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草原生态恢复治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境内天然优质草场集中连片分布,地势平缓,水源丰足,是青海最美的草原之一,也是全省乃至全国生态保护较为优良的牧场之一。特殊的地理区位、高寒高海拔气候条件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使得这里的空气、水体、土壤等都未受到污染,独特的自然环境及生产条件为发展草原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受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草原畜牧业也存在众多问题,直接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将对果洛州草原畜牧业提出现实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加大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宣传力度
全面推进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文件精神,切实维护草原生态安全,以促进农牧民增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宣传过程中结合实施培训项目,科技“三农”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丰富的学习推广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全面宣传草原生态补充奖励政策、国家惠民政策,草原生态责任感在全社会形成,草原保护和建设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氛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贴政策,合理放牧,促进草原生态恢复,实行草地畜牧平衡,促进草原保护,改造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长期保护。改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减少草原压力。
2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农牧业生产模式
牧草种植是发展草原畜牧业中最基本的环节,也是实现采样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必须狠抓发展生态畜牧业,继续挖掘草原畜牧业发展潜力,增加草场的供应量,运用科学管理现代科技,重视保护和改善草原植被,在加快人造草原建设的前提下,增加草原饲草供应,同时大力发展食草动物及禽类。按照当地条件改变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实现草畜的良性循环。在充分利用农作物和畜牧副产品的同时,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3规范草原承包,推进草畜平衡
结合草原普查工作,认真加强基本草原规划和草原合同责任制管理,对尚未落实草原合同管理,尽快实施落实到户,明确草原承包商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承包面积、补贴面积与实际情况一致,明确承包商实施草畜平衡和保护草原生态义务和责任。实行联户承包草原,明确成员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严格执行畜牧计划年度减畜计划,明确畜禽减产数量、减畜时间,确保草畜平衡任务的实现。
4因地制宜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畜牧业的良好发展是广大人民的期望,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草原特点,实行不同的保护和管理方案,使草原生态平衡发展。积极建设草原生态,结合自然恢复和工程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促进牧民保护草原的正确方式,在草原围栏施工中进行合理科学的布局,合理地建设栅栏,以促进草原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牧场放牧制度管理,向全体牧民宣传科学放牧和科学利用草原的相关知识。在拥有良好的水源的草原地区建造人工饲料基地,使牧民能够确保牲畜饲料供应充足。并不断完善现有的草原保护措施,确保荒废的草原得以恢复。
5制定合理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制度
要大力实施草畜平衡及禁牧等相关草原保护政策,加强草原合同制规范管理,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使牧民做到不在禁牧区放牧。落实草原承包户激励制度,全面落实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政策,抓好牧民管理工作,对积极落实保护的户主给予激励和补贴,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落实,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良好。通过各种激励促进措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草原不断发展,提高草地产业发展,大力推广禁牧围栏建设,促进果洛州草原畜牧业实现良性可持续性发展。
6引导牧民转产,减轻草原压力
有计划地逐渐扩大草原生态功能,发挥独特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打造魅力草原特色精品旅游项目,通过有效的扶持政策支持牧家乐、自驾游营地等旅游服务业发展,引导牧民参与服务业、旅游业和旅游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促进草原旅游产业发展。引导牧民开发现有的旅游资源,改变传统的放牧生活方式,加强对牧民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引导牧民转产转业和增收致富。同时大力扶持有条件的牧民售畜减畜、转包牧场,从事其他产业。
7着力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和发展
一、采取措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内蒙古坚持不懈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启动生态文明制度多项改革,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一)明确定位、制定目标
为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全国大局,立足区情实际,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其中,在发展定位中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3年,自治区政府印发《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13-2020年)》,力争到2020年,全区森林、草原、湿地、农业等四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城市和荒漠生态系统明显好转,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逐步形成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健康的文明体系,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架构初步成型。
(二)注重改革、建章立制
2014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本着“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全面启动了93项制度建设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系统完整和相对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责任管理体制五大制度体系,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确保把祖国北部边疆生态文明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三)加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力度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陆续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范围涉及我区90%以上的旗县区,特别是十以来(2013-2014年)共投入中央生态建设资金203.6亿元,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4亿亩。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区生态环境呈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的良好局面。
(四)倡导社会参与,唤起公众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引导公众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政府带头、社会群体、公民广泛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气,企业、军队与地方共同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活动,广大群众通过投劳、参加工程管护等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工程建设,为我区生态保护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成果初现、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逐渐显现。
(一) 防沙治沙效果显著,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减少
据国家连续几次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已呈缩减态势。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重点治理的五大沙地等区域林草植被盖度增幅较大,生态明显改善。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整体逆转态势。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400公里、宽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和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锁边林带,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向腹地推进1-10公里。
(二)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林业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据2013年内蒙古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区森林面积3.73亿亩,活立木蓄积14.8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03%,同2008年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比较均有大幅提高,其中,森林面积净增1822万亩,占全国同期增加的9.93%;森林蓄积净增1.68亿立方米,占全国同期增加的9.47%;森林覆盖率提高1.03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通过工程建设,林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8.05亿吨,其中,五大沙漠、五大沙地及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2632.05万吨,年防风固沙量15.92亿吨,年滞尘量709.53万吨。
(三)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缓解,项目区明显好转
内蒙古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3.6%,与本世纪初相比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地上生物量和草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已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好水平。禁牧、休牧实施力度较大的中西部地区草原生态趋于好转,全区草原生态处于退化趋缓、局部好转的恢复起步阶段。
(四)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近十多年来,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全区水土流失治理以每年650万亩的速度递增,全区目前已实施综合治理的小流域1000多条,减少入黄河泥沙1.1亿吨。项目区水、旱、风沙灾害明显减少,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成
经努力,初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体系。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2207.4万亩,占全区湿地总面积的24.6%。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和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面积同本世纪初相比增加了2600万亩。
(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工作推进顺利
编制印发了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意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水权转让试点实施方案等改革和制度建设文件;制定完成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操作工作方案;启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26个旗县市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试点;组建了自治区水权收储转让中心。
三、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我区生态环境总体而言仍十分脆弱,恢复生态良性发展压力较大。
(一)生态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的占36.7%,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61.2%,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沙化沙害、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全区开展的各项生态工程累计治理面积约4.9亿亩,仅占亟需治理面积的44%,未治理的区域面积仍然较大,大多在远山大漠,地理条件和环境更加恶劣,治理的难度增加。
(二)沙害突出、威胁严重
内蒙古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全区沙化土地面积有42万平方公里。多年来由于干旱少雨,流动沙丘加剧,沙害蔓延,直接威胁着河流、湖泊、交通要道、农田和城市。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8-10米的速度不断东侵南移,在黄河以东形成沙丘,每年有近1.8亿吨泥沙侵入黄河;阿拉善盟境内的三大沙漠有握手之势,是沙尘暴的主要源头;呼伦贝尔沙地不断侵吞着草场和湖泊,是全区沙化速度最快的沙地之一。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先行先试的一些创新性工作中,存在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不足问题。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例,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在理论基础、指标含义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争议,如自然资源的负债如何理解、怎样估值、森林草原的生态价值如何计算等,这直接影响了编表工作的科学性。一些统计数据,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如树木的年度生长变化等,需要借助卫星遥感等专业设备,技术支持不足。
四、加大工作力度,实现生态文明美好愿景
为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视察我区重要讲话精神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部署落到实处,早日在我区实现生态文明美好愿景,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着力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力度
深入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防护林五期、退牧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确保每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l000万亩以上、草原建设面积4000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50万亩,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达到23%,活力木蓄积量达到16亿立方米;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8%,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4个百分点,全区生态状况进一步好转。
(二)全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按照《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文件与规划中关于我区防沙治沙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大我区五大沙漠、五大沙地治理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6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同时,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探索通过大规模发展沙产业,达到生态治理、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致富的防沙治沙新模式。
(三)继续加快生态制度建设步伐
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责任管理体制等方面继续全面推进93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按照考察我区时提出的“先行先试”要求,着力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完成生态文明制度各项改革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实施草原补奖机制是国家加大草原保护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区草原保护、牧区发展、牧民增收尤为重要。补奖机制实施4年来,我区已有4.5亿亩天然草原落实了禁牧政策,5.7亿亩天然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制度,有力推动了我区“保生态、保收入、保稳定、保供给”目标的实现。目前,草原补奖一期即将到期,为确保草原补奖机制更好地发挥效益,我区将积极协调国家将草原补奖政策作为一项长期强牧惠牧政策持续下去,形成稳定健全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长期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已危及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是重要的农业资源。虽然我国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区域分布不均、资源匹配度差,长期的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已经危及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说,迫切需要合理降低开发强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划》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最严格的管控,减少人为扰动,增强耕地草原河湖的自然循环恢复能力。考虑到当前不同资源的自然特性和在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规划》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和重点环节,分类指导、明确路径。
现阶段,耕地的首要功能仍是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其休养生息以“养”“退”“休”“轮”“控”为主要措施,即通过耕地养护、退耕还林还草、休耕、轮作、污染防控治理,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草原生态欠账较多,应更多发挥生态功能,其休养生息以“禁”“休”“轮”“种”为主要措施,即通过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人工种草,推动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草畜平衡、维护草原生态安全。
我国水资源相对紧缺,降低河湖开发强度难以一步到位,其休养生息以“治”“保”“还”“减”“护”为主要措施,即通过治理重点河湖、保障生态用水、退还合理生态空间、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推进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十三五”试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要得到遏制
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规划》将实施期限确定为2016~2030年,其中,“十三五”期间以试点示范为主,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突出问题,探索有效模式,总结成功经验;后10年根据试点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再全面展开。
《规划》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确保耕地草原数量,有效恢复河湖生态空间,稳定湿地面积,稳步提高耕地质量,耕地草原河湖生态功能初步改善,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总体得到遏制,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基本建立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政策与技术支撑体系,改变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到2030年,耕地草原河湖资源利用与养护全面步入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建立完善的资源休养生息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加大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力度,强调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从形成长效机制的角度,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制度安排。
环保部生态司副司长阎奋民介绍,下一步,环保部将联合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2010年到2015年的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通过健全监测网络、开展调查评估,以及成果的应用,将为耕地、草原和河湖休养生息各项措施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对涉及耕地、草原、河湖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进行查处。
退耕休耕减产粮食最多1500万吨/年,对供给影响不大
据目标测算,“十三五”期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按退减耕地面积7500万亩、每亩平均产出150公斤粮食来计算,预计最高年份减产粮食大约是1125万吨;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按600万亩、单产400公斤粮食来计算,预计最高的年份减产粮食是240万吨;退田还湖还湿试点任务实施以后,退减的耕地面积不超过200万亩,按照每亩产出600公斤粮食来计算,预计最高年份减产粮食是120万吨。
吴晓说,退耕休耕对粮食减产的影响最高年份是1500万吨。但这低于近年来粮食平均产量的2.5%,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不大,处于可控范围内。这是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裕,是实施规划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水土保持 预防保护 措施
我国水土保持法中明确规定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策略,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也是我国长期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总结。然而在目前的国土资源利用机制下,实现预防保护之路仍很漫长。现就如何做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进行探讨。
1、保护原生态植被
1.1在综合治理中注重保护原生态植被
原生态植被,是在大自然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与土壤基质、天然降雨形成了自然和谐的关系。若区域降水增加,则植被生长旺盛,演化进化加快,植被保护地表功能增强;若区域降水较少,则植被生长放缓,甚至停止演化进化,较少耗水,仍然能很好地保护地表基质。因此,在对某区域进行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时,若因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低于该区域的土壤允许流失量,则应采取保护措施,促进原生态植被自然修复、演替、进化,而不应再采取人工植树种草措施。
1.2在开发建设中尽量避让或保护原生态植被,依据《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原生态植被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一旦破坏则极难恢复,甚至不可能恢复。如黄河源区砾质丘陵草甸草原,草甸生长在沙砾基质上,是一种自然原生态植被。这种植被一旦被破坏一小块,出露的沙砾在太阳照射下,温度可升至60~70℃,周围的植被会被烤死,出露的沙砾面积会迅速扩展,毁坏草地。原生态植被,尤其是河源区、饮用水源区的原生态植被,长期演化形成不易,开发建设中必须避让和保护。
2、用经济杠杆保护土壤植被生态环境
2.1推行土壤植被资源有偿使用
土壤植被生态资源利用的不经济性,助长了人们对其的过度开发利用,甚至是恶性开发利用2-3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已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项目内土石方挖填尽量平衡,但是实际中都是就近取土石,就近弃土渣。如此不珍惜土壤植被资源的行为,只是因为项目内部土石方平衡费用高,就地取、弃土石成本低。如果针对施工单位就近取土石的行为征收一定的土壤植被费(税),使其成本高于工程内部挖填土石方平衡运输费用,则施工者必定会充分利用工程内部土壤植被资源,尽量实现内部挖填土石方平衡。这就会减少土石方开挖和废弃的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土壤植被资源。
2.2加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力度
《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这一规定为加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力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之前,依据《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征收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一是标准较低,很难起到调节土壤植被使用不经济性的作用;二是法律依据不是很充分,很多开发建设项目拒绝缴纳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3、实施生态保护工程
在生态脆弱区、预防保护区,当地要增加政策性经济补偿,减少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逐步实现生态移民和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建设期间应按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确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开展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应依据工程环境影响程度、范围、影响要素,对需要监测的环境要素,提出监测点位布设、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及数据处理等要求。
3.1生态自然修复工程
生态自然修复工程是利用大自然生态平衡、进化演替的功能,在适当的人工保护下,逐步恢复某一区域生态系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措施。一些生态比较良好的区域,如三江源区、黄河一级支流三川河上游次生林区、六盘山子午岭边缘次生林区等,应当实施生态自然修复工程。这些区域植被虽然良好,但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已经使生态系统出现了退化现象,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强度和面积都在增加。国家应当在类似区域限制人类活动,开展轮封轮牧、禁牧养草、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最终实施生态自然修复。一些生态脆弱区,人口稀少,干旱少雨,人工治理难度大、工程量大,一时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还不能顾及到,国家可采取生态移民后,限制人类活动扰动,实施生态自然修复工程。
3.2退耕还林草工程
退耕还林草工程自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程度,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退耕还林(草)对农户的直补政策(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以天然林保护、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和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草)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试点示范,通过示范带动,稳步推进,将退耕还林草政策在我国生态脆弱地区、预防保护区逐步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4、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管护巡查
4.1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
水土保持法对土壤植被资源保护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大型生产建设活动重主体工程建设、轻水土植被资源保护与重建,小型生产建设活动基本没有水土资源保护与重建的事实是存在的。因此,还需要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规范全社会的开发利用行为。目前,实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水土保持督察、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制度正是保证开发建设活动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重要举措。
4.2加强水土保持管护巡查
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往往是落后、贫困地区。为此,一方面要通过生态移民将贫困居民移出生态脆弱区,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水土植被资源的干扰;另一方面,要对江河源区、饮用水源区、生态自然修复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加强管护巡查,建立专职管护队伍巡查保护区;树立保护区警示牌,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查处破坏水土植被资源的违法行为。
5、结束语
本文中主要针对水土保持的预防性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针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预防,一方面,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另外一方面为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达.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防治措施[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9(01)
生态学家方精云有一个宏伟而颇具诗意的设想:把90%以上的草地都“圈”起来养着,只开垦剩下不足10%的耕地,种出优质的饲草,一方面喂饱牛羊,进而丰富人们餐桌上的肉类食物;另一方面保护绝大部分的天然草地,或能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并非痴人说梦。这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植物所所长已经将这一想法写成报告,呈交国务院。在报告中,方精云率先提出“草牧业”――即在传统畜牧业和草业基础上提升的现代化生态草畜产业的理念。他希望通过这一理念的计划实施,从根本上回答“要生产效益还是要生态文明”这一难题,解决草畜矛盾问题。
如今,这个被称作“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的解决方案,已经在呼伦贝尔落地:由方精云领衔的中科院22个研究所、近200名科研人员,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提供的上万亩草地上研发实践,科研国家队和农业国家队联手,共同开垦着这块位于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农业结构试验田。
警钟敲响 :约90%的草地在日益退化
事实上,方精云提出这一设想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大命题,即关乎民以食为天的农业结构问题。
根据统计,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攀升,至2015年已实现了“十二连增”,粮食总产量从4.3亿吨/年增长至6.2亿吨/年,增长了44%。
然而,粮食“十二连增”背后的社会经济问题却日益凸显。方精云说:一是国产粮成本居高不下,进口粮不断增加;二是粮食库存超负荷,难以消化;三是粮价下跌,种粮户收入减少;四是养殖需求攀升,饲料用粮缺口增加;五是劳动密集、资源粗放的粮食生产不可持续。
以“养殖需求增加,饲料用粮不足”为例,方精云说,由于国内的粮食生产主要面向居民口粮,因此,尽管粮食不断增产,饲料用粮仍面临着巨大缺口,已出现了将粮食作物用作饲料的情况。
换句话说,给人吃的“口粮”够了,但给牲口吃的“饲粮”还远远不够,而后者则影响着给人吃的牛肉和羊肉。“现在基本不缺口粮,但老百姓对肉类食物,尤其是优质肉类食物的需求还很旺盛。”方精云说。
他介绍,国内粮食生产的高成本显著提升了饲料的价格,饲料行业大量进口饲料玉米、苜蓿干草以及干酒糟等玉米替代原料,进一步抑制了库存粮食的消化。
从深层次来看,这些问题是我国农业结构长期失衡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草产业,则是缺乏草产业体系,畜牧业发展水平低下。方精云列举了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是,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种植业,畜牧业发展水平不高,仅占农业总产值30%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均占5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没有形成草产业体系。发达国家的集约化人工草地和饲料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0%-40%,而我国不足5%,只能依赖于农区的粮食发展畜牧业。
第二组数据是,我国拥有草原、草甸、草丛等各类草地约60亿亩,占国土面积42%,理应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科学合理的草地管理体系,草业甚至没有被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
由于不合理利用,草地退化严重,载畜量不断下降。据统计,我国约90%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方精云说,要改变这些问题,必须转变思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优化。而要解决我国饲草料短缺的问题,必须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建设集约化人工草地,增加饲草在种植业中的比重。
科学与技术在草原上齐飞
草牧业理念应运而生。方精云介绍,2010年以前,他所在的中科院植物所便开展了大量的草地基础研究和小面积的试验示范,对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测算。
草牧业是以草(牧草或饲草)为基础的畜牧业,可以粗略地理解成是草业和畜牧业的合成词。从生产功能上讲,草是牧的物质基础,牧是草的出口;从生态学角度讲,草牧业在强调草地生态与草产业的同时,更关注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
2015年3月,呼伦贝尔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启动。自此,一系列与此相关的科学与技术开始在草原上崭露头角。
在试验区,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昆虫病毒学研究组组长秦启联正在特泥河农场上放飞一台无人机,其中携带的赤眼蜂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面积最大的天敌生物农药。
在数十公里之外的呼伦贝尔农垦总部,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王儒敬则展示着其牵头研制的农牧业生产指挥决策管理系统,这一系统被称作整个试验田的“指挥官”――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检测等手段,针对不同地块“对症下药”。他介绍,该系统将根据采集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气象记录、表层土壤肥力分布、土壤墒情、作物病虫害、作物长势等农业大数据,有针对性地给地块“开处方”,做到精准施肥,精准应对病虫害,科学规划作物种植规模、比例和分布等。
期待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为科学家,潘庆民却有着诗人一般的人文关怀,在整个试验区的任务分工中,这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负责的是“天然草恢复与合理利用板块”,即通过科技手段,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他说,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但“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原因很简单,草原牧区仍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掠夺式草地畜牧业经营模式。其特点是:放牧场连年超载放牧,打草场连年刈割,片面追求草地的生产功能,忽视其生态功能,不断地从草原上索取而没有回补。
如此,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出现了问题,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显著地削弱了草原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冬春时节,雪大的年份往往就演变成“白灾”,雪小的年份就会发生“黑灾”。
潘庆民开的“药方”是“一休、二轮、三调、四补”。一休是指季节性休牧,主要包括春季休牧和秋季休牧。他说,春季休牧是让牧草能够很好地返青,进入快速生长期,秋季休牧是让牧草能够大量结出果实,种子能够入土,以补充土壤种子库。二轮是指放牧场的牧刈轮替和打草场的分区轮刈。三调和四补是草地恢复和改良的集成技术。根据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的结果,通过一个生长季的改良,草地生产力由46公斤/亩提高到161公斤/亩,优质牧草羊草的比例由10%提高到50%-80%。
青海地处三江源头,世称“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功能和地位极其重要,但同时也是生态系统极为敏感脆弱的地区。因此,绿色发展既是青海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担起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在履行好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同时,紧紧把握绿色发展机遇,以绿色发展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理念提升 夯实绿色发展认同基础
理念决定行动,世纪初以来,青海之所以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重大成效,首先取决于生态立省理念的确立和强化,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对生态责任和绿色优势,青海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有深刻的认识,不断巩固和强化生态立省战略,在理念革新、制度设计、功能布局、工程推进等方面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省委2007年12月青海提出“生态立省”,2012年5月青海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青海的生态工作,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通过认真学批示和系列讲话精神,我们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得到了升华,措施进一步强化。2014年11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确立了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方略,为生态文明迈入新时代夯实了的政治保证和思想保障。我们也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和文化的宣传教育,从世纪初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不懈的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和工程示范,使广大群众切身体会到生态保护带来的诸多实惠,同时也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厚植人心。下一步,我们将以观念先行促进生态先行,实施生态文化建设行动,加强生态环境省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消费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工程建设 夯实绿色发展工作基础
工程治理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硬支撑。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把大部分地区列为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在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加大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力度。经过不懈努力,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黄河源头玛多县重现千湖美景,高覆盖度草地正以每年23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长江、黄河、澜沧江对下游供水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工程实施,在项目设计、施工组织、科技攻关等方面,我们还形成了一支生力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下一步,针对总体生态环境尚未根本好转、重点生态工程占应治理区的覆盖面不足40%、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保护区生态退化等问题,我们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完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力争到2020年实现重大生态治理区全覆盖。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二期、祁连山和柴达木水源涵养地等重大生态工程,从整体上恢复和强化生态功能。全面提高区域生态治理和植被覆盖率,实施高原湿地保护、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东部地区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天然林、防护林和湟水河两岸南北山造林绿化等专项工程,努力维护高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强化江河源头水生态保护,加强水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增强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功能,呵护好“中华水塔”。
综合治理 夯实绿色发展社会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与民生质量息息相关,必须呼应大众利益关切,满足他们对良好生态产品的需求,从而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近年来,针对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直接影响群众生活质量问题,青海各级政府采取全方位举措,开展西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落实湟水河系统治理方案,实施农牧区清洁工程,集中开展生态保护执法大检查,促使东部城市群空气质量、湟水河水质持续改善,农牧区面源污染得到遏制,国省道、重点景区及周边、农村连片环境得到净化,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得到好转。下一步,我们在发挥政府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的同时,将着力调动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积极性,继续抓好湟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深入推进东部城市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重点企业和园区环境治理步伐;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广泛开展“家园美化行动”,实现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大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动农药、化肥等减量使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全面提高城乡净化、美化水平;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使大众受益于生态环境改善,也使生态环境受益于大众参与。
改革创新 夯实绿色发展制度基础
制度改革和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重要保障。近年来,青海生态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使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得到有效配置。当前,青海作为生态文明制度 “国字号” 改革试点地区,不仅肩负保护好生态的重大责任,还要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部署后,青海及时印发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并依据责任分工形成具体任务的工作台账,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的省份。一年来,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改革举措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共出台40多个方案报告和意见办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局良好,特别是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与保护责任效果挂钩、扩大生态保护管护公益岗位规模、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方面进展较快。下一步,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探索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点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在自然资源产权、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8项基本制度、32项重点改革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形成一批改革亮点,以先进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
经济转型 夯实绿色发展经济基础
今年2月18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地区出现今年首场沙尘天气;3月3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出现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锡林郭勒盟等3个盟市出现沙尘暴;4月15日,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酒泉市敦煌、瓜州等多地出现沙尘天气,瓜州县出现了黄色“沙尘墙”,当地市民看见了“滚滚沙墙吞噬县城”的罕见景观;4月16日,甘肃民勤出现今年首场沙尘暴,天空变为昏黄一片。
到了5月份,沙尘暴依旧挥之不去。“五一劳动节”期间,西北地区出现沙尘天气,波及青海、甘肃、内蒙古等6省;5月11~12日,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河西、宁夏、陕西北部等地再度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
沙尘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面积地表荒漠化和沙化是重要因素。去年底,国家林业局公布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称,“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当前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5月14日至17日,记者跟随阿拉善SEE基金会“一亿棵梭梭”项目组进入被称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之一”的阿拉善,探寻荒漠化治理之策。
沙尘源区的牧民们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里的草很高、很多。当时我家里养了1000多只羊。”16日,阿拉善左旗苏海图嘎查(注:嘎查,系蒙古语,行政村之意)牧民沈永保开着一辆皮卡,带着记者在自家的草场上转悠。
而此时,要想在草场上找到一棵绿草已经很困难了。记者放眼四周,尽是荒漠和戈壁。由于干旱少雨,又缺少植被,草场上沙土松软。车行过去,尘土飞扬。
一位牧民向记者描述了在阿拉善常常见到的景象: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照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
在苏海图嘎查牧民胡开竟的家,记者看到,屋后的羊圈里空空荡荡。“我们家早已经不养羊了。这里前些年就实行禁牧,靠买草料养羊不划算。”胡开竟说。
由于超载放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苏海图的生态环境就变得越来越差。草场退化,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沙尘暴。胡开竟说:“在草场好的地方,几亩地就可以养一只羊,而在沙化草原区,需要100亩地才可养活一只羊。但过去是养的越多越好。”
记者此前在阿拉善乌达木塔拉嘎查采访时看到,村里有的牧民还养着羊。牧民赵文志说,“现在牧民们舍不得杀羊,甚至连羊奶都舍不得挤。因为挤了奶,羊就少膘了,卖不上价钱。”
由于草场沙化严重,近年来,在牧区甚至冒出了一项新的职业――“抖羊沙”。有人专门帮牧民清理棚圈和院落里的沙子,帮羊抖去身上重达几斤甚至十几斤的沙子,防止沙子吸热后烫伤羊皮。
站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赵文志和记者的脚下却是细细的黄沙。不远处,几只瘦骨嶙峋的骆驼在觅食。“记得当年,在草地上开一块地架起蒙古包,割下来的草就能装上一车。那时候,骆驼趴在地上,动一动脖子,周围的草就够吃上一天了。”记者注意到,赵文志说这番话时,他的眼睛里放着光芒。
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去年12月编写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荒漠化防治战略与项目评估报告》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阿拉善地区土地出现严重退化,不仅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也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主要沙尘源区,阿拉善地区的生态危机也威胁到了相邻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波及到华北、西北,以及更远的江淮地区。”
早在十多年前,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就参与到阿拉善的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当时一项调查显示,阿拉善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贫乏,数量稀少,结构简单和营养极少,并随水量减少,植物种类、密度、盖度和质量不断锐减。
由于超载放牧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阿拉善地区的草场每年以2.6万亩的速率递减,退化面积达334万公顷以上,原有的130多种植物种现仅存30多种;植被覆盖度降低了30-80%,大面积的草场已无草可食;180余种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一、二、三类珍稀动物)或迁移他乡,或濒临绝迹,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
林业厅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阿拉善盟的沙化土地面积为20.4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7%,居内蒙古第一位。
阿拉善境内分布有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过去几十年来,三大沙漠一直在扩展,乌兰布和沙漠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前移,巴丹吉林沙漠也以每年20米的速度推进。
沙尘暴频次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危害程度也越来越重,不仅给阿拉善地区经济社会带来极大危害,而且也波及到其它地区。
2009年,中科院向国务院呈送的相关报告称:“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沙尘源区,也是我国抗御风沙侵袭的第一道重要生态屏障。阿拉善的沙尘现象不但影响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以及华北和京津地区的安全,而且还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甚至北美地区。”
变迁的生产生活方式
记者在阿拉善采访时了解到,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如今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根源在于蒙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被破坏。
传统社区蒙族人的游牧有三种方式:多次迁徙(最起码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迁往不同的草场)、二次迁徙(一年之中搬迁两次,前往冬营地和夏营地,目前牧区的主要游牧方式)以及走“敖尔特”(临时迁徙,解决草场受灾时的草畜矛盾的问题)。
无论采用何种的游牧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利用草原地带各个草地的季节差异,以便更大限度地获取牧草,同时又使草场得到合理的保护。
草场由家庭承包后,分给每户牧民的草场都包括冬盘和夏盘两块草场,使得游牧的方式得以继续。但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定居,采用游牧方式的牧民就减少了。
之后,各家各户都建了围栏。拉了网之后,牲畜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围栏里的草不是被吃完了,就是被践踏完了。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生态学家刘书润对记者说,“牲畜对草场的作用,践踏一般强于采食。”他解释说,经常移动的蒙古包周围由于放牧较轻,加上牲畜粪便的滋养,草原很快恢复,甚至长得比原先还好。而围栏内和居民点附近的草场很容易就被牲畜踩坏。定居点周围没了草,就更增加了牲畜走动的距离和时间,加强了践踏力度,退化面积和强度越来越大。
历史上,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们有许多养护草原的措施,比如在搭建蒙古包时,不能将包内的草皮铲掉,当收拾起蒙古包迁往他处时,草场依旧,同时也要把垃圾烧掉并且掩埋;交通工具不能乱走以免破坏草场;将草场上晒干的牲畜粪便捡回来生火做饭、取暖,这样既不污染草场又解决了燃料的问题。
在阿拉善蒙族社区,有丰富经验的蒙族牧民总是能把牲畜数量调整到适应草场最佳承载量的状态,否则牲畜带来的收益就会减少。每当春季接完羔子,牧民总要处理一批老的牲畜,使得牲畜的数量保持稳定的最佳状态。
据记者了解,阿拉善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农耕生产方式的“入侵”。
“我和胡开竟的祖辈都是甘肃民勤的,当初因为民勤没法生存逃荒过来的。”沈永保对记者说。
“大约是60年代,很多民勤汉人来了,他们砍了很多树和灌木,盖房子、盖羊圈、砌井……以前羊圈都是用木头干柴盖的,井里面的一圈都是用木头砌的,后来木头没有了,就用水泥做了。人多了以后,羊也越来越多,草场上的树和草越来越少。”苏海图嘎查牧民乌兰扣的妻子对记者说。
“大集体”时期,当地政府在“农业学大寨”、“牧民不吃亏心粮”等政策的推动下,纷纷在草场上开荒种地,寻求粮食自给。阿拉善盟最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右旗地区也积极开荒垦种。史料记载,1964年,全旗播种面积732亩,总产量7.8万公斤,单位面积产量平均75.5公斤。期间,各公社、生产大队相继开荒,大办农业。1968年,全旗播种面积1508亩,比1964年增加1倍。1974年,全旗播种面积4842亩,是1964年的6.6倍,10年增长561.5%。
记者在阿拉善左旗腰坝镇沙日霍德嘎查采访时看到,那里基本上已经成为典型的农业耕作区,种植了大量的玉米。许多牧民用抽上来的地下水,大水漫灌式地浇地。
《阿拉善地区蒙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生态环境保护》调查报告称,农业对当代蒙族社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证明其并非是恢复生态的最佳方案,没有使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建立和谐的关系,只能作为转移牧业带来的贫困危机的权宜之计。
该报告说,“目前,农业对生态的破坏还没有被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所重视,而农业如果在生态危机面前也难以为继的时候,草原路在何方?”
一亿棵梭梭能带来什么?
在近年来的固沙过程中,人们发现“梭梭+肉苁蓉”的固沙模式可以带来较高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因此被公认为理想的沙产业治沙模式,在广大沙区进行推广。
“在阿拉善防治沙漠,阿拉善SEE也曾经做过多种尝试,但在总结过去十年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最终选择种植梭梭。”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项目负责人庞宗平说。
他介绍,阿拉善地区历史上曾有的800公里以梭梭林为主体的荒漠植被带已经严重破坏和退化,而荒漠区梭梭的天然更新速度是十分缓慢、艰难的,因此,必须采取人工促进的方式来恢复这片天然生态屏障。
2014年10月,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项目启动。计划在未来10年,种植一亿棵梭梭,恢复200万亩以梭梭为主体的荒漠植被,构建阿拉善绿色生态屏障,阻断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的交汇握手,从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梭梭的衍生经济价值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使1000户牧民从传统的牧业转向沙生植物产业,并增收致富。
其实,种植梭梭,给牧民们增收最大的是肉苁蓉。这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树根部的植物,有“沙漠人参”之称。在胡开竟家,他找出几根干肉苁蓉对记者说,市场上一根新鲜的肉苁蓉能卖到百元,有的还能上千,而肉苁蓉的种子卖到2万元一公斤。
胡开竟告诉记者,2010年,他就尝试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之后他加入了阿拉善SEE发起的社区梭梭种植项目。
按照阿拉善SEE社区梭梭种植项目的规定,牧民们到苏海图合作社报名,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梭梭种植和验收,再由SEE进行抽查复验。同时SEE还会对牧民进行种植培训,一对一辅导,牧民收获的肉苁蓉通过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整个执行过程十分严格,对牧民的要求也非常高,种出来的梭梭只有达到标准,牧民才能拿到种植补贴。
胡开竟家有1.7万亩草场,1万亩种上了梭梭。16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在胡开竟家的梭梭林看到,早些年种植的梭梭树已经有2米多高,将要成熟的肉苁蓉随处可见。“去年我家卖肉苁蓉的收入有20多万元。”胡开竟说。
沈永保家去年的收入与胡开竟差不多。采访时,他主动提出给记者演示一下专业挖坑机是怎么为梭梭种植打坑的。只见拖拉机开动后,一个旋转头钻入地下,只需要几秒钟,沙地上就出现了一个直径约50厘米、深约60厘米的坑。
沈永保说他仅机械设备的投入就超过15万元,梭梭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去年,他家收获了第一批人工种植的肉苁蓉,共800多公斤。“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家肉苁蓉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
“从整体上来说,SEE目前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为主要目标,以植被恢复和农业节水为主要任务的战略选择基本适合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实际需求。”中国科学院上述评估报告认为,但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以便能够实现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记者从阿拉善SEE了解到,过去10年,SEE已经在阿拉善地区种植22.5万亩梭梭。
中国科学院专家团队通过遥感监测、野外考察及典型区各项主要环境指标的观测,发现阿拉善地区整体植被覆盖度、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空气湿度表现出增加趋势,而人工梭梭林内的风速显著降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40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
但评估报告也表示,阿拉善地区的三大沙漠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这三个沙漠及其之间的戈壁和山前冲洪积扇的地理空间分布是由当地的地质构造、地表特征和风场所决定的。广阔的沙砾质戈壁因有适宜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为过境风提供了良好的输沙场,使得沙物质不会在此积累,因此才能保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没有出现三大沙漠在此“握手”的现象。
“利用梭梭固定活动沙丘或增加沙化草场的植被,有利于沙漠化土地的治理,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但是在原生戈壁上种植梭梭,则会破坏地表砾石层,造成下覆的第四纪疏松沙质沉积物出露,在风力作用下就地起沙形成新的沙丘。”评估报告说:“如果把三大沙漠之间的戈壁带全部种上梭梭,会真的通过人类作用导致三大沙漠握手。”
调查发现,虽然在SEE的规划中,没有把所有的原生戈壁种上梭梭,但是从项目规划图和实地考察中发现有大面积的戈壁滩已被改造成人工梭梭林,地表砾石层遭到显著破坏,就地起沙的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专家调查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梭梭本身是耐旱的沙生植物,在成活后不需要灌溉,但是要嫁接肉苁蓉获的较好经济效益的话,每年每亩梭梭至少需要灌溉100方水,也就是说200万亩梭梭的耗水量每年大约是2000万方。由于该区降水极其缺乏,又没有地表径流,主要靠抽取地下水灌溉。
“长期下去,地下水位势必下降,不仅会导致人工梭梭林覆盖度降低,原生植被死亡,还会影响周边绿洲的地下水位,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评估报告建议,对项目区的可行性进行专业科学论证,在沙漠边缘利用梭梭和肉苁蓉营造固沙锁边林,以防止沙丘活化前移为首要生态保护目标,其次兼顾经济效益。在项目规模的制定中严格按照区域的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科学设计,切忌违背自然规律,出现不可持续的现象。
相关链接:
为什么是内蒙古草原?
作为世界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荒漠化影响着全球1/4的土地和1/6的人口,它不仅直接导致干旱半干旱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饥馑,还威胁着许多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阻碍着全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内蒙古草原面积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74%,占全国草原面积的近1/4。草原生态系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构成了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主体。
《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报告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对于构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份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村环境保护创新团队编著,将于今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对外出版。调查显示,目前,内蒙古退化草原面积占其草原总面积的59%,并且每年还在以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和沙化,草原平均产草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至少减少了30%。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加剧已使草甸草原的生产力下降到原生群落的25%-30%,典型草原的生物量也已下降60%-80%,草群盖度显著减小。
草原沙化退化不仅危及农牧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威胁着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报告介绍,中国北方四大沙尘暴源区中有三个位于内蒙古境内,内蒙古地区沙漠土地已达42.08万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5.7%。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项目组编著的《内蒙古发展定位研究》报告也介绍,作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具有天然的自然地理优势。内蒙古地处北疆,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面积的69.2%,拥有13亿亩草原、3.5亿亩森林、6000多万亩水面和湿地,草原、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不仅是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东北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是这个核心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除此之外,内蒙古草原还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了巨大碳汇。研究发现,内蒙古是碳汇大区,全自治区13亿亩天然草原固碳能力为1.3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亿吨。内蒙古有5.6亿亩可利用的荒漠化土地,可种树1.2亿亩、种草2.8亿亩,可实现碳汇12亿吨。
同时,内蒙古也是减碳潜力大区,全自治区风能资源总储量近9亿千瓦,居全国首位。大多数盟市具备建设百万千瓦级甚至千万千瓦级风电场的条件。年日照时间为2600-3200小时,居全国第2位,具备较好的建设太阳能基地的条件。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草原牧鸡;自由放养;生态恢复;可持续管理
中图分类号S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037-02
0 引言
我国拥有天然草地近60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7%,约为全国耕地面积的3.2倍、天然林面积的3.4倍,是中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在缓解气候变暖、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的人为破坏及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口及牲畜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天然草场超载过牧严重,可利用天然草地资源不断退化,导致草地生产能力降低,引发了土地沙漠化、碳汇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已有90%的可利用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存和国家的生态安全。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围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草原可持续性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飞机播种、人工造林、生物网方格、舍饲轮牧、禁牧围封、季节休牧、人工草地建设、自然力修复等,然而,种种尝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往往无法兼顾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利益,探寻生态治理新方法的任务依然艰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以浑善达克沙地为试点,开展了新的探索,即草原牧鸡技术试验与示范推广,即示范推广放牧养殖各类小型禽类消费者(以鸡为主),控制大型消费者(以牛、羊为主)数量,改善经济结构,以期改善因牛羊过度啃食、践踏等引起的草原退化问题,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当地牧民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草原牧鸡是否可行及为何开展草原牧鸡两个方面展开综述。
1 草原牧鸡的意义
1.1 草原牧鸡有利于提升草原固碳潜力,加快生态恢复步伐
草地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具有固碳能力大、固碳成本相对低廉、固碳形式比较稳定、地球温度调节器等多重功能,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保障。通过提高草地管理水平来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一种低成本的固碳减排途径,其固碳形式稳定,具有明显的优势。退化草地在现有的气候条件下,具有自然修复的能力,如果加之适当的人工干预,恢复的速度将加快。李青丰等[1]研究发现每羊单位日需干物质(草)量为2 000g,而Rivera-Ferre等[3]研究证明每只鸡日需干物质(草、饲料、昆虫等)量仅为10.7g。由此推算,牧鸡对草原的破坏性将远远小于牧羊。草原牧鸡通过调整畜牧业结构来完善经济结构,控制大型牛羊数量,产出高端的代表未来发展的优质禽产品,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属于低碳经济模式。
草原牧鸡的生态养殖模式,秉承了广大牧区牧民务牧的传统观念和劳作方式,有利于广大牧民在维持收入不变甚至提高的情况下控制牛、羊等大型牲畜的数量。相对于牛、羊等的过度放牧,低密度的草原牧鸡模式不会对草原造成过大伤害,有利于生态恢复。有研究表明,合理轮牧的草地,牧草层次分明,生长明显好于未放养鸡的草地[2]。
1.2 草原牧鸡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lender[4]发现放牧鸡比舍饲鸡具有更适宜的脂肪酸组成: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ω-3、ω-6)的含量很高。近年来,散养柴鸡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柴鸡和柴鸡蛋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特别是赶上传统节日,价格更是一路上涨。以林地养殖生态鸡为例,从鸡仔到出栏平均每只鸡的成本约为25元,每只鸡售价为40元,就可获纯利润15元[5]。新疆石河子八一农场也通过生产“蚂蚱鸡”获得了可观的效益[6]。于海清等[7]统计了辽宁喀左县羊草甸草原20年来的牧鸡数据,发现自1985年以来,全县牧鸡70万只,共获得经济效益1 650万元。此外,放牧鸡获取的营养丰富,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8]。陶宇航等[9]研究发现,放牧散养鸡的成活率显著高于舍饲鸡的成活率,原因就是放牧鸡食物广、营养全面、运动多,接受阳光照射等因素增加了鸡体的抗病能力。由此可见,高品质的禽产品能够为当地牧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草原牧鸡符合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转变牧区生产方式,解决牧村剩余劳动力,使广大牧区妇女、待业青年等社会闲散人员一起参与到生产中来,发展牧村经济,增加牧民收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1.3 草原牧鸡有利于减少粮食消耗,控制蝗灾
优质牧草、草籽和各类昆虫是鸡的主要饲料来源,且营养丰富,提高了肉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苏本营等[17]在浑善达克沙地的研究发现25周龄的散养柴鸡体重与同龄的笼养鸡的体重无显著差异,但草原散养可节料约2621.9g(26%)。Fanatico[10]认为,野外放养使鸡能够自由采食植物、种子、昆虫等,可以节约30%左右的饲料。Eyles[11]估计新鲜的牧草可以为小鸡提供5%~10%的干物质;Swatson等[12]发现,昆虫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可与鱼粉和大豆相比,具有相似的氨基酸。Ali[13]报道牧草的粗纤维和磷的含量要高于谷物,灰分和钙的含量也高于谷物。蠕虫及昆虫中的可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高于标准饲料4倍[4]。Nielsen等[14]研究发现,饲喂低能量的饲料可以使小鸡更好地利用野外环境资源。
Lomu等[15]发现自由放养家禽能够减少放养围场内的害虫数量。蝗虫是草地的主要害虫,牧鸡灭蝗是达到生态平衡的一种灭蝗新途径。此项技术已在新疆、青海地区取得了成功经验和显著效果[16]。鸡捕食蝗虫的能力较大,1只鸡1天可捕食蝗虫150g~180g。卢俊德等[16]在兴海县的研究发现,放养5 000只鸡,灭蝗治虫60d,可防治草原蝗灾面积2.64×103hm2,平均灭效94.6%,生态效益高;同时每年可挽回牧草损失74.6 kg/667m2,按羊单位折算后发现项目投入产出比1:2.3,经济效益显著。
1.4 草原牧鸡有利于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渴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所有的家禽均是户外饲养的,后来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以及疫病控制等原因,逐步出现了家禽的机械化室内饲养。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除疫病外,各类药物、化学物质、重金属、生物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日益加重。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机械化笼养蛋鸡、肉鸡药物残留量严重超标。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更加注重肉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广大消费者对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国家对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广大消费者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需要显得尤为突出。草原牧鸡远离污染,回归自然,能够满足人们对鸡肉、鸡蛋产品优质、绿色、生态、安全的需求。
【关键词】公路;建设;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路建设对水土保持造成的影响
1.1毁坏地表
在建设公路过程中会给地面带来不同程度的振动,实施河道架桥、山体开挖、修隧道以及削坡等工程建筑时,大多数要进行大面积的施工改造,例如河道改道、高处挖方和低地填高等,也就是说公路建设所经过的地段,其地层表面均会受到一定的扰动,形成各不相同的毁坏,有的甚至会牵涉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影响到国家生产经营活动。
1.2施工线路和周期长
在建设公路时,由于施工路线和周期较长,所以会产生大量的弃渣、弃土和弃石。公路在施工过程中会运用到大量的土石方,按照建筑的有关规定应尽可能采取填挖平衡措施,但因受到地理环境、地貌形态和运输等条件的约束,使得一部分施工地段的弃石、弃土、弃渣无法顺利运送至回填处,直接进行就地排弃,因此必须要有效的制定出缩短工期方案,及时处理好固体废弃物问题[1]。
1.3水土流失惨重
因为施工线路和施工周期较长,所以在施工现场临时搭建了房屋和便道,使得可利用空间不断缩小,曝露了大量土地。由此可知,公路在建设中的挖、填以及其他占地行为,会对植被造成严重性破坏,不断降低地表土层的抗蚀能力,导致土地沙化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和建设公路时经常会忽略拦挡防护等工程措施,只有在完全排放掉废弃物后才选择实行防护工程的建设,大部分没有实行拦挡工作的弃土、弃石、弃渣,通过不断的变化发展,会对地表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地质逐渐疏松,孔隙不断扩大,最终形成水土流失。
1.4缺乏综合性防护意识
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对设施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要求其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标准[2]。在设计主体工程项目时均充分考虑了公路护坡、防洪和排水等多方面问题,但却忽略了公路修建中排放废弃物、泄洪、采料场以及排水等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均会使周围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也会对公路两侧特定范围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不是征地区域,所以没有考虑到总体的水土保持。
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策略
针对公路建设对水土保持造成的影响,合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废弃土石渣以及水土保持系统被毁坏极有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损害,以确保能够有效控制公路建设的整个过程,避免水土流失情况的产生,并依据此前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策略。
2.1制定环保型策略,掌握水土流失源头
在建设公路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土石方的挖掘。为此,从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的角度出发,项目决策者与设计者应严格执行环保选线和地质选线的基本观点,在分散设置平面线形时,应与顺势、自然地形和曲化线形相结合,仔细对比多个设计方案,尽量降低路段大填大挖情况,做到因地制宜,避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和地形地貌,实现公路线形和地势地形的协调统一,以最大限度去保护公路建设周围的自然环境,积极引进现代化施工理念,增强水土保持意识,努力做好环保规划和科学设计,选择最佳建设线路,以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在破坏根源就能及时控制水土流失情况[3]。
2.2规定公路建设标准,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建设公路属于一项线性工程,线路和施工周期长,线路路径经过地段的地形多样,建造过程非常复杂,地层表面的原生态环境常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必须要规定公路建设标准,确保不会发生水土流失情况。规定公路建设标准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提高审批、申报和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管理。②遵守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建设制度,公路建设项目的开发与水土保持设施必须要相一致,严格执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以及同时投产使用这三项要求。③进一步强化监督执法与监测水土保持工作[4]。④提高各级水利水保部门的水土保持意识,竭力支持公路建设工程开发的水土保持工作。
2.3统一计划点线面,确立综合防护系统
由于公路建设是在同一条线路上施工,因此在全面规划整个防治设施时,应将全线治理与局部治理相连接,综合治理方法与单项治理方法相结合,统一计划好点、线、面,实施系统化防治方案。合理修建拦渣坝来防治工程施工中的弃渣,弃渣表面做覆土造林工作。及时建设护坡、挡土墙和挡渣墙来防治公路建设的挖方、填方、削坡等作业,公路两旁做绿篱植物,起到很好的隔离和装饰美化的作用。施工过程中运用完取土场和采料场后,必须对土地实行全面性整治,做好覆土绿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水土流失的减少。
2.4防治措施分区分期,推行综合治理
按照公路建设对水土保持的影响以及防治目标,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时应依据工程结构、地貌形态、施工特征、实际地表扰动情况以及不同防治分区等方面,同时满足道路沿线一定要绿化和美化的独特性要求,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治理,确保公路施工和运行安全,实现绿色生态公路[5]。
2.4.1主要部分防治区
路基、排水边沟、护坡道、路堑边坡以及公路两侧绿化带均属于工程项目的重点防治区,对于这些重点防治区应按照实际的挖方情况和填方情况,实施全面性防护,即路基边坡防护、绿化工程防护、路基排水系统防护以及路基压实防护,进一步保证了路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达到公路稳定可靠运行的目的。
2.4.2弃土场防治区
对于弃土场防护区的治理,可采取综合性排水工程、挡土墙、土地整治和护坡工程来实现水土保持工作。首先应建设挡渣墙和渣场排水系统,堆渣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回填表土工作,地基施工要做到夯实,地面要保持平整,坡面则运用与当地土质相适应的植被做绿化工作,恢复该地区整个覆盖层的植物,预防弃渣发生下泄情况,有效改善该区域的土地生产力。
2.4.3取土场防治区
按照取土场的周围环境和地形地貌实施整体治理。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取土工作毁坏了原地面的自然坡度,导致地表坡面,针对该现象实行相应的治理改造,采取削坡方式防护地表的面,建设截水沟防护开挖的坡面和坡顶,避免水土流失,恢复建设区域覆盖层的植物,将土地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公路时的水土保持,一定要做好施工线路原有生态环境的全面性防护,制定出切实可行治理方案和环保规划,采取合理科学的建筑方法,有效解决好全面治理与局部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及综合治理方法与单项治理方法之间的关系,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工作,降低水土流失的程度,确保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以及实际运营的安全可靠,使公路沿线施工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能够相互协调统一,实现共同发展进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65-66.
[2]杨翠林,邬鹏程,葛华.半干旱草原区公路建设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研究[J].内蒙古水利, 2009,(03):451-452.
[3]师利明,付红豆,师阳.公路路线方案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定量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 2010,(02):37-39.
[4]吴领会.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