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科学教育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教育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教育的问题

第1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对策

[作者简介]郑声文,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讲师,硕士;陈为旭,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生,福建福州350002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135-04

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其人才培养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而这一培养目标应立足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等较为全面的知识基础之上。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科学精神缺失,人文视野狭窄,妄自尊大的现象,在伦理、道德、审美、心理、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因此独立学院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素质教育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

(一)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知识更新急剧加快,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其一,从学科内在联系看,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并非相互排斥、互不相容,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渐突显: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不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出现了许多交叉和边缘学科,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也日益加强,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受教育者不仅要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为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的创造以及进行新领域的开发研究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知识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也适应了独立学院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其二,从社会外部环境看,与科学进步相伴的不仅仅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更有成堆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如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灾害”,直接威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更严重的是,科技的发展不断削弱人类的道德和文化价值观念,引起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危机。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单一的学科研究已是无能为力,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同起作用。

其三,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使当代社会劳动的变换、职业的更动和人才的全面流动性愈来愈普遍、频繁和复杂。面向特定职业的大学教育随时会面临职业地位变革所带来的生存危机。知识经济中人才的流动、职业和岗位变动必然导致一些人工作专业领域与他们在高校所学的专业不同。这一系列的变化要求大学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职业与工作需要的能力。因此,加强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对于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流动、职业调换、领域转移等做了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前期储备。

(二)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独立学院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只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人才,更主要的是它要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使受教育者从中受益。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教育要满足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

一般而言,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而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它除了求真之外,更注重求“善”、求“美”,更有利于人的丰富、和谐、完美发展。当下我们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目的在于通过让独立学院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丰富高雅的情趣,尽可能克服教育专业化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的一切才能、素质尽可能完全地得到发展,并开启其对视野的渴求并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态度,最终作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和有教养的公民而享有高质量的生活。因此,从独立学院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加强两种教育的融合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独立学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科学与人文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要达到“四会”,一方面要重视科学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人文教育。两种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培养人的目的。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小学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状态,高中阶段过早地文理分科造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对立、割裂的现象,许多学生表现出文、理知识相脱离,知识面窄,社会适应性不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这种状况虽有所改变,但是,传统专业教育的惯性思维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下,在社会对优质、完整的教育的强烈需求下产生的,其产生之初就直接面向市场,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合格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蓬勃发展。

此外,独立学院按民办机制运作,管理更具灵活性,其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障碍相对较小,有利于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并为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现状与问题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一)尚未形成促进两种教育相融合的明确的教育理念

在强调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面对功利化的巨大挑战,较容易落入只重视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陷阱。不少独立学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照搬母体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即使做出改革也主要是削减了母体

高校教学计划中的人文教育课程。尤其是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独立学院除了开设几门政治理论课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科学的教育内容,人文课程课时和学分比例低,得不到重视,有关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和学术活动也较少,学术氛围不浓厚,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基础。没有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涵的正确认识,就不能让师生从观念上认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意义;缺乏明确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两种教育融合的实践之中,教育实践便不可能体现出系统的哲学思想与深刻的精神内涵,往往只能流于形式。

(二)没有一个适合于两种教育相融合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不少独立学院在课程的设置上大胆实验,改革课程体系,突破传统“三段论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块,增加了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程等,但在课程门类设置上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结构缺乏学科整体规范,缺少交叉学科课程,更没有形成多种课程类型互动和整合的局面。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没有相应的知识层次,内容重复,没有很好地把现代化、国际化的先进科学文化与传统思想文化结合起来,忽视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没有把培养基本素质的公共性课程与培养专业素质的专业性课程结合起来,仅仅只是让文科的学生学点理科的知识,让理工科的学生学点文科的知识。如果仅仅把两种教育看成是知识体系,却忽视了两种教育的实质,即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那么说明独立学院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对立状态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两种教育的融合仍存在学科壁垒。因此,如何开设一个科学完整的适合于两种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已成为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一系列有利于两种教育相融合的体制和环境

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文化环境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机制依托,由于独立学院正处于办学之初,无论在师资力量、制度资源,还是物资资源上都对母体高校有着强烈的依赖,因此自身对于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正在探索,未形成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体制与机制保障体系。以致忽视学术研究,忽视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教研室体制仍然存在。此外,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还存在改善空间,许多学校只重视校园“硬”环境的建设,即设施、设备的建设,不够注重校园“软”环境的建设,诸如学科建设、学风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科学氛围和人文氛围的建设。而这两方面都是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重要保证。

(四)缺乏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具的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组成大多是专兼职结合,所倚重的专职教师队伍以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而中年、中青年骨干教师短缺。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本身就突现了年龄、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强及教学效果差异性大的问题。一些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受专门化教育影响很深,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加上存在知识老化问题,无法担当新兴学科的教学任务;而部分青年教师虽具有学历层次较高、思想活跃、知识结构更新快、创新能力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爱岗精神,人生观价值观不完善及科研意识淡薄等不足之处。突出表现为理工科教师缺乏人文素质,文科教师缺乏科学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接受全面文化素质的熏陶,客观上影响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进程。

三、加强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对策

(一)变革教育理念,全面把握两种教育相融合的实质内涵

只有正确的理念才能引导成功的教育实践。要使学生全面发展,独立学院必须在全体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中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的教育理念。要以时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素质教育思想为主导,把大学的各个教育要素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值得注意的是,强调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在教育价值观上,它是以社会发展为中心的个体价值观,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又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在教育目标上,由原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或科技水平的单一目标,转变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双重教育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传授科学技术知识、锻炼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教学生如何使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的知识准备,而且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总之,“融合”的教育是使大学生科学知识与精神道德平衡发展的教育,是使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统一的教育。

(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完善课程体系是实现独立学院特色化人才培养的关健。独立学院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首先,人才培养计划在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大量开设活动课程(研究性探索课程)、选修课程等,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多样化科学和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发展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复合型新学科、新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要慎重考虑知识的构建,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科学与人文两种教育的巧妙糅合和渗透。此外,改变对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应该把人文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该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和领略该学科的精神,学到渗透在科学中的人文知识,真正建立有利于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氛围。

(三)重视师资培养,提升教师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启迪。因此,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体和关键所在。而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实现融合的必要条件。独立学院应重视提升各层次教师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补充、选聘和培养教师的时候,要加强两种素质的训练和考核。首先,要督促教师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鼓励其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其次,提倡教师独立思考,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那些狭隘的、分裂的思维方式而建立起完整的思维模式,并积极地以创新精神从事教学和科研。这不但能激发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热情,在学科建设和科研上出成果,成为“大家”,而且能使他们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实现其

融合的自觉推行者,以自身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文化修养来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成为教育的“大师”。

(四)营造人文氛围,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往往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悟性,产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获得能力的。这里的环境,确切地说是指校园文化环境。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三项主要内容。因此,独立学院首先应积极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保障体系。通过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的教学、科研机构和组织,建立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价机制,以及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等,推动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其次。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塑造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大学精神,营造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例如,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人文景观,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举办高质量的人文讲座,高品位的文艺演出,高水平的科学报告会,使学生贯通知识,开阔视野,从多方面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引导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开展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为主题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使学生在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得到润泽与陶冶。

此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独立学院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独立学院要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通过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科技服务等活动增加学生的现实体验。这样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从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有利于拓展人文教育空间,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以及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这样的“隐性课程”教育实现了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也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江源,綦松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及途径[J].吉林教育科学,1999,(4).

[2]李春燕.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第2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一课三研;优秀活动;科学教育活动

下面就结合本园优秀科学教育活动《有趣的小猫》的形成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研反思

在一节科学活动《有趣的小猫》第一个方案定好后,教师进行了试讲并做了课后反思,在猜想环节让幼儿说自己的猜想时,只有两个孩子呼应,在课前教师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在讲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好多问题,教师仔细寻找原因:(1)教师没有很好地关注细节问题,比如开始部分,孩子还没看清楚玩具是什么样呢?教师就开始示范小猫跑的方法。(2)教师指导灵活性差。(3)教师的提示语和问题交代的不清楚。(4)材料没有更好的物化教育目标。在大家的研讨下,方案又做了重新的调整,在正式的观摩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热情非常高,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二、研问题

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1.内容的选材幼儿是否喜欢

每天班里都有孩子带玩具来园,他们等到过渡环节的时候拿出来跟小朋友一起玩。当时教师设计了《好玩的小船》科学教育活动,它的科学原理是:通过皮筋的反弹力带动叶轮转动起来,然后叶轮带动小船向前运动。孩子们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

2.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

幼儿阶段的教育活动要根据他们的年龄段来设计教学活动,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要注意内容不要太多和太复杂。于是就把目标定位为:(1)通过操作感知“会跑的小猫”体验弹力的作用。(2)发现纸筒转动与小猫运动的关系。(3)体验参加探索活动的快乐。这样制定目标之后,真正体现活动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根据幼儿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来合理制定。

3.导入活动是否合适

在对每一节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有趣的小猫》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是出示玩具“小猫”告诉幼儿它是“会跑的小猫”,并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构造及简单了解纸筒、箭头、皮筋在这个玩具上的作用。然后幼儿人手一个玩具,探索使“小猫”动起来的方法。有了对玩具构造的分析,幼儿在探索让小猫自己跑起来的时候,就更容易了。

4.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注意力和听课状态,不时地对幼儿进行跟进式提问,让他们时刻围绕着教师的思路来进行思考问题,教师通过一个个环环紧扣的问题来启发幼儿,培养他们集中精力学习的好习惯。

5.材料的提供是否合理

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前,要考虑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具材料,这样才能很好地开发他们的智力。

三、研细节

教师在备课时,应备好每一节课的细节。

1.材料的准备

在《有趣的小猫》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玩具的质量和材料的数量是否准备充分。在准备玩具“小猫”教具时,教师一个一个地去试皮筋的松紧,检查两边的松紧程度是否一样,以防止幼儿在操作时出现方向跑偏的现象。

2.各个环节的过渡语

在教师第一次试上完《有趣的小猫》活动时,大家在教研时说:整个活动下来,感觉层次不清楚。于是教师便去找原因,发现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不清楚,不是接得太快,就是接得生硬。大家提出的建议是:在每个环节将要接下一个环节时,可用不同的表扬、鼓励的语言来过渡一下,这样就会更自然、流畅。再次试讲时,就很清楚、流畅,一环接一环、层次分明。

3.幼儿的反应,教师的策略

当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后,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教师如何回应幼儿?这也考验一个教师的灵活应变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都要想到这些。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预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该怎么解决,这点也是我们应想到的。所以说细节很重要,备课的细致性是很关键的。

第3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教育;科学发展;经济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16-02

教育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规模经济与人力供需等理论,实现教育人、财、物、力的合理配置,在追求教育数量、规模与速度的同时,刻意追求教育的质量、效益与适度发展,从教育的粗放发展转向教育的科学发展。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经济学理论问题:

一、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

成本效益分析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普雷斯特与特威提出的,该词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与否的一个实际方法。有长远观点(这里是从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影响的意义上来讲)和广阔的视野(这指允许对人、各种行业、地区等产生的副作用而言)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对所有相关的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和评估”。简而言之,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在投资成本与获取效益之间进行的系统比较。它强调追求成本投资的最佳效益,其目的是在探讨一种有效投资预测的良好方法或准则,以作为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的原则。

(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教育的科学发展与教育效益分析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要以最小的教育成本,谋求最大或较大的投资效益。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经费增加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最佳教育措施,改进教育方法,以期获得最佳或较大的教育效益;在教育经费持平的情况下,应该重视适当调整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方向,以期获得可观的教育效益。其次,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依据,教育科学发展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目标。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要求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成本。可以说,估算教育成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教育成本的内容与种类是非常复杂的。依据王善迈先生的分析,教育成本包括教育的社会成本与个人成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等(见下表)。

教育成本还有:教育暗含租金成本,就是社会把学校土地与设施出租给非教育机构而支付的成本;教育免税成本,就是社会因教育机构免缴税款而支付的成本。

其次,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效益。效益与效果是在研究教育效益时必须明确区分的两个概念。效果一般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效益则是效果与利益的合称,主要是针对正效果而言。教育效益则是指用于培养学生而消费的教育资源所产出的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教育成果。单位教育成本投资产出的教育成果多、质量高,表明教育的效益好;或者说,单位教育成果一样而所费教育成本低,表明教育效益好。教育效益的测量比教育成本的估算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其一,教育效益并不是影响个人所得效益的唯一因素;其二,由于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收益差别并不能适当反映出工作者的差异;其三,教育除了经济上的直接效益之外,还能产生间接效益或外溢效益(spill-overbenefit);其四,教育效益的计算一般是基于受过教育的人已全部就业,但事实上的教育失业已在全球普遍存在。

尽管如此,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一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作为教育经费支出的依据之一,有利于拟订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或人力发展规划;二是可以大致指出教育资源配置的适宜性与优先次序;三是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成本的经济价值,使教育的量、质、效等协调发展;四是可以逐步实现教育成本负担的公平原则,达到教育经费支付与开支多元化。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近年来,许多教育经济学家已将成本效益分析普遍运用于教育科学发展中,比如用于教育投资计划、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评价标准与教育效益测量等方面。

二、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一词,指在生产技术、管理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规模适当,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效能,那么会产生单位生产成本降低而产出增加的结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相反,则为规模不经济,其表现有二:一是如果规模过大,引起额外资源的需求,那么会造成单位生产成本增加而产出反而减少的后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种经济就是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scale)。二是如果规模太小,单位生产成本因产量低难以降低,也是规模不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规模经济理论要求人们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务必要去追求规模的适度性或适当性,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二)教育规模经济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所谓教育规模经济,系指在教育资源投入中(一般以生均成本计算)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生均成本增加的比例下的教育规模。反之,如果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生均成本的增加比例,就是教育规模不经济。当代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一般基于以下条件:

1.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具有不可分性与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必须同时采用相关的教育资源,如场地、设施、教职员工等。这些资源并不因学生太少而不用。不可分性则是指资源的使用至少要以一个单位为使用量,不可因使用不及一个单位而将该项资源分解。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所以要求人们尽量将学校的规模控制在使教育资源得到100%的利用上,这时生均成本就会下降到最低点,教育的规模经济就达成了。这一是因为即使学校规模再小,也必须投入一定的教育资源,尽管此时投入的资源因使用人数太少而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是因为如果一味追求生均教育成本降低,一味地追求扩大办学规模,从而导致资源使用超过100%,那么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也不能产生规模经济。

2.适当利用教师资源。在适当利用教师资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John Riew在对美国威斯康星州108所高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校规模越大,教师越能发挥其专长,任教科目越少;学校规模越小,教师越难发挥其专长,教师平均任教科目也越多。

3.学校的规模适当。学校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经济。这是因为办学规模的无限扩大会衍生出许多弊端:师生关系的疏远、民主的缺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比率降低与行政的僵化等。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学校只有在适当的规模之下才能达到规模经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对我国教育的科学发展有许多启发。首先,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最好拥有能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学生数。其次,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要做到规模适当。这就要求教育决策者在进行教育决策时务必遵循规模经济理论,以达到最佳学校规模,从而实现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教育科学发展目标。

三、人力供需理论

(一)人力供需理论的概念

人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是:人为一种资源,任何人由出生到死亡都可以称为人力;狭义的人力是指各国立法上承认的已达到从事生产劳动年龄的人群,即劳动力。所谓人力供需理论,就是在狭义的范围内研究现实社会中人力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关系的学说。

一方面,人力供应首先取决于人口的数量与人口的增长。其次,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影响劳动力上述情况的因素有三:一是工资。工资决定个人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从而影响到人力的供应量。二是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中具有劳动能力与意愿、实际就业及积极谋求就业的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百分比。一般而言,落后国家主要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高。发达国家主要偏重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低。三是学校的入学与毕业人数。这二者决定了每一年劳动力的供应量与供应的类别。

另一方面,人力需求决定于生产总量、生产要素运用与市场操作等。生产总量通常由GNP来表示,假定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一定,则生产总量的增减就会产生人力需求总量的增减。人力供需理论要求人们在进行某种决策时,务必要考虑人力的供应与需求情况,考虑影响人力供应与需求的各种因素,以求达到供需之间的平衡。

(二)教育供求理论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供求理论是人力供需理论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决策者思考怎样才能达到教育供求之间的平衡,如何才能达到教育数量、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1.教育供应。所谓教育供应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机会。中外教育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教育机会的提供受制于以下几种因素:(1)资源配置的多寡。一个国家资源的配置一般依据该国发展的需要而定。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怎样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就需要对国家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的配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注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配置国家资源。(2)经济结构的需要。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影响着这个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可以分为三类:即高层人力、中层人力与基层人力。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轨的时期,对中层与基层的人力仍有较大的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重视在职训练与成人教育。(3)教育的单位成本。教育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事业。教育等级越高,年限越长,教育的单位成本就越高。教育的单位成本越高,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机会的提供就要相对减少。(4)师资的供求状况。师资的短缺、师资的质量等等,都会影响到教育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2.教育需求。所谓教育需求是指个人、企业和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代表着个人、用人单位与国家的支付能力,还表现为受教育者为接受教育而牺牲的其他收入。尽管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动机是不一样的,但是国民对教育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因此,国家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应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制订教育计划与政策。

总之,教育的供求从静态角度看存在着平衡,但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由于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是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的,加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所以教育的供求关系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的短期和长期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准确、合理、适时地进行调节,以求得基本的平衡,培养出适合国家需要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

收稿日期:2006-6-21

作者简介:王毓(1963-),男,山东龙口人,研究员,从事教育史与教师教育研究。

第4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问题;构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时间是讲解知识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这在课堂教学中教室里的气氛也不活跃,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应用,语文课程设置教材增加了更多的实践,并为教师实践教学系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吸收了学生、更多的学生通过实践知识-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参与,让小学生的学习和积极的氛围中成长。

一、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实践性教学是很多学校教师被要求使用的教学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学校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体与监管主体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教学进行中,教师可以随意决定授课方式与手段,并且决定着实践教学的各种问题,有时候教师就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

为此,学校首先应该重视对于教师实践教学的培养,首先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可以使得教师使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小学生,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目前的实践教学状况而言,很多小学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面对新的小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设置,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小学的实践教学多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教学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总结的,这就造成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固然值得参考,但是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方式对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教师的实践教学方式才会更加科学。

实践教学的不科学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进行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或者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社会调查时,本意在于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却因缺少科学的指导,使得实践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实践教学体系与实际教学情况不符

在构建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和科学的建设,致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不相符合,进而造成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书法比赛、知识比赛等,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由于赛制设置不合理,评选制度不完善等,就会造成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达不到实践活动的效果[2]。

二、如何科学构建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

(一)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

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为此学校要重视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及时解决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教学的改变,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因此学校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该不断让教师接受相关的教育培训,借鉴其他校园的优秀经验,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二)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

科学的指导对于实践教学系统的开展必不可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坚持学校的科学指导,实际教学经验虽然可以提供教学参考,并不能够完全掌控实践教学的各种环节与手段。科学的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教学的长足发展尤为重要。

提高实践教学的科学性的另一手段就是加强学校的硬件设备建设,例如重视建设多媒体设备,建设学生活动中心等,这些硬件设备的完善,有利于各种语文教学实活动的开展,更加符合科学的硬件设置。实践教学系统的科学性对于学生学习的系统性、科学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科学的实践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减少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失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用性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与科学的手段才可以形成,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要重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的学校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对于实践教学手段进行及时的调整。

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反馈,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也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进而形成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反馈,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学校,学校根据整体的教学状况对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2]。

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变动,而不是彻底的改变。小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学习需要一定的适应性,实践教学体系在不断的变动过程中会对于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适应性,逐渐对于该体系进行改革,与实际的学校情况、教师教学、学生的学习状况相适应。

三、结语

小学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的背景之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的。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善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体系。随着实践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体制的建设会逐渐形成,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会不断地更新与丰富。

参考文献:

第5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教育学 学科性质 独立性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在当今教育理论界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早在教育学刚刚引进中国的时候,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就已经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特别是对于刚刚涉足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人来说,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更是具有基础的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教育其他基本理论将会起一个奠基性的关键作用。研究和明确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的问题对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都有直接和持续的影响。可以说,怎样认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怎样认识形成教育学科的路径,就会怎样去建设该学科,怎样去形成该学科的知识,就会设定怎样的追求目标,所以很多学者将它称为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世纪性问题之一,并且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当代的教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教育学有四大悲哀,第一个悲哀是教育学要么没有,要么只占据某个矮小的角度;第二个悲哀是很多的读者都瞧不上教育学的学者;第三个悲哀是凡是真正的教育大家都不是学教育学出身,优秀的教师不是因为学了教育学而变得优秀;第四个悲哀是教育学理论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分离已成常态。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种悲哀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有密切的关系。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全程看,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学的知识性质问题,它究竟属于理论性学科还是应用性学科;第二方面是教育学是科学,还是哲学,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者其他?这两个问题是西方也是自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后一直存在的问题。综合后来21世纪人们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更多的扩展性的分析,大致可以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做以下的罗列和总结:

1.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乌申斯基认为,教育是一门最高级的艺术。

2.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历史上科学教育学思潮的倡导者们认同这样的观点。后来在德国著名学者施莱尔马赫,他在1826年对“科学”的教育学提出疑问的,还有后来的狄尔泰于1888年对教育科学进一步提出疑问。

3.教育学是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如法国的涂尔干所说:教育具有混合性特征。

4.教育学是自由运用科学的艺术。这是美国大教育杜威的观点。

5.教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持这样的观点。

6.教育学是过去的艺术,是现在的科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有关于此观点的具体提法。

从另外一个视角,还有很多不同的学者,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有如下的思考:

1.教育学是社会科学;教育学是人文科学。

有学者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也有学者(李铁生)认为,教育学是育人之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既是社会科学,又是人文科学,同时具有多重性的特征。

3.教育学既是理论,又是应用科学。

4.教育学既是思辨科学又是实证科学,包含有应然的价值问题和实然的实践问题两方面。

5.教育学既是人学,又是理学。

6.教育学既是物之学,又是人之学。

7.教育学既是理性之学,又是经验之学。

8.教育学应该从二元对立的传统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第三门学科,即是一门同时关注社会和人的学科。

9.教育学与社会,教育学与人是教育学的永恒命题,要把教育学建立成综合性学科。

或者是教育学是超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应该把教育学建立成为“进入生活,介入生活,面向人类的幸福生活”的学科,使得教育能够培育生命自觉,促进生命成长,促进人类幸福。因为教育实践活动是围绕人的生命活动来展开的。

通过上面的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观点的罗列和总结,我们就会发现:很大部分的学者都是把别的学科的性质和理论直接套用或者经过简单的改造和组合就把“帽子“戴在教育学的“头上”。教育学会出现悲哀的原因之源,教育学地位的根源也就在于此,就是教育学没有自己的根,没有自己的科学内涵、科学标准和方法。

不容忽视的是,在20世纪,教育学没能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平等对话,就其本身而言,缺乏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和缺乏深入意义上的基本理论水平是主要原因。另外还被人熟知的教育学是从哲学中分解出来的,但与哲学不但一直没有“决裂”,相反,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至今为止与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一事实本身也反应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它对人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水平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在20世纪,还相对集中地出现过两次拖进教育学科学化的,第一次是出现在杜威来华讲学,美国的克伯屈等专家将设计教学法、道尔顿介绍到中国的时候,第二次是出现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而对教育学的学科属性的深入讨论,还是在九十年代的元研究中得以展现的。

虽然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是已经开始不再用简单两分或者三分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了,注意用多元多维的方式来认识教育,也有人已经关注到教育学对象的复杂性,主张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教育,认识教育的学科性质问题。

以上综述主要针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若要做进一步聚焦,可集中到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上。21世纪的教育学有太多束缚和限制的因素,有时还扮演者随从的角色,幸亏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重要变化,给中国带来了从社会环境到研究条件和研究人员、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的改善。教育学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提升教育学科的独立学术品格和力量,教育学界要为此做出持续和艰苦的学术努力。同时,要真正加强教育学的学术独立性,要求我们加强教育学自己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建设,而不是专门向别的学科去借这些对于一个学科独立性来说的标志物。唯有了独立性,才有创造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2]陈桂生主编,教育学的建构[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俄)弗弗克拉耶夫斯基,教学学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4]叶澜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第6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提问;艺术;质量;有效性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师生之间思维与情感沟通的桥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通过观察课堂提问就可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提问在全面推行素质教学的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问题及原因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状况来看,提问艺术未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提问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提问抽象、空洞,学生找不到回答思路,常出现提问后冷场的现象。二是教师提问多,但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短。三是只提问不深究是课堂提问的又一问题,一问一答的形式导致浅尝辄止,学生不深入探究问题。四是教师以自身的思维设计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像这样的课堂提问问题还很多,主要表现就是以上几点。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未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正处于传统与创新的过渡期。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想有所创新,但受到旧观念的影响,以教材为主,以教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旧存在教师高高在上的心态,不去深入了解学生,提问形式化、抽象化、刻板化等,缺乏对学生的启发作用。

其次,教师对课堂提问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教师虽然认为提问是课堂的一部分,但未能意识到提问对学生的真正价值。教师根据教案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准确回答,一些教师就认为达到了教学目的,不去激发学生多元化、全新型的思维;如果学生提出异常问题,教师也只会敷衍学生而不是去全面的回答。这样对于学生思维是一种束缚。

最后,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在新课标的实施下,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外,还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通过还要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然而,部分教师的文化知识面窄,对语文之外的内容了解甚少。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只会在语文范围内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去丰富和创新教学提问内容和形式,制约着语文教学作用的发挥。

二、如何运用课堂提问艺术

1.增加提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因此,在课堂提问中,就可根据学生的阶段特点,注意提问内容的新颖、有趣,让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思考,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一些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变换提问形式和提问内容,让学生对熟知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例如,在教授《狐假虎威》这一课时,可以这样提问:“谁是森林之王?那你们见过老虎和狐狸吗?它们分别靠吃什么生存呢?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老虎怕狐狸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是不是想迫不及待地听到呢?那请打开课本《狐假虎威》。这样,教师的提问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激起了学生思维内部的矛盾,学生学习更加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2.明确提问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

堂中的任何部分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准,每一个问题都要具有目的性,不是形式和敷衍。从教师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到课后练习题的回答,教师都应在给学生的每一个提问时表达提问目的。例如,教师不能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而是学生应该怎样朗读(有感情或者分角色),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朗读,边朗读边从课文中找出不懂得或者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等等,这样就避免了提问的形同虚设,还能提高学生对内容的掌握速度。

3.提问坚持适度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课程本身涉及范围较广,教师对于提问内容的难易和深浅掌握不成熟。因此,提问要坚持适度原则,对于寓意深刻的问题要由难入易。教师通过对整篇文章进行宏观把握,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提问,使问题不仅抓住文章核心,又有层次,又深入。可通过把难题分解成易理解、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总之,提问切忌盲目和死板,要坚持适度原则。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研究和创新。科学的课堂提问,可以称之为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值得教育者更深入地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唐亚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第7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一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在学前教育学教学实践中,一是此门课程的开设缺乏必要的调查和论证过程,造成所学的部分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沿用多年,对学生真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缺乏深入理解,课时安排也不尽合理,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比重远大于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普通,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不懂得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学习效果欠佳,更不利于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学前教育学课程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但是实际教学中,有些章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高职生源质量不均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解和认同不足,倾向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轻视理论知识学习,也缺少对学前教育现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育理论知识的接受有一定困难,不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许多任课教师关注的往往是自己所教课程的完美性,而很少顾及与其他课程的重叠问题,更很少去考虑学生学习的感受,这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教材面临严峻挑战

学前教育学教材版本较多,估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教材出现,但是目前大多数教材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这些教材一是强调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重心在于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框架,而不关注未来的幼儿教师到底应该知道什么,学些什么。二是教材的教条主义倾向严重,基本是沿用普通教育学教科书的编写模式。事实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会关注学前教育学是否应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而是关注学前教育学究竟是什么,它和中小学教育不同之处何在,独特性在哪里。学前教育学应该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学。

4教学范式急需改革

独白式教学是目前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主导范式,在独白式教学范式中,师生之间是非民主的对立关系,教师成为传递知识的专家,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讲、学生听是学前教育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师关注课程知识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经验,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去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教材、幼儿等建立对话式关系等。独白式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5考核评价标准单一

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并对教材体系如何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把握不足,教学过于注重学科的理论性而忽略其实践性,教学评价基本沿用多来年的考核评价标准,任课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期末成绩,再加上平时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课程考试以知识点为主,大多数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突击应付,学生只凭记忆就可取得高分。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已经成为教学的生动写照,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学前教育学相关知识。这种考核方式急需改革,否则不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完善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1课程开设需经过必要的调研和论证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广泛收集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这些要求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转换成核心技能,再根据核心技能的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明确每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所开设的课程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一致,避免所开课程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把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要积极从幼儿园实际需要出发开发课程,紧紧围绕“学生毕业后可适应哪些工作岗位”、“幼儿教师需要完成哪些主要工作任务”、“幼儿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等重点问题开展调查,以此为据构建课程体,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

2关注幼儿园发展动向,更新课程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要推陈出新,任课教师要充分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动向,创造条件深入到幼儿园一线,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所编写的学前教育学教材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反映幼儿园教改新动向,对课程内容和教材进行革新,不拘泥于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跳出原有的课程框架。教师也可以编写补充教材或是以活页补充讲义的形式,把最新的知识充实到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丰富的家庭教育学相关内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不能再自我陶醉于现有的学前教育学教科书体系,不能再迷恋学科体系的完美光环,而应与时俱进,转换思维方式,超越单一课程逻辑的局限,对传统学前教育学教材进行变革,让课程内容具有鲜活性、情境性、有效性、实用性。将以往教科书的宣言式风格转换成对话式,对教科书和教学计划重新设定,既要考虑教师教的空间,也要考虑学生学的空间。在教材的编写与教学过程中就要把“主题活动”模式贯穿其中,让学生从学习之初就真实地接触到幼儿园教学情境。着眼点要放在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备的有效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不再局限于自身逻辑的科学化追求,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取向

3变革学前教育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引入幼儿园活动模式,改革幼儿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学生根据分科教学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不能适应目前幼儿园以“主题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延长实践教学活动时间,丰富教学实践方式。要按照职业工作岗位所对应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基本的原则,增加学生实践实训课程的内容与比重,让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实践中提升”。一是统一安排学生深入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加强对教育实习的管理与指导,通过改革教育实习过程、指导方法、评价指标和考核方式等,提高教育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以完成幼儿教师工作任务为驱动,在课堂内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训活动,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操作练习法、情境体验法、片段模拟练习法、试讲评价法等多种形式(包含教育活动设计、说课、研讨、相关的教育材料制作等内容)。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其“直观感性、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重要功能。

4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大力推行过程性考核

一是改变学生成绩的评定办法,强化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学生的实践学习为主,应适当增加学前教育学课堂考核和课后作业的评价环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小组作业、教育实践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讨论以及平时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应作为课程评价指标。二是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节、舞蹈、音乐剧、玩教具制作,开展美工、故事演讲等实践技能比赛,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项目完成的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和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要改变教育实习的评价方法。例如,增加评价环节,变目前的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对实践教学的准备、中间过程及结果均进行评价,从而对教育实习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和指导;改变评价主体,变过去指导教师的单一主体评价为多主体评价,除高职指导教师、幼儿园指导教师评价外,将同学互评和本人自评也纳入评价范围,从而充分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组建由高职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职教师的理论优势和幼儿园教师的经验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连接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展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学观摩、幼儿园教学研究、科研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既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教学机会,又丰富高职教师的实践经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着力打造一支“名师引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重在建设、形成梯队”的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吸纳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研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指导,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学术交流和横向研讨,开发校企合作和行业技术服务,实现校、园互动,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改实践,培养青年骨干,推动课程团队教师的成长。总之,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可以加强高职教师和幼教一线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方形成实践指导合力,不断提高幼教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学前教育专业“三学”受到的挑战与未来改革路径[J],幼儿教育,2011(7).

[2]范小玲.高专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11(6).

第8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一、教师提问的态度要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我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也不指责和批评,而是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

如在教学一年级课文《小松鼠和大松树》时,这篇课文意在说明做人要像大松树一样谦虚不骄傲。所以在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主旨时,我面带笑容地问:“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学松树这种做人谦虚的好品德呢?谁先来给大家说说呢?”孩子们一听特别亲切,于是很多孩子举手回答,有孩子说:“我得了三好学生不能骄傲。”我竖起大拇指表扬说:“对了!你真谦虚!真是个好孩子!”所以这堂课下来,孩子们都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教师可以为提问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

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我知道海底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所以我准备了大量海底动物的录像给他们看,如乌贼、海龟、海参、梭子蟹等,孩子们可以近距离地看到这些海底动物,听到它们有趣的叫声。我也准备了千姿百态的海底植物图片,如硅藻、甲藻、巨藻、鼠尾草、裙带菜等,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用创设情境来辅助提问,既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教师提问要讲求策略

1.教师提问要“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的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我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地发问。

可以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学习优异的学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及时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投入课堂提问中来。

2.教师提问要联系生活

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从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这样设计的提问,才能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3.教师提问会“巧妙变换”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4.教师提问要强化重点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特征,有重点的设计问题,或设计问题反映重点。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

第9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教育;问题及对策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教学,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积极影响。小学科学通过传授基本科学知识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引导,通过使用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为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学习理念,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热情和兴趣的学科。小学科学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和激发创新思维等性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很多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教育经常被认为是一种辅的“副科”,并且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严重的削弱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积极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小学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教学重视,并且采取积极、趣味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念和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时代对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能够更好的强化小学科学教育,要积极了解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合理的分析,更好促进科学教育发展。

(一)教师队伍科学素养不高

与国外相比,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科学教育还较为落后。尤其是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学设备也较为落后,导致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始终不能令人满意。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起步相对国外而言存在很大滞后性,给小学的科学教育带来很大的阻碍;因此,针对这样的现象,很多学校为了能够开展科学教育,让很多文科老师兼任科学的教育工作。这些老师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知识储备不丰富,专业素质不高,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就是照着课本内容进行朗读,缺乏对知识系统性的讲解,对于一些专业性知识的原理不能够系统、深刻、完整的表述,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特别是很多科学细节,受到专业限制,不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传授,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存在很多疑问和模糊不清的地方,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进度。与此同时,很多学生受到科学检测难度的影响,会对科学教育课程存在很大的负面情绪,缺乏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科学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

现代教学模式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应试教育的作用下,学校和家长对于科学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将注意力集中于文化课程上,高分是王道,成绩才是最重要理念严重影响了科学教育的开展,造成学校没有将科学教育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不重视对其教育工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科学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重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科学教育的开展还是仅仅围绕对考试重点的讲解,大纲中也明确规定学生只需要掌握书本上的重点即可,缺乏对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和激情,造成整个课程教学氛围枯燥、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热情,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效率较低,因此,针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实践工作。

(三)科学教育设施不完善

科学教学应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实践性、操作性,整个学习过程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科学原理不能仅依靠对课堂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需要借助科学设备,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不断去探索知识。只有让学生亲自接触了相关的实践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科观念,才能真正掌握学科知识。但是,对于我国很多小学而言,实验设备存在很大的限制性,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实验仪器,甚至很多小学都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这样的窘迫的教学环境造成课堂教学只能完全依赖于课本知识,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为了能够能够更好的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力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个人成长以及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上面的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措施和办法加以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相关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认识

学校和教育部门对小学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对其也不够重视,而且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起步较晚,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发展速度也比较迟缓,这样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导致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受到了很多的阻碍和限制。因此,为了能够积极的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程度,必须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重新审视小学科学教育,充分落实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严格提高科学教学的实践性和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要对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模式创新和转变,采取有效对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散思维,主动思考,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鼓励学生主动实践,积极创新,确保小学科学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培养具有专业科学素养的教师团队

为了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进步,亟待要求我们培养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问题;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率和质量;目前很多小学的教师缺乏专业的科学素质和知识,虽然对于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是为应对教学过程进行简略的学习,综合素质知识停留于书本表面,缺乏实际能力;所以,在今后的培训过程中,格外重视对教师教学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培养,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机会,鼓励教师在公共平台上进行交流,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的综合能力,强化科学教学资源,促进整个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进步。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积极加强科学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切实解决我国很多小学实验室设备匮乏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科学教学的高效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教学实现了重要的改革发展,特别是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推进,加强小学科学教育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我国科学教育的重视过程相对较晚,因此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科学教育发展,积极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为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要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本文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真正推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祥云,魏萍,田文宠等.国外中小学规模作用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4,(4):76-80.

[2]田育丰.新技术及新工艺对建筑外装饰工程的影响[J].大科技,2016,(11):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