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智慧家居趋势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家居趋势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家居趋势报告

第1篇: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关键词:智慧之家庭;智能化; 电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

在IDC(Internet Data Center)的定义里,“数字家庭是指将各种家庭通信产品、计算机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按照各类家庭数字化需求,形成家庭网络,通过外部网络接入与社会全方位的信息交互,组成家庭信息、娱乐、控制服务和信息功能系统”。

1背景

1.1 历史教训,前车之鉴

过去,许多人把数字家庭简单理解为就是替换客厅电视,但是前景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1978年,美国赖特-里德报业集团投资5000美元,设计开发了家庭有限图文信息项目:“视特灵”。该项目由贝尔实验室设计开发,使用家庭电视交互提供图文综合新闻、本地新闻、社会活动、参考信息等,经过三年的运作,在一片“叫好”声中,最后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对于这第一个尝试的项目而言,它并不算完整的数字家庭的诠释,并且单纯就数字电视而言,它没有针对用户群的特色需求提供内容,依然是传统的一对多、单向的传播方式,没有交流与互动。在设计上,它没有便捷的交互方式,而是采用电脑多级菜单式的内容选择方式,就像一个不断深入下去的鼠洞,让用户感到不方便、迷茫。

1999年,微软投资数十亿美元全球力推“维纳斯计划”,拉开进军客厅的序幕,随后偃旗息鼓。其后数年,虽有PC厂商也尝试娱乐中心PC,均无建树。

1.2 现状与支持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的电子产品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生活起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尤其是随着网络系统的普及和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智慧。计算机的高科技与感应芯片技术的完美结合,应用于家庭内部设备控制和感应,从而再次激起了我们对家庭智能化的梦想。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HE, Home Electronics)出现。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后,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HA, Home Automation)。80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 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

在中国,智慧家庭在政府政策、技术支撑和市场推动几个合力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发展。 首先,国家进行数字化城市发展是大的前提,由政府引导城市制定相应的战略方针和行动纲要,加速三网融合的步伐; 在技术方面,物联网、云计算提供了支撑条件;在市场上,用户对智能生活的需求和多个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促成了智慧家庭在中国的发展基础。

1.3 目标与意义

在智慧家庭概念提出的早期,尝试者们大多是技术领域的领先者,他们开发的产品与服务仅仅是对技术的追求,而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结合实际的应用和用户体验。在长虹2011智慧家庭项目里,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套基于长虹家电产品体系的信息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交互体系,洞察未来人居环境和用户需求,实现具有标志性的用户体验和良好软、硬件功能的可扩展性。

2用户研究与数据分析

2.1 流程与方法

要做到以人为本,了解用户的需求与生活状态是第一步,用户研究的步骤必不可少。首先,了解用户。我们将研究地点设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按照基本家庭结构划分研究对象,一共采访了四个典型类别的家庭:二口之家、三口之家、三口之家与父母同住、空巢中老年家庭。方法为一对一的入户访问。访问采取了PPF(PAST-PRESENT-FUTURE)模型,结合事前家庭作业挖掘了用户对娱乐、通讯、控制、安全、健康、教育等6大长虹重点关注领域的信息,以及他们对未来智能生活的展望。

在对用户的整体了解基础上,根据用户研究的数据产生洞察、进而深入理解用户需求。之后,在以内容为主体,以相似度为原则进行洞察聚类,再进一步形成洞察簇群组。

2.2 关键洞察

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家庭处理家庭事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1) 起点是家庭成员在过去的生活体验所形成的生活体验和认知;

(2) 过程是家庭成员对具体家庭事务(包括但不限于长虹聚焦的6大领域)的处理;

(3) 终点是家庭成员从中得到的体验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在这个调研中,我们挖掘到用户对智慧家庭的最基本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的处理家庭事务、实现更便捷舒适的生活。由于现有技术及服务内容的不成熟,他们并没有像我们预想中需要更丰富的内容,或是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3机会挖掘与创新

2006年,携微软、Intel、AMD、思科、绝大多数PC和家电厂商、甚至盛大这样的网络公司,客厅娱乐中心计划再次走上前台,烧钱无数,轰轰烈烈的宣传和新产品造势,再次渐渐走入无声无息。2010年,在手机和互联网大获成功的苹果和谷歌各自推出Apple TV和Google TV,也远没有获得预期中的市场热烈反应。

从之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纯以电视屏幕的应用作为智慧家庭业务的突破口是行不通的。或者他们就想创造一款独立的智能电视,没有配合其他终端、以传统的互动方式连接网络扩大内容供给,也依然没有市场。

3.1 新方法

是真的以电视屏幕作为智慧家庭的突破口没有市场吗?我认为不是这样。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满足当前广大用户最基本的需求。智慧家庭应以“智能终端互联”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种终端的优势,实现各终端特色内容的分享、互动。

智慧家庭系统并不是简单的控制集合,我们的核心设计思想是致力于设计先用户所想之想,提供先用户所需之需。

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将智慧家庭系统的信息架构分成以下三个方面:

(1)主动类:信息的产生由用户(控制端)发起,加工由用户根据习惯和体验主动参与。

(2)被动类:无需用户操作,系统自动生产,内容无法根据用户的意图改变。

(3)推送类:产生由第三方触发,加工由用户参与,获取是双方的。

根据以上三种定义,我们将电视机涉及的所有功能点进行整合归类。在主动方面,我们主要的功能点有:电视的基础设置调节,查看信息、视频发起等。在被动方面,如小区产生的物业信息、水电费缴费信息、监控画面等。在推送方面,系统将推送跟用户相关的信息提示或根据个人喜好来推送功能应用、环境的自动调节等等,例如:其它用户的邀请信息,好友推送信息,热门应用推送信息。

3.2 创新框架

在前期用户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在数据中找出围绕用户生活的三个关键界定――时间、场景、事件(任务),结合全新的信息分类方式,创造出智慧家庭设计创新的理论框架,并衍生出智慧家庭的一个新功能:使用情景模式。

随着各家电的智能化发展,集中性和便捷性的控制成为我们要为用户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物联网和感应器等技术,根据用户在不同时间段,所处的场景和相关联的事件(或任务),自动完成或自动推送与之习惯符合的信息内容或控制调整。

例如:在你离开家时,选择离家模式。家中的各种防盗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将自动开启,一旦有紧急情况,系统自动通知主人,或向物业管理中心报警。在回家的路上可以通过手机提前打开空调,设定好家中的温度。或者通过pad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查看冰箱的食物储存情况。还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消息中心,及时获取跟家庭有关的信息,如水电费的缴纳信息,停水停电信息,维修信息,设备故障信息,小区活动信息,好友邀请信息等等。当你选中睡眠模式时,卧室的光线会自动变暗,定时关闭,窗帘缓缓拉上,温度自动调节到适宜档,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氛围,帮助你迅速入睡。

以电视为核心的控制终端,连接手机、电脑、pad、冰箱、空调等家用设备,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实现对家庭设备的控制。通过智能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和控制家用电器的使用状态并一键完成家务的处理。系统会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情境自动将用户可能需要的功能,按照重要性贴心奉上。从而实现智慧家庭为用户提供智慧的系统解决方案。

3.3 验证

在有了初步设想后,我们先后对20名用户进行了纸面原型测试、低保真测试和高保真测试,所有测试用户都认可此模式的划分,并且在我们拟定的模式基础上根据个人需求提出了新的模式组合。对于新信息分类方式的测试,用户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均能接受,并表示对他们生活效率的提高有显著帮助。

4总结

现如今,家庭自动化、智能家居、网络家居、数字家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不仅对家居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家电设备控制的灵活性以及对外部信息的互通互联,获取信息的方便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在背景资料研究和用户调研的基础上,大胆的提出了全新的信息分类方式和新的智慧家庭系统模式功能,这是对智慧家庭系统功能设计方法的一次新探索。同时,由于时间和精力关系,这个探索仍然有许多待以改进和深入的地方。如,面对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个性与共性的服务形式等问题。在未来,我们会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物联网智慧家庭研讨会报告2011》

[2] “智能家居”――百度百科

[3] “智慧家庭生活趋势”――TDC研究发展组,黄则佳

[4] 《本然公司交流合作报告

第2篇: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我们于8月18-21日进行了美国科技行业调研,与苹果、思科、Fortinet、Invensense、Jawbone、高通、特斯拉和Visa以及Simona Jankowski带领的高盛通信科技团队进行了会谈。总体共识观点是,软件定义网络(SD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和物联网(IoT, internet of things)是主要的长期发展趋势,而数据中心、云、安全、移动计算和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是当前的增长领域。

物联网:可穿戴/智慧家居/车联网/智慧城市

物联网可能首先会对健康和安全这两个领域的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而智能咪表和道路照明也蕴含增长潜力(详见高盛物联网系列报告)。市场参与者认为软件/硬件/服务/生态系统整合是核心竞争力和客户价值所在。Jawbone认为其当前产品仍处在可穿戴功能的初步发展阶段,综合数据分析(利用7x24全天候生态系统下智能手机等其他设备上的传感器)有望令可穿戴功能更加智能化、定制化。Invensense预计智能设备上的传感器内容(包括光学防抖OIS和导航等新应用)将持续增长。值得关注的是,Jawbone和Invensense都提及了音频传感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通信科技:软件定义网络/光传送网/wifi/安全

数据中心、带宽基础设施和wifi或将成为LTE周期之后的资本支出重点,而软件定义网络终于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部署,此外安全也是一个增长领域。小型基站具有长期潜力,但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慢于预期。

第3篇: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智能家居发展到今天,至少在智能家居能干什么层面上,大多数国内用户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印象,一个App控制所有家居?智能照明?防盗报警?我们不禁要问,已经发展了十余年的智能家居,为何如此难以落地。是用户不需要?还是技术达不到?毋庸置疑,智能家居从概念到走进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如何才能撬开这块肥肉市场,这些是整个行业都将面临的拷问。

多方混战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的第一个用户就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自他的智能豪宅面世至今已有30余年时间,直到今天还被科技圈津津乐道。纵观国内市场,目前中国智能家居玩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传统家居企业,如海尔、格力、美的等;第二类是新兴的智能家居企业,代表是RICI、Control4;还有第三类,互联网巨头梯队,如阿里、百度、京东、小米等。

最先察觉到智能家居趋势的是传统的家电企业。海尔在2009年就推出过物联网空调。今年格力集团在董明珠的主导下也正式推出格力手机,作为进入智能家居的入口。而美的、TCL等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家居产品。

另外的一大势力是新兴的入局者,它们比传统家居硬件层面实力强大,软件层面优势十分明显。目前主要代表如中国的RICI深圳睿祺智尚科技。在不久前召开的第20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RICI携带65款高端智能家居产品与全套系统解决方案亮相,曾引起很大轰动。

此外,还有一大梯队是互联网巨头。在互联网巨头眼里智能家居的入口意义大于商业意义,所以其最迫切的问题是想快速占据这个入口。从远的说,小米战略投资美的、京东的JD+计划、京东微联App等都是在智能家居上的落棋。而阿里也在今年了智能音频解决方案,试图以智能音箱作为未来智能家居入口。

用户不感冒,市场形成尚需时日

据易观智库的《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数据预测,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将达到1800亿元。甚至一些乐观的分析师认为这已是个万亿市场,但在这些看涨的预测中,智能家居真的已经如此乐观了吗?同概念的走俏相比,用户的接受程度似乎并不算高,虽然有数据统计已达千亿规模,但同整个家居产业蛋糕比起来,差距十分巨大,许多用户甚至不明白智能家居都能干什么。虽然用户的反应不佳,但无碍行业对智能家居破局的努力探索。

以传统家居企业来说,海尔的路线是以点带面推出如智慧浴室和智慧厨房等,选择步步为营的策略。美的的战略是搞联盟,比如拉拢雷军投资,搭上小米MIUI生态等。新兴智能家居企业系统内最大的矛盾来自于路径之争,新兴智能家居企业在技术积累渠道方面都不强势,所以积极寻求同传统家居企业合作。比如,RICI首先坚持走高端路线,坚持独立自主设计,并且引入富士康在制造方面的实力做战略结盟,同时向传统家居企业建立联盟方面努力。而互联网巨头玩家,做法正好相反,他们想做的事是自己做行业的标准制定者,所以会先布好一个平台,希望假以时日所有的硬件能够全部按照它的标准去玩,通过把所有的硬件整合起来变成一套超级平台,成为产业的最上游,并以此为资本寻找新商业机会。最为典型的是小米以MIUI搭建的智能硬件生态圈。

梦想进入现实,未来引爆点在哪?

其实对于用户来说,其关心的重点无非有三:对我有什么用?我需要为此花多少钱?安装之后智能家居的稳定性过不过关?显然,目前尚未有企业能够明确的给用户答案。那么,未来智能家居产业该如何发展呢?

首先是先锋用户的培养。智能家居发展应聚焦高端用户,俘获他们的青睐,培养好高端用户后,推出廉价版顺水推舟普及。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等一系列高科产品,无不是先由高端用户使用,逐渐下沉到整个社会。反观在智能家居,那些持廉价主义的企业今天推出个十几元的智能插座,明天推出个几十元的智能感应器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过多的伪智能或弱智能产品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把智能做好,要先培养先锋用户,因为他们有兴趣也有能力尝试智能家居,并以其行为影响到其他人。

第4篇: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互联网金融、电商、自媒体、车联网……越来越多的新名字在不经意中跃上了我们的常用词汇表。仔细思量,我们看到了众多传统行业正在接受着互联网浪潮的猛烈冲击。在这波冲击中,“隔行如隔山”的古训早已不再适用,各行业固有的“护城河”可能在顷刻间就被冲垮。越来越多的产品让我们无法按照沿革了数十年的产业划分去定义,在新技术新模式的引领下,新产业新业态正在不断涌现。

当电器零售巨头苏宁提出要做“沃尔玛+亚马逊”,当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打磨起“菜鸟物流”和“余额宝”,我们不得不承认,跨界早已变成了一种潮流。2014年,跨界创新的商业思维还将在各行各业中持续发酵。

如何与趋势同行,并引领新趋势?2月23日,23位来自互联网、汽车、金融、媒体、政府等各界精英人士参与了COIN跨界创新平台主题为“展望甲午”的新春沙龙,在回顾2013年各行业变化的同时,也从跨行业的维度解读了2014各行业热点趋势。

互联网:移动支付改变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是本次活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优酷总裁魏明、沪江网CEO伏彩瑞、艾瑞咨询联合总裁邹蕾、大众点评信息平台总经理娄晓博等互联网精英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微信支付。

作为今年2月份的热点事件,腾讯宣布入股大众点评20%股份,大众点评随后入驻微信平台。大众点评娄晓博认为, 打通微信支付让大众点评形成了“闭环”。邹蕾表示,如果把这个思维放开延伸,打车、美食、教育等等各个都可以加入到这个移动互联网应用闭环。

而在魏明看来,随着移动支付打通,优酷平台的媒体服务在2014年有了新的获利机会。优酷原来的商业模式是提供免费的内容,靠用户流量卖广告创造收入来实现商业循环。目前优酷每天拥有5亿播放量,而用户需求的差异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事实上存在大量愿意为高质量内容、高品质体验和提前观看而付费的用户,移动支付的发展为这部分业务发展提供了便利。

魏明同时表示,视频领域正经历从单一媒体到媒体平台过度的过程,也经历从媒体到个性化消费的过度,未来的视频行业一定是多屏合一的。由于终端的不同和用户体验的不同,有些适合免费模式,有些适合收费模式,而两种模式的平衡进一步完善了优酷的多元化过程。

金融: 2014年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随着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监管已然进入中国政府高层的视野。在过去的一年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全新的思维给草根用户带来便利的金融服务,在获得“民心”的同时,来自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围绕互联网金融的争议从未停止过。曾在支付宝担任产品总监的严峻认为,余额宝仅仅是互联网金融的开始,2014年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给银行带来挑战的其实并不是余额宝,而是银行自己对小微用户的不重视。展望未来,做互联网理财的中小公司会和银行形成互补格局。

而在银行业人士看来,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银行的日子很难过。交通银行首席信息官麻德琼坦言,改革开放35年以来,银行的快速发展依靠存贷款的利差,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存款被分流出去。

麻德琼认为,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一方面要发展新经济,转变原来靠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业务模式;另一方面,银行要扶持如安全支付等新兴企业,与新兴企业共同发展。

汽车:传统和互联网结合是未来

汽车、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也在拥抱互联网,在GE大中华区公关传媒总监李国威看来,互联网和大数据不仅应用在C(终端消费者)端,对B(企业)端也影响深远。他举例说,GE的飞机发动机,每时每刻在产生大量的数据,GE为此成立专门数据分析部门,给客户提供大数据价值。

车联网领跑者博泰悦臻的创始人应宜伦认为,互联网思维已经被神化,事实上传统行业依然举足轻重。下一个时代的企业一定同时具备互联网基因和传统企业基因。针对车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应宜伦表示,全球的车联网并没有中国发展得快,在中国市场车联网大有机会,但是需要解决标准化的问题。汽车标准化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但是车内的娱乐系统和联网服务可以优先实现标准化。

风险投资:关注智能家居、物联网、人机交互

对于投资人来说,大多数创业者眼中的“圣地”――硅谷可谓是了解最新科技最必不可少的地方。致景投资合伙人张川在分享其最近的硅谷之行时表示,其所观察到的下一轮投资热点是:智能家居、物联网、人机交互。

张川解释说,一个月前,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只有30多个员工的智能恒温器公司Nest,谷歌并不是收购其产品而是收购其理念,即将来能够通过温控器等智能家居将用户家的数据和人进行完全关联。智能家居、物联网,这些已经喊了许多年的概念正在落地,人机交互等创新的出现速度远比大家想得快许多。

媒体观察:社会进一步多元化、个性化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认为,从经济方面来看,2013年经济的下行和利率的上行使得大量实体经济企业困难,货币供给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但乐观地看,资本市场对于新经济利好。

秦朔说,在过去的一年里,移动互联网等科技的力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社会进一步多元化、个性化。2014年将是深化改革实施的元年,科技将推动社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在浦东新区副区长丁磊看来,尽管互联网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但互联网并不能代表所有。不能说传统产业过时了,只是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丁磊说,对于科技创新来说,我们致力于建立这样一个环境:第一,保护知识产权;第二,通过开放市场让整个环境和社会来注重真正的创新;第三,提供系统化的支持。

跨界创新平台:融通智慧 为新服务

第5篇: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关键词:智能家居 嵌入式技术 物联网 Zigbee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14-02

智能家居的概念形成甚早,而世界上首个成形的智能建筑案例要追溯到1984年由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的CityPlaceBuilding。我国的智能家居业起步较晚,但近年到来发展势头迅猛。随着国家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智能家居被明确作为几大重点示范应用之一。在信息化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家居系统的智能化成为一种消费需求。因此在未来几年内,智能家居业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而智能家居的发展又得益于嵌入式技术、物联网技术、Zigbee无线通讯技术等的日益成熟。

1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

国内普遍接受的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为: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

嵌入式微处理器对实时多任务具有有很强的支持能力,因此,对于稳定性要求甚高的智能家居系统,嵌入式技术便成了不二的选择。通过嵌入式微处理器即可完成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大部分功能,如可视对讲、安防主机、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家电控制器、自动抄表、远程监控等。这些功能实现的背后,处处都离不开嵌入式技术的身影。

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5年的年度报告,物联网被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拥有三大核心技术,分别是基于RFID的应用、基于传感器的应用、基于M2M的应用。嵌入式技术可实现智能家居中的单个功能,而要把每项功能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智能系统,将家庭中的所有物品纳入至一个庞大的智能网络中,这就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支持。

物联网智能家居采用的是无线物联网技术,从而避免了传统有线方式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专门公司维护,而且施工周期长,系统灵活性差的缺点。智能家居物联网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而目前的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感知层的应用方面,比如无线温湿度传感器,无线门磁、窗磁,无线燃气泄漏传感器。

3 ZigBee无线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的目的是要将各种信息传感传动单元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而这需要有传输技术的支持。近年来,红外、蓝牙、ZigBee、WiFi等一系列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家居设备无线化、智能化的进程。而在这当中使用最多的,最为人们所看好的即为ZigBee无线通讯技术。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在无线通讯领域,ZigBee有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包括了省电、可靠、成本低、时延短、节点通信设置易于配置、网络容量大、安全、全球通用性和完好的开放性。得助于物联网的兴起, ZigBee被广泛地应用于了智能家居中。因此,可认为Zigbee无线技术是物联网时代最尖端、目前综合性能最佳的智能家居无线联网技术。

4 智能家居发展趋势

智能家居作为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应用,在未来必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智慧城市运营商贝尔信指出,在未来,智能家居将会更加简单实用,更加人性化操作,而不是单单追求技术的先进。智能家居的实用性将不断增加,其中将包括定时控制、远程控制、安防报警、智能模式、情景模式等人性化的功能。

据专业人士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将在智能家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拥有高速的计算分析功能和较大的存储空间,将云计算作为巨量的信息处理平台,使智能家居的智能功能明显增多,设备响应速度快捷, 这是传统智能家居难以比拟的。而且很多智能家居系统本身没有数据处理能力,但拥有了云端以后,用户即可利用云端将信息存储起来,通过连接到云端的手机或者嵌在墙上的终端,可以非常有效安全快捷地掌控家居的风吹草动。

同时,全方位的人性化也是未来智能家居发展的目标之一。而这一点可依靠智能家居软件实现,一键式控制,简单易懂。智能家居软件场景控制中还设有联动、定时、自动等功能,而这无疑会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5 智能家居的存在意义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拥有一所房子, 而更致力于自身居住环境的改善及生活的享受。而智能家居的出现和发展,恰恰满足了人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智能家居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许多问题,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其中包括了安全保护、环境调节、照明管理、健康监测、家电控制、应急服务等。例如在安全保护方面,当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无线红外探测器检测到有人非法闯入时,连接至网络中的报警器就会及时把信息发送至主人的智能手机端,令主人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保证财产不受损失。而智能家居能实现的功能远不至此,由此可以预见其未来的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6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种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加快了智能家居的进程。然而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目前各类智能家居产品在造价方面往往价格不菲,这对于智能家居能否最终在普通老百姓家庭中得到普及十分关键。因此,对厂商而言,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成本是关键所在。

(2)就现阶段而言,智能家居系统还存在着操作复杂操作,缺乏人性化,产品稳定性低等问题,这需要厂商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用可靠的产品赢得市场。

(3)在标准协议方面,各厂商和系统之间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通讯协议,这给不同厂商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带来了很大障碍。今年《家用及建筑物用电子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的颁布,将有希望推动整个智能家居行业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4)作为一项出门产品来说,售后服务是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受限于规模,目前智能家居系统的维护体系尚未形成。这制约了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

但作为国内的一项新兴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内各大厂商的沟通协作,智能家居在未来将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向忠宏.智能家居[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第6篇: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人工智能如今已是科技行业中“闪耀的新星”。

我们不禁追问:

人工智能的前沿问题到底是什么?

众多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的厚爱是赶时髦还是真较量?

在概念被炒得火热的同时,

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和有效价值又表现如何?

5月23日-27日,围棋界的人机大战在乌镇上演。柯洁与AlphaGo三番棋大战之后,人类又组团群雄再战AlphaGo。人工智能再次成为这些天的新闻焦点。

人工智能如今已是科技行业中“闪耀的新星”。IDC的一份报告显示,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在2016年到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5.1%,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其全球收入从2016年的近80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470多亿美元。

Gartner副总裁兼资深研究员大卫・卡利(David Cearley)在2017年重大技术趋势预测会上表示:“应用人工智能和高级机器学习实现了一系列的智能应用,包括物理设备(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应用程序和服务(虚拟个人助理、智能顾问)。”

卡利说,这些应用将以不同于以往的智能应用程序和智能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为各种各样的网络设备、现有软件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嵌入式的智能。

Gartner执行副总裁、研究主管兼资深研究员达尔・普拉默(Daryl Plummer)预测,到2020年,更智能的算法将会让人工智能改变全球10多亿工作者的状态。

在Gartner的2017年十大重大技术趋势预测中,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分别是:人工智能和高级机器学习、智能应用、智能产品。

第一,人工智能和高级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高级机器学习由很多技术(比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组成。Gartner认为,更先进的技术将超越基于规则的传统算法,创造能够理解、学习、预测、适应甚至有望自主运作的系统,从而让智能机器显得更加“智能”。

第二,智能应用。像虚拟个人助理这样的智能应用程序可以发挥人类助理的某些职能,让人们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容易,提高用户工作效率。Gartner认为,这些智能应用程序有潜力改变现在人们的工作性质和职场结构。“未来十年,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服务都将包含某种程度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应用程序和服务方面的应用将不断发展壮大,这将成为一个长期的趋势。”卡利举了一个麦当劳的案例:麦当劳生产汉堡,智能应用每分钟通过照片分析超过1000个面包来检查其颜色、形态和芝麻分布状况,从而不断自动调整烤箱的温度和烘烤时间,可以大幅减少人工成本,并保证高质量。

第三,智能产品。智能产品是指超出了刚性编程模型范畴的物理实体,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实现高级行为,并与周围环境和人类更加自然地交互。

目前,日本长崎的Henn-ne宾馆已经开始使用10台类人机器人进行迎宾服务,代替了原来预订柜台的所有服务员。随着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家电等智能产品的不断普及,Gartner预计各自为政的智能产品将转变为相互协作的智能产品。

数据经济时代下,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会作为一种新的常态,推动行业企业转型,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随着“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商业人工智能将在拥有庞大数据资源的中国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上各大科技公司均将投资目光投向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上,并且在可预知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他们纷纷计划在该领域发力。

那么,我们不禁追问:人工智能的前沿问题到底是什么?这么多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的厚爱是赶时髦还是真较量?在概念被炒得火热的同r,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和有效价值又表现如何?

前沿领域篇 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是什么

史蒂芬・霍金教授在2017GMIC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的视频演讲中对于人工智能的前言研究领域如此表述。在过去的20 年里,人工智能一直专注于围绕建设智能所产生的问题,也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可以感知并行动的各种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是一个与统计学和经济学相关的理性概念。通俗地讲, 这是一种做出好的决定、计划和推论的能力。基于这些工作,大量的整合和交叉孕育被应用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控制论、神经科学以及其它领域。共享理论框架的建立,结合数据的供应和处理能力,在各种细分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例如语音识别、图像分类、自动驾驶、机器翻译、步态运动和问答系统。

他说,现在,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这一研究可以从短期和长期来讨论。一些短期的担忧在无人驾驶方面,从民用无人机到自主驾驶汽车。比如说,在紧急情况下, 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得不在小风险的大事故和大概率的小事故之间进行选择。另一个担忧在致命性智能自主武器。它们是否该被禁止?如果是, 那么“自主” 该如何精确定义。如果不是, 任何使用不当和故障的过失应该如何问责。还有另外一些担忧,由人工智能逐渐可以解读大量监控数据引起的隐私和担忧,以及如何管理因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带来的经济影响。

长期担忧主要是人工智能系统失控的潜在风险,随着不遵循人类意愿行事的超级智能的崛起,那个强大的系统威胁到人类。这样错位的结果是否有可能?如果是,这些情况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应该投入什么样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危险的超级智能崛起的可能性,或智能爆发的出现?

有人说,脑科学和人工智能迄今为止还是两门平行的学科,人工智能对人类脑科学研究暂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反观脑科学却对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方面提供了不少帮助, 比如人工智能借用神经科学里的视觉工作机制理论,使得人工智能有了今天的发展。但实际上,至今为止, 人工智能也只是用了脑科学其中的一个理论而已。

但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机器学习系主任Tom Mitchellt不这么认为。他在GMIC2017上的演讲中提到,下围棋、下象棋,人工智能在这一领域突破非常快,背后主要是依靠深层次的机器学习。

另外在脑科学方面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得我们可以采用无创或者微创的方法进入到人的大脑,进行毫米级的观察,而且在毫秒内就可以对几千张影像进行分析,观察人脑的活性。

此外,动物大脑的研究更加令人欢心鼓舞,通过基因方面的研究,在基因上进行相应的工程,对老鼠和其他动物相应的神经元进行修饰、改变,这样可以更好地对人的神经活动进行一些管理和控制。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脑科学,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进展。现在人的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到了可以有更多交集的好时机,我们应该在人工智能和脑科学之间搭建更多的桥梁。

而天风证券海外首席分析师何翩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士、人工智能硕士、MBA三学位获得者)在GMIC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分享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时表示,目前, 国内外人工智能的讨论范畴一直都围绕着五个点:强度、能力、广度、监督和自主性。通俗地讲可以概括为:机器训练智能化的程度;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特定性向通用性的延伸;监督和无监督;人工智能是助手还是主角。

她介绍了MIT关于人工智能的五大趋势预测。首先,最先出现的两个趋势应该是正向强化学习和对抗性神经网络。AlphaGo 可以说是深度强化学习技术的一个里程碑。GAN (生成对抗网络)很有可能会是在无监督学习还没能普及之前让计算机变得更加智能的关键所在。其次是语言学习。语音识别和语音接口,在技术和应用场景方面已经算是AI 里面较为成熟的,计算机通过语言与我们交流和互动,理解语言的上下文含义,将使AI 系统获得全方位的实用性提升,这也是AI步入夏天的第一步。

第四个趋势是,2017 年中国开始成为人工智能主要参与者。BAT 的布局,加上国内投资者对于AI 创业公司的投资热情高涨。政府方面也在积极推动政策扶持,预计在2018 年前投资约150 亿美元。但我们也发现关于AI 的夸张报道铺天盖地,对AI 的炒作也达到了令业界人士不安的程度。我们认为这样对AI 可能会造成揠苗助长的负面效果,继而导致创业公司因估值过高而步向失败以及投资枯竭的情况。

第五个趋势就是面对炒作我们应该深呼吸一口气,头脑时刻保持清醒,理智地去看待AI 行业的下一步发展,踏踏实实地去做好AI 应用的研发工作。

百家争鸣篇 厂商厚爱AI 是赶时髦还是真较量

谷歌

谷歌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AI部门。2015年8月,谷歌宣布架构重组,设立母公司Alphabet,把谷歌搜索里提炼出来的人工智能做成谷歌大脑,然后应用到各领域。

今年5月,谷歌揭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一种主要新方法,它被称为“自动机器学习(AutoML)”,它允许人工智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架构师,并在无需人工工程师输入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创造。

AutoML项目专注于深度学习,一种涉及到通过神经网络层传递数据的技术。创建这些层是很复杂的,因此谷歌的想法是创造能够自我创造的人工智能。

谷歌的这个想法,就是让现有的人工智能创建自己的代码层,而事实证明,它比它的人类技术人员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了它的工作。

NVIDIA

在AI世界里,NVIDIA拥有的GPU技术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从2016年起,NVIDIA开始为数据中心和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图形处理器,成为提振去年股价的中心动力,而这两项业务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根据其最近公开的财报,第一财季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翻倍至4.09亿美元,远超过预期的3.182亿美元。汽车业务收入增长24%至1.4亿美元,好于预期的1.32亿美元。

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本月初的2017 GPU技术大会上宣布,将与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合作,为其提供人工智能硬件及软件技术,致力于在未来几年内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并推进商业化进程。

IBM

日前,以“天工开物・人机同行”为主题的2017 IBM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IBM了全面升级的加强版合作伙伴计划(PartnerWorld计划),以期帮助合作伙伴在云计算、认知、大数据、安全等高增长领域建立更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新技能,在认知时代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业务高速增长以及提升最终客户的满意度。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认为,Watson是IBM在人工智能领域60年集大成者。IBM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的尖端技术集中体现到了Watson这套系统上面去,当然IBM的能力也在不断的研发、不断拓展当中,它的能力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强。目前Watson 所有具备的URLI四大能力是: Watson能够理解、推理、学习并通过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交互。它已经超越了语言和语音的范畴,深入到视觉、情绪和发现领域,其中情绪和发现是Watson所特有的。

OpenAI

OpenAI 是一家非营利性机构,由特斯拉CEO 马斯克联合多个硅谷名人成立,马斯克也时常发出人工智能,如开发人工智能即召唤邪恶,甚至表示未来人类将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宠物,以及人机结合,人类与人工智能并存,或者可以理解为“半机械人”。

在2015 年12 月,马斯克及多位硅谷大亨成立了OpenAI 机构,开始了他的疯狂人工智能计划,并筹得了10 亿美元的资金来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他所研究的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开源,分享给想要使用的每一个人。要知道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和数据,OpenAI 拥有庞大资金后,首先争夺人工智能人才,从谷歌等公司直接挖来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Google2Brain 团队的前研究员Ilya2 Sutskever 担任研究总监。与谷歌、微软等相比,OpenAI人工智能队伍仍然十分弱小。OpenAI 近日一项实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基于全新算法,人类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演示一遍后,机器人就能模仿执行相同的任务。尽管任务相对比较简单,但对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前景广阔。

百度

百度是我国最早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的公司。2013 年年初,李彦宏就提出设立深度学习研究院;当年4月,百度设立了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之后,人工智能就渐渐成为百度的战略发展方向,到如今,百度在人工智能的投入与布局已经初现成果。2016 年6 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的“全球最聪明的50 家公司”,百度成功入选; 2016 年11月, 百度大脑入选15 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除百度大脑外,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还包括:无人车驾驶、度秘、百度AR 和百度医疗大脑。

阿里巴巴

依托阿里云和电商大数据, 阿里巴巴也在人工智能领域逐渐发力。2016 年8 月初, 在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阿里云正式推出人工智能ET。ET 目前已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此外,阿里还有“电商大脑” 和“阿里小蜜”。

腾讯

腾讯相对较晚,2016 年9 月末,腾讯AI 实验室成立,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及应用探索。目前, 该实验室已经有超过30 位顶尖科学家入职,其中超过90%拥有博士学历。下一步,将围绕内容、社交、游戏三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专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和计算机视觉四个方面的基础研究。

联想

2017 年4 月中旬,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对外宣布,未来4 年,联想集团将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方面的投资超过12 亿美元(约82 亿元人民币)。至2021 年3 月份,联想集团每年研发开支将到达15 亿美元左右,且上述款项将占总研发预算的20%以上。

同BAT 相比,联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晚。但未来,每年将有15 亿美元的研发资金用于三个技术方向的研究:第一, 将AR作为未来的显示和应用平台;第二,对话式的人机交互;第三,针对后台设备的数据中心技术平台。据悉,其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室、智能医疗及其他领域已经开始有所动作,最终联想能否杀入人工智能排位赛的前列, 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团云

近日,美团云推出高性能GPU 云主机,标志着美团云正式进军AI 领域,开启云端AI 战略。

美团云高级研发总监王昕溥向《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介绍,美团云打造的人工智能版图主要包含三大类产品:主机类、平台类和服务类。主机类产品中,除已可申使用的高性能GPU 云主机外,还将上线FPGA 云主机服务。FPGA 的单位功耗性能是GPU 的10 倍以上,由多个FPGA 组成的集群能达到GPU 的图像处理能力并保持低功耗的特点。英特尔预计,到2020 年,将有1/3 的云数据中心节点采用FPGA 技术。平台类产品方面,美团云还将于7 月正式开放深度学习平台,输出美团云AI 能力,为用户提供TensorFlow 的灵活、高扩展性深度学习框架。美团云深度学习平台可以让工程师摆脱底层的繁琐细节及资源约束,实现一站式开发、测试、部署。在上层服务类产品中,美团云即将上线人脸识别、OCR 文字识别、图片识别、语音识别、智能客服、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与人们生活场景密切相关的AI 服务,让人类生活更加智能化。

实际应用篇 最接地气的AI应用有哪些

说到人工智能(AI),目前被炒得最热的似乎都是天上飞的技术,比如无人驾驶、AlphaGO 对战下围棋, 而实实在在落地到应用生活层面的人工智能却并不被关注。这不禁让市场感叹,2017 年的人工智能虚火上升, 不接地气。

云知声董事长/CTO 梁家恩就曾在4月举办的硬蛋AI+ 产业峰会演讲中表示,现在绝大多数的AI 产品都更像是在炫耀技术,哪天看不到技术的痕迹了,才可能是达到了一个使用的阶段,并最终渗透到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智慧制造等领域。其中智慧生活是面向普通的用户,智能城市是让资源如何变得更加的优化,智能制造是软件实现个性化。

可能,生活中的智能家居是最接地气的AI应用。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智能生活将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而老百姓日常生活所离不开的家居用品则可能是人工智能这项飘在云端的技术中最接地气和最容易落地的产业,而智能家居落地后会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将达112.4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5.1%,将成为未来智能硬件爆发的据点之一。2012 年至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25%左右,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76 亿元。而国外,包括苹果在内的科技巨头也在布局HomeKit 的智能家居新模式。

IBM Watson Health已经开始证明自己在帮助处理期刊文章、开展最新医学研究以及随后充当诊断助理方面的宝贵价值。现在,IBM正在训练Watson读取医学影像,以帮助放射科医师加速开展工作并减少错误。

无人机是现在最火的智能设备,除了民用航拍,近几年专家们还开始利用它们回传的视频和图片来进行大型工程的结构检查。人们将现有的机器视觉AI技术加入无人机,它就可自行对设备进行检视,大大缩短设备维护的时间。

Facebook 表示未来将使1000多架太阳能激光无人机为全球 50 亿人提供上网服务,用激光从 6 万至 9 万英尺(约合 1.8 万至 2.7 万米)的高空发送高速数据供全球最偏远的地区上网。据悉,该公司将使用一种名为 Aquila 的无人机来完成该项目,这种 V 形无人机的翼展与波音767相仿,重量却不及一辆小轿车。

F8 大会期间,Facebook 还展示了这种无人机的最新设计,它可以一次性在高空停留 3 个月,这些无人机有望在今年夏天升空测试――听起来真的很酷。

如今,人工智能虽在整个行业内掀起火热的浪潮,但是如何将研究进程转换为实际的有效价值才是研究的最终方向。

相关链接

第7篇: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上海电信将智慧社区建设纳入2013年重点工作,为了更好地构建综合开放平台,提升平台服务能力,上海电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合作伙伴,希望双方在医疗、教育、商圈、政务服务等信息合作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智慧社区的建设。

公开招募“合伙人”

10月29日,“上海电信智慧社区合作招募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智慧城市”体验周的“重头戏”,本次招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企业,首批12家企业当场与电信签订了合作协议。

签约的12家企业中,有“云家政”服务、北斗导航服务、健身服务等。据悉,双方在签署合作协议后,将就服务内容和合作方式进一步进行商讨。不久智慧社区的居民有望在IPTV、手机等多屏终端获得相关服务。

上海电信表示将携本次招募大会成果,让智慧社区平台有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应用,为居民提供各类民生应用服务及线上交易产品,打造“便民信息服务超市”,进一步培养市民的信息消费习惯、优化信息消费模式、促进信息消费水平。

据了解,2012年上海电信启动首批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已与大部分区县政府及半数以上的街镇签约共建智慧社区,服务覆盖了2000多个居村委。目前已建成的“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开放平台”,整合引入各级政府及委办局公共服务内容,汇聚了30多项由社会企业提供的各类生活服务信息,共同推出了如社区公告、上海旅游、健康档案、实时菜价、门诊预约、场馆预订等智慧社区应用。

为进一步切合当前热点民生需求,上海电信秉承开放共赢的合作理念,招募智慧社区合作方。本着“重点关注内容应用、产品优势与资源特色,淡化通信经历与公司规模”的招募原则,依托其700万宽带用户、200万IPTV用户及300多万天翼智能手机用户的高密度覆盖,进一步开放合作渠道。

招募范畴定位在交通出行、商圈服务、医疗健康、文化体育、养老服务、社区信息、教育服务、就业信息、政府服务、社交服务、资讯服务、百科服务为主的12大板块。

上海电信表示,在向客户提供业务承载平台及产品运营平台的同时,致力于提升智慧社区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此次招募为长期招募,凡符合招募条件的企业均可通过上海电信“对外合作之窗”提交合作意向申请。此外,为加快整合优质资源,对于合作商中的“特别优秀者”,可以进入合作的“快速通道”。

开启智能生活模式

所谓“智慧社区”,是指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利用有线、无线、云计算等各种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整合社区的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各类群体方便地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等多种社区服务。

主要涵盖四大类应用:智慧政务,主要包括政务信息服务,向社区居民政府公告、物价等信息;智慧民生,主要包括智慧养老、医疗服务、网络教育等内容,为居民提供在线监护、远程医疗、远程学习等应用;智慧家庭,主要通过智能终端与各类智能家居、安防设施等形成网络,实现家庭智慧应用;智慧物业,以楼宇电梯、景观灯光、车辆出入等涉及小区管理的内容为重点,实现小区智能化。

截至目前,智慧社区平台已经覆盖了上海17个区县,不少市民率先享受到了全新的信息生活方式:按动遥控器就能通过电视远程挂号,不再受排队之苦;在社区菜场,只要刷一刷卡,就能轻松买菜;通过智能手机,能够轻松查询小区停车位和公告信息,参与社区投票。到今年10月,平台已覆盖上海5400个社区的近一半,完成年度预定建设目标。

自2013年起,上海电信智慧社区平台的构建工作进一步深化,一是接入终端由IPTV向各类智能终端的全面延伸覆盖。智慧社区手机客户端,是上海电信为手机用户精心打造的一款社区生活服务软件,它依托上海电信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开放平台,旨在汇聚政府公信服务、社区便民服务、企业优质服务,并通过移动终端提供给社区居民使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社区手机客户端可将用户智能定位到其所在社区,更“接地气”,同时提供的内容更具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推送诸如“出行交通”、“教育服务”、“就业服务”、“商圈服务”等服务信息。同时,智慧社区PC门户、PAD客户端也即将上线。

二是上海电信与全市区县、街镇政府广泛签约,面向社区居民推出便民服务,面向合作伙伴开放智慧社区平台承载环境。

据上海电信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电信智慧社区社会应用内容招募大会重点应用是交通出行类、商圈服务类、医疗健康类,例如健康档案查询、文化教育类、养老服务类等贴近民生的智慧应用。

针对优质应用软件,上海电信将在产品认证、终端定制、营销推广等多方面扶持,全面提升合作伙伴的品牌价值。“就像苹果商店那样,上海电信的智慧社区平台是开放的。作为平台的运营方,上海电信热切欢迎社会各界与我们一起创新更丰富的社区服务内容,接入更实用的社区信息。” 上海电信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上海市IPTV用户已有近200万户,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继续领跑,高清IPTV用户也近60万;上海电信光网用户占比近75%,宽带用户平均带宽已超过20M。根据中国宽带发展联盟、NetIndex、蓝汛(CCIndex)、360等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最新测速报告,上海宽带网速位居全国第一。

上海电信还启动了第六次“智慧城市”宽带大提速,为申城用户带来极速光网体验??2013年,进入《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的决战之年、收官之年,智慧社区项目被列为上海电信智慧城市一号重点工程,伴随着上海电信智慧社区项目的逐步落成和覆盖,上海电信再领申城信息化建设潮流之先。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在刚刚落幕的2013工博会上,中国电信以“创新科技、智启未来”为主题,展示了倾力构筑“宽带中国” 主力军形象、致力创新科技提供信息服务的整体实力,其中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各项展示内容,更是透露出未来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诸多发展趋势。

中国电信展台全景展示了为上海“智慧城市” 建设精心打造的全套解决方案。以“智慧家庭”、“智慧物业”、“家庭全球眼”、“高清IPTV”等领军的民生类智慧应用,全方位展现了电信的这些信息服务已经深入百姓家庭和社区的方方面面。

开幕首日,很多市民就结伴来到电信展台观看这些民生类的智慧应用。来自闵行欧风花都小区的阿姨们,在上海电信“智慧社区” 的演示前驻足观看。尽管,她们对通过IPTV收看周边菜场的每日菜价驾轻就熟,但看到诸如“家庭全球眼”等智慧应用,还是有了心动。

参观工博会电信展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感受到移动互联网在为“智慧城市”建设推波助澜。在电信打造“城市光网”、上海成为“国内国外第一城”的过程中,上海电信进行了6次“智慧城市”光网大提速。百兆光纤入户,已是沪上百姓寻常事。而有了城市光网后,电信的天翼3G的“移动互联网”也展现锋芒,成为申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天地一体网络”,催生“智慧城市”的诸多应用落地开花。

第8篇: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关键词:平安城市;物联网;云计算;城市联网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一、引言

“平安城市”的主体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加强城市安全防范能力,加快城市安全系统建设,建设平安城市、和谐社会。“平安城市”包括社会治安管理外,还包括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消防服务,以及各种人为灾害(包括恐怖袭击、威胁城市安全的重大火灾、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等)和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处警等内容;因此“平安城市”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的监控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联动,是一个特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

二、物联网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英文:Internet of Things),国内外公认为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于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同名报告,至此物联网的概念与范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去覆盖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拓展。

笔者认为,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并按照一定的约定协议,将物品与网络连接在一起,进行数据信息交换或通讯,从而实现其智能化的识别、跟踪、定位、监控以及管理等,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系统。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文献[1]简要介绍了物联网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我国的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参考。[7]介绍了欧洲未来的对于物联网的发展规划。[2]主要介绍了物联网在本行业(烟草行业)中的应用,由此可见,国内物联网的应用和推广已经初见成效。从实践来看,国内的物联网技术在公安、电力、物流、交通、医疗以及环保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模式也正在趋于成熟。公安领域:视频监控与周界的防入侵应用,业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电力行业:远程抄表与输变电监测应用,正在逐步的实现拓展;交通领域:路网的监测、通行车辆的管理与调度应用,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物流领域:物品仓储、监测应用、物流推广等应用广泛;医疗领域:个人健康方面的监护、远程医疗应用,已经日趋成熟。同时,物联网还在环境的监测、基础设施的监控、建筑结构的节能以及食品药品的溯源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3]。关于物联网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可以参看文献[4]工信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国内要在该项核心技术的研发、产业化生产、关键标准的研究制定、相关产业链条的建立完善以及重大应用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初步形成了一种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应用牵引和安全控制的发展格局[4]。从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上来看,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领域应用领域。从实践来看,重点行业与重点领域的应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形成了较为成熟、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众多运营模式,比如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电网、智能安防、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医疗等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实现规模化应用。

三、物联网技术在平安城市中的应用意义

利用物联网技术承建平安城市建设“智慧型平安城市”,这是平安城市实现由数字化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表现,其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并利用智能化的运行理念,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当前城市的运行状态。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对诸多实体系统整体上的优化与掌控、并实现信息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同步运行;通过大量的信息数据收集与存储分析,可以深入的挖掘系统之间的各种联系,从而发现其运行规律,为更还的实现智慧决策与行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达到提高城市治安和市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智慧型的平安城市”结合着物联网技术向着更为智慧化的方向发展,能够更透彻地感知平安的内涵,从而实现互联、互通以及更深入的智能化。

更透彻的感知:通过前端铺设的敏感度更高的传感器(如高清摄像机),精确感知现场细节;通过增加传感器及利用一些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感知、捕获、测量以及传递信息的相关设备、系统和流程,并广泛的感知现场。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高带宽通信网络,将由众多信息中收集、储存分散的信息数据相互连接,并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更好的对治安业务状况实时监控,并从全局出发进行形势分析,从而可以实时解决现存的问题,使得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来得以远程完成,从而提高系统运作效率。

更深入的实现智能化:利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可以获取相对比较智能的洞察,并在此基础上付诸于实践,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所谓智能化,主要是指应当深入的进行数据收集,并获取更为新颖、全面而系统的洞察,以解决特定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有效的使用比较先进技术,比如数据分析工具、科学模型以及功能比较强大的运算系统,从而可以有效的进行复杂数据分析、计算、汇总和处理,以便实现海量跨地域、跨行业或者跨职能部门数据信息的整合和优化。在这一基础之上,将特定知识应用于特定行业、特定场景以及特定解决方案,以有效的支持决策及行动。

四、智能型的平安城市的物联网架构

第9篇:智慧家居趋势报告范文

漫长的等待

20世纪80年代,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经出现,但是一直以来,所谓的“智能”都只是在“控制”上面做文章。“Smarthome”更多的时候还停留在“Home Automation”的阶段,不过是“遥控器”的一种延伸。

最初的专业智能家居厂商都是通过总线、网关等入口,针对协议的控制和应用进行编程,在触摸面板或者按键板上实现对电视、音响、空调、监控、窗帘等家庭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我们称之为“中央控制”。智能家居最极致的呈现是1997年落成的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家”,但是和这座超级豪宅一样,智能家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贴着“奢侈”的标签。或者说要被自动化的家,起码是一座“House”,对于大部分住在公寓里的人来说,遥控一个家庭设备,不过是走两步路的事情。普通家庭里,最容易的切入点是“灯控”,现在的家庭照明越来越复杂,动辄数条灯带、复杂的调光调色功能,通过场景的设置,可以简化灯光的繁琐应用。

除了专业厂商之外,与智能家居相关的家电厂商、通信厂商、电信运营商也都一直觊觎这块蛋糕。2010年,摩托罗拉曾经收购过智能家居软件公司――4Home,其技术对于移动平台有着很好的支持。同一时间,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宣布收购家庭自动化平台的开发者――Xanboo.Xanboo也是更倾向于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销售其平台,他们很早就提出了“基于云的家庭自动化架构”口号。谷歌也曾在2011年推出过Android@Home计划,希望将每一个家庭设备都连接到手机上。2003年在国内众多家电品牌的参与下,闪联标准问世,2011年,海信牵头成立中智盟(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的简称)。探索智能家居的脚步从未停止,但似乎建树有限,智能家居对于大众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智能家居全民皆兵

2014年,智能家居忽然大热。不过真正推动这一局面的,并不是行业相关厂商,而是汹涌而来的智能化大潮。放眼身边,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物品都被冠以“智能”二字,从智能手机开始,到智能电视、智能投影机、智能冰箱、智能门锁、智能手表、智能自行车、智能杯子、智能袜子……根本停不下来。有预测表明,到2020年,全世界的物联网连接将达到750亿,对消费者和生产商产生深远影响。当所有的设备都成为了互联网上的节点,整体的智能化似乎也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这种潮流下,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蜂拥而入,企图抢占智能家居制高点。

谷歌和苹果的出手激起了最大的浪花,他们本身就有着难以撼动的影响力,同时他们也都志在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谷歌去年收购了恒温器和烟感厂商Nest,成为公司历史上第二大收购行动,谷歌已经意识到,智能家居并不是设备与手机联动那么简单。Nest的恒温器和烟感,可以通过WorkswithNest(API)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通信,根据空间环境及用户需求主动设计服务参数,并汇聚其他智能家居节点。此外,谷歌还收购了Wi-Fi摄像头公司Dropcam,以及Revolv公司,后者提供的智能家居枢纽可以弥合多个不兼容的标准。

苹果2014年推出的HomeKit.能够为开发者把连接设备安全地连接到iOS,苹果在HomeKit的开发文档中表示:“HomeKit可以让用户在不必安装厂商应用的情况下,统一通过一个平台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HomeKit协议非常底层,其作用仅限于让iOS平台和家居设备相互握手,之后想要继续控制其他家电设备,仍然需要家电厂商在HomeKit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传统的家电厂商,如三星、索尼、LG、海尔、海信等,一直都在努力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希望建立自己的平台,抢占入口,赢得竞争。例如三星的Smart Home就能够提供设备控制、家庭浏览和智能客户服务。海尔的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建立了全开放的系统平台,通过开放接口,实现任何品类家电的接入服务,其“一云N端”可将每一类产品都变成互联网终端。海尔还是苹果HomeKit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互联网企业也在跃跃欲试,平台的竞争已经拼杀激烈,从百度、京东到阿里,都已经表示会开放接口。京东在智能家居领域主要依靠的是JD+计划,伴随这一计划推出的则是超级App,使用一个App就可以控制JD+计划中的所有智能产品。腾讯的优势自然是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在今年的CES期间,凯撒娱乐联合腾讯微信,在当地一家酒店推出智能酒店房间的参观活动。参观者可以通过微信来操控房间灯光、恒温器和窗帘。

智能硬件同样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切入点。通过众筹平台,也将不计其数的初创公司带入这一领域,为智能家居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与可能性。例如正在众筹的Sentr.就能够深度管理多款家电,它配有一个高清视频摄像头,具备夜视和运动探测功能,在能够看到家中情况确保家庭安全的同时,能够实现更好的管理。Neeo正在Kickstarter为“Thinking遥控器”众筹,它可以控制从电器、灯光到窗帘的家中所有联网设备。

在日渐拥挤的智能家居领域,合纵连横趋势已经逐渐显现,从单一企业、产品的竞争,变为利益联盟之间的竞争,甚至将更多的企业拉拢进来,将蛋糕越做越大。小米+美的、阿里+海尔、腾讯+海尔、爱奇艺+TCL、华为+创维、酷派+360、恒大+海尔……这样的跨界强强联手,借力各自优势共同开发的模式正在成为常态。

打造生态圈

但是,即便如此之多不同类型的企业蜂拥而入,仍然没有一家企业或联盟能够呈现智能家居全貌。所有最后的竞争都落在了标准、平台、入口的竞争上。而谷歌、苹果的影响之大也在于此。在这种群雄逐鹿的过程中, “一统天下”的标准也会逐渐浮出水面,最终的发展将是走向统一化管控平台,建立生态圈,并通过平台的统一与开放,促进软硬件产品的开发与成熟。

“谷歌和苹果等IT巨头的介入,说明大家都对智能家居的前景非常看好,而这些公司的介入必将会引领技术方面的快速更新换代。目前看来,介于手机端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相信以后的系统更新,后台将会兼容更多的被控设备,前端对于手机App的应用也会同时变得丰富多彩,”AMX华东区销售总经理于琪瑞表示,“用户在使用了智能家居系统后,只需下载相应的App即可实现智能控制,而不同品牌的智能产品及第三方设备,通过App整合后,用户只需在一个程序下即可完成所有功能,真正让智能控制使你的生活变得简单。”

Savant大中华区总经理秦文彤指出:“智能家居在以苹果和谷歌为首的创新性移动互联技术以及普及型云计算平台的推广为起点,这些年快速而蓬勃的发展起来,谈到生态系统首先要谈的就是互联的基础平台,无论平台间选用的标准是否一致,但是基于平台的终端设备以及基于用户ID的云服务是需要不同平台间的相容,否则生态圈很难建立起来,未来的发展中大的生态圈雏形构建会越来越清晰,而以此生态圈为基础的家居机电及家电类设备会像手机兼容不同的网络制式一样兼容不同的平台标准,集成智能行业的发展随着集成技术的难度降低,集成设备的方便互联,会逐渐由高端走向中低端市场,集成商甚至转型为增值服务商。”

聪明,再聪明一点

智能时代的智能家居,正在渐渐挣脱过去遥控器的模式。未来的家居设备与使用者的关系,将不再只是单向地被控制,同时设备本身需要具有学习的能力,了解使用者习惯,从被动受控变为主动服务,这才是智能的体现。最终,智能家居将从控制,向感知,进而思考的方向发展。

2015年,在物联网、交互技术、全息技术、大数据计算分析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家居有望完成从控制到感知的转变。有业内人士提出用“有知家居”来代替“智能家居”,因为现在的系统远未达到比人聪明的程度。在感知的层面,家庭的硬件设备可以与使用者进行互动,通过分析(大数据/云服务)自动去完成一些任务。目前,开发者们都更加注重设备间的数据交互,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设备对用户的感知。而数据对于智能家居来说将同样是最具核心价值的部分,也是平台战争的胜负手。

Nest的“Works with Nest”开发者计划,旨在让其他厂商的智能设备与Nest的产品和数据进行交互。例如,该公司与奔驰公司合作,这样汽车就可以通知Nest打开家里的暖气设备,让用户一回家就感受到温暖。类似Nest打造的智能设备控制中心,将帮助家居设备感觉到主人的需要,从而自动调节好一切。Nest的设备本身可能最终消失在家里,仅仅充当传感器,而另有一个控制中心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智能家居也必然会在更高级的算法支持下,实现家居设备与“人脑”的直接对话,这才是智能家居真正的意义所在。例如,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传感器,监测主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指数,并结合具体的天气、主人的日常习惯等,得出主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从而调整相应的灯光、背景音乐、温度、湿度,并给出用餐建议等等。这时的智能家居就像是我们的管家,它不只是等我们发号施令,而是主动帮我们解决问题。

传统厂商的救赎

新一轮的智能家居浪潮正在书写新的游戏规则,对于传统智能家居厂商来说,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事实上,虽然智能家居新格局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从想象到落地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在对于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应用环境,例如高端的会议室、酒店、别墅等,传统厂商仍然优势明显。但是随着新的弄潮者走向成熟,新平台不断完善,传统的市场也必然被一步步蚕食。所以传统的厂商也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赢未来。

“未来的智能家居将走向两级分化,一是工程类智能跨产品跨行业的整合,需要最终的工程商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设计;另一类则为智能单品,这是目前很多非传统智能公司主打的,用满足某些智能功能的产品来撬动这个市场并希望赢得一定的用户和口碑。”在谈到智能家居未来时,快思聪公司家居行业销售经理周志新指出专业厂商仍有一席之地,“机遇在于有更多的厂商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让市场对智能有新的良性认识,这都对市场的成长有好处,市场成长了,蛋糕做大了自然对各个厂商都有好处。挑战是在这看起来很美好的市场和方向上不要迷失自己,并且深刻理解自身的优缺点和核心竞争力。快思聪每年把利润的40%用于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我们关心渠道、关心架构、尊重市场、尊重客户,并且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Savant可能是在传统智能家居厂商看来最不传统的,可以说我们在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方向上是最趋于走向未来模式的厂家,”秦文彤指出,“我们7年前独创的无需编程的BP软件平台,去年底的用户可以自己DIY生活的个性化App,以及基于用户ID的云服务,都让传统智能集成技术跳跃出工程师设计用户生活的怪圈,而生活是属于用户自己的私享圈,所以智能生活的创想也应该交给用户自己。我们的这一步创新将会为未来的平台技术升级以及生态圈的构建打好基础。技术的创新与思维的领先是每个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更加重点的是一个高度融合的执行力团队,这是我们时刻警醒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