们就让这些被别人吐出来的“渣”所淹没了。
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审美,都用一把剪刀齐齐地裁剪了。仁者不仁,智者不智,处于一种群体无意识的现状。没有了思考,也没有了甄别。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不能去怪电视。毕竟,电视是我们人类创造出来的。
“国学热“在争议中不断延伸和扩展的现实,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人们对于具体的文化传统的兴趣越来越强烈。而且随着这一波全球经济变化中中国的影响力和实力的凸显而有了越来越强化的趋势。同时,这也是经历了三十多年来中国内部在市场化的过程,人们对于具体的文化传统具有的精神和社会意义的新的需求的展现。虽然对于“国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多有争议,但“国学”这一概念实际上一直是和“西学”相对而存在的,是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受到西方冲击之后传统中国文化的总称。在传统中国,这是人们占有的“知识”的全部,而现在当然只是知识系统的一个部分。同时,这些“知识”在中国二十世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也经历了现代学术方法的整理和现代学科建制的重新安排,已经和它的传统的形态大不相同了。一般来说,在现代的学术机制之下它已经分散到了各个具体的学科之中。传统的哲学在中国哲学史的学科之内,而传统的文学则在中国文学史的学科之内。因此,许多人感慨现在的学者“国学”功底不能和过去相比,其实是历史条件和学术方法已经完全不同,已经没有可比性了。
“国学”今天的兴盛,则是在普及的领域里综合这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于充实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日常生活领域的应用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人们往往感受到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国学”的教育往往有所不足,而公众对于这些可以代表自身的文化特性的传统情有独钟。它的吸引力从企业家上的“国学班”,青少年的读经班,横跨社会的不同层面。从今天看,“国学”的普及基本上是在下述三个领域中活跃的:
一是在精神上丰富我们的价值观。传统的中国以儒家为中心的主流价值,超出了传统社会的限制,对于面临着剧烈的变化的人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吸引力。它会对于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理解社会和自我、人与自然等关系发挥相当的作用。如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或者于丹的演讲其实都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加以普及化表述的尝试。
二是增加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趣味。随着社会的普遍丰裕,中等收入者或者作为中等收入者后备军的青少年有了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和条件。于是诸如昆曲、汉服、古董收藏这样的特定的传统趣味开始有了自己稳定的爱好者。而像易中天或者袁腾飞这样的讲课,其实也是让公众对于他们略有了解,对不熟悉的历史有所体会。这些具体的情趣和爱好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具体化复活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三是传统的健身、养生、保健等知识的传播吸引了公众。这些知识其实一直有相当的群众基础,但现在随着“国学热”,这些知识也成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和畅销书的重要部分,形成了极大的声势和影响。原来一般以专业的西医如洪昭光教授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讲授的健康知识,已经转化为对于中国古代养生典籍的阐发和解说。
应该说,这种扩展中的“国学热”对于公众了解他们已经不太熟悉的传统,其实是有所裨益的。但现在的“国学热”其实也面临着深化和升级:一方面,在公众有了兴趣之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全面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已经成为可能。但公众已经感受到缺少从普及到深入的书籍。缺少由热闹转向深入理解的书。其实在我看来,在现代学院体制中受过充分考验的书,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是一部传统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将这四卷《古代汉语》细读和掌握之后,其实对于“国学”的基本内容就有了一定的把握和自学的能力,自己也能进入“国学’的世界中徜徉了。另一方面,我们在注重“国学”修养的同时,也还是需要对于人类知识的多样和丰富有更多的理解,对于来自西方的知识也应该有相当的兴趣。钱钟书先生所点明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观点还是值得我们仔细体会,人类的知识其实既有差异,也有一致。因此,在对于“国学”感到兴趣的同时,也对于其他人类文明的成果保持兴趣,其实对于健全人格的养成和知识结构的合理化都有好处。
鉴于此,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通过多种形式,以经典诵读为载体,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传统文化扎根在素质教育这块土壤中,让孩子们在中华经典文化中学习语言文字、学习国学、体会真、善、美,学会做人,学会生存,雕琢心灵。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做法,与各位商榷。
一、做好引领,转变认识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多数家长和学生处在阅读的盲区之中,对阅读认识不够,认为阅读是浪费时间,只有考出好成绩,升入重点学校才是重要的,忽视了阅读对学生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但是没有坚持下去,读了几本书,认为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就放松了对阅读习惯的培养。这种认识很显然是不正确的。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蒋昕捷,受到当年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高度赞扬,“相当难得!前途无量!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 她的成功,是和她大量的阅读分不开的,她5岁就迷上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小学就读过很多遍《三国演义》。而对于那些一提起写作就咬笔尖、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说教素材,俗话说“肚中无本,难下清水”,正如朱熹诗句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子曰:“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同化矣。”可见环境对学生的成长直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块黑板,不放过任何一处可以利用的空间,通过板报开设“我的作品”、“成长的足迹”、“我读书我快乐”“每日一诗(文)欣赏”、“书林漫步”等栏目;并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小组起名字,如“起航组”、“奋进组”、“圆梦组”等,还在教室墙壁张贴《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古代先贤对话,让教室的角角落落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让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可行的事情。同时,充分利用媒体,让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与欲望。
三、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
为了引领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习惯,我在班里开展了“营造书香班级,享受书香人生”活动。
一是在教室布置“读书角”,让学生随手拿到好书,开垦学生读书的乐土,引领学生每天走进书籍天地,享受书香人生。
二是开展师生共读、同桌共读、室友共读、亲子共读活动,给学生布置一些经典作品,让阅读走进教室、走进家庭、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形成“小手牵大手,同读一本书”的良好氛围。并及时开展“读书交流会”和“写书评”等活动。
三是倡导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栏目,让学生聆听众多专家学者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史记》、《论语》等经典著作的精彩解读,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其深邃的内涵。学期末开展班级“百家讲坛”,让学生成为班内的大讲家,收获阅读经典的快乐。
四是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阅读经典,让书香遍校园,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熏陶下得以净化。
五是开展评选读书之星、读书笔记之星、日记之星、亲子共读之星活动,将评出的星级学生的照片和事迹材料展示在教室宣传栏内,彰显学生个性,激发阅读兴趣。
乐――“放飞心情”,愉悦身心
周前会通常给人以严肃、庄重之感,也就难有快乐可言。为了愉悦教职工的身心,让大家在忙碌了一整天甚至一周后能放松一下心情,我校的周前会第一板块为“放飞心情”。每周周前会的会议主持人(通常提前一周确定)会精心挑选内容:或是我校参加高层次竞赛获奖的文艺节目录像回放,或是央视春晚精品节目再现,抑或是百家讲坛名家讲段,等等。在这短短几分钟的“放飞心情”板块中,会场里愉悦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定会此起彼伏,写在老师脸上的就是一个“乐”字。当然,“乐”字的背后,同样有启迪、有感悟。
励――“感动平凡”,树立榜样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当孩子跨入学校大门成为老师的学生时,老师就是他心中的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正因如此,我校要求每一位老师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好的,自己要做得更棒。为了能激励先进,树立榜样,我校每周表扬上一周的“魅力教师”。“魅力教师”由各年级部、处室推荐,推荐理由就是该老师在上一周中的“闪光之处”:可以是每天课间的认真巡查,可以是楼道值日的按时守候与严格管理,可以是随手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片废纸……具体人员则在民主推荐基础上经校长会办确定。每周一般推荐两名“魅力教师”,在周前会“感动平凡”板块予以公布,并颁发纪念品(礼袋上会打上推荐词)。每周“感动平凡”板块总能给每位老师带来期待,带来感动,带来激励,更带来一份工作激情。
智――“分享智慧”,促进成长
为了增强周前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有效提高全体成员的参会效率,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周前会特设“分享智慧”板块,增加了互动交流的研讨环节。即:每周提前安排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在“分享智慧”板块与大家交流自己教育、教学或教研工作的心得体会。发言者可以是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也可以是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或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因而,周前会“分享智慧”板块也就成为大家交流互动的平台、展示自我的“魅力讲坛”。大家都在智慧中成长,智慧也在成长。
导――“校长寄语”,引导前行
【关键词】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 技巧策略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重要栏目,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由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索三部分组成。编者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既能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事迹、风格流派、取得的艺术成就等方面的情况,又能深入一个点,明了其某一代表作的故事概貌、艺术特色,进而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但是经典名著普遍存在篇幅较长、结构复杂、内容繁复、思想深邃的阅读难度,古代作品还存在白话文和文言文之间的阅读障碍,而外国作品则于中国作品存在着明显的思维方式、写作习惯、情感特点、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别。以上种种现象都是目前学生不喜欢阅读名著、不会阅读名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授之以相应的阅读技巧、有效提高阅读水平便是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此,我谈一谈在教学中摸索出的一点经验,以抛砖引玉。
一、课堂精读与课余泛读相结合
高中新教材里选用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片段,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资源来为名著导读服务。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为例,课堂内,教师可以点拨学生阅读这一精彩片段,促使学生理解小说“逼上梁山”的社会主题和林冲由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过程,掌握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同时教给学生精读的阅读技巧,例如圈点、批注、对比阅读等。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泛读《水浒传》全文。这种方法可以在课堂内提高阅读的质,在课堂外补充阅读的量。
二、文本阅读与影视作品阅读相结合
高中阶段让学生通读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一类的大部头,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又费脑筋的事情。为了解决“读不完”的问题,我会先选择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欣赏,然后补充文本阅读进行对比鉴赏,引导学生充分领悟和体会原著文字的独特韵味和审美价值,最后推荐学生欣赏剩余的影视作品,以便对整部作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例如,《红楼梦》篇幅较长,人物较多,深奥难懂,难以记忆,学生兴趣不高,以上情况就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先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片段,这种方法既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在阅读时突出重点篇目,兼顾全文情节。又如中央台《百家讲坛》播易中天的《品三国》,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感受战火纷飞、三国鼎立的汉末社会图景,在时尚中体会古典文化文学名著的魅力,学生会喜闻乐学。
三、个人阅读与名家评论相结合
经典名著普遍存在着篇幅较长、结构复杂、内容繁复、思想深邃的阅读难度,而目前高中生的阅读理解力又不高,“读不懂”成了制约名著导读的瓶颈问题。因此,适时地补充与文本相关的名家评论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领悟、理解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学会思考,最终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我在给学生推荐阅读作品的时候,同时会推荐“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中“于丹说《论语》”“刘心武解析《红楼梦》”等讲解深入浅出的节目或一些评论性的书籍以供参考借鉴。
四、东西方经典对比阅读相结合
对比阅读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这种阅读方式我一般向学生推荐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章。例如同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王蒙的《春之声》,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产生于同一时期的诗歌作品《诗经》《离骚》《荷马史诗》;也可以将鲁迅的《祝福》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表现主义小说《变形记》进行主题思想方面的对比阅读。
五、校园阅读与终身阅读相结合
著名作家二月河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当作家的,在写作时一定要“目中无人”,提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后,小子天下老末。他就是以这种“目中无人”状态,成功地创作了《落霞》三部曲,在历史帝王小说方面独步天下,无人可及。而在现实生活中,二月河就和个普通的老农一样,常在街头看人下棋,和人聊天,到菜市场与小贩讨价还价,随和简朴,平易近人。
“目中无人”,常被当成贬义词,谁要是被说成是目中无人,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一副狂妄自大、骄傲自满的样子,如果这是一个人的常态,每天每时都是这样,眼睛长在额头上,见谁都不理不睬,那也确实很让人讨厌,很难与人相处。但是,一个人在刻苦学习时,在精心创作时,在科研攻关时,在激烈竞赛时,如果做不到“目中无人”,常被别人干扰,心里老想着张三、李四,常有人影在眼前晃动,就很难聚精会神,无法轻装上阵,自然也不会与成功有缘。
“飞人”刘翔在比赛时,如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眼睛只有百米开外的横线,最多用余光扫一眼两边的对手,只有当他目中无人了,才能一骑绝尘,首先撞线。如果他“目中有人”了,那也就意味着他被人超越了,他就只有屈居人后的份儿了,庆幸的是,这种情况眼下还不多见。
演员在台上演戏时,台下是一片黑,全部灯光都打在台上,打在演员身上,演员往台下看时是看不见人的,这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演员要目中无人,全神贯注地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被台下的各种情况所左右。老演员在教诲刚上台还有些胆怯的新演员时,往往就对他们说,你就当台下的观众都是一个个萝卜、白菜就行了,该咋演就咋演。这固然有些不敬,但话粗理不粗,其实还是一个目中无人的道理。
央视“百家讲坛”是眼下最引人注目的一栏电视节目,登上讲坛的既有大名鼎鼎的作家、学富五车的教授,也有名不见经传的讲解员、初出茅庐的小导游。而对于一个年轻新手来说,要想讲得成功,发挥出自己水平,也须做到目中无人,唯我独尊。在轮到你发言时,就别再想着什么于丹、易中天,我就是老大,我就是主角,别人都靠边站。反之,如果那些名家的身影老在你面前晃悠,你这一讲肯定要讲砸。
【关键词】 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主张将整体掌握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职业教育、终生教育融为一体;充分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情感教育”等教学理念。目前正在进行的新的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积累,我通常都是在“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中采取列举事例,正面引导,步步递进的方法,使情感培养水到渠成的。
1 实施情感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教学氛围
1.1 深入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也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把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设一种宽松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将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拓展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这也是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渠道之一。
1.2 用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育。我在授课时不仅在学生正确回答完毕问题之后给予“Good!Excellent!”之类的肯定,还设置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以调动“暂时后进生”的积极性,以致不产生“被遗忘的角落”。如讲完单词,优生领读数遍之后,让“暂时后进生”朗读,鼓励其大胆而正确地发音。在做游戏时,让他们登台做简单的表演,在其紧张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说:“It doesn’t matter. Think it over.”在其答错的时候,微笑着对他们说“Be careful, you’ll do it better .”这样以来,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动力就会被挖掘出来,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从此树立和提高。
1.3 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上课时要充分发挥英语的非语言优势,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乏的便是一种交际环境,这便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课堂尽量多地使用英语,这可在课堂上形成英语氛围,以有助于语感情感的培养。例如老师:“Wh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please? Put up your hands”时,可举起自己的手予以示范,同时满含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全班;当老师说:“Say it together”时,可以双臂前伸,掌心向上,抬起双手,作鼓励状……长此以来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学生必会掌握这些语言。“非语言”因素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语言因素更加淋漓尽致,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4 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体现教学法的多样性。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在每结束一单元后,即组织学生用小组讨论方式,就本单元包含哪些方面的德育情感内容讨论。学生各抒已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心与心之间进行广泛交流,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英汉交叉运用,气氛热烈,既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他们的思想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2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进行情感教育
英语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对学生情感培养有着独特的功能。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
2.1 结合纪念日或重大节日,开展英语角活动。如五一节、国庆节、教师节、母亲节、妇女节、圣诞节等等,学生记忆深刻。
2.2 开展各种类型的英语竞赛。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竞赛,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的英语知识,加强听、说、读、写的活动,增强英语实践机会。如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个平台,组织学生参加英语钢笔字帖比赛。
2.3 利用学校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情感教育。在学校校本课程研发专题活动中,模仿中央电视台举办英语“百家讲坛”系列活动。在 “百家讲坛”活动之一----《世界电影之旅---音乐之声》中,同学们用流利的英语从不同的角度对经典英文电影电影《音乐之声》作了精彩的评析与再现;同时在活动中主持人全由学生担当,中英双语主持,个人激情演讲,经典片段回放,名曲现场演绎等精彩环节精彩纷成,赢得师生的热烈共鸣。学生在参加《世界电影之旅》展演活动中,学生自己表演〈世界电影之旅〉中的许多感人的电影片段,切身体会电影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从中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国际主义情操,接受了国际主义情感教育。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参与同学的扎实的英语素养,优秀的拓展学习能力,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大社会,大课堂之中。
2.4 利用国际交流机会,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情感教育。我校与美国诺沃克中学是友好学校,我用学校定期举办中美两国中学生联谊会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使中美两国的中学生对彼此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异国的文化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切实地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魅力,并且在欢歌笑语中加深了交流,增进了友谊。同时从中感受到世界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国际主义情操,接受了国际主义情感教育。
总之,在“英语七步整体教学模式”下进行英语情感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只有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坚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有意识的、自然的、有机地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国红.《师生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5).
[2]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
《蒋勋说唐诗》是一本演讲实录,是蒋勋演讲、别人整理的。共分十v,着重介绍了《春江花月夜》以及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五位诗人的作品,选作充分体现了作者蒋勋的个人审美情趣。书中不仅介绍唐诗,也详细地介绍了唐朝不同时期不同的风气、政治和大众的思想习惯。这让我以前有很多不理解或认为诗人写得奇怪的地方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体会到:正因有盛唐的歌舞升平,思想开放,才会有“诗仙”李白的潇洒浪漫;正是在安史之乱这样的战乱时期,才有了“诗圣”杜甫这般的忧愁悲愤;晚唐繁华落尽,才有了“诗魂”李商隐的感伤嗟叹……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伟大,作者则带领着我们去真正理解,感受了这份伟大。本书的语言风格有点像《百家讲坛》,娓娓道来,很适合大众阅读。
蒋勋在书中说:唐朝为什么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唐诗里有一种灿烂与华美,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是一次露营,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回来安分地去遵循农业伦理。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因为会觉得这一年回想起来,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
唐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如果有机会穿越,或选择生活的年代,我想回到唐朝,看看开放、包容的长安城,在长安酒肆,与胡人吃酒,听诗人吹牛。唐代的贵族气质和豪侠气概,是中国文化的异类,这与李唐家族的胡人血统有关,也跟文化融合的大时代有关。那时的审美健康而包容,多元文化并存,就像文艺复兴时代,艺术观点截然相反的画家可以成为朋友,豪迈的李白与入世的老杜因杰出的诗艺互相欣赏。
蒋勋在书中还道出了读诗背诗的真谛所在:“我希望这首诗可以是被忘掉的东西,有一天把它忘得干干净净了,也许在某一个月圆之夜,在某一个角落,忽然一个句子跑出来,那个时候才是这首诗影响最大的时候。”“好的诗不是专业研究的对象,好的诗是活在口边的,它常常被人脱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刹那的状态和体验。”“希望大家读过这首诗,一走出去就忘掉,把它忘得干干净净,有一天,你不要盼它,它就会回来。它会变成你生命的一个部分,躲在角落里,忽然就告诉你‘江天一色无纤尘’,也许在希腊,也许在高雄,你也不知道它在什么样的时刻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