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区域发展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发展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发展建设

第1篇: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关键词】军民融合 国防建设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军民结合、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共谋发展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如何全方位进行军民融合,全面推进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成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1、可以降低社会总成本,提高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

受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思想的惯性影响,一直以来,军地资源配置都是相互独立的。一方面,军地之间的许多驻地相邻、功能相近的公共设施建设,由于缺乏协调互动和有效整合而未能得到充分共享,重复建设和投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相互分割,大量的科技资源重复投入,浪费严重。这些在无形中都增加了社会总成本,使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通过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区域内的各类军地资源,对国防经费和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进行功能融合,使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共享科技资源、研究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问题。同时,在两者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市场配置和引入竞争机制,使资源自动流向更能发挥效益的部门和领域,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

2、可以有效解决军费供需矛盾,实现国防建设跨越式发展

新军革下的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巨额财力作支撑。就我军目前而言,资源需求矛盾非常突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整合军地资源上做文章,在提高社会资源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给完善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机遇,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军费供需矛盾。区域内人才、经营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向国防建设领域输送和聚集,不仅使国防工业能加快进行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还使国防建设凭借区域经济建设的东风实现跨越式发展。

3、可以不断培育区域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从1965年到1980年,我国在13个省、自治区开展“三线建设”,共投资了2050余亿元资金,安排了几千个项目,建立了雄厚的军工生产基础和尖端国防科研试验基地。“三线建设”的开展,初步改变了我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也给内地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后依托国防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利用国防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地方民用产业,其创新扩散、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地方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民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二是通过军工产业链对地方产业的拉动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军工产业链通过对前向产业链的拉动或延伸带动上游产业,通过对后向产业的拉动或延伸带动下游产业,还可以通过产业的水平延伸带动同类产业的发展。发挥军工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有助于地方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不仅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在投资乘数效应的拉动下,促进地方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阻碍因素

1、缺乏对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统筹规划

一直以来“军民结合”都是我国国防建设尤其是国防工业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过去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工企业实行民以及国防工业开发民品。这是一种从军向民的单向转化。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赋予了“军民结合”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新内核――“军民融合”。融合的本质是多种事物融为一体,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间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军队和地方各方力量来共同推进,只有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才能使两者真正实现全方位的融合。军民融合目前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差和制度上的壁垒,被不少部门和个人片面地认为是针对军队及军工企业的指导方针,在军队经济融合发展中地方相关方面给予的只有行政上的支持和一些优惠政策的提供,军队间深层次的互动合作不够,缺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平台和有效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2、国防工业没有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

从我国国防工业民的总体情况看,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其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由于传统“军民分离”体制下的国防工业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型国防产业链,处在国防工业产业链上的科研、生产部门,共同服务于军品生产目的。由于惯性思维,缺乏市场和竞争意识,很难对民用部门和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当前有几个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国防工业的民力度不够,一些能用于民用生产的技术、人才、设备等还未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处于闲置状态。二是“民”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较低,主要是以个别技术或产品形式存在,规模小,没有形成系列化,更没有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三是民用部门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还存在许多障碍,缺乏动力和政策支持。一方面国防工业部门参与民用产品的科研生产不足,没有很好地起到提升民用产业层次及民用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民用部门又不能广泛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以拓展其发展空间。

3、缺乏军地沟通机制和军地信息交换平台

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实现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但当前军地双方信息沟通不畅,缺乏沟通机制和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一方面军工优势特别是一些军工技术“养在深闺无人识”,苦于无从下手释放能量,寻求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民用企业缺乏获得军品市场需求信息的渠道,无法参与军品科研生产活动。无论军队使用部门还是研制生产部门的需求信息对民用企业都处于不透明状态。军用标准、民用标准相互独立,各行业“条块分割”,在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以及生产能力建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重复建设、技术成果转化慢、投资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军地沟通机制,搭建军地信息交换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将成为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三、全面推进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1、建立区域经济和和国防经济的双向开放机制,从资源保障上推进两者协同发展

地方经济建设要向国防建设开放,在国防建设中充分利用地方的人力、物力资源,使地方经济资源转化为国防潜力。地方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电厂、水厂、港口、机场、桥梁等重要基础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国防功能,提高民用设施在未来战争中的抗毁能力。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协助驻军搞好社会化后勤保障改革,减轻部队的负担。在国防工业中可大量引入民用高科技资源,而国防建设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地方经济建设开放。部队有相当部分设施具有军事和经济双重功能,和平时期很多处于半闲置状态,军队可以开放部分军民通用设施,这既可支援区域经济建设,又能使设施得到及时的维护。部队精简后闲置的部分军马场、农场、营房等可以移交地方,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要充分发挥军队的技术优势、装备优势,协助地方进行公路测绘、油气管道铺设、桥梁修建、能源开发建设等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重点工程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建立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政策上推进两者协同发展

要把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纳入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中,彻底改变国防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脱节的情况。军地有关部门组成的协调指导小组,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联席会议形式,研究制定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对于国防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要积极寻找国防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的“结合点”。在政策支持上,各地方政府应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对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在军工技术改造、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应尽力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支持,对军民结合项目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的优惠,协调减免各种税费;应逐步在军政、军企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可通过投资计划的共同协商,进行优势互补和功能兼顾,力求以较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建立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的通报和展示制度,使军方装备部门能及时了解民用高科技企业具有军事应用潜力。建议军队部门建立军品需求信息制度,向企业提供明确的需求信息,使民营企业能够直接同军队部门沟通,及时了解军品的市场需求。建立民企与军方合作开发军品项目的机制,把装备研发由封闭的集中机制转变为开放式机制,更多地吸纳民用科技成果。

3、建立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机制,从技术上推动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是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科技强军、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为国防科技与民用技术的有机互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据统计,85%的军事核心技术,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军事目的,但是目前民用科技领域的成果和优势没有被国防领域充分吸收利用,国防科技领域的技术成果和优势也没有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机制,对于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意义重大。地处我国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国防工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国防科研机构应该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科技合作,通过联合攻关解决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扩大军工成熟技术的民用开发力度,重点帮助解决地方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开发升级等方面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在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技术的领域,应掌握民用高科技哪些具有军事应用潜力,积极挖掘民用高技术应用于国防建设。

4、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化发展,从产业上推进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地方政府和国防科工局应该积极推动地方与军工集团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以及资源的重组整合,联合打造有竞争力的军民结合产业,从而实现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互利共赢。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产业关联效应,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第2篇: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关键词】湖北建设;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提升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湖北省委省政府对高校服务湖北地方发展极为重视,2012年12月18日在武汉专门召开了“全省高校服务湖北发展推进大会”,省领导李鸿忠、王国生、张昌尔、傅德辉、林志慧、郭生练等出席了会议。会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改革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激发高校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五个湖北”建设提供核心支撑。本文拟就提升湖北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建设谈点笔者的看法。

1 服务湖北区域发展是在鄂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

1.1 服务区域发展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按照高校管理的隶属关系和办学经费来源,我国高校一般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地方所属高校、民办高校、行业企业高校等类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行政管理为主,地方所属高校逐渐成为中国高等院校的主体。地方所属高校,即“地方高校”,是指由省市各级地方政府主办主管并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院校。应该说,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除一般意义的服务社会功能外,人才培养、科研与成果转化两大职能也属于服务社会的范畴。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地方政府的投资蕴含着对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贡献的期许。因此,服务区域或地方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更应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2 服务区域发展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近两年,随着适龄青年人口下降,高校招生竞争加剧。2010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就预测,未来1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同年,全国人带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主编的《中国教育黄皮书》也指出,湖北省初中和高中适龄人口生源呈持续下降趋势,其中高中将从2005年的接近400万人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150万人,10年下降200多万。2011年招生“滑铁卢”率先出现在高职院校,湖北一些院校只录到计划生源的不到一半。学生报考哪所高校直接受其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左右,大多数地方高校往往不是一流大学、重点大学,也不是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不强,其生存发展必然在更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中首当其冲,甚至有倒闭的可能。但是这并不等于地方高校不能办成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大学,不等于地方高校就率先“死亡”。地方高校如果能面对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联系密切,贴近行业实际,主动融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之中,积极服务地方发展,就能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更多支持,将使学校办学更有活力和影响力而成为一种优势,从而获得生存基础、实现自我价值。

1.3 湖北发展建设亟需在鄂地方高校的支持

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的科学论断,指出要坚持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勾画了实现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的宏伟和美妙蓝图。今后几年,湖北将继续推进和全面实施集湖北战略谋划与布局之大成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从区域发展与统筹上,支持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襄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及世界水电旅游名城、黄石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十堰国际商用汽车之都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荆州“壮腰工程”、荆门“中国农谷”、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咸宁“香城泉都”、恩施武陵山试验区、神农架林区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等建设,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省内各地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从产业谋划和布局上,全面实施“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千亿产业提升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的“两计划一工程”和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建设科教强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教实力转化为发展竞争力。”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的作用,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就地转化。可以说,服务湖北区域发展是在鄂各地方高校的使命,在湖北上述各地区、各行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都需要驻鄂高校贡献更多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2 湖北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不强

根据2013年5月8日教育部网站上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湖北省124所高校当年可招生,其中,普通本科院校有41所,高职高专院校55所,独立学院26所,分校办学点2个。除8所部(委)属高校外,其他116所为地方高校,占到全省高校总数的93.5%,为湖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湖北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服务区域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服务意识不浓

相当一部分湖北地方高校也犯了我国很多地方高校的通病,只注重争取地方政府给自己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甚至受计划经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是“关门”办学,还没有树立主动服务与合作的互动互惠的发展理念。有的学校对服务地方发展还处于被动状态,往往是等地方政府、当地企业找上门来了才开始注重服务地方发展,缺乏主动融入地方的积极性和统一领导;有的学校比较注重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对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速度、规模等了解与估量不足,或者只注重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不重视社会服务,导致许多科研成果被闲置起来,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些地方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有口号无行动,有计划无落实,甚至只是签署了一些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做做表面文章。最终,制约了这些高校服务地方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

2.2 面向地方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较模糊

查看高校官网的“学校简介”,发现湖北不少地方高校存在“求全”、“贪大”、“攀高”的现象,以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追求升格为目标,办学定位不准确,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学科专业设置上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雷同现象,没有很好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导致了专业设置、技术创新等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相匹配或不能相应调整;即便是还只停留在人才培养这一间接服务的层面上的学校,也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等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果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办学条件、人才储备、科研实力难以与研究型高校抗衡,优势不突出、个性不明显,不仅难以承担国家级或省级重大研究项目,学科建设也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不能为地方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丢弃了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托的办学特色。

2.3 服务社会的内部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现行地方高校的考核评估体系欠科学,上级评估主要考核有多少立项课题、与地方企业签订了多少合作协议、开办了多少“订单班”,而合作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却无具体评价指标,甚至所签订的合作协议是否真实以及有没有在实施却不进行实地考察。很多湖北地方高校也有此通病,并没有把社会服务纳入目标管理,也没有明确相应的管理机构或专人负责,或者有纳入却没有明确的指标和考核办法,更没有出台规范社会服务的政策和配套措施,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分配政策。学校相关协调、管理的部门因责任不明晰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积极性不高。广大教师也因只对教师的授课课时、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而对教师是否进行了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质量的好坏、创造的经济效益、受益者的评价等,都没有列入绩效评价指标而给予合理、科学的评价与奖励,伤害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即便参与了社会服务项目也是出于项目成果对职称评审的作用以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至于经济效益与社会需求则放在其次,存在明显的功利性。从一定程度讲,一些学校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成了玩弄花架子。

2.4 服务社会实力有待提升

地方高校承担的各级各类纵向、横向课题中,省市级课题占了相当的比重,特别是应用性研究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但由于湖北地方高校大多数属于教学型院校,科研活动在学校的工作中所占比例较低,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高校也存在着科研实力薄弱、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社会服务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包括一些地方院校虽有社会服务的意识,但刚起步,服务团队还在培养打造中,社会服务能力优势还不明显。加上地方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对地方高校信息沟通不通畅和受“品牌”意识的影响,他们对地方高校科技服务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缺乏信赖感,宁愿花高价、舍近求远去寻求部委属高校,也不愿意接受本地高校“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的技术服务。

3 在鄂地方高校服务湖北发展能力的提升路径

地方高校应明确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增强社会服务观,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学科建设和特色培育为基础,加强内涵建设,健全社会服务机制,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投入地方建设,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特色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以共赢求发展”。

3.1 更新教育理念,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湖北地方高校要从生存与发展、责任与使命的战略高度,认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强化责任感,树立忧患意识,要把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把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密切关注和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来这种意识是主动的、达成共识的,要主动密切与地方政府及各行各业主管部门、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的联系,积极走出去,而且为学校决策层和广大教师所共识成为共同愿景;二来这种服务是全方位的,要参与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结合学校优势为地方发展提供及时和充分的人才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等。从湖北116所地方高校的分布来看,省会武汉市的高校较为集中,除部属院校外,还有72所地方高校,包括21所地方本科院校和33所高职高专院校,可辐射全省;设在其他16个地市州和省直管市的高校共44所,最多的荆州拥有7所高校,而神农架林区还没有一所高校。从高校数量和地域需要来看,每所学校都是有足够施展空间的,甚至高校是不够用的。尤其在汉地方高校,更要主动对接和支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地方建设。

3.2 主动对接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培养地方急需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任务,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对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等实际情况,为地方培养培训大批适应生产、服务、管理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湖北获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1家国家级开发区,已形成汽车、石化、钢铁、食品、电子信息、纺织、建材、电力、机械、有色金属、生物等11个千亿元产业;未来将继续推进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具体包括: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推动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优先发展物流、金融等生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升。湖北地方高校要结合自己优势和特色,把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瞄准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结构,增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

3.3 苦练内功,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按照学校的规格,湖北地方高校又可大体分为五种类型:(1)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2)“省部共建”地方重点院校;(3)地方普通本科院校;(4)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5)高职高专院校。这些院校的办学基础、科研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前两类整体实力更胜一筹,后三类则要弱一些,尤其基础理论研究较弱。这些地方院校应该考虑到企业行业更需要科技成果应用和创新的要求,科技服务应扬长避短地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为主,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一要围绕学校办学优势、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培养或引进一批学术带头人才,建立“专家库”,组建和打造若干方向的科技服务团队。要善于向社会各界推荐专家,便于社会点兵点将。二要在科研工作中,要贴近地方需要开展科研、科技开发工作,把校内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攻关项目及发明成果及时推向社会和企业,使科研成果能较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甚至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应用型项目的科技合作,针对性满足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核心技术需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率。

3.4 搭建平台,健全社会服务机制

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是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湖北地方高校首先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或者明确管辖主体,加强对服务地方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服务支持。其次,要主动适应地方发展形势,对内以优势学科为核心,设立研究所、科技服务中心、校企研发中心等具有本校本地特色的科研机构或平台,承担本校和地方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研究和推广工作,对外与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以战略合作协议、产业研究院、高校地方服务与合作基金等各种形式合建科技开发中心或签署协议,建立内外对接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再者,要以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和保护教师利益为出发点制定社会服务工作考核与激励政策,一方面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纳入主管部门和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将服务社会工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晋职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奖能罚庸,籍此调动教职员工进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邹汉青,王晶.激发科教能量 助推湖北发展[N].湖北日报,2012-12 -19(001).

[2]彭澎.关于湖北高校服务武汉城市圈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0(6):74-75.

[3]彭仲生,陈海利,罗筑华.地方普通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54-55.

第3篇: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我国是一个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各个地区发展进度不同,一些地方发展较快,经济发达,一些边远地区发展落后,农民生活贫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状况,必须坚持走出来的政策,建立一整套体系,全方面共同发展,全方面协调发展,像农村农路这个公益建设,政府需要大力的支持才可以,如果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证,那么农村公路的建设就指日可待了。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改变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要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就说明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公路建设对我国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日前将近13亿人口,人口基数比较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个地方交通条件不同使得各地发展不平衡,为了扩大农民的收入,丰富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幸福感,所以必须加快各地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可以改变村容村貌,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基本道德素质,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3亿人口中大约有9亿人口生活在村镇,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可以大力发展农业,对于工业和服务业也有一定的显著作用,这无疑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面临的调整

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即使困难重重,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这就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促进发展。即使基金有限,可以先把资金用于某一方面的建设,所以政府的招商引资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国家也逐年的加大对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这就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的发展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采用成熟的技术才能促使农村公路的发展。改变思想观念,转变管理模式,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招商引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会对农村的公路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也辐射到其他周边。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招商引资,还需要周边城镇的积极配合,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说单独的,都是与周边紧密联系起来的,与周边的地区息息相关的,周边地区提供强大的服务促使当地的发展,当地经济增长影响周边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目的。农村公路建设也对沿线区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思想,新企业的引入提高的沿线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不仅提高了物质生活,也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使我国城镇化水平加快。丰富的文化生活,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力保证,推动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发达的交通条件,带来了许多商业机会,农民可以发家致富奔小康。农村公路建设,节约了农民大量的时间,并且促使了许多汽车行业的发展,小轿车逐步走进了农民的家庭,农民幸福感提高,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农村公路建设对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产业结构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村公路建设之前,在农村主要是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农民的唯一收入来自耕地,直接产生与自然界,靠天吃饭,生活得不到有力的保证,人民生活比较困难。然而,随着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出现了,进行产品加工和服务行业,这样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第一产业,变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提高了市场能力,产业得到了优化,资源得到了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将不同的产业部门整合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发展。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农村的产业比重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旅游业,酒店业和教育业会发展壮大,这些都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五、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是单一的某一区域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某一地区发展不仅影响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也对沿线区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地的经济发展可以拉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增长,首先本地的交通发达后就直接给沿线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节约了本地人的出行时间,地区之间交通便利,给招商带来了条件,对沿线的区域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的生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实习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本地的发展模式,周边也可以借鉴,有助于对周边地区居民的思想解放。区域发展的一部分就是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城镇之间的交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村市场的不断扩大,就要求加强农村之间和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合作,降低成品,才能使农村进一步发展,随着农民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消费水平的改变,现在的交通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农村公路建设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可以发挥本地的优势还可以促进其他城镇的发展,农村可以通过加快公路建设,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可以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以实现全面发展,以点带动线,以线带动面,这种空间结构模式就可以促进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第4篇: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 区域性共享联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究 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发展思路 区域性大学联盟发展的SWOT分析 区域性优质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特点与建设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无锡:致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论区域特色与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 区域性报业联盟发展路径探析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背后的冷思考 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运作与实践 略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战略重点的对接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选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和国际性 “互联网+”理念下的区域性教师研训特色建设与发展路径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试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起点与走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2-18.

②资料来源于安徽省教育厅的“201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度报告”。

③根据“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库”统计专题“教育经费统计补充指标”中“地方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指标”统计分析而得。

第5篇: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关键词: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7.324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行业信息电子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幼卫生行业也不例外。一个地区妇幼信息网络平台发展状况决定了该地区妇幼保健信息发展现状。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就是妇幼信息电子化的一个重要网络平台,是一个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妇幼信息网络应用平台。他是将妇幼保健信息模块各个方面的结合在一起,他是妇幼保健信息的数据库和共享平台,方便了使用者决策者对信息的归纳总结,使妇幼信息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标志。他有效提高妇幼卫生决策管理水平和妇幼卫生信息资源利用率,优化服务模式和增强服务质量,落实信息共享工作,加快妇幼信息化建设。本文对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模块开发人员与专业使用用户之间的问题

软件开发流程(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即软件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实现的算法和方法、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程和调试、程序联调和测试以及编写、提交程序。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需要使用人员跟设计开发人员不断的沟通。

当软件投入使用后,后期的维护上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软件维护主要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应用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修改时应充分利用源程序。修改后要填写《程序修改登记表》,并在《程序变更通知书》上写明新旧程序的不同之处。通常这个时候已完善性维护(为扩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为主,它的修改往往对今后的使用影响很大,如果这时候的沟通出现障碍则对用户使用带来影响与不便。这时设计开发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妇幼信息相关人员信息化水平也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一方面,医学的专业性极强,而妇幼保健信息专业性不仅仅体现在医学知识更是需要大量的基层实践经验,对软件设计开发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很多软件模块开发设计人员医疗知识背景本身就有欠缺,无法对妇幼保健机构医疗业务流程做出基于信息系统的流程再造,导致设计的系统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妇幼信息人员对信息化水平不强,对投入使用的信息软件平台适应性差。不同层次的信息人员对信息化使用的需求也大不相同,这对后期维护带来巨大的工作量。相应的主管部门就需要通过不定期的培训与定期的沟通来进行磨合。使得相应的网络平台使用达到最佳的状态。

因此专业的妇幼信息人员跟设计开发人员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成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使用操作人员与软件技术开发人员的沟通桥梁,把操作人员的要求和使用信息更全面的反馈给软件技术开发人员,使得他们能在软件维护的时候对区域妇幼信息系统软件做的修改更加的完善有意义。此外,妇幼保健专业信息人员能更方便的使用软件,对基层的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提供更详尽的培训与指导。

2 使用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相关机构的信息化程度不同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使妇幼保健信息的完整共享及与医疗业务的完美结合,软件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且对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对妇幼机构及相关医疗业务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相关的网络建设及硬件配置。如稳定的网络覆盖,齐备的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其他相关的数码设备。只有保证了这些,我们的系统开发才有意义,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而相对偏远地区这方面的要求的实现就相对困难。

2.2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使用人员。妇幼卫生信息从省到市然后再到各个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人员结构参差不齐,收集数据的范围广,难度大。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基层操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力度,不仅要加强对他们的通用信息技能培训,更要加强专门针对妇幼保健机构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的培训,还应及时跟基层人员沟通及时了解使用情况,才能加快系统更新完善。

3 妇幼保健信息安全

卫生信息安全工作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对于促进卫生信息化健康发展,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卫生部在2011年就印发了《关于印发《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办发〔2011〕85号)。对于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数据库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整个系统使用的关键,而他的安全性要求更是重中之重。

3.1 首先,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数据库本身的安全及隐私显得至关重要。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设计技术安全问题有:如妇幼医疗相关人员访问数据库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妇幼相关人员因权限差异,对无权限的信息进行了非法访问;非法人员绕过安全防护,对秘密数据进行窃取等;他人未经允许使得数据库信息的真实,正确,完整性受到威胁;网络防护硬件更新不及时,使得数据库系统暴露在网络上;数据库使用时间过长造成数据冗余,使得数据保密性下降等。这对系统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完善更新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加强相关的硬件设备的提升,防火墙需进行不断的更新换代,使得网络入侵无处遁形;还要加强相关的开发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设立专职专业人员为系统提供维护更新,以及操作人员的系统使用能力。此外,相关机构还必须于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设计机构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尽最大的努力为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保驾护航。

3.2 此外,系统设有不同使用人员的使用权限,对相关使用人员有严格的保密要求。这样既能防止非相关人员的不合理登录,又能防止妇女儿童保健信息的非法泄露。还有就是操作人员的系统使用水平,只有系统使用水平得到了提升,整个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才有意义,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妇幼卫生信息得到最大范围的共享与用处。在区域妇幼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因妇幼保健信息和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业务类型、使用范围等情况的改变导致安全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调整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及时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总之,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必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上考虑,加强硬件设施,提供优秀的专业设计维护人员;更要着眼于实际,以基层发展为重点,以人为本,对基层相关人员进行重点的培训与指导,从各个方面,一点点击破。这将是一个不断的完善与更新的过程,只有妇幼保健机构各个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解决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给妇幼信息工作带来的便利与契机。

参考文献:

[1]光萍,张燕,万英,庄永彪,周红,蔡睿.云南省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运行及发展规划[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197.

[2]张会娜,潘晓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信息管理部(北京)[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4959.

[3]沈敏祥.卫生信息化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7(6):382.

[4]殿盛,曹雪颖.烟台港联合港埠公司信息站[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6(12):48.

第6篇: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带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区域中心的城市,他们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相关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业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对城市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问题,在强化旅游中心城市地位的同时,为完善城市旅游业稳定发展进行分析。

一、旅游中心城市概述

旅游中心城市是在旅游业发展下产生的,但旅游中心城市的发展只是针对一些城市提出的模糊性的提法,没有进行严格性的规定。“旅游中心城市”一词是基于对旅游中心地的研究。也就是说,在“旅游中心城市”这一名词出现之前,旅游学术界一直用“旅游中心地”这一名词来认识这个区域旅游概念。旅游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即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又有辐射力的旅游节点,它是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城市。作为一个旅游中心城市,要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条件和经济条件,同时也是区域旅游服务、交通集散、旅游管理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二、加强旅游中心城市构建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提升旅游服务中心城市的地位

旅游中心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要比周围一般城市好,但存在一些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服务发展地位优势不明显。为此,需要加强提升旅游服务中心城市的地位。第一,实现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实现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旅游联动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城市和城市发展之间的互相带动。将城市建设为旅游区域的集散、服务和组织中心,在带动地区旅游发展的同时,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第二,通过休闲娱乐带动旅游接待服务业发展。旅游中心城市作为旅游流的集散中心,旅游业的发展在于交通和住宿。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消费者的需要更加注重体验式消费,为此,旅游中心城市需要发展自设旅游接待也,使旅游业在观光旅游之后能够感受到休憩的娱乐体验。

(二)提升城市本身的旅游吸引力

第一,实现对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首先,加强建设地区旅游文化实体景观。现阶段旅游发展中,观光旅游占据重要地位,实体景观是观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加强建设地区旅游文化实体景观,通过实体景观的开发增强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其次,实现对文化节事活动的应用。通过节庆活动和当地旅游文化服务结合,加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宣传效果。最后,构建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线路端点。文化旅游地在旅游城市中心建设发展中较为分散,不具备对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很难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此,需要旅游中心城市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园,将其作为地区文化旅游的起点。另外,要积极促进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通过线上和线下产品的整合、补充,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路线。第二,加强对现代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大多是综合型的城市,其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出现新型的旅游产品,从而完善自身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第三,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旅游业发展能够提供重要的支持,为此,在进行具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能够通过引进社会现象来增强自身旅游产品的特色化。

(三)实现城市旅游服务系统的优化

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系统是动态化的,各个旅游要素和周围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是持续、开放的。为此,需要有关人员优化旅游中心城市服务系统。第一,提升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形象。旅游中心城市形象的改善可以通过提升城市形象来实现,包括城市的社会秩序、城市的文化气氛、城市文明发展、城市居民素质等。另外,还需要通过宣传提升城市形象。第二,完善城市旅游的媒介功用。这种媒介作用主要是指城市旅游综合服务系统,通过对旅游信息的整合和相关设施配套发挥出中心城市旅游业的价值。

三、结束语

第7篇: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摘要: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我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的大量客货交流,只能绕道京山、津浦、胶济等铁路长距离运输,不利于地区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可以缓解关内外的运输压力,减轻京津冀区的交通运输压力。促进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可以促进黄渤海区域城市群的发展,促进哈大变通经济带的发展;对环渤海区域港口和旅游创新等都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环渤海地区;区域发展

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概述

我国东部交通大通道北起哈尔滨、南至上海、贯通东北、环渤海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区,穿越黑、吉、辽、鲁、苏、浙、沪7个经济发达省市。跨海通道项目是东部陆海铁路大通道的重大组成部分。这条铁路线上的哈大铁路电气化、蓝烟铁路复线、胶新铁路、新长铁路已经建成,这使得渤海成为阻隔整个陆海铁路通道形成运输能力的最后环节。渤海跨海通道(图1)建成的话,向北连接东北铁路网,南部与沿海铁路直接衔接,成为一条连通东北、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的重要交通命脉。这条新的入关通道建成。将会开辟东北地区至山东省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最短路径。东北与华东之间的物资交流不经过京山、京沪线即可完成,比绕山海关缩短距离600到1800多公里,不但降低了运输费用,还节运营时间近20个小时。

早在1992年鲁东大学的柳新华等诸位学者就提出了该课题,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1年以来,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人才法规组组长戴桂英、鲁东大学副校长柳新华等一批专家学者继续开展深层次研究,使该课题的研究参与者越来越多,研究的层次越来越深,研究的成果日趋成熟。课题组于2003年出版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2005年出版了《世界跨海通道比较研究》,2007年出版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其研究成果“烟大轮渡”也于2006年投人运营,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本文从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区域发展助推角度探讨建设跨海通道的意义。

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优势。本文所研究的环渤海地区是指狭义上的三省两市。2009年环渤海地区土地面积5218.77万公顷。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4%,人1:12.5亿占全国的17.5%,国民生产总值76892亿元,占全国的31%,外商投资378亿元,占我国的51%,原油钢铁产量约占我国的40%,有157个不同的城市,其中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小港口30多个,其中吞吐量过亿吨的有7个。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我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是三北地区发展的引擎,是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

(二)环渤海周围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1.东北辽宁经济概况。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提出给辽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2009年辽宁省国民生产总值11021.7亿元,位列全国第八;人均生产总值25.725元,位列全国第八。

2.天津、北京和河北省经济概况。2009年北京和天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9006.2亿元和5018.3亿元,在全国的名次分别是十三和二十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是56.044元和45.829元,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河北省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华北平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13862.5亿元,位列全国第六。

三、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环渤海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区域效应分析

(一)改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该地区交通经济带形成。哈大交通经济带以哈尔滨和大连两个城市为端点以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4个中心城市为主体,由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和电信通信等交通通信网络相联结。以哈大铁路、102国道、202国道、沈大、哈大(高速)公路、庆铁—铁大输油管道和国家光缆干线为主动脉。哈大交通经济带处于第二阶段的末期。

(二)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首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预计投资近2000亿元,是我国三峡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工程,这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直接大大带动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李凤霞等应用乘数理论和投入产出方法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做了分析。

(三)有利于提高渤海海峡水上运输安全性。烟大滚装轮渡受气候影响较大,运力也有限,在恶劣气候环境中还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重大事故隐患。要想确保这条繁忙的海上“黄金水道”交通安全,就必须尽早实施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这一工程。渤海海

编辑整理本文。

峡烟大轮渡开通后业务十分繁忙。目前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渤海水域发生较大的海损事故就达180多起。因此。尽早实施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提高渤海海峡水上运输安全性的迫切需要。

(四)渤海跨海通道对旅游业的影响。渤海跨海通道的兴建对构筑沿海旅游大格局、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把发达的辽东、胶东两大半岛连为一体,将构成独具特色的环渤海“珍珠项链”旅游热线。环型的路网新格局构筑环渤海湾旅游大格局,对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魏礼群,等,世界跨海通道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李凤霞,吴爱华,柳新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投资的经济贡献分析,公路,2007(6):118-121

第8篇: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摘 要 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从长株潭区域城市群结构优化重组、区域交通一体化和产业集聚结构等方面分析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与长株潭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为长株潭区域空间整合提供了机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 协调发展 交通一体化 长株潭区域

一、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现状

城际轨道交通是国际上用于城市沟通的新型交通运输手段,根据“区域规划”,新建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由长沙―株洲、长沙―湘潭、湘潭―株洲线路组成“人”字形骨架,全长约98.99 km。以长沙站为起点,向南过暮云,沿京广铁路走廊接入株洲站,再继续向南至七斗冲站止(54.01 km);自暮云分叉,向西南沿107国道经昭山、荷塘进入湘潭市区,向西跨湘江接入湘潭站(23.14 km);长沙站向北沿京广铁路通道接入长沙西站(21.82 km)。将形成以长株潭城区为增长核、以三市间的快速交通设施为纽带的核心区组团,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发展轴向周边地区放射,包括岳阳、常德等在内的地区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远期建设长沙―浏阳、株洲―醴陵等区域快线,最终形成“一核一主线,半圆一支线”的交通网络(图1)。规划的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建成后,将承担长株潭3市区和市际区段内中长途公共交通功能。2020年3条城际轨道线(既有线、长株潭城际线、武广客运专线),日客运总量预计为64.71万人次。

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长株潭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长株潭区域城镇群空间布局一体化

长株潭核心区主要由北核组团、东南核组团、西南核组团和绿心组团等四大组团组成,形成“一主两副环绿心” 的整体空间结构,包括三主四次十五片区组团和29个小城镇,面积8 448.18 km2(图2)。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为主轴;以319国道、320国道和上昆高速公路为次轴;以湘乡―韶山―宁乡公路和106国道为辅轴,以城际轨道交通为带,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城区为交通中心结点的区域空间一体化布局,与长株潭城镇群空间布局相吻合,覆盖“一主两副环绿心”,突出长株潭北核的核心地位,加速城市中心组团、片区组团和小城镇空间协调发展,增强区域整体功能互补,将构成基础设施网络发达、各类空间协调的网络型城市群区域。长株潭区域空间发展须具备一个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3+5”城际铁路是“3+5”城市群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城际连接、加速融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将引导长株潭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重组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沙-株洲-湘潭线、长沙-岳阳线等7条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串起8座城,既能实现长沙、株洲、湘潭3个区域中心的快速联系,也覆盖了城市间的产业带,并辐射周遍重点城镇。长株潭城市空间形态是以三市城市现状用地为基础,逐步向外扩张,总体呈现出近期三核同步增长,远期和远景逐步向绿心发展,发展成以长株潭为点,以京广线穿越的郴州、衡阳、岳阳会聚为线,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的在华中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轨道集中发展的近期,积极推进城际轨道建设与城市轨道一体化,实现与长株潭核心区域的主要城市及中心镇1个半小时内通达,形成三市间同城化通勤圈,为三城构新城布局提供了机遇;在远期,完善城际线网,实现长株潭城市群1个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以交通节点为中心的城市副中心或城镇;在远景期,完善区内交通网络、对外交通和公共客运交通,增强辐射能力,实现城市空间新的结构布局。

(三)以长株潭为核心发展长株潭区域经济

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使沿线企业的区位优势提升,企业得到更多对外交流信息的机会,货物的流通也更便捷实惠,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促使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跨越三市、拟设置18个站点的长株潭城际轨道沿线周围地段的房地产产业格局发生变化,城市商业中心不再“单一化”,而是随着城轨的贯通呈现出“多级化”的趋势,进一步有效发挥长株潭经济中心的优势,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融合。

城际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将使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程度明显加快,首先是城市群内部的要素流动将明显改善,城轨的修建将加强区域间城市的联系和互补,聚集各地的人流物流,加速城市群的融合。其次是城市群内部的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整合配置,选择更好的布局方案。此外是将提升我省的对外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地企业乃至外资的进入。

(四)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产业布局空间重组和产业集聚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交通运输能力是中心城市带动与辐射能力的重要因素。城际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将使得城市群内部的链接程度明显加快,城际轨道交通的安全准点性和运力大的特点将促进长株潭地区的信息和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产业分工和企业布局更优化,城市间、城市与城镇的集聚和扩散功能更强化。

近年来,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进行效果十分明显,要在更宽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形成增长极,需在产业集群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城市群产业发展目标与城镇空间组织构建的要求,在各产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以湘江生态经济带为中轴,湘江西岸以长沙高新区、湘潭高新区、株洲高新区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东部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以及两侧生态农业产业带的格局。成为我省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产业走廊,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高层次服务业聚集区和高效益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的“一带四区”。

三、结束语

以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为中心,构筑长株潭核心区通勤在30分钟以内,长株潭至“3+5”其他中心城市60分钟,其他次中心城市之间90分钟以内的生活圈。长株潭城际线发展目标的形成,能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发展的南北向交通走廊,强化区域东西向交通联系,带动湘江西侧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巩固和强化湘江东岸已有的交通优势,促进长株潭交通网络同城化,重塑一体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海.用现代化轨道交通建设拉动经济.中国经济时报.2009.02.12(11).

[2]管菊香,朱顺应,李安勋.城市群双线客流分布预测方法研究.都市快轨交通.2007(2).

[3]陈湘满,常奇.城市化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城镇化研究.2003.

第9篇: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金山翠芽;地理标志;产业发展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所共有的,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核心包括物质载体优质农产品品牌、管理载体组织机制模式品牌、推介载体传播运营模式品牌。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通常的表现形式为区域名称+优势产业(或产品)名称和通过系统策划和传播形成的两类。茶叶是镇江丘陵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金山翠芽”属于后者,是江苏省种植业类获得的第一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1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金山翠芽的物质载体

优质农产品是基础物质载体品牌,是特定区域内人文历史、特殊地理环境、生产加工工艺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产品地理标志金山翠芽茶正是由这些因素赋予的区域特色而天然孕育了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性,使镇江丘陵地区所产的金山翠芽茶叶与其它地区的绿茶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形成了相对比较优势,其品质优异,连续多次获得全国“中茶杯”评比金奖、银奖、特等奖,并两次位居同类榜首。自1985年金山翠芽茶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以来,在国内外各类重大茶叶展示评比中屡获金奖,如在2011年全国“中茶杯”评比中,获得6个特等奖,其中金奖、银奖各2个,获奖率和获奖数均居全省首位,在2012年江苏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中,夺得4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

1.1 特定的历史渊源

镇江产茶历史悠久,且是南北方气候、文化过渡地带,给镇江茶文化留下了诸多遗产。唐代陆羽《茶经》就有润州产茶记载,将润州(镇江)列“八道四十三州”之一。明清《丹徒县志》记载:徒邑迤西渚山产茶,五洲山产之云雾茶品质尤佳,此茶作贡品进京。清乾隆年间,全国榷茶2400万缗,其中镇江400万缗,占1/6。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列扬子江中泠泉为“天下第一泉”,金山翠芽茶产自“天下第一泉”和千年古刹“金山寺”周边诸山,得道于名山名泉,是我国炒青绿茶中的珍品。

1.2 特殊的地理环境

金山翠芽茶是利用大叶多毫茶树品种的单芽原料制成,产区是该茶树品种分布的北缘地带,其独特的品质风格与镇江的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一是地貌明显,镇江境内丘陵山峰主要由古生代石灰岩、砂岩、页岩组成,最高峰海拔370m,为苏南第一高峰。二是气候适宜,金山翠芽茶产区年平均气温15.2℃,春季降水25%左右,无霜期238天,接近乔木型大叶种茶树低温极限;丘陵山区小气候条件多样,长江水体对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三是土壤特征适合,呈南北过渡带特性,黄棕壤为主,酸碱度pH值5.1~6.0,蓄水保肥性能好,有机质、氮素水平适宜。《中国茶经》318页“茶园土壤”记录黄棕壤上生产的茶叶,属绿茶之上乘并历来是出名茶、出贡茶的好地方。

1.3 特殊的生产方式

1.3.1 严格的栽培管理。金山翠芽茶独特的品质风格,不但需要特殊的自然生长环境,而且对茶树的种植管理有严格的要求。一是品种的适制性,选择多毫、芽重型大叶无性系良种茶树品种为原料,现在主要选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2个品种,其原料茸毛特多而粗,毫香纯正,百芽重可达104g,每1kg干茶单芽数7.2万个,仅为小叶品种茶树嫩芽的一半左右。二是建园选址,茶园选择土层深厚的黄棕壤,坡度小于15°的山间隙地,茶园周边种植乡土树种,营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三是定植管理,镇江地区栽植茶树以秋分至立冬或雨水至春分间为宜,要求低沟深植,全园覆盖,秋肥夏施。四是特殊的立体采摘面,低定短放,夏剪秋养。

1.3.2 特殊的采制工艺。茶叶采制是金山翠芽茶生产的最重要过程之一,直接决定了茶叶的品质的优劣。一是原料采摘,适时嫩采,时间在3月下旬至谷雨前后,选择芽长相近,饱满肥壮的芽苞,这时芽叶内含物最丰富;二是鲜叶处理,低温高湿,薄摊长放;三是杀青,高温快杀,透杀匀杀;四是理条整形,快理凉软,恒温轻压,从理杀整形到辉锅过程中,要保持茶叶温度在40℃左右;五是辉锅干燥,平滑挺锅,足干提香,要手捻茶叶成粉末,水分在6.0%以下即可。六是手工精制,金山翠芽茶精制以手工为主,用风选或手工簸,除去片、断碎茶叶,筛去茶末,即可包装。

1.4 独具一格的品质特性

金山翠芽茶外形扁平挺削匀整,色翠显毫,滋味鲜浓、汤色翠绿明亮,香高持久、叶底嫩匀肥壮是其品质风格。一般多毫类茶树品种的氨基酸含量为3.5%、水浸出物小于35%,而在镇江地区种植的金山翠芽茶原料氨基酸含量4.3%,水浸出物高达40%以上,酚氨比明显下降,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绿茶。我国著名茶学家安徽农业大学陈橼教授评价称:“此茶全芽制成,产自镇江,形似镇江金山寺宝塔,色泽翠绿,称镇江金山翠芽茶名符其实”。

2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金山翠芽的管理载体

组织形式与机制是管理载体品牌,是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成功的关键点。农产品地理标志金山翠芽茶实行的是“政府+协会+企业/合作社”模式,是一种既有现实基础又有较强生命力的模式,通过由政府主导打响品牌战略,再通过区域品牌标志的授权使用,将与区域内种植金山翠芽茶原料有效组织起来,统筹生产经营行为,迅速形成了规模和区域优势。

2.1 政府引导基础性建设,助力产业发展

金山翠芽茶是江苏省首批新创名茶,1985年通过产品鉴定,并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名茶展评会上以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被专家委员会评为全国十大名茶,成为省内重点发展的名茶品牌之一。1996年开始大面积建原料基地,并引进名特茶微型加工机械,在省内率先完成了名特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使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004年制定了金山翠芽茶省级地方标准,建立了省级标准化示范区;2004年镇江市推出五年茶叶良种发展补贴政策,补贴700元/667m2,到2009年金山翠芽原料基地面积增加一倍多,生产加工企业全部通过了QS认证;2011年镇江市政府启动了国家级茶叶(金山翠芽)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金山翠芽茶示范推广提供了后援保障。通过镇江市重点农业项目、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施农业项目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和扶持,金山翠芽茶原料基地面积在逐年增长,路、涵、沟、桥、渠等基础设施、防灾减灾性保护设施和茶园绿化及生态环境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2012年全市有金山翠芽茶优质原料基地366.7hm2,清洁化加工设备26套,专用加工机具200多台套,已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认定的产地32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有26个、绿色食品认证的34个,年产量24000kg,产值5700万元,单位亩产量和产值分别较“十一五”期间增加了0.5 kg和1200元。

2.2 行业协会落实监管措施,产品品质大幅度提高

为保障金山翠芽茶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利益,管理和保护好金山翠芽品牌,2008年,镇江市人民政府授权镇江市茶业协会为金山翠芽品牌的唯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人,并承担金山翠芽茶的品牌建设与保护工作。镇江市茶业协会采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企业商标”双标识方法管理金山翠芽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总体思路。首先从5个方面进行制度监管,即质量可追溯制度,要求企业对鲜叶原料来源、加工过程、成品质量、入库数量等生产情况和贮藏保管、检验出库、销售数量、包装使用情况等进行登记,并每天留样备查;产销定报制度,规定每旬将产销进度等报送协会备案;监督监管制度,协调组织多部门进行联合监管;消费维权制度,设监督举报电话,统一提供对产品、地标的咨询服务;专人专管制度,组织专业队伍负责监管。其次强化了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必须经过原料产地、逐块登记、GPS定位、加工环境设备现场考查、企业自主申报、协会核实、授权使用等程序。这种做法使得茶叶生产企业主动扩大适制品种种植面积,提高了金山翠芽茶标准化生产水平。

3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金山翠芽的推介载体

传播运营模式是推介载体品牌,是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构建主要措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金山翠芽茶采用“七个统一”模式,即统一产地登记、统一包装设计、统一定点印刷、统一授权使用、统一核发标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宣传的模式,形成合力,将其生产力的三要素人、工具、对象等信息联合起来推介。2007年和2009年镇江市举办了两届金山翠芽茶叶节,举办了镇江茶叶品牌发展高层论坛,邀请了国内茶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了《地理标志保护提升农产品形象》等报告会;2010年3月,镇江市政府召开新闻会,专题了正式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金山翠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媒体推介,让茶农学习标准化种植技术,让市民认识和了解农产品地理标志,如送科技下乡、持证农民培训、茶艺师培训等,每年有2000多人次受益,编印和发放技术资料和宣传手册3000多份;2011年江苏教育电视台还播出了“金山翠芽茶”专题宣传片。2011年3月,应邀参加了农业部“中国—欧盟地理标志研讨会”,“金山翠芽”作为中国唯一地方代表出席并作了大会交流发言;201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金山翠芽茶品牌价值升至7.38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的4.43亿元增加66.6%,连续3年获得提升。

4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金山翠芽存在问题

4.1 产品原料短缺与市场需求不平衡

金山翠芽茶属于高档消费品,目前主要销往省内以及华东、东北主要省市,并且需求量呈逐年递增态势,而产品原料基地仅366.7hm2,年产量24000kg,远远小于市场需求,供需严重失衡,不仅不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且在利益驱动下,出现仿制的劣质“金山翠芽”茶,使得本地生产比较效益逐步下降,市场声誉也严重受损。

4.2 品牌保护意识未达成共识

金山翠芽茶是镇江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逐年提升,知名度不断提高,但品牌保护未形成合力,由于供需矛盾大,对市场上的假冒“金山翠芽”茶监管缺失;商家和少数生产企业以短期利益为重,对公用品牌保护则事不关已,各自为战,包装不断变化,种类繁多,不利于金山翠芽茶叶品牌声誉。

4.3 技术不适应标准化生产需要

茶业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金山翠芽茶生产企业现有的各类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面积在3.3hm2以下的尤为突出,持有茶园管理工、制茶工、茶艺师、评茶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比重也很低;大多数生产企业一线职工中熟练采茶、制茶工严重缺乏,这不仅影响采茶、制茶质量的提高,也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随着茶叶生产规范化、标准化进程的加快,茶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科技文化知识需要加快更新。

4.4 体制与机制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金山翠芽茶主要生产企业多数老企业是由国有、集体茶场经过改制、承包经营而发展起来的,由于部分茶园承包期偏短、企业投入机制不完善,茶园、茶机、茶厂、品牌等资产产权不清,影响了茶企业的投入、改造与发展,制约了经营者投入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国营和集体茶场,由于改革不彻底、配套不到位、产权主体不明确、经营期偏短,企业负责人任命制等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不仅阻碍了茶园投入积极性,还造成了企业的干部职工产生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思想,给进一步扩大原料基地、茶园的更新改造、茶企业做大做强带来了体制与机制上的限制。

5 品牌建设及产业发展建议

5.1 扩大原料基地规模,提高原料利用率

优质充足的原料是保证茶叶市场供给的关键因素,原料的综合利用率是茶农增收有效途径之一。金山翠芽茶规模基地建设刻不容缓,当地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成方连片发展种植金山翠芽茶原料基地的企业、合作社和个人,把扩大金山翠芽茶原料基地规模、提高种植和加工水平列入到农业扶持政策中去,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重点支持,力争用3~5年时间,把金山翠芽茶原料基地扩大到666.7hm2以上;金山翠芽茶生产企业应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研制鲜叶原料1芽1叶、1芽2叶绿茶或红茶的加工工艺,以及利用夏、秋茶开发茶多酚、抹茶、茶饮料等茶食品、茶制品,为金山翠芽茶推出系列产品打下基础。

5.2 规范市场行为,努力保护区域品牌

规范市场行为是保护好区域茶叶品牌的重要环节,金山翠芽生产企业要有保护意识,特别是获准使用地理标志金山翠芽的企业,应带头使用和保护区域品牌,诚信经营,维护好地方经营市场秩序。监督监管制度要落到实处,金山翠芽管理部门应会同质监、工商等有关部门组织不定期的市场检查,引导和指导茶叶营销企业,规范市场秩序;金山翠芽茶要成为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抓手之一,必要时运用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力武器维护好区域品牌。

5.3 引进专业化人才,开展技能化培训

任何行业都不可缺少专业人才,茶业是一个系统行业,更是如此。应实施全市茶叶从业人员全员技能化定向培训计划,首先通过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从农业高等院校招聘一批茶叶相关专业大学生补充农技推广队伍,提高技术指导与为农服务水平;其次帮助茶叶专业合作社制订相关培训计划、确定培训重点、编印培训材料、聘请外地专家等;再次坚持政府扶持、多方培训的原则,根据农事和营销特点,专业化定向跟踪培训,培养职业农民。

5.4 创新灵活机制,做大做强区域品牌

灵活的管理机制,是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现有的种植基地和茶叶加工龙头的作用;其次要走联合之路,把分散茶农组织起来,推进区域范围内的专业合作联合经营,通过合作社、合作联社等方式,将分散农户手上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再次要充分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金山翠芽区域品牌优势,集中宣传、统一打造,引导消费者、约束生产经营者,体现公共性、公益性,分级销售、优质优价,努力提高品牌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做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

5.5 注重茶文化建设,做到可持续发展

镇江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文化积淀。金山翠芽茶在大力发展生产,做响品牌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弘扬地域茶文化,走文化和产业共同繁荣的茶文化产业之路。将品茶节、茶文化节、茶区旅游观光等活动以及茶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延长茶产业链,提升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充分挖掘金山翠芽茶的潜能,发挥金山翠芽茶的最大价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