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教育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特征;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245-01
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也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所以它是一门有着高度独立性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所研究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关于人的思想政治立场和观点问题”,因此要尤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科学精神做武装,“以科学规范和方法去认识、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清楚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特征,才能够有的放矢,找出相应的科学化途径。
思想政治科学化特征表现为:第一,认知真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理性的科学,它所揭示的道理和社会矛盾都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并以宣传真理、发现真理的魅力感召人心,凝聚力量,指导人们进行科学性的认知活动。
第二,实践应用性。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将政治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人们才能够解决好思想政治方面的各种问题,而且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宣传的真理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在实践中继续向前发展。
第三,智力支持性。科学的管理决策以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资料和思想政治保障,同时还可以调节思想舆论和人际关系环境,以保证管理决策方案的顺利实施。这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对管理决策的智力支持性,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也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同样可以带来现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教育必修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学校教育始终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课程要求。通过思想政治的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出坚定的人生信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发展面貌和方向。
第五,知识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基础在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基本理论之外,还综合了心理性、行为学、教育学、管理学及其他社会和自然科学理论,从而成为一门独特的人文社会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是要运用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以科学的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并通过科学的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思想认识科学化
教育事业是实现国家发展的根本事业,担负着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职责。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每一个人都要从思想上进行变革,高举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给人明确指明前进的方向,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对的一脉发展和继承,因此,“坚持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我们要从根本上做到思想认识科学化。
(二)教育理念科学化
理念的科学化才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灵魂所在。要正确认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基本问题,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时代需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的待遇,确立育人无价和科学指导的教育理念,以学促思,以思导行,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人的行为与认知的科学武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内容方法科学化
科学的内容和方法理论体系,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际效果。在新的形势下,要根据新情况和新任务对二者进行不断完善,结合时代特点和发展需要,从思想入手筑牢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并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规范,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思想运动,提高公民爱国主义的思想觉悟,以高昂的主人翁姿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饱满的精神为实现高尚的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
(四)学科建设科学化
关键词: 科学素养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1.刚入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事幼儿园工作的一线教师,主要来自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四种类型培养模式,包括初中三年中专、初中五年大专、高中三年大专,高中四年本科。这些学生入学时就存在自然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见下表。
2.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有学前教学专业的学校普遍意识到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开设了一些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关的课程,比如《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概论》。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些课程的课堂上都不听,有的呼呼大睡,有的玩手机,有的做其他的作业。通过走访学前教育系任课教师,担任和科学类课程相关的老师普遍幸福感低下,上课没有人听。
3.临毕业存在的问题
在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论坛上,中华女子学院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令人震惊:在受访的484名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中,具有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仅为2.3%和3.2%。
对于高中三年大专和高中四年本科学前教育系的学生来说,临毕业时,其仍然存在严重的科学知识误区。例如:不知道“纳米”是什么;认为光速比声速快;认为电子比原子小。通过私下访谈,大部分本科大四和专科大三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有胆怯感与畏惧感。本科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很少有学生主动选择科学领域教学的,通常选择其他领域的教育主题。对于基础更薄弱的初中生情况更糟。可见目前这些“准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难以承担幼儿科学教育之重任。
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1.出身原因
高中生大部分是文科生,高中时就是因为文科优于理科才会选择学文科,初中生情况更严重。在决定报考学前教育时,就是想逃避学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之类“难学”的课程,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不用学这些课程。因此,学生进校以后对于理科课程的“有用性”存在疑问。另外,只有弹、唱、跳、画等艺术类课程内容的印象深植于学生心中,更促使他们淡化自然科学理论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学制原因
在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专业采用的是“3+2”的学制,即首先高中毕业通过三年的大学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然后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教育专业,进行两年的学习与教学实习,再经过严格的考试方能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这样学制下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是社会所需要的“T”型人才。“―”表明幼儿教师不仅具有社会文化基础知识,更具有物理、化学、生物 、天文、科技等方面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可见国外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主要是靠前三年的课程学习积累。目前我国培养模式与国外不同,学前教育专业从高中招收的大部分是文科生,进入大学后进行三年的专科或者四年的本科学习。在此学习期间,这些准幼儿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因为他们的时间更多地花在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技能、各幼儿领域教学法等方面,也就是前面所说的“T”型人才“―”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3.课程原因
自然科学类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来说,本来就以枯燥、难学、无用等名词出现,如果还采用过去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务必使学生越来越对科学课提起不了学习的内驱力。目前学校在开设这些课程时大部分还是采用这种模式,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三、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上面分析的主客观原因,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是自主学习。什么是自主学习呢?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
1.有意识地自主学习科学
要使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学习科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状态。同时科学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学习的兴趣。对幼儿来说,科学教育是在幼儿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学习兴趣的启蒙教育。很难想象,一个自身缺乏科学学习兴趣的老师能激发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需要多方力量的协调和配合。一是学生群体内部寻找管理员利用自媒体手段,在QQ群、微信群里建立各种科学兴趣活动小组,和科学有关的趣味文章及幼儿学习科学知识重要性之类的文章。二是教师群体内部寻找教坛新星把课堂教学趣味化、生动化、形象化,消除学生对科学类知识学习的传统印象。三是校方经常邀请校内外科学类专业的专家学者开设科普讲座,团委积极举办科技文化节,学前教育系进行科技竞赛等。这样通过三方努力科学兴趣的培养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2.积极地自主学习科学
要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科学,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科学探究能力,主动科学探究能力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即“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及“艺术性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探究本能的满足需要在科学领域落实和实现。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进行科学探究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所以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这是学前教育专业目前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幼儿教师必须教会幼儿面对问题时要学会问为什么,并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求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教会幼儿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和科学兴趣一起同样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探究素养”。科学知识懂得再多,没有探究品质和能力,幼儿教师也是不能胜任幼儿科学教育重任的。“探究素养”的培养同样需要多方的协调和配合,一是校方把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实验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放,以便学生观察、学习;二是教师增加科学学习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在各级各类实验室进行,如果有些无法实现也可运用多媒体进行;三是校方可以组织学生到化工厂、制药厂等地进行参观,同时做好科学类实训室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8-03-15.
[2]钟晓.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03-30.
【关键词】幼儿素质教育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9-02
国务院颁布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这就从人的培养角度,真正把幼儿园和中小学纳入一个素质教育系统[1]。《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其中,“全面发展的教育”、“身心和谐发展”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这便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内涵。即幼儿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早期智力的启蒙与开发,还包括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品德的培养与性格的陶冶。它要求我们把教育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方法等的全方位更新。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又称生物科学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3]。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自然界是幼儿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的源泉。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泛滥成灾的选秀活动充斥,几乎社会上的一切都在商业化运作[4],孩子们生活和思维空间也日益狭小,他(她)们被家长牵着穿梭于一个个补习班、技能速成班之间,很少有机会、有时间去看自然界中的蜗牛蠕行、蜘蛛捕食、种子萌发、麻雀吃虫。幼儿阶段是对新事物、新现象、新知识感到新奇的阶段,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想知道,特别是一些自然现象。例如:“为什么有的植物有花,有的植物看不到花,为什么小鸟是从蛋里孵出来的,而我们人则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为什么我是男孩(女孩)”等等。因此幼儿园、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领悟生命科学现象与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积极情感,将幼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下面讨论一下幼儿获取生命科学知识体验的途径。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具有特殊的学习和发展敏感性,对周围的一切具有浓厚的兴趣,敢于幻想,敢于探索[5-6]。由于受经费、管理、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幼儿园不愿将孩子们带到野外去。家人可以带领幼儿亲近大自然,诸如:玩沙土,堆小山、筑城堡、植树、养小猫小狗等,幼儿亲眼见到小动物在自己的照料下成长,他们在体会劳动愉悦的同时,还能同小动物建立起亲善的情感。日常生活中,路上的小草、蝴蝶、蜘蛛,雨后的蚯蚓、蜗牛、西瓜虫等都是幼儿的探索对象,家长要耐心的等待、引导,而不是以“脏了衣服”、“耽误时间”等理由打击他(她)们的探索热情。另外家长也要加强自身的知识修养,了解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些生物学知识。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不耐烦,甚至呵斥孩子,要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进步,体会收获知识的快乐。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初步领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幼儿园是幼儿系统的获取知识、积累社会经验的场所。幼儿园有义务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现象,获取生命科学知识[7],这方面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制作生命科学类录像、PPT课件、FLASH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向幼儿展示。多媒体资料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整地展示一系列事件,比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用“一颗花生种在土里—发芽—施肥—浇水—芽长成植株—植株长高、枝叶变多—开花—结果—一筐花生”这样的一系列图片做成连续的场景,再配以画外音,让幼儿对植物的生长成熟过程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再让他们举些植物、动物生长、成熟的例子,引导幼儿将已有的生命科学知识系统化。
第二种:设立基于幼儿英语、绘画、故事和影视等经验的生物乐园。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探索未知,可以极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请幼儿观看(课堂看或课后看)电影《举起手来》,说说里面出现了哪些植物?哪些动物?玉米属于植物的什么部位?公鸡、母鸡、小鸡的关系?鸡与蝗虫的关系?学学青蛙、鸡、驴、猪等动物的叫声等。一些中、英文故事、诗词等也是展现生物学知识的素材,也可以让幼儿通过绘画来描述自己对某种生物的认识,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的自然观。
第三种:在幼儿园开辟专门的土地,创设供幼儿边操作、边观察的生物角。设在室内的生物角可以种植大蒜、黄豆、绿萝、君子兰、养鱼等;室外的生物角可以种植青菜、西红柿、石榴树、玉米、喇叭花等植物。引导幼儿自己挖土、播种、浇水、观察、记录等,发现植物生长的秘密,获得直接经验。比如可以设计小实验:在一根木棍的两端和中间绑上三颗蚕豆,泡在水中(每天换水),然后让孩子们猜想,全泡在水中的蚕豆、泡了一半的蚕豆和没泡在水中的蚕豆,谁会发芽,谁先发芽,为什么?也可以再设置一个从不换水的蚕豆作为对照。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孩子们会从中受到启发,了解到蚕豆发芽的基本条件和一些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鼓励幼儿介绍和讨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帮助幼儿提升在实验中获得的相关经验,使其体会到科学活动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更大的探究热情。生物角虽然运作成本低,却是幼儿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的一个窗口,可以让幼儿获得最直观的生物知识体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良好情感和生活的态度。
第四种:设计模仿生物行为的小游戏。模仿游戏是幼儿成长必需的游戏,因为它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培养创造力。比如:小鸡、小鸭、小猫、兔子、大象都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物,先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它们的特点:小鸡的嘴是尖尖的;小鸭的嘴是扁扁的,走路时左右摇摆;小猫有胡须,走路轻;兔子有两只长耳朵,蹦跳着走;大象有长鼻子,走路慢悠悠。在节奏明快的音乐声中,让孩子们来模仿这些动物的走路姿势。还可以模仿大猩猩、蛇、袋鼠、乌龟等。模仿游戏轻松有趣,孩子会非常愿意玩。模仿游戏不仅有助于孩子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也促使幼儿更加注意观察小动物,喜爱小动物,促进孩子对生物的认识。
第五种:带领幼儿亲近大自然,教他(她)们认识田野中的五谷杂粮、蔬菜瓜果,教他(她)们欣赏大自然中的秀美风景。比如:春天漫天飞舞的毛茸茸的柳絮和雪花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促使幼儿在玩中学到知识,不断增加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观念。如前所述,到了野外,幼儿多教师少,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疯跑疯玩,教师管理不过来,教学局面难以控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六种:邀请生命科学专业的教师、大学生去朋友们讲生物学故事和科普知识。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觉得有点棘手的问题,如:孩子从哪里来,为什么我是男(女)孩,动物的冬眠等等,可以请有爱心、有耐心的专业人士深入浅出的回答这些问题。比如针对“宝宝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设计故事时可以将母亲的子宫比作宝宝出生前的房子,卵子比作蛋,比作蝌蚪,胎儿在子宫里可以看东西、听声音、分辨味道、打呵欠、伸懒腰、吮吸手指、伸手、踢腿等动作[8]。启示幼儿:“宝宝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宝宝做哪些事情呢?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专业人士对幼儿各式各样的提问更能自如应对,还可以因势利导拓展其它的生物学知识,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家长应该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还能增强幼儿的体魄,养成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幼儿获取生命科学知识体验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游戏、生物角、亲近大自然)会比看书、看图、看录像等方式更吸引小朋友,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略胜一筹;请专业人士解答小朋友们在生物学方面的困惑会比非专业人士更能自如应对,因势利导。但不管哪种途径,在获取生命科学知识体验的过程中,都应遵循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原则,他人只需加以合理有效地引导,帮助幼儿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效的早期生物学体验为幼儿积累大量感性认识成果,使幼儿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通过生物学体验活动,幼儿不断接触新问题,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同时能促进他们了解自然、社会、自我,促进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的发展,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武惠 融生命科学于幼儿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2.王萍 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刘乃华 幼儿生命教育教程编制和实施的行动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许艳 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个案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0.
5.唐敬芬 幼儿科学教育中的生命科学教育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6.佟月华 培养儿童早期科学体验[J]. 济南大学学报,1992, 1:81-85.
7.钟启泉 学习科学:儿童学习的多元解读[J].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35(5):21-28.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 课堂 策略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1教学依据要素分析
1.1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标准要点分析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理念一被提出便引起社会全面轰动,因为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不再是传统教师主体式化学教学,而是学生主体式化学教学,学生在整个高中教学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学生自主化和学生个性化双向发展潜能逐渐被激发,并且使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予以改正,不断加强学习能力,丰富化学学习经验,有效掌握化学课堂学习技巧,完善化学学习方法和化学学习技巧。需要注意的是,新课程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个性发挥和特长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和学生自身动手实践能力。
1.2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学生现状分析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大体背景下,改变学习方法是当务之急,学生通过课堂自主学习,可提高学生自身探索能力和学生自身创新能力。新课程化学教学结构体系中,学生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主体,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至充当引导者,并处于辅助教学位置之上,高中化学教师要自行为学生创造充足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懂得设计化学学习计划。上述因素均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同时也是对学生素质的严格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按照学生个体学习知识特点和相应学习状况等进行合理任务分配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次化学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此种教学模式中来以至真正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1.3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方法要素分析
为了迎合时展需求和高中教学需求,高中化学教师应适时进行职能转变,高中化学教师更应该注重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和化学课堂教学方式,只有加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合理培养才能够衬托出新课程化学教学的课堂时效性和教学合理性。在具体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课堂任务配备可对学生基础化学学习方法加以明确。
2当前我国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和有效教学途径要点分析
2.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高中化学教学
此条重点就是应摒弃传统化学教学中的消极教学思想和消极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结构体系中的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之后进行化学正规式高中化学教学。教师主要任务就是对课堂任务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仔细分配,然后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按照梯度次序进行合理学习排序,以教学内容简易程度为判定标准,综合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学习爱好以及相关学生学习个性等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细则设计,旨在突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特点,高中化学知识化解和高化学知识整合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理应根据高中化学教学特点,创立生动教学情境,科学安排合理设计生动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之后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和好动心理以及好胜心理等适时进行课堂问题设计和课堂活动设计,高中化学教师通过此类学习方式即可有力展现出化学求新教学特点、化学求异教学特点和化学求取教学特点。
2.2以课堂提问为主导的高中化学教学法
新型高中化学教学,其课堂主导者是学生群体,并非高中化学教师,此时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敢于发言、勇于发言,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全过程应分为发现过程、探索过程以及解决过程三种,以便让学生对自身缺点和不足有所熟知,使其及时发现学习质疑点和困惑点。探究化学问题时,学生应发挥出自身能力,树立良好学习品行,养成积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化学课程学习问题为主进行相应组织教学,使得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切身处地地参与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中来。
2.3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教学创造性和教师教学主动性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有效提倡化学教师教学能动性和教学主动性,高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余留充足教学空间给化学教师,化学教师可随机应变,及时发挥出教师自身主观能动性,以至有效激发出教师自身教学设计灵感和激情。化学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过程中不能只侧重与化学课堂知识教学设计,同时也应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和整体实践能力培养,当学生对统一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时,教师应尊重学生观点,在对观点进行证实的基础上,正确的加以鼓励,错误的予以修正。化学学科自身综合性相对较强,化学教师可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之后认真记录,方便日后师生之间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化学知识探讨,并对学生疑惑出给出正确学习方法和思考途径,从而不断拓宽高中学生的基础化学学习事业,拓宽高中学生的学习知识面。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整个结构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发挥出教师原有教学引导作用,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对课堂任务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仔细分配,然后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对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途径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为我国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
[2] 宋秋前.新课程视野下优化教学时效的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4(0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材特点;组织教学;途径
由于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当前,大多教师都普遍认为体育课基本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有些学校则干脆停开体育课。由此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发病率上升。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应试教育的影响,师资、经费缺乏等,但最根本的思想上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同仁商讨。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的常规组织教学。体育课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如:整体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课堂纪律等常规训练。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行动,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种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记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充分地准备。上课开始的组织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利用趣味游戏等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兴奋地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使学生的情绪放松。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的兴趣。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课时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课时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形式,起到巩固和亏大体育课的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外活动要积极投身到学生活动中去,给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尊重你,支持、配合你。坚持“两操两课”活动。课间操、眼保健操,不光要强调学生快速到场做操,而且要不间断地提醒他们,做操不光是为锻炼身体,更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绩。这样学生就慢慢养成了良好的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课间十分钟和课外活动也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指导。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添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养,也有效地巩固率体育教学效果,促使他们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信念。
五、组织教学与管理如何贯穿于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情感氛围 创新意识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向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大量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呢?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认真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力。然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便是实现优化的几个关键因素。
一、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先导。只有对所学学科感兴趣,才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在兴趣驱使下,遨游学科知识的海洋。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教学是第一要因素。那么我们应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呢?
1.教材激趣
语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本质,浓厚的文学性,人文性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兴趣因素。如中学课本中义正辞严的《最后一次讲演》,充满豪情壮美的《沁园春・雪》,低沉而缓慢的《,你在哪里》等文,教师便可指导学生用不同语调去读,结合课文本身的意蕴吸引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油然而生。教师要善于抓住兴趣在教材中存在的感动点,找准切入口,从教材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内容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方法激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变则新,新则趣。教师要根据自身特长、学生实际、教材内容三者的不同,采用新颖多样的教法,如讨论式、启发式、讲座式、角色对话式、情境式、自学式等,改革教法和学法,增强教学艺术的魅力,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营造情感氛围
万物皆有情感在其中。教育是一项最需要感情投入的事业,因为它的主体是活生生、有灵性的人。要让学生在课文所设定的情感氛围中自由呼吸、徜徉,猎取知识,获得理性教育,没有情感因素参与是万万不行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积极、健康、饱满的情感去感染、熏陶学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这情感因素并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师生融洽、和谐的情感关系,更重要的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建构、营造的情感氛围。
1.以文移情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典范之作,文中动人之形象、跌宕起伏之情节、蕴含诗意之情境,常常是最易打动学生的。教师要善于发掘文中情感并移进学生心里,达到与文中情共沉浮的目的。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当学生读了金氏父女悲惨遭遇之后,无不产生怜悯之情,教师再予以点拨:造成金氏父女不幸的元凶是谁?学生明白之后,就会无限仇恨镇关西。这样将文中所流露的情感移入学生自己的情感世界,便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2.以境造情
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依据文章创设目标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使教与学笼罩在一种有利于学生情感迸发的刻意经营的氛围之中。学生在此中,深品细察,任思绪飞舞,任情感随文意流动,乐在其中。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故意造作的“矫情”,它的目的在于:学生在课堂上虽然面对的是普通一本书,但心头涌动的却是波澜起伏的情感。
3.以情激情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牵动着学生的心,尤其是教师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感情变化,极大感染着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重要非常注重感情投入,用自己对事物的各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真切的感情。
4.以理染情
语文教学要抓住情与理的统一。只有对课文理解透了,才会受到感染和教育。许多优秀教师讲课总是“情”、“理”交融,难以隔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自己的情去品味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才会深入理解文意,与作者共奏和谐之乐章。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写起,在平凡中讴歌母亲的伟大,抒发对母亲无限崇敬、怀念和赞美之情,学生理解透了,就会产生与作者同样的情感――爱自己的母亲。
三、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世纪教育的灵魂便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理所当然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那么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呢?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1.树立教学民主观念
民主、平等、自由与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是课堂教学,学生直面老师,往往有拘束之感,缺少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生怕被老师提问。老师要给学生一个宽广的空间,让他们消除紧张,克服惊恐,放开手脚,大胆思维,增强主体意识。
语文课是学生求异思维最活跃的科目。没有唯一,只有多样,要充分发扬课内民主自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2.培养学生各抒己见
一、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近年来,我校在语文学科进行新课改,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要充分上好每节课,教师就要让学生提前明白老师讲课的思路,所以“导学案”便成为联系教师、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在“学教一体化”教学中起着核心作用。别看一份导学案只有一张八开纸的大小,它发挥着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张纸是同一备课组教师集体备课的智慧结晶,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分为提纲导学、合作探究和反馈运用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灵活机动的课前五分钟。
每节课我都会抽出五分钟让学生主宰,第一节预习课前让每个学生到前后黑板上板演每一课的文学常识、生字词语,因为双基教学不可忽视,而且近几年来的中考也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考查。第二节展示课前让每组出一名同学板演本小组在此次展示课上分到的任务。这样,短短的五分钟既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又达到巩固知识增强记忆的效果,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序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动态生成,演绎精彩课堂。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中,往往会有意外的精彩生成。所谓“生成”,就是利用已有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生成性资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面对生成的精彩,教师若能以此为契机,及时捕捉,打破预设,调整利用,那些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点点滴滴,就会呈现出诗一般的美丽。
在实际教学中精彩可生成在“兴奋”时,生成在“平等”中,生成在“机智”里。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不论是以学生为本,还是当课堂情境出现偏离的时候,教师能自信把握,不让它成为“败笔”,这就是教学机智。在预设与生成面前,如果教师没有对“思想”与“机智”的正确认识,就不能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
(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关键词:现代课程观;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1-0019-05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在悄然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也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民主、平等、愉悦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然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然有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对新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现代课程观难以落到实处。
一、现代课程观的内涵
自2001年6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颁布以来,人们对课程、课程观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课程”这一词汇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宋代,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就提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里所说的课程是指“功课”及“进程”。在国外,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95年)一文中,该词是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最为常见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教学程。今天“课程”的内涵要丰富得多,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1]。并从课程的属性、内容、要求及管理等方面,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其中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所以,人们常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科目,认为课程的主要使命是使学生获得知识。
“课程观”是一个看似容易却又难以准确做出回答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或不同释义。郭元祥教授在《课程观的转向》一文指出:“课程观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具体来说,课程观需要回答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结构、课程中人的地位等基本问题。”从国内外学者对课程观的研究来看,其对课程及课程观的阐述的核心内涵不尽相同,且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
在国内,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华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周先进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等对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都有深刻的研究。整合国内学者的观点,多样化的课程定义主要概括为四类:
在国外,现代课程观是一种多元的课程观,强调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其中以美国路易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 E. 多尔(William E. Doll, Jr.)的现代课程观最为引人注目。多尔认为:(1)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透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2)课程应该是形成性的而非预先界定的,不确定的但却有界限的课程,一种探索并不断扩展的网络所构成的课程。
无论国内学者还是国外专家对现代课程的定义都折射出课程的开放性、动态性、过程性和生成性。首先,课程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在特定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教学过程必然是富有创造性,而非预设所能做到的。这就使得课程具有一般性、形成性和创造性。其次,课程的内容也不是单一的。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融合。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种课程动态与生长赋予了课程的生命意义。第三,课程对于教师而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元素,课程与教师的人生阅历、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以及师生所处的独特的教育情景直接相关,教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课程的生成者。
二、学科教学知识――教师不可或缺的知识
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如何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得到落实,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如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课程计划的实施,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课程知识,还应具有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任务,又由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获得[2]的学科教学知识。
1.学科教学知识:一种新兴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是上世纪80年代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中,为强化教师行业标准,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舒尔曼(Schulman),针对当时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缺失,于1986年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舒尔曼认为,教师除了具备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还必须拥有另一种新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即关于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形式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定位于“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知识”的交叉之处,其核心内涵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3],这种转化其实质是智能的“转化”,是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学科教学智能。因此,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益。
2.学科教学知识:教师的核心知识
从教师是职业还是专业之争看教师核心知识的缺失。在世人眼中,律师、医生、工程师都具有一种被人尊重且值得受尊重的学问,他们代表着一门科学和一种技术,是专业技术人才。大学教授也代表着他所讲授的这门学科以及他对这门科学钻研的程度,作为专业也无可厚非。而中小学教师缺乏可资比较的学术声誉,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科学的创造性上来说,都不是一个专家,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这种观念把教师当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储存器”“二传手”“传声筒”,教师知识的全部就是学科知识。因此说教师只是一种职业,而并非像医生、律师及大学教授一样成为一种专业,这就是世人眼中的教师。
造成这种偏差的根本原因是对教师知识的认识不足。舒尔曼认为教师专业知识概括为7个方面,即:①学科知识;②一般教学知识;③课程知识;④学科教学知识;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情境知识;⑦关于教育的目标、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在这些知识中学科教学知识(PCK)处在中心位置,是教师教学所必备的核心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不会随着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知识的获得而自然形成,它带有明显的个体性、情境性、实践性和建构性,是教师对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等四个构成因素的综合理解[4],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一种特殊整合。学科教学知识融合了多种知识因素,有学者以科学课为例,构建并绘制了学科教学知识的“金字塔形层级模型”(图1)。
该图是学科教学知识“金字塔形层级模型”的侧视图,在与之对应的俯视图中,学科教学知识居于中心,其他知识居于周围,而4个层级则呈现为自外至内的4个圈。此模型清晰地表明了处于塔顶的学科教学知识与各种相关知识的重叠关系,并凸显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知识地位。
三、现代课程视域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途径和方法
1.开展在职培训,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系统建构
学科教学知识的可传递性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系统建构奠定了基础。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个体性、缄默性与建构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不可能从他人那里完全“照搬”或“移植”过来。但这并不等于全盘否定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可传递性,学科教学知识也具有“准个别性”和“公共性”[5]的特点。
教学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必然存在“准个别”的特征,[6]模仿和借鉴即是这种特征的具体体现。对于新手教师而言,学习借鉴是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叶澜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明确指出:初任教师多是通过个人“试误”,独自应对“现实的冲击”,这种“单个”的形式,可能造成初任教师对教学产生一种“畸形”的、窄化的理解,并对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做出错误的诠释。因此,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要学会模仿与借鉴,开展观摩、研修,向同仁学习,向名师和专家学习,从中习得知识与养分,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系统建构。
学科教学知识的阶段性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系统建构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范式。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教师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不同,与之相匹配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与建构呈现出阶段性特征。(1)专业适应期。这一时期,青年教师都面临着角色转型,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过程。从过去的怎样学转变为如何教。这时主要关注基本的教学常规问题,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编写教学案,如何上好课,如何将知识讲清楚,如何进行个别辅导,如何布置与批改作业,如何查“漏”补“缺”,如何对学生进行测试评价等,其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师来说,他们更多的是用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来建构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而很少利用所学的教育理论来研究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经过自己消化,再转化成学生的真知,而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策略性知识、环境性知识则更是鲜有涉猎。(2)专业成长期。这一时期教师的专业得到快速的成长,认知深度在增加,对一些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对自己的教学不再满足于“教会”,而在全力追求“会教”,力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研究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教学中不再把学生看作是纯粹的知识接受者,学生是知识生成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不再强调“灌”,而注重对学生的“导”。同时,教师的知识观念也在发生积极的转变,能够从课程的角度整体关注学科知识体系和架构,对知识的动态性、生长性及主体性等有一定的个性化理解。因此本阶段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也由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的融合转向以“关于学生的知识”为主体的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的新融合,[7]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些知识产生质的变化。(3)专业成熟期。这一时期,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长足的发展,学会利用各种教学规律,把握教学“窍门”,能够熟练地处理好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课堂教学驾轻就熟,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更多的是从整体的、全面的角度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对知识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某个模块、章节或单元,而是从学科的视角去理解知识,知识教学也不再是“会教”,而是注重学生的“会学”,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学会分析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元认知能力。所以本阶段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更加全面。即教师不仅融入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及关于学生的知识,更有情景知识、环境知识、评价知识、课程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和课堂管理知识。
可以利用学科教学知识的可传递性的基本特征,针对不同时期的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以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系统建构。
2.坚持实践研究,达成学科教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学科教学知识是实践性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以实践为本体的知识领域,它所关注的是学科知识如何得以有效地传递和转化,是一种能指导教师制定教学决策、开展教学实践的知识,是以学科教学为存在立场的实践形态的知识[8]。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课堂教学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熟练和生成的有效途径,实践性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主要通过应用实践性知识来实现对教学的解读和建构。
如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中,如何深化结构理论与物质性质的辩证关系,探索人类研究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从微观角度揭示物质组成的奥秘,从宏观层面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概念和理论。如在CH4分子和SO42-离子中,以C原子、S原子为中心原子核外电子分布趋于球形对称分布的特点,使得CH4分子和SO42-离子以电性分布的均匀性、对称性以及化学性质稳定性,故稀硫酸没有强氧化性,而浓硫酸是以分子形式存在,分子也不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在反应中它有趋于稳定的趋势,表现为强氧化性。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单质,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硫是一种多原子组成的非极性分子,水是一种极性分子,酒精分子中既有极性基团(羟基),又有非极性基团(烃基),而二硫化碳则是一种典型的非极性分子,分子结构相似的溶质和溶剂相互之间易于溶解(相似相溶原理),这就不难理解硫的溶解性规律。金刚石与晶体硅就像一对孪生弟兄,都有较大的硬度,较高的熔点,不溶于一般的溶剂,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每个原子都和4个相同的原子形成共价单键,并向外延伸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它们同属原子晶体。SiO2与CO2则形同质异,SiO2硬度大,熔点高,不溶于一般溶剂,而CO2硬度小,熔点低,可溶于水,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它们晶体类型不同。正是这种原子在空间的排布,决定了分子的几何形状及其所具有的宏观性质。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强烈地影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所以,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如果变换研究的视角,就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微观粒子。这就揭示了物质结构反映物质内部各元素原子的秩序,原子的联接方式和顺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从本质上把握“构、性”关系。
学科教学知识是生成性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识个体与外在情景交互作用而建构出的产物。科克伦(Cochran)等学者认为,知识是静态的,认识过程是动态的,所以学科教学知识应是教师对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理解,始终处于连续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教师能够依据自己的理解为学科中的特定内容创造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中生成,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也在教学实践中日臻完善。
3.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自我建构
学科教学知识始终处于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主动建构和不断的反思,是教师个体在已有的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将学生的知识、教学环境知识等多种知识有机整合和创新的探究过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也正是教师在这种摸索探究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锤炼而成。
学科教学知识的个体性特征决定了教师需要在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个人对于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知识及环境知识的综合理解而逐渐形成的,这种理解已经加入了教师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他们对课程的认知。所以,学科教学知识在本质上并非独立的客观知识,而是在一定教育理念主导下经由教师总结反思而形成的有关学科教学的“观念化知识”。[9]
随着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教师的知识不再是单纯地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更加注重教师知识的发展与反思。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Posner)认为:“没有内在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因此,在教师知识建构中要强化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来理解知识、建构知识,在反思中理解学生、认识学生,在反思中认识自己,形成自己的体验。
教学反思是多元的。如:(1)对教学形式的反思就有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行动中反思是个体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对与以往经验不符合、未曾预料的问题情景的重新建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进行中所做出的直觉性反思和判断,以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行动后反思是个体对已经发生的行为过程的回顾性思考,通过考察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重构自己的理解,重新激活个人的智慧,在活动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超越自己已有信息以外的信息,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后所作的反思判断。(2)对认知主体的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认知的质量和能力的提高为评价标准的,教学的优劣不是看你教了什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收获了什么,在那些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对认知主体的反思首先应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着力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奠定了新的认知基础。其次,是要反思学生的学力,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教学。第三,要学会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与反思。要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及教学活动安排等方面,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另外,对“教学理论”“教学关系”“教师群体”“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等方面反思,都是实现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自我建构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
[2]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及其发展[J].化学教育,2012(6).
[3]徐建强.聚焦学科教学知识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J].教学参考(中学版),2010(12).
[4]杨彩霞.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6(1).
关键词:学科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的基础是培养文化素质,核心思想是做人,内涵是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主要途径是学科教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责无旁贷。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寓素质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做人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良好的文化修养,富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爱心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教师诚挚的爱,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爱心,使学生心情舒畅,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使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爱、欢乐兴奋﹔使学生在爱心中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取得惊人的进步。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理有阳光。”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里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安徽的一位中学老师,在惩罚学生的时候,让学生用小刀刮自己的脸,直到鲜血淋漓。还有一件更让人触目惊心的事,某地一小学有个小学生偷了同学的东西,老师用尖刀在这位学生的脸上刻了一个“贼”字。诸如此类缺乏爱心得做法,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爱心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教师一定要爱护学生。
其次,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偏重于传授知识,忽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道:“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国古代也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名言,因此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广泛阅读,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新知识,保持对时代的敏锐、对生活的新鲜感以及思维的张力,并把这种新鲜感带进课堂,融入讲授过程中,传递给学生,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诱发学生思考、分析、发言、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以往教师的满堂灌。如,在讲孟子的文章时,有这样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腹,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同学们理解了这段话的含义后,让大家结合现实谈自己的感受,一个人如要成大器,是否如孟子所说,必须经得起苦难,受得住磨练?有的同学提出“逆境出人才”的观点,并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实例来旁征博引,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教育家海伦凯乐,音乐家贝多芬等。还有的同学提出,在现代社会,“成功是成功之母”,顺境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等,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这样,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使人际交往日益频繁。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现代社会中,采用书面语的比例大约只有10%,采用口语的比例竟高达90%。可以说,口语已成为人类语言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最便捷的工具。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优美的课文,要求必须读得准确流利,能达意,有感情。
2、大胆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课堂即兴演讲,每次每人2─3分钟,当场给每个学生打分,并由学生或教师点评。
4、讲述自己阅读过的、感受最深的文章的内容,或者是成语故事。(要求同学们充分利用阅览室,读书看报,寻找素材,做好准备。每次讲完课文之后,留一会空余时间,让1到2名同学轮流讲述)这种做法,行之有效。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口语表达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明显的提高。避免了“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里有,嘴里倒不出来。”
二、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做人能力
语文教材精选了古今优秀文学作品,作为“人学”、“心学”的文学作品,以其可读性和感染性,在点点滴滴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提升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以及做人的能力。它的效果和抽象说教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的人性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首先,培养学生的良知。著名的道德学家赛缪尔 斯迈而斯曾经指出“一个人没有良知,他就没有做人的资格,他将做不了任何事情,哪怕他身居高位,名声显赫,也是品行恶劣的人渣”。 良知能使一个人坚定地站立起来,能摆脱自己的激情和控制自己的欲望,使人的行为规范化、合理化,符合他所属的社会或群体的利益。
其次,培养学生的爱心。“爱”能使人美丽,使人愉悦,使生活变得美好﹔爱也能给人力量,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但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有一颗博爱之心的人才能拥有。正如古人所言:“爱人,人恒爱之”。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怀揣一颗“爱心”走上社会,才有可能得到他人的“爱”、社会的“爱”,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展示才华的机会,实现其人生价值。
第三,培养学生学会宽容。宽容是人的一种高尚的品格,是做人的一种风度和境界。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能使人心灵有回旋的余地。宽容的人能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与人成功地合作,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学会宽容,能保持一份好心情,给别人机会同时也给自己创造机会,使自己被社会或群体所接受,使自己拥有发挥专长和能力的舞台。正如古人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崇尚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讲究双赢或者全赢,企求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工作关系,认同家和万事兴,团结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