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青少年;重要性

青少年承担着将来建设祖国的伟大任务,他们将来会活跃在各行各业,成为建设祖国的领军人物。由于青少年在将来任务重大,因此必须搞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三方齐抓共管,担负起青少年教育的重任。学校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键,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学校经常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1.学校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校利用法定假日或者中国传统节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爱国主义书籍、观看爱国主义电影。通过开展这些活动,青少年就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懂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种种灾难和中华民族勇敢抗击外来入侵者的英勇表现。青少年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能够更加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学校注意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升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学校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中的内容。通过学习,青少年能够形成基恩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懂得辨别事情的对与错,提高了区分是非善恶的的能力,增强了守规、守法意识,使青少年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3.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学校能够通过很多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思想的宣传,为青少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这能很好地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好习惯,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学校可以使青少年了解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学习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科技教育开启了未成年人智慧的大门,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法制教育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大举措。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艰巨任务,学校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举足轻重。学校把法制教育也纳入正规的教学课程,这样就会使青少年具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多举办一些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达到全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5.学校开展诚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诚信意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学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工作也不能忽视。学校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手段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内容,举办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使学生增强了诚信意识,树立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少年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问卷调查,全面掌握青少年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建立了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室。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协调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矫正了学生的犯罪心理,从而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干净的环境

1.学校大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使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不受污染,这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为了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增强青少年辨别善恶、诚实守信的自觉性,学校经常举办一些专项教育活动。比如,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宣传的作用,合理利用宣传栏、广播的优势。比如,学校进场在宣传栏内张贴名人名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利用广播多向学生宣传“崇尚科学、反对”、“文明上学,远离赌博”等。只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搞好之后,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好转,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学校控制网络机房的开放,积极正确地引导青少年上网。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资源优势,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使青少年意识到网络不是游戏的工具,只是方便人们与外界沟通,能够方便、快捷的查询各种各样问题答案的工具,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这能够有效减少网吧对青少年的吸引,使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更加健康。学校通过利用自身的资源,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力度,使其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越来越强,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学校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上网成瘾的同学。教师要从心理上慢慢疏导,发现他们上网成瘾的原因,使青少年对网络的危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教师也要不断学习网络知识,这样在与喜欢网络的学生打交道的时候会比较顺手。学校要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使学生不登陆那些带有不健康信息的网站,不把自己的信息轻易告诉陌生人,不与网友见面,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遭受不法侵害的几率。

总之,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学校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定要大力推进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作用,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当然,面对新形势,学校教育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家庭、社会一定要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切实肩负起培育健康的为了接班人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 辛耿华.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学校德育体系[J]. 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6, (7): 28-29.

第2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一、农村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巨大的经济效益

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并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的创造价值,据估计以每千克产品的出厂价格为例,如果钢盘为1,小轿车为5,彩色电视机为30,计算机则为1000,集成电路高达2000,再从电子计算机的存储器来看,它所用的原料比相同重量的铁锅还便宜,但通过科学的加工之后,其售价相当于相同重量的白金。科学技术和教育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二)科技教育改变劳动者劳动方式

现代社会里,脑力劳动者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各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是自然科学的计算工具,而且是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媒介,帮助人们预订车票、检索文献资料、办理银行业务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如此活跃,最容易使人直接地感受到社会正在科学化

(三)科技教育是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相较低,这一庞大的群体要真正实现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不仅仅是居住场所的变更,最重要的是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码在受教育程度上,使他们和城市人口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以适应非农产业和高新技术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比较薄弱,特别是西部农村。而农村青少年在数量上远大于城市青少年。因此,要进行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就一定不能忽视农村。

二、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青少年科技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教育经费账户,未在学杂费中单列“科技活动费”项目,导致科技教育经费的来源少。另外由于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其为科技教育拨的经费少得可怜。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科技辅导员(科技教师),有的只配了1名兼职科技辅导员,况且科技辅导员没有受过专门培训,水平不高,加之有的科技辅导员缺乏创新意识,开拓能力不强,科技教学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二)应试教育排挤农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有的农村学校虽然强调要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但缺乏相应的具体目标规定,使科技教育目标仍然定位在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而忽视科技研究方法、态度、意识、观点、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导致目前教育内容、考试内容不尽合理,均偏重于理论知识。现实教育中存在一种错误倾向,教育围绕考试转,考什么教什么,实践性教学已成为摆设,处于尴尬境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只是一个时髦用语,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遇到需要动手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一筹莫展。

(三)社会教育没有起应有的作用

科技素质的提高重在参与和实践,而农村可供青少年参与的科技活动场所凤毛麟角。这在教育部下发中小学“减负”文件后显得尤为突出。“减负”后学生们去哪?为此,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电视台均做过报道,结果令人遗憾:可供孩子们参加有益活动的场所太少,许多学生挤到游戏厅,成了家长们忧虑的事。据了解,许多学生对科技活动很感兴趣,但由于农村的实际条件,能如愿以尝参加科技活动的寥寥无几。

三、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视及投入

要发动各学科教学、活动课程、课外科技活动、社会与校园文化环境等渠道的力量齐抓共育“科技之花”,将科技教育活动制度化、科学化。高素质的科技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那么高素质的科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首先应有深厚广阔的科技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有灵活的创新头脑;第三,科技教师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科技教师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培训、学习、考察、进修、交流的机会,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科技教师参加培训、学习、考察及各种科技竞赛;学校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以短期培训、电视讲座等形式,为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提供科技史、科技发展、科学传播、科技活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在师范院校开设“科技教育”专业,招收科技特长生为中小学培训师资。科技辅导员在参加科技、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的科技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在评优、晋级、职称评聘等方面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硬性规定把青少年科技教育作为考察、考核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内容和指标,规定中小学校要开设科技活动课,规定学校教师中科技辅导员的数量应达到一定比例。

(二)改善青少年科技教育方式

要彻底打破传统文理截然分开的教育模式,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科技活动中,应始终把树立和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思维训练的首要环节,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的工厂、科研机构,让他们走向社会,进行考察研究,亲身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并通过举办系列讲座,命题征答、专题论辩、演讲比赛、智力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新旧思维观念的比较中除旧布新。

(三)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因需施教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多,地域分散,年龄悬殊大,文化层次差别大,很难用某一种形式就能实现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普遍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这一目标。因此教育和培养目标都要多样化。没上大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很多都会转变成农业劳动力。对这样一支庞大的新增劳动力队伍,无论是从他们缺乏技术知识,谋求自身发展角度,还是从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都必须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科技素质教育。对初中毕业生既要提高他们文化水平,更要加强实用技术的培训;对高中生主要是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中专生则要对知识更新、先进技术的培训,达到“人尽其力,物尽其材”的效果。

四、结 语

要提高农村青少年科技素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本着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农村青少年素质教育经费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在统筹安排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经费时,尽量增加对农村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的投入。增加对农广校这所没有围墙、使教育延伸到农村千家万户、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学校投入。

参考文献:

[1]张静华.浅谈如何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2]苏肖.谈青少年的科技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04).

[3]张远鸿.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评价方法问题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3).

第3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大教育环境;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1.032

从事竞技运动的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化、伤病、新老交替等因素会慢慢地退出竞争的舞台,直至运动生涯结束,然而退役之后的出路是任何一个运动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他们当中只有少部分佼佼者能够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如教练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为了生存,其余的都将自谋出路,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因此,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时一定要打好根基,不能只是追求完美、高超运动技术,而忽略了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人格塑造等能力培养,不然这些青少年运动员退役之后将会成为社会的劣势群体。因此,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部门、各类学校应当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综合素养的培养,使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专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中随机抽取160人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其中男生104人,女生56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撑材料。

1.2.2访谈法

通过对广东省体育局的运动管理中心、广州市体育局等相关领导、专家、教练员和部分文化课教师及部分学生运动员进行了交流,了解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1.2.3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广东省的省、市级训练单位共计160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54份,回收率为96%。

1.2.4数理统计法

应用SPSS13.0及Excell对所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大教育观背景”的界定

现代大教育观背景是基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的教育有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而形成的一种新颖的教育理论,它是以大经济为基础、以大科学为内容、以大生产为服务对象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观[1]。它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是从始至终的,教育内容是广泛的,不仅要求学会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为人处事、生存之道的本领。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持续性,二是广泛性,体现出了人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涉猎的知识范畴更加广泛才能有一席立足之地。大教育环境代表着一种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方向,它希望每一个社会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的青少年运动员当然也不例外。

2.2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

2.2.1青少年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基本情况统计,14-16岁的青少年运动员占所调查人数的78.4。这些青少年运动员年龄大都是处于九年义务教育或高中阶段。

2.2.2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时间情况

参考国家的规定:全日制普通学校每周学习时间为30~35h,按每节45min计数[2],通过调查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的学训情况进行分析,青少年运动员每周文化课学习时间大约为15h,可见日常的训练、比赛占据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对本身文化基础就比较薄弱的这类群体来说,没有学习时间“量”的保证,很难实现学习成效“质”的飞跃。

2.2.3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动机

所调查的对象中:有71.5%的认为社会适应性很重要、有67.4%的认为个人全面发展很有必要、有53.1%的认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有49.3%的人认为提高运动成绩最重要,由此推断,他们大部分非常认同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有一部分没有弄清楚运动成绩与文化学习关系,其实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先进的文化教育,思维能力增强,才更利于学习、掌握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同时才能为运动员退役后的二次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倘若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逐渐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一败涂地。

2.2.4青少年运动员对文化课的认可度

在对接受调查的154名青少年运动员中,其中有99人认为非常重要,占64.3%;有20人认为重要,占12.9%;有14人认为一般,占9%;有54人认为无所谓,占18.8%。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运动员认为文化学习很重要,也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但是,他们经常感觉到力不从心,不知该如何处理,再加上文化课老师又没有相应的引导,久而久之,他们在文化学习的轨道上渐渐偏离,最终导致一心搞好训练,出现不愿学习文化的现象。

2.2.5青少年运动员学习文化的精力投入

由于他们是特殊群体,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训练、比赛,又要学习相应的文化课知识,摆在青少年运动员教育者面前的实际情况就是能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则十分重要,然而保证高效率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精力是否充沛。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有着59.4%的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认为他们都有较为充沛的精力去学习文化课,这将奠定他们提高学习成效的坚实基石,为文化课课堂学习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2.6青少年运动员对所开设课程的满意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3]通过对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对所学课程喜欢程度的调查统计显示:很喜欢的占10.4%、喜欢的占46.8%、不太喜欢的占29.2%、无所谓的占13.6% ,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少年运动员有很高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但还有不小的部分对所学的课程不太满意。据深入了解,部分青少年运动员认为他们应该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当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与竞技比赛相关的科目。

由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现状可以看出,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动机明确、精力充沛,但对所开设的课程满意度低、学习时间没有保障。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借助于大教育环境的东风,不仅要求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会学、会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更要求他们学会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为人处事、生存之道的本领,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给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大教育问题,需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方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2.3大教育观背景下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途径

2.3.1构建“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驱动模式

实施这一模式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在大教育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不至于受环境影响而随波逐流。首先,课堂上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手段,要把所教内容与所教授群体的特殊性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引导”的作用,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运动员的特殊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个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沟通、交流、意见的表达、特殊的案例等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从而促使课堂教学的趣味化,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的投入进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再之,通过学校、家庭、教师及教练员的四位一体联合教育,使运动员自身能够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让青少年运动员在“内因”和“外因”驱动下激发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得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3.2注重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是指对所学知识点进行纵向和横向综合运用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要树立授人予渔,而不是授人予鱼的思想,否则只是事倍功半、南辕北辙,使他们在学习的轨道上越偏越远,这将泯灭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讲解某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及相关的例题;更不能让学生产生照葫芦画瓢的依赖,而是要注重所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尤其是将一些跨度大的、分散的、独立的知识点结合起来的大综合,需要他们必须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样,可以把训练场上的问题迁移到学习的问题上来(譬如:难度训练中转体角度、旋转轴等问题可以与数学的几何结合起来;表演项群类所展现出来的精气神、力与美的结合等可以和语文的美文赏析结合起来),这使青少年运动员不仅能很好地解决训练中自己的困惑,更能为文化课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保证,可见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2.3.3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顺应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形势,适应竞技体校发展方向和特色,要对青少年运动员全面推进多层次的素质教育,其中课程结构的设置要有所调整,不能再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更不能有只注重传统的学科学习(如:语、数、外)做法。作为新生代的他们,无论是接受新事物、还是获取信息的渠道、看问题的方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对整个社会憧憬着各种各样的梦想;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一心只想训练的他们,除了在技能上有所造诣意外还能有其它的生存之道吗?所以,建议从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行为习惯、自身素养、情操等方面着手,安排一些相应的课程,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2.3.4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学习环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家庭的和睦;正确的学习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稍有变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更是如此。不仅要通过那些冠军的风采激励他们的斗志,还要适当的选择文人志士成功的典范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建立一种良好的“训练”、“学习”两手抓大环境,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大教育观背景下不仅要求学会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为人处事、生存之道的本领。

3.1.2 对于本身文化基础就比较薄弱的青少年运动员这类群体来说,没有学习时间“量”的保证,很难实现学习成效“质”的飞跃。

3.1.3 他们学习动机明确、精力充沛、对文化的学习认可度较高;但是对目前所开设的课程满意度较低。

3.2建议

3.2.1 构建“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驱动模式,通过学校、家庭、教师及教练员的四位一体联合教育,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的潜力。

3.2.2 注重知识迁移,把训练场上的问题迁移到学习的问题上来,二者有机的结合不仅能很好的解决训练中的困惑,更能为文化课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兴趣和动力保证。

3.2.3 在顺应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适应竞技体校发展方向和特色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行为习惯、自身素养、情操等特殊需求,对目前的课程结构进行适当地调整,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3.2.4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一种良好的“训练”、“学习”两手抓的大环境,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鑫辉.现代教育的三大基本观念[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3):58-60.

[2] 郭春燕等.社会转型期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要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24(4): 54-56.

[3] 李杰.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42-46.

[4] 高忆华,暴威.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及其解决办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64-67.

[5] 索红杰,王晓军. 安徽、上海、福建、江西四省青少年运动员生涯规划特点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95-98.

第4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训练 分析

一、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篮球训练,能够提高训练团队领导及队员的整体素质,增进领导的才能,适当的篮球训练能够激励团队中的领导探索并尝试不同的篮球技能和领导方式,不断更新领导风格,改进决策方法,通过有效的指导和训练,让每个青少年运动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在训练中的优势和不足,充分挖掘青少年队员的潜在能力,增强个人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奋斗的方向,激励青少年勇敢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勇于迎接各种竞争和挑战。对青少年进行篮球训练,通过一系列的篮球动作和技术的组合,让青少年在完成高强度和高难度的篮球训练的同时,充分提高自身的体能,培养他们坚韧刚强的意志。篮球训练中投篮、传接、抢板等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篮球技能,为以后更深层次的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为上一级体校或国家输送体育人才。

在实际的篮球训练中,学生由于年龄还小的缘故,通常表现欲望很强,注重篮球进攻而非防守,这种错误理念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没有充分的理解篮球比赛的概念,单纯的认为比赛的获胜取决于进攻,教练员在比赛结束后也通常只统计得分率,通过得分的多少来判断运动员的技能水平。由于防守技能的各种动作训练较为单一,枯燥无味,这也使得青少年忽视防守训练。进行篮球训练中,学生往往重视训练而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认识学习文化知识与篮球训练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低,不能与训练平衡发展。教练在教学过程中对青少年文化知识的水平和能力要求较低,导致学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搞好训练就能达标,认为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此外,在篮球训练中,大多数学生重视自身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体能的训练,对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持有消极、反感的态度。这种重视技能、轻视体能训练的思想会使运动员表面上看起来基本功很扎实,而在实际比赛中却表现为较差的抵抗能力。

二、浅谈提高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措施

在对青少年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要摆正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思想,让运动员认识到进攻和防守平衡发展的重要性。由于青少年的年龄比较小,进攻意识往往很强,常常重视自身进攻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防守能力的培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篮球比赛的两支球队通过球权的转换而进行攻守的转换,通过配合技巧、组织战术等来平衡进攻和防守。在训练中,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攻守观念,做到攻守平衡,意识到防守与进攻同等重要性。良好的防守技能与进攻能力一样,都能帮助团队赢得比赛的胜利。

我国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培养高技能的篮球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将篮球技能训练与文化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相关部门颁布的纲要中明确提出,青少年篮球训练要与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院校化的培养方式,将教育和训练融合在一起,提高我国篮球运动人才的整体水平,体现出篮球训练的综合价值。对青少年进行训练,要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竞技人才,关键在于教育,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综合能力。在训练时,要忘记一时的殊荣和利益,认识到培养运动员的文化基础对于技能提升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自觉的追求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提高,让学生成为健康、独立的合格人才。重视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体能训练对于篮球比赛的重要性,拥有良好的体能,就能提高自身的对抗能力,完成高难度、高技巧的动作。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提高青少年的篮球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就是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通过连续的观察、思考并判断,根据比赛场上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合理的比赛行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要求不断的向运动员传授篮球比赛中的战略技巧和运动技能合理选择的理念。对青少年实施战略性的思维训练,有意识的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打算,不断的进行全面的指导,将篮球运动的规律及本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篮球理念,把握好训练的技能和目标,自觉的提高篮球理念和意识。由于篮球训练中的大多数动作需要反复的练习,这就不免增加了篮球训练的枯燥性,教师在对青少年篮球训练时,要把握好各个动作的训练力度和要求,合理的将各种动作连贯在一起,完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篮球技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要把握好训练的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篮球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充分挖掘青少年的潜能,合理的安排训练的能力要求,提高青少年的训练兴趣。通过文化教育和体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上一级体校或国家输送体育人才,培养更多优秀、高素质的篮球运动员。

参考文献:

[1] 刘捷.篮球运动与训练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塑造[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05-107.

第5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于“四五”普法启动工作的思考

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五年全民普及法律常识教育的历程。十五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局的普法教育工作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要说全民普法教育的成绩,目前还只是初步的,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在认真回顾总结“三五”普法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对“四五”普法教育的启动工作提出如下思考:

一、深化一个认识。回顾总结“三五”普法教育的情况,全局的普法教育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主要原因是有少数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部对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是搞好“四五”普法启动工作的基础。在“四五”普法教育中,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必须统一到作出决策要依法、出了问题要找法、解决问题要合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要用法、各行各业要学法的要求上来。因此,在“四五”普法启动工作中,要采用专题动员会、下发宣传资料以及张贴挂永久性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营造“四五”普法良好氛围,由原来的被动学法向主动学法转变,由你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增强干部职工学法的自觉性。

二、明确三个重点对象。一是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建立健全局党支部中心组学法制度,以学法活动来带动干部职工的学法。二是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青少年犯罪己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减少青少年犯罪,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在/,!/“四五”普法启动之年,组织全局职工子女学习普法教材。与此同时,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路子,努力控制或减少青少年犯罪。三、注重抓好四个环节。为了使“四五”普法开好头,起好步,在启动之年应注重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制订好五年普法教育规划和本年度实施计划。制订“四五”普法教育规划,既要根据上级规划的要求,又要结合本局的实际,既要突出普法的重点对象,又要与近年来开展的依法治局活动相结合,做到“普”、“治”结合,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务实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抓好思想发动,营造良好的“四五”普法氛围。开局之年,在制订规划的基础上,主要是抓好“四个一”,即表彰一批“三五”普法教育的先进个人;抓好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四五”普法科室;制作一批永久性的法制宣传标语;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思想发动工作,普法教育的思想发动工作要与正在开展的“三个代表”教育相结合。通过“四个一”活动,使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进局入户、入耳、入脑,家喻户晓;三是加强领导,健全队伍。

开好头、起好步,是深化全民“四五”普法教育的关键。通过深化一个认识,理顺二个关系,明确三个重点,注重四个环节的工作思路,使我局的“四五”普法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6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体能训练篮球运动员青少年重要性实施策略

体能训练是篮球运动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部分教练员在组织开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以至于影响了训练质量的提高。鉴于此,为了加深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认识,提高篮球训练的质量,本文就针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实施关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概括而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主要可以归纳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能训练的开展能够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各方面机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是运动员篮球专项运动素质提升的基础。

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不同的运动素质都有其固定的发展敏感期。在发展敏感期内,某种特定运动素质的发展速度会远远超过其它时期的发展速度。因此,抓住运动素质的敏感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进行生物改造的有效方式,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机能,还能够通过青少年身体各方面机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篮球专项运动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体能训练的开展能够确保机体适应大负荷的运动,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承担高强度比赛任务的基础。

快速灵活、对抗激烈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特点,而这一点也决定了篮球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能才能够承担高强度、大负荷的篮球比赛任务。在一场4节,长达两个小时的篮球比赛中,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不但要在攻守之间、控制与反控制之间不断进行转换,同时还必须要快速完成各种急停、急起、跑动、跳跃以及投篮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体能的消耗非常大,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水平做保障,在比赛进行一段时间之后,运动员往往就会因为体能不支而出现技术动作的变形、跑动速度的减慢或者是主动失误的增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因此影响到最终的运动成绩。由此可知,通过体能训练来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是确保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承担高强度的比赛任务的基础。

(三)体能训练的开展能够为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顺利提升的基础。

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体能是影响其技战术水平的先决条件,无论是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还是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亦或是技战术水平的保持都需要良好的体能来做保障。体能水平高的篮球运动员相较于体能水平低的篮球运动员而言,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往往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复杂和先进的技战术。反之,体能水平低的篮球运动员即使掌握了先进的技战术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也往往会由于体能而受到局限,无法得以充分地施展。因此,体能是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体能训练是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服务的,是青少年@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顺利提升的基础。

(四)体能训练的开展能够通过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升,降低运动损伤事故发生的几率。

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在篮球运动中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不但要承担极大的运动负荷,还要面对激烈的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运动员一旦出现运动疲劳,身体的薄弱部位就容易受到损伤,例如:膝关节、腰部等,而运动损伤出现后轻则影响训练和比赛的正常顺利开展,重则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但是,在开展日常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如果能够重视体能训练,通过体能训练来有意识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和抗疲劳能力,往往能够大幅降低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几率。以力量训练为例:力量训练的开展能够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而力量素质的提高则能够让运动员身体关节稳定性能的控制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运动中身体的抗疲劳能力也会因此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可能性。由此可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开展有助于降低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

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施关键

综合上文的分析可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体能训练的质量会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职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要确保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科学高效开展,还应注意如下两点问题。

(一)要注意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切忌出现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的情况。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的情况在我国篮球运动训练中是切实存在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青少年篮球教练员一定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树立技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并重的科学理念。

(二)要注意避免出现体能训练脱离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体能训练脱离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通常表现为将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混为一谈,一般体能训练在训练中所占的比例偏高,专项体能训练所占的比例偏少;青少年体能训练成年化等等。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的训练成效,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因此,教练员一定要注意青少年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特点之间的有机结合,切忌出现体能训练脱离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科技馆;科学教育;素质教育;建设

【分类号】:G315

青少年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并通过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社会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

一、科技馆及科学教育相关概念的简述

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载体,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心理健康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

二、科技馆在青少年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科技馆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1) 普及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青少年头脑。科技馆的展品是开展科普教育的良好资源,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涵盖的学科和领域较广泛,展品所包括知识层面和所蕴藏的信息量较之课本更为丰富。既有基础科学原理的表达,又有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方面的介绍,还有中国古代科技的展示。对于青少年来说,除了在学校接受到的科技知识,更多的是他们尚未了解和涉足到的知识领域。在常设展览之外,不少科技馆还结合科技发展和公众需要,定期推出一些临时科普展览。科技馆的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是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极好场所,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培养科学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科技馆的作用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教育,更主要的是通过参观科技馆和参加科技馆组织的一些科技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促进他们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这个作用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科技馆展品之所以强调参与性和趣味性,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不少科技馆开辟了科技动手园,让青少年从事机械加工实践、进行电子产品组装以及陶艺制作等,这些活动能够抓住青少年的心理,调动他们的兴趣。提倡玩中学科技、玩中长兴趣,这是科技馆适应青少年特点,培养科学兴趣的一条重要理念。

2、科技馆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中的作用

强调,全党全社会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高度重视和热情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特别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作用和共青团、少先队、妇联、工会等组织的优势,增强工作合力,提高整体效果,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局面。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精神,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和把握做好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规律,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将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合理运用将对青少年、家长、老师、学校都有积极的影响,更加提高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指数,将无限的精力转移到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上来。科技场馆的科学教育是终身难忘的,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还包括行为、价值观、情感、技能、文化、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科技场馆具有丰富的展览资源,不仅可以解决学校教学资源短缺问题,而且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学习情境。科技场馆不光要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引领需求。

把场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真正发挥它连接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的桥梁作用。通过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将青少年的目光由网吧转移到对科技的探索,将过重的学习压力转移到寓教于乐的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中来。科技馆更可以通过一些心理健康的科普展来关注心理健康,传播心理知识,提升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使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这种宣泄法可以使青少年的身心压力明显得到缓解。

三、通过科技馆加强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策略

1、组织青少年参观

青少年参观科技馆时,要注意加强引导。指导他们如何去操作展品,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启发他们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提出问题与他们去交流,并做一些必要的讲解。特别是要使他们了解展品所涉及到的科学方法和所蕴藏的科学精神。使参观效果不仅仅停留在接受知识的层面上,而要让青少年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上得到启发,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激发起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进行现场教学

科技馆所展示的内容有不少与课本知识联系较为紧密,特别是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与学校教育相比,科技馆对这部分知识的表现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更有趣。可以组织学生到科技馆进行现场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现场教学时,由科技馆工作人员操作展品,启发学生解释展品所演示的原理和现象,并提出问题。教师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根据学生的反馈认为,在科技馆上课,生动有趣,思维活跃,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3、开展动手制作

国内不少科技馆都开辟了科技动手园区,设置了一些针对青少年特点的动手制作项目。比如:小小机械加工中心、无线电装配、制陶、造纸、模型制作等。科技动手园区为青少年提供了参与实践的场所和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制作中学会创造,施展才华,体现自身价值。另外,开展动手制作,能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欲望,培养实践能力,对于促进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提高将起到积极作用。科技馆应当充分发挥科技动手园区的作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到科技馆参与科技制作活动。

4、举办科普活动

科技馆在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之外,有必要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如:科普报告会、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科普大蓬车巡展、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展、科普夏令营、航模、车模等比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是科技馆展览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也使科技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

5、举行科学表演

科学表演是科技馆通常采取的一种教育手段。科学表演的目的是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科学表演的形式活泼、内容生动,趣味性强,具有观赏性,深受观众的喜爱。如:高压电演示,液氮表演等。

四、结束语

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配合,共同参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得青少年真正健康向上的成长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科技馆在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白岩. 博物馆可动手展览与青少年科学教育[A]. 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2004:15.

第8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学校 青少年 法制教育

学校法治教育有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化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更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贯彻教育方针之需。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在带动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的成功体现,是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积极举措,更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教育中主生的真切效应;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增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交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利于学校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强依法治校,依法兴教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要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学校首先必须积极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要求,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建立和健全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想体系、目标体系、操作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真正使法制教育在体系保障下形成良性循环。正确理解,统一认识,是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前提。

努力使青少年法制教育拥有良好的舆论氛围。用党的教育理论、政策法规、科学思想武装师生的头脑,把优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如何使青少年法制教育落实在实处,而且转化为青少年学生追求自主发展、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如何使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性质、特点和意义扎根学生的心壤,成为学生意识形态的强音,从而更好地培养起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学校应成立导读小组,且分解责任,拓宽层面,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利用好法制教育读本,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勤于引导,善于疏导,精于传导,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真正懂得国家、法律和个人的关系,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素养,使之逐步达到内化于学生的行为之中。要从课堂教学中挖掘教育资源。课堂教学是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在集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要树立大课程思想,克服传统课程观的缺陷,要注重学科间的相互衔接沟通,从而扩大法制教育的涵盖面,增强法制教育的感染力。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较客观地承认学生的思想、个性和行为差异,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契机,选择精当的教育内容,努力使话题既有传统思想的精髓又有时代气韵,从而不断优化教育效果。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学校教育这一重要传承基地外,离不开家庭、社区的有机配合和支持。想方设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积极发挥学校的示范和辐射效应,带动家长学法、知法并以实际行动教育子女守法,推动社区教育的优质主效,共同创下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对教师的评价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扬民主。首先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凭感觉印象,要充分肯定被评价者的优点和成绩,实事求是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其次,实事求是的评价应当是全面评价,诸如对法律课教师的评价应从教育思想、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着眼,同时也可推行学生民主评议教师制。只有坚持全面评价,才能体现教育目的对教育质量的全面要求,才能更好地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与不科学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评出方向。要在“三个面向”的方针指引下,从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出发,使国家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要求在评价准则中得到有机体现,以优化工作质量,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信心,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融为一体。

学校领导者,尤其是校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端正自己的形象,有效发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注重教师培训。因为教师的岗位技术和业务素质一方面维系教师如何将人才和市场竞争转化为岗位竞争的信心,另一方面牵动着教师评价方案的成果转化进程。

另外,青少年法制教育界应体现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对学生与家庭、社区合作的评价,多方呼应,优势互补,形成法制教育的有力保障机制。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工程。中小学要在素质教育天地里营造强势,迈出坚实的步伐,应当牢固树立教育大环境思想,正确处理好教育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关系,要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提高学校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学校的办学思路,敢出新招,干出经验,积极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出好人才,亮出品牌,形成特色,自己走上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M]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M]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

第9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综述

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载体,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今后一生的发展。

一、我国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自20 世纪20 年代开始,西方释梦、自由联想技术等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就被介绍到中国。一些使用行为疗法原理分析心理障碍的研究也开始出现,心理学家丁瓒还在多地建立了心理诊所。随后由于多种原因,心理健康研究在我国一度中断,直到80 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才重新开始。而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也始于这段时期。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所有的核心期刊数据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检索发现, 最早的研究成果发表于1983年,2000年以前的文献仅有68 篇, 2000-2010 年发表的文献有1214篇,2011-2016年4月有805 篇文献。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之理论基础研究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教育学视角。学者们多是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出发,分析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余毅震等通过对调查测量结果的分析,指出父母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何晓燕等提出不良的亲子关系,尤其是频繁的亲子冲突不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甚至出现行为。谭亚菲则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认为父母干预子女行为的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呈正相关。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心理学视角。就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基础而言,学者们大多做了许多微观的研究。张璐等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的角度,指出父母应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 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 使孩子更好地发展亲社会行为。

纵观已有的理论基础研究,多是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层面,其他相关理论基础缺乏。因此,研究者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促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的深入,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实施策略研究

(1)父母是改变的主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其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要改变不良教养方式,并以身作则。

(2)学校与社会教育所做的尝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单靠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付出,不如联合学校与社会一起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效果来得快。很多学者提出要尝试课程改革,如运用阅读疗法、绘画疗法、写作疗法等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理论概括不足

总体来讲,经验介绍居多,理论探讨较少。已有的研究多停留在教育学层面上,多是“浅谈”“浅析”。引进的研究多,自己的研究少;呼吁性的多,研究性的少。

2.忽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

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父母抚养家庭子女与祖辈抚养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在表现形式、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价值。

3.轻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机制研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构筑完善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则是其中的基础工程。家长的个人素养参差不齐,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进行有效引导,开展科学、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