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信息科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
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不仅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而且有利于用丰富的资源代替稀缺能源,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工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利于降低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众多不可抗拒的因素,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能够推出抗灾品种,用以降低危害,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化的工业装备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化的规划手段和现代化的科学方法管理农业,最终促进农业发展,是把农业生产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目的是创造出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现代化农业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的生产体系,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强化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黑龙江垦区应将科技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配置,通过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的活力推进创新。但是,由于科技创新的特性,它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支柱。因此,垦区要加强人才和科学研究投入,增加科技储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加大对农工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科技公共服务。
二、借鉴经验
(一)深化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动力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出台了《关于加强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确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知识创新的骨干作用,不断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潜能,迅速将科研资源优势转变成创新发展优势。将其打造为适应市场需求、经营机制灵活的创新知识主体。推进科技型企业与金融资本市场融合。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完成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了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在新三版成功上市。
(二)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黑龙江垦区9个管理局的9个试点农场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农场以农技推广中心为载体,整合农业植保、农机、畜牧、水利等分散机构,使人、才、物的整体效益得到充分释放。构建了基层农技推广基地网络,以主要农作物产业发展为依托,集成推广了一批成熟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1500多万亩。培育了一批以青年创业农场主和网络营销店主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工,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良好的环境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托
建三江国家科技园区、九三管理局科技园区和黑龙江垦区的龙头企业发挥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栽培与土壤营养研究室、大豆综合试验站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研平台的作用,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了各行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科技联席会议制度。从司法和行政两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的良好环境。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加大对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各类创意创业大赛,大力传播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企业对创新声誉的重视程度,形成尊重创新和保护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制约因素
(一)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机构不健全
垦区农业机构进行改革之后,很多地方的农业技术站不再存在,关键的技术推广人员也合并到行政机关。这样的机构变化加大了上级农业部门对下级农业部门的管理,并且出现了责任推诿的现象。同时,专业的技术干部在行政事务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从事业务技术投入的精力较少,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
(二)垦区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手段不完善
在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形势下,农工的增收愿望也愈加强烈,但农工引进新技术的方式较少,学习途径也不全面,从而发挥不出良好的效果。
(三)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垦区的农业生产者大多数因循守旧,接受新的科学知识的能力有限,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比较缓慢。目前,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同时,农技队伍中接收继续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农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垦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知识“老化”现象。
四、对策分析
(一)加强垦区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近年来,垦区增加了对粮食增产技术研究和推广的经费投入,支持有关部委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各粮食主产区应首先着重落实该批项目的匹配经费,确保其顺利完成。另外,各粮食主产区还应该运作一批研究和推广项目,加强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形成具有不同地区特色的技术体系,是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加强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建成农业发展科研基地和农业产业综合治理中心,不断推进农业基础研究,从而提高垦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其次,要增加与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外团队、科技精英之间的合作研究,从而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农业科技实力。同时,要逐步加强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垦区应该走进高校鼓励相关大学生、研究生到基层农业第一线工作,从而带动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培养,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农业技术格局。
(三)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垦区种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业发展 科技应用 农业信息化
信息化是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分析、传播、利用,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也凸显了它的重要作用。但就我国目前农业状况,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落后。因此,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引发农业科技革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1 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前景
1.1 信息技术在农业资源和环境上的作用。信息技术将在以下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①快速查清各类农业资源及其分布,了解和掌握环境状况;②对有限的农业资源及环境变化进行有效监测;③预测各种措施对农业资源及环境带来的可能影响,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1.2 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应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在四个方面,即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生产实时控制系统及作物遥感估产。作物生长模拟是利用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分析模拟作物生长过程,协助解决多样化和不确定问题,我国已研制出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棉花生产管理模拟与决策系统(CPMSS/CGSM),土壤―植物―大气中的水气传输模型,谷物储藏干燥模拟模型等。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简称ES)是以知识为基础,在特定问题领域内能象人类专家那样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计算机系统。我国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制出耕地变化监测系统,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调查系统,作物产量气候分析预报系统,作物短、中、长期预报模型,小麦、水稻遥感估产信息系统等。这些成果的实用化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1.3 信息技术在农业研究及技术推广中应用。我国已建成农业科研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ARICMS),中国农业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库,中国农业研究项目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等。“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络中心”已建成,并与农业部、国家科委、国际信息网联网,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及其推广事业的发展,使各级领导、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水平及趋势,掌握科研课题的设置及进展,了解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为研究项目的立题、合作提供极为有效的手段,也使农民很容易得到他们需要的科技信息、致富信息。
1.4 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农业各生产要素的信息,如自然资源信息、法规信息、市场信息、实用技术信息等,无论是对决策者还是对广大农户都是极为重要的。及时、准确、可靠、全面的信息是经营管理的根本依据。上至农业决策者下到农民,因信息不灵而作出不正确的决策,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如山东苹果发展,因发展面积过大、发展品种不对路而积压滞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而有必要建成完备的农业宏观决策信息咨询系统及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1.5 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避灾中的应用。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各种灾害如气象、洪涝、海洋、地质、地震、农林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信息是防灾、减灾、救灾、避灾的关键,由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信息,已广泛应用于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实现灾前预警、灾情监控、灾后评估。1998年夏天长江防洪就是成功应用信息技术的范例,它应用了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日本GMS静止卫星,90年代最先进的加拿大Radar sat微波遥感卫星及我国遥感飞机等遥感平台采集遥感数据,经高速计算机数据处理,对洪灾做出了准确预测预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地预测出洪水可淹没的地物类型及高度,为防洪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我国战胜这一历史罕见的洪灾立下了特殊功劳。
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促进农业生产与管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信息技术使得及时迅速交流信息、处理信息成为可能,促使农业行政、科研、教学、生产和企业走上现代管理轨道,使农作物生产和畜牧业生产过程可依据不同生长阶段特点实行自动定量化控制,进行更经济更有效的生产。这将大幅度提高科技贡献率,改变农业效益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使农业走上高产、稳产、低耗、高效,人―资源―环境―生产关系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 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建设,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2.1 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建设,增强农业信息技术储备。①加强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农业中的开发与应用;②加强农用传感器的开发;③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的综合和集成,如3S技术与专家系统,作物生长模拟技术,信息控制技术集成为多功能、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实现监督、预测和控制的结合;④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开放的体系,需要来自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组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开发,集成具有经济学家、农学家等专家功能的巨型综合专家系统;⑤加强农业应用软件网络化、多媒体化及可视化研究,使农业信息技术可实行远程推广,远程教育。
2.2 发挥合力,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产业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在新旧体制转变时期,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村还不具备农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政府应承担起农业信息化的引导责任,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广大农民及社会其它力量的作用进行农业信息开发。战略上应普及计算机及计算机知识,培育农业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促进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为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及推广提供良好环境。
2.3 合理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市场管理。应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统一规划和指导,逐步建立并完善各级信息资源,建立标准和数据更新体系,加强数据更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加强信息市场的管理和立法,避免信息数据库的重复建设,提高数据库的网络化水平,增强数据的共享性,避免虚假信息、失真信息、陈旧信息进入市场和数据系统。在加强国家各级各类农业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发和利用各省、市、县等地区的农业数据库,促进地方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2.4 加强国家信息网络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农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依托全国信息主干网,加快“全农”工程建设。在发挥国家投资主渠道作用下,各地及有关农业部门应加大投入,建立区域网、局部网,并与国内主干网、互联网接轨,实现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农户入网。
【关键词】校企合作;开发
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它是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发展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支,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1]。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信息工程系于2011年在软件技术专业的农业信息技术及应用方向中开设了《农业信息技术》课程并获得学院项目化教材项目立项,目前该项目已经结题。该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是在和上海市农业信息公司合作模式下来进行的,《农业信息技术》课程及其教材也作为学院和系部重点开发的课程和教材项目。本文分析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教学改革方案,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1.校企合作教学现状
1.1 国内外校企合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教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很多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经验,但就校企合作教学而言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还需要总结与改进。截至2011年9月,中国知网文献总库显示的与“校企合作”相关的论文近21066篇,其中研究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问题的占95%以上,研究合作模式的占近1/5。从各国的模式看,主要有德国的企业为主模式(“双元制”)、美国的学校为主模式(“合作教育”)和澳大利亚的行业主导模式(“技术与继续教育”)。[2]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采取了多种形式,主要包括:①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比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信息工程系与上海金道网络公司合作建立了订单班,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参观或顶岗实习。高校与企业签订实践基地协议,制订专门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行弹性学制,安排学生参观企业现场或顶岗实践。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习引导理论学习。这种形式在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中都有应用。[3]③参股加盟模式。1992年10月,为了适应扩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华南农大应邀加盟温氏集团,开创了农业产业化领域校企合作的先河,首创了高等院校持股加盟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合作形式以股份为纽带,将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该形式主要应用于合作技术研发领域。[4]④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课。这种方式操作容易,教学成本低。上述校企合作形式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均得到相应的益处,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校企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5]
1.2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校企合作教学过程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多次深入上海市农业信息公司进行调研,与农业信息专家座谈,从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教学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
图 1 校企合作示意图
通过校企合作对于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五个方面的共同制定,使企业和学校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部分解决了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教学目标共同制定使学生将来更能适应工作岗位;教学内容从原先的按部就班变为了实际的学习情境;《农业信息技术》项目化教材的立项和应用为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量身定做了适合学生的教材;项目化教学的进行为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建立了双方都认可的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从传统的学生考试模式变为了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从多个方面共同考核模式;师资队伍从象牙塔的教书先生变为了更企业化、工程化的教师和工程师。
2.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由于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采用项目化教学,因此任课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设计了三个项目工程,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讲到信息采集与处理知识模块,可以让学生做三个项目工程:1、蔬菜市场信息采集与处理工程2、农田生物信息采集与处理工程3、农产品物流仓储信息采集与处理工程,如图2所示。这里面第一个项目由学校教师担任教师,第二和第三个项目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一起担任教师,学生通过三个项目的信息采集与处理基本上掌握了农产品的信息采集与处理过程。
项目化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很适合的教学方法,但是该教学方法的开展难度比较大,需要学校的大力度支持和合作企业的支持,教学场地和优秀的企业工程师也是今后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项目化教材设计与开发
本课程编写教材时,我们对信息采集与处理的三个项目进行了分解,使每一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如表1所示。比如蔬菜市场信息采集与处理工程可以分解为:蔬菜类食品信息采集与处理、肉类食品信息采集与处理、蛋类食品信息采集与处理、海鲜类食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等四个项目。整个教材都是由具体的可操作项目来构成,《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是由若干个具体项目着手来开展的。
《农业信息技术》项目化教材的编写为校企合作教学开发了一个很好的课本,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都可以使用该教材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同时也能够使计算机系涉农专业的学生把计算机工具应用到农业领域当中,为将来服务“三农”做好充分的准备。
4.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一般是由任课教师进行期末考试命题,然后根据试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按比例得出最后学生的期末成绩。这种课程评价体系主体很单一,而且成绩的评定太过依赖期末考试的成绩,对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评价不够客观。经过与企业专家的共同商定,改革了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设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根据学习情景按比例分配,其中情境1占30%,情境2占30%,情境3 占40%,按学生的分工完成质量及工作态度考勤等评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打分;期末成绩占40%,学生学期结束做一个完整实验项目,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给出成绩;最后,学生总评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这样一来比较客观的评价了高职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效果和动手能力,将来也更有助于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5.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性,分别对农业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09级(整改前教学方案)和10、11 级(整改后教学方案)的学生进行了考核,考核所用试卷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所占比例分别是:基础知识部分40%、程序设计部分10%、系统调试部分40%和新技术部分10%,教学改革前后学生各知识项实际掌握程度如表2所示,其所对应的各知识项得分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方法改革前后效果对比(%)
图2 知识项得分对比
从表1和图2中可以得出结论教学改革后学生各知识项掌握程度有所提高,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及所发的对应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有比较重要的帮助作用。
6.结束语
本文通过笔者对大量参考文献的阅读和亲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了校企合作教学过程模式并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信息工程系农业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发现实训场地和企业优秀工程的合作是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任课教师的努力和系部领导的帮助下,经过多方联系和上海市农业信息公司、五厍基地、崇明现代化农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了校企合作教学过程模式的正常开展,但是合作的深度和教学资源的积累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提高。高职院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基本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军.农业信息技术(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7
[2]胡信华. 高职翻译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执教通讯.2011(14):32~34.
[3]高辉,孙成明,谭昌伟.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0(21):168~169.
[4]李庆满,吕赞.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1 (10):6~9.
[5]王兴旺,栗红霞,张光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3):117~120.
作者简介:
王兴旺:(1978-),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送科技下乡农业科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us in our daily "send technology fields" service work across the actual problems, the author sets forth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importance, practical, make the farmers in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school science, with information, realizing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farmers in the role.
Keywords: send to the coun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送科技下乡”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信息资源为桥梁,以服务热线为纽带,以数据网络为基础,以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科技专家为支撑,推动科技信息在广大农村的低成本、高效率传播,使广大农民在信息化时代能够获取更廉价、更有效、更快捷的科技信息,实现科技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快速反映和零距离服务功能。
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目的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送科技下乡”服务工作的创新模式。我们在日常的“送科技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的工作中,与农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感到一是“送科技下乡”受时间、地点、专业的限制,服务范围狭窄,不能满足“送科技下乡”工作的需要。二是解决“送科技下乡”的实效性问题。农业专家在“送科技下乡”是一次性的技术服务活动,而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却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仅仅依靠专家几次“送科技下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满足不了农民的生产需要;三是以往的“送科技下乡”的做法是送点农业科技书籍,发放点宣传材料,组织专家讲讲课便草草收兵,很容易使“送科技下乡”工作浮于表面形式。
鉴于上述在“送科技下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锦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下,组建了以“锦州农业科技110”网站和《农业信息快讯》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目的是:
1、通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送科技下乡”工作服务内容上的创新,服务形式上的创新和服务技术手段上的创新。使科技服务“三农”工作,从面对面服务,转变为远程服务;从定点定时服务,转变为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从单项技术服务,转变全面远程服务;从传授式技术服务,转变成农民自助式技术服务,从而使“送科技下乡”工作实现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全面提升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使这个平台真正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和纽带。
2、通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全面改变“送科技下乡”工作原有的工作模式,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全面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技术和产品交流与交易的巨大的开放式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成为政府搭台,农民唱戏,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成功模式,成为农村共性关键技术引进、示范、实验、推广的主渠道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先导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通过发展农业科技110等各种信息服务模式,健全基层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信息化,全面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
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技术特征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开辟了“锦州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分析与预测、新品种数据库、新技术数据库、科技成果转化、病虫害数据库、专家咨询平台、农展会、它山之石、致富向导、供求信息、大宗农产品公益广告”等栏目。用现代网络技术打造新型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产品找销路、找市场,达到既能上网查询新品种、新技术的相关信息,也能在网上学习和在线咨询病虫害的相关知识。快速的向国内外客商推荐农产品供求信息,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更多的营销商机。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要真正做到服务好“送科技下乡”,要做到机制灵活、服务高效、反应迅速、注重实际,并要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整合资源,发挥合力,健全体系,是农业科技服务的必由之路。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必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合力优势,构建符合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农技站(所)、农资销售企业等单位的技术和网点的作用,开辟信息源,增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我们的做法就是建立了一整套综合的服务平台,并且把这些隶属于不同体系和不同管理部门的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并且把这套体系与农民的需求对接,形成农民需求与科技服务的互动。
2、机制创新,技物结合,多方共赢,是农业科技服务的持续之基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有关各方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有关各方的精诚配合。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机制创新是核心。目前,锦州参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包括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基层农技部门和农资供应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维持和吸引基层农技部门和农资供应企业积极参与科技服务工作不仅是靠政策引导,更重要的是我们无偿的农业科技服务可以促进农资销售,从而取得丰厚回报,这种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无偿服务”的维持资金问题,同时也为地方管理部门规范农资销售,有效监督管理市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服务实践,并且把这种热情持续保持下去。所以机制创新是灵魂,多方共赢是关键。
3、组建“农业科技信息网”。定期培训农技服务信息员,使“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起强大的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以此保证服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实效性,使信息服务更贴近农民的实际。
从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出基础好的县、乡及镇农技人员,定期开展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巩固扩大信息员队伍,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化网络。这样他们不但可以学习业务知识,而且更能够保证我们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这些农技人员即是技术员,又是宣传员,从而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科技水平。
4、以网络为纽带,推进网上“送科技下乡”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功能,积极服务“三农”。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四大实用数据库系统: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病虫害防治系统、农业生产决策服务系统和农业市场、农产品供求信息智能服务系统。运用先进的智能化手段服务“三农”,使农民真正实现“网上看信息、网上学技术、网上卖产品”。
三、“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了科技和信息进村入户。是农民学习科技、用科学、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场所和服务终端。基层农业服务人员是科技和信息进村入户的推动者,有效的解决了农村信息化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08-2009年“锦州农业科技110”接受农民求助10万次,科技培训3万次。
(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开展信息和技术服务,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传播,帮助农民获取实用的信息和技术,促进生产和销售,实现增产增收。一年多来引进新品种80多个,新技术30项,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成交1300多万元,促进农民增收1.5亿元。
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
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人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
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人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人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曰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人,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94?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人推进农业科技进村人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人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
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
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人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甘肃省农牧厅
主办单位:甘肃省农牧厅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6997
国内刊号:62-1057/S
邮发代号:54-6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5.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28
《天津农业科技信息》是由天津市农委主办的农业科技普及刊物,创刊至今已经22年,共出刊500期。22年来,在天津市农委、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领导及天津市农口局院相关领导和市、区县、局院科技人员的支持、帮助下,在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传播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安排、部署,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服务的道路上,《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编辑部(以下简称编辑部)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努力学习,锐意进取,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大方向不动摇,坚持贴近生产实践为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做贡献的目标不动摇,坚持做好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的决心不动摇,坚持严肃性、真实性、准确性的编辑准则不动摇,坚持不违反相关新闻出版规定不动摇。实践证明,实现农业现代化将彻底改变传统农业时空变异大、可控性差、稳定性和定量化程度低等弱质局面,必将带来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1-4]。农业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信息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进步中极为重要的因素[5-10]。无论是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看,还是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任务看,农业科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显著,农业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11]。《天津农业科技信息》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服务 “三农”做出了微薄的贡献。
1 创刊22年历程回顾
作为天津市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对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相关政策信息的和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及沟通、反馈进行针对的物化性传递手段,《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的办刊宗旨是:做政策信息的窗口,做农业科普宣传推广阵地,要让农民看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有实效。自1991年至2012年9月共出刊500期,发行250 余万份,各类信息15 713条,总字数约
1 080万字。这种努力和坚持,成为《天津农业科技信息》20年来仍然活跃在天津市“三农”的科普战线上的重要保证。《天津农业科技信息》所提供的政策法规信息、工作决策动态信息、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全市农业农村动态信息等,对推广、普及科技知识,推动政府农村工作部署,提高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天津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均发挥一定的作用。1992年,《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的工作被天津市农委列为当年为全市农民办的八件实事之一;1995年被市农委列为全市农业科技年农业科普宣传阵地;1996年被市委宣传部列为天津市落实全国首次农业普查的宣传阵地。《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编辑部曾荣获天津市优秀科技信息工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天津农业科技信息》作为报纸型、固定出版周期、纸质物化可长期保留,反复阅读使用,针对农业、农民实际需要较为稳定的一种出版物,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和作用。近十年来,在天津市农委科教处相关领导的支持、帮助下,我们逐步摸索,开创了直发、扩发的工作形式,扩大发行的对象和范围。用了5年的时间,在全市组建了一个自政府机关到基层农民、自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科普推广人员组成的自上而下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保证了本刊的稿源。这些稿件结合“三农”生产实际,解决“三农”实际问题,反映“三农”实际需要,促进“三农”发展提高。
2 经验与做法
2.1 发展窗口职能,扎实服务“三农”
发挥政府信息窗口职能,把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安排、部署迅速公开地传播出去,是《天津农业科技信息》创刊伊始的宗旨之一。22年来,编辑部及时刊登、领导机关的工作计划安排,积极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做宣传、造舆论、解疑释难、给农民读者以生动实际的教益,得到了天津市农委有关部门领导及相关局院、区县领导的好评,为天津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编辑部始终保持着与天津市政府农业顾问团、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市农科院各研究所、天津市农口相关局院等科研、推广高层的“热线”联系,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品不同、节气时令不同及各类突发生产问题,向相关科研、推广人员约稿、征稿,把宏观性、全局性、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大问题作为优先稿件适时刊发,对全市的农业生产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同时,特别注意收集整理来自区县、乡镇农技推广第一线的稿件,这样的稿件短小精悍,一事一议,直接面对生产实际,能解决现实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到读者来信来电咨询,我们都及时与作者或有关专家联系,提供文字的、电话的、有时甚至组织专家亲临现场进行专题服务,同时择其有代表性的问题,组织稿件在报上公开发表作答,起到了极好的联系生产实际、实时沟通的作用。
22年来,编辑部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市场信息与农民之间、科普知识与农民之间做了大量细致、琐碎的工作,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尽了绵薄之力。这细微的成绩说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12]。
2.2 创新工作机制,直接服务“三农”
2005年以来,编辑部试行在区县、乡镇相关部门提供农业种养殖大户名单,由编辑部直接寄发的方法,减少“二传手”,直接服务“三农”。随后,我们又开创了直发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直发区县、乡镇农业专业科技服务中心,直发国家、市级农业大项目区管理、实施部门和直发乡镇五大站相关基层科技人员等一些方法,进一步扩大了直发的领域,提高了本刊的服务性和时效性。截止2011年底,直接发到农民读者手中的份数已占本刊总发行份数的65%。这种方法的坚持与拓展,使得本刊拥有了一批较为固定的农民读者群,相关农业科技信息可直接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农民朋友的生产实际。
2.3 深入基层,解决“农业科技信息最后一公里”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变,真正在农业第一线工作的人员成份和组织构成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应该更进一步地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这些新的发展动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做更深入的工作。例如,农民一家一户的生产越来越被合作社、联合体等代替,农业科技信息工作“落地”的“点”可能会越来越少,但其中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集中,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点对点”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对选对“点”、选好“点”、选准“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随着农业生产投入的加大,生产者对回报的渴望越来越直接和强烈,因此对直接影响其经营成败条件之一的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会更加迫切、更加主动和自觉,这既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平台,同时也对我们所提供的农业科技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是单一的,可能会有许多道路都能通达,因此,要进一步扎实工作,努力尝试各种路径。面对农资经营、农机经营、多类专业合作社、单一农产品销售合作组织、大学生村官及各级各类政府官员、技术人员、农民培训组织等等途径,都应在直发、建立网络、做信息互动交流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组织。这项工作,一方面需要相关领导的支持、帮助、引导、组织,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做具体工作的同志不求名利,耐得寂寞,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努力地做好实际工作。
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对于促进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编辑部有信心,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继续建好这一农业科技信息平台。随着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的进一步深化,这份刊物作为“窗口”和“平台”必将拥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王铁民,胡伟.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 天津农业科学, 2005(2):62 -64.
[2] 马兴,王巍,韩洁,等.以物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J].山西农业科学,2011(4):376-378.
[3] 于春林,张晓红,郝东.巴彦淖尔市农业信息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90-92.
[4] 李爱民,王淑英,.基于农业企业化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12):4-9.
[5] 龙从霞.科技信息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及对策探讨[J].情报探索,1997(2):6-7.
[6] 刘贵锋,赵建武,杨伟,等.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1(6):502-504.
[7] 元曙波.阳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查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0(7):10-12.
[8] 马中杰,郑国清,冯晓,等.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现状及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0(3):120-123.
[9] 刘启文.赤峰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6-8.
[10] 牛斌,何真,白成云.农业科研单位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地位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1(3):206-209.
[11] 尹川,王建春. 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的构建[J].天津农业科学, 2010(2):94 -96.
信息化建设在发达国家的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实现,在公开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相对国外而言,我国的管理信息化建设仅限于管理中的某个环节或者关键问题的处理,差距比较大。
为使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发达国家牢牢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积极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项目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规范整个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和审核工作,提高操作的标准化和便捷性,并利用充分的信息化技术资源把要公开的内容尽量透明化,达到群众监督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科技 项目管理 信息化
1 本市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工作业务需求分析
以上海市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工作为例。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等多个相关业务部门,所申报管理的项目也涉及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科技兴农推广项目、科技兴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科技兴农种业项目、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内容涵盖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计划任务书等各个阶段。
在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过程中,主要问题有:
对全市农业科技项目没有很好的利用网络信息化进行管理和规范,各地域和业务领域的标准不一,很难达到通过信息化统一申报和管理的模式。
2 市级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介绍
为规范项目申报立项,坚持“统一申报、公开程序、民主决策、评审论证、阳光操作”的原则,市级农业科技目申报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以保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全部实行项目信息公开化、项目申报网络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引入的专家网络评审机制,把项目立项条件、项目管理办法、资金分配结果等亮在明处,也可以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2.1 业务功能流程与分析
2.1.1 总体流程
如示意图1。
2.1.2 系统业务功能分析
项目数据集中、业务规范统一,为财政支农项目申报项目信息资源整合和全面监管提供依据。
集成项目申报业务、项目立项业务、人员专家资料库、经费管理业务、项目实施管理和成果管理及项目评审验收等一系列项目管理职能,实现项目资源上的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和项目滚动管理的全程跟踪。
提供动态的项目执行控制和资料管理,可及时监管项目实施进度和成果。
支持多年数据集中管理、动态分析、对比分析和挖掘分析。
与市财政预算系统能够进行预算科目对接,实现协调办公。
预留与涉农补贴资金监管系统等相关系统对接的接口。
2.2 主要功能
2.2.1 项目申报管理
上海市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进行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预算申报数据经本系统校验通过后,可形成上报文件,上报市级农委。
上海市级农委通过本系统对区县农委的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 ,聘请专家进行项目评审与立项,评审结果通知申报单位。对通过项目评审的支农项目进行支出预算和审核。需要进行数据调整的单位可自行进行调整,再次上报。
2.2.2 项目执行管理
上海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进行项目执行(包括各类监督检查、资金管理、整改处理等),各类数据经本系统校验通过后,形成上报文件,上报市级农委。
上海市级农委、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对区县农委上报的各类材料进行审核与评估,必要时聘请专家参与项目评审,评审结果通知申报单位。
2.2.3 项目验收管理
上海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进行项目验收申请,提交验收材料,各类数据经本系统校验通过后,形成上报文件,上报市级农委。
上海市级农委、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对区县农委上报的各类验收材料进行审核与评估,聘请专家参与项目评审,评审结果通知申报单位。
2.2.4 项目资金管理
上海市级和区县级农委通过本系统,实现农业科技项目支出预算录入、预算审批、预算审核等项目资金管理功能,同时通过与市财政局部门预算软件的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向是财政局提交预算与接受市财政局的预算批复信息。
2.3 结语
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对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也会改变某些工作流程。
本系统以农业科技项目集中监管为目的,以农业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为核心,以农业科技项目资源管理为重点,全面实现了农业科技项目信息整合,从而方便高效地管理和控制农业科技项目活动,满足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达到对农业科技项目全面管理的目的,为上级农委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者对农业科技项目成果的正确评估提供依据。
本系统服务于上海市级农业科技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实现项目的高效管理和信息共享,增进了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利于管理者发现和分析管理中的各项问题。本系统具有很强的移植性,在系统推广的过程中,只要依据不同应用区域进行少量的标准库定制工作,再藉以系统的共性平台,在示范区以外的广大区域的推广应用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市级农业科技目申报申报和管理进行了整体的标准规范,同时针对公开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几方面也做了充分的工作,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工操作的工时,高效的办公,利用公开信息的模式促进社会和群众的进一步监督,为建立整个的社会化环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炬.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
[2]朱述钧.农业科研项目全程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979-980.
依托信息技术革命思想的实践,“精细农业”技术思想也吸收了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精细农业”技术的思想核心,是分析影响小范围农业产量差异的原因,进而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控,区别对待,对农业生产按需实施定位调控。自古以来,农作物生产均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将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为了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但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
2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精细农业”的影响
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精细农业”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优化作物的生产系统。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精细农业”技术思想作用重大。如农田信息的采集与农田作物的地理空间定位等工作,就需要依赖于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而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还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等等,均证明了这一点。
3“精细农业”如何服务“科技兴农”
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处于半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生产转变的过程中,全面实践“精细农业”技术思想的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而“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在于其提出了一种现代化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将这种思想付诸于经营实践,其前景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不容置疑的是,“精细农业”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的启动,有利于改变我们千百年来沿袭的传统固有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基于信息化的农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1)加强对发达国家“精细农业”成功经验的有效研究,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精细农业”发展路线,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上,我们可以“洋为中用”,找准切入点,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开发。
(2)“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根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行研究与实践可在小范围试验区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精细农业”的推广,以点带面寻求农业生产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