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发展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加工贸易的模式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其特点是进出口是同一客商,经营企业不支付外汇、不负责销售成品、不参与利润分配、不承担风险,只赚加工费。进料加工,是指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其特点是经营企业支付外汇、自行成产、自行销售、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我国学者傅钧文、沈玉良、孙楚仁、徐美娜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存在模式。傅钧文从加工贸易在东道国的产业链和外资作用的角度,比较了日本国内产业链完整的内资型加工贸易和韩国国内产业链部分完整的内资型加工贸易模式,认为中国的加工贸易属于国内产业链残缺的外资型加工贸易,原因是中国的加工贸易主体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中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绝大部分是工业制成品,而这其中大部分是对进口的国外工业制成品的简单加工和最终组装,能够体现高科技和增值含量的产业链大部分在国外。
沈玉良、孙楚仁、徐美娜受Feenstra和Hanson运用合约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加工贸易生产控制问题的启示,经过大量调研,从生产控制方式(所有权和采购权等)出发,研究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存在模式,一是外资独占的进料加工贸易方式,集中在苏州、上海、无锡、深圳、广州、天津、青岛和烟台等地,主要集中在出口加工区,以中低端加工制造为主。二是以贸易商、贴牌商为主的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仅在广东东莞存在,其外方控制者主要是我国香港中小贸易商和为品牌制造商提供贴牌的中外资企业;在顺德、惠州、中山、威海、浙江和上海的工业园区,亦存在着大量的来料加工,但都有别于广东东莞。三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以福建晋江为代表,在浙江和苏南地区普遍存在,大部分是贴牌生产,名义上是外资企业,实际上是为了获得外资企业优惠政策而在中国香港设立后再投资中国内地的中资企业,因而能够控制整个产业价值链。
周边国家加工贸易发展趋势
日本的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开展较早,在政府鼓励之下,随着质量和服务享誉全球发生了质的飞跃,摈弃了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的加工,主要从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波音飞机机身等产品的委托加工,并积极到海外投资建厂。1985年日元升值后,日本政府积极引导其加工贸易步入“向国际发展的时代”,日本的企业在设法适应一些亚洲国家的国产化政策的同时,扩充和强化其在亚洲地区的加工装配生产,加工装配产品向中高档转移,由音响向高技术含量的彩电和录音机转移,由民用电器向办公用复印机、传真机等转移。同时,积极构筑亚洲加工网路,形成了“日本的电子厂家,以新加坡组装工厂为核心,采用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加工企业提供的零部件”的新型加工贸易方式。日本这种“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对亚洲地区的加工贸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韩国的加工贸易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以纺织、成衣、制鞋和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为主。20世纪70年代,加工贸易的重点转到了钢铁、造船、汽车、电子、石油化工、金属加工和橡胶行业,在韩国出口中占据了较大比重。20世纪80年代,出口加工贸易失去竞争优势,韩国企业开始到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开展委托加工,再将成品或半成品返销国内或出口到第三国。
新加坡政府于1967年颁布了“豁免所得税(经济扩展奖励)法案”,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当时主要集中在纺织品、服装、食品、塑料、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外国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较大。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的加工贸易逐步转向飞机部件、自动化器材、电子器材及配件、通讯设备世纪90年代后,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进行研发合作,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产品。我国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大力扶植纺织工业的加工贸易,七八十年代将重点转向机械、电子、资讯等技术密集型工业,90年代后,我国台湾以IT产业为主的高科技生产加工走在世界前列,信息产业和半导体产业产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其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台湾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加工生产基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均经历了从简单加工装配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向重化工业领域的资本密集型工业的转型,再向以IT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工业升级的道路,生产职能在整个经济活动中逐步降低,研发、设计、物流配送等服务性职能上升,总部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加工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增加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弊端越发地显现出来,大部分拥有自主经营权的企业仅做贴牌生产,技术含量低,对加工能力要求不高,产品附加值也低,处于国际产业的低端;少数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掌握专利、品牌,把持着高端加工贸易。如广东的电子产品就是为港澳台电子工业进行加工装配,甚至是简单的加工装配。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向科研、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发展,延长产业链条的道路仍很艰难。从要素禀赋上看,我国的加工贸易原有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步丧失,我国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有些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再加上周边国家劳动力优势的凸显,导致大批跨国企业将代工订单转向成本更低的越南、缅甸和印度等地。从加工产品上看,虽然近几年各地区在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但是仍存在着主要技术和工序在国外或被外商掌握等问题,如电冰箱包括压缩机在内的主要进口部件约占其总成本的40%,激光打印机中的激光发生器和硒鼓等关键部件也都来自国外。2010年以来,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中小民营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未得到妥善解决,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内生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达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下,合作动力明显不足;面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其推动企业全球化的意识有所下降。据联合国的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重创,一系列突发事件,增加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目前,引领世界经济振兴的新增长点仍未出现,全球经济仍处于寻求新的转型和稳定增长的过程中。这必将对我国的加工贸易模式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赋予了我国加工贸易模式发展新的内涵。
2011年8月2日,商务部、海关总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联合《关于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包括创新加工贸易管理模式、优化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加快加工贸易模式转化、促进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加强转型升级融资保险支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内涵等13项措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
(二)我国加工贸易模式的发展趋势
2008年广东省就针对珠江三角地区的资源环境、土地状况以及加工贸易的存在模式战略性地提出了“腾笼换鸟”政策,不巧的是当年爆发了金融危机,广东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也就未形成大气候。这次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提出建设示范区,定会加速广东的“腾笼换鸟”的进程。商务部陈德铭部长提出,通过政府的推动和帮助,使广东的加工贸易从一般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向两端延伸:一端是往研发延伸,另一端是往营销延伸。随着广东加工贸易发展“软环境”的不断改善,以东莞为代表的“贴牌”来料加工贸易企业,将改变中外资模式,转型为独资企业,继而走上自有品牌的发展道路。
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中以中低端加工制造为主的外商独资企业,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甚至以指定国家、指定企业的方式控制着整个价值链,以企业内交易或跨国公司之间的契约贸易为背景,加工贸易完全取决于要素禀赋因素,因而较难实现加工贸易升级。但是,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要素禀赋因素的变化,这些加工贸易企业将会重新考虑其在全球加工制造的分布,将中低端加工制造转向它国。
【关键词】区域主导产业;基础概念;选择基准;评价方法;相关建议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缓慢上升阶段。然而,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仍然是阻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采取措施着力于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已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但因资源的稀缺性,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均不能顾及所有生产部门的经济发展。而且,稀缺资源通常是从高消耗、低产值的生产部门向低消耗、高产值的生产部门流动。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资源优先分配给对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部门,该部门就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正确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将有利于该地区制定最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规划和产业政策,使得稀缺资源优先分配到关乎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上,然后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从而整体推进地区经济发展。
国内对主导产业相关理论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国家层面。然而,步入九十年代,国内主导产业相关理论研究逐步由国家层面转向地区层面。我国于1994年出台《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指出优先发展石化、机电、汽车、建筑业四大国民支柱产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家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之后纷纷提出优先发展本地区的主导产业。随后,各县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中也明确提出发展本地区主导产业的构想。
优先发展地区主导产业,首先应该明确主导产业的基础概念。本文借鉴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引出主导产业概念的理论渊源,进而归纳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形成路径。其次是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由此产生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问题。本文首先讨论国外学者对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出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国情、地方特点提出的一些选择基准理论。紧接着是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方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指出需针对地区的特定经济发展背景建立适宜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最后,本文对国内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进行了评价,认为部分学者对区域主导产业内涵的认识不过全面,忽略了区域主导产业时间与空间两重属性的差异性,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所需数据往往难以获得且指标测算体系过于简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体系的各指标内在联系研究不够,因此提出完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基础概念
(一)主导产业的理论渊源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于1960年在其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明确指出主导产业的概念,他将国民生产部门分成三类: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他还认为主导增长部门应该具有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其他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以及持续的高增长率。罗斯特提出的主导产业概念获得了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和支持,这为今后的主导产业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对主导产业的概念大多也源于罗斯特给出的定义。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
一般认为,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定义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西方经济学的区位理论为依据,将区域生产部门分为专业化部门与非专业化部门,其中专业化部门又被再次细分为一般部门和主导部门,而这里的主导部门就是区域主导产业,它在专业化部门中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带动作用。二是以产业经济学的主导产业理论为依据,将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理论直接应用于区域层面,从而形成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然而,以上两种定义方法均有缺陷,第一种方法忽略了与主导产业理论的联系,而第二种方法则片面地将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概念引入区域层面。因此,定义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必须考虑空间属性和产业属性。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国外最具代表性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有四个:李嘉图比较优势基准理论、罗斯托基准理论、赫希曼产业关联度基准理论、筱原两基准理论。
(一)李嘉图比较优势基准
古典经济时期,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某一产业部门如果具有相对优势,那么其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部门,然后带动周围产业部门的发展,这一原理后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基准。该基准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基准和动态比较优势基准,静态比较优势基准是以当前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选择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根据其与周围产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带动周围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而形成地区经济共同体。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是指当前处于比较劣势,但未来可形成比较优势,进而成为带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二)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基准
罗斯托于 1960 年在其著作 《经济增长阶段》中提出主导产业的概念,他在书中提出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及旁侧效应原理,即产业扩散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理应最大,因为主导产业可以将其产业优势向外扩散到其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然而,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基准并没有明确指出具有可实际操作的基准判断方法,这是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的不足。
(三)数据往往难以获得且指标测算体系过于简单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不同于国家层面,因为国家层面的经济数据容易获得,而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经济数据往往难以获得甚至是缺失,而且定量分析往往需要长时间且连续的经济数据,而这无疑加剧了数据获取的难度。另外,当前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存在指标测算体系过于简单化,而这显然不适用于复杂的经济发展现状。因此,须考虑引入图论、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机语言程序等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
(四)各指标的内在联系研究不够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何寻找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成为我们理解所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关键。分析各指标体系,我们发现关联度系数、技术进步率、需求收入弹性等指标是大部分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其中技术进步率强调了供给,需求收入弹性强调了需求,关联度系数则同时强调供给和需求。另外,还有许多其他指标,如规模指标里的产值规模、增加值规模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构建需要因地适宜,与时俱进,也就是需要根据本区域的现行经济发展现状选择合适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以求正确、合理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党耀国,刘思峰,李炳军,缪瑞林.农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选择[J].农业技术经济,2000(!)
[6]张圣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1(1)
[7]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8]王稼琼,李卫东.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和方法再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9(5)
[9]张大松,赵英才.区域主导产业及其评价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4)
[10]潘晗.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应用[D].郑州大学,2004
[11]蒋学海,汪婉盈.中国“里昂惕夫悖论”与“HO”理论探析[J].2016(2)
[12]阿如旱,李百岁.内蒙古工业经济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2(1)
[13]罗月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选择[J].资源产业,2005(6)
[14]王秋红,唐燕玲,裴广群.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时代,2012(5)
[15]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1)
[16]郭晶.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分类和特征,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市场结构的衡量,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交易费用的概念,博弈论基本概念,纳什均衡的含义。
二.市场行为:企业定价行为,企业促销行为,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形式和影响因素,企业多样化经营行为,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目标的多元化,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的含义。
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一.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实质与方式,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
三.产业结构政策: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支柱产业支持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安全,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的模式,制度变迁的概念,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工业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经济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因素: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形成,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策略,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关税与贸易保护,汇率与外汇管理,外资利用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发展援助,对外债务。
四.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区域经济发展途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区划,区域分工,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形象设计,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城市职能与规模,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道路,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就业与失业,人口流动与增长,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地价评估,城市土地利用,住宅的流通与消费,城市住房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开发区建设。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城市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政策性银行的运作,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职能,城市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市场的特征和基本功能,证券市场的监管,城市金融市场的运作,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分类,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性质和作用。
第五部分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组织设计: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设计的策略,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中的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组织,管理幅度分析,职务设计,集权与分权,授权分析,组织变革,流程再造,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二.计划与决策方法: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计划流程,现代计划方法,目标管理,决策的定义与类型,确定型与非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决策树分析。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变、深化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具有区域全球化、关联网络化、功能细分化、结构复杂化和创新持续化等五个特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应结合时代创新的特点进行规范。
一、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p.n.cooke等人在2o世纪9o年代初基于英国经济学家freeman(1987)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概念等基本理论国内外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与概念,理论界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演变的过程,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进行了规范,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具有区域全球化、关联网络化、功能细分化、结构复杂化和创新持续化等五个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国外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演变与评述
区域创新系统的提出者p.n.cooke(1996)对区域创新系统做出了明确的基本定义: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了创新。这个定义虽然明确了创新的基本构成要素,但显然还不够全面,而且没有考虑创新的外部环境等问题,于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扩展。
autio(1998)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两大方面,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基本的社会系统,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组织和子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知识流。”具体地,区域创新主体根植于同一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主要由两个子系统构成:一是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客户、供应商、合作者和竞争者以生产企业为中心构成网络系统,知识在其中得到应用和开发;二是知识生产和扩散子系统,知识在公共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产生之后,由中介机构传播扩散到系统中去。两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相互作用,并且整个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这个定义不仅完善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外部结构,而且对内部创新主体要素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三个功能性的角度进行了划分,说明了“关联”的传导途径和机制。再进一步,kau{mann(2000)从制度学和演化论的视角出发,将区域创新系统划分为区域政治系统、区域教育和研究系统、区域产业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区域制度环境、区域基础设施和需求)四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
wolfgang(2000)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进行了扩充,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不仅应包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还应该包括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
在此基础上,asheim和isaksen(2002)为强调主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将系统内的主体要素进行了归类,其中区域主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包括其支撑产业归为一类;其他主体如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机构等归为制度基础结构,对区域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创新系统有四个支撑点:(1)创新加强了企业和员工的学习能力;(2)用交互学习来定义创新,强调了在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协作和互相信任的重要性;(3)学习主要是一定区域内的过程,指出了在地域范围内高度稳定的历史路径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4)产业集群是交互学习的有效基础,不仅强调了上下贯通的交互式的区域创新系统和网络的重要性,而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促进创新和学习的动力。
三、国内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主要观点
国内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国外已有成果基础,并结合中国实践的特点提出的,由于各自的视角不同、分类的原则不同,提出的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虽各有特点,认识存在差异,但基本观点还是一致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构成,构成要素不仅包括不同的创新主体,而且还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
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区域创新系统包含不同的内容,并分别从“创新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创新的结构、创新动态过程和创新对象四个角度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区域创新系统,其中基于创新的结构将系统划分成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基础子系统(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技设施等)、创新资源子系统(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金等)和创新环境子系统(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等)。
潘德均(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体系统和三个支撑系统。三个主体系统包括: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为主构成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由各种科技推广和中介机构组成的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三个支撑体系则包括:以高质量教育为特征、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育系统;由中介机构行使主要职能、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系统;由科研机构、信息情报、技术市场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组成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73。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制度创新是核心,技术创新是基础,管理创新是前提,服务创新是保障。
刘曙光(2002)综合国内外已有创新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j。
四、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的新特征
(一)区域的全球化
在知识经济全面兴起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缩短了全球范围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知识、技术和信息等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战略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和流通,加强了创新系统内部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与区际乃至国际上的同类企业、外部供应商、外部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与交互学习,促进了知识源的产生与应用,带来了全球性区域创新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伴随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国际化和全球化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广泛深入,区际性或国际性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联结方式和手段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和知识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剧。
(二)关联网络化
伴随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机制作为一种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促使区域创新系统正在从计划体制向计划与市场混合的体制过渡。其中,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角色呈现出弹性化和模糊化,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步由全能的管制者向服务者转变;市场发挥了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驱动并引导企业的创新需求,带来了企业与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并通过联结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形成了产、学、研、官、中介及其它辅助机构相关联的区域创新网络构架。网络的结点既可以是网络中的创新主体,也可以是主体之间通过交流而产生的具有进一步扩散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如新思想、新成果等。
(三)功能细分化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进步导致商品生产效率提高,这意味着购买力和就业机会向服务部门转移,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使区域内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企业之间的协作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信任程度进一步提升,企业之间存在的前向或后向关联进一步深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通过相互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流加强分工协作,共享技术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并从人力资源和技术财富的互补中获得协同效应,从而强化了系统的技术创新功能。此外,其他创新主体——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也各司其职,分别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功能、制度创新功能以及技术服务功能。
(四)结构复杂化
知识经济时代,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共同作用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公司组织变革运动。一方面,伴随技术、市场、社会等因素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渐向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富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结构模式转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也由不低于50的绝对控股占主体向30~50之间的基本控股转变从而达到了股权制衡。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经济强调的效率优先原则保证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建立。企业自身系统对于快速变革的环境所做的以上反应使得结构更加复杂,与系统内其他创新主体联系与交流的手段、方式也更多样,相互之间通过联结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空问结构。
(五)创新持续化
知识经济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技术的变革以及创新的扩散,导致科技进步推动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周期不断缩短,致使企业技术创新的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超额利益的绝对值也逐渐降低,企业再也不能凭借“一招鲜”而“吃遍天”,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获取创新利润和竞争优势,弥补资源和资本的不足。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还来自与区域创新系统内其他创新主体的互动,这种互动又能持续的产生激励创新的动力,形成连锁反应机制,加快创新扩散,推动创新从一个企业扩散到产业,从产业扩散到整个区域创新系统。
五、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再认识
综合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合时代创新的特点,我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根植于一定地域空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中的,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与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按照知识生产、孵化技术、技术扩散、技术使用为主线,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在制度因素和治理安排的作用下,依靠各种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等),借助各种创新条件(如基础设施、政策、法律等),利用各种创新手段(如制度、组织、管理等),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空间结构并有助于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网络系统(见图5—1)。与现有文献相比,这个规范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强调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受空间各种环境影响的同时,指出系统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系统内的要素单元与系统外部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存在互动关系,带来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的区际或者国际间流动。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
概念设计在国外普遍被采用,而我国应用的还不多,最主要的是应用于建筑大型项目设计中。随着概念地产时代的介入,人们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何看待这些概念,是居住的需求、还是对居住区的规划要求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大问题。以下就是我们从概念设计的涵义、特点、功能作用等几方面加强对其认识。
一 概念设计的涵义
对于概念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解。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居住规划的概念设计则是在对整个住宅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合理定位基础上,对居住需求和居住文化在该理念的规划模式和建筑形态的阐述。概念规划是一种注重城市规划与住宅区域规划的综合性规划,它主要是在确保城区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和区域规划进行对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及环境保护的综合规划设计。
目前,在国外一些大公司的设计部门都包括: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设计。可见概念设计在居住区规划中的位置是多么重要。
二 概念设计规划的内容及特点
由于各国家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在规划设计上也有所不同。德国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区域间平衡发展;美国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本侧重资源开发;法国以国土整治、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为主。
从概念的设计特点来看,它具有设计思路的整体性、设计内容的概念性、设计性质的综合性、设计方案的框架性、设计功能的方向性等特点。通过概念设计解决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形成的概念分析,经过综合抽象的概括从而进一步形成概念设计。正因为这些概念设计的内容与特点,决定了它在以后住宅区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我国居住区规划的概念设计现状和误区
3.1我国居住区规划的概念设计现状
我国居住区对概念设计认识还不深入,还没有形成一种规范的模式,针对特有的现状表现如下:
(一)目前我国的概念设计还只是一种形式,真正有专业人员参与很少,造成概念设计的脱节。一是在策划阶段主要有策划人员进行策划和设计,相关专业人员等到概念确立后才参与到设计环节中,有时候针对某些问题他们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在设计完成后在找概念,这种概念往往很片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设计,只是一个卖点。
(二)人们只是对这种模式接触一时热,对概念设计的内容和功能认识很肤浅,缺乏真正的对住宅区域的规划设计和居住需求的深入诠释。
(三)长期以来建筑行业一直采用传统的模式,缺乏对住宅区域的规划与设计,致使三方之间缺少中间的设计环节,不仅违背市场要求,还违背住宅区域的设计原则,使项目开发不能达到最佳状态。
3.2居住区规划的概念设计误区
其一,目前有些开发商采用概念设计理念引诱人们对它的期盼与关注,但实际上有策划人员提出的概念与设计结合脱节,使人们还没有认清楚概念设计的真实本质,表面打的旗号很响,实际上是在卖弄,华而不实。
其二,很多人把形态理念等同于概念设计,缺乏对住宅区域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和有利于城市发展规划的探讨与分析,缺少对居住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与推敲。
四 概念设计的地位作用
概念设计具有前瞻性、便捷性、广泛性的特点。这种规划设计是从整体上对住宅区域的规划,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积极的创造性,在今后住宅区域中应用性非常广泛。
近几年的规划发展中,应该加快规划概念设计的发展,要审时度势,与城市整体发展相结合。这种规划模式对建设我国城市整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迫切发展的要求,而这种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类型更具有长远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更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对现在人们的居住要求来说,好的概念设计会逐渐显现出来,备受人们的关注。概念设计阶段对住宅区域规划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主要体现在:
概念设计的全局性。概念设计是从城市的整体发展着眼,在研究城市整体的大背景下,充分考虑到居住区的功能、环境、设施及人们精神层面的问题,对住宅区域的规划进行全方面的考虑。
概念设计方案的框架性。概念设计主要从居住区整体的风格、流派及环境出发,对住宅规划提供总体的框架思路与规划设计,很少涉及具体的方案要求。
居住区规划概念设计的可行性。概念设计是从整体出发,注重大局发展方向和策略,从宏观上把握项目开发的重大意义和决策。
五 居住区概念设计的关键和机制
概念规划是一种注重发展理念的规划设计,从宏观到微观可为任意层次提供发展思路和框架,以实现城市规划和发展为目标的一种规划类型。概念设计在对城市规划编制上呈现出灵活具有弹性的特点,可及时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修改与完善。以下是概念设计的几个关键:
(1)根据城市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充分合理的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
(2)为了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充分考虑市场定位。
(3)不断探索居住文化的深刻内涵,充分考虑人们在精神层面对住宅的需求。
就目前发展来看,建设和完善概念设计机制,使概念设计在住宅建设中发挥最大作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要想建设和完善机制必须从市场调查做起,形成一个由策划人员、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等多人员、多学科的运行机制。如何将概念设计成为居住形态规划设计的可能,这就需要策划师、设计师们运用新策略、新方法、娴熟的设计手段通过实体形成满足人们需求、富有创造力的居住空间形态。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概念设计的重要,但是由于概念设计研究还存在很大的误区,概念设计过程还不具体、不完善 ,我们应该在正确把握概念设计的涵义,深入认识概念设计的功能与作用的前提下,进行对概念设计的深入研究,利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为以后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为了城市的发展,概念设计能够很快普遍应用到住宅设计上,我们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机制,以达到实现城市的优化目标。
结语 概念设计在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用中并非是对某一个层次的规划设计,而是对其中任何一个层次都能进行。概念设计是一个多学科、多方向发展的综合体,但是它不是针对某个问题做周密细致的规划,往往是更多的倾向于理念。如对城市的发展,它是从整体上进行的规划,注重的是长远的整体的利益,是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探讨。从国家和城市的经济、环境角度提出综合性发展战略和指导方向,以更好的适应国家及城市快速发展的决策要求。
我国现在对概念设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机制还不够健全,我在这也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通过我的理解和阐述引起人们对概念设计的关注,以加强和深入研究对概念设计在住宅区应用方面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邹慧君,等.广义概念设计的普遍性、内涵及理论基础的探索[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3.
[2]项冉,谭婧婧,时静.浅谈城市概念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0)
[3]田真.由思维到形象-建筑创作中概念设计的思维与表达[J].华中建筑,2002,1.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整体研究衍生研究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始终贯穿其中的力量。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对于其发掘区域优势,充分调动区域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理论成果,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整体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衍生研究三个方面来说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的产生是一个演化何积累的过程。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溯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创新理论,从而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的范畴,提出了创新理论,并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1]
第二阶段是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门斯(1975)在其《技术的僵局》一书中分析创新与经济发展周期的规律问题时,研究了基本创新的集群式出现的现象。创新集群概念的出现可以被看作创新系统概念的一种重要形式。[2]
第三阶段是英国学者弗里曼在1987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时,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3]
第四阶段是随着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众多学者发现,如果缺乏区域的支撑,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会特别的空泛和笼统,不能很好的解释区域层面上的创新活动,因此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1992年,英国学者库克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在其后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而开创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先河。此后,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从整体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分支。而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产生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之后,是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分析研究深化之后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延伸,它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区域化和本地化。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整体研究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和涵义
最早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是:企业及其它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的从事交互学习。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库克的定义:(1)交互学习;(2)环境;(3)根植性。[4][5]
还有其他国外的学者也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定义。瑙韦莱斯和里德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内一套经济的、政治的和制度的关系,能促进知识迅速扩散和产生最佳业绩的集体学习过程。”[6]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从国外迅速传到了国内,国内众多学者在借鉴国外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的具体实践,提出众多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定义和看法。如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格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7]
丁焕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新、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8]
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综合分析已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单元;(3)不同创新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
国外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是阿希姆和艾萨克森的观点。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两类主体和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第一类是区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同时包括其支撑产业;第二类主体是制度基础设施,如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4]
在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构成有多种看法,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胡志坚和苏靖认为,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要素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其中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9]张敦富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创新结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主要组成部分。[10]
综上国内外各种观点,这里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三个子系统,即主体子系统、运作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主体子系统有三个要素:一是企业;二是研究和科研机构;三是中介机构。运作子系统主要是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即创新运作的各个环节。环境子系统是指政府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一般性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客观性、多样性、整体性、自组织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研究是侧重于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的区域竞争能力以及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贡献。黄鲁成(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具有:(1)协调功能;(2)催化功能;(3)化险功能;(4)解惑功能。[7]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衍生研究
(一)区域创新的过程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过程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创新运行机制;另一个是区域创新的模式研究。
1、区域创新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运行机制形成并运转正常,区域创新系统才能进行创新活动。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人认为主要包括:(1)利益驱动机制;(2)学习培训机制;(3)决策信息机制;(4)竞争协作机制。[11]
2、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
纵观国内外各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论述,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分为线性模式和非线性模式(网络化模式);另一类是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1)线性模式与非线性模式。
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观点提出于20世纪60、70年代。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的过程一般遵循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
内尔森等学者较早的提出,由于创新过程的长期复杂性和外部的不确定性,企业创新能力不能仅仅限制在单一的企业内部,创新过程不再是简单地按照原来地线性模式发生。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地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地结点,而创新地来源也扩展到企业地供应商、客商以及内部地市场化过程。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以上地创新模式可称为非线性模式。[12][13]
(2)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学者傅家骥在参考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个基本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发展模式。(1)自主创新模式;(2)模仿创新模式;(3)。[14]
(二)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是由1985年成立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GREMI)率先提出的。他们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有限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的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提高了本地的创新能力。有国外学者认为(Aydolot),本地环境(主要指社会人文环境)作为创新的“温床”或孵化器,对于创新的产生具有决定作用。还有国外学者认为,创新环境是指整个地域生产系统的创新问题。创新环境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对于生产问题和市场机会的共同理解、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的行为模式、企业利用技术方式等,更应考虑到企业外部的技术文化、技能、劳动力市场等非物质的社会文化因子的创新环境。[12]
四、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评价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自上世纪末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并很快的与实践相结合。但毕竟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发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的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都是以案例为基础,不同的案例都有不同的政策环境和组织结构。且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一些基本概念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不同学者在界定区域创新系统时具有不同的创新观点。
(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缺乏对创新服务的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往往基于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这些企业既是新技术的生产者,也是新技术的使用者。在一个交互式网络创新环境中,中间服务部门起着催化剂和协调者的角色。对于创新服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创新系统理论缺乏研究。
(3)在研究方法上,以对具体地区的创新系统描述为主,缺乏系统和规范化的分析指标体系,即无法对一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较为完善的分析。评价体系的空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的深入发展,并使理论研究更多的停留在实证分析上。
(4)对某些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创新的分析研究较多,而对于落后地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如何根据本地区的优势构建自己的区域创新系统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JA著,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何谓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3]Freemanc.Technologypolicyandeconomicperformance,LessonsfromJapan.London:Pinter,1987
[4]顾新著,区域创新系统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Naulaers,c.&Reid,InnovativeRegions?AcomparativeReviewofRethondesofEvaluatingRegionalInnovationPotential.Brussels:EuropeanCommission
[7]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科技管理,2000年3月,第21卷第2期
[8]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科研管理,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
[9]胡志坚和苏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科技日报,1999,(05)
[10]张敦富著,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1]王丽丽,面向知识经济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山西科技,2000(06)
[12]盖文启著,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虽然教师们认同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观念,但由于受数学学科教学的长期影响,加之生活环节及各类型活动蕴含着的数学知识点及线索是隐蔽的且缺乏显而易见的结构与序列性,教师们在如何进行知识点架构和内容选择,以确保生活取向的数学活动对本年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是适宜的等问题上,存在客观上的障碍与困难。因而老师们以课堂为重,轻游戏活动及生活环节现象普遍,即使在生活、区域等环节中开展数学活动,也存在随意性强,针对性弱,序列性、一贯性无,教育的有效性不高的问题。
教师们如何去发现真实的蕴含在这些生活环节和各类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教育契机,去实现我们周围生活的“数学化”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黄瑾教授在其《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中指出,帮助教师建立起对早期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的清晰认识和理解是解决生活数学化架构问题的关键。
核心经验是指对于儿童掌握和理解某一领域的一些至关重要的概念、能力或技巧。数学核心经验是幼儿在这一年龄发展中可以获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数学概念和能力,它们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适宜性、前瞻性的特点。核心经验是综合了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儿童数学领域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特点基础上梳理出来的,涵盖了《指南》中的数学学习要求,这样完整的框架结构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来计划早期数学教学。
观念认识引导实践,如何理解核心经验特点及轨迹,如何运用核心经验框架去架构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我们以中班阶段幼儿为例,通过有效规划和开展一日活动中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探索,形成我们的思路和有效策略。
策略一:理清数学核心经验,绘制中班幼儿数学学习发展指引
理清核心经验是帮助教师明白“教什么”的关键,是确定适宜的教育内容、形式的重要指导。我们借鉴了美国儿童发展评价权威、艾里克森研究院院长山姆・麦索尔斯的《作品取样系统――教室里的真实性表现评价》中发展指引的制定思路,对幼儿数学学习领域进行学习与发展指引的规划。表一中《指南》数学目标“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来说明本策略的思路。我们依据这条目标进行了核心经验的梳理,“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主要涉及到计数和数符号中四个核心经验要点,然后针对这四条要点,理出了在中班段的基本概念与技能,如中班段是能排除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计数,有多种数数的方式,10以内的计数能力,用数字命名物体的“多少”等,最后对概念技能分析了学期初、学期末、学年末三个阶段的表现期望,形成了关于这条目标下的幼儿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指引。
我们以《指南》为依据和参照,对目标中涉及到的集合与模式、数概念与运算、比较与测量、几何与空间等数学内容主题的核心经验及中班段的概念与技巧进行整体梳理,再根据每条核心经验分析出在中班段的三个阶段的发展期望,从而绘制出了中班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目标指引。
当教师们经历了这样的梳理过程,对整个中班的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有了整体的建构,对于中班阶段幼儿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的数学概念以及如何去评价和促进幼儿学习行为有了认知,也就具备了课程规划的依据与自信。
策略二:规划区域活动内容,确保数学核心经验学习机会
依据指引规划区域活动的数学学习的内容,譬如什么区域,什么材料,什么活动、实现什么样的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作好预设规划,让每一条幼儿核心经验的学习和发展都能有相应的机会得以实现。以玩具区(数学区域)为例,我们分析和规划玩具区涉及的数学学习内容,设计了计数、数符号、数运算、模式、量的比较排序、图形拼合等活动内容,在材料、活动形式及材料投放时间上做出建议。(具体见表二)
我们针对积木区、美工区区域中可能的数学活动和材料进行了同样的规划,这样的规划确保全部核心经验在区域中的学习机会。此外,还指导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数学学习进行事前规划,并开展适当的过程辅助。
策略三:紧扣数学核心经验的课堂学习进度,跟进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材料
由于受幼儿的心理和思维发展所限,幼儿在数学学习上的渐进过程是复杂而又漫长的,这种渐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当个别的,与具体情景有关的规则和技能的习得所组成的,也就是说以某个数学概念、技能或知识为目标的课堂学习活动难以独立支持幼儿渐进性的学习与发展历程。因此,需要通过幼儿个别化学习、小组互动式的区域游戏活动等形式去更好地支持幼儿数学概念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以每个核心经验点为基础实施课堂教学,相应的学习材料会在数学活动区中跟进。优质的数学教育是教师让儿童在材料操作中,从自身的游戏行为中感知潜在的数学点并尝试去评论与延伸自己有关的思考。
比如在进行了操作事物感知5以内的分解组合的“格子游戏”集体学习后,我们在数学玩具区中跟进“停车场游戏”材料,通过按车的大小、颜色、功用等属性自定义分成两部分,继续让幼儿在个别化的操作学习中感知5以内分合组成。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幼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分合操作过程,让幼儿意识到操作行为中的数学经验。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主动地与游戏材料互动,在不断地重复中形成自己的数学经验。每天开展的区域活动也让教师对每一个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学习历程有了关注和指导的机会,教师与幼儿的学习互动得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