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发展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业园区;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58-02
一、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水磨沟工业园区是新疆自治区再就业创业基地和乌鲁木齐轻工业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于2003年开工建设,分A、B两区建设,总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目前,工业园区生产已经形成了以金属加工、电线电缆、家具制造、塑料制品、印刷包装、针纺服务、通讯电器、机电设备等多品种、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工业园区A区位于七道湾地区,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工业园区B区位于八道湾地区,规划用地面积7.8平方公里。工业园区A区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55家,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亿元,完成电力、通讯、给排水、供热、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业园区B区已入驻企业3家,待入驻企业53家,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也基本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
(一)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优势
第一,水磨沟工业园区A、B两区南与市政府直径距离5—8公里,与乌鲁木齐国际会展中心规划相衔接,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第二,园区周边干道构成了园区的大交通,对外交通联系——通畅;园区内部支线构成区域小交通,内部支路网服务——可达,具备交通优势。第三,工业园区A区依托会展经济资源优势,借助红光山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及衔接七街坊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可集聚以金融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为主体的延伸发展现代物流、餐饮、商务居住等,形成资源互补的现代服务型园区。工业园区B区依托邻近的华凌、美居两个国家级二类口岸,以及新疆上海科技孵化基地等资源平台衔接配套,作为其产品生产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产业和服务引导企业集聚,因此,具有资源衔接的优势。第四,园区道路、给排水、电力、供热、电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已能满足园区开发的需求,具有基础设施配套的优势。第五,园区在政策上,除享受传统园区的一般性政策外,还享受自治区就业再就业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享受乌鲁木齐轻工产业基地的相关政策,享受科技孵化生产基地的相关政策,具有政策优势。
(二)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劣势
首先,水磨沟工业园区受土地资源紧缺的限制,目前12.1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开发建设已基本完成,企业陆续落户。拓展园区空间已成为当务之急。其次,由于水磨沟工业园区临近主城区,环境对产业布局和结构具有相对制约性。第三,水资源制约是园区发展的瓶颈,园区规划日给水量76 656立方米,实际用水保障系数不足0.8,这就要求园区在招商引资时限制规模性用水产业入驻。第四,政府主导工业园区建设仍然是水磨沟工业园区开发的主要形式,从体制和机制上制约园区发展,因此,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三)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机遇
首先,中央加大对新疆工业园区开发的扶持力度,相继将四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及工业园区,拟将喀什、霍尔果斯两个口岸城市建设成为大型的开发区,使之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新疆新的经济增长点。水磨沟工业园区可以利用对口援疆工作的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为其产业集聚、项目发展凝聚资本和人力资源。其次,乌鲁木齐老城区改造以及东部发达地区资源型产业转移,给园区带来了承接对口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的机遇。第三,会展经济规划范围23.56 平方公里,涵盖工业园区A区规划用地,为园区实施退二转三的结构转型和园区建设带来新的契机。第四,位于水磨沟工业园区周边的七道湾村、八道湾村将逐步纳入城市村改居工程,通过村民住宅的规范集约化建设,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归并,农田和耕地的置换将释放出一定的发展空间,为水磨沟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风险
首先,投资具有不可逆转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水磨沟工业园区建设和项目开发具有严谨的可行性论证评估,要有高规格的规划指导,要有详尽的投资发展计划。要有严格的设计及评审、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保障,减少政策性、技术性失误造成的重复投资、无效益投资的现象,通过各种方式,有效转移不可控风险的危害。其次,水磨沟工业园区地质条件为湿陷性黄土结构,工业园B区南端靠近乌鲁木齐碱沟煤矿的采矿区,这就要求园区管理部门解决园区选址与采矿区的重叠问题,要求入驻企业在开工建设时应及时做好地质灾害勘查和处理工作,以规避风险。第三,工业园区在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竞争激烈。而水磨沟工业园区不具有竞争优势,在面临机遇的同时更为严峻的是挑战。
三、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战略选择
通过对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可以将其归纳为表1。分别将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进行匹配,可以得到四种战略。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SO战略。即将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相结合,发挥自身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遇,使得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水磨沟工业园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集聚相关产业,以金融产业发展带动总部经济发展和围绕会展经济发展第三产业。
第二,WO战略。即将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内部劣势与外部机遇相结合,促进内部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遇。因此,水磨沟工业园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节能产业,实施生态型发展。
第三,ST战略。即将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外部风险相结合,克服外部风险,发挥内部优势。因此,水磨沟工业园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园区软硬环境建设,完善企业建设规范和完善招商规范。
第四,WT战略。即将水磨沟工业园区发展的内部劣势与外部风险相结合。园区面临严重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威胁园区的生存。水磨沟工业园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提倡创新理念和完善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育冬,宁岭.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意义[J].新疆社科论坛,2008,(1):34-36.
[2] 邵山虎.新疆工业园区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7.
[3] 宋四江.南疆三地州工业园区发展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20-21.
[4] 杨立柱.月杨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关键词:发展伦理;区域生态文明;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伦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65-04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主要有局部和全局共享、发达和后发共享、代内与代际共享、国内与国际共享模式。加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区域生态文明不能囿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应然性论证,而是多种伦理关系与价值要素的统合。当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发展伦理共契与价值共识。
一、发展伦理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发展伦理主要就是对人之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环境和行为进行整体性的价值评价、并施予积极的价值干预和规范。从伦理文化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生态文明无疑应该成为发展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或者说生态文明是发展伦理之树上的花朵和果实。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以发展伦理为指导,从价值目标导向、价值评判和价值原则对其进行三个维度的观照。
首先,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目标导向。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1]发展必定以人为目的,因此在发展中总是蕴含着“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价值追问。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质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为宗旨,以持续、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价值目标导向是确定的、深远的和终极性的,即以“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人的生存发展、生活幸福为旨归,对人之变化着的生存境域进行价值批判和选择,在历时性、多样性、境遇性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对人之生存关怀的肯定。
其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提供价值评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实践活动过程,而实践活动的正当性总是需要价值合理化加以保障。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发展伦理”的视域之中,就意味着必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价值评判并承担伦理责任,它迫使人们去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利益是否是发展的唯一目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孰轻孰重?发展是局部优化还是整体进步?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的发展伦理省察,实质上就是价值合理化的过程,这是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发展伦理旨在说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愈拉愈大的少数人发展,都不过是“伪发展”和“反发展”。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一是发展必须公平合理。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将有利于处理人类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公平。二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应当惠及所有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让其成果惠及所有人。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2],即发展的实质在于扩大个人和社会的选择自由。从此意义上说,没有基本价值原则的维系,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就会偏离正当轨道。
二、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关键词:区域;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多目标优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71-05
Model of Regionoriented Initial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System
WU Dan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s initial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objects in the basin. The regionoriented initial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system is given, and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bjective of the system from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gles of socioecoenvironment, the basic principle followed by the system is put forward. The satisfied degree function of the system’s objectives is given, and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al model of initial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system is put forward, to allocate each regional initial water right in the basin. Then, the case analysis of Dalinhe River i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del’s results and allocation results of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The case analysis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Key words: region; initial water right; allocation system; objective satisfied func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al model
1 引言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亦称为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是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起点,也是建立和培育流域水权交易市场、影响水权交易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涉及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政治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属于半结构、多区域、多目标、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决策问题。结合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理论与实践,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与三个阶段[1~6],其中,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两个层次是指在流域初始水权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针对初始水权配置过程,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面向区域与面向行业两个层次逐级进行的初始水权配置。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三个阶段是指针对初始水权配置过程,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技术方案提出、民主协商以及政府仲裁三个阶段确定最终的初始水权配置方案。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案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流域内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及流域整体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目前,针对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国外学者主要根据具体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制度、水资源情况、文化传统,沿袭了具有各自历史合理性的配置方法,通过立法和过程模拟进行分配研究[7~13]。Lizhong Wang,Keith W Hipel等[14~17]提出基于均衡水权的合作式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分析了三种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模型,即优先占用权配置模型、河岸水权配置模型以及字典式极小极大需求短缺比率模型。基于我国的国情水情,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焦点问题在我国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主要包括初始水权配置的内涵、机制、原则、模式、方法以及实践等方面。针对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国内学者主要结合水权配置原则,提出了两套不同模式的分配模型,一是通过系统地构建一套水权配置指标体系,建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1,18~20],对其进行分配研究;二是通过构建各分配原则下的目标满意度函数,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21~24],对其进行分配研究。一方面,国内外学者将影响水权配置结果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不断完善水权配置指标体系的构建,虽然有利于配置结果的公平性与易接受性,但配置过程涉及过多的指标,指标的合理性值得商榷,且指标权重的确定亦带有主观性,反易导致配置过程的复杂化与不易操作性、配置结果缺乏准确合理性;另一方面,国内外学者只针对水权分配应遵循的部分原则,构建了分配原则下的目标满意度函数,未考虑加强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尚不完善,仍需作进一步改进。
鉴于此,将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作为初始水权配置对象,针对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过程,在构建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剖析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内涵与特征基础上,结合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发展目标,提出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构建各分配原则下的目标满意度函数,建立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初始水权配置系统中各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结果。并结合大凌河流域进行案例分析,将模型配置结果与水利部批复的大凌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2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构建
2.1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内涵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是指在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障前提下,根据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规划与水资源综合规划,在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对弱势群体保护的作用下,保障流域河道内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充分考虑流域内各区域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协调与制约的关系,结合各区域的发展目标,为体现各区域之间用水的公平性与效率性,消除各区域之间的用水冲突与矛盾,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以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协调发展为核心,对各区域之间的初始水权进行合理配置的系统。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内涵是在可持续发展和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下提出的,在重视水资源保护、维持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高水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以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协调发展为核心,对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初始水权在各区域之间进行分配。一方面,缓解各区域之间的用水冲突与矛盾,实现各区域之间用水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另一方面,以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支撑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流域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2.2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目标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以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规划以及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基础,通过明晰各区域之间的初始水权,统筹兼顾各区域的用水需求,体现各区域之间用水的公平性和效率性,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流域满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总体目标优化涉及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政治以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是典型的多目标优化决策问题。具体可分解为以下4个目标:
(1)社会目标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过程,一方面,必须优先保障各区域内人口生存发展的用水需求,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最小化各区域的缺水率和因缺水导致的冲突事件数量,保障各区域的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防止社会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现象的发生,解决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另一方面,必须缓解上下游、左右岸等区域之间的用水冲突,保障各区域之间初始水权的公平合理配置,体现各区域之间用水的公平性。
(2)经济目标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过程,在流域初始水总量控制的前提条件下,结合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调整与优化各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低耗水、低污染产业,保障各区域产业经济的稳步增长,提高流域水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以及综合经济效益。
(3)生态环境目标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过程,生态环境建设是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一方面,为维持河流健康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必须优先保障河道内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河道内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应放在全流域的角度予以优先满足;另一方面,为美化各区域的河道外生态环境,提高各区域的绿化率,必须提高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的保证程度,保障各区域的环境景观用水与绿化用水。
(4)协调发展目标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过程,不同区域的水权配置结果缺乏公平性与效率性,将导致各区域之间的用水冲突与矛盾,造成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制约性,因此,必须统筹各区域之间的用水需求,协调各区域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目标,最终,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
3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基本原则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初始水权配置应优先考虑人类生存和基本用水需求;保障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公平与效率兼顾、公平优先;尊重用水现状;向经济发展重点行业适当倾斜,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预留水量供必要时进行调节。结合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总体目标,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过程,从全流域的角度扣除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必须统筹兼顾各区域的用水需求,综合考虑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
(1)总量控制原则。各区域配置的水权量之和必须控制在流域初始水权总量范围内。
(2)“三生”用水统筹兼顾原则。根据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统筹兼顾各区域的生活、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用水需求,满足各区域的用水利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3)基本生活用水保障原则。人人均平等地享有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用水权利,应从初始水权总量中将各区域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优先扣除,对水资源剩余可利用量进行分配。
(4)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健康原则。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应以自然生态健康发展及人类社会稳定为基础,优先保障河道外基本生态用水与粮食生产安全用水。尽管在水权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对社会和谐稳定非常重要,因此要以高保证率予以满足。
(5)尊重现状原则。基于我国的国情水情,河岸权制度的实施难度较大,按照现状实际用水比例进行水量分配,是我国水权配置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6)公平性原则。水资源具有公共资源的属性,水权分配需要考虑人口、面积、产水量等多方面的因素。既体现各区域用水人口的公平分配,又体现各区域用水需求的公平分配。
(7)效率性原则。在我国水资源稀缺与浪费并存的情况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是初始水权配置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过程必须在充分体现公平性的基础上兼顾用水效率。
(8)可持续利用原则。初始水权配置涉及各区域用水决策实体的切身利益,必须以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水权分配的约束条件,按照以供定需、供需平衡的方式进行水权分配,维护各区域水资源利用的相关利益,确保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9)弱势群体保护原则。水权分配需要考虑地区地理位置、地区开发、水土保持、重要灌区保护与发展、贫困地区投资承受能力、政府扶持力度等因素,采用必要的政策倾斜,加强弱势群体保护。
4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模型
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过程,为保障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纳污能力与应急发展用水需求,流域水资源总量必须优先扣除全流域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总量与政府预留水量。基于生活用水优先原则,扣除优先保障的基本生活用水总量,再对各区域初始水权进行配置。即可用公式表述为:
WR=WT-WE-WY-WL=∑ni=1WRiWL=∑ni=1WLi=∑ni=1QLi1·Pi1+QLi2·Pi2Pi=Pi1+Pi2Wi=WRi+WLii=1,2…,n (1)
式(1)中,WR表示可分配的剩余初始水权总量;WRi为区域i分配的剩余初始水权量;WT为流域水资源总量;WE为全流域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总量;WY为流域政府预留水量;WL为各区域分配的基本生活水权量;QLi1为区域i的城镇生活用水定额;QLi2为区域i的农村生活用水定额;Pi1为区域i的城镇人口数;Pi2为区域i的农村人口数;Pi为区域i的人口总数;n为参与初始水权配置的分区总数;Wi为区域i分配的初始水权总量。
4.1 基于分配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与多目标优化模型
根据式(1),基于可分配的剩余初始水权总量WR,根据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总体目标,结合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各分配原则下的目标满意度函数。即:
①基于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健康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1可构造为:
S1=1 [WB]min(S1i)=1
min(S1i)-0.95[]1-0.95[DW]0.95
0[DW]min(S1i)≤0.95 (2)
式(2)中,S1为基于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健康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1i=[HL(2]WRi/WSi[]
WRi<Wsi1[]WRi≥WBi 为保障区域i河道外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安全用水需求的满意度;WBi为区域i河道外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安全用水需求。
②基于尊重现状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2可构造为:
S2=minS2i (3)
式(3)中,S2为基于尊重现状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 S2i=WRi/WSi [WB]WRi
③基于公平性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3可构造为:
S3=minWRiS3imaxWRiS3i
S3i=r1·Wpi+r2·WAi+r3·WCiWpi=∑ni=1Wi·Pi∑nj=1PjWAi=∑ni=1Wi·Ai∑nj=1AjWCi=∑ni=1Wi·Ci∑nj=1Cj∑3k=1rk=1 (4)
式(4)中,S3为基于公平性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3i为区域i综合考虑人口、灌溉面积、产水量等因素配置的水权量;Wpi、WAi、WCi分别为区域i按照人口比例、灌溉面积比例、产水量比例配置的水权量;r1、r2、r3分别为按人口比例、灌溉面积比例、产水量比例配置水权量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专家咨询予以确定。
④基于效率性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4可构造为:
S4=∑ni=1WRi·Ei-∑ni=1WRi·minEi∑ni=1WRi·maxEi-∑ni=1WRi·minEi (5)
式(5)中,S4为基于效率性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Ei=GDPiWSi,GDPi为区域i的国内生产总值。
⑤)基于可持续利用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5可构造为:
S5=1-∑ni=1WRi/DWRi-∑ni=1WRi[JB>2/]∑ni=1DWRi∑ni=1WRi[JB>2/]∑ni=1DWRi2 (6)
式(6)中,S5为基于可持续利用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WRi/DWRi为区域i社会经济发展需水满意度,
∑ni=1WRi[JB>2/]∑ni=1DWRi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平均需水满意度,DWRi为区域i社会经济发展需水总量。
⑥基于弱势群体保护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6可构造为:
S6=∑ni=1WRi·ηi+∑ni=1WRi·minηi∑ni=1WRi·maxηi+∑ni=1WRi·minηi (7)
式(7)中,S6为基于弱势群体保护原则的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ηi为区域i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府弱势群体保护度,可通过流域内各行政区域的调研资料,结合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与政府扶持力度等因素,经专家咨询,对各行政区域的弱势群体保护力度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予以确定弱势群体保护度。
根据初始水权配置原则,结合式(1)~式(7),建立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即:
maxS=ω1S1+ω2S2+ω3S3+ω4S4+ω5S5+ω6S6∑6k=1ωk=1
(8)
式(8)中,S为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目标总体满意度函数;ωk为第k项原则对应的目标满意度函数的权重,用来反映各区域用水决策主体对该原则的偏好。
4.2 基于分配原则的目标满意度函数权重确定
不同原则下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k权重ωk的确定必须结合各区域意见,通过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协商予以综合确定,属于群决策过程。在群决策过程中,一般是先由决策群体中各决策者作出自己的决策判断,然后通过各决策者之间的协同决策,将这些决策结果集结为群体意见。基于群决策思想确定不同原则下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Sk权重ωk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将各区域作为一个决策者,由各决策者分别对各函数Sk进行赋权,区域i赋予各函数的权重分别为(α1i,α2i,α3i,α4i,α5i,α6i);
步骤2,通过流域和区域管理机构及专家咨询,确定各决策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即区域i的相对重要程度可表示为βi,则:
∑ni=1βi=1 (9)
步骤3,结合步骤1与步骤2,根据各决策者赋予各函数的权重αki(k=1,2,…,6)以及各决策者的相对重要程度βi,确定各函数的权重ωk,即:
ωk=∑ni=1αkiβi (10)
由于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过程必须在保障各区域公平用水的基础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可取各区域决策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即βi=1n。
至此,结合式(1)~式(10),建立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保障各区域之间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最终可得到各区域分配的水权量Wi。
5 案例分析
大凌河流域作为一条独流入海的流域,是、辽宁省、河北省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跨省流域,包括辽宁省的锦州市、阜新市、朝阳市、盘锦市、葫芦岛市5个地级市13个县(市、区)及通辽市、赤峰市和河北省承德市等部分地区。以大凌河流域为例,在确定规划年2030年大凌河流域各区域初始水权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系统模型,确定大凌河流域各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结果。
5.1 基于系统模型的初始水权配置结果
通过《中国水利年鉴》、《大凌河水资源公报》、《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理论与实践》[26]、《水权制度建设试点经验总结——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制度建设资料汇编》[27]以及调研等方式,针对规划年2030年50%来水频率条件下,扣除大凌河流域自然水权25788万立方米(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25788万立方米)、大凌河流域政府预留水量2800万立方米,得到大凌河流域可分配的初始水权总量为135764.3万立方米,其中,大凌河流域辽宁省盘锦市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补水量12000万立方米。大凌河流域各地级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参数值见表1。
结合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专家咨询,取不同原则下系统目标满意度函数权重为ω1=0.22,ω2=0.2,ω3=0.2,ω4=0.2,ω5=0.15,ω6=0.13。通过模型求解,水权配置方案的目标总体满意度达到0.85,大凌河流域各地级市的初始水权配置方案见表2。
5.2 与水利部试点方案的对比分析
大凌河流域作为水利部推广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试点,根据《水法》规定,经国务院授权,水利部已批复同意实施《大凌河流域省(自治区)际水量分配方案》。系统模型配置方案与水利部试点分配方案的对比见表3。
根据表3可知:针对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结果,相对于试点方案,模型方案中的赤峰市和通辽市水权分配比例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虽然赤峰市和通辽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但处于流域上游,按照水源地优先原则,水权分配时应加强该区域的弱势群体保护度,从而使水权分配量比例得以上升;相对于试点方案,模型方案中河北省承德市水权分配比例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规划年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需求占流域用水需求比例较小;相对于试点方案,模型方案中辽宁省的朝阳市和盘锦市水权分配比例有所增加,辽宁省其他地级市的水权分配比例有所降低,主要原则是朝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需给予较多的经济发展用水,而盘锦市需要增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补水量。因此,可认为模型方案获得的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结果较为合理。
6 结语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涉及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政治以及技术等多因素的影响制约,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区域决策者的相关利益,因此,今后在流域水资源管理分配过程中,应结合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各区域之间的民主协商;同时,目前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主要强调对可利用初始水权总量进行配置,由于资源性缺水与污染型缺水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将水资源量与质两个属性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吴凤平,葛敏.水权第一层次初始分配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216-219.
[2]葛敏,吴凤平.水权第二层次初始分配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592-594.
[3]吴丹,吴凤平,陈艳萍.面向行业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模型构建[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 30(5):29-32.
[4]韦凤年,邵自平.初始水权分配是我国水权制度建设的基础——访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主任党连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J].中国水利,2006(1):25-27.
[5]胡鞍钢,王亚华.转型期水资源配置的公共政策:准市场和政治民主协商[J].中国软科学,2000(5):5-11.
[6]王亚华.水权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Gopalakrishnan C. The Doctrine of Prior Appropriation and its Impact on Water Development: A Critical Survey [J].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1973: 32(1),61-72.
[8]Howe C W, Schurmeier D R, Shaw W D.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Water Allocation: The Potential for Water Markets[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86,22(4), 439-445.
[9]Mather J. Water resources [M].John Wiley & Sons, Inc, 1984.
[10]William G. Water Law-2nd ed[M]. Lewis publishers, Inc, 1988.
[11]Kelman J, Kelman R. Water Allocation for Economic Production in a Semi-arid Region[J].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2002,18(3), 391-407.
[12]John R. Teerink and Masahiro Nakashima刘斌等译,美国日本水权水价水分配[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3]Robert Brooks, Edwyna Harris. Efficiency Gains from Water Markets: Empirical Analysis of Water Move in Australia[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8(95):391-399.
[14]Lizhong Wang,Liping Fang,Keith W Hipel.Cooperativ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Based on Equitable Water Rights[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2003(5).
[15]Lizhong Wang,Liping Fang,Keith W Hipel.Lexicographic Minimax Approach to Fair Water Allocation Problem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2004(1):1038-1043.
[16]Lizhong Wang,Liping Fang,Keith W.Hipel.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pproaches for Modeling Water Rights Allocation[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07,133(1):50-59.
[17]Lizhong Wang,Liping Fang,Keith W, Hipel.Basin-wide Cooperativ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8,190(3):798-817.
[18]佟金萍,王慧敏,牛文娟.流域水权初始分配系统模型[J].系统工程,2007,25(3):105-110.
[19]尹云松,孟令杰.基于AHP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方法及其应用实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06,21(4):645-652.
[20]陈艳萍,吴凤平,吴丹.基于模糊优选和TOPSIS法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4):467-471.
[21]李海红,赵建世.初始水权分配原则及其量化方法[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5(增刊):8-14.
[22]王学凤,王忠静,赵建世.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分配模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 2006,25(5):61-64.
[23]王学凤,赵建世,王忠静,等.水资源使用权分配模型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7,18(2):241-245.
[24]史银军,粟晓玲.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多目标优化分配——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2):136-140.
[25]王宗志,胡四一,王银堂.基于水量与水质的流域二维水权分配模型[J].水利学报,2010,41(5):524-530.
一、活动区域的布置
活动区是幼儿室内游戏活动的主要区域,区域游戏的设计要点如下:
(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需要
在规划活动区时,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大、中、小班幼儿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喜欢的游戏也不一样,在设计游戏区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游戏需要来选择不同功能的游戏区。如小班可以设置娃娃家,温暖亲切,让幼儿找到安全感,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中大班生活经验相比小班要丰富些,可以设置一些社会性强些的,锻炼孩子的社会性。
(二)根据班级面积和人数确定游戏区个数
活动区的个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活动区的个数一般根据班级面积和幼儿人数来确定,一个区域大概5~6个人,这样能保证各区域活动正常进行,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三)考虑各区域的开放或封闭性
活动区域中有些区域需要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幼儿需要在安静独立的环境中,在不容易被打扰的情况下专注地思考或者游戏。有些区域需要开放或者半开放的环境,如角色区、表演区等,在开放的环境中有利于幼儿的人际交往,也有利于幼儿的创造性表现。所以在规划活动区域时,可以把安静的区域设置在角落或者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安静的游戏区与吵闹的游戏区要分离。
二、区域游戏的设计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每个幼儿园和班级都有自己的场地条件和特色,在区域设计时应结合本园条件、特色和本班班级特点,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和现在的材料,挖掘原有环境的特点和功能。
(二)互动参与性原则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家长和幼儿的积极性。要有让幼儿参与的意识,不能教师包办一切,只有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动脑、动手才会使游戏资源更丰富,更适合幼儿。
(三)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
环境的创设、各区域的创设首先要符合幼儿教育目标,符合本园教育理念,符合本班教育特色和幼儿发展水平,不能一味地只追求美观。要把教育渗透在环境中,让幼儿在无形中自主习得知识或者某项技能。
(四)开放性原则
游戏的开展要具有开放性,在时间、空间和材料上体现开放性,幼儿在游戏中自己做主,玩什么游戏,玩多长时间,选用什么材料,教师不能直接支配。
(五)差异性原则
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有所不同,游戏水平也不同。如小班在进行区域布置时,首先环境要能吸引幼儿,其次投放的材料要逼真,尽量提供成品材料。而中大班幼儿在材料投放上,尽量投放半成品,这样能够发展幼儿创造性,与小班相比,中大班孩子已经可以创造性地游戏,游戏水平在逐步提高,教师投放的材料要具有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差异性不仅在小、中、大班之间存在,在同一年龄班,幼儿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区域游戏材料投放时,也要具有层次性,考虑到能力弱些的幼儿和能力强些的幼儿。
(六)经济性原则
区域游戏设计和布置要考虑到经济性,尽可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可以利用废旧物自制玩具,如在益智区可以用鞋盒制作夹夹乐;在体育游戏中好玩的空气袋,把方便袋吹好扎紧口,在上面画上人脸,系在竹竿上,教师控制竹竿,幼儿来跳碰空气袋,小朋友们一样玩得很开心。
二、游戏的开展
(一)规则意识
为了游戏能顺利进行,各区域要设置区域规则,以保证区域游戏能有序进行。首先要让幼儿明白遵守游戏规则,就像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各区域有各区域的规则,在进入区域游戏中要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游戏才能正常进行。
(二)尊重个体差异
游戏开展时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确定目标。如果幼儿在游戏中不能达到老师设想的游戏目标,教师可以适当放低对他的要求。反之,如果有些幼儿很容易就达到目标,这时应该适当提高些要求,目标的制定要幼儿能跳一跳就够到。
(三)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关怀;关怀研究;区域协调;分析探讨
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而有区域不平衡引发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区域关怀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只有做好了区域间的协调,才能实现国家整体的富裕与发展。在区域关怀中加强对弱势区域的关怀与引导,充分保障区域性权益,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加强区域经济关怀,遵循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及合理补偿性的原则,共同实现区域的整体前进,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关怀的内容分析。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发展过程中的协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反映在社会发展速度与进程上尤为明显,不同的发展区域甚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根据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来看,发展初期的区域工业化进程快,经济发展管理上比较落后,粗放型居多,而后发展区域在管理上更为科学、合理,但是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受到资源的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在统一格局下,加快区域的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发展结构,针对原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其向资源节约型方向转变,逐渐降低其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严格控制污物排放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对于区域的发展区别对待,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鼓励引动,对于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进行扶持与资助,实现国家整体发展的一致,重点对待区别,杜绝“一刀切”。
二、了解区域特色,重点发挥区域优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基于区域发展优势的不同。就像人一样,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区域也一样,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区域发展的重点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优势,最大程度的规避区域劣势。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区域的优势有着明确的认识,在认识把握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区域发展的优势战略,选择合理的发展途径与渠道,建立不同的区域发展类型与模式。城市区域发展快,我们可以基于其交通便利、人才密集的优势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挖掘,发挥其带动作用,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虽然不具备城区的交通与人才优势,但是却具有鲜明的环境生态优势,可以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激发农村地区发展的潜力。关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关键是发挥区域的优势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关怀时一直强调要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不应该对区域发展带有歧视性与偏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落后区域的发展现状,重点做好对落后区域的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我们可以从落后区域的发展特点入手,找到区域落户的根本性原因,分析落户区域发展的特点,从发展模式与机理上进行思索、研究,激发落后区域发展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好落后区域的发展引导。基于我国目前国情的分析,落后区域主要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是西部地区,对也这些地区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鼓励他们优先发展,必要时候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援助,加快他们的发展速度。
四、加强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关注,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除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外,还有特殊区域,之所以被称为特殊区域,是因为其具有区域的特殊性。我们所说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资源能源的枯竭威胁、农民的聚集与流失、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迟缓等等。针对这些特殊的区域,我们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针对区域所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与可行性措施,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学会进行实践练习。更多的情况下,特殊问题不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这些区域本身就承担了更多的发展任务与实际责任。之所以出现这些特殊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益者与实际的成本支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全面的分析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特殊区域的发展难题,解除发展制约,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协调性发展。
五、结束语
基于目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区域差异还在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更加严重,区域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与激化。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应该加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关注,积极寻找更加合适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郭腾云.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4(06).
[2]吴兆华.区域经济研究的部分观点[J].财经科学,1990(04).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主成分分析;江苏
中图分类号:F1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64-04
1.引言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空间系统[1],它是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由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系统的发展观,一方面要求区域内部各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具有较高的协同程度,另一方面要求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区域之间能够更加协同一致、均衡发展,以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统一的发展[2]。区域可持续发展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发展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是区域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发展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也是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保障,没有发展也就不可能持续,因为缺少持续的动力,所以保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 协调
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区域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长期尺度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恢复能力相协调。要实现区域长期健康发展,必须考虑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是否与资源存量、生态环境和社会水平相协调以及协调的程度如何。
1.3持续
可持续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区域内资源的存量在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与速度的消耗下能够维持多久;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或新的增长点来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发展,这种能力有多大.这些都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和评价需要以系统观作为指导。基于系统发展的理论,本文首先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界定为一个系统,通过对该系统构成要素的分解来建立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用这个指标体系对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从整体角度看,一个区域系统可以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就区域系统而言,由上述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可知,可持续发展不是单指经济可持续发展或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不是单指环境可持续发展,而是“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
由于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复杂、层次多变,子系统之间既有相互作用,又有相互间的输入和输出。某些层次、某些元素及某些子系统的改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由优到劣或由劣到优的变化。因此,要在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出那些最灵敏的、便于度量且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区域复合系统这样的复杂巨系统而言,目前还不可能用少数几个指标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变化,因而需要用多个指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发展状况。既然作为指标体系,就其构建的一般原则来说,不外乎必须遵循客观性、完整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等普遍原则。但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除了应遵循普遍原则外,还应满足以下原则[4][5]。
2.1 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要能真实反映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联系,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区域符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和目标的实现程度。
2.2整体性原则
设置指标时,应能综合反映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主要因素。既要有反映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各子系统发展的指标,又要有表征以上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的指标。尽可能地全面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以偏概全。
2.3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建立要能为实证分析服务,能为决策提供依据。这就要求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容要简单明了,要考虑指标量化和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等问题。同时指标要有明确的含义,要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指标的设置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数据易于获得,便于操作。
2.4动态性和可比性原则
区域复合系统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来说,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性,综合反映区域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指标体系应符合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的原则,要求指标数据的选取和计算做到口径一致。
2.5区域性和针对性原则
不同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较大差异,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及其重要性也不尽相同,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因此应在充分研究所评价的区域的基础上,选出最能反映该区域发展特征的指标。对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或不同的区域单元,应做到因地制宜。
按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本文针对江苏的具体情况,并着重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具体的量化指标,构成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三层,目标层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准则层为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发展能力,指标层为34个具体指标(表1)。
3.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选择
区域作为一个复合系统,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强烈影响,这些因素不仅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具有相关性,而且自身之间也相互关联,所以用单纯的相关分析,不能解决误差的冗余。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即将原来的指标做线性组合,成为若干个新的指标。通常要求第一个线性组合方差最大,即第一个综合指标包含的信息最多,如果第一个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所有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第二个主成分,并要求已有的信息不出现在其中,依次类推,直到选取的主成分能够包含评价所需要的足够的信息[6]。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简化区域复合系统评价指标结构、消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方面可起到明显的效果。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若干变量压缩为几个独立的成分,以此来减弱各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把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众多指标进行线性组合,使原始变量减少为有代表意义的少数几个新的变量,以少数几个指标来代替多个指标,既能更集中更典型地表明研究对象的特征,也能避免大量重复的工作。进行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步骤如下:[7]
①指标数据标准化(SPSS软件自动执行);
②确定主成分个数m;
③主成分命名;
④确定主成分与综合主成分评价分值。
确定各主成分得分公式为:
Fp=a1mZX1+a2mZX2+…apmZXp(1)
式中Fp为各主成分得分,p为原始数据指标个数,ZXp是原始数据Xp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a1i,a2i,…,api(i=1,2,…,m)为X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确定综合主成分评价分值公式为:
F=(λ1F1+λ2 F2+…+λmFm)/∑mi=1λi(2)
其中λi为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Fm为确定的各主成分得分。
4.实证研究――江苏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省份之一,尽管其经济发展能力、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但从可持续发展水平来看,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不一。有些地市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瓶颈制约,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有些地市经济水平虽然还较落后,但是资源丰富,后发优势明显。因此,如何区分江苏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提出不同的对策就成了促进目前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8]。
4.1数据来源及处理
分析所用计算数据全部来自《江苏统计年鉴―2005》[9]。我们按上述(表1)所述指标体系,收集江苏13个地级市34个量化指标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进行主成分分析。
4.2确定主成分
根据特征根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得出主成分特征根、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3.317%,说明前3个主成分已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完全符合分析的要求。
表2 特征根及主成分贡献率
主成分特征根贡献率(%)累积贡献率(%)
122.4535056366.0397224566.03972245
23.3364129399.81297923375.85270169
32.5380243957.46477763483.31747932
表3 主成分载荷矩阵
变量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变量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
X10.9390.248-0.181X180.613-0.258-0.088
X2-0.877-0.209-0.287X190.9500.166-0.181
X30.9210.298-0.190X200.974-0.1460.029
X40.9620.139-0.114X210.583-0.5340.569
X50.975-0.053-0.044X220.9700.118-0.170
X60.957-0.011-0.182X230.630-0.6280.063
X70.947-0.165-0.105X240.924-0.0680.063
X80.6950.3120.545X250.966-0.218-0.028
X90.881-0.1030.049X260.950-0.011-0.097
X10-0.921-0.003-0.073X270.929-0.140-0.096
X110.8320.300-0.006X28-0.939-0.030-0.270
X120.675-0.5040.175X290.568-0.2350.548
X130.8430.284-0.243X300.482-0.469-0.115
X140.7640.198-0.314X310.4590.7020.114
X150.9670.075-0.163X320.580-0.038-0.401
X160.9620.053-0.158X33-0.0330.7180.424
X170.591-0.1730.650X340.2590.5630.446
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作为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指标。主成分的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医院床位数及机动车拥有量、第三产业总产值、旅游、财政收支、职工平均收入、人均耕地、第一产业构成、人均农业总产值等指标的载荷量绝对值较大,因此,第一主成分反映区域的经济实力、社会进步等现状,其中耕地、第一产业构成及农业产值指标的载荷系数为负值,表明第一主成分与它们之间呈负相关。第二主成分在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废水排放密度、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人均用水量、三产构成及园林绿地拥有量等指标的载荷量绝对值较大,因此,它主要反映区域的污染治理、环境状况等现状,经济发展速率、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污染等现状,并与环境污染指标呈负相关。第三主成分在人口密度、公路密度等指标的载荷量绝对值较大,因此,它主要反映区域的人口、基础建设等的发展现状。
4.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根据上述进行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步骤中公式(1)、(2),运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得出江苏省各区域可持续发展各主成分及综合主成分排名(如表4所示),这些综合指数把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现状进行了数量化。
表4 江苏各区域主成分得分及排名
区域第一主成分排名第二主成分排名第三主成分排名综合主成分排名
无锡市7.00 2 1.50 4 0.55 4 4.51 1
苏州市7.3212.361-2.19124.352
南京市6.653-4.63130.3172.893
常州市3.4141.5820.3462.404
镇江市1.245-0.288-0.4690.575
南通市-0.696-1.43122.321-0.276
扬州市-0.7470.2760.345-0.307
泰州市-2.0381.3452.072-0.488
徐州市-2.609-0.7490.228-1.639
连云港市-3.7910-0.8711-0.8910-2.5710
宿迁市-5.66131.5331.663-2.6211
淮安市-4.82110.197-1.0211-2.9612
盐城市-5.2912-0.8110-3.2513-3.8913
从最后的得分结果看,还是符合江苏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的。在最后的加权得分中,苏南五城市排在前列,苏中三城市处在中间行列,苏北五城市则靠尾。江苏13个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平衡,将是江苏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从其得分看,江苏区域之间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增强苏北地区的经济实力,是提高这些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二主成分反映了资源环境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南京的得分在这个主成分排名上竟然最低。具体的考察,发现在影响该主成分的污水处理率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上,南京的排名都是很靠后的。可见,南京比其余城市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问题。盐城、南通与连云港在这个主成分上排名也靠后。苏州在第一、第二主成分上排名第一,但是在与人口有关的第三主成分上排名靠后,说明苏州在其经济发展保持领先的前提下,要重视人口问题对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制约。
5.结论及展望
(1)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统计年鉴或其他区域统计资料等现有的量化数据,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方法将分析指标由多个降维综合为少数几个主成分,并把分析指标转化为描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本文实例验证了其分析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区域的发展现状,可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发展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2)江苏各个地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各自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提高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应分区域有所针对,有所侧重。
(3)江苏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明显。其中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经济实力,缩小空间差异,同时兼顾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应是今后制定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4)本文虽然对江苏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但是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探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等等仍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基金项目:东南大学SRTP(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64220010。
参考文献:
[1] 贾若祥,刘毅.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划分[J].地理研究,2003,22(5):609-617.
[2] 王好芳,董增川,左仲国.区域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2):212-215.
[3] 程晓民,叶正波,孟繁琴.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指标体系构建[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141.
[4] 高志刚.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04:27-31.
[5] 李志强,周丽琴.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财经,2006,5:126-128.
[6] 崔立瑶,刘忠.区域工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1):89-93.
[7] 陈平雁,黄浙明.SPSS10.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8] 姚晓东,曲福田,肖屹.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8,9:140-146.
[9]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摘要: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最佳选择,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及其特性,总结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原则: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产品差异化营销等;提出相应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质量体系等。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品牌引起广泛关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农业是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区域农产品本身所积累的区域普遍认知和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并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易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品牌。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创新能力的特点,发现该区域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方面存在不足,并指出了其产生的原因;根据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实际情况和东部地区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本文提出在创新过程中要遵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和3R原则,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最后,本文从区域创新战略、制度创新、创新网络构建、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2006年2月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自从国家创新体系概念被提出以后,作为其研究的深化,区域创新系统(RI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也随后被提出来,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川;冯之浚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推动区域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正在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点,本文将探讨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构建,以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且要求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社会中时,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和3R原则(Reducing, Reusing, Recycling),实现科技发展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良好结合,使该区域在 “两型社会建设”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现状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
Cooke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胡志坚和苏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参与技术开发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所组成,并由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尽管说法不一,但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主要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组织等创新主体和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所指的创新不是狭义上的技术创新,而是指在广义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包括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内容。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
很多学者从创新主体、政策制定、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等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还有就是对具体区域的创新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胡明铭、徐妹认为湖南应选择主动学习型创新系统模式为主并兼顾跨行政区创新系统模式进行建设的发展思路李柏洲、徐涵蕾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新钻石结构,具体分析了老工业基地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应对政策[川;毕亮亮、施祖麟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地区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对试图从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发展的地区有借鉴作用[f121。这些研究说明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时需要关注的因素;地域间具有差异性,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式。
三、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分析和发展方向
(一)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的特点
2007年,湖北省的GDP以9230.68亿元排在全国第12位。从表1中可以看出,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综合值指标排第13名,有三项指标排第十,和湖北省GDP排名相当,但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指标排名居中和居下,低于湖北省GDP排名,说明湖北省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不尽人意,还有待提高的潜力。
而从表2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很多数据指标占湖北省的60%以上,甚至有些数据超过80,表明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武汉城市圈创新能力的特点;武汉城市圈GDP占湖北省GDP的比重远低于高等院校、专利申请当年累计以及专利授权当年累计的比重,表明武汉城市圈具有的知识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综合分析表1, 2,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经济基础和智力基础,也有较多的技术成果,但没有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二)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存在不足的原因
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一城独大,集中了大量的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区域的经济、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等差距越来越大,呈现“马太效应”,损害其他城市的创新积极性;区域各城市发展松散,虽然同处于城市圈,但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政策法规制度,形成形聚神散的状态,制约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企业对技术创新不重视,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发展思路上等原因,导致企业不愿引进新的技术成果,从而使得技术创新无法转化为企业经济利润
(三)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方向
鉴于东部地区正面临着资源短缺、成本升高、生态恶化、技术落后和市场萎缩等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武汉城市圈要吸取东部地区资源与环境严重透支的教训,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武汉城市圈要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软环境,促进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协作;推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创新技术成果能够加强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实现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构建
前人的研究已证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没有一种最优的模式,只有与区域实际相结合才是最优的模式。因此,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应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区域各城市政府建立良好软环境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竞争为驱动力,通过各创新主体密切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
1.区域各城市政府建立统一的区域创新战略等软环境
各城市政府应打破行政壁垒、全力协作,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和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统一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战略规划,合理调配和共享城市圈内创新资源;在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市场、人才等相关政策制度上创新,奖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加强技术人才创新意识培养、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氛围等方式,激发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这需要政府由直接的干预者转变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信息环境等软环境的建设者,强化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服务功能,进而引导技术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进行创新活动,形成区域创新氛围。
2.促进区域市场竞争,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在东部地区企业因经济危机导致外生型市场萎缩,而向内地转移的情况下,武汉城市圈应抓住此机遇,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营造区域内公平市场竞争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迫使区域内企业改变发展思路,主动引进、应用创新技术成果,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3.创新主体形成开放的自组织创新网络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当市场中出现对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时,企业首先会收集到这些需求信息;为满足这些需求,会通过向其他创新主体提出技术创新需求;创新主体通过区域内外创新主体间的联系网络,以区域内自主创新、区域外引进创新或合作创新等方式得到创新技术,这些创新技术成果会在创新网络中快速流动而到达企业,经企业应用后成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协同、协作的机制,增强区域内各创新主体间的沟通联系,使他们自主地去建立长期或短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创新关系,进而形成高集成度、关联度的创新网络关系。创新资源和技术成果将在创新网络上依照优化配置原则自由通畅地移动,实现技术、信息等资源在它们之间自由共享或交易,降低技术成果交易成本,实现创新活动的高效率。
我国各个地区的城市经济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发生,这时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满足于温饱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将需求提升到了生态发展,和谐共存的层面,这样一来,城市的生态绿色发展就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也颁布了生态小区的发展意见,在未来生态城市居住区应是在空气、水质、土地等自然资源都能达到一定的绿色环保标准,这也是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现状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伴随着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的情况一路前行,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污染情况,显然是与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同时也违背了人们追求舒适、健康、绿色生活的意志。比如,前几年北京地区在秋季经常性的形成大面积沙尘暴,这与北京周边山区的植被贫瘠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比如在2013年左右,京津冀等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虽然绿化不是罪魁祸首,但引出了一些城市绿化规划方面的问题,这些实例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在城市绿化规划方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具体到居住区的问题上,问题则更加明显,首先我国城市居住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集中性的区域性的高、矮类建筑楼层为居住区;第二,以大面积不同人口密集区为居住区;第三,先规划社区领地,再考虑环境因素。由于以上的社区规划方式,就直接导致了以下几个弊端,首先,由于建筑楼层越来越高,楼宇密度愈来愈大,所以该区域使用空调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从而形成的局部性的大气破坏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其次因为人口密度巨大,所有形成的生活垃圾就需要集中性的整体销毁,这其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是无法估量的,最后开发商在选择用地时,优先考虑在交通发达区域进行规划,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为了规划而规划,不能统筹考虑生态建设与人口分布的特定条件,从而进入了无法摆脱人口稠密的死循环。
3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意义
我国的国土面积有960万km2,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地形较为复杂的多山地区,尤其像四川,云南等地更是山水连绵不绝,比如位于保山城西部的兰城街道森林区域,辖区总面积39.39km2,辖7个社区107居民小组。林地总面积1805hm2,森林覆盖率47%。在如此多山的地区进行居民社区绿化全面建设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大面积的山林区包围着城市,但这些山林俨然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天然屏障,在空气被污染的情况下,城市面山的植被可以有效阻隔风沙及污染空气的进入,同时能够有效过滤掉城市内部的空气杂质,在面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自然灾害时,山林也可以有效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并且山林作为生命繁衍的重要栖息地,动植物的出现也可以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城市山林在城市的美化及市民的休闲度假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5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中,提出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材料的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等内容成为指导居住区建设的重要原则。这项原则中提到的生态住宅小区中的内容,恰好是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所发展的方向,所以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4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早已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在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中运用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在绿化规划中将整体区域的长久、有效发展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以建立区域性长效发展机制;其次,应满足建立有效生态功能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使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统一发展,减少空气污染情况,是这一原则的根本目的;再次,应满足经济适用的规划原则,这一原则即是通过绿化规划,使植被规划面积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偏好需求,同时还能兼顾到城市经济投入的正常比例,让城市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态势;最后,还应满足科学绿化规划的原则,在绿化工作中不能盲目选择植被品质与绿化规模,应当因地制宜地针对当地土壤、气候、水源等综合因素方面进行植被选择,最大程度地运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最少限度地改动土方,这样不仅能保持原始自然的和谐之美,而且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政府支出。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还是应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向前发展。
5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法
由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地形特征,每个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其实并不一致,但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还是可以提取出一些关键性设计方法的。
5.1明确绿化的目的与核心思想
绿化之前应针对绿化区域的空气、土质、水源气候条件等方面做好调研工作,然后集结各方面的专家就当地的人文环境与经济状况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总结出该地区所适用的主要植被种类、绿化面积,但要注意的是所讨论的内容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为核心思想,然后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贯穿这一主旨,使每个绿化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这一核心思想。
5.2科学选择绿化区域并进行预整处理
结合之前的讨论结果,在经过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绿化区域的确定方案,同时根据该区域所需要种植的主要植物情况进行土地的预整处理,包括除草、除石、翻土等,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条件,保水保墒以促进幼树生长发育,但需要注意的是预整土地时应尽量保证面山的原始风貌特征,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5.3进行多树种混交林开发
在对绿化区域进行规划时,要保证该区域的种植品种多样化,形成混合型森林形态,这样的混交林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保证绿化区域减少水土流失,增强防风蔽沙及抗逆能力,而且会更加贴近原始森林风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具有非常理想的自然风景观光性。
5.4建立幼苗保护保障机制
在没有成型的绿化区域内,不乏多树种的树木幼苗,这些幼苗还无法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这时就需要建立起长效的保证树木幼苗顺利成长的环境,森林防火、禁止砍伐树木、防虫防害等措施都应当积极的执行,这样才能使经过培育后的森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5加强后续管理建立和谐的生态居住区
在绿化区域形成以后,还应当继续加强绿化区域管理工作,为当地居民普及森林防火、防灾意识,使其深刻意识到森林对于城市居住区的实际作用,让生态居住区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6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