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专硕毕业后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一门兼具文科浪漫与理工科缜密的学科,它已连续多次蝉联全国第一。
它的研究课题五花八门,从大炮到钢刀、
从铀矿石到科幻小说,这个学科叫做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科技史)。
学术大师心血浇灌
谈起科技史这个专业,就不得不提到科技史发展过程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北科大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老师向我们介绍说:“北科大科技史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时任钢院图书馆馆长的冶金学家胡庶华先生将《二十四史》中一些与采矿、冶金有关的内容工整地手抄摘录下来,冶金科技史研究从此开端。”而对北科大科技史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就是柯俊院士。1978年,他作为“重要的专家”,参与到《中国冶金简史》的编写中,χ泄冶金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后来,在柯俊等人的努力下,北科大冶金史编写组成为学校冶金史研究室,后来发展为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也就是如今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前身,开展了大量冶金史方面的研究。
作为北科大科技史的“坚定基石”和“学科担当”,柯俊院士除了不遗余力地做科学研究,还组织小分队到全国各地的考古和文博单位学习和探索,诚心诚意地为地方考古、博物馆和历史工作者服务,“看看他们到底能做什么,怎么去做,能解决什么问题。”
1977年,一件商朝的铁刃铜钺(古代的一种兵器)在河北藁城出土。当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它是人工铸铁之时,柯俊用电子探针等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最终在这件已经锈蚀的铁刃铜钺中找到了镍钴分层的现象,并根据镍在锈蚀中的层状分布得出了最终结论:这件公元前14世纪的铁刃铜钺,其刃部是由陨铁制成的。出色的鉴定工作以及相关论文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肯定。
柯俊顶着压力进行考古鉴定的故事还有不少。江苏宜兴的晋朝周处墓里,曾出土过一些金属片,当时很多权威机构对这些金属片成分的鉴定结论都是“铝”。这引起了柯俊的注意,因为铝是现代才冶炼成功的一种金属,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墓中怎么会出现呢?于是他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去重新检测,结果发现金属片中不止有铝的成分,还有极少量的镁。 镁是一种比铝还要难冶炼的金属,只有在出现电解法冶金技术的近现代才可能存在,所以后来大家都认可这个金属片应是后代不小心混进去的。就这样,柯俊开展成了我国金属文物和冶金遗物的系统研究,并在后来发展了科技考古学,使我国古代冶金史在国际上的地位大为提高。
上世纪50年代,老一辈科学家们成立了“科学史委员会”,80年代,中国学位制度开始,科技史也成为一个学科。1990年,北科大获得了技术科学史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又获得了博士授予权,成为国内第一个技术科学史博士点,后来随着学科目录的调整演变成了科学技术史学科。讲到这里,潜老师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可以说,北科大科技史的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每一步都凝结着柯俊、丘亮辉、韩汝玢、孙淑云、梅建军等前辈的智慧和心血。”
两次评估均第一
如今,北科大科技史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这是从多年的研究实践中自然地衍生出来的。“因为我们经常和文物考古打交道,渐渐发现用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研究并保护下来的需求越来越多,于是从2000年开始,学院调整了思路,从原来‘利用科技史的知识来保护文物’转变成‘科技史研究的一个方向是文物保护’。”讲到这里,潜老师很欣慰:“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积累,我们在文物保护方向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科技史同行们的认可,科技史专业也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在2009年、2012年两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荣获第一。”
这个全国第一可一点儿不是浪得虚名的。“科技史本身是属于交叉性质的,既需要历史背景的学习,又要有较强的理工方向,我们两者兼备,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北京科技大学成立的最初,就是由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等六所著名院校的矿冶学科组建而成的,冶金方面深厚的基础为冶金史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背景,同时也为科技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北科大科技史专业设立的时间晚,“按理说我们上世纪80年代就可以设立了,但由于柯教授对我们专业的要求特别高,总觉得还不够成熟,所以到1990年才刚有硕士学位点。”也正因有柯俊等一批优秀学者的潜心研究,北科大科技史专业一起步就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实力。
“我们的科技史能有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有一两位柯俊这样的大家,他们非常有眼光和远见;另一方面,学校也对我们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北科大是所理工科学校,人文社科相对来说非常不知名,学校也想结合自身特点找到切入点,进行突破。”为此,学院在夯实多位名教授研究的基础上,引进了不少中青年人才,无论在、田野工作还是科研项目中,都显示出十足的后劲。在此基础上,学院还频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2015年,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设立了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潜伟教授当选为该学科评议组成员,这是国内学界对北科大科学史的充分肯定。
除了科技史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还有一个学位点,叫做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它的设置也是结合北科大自身的特点考虑的。潜老师介绍说:“科技史偏重理论研究,文博专硕则强调实践性,它和科技史既可错位发展,又能相辅相成。”
在和潜老师的交谈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北科大科技史专业没有本科生。事实上,对于要不要开设本科专业,北科大探讨了十几年。“一方面,本科的教育很重要,但开设本科教育非常耗心耗力,我们的教职工只有十几位,再加上如今就业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旦办不好对学生也不公平,这让我们无比慎重。”但也正因为没有本科专业,研究院将目标定位在了培养高端的人才上。“我们现在设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还有博士后流动站。”
除了北科大,目前全国开设科技史专业的高校大约有二十余所,如中科大、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哈工大、西北大学等,每个学校的科技史研究都各有特色,侧重点也不一样。“我们的学生主要侧重于技术史,在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方面就业较多;中科大的学生可能偏重于自然科学史,与哲学、历史学有较多交叉;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史注重科学文化传播,他们的学生也更偏重于传媒方向。”此外,不同学校自身的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研究的内容,“比如北大的医学史独步天下;西北大学的数学史开展得比较早;南京农业大学的农学史历史悠久;中科院更是有专门的研究所做科技史。”潜老师介绍。
应用,四个指向
“科技史的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重点。”潜老师告诉我们,北科大科技史主要有四个方向的应用:“第一是考古学方面,第二是文物保护方面,第三是科技传播与科技教育,最后一个是科技政策的研究。”
考古学方面的应用是科技史的一个重点,“以前我们是通过研究科技史帮助考古学研究,现在则是通过考古学来完善科技史的内容。”说到这里,潜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几位博士生的课题:“科技史专业设立博士点以后,有一位博士的选题是‘中国古代冶铁竖炉炉型研究’。在这个课题中,这位同学把计算流体力学的一些知识引用进来,做数值模拟,最后用计算机来实现复原古代竖炉冶炼的过程。”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要知道,对于古代人来说,很多冶炼条件都很不成熟,当时如何冶炼生铁难以猜测,最后这位同学通过大量田野考古调查,参加考古发掘,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出色地完成了@个挑战。
还有一位博士对中的中英火炮做了一些研究。为此,他到全国各地去采集大炮标本,还对大炮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质量等指标做了检测,最后对材料做了详细的评估。“有了科技史这门学科,很多文物都可以通过实证和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了。”
文物保护也在科技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文物有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对文物价值认知当然需要科技史的研究,这是文物保护的前提。”2016年,科技史专业韩向娜老师参与的研究获得了“十二五”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奖一等奖。韩老师所在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可以应用于考古现场的临时固型保护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让珍贵脆弱的文物遗迹在现场得到及时的保护,以争取时间移到实验室做进一步处理。“在考古现场,文物遗迹会因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在出土瞬间因失水、收缩、开裂以及变色而产生破坏,这在过去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此外,科技史在科技传播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潜老师说:“如今,科技馆对科技传播的人才需求量很大。除了做一般的策展和宣传以外,还要仿制一些器物,这些都是我们擅长的,还有就是对文字叙述的把关、影像资料的整理等,学科技史的人做起来都得心应手。”在科技政策方面,“像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协战略研究院等等,它们也很需要科技史的专业人才。”
就业第一大户――故宫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学科,却也有自己的“老大难”。讲到北科大科技史的招生时,潜老师的面色凝重了起来:“可能是我们没有本科生,再加上我们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大,很多人并不知道北科大有这样一个科技与历史交汇的交叉学科,所以我们的招生情况和学校里一些工科专业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便招生并不容易,潜老师依然强调把兴趣放第一位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能招到一些有想法的学生,而不是糊里糊涂调剂过来的学生。真实的科技史专业,是活泼又不失严肃的,除了那些有趣的内容,还有很多枯燥的条条框框,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和投入。”潜老师希望这个文理交叉的专业,以后的生源构成也能够文理对半。“对理工科学生而言,要对文化、历史感兴趣;对文科生来说,则要对科学、技术感兴趣。”
当然,科技史作为一门学科,仅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广博的知识面,能潜心读书,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科技史本质上还是一种历史学,文献考据是搞史学必做的一个过程,不论是做中国史、世界史,还是科技史都如此,这是基础,必须过关。”此外,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对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对于文科同学而言,我们强调田野调查,比如在调查中会有面对面的访谈,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口述历史方面的社会实践能力等。理科同学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外,我们还强调做实验的能力,比如计算机模拟或者化学实验等等。”对于博士生来说,基本要求和硕士生相同,但要求的严苛程度要远远高于硕士生,“要自主地完成知识积累,独立地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最后完成研究内容,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创新点。”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和学院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设备和条件。2015年以来,实验室购置了液相色谱仪、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仪、LIBS分析仪、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史,学院不仅常年举办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还经常请业内专家前来参加读书会。此外,学院还有一个“制胜法宝”――双导师,“我们的教职工只有十来位,而在读的硕博生却有将近100位,所以我们专门从校外聘请一些业界著名专家,以校内校外双导师的形式,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制定研究课题,以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说起学生的就业,潜老师一扫之前的招生之忧:“虽然科技史专业在人才市场上是个小众学科,不像工科一样有很多招聘企业,但就拿在本行业专业对口的就业情况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经统计,近几年来北科大科技史专业就业人数的第一大户是故宫博物院,《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新面孔中,来自我们北科大的不在少数;就业人数名列前茅的还有像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等一些重要的机构,以及中国科学院或者一些科技传播媒体。”
十余年来,从北科大科技史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的共有200多人,其中有不少人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有多个厅级干部,有的还成了省部级领导。“他们毕业后从基层做起,但由于专业赋予的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他们在岗位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毕业后并没有进入对口的工作岗位,但由于科技史文理兼顾的学科属性,即使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依然后劲十足。“科技史虽然是个很小的专业,但我们的同学可以顺利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并且发光出彩。”
在北科大还叫作“北京钢铁学院”时,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柯俊先生就以巨大的学术贡献为科技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代代学术大牛的辛勤耕耘下,时至今日,北科大科技史不仅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在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等应用方面显示出非凡的生命力
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双一流
北科大科技史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这是从多年的研究实践中自然地衍生出来的
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双一流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新面孔中,来自我们北科大的不在少数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独立学院应运而生,但因为扩招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一本、二本的重压之下,三本的学生如何能在就业市场上被单位乃至社会所认可,本文就此简单地谈谈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近年来,由于各类高校不断扩招以及新生的独立学院的高速发展,促使大学生就、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强大呼声,另一方面是人学牛因为缺乏就业指导、职业素质和规划而导致就业困难甚至失败。作为一名的独立学院的思政辅导员,我想就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做好此项工作的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三本学生面临的就业现状
1、用人单位乃至社会的误区
首先,正因为三本是新兴的高校,在社会中还不被认同,或者说很多人还不了解独立学院这样的办学机构,过分追求校效应,过分重视学历,宁要本二本并不优秀的学生,也不要本的尖子生,忽视了就业应聘者本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实际上仃就读于三本学院校的学生仅仅是为高考失利的结果,而他们在毕业后用于市场竞争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并小比一本本的差,甚至有的会更好。其次,地方保护主义的参与。曾经有一位学生,他在回乡就业时,竟遭到当地就业部门的排斥,原因是他们的就、职位是要留给他们当地的生源的。另外,有一些利用关系网络的现象出现,也导致了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
2、独立学院自身的问题
第一,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的学费昂贵,能够在独立学院就读的学生家境大部分都富裕,有很多是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因此,有的独立学院在就业工作完全寄希望于家长。第二,更有部分独立学院的老师和管理者们在思想意识上就认为三本的学生文化素质低、学习能力差,因此,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偏见和负责任的情况出现,课程满常灌、课后辅导、考试不严格、纠错不认真。第三,部分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系统不够完善。由于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有些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漏洞,管理体制还不健伞。目前不少独立学院在队伍建设上都存在着人员不足、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的问题,有的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老师是由思政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离“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3、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正是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境相对较为富裕,在加80、90后基本都为独身了女,这就使他们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在就业择业上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去,不能吃苦贪图亨乐,且家长也不愿意他们到环境相对弱的单位去就业的思想影响了他们在就业中的合理定位和选择,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其次,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这就促使在校不刻苦努力的学生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这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三,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四,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2004年7月23日)报道,2004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难找工作。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人专、本科、硕上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倍率分别为0.96、0.92、0.91,0.87, 1.42。即100名初中生竞争96个岗位,而l00名本科生只有87个岗位可供竞争,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牛‘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第五,求职途径把捧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 “找门路”以捧“铁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成就就业。
二、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的方向
1、独立学院先应加强管理,创立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型”大学。独立学院的学牛与学校本部学生有较大差别,管理起米也相对困难。而且大多数独立学院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材使用、教师队伍甚至是考试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与校本部基本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这不仅不利丁独立学院的发展,而且以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往就业中占优势,因此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次,要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仉。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都是由校本部的教师构成的,这固然节省升支,但很多本部的教职员工在观念上歧视本学生,他们不自然地就将这种情绪带到了课堂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独立学院应着力打造自己精良的师资队伍,强抓“教风、学风、考风”,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考风,以考风督学风和教风,在这样长久的良性循环中,才能培养将三本学生培养成为不输一奉奉的优秀学生,才能使其在就业大潮中有立足之地。
2、独立学院应注重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并开展相天工作
(1)要做好学牛就业指导工作,关键就在于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就、指导工作队伍和就业咨询中心。因此,学校应该在人力、财力、物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而给予充分保证把好入关口,疏通出口关,完善竞争与保障配套、激励与约束结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管理、培训、提高机制,不断优化这支队伍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积极推行毕业生就业指导师和职业咨询师制度,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构建一个校院结合、上下联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这是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相关刊物,提供计算机网络,提供完善的网络资源及各类测评工具;建立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团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专业的建议;召开专场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独立学院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了招生和就业分离,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领导一辅导员一就业中心”三位一体的负责制,确保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阶段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和训练,每学年开的课各有侧重、形式多样、贯穿始终。让大学生从入学一年级开始,便对自己的专业,自身情况有一定认识。这就要求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理论基础,要求就业指导人员在多个学科领域都要有一定的钻研。
(3)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跟踪调查。通过对毕业生在岗位上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了解,掌握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社会对专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
(4)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及学生实习基地。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兴趣、职业能力倾向、个人特征及家庭背景的个人资料档案。同时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与部分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根据学生档案记录的情况,因人而异,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基地实习,通过实习增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5)建立心理咨询系统,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独立学院的学费昂贵,以及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对于性别的歧视,使得尤其是农村学生和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更大。要适当解决这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建支精干的心理咨询队伍。
3、独立学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知识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在综合素质中最为基础的就是突出个人修养的礼仪知识,这种礼仪知识包括个人礼仪和公共礼仪。比如皮肤要洁净,指甲要及时修剪,头发要整洁,口腔要卫生,要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这些细节都是体现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掌握了这些礼节,将有助于大学生求职的成功。其次是公共礼仪。公共礼仪是大学生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工具,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有一个著名的例予就是金利来品牌的创始人曾宪梓在面试应聘者时,出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将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扫把斜放在办公室门口,应聘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能把扫把扶起来。曾宪梓最后录取的是那些达到条件并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他的道理很简单,应试的人进出时看到了倒在地上的扫把,虽然自己不会跌倒,但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人,并且看着也别扭,而他却不愿意弯一弯腰把扫把扶起来,说明这个人不习惯为他人着想,或是不灵敏,而且很懒。如果有能力的大学生因为这件事而与将要到手的工作失之交臂,实在是太可惜了,而作为新兴的独立学院的学生很显然的特点还是养尊处优的日子过惯了,过分鲜明的个性可能导致面试者在面试的过程中忽略了公共礼仪。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力图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和优化教师队伍等方式,推动我国法学教育整体转向和全面转型。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以此为契机,结合法学专业特点和理工院校的自身特色,认真思考理工院校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尽力从法律职业培养角度,从法律思维养成和法学方法训练上,不断挖掘培养对象的职业发展潜力,以科技法学、知识产权法务、企业法务等复合型、应用型职业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自己的法学人才培育优势。
关键词:
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
在高校综合性发展模式下,多数理工院校成为“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以下称“理工院校”),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成为其作为综合性大学的重要学科支撑。但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与政法类院校和传统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培养经验、师资水平、图书资料、学术积淀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法学专业知识培训存在缺憾。但法律工作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法律职业者的知识需求,除了法律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且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相关专业的立法和司法活动频繁,这使得法律工作者不但要掌握法学基础知识,还要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新兴科学技术知识也能把握。“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浓厚的理工学科背景,容易为其特色法学人才的培养提供背景支持,为科技法学、知识产权法务、企业法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学科支撑,容易形成自己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育优势。“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更为理工类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
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
(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简介199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就强调法律培养的职业性、专业化,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法律从业人员通过专门系统的培训,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操作技能,形成独特的法律思维和法律信念。且法律作为社会的调整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纠纷的解决不能单靠法律知识,更需要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1]。即法律职业对法律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单是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更要求社会化;既有着后天训练得来的法律理性判断[2],也有着对更多领域知识的掌握,凭借丰富的社会经验、社会阅历,自由驾驭法律运用,实现法律规范的规范目的和规范价值。但我国目前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脱节严重[3],法科学生的培养过于强调理论性、主张原理研究,忽略司法实务中的法律现象;有关法律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教育教学制度,也由于实施条件不足等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被“虚置”[4],教育、培训效果并不明显。有鉴于此,2011年12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从应用型法律人才、复合型法律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层面,对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做出整体战略性部署,建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以解决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与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的状态,在尊重法律人才培养职业性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法学知识认知、实践能力操作和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才[5],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要求法律职业是一种在经过专门法律训练后、具备娴熟法律技能、具有基本法律职业伦理的人所从事的工作[6]。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是在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方向上强调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性。如何理解该“卓越性”?从字面意义看,“卓越”意指“杰出”、“突出”、“非同一般”。法律学科作为一社会学科,法律本身的知识架构虽然相对独立,但其对应的社会现象却是纷繁复杂、非孤立存在。如金融业务、专利发明、证券业务、法医学、高科技开发和涉外等法律业务,都要求既通法律业务又懂其他专业知识,但能胜任这些跨专业法律业务的法律工作者却极少。也就是说,法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目前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较注重法律知识的通晓而不注重其他专业知识的灌输;加之法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所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是在尊重法律人才培养职业性需求的基础上,强调法学专业学科知识掌握基础上的学科交叉,要求卓越法律人才既掌握法学专业课程本身的知识,也了解与法律事务相关联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工学、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具备法律职业技能,掌握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在内的法律操作技术;富于法律人的法律理念、伦理修养[7],拥有法律正义感、职业伦理观念、法律担当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意识,展示出较强的法律职业发展潜力,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妥善处置不断涌现的各种社会纷争,以较强法律实践运用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复合性和职业性。
二、理工院校“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
(一)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提供了背景支持“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以其深厚的理工优势、科技特色和管理学背景,有着工程学、工学、理学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资源优势,加之注重实验教学,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顺应了卓越法律人才的应用性、职业性的培养需求。若能有效弥补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办学氛围不足的缺憾,积极借助理工院校实践性强的培养特色,以规范化操作的模式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以高校与法律实务工作者的互聘制度、互训模式,从锻炼校内教师实践运用能力和提升校外教师理论功底的角度,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并落实法学实训教学环节,随时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提供操作平台,定将为单一模式法律人才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领域。理工院校的科技背景、实验特色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提供了背景支持。
(二)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理工院校法律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其理工优势、科技特色,将法律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服务、企业管理、基层事务处理有效结合起来,借助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法律+管理”、“法律+经济”、“法律+科技”等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以法律外部知识供给拓宽专业面,打牢专业适用基础,培养专业适应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结构优化等方面整体优化、提高素质、提升适应力和竞争力,注重“复合人才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等[8],形成自己的学科培养优势。具体而言,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卓越性、复合性,可围绕“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这一核心,利用“以工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学科部门齐全的特点,根据理工院校法学专业规模大小、办学特点,按照“基层法务实验班”、“企业法务实验班”、“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等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和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侧重于知识产权法、建筑法、交通法、企业法等专业方向,“面向科技、面向行业、面向基层”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成为既通法律又懂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复合型法律专门人才,实现“法律”与“科技”、“法律”与“管理”的融通,以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模式,满足社会、市场对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理工院校“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科技类”法律人才培养成为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而如何培养“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各理工院校都有自己的模式选择。如有的学校采用“法学专业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模式,要求法律专业学生选修理工类、经管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扩大了法学学生的知识面,却无法对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系统掌握。有的学校采用“科技+法学”本科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要求理工类本科学生在主修科技专业课程的同时,以“2+2模式”在三、四年级或从第二学年下学期开始,辅修法学专业课程。由于辅修课程多半利用晚上、双休日时间授课,辅修专业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和要求都比较简单,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都在四年的学制时间内完成,学习时间较为仓促,无法保证其学习质量,法律知识体系化掌握和法律技能培养受到影响。由此,有的学校采用“科技+法学”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设置“科技+法学”试验班,将“科技”与“法学”两个专业结合起来,用“3+3”或“4+2”的时间完成一个科技类本科专业和一个法律硕士专业的学习,获得科技专业本科学位和法学专业硕士学位。如让本硕连读的学生,头3年完成建筑、计算机、管理、会计等本专业课程学习,第4年在完成本专业毕业论文的同时,进入法律硕士课程的系统学习,第5年完成法律硕士课程,第6年完成法律硕士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法学专业知识,但也因此冲击法学本科、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招生规模;且因为跨专业的本硕连读,需要理工专业与法学专业的相互配合,有些事宜需要不断调和、甚至要工科专业做出让步才行。当然,也有学校依托知识产权研究所、环境资源保护法研究中心、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法与管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进行“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但这种培养多从研究型角度进行,法律的操作性、应用性不足[9]。理工院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的法律人才培养,虽类型多样,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相应瑕疵。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使理工院校“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培养优势得以凸显,也对该卓越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要求。笔者以为,在法科学生大类培养的基础上,根据理工院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按照“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等实验班的模式,制定专门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特色课程,强化实践训练,让学生系统掌握交叉学科课程,以通识教育的视角把握科技活动中的各项法律事务,既强调学科领域的交叉、又注意学科彼此的系统与完整,不失为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笔者将就如何设置法务实验班,如何培养科技类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进行具体分析。
三、理工院校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
(一)依循理工院校学科优势设置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如前文所述,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可根据院校法学专业规模大小、办学特点,“面向科技、面向行业、面向基层”的培养。这实际上也是从理工院校的自身学科发展要求出发考虑的。由于理工院校,特别是地方理工院校招录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所在地区域,学生就业选择多半为回家乡或到家乡附近地域,环境适应较快,往往能很快投入工作。理工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也是如此,毕业后基本上在生源所在地附近的法律实务部门、特别是基层法律实务工作,地区适应期也短,可以较好地满足司法实务人才需求。与此相反,一些综合实力强的法学名校毕业生一般不愿意到基层、特别是到中西部地区的基层法律部门工作。将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基层”,可切实有效地满足基层法务部门的用人需求,也解决了法学学生的就业问题。而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行业优势,又是专门政法院校无法比拟的。所以,理工院校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从“科技”与“法学”、“行业”与“法学”相结合的角度,在法科学生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择优筛选、设置“基层法务实验班”、“企业法务实验班”、“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交通法务实验班”、“电力法务实验班”、“水利法务实验班”、“建筑法务实验班”等,充分发挥理工院校的专业特质、行业特色,从知识产权法、建筑法、交通法等方向,培养懂法律、通外语、晓科技、重运用的卓越法律人才。
(二)确定并优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教育部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16门核心课程。各高校为满足政策要求而纷纷设置了16门核心课程,又在教学学时总量的要求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科特色课程,以致全国法学教育培养方案“一盘棋”,呈现单一性、同质性特点。2013年2月,教育部了新的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也未体现出“卓越计划”分层次、分类培养特点。既然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科技类”法务人才的培养,“面向科技、面向行业、面向基层”培养优秀法律职业者,确可从自身学科建设、培养特色需要出发,在保证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调整现行法学本科培养方案,提升培养学生法律实务能力、法律运用能力的课程比例,形成理工特色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如在理论课程体系设置上,可针对培养对象的行业需求,从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科目,减少在基层法务工作中较少遇到的“国际法”(教育部规定的16门核心课程之一)等课程,考虑将其合并到其他课程中或改为选修课、压缩课程学时。而为应对基层法务工作者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公共基础课或任选课中,可酌情增加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等公共课程,丰富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领域,注意其社会纠纷调解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社会技能的培养,而不单纯局限于法律技能培养。并在教学学时上给予“科技”门类、“法学”门类课程必要的学时保障,不受制于学校统一设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时总量的限制。同时,为凸显“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特质,“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的课程设计时,可考虑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细化,设置“知识产权法总论、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专利与实务、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等系列课程,让“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的同学在本科阶段对知识产权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交通法务”实验班的课程设计,也可考虑将交通法则细化,在“民法总论、侵权法”等课程基础上设置“道路交通安全法、铁路运输法、航空运输法、交通行政法、交通执法实务”等系列课程,形成“交通法务”实验班的课程特色,满足科技类法律人才面向地区、面向行业的培养需要。而在集中安排的法律实践、法律实训环节,除了考虑常规的法学专业见习、“模拟法庭”教学实习、“法律诊所”课程实训和法学专业见习,强调法学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外,还要注意增设非专业实践环节。如可借助理工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实习工厂,安排相关实验班的同学到实习工厂见习,了解技术产品的生产流程、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过程,增强对科技成果保护、转化的感性认识,起到科技技能锻炼、科技意识熏陶的作用。
(三)建设联合培养机制下的“双师型”卓越法学师资队伍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首先要求法学师资队伍的卓越。以“建筑法务实验班”为例,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授课,不仅要求教师熟知建设监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还要求其掌握“建筑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等与建设工程监理相关的专业知识,需要师资队伍专业知识掌握的双向性,要求既懂法律又懂工程、既懂理论又会操作,否则无法胜任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工作。但由于理工院校对文科专业师资的支持远不及工科专业,本身就难吸引优秀法学人才前来执教;而传统法学教育的“纯法学性”,就算现有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也因为其不做实务、不懂理工学科知识,无法将法律知识与科技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令人堪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中“双千”计划的实施,打开了理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门。即理工院校可顺应复合型、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需求,在现有教学队伍的基础上,与地方法律实务部门建立双向互通的联合培养机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即法学院系教师走出校门,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检视法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学校也外聘一批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特别是科技法务方面的实务工作者,如专利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作为实务教师、兼职教师。这些法官、检察官、律师等长期接触法律实务,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对实务人才培养需求往往有最直观的认识和表达,能有效弥补学院教师在实践能力训练指导上的不足。加之理工院校法学师资相较于专门政法院校本身存在较大差距,注重实践教学,注意与校外法律实务部门合作交流、优势互补,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功底又有法律实务经验、特别是科技法务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学师资上的不足,更能形成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性”也由此得到展现。因此,联合培养机制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由学校校内教师与法律实务部门工作者,在教学、科研、就业实习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不仅能为法学学生提供良好的法学理论知识,还以法律实务操作理念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法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并能对法律实务中暴露出来的诸多法律问题进行校内外师生的共同交流、沟通,为该实务问题的解决寻找理论根据,更为法学理论的确认提供实例依据。这不仅是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更是法律职业化需求的实质所在[10]。
(四)注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法律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需要实际解决的问题并非是教什么,而是如何教[11]。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对法律人才培养的整体性战略部署,涉及培养定位、教学理念、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其中,教学理念在培养定位后,对整个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需将良好的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学的自觉行动,并以其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日趋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表现出来。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在把握法学教育共性基础上,围绕“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奉行“不断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发挥理工院校重实验、讲应用的培养特色,借助理工院校的校内实习工厂等实习基地,选择适合具体课程的个性教学方案(如小班教学、个别疏导等,但这需要花费老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注重法学知识的方法论训练。当然,由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学时紧张,不可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尽所有知识,传统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应对学生获取知识需求;而专门知识的方法论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具体方法。
四、结语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的把握,不是通过记忆、背诵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应摈弃单纯记忆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考试方式,借助“法律逻辑思维训练+案例分析经验积累”的方法论训练,强化法律实践操作技能把握,并将其纳入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指标、评价范畴,毕竟职业发展潜力的大小是确立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12]。所以,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在把握法学教育共性基础上,围绕“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结合理工学科培养优势,奉行“不断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注重法学知识的方法论训练,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于其中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大胆思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3]。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了较强的职业发展潜能,才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历练和工作经验积累中胜任司法实务和法学研究工作,才有可能成为理工学科领域的卓越法律人才[12]。
参考文献:
[1]房文翠.知识在法学教育中的属性与效用———兼论我国法学教育知识观的重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6):142-150.
[2]王晨光.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及其局限[J].法学,2002,(6):3-9.
[3]霍宪丹.法律职业素养是“法共体”的基本资质[J].法学家,2003,(6):19-24.
[4]蒋志如.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张力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17.
[5]余涛.从法学的学科属性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法律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法学教育改革[J].朝阳法律评论,2012,(2):113-129.
[6]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72.
[7]喻中.为卓越法律人画像[J].法制资讯,2013,(10):21-22.
[8]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7):31-34.
[9]黄辉,陈祺祎.论“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的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2014,(3):135-137.
[10]胡卫萍.浅议法律职业需求下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Z):41-43.
[11]王爱民.试论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家,2005,(1):125.
[12]龚廷泰.“十一五”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检视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J].南京师大学报.2012,(5):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