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

第1篇: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一)教育质量有新提升教育基础不断夯实

1、幼儿教育规范发展。幼儿教育全面发展,全区每一街道(镇)均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17314人,入园率96%,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开展试办幼儿园的全面检查,审批了51所“试办幼儿园”。召开幼教会议,逐步理顺街道中心幼儿园与村级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使全街道幼儿园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招生、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召开幼儿教育集团化管理现场会,推进了我区幼儿教育集团化管理步伐。组织召开幼儿园课程培训会,编制幼儿园情况一览表,推动我区幼儿教育质量再上台阶。组织参加*市庆“六一”幼儿绘画比赛和教师主题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我区成绩名列前茅。积极开展示范性幼儿园的争创活动,省示范性幼儿园达到6所,市示范性幼儿园达到6所。

2、义务教育全面发展。继续实施“放两头、保中间、活全局”的发展战略,巩固了“两基”成果,基本达到高标准。强化学籍管理,促进了全区学籍管理规范化建设。狠抓了“五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校舍隐患”排查工作。全年投入资金1250万元,如期完成省农村学校食宿改造工程5个项目,建筑面积达11910平方米。投入269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田径场、改厨改厕、硬化绿化及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62个,面积42175平方米。“爱心营养餐工程”和“贫困生扩面工程”落实到位,投入资金270万元,发放营养餐券4746张,义务教育券13946张,资助面达到13.99%。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81%,巩固率达到99.98%。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8.02%。“三残”适龄儿童少年、低保线以下贫困家庭子女均享受全免费的十五年基础教育,由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贫困家庭子女亦享受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投入2万元对20名特困生给予生活补助。

3、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实施高中入学成绩准入制度,设定普通高中、综合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积极推进高中新课改,开展“学科培训——学科调研——成果展示”为模式的新课改活动,组织了12次学科培训,开设了13个学科专题讲座。组织校长、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高中师资质量。出版了四期《课改动态》。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学科研论文。高中教育全面普及,初升高比例达到99.87%,比2000年提高31.2个百分点。普职教比继续保持1:1。

4、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进一步落实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与62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投入134万元,加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校舍建设和教学设施改造。开展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的“双百”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实施*区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心营养餐工程,748名贫困生受惠,总金额15万元,占在校生比例11.1%。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工程,全年投入180万元资助1397人次,占在校生总数的10.5%,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5、成人、民办教育持续发展。5个街道成立了社区学校,城乡成人继续教育网络全面建成;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600名农村预备劳动力参加了技能培训,277人毕业;*职业中专成为全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为全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3053人参加自学考试,实考2726课次,合格1410课次,毕业?人。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对全区130所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年度审查并公布结果。承办了在书生中学召开的全国民办学校品牌建设研讨会暨*省民办普通高中联谊会。加强民办学校调研,努力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教育创新有新突破,教育均衡全面推进

1、教育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召开了“开展教育精细化管理”为主题的暑期校长读书会,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精细化管理。通过聆听专家报告、专家和校长对话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加强了校长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举办了第二届校长论坛,有18位校长走上讲坛,就“教育精细化管理”作了演讲,并聘请了*大学、省教科院3位专家作点评,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教育精细化管理水平。编辑刊发了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专题,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精细化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推广。

2、农村完小建设卓有成效。切实加大完小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协助区政府举行了*区农村完小建设现场会,进一步加快了村完小建设。加大完小教育调研力度,组织开展联系学校及“完小”蹲点调研活动。分6个小组赴全区各联系学校及最基层的村级小学---“完小”,组织召开恳谈会,参与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了解新课程的实施情况,了解师生的思想、生活、工作状况,摸实情,办实事,走访慰问完小家庭贫困学生。加强完小教研活动,开展了全区性的“中心校与完小科研互动式行动研究”活动,召开了完小教科研现场会。加强完小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面向全区农村学校的第十三届星级教师评比活动,提高了完小教师队伍素质。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举行了百万体育器材进校园的赠送仪式,加强了完小体育设施建设;全区共投入560万元加强完小场地硬化和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补助80万元,完成了11所完小的场地硬化,专门补助170万元,维修改造了18所完小校舍。加快了完小的现代化建设,共投入了113万元购买了79台电脑,81套多媒体设备,3200套图书,提高了完小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3、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推进。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站,举行了*区教育心理咨询站启动仪式暨现场咨询活动。选送心理教师外出培训,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全区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网站和心理邮箱,开播校园心理咨询电台,特聘咨询师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成立了心理健康讲师团,开展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心理。制定了*区教育心理咨询站年度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全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4、校网调整工作有序开展。按照校网调整规划,加大了小学校网调整力度,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一是撤并光明小学,将31位在职教师和35位退休教师分流安置到区实验小学、实验二小、云健小学和中山小学等4所学校。光明小学校舍现由实验小学使用,筹建“阳光教育基地”。二是顺利撤并*街道闻裕顺小学和章安街道就岭小学。两校教师得到了妥善安排,学校资产得到了合理利用。三是顺利置换原三中土地,置换所得资金3000万元用于*五中还债,减轻了五中的债务负担。

5、高考组织管理成效显著。加强对三考(高考、会考、中考)工作的研究、管理和指导。组织举行了二次全区模拟高考,首次组织了与杭州市的联考,创新了模拟考试思路。召开了区20*年高考总结、表彰暨质量分析会,下发了20*年高中教学质量奖,明确了20*年区高考目标。组织了区高考研究小组成员、普通高中部分业务校长、教学骨干到上虞、舟山等地学习高考经验,形成调研报告,在全区学校进行交流学习。今年高考再创佳绩,我区文理科上线万人比68.68,居全市第一;文理科上重点线万人比5.13,全市第三,三区第一;市理科状元由*一中学生获得,全市文理科前10名中我区占4名,继续保持三区第一。

6、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开展中小学校长助理公开选聘活动,制定了公开选聘校长助理实施办法,连续4天在7所学校的22名候选人中公开选聘7名校长助理,学校掌握65-70%的评定权力,其中全体普通教师拥有50%的决定权,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当家作主的权利,彰显教育人事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得到了全区师生的好评。二是全面贯彻《*区教育系统毕业生录用和教职工调聘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严掌握新教师录用条件,规范新教师录用程序,做到四公开(政策公开、条件公开、指标公开、结果公开),新教师招聘工作规范、合理、公正、有序,今年共录用新教师75人,社会反响良好。

(三)队伍建设有新加强,德育水平不断提升

1、深入开展名师工程。认真做好市名师名校长的推荐评选工作,经过严格考核,4位教师被评为*市名师,2名校长成为了*市名校长。目前,我区拥有*省功勋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1人,*市名教师27人,*市名校长9人,按专任教师比例居全市首位。创新星级教师评比模式,在农村学校开展了第十三届星级教师评选。共评选出26名教师为*区第十三届星级教师,至此,全区共有星级教师592名。加大了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创造优秀人才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区特聘教师制度,狠抓名师下乡支教工作,扎实做好省特级教师、市名师和区星级教师下乡支教及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工作,充分发挥了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2、强化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建立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制度,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师业务素质和“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和考试;开展网上“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大讲堂”,扩展了培训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了教师年度考核工作,规范教师档案管理;加强新教师见习期培训,141名已毕业转正。组织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对初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开展小班化、多批次培训,提高了中小学班主任整体素质和能力。支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大幅提升,目前,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小学、初中、普高、职高分别达到100%、99.59%、97.51%、90.84%;高一层次学历,小学、初中分别达到81.72%、80.84%,居全市前列。

3、提升校长队伍素质。开展了学校德育副校长全封闭培训。8月,37个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全封闭培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将军事化训练和众多专家的德育报告有机结合,有力地提升了德育副校长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开展全区小学校长提高培训,121位小学班子成员参训。组织35名校长助理和后备干部进行为期3个月的岗位培训,严格校长后备干部考核,取消了12名后备干部资格;加大了对校长班子考核调整力度,共调整充实了23位中小学校长班子成员。提高校长岗位职级津贴,调动了校长工作积极性。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承诺活动和“群体师德创优”活动,把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树立典型,大力弘扬先进教师事迹。举办了第23个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了各级各类先进102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级先进11名,市级先进11名,区级各类先进80名,大力弘扬了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尚精神。开展了*区首届“十佳班主任”评选活动,产生了我区首批“十佳班主任”。举办第二届教职工运动会,加强了教职工的团结协作精神。严肃整治教师有偿补课、违规带生行为,开展了为期2天的暑期中小学师德专题培训,全区36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促进了全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建设,召开了全区教代会现场会,进一步规范教代会全程工作,充分落实了教代会的审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等“四权”。

5、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多措并举开展德育工作。承办了*市德育工作现场推进会,生态德育工作初见成效,《*区中小学“生态德育”的实践与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受到了专家的广泛关注;加强绿色学校建设,开展区级绿色学校评比活动,10所学校被评为区级绿色学校;全面检查全区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落实情况,加强了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国防教育,开展了军训、主题班会、模拟防空演练等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进行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和建党86周年的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演讲赛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办*区未成年人读书节,开展民族精神大讲堂、“好书我推荐”、“读后感征文”等活动,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举办了第一届校园社团文化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办精办好《自主教育》和《*家教》刊物,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四)素质教育有新成效教育投入持续增加

1、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一是加强青少年科技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成功举办区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参加了*省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5个项目获奖;加强中学学科竞赛的管理和指导,7人获*省初中科学竞赛一等奖,占全市的一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二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举办*区第二届中小学生体育节;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工作,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开展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和学校体育人才基地建设,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体育特色学校,2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学校体育人才基地;编制了*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制定了*区百万体育器材进校园实施方案,举行了*区百万体育器材进校园活动,与体育局共同出资105万元,对全区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进行添置、改造,促进了城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2、积极建设平安校园。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全区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都达到了*省“平安校园”创建标准;召开全区性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议和安全紧急会议3次,周密部署学校安全工作;举办“全国第六个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实行学校交通协管员制度;实施“家校通”工程,为学校、家长联系搭建信息平台;开展了二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学生接送车专项整治;积极配合各学校办理投保手续,全区38所学校6万多名中小学生和53所幼儿园近1万名幼儿参加校(园)方责任保险。加强学校卫生工作,5所学校成为*省食堂卫生等级量化管理A级单位,37所学校被确定为各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管理,出台了*区学生食品配送实施方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配送工作;

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年,预计教育事业总支出5.6亿元,其中区财政对教育事业拨款达到25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8.7%。教育附加收入达到3653万元,比上年增长8.4%。人民教育基金收入达到3428万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免杂费,97066名义务教育学生被免除学杂费,金额1059万元,极大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重视教育装备投入,促进教育装备现代化。投入477万元,新增学生课桌椅5215套,新增多媒体设备191套(其中简易49套),新增计算机454台。目前,全区中小学拥有多媒体设备1324套,拥有计算机7040台。多媒体设备基本普及到每一个新课程教学班;学生数与计算机数比达到10:1,各校基本拥有满足教学用的计算机教室,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强督政和督导,指导大陈镇顺利通过*市教育明星乡镇评估,目前,全区所有镇、街道成为*市教育明星乡镇。10所学校被评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

4、关心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开展弱势群体结对帮扶工作。教育局机关60名干部与全区贫困户、低保户一对一结对,开展送温暖活动。局班子成员与10名贫困学生结对,开展资助活动。教育局机关与下陈街道明星村、海门街道建设社区开展结对活动,给明星村4户困难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切实帮助该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权利,联合开展了2次对民工子女免杂费款和营养餐券现场发放活动,近6000人次受惠,金额达40万元,使民工子女享有了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五)依法治教有新拓展,教育形象全面改善

1、学校招生人事工作规范有序。一是严格规范了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开展“招生政策进万家”活动,加大招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召开全区招生考试干部培训会,加强招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各类招生考试过程监督,严肃考试纪律,确保了录取工作规范、有序;严格控制学校招生规模,派出招生督查组,现场监管学校招生工作,并定期开展招生检查,进一步强化了招生监督。严格执行招生收费政策,建立了监督收费的长效机制,实行全程监控,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检查,有效地规范了教育收费,基本消除了教育乱收费现象。二是严格规范了教师调聘工作,顺利完成了20*年全区中小学人事核编;坚持“统一管理、计划进人、考试择优、定编设岗”的原则,严格控制编制,严肃进人计划,严格控制区外教师调入和区外毕业生聘用,从严控制民办学校教师调入;全区学校教师正常调动共79人,其中区内33人;录用新教师75人。进一步规范了教师年度考核工作。

2、“恳谈日”活动积极开展。制定了“恳谈日”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先后在*一中、*五中、*中学、*中学、大陈实验学校和黄礁中心校等学校举行“恳谈日”活动,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落实整改,有效地缓解了教育矛盾,加强了局机关、学校与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我区教育的和谐发展。健全局领导接待日接访活动。局领导接待日每月安排一次,全年共安排了7次,接待了14批次者,积极化解教育矛盾,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教。

第2篇: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一、 实施新体育课程标准

    本学期,新课程改革在南京市中小学全面实施,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本学期体育教研工作的重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抓好课程改革的起步,本学期着重抓了全体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起始年级教学实验,转变教师的观念,建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力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上有所改革、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 举办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班,认真学习课改实施方案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标

(1) 参加省教研室举办的体育教研员新课改培训班

    XX年6月4至7日,“江苏省体育教研员新课改培训班”在我市举办,这是江苏省首次举办的体育学科课改培训,各区县极为重视,积极报名参加。全市共15个区县中小学体育专、兼职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30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不但听取了有关领导及国家课标领导小组专家对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解读报告,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还通过观摩南京市宁海中学窦宁、夫子庙小学卫红、南师大附小任智新课标实验课以及南师大附小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加深了课程改革实践和操作层面的认识,为全市启动新课程改革奠定的基础。

(2) 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新课程通识培训与体育课标培训班

    XX年7月10至15日,南京市中小学课改培训正式启动,市教研室配合晓庄学院和市幼师,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者培训班,各区县体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约90余人(中学40、小学50)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中听取了专家对课改实施方案及课标的解读,交流了课标实践操作体会及案例分析研讨,为区县级课标培训培养了一支骨干队伍。

(3) 参加江苏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新课标培训班

    XX年8月,江苏省教研室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新课标培训班在扬州市举办,我市省级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50多人参加了培训,参培人数为全省最多。培训班期间,正直酷暑高温季节,我市参培教师能坚持理论学习和新小学生广播操练习,并利用清晨和下午课后加班加点练习,在培训班结业汇报表演中,展示了我市体育教师的成果和风采,得到有关领导及专家的好评。

(4) 参加人教社举办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教材及教参培训

XX年7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及教

参培训班在宁举办,由教材副主编藤子敬教授和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周师章教授主讲体育与健康教材与教参的特点及运用,我市中学体育教研员及部分体育教师30多人参加了培训。

(5) 区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全面展开

    开学初,对区县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各区县均利用开学前及开学初进行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通识培训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据统计,全市参加培训的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约1200余人,占全体体育教师的70%;区县的课标培训平均用时为3.5天(最多的10天,最少的2天)。在学期中,各区县结合本地的特点与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新课标理论与实践培训。

2、 举办“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学观摩评比活动”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推动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探索一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XX年11月中下旬,市教研室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全市共30节中学和30节小学体育课,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了观摩评比。南京市教研室体育学科在组织此次活动时,提出了“健康、主动、快乐、发展”的主题思想,鼓励教师以“无模、无法、无标、无规”的观点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力求创新。我们欣喜地看到,所有的观摩评比课教学中,任课教师以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教学领域并行共进的课程结构。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关注体育文化的传承,把“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到了实处。在这次的教学观摩中,教师们普遍都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让学生自主学练。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范围越来越大。90%的课中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选活动内容或自创游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由过去比较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的指导,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学练、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体现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案设计突破原单一形式,既有表格式,也有文字叙述式,还有结构图式,无一例外地转变为用教学目标来“统领”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尝试用一条主线来贯穿全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是只确定了教学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给予了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上的灵活性和自主权。那么,如何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突破竞技运动教材体系,建立一个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体系呢?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教师们作了有益的探索。在教材资源的开发上较好地运用了延用、改造、继承和创新的策略。在教材资源运用的策略上能掌握好教材资源的约束力与灵活性的关系。 共4页,当前第1页1

3、 组织新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观摩活动

    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是实施新课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本学期,在区县开展课标研究和教学观摩的基础上,市、区结合,推出一批教学改革有所突破的体育课,以教学观摩的形式进行了全市的交流与研讨。

    全市中小学体育公开教学观摩课情况见下表:

南京市小学新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观摩活动一览表

日   期 地   点 学     校 教 师 年级 内  容 备  注

11月7日

 游府西街小学 致和街小学

五老村小学

中山南路小学 张小青

徐为荣

曹  华 一

三 瓶子活动

肩肘倒立

赛龙舟 市区教研活动、四届青优

11月22日 凤凰花园城小学 凤凰花园城

力学小学 崔德建

张金秋 三

四 武  术

接力跑 市区教研活动、四届青优

11月26日 南师大附小 省教院附

南师大附小

东屏中心小学 金  玉

任  智

程爱平 五

四 击剑

羊角球

韵律活动 全市课改教学观摩会

12月5日 解放路小学 解放路小学

富贵山小学 孙  瑜

王  婷 四

一 排球

障碍跑 市区教研活动

12月9日 南师大附小 省教院附小

南师大附小

夫子庙小学 金  玉

任  智

卫  红 五

一 击剑

羊角球

掷纸飞机 上海黄浦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研修班、南师大体育系

12月17日 游府西街小学 致和街 小学

游府西街小学

天妃宫小学 陆  尧

倪晨瑾

卜  豫 二

一 跳跃

跳竹竿

投掷 市区教研活动、四届青优

元月6日 高淳县实小 高淳县实小

高淳县实小 吴庆均

朱功兰 一

一 睡要放松

快速跑 市课改教学观摩会

南京市中学新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观摩活动一览表

日   期 地   点 学     校 教 师 年级 内  容 备  注

11月7日 江浦高级中学 江浦高级中学 苏本英 高一 营养与健康 研讨课

12月12日 宁海初中部

 宁海初中部

三中初中部 钱  敏

袁  俊 初一

初三 立定跳远

有氧训练 研讨课

12月26日 三十九中 三十九中

二十四中 王  健

王  蓉 初一

初二 竞争与合作

障碍练习 研讨课

元月9日 中华中学 中华中学

下坝中学 唐锦丽

汪培志 初中

初中 野外生活

运动角色 研讨课

11月28日 梅园中学 梅园中学

人民中学

锁金中学

五十中

育英二外 杨建华

程  智

王  萍

刘中俊

怀瑞波 初一

初二

高二

初一

初二 排球

足球

韵律操

定向越野

武术 市教改观摩活动

4、 参加“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XX年11月底12月初,“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在连云港市举行,各市为了展示课程改革研究和实验的成果作了积极认真地准备。我市在课改观摩评比的基础上,推出了人民中学程智和省教院附小金玉老师的两节课改课代表南京市参加省教学展示。两位教师以新课程基本理念为依据,大胆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突破,反映了我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观点与成果。从国家课程改革指导专家的点评及各种反馈信息反映,我市中小学两节课得到专家及听课教师的充分肯定,

二、 课题研究

1、继续省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课件研究制作》课题研究

为了贯彻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开发体育资源,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提高我市体育教学质量,在课题上报、立项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基本完成并进行教学实验研讨。

2、参加省教研室主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运用实验研究》课题研究

    该课题反映了江苏省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在教育、体育科研上的前瞻性,被中央教科所列为“十五”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并于10月25日在南京九中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国家教育部、中央教科及省、市有关领导和省体育院校的专家、课题组教师等出席了会议。南京市在该课题下承担了部分专题实验研究,目前正在计划与落实之中。

3、进行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题研究论文评选工作

新课程改革引起了教师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与思考,促进了教师对专题研究的热情,从今年教师上报教研室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看,较之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小学共上报论文170篇,经评选获奖116篇,占68.2%;中学共上报论文96篇,经评选获奖67篇,占69%。 共4页,当前第2页2

各区县上报及获奖论文见下表:

区县上报及获奖论文一览表

区  县 鼓楼 玄武 白下 秦淮 建邺 下关 栖霞 雨花 江宁 六合 浦口 高淳 溧水 合计

小学 上报 53 24 14 9 5 11 2 6 15 16 15 0 0 170

 获奖 36 15 13 8 4 7 2 2 9 11 9 0 0 116

中学 上报 11 18 8 6 4 5 11 5 9 15 2 2 0 96

 获奖 6 14 5 6 3 4 8 4 6 8 1 2 0 67

5、开通了中小学体育教研网络,为实现现代化教研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XX年10月下旬,为了进一步开发教学研究资源,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市教研室正式开通了“南京教研”网站,专设“中学体育”和“小学体育”网页,设置了教研新闻、教学研究、专题研究、教研论文和教学设计五个栏目,可以从网上了解市体育教研活动情况,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阅读有关论文及兄弟学校的体育课题研究方案,从而为我市的教研活动架设了一条空中桥梁,使全市的教研活动与教师更直接、更快捷、更贴近。 网址:

    中学体育:***

    小学体育:***

三、 教学视导工作

1、 中学体育教学视导情况

本学期随机视导11所学校,听课46节,听课情况见下表。

中学体育教学随机视导情况统计表

学  校 教 学 情 况 视导方式

 a类 b类 c类 d类 

人民中学 1 2   随机视导

六   中 1    随机视导

宁海中学初中部  2 1  随机视导

宁海中学 1 2   随机视导

十三中 3 3   随机视导

南航附中 2 2   随机视导

南大附中 3 3 1  随机视导

南师附校 1 1   随机视导

金陵中学 3 5 1  随机视导

六十六中  4 1  随机视导

上新河中学 2 1   随机视导

合        计 17 25 4 无 

情况分析:

(1)在随机视导的11所学校中,落实新课程计划(初一年级体育课每周3

课时)约占70%,未落实的学校我们在视导反馈中已向学校慎重提出。新课程计划的落实情况不容忽视。

(2)课堂教学计划及备课情况总体较好,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计划齐全,部分教师能结合课标实施建议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在课时计划中有所反映。

(3)从教学情况看,46节课中,a类课17节,占36.9%;b类课25节,占54.3%;c类课4节,占8.6%;无d类课,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部分教师正积极投入课改实验,努力在体育教学中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等方面进行大胆实验研究,教学明显提高,优课率好于往年。

2、小学体育教学视导情况

小学体育教学随机视导情况统计表

学    校 执行新课程

计划 教师备课 教学情况 视导方式

  好 中 差 a b c d 

南湖二小 基本落实,兼22        1   1    小班化调研

百家湖小学 基本落实,兼23   1   1   新课改调研

拉萨路小学小学 完全落实 2   2 1   新课改调研

模范马路小学 基本落实,兼18  1  1    新课改调研

滨江小学 完全落实 1    1   新课改调研

太阳城小学 基本落实,兼12  1   1   随机视导

秣陵路小学 基本落实,兼41  2   1 1  随机视导

惠园街小学 基本落实,兼18  1   1   随机视导

栖霞中心小学 基本落实,兼24  2  1 1   随机视导

高淳定埠小学  1    1   实小验收

高淳固城小学  1   1    实小验收 共4页,当前第3页3

溧水晶桥小学  1   1    实小验收

江浦实小  2   1 1   学科调研

合      计  8 8  8 9 1 无 

 注:完全落实:开课全,全专职;基本落实,兼*:开课全,非全专职,兼*节课。

情况分析:

(1) 从学校实施国家新课程改革教学计划的情况看(一年级每周4节体育

课;二年级每周2节体育课;三~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

),计划完全落实,并全由专职体育教师任教的只有两所学校;其他学校课时计划虽然落实,但因专职体育教师配备的缺口较大,由其他兼职教师任教的体育课较多,最多达41节/周。从这点可以看出,学校对体育课改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时虽然增加,但教师配备远远不能到位。

    (2)教师备课的总体情况教好,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计划齐全,并有一定的提前量。但如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映出学校、教师的实际和特点,反映出学校的校本教材的开发。既实用方便教师教学,又简单易行,减轻教师备课的文字工作量,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3)从体育课教学情况看,共听随堂课18节,其中a类课8节,占 44.4%;b类课9节,占50 %;c类课1节,占4.6%;无d类课。说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四、队伍建设

1、继续抓好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组和市优青年培养。

2、 组织部分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赴无锡市观摩学习新课改实验情况。

3、 组织近4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赴连云港市参加“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

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第3篇: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一、主要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

增强每个成员对学校的“认同感”,引导大家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自觉地将自己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校荣我荣”成为每个成员的最基本的道德觉悟。

注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员平时注意加强学习,工作中以身作则,遇事多和大家商量。

坚持科室学习制度:理论学习、业务学习,重点是将科室的工作与区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让大家真切的感到,基层学校对教育科研的强劲需求,课程改革对每个教研员素质的日益增长的要求。让大家理解,只有不断学习和与时俱进,才能为基层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自主发展和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营造一种和谐的合作氛围。主要是正面引导,提升大家的思想境界,把兴奋点集中到工作上来,减少和规避内部的无谓纷争,实现大家共赢。

2、精心制定和实施科室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处室的工作性质,我在学期初,制定工作计划时几上几下、几易其稿,处室每个成员又依据处室计划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在第二学期又增加了一个环节,在处室内部交流个人工作计划。既达到了使大家相互借鉴的目的,又便于使大家了解各个工作之间的联系。相互借鉴促进共同进步,增进了解有利于相互配合。

教科室是一个综合性很强处室。下设德育教研中心、心理教研中心、课改监控与评价、教育学会办公室、课题管理、课题规划办、教育信息等六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都有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教委主要业务处室还经常直接布置各种工作。点多、线长和面广是教科室学会工作的特点。如何实现科室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减少盲目性?“项目管理,任务驱动”的工作模式是最好的破解困局的良方。

⑴德育和心理

成立了德育和心理教师工作室。工作室下设三个项目组:课题研究、咨询和管理。

每个项目组又分为两大主题:课题组分为德育课题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心理课题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咨询组分为个别辅导和班组辅导;管理组分为师资培训和业务交流。

教研员牵头,基地校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主任为主要成员。本处室的郑杰、蔡建新、夏光月,倪永娟、师训处的时书明、孙明松是牵头人。学科工作室的所有的成员都做了明确的分工。都有比较具体的工作和任务。

成立德育心理工作室的目的,在于整合校内外的优质资源,培养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深入有效地开展国家级、市级和区级课题研究,积极营造区良好的育人氛围。

到目前为止,“十一五”德育和心理课题已经正式启动。

⑵课题管理

成功完成了“十五”课题结题工作和“十一五”开题工作。多得天独厚的资源,如“周口店猿人遗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只要开发利用好了,教师的课

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就会得到根本的提高,学校的特色发展就可能成为现实。我们认为,高中课改也给我们教科室提供了机遇。因而,我们会牢牢抓住这个机会,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当仁不让,积极作为。

⑷初中建设工程诊断评价工作

今年年初,我们将全区各初中校送交的报告,经过认真整理,编辑成册送到了市教委相关部门和市科研部门以及区教委的相关领导手中。

考虑到良五中、房五中两个新建校的要求,我们在深入学校与干部教师座谈交流的基础上,请来了市里的专家帮助他们就学校的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现在,我们正通过各种渠道征求部分初中校的意见,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请专家进行一次全区范围的辅导。

⑸信息工作

教育研究专刊已经出版一期。

从今年5月开始,我们将负担起每月一期的课改专刊的编辑出版工作。第一期已经发到各高校。第二期已经基本准备就绪。我们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保证刊物按时出版。

⑹校本研究工作

十五以来,特别是实验中学科研现场会以来,全区校本研究成蓬勃发展的态势。教科室有一项很重的任务,就是帮助学校设计校本研究的方案,对于一些科研基础薄弱的学校,还有一个普及科研知识和方法的任务。对于基层学校的要求,我们都想方设法的给予满足。我和我的同事,每周都要跑若干所学校,我们的工作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欢迎。

⑺学会工作

教科室和学会合作办公以

友情提醒:本文来自文秘家园收集与整理,特别感谢原作者!后,学会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工作一点也没有放松要求,在很多方面还有进步。2006年底,会员总数上升到有学会以来的最好水平,即达到了1600多人,今年又增加了400人,会员总数超过了2000人。

目前,区教育学会代管了8个北京市教育学会的课题。学会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扎实。无论是课题的前期论证、开题,还是课题的中期管理,都做得有声有色。

区教育学会组织了中国教育报社、中央教科所等多家单位组织的征文活动,受到了基层学校的普遍欢迎。

召开了学会联络员会议,组织大家学习区教育学会章程,通报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明确学会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使基层学会的学会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组织了丛书意向作者与丛书办专家交流座谈会,召开了区丛书作者讲学活动,开展了八所学丛书基地校调研工作,完成了丛书征文评选工作。

在兄弟处室的配合下,完成了2006年年会论文评比工作。今年年会论文的特点是数量大,质量普遍较高。共征集年会论文2600多篇,其中评出一等奖365篇,二等奖937篇,三等奖893篇。

3、成功策划和组织了几次全区有一定影响的大型活动:

全国德育工作现场会分会场即电业中学、石楼中心校现场会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二中市级“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现场会。

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活动。

区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4、撰写了多个全区性的报告和方案:

《区中小学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区十五年来教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可持续发展教育(简称ESD)实验区实施方案》

《区教师家长协会单程》

《区教师家长协会实施方案》

5、组织参与了《初中建设工作工程诊断分析报告?卷》的编辑工作。

6、协助北京教科院、市基教科、初教院完成了多次调查问卷的组织工作,包括网上调查和纸制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7、和区教委一起,研究、检查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8、出席全国、市、区各种工作和学术会议,主持部分会议或作总结性发言。

二、几点体会和感受

1、用多把尺子和发展的眼光看,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优点:

教科室的工作性质:教科室应该是这样一个处室:科研含量最高,专业性最强,人员素质最好。这个处室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一种先导作用。它所做的工作没有“立杆见影”成效,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到效果。对一个区域、一所学校来说,科研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思维方式,往长远说,是一种高度和一种境界,从效果上看,是一种积淀,一种厚积而薄发的力量。二中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研的影响从十年前就有了,十年的酝酿才有了今日的成效。实验中学的成功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份喜悦,是多年积淀的成果。

我常常问自己,也用同样的话问我的同事:我们工作的效果在哪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我们工作的成效在一次次现场会上领导的褒扬之中,在基层学校一面面奖牌的光华中,在无数成才学生的灿烂的笑容之中,在一个个生动的活动现场、主题班会上家长和学生感动的泪花之中。

什么叫呕心沥血,什么叫皓首穷经,搞科研的人最知道。

《区十五年来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报告》还有三天两头的各种开题报告,结题报告以及总也看不完的课题报告,各种论文…,眼看疼了,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白天完不成的晚上做,工作日做不完的休息日做。至少我来之后,还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过加班和补助。虽然,有时候心里也不平静,也会发出诸如“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感慨,但仅仅是说说而已,过后工作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夏光月老师,已经是临近退休的人了,但她整日乐呵呵的,两脚忙得朝天也不喊累。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对学会的工作一往情深,工作又积极又主动。

王兆凤老师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但是,她没有因此影响自己的工作,课题研究,联系学校,下基层讲座,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开展各种教研活动,都积极主动,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李永清老师,对自己要求严格。个人做课、演讲比赛样样争先。一个人负责着三项课题,整天埋头在数据和文字当中。去年下半年,区教委牵头承担的“课改与管理制度创新”的课题结题任务压在了她的头上。她要面对是的是市里最严格的专家。报告一次次送上去,一次次打回来,一次次打回来,一次次修改。今年4月底终于获得通过。个中滋味,局外人很难体会得到。

其他人的情况也是如此。老蔡退了,郑杰整日的忙。小蔡、惠春等都很忙,小倪一有时间就回来帮忙。老顾、宝华都是热心人,都常常在关键的时候发挥重要的作用。

2、搞科研的人要坐得住,要有一颗平常心,要耐得住寂寞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教科室是会就最多。原因是,教科室的工作头绪多。细分一下:德育研究、心理研究、课题管理、课改监控与评价、信息、教育学会。我们面对的上级业务部门有北京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北京市课题规划办、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心理学会。中教科、小教科还经常直接派工作。我们参加的会议有学术讲座会,正是在一场场的学术报告中我们的科研人员的学术素养得以提高;我们参加的会议有专业交流会,正是在一次次的专业交流中一线教师的研究意识得以萌发;我们参加的会议有行政决策会,正是在一次次的行政会上我们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如果说研究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开会就是科研帮助教师、服务学校、促进教委科学决策的最重要的工作形式。

学校给了我们一定的照顾,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还需要自己想办法去开会。我也考虑过有些会的价值问题,但体制的东西我们自己解决不了,需要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就会得到根本的提高,学校的特色发展就可能成为现实。我们认为,高中课改也给我们教科室提供了机遇。因而,我们会牢牢抓住这个机会,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当仁不让,积极作为。

⑷初中建设工程诊断评价工作

今年年初,我们将全区各初中校送交的报告,经过认真整理,编辑成册送到了市教委相关部门和市科研部门以及区教委的相关领导手中。

考虑到良五中、房五中两个新建校的要求,我们在深入学校与干部教师座谈交流的基础上,请来了市里的专家帮助他们就学校的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现在,我们正通过各种渠道征求部分初中校的意见,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请专家进行一次全区范围的辅导。

⑸信息工作

教育研究专刊已经出版一期。

从今年5月开始,我们将负担起每月一期的课改专刊的编辑出版工作。第一期已经发到各高校。第二期已经基本准备就绪。我们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保证刊物按时出版。

⑹校本研究工作

十五以来,特别是实验中学科研现场会以来,全区校本研究成蓬勃发展的态势。教科室有一项很重的任务,就是帮助学校设计校本研究的方案,对于一些科研基础薄弱的学校,还有一个普及科研知识和方法的任务。对于基层学校的要求,我们都想方设法的给予满足。我和我的同事,每周都要跑若干所学校,我们的工作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欢迎。

⑺学会工作

教科室和学会合作办公以后,学

友情提醒:本文来自文秘家园收集与整理,特别感谢原作者!会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工作一点也没有放松要求,在很多方面还有进步。2006年底,会员总数上升到有学会以来的最好水平,即达到了1600多人,今年又增加了400人,会员总数超过了2000人。

目前,区教育学会代管了8个北京市教育学会的课题。学会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扎实。无论是课题的前期论证、开题,还是课题的中期管理,都做得有声有色。

区教育学会组织了中国教育报社、中央教科所等多家单位组织的征文活动,受到了基层学校的普遍欢迎。

召开了学会联络员会议,组织大家学习区教育学会章程,通报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明确学会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使基层学会的学会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组织了丛书意向作者与丛书办专家交流座谈会,召开了区丛书作者讲学活动,开展了八所学丛书基地校调研工作,完成了丛书征文评选工作。

在兄弟处室的配合下,完成了2006年年会论文评比工作。今年年会论文的特点是数量大,质量普遍较高。共征集年会论文2600多篇,其中评出一等奖365篇,二等奖937篇,三等奖893篇。

3、成功策划和组织了几次全区有一定影响的大型活动:

全国德育工作现场会分会场即电业中学、石楼中心校现场会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二中市级“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现场会。

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活动。

区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4、撰写了多个全区性的报告和方案:

《区中小学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区十五年来教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可持续发展教育(简称ESD)实验区实施方案》

《区教师家长协会单程》

《区教师家长协会实施方案》

5、组织参与了《初中建设工作工程诊断分析报告?卷》的编辑工作。

6、协助北京教科院、市基教科、初教院完成了多次调查问卷的组织工作,包括网上调查和纸制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7、和区教委一起,研究、检查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8、出席全国、市、区各种工作和学术会议,主持部分会议或作总结性发言。

二、几点体会和感受

1、用多把尺子和发展的眼光看,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优点:

教科室的工作性质:教科室应该是这样一个处室:科研含量最高,专业性最强,人员素质最好。这个处室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一种先导作用。它所做的工作没有“立杆见影”成效,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到效果。对一个区域、一所学校来说,科研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思维方式,往长远说,是一种高度和一种境界,从效果上看,是一种积淀,一种厚积而薄发的力量。二中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研的影响从十年前就有了,十年的酝酿才有了今日的成效。实验中学的成功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份喜悦,是多年积淀的成果。

我常常问自己,也用同样的话问我的同事:我们工作的效果在哪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我们工作的成效在一次次现场会上领导的褒扬之中,在基层学校一面面奖牌的光华中,在无数成才学生的灿烂的笑容之中,在一个个生动的活动现场、主题班会上家长和学生感动的泪花之中。

什么叫呕心沥血,什么叫皓首穷经,搞科研的人最知道。

《区十五年来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报告》还有三天两头的各种开题报告,结题报告以及总也看不完的课题报告,各种论文…,眼看疼了,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白天完不成的晚上做,工作日做不完的休息日做。至少我来之后,还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过加班和补助。虽然,有时候心里也不平静,也会发出诸如“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感慨,但仅仅是说说而已,过后工作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夏光月老师,已经是临近退休的人了,但她整日乐呵呵的,两脚忙得朝天也不喊累。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对学会的工作一往情深,工作又积极又主动。

王兆凤老师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但是,她没有因此影响自己的工作,课题研究,联系学校,下基层讲座,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开展各种教研活动,都积极主动,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李永清老师,对自己要求严格。个人做课、演讲比赛样样争先。一个人负责着三项课题,整天埋头在数据和文字当中。去年下半年,区教委牵头承担的“课改与管理制度创新”的课题结题任务压在了她的头上。她要面对是的是市里最严格的专家。报告一次次送上去,一次次打回来,一次次打回来,一次次修改。今年4月底终于获得通过。个中滋味,局外人很难体会得到。

其他人的情况也是如此。老蔡退了,郑杰整日的忙。小蔡、惠春等都很忙,小倪一有时间就回来帮忙。老顾、宝华都是热心人,都常常在关键的时候发挥重要的作用。

2、搞科研的人要坐得住,要有一颗平常心,要耐得住寂寞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教科室是会就最多。原因是,教科室的工作头绪多。细分一下:德育研究、心理研究、课题管理、课改监控与评价、信息、教育学会。我们面对的上级业务部门有北京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北京市课题规划办、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心理学会。中教科、小教科还经常直接派工作。我们参加的会议有学术讲座会,正是在一场场的学术报告中我们的科研人员的学术素养得以提高;我们参加的会议有专业交流会,正是在一次次的专业交流中一线教师的研究意识得以萌发;我们参加的会议有行政决策会,正是在一次次的行政会上我们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如果说研究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开会就是科研帮助教师、服务学校、促进教委科学决策的最重要的工作形式。

学校给了我们一定的照顾,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还需要自己想办法去开会。我也考虑过有些会的价值问题,但体制的东西我们自己解决不了,需要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

全区“十一五”课题情况如下:单独承担的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规划课题3个,学会课题8个,参与的市级以上课题7个,另有一批07年的市级规划课题正在申报之中。区级立项课题208个。

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或集中、或分片参加课题前期论证和开题、对已经开题的课题进行过程性管理。对我区“十五”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如初中我们重点抓了二中,高中重点抓了实验中学,小学重点抓了良乡一、二、三小、窦店中心校等。重点推广了“自主探究、分层评价”、“中学生阅读障碍与矫治策略的研究”、“网络德育研究”、“中小学生‘阅读学习’实验研究”、“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中化传统美德教育行动”、“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策略的研究”和区心理课题的研究。目前,科室和基层学校的积极性都很高,全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研究氛围。

⑶课改监控与评价工作

小学、初中的课改监控与评价进展顺利。其中,小学已经经过了6年一轮的实验,现在市里正要求我们认真总结,五月份拿出初步文本总结。

第4篇: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各位老领导、老前辈在此欢聚一堂,值此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来临之际。喜迎佳节,共商大计,共谋发展。认为今天的座谈会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座的各位都是曾在县领导岗位上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干部、老前辈,都曾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已经从一线退了下来,但仍十分关心和支持我县的发展。此,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在座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并通过你向全县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和老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向为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同志和老年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尤其是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对接主城区、融入大、实现新跨越”目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抓落实、集中精力促发展、尽心尽力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1-9月份,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1亿元,同比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下同)16.1%;完成财政收入3.93亿元,增长34.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4亿元,增长29.7%;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的8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7亿元,增长38.3%,其中工业固定资产20.98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的78.35%。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19元,增长11.8%。

一、工业和开放型经济成绩喜人。通过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跟踪服务、部门一周一调度、园区县长办公会半月一调度、县委常委会一月一调度等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决战新工业,大大提升了项目引进、建设和投产的速度和效率。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1家,签约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已开工21个;1-5亿元项目15个,已开工8个;5000万元-亿元项目12个,已开工7个;3000万元-5000万元项目3个,全部开工。全县发展民营企业862家,增长31%;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62.57亿元,增长61.6%,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纳税过百万元的企业各有40家和25家;民营经济实交税金3.01亿元,增长53.6%,占同期财政收入的76.5%。截止8月底,我县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9.4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全县新批注册外资项目6个,实际利用外资3271万美元,增长63.2%;实现外贸出口4564万美元,增长459%,居全市第四位。经济城共引进驻城企业25家,实现税收750万元。

二、工业平台建设步伐加快。投入2.76亿元用于赤湖产业区和沙城工业区建设,较上年增长了264.12%。一是进一步调整了园区总体规划。赤湖产业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2.86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进一步完善了沙城工业区沿福银高速以东区域规划。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赤湖产业区在新征土地920亩的基础上启动了东至港湖大道、西至反水圩堤1200亩和新沟圩370亩土地的征收工作,完成了港湖大道赤湖段、兴业大道路基土石方工程,启动了赤湖大道和8平方公里“一纵四横”主干道建设前期工作,环境监控中心已交付使用,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消防二中队开工建设。启动了沙城工业区锦绣大道建设和东区三期南扩土地平整等系列工程,综合服务大楼已交付使用,新市民公寓基本完工。加大了园区闲置工业用地清理力度,共清理出闲置用地16宗。三是园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施工队伍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和重点工作三级督查机制,有效地促进了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9月份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6亿元,增长59.33%;上交税金0.91亿元,增长10.6%。

三、城市建设力度空前。按照打造“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实力之城、和谐之城”的发展定位,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沙城工业区一期、二期、西区、东泉路地段、庐山路片区等五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了县城规划区内控规全覆盖。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全面完成,创建了省级园林小区1个、市级园林单位10个。全县共新开工、续建和拟建投资500万元以上(不含房地产项目)基础建设项目53个,总投资8.84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1个,已完成投资2.22亿元;续建项目14个,完成投资1.08亿元;拟建项目18个。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出台了《关于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活动的通告》、《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七不准”》、《关于加强沙河河道管理的通告》、《关于规范城区文明治丧活动的通告》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对城区65个责任路段进行了全面清扫、硬化、整治,共清除卫生死角200余处,铲除路边菜地15000余平方米,拆移棚亭、占道护栏等77处,清理乱堆乱放杂物、建筑垃圾等200余处,清理乱牵乱挂横幅180余条,查处各类违章车辆近900辆(次),建成8个小型停车场,已完成大型货车停车场、农贸市场、夜宵市场等初步设计方案,公交候车亭正在招标,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县城管理秩序进一步规范。

四、“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一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424万元,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118万元。二是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优势互补。粮、棉、油等传统产业保持稳定,棉花、油菜高产创建示范项目顺利实施,蔬菜、果业、畜禽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种植蔬菜4.3万亩,新增城郊蔬菜基地3000亩;果业5.2万亩,新增2000亩;种植优质油茶7400亩;生猪出栏16万头。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博莱、仙客来、美佳、九洲粮油、银丰棉业、龙源腐竹、江心岛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壮大,长岭葡萄、城子镇早熟梨、江(新)洲棉花、岷山蛋鸡等专业合作社运作逐步规范,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合作社总数达119家,入社成员1617户,带动农户13760户。江洲万亩棉花示范区、涌泉葡萄等9个千亩示范片和95个50亩以上种养大户被列入全市现代农业“十百千”工程。成功申报无公害生产基地、产品2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四是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超额完成。新增造林3.62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42%。完成血防林1.62万亩、长防林3000亩、通道绿化5000亩。五是农业招商成绩突出。共引进达佳棉纺织、汇泉生物、乐野油茶等农业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六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通过省政府审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调查基本完成,共收储土地322.9亩;城子镇、新塘、新洲等地土地开发项目竣工,为我县新增耕地258.23公顷。10座小(一)型水库和5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如期完工,岷山、戴山、朗山、王文里4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通过市级验收,“五.一”圩加固工程接近尾声,沙河河道治理工程全面启动。硬化农村水泥路28公里,马回岭排山至105国道路面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沙河街镇东风村至狮子鸡岭埂通乡公路项目即将施工。5座渡改桥项目顺利实施,50个农村候车亭建设正在启动。七是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78个新农村建设点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实施,其中68个省级建设点的改水、改厕、改路、改沟率达99%以上,解决了1.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了年度刚性建设任务。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马回岭中学、县二小、港口初中等35个“校安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县职高实训楼、县三中、城子镇中学等34个校建项目顺利实施,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县一中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完工,渊明路幼儿园综合楼全面竣工,陶渊明私立学校新区项目正在规划;全县高考三本以上上线1170人,上线率35.7%,应届毕业生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超过全省平均比例;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取得全国特奥会羽毛球项目比赛2金6银的好成绩。基本药物制度试点顺利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以上,1-9月份全县住院补偿21538人次,拨付补偿金2169万元;白内障复明术和唇腭裂修复术完成率居全市前列;全县85%以上的中心卫生院、7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均达到省级建设标准;县血防站大楼基本完工,县医院门诊大楼主体封顶。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有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取得新成绩,“秧号”被列为省级保护名录,“山歌”、“三声腔”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名录。

六、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一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城镇就业率、困难群体“4050”人员就业、小额贷款发放、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等54项指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占民生工程指标总量的71.5%;城镇新增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等6项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0%以上。二是城乡低保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非常保对象和常保对象低保金由每人每月185元和205元提高到245元,农村低保非常保对象低保金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20元;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0元。共发放城市低保金745.2万元、农村低保金807.8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6484人次,发放救助金545万元。全县共有五保对象2694名,集中供养率达87%。三是安居工程顺利实施。全县158户农村因灾倒房、危房住户住房重建工程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前喜迁新居。新建廉租房210套、经济适用房45套,预计明年4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省二建、轴承厂、建材厂、水泥厂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明年10月底交付使用。同时,启动了公共租赁房建设工作。四是贫困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资助中职学生448万元、普高学生78万元,落实应届考入大学贫困生资助金126.5万元。五是陵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了土地测量、林地报批、环保评估及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征收土地。

第5篇: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1.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初中和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提出了建设合格中小学的目标和相关措施,今年8月已报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根据《意见》要求,我厅自下而上对全省中小学办学条件现状进行全面普查,对照合格学校标准,对学校的缺项逐一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制定以县为单位创建合格学校的目标任务、建设规划和考核细则。

2.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在去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2月,我厅在沭阳县召开了全省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现场会,对“六有”工程试点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六有”工程建设作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分县(市、区)制定出任务实施时间表。到11月30日止,全省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食堂、宿舍、厕所等建设项目竣工率已达95%以上,新改建食堂已竣工面积106万平方米,宿舍142万平方米,厕所66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90%以上;已购置开水炉1232只,保温桶9082只,饮水机73947只,双人床(单铺)36.15万张,校园整治已投入5.7亿元,合计已投入近21亿元,其中省级专项投入3亿元。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工作已转入到校园环境整治上,预计年底将有90%以上的县(市、区)“六有”工程基本实施到位。与此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力量抓紧考核验收工作,研究印发了《江苏省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考核验收办法》,目前已对47个农村县(市、区)的“六有”工程进行了考核验收,约占全省农村县(市、区)总数的一半以上,并已发文公布了31个通过考核验收的县(市、区)名单,预计年底将有60%的县(市、区)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3.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年初,我厅成立了“校校通”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抽调相关人员组建了办公室,对省帮扶的财政转移支付县、经济薄弱县及黄桥、茅山老区40个县(市、区)乡镇及以下公办农村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和定点完小共计1205所学校进行了深入调研,确定了今年的建设台帐、省里帮扶建设的4295所学校和配置标准,对列入帮扶范围的乡镇初中、中心小学配置1个50台学生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农村定点完小配置1个20台学生机的网络教室,全部由省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经过严格的招标程序,目前14万台电脑和其他辅助设备已全部安全配发到帮扶学校。加快后期的系统集成工作,到11月30日为止,除宿迁市外,其他省帮扶建设地区的系统集成进度均已超过90%,部分地区已提前基本完成任务,预计到12月中旬将全面完成系统集成工作。研究制定了“校校通”工程师资培训方案培训大纲及课件,今年已为帮扶学校培训近1万名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及网络管理的教师。加强对非省帮扶地区“校校通”工程建设情况的督查,目前苏南各市非省帮扶地区“校校通”工程已基本完成。为做好检查验收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江苏省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验收办法》,目前已下发各地。

(二)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继续提高。年初召开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年度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意见,落实今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今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分别招生52.25万和51.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8万和6万人;普职教育结构比例进一步趋于合理,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9.7%。据统计,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9.6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1.01%。

2.继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优质资源。全省普通高中843所,今年评估认定了19所三星级及其以上高中学校,使全省三星级以上高中达到356所,占全省高中总数的42.2%,在优质高中学校就读的学生比例达到75%;全省673所中等职业学校中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14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24所,在校生占全省职校生的60%以上。

3.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南北合作招生和办学。采取一一挂钩的办法,将南北合作招生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市、县和具体人员。今年我省职业学校南北合作招生2.5万人,面向西部地区招生超过5000人,均超额完成任务,拉动了苏北苏中职业教育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

4.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督查。今年各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期间,组织人员到高中阶段教育升学率低的市、县,特别是职业教育招生比例较低的地区,开展调研,进行督查,确保各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1.我厅牵头研究制定了江苏省教育厅等部门贯彻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作为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印发。文件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江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目前我厅正在研究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积极筹备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2.进一步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规模。全省以县(市)为单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比例大体相当,苏北和苏中农村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增量发展、存量提升的重点区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19万人,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招生近10万人。全面启动了常州大学城区域教育联合体、淮安高教园区域教育联合体建设,苏州、无锡高职园区建设全面展开。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建设。启动了江苏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推进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制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专业建设指南,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优先确定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10个领域,在全省重点建设60个高职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和300个中职示范专业。加强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厅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就业培训和劳资关系部在常州大学城共同举办了江苏—昆士兰高等职业教育论坛,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了加快江苏软件人才的培养,根据省委省政府软件产业五年发展“双倍增”计划,我厅成立了江苏省软件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意见》。支持和指导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OOPSystems合作建立“江苏欧普高校软件人才培训管理中心”,年内举办5—10个班级的相关课程培训班,规划“*”期间每年接受4000人以上的培训任务。目前,正指导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合作,合作协议有望在年内签订。与江苏软件园(江苏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江苏软件教育联盟的合作也在进行之中。

4.积极推进职教集团建设。今年以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无锡立信职教中心牵头组建了“江苏立信职教集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江苏信息产业职教集团”,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牵头成立了“江苏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到目前为止,我省已先后成立了商贸、农林、现代服务业、建筑、财会、信息和旅游等七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的建设,实行规模化、连锁式发展,扩大了优质职教资源的覆盖面,贴紧了市场需求,形成了职业教育的群发优势和品牌效应,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此外,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与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形成的集团建设正在展开,骨干职业学校建设继续得到加强。

(四)关于加强重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我省凭借长期重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良好基础,抓住教育部、财政部提出加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机遇,加快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部署,构建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培养培训基地为龙头,以省培训基地为主体,以市县实训基地为补充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培养培训基地网络。

1.制定了江苏省职业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总体方案、建设办法和到2007年度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从现在起到2007年,选择基础条件好、校企结合紧、社会服务能力强、主管部门积极性高、示范辐射面广的职业院校,采用省级财政资金引导、地方财政配套、社会资金参与的方式,重点建设170个(其中120个中职基地、50个高职基地)左右规模较大、水平较高、资源共享、起示范作用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年重点支持建设15个高职实训基地和34个省级中职实训基地,进一步带动了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提升。

2.以接受教育部、财政部对常州大学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教中心、张家港职教中心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等5个中央财政补助职教实训基地进行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为契机,全面总结建设经验,对2004年省级财政补助建设的10个高职和34个中职实训基地建设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论证和检查,提出了完善意见。制定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十大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设备配置建议标准。具体落实了*年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地方配套资金1亿元,确保了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召开全省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对承担*年省级实训基地建设任务的58所高、中等职业学校及实训基地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各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逐家研讨、审核。

3.与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我厅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职业教育一基地、三工程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并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我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新市民培训工程的实施。对高职院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专业人员,建立了专门的职称评审组织和办法,推进了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政策导向效果。

(五)关于调整优化高校布局结构

1.按照全省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方案,新设立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民办)、南京视觉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民办)、苏州港大思培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5所高职院校,金陵科技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本科院校,南京邮电学院正式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我省高校数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全省万人规模以上的高校有39所,普通高校平均在校生数提高到10771人。以发展民办教育为主要特征,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全省现有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21所,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26所,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20.12万人,占全省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7.39%。此外,推动南京、苏州、常州等地的成人高校合并工作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2.实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为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积极性,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上半年我厅研究制订了《关于调整省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体制的意见》,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省里除保留少量行业性强的省属高职院校,其余学校逐步划转到市,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厅正按照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抓紧制订方案,尽快组织实施。

(六)关于推进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1.继完成对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十五”期间项目建设情况中期检查的同时,推进了扬州大学的重点建设,今年下达苏州大学、南师大、扬州大学三校重点建设经费2.8亿元。按照国家要求,正在部署“十五”期间“211工程”高校项目建设的验收工作。

2.启动了“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和“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2月底,分别制订下发了《关于开展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遴选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遴选工作的通知》,部署申报工作,3月底,完成了重点建设学科遴选工作,共在10所高校遴选重点建设学科22个;6月底,完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遴选工作,共在24所高校遴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60个。完成了对现有国家重点学科面向下一轮遴选“保点”情况的调查摸底,逐级落实“保点”责任。12月,部署“十五”省重点学科建设检查、验收和新一轮滚动遴选工作,对“十五”省重点学科进行验收,并作出绩效评价。安排1.25亿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省属高校国家重点学科予以倾斜,着力提升我省高校重点学科的水平,确保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3.按序时进度全部完成了推进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围绕我省经济发展急需加强科技支撑的领域,今年新建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等10个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等2个省重点实验室;验收考核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等6个省重点实验室;组织申报成功南京医科大学现代毒理学等3个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增设数量在全国地方高校中位居第一。目前我省高校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92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科技部和江苏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9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0个,建设规模和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新增设立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今年共评审产生19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七)关于落实困难地区农村教师省标补贴发放工作

今年3月8日,省政府召开了部分市县中小学教师省标补贴发放工作会,省财政安排12.6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帮助经济薄弱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发放省标补贴。我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教师省标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积极配合财政、人事部门做好工作,狠抓落实,并下发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省标补贴发放工作政策说明》,广泛宣传发放政策。4月,我厅配合省财政厅组织人员对有关地区发放中小学教师省标补贴的情况进行了检查。经检查,我省困难地区农村教师省标补贴发放工作已基本到位,总体情况良好,4月份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师月人均实际收入达到1200元左右。教师省标补贴的发放,维护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减少了苏北骨干教师的流失,有力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八)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年我省共有高校毕业生25.1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增长12%。我们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措施。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举办毕业生双选活动;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中心服务功能优势,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每周六均组织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定期免费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并开通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互动的交流平台,开辟了网上远程面试、毕业生推荐配送等新的服务项目,实施“青年见习计划”,实施“一站式”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到11月30日为止,全省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86.4%,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1.12%,本科生就业率85.15%,专科生就业率87.14%,预计到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达到90%以上。

第6篇: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一)县城学校现有规模和布局

我县人口73万,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80余所,教师近5000人,在校学生80000余人。目前,我县城区有普通高完中3所(其中省级重点中学一所,市级重点中学一所,由原师范改制高完中一所),普高在校生12000余人;有初中校2所,在校生5800余人;小学6所,在校生10000余人;公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500余人;民办学校1所,在校生500余人;民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300余人。在城区就读学生占全县学生的40%,同时每年进城就读学生增长达5%以上。

(二)县城教育发展举措和成效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县作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改革,努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决定;全市城市教育工作会后,我县将调整城区学校布局,加大城区学校硬件投入,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等作为突破口,制订《城区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就我县加快推进城区教育发展作出了一些努力和探索。

1.扩大规模,调整布局。为适应需要,我县在城东新区规划新建一批学校,解决新城区家庭子女就近读书的需求。一是实验中学迁建。该校按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建设,建成后可招收100个教学班,预计____年秋季开始招生,这将大大缓解我县城区学生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读初中的入学压力。二是桑梓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两所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校办学。目前土石方开挖即将完成,预计11月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新增一所上档次的小学,同时告别我县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历史。三是城东幼儿园建设。该园按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建设,建成后可招收12个幼儿班。同时,城区其余学校也在原来规模上,尽可能扩容,提升档次和办学质量。

2.集中优势,整合资源。我县每年都为城区学校考调50名以上的农村学校优秀教师,考聘近100名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近几年,已为城区中小学配备优质师资500余人。同时,我县还将重大项目和上级拨付的专项经费向城区学校倾斜。____中学澳门灾后援建项目3000万元,新建的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大楼已全部投入使用。实验小学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也已经开始实施。通过加大投入,城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3.实施课改,提升质量。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县教育面貌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但现实教学质量与愿望仍有较大差距。通过调研分析和论证认为,教师的惰性、僵化的观念、单调的课堂、被动的学习是制约我县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于是,我县把变革教育、提升质量的突破口瞄准了课堂。

2009年,县教育局从全国课改名校引进高效课堂教学,经过三年多的试点试验、本土培育和提炼成长,目前,全县已建成课改基地学校20所,其余各校也有一定数量的班级和师生积极参与试验。在实践探索中,采取“四主推动”策略推进课改: 一是行政主推。我县先后派出了千余名教师外出取经,邀请十几位课改专家 “授课”,掀起了课堂改革风暴。二是校长主管。通过县教育局与校长签订课改目标责任书,举办教学管理人员课改理论考试和校长竞教,促使校长在课改中担当起了“课改思想的引领者、课改决策的执行者、后勤服务的保障者”角色。三是教师主导。通过践行“234”(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两种能力;实现“解放学校,解放教师,解放学生”三大目标;遵循课堂“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检测反馈”四个环节)高效课堂模式,推行“看课堂氛围、看师生状态、看学生能力、看教学成绩”的评课标准,强力促使教师从“教”到“导”的转变。四是学生主动。为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的课改终极目标,县教育局以导学案为载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各学校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和班级事务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里,各学校力求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展示出了不一样的精气神,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与其享受快乐成长的幸福得到了有机统一。去年4月,我县三名课改教师走进“全国课博会”献课,受到一致好评;12月,南充市高效课堂推进会在我县成功召开;今年5月,《中国教师报》区域课改样本观摩会及第二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在郑州召开,我县被评为“2011年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区域”,县教育局局长姚勇同志荣获“2011年全国十大课改推动人物”称号。课堂教学改革,关系重大,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今秋开学后,立即组织人大代表对课改进行视察,广泛听取老师、学生、家长等各方意见,提出了注重内涵,注重效果,坚持示范,分批推进的课改原则,务求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4.强化管理,树立形象。一是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常规管理精细化。我县城区各校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并发挥作用;推门听课、随机暗访得到落实,教学常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改换黑板和课桌,修建城区学校教师周转房为主要内容的“师生幸福工程”启动并逐步推进实施。二是提升“三园”水平,促进校园文化内涵化。围绕“洁净校园、秩序校园、优美校园”的目标,深入治理城区学校校园内外环境,巩固和继续加强“文明寝室、示范食堂、卫生厕所”创建活动,争创县级“绿色学校”举措被纳入各校的日常工作。围绕高效课堂建设,打造育人功能较强的校园文化,凸显文化的内涵。三是深化特色兴校,促进特色建设品牌化。城区各校加大特色建设力度,纷纷做精做强特色项目。城东路小学的童声合唱、相如一小的读写文化、锦屏小学的师生版《相如长歌》、实验小学的象棋文化等得到提升并成长为学校对外宣传的名片。四是狠抓安全稳定,促进教育环境和谐化。在做好城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同时,____年度重点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组织召开了“____县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大会”,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的网吧、经营摊点、社会治安等进行了彻查和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我县城区学校在规划和建设上逐渐暴露出与之不相适应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区学校布局不够合理,无一所职业教育学校;二是学校数量相对不足,大班额难以彻底化解;三是学校校园面积较小,功能区严重不足;四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随意性使得学校周边环境较差;五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量进入城区学校,家校共育的社会合力尚未形成。

调研中,我们还收集到了城区学校反映的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急需落实新的教育投入政策,依法实现“三个增长”;急需实施教育“五年”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急需启动职教中心建设,缩小我县职教差距;急需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投入,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急需配套工程项目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急需恢复县财政教育专项资金,保障教育工作正常运转;急需实施内涵提升战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急需保障教师基本待遇,切实稳定师资队伍;急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规范教育经费管理。

(一)统筹城区教育规划,优化学校布局。根据我县城市发展趋势及人口分布状况,完善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统筹协调好城区建设与城区教育的关系,制订近期、中期、远期实施方案。强化城区规划学校建设用地保障,城区现代化建设应该为教育预留发展的空间,学校周边建设要充分考虑协调因素,切实保障学校周边环境的育人性、秩序性和发展性。

(二)促进教育均衡,激发竞争活力。城区内,要通过政府引导、合理配备和机制规范,让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各阶段都拥有实力相当的学校,从而让各类教育在良性竞争中得到发展。

(三)实施名校战略,打造品牌教育。名校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而优质教育又是家长和社会的热切期盼。在促进教育均衡的同时,在各类学校中确定1-2所重点学校,打造成在市内有一定影响的名校,留住县内优质师资和生源,把城市教育做成品牌。

第7篇: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20__年上半年,社会事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部署和战略决策,紧紧围绕二次创业奋斗目标和“1223”发展战略,以“主动服务高新区二次创业,主动服务高新区和谐社会构建”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事业发展全局,凸显重点,挖掘亮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半年目标任务。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发展概况

1、全区现有中小学16所,其中直属学校7所(高完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4所),街道办事处所属学校8所(初中1所,小学7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分别为大源小区和顺江小区配套学校,预计在今年秋季开学。全区有在校学生26341人(高中4771人,初中6774人,小学14796人),教师1656人(在编在岗教师1306人,离退休教师349人)。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27所,较上年减少2所,在园幼儿3200人。

2、全区现有各类民政、优抚对象7104人,较上年增加304人。有低保户800户、1576人,较上年减少52户、138人。有残疾人2271人,特困残疾人275人,分别较上年增加147人和15人。重点优抚对象402人。五保户102人,较上年减少62人。移交地方管理的离退休老干部、无军籍职工、民退人员和精简退职人员共149人,较上年增加10人。老年人2.16万人,其中空巢老人3683人。驻区部队18个,其中师以上部队5个。社区19个,较上年增加2个。社区工作者178人,较上年减少50人。有建制村42个,村委会干部126人。敬老院2个,床位135张,分别较上年增加1个和7张床位。有民办非企业和社会团体55个,较上年增加2个。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基层法律服务所10个;寺庙3个,其中2个为非法未开放寺庙。

3、全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个,较20__年减少2个。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点,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按省级标准建成,石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省级标准建设。有医疗机构83家,较上年增加3家。从业人员530人;卫生许可证经营单位3829家,较上年增加253家;计划生育服务人群约3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数20.6万人,流动人口8万人。上半年出生500人,其中计划外出生1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目前维持上年参保人数7万人水平,新一轮参保工作今年9月1日启动。

4、全区现有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游泳场馆9个,目前备案的有5家。有体育公园1个,社区青少年体育活动室和绿色网上空间5个,社区体育健身路径36条;网吧55家,较上年增加5家,娱乐场所、音像租赁和电子游戏室共86家,较上年增加12家,书店、复打印印刷企业共132家,较上年增加4家。

(二)主要工作

1、国际学校建设稳步推进。确定了推进国际学校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办好美视(成都)国际学校,基本满足中心城区和南部园区外籍人员子女就读需求;办好成都国际学校,基本满足西部园区和中海国际社区外籍人员子女就读需求;支持成都美国学校的发展,作为国际学校布局的有益补充。对条件相对成熟、基本具备条件的美视(成都)国际学校和成都国际学校,积极疏通省教育厅向教育部报批设立,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学校。20__年4月7日,省教育厅完成对美视(成都)国际学校申报材料的审查,正式行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申请成立(成都)国际学校的请示》(川教外事函[20__]83号)上报教育部。目前,社会事业局正积极协助成都国际学校准备报送的相关材料。同时,社会事业局积极推进美视(成都)国际学校通过国际公认的CITA体系认证,成都国际学校通过NAPS和WASC体系认证。通过社会事业局积极协调,成都美国学校已经确定迁址美洲花园。5月28日,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经理马丁先生致信敬刚主任表示感谢。

2、国际医院项目引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会同投资服务局从3月份开始,积极准备与外商洽谈的相关资料。3月底到上海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并形成了高新区国际医院推进工作报告。4月份-5月份多次与外商进行了磋商,并于5月21日-29日接待了德国艾伯医院管理集团的总裁艾伯博士的参观访问。通过考察,艾伯博士于5月27日与高新区签定了高新区国际医院投资备忘录,使该项工作取得一大进展。按照备忘录的进度安排,社会事业局积极联系本地医疗机构,希望促成双方的合作。社会事业局也主动于德国方面沟通,掌握对方进展情况,及时回复德方所提问题和需要的相关资料,到目前为止,明确表示有合作意愿的医疗机构有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在积极推进与德国艾伯博士医院集团合作建设国际医院的同时,我们也多渠道收集其他机构是否有参与成都国际医院项目建设的意向。到目前为止,新加坡CPG集团、新加坡YYJinternationalpteLtd、EquityVENTURESPteLtd、DBSBankLimited,三方联合体、美国圣玛丽医院均表示对在高新区投资建设国际医院项目感兴趣。

3、全面提升了社区建设工作水平。开展社区建设调研,系统总结几年来社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创新社区建设工作思路,规范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进一步明确工作着力点和措施,提高社区建设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水平。在石羊、桂溪和合作街道办事处农转非安置小区新建四个社区,成立社区筹备工作小组,建立了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制度。把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联系帮扶社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完成紫竹社区、新北社区和三元社区办公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新建2个社区休闲活动广场。积极探索农转非社区物业管理模式,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并纳入社区建设目标管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按计划推进,召开了社区建设工作决策咨询听证会,完成新光社区居委会直选工作,规范了社区党务、居务、事务和财务公开工作,公开率达到了100,规范化率达到了95以上。法律、卫生、文化和科教进社区等服务工作日益规范,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取得实效,紫荆社区、新街社区和新光社区分别建立了紫荆绣坊、景琦工艺制作部,以及编织袋加工、儿童围裙加工、绢花制作等社区家庭手工业作坊。星级社区创建工作提高了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成效,“数字社区”建设方案基本完成。

4、“双创”工作全面展开。以“创佳”工作为抓手,提升旅游环境档次。成功的打造紫荆休闲娱乐街区,为高新区“创佳”工作奠定基础。出台《成都高新区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机构,召开了创佳动员大会,圆满完成全市“创佳”工作第一次测评。按照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抓出高新区旅游特色的工作思路,对区域环境进行重点整治。同时,邀请专业旅游策划公司,对高新区旅游资源作整体策划,挖掘旅游资源,配套服务设施,打造旅游亮点工作,彰显高新区旅游特色,为成都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增添新亮点。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于4月中下旬有条不紊地开展,已经发放宣传资料120__份,出台了《病媒生物防治方案》、《社区和单位综合整治方案》、《城中心和城郊结合部综合整治方案》。截止目前,全区已实施综合环境整治的居民院落有12个,打造容貌街3条,“五小”示范街5条,196家社会餐饮实行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农贸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5、丰富了弱势群体救助帮扶体系。开展了贫困群众“爱心工程”,为空巢老人提供爱心钟点工,为特困残疾人和特困低保户提供了爱心医疗卡等。开展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社区困难群众工作,调整了帮扶方案,明确了帮扶目标。开展了应保尽保工作,1—5月为7642人次低保户发放低保金77万元。开展了应急救助工作,为19名困难群众发放应急救助金6.3万元。开展了特困残疾人专项救助工作,1-6月,为1597人/次(275户)特困残疾人发放专项生活补助金15.97万元。开展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建立5个社区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站),为全区2271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为10名贫困残疾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为71名残疾人发放了轮椅。开展了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了3476条社会救助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工作。开展了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制定了具体操作方 案。开展了残疾人灵活就业工作。

6、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和信息网络建设日趋完善。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工作和少儿互助金工作,新型农村医疗保障筹资标准从原来的人均30元提高到人均60元,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标准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参保率达到了100,少儿互助金的参保率达到70.4。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6家,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已开始规划设计,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工作已经初步通过省上验收,并正在规划迁入即将建成的顺江小区;石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迁至庆安社区,并按照“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的标准完成建设,正式启动。重点开展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工作,制定了高新区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联合英特尔成功的举办了“高新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演习”。

7、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全面完成20__年春季对农村居民和失地农民子女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工作,全区有13092名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涉及金额3826000元,其中农村居民子女1575人,免费468421元,失地农民子女11517人3357579元。完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居住证持有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登记工作。今秋,预计在高新区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居住证》持有人子共计有1571人,其中新转(入)学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714人,新转(入)学的《居住证》持有人子127人。顺江小区和大源小区配套学校按计划推进,确保9月1日按期开学。

8、搭建文体平台,丰富区域文化,构建和谐高新。积极服务主战场,为推动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成功组织了与美国汉略信息技术公司的快乐篮球赛、全通杯成都地区网球精英赛、20__“高投杯”首届网球邀请赛等6场赛事,组织了参赛人员近千人次,为促进企业交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全民健身运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举办高新区第三届机关运动会,掀起机关干部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新一轮。通过举办高新区20__年新春团拜会、情暖民工系列文化活动、第三届文艺汇演、社区趣味运动会,组织人员参加安利纽崔莱健身跑、“6、10全省全民健身日”等系列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积极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从5月全市启动平移工作以来,已完成平移4500余户,达到高新区有效用户的18。在市兴网传媒总公司的技术支持下,落实了新建有线电视网络的前端节目源光缆专线,完成了与市广电局广电网络传输总前端信号源的贯通,使辖区居民可以欣赏到更多、更优质的电视节目。

9、全心全意主动服务企业和人民群众意识得到强化。针对涉及企业的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卫生学预防性审查(含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人到企业调研,赴郫县工业港学习先进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整改流程、提高效率、大幅度缩减办事时间,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上半年为英特尔公司、五粮液集团、维奥三江制药公司、华雁信息产业公司等企业解决子女入学26人次,英特尔公司为此给管委会领导写信表示感谢。解决因户口迁移居民子女转学65人次。

10、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务工作。切实做好了优抚对象、困难群众、退伍军人和民族宗教的稳定工作,未发生群体性上访,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完成了36条新建道路命名。开展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接受退役士兵102人,目前共安置69人,安置率为92。开展了“综合治理宣传月”、“送法进社区”法制宣传活动,发放了800本《法律知识手册》及20__多份法律知识宣传单,为居民群众提供了法律咨询、残疾人救助、公证服务。开展了安置帮教工作,为20名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帮教。开展了法律援助工作,为7名经济困难农民工和居民群众提供了法律援助。开展了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工作,目前共征收残障金140万元。开展了老年游艺活动,开展了精神慰籍、社区助老、法律服务、老年互助等四项活动。开展了非法宗教场所的清理工作。开展了婚姻登记工作,1—5月,共办理登记1481对。净化文化环境,加大管理力度。从源头上抓好文化市场的净化工作,做到“两种不办”,即不符合申办条件的经营许可证不办,没有经过现场勘验的经营许可证不办。积极抓好经营户的培训,组织各类经营户培训会4次,参训经营户达350余人次。通过与经营业主签定《遵章守纪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承诺书》等形式,进一步规范经营户的经营行为。着力抓好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整治,大力开展网吧、歌舞、音像、书店、娱乐场所的专项整治。每周执法检查不少于2次,组织网吧大规模集中整治4次,歌舞娱乐场所的集中整治5次。对10起违规经营现象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15000余元。认真抓好“扫黄打非”工作,制定了《成都高新区20__年“扫黄打非”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4次,共收缴非法书刊1000余册、非法光盘3000余碟。

上半年各项社会事业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干部队伍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效率意识、奉献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强,社会事业载体建设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工作流程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设计和不断改进。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根据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实际,下半年,我们将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得失,合理调整思路。继续围绕“主动服务高新区二次创业,主动服务高新区和谐社会构建”工作主线,结合学习郫县精神大讨论,坚决贯彻既定的社会事业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事业发展全局,在全局上下进一步强化开拓和创新意识、效率和质量意识、责任和奉献意识和主动服务高新区二次创业意识,把自身工作置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丰富和完善全局联动一盘棋机制下半年,我们将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结合学习郫县精神大讨论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科学、规范和高效的全局联动一盘棋整体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和畅通各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全局工作趋于程序化和制度化。二是优化和简化工作流程,全面实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项目清晰化和直观化,标准件当场办结,承诺件限时办结,特殊需求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环环相扣,快速高效。三是加强全局团队精神建设,丰富和充实创新精神,营造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二)重点凸显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两大工作

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上半年已奠定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举全局之力,确保既定目标的全面实现。一是继续推动国际学校建设,推动美视国际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积极整改到位,力争获得教育部审批。二是继续推动国际医院项目引进工作,做好基础资料准备,充实和完善相关数据信息,并会同投资服务局做好接待方案,积极配合德方专家组的考察。与此同步,积极跟踪联系本地具备初步合作意愿和优良合作条件的医疗机构,配合德方共同推动中方合作伙伴的推选工作,尽可能促成中德双方合作,成功引进国际医院项目。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四个载体”建设速度

加快覆盖城乡的防疫和医疗服务载体建设。全面启动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新分中心工作,确保在下半年将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纳入正轨 。继续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争取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级评定,成为高新区第二示范点,推动石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建设。大力推进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参保工作,确保参保率达到80以上。

加快和谐安定的社区管理服务载体建设。开展数字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残疾人就业康复中心建设工作,开展社区爱心超市、便民服务店建设工作。加强农转非社区的组织、规章制度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加强社区服务工作。开展社区手工作坊式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星级社区创建工作,开展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继续抓好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帮困助学和生活救助工作。继续抓好府城大道以南新建道路的地名规划工作,启动西部园区西南片区的地名规划工作,开展道路及路牌清理工作。

加快城乡一体化教育服务载体建设。继续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完善中小学规划布局调整,确保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基本需求。促进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确保顺江小区和大源小区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9月1日按时开学,保证已登记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居住证持有人子女全部安排进入高新区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按计划推进高新区农村居民和失地农民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后续工作,协调郫县教育局做好西部园区教育工作,确保西部园区教育工作在过渡期间按照原有政策执行。

加快公共便捷的文体服务载体建设。做好发展规划,完成高新区“十一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十一”五期间高新区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纲领性文件。抓好创佳工作,根据高新区旅游策划方案,着力打造1-2个“创佳”工作亮点。督促相关部门,按照“创佳”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进工作。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按照重点组织与全面指导的工作思路,办好庆祝高新区成立十五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和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女垒比赛;指导企业、各中小学校、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四)调整思路,探索新路,促进全局工作整体推进

根据上半年全局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调整思路,探索新路,发掘亮点,促进全局工作整体推进。继续全力推动玉林中学、高新实验中学、玉林中学附小创建国家、省级、市级示范校工作。从秋季开始运行中小学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对中小学实行目标考核,形成区内学校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稳步推进第四轮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稳步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以创建“最佳旅游城市”、“文明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为契机,促进文化市场的管理,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的管理、执法、处罚力度,使高新区文化市场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全面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的准备工作。针对上半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的改进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全力解决存在问题,加大督察力度,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成效,全面完成复查迎检目标任务。继续开展数字化平移工作,力争完成2万住户的广播电视数字化。

继续配合市民政局搞好府城大道以南新建道路的地名规划,启动西部园区西南片区的地名规划;加大与规划建设局、投资公司、兴南公司的协调配合力度,完成下半年新建道路的命名;对全区所有道路及路牌进行清理,并加强与市民政局的协调力度,缩短路牌安装的时间。

抓好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组织开展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开展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举办人民调解知识、法律援助知识培训、和法律知识讲座。

第8篇: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全会要求,围绕重点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服务中心工作,确保政令畅通

1、重大决策督查有力。对中心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超人奶牛场3个扩大内需项目开展督查,3个项目正按照序时进度要求强力推进。认真开展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全区62个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进行检查,对4个500万元以上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驻点督查花岗、丁家庄市级保障性住房项目拆迁工作,下发督查简报22期,提出督办建议,有力推进了重点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列入我区第一批整治名单的35家“三高两低”企业已全部整治完毕,得到市督查组的好评。抓好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工作的督查,组成5个创建督查组,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

2、依法行政执行有力。制定出台《区城市文明建设及长效管理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全区近两年的征地拆迁、已完成征地审批手续的征地补偿安置项目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3、效能建设推进有力。成立督查组,对全区10个街道和生命科技园、紫东国际创意园、金港科创中心、南大科技园4个园区平台的59个重大项目推进和落实情况开展效能监察,通过效能监察,摸清了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在全区深入开展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相关制度的效能建设活动。积极推进“百企走访”工作,对9家企业进行走访,共收集问题20个,现场协调解决问题1个,上报市里解决13个,6个问题交给相关部门解决,有力促进了机关工作效能的提升。选择建设、海博出租车公司等6家企业作为行政效能监测点,聘请6名行政效能特邀联络员,监督机关工作人员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向群众印发了1000张“效能纠风联系卡”,标注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地址及受理范围等内容,方便群众投诉。

(二)狠抓纠风治乱,维护群众利益

1、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制定下发了《区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意见》,重新聘请30名区政风行风监督员,并对30名青年志愿者进行调整和补充。今年来,共对20家部门和基层站所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召开20次行评大会,发放群众调查问卷1550份。7月底前,对公安、国土、环保等11个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职能部门及其所属的39个基层站(所、队)和政务服务窗口进行民主评议,11家部门平均得分98.28分,基层站所均分91.9分,收到意见建议21条,均及时反馈相关部门整改解决。

2、举办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3月25日,在八卦洲二桥东服务区广场举办了“关注民生、走进”政风行风热线户外直播活动。区政府有关领导及12个部门负责人,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现场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并进行解答。据统计,90分钟的直播中,现场群众咨询、建议和投诉17条,整场直播节目共接受群众咨询、建议和投诉150余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推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围绕“看病难”正医风,改变过去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由区卫生局一家管理、经费主要由单位自筹的体制,初步形成区、街财政负责卫生经费保障投入、区卫生局负责业务人事管理的双重领导新体制。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围绕“教育乱收费”严监督,在区教育局和学校设立举报箱,公布30部举报电话,建立了举报登记制度。春、秋两季全区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共46135人次、约533万元,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生住宿费共650人、8万元,落实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463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对困难家庭学生的帮扶,全区共救助了幼儿园136人、11万元,小学897人、7万元,初中576人、16万元,普通高中173人、14万元,合计9451人、945.1万元。围绕“惠民政策”抓清理,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水稻直补两项合计发放800万元,惠及23000户,补贴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发放”。

(三)严格教育监督,坚持惩防并举

1、廉政教育扎实有效。通过举办廉政教育报告会、领导干部廉政党课、观看反腐题材话剧和廉政动漫电教片、发送廉政短信等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勤政廉政意识。充分发挥中国金陵廉政文化教育馆和金陵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的品牌教育效应,接待学习人员3万多人,被市社科联授予首批社科普及基地。先后在街道百水家园、街道新合村社区组织开展2场社区廉政文艺演出,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社会风尚。积极整合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宣传媒体资源,大力报道全区反腐倡廉建设的最新成果和创新实践,截至目前,在各类报刊媒体刊载文章75篇,报送网评55篇,舆情信息10篇,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2、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不断深化。全面更新电子廉政档案,将全区所有区管领导干部个人基本资料、经济责任审计、违纪查处等情况全部记录在案,并纳入市纪检监察系统综合办公平台的电子廉政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强化选人用人监管,对区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街道和部门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全区新提拔的35名区管副职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提醒。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严禁违规收送礼金礼券等专项治理工作,成立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所有车辆购置、更新申请全部予以冻结。

3、惩处腐败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坚持发挥举报案源主渠道作用,从群众举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查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违法违纪案件,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

(四)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源头治理

1、全面推进旧房拆除招投标机制改革。制定下发了《区旧房拆除工程发包实施办法》,建立了由9家队伍组成的区旧房拆除施工企业管理库,所有旧房拆除工程必须通过“e路阳光”网上平台进行发包。完善管理流程,制定了《区旧房拆除工程施工单位考核细则》、《区旧房拆除工程施工单位管理协议》等管理考核规定以及规范的服务协议、廉政合同,建立了集“入库管理、公开发包、随机摇号”为一体的旧房拆除招投标体系,推进旧房拆除招投标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该项工作创新已在全市推广,并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第9篇:初中家校合作共育实施方案范文

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30.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1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来自于农业。农民的生产方式、经营活动、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决定着家庭收入的增减。随着流域治理的深入开展,“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以水布局经济社会的发展”,节水节地保护生态的现实,迫切需要农民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以技术和素质来促进收入增长。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农民素质转型成为了核心。为此,结合新农村试点建设,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农民培训、提高素质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全面规划,总体部署。但在具体实践中因体制问题,针对农民的培训资源渠道分散,部门分割,多头实施,整体推进效果不佳。为使农民培训形成合力,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县上下形成共识,一定要走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创新农民培训办法,建立农民培训新体系的路子,务求实效。

一是加强对资源整合的领导。县上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培训资源整合工作,并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在高层次决策中研究农民培训资源整合问题。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掌握了解各部门、各行业农民培训资源情况,形成等一手调查资料,提出整合资源的指导意见,并通过学习、观摩、个别谈话等方式,统一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思想,提高认识,从面有效推进资源整合工作。

二是制订培训资源整合的办法。县上在摸清各项农民培训资源的情况后,分类疏理,统一安排,制订了《县农民及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整合实施意见》。主要整合的农民培训资源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业创业培训、扶贫开发中用于科技扶贫和劳务技能培训、农业综合开发中用于科技培训,再就业培训,以及本级财政安排的农民培训等方面的项目。

整合遵循的原则是: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形成“各做一道菜,共拼一桌席”的机制。在资金的使用中,管培分离,专户、专帐、专人管理,按资金原渠道管理要求进行报帐,并建立项目实施的申报、批准、公示制度,加强资金使用前审核、使用中监控、使用后检查,跟踪问效,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三是建设县级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使整合的各项涉农培训资源有效发挥作用,县委、政府决定搭建统一的平台,建设县级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学校依托县农广校、县职业中学,实行校校联合,教学力量、实习基地、教学设施等资源共享共用,同时根据办学培训特色和要求,又各自相对独立,分别管理,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建成了以劳动力输转为目标的技能培训,以农民科技知识增强为目标的科普培训,以造就农村创业带头人为目标的科技骨干及农民技术员培训,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乡村干部及专业人员培训等四大培训体系。目前,县上共为新型农民培训学校投资99.2万元,建成多媒体教室2个,学员食堂1个,学员宿舍8间,并配置全套床、桌、被、褥、洗等生活设施;购置图书5000册,设立图书室1个。

四是创新开发新型培训资源。在整合项目培训资源,新建农民培训学校的基础上,县上立足实际,着眼于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开发新的培训资源。实施了编一份《新农村资讯》报刊,建一个手机短信平台,开一部农技咨询电话,办一期《科技服务苑》电视栏目,设一处科技超市,配一台科技直通车,出一套系列科技光盘,组织一支科技赶大集服务队伍等“八个一”农民培训活动。《新农村资讯》每月刊出三期,免费发放全县5.8万农户,主要登载农民需要的产销信息、致富典型、农业科技、三农政策等;手机短信随季节农时编发,农技热线有专家轮流值班座堂,随时接受农民的电话询问;《科技服务苑》电视栏目,周周更新播出,专家讲解;科技超市集纳各类农业科技成果,供农民学习观摩、选择购买;科技直通车携专家、装检测设备、带放映设施,是农民随叫随到的110;安排专人在地头、田间、禽舍、农家拍摄整理各类种、养、加方面符合实际的科技致富碟片,用身边的典型事例直观形象地教育农民;由科技局牵头,组织农、林、水、牧、民营企业的科技人员开展赶大集活动,散发资料,进行现场咨询。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运用现代科技技术进行形象化农民培训。

五是完善乡村社培训网络。县以下的农民培训基地比较薄弱,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农村培训体系建设,着力解决这一问题。整合新农村、基层组织、文化体育、畜牧科技、民政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资金,扶持乡村两级农民培训的阵地建设。全县18个乡镇,249个村均挂牌成立了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并已建成十多处以乡村级农民培训学校为标志的村民活动中心,配套了多媒体放映设备、农民书屋,开通了远程信息网络。同时探索把培训阵地延伸建设到产业园区、示范片上,确定了日光温室、暖棚养殖、节水种植等为主的农民培训实习基地。县上成立了农民技术员评聘领导小组,通过本人申请、乡村推荐、领导小组考聘、政府聘任、公开公示后,使大多数的村有了自己的农民技术员。初步形成了县有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乡有农技报务站,村有培训学校及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示范户的农民培训网络。

二、广泛开展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县劳动力构成中高中以上文体程度的比例为22.7%,平均受教育年限8.9年,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主要来源于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全县新型农民人才不到0.82%,农村主要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结构不尽合理,加大培训力度势成必然。

一是建立农民培训首席专家制度。县上成立了由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组长,副高以上职称专业人员11人组成的农民培训专家组,指导全县农民培训工作,确定培训内容;乡镇由科技副乡(镇)长担任农民培训首席专家,负责落实县上下达的培训项目和本乡镇农民技术培训;村上由村农民技术员担任村农民培训首席技术员,专门负责本村的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带动村社科技示范推广种好样板田、示范田。

二是制定新型农民培训规划。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联系实际,制订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远景规划》,出台了2009年至2013年《县新型农民培训规划》、《县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县妇女培训实施方案》等培训规划,并分目标,分阶段,分年度有相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在规划实施中,结合实际确定了节水增收种植技术、节水高效养殖技术、农民创业技能技术、农民市场经营知识等三十多项培训内容。

三是创新农民培训的方式。针对农民需求和项目实施要求,在集中培训、技术轮训、观摩培训、邀请专家培训等常规培训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实效,创新了培训的方法。其一是进行菜单式培训,制订了《县设施农业菜单式培训管理办法》,为发展日光温室、暖棚养殖等现代设施农业的科技示范户每户发给培训券50元,分5元、3元、2元、1元四种面值,由农户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专家,技术人员有偿服务,合理取酬,从而充分调动了农民和科技人员参训授课的积极性,已发放培训券10万元,培训农民上万人(次)。其二是招标委托培训。制订了《县招标培训和委托培训管理办法》,探索市场化农民培训的途径,建立公开招标制度,向县内外有资质和条件的单位、个人进行招标和委托培训。其三是产业基地培训。,直接把农民组织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上“手把手”培训,并开展技能知识竞赛,提高培训实效。其四是现代大众媒体培训。利用远程信息网络、发送科技碟片、赠阅《新农村资讯》、收看《科技服务苑》电视节目、农民热线服务咨询、编发手机短信、科技大蓬车服务等手段,全方位覆盖,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其五是院地院企合作培训。选送乡村干部、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到大专院校学习,组织农民科技骨干到外地企业务工,借以开阔视野,提高本领。全县每年有组织外出务工人员2万人,县乡村组织外出学习农民上千人。

四是聚合各类力量实施培训。为加强各级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县上制订了《关于整合师资力量加强新型农民培训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实了县级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人员,建立了兼职教师人才库,并有人事部门负责,计划每年招聘50名左右农业大专院校学生到基层乡站工作。对配备的村支部挂职书记、安排到村工作的大学生赋于其组织农民培训的职责,发挥各部门单位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有效利用行政资源,结合“新农村才保障工程”的实施,组织、宣传、统战、人事、教育、卫生、政法、司法、共青团、妇联、科协、党校等要从各方面培训农民。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科技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活动,全县十多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乡村签订了产业基地建设协议,通过“订单农业”培训农民。在防沙治沙、生态节水,推进流域治理中引智引资,争取外援力量培训农民,已举办了多期治沙新技术、节水滴灌工程、大田农艺节水等专题培训班,参训农民3000多人次。

三、注重提高培训效果,培育新型农民典型

县是流域治理的重点区域,温总理多次批示指示“决不能让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生态治理成为人民生存发展的首要选择,如何让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流域治理中,培训农民,改变观念,开辟多样化的节水增收渠道是重要途径,在培训中,提高培训的效果,放大培训效应,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是实现这种途径的基本捷径。同时也可减少培训资源的浪费,降低培训成本。

一是建立培训绩效考评体系。县委、县政府将各类培训纳入部门、乡镇工作责任考核,签订责任书,作为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在县乡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开展的课堂集中培训和其它专题培训中,进行课堂问卷调查,培训学员当场打分评价。据调查,《科技服务苑》电视栏目累计播出236讲,收视农户达到4.58万户,点总农户数的85%,深得群众好评。全县有57名农民经过培训考试,被县政府聘为村级技术员,每年给予800-1500元的补助,他们高兴地称道“有了用武之地”。

二是以培训促进重点工作。石羊不可流域治理中,关井、压田、节水建棚、保护生态等工作,农民在认识上不统一,技术上难把握。通过培训,讲政策,讲法律,讲技术,统一了思想,使广大群众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并积极学习实践运用大田节水技术、工程节水措施,加快节水品种的改良,调整用水结构,布局节水作物,发展高新节水农业。全县粮经比例趋于合理,葵花、棉花、甘草等节水作物占到总播面积的60%,地膜覆盖、垄沟灌溉、小畦灌溉等大面积推广,湖区群众还探索使用了一膜两用免耕节水种植,面积达5万亩,管理节水、技术节水深入人心,水权改革后,刷卡取水成为了农村的新时尚。近两年,全县新建日光温室8000座,养殖暖棚7300座,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上亿方,呈现出总量下降,定额下调的好势头,生态治理、流域治理等涉及全县的重点工作良好推进。全县有200多农民技术骨干被推荐担任了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人,发挥了领头带动作用。

三是造就了一批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县域特色产业扶持发展中,每年培训农民12万人次,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和“田秀才”。为推进日光温室产业建设,全县共举办县级技术培训班21期,乡级技术辅导班105期(次),现场操作培训195场(次),受训农民达35680人(次)。围绕美国红辣椒、洋葱、食葵、反季节甜瓜等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举办示范培训班206期,培训农民50500人(次)。大坝六沟村农民在党支部书记高立文的带领下,系统学习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户均建棚一座,连片搭建的温室被作为全县的科技孵化园基地。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首批确定的30个示范村,每村40名基本学员,共计1200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经过培训后,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

四是增添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经过培训后的农民,激发了生产的积极性。基层干部在谋划经济发展、致富一方中的作用加强,获得了群众的信赖。三雷镇中陶村支部书记李福荣组织成立金光高效农业合作社,实行日光温室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规模发展的好路子。劳动力转移培训使众多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增长了致富本领,每年走出,走出农田务工经营的农民达6.5万人(次),农民务工基地遍布大多数省份,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全县农民经纪人队伍达到4000人,农民成立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达到120家。走出沙乡的农民不仅挣回了票子,也带来了新的观念思想,农民领头创业兴办的中小企业达到上百家,更多农民自发迁居他乡致富,每年移民8000人。随着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农业的经营水平有了显著进步,家家都有“科技明白人”成为了农村新风貌,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在农民、农村、农业生产中蔚然成风,方兴未艾。

四、开展劳动力资源整合、培训新型农民的启示

县在农民培训中,开展资源整合工作刚刚起步,体制和机制创新初具雏形,总结实践经验,主要启示是:

1、统一思想是基础。劳动力培训资源的整合不是简单的资金捆绑,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政策、项目管理、法规规定、审计监督等诸多问题,必须做好各部门单位的思想统一工作,解决认识问题,处理好条条块块管理的关系,争取上级的支持和理解。只有掌握项目资金的各部门领导配合,找准整合的政策依据,充分取得上上下下的肯定,才能做好,尤其是在项目的管理实施程序中,项目主体单位要明确责任,但不包办,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作为承办单位要接受指导监督,又不能自行其事,双方都要程序合法,资金合规,目标一致,质量一流,验收评审安全通过。

2、领导重视是关键。资源整合牵涉面广,不是仅一个负责人或部门能做到的事,所以要上管一层,由县级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协调决策,并制订各项制度来加以保证和约束。

3、建设平台是保障。整合的项目资金要统筹使用好,必须搭建统一的平台,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的创建,构成了一个平台载体,使得项目的实施有抓手,资金的管理有去处,宣传组织有方向,农民参训有依托,可解决县级以下谁也抓农民培训,而农民搞不清门道儿的问题。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即节约资金,又可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还可使各类培训手段灵活方便地发挥作用。

4、创新方式是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沿袭传统的培训方式已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农村实际,所以要改变培训方式,寓教于乐,方便群众,自我选择,自主参与,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使农民从“要你学”转变为“我要学”,始终把科技报务终端建到田间地头和农民身边,体现在农民最需要的时机,潜移默化到农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5、结合实际是出路。培训资源的整合从项目申报开始就要符合县情实际,符合农民的需求,项目不准,实施难,操作难,验收难,整合难。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要从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做起,以典型引路。组织农民学习,尽可能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到实践中,让他们手能感触,眼能看见,心才能开窍。培训时间、地点安排要方便群众;培训人数规划趋向于小型化;培训内容要结合项目、区域、产业;培训质量即要面向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又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