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区域发展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发展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发展内涵

第1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沙坪坝具有崇文兴教的优良传统。抗战时期,沙磁教育被誉为“国之所倚”;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成为与北京海淀、上海徐汇、天津南开齐名的直辖市教育名区。

在重庆,沙坪坝基础教育创造了若干个率先:率先实现基础教育“以区为主”管理体制、率先实现“两基”任务、率先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率先达到“双高普九”目标、率先高水平普及高中教育、率先高标准通过重庆市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评估、率先设立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和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区目标……

实现这些率先后,沙坪坝面临着80%的辖区实现城镇化、城市化,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新型工业化等新形势,基础教育应当向哪个方向发展,成为沙坪坝下一轮教育发展必须及时面对和认真抉择的课题。

这个时候,沙坪坝毅然决然地设立了建设西部教育高地的奋斗目标,义无反顾地率重庆市之先,选择了内涵发展之路,誓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先行者。

科学谋划,确立内涵发展道路

谋定一:制定发展目标。2004年起,沙坪坝区政府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呼唤,特别是配合重庆大学城落户沙坪坝区的需要,率先实施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2007年,根据统筹城乡教育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新要求,沙坪坝确立了“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三个一”目标,即“一高地”(基础教育高地)“一示范”(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示范区)“一率先”(2012年率先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谋定二:坚定内涵发展道路。2006年,沙坪坝区委、区政府出台《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2007年,出台《加大城乡教育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事业内涵发展的意见》,制定《沙坪坝区统筹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引导中小学编制《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道路,将年度目标任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内涵发展的教育工作新局面。

谋定三:明确内涵发展思路。坚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为主线,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以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五个校园”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和打造特色学校为突破口,以构建教育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保障,发挥“教育行政领导、政府督学督导、学术机构指导、教育服务引导”“四导合一”功能,形成全区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

加大投入,夯实内涵发展基础

举措一: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2007年以来,投入约3.45亿元新增中小学建设用地1079亩,生均占地面积达到23.45;投入约5.53亿元新建、改建中小学校舍29.2万,生均校舍面积达到16.98;完成47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区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85%。

举措二:推进“五个校园”建设。确立全市一流创建目标,制定沙区建设方案,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建设,投入1.13亿元新建、改建运动场67块,塑胶运动场覆盖率达到100%;投入1366万元完成34所在学校消防设施和线路改造;投入795万元完成83所在学校防雷设施改造;投入899万元完成35所中小学厕所改造;投入475万元,完成38所中小学食堂改造;投入7530多万元,完成83中小学信息技术改造;在全国率先建成“六位一体”新型校园警务体制和勤务机制。

举措三:关注特殊群体。实施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教育经费政策,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民族教育学校、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教育资助体系,缩小“三大差距”,保障教育机会公平,切实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义务教育接纳外来学生2007年13995人、2008年16288人、2009年15704人、2010年14747人、2011年14790人,充分发挥教育服务在推动经济发展、助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作用。

举措四:加大师资培训投入。2010年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达到工资总量的3%,各中小学按公用经费总量的10%设立教师专项培训经费并纳入年初预算,全面实行教师全员免费培训;按照50元/天给予农村教师交通、生活补贴,完成农村教师两轮轮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整合资源,增添教育发展活力

策略一:引入优质资源。配合西部新城大学城区、物流园区、微电园区建设,采取政府出地、出资,高标准建设学校,引入市级重点学校重庆一中、重庆八中、人民小学举办大学城分校,扩充西部新城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西部学校优质发展。

策略二:强校合并弱校。立信职教中心合并歌乐山中学、虎溪职业中学,组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小龙坎职业中学合并童家桥职业中学,组建成沙区实作实训基地;三十二中合并嘉陵中学,成为市级联招学校;扶持光华女子职中、微电子工业学校做大做强做特,四年停止5所民办中职学校招生,拆并、停办薄弱中小学12所,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效益。

策略三:区域区属互动。发挥京津沪渝直辖市教育区合作交流机制作用,每年举办党建、德育和教育管理三个专题研讨会,借智借力,增添发展活力;设立市属名校校长培训基地,选派中小学骨干中青年校长到市属一、三、八中等重点学校挂职锻炼,促进校长快速成长;聘任高校教师作中小学兼职教师,选派中小学名师兼任高校名誉教师,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聘请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立项目组,全面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和内涵发展试点学校各项工作。

策略四:加大干部教师交流。制定干部教师交流管理办法,定期选派骨干校长、优秀教师赴京津沪挂职锻炼、交流培训,每年东西部干部交流15人次以上、教师支教、交流250人次以上,改善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师结构,带动城乡教师共同发展。

探索创新,丰富学校发展模式

模式一:学校捆绑发展。组成树人小学与土湾小学、沙坪坝小学与凤凰镇小学、重庆七中与回龙坝镇中、凤鸣山中学与陈家桥中学等42对捆绑学校,实现城市带动农村、强校带动弱校联动发展。

模式二:缔结发展联盟。充分发挥市级重点中学校长联谊会、“六校联盟”等跨区域学校联合发展机制效能,搭建中小学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名特优中小学跨区域校际合作,引导区内“联招”学校、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单办初中、片区学校组建多层次联合体,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发展新路。

模式三:扶持民校发展。树人凤天小学、名校联合小学、光华女子职中等民办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

模式四:名校带动新校。以政府名义促成重庆八中指导新建大学城一中创建市级重点中学;输出本区树人小学等优质学校管理和师资,带动树人景瑞小学、树人凤天小学等学校高起点发展。

淬炼内功,提高内涵发展质量

途径一: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深入推广中小学“2+2”活动经验,2009年取消义务教育学校早晚自习,2010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制定执行《教学质量监控方案》《教学“六认真”实施意见》《课堂教学规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荣获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重庆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两基”工作推进奖、重庆市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途径二:引领特色发展。出台《沙坪坝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意见》,制定《特色学校建设方案》《特色学校建设评估标准》,设立课题研究,确定项目支撑,理性指导发展,定期评估验收,通过三年努力,重庆七中的“未来教育”、凤鸣山中学的“三自教育”、树人小学的“三主教育”、金沙街小学的“教学与集邮”等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建成特色学校22所、特色项目学校40所,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

途径三:强化质量监控。加强政府教育督导室建设,强化督政、督学和质量监测职能,重点开展发展水平督导评估、特色学校建设督导评估、“五个校园”建设督导评估和“减负提质”督导评估等四项督导评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效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邀请市教育评估院和其他中介机构,开展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学前三年入园率91%,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96%,区属普通高中高考升学率90.7%,区属中职学校连续两年参加全市、全国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取得全市第一、西部领先的佳绩。

途径四:健全激励机制。政府每年表彰一批师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教师,每三年重点表彰一批“师德标兵”、“十佳校长”、“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和15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李明素、中学优秀教育群体等典型。

始于2006年的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整体行动,推动沙坪坝区基础教育挺立教育改革发展潮头,实现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08年、2009年、2010年,沙坪坝基础教育连续三年获得市政府考核第一名,2011年获得市政府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评估总分第一名,人民群众对沙坪坝基础教育的信任度、满意度、美誉度与日俱增,沙坪坝基础教育成为重庆基础教育的一流品牌。

第2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内涵建设

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技术结构升级,高职教育必须挖掘内涵要素,积极推进质量建设特色。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中,以广西地方教育经济条件为基础,从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课程改革等环节入手,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打造具有外向型特色的商贸类职业教育园区。

一、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发展的依存共生的关系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依存共生的关系,可以明确高职院校的定位,使之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1、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因素上看,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密切关联,区域经济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物力资本、社会资本及自然资源等,而其中人力资本包括高职教育培养的各种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这是生产要素中与高职教育密切相关的。

2、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正是应对产业结构与技术升级而产生的积极反应。

3、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东西差距、南北差距等不均衡现象,其中经济落后区域在发展初期,会出现人才匮乏的问题,解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进行大量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职业技术培训则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职责。

二、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互动关系

1、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1.从产业结构上看,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三产业增长迅速,第三产业已居主导地位,经过10多年的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最为迅速,从2006年的622.59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415.86亿元,增长了近2.3倍。第二产业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从2006年的517.48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094.79亿元,增长了2.1倍。目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0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31.1:26.0:42.9 调整到 2010 年的 16.86:36.23:46.91,三产业基本形成三、二、一的结构。

2.从产业布局上看,重点产业集中度提高,优势作用突出。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3025.33亿元,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港口物流、加工贸易、海洋、生物质、造船、铝业加工、高新技术、现代中药、食品加工、旅游人居、石化、林浆纸一体化、农业机械、钢铁、化工十五大优势支柱产业初步形成,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产业,在北部湾经济区产值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3.从产业资本结构上看,2008年1月,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是中国—东盟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和推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现阶段,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基础还较薄弱,规模总量不大,财政收入不多,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体系不够健全,金融机构不够合理。

4.从功能格局上看,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分区,规划建设5个功能组团,分别为南宁组团、钦(州)防(城港)组团、北海组团、铁山港(龙潭)组团、东兴(凭祥)组团。各组团之间互补格局明晰,利用优势互补、功能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2、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呼唤

从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员工的培训教育及所需要的技能服务等方面出发,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呼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术人才的结构性失调矛盾突出。

根据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引资、引智、引制并举,三产业基本形成的“ 三、 二、 一 ”结构与同期全国三产业“二、三、一”的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有一支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更需要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2.企业职工的再教育问题急需解决。

据统计, 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有就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级工以上技能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40%左右,人才总量偏低,解决办法是要立足现有的实际情况,加强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一批能够适应需要的技术应用性高级人才。

三、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动北部湾区域经济区发展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北部湾经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的发展需要为目标,主动调整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以企业用人规格调试人才培养培训标准,着力建构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和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最大限度满足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用人需要。

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进行专业布局调整

学校针对北部湾经济区产业技术转型的需要,从职业能力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凸显高职教育专业开发的区域性和职业性。以商贸、财经、外语、旅游等专业为主体,辅以其他第三产业需要的专业,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体系。同时,根据用人单位反馈和毕业生追踪调查,关注专业就业质量和供求关系动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2、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扩展职业(技术)培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学院利用4个培训基地:广西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商务系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的基地、商务部“人才强商 ”基地、广西外语培训中心外语培训基地等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为行业、企业进行各类员工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人员劳动力转移、 就业技能培训等。其培训项目涉及技能、职业资格、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管理等,覆盖学院应用外语、国际商务、财务信息、 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大部分专业群。

2008年1月,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四年来的发展,经济总量规模,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必将成为广西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职教体系,做到人才培养供给和市场人才需求紧密对接,以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互动—以天津职业大学服务滨海新区为例,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12月

[2]顾安平,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科教文汇;2010年04月

[3]廖振民,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发展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09月

[4]卜正学.刘艳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投资结构分析,中国市场;2012 年5月

基金项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内委托课题。

第3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机构 机制 管理 功能转变 内涵发展

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指出:上海基础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点,正处于需要进行重大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上海基础教育必须实现五大转型: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要从过度追求现实功利,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而多样的综合评价;在学生培养模式上,要从标准化、同质化的教育,转向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培养;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从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注重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转向更加强调思想和专业引领。

一、机制转型

1.机制转型的内涵

打造课外校外活动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新机制。“机制”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2.机制转型的原因

社会环境不断发展,人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出台后,机制也要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实践理论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改革体制和制度,达到转换机制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和制度,可以形成相应的机制。

3.机制转型的实践

全面推进虹口区校外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我们制定了《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三年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我们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开拓创新,全力建设与“发展目标”相配套的“四大工程”,第一项工程就是“运行管理工程”。结合“中心”场所的南北新布局,功能上新的拓展和设备设施新的配备,“中心”2010年进行了内部行政组织构架的新设置,以新调整,适应新发展,形成专业相对集中,统一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科学管理机制及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运作体系,以此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体现工作特色,达到保障“中心”正常、有序、高效运行的目的。

二、机构转型

1.机构转型的内涵

建立一个有利于整合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和卫生教育活动等各类校外教育的新机构。通过实践,力争使区域校外教育机构,以实践性、体验性和主题性教育为载体,成为统整校内外、课内外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者。

2.机构转型的原因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掀开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国家和上海市《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绘就了未来10年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其中分别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要“突出实践体验,完善德育实践体系,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贯通”,这赋予每一所校外教育机构、每一个校外教育工作者崇高的历史使命。

3.机构转型的实践

(1)目标定位。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我们整合学校、社区和社会各种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各类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成为校外教育的活动及培训中心。

(2)全新蓝图。一是发挥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区学校科技教育干部、区学校艺术教育干部“三大员”的核心作用。二是为基层学校和区域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配送,搭建广大的实践展示舞台,打造虹口校外教育活动的“配送中心”。三是改造完成后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依托欧阳校区和曲阳校区,完善素质教育“彩虹架构”,拓展青少年展示平台,服务全体青少年儿童,打造虹口校外教育活动的“体验中心”。

三、管理转型

1.管理转型的内涵

拓展校外教育机构的功能,努力构建信息快捷畅通、工作有效联动、运作机制高效、统筹协调有力、整体步调一致的校外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实施活动策划组织及总结评价的学生活动管理。

2.管理转型的原因

管理是为保证整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管理转型意味着决策、计划、组织、执行、控制过程的转变。让每个层次的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与范围,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有提升的阶梯与方法供参考。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前途与目标,就能够本能地朝前拼命努力。管理的核心是人。

3.管理转型的实践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10年3月1 2日,根据三年规划的原则和方案,“中心”四届三次教代会通过中层干部任免的决定,认定了结构改革后新一轮的中层干部,使干部任免制度更公开、公平、公正。中层干部在“中心”的发展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虹口青少年德、科、艺教育的发展上充分发挥管理、引领、独挡一面的作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以《校外教育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为引领,形成《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发展阶梯式培养方案》,逐步建立“阶梯式”教师培养系统:第一层阶的青年教师的培养,第二层阶的骨干教师培养,第三层阶的品牌教师培养,根据出台的“中心”“阶梯式”教师培养计划,加强人才孵化,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四、功能转型

1.功能转型的内涵

校外教育机构坚持公益性原则,承担对科技、艺术、体育等培训、指导、研究和服务,整合社会资源的协调等功能,发挥校外教育机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作用。

2.功能转型的原因

校外教育新的发展要求提醒我们要重视新功能开发,我们留心到校外教育机构潜在功能的拓展,以“先一步,高一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理念,最终促使校外教育的内涵发展。

3.功能转型的实践

2010年“中心”校区全面大修改建。我们在南部校区留出了近千平方米的学生活动体验空间,创设“彩虹小伙伴电视台”、“创智森林”科技体验室、“流动艺术馆”;在北部校区建成了以楼为主的“指南针计划”五个体验馆和两个展示馆,操场常年开放,为学生提供赛车跑道,目前,正在设计两个屋顶花园,一个以模拟考古现场为主题,一个以生态生物环保为主题,等等。功能的转型,使中心在顺应大教育的发展要求中,反应快,措施实,效果显著。

①创新载体,注重功能提升。一是以前瞻的目光、扎实的步伐着力打造“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二是稳步推进各试点学校的相关项目,力求达到每个试点学校各具特色,促进虹口教育的科学发展,打造虹口素质教育新品牌。

第4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40

维果茨基(1896~1934)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创建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推动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发展,为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心理学研究留下了珍贵宝藏。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其俄文专著《认知心理学》中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从事认知过程研究的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应该承认维果茨基的著作对自己的巨大影响。”[1]维果茨基思想的核心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来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完美交集。

1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内涵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简称ZPD)理论,是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又译为“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3]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今天儿童靠成人帮助完成的事情,明天他便能独立完成。这样,最近发展区将帮助我们确定儿童的明天,确定他发展的动态……儿童智力发展的状态至少可以借助他的两个发展水平――现实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区来加以确定”。[4]“最近发展区”的实质是现有的与潜在的认知机能之间的智力空间,“它说明学习者已达到的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关系,即学习者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之间的关系。”[5]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存在“最佳期限”并由最近发展区决定,无论是超出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还是降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都是缺乏实效和兴趣的,只有适合儿童“教学最佳期”的教学才能对学生施加最佳影响。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和“强化”业已形成的原有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和“培养”潜在发展的心理机能。[4]即“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体技能训练获得最佳效果。

20世纪60年代,“最近发展区”理论得到西方学界尤其是美国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认同,并随之引发研究热潮。美国学者斯坦福(Steffe)在其专著中指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维果茨基对皮亚杰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它在构建主义中被加以重构……最近发展区表示着一个关联的但有着差异的意义――它超越了‘准备就绪’的观点”。[2]由此可见,“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推动和发展现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 “最近发展区”理论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恰与教学本质暗合,对现代化发展式教学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6],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积极吸取其科学和合理成分,不断创新和丰富实际教学创造了条件。“最近发展区”理论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以下内涵:

2.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建构主义思想

维果茨基认为:“复杂的认知结构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个体间相互联系和社会历史之中发展过程的产物”,[7]最近发展区在学习者的社会化过程和个体建构过程中实现。教育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与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努力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学生思维观念、认知能力的自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8]由此可见,学生的认知发展以社会资源为中介,以心理加工为手段,融合新旧知识经验,进而实现知识内化和行为示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社会建构主义思想,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相契合。

2.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倾向动态集合理念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基于对智力测量静态化,忽视智力发展动态特征的反对。“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其实质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是螺旋式动态向上向前的发展过程,并在三个维度集合体现动态特征:一是教育资源的构成成分和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处于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时刻丰富和扩展,教学影响因素不断变化和改变。二是教育对象的发展水平和思想境界处于动态发展过程,学生从课程理论学习到思想内化,再到行为表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三是教学评价应该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之上实行“动态过程”评价,以便及时促进学生思想升华、行为规范以及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最近发展区形成。

2.3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多元发展环境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学生的发展水平来源于教与学之间的社会化层级重构,讲求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社会化过程和个体建构过程之上,认为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知识领域的延伸和思维维度的拓展与其所处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无形塑造密切相关。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环境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宏观上讲,经济全球化带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全球化,扩大和延伸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环境领域和纵深,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微观上讲,学校环境的相对封闭性与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使二者缺乏相互适应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明显日渐乏力。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多元发展环境时刻保持先进性和鲜活性的本质特征。

2.4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建立方向预设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思想观念的灌输为目标,教学理念被课程标准所限定,教学内容被教材所束缚,教学活动思路狭窄,教学陷入“死胡同”,学生产生学习困惑和教师增加教学难度。缺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制约了学生智力的个性化发展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理念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并致使学生无法从容获得切身体验。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建立在学生发展区基础维度之上,旨在主导预设教育方向和倡导自主构建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之下充分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体现综合素养提供方向和过程保障。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多元动态发展环境,处于学生发展进步的中间环节,着眼于学生与社会的相互适应和共同发展,并且有着自身独特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不断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Steffe L P. The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experiment :illustrations and implications [J].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02,(7):177-194.

[3]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MA:MIT Press, 1978.

[4]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白学军.智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6]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20(17):17-19.

[7]龚浩然.试论Л・С・维果茨基关于意识心理学思想[J].全球教育展望,1991,(5):1-8.

[8]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郭云龙(1985-),男,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第5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公路交通 区域经济 发展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事业,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内陆地区铁路交通有很多地区无法直达,便捷的公路运输已经占领消费终端的必备条件,成为地区间更直接、更有效的主要运输方式。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不同,如果公路交通应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将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势必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消极的负面影响。

一、公路交通的定位

公路基本属性是社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是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它是实现交通运输的重要物质载体。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是手段,交通运输是目的。因此,公路行业的产业定位为服务业,是决定于交通运输业的定位。在新形势下,国家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优先发展服务业,为公路行业发展赢得新的战略机遇,拓宽了公路行业发展之路。当前,国家把交通运输定位为服务业,并作为产业政策引领公益产业发展,公路需要从统一的模式向个性化模式发展,来满足公众对公路服务更多、更新、更高、更细的要求。因此, 以公路系统创设的环境、条件满足公众出行的需求,包括合理的路网、适行的技术状况,提供合格的公路产品和合意的出行服务,是构筑大公路战略的内质。

二、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一,在区域范围的竞争具有速度、质量、灵活性、知识和网络等特征,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 是企业速度与网络的基础和平台, 关系到企业服务的质量和灵活性。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实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通运输市场管理政策等软环境建设要素实现对接,二是公路、场站等对外运输硬件基础设施形成统一的网络。区域交通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三、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包括公路交通与经济两个系统,在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时准确把握“适应性”内涵,因为其中任一系统的变化都会导致适应程度的变化,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选取与“适应性”的内涵紧密相关。目前,较为典型的研究是《山东省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和《“十五”末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从规律性、阶段性与可持续性三方面深化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内涵。山东省报告“适应性”内涵分析则从公路网的规模、功能特性要与该区域的规划、资源、发展战略相匹配进行的。任何一个时期或阶段,交通运输自身的发展,脱离不了所处时期经济环境所施加的各种影响。笔者认为,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是指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在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三方面的适应能力;其内涵是指公路交通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三者关系,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不断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达到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资源等多方面的动态协调,最终实现公路交通效益型、可持续型等多方向的发展。

四、研究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提高区域竞争力

所谓的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在一定外部环境条件下能够创造价值、财富,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为吸引投资与发展本辖区经济的政府间竞争,它需要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政府竞争性地提供公共产品。因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资源的吸引、整合作用,对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进行认真的研究,有助于合理有效的为区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公共产品, 便于政府部门科学的规划区域发展,以提高区域竞争力。

(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开放性所要求的

交通状况和经济结构等因素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正是这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决定着区域经济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的特征。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合理有效配置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搞好区域间的协调和合作, 就要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才更好地解决国民经济统与区域经济相对独立性的矛盾,实现两者的最优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要使区域融入到现代化大生产中, 就要加强区域与外部市场的物资与信息沟通,在大市场中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而建立统一市场需要区域间的分工合作、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以及各个企业之间自由的竞争等因素,而交通运输就是连接这些要素的渠道。

第6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

第7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内涵 路径

近年来,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来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放在了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能否取得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区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阐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致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差异降到最低,以便达到相对的平衡。第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十分显著,为了进一步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适当的对区域之间的经济投入进行平衡和协调,在区域空间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第三,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时,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鼓励经济程度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协作,加强区域经济科学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第四,生产力的强弱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了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应该对区域之间的投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究,使区域投入朝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第五,长期以来,区域之间在贸易和市场方面封锁和分割现象严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良的发展局面,促进各个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使区域之间的贸易能够逐渐走向正常化、市场化。第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消除和减少不良竞争乃至经济垄断的不良现象,维持改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是互动和开放的过程,只有明确分工,进行合理科学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就会不断减少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1.积极进行财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税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制定的财税制度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征收以及资金的流向问题,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我国财税制度改革仍然很不彻底,特别是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税收问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财税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力度,将所得税以及流转税的比重控制和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时,首先要充分研究和考虑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革调整,确保税收收入能够实现分配的公平。在制定和明确财税政策目标和要求时,必须充分重视所得税和流转税在当中的重要地位,对二者进行协调和分工,以便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劣互补,相互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区域经济能否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指挥和协调。政府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执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区域经济起着重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和隐藏的各种矛盾,其实就是由于政府和经济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协商和合作所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就必须积极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这支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便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调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由于市场自身的自发性、滞后性等原因,导致市场在进行自我调节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阻碍,必须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政府进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大多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后盾,并进一步规范区域经济的市场秩序和行为,促进区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实现共赢,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然而在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的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区域之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恶意竞争以及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理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植.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的探索[J].经济经纬,2009(I):113-114.

第8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地域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34-03

一、高职校园文化融入地域特色的意义

(一)高职校园文化融入地域特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区域经济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高职教育主动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在适应中提升发展能力,以区域特色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办学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职业特色,也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打造校园文化的高职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为这个目标服务,建立与地方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高职教育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内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区域的产业特点决定劳动力的类型结构,而劳动力类型结构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区域内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由区域内劳动技术结构决定。

(二)高职校园文化融入地域特色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区域特色是通过高职院校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服务体现出来的。高职院校向地方提供社会服务来发挥辐射作用的同时,校园文化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地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但部分高职院校与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并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同质化有余而个性化不足。如办学定位模糊、办学模式趋同、办学特色宽泛化、培养模式传统化;专业设置雷同、专业前瞻性不强,创新导向作用不明显,服务地方经济功能弱。[1]为避免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形成区域特色。区域特色是高职教育深化发展的方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须与区域特色相适应,形成自身的区域特色。

二、区域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求

(一)树立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在区域内合理分工,形成各自的特色。科学定位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配置资源、制订规划和发挥优势的前提。在高职教育的定位中,服务对象、人才培养层次与类型是高职教育首先面对的问题。办学层次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办学规模要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专业结构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才能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专业建设是高职办学特色的体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要在广泛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的形势,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与结构,提高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高水平示范专业、特色专业。

(二)形成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全面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培养符合现代产业进步需要和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培养模式,加强市场需求与专业内涵建设的紧密衔接,根据行业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计、教学方案等,让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参与到专业建设中来,确保专业设置有据可依。其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高职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变革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办学思路,在培养方案、教学实训和师资配备等方面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接。再次,建立与市场同步的动态课程体系。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育,更要适应市场和社会及企业的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加强“产学研”结合,以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形成办学类型多样和办学形式灵活的格局,全方位构建适应产业升级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在本区域的竞争力。

(三)创建以融合区域文化为内涵的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的竞争力最终靠的是文化的竞争力。文化是区域发展强大的内在核心驱动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一体化趋势已日渐明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支撑作用。我国地域广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域间的地理、区域文化内涵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高职教育要努力创建符合区域文化发展方向与要求的特色文化,在文化上融入区域。创建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注重吸收区域精神文化并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制度、行为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源泉。

三、地域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环境建设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物质环境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直观的体现,学校物质环境文化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高职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包括校园总体设计、规划,校园绿化、美化装饰,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科研实训基地,文化活动场所、设施等硬件及环境。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体现着高职院校的理想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营造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应当融合现代和传统元素。一方面,物质环境文化应体现校园文化的时代感;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地域传统文化的作用,营造有亲和力、实用性强的物质环境文化。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根,把地域文化引入校园,既可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又能凸显校园文化的地方特色。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力求让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风景都能说话。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历史、地理等人文资源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元素的特色校园人文景观,在师生中弘扬地域文化,才能提升师生的个性品质。

(二)文化活动中融入地域资源特色

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生动具体的表现,是校园文化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与地域主流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的重要渠道。要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文化活动中,除了开发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德育内容的补充外,更要开展系列的校本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社会调查、校外考察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深入社会开展社团活动是增长学生才干,提高实践能力的抓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了解地域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社团活动的方式很多,能够涉及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旅游服务、电脑维护、技能培训、文体活动等。如笔者所在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就成立了“徐霞客”小队,在旅游旺季到各景区担任讲解员,节假日到火车站提供旅游咨询服务等。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校外的地域文化资源,让学生亲身了解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真切领悟到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这对于坚定学生弘扬地域特色文化信念,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专业建设中蕴含地域经济特色

高职院校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域产业结构特点设置专业的办校思路是当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有利途径。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地域文化的影响,相应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特色。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等因素,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使学校的专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协调一致,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依据地域经济特色和地域产业结构特点建设和发展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高职院校间专业设置的差异化,避免不正当竞争;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选择问题。而且,地方高职院校利用地域经济特色所建设的特色专业,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地域经济、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学科发展中加强地域特色研究

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都有自己引以为骄傲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地方高职院校汇集了一批相对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科研人员,同时也相应具备了较好的研究环境和物质条件。高职院校在地域内既在科学技术研究上有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又在社会科学研究上有较强的研究实力。所以,高职院校要以满足当地社会多方面的文化需要,开展特色文化项目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当地独有的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为义务。并且,要努力提取地域文化的精华,把它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从而使校园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的色彩。地方高职院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从而使学校的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同时,利用地域特色开展特色学科建设也是地方高职院校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地方高职院校利用地域特色所形成的特色学科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有利于提高学科的竞争力,有利于学科的内涵建设;另一方面,利用地域特色开展学科建设,还可以促进地域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高毕业生在区域内的就业率,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9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在城市品牌的价值化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关于城市、关于品牌、关于价值的一个“三位一体”的组合。这其中包括着城市价值本质、城市价值目标和城市价值运动的规律性;也包括着更为具体一些的城市产品、城市顾客、城市价值关系等等。

城市品牌价值是一个体系。从横的方面说,城市品牌不同于一般性的产品品牌,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提供给城市顾客的品牌价值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生态等多个方面。从纵的方面说,城市品牌价值又是一个价值链的形态,在具体的实践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发现价值、承诺价值、创造价值、评估价值、改进价值等多个环节和链条。

城市品牌的价值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并不只是城市本身,也包括着城市的顾客。而且,城市品牌的价值会随着时代变迁、城市环境变化等因素或增或减。实现城市品牌的价值化,在路径或进程方面,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选择。在这里,笔者结合一个城市构建区域化国际品牌的做法,谈谈对于城市品牌价值化路径的一些看法。

这是一座位于山东东部沿海的县级城市,这个城市依托其服装针织产业的优势和特点,以时尚为主题,开始其打造区域化国际品牌的实践。时尚,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一个目标,一个品牌形象,一个价值取向。

品牌价值化的核心元素

城市品牌的价值化不只是一个量的概念。城市品牌与人的生活关联度更强。而且,城市本身就是由城市和其顾客共同创造并共同拥有的。城市品牌的价值化,必须与城市顾客的价值体验或价值收获联系在一起。

基于这样的思路,在推进城市品牌价值化的过程中,就需要清楚两点:一是城市品牌的基本特征,二是品牌价值化的核心元素。

城市品牌,也是一种区域性品牌,两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公共性。区域品牌在产权上一般归由政府授权的组织或行业管理组织所拥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区域内成员使用,具有公共性、共享性,比如规模效益性。区域品牌的建设能够集中区域内众多企业力量,在广告、促销、研发等多方面获取规模效应;由单个企业独自打造品牌的私有性与其他企业的排斥性和竞争性,走向区域内企业的共有性、一致性与合作性,大大提高了品牌打造的成功率。比如与区域文化具有持久互动性。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区域品牌融入了区域文化、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特征,并能够不断挖掘、提炼区域历史、文化的精华以丰富品牌的内涵。一方面,区域品牌是区域内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精华的整合体现,另一方面,区域品牌也对区域内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发展发挥定向、引导作用。

以时尚为主题定位和建设城市品牌,并推进品牌的价值化,就需要在时尚这一主题背景下,明确一些基本的元素。一是地理元素。这个海滨针织城市特有的产业传统和开放环境,应该成为品牌定位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地理元素中又以最具备传播价值的地方作为首选。二是时尚元素。时尚可以以潮流名义体现,也可以用时尚词语表达。三是创意元素。时尚是变动着的,对于以时尚为核心元素的品牌而言,只有两条路可走,或者是跟随,或者是引领。跟随有随时被抛弃的隐忧,引领有不断创新的挑战。区域品牌的构建,要有引领的雄心和愿景,因此,创意元素不可或缺。四是文化元素。品牌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文化价值。文化元素的意义在于,可以体现出城市品牌的历史与现代、区域与国际的开阔与包容。五是情感元素。任何品牌忠诚都是情感的事情,比如思念、爱慕、关爱、温馨等情感应该得以体现。

明确了品牌价值化的核心元素,就容易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更加聚集,更加有效。

品牌内涵的价值化

实现城市品牌的价值化,很重要也很根本的一个环节,是确立品牌内涵的价值化导向。

当以时尚为主题提出一个区域品牌的创意之后,就需要在设计品牌内涵时,赋予更多的品牌内涵。

那么,在上述的区域案例中,品牌内涵应当包含哪些呢?

一是时尚性。世界眼光,是城市品牌建设需要确立的一个高度。城市无论大小,都应如此。以服装产业为背景的区域品牌内涵,就要符合世界服装服饰产业发展特点,能激活当地服装服饰产业的动力,同时符合当地的历史传统。

二是开放性。开放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具有国际视野,因为时尚是无国界的,要使品牌定位具有立足本土又超越本土的国际价值。其二,具有包容性,也就是在总的区域品牌定位之下,可以包容不同个性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同时可以包容区域品牌不同推广阶段的不同侧重点。

三是独特性。区域品牌具有文化、地理、价值等方面的独特性,是区域特征与通用元素的结合。区域是方位,通用价值是方向。

四是产业性。城市品牌的推广,重要的目的也是推动当地优势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所以,品牌内涵方面,还需要体现产业特点,符合区域产业基础。

五是带动性。城市品牌的重要功能,或者说其对于一座城市的重要价值体现,就是能够与区域文化互动,对区域内的产业、企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性。近些年,一些以旅游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品牌或区域品牌的提出及推广,就很好地体现出这一功能,从“好客山东”到“醉美贵州”到“七彩云南”都是如此。这些品牌内涵中,都具有公共性特征,具有规模效益的可能性。

六是传播性。一个城市品牌的成长,有效传播是必要的路径。在其内涵定位方面,越是适合于传播,传播性就会越强,传播效果就会越好,品牌的成长性也就会越好,也就越容易将品牌价值对象化、顾客化。相反,如果品牌内涵不宜于传播,或者不宜于被受众接受,就很难达到品牌成长的目标。在这方面,品牌价值高度与品牌价值大众化的统一,是需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关系。

七是生活性。品牌定位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理想、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态度等相关联,能够在生活上给人超越单纯物质需求的情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