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生产计划的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计划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产计划的管理

第1篇: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ERP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下衍生的,目前已经成为国企业加强生产管理不能缺少的手段,尤其在发达国家应用的更多。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一项核心的管理内容,也是管理的难点,在生产部门对企业生产能力有所掌握的同时,ERP能以及生产计划以及交货时间的紧迫程度,去选择更加合适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并对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在生产管理中,销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也是其管理的基础的,它能让生产计划更顺利的完成。从这也能 看出来,ERP系统在生产管理模块中是非常关键的,其地位也是不能被其他管理模式所替代的。

 

一、ERP系统下的生产计划管理

 

1、ERP概念。这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规划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被研发出来的,最初还经历了订货点法,一直到MRP才得以发展成型。ERP是一个信息集成系统,主要就是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其主要的成就就是应用了网络通信技术还有计算机技术,其经营战略完全是以客户为中心,并集合了供应商、分销网络、客户还有制造厂等多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从而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ERP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再是单纯的以企业为管理范围,更倾向于信息流、企业物流以及企业资金的统一管理,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以及指导思想则是系统优化管理,这让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统一。

 

2、生产计划管理的加强。应用供应链管理,其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用更加系统的方法去集成管理企业供应链,让整个供应链更加协调,这样能让供应链内部的各个组织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浪费现象和延误现象有所减少,让供应链的风险和一些不确定性都也有所减少,这样能让库存水平更加科学化,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企业成本价值有所提高,实现增殖目的。在整个供应链中,所有的组织环节不光是某一个组织环节用户,还是另一个组织环节中的供应商,具有双重身份。在供应链中,生产计划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对生产计划进行制定,还能对生产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从而对整个生产计划都能实施动态调整和管理,让企业能随时控制生产状况,让供应链有一定的平滑性,并保障生产管理顺利进行, 这样也能让企业的内部消耗有所减少,生产成本也会大大降低。总之,生产计划管理能帮助企业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生产计划,让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能让企业服务水平有所提高,让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所增强。

 

为了提高计划的应变能力,减少实际情况和计划间的偏离,使土厂管理者准确,实时地掌握生产,对该厂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生产计划管理是对生产计划的制定、查询、变更、需求分析及物料跟踪的管理。

 

二、生产计划管理的要求提出的解决方案

 

1、数据库实现方案。最初对数据库的设想是简单的使用一个MS SQL Serve:作为远程库,所有client端对数据库的访问操作直接对远程库实行。但是这样做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当一个client对库中的某个数据表操作时,就要求对该表产生锁定,其他client就不能对该表进行操作,否则几个client对同一张数据表操作很容易产生死锁,使程序瘫痪。由十库中的一些数据表可能经常被几个client同时访问,如对远程库中的每一张数据表进行操作都产生锁定,必定会大大地影响程序运行速度,后来对方案进行修改,采用分布式设计思想,使用两个库即本地库和远程库,实现对局部数据的分散管理和全局数据的集中控制。在本地库采用Sybase Server)中存放临时数据,在远程库(采用MS SQL Server)中存放正式数据。当在client端进行操作时先是对本地库中的临时数据操作,待到确认这次的操作时才把数据写入远程库。这样即可以使一些公用数据得到共享,有效地缩小故障的影响范围,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并且降低了网络上的数据传输量,大大提高了程序的运行速度。在库的设计方法上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在最初设计时一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设计。在进行详细设计时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完善。

 

2、应用程序设计方案。应用程序考虑到结合数据库的实现方案,采用C/S模式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之所以采用C/S模式出十以下考虑:系统构造灵活,客户机和服务器的硬件平台的选择范围很光,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可实现数据分布和处理分布;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而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使得程序旧有良好的可读性,封装性和集成性。

 

生产计划管理子系统提供以下子功能完成管理:初步生产计划落实、制定正式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查询、生产计划的半成品情况、生产在制品查询、生产计划补充投料、生产计划变更、半成品派土、原材料派土、生产计划需求情况查询,生产情况综合查询。

 

该生产计划子系统可以完成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生异常的生产状况,立刻在系统中体现出来,企业可随时知道生产在哪里出现了故障,通过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企业可随时知道销售和生产的对应情况,从而及时调整生产。并可在签定销售合同时量力而行,从而避免不能按时交货。

 

企业是复杂的,内部的资源是关联的、密不可分的,资源的变化是动态的,仅靠解决某一部分资源管理问题,只能使情况有所改善,并不能根本的解决企业的问题,所以出现的ARP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必然是一种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将完成对一类资源的管理。而上面介绍的生产计划管理子系统的子功能也是相互关联的,每一子功能的实现都是以另一或另几个子功能为前提并是其他子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企业在生产计划管理上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计划经济下的生产计划管理已经不再使用于现代化企业生产模式,而 ERP则是科技时代下的产物,将其应用在生产计划管理中,将以往管理模式的漏洞给弥补上的同时,更让企业生产计划有一定的规范性,在管理模式上也有了创新,更的适合现代化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应用ERP系统指之后,生产计划管理不再出现那种供需失衡的现象,产品生产流程也更加规范,为企业创造了诸多经济效益,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第2篇: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 军品; 生产计划; 精益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090- 01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其唯一的途径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至关重要,高水平的管理,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作为大型军工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军品生产合同已经签订的前提下,如何落实和组织好企业生产计划的实施,是重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在新形势和新环境下,如何加强企业生产计划管理。

1 军品任务是制订生产计划的前提

军品任务是指令性任务,是政治任务。在军品生产和管理中,企业必须无条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任务是制订和实施生产作业计划的前提。

2 要适应当前生产计划的运行环境

当今市场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单纯的竞争关系,同时还有合作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处于一个或多个企业群之中,任何一个企业的决定都会影响到企业群其他企业的决策和运转。如果外部条件无法保障,就无法执行和落实好计划。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在制订生产计划时,必须将企业放到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去考虑。一方面,企业处于动态的外部市场环境中;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群中的企业相互依存,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计划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企业生产计划的改变,从而使企业生产计划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在制订企业的生产计划时,要综合考虑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使企业能够敏捷应对市场。因此,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不但要进行企业内部的优化和改革,更要从企业群的整体出发,进行全面的优化控制。这是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关键所在。

3 当前生产计划管理的特点

生产计划管理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过程,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对品种、数量、质量以及交货期的需要,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成本。在当今新的环境下,面对军品这一特殊商品,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对生产计划管理的“动态性”要求较高。对于军品生产任务,虽然在年度计划会中已经签订了年度军品订货合同,但可能有补充订货计划。所以,生产任务的确定与完全依赖于市场需求而确定生产任务的企业既有本质的不同,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生产计划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补充订货的因素。因此,实际生产计划与年初编制的年度生产计划大纲存在差异,生产计划管理应属于“动态性”的计划管理。对于公司而言,在计划的编制和下达中,始终坚持既考虑随时可能增加任务,又要考虑实际生产能力,把可变动因素和生产计划的动态性管理有机结合。同时还不断加强各项产品订货信息的反馈,使动态性的生产计划管理更有可预见性和可行性。

(2) 对生产计划的柔性和敏捷性要求更高。由于订货任务随时有可能增加,所以生产计划管理类似于“订单化”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要充分考虑到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使生产计划具有一定的柔性和敏捷性,使企业能及时对追加合同任务做出快速反应,并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3) 对企业与外部的协调能力要求较高。现行的企业链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基础,以产品为纽带的企业群体,彼此之间既有商务的往来,又是相互独立的。这就需要企业与各供应、协作单位以及与顾客之间要建立良好、有效的协作关系,及时协调解决生产运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动态性”需要。企业外部的协调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既要掌握企业内部的生产动态,又要把握有利时机协调外部关系。外部协调的配套零部件能否按期供应,是确保生产计划按期完成的重要条件。

4 生产计划的制订要科学

生产计划是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其指导原则是“均衡、准时、节约”。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当期要投入数、产出数以及任务完成时间;保证生产过程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地缩短生产周期;合理节约,控制在制品占用和库存量。当前公司生产计划主要依据签订的合同和企业产品生产流程,按照“均衡、超前、质量、安全”等原则制订。其步骤是:

(1) 编制生产网络计划。以军品合同的约定交货期为最终目标,以生产工序、生产准备(技术、设备、设施、原材料、工具工装、能源动力、外购配套半成品、人力资源等)、生产主过程、主项目为节点目标,编制主产品的生产网络计划。

(2)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以生产网络计划和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大纲为依据,结合当期生产实际(补充军品计划任务、前期生产完成情况、生产准备情况等),编制月份生产作业计划,把当期生产任务 ,明确分解到各个生产单位。

5 精益生产是强化生产计划管理的有利条件

第3篇: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vehicle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BMT rail operating company in rail transport operation management work,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mode.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管理;生产计划

Key words: rail traffic;traffic management;production plan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217-02

1 BMT公司的车辆生产计划管理模式

BMT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以下简称BMT公司)成立于2001年,经过13年的轨道运营管理经验的积累,已建立起完备的电客车维修体系,包括车辆日、月、定、架、厂的检修等。车辆部也总结出一套以电客车维检修计划、电客车及设备技改技革计划为核心的,比较科学、完备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

1.1 电客车维修体系 BMT公司在轻轨运营之初制定了“车辆三十年寿命规划”。依照规划,厂修应遵循以轴承、轮轴等关键部件安全可控,轮径、齿轮等寿命最大化利用为主线,以“恢复性能”和“保证功能”为范围的主体指导思想。BMT公司车辆部经与国内外具有丰富电客车维修经验的厂家、公司进行深度技术交流,并在结合系统特性及检修实际的前提下,研讨并最终确立了走行系统、制动系统、关键设备等安全核心系统及部件的检修方式。厂修规程根据检修方式、维护决策的调整不断修订完善,厂修工艺也在检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这标志着BMT公司继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地铁公司之后,正式跻身具备完整厂修实力的企业行列。

1.2 车辆生产计划管理 车辆部的生产计划分为长期生产计划(五年)、中期生产计划(年度)、短期生产计划(季度、月度、周、日)。生产调度室(简称DCC)主要负责车辆部日常生产组织及各项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核、监督、落实工作。DCC作为车辆部生产指挥中心,统筹预算、生产、技术、人员、物资等各项资源,使生产工作形成“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的闭环管理模式。检修室主要负责按照生产计划开展电客车检修工作,对列车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检修规程提出修改建议,配合技术室制定常见故障的整改措施并监督措施的落实情况,为正线运营提供安全、优质的运营车辆。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生产计划由DCC生产计划调度负责组织,从编制、审核、批准,到实施、反馈、调整、变更,管理环节多,涉及科室多,人员多。生产计划的制定审批过程需要人工流转完成。生产计划批准后,从下发、打印、分发,到实施阶段的各种考核表以纸质方式逐级上报,也都依赖人工流转。遇到阶段性总结时,需要人工查找历史数据,借助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汇总,生成报表,再打印上报。生产计划类别多,流程化管理节点多,数据量大,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已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应需开发的生产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

2 车辆生产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2.1 生产计划编制 生产计划的编制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运营方案,高峰或平峰用车数量需求、车辆行驶里程、段/场用车数量分配等。二是修程设定,根据车辆走行公里数设定不同的修程级别,依次为双日检、月修、定修A、架修A、定修B、厂修A。三是检修工作中长期规划及整体工作量均衡情况。

电客车的走行公里是修程设定的依据,是制定车辆维检修生产计划的关键因素。为每列电客车建立走行公里电子档案,是系统首要完成的任务。系统实现了对每列车的日走行公里的录入、当日走行公里的计算、距离最近修程剩余公里的计算、距离特定项目操作剩余里程的计算,可维护设定公里数上下限,实现超限提醒,检修预警等功能。系统建立了修程级别数据库,可维护修程及其检修周期,实现各级别修程信息的录入、维护、查询功能。

系统实现了生产计划编制、审批的流程管理。以车辆年度生产计划编制为例,编制工作于每年10月份完成,由车辆部DCC生产计划调度负责组织起草、编制,主要内容包括电客车年度检修计划、电客车年度专项技改计划、设备年度检修计划、设备年度专项技改计划等部分。系统实现了流程化管理,各室协同工作,数据流清晰可控,提高了管理效率。系统还为生产计划的编制提供可靠的历史数据分析,实现了决策支持。

2.2 生产计划的实施

2.2.1 生产计划任务管理 部门各项生产计划由DCC当值调度负责组织实施。以日生产计划的实施为例:系统实现了日生产任务单管理。DCC当值调度在系统中按照周生产计划、临时性作业计划及车辆运用计划,制定各区域当日的各项生产计划任务单,并提交。各室相关人员登录系统,可自动接收任务单信息,按照各自任务内容开展工作,并实时维护工作记录。DCC当值调度对当日各项生产的进度进行督促、监控,及时发现影响生产任务完成的各项问题并协调解决。DCC当值调度还可在系统中制定辅助生产计划完成的其他各项工作计划,包括:调车作业计划、洗车作业计划、车辆调试计划等,保证车辆生产计划的兑现。

2.2.2 生产计划实施管理 系统实现了对作业周期长的生产进行过程监控。实现了对整体性任务进行监控。

开发了生产计划统计模块,实现统计分析功能。建立了差异分析及处理数据库,可维护计划执行中存在差异的原因,采取的纠偏措施,调查分析报告等信息。

3 车辆生产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

车辆生产计划工作是围绕电客车及相关设备检修开展的。系统建立了电客车走行公里数据库,实现了车辆走行公里精细化控制,建立了《电客车走行公里实时控制台帐》,严格控制列车日运行里程,确保列车按期到达检修里程,有序进行检修。系统实现了车辆检修预警,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列车漏检漏修、超期使用情况的发生。系统实现了生产计划流程化管理,从编制审批,到实施控制,取代了原有的手工作业模式,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把管理人员从繁复的“上传下达”纸质文本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开发的多种统计报表,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快捷、更可靠的决策支持。

车辆生产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库存储、系统自动统计分析等功能,显著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系统调研过程中,车辆部重新梳理了业务流程,明确了人员操作职责,提高了整体管理效率。

4 结束语

BMT公司多年来始终致力于车辆生产计划指挥体系的建设。作为车辆部生产计划管理指挥中心的DCC,通过对生产、技术、人员、物资等各项生产要素的统一管理,使各项生产工作得以合理、有序、高效的开展。系统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检修任务从发起到结束的各个环节,自始至终都在流程控制范围内。随着电客车大中修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前三列电客车顺利完成了厂修工作,车辆维修实现了“优化检修资源配置,提高电客车检修质量,节约维修成本”的目标。

BMT公司在今后的运营管理中,将进一步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车辆生产计划指挥体系与检修作业体系、物资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实现生产有计划、维修有保障、成本有控制、质量有检验的系统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运营管理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丽亚,陈友玲.生产计划与控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一、引言

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经近150年,经过萌芽发展期、缓慢停滞期、高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稳定成熟期,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期,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都已经开通地铁,许多其它城市的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之中,广州地铁发展伴随着外界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作用稳固扎实的前进着。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发展,广州地铁的生产管理工作也正在加快生产计划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的步伐,全方位发展,以此与发达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接轨。

二、广州地铁的生产计划管理状况

(一)运营管理概况

广州地铁多条线路的开通,势必会对运营生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州地铁在运营线路增加的同时,管理架构也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减少管理幅度、管理接口和界面,通过设置各个运营中心,构建区域化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一体化资源优势,实现信息共享。而伴随着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和地铁线网的逐步扩大延伸,公司需要着力探索更适合线网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生产计划管理现状

广州地铁生产管理工作按照高度集中、统一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生产任务的落实以各单位对口业务负责的原则,生产计划的编制按照自下而上逐级申报、审批,生产计划的执行按照自上而下逐级下发、落实,计划管理的全过程通过人工操作。

长期以来,生产单元的生产计划并没有很好地把实际工作任务管理起来,没有形成计划派工执行评价的闭环管理过程,使得管理人员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停留在对报表的管理上,管理效率较低。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一直将管理简单的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完全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会导致公司管理运营效率低下。为此,以“规范、减负”为目标,建设一套完善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既是基层班组减负的需要,也是规范、提高生产计划管理水平的需要。

三、广州地铁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的建设思路和实现方式

(一)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点

相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更能调动公司内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的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可获资源,以实现公司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一切活动。

1.改变传递方式。

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传递,改变了手工环境下的传票、报告、电话等方式,利用电缆、光缆、无线电波等以光速传递信息,而且传递的信息量远非传统方式可比,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基础。

2.提高信息集成。

在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各级计划管理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在电脑屏幕前对各类计划的实施情况了如指掌,促使管理者对关键节点进行控制并及时提供相关支持,帮助生产单位更好的执行计划,提高计划达成率。

(二)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建设思路

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的生产计划管理的信息系统,预先制定工作计划,定期更新完成情况及调整情况,实现计划的完成率、月度及季度的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方便各级计划管理人员对日常工作的各个过程进行把控,及时发现进度问题,以便进行有效的改进,提高各部门的反应速度,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及规范企业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缩短交流的时间,确保总体运营工作顺利开展。

广州地铁生产计划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是企业未来管理的必然趋势,要真正实现生产计划的信息化管理,就要重新梳理集成化管理、柔性和扩展性管理、改变传统的计划管理理念工作。

1.集成化管理

“现代化集成”的管理思路是考虑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现有的人工管理模式、各职能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系统集成起来,实现生产控制层、管理优化层、经营决策层的信息有机集成,才能根据年度工作目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在追求整体效率和效益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才能够成为适应企业现代化集成管理需要的产物。

2.柔性和扩展性管理

生产计划系统的运作可以由若干个业务流程来完成,在对系统构建时必须对各类计划业务过程进行梳理、提取和归纳,抽象成反映各业务管理的通用模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对软件结构进行设计,使得系统的底层数据结构和企业的业务模型能真正的对应起来,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构建。

通过生产计划系统的应用支撑新的业务流程,可以说,信息系统作为一个重要手段起到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系统的应用和业务管理的改善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当某项业务管理发生巨大的变化时,必须重新设置生产计划系统的某类计划模块,只需要对相关的极少数模块调整功能即可,这就要求信息系统在软件设计规划时,要保证模块的强内聚性和模块间的弱藕合性,使得某些模块在升级或改变时,对其它的模块影响减少到最小,可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和组件开发技术来实现。

3.改变传统的计划管理理念

针对现行生产计划管理中暴露出以“救火”为主的指导思路,提出6SIGMA管理思想,通过PDCA,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的不断开展,持续改进,贯彻以追求完好无暇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构建一个生产计划系统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集成,驱动生产单位不断优化生产计划,获得柔性敏捷的自我调整和纠正的能力,解决计划编制中由于各业务的相互独立运作模式导致的计划偏差问题。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到信息化管理所涵盖的不同转变方式和灵活多变的业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信息化管理囊括了这一上几点!所以,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而信息化会逐步成为各企业内部今后首选的管理模式!

四、广州地铁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生产计划信息化,从一个角度上看,一是要重视信息化在管理中的作用;二是从资源角度,深刻认识到信息也是重要的企业资源,信息本身在资源中的位置应该体现在企业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上,信息的重要程度将被提到更靠前的位置;三是,要切实学会驾驭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快速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科技技术这个手段;四是信息化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延伸;五是,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辅助手段,推动企业不断地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生产计划的信息化管理也是广州地铁信息化管理历程中的一项新的尝试,在推行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优化,不断进行完善,提升管理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快与员工的接受程度要匹配培训,不能硬性的改变固有的操作模式,循序渐进的渗透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第5篇: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1 计划先行

就管理学方面来看,计划有两重含义,意识指计划工作,在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组织目标,并明确目标实现的途径。二是指计划形式,以文字或指标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对组织及组织内的不同部门或不同成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和内容以及方式安排等管理事件。

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中的计划先行,就是指在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在第一时间明确各项生产计划和管理计划,建立科学化的生产与管理模式并结合机械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完善,为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可靠的基础,更好的满足不同领域内社会群体的实际需求,促进机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2 计划先行在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中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大环境中,此种情况下,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也逐渐受到政府部门以及各领域企业的广泛关注,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随着机械制造企业对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认知的深化,管理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更具复杂性和不可控性。相关实践研究表明,若想要切实提高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效果,就应当在掌握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基本内涵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坚持计划先行的原则,切实提高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效果,促进机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3 计划先行在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3.1建立清晰的生产与管理计划体系模式,转变生产管理手段,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综合效益。就销售环节来看,在坚持计划先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订单管理与审批机制,执行新产品编码体系与规则,为工艺及生产提供最原始并且准确的业务信息,业务单据传递流程化、电子化、业务上下关联,避免了原来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人为差错,效率明显提高。

就工艺环节分析,充分做好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的计划工作,逐渐建立相对标准化的BOM搭建原则。并且新产品可实现自动快速导入物料编码,较之手工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变更及优化BOM方案,使得产品结构更加清晰简化,便于定额成本的分级核算。

从生产环节分析:结合当前机械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对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各项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改变原有计划模式,关注重要产品部件,统一下达生产订单,减少了计划数量,也减少车间转移过程,车间派工灵活有序,按订单执行并监控进度,改变原有车间进度不明,车间转移混乱的局面,生产信息透明化。

从物流仓储分析:采购业务以订单为起点,以质量为核心,以流程为导向进行全面综合的物流收发业务处理,数据上下关联,有据可查,大大提高了物流数据的准确性,车间仓储账目清晰,账实核对及时、相符,责任明确,为整体系统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各业务环节提供全面多维的统计信息。

从检修业务分析:利用UAP平台量身订造一整套完整全面的煤机设备检修业务流程,改变原有手工模式无统计、无流程、无责任的混乱情况,实现了检修业务流程的全面业务跟踪处理,实时准确提供各种设备检修维护及相关质量记录,责任明确,数据信息清晰全面。

生产管理手段是生产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声场管理模式下应采取计算机管理手段。传统的生产管理的基本职能是按照销售订单的文货期要求,安排生产计划组织和协调各职能部门总体上控制产品的生产进度以保证按照交货期要求准时交货。那么在现代生产管理系统,应当在遵循计划先行原则的基础上,使用了计算机和网络化技术使生产管理中心,直接和各制造子系统的制造单元或生产设备实现实时的数据交换,并且利用计算机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可见现代生产管理同传统生产管理存在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运行方式还是职能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3.2 遵循计划先行的原则,在保证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有效性的基础上,坚持安全生产,控制生产与管理成本

企业都是追求利润的,制造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应当充分做好计划工作,加强生产成本的控制。在现代生产管理中,增添了计算机的应用,控制生产成本越来越重要,相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产成本控制会达到更高效、更准确的效果。

而传统生产管理一个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由各制造子系统分别计算后由专门的部门汇总后得出.使得对产品的生产成本控制不准确、并且控制滞后。而在现代生产管理系统中生产管理部门增加了采购、外包的职能,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基本全部要通过生产管理部门,而且通过计算机网络生产管理部门随时可以检查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成本发生情况(实际的生产时间、次品发生的数量等),所以,由生产管理部门来控制生产成本会更准确、更高效。生产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在完成产品生产之后来将制造产品的实际成本迅速并准确地计算出来并将这一成本值对比标准成本,从而找到成本控制存在问题之处和主要环节同时应立即通知相关参与制造的人员在采购、外包以及其他各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6篇: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化工生产管理 信息技术 应用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全球的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出现及其普及,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逐步渗透到经济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自此,信息化时代正式到来了。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化工行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之一,因此,推动化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更为重大。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化工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对于加快传统模式的改造及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化工生产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

通常而言,化工生产管理具有其特点,不少企业除了进行一般规格型号产品的生产以外,还可以客户实际要求为依据进行各种特殊规格型号产品的生产,这就导致企业生产受到销售的驱动,而销售部门进行客户订单的接受,并进行审核后整理出来备货发货通知单,接着下达至生产部,生产部将任务分配至生产厂,生产厂根据计划任务进行生产,待后产成品完成之后入库,并经销售部向用户进行统一调配及发送。进行生产时,生产部主要负责为生产厂进行技术支持的提供,而供应部则负责向生产厂进行原材料的提供,并对工厂用料情况进行监督,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复杂,因此,进行化工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实施前,必须对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首先,缺乏一个统一化的数据管理体系;其次,无法及时进行信息的传递;再次,库存量庞大,且收发统计过程欠准确;最后,物料计划以及库存的控制未达到配置的最优化。

针对该企业化工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化工企业的领导以及管理部门提供一个全面、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以及生产效率,能够使企业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并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二、信息技术在化工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工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其融合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以及传感器技术等多方面信息技术的分支,并以数字图像处理以及计算机图像学等原理为基础,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对现实三维场景技术进行模拟,这样一来,访问者可通过实体传感器进入一个立体化的视觉及音效环境中,并在这个虚拟场景中完成人机之间的交互对话。虚拟现实技术是现实世界朝着数字工程方面的延伸,因其所生成的视觉及其音效环境为立体性的,且人机交互十分友好和谐,因而此技术改变了人同计算机间生硬、枯燥及被动的现状,所创造环境使得人们流连忘返。其所具有的交互性、真实性及人性化特点使其一经出现便立即对传统化工生产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及影响。如今,此技术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产生了十分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我国化工产业长期受计划及分配经济模式的影响,因而较发达国家而言,仍存在着竞争手段单一、化工伸出管理能力薄弱以及设计能力不足等缺陷。这些均会对我国化工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带来巨大的障碍,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传统产业改造的一个重点突破口,其如今已经在一些高校及较为优秀的化工企业中得到了应用,针对我国化工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发达国家化工领域的实际应用经验可知,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工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设计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

2.Intranet技术在化工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技术方面而言,Intranet是对一系列使用标准进行连接的客户网络,其指的是组织内部以Internet技术为基础实现通信及信息访问等的方式,其为一种面向企业信息化的集成机制,其可看作是一种协作网络。在化工生产管理中引入此技术,可确保化工企业内部信息的畅通性,也为化工企业同外部信息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数据库技术对决策信息方面的支持

为了确保化工生产管理过程中数以万计的相关数据,化工企业必须借助于数据库技术来对庞大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转换以及管理,以便及时有效地为化工企业进行决策及管理信息的提供,从而为整个化工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数据反馈环境。对数据库技术而言,其可以对管理决策、集成及动态化进行支持。为了适应这个激烈的竞争市场,有必要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以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作为手段,进行一套可实施性解决方案的制定。其中,数据库技术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及组织,联机分析处理技术负责进行数据的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则主要进行知识的自动发现,因而为化工生产管理过程的优化决策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加剧,化工企业只有及时有效地响应市场的变化情况,并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对生产及管理进行调整方可确保化工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因此,必须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化工生产管理过程中,以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全面、清晰地对企业生产进度、库存情况及生产能力进行了解,并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做出正确的决策,用以指挥生产过程,并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第7篇: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BSC 团队绩效管理 优化

一、BL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层管理者实行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估的标准不科学;绩效评估的过程不当;缺乏绩效面谈和反馈的过程;绩效评估的周期设置不合理。

2、公司实行劳动定额制度,但与生产实际情况脱节,考核流于形式;实际操作过程中追求数量,质量问题得不到重视,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生产计划阶段、生产准备、组织生产、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等环节,若任何一个流程出现问题,导致生产任务不能在规定的期间内完成,因此团队的力量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并没有把它作为重点指标考察在内。

二、BL公司生产团队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1、 BL公司战略分析。建立生产团队绩效管理体系,首先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目标的确立将对分解指标起着关键作用。

2、提炼公司关键绩效指标。在遵循战略导向原则、SMART原则、系统性原则下,依据平衡记分卡(BSC)的思想,从财务、客户、生产流程、成长与学习几个维度将自身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被量化指标。

3、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一种实用的决策工具,把复杂问题分解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1)对各维度进行重要性判断。

三、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生产团队绩效管理体系的运作

生产团队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经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与绩效结果的运用五个环节的不断循环,改善员工绩效,进而提高整个生产团队的绩效管理水平。BL公司生产团队绩效管理的优化设计方案,在原有考核团队个人基础上加入团队考核,优化原有绩效管理体系,通过该体系的运行,有效地解决了所发现的问题,帮助公司管理进一步规范。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因为时间尚短,目前公司新的团队绩效管理并没有经过有效的验证,其缺点还暴露不全面,还有待于在日后保持持续的跟踪,不断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第8篇: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前进的方向就有了奋斗目标。因此,一方面要本着实事求是、适当超前的原则,重新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出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然后将三年发展目标逐年、逐月进行分解,让自己对职业成长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随着目标的攀升与实现,努力实现因能择岗、因长择业,因绩提升,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把目标植根脑中、牢记心中、常念口中,从而使自己目标明确,不断鞭策自己,并力争做到三月一回顾、半年一小结、一年一总结,确保目标不流于形式,促进各项目标顺利进行。

二,始终牢记安全教育。

我们的行业作为一种特种行业,安全始终是我们发展的头等大事,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要想推动发展首先得推动安全发展。因此,作为一名负责安全的专职人员,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严格按照企业安全发展的要求,尊章守纪,强化决不违章蛮干、向三违隐患宣战,认真圆满完成生产任务;要积极通过 “安全知识考试”、警示案例教育以及班前会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来宣传教育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促进自己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自觉转变。

三,强化岗位技能学习。

第9篇:生产计划的管理范文

德马集团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于天文指出,生产物流是指从企业的原材料、外购件购进入库起,直到企业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的一系列过程。其中,实现物料单元化和标准化的包装与现场定置。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在厂内的有序流动将起到基础作用。

生产企业的物料管理通常包括哪些内容?其中,单元化物料管理的价值有何体现?

于天文:生产企业的物料管理包括:基础包装(物流器具)的管理、在制品管理、厂内暂存区的仓库管理、厂内配送的上线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物流现场6s管理、物流装备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多项内容。这些管理内容从不同角度影响着生产制造活动。比如,“拉动式”物料管理客观上需要一个拉动式的配送模式和计划,它是实现生产现场物料供应、减少工序间在制品的有效措施。

在实施物料管理的过程中,单元化和标准化的包装与现场定置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在厂内的有序流动起到了基础作用。其价值体现在:

1,防止和减少工件间的相互磕、碰、划伤,保持工件清洁,保证产品质量:

2,方便储存,能堆垛存放,充分利用空间;

3,方便运输,好装好卸,能叉能吊,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能做到工件在加工、存放中不落地,便于操作者取放,减少无效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5,整齐堆放,减少查找工件和取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6,便于清点工件数量,容易过目知数;

7,避免工件杂乱堆放,减少安全隐患:

8,改善操作环境,利于工人操作和效率提升:

9,改善现场管理,为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创造条件;

10,提升企业形象,产生边际效果。

单元化设备在物料管理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重点和难点?

于天文:物料的单元化是生产企业物料管理的最基本工作,物流系统所管理的内容应该是一个个运行在系统中的符合一定规范的有限单元,而不是千差万别的物料。所以,一方面,单元化设备是企业物料流和信息流的结合点,通过对单元化设备的定义和数据采集。使得信息流有了工作数据。另一方面,单元化设备也是精益生产的必要条件,看板管理就是对单元化设备的管理。

单元化设备的应用主要包括单元化和标准化的包装设计、包装器具的循环使用与回收、包装器具的维护更新、现场检查四部分内容。

1,单元化和标准化的包装设计

一个合理的包装单元化设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有效保护零件,防止磕碰等质量事故;

(2)符合标准化尺寸链;

(3)可循环使用;

(4)可堆放,便于移动;

(5)合理的材料、成本;

(6)合适的外形,便于运输、搬运,节省体积;

(7)有效荷载,使用寿命长;

(8)便于清洗、维修。

这些也是包装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2,包装器具的循环使用与回收

循环使用往往能降低包装器具的总使用成本。在使用包装器具时,应先检查是否清洁、完好。存放工件必须根据编号,对号使用。如果混用,可能导致包装器具的损坏。另外,存放工件的数量必须依据设计容量,不得擅自增加,否则会使包装器具变形甚至酿成安全事故。用于固定活动件的包装器具在装入工件后必须移动或拧紧到位,使其起到固定作用。装卸时,必须指定位置和钩吊规定部位,以免造成倾斜、变形。

包装器具在使用时应指定存放地点和责任人。包装器具一般随工件走,到装配工序后需要将包装器具转运到最初工位循环使用。所以,包装器具里的工件装配完后,应放到指定的位置,方便查找和回收。

对于包装的回收系统,现在许多企业都采用了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工件是按一定批量按时配送的,包装器具也需要批量回收。如果随意乱放,物流公司将无法完全收回包装器具,直接影响到工件配送和装配生产,甚至导致纠纷。

3,包装器具的维护更新

包装器具表面的灰尘、油污或者其他杂物可能、影响到所存放工件的清洁度,影响装配和工件的外观质量。所以,应及时对污染物(如油脂、灰尘等)进行清理,使包装器具保持清洁。

无论怎么管理,包装器具在使用中肯定会有损毁现象。所以,需要对包装器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已经不能使用的包装器具必须淘汰,并及时补充更新,以免耽误生产和造成安全事故。

4,现场检查原则

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包装器具,在现场可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

(1)包装物是否合理,是否能有效保护零件并节省体积;

(2)包装器具上是否有灰尘、油污、垃圾等;

(3)包装器具上存放的零件与包装器具是否一致,零件装数是否短缺;

(4)现场有包装器具损坏是否及时报修或更新;

(5)包装器具上存放的零件是否按存放要求存放;

(6)空闲的包装器具是否放到指定区域,是否乱扔乱放。

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责令立即整改,并作为对车间的综合考核依据。

生产环节的现场物料管理通常用到哪些单元化设备?

于天文:根据生产现场所用物料的不同属性,可选择不同的单元化设备,主要包括塑料及金属物流周转箱、木质包装容器及专用容器等。

针对生产企业的现场物料管理,德马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

于天文:目前,德马所能提供的单元化包装设计整体解决方案,装配线旁工位器具整体解决方案,车间作业环境设计解决方案,仓储、配送解决方案,以及物料输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中,都涉及到物料管理的内容。

1,单元化包装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德马在借鉴日本、欧美企业在物料包装方面的成熟经验基础上,对制造型企业的物流模式进行广泛研究之后,自主研发出适合制造型企业物料流通的包装整体解决方案,包装方案涉及木质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等类别。旨在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减少流通中的物料损失,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效率。

2,装配线旁工位器具整体解决方案

德马多年来基于对国内众多汽车整车厂新建装配生产线线旁工位器具的深入实践和总结,已经形成了针对各系列商用车和乘用车车型装配线旁工位器具的完善的解决方案,并在该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汽车总装线生产纲领、物料总体包装规范、物料配送要求确定以后,我们会对物料的属

性和单机用量等进行分析,同时考虑人机工程的要求,详细规划每种物料的包装形式,进而确定线旁工位器具的形式和数量,以满足线旁使用的要求。

3,车间作业环境设计解决方案

为从硬件上满足企业6s管理、精益生产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的要求,满足社会对劳动保护的不断追求,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必须不断改善其作业环境。作业环境设计就是利用模块化的产品,组合成满足客户使用需求的作业空间。有工人工作的地方就需要作业环境设计,德马在机械加工车间、维修车间、数控加工中心、工具/刀具仓库、实验室/检测中心、车间休息区、暂存区作业环境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4,仓储、配送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现状,采取各种方法对企业的仓库及物流中心所要存储物料的种类及数量进行分析,选取适合企业技术水平的物料存储形式,从满足物料存储、搬运及配送的要求出发,对仓库及物流中心的仓储设备进行系统规划。不但实现大件存储区、小件存储区、配送准备区、拆包整理区、空容器堆放区等功能区域的划分。而且与企业一起对物流配送、管理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同时提供适合企业物流运作的配送器具的规划解决方案。

5,物料输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物料输送系统是德马集团的核心产品系统,经过多年来在输送系统方面的深入研发和工程项目的广泛实践,德马已成为国内物料输送系统制造领域的代表企业。目前已研发形成物料水平输送、垂直输送、悬挂输送等系列产品,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工程项目实施经验,能够满足客户在物料输送方面的不同需求。

您如何看待中国生产企业的现场物料管理现状?

于天文:目前,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已经意识到先进的物料管理方式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企业物流设施和设备进行一定投入。来增强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使得生产现场的物料管理现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中国生产企业的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在现场物料管理水平上。与国外先进生产企业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单元化设备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经常需要倒换包装,造成物料损坏;

2,车间在制品库存居高不下,现场比较混乱:

3,设备和人员的负荷不平衡,生产效率较低;

4,送料方式传统,尚未形成物料拉动系统。

结合德马参与过的具体项目,请您谈谈生产企业在现场物料管理方面的市场需求情况。

于天文:前面提到,作为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现场物料管理越来越多地受到生产企业的普遍关注。这也从客观上决定了市场需求的上升。加之企业在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作业现场65管理、降低物流总成本等方面的需要,必将促使该市场处于上升态势。

这里我举一个德马参与规划的国内汽车行业的案例。该企业老厂的物料现场管理状况。2004年,该企业建立了一个新的汽车生产基地,要求实现精益的现场物料管理。德马配合该企业对其现场物流进行规划。

现阶段,单元化设备在生产企业的现场物料管理方面有怎样的发展空间?

于天文:由于单元化设备在生产企业的现场物料管理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要条件,所以,随着生产企业对现场物料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必将在单元化设备上进行一定的投入。应该说,单元化设备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德马在单元化产品的研发、应用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