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1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商贸物流 主要问题 区域性 文登市

近年来,文登的商贸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个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正在形成。当前,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型,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形势下,如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打造胶东半岛商贸物流基地,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市委党校组织力量对文登市商贸物流业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从中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一、文登市商贸流通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文登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迅猛,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在管理观念、规划建设、市场组织等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对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干部受传统经济观念影响和自身认识能力局限,看不到商贸流通业对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商贸流通业视为一种“从属”产业;也有观点认为,商贸流通是国家放开的竞争性行业,政府不好管,也没有必要管,所以用不着像对直接创造财富的工农业那样去扶持;加上商贸流通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门类多,经营分散,客观上对制订政策和管理措施也带来了一些难度。因而,对商贸流通业管理抓而不紧,服务意识不强,缺乏重商、亲商、爱商的浓烈氛围,“三乱”现象在个别部门仍然存在。

2.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长期规划,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

前几年,文登市在商贸流通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管理粗放,缺乏有效引导,规划相对滞后,导致部分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空壳市场等现象。因重设施建设,轻市场培育,职能缺位,多头管理,造成市场无序竞争,经营理念落后,消费品市场比例偏高,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明显不足。另外由于商业网点建设随意性大,各种不同类型组织和企业自发投资建设市场,城市建设与商贸市场建设常常不能协调一致,造成经营网点散乱,市场周边环境质量差和影响交通安全等问题。

3.市场商贸主体规模偏小,缺乏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不足

文登市商贸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单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基本属于传统经营方式,只满足于初级商品交易。由于市场主体规模偏小,市场成交额不大,数量、功能、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严重不足。多数商贸企业经营内容相同,经营方式雷同,同质化竞争十分明显,缺少特色市场、特色商业街、特色专业店和特色经营模式。没有特色的市场则面临“立足难、发展难、取胜难”。文登市商贸流通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总体水平不高,有品牌有影响力的大型商品零售企业还未形成,严重影响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贡献能力。

4.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建设发展失衡,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

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放手发展多,引导发展少,很多职能缺少明确的管理部门。目前文登市除个别重点市场外,大部分综合市场监管乏力,管理滞后,经营行为和秩序缺乏相应的约束和规范,出现监管盲区和多头重复检查并存等现象。另外,农村本来是商贸流通业一个广阔而重要的市场,但与中心城区相比,乡镇商贸流通经营散、乱、小现象更为明显,存在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差、假冒伪劣产品流入等问题。现有农村集贸市场普遍规划滞后、容量不足、设施老化、管理缺位、卫生条件差,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部分乡镇商业网点偏少、连锁超市、加盟店及不少工业品经销还没有完全延伸到村,难以满足逐步富裕的农民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迫切需求。

二、提升文登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文登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应从市情出发,结合工农业产业培育发展状况,立足于扩大内需和拉动城乡消费,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以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现代批发市场为基础,以规划建设中的“五大专业市场”为重点,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商业网点体系,在加快建设胶东半岛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同时,把文登市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商贸流通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加强对商贸流通工作的领导,整合行政资源,充实专业人员,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发展我市商贸流通领域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专业培训、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和经营规范,以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商贸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对外竞争力。

2.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合理引导产业发展

聘请行业专家对文登市《商业发展规划纲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科学论证、修订,进一步完善文登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若干意见》,尽快编制出文登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并纳入城市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今后城乡要严格执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对新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须召开听证会进行科学论证,促进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同时要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企业的先导带动作用,加强与工业、农业、旅游、交通等行业的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3.加大商贸流通领域投入,努力创造宽松发展环境

可以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标准化批发市场等项目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我市颁布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策划、包装一批质量高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外招商,同时积极申请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应立足于长远,对商贸流通业实行“放水养鱼”政策,重点扶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专业市场建设、市场(大型超市)改造提升、星级以上宾馆、乡村便利店及其他商贸新型业态发展,逐步降低其物业、采暖、用电、用水等收费价格,努力创造促进商贸经济快速发展的优良环境。

4.积极培育大型商贸集团,引导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针对现有商贸流通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等情况,通过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有形”和“无形”之手,积极推动现有较大规模的公司、企业通过购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方式,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加大相同产业、相近业态的整合力度,加快其资本集聚速度和扩大流通规模,建立一批以资本或商品为纽带、主业突出、管理现代、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同时集中力量重点培育本土商贸流通的龙头企业,抢占市场,增加税收,扩大影响,为建立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5.围绕“五大市场”建设规划,整合、改造综合市场,提高专业市场特色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市场进行功能划分,明确定位,强调特色,以市场手段为主,政府引导为辅,进行整合和改造。市场建设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投资收益期长的建设项目,因此,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境内外有实力的机构和个人参加投资,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推进生产资料和要素市场建设。要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突出特色,扩大影响,并以特色产业为导向,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快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信用消费等现代交易方式,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以适应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要。

第2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以统筹的思路谋划美丽乡村建设。2010年10月,杭州市召开市委工作会议,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快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决定;2011年2月,又召开了全市统筹城乡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宜居富民和谐为重点,争当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的要求,强调要以统筹城乡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奋斗目标。通过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到2015年,初步形成城乡区域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六个一体化”新格局,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20000元、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先全省。力争到“十二五”末,所有规划保留的行政村基本达到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成为“秀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

明确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任务。围绕构建“中心城市一中等城市一小城市一特色镇一中心村一特色村”的空间结构体系,“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200个左右中心村、250个左右(每年50个左右)精品村和100个左右整乡整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乡镇。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省里提出的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四个体系”要求,全面开展“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简称“五美”)建设。其中中心村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建设要求,完成“有农民集中居住区、有商贸服务街区、有公共服务功能区、有绿化景观休闲区和有特色产业园区”的“五有”建设任务。

设计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为完成确定的目标和建设任务,杭州市研究设计了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即在城乡区域规划、小城镇规划建设、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劳动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城乡管理和社会治理等17个方面进行城乡统筹。通过“十七项统筹”,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统筹的机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明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内容和任务的同时,建立了促进城乡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机制。

建立了领导推进机制。市里成立了以书记、市长挂帅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涵盖了市级62家部门。并成立了市统筹办和区县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建设、中心村培育、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整治、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等7个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各区、县(市)也建立了以书记任主任的统筹委。

创立了区县协作机制。按照产业带动性和地域相连性,城区与县市共组建了五个协作组(萧山、上城与富阳,余杭、下城与临安。江干、开发区与建德,西湖、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新城与淳安,拱墅、滨江与桐庐),并参照援川干部派驻模式,建立联络小组派驻对口县市挂职。为规范协作工作开展,制定了协作联络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等。截至目前,全市区县协作承诺资金2.965亿元,已到位3.043亿元,共确定协作项目195个,总投资153.27亿元。

健全了督查考核机制。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年度督查的重点内容,及时跟踪推进成效,定期要求各推进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将近几年实施的新农村建设考核,调整为统筹城乡考核,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成效与市直机关和区、县(市)综合考评挂钩,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统筹的政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杭州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和任务,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研究制定了强有力的配套政策。

完善配套了统筹相关政策。相继制订出台了十余个配套政策。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中心镇培育小城市若干意见、现代工业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财税长效机制若干意见、“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各区、县(市)也结合实际,制订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设立了统筹发展专项资金。2011年专门设立了杭州市统筹发展专项资金,构建了以原有专项扶持资金为基础、统筹专项资金为核心以及区县协作资金、农村公益金、“三江两岸”专项资金和帮扶资金为补充的“六位一体”支农体系,加大对农村特别是五县(市)的财力支持。2011-2015年,市本级财政在原有扶持资金总量和增幅不变的前提下,每年新增城乡统筹专项资金10亿元,区县(市)结对资金2.5亿元以上,“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2亿元,社会捐助的农村公益金1亿元左右。在市里的影响下,各地也纷纷加大了投入力度。

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扶持细则。根据统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了中心村扶持资金管理细则和美丽乡村精品村资金管理细则。细则规定,中心村专项资金的70%按平均基础额度分配。30%用于对重点项目的考核补助:美丽乡村精品村专项资金的70%用于支持五县(市)开展精品村建设,其余30%用于支持整乡(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增加其它相关创建项目的扶持力度。

以统筹的节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依托原有工作载体的同时,将统筹城乡区域规划布局中的一些节点,作为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

以中心村为主战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是杭州市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我们要求各地按照《杭州市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编制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中心村建设规划,并围绕“五美”和“五有”的建设任务梳理明确当年启动建设项目。中心村共申报项目1196个,总投入为18.75亿元。目前。全市200个中心村规划已完成评审和批复,到2011年11月底已完工项目584个,已到位资金11.9亿元。

以风情小镇和精品村为示范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在已创建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中开展了以“宜居、宜业、宜文、宜游”为主要内容的“风情小镇”创建。首批13个市级“风情小镇”,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累计完成建设项目203个,完成投,人29亿元,大部分已于去年国庆期间精彩亮相。同时根据空间结构体系,选择确定了63个特色村作为首批精品村,要求按照“五美”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制定整治建设提升

方案,确定年度建设项目。精品村共申报项目514个,总投入为11.2亿元。目前,已完工303个,完成投入7.63亿元。

以“三江两岸”为重点推进连片美丽乡村建设。“三江两岸”(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是我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连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区域。根据《实施意见》的精神,制订了工作方案,确定了28项整治建设重点内容。目前,“三江两岸”交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绿道规划、林业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规划、堤防建设规划等已完成,沿江145个村已全面开展了以环境提升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

以统筹的要求把握美丽乡村建设方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杭州市注重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美村”与“富民”的关系,同步推进“五美”。

抓生态经济发展,让农民过上富裕生活。始终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目前累计建成粮食功能区158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365个、都市农业专业村200个。累计认定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57家,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点)77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33个。发展来料加工业3501家,从业人员达21.5万人。累计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家。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5245元,比上年增15.6%,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村均集体可分配收入240万元,较上年增长近16%。

第3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系统 城乡作用量模型 城市 乡村 河南省

国外城乡关系研究主要是16世纪以托马斯・摩尔(Thomas More)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先提出了城乡结合发展的思想;后来,鲍泰罗(Botero)、亚当・斯密(AdamSmith)、杜能(Johann Heinrich yon Thunen)等人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完善(袁岳驷,2009)。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学家芒福德(lewis Mumford)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思想,把城乡结合发展的理论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关于城乡结合机理,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产业要素流动,二是城乡空间要素流动与产业转型(刘成玉等,2010)。“以城促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是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战略。同时也表明研究城乡关联发展可以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视角展开。城乡区域系统(张竟竟,2010;杨山等,2010;段晶晶等,2010)已逐步为学界所认可,那么作为系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当前研究中多从区域视角选取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杨山等(2010)则采用了能量对比进行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而这一研究思路恰恰与城市地理学(许学强等,1997)中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相吻合。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指出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物质流、人口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式进行的,主要的载体有:一是交通;二是信息平台。虽然严格意义上的“城”包括了城镇,“乡”则是乡镇以下居民点,但由于当前统计中最小单元到县级,而且具体到中部农区而言,当前县域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因而,县域的统计数据基本上反映了整个“乡”层面的实际情况,研究中以市区作为区域城市发展水平、以其下辖各县作为区域乡村发展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城乡作用量模型构建

城乡系统属于复杂系统(刘展宏等,2008)。城市与乡村共同构成城乡系统,城乡交通、信息、经济等的联系,城乡经济的相互促进是城乡耦合作用的系统整体涌现。同时,城乡系统的子系统本身也具有复杂性,如城市系统的规模、体系、结构都具有分形特征。城乡系统空间结构以交通网络、信息网络为依托形成城乡之间的信息流、人口流和物质流,并将城市和乡村紧密地连接起来,由此而形成市―县―乡(镇)―村的城乡等级结构,反映了城乡复杂系统的高度结构化。城乡系统的自创性、自生长性、自适应性和自相似性等都充分显示了系统的自组织特点。依据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而这里的区域即是与城市进行着密切相互作用的腹地―广大乡村地区。

区域间相互作用量分析多基于引力模型,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设计。引力模型始于19世纪,是根据距离衰减原理和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构造出来的用于衡量两个区域间空间相互作用大小的模型,其表达式为:

(1)

在式(1)中:Iij为i地与j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Mi、Mj分别是i地与j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Mi、Mj分别是i地与j地的质量,dij为i地与j地之间的距离,b是常数。两地的相互作用力与两地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地的距离成反比。

在以往引力模型的应用中,人们大多采用人口总量作为区域质量指标,采用空间距离作为区域距离指标。而近年来,随着城乡区域发展的多元化,城乡区域系统的联系日益密切,单一指标难以适应评价需要。为此,有必要建立区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其综合评价值作为区域质量标准;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我们已经不能单纯的以空间距离作为城乡距离的唯一标准,可采用已应用较多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进行拟合,更好地反映城乡之间的有效距离。基于这一理念,并参考相关区域相互作用理论模型(张振杰等,2007;李江苏等,2008;余沛,2010;王宁等,2008),将城乡区域相互作用量模型设计如下:

(2)

式(2)中,Ki取省辖市市区综合指数,反映城市系统质量;Kj为中心城市周边县市综合指数,反映乡村系统质量。Cij为i、j两地的交通距离,Tij为i、j两地的时间距离,λij为权重系数。

本文将城市和乡村子系统的质量表征采用综合评判模型进行全面评价,避免以往研究中单一的人口指标或经济指标的片面性,城市和乡村系统的综合指数指标如表1所示。进而,距离指标将时间距离和交通距离相拟合,得到综合距离。采用区域间相互作用的零售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进行河南省各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相互作用的量化测度与分析。

城乡作用量模型实证

(一)实证对象城乡发展概况

为了进一步验证城乡相互作用量模型实践应用的有效性,结合当前城乡关系量化研究区域单元尺度多以省域为单元,选取河南省为实证对象,以使模型具有广泛应用性。

河南省现有辖(管)市18个,2010年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24446元,其中,济源市最高,达50491元;其次是郑州市,人均生产总值47608元,达河南省平均水平的2倍;周口市最低,人均生产总值12944元,约为郑州市的1/4。2010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1.0%,增幅虽比上年回落9.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高速增长区间。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1%。2010年,河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3.46亿元,总量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居全国第五位,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城镇增长19.4%,农村增长16.3%。从人均GDP来看,2010年河南省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正处于1000-6000美元的黄金发展期。若比照全国其他部分省份人均GDP2000-3000美元所经过的平均时间推算,河南将于2015年达到5000美元水平,而在3000-5000美元这个阶段,各省的GDP年均增速多在13%-15%之间,明显快于人均GDP1000-2000美元阶段的增速。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关于工业化阶段指标对河南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目前乃至“十二五”时期,河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河南省郑州市的人口规模和生产总值与商丘市相比较分别为将近2倍和8倍,而郑州市区人均GDP达到59662元,是商丘的4倍多,表明了河南各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特征(见图1)。

(二)河南省城乡相互作用量分析

1.基于综合指数的城乡相互作用量。按照前文的城乡相互作用量模型进行河南省城乡相互作用量分析,并将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如图2所示。城乡相互作用量较大的主要有洛阳-伊川、安阳-安阳县、洛阳-宜阳、濮阳-濮阳县、周口-商水,综合作用量值均大于5;其次是郑州―荥阳、郑州―中牟、新乡―卫辉、许昌―许昌县、三门峡―陕县、濮阳―清丰县、郑州―新密、洛阳―嵩县、周口―西华、周口―项城,相互作用量达到2-5之间,处于第二梯次;处于第三梯次的相互作用量介于1-2,主要有郑州―新郑、开封―开封县、洛阳―孟津、洛阳―偃师、平顶山―宝丰、平顶山―叶县、平顶山―鲁山、平顶山―郏县、安阳―汤阴、鹤壁―淇县、新乡―新乡县、新乡―获嘉县、新乡―原阳县、新乡―延津县、新乡―辉县、焦作―修武、焦作―博爱、焦作―武陟、许昌―长葛、商丘―虞城、周口―淮阳。其余县市城乡相互作用量均小于1;其余县市处于第四梯队,城乡相互作用量小于1。

从中不难看出,各中心城市市郊县城乡相互作用量均较大,如处于第一、二梯队的安阳―安阳县、洛阳―宜阳、濮阳―濮阳县、许昌―许昌县、三门峡―陕县等;在当前河南省交通网络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在县域层面城乡相互作用量依然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如郑州―巩义的相互作用量仅为0.85,主要是由于空间距离上巩义是距郑州市中心最远的,但巩义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郑州市所辖各县中最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相互作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郑州与其各辖县市的相互作用量整体较大,而驻马店与其各辖县市的相互作用量均小于1。

2.基于人均GDP的城乡相互作用量。若以人均GDP作为城乡区域质量指标,所得结果如图3所示,基本上与综合作用模型一致,只有个别县市大小顺序稍有变动,但变化不大。如商丘―虞城、周口―淮阳,依据人均GDP引力模型,作用量为15左右,相对应处于IV等级,然而其综合作用量却处于III等级,综合作用量均大于1,究其原因主要与虞城距离商丘市和淮阳距离周口市均处于半小时交通圈范围内,商虞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淮阳在周口人口排名第二,县域综合实力较强等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而,以综合指标更全面的反映出城乡相互作用量的实际情况。并且,排在前列的主要是郑州、洛阳、焦作、平顶山、安阳、濮阳等地的主要县市,这些区域恰恰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而排在后面的则主要是开封及黄淮四市的大部分县市。同时,也表明在市域层面城乡相互作用量的大小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强,而距离衰减规律在河南省交通网络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已不再是主导因素。这与以城乡子系统的综合质量作为相互作用区域质量的综合作用模型的评估结果相一致。

3.基于人口规模的城乡相互作用量。在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中,以人口总量作为区域质量的研究也较为普遍。若以人口规模作为城乡区域质量指标,所得相互作用量结果如图4所示。该评价结果与人均GDP和综合作用模型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出入。如商丘市―虞城县、周口市―商水县等处于I等级,但其在人均GDP和综合作用模型所得结果中均处于II、III等级。处于第IV等级的三门峡―陕县在人均GDP和综合指数模型中均处于第I、II等级。正如前文关于河南省概况中所显示的,人口规模指标不及人均GDP更能反映区域发展的实际水平,尤其是对中部人口大省而言,有些人口规模并不大的新兴城市如焦作、三门峡、平顶山等市的人口规模虽不具有优势,但其资源丰富,经济实力较强,城乡联系较为密切;而农业大市周口、商丘、信阳、南阳等市历史积淀深厚,人口规模优势较为突出,但农村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城乡联系有待加强。

4.多种结果的比较。此外,本文还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城乡系统质量指标,并将各计算结果与综合作用模型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按照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人口规模模型与综合作用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06;人均GDP模型与综合作用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21,均是在0.01的显著水平下。这表明了以综合指数反映城乡系统质量来计算城乡相互作用量更加全面。

结论

基于综合指数的城乡相互作用量模型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量大小。河南省城乡相互作用量结果与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城市市区和所辖各县人均GDP对各市城乡相互作用的影响较为明显;距离衰减规律虽然在各县域层面依然起着一定作用,如郑州―巩义的作用量较小,但在各市域层面不甚明显,如豫西山地丘陵城市三门峡所辖各县至中心城市的距离远不及豫东黄淮四市商丘等市各县的空间集聚性,但三门峡与所辖各县的综合作用量较商丘大。

在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首先,还需加强中心城市的空间集聚能力,增强其区域中心的增长极效应;其次,进一步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和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不断推进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创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应继续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拓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现代五级城镇体系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相互作用量模型是对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可为城乡区域系统的相互联系强度量化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若统计数据可以详细区分市―县―乡(镇)―村,城乡关系量化研究将得到更加深入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袁岳驷.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刘成玉,任大廷,万龙.内驱式城乡统筹:概念与机制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0)

3.张竟竟.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区域系统关联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杨山,任瑞芳,洪灿辉.无锡市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的演变[J].城市问题,2010(5)

5.段晶晶,李同升.县域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大西安为例[J].人文地理,2010,25(4)

6.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刘展宏,梁伟,李丛薇.城乡系统的特性分析及其发展目标[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8(1)

8.张振杰,杨山,孙敏.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以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07,22(4)

9.李江苏,骆华松,曹洪华.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以昆明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

第4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行动: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手并重”,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统筹并举”,着力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到2015年,初步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需求结构调整行动: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调整需求结构的战略重点,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形成消费主导、内外需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8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6500亿美元,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六大计划”,加快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创新人才高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使自主创新成为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到2015年,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

第5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1、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中走在全省前列。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家园,造福子孙后代。

5、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6、勇往直前,背水一战,逆势蝶变,海西的明天更辉煌。

7、加快推进"三区"建设,率先实现全面脱贫和全面小康。

8、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环境和空间。

9、主动作为敢于创新贯彻落实好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

10、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再铸新辉煌。

11、一年之计在于春,海西发展在于勤。

1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13、贯彻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再造海西新辉煌。

14、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开放力度,促进茫崖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5、勇挑发展大梁开启建设新征程。

1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7、砥砺奋进,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为全省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8、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9、美丽的茫崖我的家,建设家园靠大家。

20、有力促进全省经济实力提升,有力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有力促进全省城乡区域发展。

2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茫崖循环经济进程。

22、推进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金四大传统基础产业转型升级。

23、在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24、茫崖先行,贵在于先,重在于行。

25、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6、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

28、培育产业集群,扩大经济总量,推动转型发展。

29、贯彻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为全省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0、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利用资源,造福人民群众。

31、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柴达木精神。

32、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33、扩大开放,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

34、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突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35、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特色生物、现代服务五大新兴产业。

36、戮力同心,攻坚克难,率先在全区实现整体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7、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8、双核引领东西并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39、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谐新理念统揽海西经济社会发展。

40、同心协力创大业众志成城谱春秋。

41、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43、在打造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上走在全省前列。

44、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向西向南开放桥头堡、青海精神柴达木高地。

第6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产业结构优化;云南省;作用;结构调整策略

一、关于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

1.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是指某些地区在产业发展思路中,希望试图打破农村只能发展农业,城市只能发展第第二、三产业的传统发展观念,全面为城乡区域经济协调提速,走明确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路线,确保国家三大产业在城乡间能够实现广泛联合协作,共同发展,长此以往就能打造城乡一体化建设体系,促成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互补,最终成就城乡一体化经济结构。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的产业结构优化其目标还是为了缩小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而并非是消除城乡差别。客观讲,城乡始终都会存在差别,所以城乡一体化确切说并非城乡一样化,乡村也始终无法变成城市,而是一种城乡间的隔离与对立方面消除,尽可能缩小双方经济发展差别,最终达成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态势,但二者之间的功能作用依然不会改变。

2.云南省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作用分析

第一,从现阶段来看,我国西部地区城乡间产业联系不强,城乡发展存在失衡问题,尤其是西部经济社会相比于国内其他地区相对落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农业人口占据地区总人口比重偏大,城乡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向前发展遇到阻碍,这也间接导致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节奏的放缓。根据我国2012年所推出的《中国城市和地区三产化排行报告》中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目前排名三甲的城市依然是北京、广州和上海,而云南与河南、广西等地排名末位,这就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经济结构方面亟待调整升级,必须对西部地区三大产业进行资源及规划整合,强调三大产业融为一体,然后再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增进产业间关联度,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真正实现我国在2020年的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综合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第二,我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西部产业结构优化也是当前推动国家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因为目前国家一再倡导城镇化率提升,它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的客观反映指标,非常值得参考。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0%(城镇人口达到7.72亿),城镇化规模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位。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的下一步发展需要考虑的就是城镇化率均衡,当前我国西部的城镇化率平均值只有42.98%,相比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低7%),这其中尤其以云南省最低。以2016年为例,云南省的城镇化率只有4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5%左右。这一落后也导致了云南省内消费能力的不足,特别是社会就业带动能力呈现弱势,严重影响了云南省的综合经济发展步伐。所以提高省内的城镇化率,也是希望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来实现云南作为西部重要地区的产业结构全面优化,这有助于产业结构的承接与升级,加快地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速度,保证农民收入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增加状态,最终达成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的同步增长目标,解决当前农民就业与收入增长等客观社会民生问题,改变地方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总体而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也是希望以产业发展为主要基础,合理带动城镇建设,做到以城镇经济为核心区域,将三大产业与城镇建设过程有机连携,再结合云南本地实际发展状况,突出产业的特色化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的全面有机融合。

二、云南省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调整策略

1.基本思路

云南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开放型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区域,应该合理迎合城乡一体化背景,抓住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那就是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推动农村各项产业的均衡发展,同时做到对小城镇建设的促进,刺激城市产业化发展节奏。再一方面,云南也要基于本地旅游业、特色农业等产业项目优势,在明确正确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来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一体化,最终促成云南省与其它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过程。

2.云南省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优化的调整策略

(1)对各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

云南省特色优势产业众多,必须加以有效把握,例如对农业发展要强调对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争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与市场竞争力,争取为地方农产品贸易获得更高经济利润。举例来说,咖啡豆就是当前云南的重要特色农作物之一,针对它的种植及深加工要强调精细深加工与出口贸易。当前,云南省已经在建设咖啡豆的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希望提升省内咖啡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驱动力。而像“云菜”、“云花”、“云烟”等等云南当地特色农作物精深加工产业也都已经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再一方面,要重点发展云南省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旅游方面,云南省要合理运用自身天时地利优势,强调对丰富旅游资源与独特地理环境的有效利用,吸引海内外各方游客来省内游玩。同时云南省要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如餐饮、住宿、食品产业等等,开拓全新旅游发展线路,不断拓展旅游市场革新。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要强调科学技术与劳动内容的紧密结合,强化科研机构的深化研究包括他们与相关专业领域的有机合作,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科研合作体系,促进更多业务内容往来与技术交流,并建立一些双方能能够实现经济利益与科学技术共赢的综合性项目。目前云南省内相关项目就包括了昆明市的环保型高科技产业,它所搭建的综合性发展战略已经初步形成相关产业链接,主要寻求省内近景与远景的综合性发展规划,合理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与综合目标。目前全昆明市类似的高新科技综合企业已经超过500家,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三大产业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而政府也配合这些企业,为他们提供节能型原料,为企业产品销售予以强力支持,并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也设置了严厉的惩罚机制,并号召社会全民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加大对能源环境方面的节约运作效应。

(2)加速各个规模层次城镇的协调发展体系

云南省内各个规模的城镇相当之多,所以应该根据城镇规模层次来定位他们的发展方向,做到建设特色城镇,在此基础上走城乡一体化发展路线,强调地区带动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进程。当然,云南省作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也要注重对城镇资源与地方特色地域文化文明的有效保护,做好区位优势规划,以“绿色经济强省”为未来发展目标,挖掘地方的各类优质农产品资源,例如陆良的蚕桑、呈贡的花卉、蔬菜等等。再一方面,要扩大综合市场与专业批发市场德甲建设规模,减少以商贸核心为主的商业化城镇,例如呈贡斗南的花卉市场、罗平板桥的黄姜市场、文山攀枝花的三七市场等等。最后,要联合东南亚周各国,建立边贸国际通道,发展双边战略贸易,打造货物交通要道与物流集散中心,例如广南的八宝、禄丰的广通等等都可以作为云南省连接东南亚各国的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建立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城乡一体化产业结构优化过程。

(3)构建城乡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链链接

云南省要坚持经济学的“经典二元结构理论”,配合“相互依赖”理论,强调三大产业相互依存的有机“关联效应”,真正实现省内的工业调整农业,农业扶持第三产业,形成城乡三大产业的合理分工,并凸显区域产业特色,最终达到三次产业协调机制,发展省内完整的产业链链接,打破云南省原有的封闭体系独立运行局面。

三、总结

总而言之,云南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它一定要坚持走城乡一体化发展路线,坚持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互促互进,最终增强省内各个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发展规模,扩大城乡一体化的凝聚力与辐射力。

参考文献:

[1]李福保.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云南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45--59.

第7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发展 宝山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就表明应当把农村发展放到城乡一体化的新视野中来认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达地区有着更好的经济基础。地处东海之滨的上海宝山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和上海的能源、水源、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作为上海最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近郊区,宝山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宝山农村发展的主要历程

改革突破阶段(1978~1988)。1978年农村改革和宝钢建设,成为宝山发展的两个助推器。宝钢这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启动,使吴淞地区的城区面积扩大,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大批农民实现了非农就业。

这一阶段宝山以农业为基础,农、副、工全面发展。1978年全县耕地面积36.8万亩,种植了粮、棉、油、蔬菜等;工业主要包括农机具、粮食加工、轧花等,主要生产服务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商业流通主要是农副产品收购、农资供应及糖果、茶叶、卷烟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66亿元,其中工业与农副业的比例为55∶45。①

工农结合阶段(1988~1997)。1988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山县和吴淞区,建立宝山区。同志题词:“齐心协力,开拓前进,建设城乡一体的新宝山”。根据市委关于“郊区农村经济已同城市经济联成一片,要大力推进郊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宝山提出“城乡结合,共同推进”,以工业化带动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成一个城乡经济相互依存,城乡文化相互促进,城乡感情相互融洽,工农差别逐步缩小的适度规模的新型城区。

这一时期,上海产业发展“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和中心城区人口逐步向郊区转移。宝山承接了大批工业企业和中心城区人口,以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为投资主体的乡镇企业迅速崭露头角。农民收入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1376元增加至1996年的4299元,增长了2.1倍,年均增长15.3%。②

加速城镇化阶段(1998~2002)。上海市提出发展重点向郊区转移,加强城郊基础设施建设。在宝山,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一方面,城市工业开始有步骤地向农村地域的工业园区集中;另一方面,农村逐步发展了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农民加快向城市迁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农业和工业、商贸业的联系更为紧密,在城乡互动的同时加强了工农互动。

统筹城乡阶段(2003年起)。2003年上海郊区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市化,推进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市民化。宝山按照 “建设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现代化滨江新城”的功能定位,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较高阶段。

根据上海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统一部署,宝山区加大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区级财政继续向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倾斜,实施了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集体经营等20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农业产业化向深度发展,农业效益不断增加。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融合,就是在发展战略上把城市、农村视为整体,使城乡资源合理配置、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共同繁荣,城乡差别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正是宝山农村发展最为核心的经验。

坚持在区域总布局中谋划发展目标。在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中,为宝山农村发展找准定位,使农村地区的布局统一到全区总格局中。1988年建区之初,宝山就提出了“建成区―建制镇―农村”协调发展的目标;到1998年已深化为按“中心城―辅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体系,分级编制区域规划;2004年前后,则将不同特点的“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四类区域,融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进行规划,实现了全区城乡在规划和发展目标上的“一体”和“并重”。

坚持在城乡产业一体化中壮大农村经济。30年来,先是以发展城乡联营企业和中外合资等方式,促进了全区城乡市场开通和要素融合;随后通过促进外资、国资、民资与镇村两级集体资产(包括土地)结合,基本形成了融城乡为一体的统一市场。

坚持在生态环境一体化中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按照整体统一、因地制宜的原则与要求,宝山逐步形成了融全区城乡为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及管理组织体系,以解决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上的落差。通过重点推进“路网畅通”、公交“村村通”、有线电视“户户通”等工程,全面充实农村地区相对薄弱的道路、公交、公共娱乐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在城乡环境治理方面也综合推进,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坚持共享发展成果提高民生保障。突破城乡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差异,才能保证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宝山在公共财政建设、“平安宝山”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助推下,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维稳工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均衡,重点保障农村教育卫生等服务供给,实行全区城乡社会事业设施按统一标准配置,加强区镇两级财政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等,初步实现了城乡社会事业的“硬件无差别”,正在努力实现“完全无差别”的目标。

坚持创新体制统筹城乡综合管理。“人”是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人”的统筹管理至关重要。从建立规范到完善机构,从人员交流到体制调整,从政策扶持到机制创新,宝山探索了“局村挂钩”、“结对帮困”、“借地发展”等城乡互动机制,来推进城乡管理的互动,解决农村管理的难点。政府以“区镇财政托底、按项目补贴”的方式,和推行“村帐镇代管”,重点规范村级集体资产的使用、处置及监管,推动集体财务规范发展;推行村务公开、亮底工程、两推一选、村民代表议事等制度,规范村级基层组织管理运作。

有待突破的发展瓶颈

村级经济发展缺乏后劲。改革开放后,村级集体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但村级经济发展在现有模式下已经接近极限。近几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优势正在减少。表现为:发展依托资源单一。村级经济过分依赖土地资源,依赖场地与厂房的出租,缺乏自主经营的项目,村级集体收益难以持续增长;村级集体企业减少。相当部分的村级集体企业改制、转制,已变为民营经济,不能支撑集体发展。与此同时,村级财政负担却有加重的趋势。农民合作医疗、农民的养老统筹、农村治安、保洁、村域内的道路建设、电水网改造等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都要按比例承担。开源无方,节流无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何来后劲。

人地矛盾突出,土地效益低下。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资源,而土地缺乏、效益低下正在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农业用地尤其是成片农业耕地总量减少。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36.8万亩减至2008年的5.8万亩,呈现点状、线状的镶嵌式分布,且有相当一部分耕地在规划区域内。农村非农用地效益不高。原因一是农村工业用地不够规范,有时仅凭企业与村里签订的简单协议;二是土地粗放化使用,土地效益十分低下;三是非农用地大多以小块土地的形态分散在村里各处,难以形成规模;四是还有非法占用农业用地的现象。

农村公共产品相对短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相对短缺,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特点,农村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就业扶助等领域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农民社会保障的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仍然非常短缺,农民就业的渠道还不广,就业水平和就业收入仍不够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有赖于公共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更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构成农民收入的四个部分都缺乏增长潜力:工资收入受制于就业瓶颈;财产收入受土地效益低下的影响;转移收入有赖于政府财力的持续注资,不可能无限提高;经营收入受限于农民创业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是农村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

解决上述难题,不仅要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对策,更要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层面上聚焦“三农”、规划“三农”、服务“三农”。(作者单位:上海宝山区委党校)

注释

第8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一、着眼于增强区域带动能力,打造现代工业产业集群

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园区为平台,以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努力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工业产业集群,不断增强区域带动能力。重点打造“三个百亿元产业”和“两个50亿元产业”。“三个百亿元产业”,即工业园区、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和苏达水产业。工业园区在原有基础上,引进入园大企业15户以上,使园区年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以上海电气风电主机生产为主,引进配套企业,做大做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引进发展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产业,尽快形成年产值百亿元产业,把北安建成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省内首家、国内一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依托黑龙江乌裕尔矿泉水有限公司苏打水开发项目,大力发展高端饮用水产业,尽快使年产值达百亿元。“两个50亿元产业”,即食品和新型建材产业。食品产业,以完达山乳品、宜品乳业、九三集团北安大豆制品公司、恒泰冷冻加工厂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壮大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和特色食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形成年产值达50亿元产业;新型建材产业,以昌泰水泥、新兴神华节能墙材、CL建筑体系北安生产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防水建材等产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发展配套化、产业园区化,形成年产值达50亿元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主体,做大做强机械、医药加工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努力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二、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中心

围绕我市的区位优势和城市发展定位,重点打造“六大服务中心”,即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中心、汽车销售服务中心、现代旅游服务中心、文化教育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不断增强区域集聚辐射能力。重点建设以北安贸易城为重点的装潢建材,以东北亚商厦、世贸国际休闲购物广场、地下商业街等为重点的轻工和服装,以北方果菜出易中心、粮油批发大市场等为重点的农副产品,以农机大市场为重点的农机经销等十大市场体系,重点建设昌泰物流园区和城市东部、南部物流中心,尽快形成销售收入达50亿元产业,把北安建成辐射半径300公里的我省北部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重点推进汽车4S店产业园建设,建成各种品牌汽车4S店80个,形成经营性收入达50亿元产业,建成我省北部汽车销售服务中心。以战略思维和生态理念发展旅游业,大力开发红色游、生态游、购物游,借助周边旅游资源,培育发展旅游宾馆、酒店、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把北安建成我省北部现代旅游服务中心。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市区和通北两大教学中心,努力打造高中、初中名校品牌,吸引更多外地学生到北安就读,争取把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升级为高职院校,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冰雪画、民间艺术品等具有北安特色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产业品牌,把北安建成我省北部文化教育中心。统筹市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托市一院、省三院、农垦中心医院和五官医院等,提高特色专科和特色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区域服务能力,使市域各医疗机构年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把北安建成我省北部医疗卫生中心。以全省高速公路和飞机场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辐射周边连接全国的客运快速化、货运智能化交通运输网络,使全市年客运量达到600万人次,公路、铁路、空运年货运量达到500万吨,把北安建成我省北部的交通运输中心。同时,积极发展寒地试车等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法律咨询、总部经济、商务会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三、着眼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造全省城乡一体化先导区

坚持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主攻方向,继续采取“双转双带”模式,加速推进农民转移集聚,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公共阳光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完善城乡发展规划,加速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乡镇为支撑的发展核心区,以赵光镇、通北镇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的发展隆起区,以绥北公路、202国道为轴的集合经济产业带,形成“一核、两区、两带”的城乡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加强“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城市重心西移,加快构筑现代城市框架体系,形成“一轴两区”城市发展布局,建成道路成网、楼房别致、绿荫覆盖、碧水穿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生态园林型、宜居宜业型中心城市,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城市集聚。以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为前提,遵循“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策激励、多方促进”的原则,稳步实施村屯整合撤并,引导农民向城市、小城镇、新型社区、农场场部转移,初步形成“一市、八镇、二十个社区”的村镇布局体系。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

第9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21世纪的中国高铁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革命性因素,正在重塑中国城市经济地理。

“八纵八横”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根据2016年6月30日国务院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到2030年,将实现从“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快速铁路网络的全面升级。

“八纵”包括沿江通道、北京经上海至福州通道、北京至深圳通道、哈尔滨至香港通道、呼和浩特至南宁通道、呼和浩特至三亚通道、银川至福州通道、西安至昆明通道。我国南北省区市在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社会文化等方面各有优势,纵向高铁贯通,将大幅提高南北城市资源配置的空间效率,增强核心区域的技术与经济扩散效应。

“八横”包括北京至兰州通道、青岛至银川通道、陇海通道、上海至成都(拉萨)通道、上海至昆明通道、重庆至厦门通道、广州至成都通道、广州至昆明通道。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横向高铁贯通,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城市的平衡发展。

城际客运系统优化城市群结构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围绕沿海沿江沿线纵横经济轴带,加快核心经济区城际客运系统建设,形成多个城市群集聚发展、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城际客运系统的建成,将促进城市群优化发展。随着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成营运,城市群系统内1小时经济半径将延伸至200公里以外,加快形成0.5―1小r交通圈。广州至南宁、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大城市之间,都将陆续修建高速客运铁路专线。这些连接线的畅通,必将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实现优化配置,增强省会城市、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在市场、产业、交通等方面形成整体联动的发展格局。

区域性快速专线将促进新兴城市群的均衡发展。目前,沈阳及周边城际圈、长春―吉林地区、郑州及周边城际圈、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洲―湘潭地区、赣江经济区、皖江经济区和成都及周边城际圈等城市集中带,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这有利于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加快形成和发展。

高铁体系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

城市地理体系演化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城市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区域范围的影响,促进城市化区域与组团式城市群之间、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

高铁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我国城市层级体系呈扁平化,缺乏功能强大的大都市和具有活力的中小城市。高铁体系连接大都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大降低通程成本,促进分工,提高经济效率,逐步形成“资源要素集中市场规模放大创新驱动发展长效增长机制”的良性循环。在城市群内部,高铁加强各省域城市群之间、中心城市之间、省际双边接壤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