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

第1篇: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忧虑:在中国医疗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民营医疗器械公司一方面要抵御来自外资医疗器械公司的进攻,另一方面要应对来自医疗改革政策的风险,导致83%中国民营医疗器械公司平均寿命不足5年,是什么在影响民营医疗器械公司的生死?中国民营医疗器械公司生存发展之路为何走得如此艰难?笔者试以妇科医疗设备的市场操作为例说明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剑走偏锋过千万  跨过死亡之门

假如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你的医疗器械公司随时都有倒闭的风险!假如你的医疗器械公司市场开拓前期选择做公立医院,5年后能继续生存的概率不足17%。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主渠道,70%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外资医疗品牌占据,再加上做公立医院前期投入大,时间长,竞争激烈,短时间很难实现盈利。

针对妇科医疗设备做市场的初期一是选择做民营医院比较容易实现盈利的,因为相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民营医院采购设备无须招投标,采购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后期还能形成批量采购;做民营医院只需搞定专门做民营医院的经销商,搞定医疗投资公司(以福建莆田人为主),同时其设备有好的概念,达到对民营医院医生的有效传播,活动的造势,就能在民营医院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做计生系统,计生站是继邮局以外中国最大的事业单位,网络覆盖从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一直到乡镇。浙江省计生委2010年采购120万的超声聚焦刀证明每个省的计生委每年均有政府采购计划,而做计生系统的厂家和经销商比较少,甚至有些做了10多年医疗设备的经销商还不知道妇科医疗设备能做计生站。

做民营医院和计生系统虽然能解决企业生存问题,但民营医院和计生系统销量有限,影响有限,不能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只有进入公立医院,才能使企业做大做强,才能成为行业知名品牌。

1000万-----1亿

化蛹成蝶的蜕变

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主流渠道的公立医院,GE,西门子,飞利浦,强生等国外知名一线品牌通过高举高打的策略已占据大中城市,并逐步向县级以下医院渗透。作为年销售过千万的民营医疗器械公司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资源在较短时间占领公立医院?

答案是:长期目标做品牌,短期目标做销量。做市场要站在做品牌的高度,整合经销商的资源,搞定当地权威医院,然后把权威医院妇产科主任作为学术代言人,影响权威医院妇产科主任身边的人,借助学术活动扩大影响面,协助权威医院妇产科主任来达到品牌造势的目的,四轮驱动(权威医院,学术代言人,学术活动,论文造势)做品牌。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经销商的资源挖掘县区级医院,然后到观摩医院去观摩,来达到医院妇产科主任打报告购买设备的目的,经销商介入做公关,最后达成销售。

企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必须有与之配套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求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求新求变

成功企业=30%市场机遇+ 20%商业模式+ 50%执行力

一、 市场机遇:分析成功的企业首先是他们成功的把握住了未来几年的市场发展趋势,抓住了市场机遇。微软的比尔.盖茨把握住了个人计算机的发展趋势,阿里巴巴的马云把握住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盛大的陈天桥把握住了网络游戏的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市场机遇一是农村医疗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农村医疗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导致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急剧增加,中国在2009~2011年3年内投入8500亿元,其中2/3将投向基层医院。3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2009年,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县1~3所。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困难地区建设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是民营医院的迅速发展:2010年我国根据市场统计,2010年全国民营医院已达近5000家,已经为医疗设备企业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

三是国家扶持民族医疗企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调整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产品结构、扶持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产业,其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平台搭建以及基地建设将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重点,也是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订完成的。

四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比如远程医疗,现在医疗器械开始进入无创伤或微创伤的时代,一些微型化、智能化的医疗器械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 商业模式:成功的企业除了能把握住了未来几年的市场发展趋势之外,还在于有成功的商业模式,戴尔开创了电脑的直销模式,湖北九洲通医药开创了医药流通渠道的快批模式。 笔者觉得医疗器械企业要打造4C客户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1C:好产品的要素:安全,有效,微创,实用,方便,优质,美观,领先

2C:服务好的四大体现:培训规范,及时响应,定期回访,持续提升

3C:两大效益: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C:三创:创名医名科名院

三、 执行力:纪律,速度,细节

第一个是纪律;湘西的土匪很厉害,存在几十年,但是是一群乌合之众,被纪律严明的解放军一击就溃。企业没有严明的纪律,企业的决策就不能有效执行下去,就会产生内耗,企业就会破产。

第二个是速度;做事是要讲究效率的,效率低下的企业处处被动挨打,快鱼吃慢鱼同样适用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第2篇: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 我国不同规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 浅析跨境电子商务与人才需求 电子商务及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湖北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人才需求研究 企业对广告类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跨境出口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与培养路径 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人才需求研究 陕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状况分析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转型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分析 浅谈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 论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及其培养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趋势及高职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英语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财会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方式调查分析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云南高尔夫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商贸人才,2015(01),第185页。

③调研问题设置参考: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商贸人才,2015(01),第185页。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全文[R/OL]. .

[2]董鹏,刘翠,桑杰.2014中国跨境电商迎来黄金时代[J].上海信息化,2014(04).

[3]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商贸人才,2015(01).

[4]谢丽云.基于速卖通平台的跨境电子商务实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5(03).

第3篇: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村电商;现实问题;解析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120-02

尽管目前的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较为猛劲,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在闲余的时候开始发展电商,但是,任何的机遇都伴随着危机出现,农村电商亦是如此,在发展的同时,农村电商必须针对以下七个现实问题理性处理,从而确保农村电商的顺利发展。

1 认识问题

尽管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微营销、电商理念以及互联网思维均已“陈芝麻烂谷子”,但是落后的农村来说,依然属于相当新奇的概念,由于封闭,留守的农村农民并没有接触到电商的理念,而“一问三不知”,即便是村里的干部依然如此,最多明白只是开淘宝店而已,和电商的真正明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根据不完全统计,创业青年对电商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绝大部分却没有真正的领悟电商的意义,并不能够讲清电商的具体作用,因此,农村电商的领头人容易走进两个误区,即将电商视为独立的产业,仅仅发展电商独体,而忽视实体产业,或者是仅仅将电商视为营销手段,通过这个渠道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忽视现有产业。目前的农村地区需要对电商理念等进行普及,并且加强对电商的深入了解,尤其是那些基层干部,更要面面俱到,在进行宣传过程中,要简单易懂,避免使用晦涩的语言让农村人陷入迷惑。

2 人才问题

任何的行业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电商更是如此,但是对于贫瘠的农村来说,人才问题无疑是最大的发展障碍,无论是政府部门或者是企业部门,都没有一个良好的人才供应,根据不完全统计表明,整个电商行业缺失人才160万,而阿里巴巴公司也相继发表了《县城电子商务人才研究报告》,报告中表明,未来县城对电商的人才的需求将达到200万,其中,数据分析、美工设计以及运营推广方面的人才缺失特为尤甚,即便是当前已经起步的电商创业人才,其技能储备依然不容乐观,《“新三农”与电子商务》中的数据表明,20%左右的人没有开店知识,14%的人设计网店困难,31%的人没有经营管理的理念,所以说,人才问题已是当前农村电商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当予以充分关注。

3 政策问题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农村电商也是如此,在与城市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农村,其滞后程度令人发指,因此农村的电商发展更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也是农村电商的普遍发展趋势,目前农村电商尽管拥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是重点方向均有偏差,在重点上注重大规模电商,比如企业招商、电商园区等,而对疏散的个体农户电商并不重视,从而导致个体农户电商在享受优惠政策以及贷款时非常困难,无法形成“蚂蚁雄兵”的电商态势。其次,电商的环境建设不完善,没有良好的配套服务,从而不利于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的方向发展依然止步不前,沉溺于固有的平台思维而不思进取,妄想一劳永逸,但是实际上由于大平台的基本成熟,所以导致诸多小型平台发展空间较小,新兴平台更是如此。

4 物流问题

在农村电商中,想做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发展起来的并不多,主要原因便在于物流问题,农村中的物流体系并不成熟,而且极为分散,没有经济效益,从而导致配送成本较高,尤其是非平原区域,问题更是严峻,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没有效率,在返程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空载现象,从而二次提高成本,尽管目前诸多大型电商开始逐步开展电商下乡,但是想要解决当前的问题仍然需要时间,笔者认为,降低成本需要分层次进行,比如充分利用当前农村的小商业基础,小卖部、门市、小超市等,从而逐步建立社区格局,并且集中配送,“力往一处用”,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最后,还要积极的将农村土特产开发出来,在工业品下乡时返程时,将土特产带上,从而节约一部分成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操作较为复杂,具体的操作方案依然有待探索。

5 品牌问题

由于当前的产品大多相似,因此导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如果在竞争过程中没有形成自身特色,仅仅依靠着打折这样最低层次的营销手段进行的话,将会导致恶性循环,非但不利于品牌发展,还会造成连带效应,当前的农村电商并不成熟,诸多农村产品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相应,自身出产的核桃、红枣等和传统的储藏物流并没有特别之处,所以陷入了低价营销的误区,形成尴尬的局面,赔本赚吆喝。除此之外,生鲜品类的保鲜成本较高,而且物流困难极大,尽管毛利较高,但是损耗也高,无利可图,在这种尴尬局面下,想要挣脱出来,就必须要摆脱传统思想观念束缚,通过品牌创新,从而实现生机注入,但是,品牌和名牌不同,仅仅作为标识作用,从而将品牌用户聚集在一起,在当前的农产品品牌创新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阳澄湖大闸蟹、洛川苹果等,均面临着假冒伪劣的问题,尽管均能够发现问题,但是并没有一定的解决方式,品牌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6 安全和标准问题

农业与工业不同,其产品没有工业品一样具备标准化,而且农产品通常都是个体农户生产的,这样便导致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便是同一批次的农产品亦没有标准化,所以问题便趋之若鹜的来了,与此同时,由于标准化的问题,也引发了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客户将很难去相信没有标准化农产品的安全性,毕竟是食用品,如果稍有差错,将会发生危害巨大的安全问题,而且当前的“有机绿色”等认证管理没有统一标准,人们并不信任这些标准,难以分辨真假,所以说,将农产品进行标准化是个“大工程”,其不仅涉及到农产品本身,更是涉及到市场的利益,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以及外在品质标准均需要共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从田间劳作,到农产品上桌食用,整个过程均需要严格控制,这个的漫长复杂的“改革”之路,没有一定耐力和能力的企业及个体根本无法承担,此刻便凸显出政府干预的作用,通过对市场进行统一规划整治,逐步的将农产品标准化予以解决,为个体农户谋福祉,从而确保农村电商的市场地位,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

7 模式问题

随着电商的热潮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商的发展,并且参与进来,但是通常仅仅是为电商投资做了宣传,所谓的电商投资主要看的就是模式,尽管目前京东并不盈利,但是依然有许多投资者支持,就是因为京东的模式独特,唯品会自上市以来,股价疯狂上涨,究其原因所在也是因为模式的独特性,并且将代销予以改进创新,但是目前的农村电商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去创新自己的模式,主要因为农村电商的设计层次太多,相当于开阔电商生态链,那么这个难度毋庸置疑,农合和城市不同,其产品也不是标准的工业品,当前成熟的城市电商模式并不适用于农村,尽管如此,农村电商并不是没有丝毫优势,城市电商通常是陌生人交易,但是农村电商有熟人能够托付,城市人生活节奏快,而农村生活节奏慢,以上均为能够利用的发展机遇,只要勇于改变,农村电商的光明就在眼前。

8 结 语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要针对性的摒弃短处,发挥长处,农村电商势必会作为一匹“黑马”驰骋于电商事业中。

参考文献:

[1] 中原.农村电商之争未见硝烟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5,(4).

第4篇: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 移动互联网 移动金融 产业链 用户体验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9-037-06

一、 引言

互联网浪潮给传统的银行业带来了创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今,一波更大的浪潮正在袭来,这就是移动互联网。作为50年来的第5个新技术周期,移动互联网周期才刚刚开始。每个周期的赢家通常都会创造比之前更多的市值。新的赢家将浮现,一些公司将生存或繁荣,而很多此前的胜利者将会消亡。

移动金融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有关金融服务的总称。它将金融服务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等特点,能够使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相对传统的网点服务和日渐成熟的网上服务,移动金融的触角将会深入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

二、特点与发展趋势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2.88亿人,比2009年增长40.5%,预计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桌面互联网用户数。图1给出了中国移动互联网规模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中国移动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移动金融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手机银行是移动金融的主要工具

手机银行是利用手机办理银行相关业务的简称,它是继网上银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银行服务方式。在具备网络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同时,又突出了手机随时随地的移动性与便携性。因此迅速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手机银行利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为银行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一方面可以减轻银行柜面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方便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国外手机银行起步较早,1996年捷克斯洛伐克率先推出手机银行业务,目前手机银行在欧美和日韩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以美国为例, 2009年美国手机银行用户占其手机用户的比例为10.8%,到2013年将增长至44.4%。

我国手机银行起步相对较晚,但近两年发展速度迅猛。数字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达8.42亿用户,覆盖了超过60%的人口。截至2010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达2.77亿,已经接近PC互联网3亿多的用户基础。3G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有显著提高,2010年7月的调查结果为36.8%,2011年2月已经升至52.2%,见图2。同时,手机银行业务开始逐渐向中年人群扩散,人群结构的优化,预示着手机银行业务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对用户对手机银行使用的情况分析来看(图3),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最高,达35.1%,建设银行35.0%的使用率紧随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所有建设银行的手机银行用户中,经常使用的比例达到37.4%,略高于工商银行的36.0%,这表明建设银行的用户相对养成了使用手机银行的习惯。

调查显示(图4),除了查询、转账、金融产品销售等基本业务功能,超过一半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能够提供完善的商城购物服务,这表明用户对商城购物有较大的潜在需求。另外,手机银行用户也对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移动金融增值业务等有较明显的需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坚持完善在线客服功能。

(二)技术变革是移动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

技术的更新换代是推动移动金融用户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移动金融用户规模都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伴随着中国3G时代的来临以及移动终端的不断改进,商业银行将围绕移动金融开展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

1.手机银行的技术发展路线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银行经历了STK、SMS、USSD、BREW/KJava、WAP及客户端等不同的技术实现形式。目前主流的手机银行技术实现方式有两种:WAP方式和客户端方式。

WAP方式是指客户通过手机内嵌的WAP浏览器访问手机银行网站的一种。相对于其他手机银行技术,WAP具有无需下载客户端、门槛较低、通用性好、实时交互强、安全性高等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手机银行的业界技术主流。

客户端手机银行是指在手机上下载客户端软件,通过Client方式访问实现手机银行功能。近期,针对使用iPhone的高端用户,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纷纷推出基于iPhone的手机银行客户端以抢占市场。

2.丰富的移动终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长期来看,“智能手机”一词将被“智能移动终端”取代,市场将出现更多的产品,带有更丰富的功能,并可以运行在多个不同的网络上。智能移动终端将包含以下功能:运行操作系统;可接入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服务;为应用开发者提供标准的界面和平台;支持音乐、视频、游戏、照片、互联网浏览和消息发送等高级数据功能。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金融服务将进一步拓展,例如,交通银行近期推出基于Ipad的客户端软件,是典型的非手机移动金融服务。

3.信息安全是移动金融最重要的技术要求

对于移动金融来说,转账和支付环节对信息安全技术的要求最高。以手机银行为例,用户在关注手机银行业务给自己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更关注它的安全性。

多数用户担心信息传输不安全,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民众中,仅有38%的人表示开通了手机银行,53%的人表示计划开通,而另外9%的人明确表示不会开通。不管是否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受访人大多担心手机银行的安全。一个数据足以说明这一情况,担心信息传输不安全的受访用户达到72.1%。为了保证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各家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相关举措,三大手段捍卫手机银行安全性。

手机银行业务都客户身份信息与手机号码建立唯一绑定关系,只有绑定的手机号码才能登录手机银行,用户每次退出手机银行之后,手机内存中关于卡号、密码等关键信息将会被自动清除,这样避免了手机丢失而影响用户的资金安全。

登录手机银行,要进行支付、转账操作时,银行也做了防护。比如,浦发银行实行的是动态密码,当用户进行转账、支付等操作时,银行将会发送动态密码到绑定的手机上,每次操作,发送的密码是不一样的。而招行实行的是图形验证码机制,防止程序自动试探密码。

保护手机银行安全性的第三种做法是实行“操作超时保护”。工行、建行、交行等都对密码错误次数有限制,登录、转账等设计密码验证的操作中,如果连续输错密码达到一定次数,系统会在当天自动锁定账户。工行和建行规定错误次数不得超过3次,其他银行规定错误次数不得多于5次。

(三)复杂的产业链是移动金融发展的主要载体

由于采用移动设备作为交易终端,涉及到移动通信技术及与移动终端适配的问题,所以移动金融产业链除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外,电信运营商、移动终端和系统制造商都被纳入其中,产业链更为复杂(见图5)。

以产业链前端为例,作为世界第一大移动设备供应商的爱立信,近日宣布成立提供移动金融服务的全新业务部门:爱立信金融服务部,旨在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打造全球移动金融生态系统。目前,爱立信已开发出端到端解决方案以及相关业务和运营模式,并与运营商客户和金融界具有创新意识的机构合作,满足了所有必需的监管、法律和安全要求。

移动支付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中心,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与业务发展运营相关的主体主要是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银联)以及第三方支付业务提供商,目前这三类业务主体竞争与合作的格局正在形成,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一是基于电信运营商的移动支付模式。中国移动在2009―2010年推出了手机钱包、世博门票、手机一卡通三大移动支付业务,并在上海、重庆、湖南、北京等10余省开始了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化商用的推广。中国电信在2010年正式推出基于天翼3G业务的融合支付业务“翼支付”,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翼机通”行业版应用,在上海、内蒙、南京、成都等地实现商用。中国联通在2009年推出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业务,并在上海进行试点,主要开展公交、积分兑换等业务。

二是基于金融机构的移动支付模式。目前,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均推出手机银行类业务,手机银行模式产生的数据流量费用由运营商收取,账户业务费用由银行收取。2009年开始,银联推广新一代采用13.56MHz频段的现场支付业务(采用SIMPass技术),并在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深圳、云南等7省市进行了试点。

三是基于第三方支付提供商的移动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提供商主要是借助手机的移动上网功能实现随时随地无线支付,目前,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等均已推出移动客户端软件,以推进其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与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发力移动金融领域,移动金融产业链的形势将会变得更加丰富。2010年11月25日,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中国电信企业和商业银行首次实现的股权上的深入合作,此次中国移动和浦发银行的联手,也成为电信业和金融业的首次战略合作尝试。双方的“联姻”将对通信行业和金融行业均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有望推进移动金融、移动电子商务、手机汇款等多项移动通信与金融产品的融合创新业务加快面市。

三、存在的问题与危机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移动金融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可观的发展速度。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服务领域,其发展的机遇和危机并存。因此,有必要对移动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危机加以分析。

(一) 农村市场覆盖率很低

目前,移动金融业务在农村市场的覆盖率很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消费者还不了解移动金融服务优越性,没有使用移动金融业务的迫切需求;二是农村人口和农民工群里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新兴的移动金融服务认同和接受度低;三是金融机构基于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农村市场的推广,在客户端软件设计方面,也没有专门针对低端用户的简介设计。这些都阻碍了移动金融业务的推广,将会导致城乡金融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二) 移动支付产业链和服务功能存在不足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与电信运营商的直接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行业尚未统一标准。移动支付应用的发展需要产业链参与主体之间的精诚合作,但是目前,电信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均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为了实现控制产业链的目的,利用资金优势双向渗透,并建立了各自的行业标准。这种行业的多标准化既不利于用户的使用,也不利于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从支付业务的功能来看,我国移动金融业务由于受技术、流程、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制约,个性化增值业务相对较少。多年来,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仅以手机钱包、二维码扫描等形式出现在市场上,虽然使一些用户得到了业务体验,但就其发展情况而言,由于一直是运营商独家主导,移动支付业务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并没有得到用户的追捧。

但在欧洲,电信运营商与餐厅、电影院、航空公司等第三方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手机网上订餐、订票、订座等多种服务。在日本,使用DoCoMo3G手机的用户用手机就可以轻松购买可口可乐,银行在其中提供无线互联网的在线支付。在韩国,消费者已经把手机作为信用卡使用,几乎所有韩国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每月有超过30万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备特殊记忆卡的插槽,用以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时的信息加密。

近两年,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始在远程移动支付领域发力,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达到了710亿元人民币。但是,由于现场移动支付仍处于试点阶段,市场需要进一步发掘和完善。随着现场移动支付的不断推进,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将进一步加快,预计2011年的增长率将会达到50%,2012年将会达到66%,见图6。

(三) 用户对移动金融的安全性还存有疑虑

与网上银行一样,安全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资金和货币的电子化,很容易使银行在转帐、交易、支付等服务过程中生成风险。无论是银行,还是客户如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是不会使用这一服务的。因此这就要求在实施手机银行解决方案时必须考虑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性,采用比一般的信息增值服务高得多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信息收发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公平性等。手机银行安全性的顾虑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要想快速、健康地发展手机银行服务,就必须解决好安全问题,建立并维持一种令人信任的环境和机制。

(四) 企业移动金融服务受到制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人士的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对自由商务空间的需求日益强烈,商务人士期待能够充分利用出差、外出等在途时间,处理商业事务,以提高办公效率,同时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移动商务能够使用户摆脱物理空间及设备的束缚,享有自由的商务空间,因此移动办公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财务管理等金融相关业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命脉,是企业商务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在移动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移动金融需要先行。企业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金融的必备工具,能够让客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财务操作,方便快捷,符合企业发展诉求,极具发展空间。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手机银行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推出专门针对企业的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屈指可数。艾瑞网联合招商银行对阻碍企业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的因素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有二个,一是安全性,毕竟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机密财务信息和账户资金安全,如果安全性没有保障,将直接导致企业陷入危机,危及整个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二是易用性,如果手机银行使用不方便,将极大降低用户使用的积极性。

(五) 其他问题

目前,银行业和电信行业分属不同的监管体系。根据监管要求,商业银行无法借助移动运营商的网点向客户提供手机汇款、手机取现等业务。政策的掣肘将会影响我国移动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而国外成功的经验表明,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有利于促进移动金融业务快速普及发展。

另外,我国与移动金融发展相关的应用环境和配套设施相对不足。目前,移动金融在交通、教育、水电煤气缴款等公共事业中的应用普及范围还不能达到预期要求;接受移动金融服务的厂家商户尚待培养,终端POS机投放严重不足;广大民众对移动金融的安全性还存有疑虑等都严重制约着移动金融便民惠民作用的发挥。

四、应对策略研究

银行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战略要从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出发,品牌和安全是贯穿整个应用构成的两个要素,应用上分别从营销、渠道、产品、服务、运营、商业模式这几个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移动金融的问题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 重视农村市场拓展

农村范围广阔、农业人口比重较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移动金融,能够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国外成功实践也表明,发展移动金融能够向广大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提供可以负担的现代金融服务,从而提升全社会的福利水平。

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边远地区发展移动金融业务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推动并参与农村地区移动金融业务推广,降低移动金融服务价格,让低收入者用得起、用得省。同时采取加大财政补贴、政府统一采购等有效措施,实施“手机下乡”,推出适合农民消费群体且带有移动金融服务定制内容的低价格手机终端。在乡村网点建立移动金融服务体验站和流动宣传车巡回下乡等方式,方便农村用户熟悉、办理业务等。

(二) 建立以银行为主导的移动金融产业链

由于银行是金融机构,而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目前均未获得相关牌照,因此针对整体金融服务来说,银行必然是主导者。而只就移动支付这一细分领域来说,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企业由于也涉及资金账户管理功能,因此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但通过分析可以得知,银行的优势更为明显。首先,银行拥有金融服务牌照,无论从提供金融服务的全面性还是安全性来说,相对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更为突出;其次,运营商的优势在小额支付,购买商品的种类受到限制,而大额的账户管理则需由银行来管理,对购买商品的种类限制较小,故能带给用户更大的效用。在手机支付应用方兴未艾的大环境下,银行应该主动出击,探索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如现场非接触式支付、远程支付等,努力寻求可行高效的解决方案,并加强与运营商、设备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将手机支付整合到手机银行的功能中,使客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随心支付。

因此,建立以银行为主导的移动金融产业链将有利于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以推进移动金融、移动电子商务等移动通信与金融产品的融合业务的创新。

(三)注重移动金融安全性体验,培养客户信心和认同度

移动金融的安全性要求并不亚于网络银行。从用户层面来看,移动支付是一种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应用之一,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对此类业务的使用信心尚未建立。一方面是需要行业参与者完善支付安全技术,建立行业规范;另一方面需要长期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教育;此外,需要解决行业诚信问题,培养用户的认同感与可信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用户的消费习惯。

为了推广移动金融业务,促进移动金融市场的繁荣,服务商和各银行也在积极地谋求相应的安全措施。移动金融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数据存储及网络等多项技术,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给这项业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些技术都不是停步不前,是在不断发展中的,旧有的方法不断被更新,过时的技术不断被淘汰。这就要求移动金融系统平台及网络架构也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业务发展及平台安全运行的需要。

在网络安全方面,可对网络进行仿黑客的模拟攻击以检验网络平台的健壮性,也可请专门性网络安全公司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评估。在日常维护操作方面,加强各种安全策略的制定,理顺维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监督制衡体系,堵塞可能的安全漏洞。银行方面,也可通过在内部网设定SSL(Secure Socket Layer)及安全插座层,将通信内容密码化以此保护网页安全。此外,银行还应要求客户设定ID号码、密码和确认密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本人确认的安全性,加大安全系数。银行通过对客户遭遇密码被盗事件还提供补偿保险服务,从而有效地减低了客户利用手机银行的操作风险。

(四) 积极推进企业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

移动金融作为商务活动中的最主要环节,例如财务管理、资金支付等,必须先行,才能为移动商务的发展打好基础。而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金融的基础工具,能够降低成本、将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带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备受企业青睐。艾瑞网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有65%的企业客户希望通过手机银行来处理财务事务。

同时,对于银行来说,手机银行是其拓宽远程服务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用户黏性,因此亦会加大推广力度。所以从这两方面来说,企业手机银行都将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目前已针对企业用户的需求,适时推出了企业手机银行服务。诸如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极少数银行率先启动了企业手机银行业务。以招商银行为例,其企业手机银行涵盖全时账户管理、移动支付结算、移动投融资、全时电子商务和贴身金融助理五大业务板块,能够实现企业支付、内部转账、代扣、自助贷款、外汇买卖、商务卡和黄金交易等20余项业务的移动化处理和实时查询。

(五) 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从“互联网时代”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环境的改变使人们对于移动金融工具的要求也随之改变。单纯地提供金融相关服务已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全方位、智能化、个性化成为移动金融的发展方向。银行可以建立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和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可以进行金融产品的交易,还能汇集各类特约商户,提供他们的位置信息、商品优惠信息等。移动金融+社交网络+电子商务这一模式,对于移动金融的创新和持续发展必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区别于其他互联网工具,社交网站具有成本低、互动性特别强、信息的、反馈和传播特别快等特点,比公司网站、搜索引擎或者其他的广告方式效果更好。目前,主流社交网站主要是基于Facebook和Twitter两种模式。

银行要用好社交网站,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在社交网站上建立银行的公共主页或者官方微博,并让银行的员工建立自己的微博,通过多个渠道宣传金融品牌与服务;二是通过社交网站的反馈及时掌握客户对银行的批评和建议,从而尽快地改进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流程简化等;三是当银行出现一些危机事件的时候,特别是公共危机的时候,社交网络是很好的社会沟通渠道,便于控制舆论导向;最后,通过社交网络这样一种方式,可以引发粉丝的讨论,进而引发他们购买的欲望,最终达到营销的目的。

从客户体验方面来看,移动金融的使用不够便捷和缺乏个性化将大大降低用户体验。目前,使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时操作相对复杂,特别是对手机和网络操作不熟练的客户感到困难。各家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大多雷同,没有特色。而手机这一普遍的通讯工具,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那么针对手机银行的目标客户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应根据手机使用人群的个性特点设计才能更有效果。

以招行信用卡的“掌上生活”为例,其界面设计友好,除了增加客户黏性,随时随地提供贴身服务之外,还通过对互联网运营商、各行业商户优势资源的整合,将各类信息及时触达手机用户,让消费者真正在手指滑动中享受潮流生活。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

除了以上五点策略,移动金融未来广阔的前景还需要打破传统定势和政策限制,积极改善移动金融发展相关的应用环境和配套设施。

五、结束语

银行业正在经历重要的变革期,移动金融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移动金融业务的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适应产业发展的特点,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才能永远走在行业的最前列。

参考文献:

1.吉晓辉.移动金融代表未来方向(两会提案).2011年3月

2.摩根斯丹利.移动互联网报告.2009年12月

3,3G门户.2011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2011年3月

4.张权.机遇价值链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年3月

5.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互联网投资研究报告.2010年

第5篇: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冲击;零售商;价格

竞争策略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相对于传统的商业行为和商业活动,电子商务体现出了明显的进步性,它是对传统商业活动的一种深化,同时也是其各个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着眼于全球性的商业贸易活动,交易双方共同处于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不经过实际接触就可以完成商贸活动,这种活动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有:网上交易、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等各种涉及经济利益的活动。其中,“商城、消费者、产品、物流”是当今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四个要素。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到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数额已经达到10.2万亿元,与2012年比,增长了29.9%;2014年交易规模达到12.3万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21.3%;2015年上半年交易规模达7.63万亿元,同比增长30.4%。据预测,这种趋势将会继续延续下去,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展,并不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电子商务冲击对零售商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对传统零售业带来冲击。但是,依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零售业。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传统零售业的社会功能是独特的。处于信息化发展时代,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为电子商务的兴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不断扩大发展规模。传统零售业面对这种日益强大的冲击,“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实际积极寻求破解困局之道”成为传统零售商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对此,很多零售商转变了传统经营理念,逐渐朝着“实体零售企业‘触网’”的方向发展。所以说,电子商务的兴起在冲击传统零售业的同时,也加快了传统零售业转型的步伐,并促使传统零售行业积极寻求新的经营渠道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发展平台,对传统零售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推力。

二、电子商务冲击下零售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实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极大冲击着我国零售市场。201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485美元,不同形式的消费模式不断出现,其中也涵盖了电子商务,因此,零售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也体现在价格策略的制定方面。从《2015-2020年中国零售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来看,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2394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12.0%。其中,如果将价格因素排除,实际增长10.9%。此外,如果以经营地为划分标准,从城镇和农村两个角度来看,两者的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到226368亿元、36027亿元,相比之下,增长的比例分别为11.8%、12.9%。如果按照消费类型划分,餐饮收入额为27860亿元,增长9.7%,商品零售额234534亿元,增长12.2%。从整体上看,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保持着一种增长的态势,电子商务冲击下的零售市场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电子商务冲击下零售商价格竞争的优化策略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商务零售商的价格优势

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各种信息技术得以有效利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零售业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电子商务的崛起对我国零售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电子商务零售商在价格竞争中拥有价格优势。基于价格竞争角度来看,行业竞争中存在两个竞争主体:电子商务零售商与传统零售商。两者会依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价格竞争策略,但是在具体的价格竞争过程中,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则是电子商务零售商。具体而言,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所形成的优势。互联网方便快捷,在此状态下,企业搜寻产品市场的成本会大大降低。二是着眼于中间环节的成本来说,因为电子商务依托的是互联网技术,因此,买卖双方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而完成交易活动,并且能够实现直接由生产厂商代为发货。在此基础上,零售商就可以省去交易的中间环节,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三是文本处理成本降低。电子商务依托于电子化商务平台,奉行的是“无纸化贸易”。因此,具体的商品交易过程中纸张、笔墨的消耗率会大大降低,进而节约了原材料成本。四是库存成本的免除。从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看,消费者在下单后,电子商务零售商就要直接向生产厂商订货,在这个过程中,为消费者发货的是生产厂商。由此一来,库存就可以减少,或者是免去,因此,电子商务零售商就可以省去库房租金方面的成本。

(二)电子商务冲击下零售商实行的产品定价原则

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势头强烈冲击着我国零售业发展,并依托于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在市场价格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但是从我国近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零售市场规模的发展来看,零售业在不同的发展方面依然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中也包括了与电子商务之间的价格竞争。对此,零售商在制定价格竞争策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产品定价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其中,这些原则的内容以及具体表现见表1。

(三)零售商价格竞争的优化策略

1.特定商品定价策略。从零售商的角度来看,针对特定商品,他们需要制定出特定的价格策略。这里的特定商品主要指一些易逝品或者是耐用品。例如针对耐用品的研究,有学者就结合了“顾客对产品的期望值这个因素”。在网络大环境下,零售商要想有效实现销售利益最大化,就需要了解顾客对产品的期望值,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迎合顾客心理需求的价格,从而准确定位消费群体。此外,时间、成本、竞争对手所制定的价格也是影响零售商制定特定商品定价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零售商要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最优零售价格。

2.动态定价策略。从动态定价策略的角度看,不论是基于国内视角,还是着眼于国外视角,相关学者都曾对此做过相应研究。动态定价策略的研究内容,其主要涵盖相关竞争环境下的定价策略、以消费者为考虑主体的定价策略、立足于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定价策略等。因此,电子商务冲击下,零售商在具体的动态定价策略的制定中,需要切实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变化因素,例如当前情况下企业产品的价格、零售行业竞争对手之前制定的价格对消费者需求产生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变化的,零售商在具体的产品价格策略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各种变化性因素。但从这个意义来讲,顾客的策略行为也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考虑到顾客是产品的消费主体,零售商在制定价格策略的时候也要综合顾客的策略行为这个影响因素。

3.双渠道定价策略。在各种优势因素的综合下,电子商务迅速勃兴,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形成了冲击。从零售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切实提升零售行业的经济效益,促进零售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其需要满足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出迎合自身需要的价格竞争策略。因为处于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有效的价格策略是促进零售商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对此,一些学者着眼于零售商在价格制定方面的需求,认真探究并分析了双渠道定价策略。所谓双渠道定价策略,是针对那些同时拥有实体店和网店的企业来讲的。相关零售商在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而从两个渠道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策略。从实质上来看,这种价格策略的制定很好地凸显了传统零售业对电子商务的接纳,并向着融合的方向发展。

4.逆向物流定价策略。对零售商来讲,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中,他们制定出的价格竞争策略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受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逆向物流也逐渐兴起。其中,商家客户是逆向物流的主要推动者,逆向物流主要指“商家客户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将交寄物品从用户指定所在地送达商家客户所在地的过程”。重要的是,在这种逆向物流趋势的影响下,很多的零售商越发倾向于关注退货问题,因为这也是制约零售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一些学者着眼于不同的因素,如退货政策、逆向物流中的商品定价、商品的库存策略等,然后以这些因素为依据,进一步探讨逆向物流中的退货策略以及此过程中商品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而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定价策略。

5.绿色定价策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在具体的消费过程中,也开始关注“绿色”商品。受到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一些学者则将研究的视角放到了绿色商品定价的层面:一些学者从监管规制以及竞争的视角出发,探索了绿色供应链企业的定价策略。此外,有的学者则是着眼于绿色价格的视角,从多个方面探究了影响这种绿色价格的因素,如产品的差异化、技术水平等,然后进一步探讨了绿色定价策略,为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下零售商构建价格策略提供了借鉴。

作者:王伟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天宇教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雅静.“一带一路”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创新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

2.李海波.电子商务背景下个性化精准营销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

3.马涛涛.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商的价格竞争策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

4.金会鹏.电子商务模式下制造商对分销商的产品价格竞争策略[J].经营与管理,2014(5)

5.李玲.电子商务零售商的价格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8)

第6篇: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一、智能电网企业

(一)全球龙头企业概况

目前,走在全球智能电网最前沿的不是主要的电力公司,而是思科、IBM、微软和谷歌以及一些中小科技型企业。但美国市场研究机构GTMResearch最新的《全球智能电网企业150家:终端至终端的智能电网供应商信息及排名》统计报告中指出,专业从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为了促进其智能电网业务的发展,也纷纷开始收购专业IT企业。如ABB出资10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全球领先软件供应商Ventyx公司,施耐德电气出资近20亿美元收购西班牙方案供应商Telvent公司,通用电气也着力强化电能管理方面的软件能力等。基于对市场地位和资本情况的评估,全球智能电网领域25家表现突出的企业如下(表1):

(二)我国企业概况

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已经初步形成包含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用电环节、调度环节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但就技术水平而言,我国的储能技术与复杂信息处理技术仍有待提升,同时还面临新能源并网、远距离输电和交流大电网的安全可靠性问题。具体来看,智能电网的发电环节,主要解决新能源并网问题,涉及主要设备是风电变流器和太阳能逆变器。目前上市公司有荣信股份、海得控制、湘电股份和九洲电气在进行风电变流器的研制与推广。变电环节主要关注数字变电站领域,涉及到主要设备是在线监测、状态监测设备。主要生产厂商有国电南自、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和思源电气。充电站中快充设备的提供商较少,慢充技术含量较低。快充设备主要提供商有奥特讯、比亚迪、许继电源、思源电气等。用电环节主要关注智能电表。主要生产企业有科陆电子、长城开发等。

(三)业务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全球智能电网业务发展呈现以下几大趋势:一是提升数据管理能力。管理能耗相关的海量数据成为未来电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有效减少能耗的最佳方法。二是向物联网方向演进。除了电表和设备间的网络连接外,智能电网最终将实现“物联”模式(如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温控器、电子设备等)。三是降低能耗。开发区智能恒温器,即以此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目前,Nest等企业已开始着手开发此类服务。四是蓄电池转向商业化运作。如今的电池设计人员仍在考虑如何能够同时获得既支持发电系统又支持智能电网的监管许可。其中的关键在于解决成本问题,截至目前蓄电池还仅仅是在农村地区应用。五是强化硬件设施,聚焦软件优化。研发出能够在智能电网中激活电流的软件成为基本条件之一。

二、工业机器人企业

(一)全球龙头企业概况

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从而,相继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包括瑞典的ABB Robotics,日本的FANUC、Yaskawa,德国的KUKA Roboter,美国的Adept Technology、American Robot、Emerson Industrial Automation、S-T Robotics,意大利COMAU,英国的Auto TechRobotics,加拿大的Jcd International Robotics,以色列的Robogroup Tek公司等,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二)我国企业概况

受到国家863计划的资助,目前已经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30余所高校展开了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一些数控机床和系统制造商开始将未来的盈利点瞄向工业机器人。目前国内做机器人的主要公司有: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哈工大海尔机器人有限公司、丰裕电机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本土的机器人企业正在奋起直追,沈阳、西安等地的机器人研发速度很快,而珠三角地区的应用市场则增长最为迅速。据统计,仅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就有63家机器人企业会员,2011年产值达160亿元,平均年增速为50%至60%。虽然我国在某些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但还缺乏整体核心技术的突破,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则很少。目前我国机器人技术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特别是在制造工艺与装备方面,不能生产高精密、高速与高效的关键部件。我国主要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单位如下表所示(表2):

(三)业务发展趋势

我国机器人技术主题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根据21世纪初我国国民经济对先进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需求,瞄准国际前沿高技术发展方向创新性地研究和开发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基础技术、产品技术和系统技术。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点有:第一,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主要包括防爆、高压带电清扫、星球检测、油汽管道等机器人;第二,医用机器人,主要包括脑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遥控操作辅助正骨等;第三,仿生机器人,主要包括移动机器人、网络遥控操作机器人等。其发展趋势是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于集成。

三、3D打印设备企业

(一)全球龙头企业概况

1986年,美国3DSystems公司率先推出了称为“立体平版印刷”(SLA)的激光快速成型制造系统,引发3D打印技术的发展热潮。目前,美国企业在3D打印技术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德国、以色列、日本的企业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美国的3D打印技术已经初步产业化,其两家3D打印机设备制造巨头Stratasys和3DSystems,均在纳斯达克上市,2011年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亿美元和2.9亿美元。2012年以来,两家公司股价均大幅上扬,其中,Stratasys股价翻番,3DSystems股价增加了近2倍,而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涨幅仅为18%。主要3D打印设备厂商如下表所示:(表3)

(二)我国企业概况

1991年以来,在我国政府资助和支持下,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快速成型领域的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我国最早在快速成型技术方面开展研究的科研机构主要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这些科研机构早期在开发系统设备方面各有侧重。如清华大学成立了激光快速成型中心,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LOM双扫描成形机;西安交大现已开发出一整套SLA快速成型机,成型速度、零件精度都已接近国外先进技术。华中理工大学成功开发并向市场推出商品化的LOM成型设备和SLS设备。从事3D打印设备研发和制造的企业目前还为数不多,湖南华曙、北京隆源、南京紫金立德、中航激光等公司,应用领域和产业化程度较低。目前,部分国产3D打印设备已接近或达到美国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价格相对低廉,自主研发应用于快速成型的材料也逐步趋于完善,材料的价格更加便宜,等待投放市场后可以改善过于依赖进口材料的状况。我国已初步形成了RP设备和材料的制造体系。但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在稳定性和材料的多样性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

第7篇: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关键词:零售业态;创新;差异化

一、业态创新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零售业态在西方已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呈现出多种业态。历史上的零售业大致经历了九次业态创新,分别是百货商店、一价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自动售货机、步行商业街、多媒体销售和网络销售。每一次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都是一次零售业态的创新,而对于这种演变规律,中外学者已经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外国学者主要从整体上对零售业态的一般性演进规律进行了分析,其所提出的理论都是比较基本和传统的理论,主要有零售轮转假说、零售生命周期假说、零售手风琴假说、辩证发展假说、真空地带假说等,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零售进化综合模型。这些理论均为解释性的理论,即通过对历史上零售业态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总结分析而来。

而国内学者中对于零售业态创新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一是相关模型的零售业态创新研究。张艳雯(2008)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指出每一种零售业经营模式的诞生都是建立在对已有的业态进行破坏性创新的基础之上,网上销售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并将出现业态融合的趋势①。朱盛妍(2012)通过构建零售业态变迁的综合因素模型,揭示零售业态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趋势,并针对我国零售业态变迁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②。

二是对于现有的零售理论的应用性研究。黄漫宇(2011)基于零售进化综合模型分析了农村现有零售业态间的特点,对农村零售业态变革提供了相应的思路③。

三是对零售业态创新的原因、方法、内容、意义及发展方向的研究。李飞(2006)从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入手,区分了构成零售业态的主要维度,并指出业态创新主要就是在这些构成维度中程度和组合上的综合创新④。沙振全、张权(2012)基于新媒渠理论指出了在产业融合和新消费者需求的背景下,零售业态创新需要进行两大转变⑤。

四是对于影响零售业态创新的因素分析。葛金田、王静(2011)通过对中国主要零售业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计量模型研究了影响中国零售业态变迁的主要因素⑥。

尽管零售业态创新研究在我国零售领域 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且国内学者对于它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其深入探索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近年来的发展,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研究说明我国零售业态的创新的类型及发展趋势。

二、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由于我国的人口结构中在18-31岁的人口超过了2.9亿,80后、90后的消费者已成为了消费的主力大军,因此消费群体的变化必然带来零售业态的相应变化。例如百货店将向精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更加精细的管理、更有吸引力的品牌组合和优良的服务,实现差异化,并且,以消费者为中心、全渠道的经营将成为百货店转型的主流方向。超市业态将会逐渐分化出高端超市、生鲜超市、社区超市等细分业态,同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环境营造。便利店业态将力求充分满足顾客随时随地便利购物的需求,更加体现便利化和个性化经营特色,出现专门为不同人群服务的细分业态,在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服务的同时,逐步丰富、拓展配套服务、综合服务功能。

三、零售业态创新的案例分析

纵观我国主要的零售业,各个业态内部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是很常见的事,不管是每家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策略还是商品结构、定价方式、促销方式,抑或是配送方式、服务模式都很接近,从而使得各个企业间,不管是同种业态间还是不同业态间,竞争都十分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各零售企业开始寻求零售业态创新和差异化经营,从而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

在百货店方面,朝阳大悦城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挖掘,通过打通POS机系统和CRM系统以及微信微生活卡与实体会员卡,从而为消费者打造了一个通过数据分析结果、集中力量由商户延伸到消费者人群的“E-JoyCity”。大悦城通过采集车流数据,追踪客流信息分析,并对会员进行一定的分析,了解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应的服务,拓大、拓宽了消费人群,提高了其业绩。

在电商方面,苏宁电器首先进行了创新改革,众所周知,2013年苏宁云商诞生。而所谓的“云商”指的就是“传统的实体店商务+电子商务+零售服务商”相结合的新零售业模式。即苏宁整合线上和线下两大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苏宁的VI导入采取差异化策略,在集团办公、行政商务等领域采用大写字体“SUNING苏宁”;面向消费者的线下实体店面则采用小写字体“suning苏宁”,线上电子商务平台沿用“苏宁易购”名称⑦。这一新VI应用体系的导入,使苏宁品牌更能代表行业趋势,也更贴近消费者,更好地体现出苏宁带给消费者更丰富的产品、创造更舒适购物体验的价值承诺。

从标准超市来看,社区超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北京的超市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租金以及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再加上电商的冲击,使得零售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而北京的超市发将主业态转向了1000-2000多平方米的社区超市,在商品上,其将每个品类进一步压缩,只保留受消费者欢迎的几个甚至是1-2个品牌,帮助消费者做出选择。

在大卖场业态方面,以华瑞万家为例。华润万家目前主营大卖场、生活超市、便利超市三种主力业态,但同时针对市场细分,又开拓了不同的业态,比如定位中高消费市场的 Ole’超市,满足年轻消费者快捷、舒适时尚体验的Vango便利店等⑧。面对不同的商圈、人流、需求和购买力,可在大业态之下再进行细分,从而更准确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结语

零售业态是一种经营形式和存在方式,虽然每一种业态都有其独特的经营理念、经营优势和售货形式,但是在当前竞争环境激烈的环境中,零售业面临严重同质化, 而随着人们收入的日益提高,传统的消费已不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因此我国零售业需要转变经营方式,走差异化经营和业态创新的道路,而上面的例子也都说明了对零售业态的创新和对每个业态的差异化经营的重要性。(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注解:

①张艳雯. 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零售业态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2008. 01:43-46

②朱盛妍.从零售业态变迁的运行机理看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 知识经济,2012,19:113-114.

③黄漫宇. 中国农村零售业态变革分析――基于零售进化综合模型[J]. 农业经济问题,2011,09:72-76 +112.

④李飞. 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6,S2:654-660.

⑤沙振权,张权. 基于新媒渠理论的零售业态创新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1-14.

⑥葛金田,王静. 影响中国零售业态变迁的因素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11,07:68-70.

第8篇: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财经》记者获悉,国资委已经有在今年第四季度启动电信重组的计划,并预计在明年3月前完成具体重组事宜,但最后的重组方案目前并未敲定,仍需等待更高一级决策层定夺。

失衡的“跷跷板”

在电信重组日渐迫近的2007年8月,四家中国电信运营商相继的中期业绩报告更像是重组大战前的号角,中移动压迫式的业绩进一步加快了重组的节奏。

8月16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941,下称中国移动)率先中期业绩报告。200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营业额达16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6%;净利润为379亿元,增长25.7%;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币1.9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

中国移动的中报还显示,到2007年6月30日止,该公司用户总数达到了3.3亿户,新增用户3114.6万户,平均每用户每月的通话时长(MOU)为440分钟,平均每用户每月贡献的通信业务收入(ARPU)则保持在人民币88元。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762,下称中国联通)的中期业绩尽管达到业界预期,未来盈利前景却呈下降之势。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联通总收入491.7亿元,税前利润5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9%,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297元;用户总数达到1.5163亿户,净增926.6万户。

但是,从最能反映电信运营商持续盈利能力的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来看,联通GSM网络的ARPU从去年同期的50元下降至47.3元,CDMA网络则从去年的68.1元下降至59.6元。因此,虽然联通用户数增长12.2%,业务收入仅增长了3.8%。

另外两家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业绩,则更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728,下称中国电信)上半年收入比去年同期的873.4亿元增长1.5%,至886.2亿元,但是语音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7%,净利润为134.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

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906,下称中国网通)的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为负增长,其中营业额从418亿元下降到415.08亿元,净利润则从70.94亿元下降到67.13亿元,下降幅度达5.4%。

在业绩强烈对比下,中国移动8月27日股价突破100港元/股,成为首只股价突破100港元的红筹股,市值超过2万亿港元,成为联交所第一股,是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三家市值总和的3倍。国内电信市场在打破原中国电信一家垄断七年之后,失衡之局愈演愈烈。

而且,这驾高速运行的列车丝毫没有减速迹象。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原定的998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开支预算将继续调高。

瑞银集团认为,中国移动增长的潜力仍被低估,因为其以通话量计算的市场占有率在持续上升。花旗集团的分析报告也指出,中国移动目前在国内农村移动电话市场的渗透率只有18%,发展空间仍旧很大,估计今年及明年的利润将达到811.39亿元及1076.79亿元。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告诉《财经》记者,中国移动“独大”的局面,完全是其运营能力和技术优势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一种发展惯性。中国电信运营业在产业布局上的不完善,又使得中国移动几乎独享了“移动替代固网”的技术发展趋势――四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没有移动牌照,中国联通长期在GSM和CDMA双网平衡上左右摇摆,都为中国移动“强者恒强”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与此同时,“移动替代固网”的效应随着移动资费的不断降低在持续放大。中国电信的数据表明,过去三年移动电话每分钟收费以年复合比率16.7%递减,移动电话使用量则以33.7%的增长率高速膨胀,最终导致固网运营商的话音业务出现倒退局面。

移动用户单向收费和资费降低等资费政策的变化,还削弱了中国联通的竞争优势――根据非对称管制政策,作为后来者,联通相对于中国移动原本有10%的价格优惠。中国联通执行董事兼总裁尚冰表示,因为在全国范围实施单向收费,加上联通的用户主要为中低端用户,使得联通在语音业务上的增长无法抵消收入的下降。

反观中国移动,得益于其庞大的高端用户群体,即使在有超过50%用户转向单向收费服务的同时,依然能保持总体通话量的上升势头。

这种局面显然并非中国电信业监管者所乐见。而重组的议题从2004年酝酿至今,随着四家公司鸿沟的拉大,终于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

重组思路走向

在中国网通中期业绩说明会上,网通董事长将目前中国电信行业打了一个比方:“家里有四个儿子,父母当然希望四个儿子都健康,不希望只是其中一个壮大”;“四个儿子现在身体都算健康,只是有胖有瘦,若有委曲也当然会向父母商量”,言外之意直指重组。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在出席该公司上半年业绩会时则直接表示,“中国电信早已表明有兴趣收购中国联通其中一个网络资产,只是还不到谈价格的地步。”

这已不是和王晓初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及希望政府尽快实施电信重组的话题了。早在两年多前,和王晓初就通过多种渠道向管理层表达了对国内电信运营行业发展呈现越发失衡局面的担忧。

中国电信集团的一位管理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移动替代固网”效应冲击下,固网运营商传统的语音业务出现负增长将是一个持续而长期的趋势,宽带数据业务的增长虽然能暂时弥补固网语音业务的下降,但由于宽带数据业务在运营模式上天然存在不合理之处,运营商投入大收益小,“从其它国家运营商的经验来看,很少有通过宽带数据业务实现大规模盈利的先例。”这位人士表示,只有发展移动业务,才能为固网运营商的下一步发展注入动力,“毕竟全业务运营商是目前世界电信运营的发展主流”。

按照中国电信的估计,新建一张全国性的3G网络,第一年需投入1000亿元,前三年的投资在2000亿元以上。2009年国际电信联盟就将确定新的4G标准,在TD-SCDMA已经基本由中国移动承建的情况下,中国电信方面判断,中国不大可能再批准新建3G网络的计划,通过重组来组建全业务运营商,并实现国内2G网络向3G网络的升级已是必然选择。

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国电信业重组曾有研究,其中以资产重组来解决联通GSM与CDMA两网并行的方案,这是一个受到业内人士重视的方案。

目前,作为上市公司,中国联通只是租赁其母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联通集团)的CDMA网络,并不具有网络的所有权。因此,依照方案,只要中国联通不再租赁CDMA网络,CDMA网络就可剥离给一家固网运营商,中国联通再以GSM网络资产同另一家运营商合并。这样既避免了新建3G网络带来的重复投资,又能实现两家固网运营商的全业务发展。这一方案也满足国资委规划局对电信重组后企业“资产规模差别不大”的重组标准。

不过,这一方案遭遇中国联通管理层的强烈反对。中国联通集团人士告诉《财经》记者,GSM网络与CDMA网络协同发展是联通既定策略,在未来向3G的升级过程中,联通现有的CDMA网络升级迅速、投入少,将与GSM网络形成高低互补的搭配。

中国联通的这一设想显然并不为资本市场所看好。国泰君安近期的报告称,预计联通未来三年CDMA业务的用户收入将逐渐向GSM业务靠拢,2007到2009年联通CDMA业务的每用户收入值将下降10.9%-14.6%,同期整体用户增长速度预计为11%-13%,但由于单个用户收入值的持续下跌,整体收入增长只能基本维持在5%。

国资委内部一位研究电信产业的专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国资委曾希望主要由运营商之间的谈判来解决重组问题,可是实际进展并不顺利。《财经》记者获悉,中国电信集团的管理层曾经多次希望与中国联通管理层就出售CDMA网络的事宜进行谈判,均遭婉拒。

“行政主导,市场化操作,还将是这次电信重组的主要方式。”上述国资委专家说。

此前,由于电信资费普遍降低,电信行业发展相对稳定,电信领域的重组很难克服部门和公司之间的利益纷争,进入决策层的视野,这也是电信重组方案迟迟未能出台的主要原因。但随着TD-SCDMA标准逐渐成熟,以及中移动一骑绝尘之势尽显,主管部门利用移动网络升级之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也越来越强。

据前期参与国资委电信重组方案咨询的人士称:“国资委总体上并不认同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但中国移动良好的发展势头又使得国资委寄希望于以业绩突出的央企主导同行业央企的重组。”

业内人士认为,依照这一思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将成为电信业重组的主体。其中关键,则是中国联通是否会继续独立运营:究竟是剥离一张网给中国电信,然后与网通合并?还是整体与中国电信合并?

《财经》记者获悉,国资委已经有在今年第四季度启动电信重组的计划,并预计在明年3月前完成具体重组事宜,但最后的重组方案目前并未敲定,仍需等待更高一级决策层定夺。

从一家垄断到寡头竞争,然后呢?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前三次电信重组使得语音市场的竞争已接近成本,电信资费大幅下降,电话、宽带普及率大幅提高,虽然在本地网还存在区域垄断,但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移动替代固网”、“无线替代有线”,本地网垄断有望进一步被打破。

“总体来说,主管部门通过电信重组实现打破垄断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陈金桥认为。

但陈金桥仍坦言,即将进行的第四次电信重组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电信市场的和谐发展”,而诸多制约国内电信市场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监管者缺位。多数业内人士倾向于认为,电信主管部门未能根据电信发展趋势,通过“第三只”手来协调市场均衡发展,是导致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局面的主要原因。按照成熟市场的做法,当主导运营商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定份额时,监管部门将通过多种手段限制其继续发展。信息产业部虽然在几年前就对“单向号码携带”(同一号码可在不同网络使用)、“限制市场份额”等方法做了详细研究,但出于多种考虑,仍然对采用限制中国移动的发展来均衡市场的做法颇有顾虑。

此外,明确监管者职责、确定监管者权力的《电信法》迟迟未能出台,客观上也使得“监管之手”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中国联通一位人士抱怨称,“国资委成立之后,信息产业部的主要职责就是不停地放开资费管制,联通原来相对于中移动的价格管制优势消失殆尽,面对市场份额已超过70%的竞争对手,经营压力很大”。

陈金桥认为,重组后可能参与竞争各方在资产规模方面的差距会逐渐减少,但这种同质的国有资本在同样技术形态下的竞争是否有效,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课题。

“在电信领域,国有资本实力已经足够强大,资源足够广泛,收入足够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否可以考虑引入新技术和新资本,从而更加有效地激活产业发展?” 陈金桥说。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国资委人士也认为,无论采取何种重组方式,在目前的格局下,国有资本对电信资源的垄断占有是影响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对民营资本和外资而言,要进入国内的电信基础运营领域仍然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外资大多选择入股海外上市的中国电信运营商,间接参与中国电信市场。这种股权投资几乎无法对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管理和战略起到影响。民营资本在多次被主管部门叫停之后,已全面退出了基础电信运营领域。甚至是同属国有资本的广电网络,也由于部门利益、体制分割和国有资本相互竞争的原因,无法真正进入电信领域,使得“三网融合”的计划迟迟未能启动。

第9篇: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

然而,环境的不乐观以及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有识之士各执一词,对于能否出现“年报浪”也要谨言慎行。本文依旧从宏观和行业着眼,寻找更明确的投资主题和机会,但是有两个前提条件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1、即便某些企业年报数据好或是预期大幅度提升,也只是2008年的表现而已。未来走势更多关乎行业所处的环境,再次是自身的经营如何,最后才是数据带来的信心。

2、由于市场普遍调低预期,未来即使出现“年报浪”也绝不同于以往,爆炒的机会和时机恐怕稍纵即逝,投资者不如转而求稳,从行业价值的角度去发现“黑马”。

从政策面或消息面来研判当前市场运行趋势是困难的,事实上,自1664点甚至更早一些的“9・19”行情以来,支持市场发展的因素始终未变,一是金融海啸下的刺激扶持政策;二是过去一年深幅调整的修复。

目前情况看,一直以来都是低市值品种保持良好动力,但银行板块的“二次探底”转向上攻也许意味着大盘股有望迎来机会。正逢年节,大盘蓝筹股能否上演一番业绩行情,就要看市场面的支持程度如何了。

1 新“转折期的”大势分析

进入11月以来,真实利率已调头俯冲,成就了经济与A股复苏的必要条件。

当年,复苏的信心还来自于下列数据:大量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令中国避免东南亚式的危机;目前经济水平较低,增长趋势强劲,银行坏账尚可控,得以区别于1989年股灾时的日本;巨额垄断资产的存在令官方财政实际风险极低,财政改革空间极大;从低效率体制向高效率体制的任何改良都会生成巨大红利,足够托举中国经济爬出深坑。

政策调整极灵敏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中国需要更得力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刺激增长,并确保银行体系安全。政策做出了较为灵敏的反应,上月更将稳健财政转变为积极财政,从紧货币转变为适度宽松货币。为维持投资增长,大幅增加财政支出;4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考虑通胀预期调整,1年期真实存款利率从9月份高点已猛降92基点。料中经会议对4万亿投资细节会有较大调整,并可能出台更得力的个税与营业税的减税措施。

此次经济调整对中下收入阶层打击很大,需要迅速采取措施缓冲其压力。上策是靠个税调节。若调高起征点至8000元,以2007年的收入结构计算,可减税1900亿;即便调高到3000元也强过不调。营业税下调1%减少企业财务费用1200亿,实实在在刺激服务业,缓冲金融业压力。

近期观察到官方高层政策调整决心极大,思路清晰,可预见性与透明度大增,这无疑会支持经济复苏。

企业利润今年见底

2008年4季度到2009年2季度增长率在6.5%~7%区间,之后有所恢复。考虑到不确定因素,2009年4季度增速在8-9%区间。

企业利润反映经济调整。需求下降导致销量下滑,存货上升。大约2-3个季度之后,存货上升至一定水平,企业开始恐慌性削减存货,产品价格快速下跌,且产量下降。大约4个季度之后,利润出现负增长,最坏的情况出现。大约6个季度之后存货恢复到一个合适水平,价格趋稳,产量逐渐恢复,企业利润逐步回稳。

从对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模拟的结果来看,净利润为负的情况出现在2008年的4季度和2009年的1、2季度,3季度恢复增长。(见图1、2)

现在的情况是A股股价已低,充分反映了经济调整,向前看经济情况会逐渐好转。从宏观数据的角度,今年1、2季度GDP增速在6.5-7%,3、4季度上冲8.5%,全年先抑后扬,平均增速7.8-8%。

除了真实利率掉头以及未来1年降息空间108基点的逻辑,震荡牛市逻辑的另外一个支点是世界股市本身的经验。股灾见底后1年的涨幅大致在40―140%区间,对应的点位为2400-4000点。(见图3、4)

此外,震荡牛市逻辑的支点包括对G3经济复苏的判断。美国候任总统奥巴马深谙“道可道,非常道”之理,精于妥协多赢。从已经观察到的经济政策意向来看,基本为可想象到的最佳政策。美国经济复苏会超预期,对我国也是利好。

目前A股安全边际高,投资可参考企业利润复苏的秩序,依次为机械设备制造加工业、生活用品行业、原材料行业和采矿业。

2 “黑马”的行业主题寻找

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开始恶化,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下滑。在此背景下,行业的收入增速没有出现下滑或使出现逆市上扬的局面,就真有可能成为“黑马备选”。

稳定增长的医药行业

如果我们用长远的目光审视医药行业的话,就可以发现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无疑将对行业形成长期支撑。我国现有人口超过13亿。其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计,202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0%,医疗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意识和健康消费是息息相关的,并且由收入增长带动的医疗消费增长往往更加显著。从1990年至2006的16年间,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8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5.2倍,个人卫生支出增长了18倍。预计未来药品需求的增量。将远远超过医疗保障内投入的金额。

展望2009年,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但不同的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不一致,我们认为医药行业作为典型的非周期消费品行业本身受到的影响较小。中信建设甚至预计到2010年的药品终端消费量将达到6829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

1、受益于医疗改革的政策性支持。国家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的投入,将会提高医药行业的终端消费量,促使行业的增速加快。相对于历史平均的增速来看,行业还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并且行业的加速发展速度可以持续到2010年;新的政策是,国家在原有基础上又安排48亿元,继续用于支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未来2年医保报销人群产生的医疗费用增量达1000亿元以上,个人支付比例有望下降至43.6%,将促进医疗需求释放,调查发现,个人支付比例和医保覆盖人群是呈反比。

由于三大体系的覆盖面、参保人数的提高,医保筹资总额未来两年尚可以增加900亿元。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有望由2006年的49.3%降低到2010年的43.6%,并促进医疗保健需求的释放。

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医保体系完善也会带动医药制造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的发展。2009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仍然有望达到20%(见图5)。

医药行业中谁又是最大的收益者呢?笔者认为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两个主体。政府财政到2010年总投入将达216.84亿元,计划建设成基本设施比较齐备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对每一级医疗机构的投资分为房屋建设、医疗设施购置两大部分,其中医疗设施的购置占到投资的1/3左右。大规模的医疗设施的采购将给涉及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3G概念整装待发

截至10月份,中国电信业重组宣告完成,三强竞争格局形成。重组的完成以及3G政策的明朗,意味着左右中国通信业发展路径的两大不确定性因素消失殆尽,行业将回归根本,即:三大电信运营商将遵循通信技术发展趋势,谋求在全业务经营时代的竞争地位。而技术趋势所决定的运营商投资行为,则影响着相关电信设备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回顾中国两次大的电信业重组,均在重组完成后的次年出现运营商资本开支,运营商在网络资产界定清晰、人员编制到位后,势必加大资本开支,以图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先机(见图6)。

2008年12月13日工业与信息部部长李毅中首次明确,3G的牌照将于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发放,所以运营商在2009年的移动网络建设无疑将以3G为主。

重组启动以来,三大运营商都陆续表达了各自的移动网络建设规划。中国移动TD一期投入已达到150亿,计划在明年6月前完成TD的二期建设,同时提出了1100亿的网络升级投资方案;而联通在300亿扩容G网的同时,也提出了1000亿建设WCDMA网络的目标;电信方面也提出了800亿的CDMA网络扩容和升级方案,并计划在2008年底之前完成279亿。

3大电信运营商对于3G投入的资金相当可观。以其高速、高效的投入尽早占领这个潜力市场。由于先期对于通信设备的投入以及客户群体的初步培养,运营商的3G这个新业务应该呈现亏损状态的。3G牌照的发放和3G网络的运营最先收益的应该是设备和技术的提供商。

在通讯设备上,由于3G是以无线网络为主导的市场,中兴通讯无疑就成为了无线设备的最主要的供应商。公司在中国电信CDMA市场上获得了大约25%左右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移动TD-SCDMA中的中标份额则为27~28%左右,而中国联通WCDMA招标尚未进行,但预期公司获得其中的10%以上的份额应该没有问题,所以综合来看,公司在国内3G市场上的综合份额大体在20%左右,这与公司在2G时代GSM和CDMA领域不足10%的综合份额相比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主要供应商地位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