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教学意见及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意见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意见及建议

第1篇: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在构建大学附属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模式前,根据我校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特点,把握继续医学教育评估的性质和目的,紧紧围绕各大附属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各具体环节,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掌握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国内目前大学系统所属教学综合型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评估工作的总体情况,结合实地调研,构建大学附属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1.2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

专家咨询法又称特尔菲法,也称专家咨询预测法,它是对专家意见采取有效控制的反馈,从而取得一组专家最可靠的统一意见,专家咨询法多用于指标体系的论证和确定,本文采用了两轮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专家咨询法,用以构建大学附属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模式。

1.2.1选择咨询专家。筛选具有临床医疗、医技或护理工作经验15年以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硕士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教学职称、具有科室或教研室行政职务(职级)、主持、参与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专家;筛选在相关卫生行政岗位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15年以上、具有副高及以上卫生管理或教学职称的管理学专家;在大学校本部筛选从事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统计学教学并具有副高及以上教学职称的专家[4]。专家组中既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与教学理论研究、统计学的专家,又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负责人,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选择25人以上的咨询专家,符合专家咨询法的原则,体现了权威性和代表性。

1.2.2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的筛选。

(1)取界值法。对于继续医学教育评估备选指标库中的定量指标,统计其中的可量化的硬件性指标,按照其权重进行赋分;对于其中的定性指标,则向继续学医学教育管理专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部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和管理人员等发放调查问卷,按最终的调查结果做统计分析后赋分。

(2)指标五性评分法。指标的五性评分法是指咨询专家根据每个备选的指标所体现出的不同的独立性、代表性、获得性、重要性和灵敏性等五个层面的具体情况,给予其相应的评分,并根据每个指标的具体得分分值,分别对该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标等级和变异系数进行计算,因此,每个指标都以上述三个判断尺度来确定,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判断尺度都不能最终确定该指标;同时,为了避免备选指标库中的重要指标因某种干扰因素而被剔除,因此而设定备选指标的排除标准为:凡有两个尺度不符合界值标准的指标都将被剔除备选指标库。

(3)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同时运用专家咨询法与优序图法来判断各指标的重要性顺序,同时用以确定指标的权重,因此专家的可靠性是由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意见集中程度来衡量的,而专家的积极系数是由咨询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来判断的。

1.3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文通过计算克朗巴赫α系数的值,对两轮咨询问卷的最终调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通过专家对备选指标库及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主观性评价来得到两论咨询问卷的内容效度。由于我校各大附属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现况是用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为了解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和确定由此所设的一系列变量的作用,本文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结构效度分析。

1.4质量控制

1.4.1问卷设计阶段。在咨询调查问卷首页附有专门发给咨询专家的一封邀请函,其中对本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专家的回答在研究中的作用等做了详细介绍,以便获得真实可靠的调查结果,同时就专家咨询法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问卷中所涵盖的备选指标按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顺序和规范进行排列,并附有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图,以便专家筛选指标时一目了然。

1.4.2专家咨询阶段。两轮问卷的间隔周期为5周左右,由专人打印装订好调查咨询问卷,送至咨询专家本人手中,同时将电子版调查问卷也发给专家,与专家约定好回收问卷的具体日期,再由专人按约定时间回收电子版及纸质版问卷。为了提高咨询质量及问卷回收率,咨询问卷中就指标五性评分含义做了介绍。咨询结束后,组织人员逐一整理、核查回收的问卷,对于问卷中的某些缺项重新进行调查,并请专家重新填写咨询问卷;对于其中填写方法不正确、无法弥补存在问题的问卷则果断予以剔除。对优序图结果部分通过互补检验进行质控,并将结果在下一轮咨询中进行反馈,以提高专家意见的一致性,达到专家咨询法的效果。

1.5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的所有数据录入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后,采用Exeel2007和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工作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在分析数据前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及描述,描述性分析用构成比、频数、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和应答率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重要性赋值的算术均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专家协调系数表示。主要应用标准差、百分数、变异系数、协调系数、算术均数等统计学指标,通过一致性检验标准来决定专家意见是否应被采纳,显著性检验的P值均0.000,小于0.05,结果可靠,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本文开展了两轮咨询调查,回收有效问卷的专家基本情况。

2.2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模式的构建

对备选评估库中的53个指标进行了筛选与修改,根据专家咨询结果,剔除了代表性不好的10项指标,根据现有工作需求又增加5项指标,修改了其中9项指标的名称,并对指标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后,最终形成了下辖三个层次的我校附属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2.3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及协调系数

专家积极系数即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本次两轮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分别是:96%和100%,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提出建议的专家占专家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49.82%、50.17%。两轮咨询所有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72±0.05)和(0.75±0.05)。协调系数分别为0.0027、0.0035,P值均为0.000。

2.4信度与效度分析

根据专家主观评价,两轮咨询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均较好,13个二级指标的相关矩阵,各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13项二级指标所反映的信息有重叠符合球形假设,适合作因子分析。

3讨论

3.1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模式的构建

3.1.1专家咨询法应用评价。本文进行了两轮咨询调查,以新疆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现况为评价对象,拟定备选评估指标库,指标筛选采用专家咨询法,指标权重则通过优序图法来确定。本文使用与层次分析法相近但又使用方便的优序图法,由于其检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简单,结果稳定可靠,易被使用者掌握和推广,且适合于多因素多指标的调查。

3.1.2评估模式的构建。由于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05年颁布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所辖的两级指标结构无法与我校附属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具体工作层面一一对应,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级指标,重新构建了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表达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要求的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符合大学附属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模式构建的要求。

3.2对专家的评价

筛选的咨询专家主要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新疆医科大学及各大附属医院,包括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教育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各相关专业的专家,其中既有继续医学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又有才思敏捷、乐于为继续医学教育事业奉献的中青年专家,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提供较全面的建议,符合咨询专家的筛选标准。

4做好我校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建议

4.1以评促建,建立我校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长效评估机制

由于组织专家开展全程会诊式的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成本太高,加之整体评估时间显得仓促,因而评价结果存在片面性,建议将严格参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的我校继续医学教育评估工作纳入各附属医院的年度规划中,并将其作为评估、监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有力工具,并且每5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自评,用以校正现有的评估体系,验证评估结果。

4.2继续医学教育数量与质量并重,自评结合专家评审,进一步完善评估模式

第2篇: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摘要:本文针对实践教学中受到教学软件和硬件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议加强虚拟仪器的平台建设,提供良好的实验仿真效果和逼真的实验模拟效果。虚拟仪器不但让学生能模拟实验环节,而且让学生充分体验虚拟实验环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的目的。

关键词:虚拟仪器;仿真实验;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80-02

一、引言

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实践教学可以提高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合格技术工人和研发人才。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实践场地,特别是需要配备与教学配套的仪器和响应的软件。但是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仪器设备的配置可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需要采用虚拟设备弥补实践条件的不足。同时一些理论知识也无法采用实验仪器进行测量,需要采用虚拟仪器更能方便地显示工程或物理属性的本质。因此,基于虚拟仪器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对提高总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先介绍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基于虚拟仪器的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议。

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的实践资源日益紧张。从学生的实践条件分析,原来可以一人一台的科研仪器可能变成几人公用一台,甚至由于人员太多无法进行对应的实践教学。虽然许多高校近几年购买了许多高精尖的设备,但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学生扩招的数量。因此现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求多人共同做实验,无法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失去独立深入研究的锻炼机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一些实践基地同样不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学生来实践。无论是实践的平台,还是实践的操作仪器,可能都无法供应如此众多的学生来实习。从教师的指导实践能力的角度分析,自从扩招以后,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可能无法保证一对一的指导,即使满足一对一的指导,指导的时间也大幅下降,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面对学生人数众多的问题,许多实践指导只能做示范教学,做示范性实验操作。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工作就减少了,对于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极容易造成达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给每个学生配备研究仪器和设备。而开发虚拟实验室,弥补教学资源不足,是一项有效的促进学生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它是与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交叉、集成的产物。虚拟实验快速、方便、简洁,比较真实地模拟了整个实验的过程,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可以操作实验,为科研型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实验学习环境,在培养科研型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接触现有条件不能开展的实验,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工科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虚拟仪器的实践教学平台

为了解决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资源紧张、实验耗材昂贵、大型仪器和精密仪器昂贵的问题,可以采用最新虚拟实验室解决部分实验条件短缺的问题。虚拟实验室可以由计算机构成的网络系统创建虚拟实验室,为实验者提供模拟现实的实验环境,完成类似实际的实验过程,具备实际实验的多感知性、交互性、现实性、开放性和可重复性。所取得的实验效果与真实的实验效果一致,比真实实验环境更利于进行反复验证实验,以致部分虚拟实验效果好于真实的实验效果。对于信息类学生,充分应用虚拟仪器进行实验,得到的仿真结果可以为实际的实验过程做指导。例如射频电路设计中,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得到各种射频电路的仿真效果,然后根据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际制作,可以减少盲目的实验调试过程。在智能通信的研究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小波分析专用软件、Matlab软件和Simulink等专用分析软件嵌入到应用虚拟仪器中,通过仿真得到信号分析结果,为前期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和仿真论证结果的前期支撑。虚拟仪器能够实现视觉感知、运动感知、嗅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等感知技术,虚拟真实环境,通过对环境中对象的交互操作,使得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环节错误带来的严重问题,模拟实验环节仪器操作步骤不同带来的不同结果,也可以通过加入不同的实验条件和虚拟实验器件模拟不同的结果,这种开放的交互性虚拟环境,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实际实验过程所无法比拟的,也是虚拟实验的优势所在。对虚拟实验环境,可以在任意时间,在授权的条件下进行,这也是虚拟实验的优势所在,可以有效弥补教学资源不足带来的问题。如电磁场理论就可以采用虚拟仪器进行仿真,得到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并且实现电磁场的动态传播特性,这种立体的展示效果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电场产生磁场,磁场反过来又激发电场,并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电磁场在空间得到传播。在机械动力理论方面也可以用虚拟仪器实现机械结构的相互作用,体现了力和装置的相互作用,这些应用不胜枚举。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仪器的应用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四、总结

本文针对实践教学中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一些仪器设备的配置可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议加强虚拟仪器的建设,提供实验仿真和逼真的模拟效果,能模拟实验环节,让学生充分体验虚拟实验环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

[2]李世彬,苏继红.在学生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68-69.

[3]蒋宗礼.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提高计算学科教育教学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08,(8):35-37.

[4]韦化,曾冬梅,秦钢年.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31-34.

[5]曹瑞红,包水梅.专业学位学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06):61-64.

[6]袁剑波,郑健龙.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37-140.

[7]付延玲.开发学生创新潜力的探析和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2):67-69

[8]熊玲,郑枫,李忠.定位、优化及创新DD修订落实学生培养方案的关键[J].教学研究,2009,32(5):23-25.

[9]白雁,王星,李永强.学生仪器分析课程讲授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11-113.

[10]姜c.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重庆高教,2009,22(2):47-48.

收稿日期:2016-11-14

第3篇: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急诊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体制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合作,以及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留学费用,参加我国医学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医学留学生教育也对提高医学院校国际交流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的学科[1],临床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临床实习是对理论课程的有力补充,也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急危重症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留学生而言,因为存在国籍、语言、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留学生急诊医学临床实习面临更多困难,我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具有10余年留学生教学经验,结合多年留学生带教经验,对留学生急诊医学临床实习教学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和进一步探讨。

一、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带教老师资格准入制度

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对带教老师的英文水平有较高要求,由于急诊教学临床情景多样化、疾病谱复杂、突发状况多,熟练应用专业英语与留学生零障碍沟通并达到让学生充分理解,是急诊留学生临床带教中面临的最大难点和首要问题[2]。这就要求临床实习带教老师不仅能够熟练阅读及撰写英文文章,还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能力,以保证与留学生的无障碍交流,确保留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1.加强教师培训。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及英语培训,建立起专业及语言过硬的教师队伍。医院及科室与国外相关学校及实验室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定期选派青年骨干出国学习,鼓励带教老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出国进修以及国内相关留学生教学学习班,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教师梯队。形成“老带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从带教模式、专业知识以及英语交流技能等多方面对新任教师进行培训,确保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尽可能统一标准化。2.实施带教资格准入制度。首次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后进行试讲,由教研室联合我校教学督导共同进行量化评估,涵盖专业知识讲授、语言表达、教学方法、课件设计等方面,考核合格者准予承担留学生教学资格。未合格者由教研室专家及教学督导提出问题所在及整改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下一学期经改进后再重新审核评估,直至评估合格方可具备留学生带教资格。3.提供教学培训机会,培养专业特长。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多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虽然相对较少,但乐于尝试和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留学生年龄差距小,容易调动实习课课堂气氛,因此加强对这些年轻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学相长,有助于显著提升实习课程质量。每学期固定为实习带教老师提供参加校级教学比赛的机会,鼓励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及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活动,将急诊教学临床实习常见内容,如心肺复苏、中毒等进行内容拆分,每部分由固定教师带教,要求带教老师熟悉并跟进相关技术、指南更新,充分查阅相关文献,及时补充并更新教学内容。

(二)规范留学生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留学生教学尚缺乏规范化的英文教材,很多教研室通过组织带教老师编写相关教材,但因参考资料以及教师水平的限制,这种教材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灵活性,很难满足临床见习教学需求。我校急诊教研室为带教老师提供2—3种国外全英文教材,并与国内教材联合使用,便于带教老师迅速熟悉并掌握教学内容。与此同时,部分教学内容与国内、国际指南更新关系密切,如心肺复苏,基本间隔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会进行更新,而中毒部分,国内中毒流行病学与国外有所不同,仍以农药中毒为主,因此针对心肺复苏部分及时补充最新原版英文指南,而对于中毒教学,则补充国内相关中毒如有机磷、百草枯等指南意见。进一步强化理论课教学内容,同时扩展、更新相关教学内容。

二、丰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开展临床实习课程除了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理论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的临床学科,在有限的理论课教学时间内很难做到全面细化地逐一学习,临床实习则是进一步培养留学生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培养临床思维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阶段。留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问,传统的“填鸭式”显然不适合留学生实习课教学,因此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对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尤为关键。本教研室经过长期留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形成多种教学方式综合应用的教学模式。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自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医学院首先试行后,逐步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PBL教学坚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线,根据学生的提问和教师的解答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习隐含于问题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效果[3,4]。留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思考和提问,喜欢自己实践和探索,临床实习课程时间充裕,较理论课灵活性强,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讨论提供了可能。通过这种问题导向的讨论,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对急诊临床实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教师诱导的问题讨论,有效加深留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主动查阅文献、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扩展理论课程内容,进而达到临床实习课与理论课互为补充、逐步深入并强化的作用。在急诊实习课教学实践中笔者观察到留学生普遍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总结相关知识点,在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处理问题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

病例导入式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病例为先导,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临床案例导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5]。通过典型病例的讨论,将抽象理论具体化,使学生将理论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对疾病的诊治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但实际工作中急诊病例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缺乏可控的临床病例,也是急诊实习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另外,留学生与患者沟通障碍也是留学生临床实习的重要障碍。因而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总结典型病例显得尤为重要,如心肺脑复苏、中毒、热射病、创伤救治等疾病。总结并建立急诊医学典型病例库,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如果没有相应的临床病例,可导入病例库中的典型病例,结合PBL教学方法,使学生切身体会临床诊疗过程,提高学生对病史采集、查体、诊疗思路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能力。

(三)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是通过正常人模仿的“标准化病人”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提供模拟病人,从而模拟真实临床情景的一种教学方法。急救技能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最能体现急诊医学学科特色和水平,但在我国现阶段医疗环境下,对于需要紧急处理或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让没有临床经验的医学生,尤其是存在一定语言沟通障碍的留学生进行实际诊疗操作,是不现实也是不合乎医学伦理道德的。因此仿真模拟教学作为一种模拟临床情景、锻炼急救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已成为我院留学生急诊实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校临床技能中心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P),经过反复培训与磨合,能够在临床实习中模拟相关疾病就诊及诊疗过程,具有反复性和可控性等优势,有效弥补了实习课中临床病人不足的缺陷。此外,针对心肺复苏见习,采用我院临床技能中心引进的挪威诺度公司SimMan模拟人进行仿真模拟教学,真实再现临床各种救治场景如急诊抢救室、重症监护室等[6]。留学生可组成3—5人抢救团队,模拟练习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最为重要的急救技术,模拟人连接监护仪可显示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实现临床真实场景下的诊疗及抢救过程,弥补临床缺乏实践操作机会的不足,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及临床决策能力。

三、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及改进

(一)使用实时反馈设备保证教学效果

在心肺复苏实习课中,初始操作练习者常常按压深度、频率参差不齐,此外由于胸外按压非常耗费操作者体力,随着按压时间延长,按压深度和频率不达标是初学者培训中的常见问题。为保证留学生培训的效果和均一性,我们将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应用于急诊实习课堂,该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操作者的按压频率、深度、回弹、中断计时等重要监测指标,便于留学生随时自我调整动作达标,教师实时量化监测和评估学生操作,及时做出纠正和指导,确保胸外按压标准深度和频率,有效提升心肺复苏的培训效果。这种反馈装置的使用,在2015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也得到推荐,并已经开始应用于心肺复苏培训,证实有助于达到实时优化的心肺复苏效果。

(二)加强教学监督及效果评估

第4篇: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一、备课方面

1.要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备课理念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创新的互动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所以教师备课时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创造性活动,确保上课时能真正引导学生走进课堂。首先要努力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从教态、语言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高高在上的这种不对等的地位,树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其次,要熟练地驾驭课堂。教师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的转变,实际上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就是导演”,导演要有统揽全局的能力。做到“引”“发”“疏”“导”步步到位。“把握火候,适时收发”。再次,要相信学生。坚信“他们能听懂,他们能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自信,他们才能毫无顾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要设计好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实施“学案教学”

新课程的理念中提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局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而“学案”则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教给学生如何学习,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通过学案尝试解决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讨论、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联想、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二、课堂教学方面

1.关于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为中心,通过发现、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问题式教学的关键是问题设置的是否恰当。在设置问题时应:

(1)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大力加强。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意识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代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讲“二分法”时可做竞猜价格游戏等。

(3)问题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挑战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享受和领略学习取得成功的乐趣。

(4)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

2.关于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似乎是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程序,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就拿来探究是不合适的。但也不能一味不合作,在藏族班,学生基础较差,合作探究困难,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老师索性不探究,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探究意识,也没了探究兴趣。所以必须合理探究,科学探究。我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分组时注意小组学生合理分配

各学习小组要由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家庭背景搭配等各不相同的同学组成,要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取长补短,以四人为宜,全班若干学习小组之间要有可比性。组长轮流当或竞选。初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如教给他怎样组织小组发言,如何在小组内分工,如何处理小组内意见等。需要时,调整小组的座位,更换各成员角色。

(2)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教师不能在学生积极性正浓时中断讨论,这样会严重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学生探究时老师不能游离学生之外或在旁边等待,一定要深入小组中,及时适时点拨、暗示、引导,防止学生开小差,保证探究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01.

[2]陈旭远,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7.

[3]陈旋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问题的研究.高中数学教与学,2008(11).

第5篇: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育;发展问题;优化建议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学科,是与当代科技及发展相结合,依托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化技术,在现代的会计专业中占据着非常核心的地位。这门学科是一种包含计算机和会计知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由于包含着两门学科的知识,就导致了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并且难度明显超过了其他学科,具有相当的深度。为了培养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来将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的人才,要求学生可以在使用财务会计软件时做到快速而高效,掌握软件处理会计的各种数据的能力。但是由于实际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基础较少,所以必然会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拥有许多的问题,对正常的教学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1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1.1教学的目的无法明确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首要的就是教学的目标无法明确,我们可以从各个高校的教学中发现,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校内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专业知识的展示,让学生基本能够对的电算相关软件的进行较为熟悉的操作,继而展开一些相关的实践操作。但是时代不断发展,在经济高速飞涨的今天,单单只是学会使用一种电算化的会计软件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样,传统的教育目的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学校需要开展更多的校外实际操作活动。

1.2教学设施的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可以大致的分成理论和实践两类。理论性的教材主要针对的是基础的教学知识,这方面的教学材料针对的是关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基本技能操作技术的掌握。而实践性的教材耿庆强于实践的训练内容,包括对于各种关于电算化会计的软件的教学。但是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传统的这些教育材料不能很好地跟进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1.3在课程的设置上不能合理满足发展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发展直至今天,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着理论与实践的模式,通过50到80课时的教学计划,主要依据理论和实践课程2:1的比例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实践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且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过程中有时只能教授一些诸如总账、报表的十分基础的原理。再加上实践课程的缺乏,学生对于各种软件的掌握程度十分有限,并不能利用充分的实践来做综合系统的训练,导致学生对于实践的重要性不能很好的意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的技能不能够达到应有的程度。

1.4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直接弊端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很多时候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授利用教学材料作为最主要的参考,以此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特性来进行因材施教,并且由于这样的教学仅仅是一种十分机械的知识传授与讲解,加上一些固定的软件的操作演示,学生不能对此产生很大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很大程度上磨灭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无法很好的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同时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学生知识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主观上的能动性。

1.5教师的本身综合能力不足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刚刚兴起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对于师资力量要求十分严格的学科。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必须要求具有十分强力的教学能力,且由于涉及两门学科交叉,这就要求老师不单单有着完整的财务会计知识,同时也要求其拥有十分完善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够熟练额使用和教学计算机财务软件。但是在现实的情况中,因为计算机技术是一门与时俱进的技术,网络技术和电算化会计系统也是无时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学的内容很容易就会发生过时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学能够跟随时代不断跟新自己的知识,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模式的固化,很对老师的知识在更新能力上无法跟进,且由于很多老师并没有接触过电算化工作的经历,在这方面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且十分复杂学科,很多教师在使用计算机上也有不足。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系统教学。

2针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的优化建议

2.1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相应的课程结构

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是一门更加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科,学生的培养计划更多的应该是关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是学生成为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会计软件的实用人才,就需要加大实训课的课程设置,这就需要增加会计电子计算机化学科的课程,同时也要提高实践课的所占比例,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改为1:1,甚至是改为1:2.而且,也要加强课程中实践课的真实性,添加校外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真实模拟会计工作流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学的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增加被企业更多需求的应收付款、成本和存货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增加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2.2改革教学过程中的模式

会计的教学模式大多也使用的是十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接受和探索两种模式。接受教学的方式是学生跟随教师的教授,通多教师展示的材料中的既定的知识来学习,这种教学的模式具有十分高的教学效率,但是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而探索性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发现知识,这种方式可以更大的俄日杨学生独立性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的发展,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比较花费时间,效率不高。现代的会计电子计算机化教学仍然更多的使用的是接受性的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成果不符合会计电算化对于使用软件操作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的依赖过大,使得不能很好的自己面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提高探索性教学的重要性。

2.3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以学生作为中心

会计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在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的地位,教师与学生是分离的,这不适合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是一门具有十分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应该被放在整个教学的中心位置,通过双向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来代替以前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方法。依据会计事务的真实案例,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是的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参加的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演示模拟真实的事务处理情景,将实践带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分析解决事务的能力。

2.4以就业为依托丰富更多财务软件的教学

根据会计学的教学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很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并是不学校教授的U8财务团建,更多的在使用的是一些诸如速达、金算盘等小型软件,所以,对于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中,软件的教学仍有许多值得调整改进的地方。除了对于用U8软件作为主要的教学以外,应该引进一些新兴的小软件作为额外的教学,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软件在同一事务处理的学习中,这样不单单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软件使用,且可以帮助学生增添创新性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更牢固的基础,还可以对学生自身进行课外自主练习提供帮助。

2.5培养更高素质的会计电子计算机化教学的师资力量

老师永远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师资力量是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能够拥有更高质量的前提。教师首先应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增加自己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跟随时代的步伐,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据此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再者,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财务公司的技术工作人员来为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讲座,使老师可以掌握行业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可以派遣一批教师到先进的高校或者国家进行学习进修,让一些老师进入行业前列的公司调研,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弥补自身实践的经验不足的缺点,也可以认识现代行业发展的情况与前景,及时调整自己日后的教学方式,使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兴的行业变化。

2.6对现存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现在的会计考核凡是最重要的还是应试型的考试,这样的考核办法不能充分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合理评测,因此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在保留原有的考试方式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综合评测,对蹙额生完成综合实践训练的程度进行评分,这样的改革,更能对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核和评测。

3结语

综上所诉,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步伐进行的,当前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来了许多与时代无法适应的问题,本文对此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会计电算化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的会计信息处理方法,是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科,需要的是更加自主独立,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生,所以本文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对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束缚,使得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一批批能够为现代化发展付出贡献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闻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8(4).

[2]宿敏.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6).

第6篇: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近年来深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支持创业教育的帷幕。经过几年的实践,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正式为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15)36号),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具体指导性意见,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指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意识与思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挖掘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相结合,使教育实现从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同时注重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实践教育。

在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各地方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断深化改革,很多高校已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举措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改善。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创业社团、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大学生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构建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机制。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认识不足。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众多高校已经将其列入教育教学改革的范围,但部分高校仍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足的问题。一些高校片面地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参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赛事,认为积极参赛、获奖即是响应国家号召;还有一些高校更把它曲解为对有意创业的少数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以此来促进就业。这些高校均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灵活且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构成机制。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任课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还需要有包括财务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背景,这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各高校在引进人才时都强调高学历和科研能力,很少在创业实践经验方面有所要求。一些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但由于具有跨学科背景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些教师本身就承担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一些高校以学生工作、团委和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为主讲授这类课程,更加缺乏专业性和实践经验。

(三)缺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机制。由于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较为随意,大多局限于对相关比赛的指导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尚未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没有深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与专业教育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全面,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主动性缺乏,很难实现系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四)缺乏系统的创业实践教学机制。由于很多高校尚未形成系统的、完善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没有与专业教育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大多采取课堂教学的模式,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够,导致教育过程中忽略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不能相互支撑,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将不利于毕业生自主创业,不利于创业带动就业。

三、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的建议

(一)成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机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认识关系到此项教育的成功与否。首先要把目标摆正,从顶层设计入手、从校级层面推动教育改革。成立以校领导为首,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诸如“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之类的专门机构,负责课程体系构建、日常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实践教学机制构建及相关平台建设、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的组织和指导等工作;其次在这一机构的统筹管理和运作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全校资源,并使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到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全体大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能得以实现。

(二)创建强有力的实践型师资队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创建一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传授实践知识与经验的强有力的实践型师资队伍。

1、整合校内师资,引进校外力量。首先,在创新创业授课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各高校可以先整合校内师资,创建校内师资库,将具有财务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以及具备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纳入师资库,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各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初步缓解师资力量短缺的局面;其次,学校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的合作,聘请专家、企业家、创业成功者担任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对创新创业团队进行指导,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

2、多举措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一是在聘请校外专家来校授课的同时,对校内师资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方面的培训,增加校内师资的实战经验;二是积极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组织本校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教材,积累教学经验;三是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利用好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平台,积极开拓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三)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

1、各高校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进程中,应该尽快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纳入通识课程的范围,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尽量使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认识到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另一方面开设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例如开设创业实训课程、创新方法课程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的机会和渠道,有利于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搭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各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业活动和项目,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平台并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发现优秀人才和团队,推出成熟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实现成果转化,从而带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7篇: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摘要:作为国家重视教育建设,推动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免费师范生政策自出台以来就收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这种大背景下,提高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技巧,就成为培养免费师范生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呢?在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免费师范生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培养经验,同时在反思培养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不足之处。高等师范院校在探索免费师范生的模式上致力于培养理论加实践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对于提升免费师范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我们一定要从个人素质和学校培养等各个方面多管齐下,同时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注重新教学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教学技巧理论加实践 个人素质学校培养方式

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是高师院校永恒的主题。随着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及实施等。都对免费师范生如何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培养社会上急需的专业教学人才提出了必须解答的问题。基础教育改革最终落实在课堂上。执教的免费师范生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培养,这是不争的实事。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也是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头等大事。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之一,我们就如何提免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做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从师范生自身技巧方面

1、重视课堂教学技能的作用

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对学生而言,系统的知识、能力主要来源于课堂的讲授而获得传承,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便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高师生毕业后将步入中学课堂这块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这些高师生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丰厚的理论知识,通过课堂传授下去。在我们看来:专业素质要提高、专业知识要掌握,课堂教学技能更是应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我们要求免师生要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出去。要求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去驾驭中学课堂。为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让学生们充分的认识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才能调动起学生们主动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2、改革相关教学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过去中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法。学生参与少、被动地听,而且中学课理论性很强,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上真正听课的学生占少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鉴新的教学模式: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先讲必要的理论知识(例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中的基本原则等),然后组织学生观看中学教师的教学实况录像。看完录像后,将学生分小组落实讨论任务,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下次课上由小组代表发表本小组讨论结果,其它小组可发表不同意见,并明确这些结论的依据的理论是什么,实际教学中教师怎样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学生们通过讨论或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后,再回到理论中去寻求依据。这样学生们不再感到理论的枯燥了,而是积极主动的利用所学习的数学教育理论去设计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情景。

3、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

为了适应全面培养实践技能和智慧的需要,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观念。

(1)由狭义教学向广义教学转向:狭义教学以书本为教学对象,以掌握书本知识为核心目的,不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广义教学以教材(书本)、师生交往、各种媒体、日常生活、乡土资源、网络乃至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等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使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完善知识建构,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2)由依赖性教学向独立性教学转向:传统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现代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性的基础上,相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相信学习过程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

(3)由知识性课堂向教育性课堂转变:知识性课堂把教学局限于认知层面,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教育性课堂则把课堂理解为生命成长、人性养育的殿堂,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用经验来激活知识,用思维来建构知识,用情感来丰富知识,用想象来拓展知识,用智慧来批判知识,用心灵来感悟知识。

二、从学校环境建设方面

1、重视顶岗实习支教,构建新的“大学+中小学―理念+实践”的双轨培养模式

对于一名免费师范生来说,通过“顶岗实习支教”的方式。让学生能有效而负责任地参与和开展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和教育研究、协助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同工作在一线的老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传播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多学习实践教学的技巧提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自己从事基础教育的独立工作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整体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新的教学理念有效的传播到一线中学的教师体系里面,同时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说,也加有助于他们将自己的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理念,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2、逐步建立和推广“学习+实践的导师制”,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

目前在高师院校,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即:双轨导师制。双轨导师制是指师范院校教师和实习基地教师共同担任免费师范生导师,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在高师院校的“学习导师”由学校内挑选师德与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实习导师”从来自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本校实习基地的教师中聘任,主要在学生专业学习、学术活动与专业实践活动方面指导学生。他们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并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成为他们教师生涯的启蒙教师,使未来的青年教师乐教懂教会教善教,实现中小学需求动态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协调统一,积极引导未来青年教师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动态,提高他们的从教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

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是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在中国教育不断改进发展的前提下,我们相信以未来的人民教育家为目标的免费师范生,会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刘瑞儒,乌海明,王承博.基于校园网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新模式[J].延安大学学报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

[3]赵海燕.教师实践智慧的消解与生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第8篇: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关于命题,初中的定义是: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高中的定义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这两个定义都不严格.两个定义中使用的“判断”一词,与语文中通常的意义不尽相同.在逻辑学上,它的意义是: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判断有真有假.所以,初中和高中的两个定义在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命题是这样一个语句,这个语句能够判断真假.例如语句“4的平方根是2”,作为一个判断,它是错误的,所以它是命题,是假命题.

2关于“或”、“且”的含义

复合命题“p或q”与“p且q”是用逻辑联结词“或”与“且”联结两个命题p与q,既不能用“或”与“且”去联结两个命题的条件,也不能用它们去联结两个命题的结论.

例1(1)已知p:方程(x-1)(x-2)=0的根是x=1;

q:方程(x-1)(x-2)=0的根是x=2,

写出“p或q”.

(2)p: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q: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写出“p且q”.

错解:(1)p或q:方程(x-1)(x-2)=0的根是x=1或x=2;(2)p且q: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分析:(1)(2)两题中的p、q都是假命题,所以“p或q”、“p且q”也都是假命题,而上述解答中写出的两个命题却都是真命题.错误的原因是:(1)联结了两命题的结论;(2)联结了两命题的条件.

正确的答案是:

(1)p或q:方程(x-1)(x-2)=0的根是x=1或方程(x-1)(x-2)=0的根是x=2.

(2)p且q: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

但是,在不影响命题真值的情况下,又可省略第二个命题的主语,这是符合语言习惯的.

例2已知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写出“p且q”.

解:p且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这个命题中括号内的部分可以省略.

文[1]中“4的平方根是2,或4的平方根是-2”,就不能简写成“4的平方根是2或-2”.

3关于“非”的含义

“非”的含义有下列四条:

3.1“非p”只否定p的结论

“非”就是否定,所以“非p”也叫做命题p的否定,但“非p”之“非”只否定命题的结论,不能否定命题的条件,也不能将条件和结论都否定,这也是“非p”与否命题的区别.所以欲写“非p”应先搞清p的条件与结论.

例3p:有些质数是奇数.写出“非p”.

错解:有些质数不是奇数.

分析:因为p是真命题,所以“非p”应为假命题,上述命题不假,故答案错.错误的原因是对p的条件与结论没有搞清楚.这个命题的条件是“质数”,结论是“有些是奇数”,正确的解法:先将p写成等价形式,质数有些是奇数,“非p”:质数无奇数.

不是用“不”否定“是”,而是用“无”否定“有些是”.

例4p:方程x2-5x+6=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写出“非p”

错解:方程x2-5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分析:命题p的条件是“方程x2-5x+6=0”,结论是“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所以“非p”应否定“有”,而不能否定“相等”,所以“非p”应为:方程x2-5x+6=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2p与“非p”真假必须相反

例5写出例1(2)中命题p的否定“非p”.

错解:非p: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是正方形.

因为p是假命题,“非p”必须是真命题,而上述命题也是假命题,所以上述命题不是“非p”.

正确答案为

“非p”: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都是正方形.

“是”的否定有时为“不是”,有时为“不都是”,要视“是”的含义而定,此例的“是”,其含义是“都是”,故其否定为“不都是”.

3.3“非p”必须包含p的所有对立面转逻辑联结词“非”相当于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假定p与“非p”的结论所确立的集合分别是A、B,则A、B必须满足A∪B=U(全集),A∩B=Ф.“非p”的结论必须包含p的结论的所有对立面.这一点如果不注意,使用反证法证题时就可能发生错误.因为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欲证p为真,可证“非p”为假,如果“非p”不包括p的所有对立面,反证法就站不住脚了.

例6p:方程x2-5x+6=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写出“非p”.(与例4相同)

正像写一个集合的补集必须先搞清全集一样,这个题目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因为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有三种,任何一种的否定都应该包含另外的两种,所以p的对立面是“方程x2-5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或无实根”.但“非p”不能这样写,而写成等价形式:方程x2-5x+6=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4“非p”必须使用否定词语

写“非p”时还要注意,必须使用否定词语对正面叙述的词语进行否定.

例7p:方程x2-5x+6=0有实根.写出“非p”.

错解:方程x2-5x+6=0有虚根.

尽管“虚”是对“实”的否定,但“虚”不是否定词,“方程x2-5x+6=0有虚根”仍是简单命题,正确答案为:方程x2-5x+6=0无实根.

4给定一个复合命题,写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例8指出构成下列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

(1)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0;

(2)4的平方根是2或-2;

(3)方程(x-1)(x-2)=0的根为1或2;

(4)四边相等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解:(1)p:实数的平方可能是正数;

q:实数的平方可能是0.

注:因为实数的平方只有正数或0两种情况,所以由p、q构成的“p或q”中,“可能”一词就可省略而成为“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0”,文[1]中认为它是简单命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同样,后三个小题的答案为:

(2)p:4的平方根可能是2;

q:4的平方根可能是-2

(3)p:方程(x-1)(x-2)=0的一个根是1;

q:方程(x-1)(x-2)=0的一个根是2.

(4)p:四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正方形;

q: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正方形.

在由p、q写“p或q”、“p且q”时,有些词语可以省略,反过来由“p或q”、“p且q”写p、q时,省略的词语必须补上.而由“非p”写p时,必须先搞清“非p”的条件和结论.

结束语:命题的结构问题是很复杂的,中学只研究结构简单的命题,本文的一些观点只是笔者的一点教学体会,不当之处,欢迎同行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第9篇:教学意见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发展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设计的,具有学生基数大、非零起点、专业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要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最终提高计算机理论和应用水平。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有自身需求,我们必须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设立相应的课程体系,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提高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计算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知识、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网络安全等。计算机基础作为全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人数多,水平参差不齐,理解力差别大,教学过程中碰到许多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1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不同,教学难度不同

大一新生入校前生源不同,有的来自较偏远的农村,中学时基本没接触电脑,这类学生

初期使用计算机上手较慢;有的学生来自城市,中学时使用过电脑,这类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有的学生高中时学校没开设计算机课程,计算机的教学基本要从开机教起;有的学生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考入大学,一般的计算机应用完全没问题,有的软件甚至使用的比老师更熟练;有的高中时是理科生,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能较快掌握;有的是文科专业,理解理论时较慢……。这些学生都用一个教学大纲,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导致有基础的学生懒得听,没基础的学生听不懂,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打击。

1.2教学内容落后,实用性不强

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操作系统已经发展到的windows7,课本还是教到

windowsXP,office软件已经到了2007版,但是课本还是在教2003版,很多软件都如此,使得学生看课本没法照做,用时还是得自己摸索,这是对于有基础的学生,但对于没基础的学生完全没法动手。因此学生觉得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没法现学现用,学习动力不足。

1.3课堂讲课和上机脱节

通常计算机基础课程配有上机课,但上课时用多媒体课件讲课,具体操作无法记笔记,

学生上机时等于没听课。很多学生都希望能像职校一样,老师和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做。但是这种做法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只能完全被动地模仿老师的操作,并不适合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几点改进意见

2.1区分文理、科区别对待

通常理科学生无论对理论还是实践都较文科学生强点,因此对于文理科学生需要采用

不同的教学大纲,对于理科专业可以提高难度,引导他们掌握更多较难的理论知识;而对于文科专业,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能够熟练操作电脑,能够用电脑解决问题,学习的侧重点,如Office办公软件及Access等简单的数据库等等,授课时理论知识了解即可,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引导性课程,授课时理论概念要讲解透彻,注意加强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配合实际操作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索计算机其它领域知识,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科学的。

2.2采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课堂操作过程

由于计算机基础有一半是操作课,上课时老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直接通过投影机

把操作投影给学生看,但操作过程一闪而过,学生一看就懂,一做就忘,学生来不及也不可能做笔记。那如何让不会的学生能够学习老师的操作过程并重复自己做就成了操作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采用“屏幕录像”将操作步骤录制下来,放到网上供学生下载使用,这样不会操作的学生能反复观看,反复操作,从而举一反三。

2.3调整课程顺序

通常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先理论后上机,但对于平时只上网聊天、看电影的学生,office

基本没操作过,那讲课时老师操作过程学生就一点基础都没有。笔者适当调整顺序,先布置简单的上机作业让学生熟悉office环境,学生操作过,知道自己欠缺之处,再上理论课讲解,加深印象,再布置较难的较综合的上机题给学生,从而实践到理论,在由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对于office这种完全靠操作才能熟悉的软件的使用深入学生脑海里。

3.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步入大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后期的大学过程中不会因学而无用而苦恼,是每个从事计算机教学老师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笔者仅就教学中碰到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中。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