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安全教育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策划方案一】 一、活动目的和指导思想:
今年3月30日,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2016〕9号),及南京市《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宁教安[2017]2号),积极培养我校学生珍爱生命、关爱生命意识,增长基本的安全自护知识,提高避险抗灾能力,我校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广大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二、活动时间: 2017年3月30日-4月3日
三、活动主题: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完善学校各项安全条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努力将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和防范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学校结合安全教育周活动,加强自查自纠,再次对本校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落实整改的措施。
4、各班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情况做好小结。
五、安全教育活动安排:(六个一活动)
1、一次动员:周一升国旗仪式,由李主任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并对安全教育周活动进行动员。时间:3月30日
2、一期宣传:本周团队将布置一期安全教育宣传橱窗。时间:4月1日
3、一次班会:(周一)各班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对当前的安全热点问题:如交通规则、意外伤害自救互救等的大讨论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安全教育,通过黑板报、班会、讨论会等形式加大力度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让全校师生都来宣传、学习安全有关方面的知识。时间:3月30日
4、一场演示:组织开展自救自护知识竞赛,自救互救现场模拟演示。时间:3月30日
5、一次检查:本周组织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专项大检查,将对教室、食堂、教师宿舍、供电设施、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等重要部位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能立即进行整改的要马上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上报学校备案处理。时间:4月2日
6、一份小报:各班各出一期以宣传自救互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小报,下周四上交评比。时间:3月30日-4月10日
通过开展本次安全教育日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策划方案二】 活动安排:
一、宣传教育。
1.在校园网上传有关安全教育日的主题、建立、安全教育知识的内容。
2.印发安全教育宣传资料,班主任组织在双周安全法制教育课时间学习。
二、制作安全小报。
1.每班学生制作安全小报,挑选2张上交保卫处。
2.每个年级为单位利用安全小报制作一张安全教育展板。
三、大队部安排办一期安全教育主题的黑板报
1.大队部黑板报更换。
2各班教室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
四、观看安全教育录像
3月26日周五的安全教育课观看安全教育录像。
五、紧急疏散演练和专题安全教育。
1.时间:3月25日下午
2.地点:学校大操场
3.主持:大队部辅导员
议程:学生紧急疏散演练 演练情况小结 专家报告 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教育。
4.会场布置:总务处
6块展板基材 音响 桌椅 花草 横幅 (内容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平安)
5.来宾接待: 办公室
接待做报告专家
6.学生操场位置:体育组
7.学生集会纪律:教导处
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人士,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4、浴缸溺水处理,如在家中浴缸中发生溺水(多为小孩),其抢救过程同淡水溺水者的抢救相同,在做现场心肺复苏的同时给
120
打电话,争取专业救护人员能及时赶到,进行专业救护。
三、预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学生应在成年人的带领下游泳;
2、小学生不能独自在水塘边、小河边等玩耍;特别要注意的是那种没有人去的水塘要避免去。还有水草较多的地方;
关键词:小学;体育;防范;安全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将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角色。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视学校的体育工作,并针对学生的状况及时地采取了相关的措施。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级各类学校伤害事故日益增多,给学校体育教育敲响了警钟。据国内外专家统计,在各类校园伤害事故中,上体育课时发生的事故占学校全部伤害事故的30%~40%。因此,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创造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减少或消除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体育教师、众多学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要科学授课、树立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安全地进行运动,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中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因素,尽量去避免、排除、应对风险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风险管理的学习和提高安全教学能力。
1.体育教师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
对不同的教材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进行跨越式跳高,应先学习助跑及起跳练习,然后是过竿练习,要循序渐进。
2.教师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
教师需要不断地培养预见事故的能力和提高业务水平,尽可能地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3.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每一节课前,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针对教学内容准备好需要的体育器械,做好课前热身工作,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安全教育,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密切关注学生,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1.关注学生的体质检查表
体质检查表包括学校定期组织的体检表和个人平时体质表现两部分。针对学校组织的体检表,教师应该将那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低血糖、智力低下等病症的学生牢记在心里。上课的时候要将他们区别对待,以避免不必要的运动伤害发生。针对学生平时的体质表现,首先,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上课前将自己的身体状况告诉教师,如患有严重感冒、腿部肌肉拉伤等让教师心中有数,其次,学生近期发生的病症,家长来不及告诉学校,那么体育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如,发现有不适症状的学生,应让其在旁休息。
2.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学生的心理状况直接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如,注意力不集中、心情低落、情绪亢奋等,可能会造成较大的运动伤害,体育教师在课的准备部分除了要激发课堂气氛,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异常的学生,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免其他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从而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预判学生的心理状况,就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聆听学生语言表达所发出的声音,观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姿态。
三、加强学习,提高急救能力
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平时多看有关跌打损伤方面的救治技巧和方法,多掌握一些简单的急救方面的知识和处理小伤害的方法。如,扭伤是小学生在体育课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踝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是扭伤的多发部位。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其关节、韧带、骨骼等运动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发生关节急性扭伤后,体育教师要及时让学生不要乱动,保持静止状态,迅速给学生进行处理。然后马上送到正规医院急症外科就诊,防止伤口感染、进一步恶化。
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体育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把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是能做到的。再就是发生了伤害事故,体育教师一定要积极采取急救措施,尽量减少学生的痛苦,让其尽快恢复健康。体育教师也有责任,在体育课中教会学生处理简单伤害事故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救。这样,我们就可以尽量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在体育课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锻炼身体。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首先祝大家节日愉快!按照国家法定假日规定,6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7号正常到校上课。
为了度过一个祥和、喜庆、和谐安定的假期,*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家长提出超出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
六、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能夜不归宿。
七、不私自外出,外出必须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同,注意交通安全。乘车时要文明礼让,尊老爱幼。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等非载客的运输交通工具;乘坐公共汽车时禁止把头、手伸出窗外,禁止尝试驾驶一切机动车。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原因;预防策略
一、前言
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中难以或缺的一部分,对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体育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其中的“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的根本内核,性质属于肌肉活动,施以游戏或竞技,并以增进运动技能或提升体能为其核心的全面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身体活动,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高校体育工作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其作为一把“双刃剑”,特有的对抗性和挑战性决定此项身体活动具有不安全特征,容易引发各种意外伤害,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则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还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伤害,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有些高校体育教师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教学中往往采取一些消极的办法,如刻意降低教材难度,对稍有难度的教材干脆删掉,甚至会采取“软禁”手段敷衍了事,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大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本文立足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安全事故,深入分析成因,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预防策略,以期确保大学生们的人身安全,从而有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
二、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
1、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高校体育部门的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是引发高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单位没有配备基本的急救用品,缺乏专门的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致使体育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体育教学安全管理过于盲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
2、大学生的态度不端正
部分大学生学习上缺乏明确的目标,认为体育成绩好坏无关紧要,缺乏崇高的理想与志向,致使其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莽撞行事,好胜心的促使其擅自行事,从而引发伤害事故。
3、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普遍不佳
近几年的体测数据显示:超重及肥胖率持续上升,其心肺功能衰弱,协调性差,在体育教学中容易疲劳,稍微加大运动量则会出现运动性贫血甚至会引发休克现象,如此孱弱的体质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4、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大部分体育器材长期在室外,经过日晒雨淋,器材损坏在所难免,如果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力度不够,大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身体的伤害事故。
5、课堂组织松散
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宣传,在组织教学时不能严格要求学生,致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场面混乱,很容易造成身体的伤害。
三、预防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策略
1、提高体育教师及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作为保证高校体育教学得以安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高校体育教师及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作为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上课前作为体育教师务必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则必须严格按照急救的基本步骤,科学合理实施处理,并将伤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2、增加体育经费投入,注重对体育场地、器材的养护
体育经费作为高校体育教学顺利安全进行的物质基础,充足的经费能够确保场地建设,维修器材设施,确保场地器材的安全,每个学期开学前需要对所有体育场地、器材实施全面的检查与维修,并加强日常的养护,消除在体育场地、器材方面的安全隐患。
3、注重体育教学的监督、检查与评价
高校领导者需重视体育教学安全,将增强大学生身体健康,避免出现体育教学安全事故作为大事来抓,并长期加以关注,要联合学校医院及体育部门,建立专门的安全组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实施监督、检查与评价。
4、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实施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的是单位或个人为了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把损失或者与损失相关的财务后果转移至其他单位或个人来承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可充分借助合同或协议,将一部分教学损失转移至第三方,对体育教学中发生频率低,伤害严重的风险,如学生猝死事故,可用转移风险的策略,如建议大学生购买保险,而作为保险公司也可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开发出一系列新的保险品种,如此以来,既可以减轻学校负担,降低体育教师对大学生伤害事故的恐惧,也可以减轻学生家长对事故的承受能力。
5、积极构建并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安全体系
运用体育教学安全体系,可有效减少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避免因体育教学活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从而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首先,制定安全方针。只有制定明确的安全方针,才可以明确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整体安全管理目标,从而为落实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其次,寻找安全隐患。通过认真分析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来辨识危险源,具体可通过考察教学活动场所和体育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及教训等多层面综合考虑;第三,对危险源实施风险评价与控制。
6、科学组织体育教学活动
科学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作为减少或避免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的一项有效措施,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规范组织教学,不仅需保障课堂教学的组织纪律,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根据季节及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时间、地点和内容,从而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进行。
7、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有效减少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准备活动的内容需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同时还要配备专门性准备活动,尤其对运动过程中负担较大或容易伤的部位,需格外做一些力量性及伸展性练习,最大程度上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
四、结束语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体育教师应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需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注重对体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最大程度上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并以此切实增强大学生体质,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杜鑫.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研究[J].教学改革,2015.
[2]王冶.浅谈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J].科技信息,2009.
[3]胡科伟.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2014.
[4]李翠红.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风险管理研究[J].运动,2010.
[5]纠延红,安金龙,丁楠.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
[6]罗英梅.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防范与研究策略[J].内江科技,2008.
[7]刘健.高校体育课中运动伤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J].体育世界•学术,2006.
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推迟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精神,xx市中小学开学时间延期至2月17日之后,具体开学时间另行通知。为积极回应家长关切,主动服务学生需求,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现就做好我市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目标
1.切实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渠道,坚决杜绝疫情扩散、传播、蔓延,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2.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教学”的优势,实现全市中小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3.积极指导中小学生在线学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文化学习、身体锻炼两不误。
二、实施原则
(一)协同推进。市和县、校三级联动,行政、教研、技术各部门与学校合力,完成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教学资源筛选,教学内容安排,作业任务设计等。
(二)分段安排。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学需求,由学校负责分年级安排线上教育教学工作。
1.高中段学校一校一策,由学校制定线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通过网络直播、录播、点播等形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2.义务教育段一县一案,由各区、县(市)统筹安排。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以区、县(市)为单位,由学校各班老师通过组建班级学习指导群,借助互联网、钉钉、微信、QQ等载体安排学习生活,统一安排阅读等学习任务,一班一群。三年级至九年级在区、县(市)统一基础上,以学校为单位,采用网络直播、录播、点播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育教学。
(三)全面统筹。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小学应根据本地本校实际,统筹教学各环节和要素,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教学。
1.
一县一方案。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制定具体方案,为各中小学有序有效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提供全面支持和指导。
2.
一校一策略。各学校在各区、县(市)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与措施,兼顾“同步直播与录课回放”“学业指导与心理辅导”“线上授课与在线答疑”“线上授课与线下检测”等问题,确保线上教学高质量实施。
3.
一校一指导。各校应以公开信、教学视频等形式明确线上教学具体安排和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线上教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进而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做好时间管理。
4.
一段一课表。学校各年段都应根据线上教学具体安排编制课程表,确保线上教学的有序组织与实施。
5.
一科一计划。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根据学校生源实际和已有教学进度统筹安排本学科教学计划,统筹制定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衔接的学科教学计划,促成线上与线下教学在内容与进程上的合理对接。要统筹安排任科教师,从“主题(章节)课时分配”“学习目标设定”“学习评价任务”“学习过程设计”“作业与检测”等要素系统设计、制作或选用、编用线上学习方案、课件或视频。
6.
一师一建群。各学科教师要建立在线学习与答疑微信群,开展网上作业的推送、提交、批改与反馈等学习活动,提高在线教学的有效性。
7.
一校一评价。各校在开学后要依据线上教学内容和进程组织开展一次阶段学业质量的诊断与监测,为科学调整和制定后阶段学科教学计划提供依据与支持。
(四)分类实施。各区、县(市)和市直学校根据实际,开展网络平台搭建和教学组织。
1.市直学校利用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组织线上教学,还未搭建网络平台的学校由市教育技术中心统一进行指导与搭建。
2.各区、县(市)中小学由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基础和实际,依托自身网络平台或第三方公司所提供的相关平台进行教育教学。
3.市和区、县(市)教育技术中心要做好技术指导、网络技术协同和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学校顺利开展线上教学。
4.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和各区、县(市)教研部门要发挥好学科指导作用,利用网络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指导各地各校线上教学过程中的网络备课与授课、学科资源的选择与使用、课后作业布置与反馈评价等工作。
(五)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既要指导文化知识学习,又要指导好学生的居家生活和身体锻炼。要加强防疫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自身防护。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线上指导,培养其劳动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运行保障。各地各校要成立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在线教学联系人,统筹推进在线教学工作。
(二)授课师资保障。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统筹本辖区或本校师资,以学科为单位组织骨干教师承担在线教学工作,统筹安排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学、作业答疑和个性化辅导等工作。
(三)教学资源保障。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省“之江汇”教育广场、国家网络云课堂、中小学辅导网的优质资源以及智学网等平台资源,自主开发一批精品课程资源或嵌入一批企业优质资源供师生使用。
(四)技术服务保障。各级教育技术部门和公司要为延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育教学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保障,实时监控平台运行情况,及时解答和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五)运维资金保障。根据网络平台搭建和在线教学流量资金需要,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和财政部门对接,保障相应运营维护资金,确保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实施。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延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是抗击疫情的需要,也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校要增强政治意识,党员教师、领导干部要冲在前面,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实的作风展现教育人在抵御疫情工作中的担当和作为。
(二)周密细致安排实施。延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要严密安排,周到布置,精心组织。教学课表安排、师资调配、技术服务、设备设施、人员培训、系统调试等工作必须责任到人、职责到位。任何学段的线上教育教学组织都应学生通知到位,教师都应网络在岗。班主任要通过组建班级学习指导群、家长群,借助钉钉、微信等途径安排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任课教师应同步参与直播听课,配合主讲教师指导好本班学生本学科学习,做好作业批阅、线上检测等工作。
《指南》包括编制依据、目的意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演练准备阶段、演练实施阶段和演练总结阶段等七个部分,在明确编制依据、适应范围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等三个阶段对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清晰的规定,既明确了精细、科学的方案设计,又突出了有序、有效的实施过程。
《指南》从制定演练方案、成立演练组织结构、演练前安全教育、演练前师生身体状况询问检查及其他准备工作等五个方面,明确了中小学幼儿园在演练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对于制定演练方案和成立演练组织机构这两个方面的关键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界定。在制定演练方案部分,明确规定了制定演练方案的依据、演练方案的各个内容要素和设计演练方案的几点具体要求;在成立演练组织机构部分,明确规定了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的人员构成、工作职责和领导小组下设的若干专项工作小组的具体任务。
《指南》按照中小学幼儿园演练实施的实践过程,分避险科目、疏散科目两个方面,明确了中小学幼儿园在演练实施阶段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不仅明确了每个环节做什么,而且明确了在哪里、谁来做、用多长时间等,对于演练活动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标准进行了精准、精细的阐述。
精细科学设计 有序有效实施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李雯
应急疏散演练是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安全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对于如何设计和实施应急疏散演练,中小学幼儿园急需科学、明确的规范来指导实践演练活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对于应急疏散演练的各个环节、步骤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要求,对于中小学设计和实施应急疏散演练有重要指导作用。
《指南》按照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等三个阶段,对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清晰的规定,既明确了精细、科学的方案设计,又突出了有序、有效的实施过程。
《指南》从制定演练方案、成立演练组织结构、演练前安全教育、演练前师生身体状况问询检查及其他准备工作等五个方面,明确了中小学幼儿园在演练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对于制定演练方案和成立演练组织机构这两个方面的关键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界定。在制定演练方案部分,明确规定了制定演练方案的依据、演练方案的各个内容要素和设计演练方案的几点具体要求;在成立演练组织机构部分,明确规定了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的人员构成、工作职责和领导小组下设的若干专项工作小组的具体任务。
《指南》按照中小学幼儿园演练实施的实践过程,分避险科目、疏散科目两个方面,明确了中小学幼儿园在演练实施阶段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这些不仅明确了每个环节做什么,而且明确了在哪里、谁来做、用多长时间等,对演练活动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标准进行了精准、精细的阐述。
总体来说,《指南》对于指导和改进中小学幼儿园应急演练活动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二是能够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实施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三是能够最终落实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紧急逃生和安全自护能力。
解读2
有序迅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吉林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处处长 卢林
学校安全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前提和保障,安全教育又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全教育是一项终身受益的教育,同时又具极强的实践性。通过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素养,切实提高安全避险能力,则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目的。做好应急疏散演练,正是提高安全避险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为学校做好应急疏散演练指明了方向。
编制依据是《指南》的法律依据;目的意义强调了应急疏散演练的灵魂是:发生紧急情况时,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确保安全。《指南》明确了适用范围,强调了“精心准备,科学组织;着眼实战,注重细节;明确目标,循序渐进;立足实际,务求实效”四项基本原则。从演练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全过程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指南》就是应急疏散演练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应严格遵循《指南》的各项要求。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处理好有序和迅速的关系。应急疏散演练的核心是有序、迅速,目的是确保安全。有序强调约束、规律,是动态的,应急疏散决不能发生拥挤踩踏。迅速即速度快,确保疏散演练既安全有序又有效快速。二是处理好实战与目标的关系。应急疏散演练的最终时间目标一般是2分钟左右,这需要通过常态化的演练来实现。演练要立足实战,模拟地震、火灾、校车事故等,通过实战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三是处理好演练频次与常态的关系。《指南》要求中小学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应急疏散演练从根本上讲,应常态化。通过常态化的应急演练,真正做到熟能生巧、以不变应万变。
《指南》就是安全教育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要使参加演练的广大师生严格按照《指南》的各项要求,结合实际,精益求精,切实收到实效。通过应急疏散演练,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安全能力,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解读3
强化管理夯实校园安全工作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校长 肖 英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颁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幼儿健康成长的关注,是对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意识的强化。《指南》针对目前学校可能存在的危机进行预设,并指出避险和疏散的具体流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意义。
《指南》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一、实。《指南》的编写突出一个“实”字。时间就是生命,应急疏散演练重在实战,事故发生时在最短时间内能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是关键。《指南》内容全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第五部分演练准备,《指南》列出演练阶段应包括:制定演练方案,成立演练组织结构,演练前安全教育及其他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制定演练方案时,关于场所等的具体安排更是翔实具体,操作性非常强,包括如何保证应急疏散场所的安全性、如何维护应急疏散通道的畅通、如何科学制定应急疏散路线、如何规范应急疏散用语、如何完善应急警报信号、如何科学规定疏散时间、如何制定应急演练次数等。学校应针对这些要求,进一步完善演练方案,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和总结,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务求达到实效。
二、细。《指南》的编写凸显一个“细”字。如在制定演练方案时,分别针对地震、火灾、校车事故有不同的演练要求,把演练分为避险项目和疏散项目,细化了每一个项目的要求,如《指南》要求,疏散引导组在第一时间赶到指定位置(楼梯口、转角处、楼门口等)引导疏散,指挥学生保持秩序,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时视实际情况可喊“大家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这些对一线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我们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按照《指南》要求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新局面,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夯实安全工作,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解读4
科学规范演练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北京市西城区福州馆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王玉芬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为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全面、具体的指导,为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促进学生平安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指南》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为中小学幼儿园制定应急疏散演练应急预案、组织应急疏散演习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供了保证,让我们基层学校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基本原则中,《指南》从“精心准备,科学组织;着眼实战,注重细节;明确目标,循序渐进;立足实际,务求实效”四个方面为学校组织者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任何演练都要有计划、有准备,演练方案要科学合理,实际演练要保证安全,演练结束要及时总结,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目标,这是组织好演练的基础和保障。
《指南》不仅有明确的要求,最让学校受益的还有具体的指导。如从演练准备阶段:如何制定演练方案,演练方案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演练组织结构应该有哪些,主要职责是什么;演练前的安全教育应讲哪些;演练前应选择怎样的疏散场所,对疏散通道、疏散路线、疏散用语、警报信号、疏散时间以及演练次数,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和细致的指导,非常有利于学校对照指南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演练方案。
特别是演练实施阶段,从避险科目、疏散科目两方面,从宣布演练开始到结束,一步一步做什么、怎样做,对师生的要求、各个组织机构的分工,甚至口令说什么、怎么说,演练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什么,都非常具体地写了出来,给基层学校提供了一个非常翔实的范本。
纵观整个《指南》,既有明确要求,又有具体做法;既有科学规范的要求,又有全面细致的指导,为中小学幼儿园更有实效地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演练实效和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供了一个实用、操作性非常强的指导性、服务性文件。
解读5
提高学校应急演练效能的“及时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徐美贞
学生安全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印发,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更具体化、可操作化的要求,为广大师生的安全提供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指南》是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和评价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效果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应急疏散演练标准,各地各校的演练内容、演练水平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证。有些不规范的演练既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使部分师生把演练当儿戏,产生了懈怠情绪,违背了通过演练提高师生防范能力的初衷。有了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教育行政部门不仅可以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学校的安全演练内容,同时,可以把《指南》落实情况作为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指南》是中小学幼儿园提高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质量的重要指导。近年来,学校安全工作虽然日渐受到重视,但是许多学校的安全工作还停留在经验类模式上。无论是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还是一线教师的安全实践,都缺乏成熟的标准和指南进行参照,大家往往都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开展学校安全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指南》对应急疏散演练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演练活动的有效性。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从经验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变,提高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规范性。
总之,《指南》是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业化的重要保障,在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它的制定与颁布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是提高当前学校安全工作效能的“及时雨”。我们期盼着《指南》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解读6
多方面具体规划布置应急演练
北京市西城区教委保卫保密科科长 杨兴瑞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以国家出台的几项重要的安全事故条例、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蓝本,将法规中的条文具体化为富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指南,从几个方面对疏散演练的步骤进行规划布置,把这项工作的操作过程落到实处,从而成为一本实用性强的疏散演练工作手册。
《指南》对演练实操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做出了具体指导,对演练准备阶段的指导工作非常细致周全,对保证演练顺利开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做出周密部署。首先,对演练场所的安全要求。演练场所要通风开阔,没有安全隐患,疏散通道禁止不畅,教室与实验室、宿舍等逃生出口要禁止堵塞。其次,落实组织人员职责,提高对演练安全的保障。《指南》要求建立由相关校领导负责的演练组织构架,并将组织机构分设成组织协调、宣传报道、疏散引导、抢险救护等各个小组,分配专人负责,明确各组分工。再其次,对参与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使参与人员明确疏散演练的步骤和方法,熟悉疏散程序、信号、路线、顺序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师生掌握避险、撤离、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
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指南》重点对参与者在避险与疏散操作时的方式方法给予了充分指导。第一,避险实施阶段的安全要求。避险过程中,参与者要充分理解信号提示,听从指挥,根据险情特点做出相应的避险动作。第二,疏散实施阶段的安全要求。风险发生暂停后,参与者要根据指挥信号从疏散通道迅速撤离,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选择安全可靠的逃生路径。
总之,“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各级各类的学校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意识,充分发挥校园安全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从小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
解读7
建立机制注重实战增强安全意识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 余晓灵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特色部主任 吴宽宇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对应急疏散演练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全过程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要求,具有以下特点:
《指南》要求应急演练建立机制、长效发展。《指南》要求中小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在校生较多的城镇、中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适当增加应急疏散演练的次数。在实践中,应急疏散演练应该与学校升旗、课间操、大型聚会活动相结合,明确学生活动的集合程序、集合时间、集合路线,在每天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应急意识,养成学生疏散习惯,建立应急演练长效发展机制。
《指南》要求应急演练注重实践、着眼实战。《指南》要求演练立足于模拟紧急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要着眼于提高学校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师生的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实践中,各学校要结合不同的事故类型(包括火灾、地震、校车事故)、不同的天气状况(如晴天、阴雨天、冰雪天等)、不同的事故地点(如宿舍、教室、实验室、集体活动地点等)模拟紧急事件的真实情景,既要确保各个环节没有遗漏,又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掌握,提高学生应急自救能力。
《指南》要求应急演练立足自身、不断完善。《指南》要求应急演练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务求达到实效。实践中,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学生规模、校舍布局、单体建筑特点和室外空旷场地等具体情况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并聘请专业人员诊断演练的各个环节,及时解决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提高本校的应急疏散水平。
总之,《指南》立足于提升应急疏散演练的实际效果,能指导学校通过实战型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解读8
让师生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
天津市教委保卫处处长 赵 璞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在提升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和管理应急疏散演练方面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指导性、规范性和操作性。
《指南》强调“明确责任”的原则。应急疏散演练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编制依据中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当设立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其安全保卫职责。所以,校长(园长)是落实《指南》各项规定的第一责任人。《指南》在演练准备阶段中强调,建立演练机构并落实,演练指挥部及组织协调组、宣传报道组、引导疏散组、抢险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的职责和工作内容,都做出了详尽的规范。
《指南》强调“准备工作要细”的理念。《指南》对演练准备阶段的工作做出大量的规范:制定演练方案,强调了7项要求;建立演练组织机构,规定了指挥部和5个专业组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演练前宣传教育;演练前师生身体问询检查;其他准备工作等。力求做到详尽无失,最终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学校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拓展准备工作内容和具体措施。
《指南》强调“灵活机动”的原则。《指南》规定,应急疏散演练可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在就餐、午休时间和夜间疏散演练,是要求学校在各种时间和地点进行演练,包括在放学等时段进行,有利于学校处理好演练与教学等工作的矛盾。
《指南》强调学校要“积淀安全文化”的理念。在演练实施阶段,规范了避险科目和疏散科目的7项工作内容,包括各类人员在科目中的临险态度、指挥口令、规范动作、处置办法,涉及安全知识和技能等。学校可通过大量的演练工作,培养师生的安全文化意识,培养师生的安全行为习惯,改变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自上而下、师生是被动的服从,从而使师生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
解读9
基层教育部门应加强学校演练指导
浙江省教育厅校园安全管理处 潘伟川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明确了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具体规程和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提升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指导学校贯彻落实好《指南》谈几点想法。
一、加强对学校应急演练预案科学性的评估。学校应急演练预案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是保证演练成功、达到既定目标的基础。实践中,应急演练预案和实际操作“两张皮”、应急演练预案成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摆设现象还是比较多的。有的应急预案设置得不科学,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过程中难以起到保护师生生命安全的作用。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应急演练预案制定工作的指导,学校在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演练预案后,应邀请消防、公安、防震减灾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对演练预案的有效性、科学性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定期修订预案,使预案真正符合“实战”需要,科学指导“实战”。
二、督促学校加强应急演练预案学习和模拟演练。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学校抓好应急预案的学习,各岗位人员要熟悉发生突发事件时各自的工作职责。在演练开始前要指导学校进行“纸上谈兵”,通过口头或模型模拟演练,使参与演练人员都能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各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学校在开展演练前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各警示信号的意义、牢记各自的疏散路径和要求,教育学生在演练时不能嬉闹,确保安全疏散。
三、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观摩活动。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指南》的要求,定期组织多种类型和形式的应急演练观摩活动,提高学校应急演练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学校的安全应急水平。教育部门要重点指导学校针对易造成师生群死群伤的火灾、地震、校车事故等领域开展演练。
解读10:
定期开展演练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郑增仪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这是对广大中小学幼儿园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及时、具体的指导,也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每所学校都要拿出具体方案,实实在在地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提高逃生和自救、自护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意义。但归根结底一句话,生命是无价的,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才能重视起生命的可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感人至深的案例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生命不可重来,同时也要懂得重视他人的生命。
二、强调交通安全
近年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每时每刻都威胁着我们的生命。为了有效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学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不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小学生社会经验较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让许多不良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使得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可以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让罪恶的魔爪不敢伸向他们。其次,学校还应该开展一些关于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讲座、校刊、宣传标语、图片展等,这样有利于引起中小学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也可以提高他们对不安全因素的分析能力。
四、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
中小学生仅知道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是不够的,还要掌握自护自救的技能。针对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危险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相信在这种声情并茂的情景下,会让学生牢牢记住实用有效的自救方法。安全教育是学校最为重视的教育内容之一,学生的安全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所以初中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十分必要。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既是新课改的教育需求,也是教育行业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黄丽莎.生命安全教育如何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2]陈宏金.最重要的一课:生命安全教育课[J].安全与健康月刊,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