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科学教育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教育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教育的含义

第1篇: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科技汉语教学 教师 专业意识 预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1-0080-02

一、科技汉语课程的定位

科技汉语课程是指在留学生汉语预科阶段开设的以科技汉语和科技知识为教学内容的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进入预科阶段之后的专业学习时能避免因为专业语言不通、专业知识不会而造成的学习障碍。其教学内容包括语言和知识两个方面,即专业词汇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中以科技专业词汇的学习为主。

试参照英语教学为例。根据语言教学的性质,英语分为通用英语(EG,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1]两种。同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可以有这样的划分,日常的汉语预科课程就可以理解为“通用汉语”,对象是学生日常交际所需的汉语,就词汇而言所学的都是汉语中的高频词;而科技汉语课程则可理解为“专门用途汉语”,解决的是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重点在于专业词汇[2]。从事专门用途语言教学的教师不仅承担教师的职能,而且还是学生的合作者、课程设计和材料提供者、研究者和评估者[3]。科技汉语教学中教师也具有这样的性质,本文根据科技汉语课程这样的定位探讨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意识。

二、科技汉语课程中教师的身份

对汉语教师担任科技汉语课程教师和数理教师担任科技汉语课程教师的利弊对比:

汉语教师由于是在预科阶段接触学生最多的人,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有着很好的把握,知道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汉语词汇、句型能够使学生接受所要传达的内容。这是旁人无法企及的。但是,汉语教师在数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科技汉语课程教什么、教多少的把握上存在巨大劣势。中学的知识对于数学、物理教师来说可谓小菜一碟,但对大多是文科出身的汉语教师来说却是个很大的挑战。即便汉语教师能够完全掌握课本上的数理知识,但对整个数学或物理知识系统没有把握,一旦学生问到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或是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的时候,汉语教师就显得无能为力。正因如此,如果由汉语教师教授科技汉语课程,他们必然会在教学方法上煞费苦心,力争用尽量简单的语言和方法教学生,以弥补其在专业知识上的缺陷。但数理教师因为习惯了数理专业上成形的表述方式和思维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转变,对学生、对教师而言都存在着一个相互适应的问题。

三、科技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专业知识的教授

在科技专业知识的教授上,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具备基本的数学、物理知识。如果科技汉语课程是由数学、物理老师进行教授,则此方面问题不大。问题在于如果是由汉语教师授课,鉴于汉语教师大多出身于文科,对数学、物理等理工科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多且不牢,在授课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第二,对数理知识的系统梳理。无论是由数理专业教师还是汉语教师承担科技汉语教学的教学任务,都需要对中小学数理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去繁就简,去粗取精,优化整合,因材施教,以适应留学生数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如本次对理工大学2011级外军生长军官留学生数理水平的调查中,发现中国的中学物理课本对核聚变原理、过程及应用有大量表述,其难度和深度已达到甚至超越了对部分工科本科生的要求,这样的内容显然不适合留学生系统学习,可在科技汉语教学中作适当冗余删除或暂缓处理。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笔者所在院校外军生长军官留学生今后所从事的是计算机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作,两者都对数学、物理知识要求较高,所以,科技汉语教师必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汉语教学,能够将复杂的技术术语、概念、公式、推理过程等专业知识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教授给学生,又能够在同一堂课上兼顾学生的不同水平,是科技专业和汉语专业的“双栖”,甚至“三栖”教师。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特别注重斟酌课堂用语。教师在教授科技汉语课程时,应该熟知并尽可能地以学生所学过的汉语词汇及句型为媒介。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格外地加以注意。特别是非汉语专业的教师担任此课的教学任务,由于不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方式,在教学中出现太多的无效甚至混淆的语言信息,导致学生出现“不是因为不理解所学的知识点而听不懂课,而是因为教师所使用的语言而听不懂课”的状况。

(三)对备课工作的重视

相对于一般课程的教学而言,科技汉语课程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这两个方面格外地注重课前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是为了授课时保证所授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不至于因为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话而使教学效果打折扣。同时,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同样重要,目的是使授课更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度,在本国受教育程度不一,所以授课前非常有必要逐个对学生的数理水平进行全面而详尽的了解。了解清楚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分班授课的方式,将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集中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处理文化冲突时应当持有兼容并蓄、不卑不亢、弘扬精华的态度。由于数学、物理科技汉语课的内容涉及的都是科技方面的知识,相对于《中国国情文化》教学中涉及的中国传统习俗、儒家思想等精神层面的内容而言,一般不会展现太多的文化差异,产生明显的文化冲突,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在课堂上过多宣扬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发展,而忽略甚至菲薄其他国家的成就。尤其是涉及科技史知识的时候,应当保持一种客观的心态,尊重古代西方、中东等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历史成就。

科技汉语课程是为外军生长军官留学生在预科汉语学习阶段开设的一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的基础上尽快适应科技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消除其可能存在的汉语语言及科技知识的障碍。科技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专业素质和意识,必将对科技汉语课程乃至其他专门用途汉语课程的有效开设发挥良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世禄 等.ESP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连续 一致连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69-01

函数的一致连续性是数学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贯穿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始终,学生能否对该概念真正理解,直接影响着对数学分析后续理论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所以教师应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函数一致连续性的概念讲清楚,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接受,并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撰写总结性论文,有效地向课外延伸,以达到对该概念加深理解的目的。

一、通过实例介绍清楚函数在区间上连续和一致连续的区别

设函数f在区间I上连续,即对任意x∈(a,b),函数f点 x连续。对于任意给定的ε>0,对于x1∈(a,b),存在δ■>0,使得当x∈(a,b),且x-x■

例如:f(x)■在(0,1)上连续,对(0,1)上的所有点不存在通用的正数δ。

再如:f(x)=x2 在(0,1)上连续,对(0,1)上的所有点存在通用的正数δ。

最后:交代给学生:把在区间上存在通用正数δ的连续函数称为区间上的一致连续函数,并给出函数在区间上一致连续的定量定义。

定义1[1] 设函数f在区间I上有定义,若?坌ε>0,?埚δ=δ(ε)>0,只要x1,x2∈I,且x1-x■

接下来利用对偶法则,引导学生叙述函数在区间I上不一致连续的定量描述。

f在区间I不一致连续:存在ε0>0,对任何的δ>0(无论 δ多么小),总存在两点x1,x2∈I,满足x1-x■

二、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利用函数一致连续的定义证明命题

由于课时有限的原因,在课堂上只能证明几个基本命题。例如:

命题1[1] 若函数f在区间I上满足Lipschitz条件:?埚L>0,?坌x1,x2∈I有f(x1)-f(x2)≤Lx1-x■,则f在区间I 一致连续。

命题2 若f 在区间I1上一致连续,在区间I2上也一致连续,且I1 ∩I2 ≠?,则f在区间I1 ∪I2 上一致连续。

命题3[1] (Cantor定理):若函数f在闭区间[a,b]上连续, 则f在闭区间[a,b]上一致连续。

函数在区间上的一致连续性是函数在区间上整体变化的一种衡量。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象,使学生能从函数图象的特点,对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做出初步判断:

如果函数在区间I的某部分变化较剧烈,即其图像在这部分很陡,那么它可能在区间I上不一致连续;如果函数在区间I上都较平缓,即其图形的陡势得到控制,那么它可能是一致连续的。是否一致连续,还需要利用定义或定理加以判别。

三、选择有代表性的命题作为习题,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判别方法

例如:习题1[2] 若函数f、g都在区间I上一致连续, 则 f+g,f-g也在区间I上一致连续。

习题2[2](1)若函f、g数都在有限区间I上一致连续, 则 f・g也在I上一致连续;

(2)若函数f、g都在无限区间I上一致连续, f・g 也在I上一致连续吗?

通过这两个习题使学生掌握:在区间上一致连续的两个函数的和、差仍保持一致连续性;在有限区间上一致连续的两个函数的积仍保持一致连续性,但在无限区间上一致连续的两个函数的积不一定保持一致连续性。

习题3 设f在(a,+∞)上连续,且f(a+0)和f(+∞)都存在,证明:f在(a,+∞)上一致连续。

习题4 设函数f在(a,b)上连续,证明:f在(a,b)上一致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a+0) 与f(b-0)都存在。

由这两个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判别区间上连续函数是否是一致连续的基本判别法,对函数一致连续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四、鼓励学生查阅课外参考资料,撰写小论文

课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文献,鼓励学生阅读讨论,撰写总结性的小论文。这样可以使学生扩展知识面,对函数一致连续性能更系统地掌握和理解,掌握更多的判别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函数在区间上的一致连续性是数学分析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只能讲授基本的定义和Cantor定理,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效地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一对一”课堂教学;口语教学;教学技巧

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模式,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一名教师指导一名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与集体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针对性更强,学生主动性更强,学习者学习目的更明确。该模式下的对外汉语口语课也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一对一”课堂教学中对外汉语口语课的特点

“一对一”课堂教学模式与集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首先,教学针对性强,教师只教授一位学生,针对该学生的汉语水平,学习动机,以及该生的学习要求等都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对于该生的语音缺陷教师可以进行大量针对性的口语练习,而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只能针对学生的普遍问题进行练习。

其次,教学互动性较强。口语教学注重的是互动性,在“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大量互动,学生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详尽的反馈,口语得到锻炼的机会比集体教学模式下的要多。

第三,教学灵活性强,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调整教学进度,也可以按照学生的需求选取相关的教材以及知识点,授课时间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时间来安排教学时间。

第四,师生感情容易建立。该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关系会比较亲近,师生之间的态度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一对一”教学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主导作用这一辩证关系。

二、“一对一”课堂教学中对外汉语口语课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一对一”课堂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活动单一,“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下,因为只针对一个学生,教师往往会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讲解与练习。特别是口语课,教学练习显得更为重要,然而教学活动形式往往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集体教学形式中丰富的小组活动在“一对一”模式下就难以实现。特别是在进行交际练习时,学生交际练习的对象只是教师,学生虽然可以模仿,但是无法参考其他学习者学习情况,从而很难自己主动发现所存在的问题。

其次,师生之间容易产生疲劳感。因为学生单一,课堂气氛往往比较严肃,又因教学活动不丰富,待学生学习热情冷却后,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以及疲劳感。

第三,教师对待学生偏误态度容易偏颇。教师教学只针对一个学生,常常会产生两个极端,或是对待学生语音偏误特别严苛,有错必纠。或是对待学生语音偏误较为宽松,因学生不多,无法对偏误进行比较,教师没有认识到这是学生出现的偏误,而认为是偶尔出现的失误,因此会将其忽视。

第四,学生缺乏学习竞争意识。在学生的学习中,因为没有其他学习者作对比,学生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效率高不高,在最初的学习兴趣下降之后,学习动机就会下降。

三、“一对一”课堂教学中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技巧

在“一对一”课堂教学模式中,要上好口语课,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一对一”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讨论。

(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取有针对性的教材以及教学内容。要选取适合该生汉语水平的教材,教材的外语注释部分最好是该生的母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如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为了解商务汉语,那么教学内容就应围绕这一目的来进行选取。

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吃透,制定授课计划,在某一口语课前进行具体备课并写出教案。虽然授课对象只有一位学生,但是教师上课之前也要准备充分,如何讲解教学内容以及进行练习都要提前准备。

口语教学虽然重视交际和语境,但也不能偏废语言结构。在教授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应先讲解词汇,然后是句型,最后是篇章的讲解。让学生逐渐掌握各类词汇和句型的用法,最后能够将其运用到语流之中。

(二)课堂活动的组织

与传统的集体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一对一”课堂教学的课堂活动很难进行小组活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动更丰富有趣就更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

1.基础性的对话训练

可通过师生问答、提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内容,教师通过领读,学生自己读等方式熟悉课文,然后师生角色扮演进行对话练习。

2.情景教学

教师设置情景,师生根据该情景进行对话。初级阶段如买东西、问路,中高级阶段学生掌握了更多语料,则可以进行较为复杂的对话,如同样是买东西,但是教师应加入一些讨价还价的环节进去。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带学生到实地进行学习。例如学习“问路”这一主题时,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教师和学生先后描述如何到达目的地,然后进行实践到达目的地。

3.增加互动

口语教学应体现互动性。“口头交流,不仅要追求语言形式的正确和语言运用的得体,作为互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话双方要互相领悟交际的内容和意义,最终达到交际的意义”。“一对一”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与教师互动,在教学中应体现这一特点,以学生为主角,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教学中可能无法进行“表演”、“辩论”、“演讲”等需要多人进行互动的活动,但是,教师可以自己创设条件,让学生投入到多人互动中去。例如,设置调查问卷,让学生自己对中国人进行谈话及调查。又如,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特别是有争议并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尽量挖掘能够运用的词汇进行说话。除此之外,还可以口头描述及复述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4.运用教具及肢体语言

“一对一”教学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气氛严肃,课堂较为枯燥,因此需要教师调动气氛,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运用手势、图片、实物等各类方法进行讲解。还可以给学生看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图片。或是教师给若干图片以及相关的词语,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描述该图片。

5.适当纠错

首先,纠错要适当,“一对一”教学中无其他学习者作对比,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普遍偏误,有的必然偏误教师就容易忽视。又因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在对该学习者的教学之上,有的教师会对学习者的错误都进行纠正。因此不能够有错必纠,但也不能够忽视学生容易出现的偏误。

其次,要讲究纠错技巧。例如,当学生出现偏误时,教师可以再问一遍问题,或是让学生再说一遍。并把正确的句式套给学生,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句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动作提醒学生,课堂后对该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也要注意,在学生说话的时候不要打断学生,要注重学生话语准确性和流利度的结合。

(三)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指第二语言教师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交往中有意识使用的目的语系统的变体。在“一对一”的口语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技巧。

1.尽量运用汉语

“一对一”课堂教学中,初级阶段时在教学中有时用母语进行解释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也要适量运用学生母语,不能直接运用学生母语进行教学。并且在用学生母语进行解释时,应先说汉语,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再用学生母语进行解释。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基础时,就尽量运用目的语,避免夹杂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

2.适当夸张、放慢或简化

在“一对一”课堂口语课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合适的语言。如果学习者汉语水平较低,教师应放慢语速,适当简化、详细化,降低难度让学生听懂,要体现“i+1”的原则。避免在解释生词的过程中出现另一个学生还未学过的生词。如果表示强调时,在发音过程中可以较夸张,或是长时间停顿。教师的讲解还应简练,不要进行长篇大论,应该运用多种方式将讲解简化。

3.发音准确、规范

教师的发音应当准确、规范,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一对一”教学针对性强,在教学中就更应发挥其优势,重视学生的语音训练,特别是发音的准确性,以及重音、停顿、语调等的训练。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

4.语言要不断调整

教师的语言是不断调整的,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而变化,与学生当前的汉语水平想匹配。如果学生已经到高级,而教师仍然使用简单的话语,那么对于学生当前水平不匹配,学生也会模仿教师只会使用简单的句式来表达内容。

(四)教师的提问

提问是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活动,问答是语言交际中最常用的会话形式,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提问的技巧

与集体教学不同,“一对一”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学生都能够进行回答,并且能够得到教师对答案的反馈。首先,要综合运用各类提问方式,提问分为很多类型,如机械重复型、明知故问型、封闭型、开放型等等。其次,提问要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汉语程度。

2.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

提问能力,是交际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能力却不强。汉语的提问方式比较复杂,特别是运用疑问代词进行提问的句式也常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教师及时的反馈,因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较高,但有时候学生却苦于无法用汉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疑问,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提问方面的训练。除此之外,对于教师的问题,学生常常会将回答简化,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回答完整的句子,而不只是用简单的字词进行回答。

“一对一”课堂教学模式中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有许多优势,学生主动性强,教师可以因材施教,能够针对学生具体的发音问题进行纠正,学生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教学效率较高。同时也要注意与集体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不同,在教学中还应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杨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2]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3]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4]黄明珍.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第4篇: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艺术院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Modern Chinese in Art Institutions

——Take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LIU Tiansheng

(Jilin Animation Institute Media Branch,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The contradiction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modern Chinese in art institut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you can combine professional features, step by step;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lassic, based on the flexible expansion; emphasis on two-way interaction, and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integrated use in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language.

Key words modern Chinese; art institution;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fessional

1 结合专业 循序渐近

现代汉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第一学期开课,36至56学时不等,选用教材是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广播剧创作、电视小品写作等专业类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汉语实用性强,直接关系到语言文字修养的高低,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广播电视编导行业关系密切。但实际学时数较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考虑到专业实际需要,不涉及语音、文字和词汇,主要讲授语法和修辞部分。就整体而言,编导专业学生的入学门槛高于本院校其他专业,但水平参差不齐,语法基础好的学生有限。而黄、廖版《现代汉语》是适用于普通本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降低难度,拓展的内容不宜过多。

黄、廖版《现代汉语》与中学语文中的语法知识有所重叠,虽然学生早有涉猎,但基础并不牢固,所以,首先要查漏补缺,将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内容夯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这种实际情况,为课程导入提供了便利。面对“似曾相识”的内容,学生容易入门,但又与中学阶段不同,则避免了“审美疲劳”。比如修改病句,先展示给学生一些常见的、典型的病句,他们很容易完成,然后再展示较难的病句,提示学生完成,最后归纳总结病句的类型,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分步骤、分阶段、逐层进行。

现代汉语课“学院气”浓厚,比如讲语法,从语素到词,到短语,到单句,到复句,再到句群,层层深入,虽然系统完整、条理清晰,但涵盖大量的概念、界定、区分以及各种分析方法。编导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课程,尤其对视频资料感兴趣,对这类“文科中的理科”,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关注传媒行业中与语言相关的现象,将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比如“甄嬛”读音之争,提醒学生作为传媒工作者应精益求精,尽量避免失误;比如汉字书写危机,使学生警醒,认识到汉字传承的重要性;比如国际上的“汉语热”现象,培养学生作为汉语使用者的自信心。这些内容的插入,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语言现象,提高分析和认识语言现象的能力,进一步了解传媒与语言自然天成的关系,从行业的角度审视现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意义。

2 不舍经典 灵活拓展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教学需要结合大量的例句,黄、廖版《现代汉语》中的例句大多来源于鲁迅、杨朔、秦牧、吴伯萧、峻青等现当代作家的文章,时代印记明显,吸引力不足,在调动学习兴趣方面显得力所不及。如果全部抛开,在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寻找更新颖、更恰切的例句,并非轻而易举。况且这些例句都是从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典型性强,与相应章节的知识点结合紧密。因此,不应全部摈弃,可以酌情选用,目的在于将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清楚无误地讲解给学生。但在练习环节,可以灵活拓展,不拘一格。教材和参考书中虽然有配套的练习,但很少体现如何“运用”现代汉语。学生即便完成了练习,也只是了解了概念、掌握了分析方法,仍不知如何运用。练习中应理论联系实际,尽量弥补缺憾。当下,媒体语言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新媒体的发展更是导致了各种网络语体的流行,学生对网络流行用语耳熟能详,结合网络用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解析,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从2013年流行的网络语“女汉子”引申出“很女人”、“很中国”、“很雷锋”等“副词+名词”这一语言现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另外,还可将与编导专业有关的语言文字材料融合到练习中,比如,从《舌尖上的中国》、《人与自然》、《幼儿园》等经典纪录片中选取3~5分钟的视频资料,将经典段落的解说词用PPT展示出来,结合每节教学重点进行分析,学生往往会改变“事不关己”的状态,表现积极,参与热情很高。如此,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将讲授的内容落到实处,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与专业课互相渗透。

3 双向互动 注重实践

目前,高校现代汉语基本上仍采用最传统的讲授法,侧重于知识的介绍,缺少课堂讨论和互动,本来就枯燥的教学内容,加上单调陈旧的教学形式,使得课堂缺乏魅力,尤其是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比,所以很多学生“不买帐”。如何搞活现代汉语课堂,成为教师的当务之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寻找和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绪论部分,讲到现代汉语的几大方言区时,可以请不同方言区的学生走上讲台,用家乡话向大家做自我介绍,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指出学生所在方言区语音的发音特点,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语言现象,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考虑到90后的学生中“杰迷”很多,讲解部分修辞格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你最喜欢周杰伦的哪首歌?请将歌词写下来,分析用到的修辞格,学生们跃跃欲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解”,现代汉语的课堂也可以借鉴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做法。比如,语法部分比较难懂,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状态,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受到影响,极易形成僵化的思维方式。可以将部分章节交给指定的学生来讲授。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精心研读教材,反复琢磨重点难点,一旦发现问题,会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在思索、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实际能力也得到提升。当学生带着制作精美的PPT走上讲台时,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发挥,课堂气氛随之被带动。教师也能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的口味和需求,在日后的教学中适当改进,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注重语言实际和研究实践。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知识鉴赏文学作品,鼓励学生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式进行创作,是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以“中国梦”为题,要求学生从对偶、层递、回环、排比、双关、拈连、仿词、反语中选择四种修辞格,来写演讲稿,并选取最精彩的段落在课堂上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第5篇: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函电;项目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223-01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此课程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往来信函的行文结构、外贸专业词汇等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商务英语函电写作及处理技能。因此,该课程应充分体现和发挥高职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培养学生对往来商务信函的实际业务处理问题。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商务英语函电》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学生在学习之初,通常感觉力不从心。而传统的《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模式却因为过分地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相关的单词与语句,机械训练而遏制了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的欲望与机会,就更谈不上学生潜力的开掘及应急情景(如修改信用证、更换发船日期等)处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以求实现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一、 项目教学法内涵及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基于项目教学法构建实训课程,能够将学生枯燥的学习课程转换为生动的实践活动、创造性活动,体验解决工作任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平台很少、通过校企合作体验一线平台的机会更少之又少的情况下,构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电子商务实训课程,能够很好解决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训强度不足的问题,并确保实训技能和岗位能力要求零距离对接。

二、《商务英语函电》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

1.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2.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5、归档或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二)项目教学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将教学内容分配成六个项目,即寻找客户、价格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货款支付及其后续管理。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任务。完成这六个项目就等于做完一笔业务。在教学中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虚拟的贸易公司,并落实每个学生在公司中的角色,在课前先让学生搜集相关项目的资料,在课上首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完成之后,各组分别选派一个代表将成果以PPT形式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进行评议,经过学生讨论之后,教师适时地将正确形式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并提出相应建议,总结出完成此类信函所需要的术语及其相应理论知识,然后再布置一个类似的任务,学生反复几次之后,会牢固地记住知识点,同时也提高了其运用能力与综合业务素质,如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敬业精神等。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三、 总结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实践水平。在整个函电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了现代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的核心价值,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第6篇: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法结构;语言内容;平衡

一、汉语语法的结构形式与内容意义的定义

结构形式指的是构成某物的构造,它区别于物质的材料。汉语作为一门语言是有多种结构形式构成的,即为构成要素,主要有语音、词汇、语法。在每一构成要素中又分为其自身的结构形式,即为语音结构形式,词汇结构形式、语法结构形式。并且每一构成要素都有自己的热菀庖濉V斓挛踉谟锓ù鹞手刑峒坝锓ㄑ芯浚他认为:“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楚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是语法研究中的根本问题。”因此,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把握好语法的结构形式与内容意义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的许多语法书籍都将语法的结构形式与语法的内容意义混为一谈,认为语法的意义就是语法的形式,并且语法形式也体现了语法意义。针对这一问题,许多汉语语言学家也都在自己的作品中阐述过自己的观点。沈开木认为在自然语言情境中,语言形式可以直观的概括为三种情形:1.词形变化形式,包括词尾变化,词根和词缀的变化等表现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即为语法形式。2.辅助词形式,即指通过带有辅作用的词来帮助表现语法形式。3.词和词组的组合形式,也就是通过词和词组的组合形式表示语法意义。除此之外,语气词和语调相结合也可以影响句子的意义,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语法形式。范晓先生将三个平面理论运用到对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分析中,将语法意义分为三个层次:1.表层意义,即各个语法成分之间的意义关系。比如说宾语和中心词搭配就表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2.深层意义,也就是侧与之间内在的意义,比如形容词和名词之间有修饰等的意义。3.语用意义,即词汇或语法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的意义。

二、在不同教学方法中语法结构形式与内容意义所占比重

在对外汉语课堂语法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历年的差异的核心之一就体现在对于形式和内容孰轻孰重问题的看法上。在语法教学中,同样对语法结构形式教学和语法内容意义的教学侧重不同。例如:在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中,由于依赖学习者母语和翻译的方法,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使学习者理解语句的内容,因此,对语法的内容意义方面的教学所占的比重偏大;听说法,是强调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以培养学习者的口语听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对语法结构形式教学的比重较大,反复对某一句型结构进行练习,也就是为了向学习者教授某一固定句型,并通过不断的操练以期达到熟练运用的水平;在以认知法为主的语法教学方法中,由于认知法是从心理学角度思考教学的,认为学习是一个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过程,并不是机械模仿和重复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认知法的语法教学主要注重语法的内容意义,强调了对语法内容的正确理解才能有助于记忆,从而学会对语法的运用;情景法,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因此,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语法教学,对语法结构形式侧重较大,由于要提供给学习者恰当的有意义的情景,以便于学习者更好的练习目的语的基本结构,所以,情景的创设是为了结构形式的练习。因此,在这一教学方法中语言的结构形式所占的比重较大。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结构形式与内容的平衡

传统的观点认为语言教学,尤其是语法教学应以结构形式为中心。由于语言是一个系统,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就是学习该语言的词汇和结构系统。并且,认为掌握目的语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对于目的语结构形式的知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同理,认为在语法的学习过程中语法的结构形式也比其所体现出来的内容意义重要。但是,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脱离语境、脱离交际而单纯地教学语言形式,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少了内容意义的结构形式,使语言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更有碍于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还有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学习,尤其是语法的学习,应该以表达内容为中心,从而可以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语法的结构形式。学习第二语言和学习第一语言一样,最终目的是为了用语言来进行交际活动。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在交际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从而不断的摸索出潜藏于内容意义中的固有的结构形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语言中语法的学习不应该受结构形式的禁锢。通过自然的、基于对语法所表达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的基础上的学习,更能帮助学习者发展其“内在大纲”,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一个外在的大纲。然而,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表明,由于第二语言习得跟第一语言习得在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上有很大的不同,重视内容意义的理解学习并不能保证第二语言的成功习得。最近几十年的语言习得研究表明,第二语言教学,尤其是对承认的第二语言语法教学,针对语法的形式方面的有意识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讨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结构形式和内容意义的平衡问题,可以总结两个问题:1.在语言的语法结构形式的讲练中,如何尽可能地结合内容;2.在以内容为中心的语法教学中,如何适度地关注形式。

下面是在语法教学中的两个例子:1.日本在中国的东面。2.日本在中国的西面。

第7篇: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高职焊接;检验课程;教学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240

0 前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必须要围绕课程的建设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学校也要围绕课程建设来推动学科专业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为了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必须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来说,在进行焊接检验课程的教学中,必须要充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做好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而培养,以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教师要采用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率。

1 以工作为导向的高职焊接检验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的焊接专业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实践以及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焊接人才必须要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经过相关调查发现企业对人才以及院校教学的要求有以下几点要求:高职院校焊接检验课程教学必须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做好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学习与工作岗位的对接,以此来促进学生所学能够在日后得到所用。院校要促进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做到学生学习与工作岗位任务的对接,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岗位的要求,影响焊接人才的培养[1]。所以针对这种现象,高职院校必须要充分的做好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系,能够针对工作岗位的需求以及技能要求,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从而来充分地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焊接检验课程教学

2.1 高职焊接检验课程教学形式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的焊接专业来说,焊接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获取质量高的焊接接头。然而在进行检验课程教学过程,则是保证获取高质量焊接接头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焊接检验教学,能够充分地促进学生获取焊接检验知识以及相关技能[2]。所以做好焊接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十分重要。对于焊接检验教学来说,其知识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其中理论知识更加容易受到确定。虽然教学课程的内容与传统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别不大,但是对其教学目标的起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以职业需求为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好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此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必须要充分与企业中的岗位相互对接,对一些焊接检验分析员的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其工作对象以及内容环境等方面确定工作职能,从而来对院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设置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简单的举个例子:以压力容器焊接检验为例,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能对压力容器生产中焊接检验工作的对象以及内容进行项目的设立,做好情境设计以及任务的相互分解。同时能够将其逻辑结构逐渐转变成生产以及检验的流程。主要教学方式为学中做以及做中学,以此来促进学生完成工作过程的相关任务。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设置教学项目,将理论知识以及技能训练进行结合,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所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焊接检验课程教学,各个部分的内容已经不再相互独立,能够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将其融入到工作过程中,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效率。

2.2 基于工作过程的焊接检验教学

对于高职院校焊接检验课程教学来说,做好课程的开发必须要充分的了解职业成长的规律,由浅入深、简单到复杂并且由单一到综合。要选择一些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范例来为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同时其工作任务必须要做到可迁移性、可替代性。利用可迁移性可以促进学生的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可替代性主要是体现在与时俱进,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让学生了解到焊接检验的方式、种类以及相关的操作要领。同时也要做好焊接检验一起、设备一起焊缝缺陷类型等内容的检验。其次,教师也可以将焊接检验课程设立的相关项目、情境以及任务等内容与教学过程相互结合,以此来充分的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主要内容是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焊接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的做好焊接缺陷的处理等内容。这样最终将教学做到学与做相互结合,实现做中学的目的[3]。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利用项目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能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托,最终落实相关的教学计划,从而来实现教学目标。要想做好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训练,要采用集中训练以及单独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的让学生实现学习的目标。同时院校要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到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操作,教师以及企业专业人员在一旁进行指导,以此来充分的促进学生对岗位的了解,使其在毕业会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中,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改革工作,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焊接检验课程教学则能有效的做好对学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的自身焊接检验能力。

参考文献:

[1]于艳杰,王晶,马淑芹.《焊接检验》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1):15-16.

第8篇: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考核评价 以考促学 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80-01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学生 “双语”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汉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教学实践中,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还没有很好健全的完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重考试而轻应用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汉语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以考促学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育水平和效果,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一、建立汉语教学科学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

严格的考核评价本身就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汉语教学水平、提高青少年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方法,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绝不亚于课堂教学过程本身。考核评价本身对教育教学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发挥着教学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什么样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就有什么样的教学价值取向。因此,健全和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汉语教学水平的当务之急和重点工作;构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评价作为汉语教学的一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汉语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不足

通过调查表明,传统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较为单一,在考核评价上存在着评估手段单一、评估指标不够细化等方面的缺陷,教学考核评价不全面、不准确、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在考核评价的导向上,注重卷面笔试,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考核不够。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大都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主。这种考核方法主要弊端就是卷面成绩往往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果他会作弊或者监考不严的话,那么这种重考试成绩的考核模式就极大地打击了一部分真正肯学会学的学生的积极性。二是考核评价的方法上,注意阶段性考核评价,忽视对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实际能力的考核。汉语水平高低、学习效果好坏,往往用期中考试、期未考试来认定,通过一考定成绩。三是考核评价制度本身实行“教考合一”,汉语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又是教学成效的评价者,使汉语教育工作者既成为教学的运动员,又成为考核评价的裁判员。四是在考核评价的重点上,存在着重理论、重笔试而轻应用、轻实践的倾向。

三、探索既注重基础更突出应用的考核评价体系

汉语教学考核评估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功能。当前,要从战略角度整体把握考核的功能和效用。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绩效考核系统,明晰了考核主体和评价主体,简化了考核的流程和手续。重点建立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开放式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改知识考核为主为能力考核为主,改重写轻说为说写并重。通过严把评价考核关,以考促学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一是树立“强基重技”的考核评价导向。将考核评价重点放在对学生对汉语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估,主要考核应试者基础教育水平和技能训练成效。考核指标设置多方面兼顾,明确细分考核标准,并通过权重分配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准确。将考核评价的重点转移到能力上,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逐步迁移到注重能力的提高并使之成为学生追求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是考核评价内容进一步突出能力评估。在原来重视基础、语法笔试考试的基础上,可包括闭卷、开卷、口试、笔试、课堂内与课堂外、论文与答辩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考核。要重点提高“说”的考核比例,对讲演、讨论课、分角色口语表演等都当堂评分,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积极性。通过考核内容的转变,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学到真本事,走到社会上能够用得上。

三是在考核评价方法上加大经常性考评力度。除在期中、期未、年度等阶段性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既体现考试成绩、又体现平时表现,既体现能力,又体现学风的经常性考核评价机制。将学生汉语课堂表现、汉语学习态度、汉语应用热情、课堂测评成绩一并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规范的经常性考核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增强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四是在考核评价的制度上严格实行教考分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汉语教学考核评价专门机构,建立考核评价中心或专业委员会,对汉语教学成效进行专门考核,实现教学者不考核、考核者不教学,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考核评价逐步实现教考分离。同时,充分利用国家HSK、普通汉语等级考试这一平台,通过社会化的评价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和实际能力。

四、加强考核评价结果应用,不断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考核评价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并不是教学的目标。强化考核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汉语能力。加强对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对于提高汉语教育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建立考核结果有效沟通、反馈制度。实行教考分离后,考试部门或评价机构对考核评价的结果必须及时向教学单位进行充分反馈。重点对考核评价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进一步查找教学环节中的不足,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9篇:科学教育的含义范文

1.1艺术教育的含义

当前,人们不断加快艺术教育的进程,是因为艺术教育不但有利于大脑的生理健康,促进大脑潜能的全面开发,还是人文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人这一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艺术教育还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健全学生的自我意识。艺术教育专业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踏实的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美术、音乐、舞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艺术科学研究工作、学校艺术管理工作及社会艺术指导等工作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

1.2艺术教育的专业化的作用

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人们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果和速度,反映了艺术繁荣兴盛的局面;艺术教育的专业化还有利于艺术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和高端化,有利于理论的不断进步,有利于积累艺术成果,并使艺术的传承得到了保障等作用;但是艺术教育的过度专业化也致使其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促使艺术本身从各文化、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和知识生产单位,使艺术活动和艺术创造成为专业人士的领地。

2通识教育的含义及其作用

2.1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即“一般教育”,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通才教育,另一方面是指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流长,其概念可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但普及是从近代开始的。通识教育不仅仅是课程设置的一种模式,它过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及境界,它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与全面发展。而在大学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不够,学术视野狭窄,专业领域过于局限,基础训练和全面发展不足,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等缺点。实施通识教育要根据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二者相结合,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方法来实行。

2.2通识教育的作用

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生活的条理性、良好的判断力以及平衡的心智,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开朗的个性,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通识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促使他们能够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习、做事、生活、发展,能够做个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人,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二者的关系

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并在大学教育中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研究二者的关系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艺术的繁荣兴盛都是非常有利的。

3.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渊源相同,目的相同

二者都兴起于人类最早期的教育中的,是人类最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人的品格和个性的完善与发展,都是人的基础教育的需要,体现在在有关人才培养方面。

3.2通识教育是现代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而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教育

现如今的大学中,艺术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两部分的内容。艺术专业教育和其它专业教育类别相同,是不属于通识教育的,面向的大学生是艺术类的专业,而艺术通识教育一般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针对的大学生是非艺术类专业。就艺术专业教育来说,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首先,通识教育是艺术专业教育能够实施的基础;其次,它还是艺术专业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最后,通识教育是艺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在文明社会,艺术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而人的艺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不能够离开艺术教育的。但是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和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不一样,他们并不一定非要接收艺术教育,所以他们一般很少有机会能接受到艺术教育,这就致使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普遍低,甚至为零,因此为了改变大学这种弊端现象,艺术教育被大学的通识教育包含在内,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必要的艺术教育,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完善他们的人格与品性。

4艺术教育改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