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学习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探究中小学数学教育历来是师范生首要的责任,而要完成这点的前提便是对数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从自身多年学习数学的感悟入手,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向大家展示了作者这一代对数学的认知。
关键词:数学;教育;感悟;认知
首先,我想说数学无所不在,生活中无处不应用着数学,不只是单纯的计数以及算账,数学更是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记事起,第一次入门应该是在小学一年级时候数学老师的教导中,开始了解数学,懂得了数学的重要性,更是明白了学习数学有着怎样巨大的帮助。在不断的接触和运用中对数学越发感兴趣,这也是我大学选择数学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从最开始的十以内的加减法到后来的算术题,父母都能感觉到我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感觉到我学习数学得心应手的一种状态,从小时候的奥数班到后来选择理科都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我是真的爱这一门课程。”
下面讲一下我学习数学的几点感悟。
从小学时老师对于我的教导就使我懂得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那时期末考试第一次将一百分拿回家,父母相当高兴。后来流行起报奥数班,在父母都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我主动和母亲说我想报班。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想要学习多少钱都愿意花,上午说的,下午便带我去奥数班报名。在此也非常感谢父母的支持,虽然当时家里家境比较贫寒,但是母亲义无反顾的让我去学习。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学习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数学更是从来都没有低于九十五分。
后来上了初中,进了全城区最好的班,班中高手云集。那时我记得有的同学说男生在理科上有天生的优势,比较好笑的是班里女生几乎都很认同这一点,甚至老师教育一些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差的男同学时候也是说某某女孩学的那么好,你一个男孩子脑袋这么好怎么能如此差劲等等,当然我也没少当老师的激励人物。当时我记得在八年级时老师在一次数学小考时候说了一句话让我一颗不服输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二,第一是一个男孩子,老师拿着我俩的试卷与其他人对比,之间说了一句话,原话是这样的:“其实男孩子在理科上的学习能力是要比女孩子强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历年男孩子整体要比女孩子理科的成绩好一些,所以赵金荣同学已经是相当优秀了。”或许老师的话是当时对我的一种认可,可是我却不能理解,同样是学生,为什么大家都会那么理解呢?我不服输,在以后我更是对于数学加大了学习力度,在九年级的最后一次月考,我终于如愿的考过了那个男孩,但是内心却在想,有什么意义,当时偏科是有一些,导致只有数学比他高俩分,总分却要低一些,最终说服自己的理由很坚定,我数学比他强…
中考其实并不是很理想,但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再一次进入当地重点高中,班里有本地的同学也有有外地的,各个班更是群雄并起,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公认的最难最烦最头疼的科目就是数学,也是因为这样很多同学在分文理时选择了学习文科,当时我进了理科的一个中等的班,按当时母亲的说法应该是实验班里比较差的一个班,其实反过来想想,班的好坏按当时人们的说法应该是决定于授课的老师。高中不同于初中,竞争环境相当激烈,但是我从未放弃,虽然不是全校前几名,但也在全校前100名之内,整个高中三年里,对于数学的执着从未减弱,更是被数学的奇妙深深的吸引着,期间数学也有过全校前几名的时候,但是奈何大神在民间,更多的是惊讶于一些奇才的解答方式,有些时候让你耳目一新,实为感叹。
到后来高考,依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数学专业,这个选择与小学时候老师的启蒙有密不可分的原因,如果当时不是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毫无保留的付出,或许现在的我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所以我坚定的选择了数学。
第一次回家母亲检验我的学习成果的方法是教弟弟数学,当时弟弟正在读高中,男孩子比较贪玩,弟弟更是将贪玩这俩个字解释的淋漓尽致,常常使母亲犯难,但是弟弟的头脑却是相当好的,在母亲的威逼利诱下弟弟终于拿出课本向我“求教”,好笑的是当时我为了激励弟弟居然把中学老师说的天生优势说给弟弟听,弟弟也是莫名其妙的有了动力,母亲知道后也非常高兴。再后来我在闲暇时间找了兼职做起了家教,当然也是辅导小学和初中的数学,虽然每一次拿到的钱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却为自己的举动感到非常自豪!
对于数学的学习方法,我自己也有着一些感悟。数学是一种非常活的东西,切忌死记硬背,重要的是培养对数学的一种认知思维,有些时候,越是出奇越是惊喜多多,越是着急越是难以想到,反而细细的品味却发现乐在其中,或许苦思冥想了半天不知道的问题在一个哈气的瞬间便有了答案。这么多话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学习数学一定要有灵活的思维以及努力的态度,毕竟坚持才会胜利嘛。
让我感悟最深的是收获内心的沉静和引发内心的思考,这两样东西于我而言弥足珍贵。不管在生活上或者学习上,懂得从内心深处思考不是那么容易。
能够让我直面自己的内心缺失,直面自己的短处,看清自己往后的方向。所有的思考,让我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脚步,深感自己缺失的部分,必须加快提升才能更好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有时候,忙真的是在忙吗?忙得没有时间打电话问候家人,忙得没有时间锻炼,忙得没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忙得没有时间给自己充点电,忙得没有时间阅读。可是大多时候忙的时间都花在阅读手机上的碎片信息,有多少个深夜睡觉前是关掉手机而不是合上书本。
一、着眼课型,合理把握讲练时机
1、先讲后练。如在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时,一般教师总是先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强调一下面积和周长的不同,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这一块知识的系统、轮廓,更加地清楚明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做到胸有成竹。一般复习课上,既要对知识归纳、总结、强调,使学生了解知识的系统、轮廓,更重要的是要举例说明知识的运用、考法,要多练,有些重要题型先由教师举例说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再让学生练。
2、先练后讲。如在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前可以给学生三张数字卡片1,5,8,然后同桌合作摆出十几减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另一位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准备汇报。之后教师问:今天的挑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如果遇到个位数字不够时应该怎么办?下边那道题你们会算吗?师;现在请小朋友观察下边那道题“15-8”,怎样才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出15-8的结果,能够直接口算的,要用口头语言表述自己的口算过程:无法直接口算的,可借助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最多?
3、边讲边练。如在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完解决问题这一课内容后可以先出示如下图示①让学生先用三句话来说一说,再列式计算,再请学生说说图①为什么用加法算?待学生理解求一共有多少朵用加法算后教师随即将大括号下面的“?”改成6,而将“?”移至左边的4朵红花上边,再让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这副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说说为什么用减法算?即图②,接着把“?”移至两朵绿花上面,再说说三句话,怎样列式计算?即图③。三副图学完以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总结一下为什么第一题用加法算,后两题要用减法来算,你是怎样想的?从而得出:大括号下面是“?”表示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而大括号下面总数已经知道了话,要求一部分就要用减法来算,要求红花有几朵就要用总数减去绿花的朵数;反过来也一样。通过边讲边练,加强对比,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二、根据内容,巧妙设定练习类型
1、操作练习。“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教师要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能力,而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习题课中,教师切忌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善于营造宽松有趣、生动活泼的思考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发现和探索问题,让学生多想多练,有目的地让学生侧重于问题的分析,而不是具体运算或证明过程。让学生先想后练,必要时可适当点拨,设置思维阶梯,并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主要困难在什么地方,及时掌握信息。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敢想敢问,创设自由空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与精神负担,易于进入自由、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究兴趣,激起创造欲望,激活创新意识,从而敢想、敢问、敢争辩,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无拘无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另外,上课时,要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的一节习题课上,有一道题为:求证: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有的学生想证明矩形四角上的三角形全等;有的学生欲证对边中点连线互相垂直达到目的;有的学生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来证明。这时,教师首先要对各种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然后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好,学生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和争论,最后选出最佳的方案。这样,让学生悟出解此题的关键是恰当地引辅助线。通过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和矩形对角线相等的综合运用,证明更十分快捷。
2.交流信息,揭示规律
知识、规律的运用是必需的。一方面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性、技能技巧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一般都要在接触到相应的题目,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或找到题目的解答方法后才能获得。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了解对学习某一知识与方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一环节教师应围绕教学中心,精心选择3道难易适中的典型问题,恰当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空,进行延迟判断,让学生思、说、做。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引导全组积极讨论,学生悟深、悟透。老师在一边给予辅导和帮助,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从中感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应用。然后,通过反馈信息,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题发挥,进行示范性讲解,教师的讲解分析,要重联系、重转化、重本质,概括提炼规律,由例及类,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常常会迸发创造性的火花,教师要特别注意。
3.综合训练,反复提高
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根据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推选2名同学参加比赛,以抢答、笔试、爬黑板等形式进行。规定:“答对一道题加十分,答错或不答扣十分。”及时公布比赛成绩。最后对各组排名,给优胜组授予“冠军组”称号,使各组之间形成竞争,增强学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充分准备,如选择优秀数学竞赛题,组织安排好竞赛程序,准确把握有限时间等。同时,教师通过对概念、图形背景、题目的条件或结论、题目的形式及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变化、引申,编制形式多样,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解答,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改变只是教师编题的传统,让学生自己模仿或创造性地编拟变式题,供全班同学研究或解答,在编题的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地思考,学生能掌握数学题的结构,从而真正提高解题能力。
4.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4.1教师要精讲。
“精讲”不等于讲得越少越好,教师的讲要讲到点子上,要充分展现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规律,解惑、释疑,疏导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中碰到的疑难,讲清解题的规范要求。教材已经详尽叙述的简单运算过程,教师可以略讲甚至不讲,让学生看书或自行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及疑点内容,有时还需要主动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在上课时有的放矢,讲解更能击中要害,学生能会的就不要讲,学生能代老师讲的尽量让学生讲。
4.2学生要精练。
“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学生除了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还要自己多做习题,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出来,暴露思维受阻的原因,遇到问题要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学会解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5.习题课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5.1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
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故要达到训练目标,教师在选择习题时,就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少做甚至不做,但普遍有缺陷的常犯错误的地方不但要多做而且要反复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总复习 数学思想方法
1.研究考试说明,把握方向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中考数学试卷基本按8∶1∶1的难度命题。试卷结构稳定,层次分明,突出双基,重视能力,难易有度,较好地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计算过程不繁杂,计算量不大,题型是学生常见、比较熟悉的,没有偏怪题。笔者坚信中考命题是始终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因此在初三数学总复习的备考中,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既不能拔高又不能降低,不能随意扩充、拓宽,在知识点的难度控制上,也应该以考试说明要求中的三个层次界定,必须对每个知识点属于哪个层次的要求清清楚楚,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只有把握准复习的方向和深广度,才能减少复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对于考试说明已经淡化的知识点,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否则会事倍功半。同时要研究近年中考试卷,认真研究试卷是怎样考察数学的各个知识点的,其难易度怎么样,等等。此外,加强对中考命题趋势、信息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备考才有针对性。
2.重视基础,回归课本
课本是数学知识的系统载体,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立足课本,抓好基础、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是根本。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本、立足基础、注重概念、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课本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和思考价值的例题习题,加强引申、推广和变式教学,探究并揭示一些有价值的新结论,总结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使学生在复习时既有熟悉感又有新奇感,在兴趣盎然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才能形成数学素质。总复习中,要在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刻领会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强化解题训练,通过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如告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要求写出函数解析式,都需要用到函数的思想,教师要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关的题目。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联系和制约的关系,通过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
4.分层设标,分类推进
复习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目标,分类推进,抓住主干,针对学生实际、始终抓住复习内容的重点复习。一方面,设计按照课标要求,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与一定的训练,以基础题为主体而不片面追求解题的难度、技巧和速度。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性,题组的选择与编排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和梯度,突出层次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采取分层设标,分类推进的办法,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分为若干层次,要求学生分层达标。
5.抓规范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准确率
在学生中经常会出现会了但做不对,对了而不全面的现象,引起这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审题不仔细、解题粗心、书写不规范。所以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原理的理解,在平时的测试和训练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细节,要严格要求他们书写的规范性,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很多学生在中考时不注意审题,单凭感觉,主观判断,把题目中的信息审不全,或审不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从而错失了很多的分数。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题目可以多读几遍,直到读懂题目,避免审题不清而导致解题错误。在对习题和试卷的分析、讲评、示范过程中,给出评分标准,引导学生规范答题踩准得分点,减少过失性失分。
我们在复习中会发现,刚刚考过并纠正过错误的,再考类似题目时学生还是会出错。这是由于学生不去认真分析错误原因,甚至不去订正而引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仅要求学生纠错,还要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强化,才能真正达到纠错的目的。
山里的希望
——大连理工大学赴青海玉树暑期调研团实践感悟
2013年的八月,几个充满爱心,满怀真诚的热血青年踏上了他们的公益之行。他们背着重重的行李坐上了大巴车,前往支教调研的地点——青海玉树。
青海玉树,听着肯定不会陌生,20__的那场地震都使我们记住了这个地方。。藏区,高原,深山。。这些看上去很艰难的因素都没有阻挠我们前进的步伐。经过了一天一夜的高原跋涉,队员们达到了支教地点玉树州囊谦县。开展为期十天的支教调研。
到达支教地点后,我们将队员均分为两队,一队负责支教,一队负责走访学校调研。
在短短的十天时间内队员完成了各项活动。8月7日在一位专职志愿者的带领下,调研队员从囊谦县城出发赶往娘拉中心寄校,进行助学金的发放与登记 这次助学金发放一共有29个娘拉中心寄校学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好心人士的认捐,发放金额每人600元。这29个孩子是全校班主任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各方面综合考虑而选取的。
同时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还走访了多家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并在日后为贫困家庭联系相应的捐助者。
另外,留在学校的一批队员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支教活动,并且在这期间举办了唱歌、跳舞等文艺活动。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支教期间我们结识了两位非常伟大的人。一位我们支教地的南加校长,他为了孩子放弃了原本优越的生活,办他现在的这所完全免费的公益学校。另一位麦兜姐姐,她是一位专职志愿者,为了心中的梦想,她把自己的一声都献给了公益事业。他们给我们这个公益实践团队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使我们今后能更好的去进行公益。
1 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
1.1 按水平的分层导学
教学实施之前,可以采用测试考核、问卷调查、课堂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如操作技能、应用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两层(类)学生进行教学,这种分层教学受很多条件制约,实施起来不方便。这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内容而进行的按类分班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1.2 课堂上的分层导学
对于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如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在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的前提下,课堂上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目标水平要求。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别,例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态度、能力水平等,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组织教学。
1)设置多级多元的学习目标。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智能领域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体现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
2)根据不同水平要求和学习目标的多元性,设计相应课堂学习任务。设置不同类型的项目作业或涉及不同领域的活动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来达到目标。还可以设计不同水平要求的探究学习任务,譬如同是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学习文档的编辑排版,主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字处理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对软件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
3)小组互助学习。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如水平不同的学生结成小组,“强弱搭配”),使学习小组在问题或任务的驱动下,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
2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及水平状态,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源点。教师要把自己的个体生命价值追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于教学工作中。课标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果成为教师自身的素质追求,那么信息技术教学必然会被赋予丰富的情感色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展现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品质,以此感染与影响学生。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人生感悟、道德感等情感因素不断融入教学专业活动中,让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充满生命关怀、人生顿悟、心灵启迪,从而最大限度地陶冶学生心灵、激荡学生情感、引导及内化学生的态度价值观。
3 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
好的情感活动教学情境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及内化发展的需要,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感活动丰富的教学情境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情境是引起人的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情境。
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营造一种和谐、富于情感活动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学“海报制作”单元时,整个单元以2008奥运为主题,其中“制作海报背景”设计则是通过5分钟的奥运火炬传递画面播放引入,学生的整个神经点就兴奋地调动起来了。学生了解火炬,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笔者认为对农村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的情感目标。当学生看到火炬登珠峰时,笔者发现学生兴奋了,他们激动了,心中充满了自豪感。笔者从他们的目光中知道,这节课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虽然接下来学生不一定都会操作,但情感的培养成功了。当笔者问到学生是否想为火炬传递制作一张宣传海报时,学生就非常积极了,有了主动去学的心态。接着整堂课的氛围就非常地热烈。
就个人经验而言,一般教学情景设计笔者都会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了解国家的时事、重要节日,让学生成为人格完全的人、富有爱心的人,这是笔者当这个老师的目的。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
4 运用形象比拟法
形象比拟法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从而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的教学方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就应当尽量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将难懂的理论形象化。
比如,Windows系统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来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用一棵“倒立树”的结构来比拟文件目录结构,学生就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采用这种形象比拟法教学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可能仅在某一方面相似,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如易产生误导作用则宁可不用。
5 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地讲解操作方法、命令的功能等,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容易走神,思想开小差,甚至做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但如果结合一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例子来讲解,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例子中,这样就会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实用。这样就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无肝素血液透析;凝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59.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c)-106-02
The prevention care of blood clotting complications in the blood returning after the heparin-free hemodialysis
LI Zhiting, BAO Qunmei, CHENG Jianping, LIN Qiuhua, HUANG Chunxia, MA Jieru
(The First Hospital of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haoqing526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hoose a suitable way of blood returning after the heparin-free hemodialysi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lotting complications, and to alleviate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patients. Methods: From April to December 2008, 100 patients treated with heparin-free hemodialy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inuous blood returning method was used in one group(50 cases), while intermittent blood return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other group(50 cases). To compare the extent of pipeline clotting after blood returning of these two methods. Results: The pipeline clotting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ntinuous blood returning method. Conclusion: Continuous blood returning is a simple, convenient method, and has less clotting complications, it can reduce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patients.
[Key words] No heparin hemodialysis; Coagulation; Nursing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中毒的最佳疗法,血液透析过程中常使用肝素抗凝剂以防止血栓的形成,以免导致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堵塞[1]。虽然肝素在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液透析疗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性[2]。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抗凝剂的使用还加重了患者各脏器出血的发生率,对于有高度出血倾向的患者,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及近期手术后的患者,如采用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剂进行血液透析,会加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于有高度出血倾向的患者,必须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因为血液透析中未使用肝素抗凝剂,发生凝血几率更大,所以在护理工作中,无肝素血液透析抗凝血技术显得很重要,尤其是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束时。2008年4~12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血液连续回血预防凝血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方法及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08年4~12月血液透析结束时采用血液连续回血法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2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8例;男34例,女16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78岁,平均49岁;高危出血原因:消化道出血36例、血尿5例、血小板减少症3例、近期手术后6例。抽取2008年血液透析结束时采用血液间断回血法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
采用瑞典金宝公司生产的AK-95S型血液透析机,GFS12型透析器,透析面积为1.2 m2,血流量为25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为碳酸盐透析液,治疗时间为2.0~2.5 h。
1.3 操作方法
血液透析结束或发生2级凝血时,迅速在血液透析循环管路的基础上,在泵前小管处用输液管接上一瓶新的生理盐水(500 ml), 不用关闭血泵,将血流量调至100 ml/min,拔出动脉端针头,左手拿无菌纱球按压动脉端穿刺针口,泵前小管前的动脉管用空气回血,待血回到泵前小管后,右手拿止血钳夹住泵前小管前的动脉管,并打开泵前小管输液管的夹子,再用生理盐水回血,此时再将动脉端穿刺针口包扎好,避免血流间断2~3 min,可预防患者透析管道及透析器的血液凝固。
1.4 观察指标
用肉眼观察透析器凝血情况。分级标准:0级为无凝血且透析器仅数条纤维凝血;1级为透析器束状凝血且动静脉小壶壁有轻微凝血;2级为近半数纤维凝血且动静脉小壶壁有凝血块;3级为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完全堵塞,需要更换透析器和透析管道或提前下机[3]。
2 结果
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束后进行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程度观察。观察组50例患者中,发生0级凝血10例,1级凝血28例,2级凝血12例,3级凝血0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0级凝血4例,1级凝血15例,2级凝血19例,3级凝血12例。所得资料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 1 透析结束后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程度比较[n(%)]
3 讨论
对于有高度出血倾向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如采用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进行血液透析,会加重其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而无肝素血液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凝血,由于患者有出血倾向,有时患者使用止血药,使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还由于受促凝血因素影响,如血流量不足、输血、低血压、未按时冲洗透析器和透析管道等,均容易引起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因此,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时应配合采取如下预防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的措施:要选择好血管通路,保证足够的血流量,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血流量尽量为250~300 ml/min,因为血流快可减少凝血机会,也可提高血液透析效率;根据患者凝血时间的长短,每隔15~60 min快速冲洗透析器和透析管道1次,随时轻拍透析器和静脉壶;在无肝素血液透析过程中尽量避免输血或输入脂肪乳、血浆等胶体物质[4],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透析器和透析管道中的血液颜色是否加深、静脉壶是否变硬、透析器是否出现黑色线条、静脉压及跨膜压是否增高等。如出现凝血现象,尤其是出现2级凝血时,如果采用血流间断回血法,即回血前先将血流量调至100 ml/min,关闭血泵,拔出动脉端针头,并将动脉端穿刺针口包扎好,然后将拔出的动脉端针头插入生理盐水瓶(500 ml)再回血,此过程无形中使血流间断2~3 min,导致透析管道及透析器的血液凝固,不能将透析管道及透析器的血液驱回患者体内,造成患者失血。这时应迅速采用连续回血法将透析器和透析管道中的血液驱回患者体内,防止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发生凝血致患者血液丢失。
[参考文献]
[1]梅长林,叶朝阳,赵学志.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0.
[2]于仲元.血液净化[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93.
[3]陈香美.现代慢性肾衰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33-135.
人们常常这样描述吴老师:
用心去拥抱事业;
用爱去拥抱生活;
用情去绘画风采。
上过吴老师课的孩子们常常被她高尚的师德、优秀的人格以及独具魅力的教学艺术所深深地感染着。吴老师是在用心、用爱与孩子们交流,她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尊重和信任。
一、永葆童心,做孩子们真诚的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们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做孩子的朋友,永葆童心,世界在我们面前将永远是灿烂的阳光。”我觉得吴老师在这点上更值得我自己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永葆童心,做学生的朋友。如果学生喜欢你,那他们就一定会喜欢上你的数学课!
二、让数学变得容易些
让数学变得容易些,首先教师自己要充分去备课,把“人为的拔高”降低一点,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其次还要不断地整合教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
吴老师认为:“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具备的能力。在吴老师的经验中,她认为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会提问题意味着学生会发现问题,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学习。学生才会学得有兴趣、有积极性!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