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经济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研究报告

第1篇: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一、目前酒店存在问题

1、员工素质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缺乏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人才,造成管理上的漏洞,服务质量时有低下,服务意识时有淡薄,客人投诉时有发生。

2、营销力度还不够,营销意识欠缺,营销手段单一,固定的客户群体不大。

3、规章制度落实的不够坚决,有随意性和照顾面子的现象。未能真正做到奖勤罚懒,仍然存在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管理机制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管理费用和营业外费用仍然偏高,成本费用也还有压缩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成本核算,节支增效。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是领导层缺乏酒店经验,业务技术不够熟练,管理工作没跟上所造成的,在新的一年里要转变观念、加大力度,克服存在问题,使酒店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改善措施

1、全方位加大管理力度,按照星级酒店的标准,继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逐步建立起以“制度管人”和以“工资拉开档次”为主要内容的奖罚激励管理机制。

2、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对广大员工进行在岗训练。个别中层骨干还要有计划的外派培训学习。同时要举行岗位大练兵,每月每季进行考核考试,以竞赛活动树立岗位标兵,巩固业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3、准确定位,转变观念,加大营销力度。根据不同季节制定营销计划。注意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源。重新整合营销队伍,建立起以专业营销人员为主、动员全员进行营销的大营销网络。并建立起相应的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4、注意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认真抓好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防车辆事故的安全防犯工作;充分发挥酒店党团组织和工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1.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酒店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使酒店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发展必须有新思路,有市场、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健康的发展。我们注意把各方面主要精力引导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提高产品质量是兴店之道,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根本之策。我们通过采用国际标准,推广先进技术,加强认证认可工作,强化质量管理,使本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2.坚持把解决“客户不稳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开拓客户群问题,关系酒店未来国际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我们要坚持把加强全员销售、发展各楼经济、增加酒店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功夫。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3.坚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北京酒店市场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市场、加快发展壮大自己。面对严峻的北京经济环境,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变挑战为机遇,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4.坚持实施科教兴店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员工素质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酒店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未来,我们要始终把实施科教兴店战略作为极其重要的任务,主要从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凯瑞员工阅览室,及网吧。

第2篇: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一、关于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的研究

环境学的丰富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和替代性市场法。直接市场法是度量被评价的环境质量到环境标准之间的变动,然后直接运用货币价格这一变动的条件或结果进行测算,直接市场法是建立在有充分信息和明确现有的因果关系基础之上的,所以评估结果比较客观。[1]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一)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在被评环境质量低于环境标准要求时,假如无法治理环境污染,则只能用其它方式来恢复受到损害的环境,以便使环境质量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将环境质量恢复到标准状况所需要的费用就是恢复费用———重置成本,显然,此时环境价值为负值。

(二)防护费用法。当某种活动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时,人们可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用采取上述措施所需费用来评估环境价值的方法就是防护费用法。防护费用的负担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它可以采取由污染者购买和安装环保设备自行消除污染的方式;可以采取建立专门的污染物处理企业来集中处理污染物,而由污染者支付处理费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受害者自行购买相应设备,而由污染者给予相应补偿的方式。

(三)市场价值或生产率法。环境质量的变化对相应的商品市场产出水平有,因而可以用产出水平的变动导致的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来衡量环境价值。如果环境质量变动影响到的商品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条件下销售的,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该商品的市场价格。

P=P1Q1—P0Q0.(1)

其中:P为根据某种商品产出变动所测算的环境价值;P1为商品在被评估环境质量下的市场价格;P0为商品在标准环境质量下的市场价格;Q1为商品在被评估环境质量下的产出量;Q0为商品在标准环境质量下的产出量。如果选定的商品是在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条件下销售的,那么,就需要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甚至用影子价格来取代市场价格。

(四)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环境质量脱离环境质量标准对人类健康有着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劳动者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而给生产直接带来的损失或收益(可用前述市场价值法加以估算),而且还表现为医疗费开支的变化等,该方法就是专门评估反映在人身健康上的环境价值的方法。为避免重复,人力资本法只计算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导致的医疗费开支的变化,以及因为劳动者生病或死亡的提前或推迟而导致的个人收入变化,公式如下:

Cn=[P(Li-Loi)Ti+Yi(Li-Loi)+P(Li-Loi)Hi]M.(2)

其中,P为人力资本(取人均净产值),元/年人;M为污染覆盖区内的人口数,10万人;Ti为i种疾病患者耽误的劳动时间,年;Hi为i种疾病患者陪床人员平均误工时间,年;Yi为i种疾病患者平均医疗护理费,元/人;Li、Loi分别为评估区和符合环境标准区1种疾病发病率,人/10万人。事故伤亡造成的损失:Cd=PMRT.(3)

其中,P为人力资本,元/年人;M为劳动人数,万人;R为伤亡率,人/万人;T为平均预期寿命,年。由上可见,直接市场法不仅需要足够的实物量数量,而且需要足够的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数据。如果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带来的损失或收益中,相当部分根本没有相应的市场,因而也就没有市场价格;或者其现有市场只能充分地反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的结果,在此情况下,直接市场法的或者不可能,或者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外,直接市场法所使用的,是有关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而非消费相应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这就使得该方法不能反映在消费者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得到或失去的消费者剩余,因而也就不能充分衡量环境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只是部分地、间接地反映了人们对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的评价,用这类商品与劳务的价格来衡量环境价值的方法,称为间接市场法,即替代性市场法。替代性市场法使用的信息往往反映了多种因素产生的综合性后果,而环境因素只是其中之一,因而排除其它方面的因素对数据的干扰,就成为采用替代性市场法时不得不面对的主要困难。所以,替代性市场法的可信度要低于直接市场法。还有,替代性市场法所反映的同样只是有关的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而非消费者相应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因而同样不能充分衡量环境质量的价值。但是,替代性市场法能够利用直接市场法所无法利用的可靠的信息,衡量时所涉及的因果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该方法的优点所在。环境会计的计量确认是难点,如何确定特定环境的货币金额,各种计量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环境会计在计量特定环境价值时,应根据计量的、可获信息的充分性及可靠性和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具体方法,也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会计的对象能以货币和非货币计量,是环境会计的重要前提和假设,这说明了环境会计具有一般会计学科的共性;也有不同于传统会计学的非货币计量个性,环境会计便是这种共性和个性的综合体。

二、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基本框架设想

针对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和环境信息需要程度、现有的企业环境报告的缺陷以及财务报告体系的不足,笔者认为,建立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以下六个要素:

(一)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使用者与目标。[2]在近期内,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应首先考虑政府管理机构、投资者和机构等主要的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近期内企业环境报告的目标可以定义为:向政府管理机构、当前和潜在的投资、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对其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对于理智的投资、贷款以及其他决策有用的信息。对于那些充分了解企业经济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且愿意勤奋研究这些信息的人士,这些信息必须是全面和完整的。

(二)我国环境报告的主体。我国正处于主义市场建设的关键时期,股票市场经过近10年的已初具规模,并在资金筹集和资本优化配置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行业分布而言,我国上市公司涉及行业众多,其中又以类行业居多。在工业类行业中,环境敏感型行业不乏其数,如能源、化工、食品、制药、造纸、汽车制造、电器、、高等行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受环保政策的将日益显著,企业的环境风险将日渐增加。新的环境法规可能使企业产生潜在的环境负债,而企业一般倾向于低估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这说明,如果企业没有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从而不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近期内,上市公司应成为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主体。[3]

(三)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应反映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如果把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定位为政府管理机关、投资者和机构,那么,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应考虑这三类主要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有关企业环境报告内容代表了这些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笔者认为,在保留原有有关环境影响信息的前提下,我国企业环境应增加企业的基本概况与环境方针、环境信息、环境业绩与评价指标、环境审计报告等内容。

(四)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模式。[4]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环境报告模式呈报环境信息:一是补充报告模式。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财务报告不仅要反映企业的经济受托责任,还应反映企业的环境受托责任。补充报告模式指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报告内容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因此,补充报告模式可以起到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中环境披露不足的作用,使现行财务报告日益完善。补充报告模式的具体要求如下:在现有会计核算中增加与环境信息有关的会计科目,如,资产类增设“环境资产”科目,负债类增设“环境负债”科目,损益类增设“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等科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增设“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并在财务报表的附注部分披露相应环境会计科目的会计政策和明细说明。在现有财务报告的管理层讨论与部分增加有关企业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影响、环境业绩、环境风险预测等信息。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中增加环境会计报表,如环境成本与收益表、环境业绩表、环境效益表等。这些报表应采用连续期间编制,以反映一定的变动趋势。二是独立报告模式。独立报告模式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乐于采用的环境报告模式。这种报告模式要求企业对其承担的环境受托责任进行全面的报告。因此,这种报告模式可以弥补我国企业现行环境报告的缺陷,使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更加完善。独立环境报告模式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环境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再循环使用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包括环境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治理准备金、环境收入等)、环境业绩信息(环境治理与投资、奖励等)、环境审计报告。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具体准则空缺的情况下,企业应首先考虑采用独立环境报告模式报告环境信息,待将来我国制定和颁布环境会计具体准则后,再采用补充环境报告模式。

(五)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呈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机关在宏观环境管理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保留现行向政府环保部门报送环境报告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应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年度财务报告一并呈报。与此同时,我国应尽快建立一个全国性企业环境报告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环境报告,加大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透明度。在目前没有现成的会计准则规范环境会计和报告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由国家环保总局定期向证监会提供根据现行环境法规标准确定的重点污染企业名单,已判定的涉及民事案件的企业各单位和已判决的涉及刑事案件的企业名单。中国证监会将根据这些企业名单监督有关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对于没有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该类环境信息的公司,中国证监会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罚。

(六)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审计。我国现行的企业环境报告实际上是一种环境影响技术指标统计表,环境导致的财务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根据笔者的设想,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还应包括企业环境活动产生的财务影响和企业的环境业绩。这种新型的企业环境报告,无论采用补充报告模式还是独立报告模式,都应包含环境会计信息。企业环境报告服务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其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可靠性。企业环境报告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企业对环境信息的真实和客观的反映,还取决于这些信息的可验证性。企业环境报告质量的可验证性特征要求由独立的第三方对该报告进行审计。环境报告审计的作用在于提供公证:将环境审计报告包括在企业环境报告中有助于保证信息的质量,使环境利益关系人获得可靠的信息,有利于他们对于企业环境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了解和监督,有利于他们进行相关决策。

[]

[1]乐菲菲。关于环境会计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002,(2):42-44.

[2]许磊。绿色会计体系初探[J].财会月刊,2003,(3):65-66.

第3篇: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期财务报告准则》 经济后果 实证检验 

 

有关“经济后果”学说的思想最早产生于william•r•scott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该学说认为:尽管存在有效市场理论,但会计政策(这里的会计政策是广义的,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的选择还能影响公司的价值。首次正式提出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的概念是在stephen•a•zeff的《“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他将“经济后果”定义为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尽管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但会计政策的变更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各种契约成本,对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改变投资者的信念,影响公司股票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 

随后许多学者对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中的内容包括了会计政策变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检验会计政策变更宣告前后的非正常收益率与契约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等。但是对中期财务报告效果实证研究的并不多,我国由于报告公布的时间较短,也鲜有人进行研究。本文将在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广西区2007年沪、深两市的数据为例,对《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经济后果进行实证考察。 

 

“经济后果”相关研究综述 

 

ball & brown(1968)检验了年度盈利的公布是否反映了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他们考察了某个小样本下给定符号的未预期盈利宣布是否在整个年度里导致一个同样符号的非正常报酬率,得出了年度盈利在其公布月中仅向市场传递10%-15%的潜在信息的结论。该比例也可能高估,因为盈利公布的股票价格调整可以在实际盈利公布日之前发生。 

steven(1995)在《使用雇员股票认购权对财务报告中成本的影响》中运用123家公司11年的数据,验证对雇员股票认购权的会计处理能否构成盈余管理策略的一部分。通过截面及时间序列的综合分析,作者发现股票认购权与公司价值被低估的程度相关,而与公司对收益增长计量会计方法的运用相关,结论是现行的有关雇员认股权的财务会计准则影响某些企业的盈余管理实务。 

craig peterson.etc(1996)在《股票分割和大额股票股利分配的会计选择的经济后果》一文中提供了股票股利分配和股票分割对收益信号的有效测试。他们的研究与以前的研究不同,他们没有假定股票分割不会限制未来股票股利的分配并且假定股票股利仅受留存收益数量的限制。他们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可分配权益”的实际会计处理与适当的法律定义基础之上。研究发现,如果股利分配的会计选择减少了可分配的权益资本,则能对外传递更有积极意义的信息。 

 haw,qi和wu(1998)选择了375家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在1994年的195个观察值,分析不同会计准则下(我国内地会计准则与香港/国际会计准则)会计收益、股东权益及其调整值与b股、h股投资收益的相关性,发现遵循我国会计准则得出的会计盈余与b股、h股投资收益显著相关,与净资产倍率也显著相关,其关联度强过遵照香港/国际会计准则得出的会计盈余,说明我国内地会计准则下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并不差。 

王跃堂、孙铮、陈世敏(2001)对1998年出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以ab股公司为强制执行三大减值政策的研究样本,以a股公司为自愿执行三大减值政策的研究样本,分别考察了投资者对强制执行与自愿执行这两种不同管制方式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制度公告对市场有显著影响,自愿执行的管制方式被市场视为好消息;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有经济后果,它通过公司规模、监管政策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股价产生影响,但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无经济后果。 

 

研究设计 

 

我国的《中期财务报告准则》于2001年底颁布,2002年开始实施。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西2007年在深圳和上海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时点公布的财务报告前后区间的累计非正常报酬率的研究,发现中期财务报告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用。 

(一)非正常报酬率(ar)的衡量 

非正常报酬率(abnormal return)的衡量是研究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某只股票的非正常报酬率ar等于该股票的实际报酬率减去该股票的正常报酬率。在经验研究中,每只股票的实际报酬率是可以观察到的,但是如何确定它的正常报酬率呢?通常市场上有三种方法:即风险调整后的非正常报酬率、均值调整后的报酬率以及市场调整后的报酬率。最初的研究采用风险调整后的报酬率的比较多,到后来,人们开始采用了市场调整后的非正常报酬率,本论文的研究也使用市场调整后的非正常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arit=rit-rmt 

其中,rit是股票i在t时期的实际报酬率,rmt是t时期的市场组合的实际报酬率。 

(二)累计非正常报酬率(car)和平均累计非正常报酬率(aar) 

股票i从第0时刻到第t时刻的aar和car的计算公式是: 

笔者在这里采用了aar 作为模型的因变量。 

(三)研究时窗的选择 

事项研究中时窗长短的选择比较重要。一般来说,时窗过长将高估会计信息含量,时窗过短则会低估会计信息的含量;短时窗可以降低信息噪声的影响但同时会损失一部分信息含量,长时窗可以更多的捕获到会计信息的含量但同时会引入一些噪音。本文选用的时窗长度为w={-5,5}。 

(四)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取样范围是2007年广西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由于资料收集的限制,没有办法对全部的上市公司进行考察,只能一部分公司为代表进行研究。本文的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以及巨潮网。全部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都是用excel和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 

关于《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经济后果检验分析 

(一)aar值的分布特征 

在研究一个总体的特征时,关键的一步是确定总体的分布特征,只有明白了总体的分布特征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采取正确的检验方法。笔者采用游程检验,来确定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2007年aar值的分布特征,即分布是属于随机分布还是正态分布抑或其他分布(见表1、表2)。 

本文从以上对深圳市场和上海市场aar值进行游程检验的结果可看到,两个市场在四个季度内的值均成随机分布(其p值均大于0.05)。 

(二)aar的非参数检验 

由以上笔者对aar分布特征的考察,得出两个市场在四个季度内的aar值均成随机分布。所以,在下面的检验过程中,将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以考察季度(中期或年度)报告在前后的aar值的分布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如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就说明报告的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够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也更有力地说明《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颁布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在这里对研究时窗进行了处理,把原来的11天缩减为10天,并将其分为中期报告颁布前、后的两对。 

本文从上海市场四个季度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第一季度的显著性概率p=0.043<0.05,这说明第一季度报告在前和后造成了aar值显著性的差异,表明了《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第二、三、四季度的显著性概率p=0.5>0.05,这说明这三个季度的报告在前后的aar值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说明了在第二、三、四季度报告前,投资者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取得信息(见表3、表4、表5、表6)。 

同上海市场的分析,深圳市场第一季度的显著性概率p=0.138>0.05,可见,第一季度报告前后的aar 值的分布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深圳市场与上海市场相比,对《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反映不太敏感。此外,深圳市场第二、三、四季度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也表明第二、三、四季度报告在前,投资者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取得信息(见表7、表8、表9、表10)。 

 

结论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颁布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其制定符合投资者的利益。《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效果是不断减弱的,这一点我们从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2007年各个季度的p值比较可以看到,第一季度的p值均是最小的,它表明了《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在颁布的第一个季度里,产生了一个较大的非正常收益率。但在以后各个季度的p值却是不断增大,表明信息已经被市场所捕获。 

 

参考文献: 

1.王秋菲.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效果实证研究.沈阳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第4篇: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一、非公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年,**市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76.69亿元,个体工商业实现总产值23.61亿元。**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23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7%,比**年提高近1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32%。

(二)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年,**市私营企业达到7898户,比上年增长7.03%;注册资本108.37亿元,增长4.12%;雇工人数14.67万人,增长10.47%。个体工商户达到5.95万户,增长1.54%;注册资金16.89亿元,增长7.03%;从业人员15.32万人,增长3.58%。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年,第一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6.06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额的24.76%,较上年增加1.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20.42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额的37.54%,较上年增加2.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05.52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额的37.28%,较上年增加0.61个百分点。

(四)上缴税金不断增加。**年,**市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71056万元,比上年增长27.65%,增速高于GDP增速9.45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占**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16%,对**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

(五)吸纳能力明显增强。**年,**市非公经济从业人数达到108.69万人,比上年增加1.46万人,增长1.36%,其中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4.74万人,增加3.30万人,增长15.39%,占**市城镇从业人员的40.46%,比上年提高4.13个百分点。

二、非公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和原因

**市非公经济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差距较大。**市非公经济发展,纵向比,发展快、变化大,但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其他省会城市比,差距较大。在全国非公企业500强中,大部分是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没有1家。与其他省会城市比,**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较低。

(二)总量不足。**年**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37%,占比不足一半;同时非公经济资产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量不足,形不成产业规模,竞争力相对较弱。

(三)规模偏小。从目前情况看,**市非公企业不仅户数少,而且分散化、小型化、低层次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年私营企业7898户,户均注册资金137.21万元,户均从业人员19人,经济实力远不及国有、集体企业,小而分散的经营状况是**市非公经济发展的短腿。

(四)优势不显。**市非公经济发展,一直没有跳出"买卖赚钱"的框架,因此,在立足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三大优势的有利条件下,未能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链条紧密,精深加工的格局。**市7898户私营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38户,仅占总户数的3.01%;矿山采掘企业131户,仅占总户数的1.66%。面对"资源优势"而长期徘徊在“经济优势”门外,是**市非公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上述问题的存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相对落后,束缚非公经济发展。思想观念跟不上,没有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保守落后的思想在许多人脑海里根深蒂固,一些人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影响中解脱出来,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偏见,在客观上束缚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体制阻碍非公经济发展。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条块分制、各自为政,在管理体制转换过程中,管理、执法、服务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造成难办的事无人管,有利的事争着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公经济发展。

三是融资难困扰非公经济发展。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对资金有着旺盛的需求,但银行贷款门槛高,条件要求严,贷款担保机构缺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使非公经济发展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

四是环境不优影响非公经济发展。政策不配套,难落实。虽然职能部门各自都有一些优惠政策,但由于上下政策不配套、部门之间互相掣肘,使国家、省市扶持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是经营者整体素质不高制约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因素,还是来自非公经济本身,非公企业经营者本身素质不高,经营方式、管理理念相对滞后,法制意识不强、守法观念淡薄,严重制约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非公经济在**市国民经济中已形成的重要地位和非公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今后**市非公经济发展既要增加总量,又要提高质量,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加快发展。具体来讲,要全面做好“三个提升”,重点实现“五个突破”,着力优化“五个环境”。

(一)全面做好“三个提升”

1、提升非公经济的地位。非公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大区域经济的主要途径,要突出非公经济地位,把非公经济由补充地位提升到主体地位,从“后台”转到“前台”,从“生力军”转到“主力军”,摆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与农业、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同等对待,统一宏观调控,齐抓共管,开拓非公经济新局面。

2、提升非公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今后发展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做大一批,提高一批,新上一批,促进非公经济整体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一要扩大规模,增加总量。对确定的重点非公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因企制宜,逐一落实培育壮大的具体措施,逐步形成一批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引导和支持运行质量好,扩张能力强的企业尽快进入全省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加快其发展步伐。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企业,引导中小非公企业与支柱产业配套,与大企业、大集团协作,走“小而精”“小而特”的发展路子,形成以大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为依托的产业体系。二要扩大经营领域,拓展发展空间。要引导非公企业从现在以商贸流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延伸,发展社区、信息咨询、文化、教育、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向一、二产业的广阔领域延伸,充分利用**市资源优势,综合开发,兴办林场、养殖场、发展种养大户,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园区建设,引导非公企业向园区集中、向城镇集聚,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三要强化科学管理,提高运行质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动非公企业产权结构由单一化、个人化向多元化、社会化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由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向公司制、股份制转变;企业管理模式由传统家族式管理向法人治理结构过渡。加快管理创新,引导非公企业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内部运作,加强财务、营销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水平。

3、提升非公经济经营者整体素质。一要高度重视非公经济经营者队伍建设。把厂长经理的培训纳入**市教育培训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和帮助。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外出考察,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切实提高非公企业经营者整体素质。二要非公经济经营者要注重自身学习与提高。学习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现代营销管理知识,提升自身素质,赢得长远发展,成为懂经济、会管理、善协作、敢创业的现代企业家。三要引入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把思想境界由发财升化为创业;把产权体制由"人际合作"转变为资本合作;把管理方式由作坊式过渡为科学化。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树立创业精神,增强加快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四要树立法制理念和自觉守法依法经营意识。把学法、懂法、用法同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结合起来,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联系起来。切实做好学法、懂法、用法。

(二)重点实现“五个突破”

1、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有突破。对非公企业要清除各种偏见,在权益上给予保护,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充分释放非公经济的发展潜能。做到四个“就行”。即不管是公是私,能纳税就行;不管哪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管归谁所有,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不管规模大小,能创造财富就行。要清除非公企业和其他经济成份不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真正实行非公企业的国民待遇。做到“三个凡是”、“五个平等”: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都允许非公企业经营;凡是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领域都要支持非公企业大胆进入;凡是能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的项目都要向非公企业开放。登记申报平等,税费标准平等,金融贷款平等,市场准入平等,部门服务平等。为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持。

2、在发展思路上有突破。首先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式,对不符合实际、过时的思路要及时调整;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新战略,明确发展重点,提高发展水平;再次要进一步开拓创新发展思路,把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同调整经济结构结合,同转变发展方式结合,同招商引资结合,同推进城镇化进程结合。

3、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突破。完善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六个机制”。即建立非公经济发展的领导机制、人才教育引导机制、行业自我约束机制、企业社会化服务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企业党团工会建设机制,着力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4、在鼓励、支持、保护上有突破。发展非公经济,应着重在融资环境、创业扶持、市场准入、工商登记、技术创新、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切实保护好非公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

5、在解决发展资金上有突破。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金融单位、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资金主渠道作用,建立企业信誉制度和定向联系制度,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守信用的中小企业给予贷款支持。二要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要广泛设立融资中介机构,充分发挥非公办、工商联的联系政府与非公企业的中介桥梁作用。要积极引导非公企业注重资本运营,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三要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进一步启动和利用民间资金,积聚民间资本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三)着力优化“五个环境”

1、营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全面治理"三乱",规范各种收费行为。要用好用活有关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的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制订各项优惠政策,发挥政策活力,推动非公经济发展。

2、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推进政府管理向“服务型”转变,构建公开透明的“阳光型政府”和为民亲商的“服务型政府”,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主动为非公经济排扰解难,帮助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3、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及时清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保证社会安定。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和依法行政,保证司法公正,设立非公企业投诉中心,及时查处举报的各类案件,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规范有序的治理环境。

第5篇: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cimt200*暨北京机床研究所参观实习

(西南交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张其美19990780)

本着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认清专业发展方向,了解当前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现况的目的,我们机制班的全体同学在杜老师、龚老师、马老师的带领下于2003年4月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毕业实习。本次实习我们以参观学习的形式走访了北京机床研究所,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3),收获颇丰。

一、前言

机床是高效率的象征,是生产各类高科技产品的必备工具。自从机床诞生之日起,人类就不断地对它进行改进、革新,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当人类赋予机床以人性之后,现代机床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了。

——过去的机床是一个冷冰冰的家伙,当我们给它编制出一套g代码时,现代机床便有了一种可以和人类进行交流的语言。

——过去的机床是一个没有眼睛嘴巴的家伙,当我们给它安装上人机界面以后,现代机床便可以毫无障碍地与人类进行沟通。

——过去的机床是一个没有思想的家伙,当我们给它输入cam后,现代机床聪明得象一个机器人。

——过去的机床是一个危险的家伙,总是不时地侵害着人类的肢体,当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设计时,现代机床操作起来越来越方便,与人类越来越友好。

——过去的机床是一个破坏环境的家伙,当我们按照环保的观念要求它时,现代机床与环境变得越来越和谐了。

——过去的机床是一个孤僻冷漠、不愿与周围交往的家伙,当我们把它与其他系统联系起来,甚至连到互联网上之后,现代机床便象是一台灵活的pc机了。

二、cimt2003概述

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并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国际机床展,是得到国际机械制造业界认同的世界四大机床名展之一。第八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3)于4月16-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开。这是在我国入世后境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专业展览会。展览会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给本届展览会带来了无限商机。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纺织、机械、冶金等产业投资高速增长,民间投资增多,外商也看好我国,成为他们投资的热选地。市场资金充足,各类项目较多,对装备产生很大需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使机床工具工业市场保持快速持续增长,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量2001年47亿美元,2002年增长到55亿美元以上,首次成为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和全球第一机床进口大国。预计到2005年中国机床消费将超过70亿美元,机床进口将超过35亿美元以上。

本届展览会参展商之多,具有明显的国际权威性。有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韩国、中国内地和台湾省26个主要机床制造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参展商大1200余家,创本展览会的新记录。其中海外参展商500余家,占42%以上。全世界所有知名机床制造厂几乎都汇集到北京。代表性的厂家有德国德马吉公司、西门子公司,美国哈挺公司、辛辛那提公司、格里森公司、哈斯公司,瑞士阿奇夏米尔公司、莱斯豪威尔公司、迪克西公司,日本马扎克株式会社、森精机制造所、大隈株式会社、发那科公司,韩国大宇公司,西班牙达诺巴特公司,意大利萨尔瓦尼公司,瑞典山德维克公司等。中国的机床工具制造厂商也都披挂上阵。其中代表性厂家有北京、沈阳、上海、大连、陕西、重庆机床集团,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量具刀具厂,台湾省台中精机等。瑞士驻华大使在给本次展会的贺信中说,自第一次举办展会以来,瑞士机床制造商一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诚,本次展览会云集了本国各地最具影响力的机床制造厂,此展必将不负众望。本届展览会,世界各国机床采购商,国内机械、军工、铁路等重要工业部门,汽车、航空等重大集团,京、沪、沈、渝等主要城市都组织经贸团和参观团赴会,机床业界的广大企业和进出口公司,以及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也前去观摩,反映了cimt对高质量观众和有实力的经贸团组有愈来愈大的吸引力。

三、cimt2003展品简介

cimt2003是当代最新转备的盛大聚会。1000余台精品、新品荟萃,展品水平是历届最高的。突出展示了当代制造技术发展的新水平。展品反映了向“高速、复合、精密、智能、环保”发展的总趋势,成为当代机床制造技术与装备水平的缩影。

本届展览会展览总面积72000㎡,又一次撑破国展“肚皮”。不仅规模空前,而且展品水平也超过了以往各届。五轴联动的加工中心有39台(境内18台,境外21台),高速、高精、复合加工机床成批展出,新技术应用增多。其中有一批是首次展出的新品和精品。例如,北京机电研究院(展位号3-003)的第一台直线电机驱动高速加工中心,主轴转速15000r/min,快速移动60m/min;大连机床集团公司(展位号8b-202)的dhsc500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18000r/min,快速移动60m/min;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bw60hs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12000r/min,快速移动60m/min;宁江机床集团股份公司(展位号8b-303)nj-5hmc40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40000r/min,快速移动60m/min;北京机床研究所(8b-401)的μ1000/3v、μ1000/5v高精度立式加工中心和ckg300亚超精数控车和gw745l直线电机驱动的数控电火花成形机都是首次展出。

国内机床厂首次成批展出五轴联动和复合加工机床。如江苏多棱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号8b-201)展出xh716/5x-sm五轴联动加工中心,cxh7525车铣复合加工中心,xh2725/5x-10龙门移动五轴加工中心;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号3-002)展出ssckz80-5/2000五轴车铣中心,ssckz40-5和cx6154车铣中心;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号8b-203)展出xk716-5x五轴联动床身铣床等。

国外许多知名机床厂家也展出了许多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有些是首次在中国展出。例如:德国dmg公司(展位号1a-101)的dml60hsc高速激光铣,dms35超声振动高速加工中心,加工时以20000s-1的频率连续敲击工件,dmc64v立式加工中心,dmu80fd五轴车铣加工中心,dmc60s棒料6面加工中心;德国emag公司(展位号1b-801)vg110ds立式倒置车磨中心,vl3倒置立车,vsc250duo双立轴倒置立车;斯来福临公司(展位号1b-605)的schaudtmikrosabwf硬车及磨床;德国grob公司(展位号1b-903)bz500l型卧式加工中心;德国spinner公司(展位号10-120)的车削中心tc65mc、tc32mc、rv-6sp精密加工中心,ts66l-smc1双主轴车削中心;日本山崎马扎克(展位号8b-003)的inte?鄄grex200ⅲst复合车削中心,瑞士starragheckert(展位号4-010)的hx151五轴联动叶片专用铣床;mikron公司(展位号4-040)的ucp800duro五轴联动加工中心,hsm400高速加工中心;瑞士willemin公司(展位号4-011)的w408b型五轴棒料加工中心;意大利fidia公司(展位号5-023)的k197型五轴高速铣床;chiron/华嘉公司(展位号4-003)的fz-15ks五轴立式加工中心;dixi/华嘉(展位号4-003)的dhp80卧式加工中心;台湾欧马公司(展位号8a-103)的mg-1020-5ax型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意大利imt公司(展位号5-39)的w24t4双刀塔轮廓立车;美国cincinnat公司(展位号2-306)的ftv850-1800主轴移动型立式加工中心;moore公司(展位号2-301)的500-cpw五轴坐标磨床;德国kapp公司(展位号1b-702)的niles成型磨床;瑞士schneeberger(展位号4-064)的corvus五轴联动刀具磨床;美国gleason公司(展位号2-202)的phoenix275g伞齿轮磨齿机;德国vollmer公司(展位号1b-701)的qwd760金刚石刀具线蚀机;英国addson公司(展位号2-101)addatag+管材测量机;印度precisionautomationrobotics公司(展位号7-304)gl-30机器人;瑞士agie-chamilles公司(展位号4-040)robofil240cc高精密数控慢走线切割机;日本sodick公司(展位号6-201)的mc430l直线驱动加工中心;日本okuma公司(展位号8a-010)lu300数控车削中心;西班牙danobat公司(展位号6-202)的tv-400/w4立式双工位轮毂车床;韩国doosan(展位号7-203)的v420t数控双主轴立车。

四、cimt2003反映的问题

我们知道数控机床已成为我国市场需求的主流产品,需求量逐年递增。近几年来,机床生产产值的数控化率每年都以2—3个百分点上升,2002年机床生产产值的数控化率已超过30%。

从cimt2003参展的产品来看,我国数控机床近几年在产业化和产品开发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在高速化、多轴化、复合化、精密化等方面进步很大,书控机床产品逐步取得用户信任,满意度在逐年提高。但是,在机床高速化上,国外直线电动机驱动技术已实用化、普及化,而我国仅开发出展品,技术差距明显。在复合加工机床方面,车铣复合、铣车复合多工种复合近几年国外发展迅速,我国近年通过引进技术、自行开发虽有产品,但主要还是依靠进口。

国产数控车床基本上能满足市场需要,立足于国内。高性能车削中心,近几年通过合资合作和引进技术,部分产品也能适应市场需要,但是进口量还是很大,特别是带y轴、c轴的车削中心、双主轴车削中心和高精度车削中心。

国产加工中心中,立式加工中心的技术比较成熟,性能水平已与国际相当,生产厂商较多,有的生产厂商已具有一定批量,已取得国内用户认可。而且,在性能价格比上要具有一定优势,可以满足市场需要,当前的关键是提高质量和可靠性,加强售前售后服务。卧式加工中心在精度和性能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外产品都装有温度补偿功能,保持加工精度的稳定性,而我国生产的机床都没有该项技术。国外产品都能按vdi3441标准或国际标准制造和验收,而国产产品大多数没有执行国际标准。五轴加工中心,虽然这几年各企业都开发出各种新产品,但是,大多数产品还没有经过生产考验,取得用户认可,只停留在样品阶段,今后的关键在于商品化。

五、我的看法

今后机床行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首先要加快企业体制机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其次是企业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开发资金在销售额中的比例,广泛吸引国内外先进人才,加强数控机床新品开发。建议国家建立新产品开发基金,补助企业从样品到商品中所需的费用,鼓励企业免费将新品给用户使用、考核,缩短新品到商品的过程。第三是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前售后服务,缩短交货期。第四是要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也就是所说的plm(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实施从营销、开发到制造整个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平行工程。最后是企业加快合作合资的步伐,引进资金、引进先进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第6篇: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LTE 高话务量 系统优化 硬件保障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7.08.002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7)08-0010-07

引用格式:答嘉曦. LTE高话务量场景的优化策略及保障方案研究[J]. 移动通信, 2017,41(8): 10-16.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Guarantee Scheme in the Scenario ofHigh Traffic Load for LTE

DA Jiaxi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guarantee capability in the scenario of high traffic load for LTE, the main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guarantee scheme on coverage, interference and capacity were investigated. Eepecially, system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hardware guarantee scheme were elaborated. According to the guarantee implementation case in the scenario of high traffic loa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effects from multiple aspacts were presented to guide the optimization and guarantee in the scenario of high traffic load.

[Key words]LTE high traffic load system optimization hardware guarantee

1 引言

随着LTE网络建设的规模推进,4G用户渗透率不断提高,数据业务迅猛发展,在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节假日集会等大量用户密集接入的场景下,都可能出现既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无法承担的突发超大话务负荷,从而导致网络质量及用户感知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网络设备瘫痪的极端情况。为有效应对类似场景的高话务量冲击,宜根据高话务量场景的具体特征,采取先评估后实施的方式,在完成覆盖、干扰、容量等各方面评估之后,实施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法及保障措施,以确保高话务量场景下业务畅通及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

2 高话务量冲击下的应对及保障策略

各类高话务场景的共同点主要包括:高话务集中在某个区域或某个时段;高话务时通常伴随着高拥塞。其差异点主要如下:

(1)高话务出现的时间不同,如车站高话务出现在节假日、会展中心高话务出现在展览时;

(2)高话务出现的区域不同,如车站高话务出现在候车楼、体育馆高话务出现在观众席;

(3)表现出的问题不同,如实际资源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网络指标及用户感知影响程度不一等。

因此,对于高话务场景冲击下的网络质量及研究场景的保障措施和方案,需要遵循先u估后实施的策略,并根据场景的异同点选取该类场景最具针对性的系统优化策略或硬件保障方案。

LTE高话务场景的优化策略及保障方案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多维度的评估结果,确定并开展覆盖、干扰、容量方面的优化,以确保场地所在区域网络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在现场保障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时的故障告警、网络性能告警、设备负荷告警等信息,及时开展相应的故障问题处理和应急网络调整,确保网络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性能指标)稳定、用户体验良好、业务功能顺畅,并在完成保障工作后及时做好评估总结。

3 覆盖、干扰及容量的评估方法、优化

策略和保障措施

3.1 覆盖评估及优化

覆盖评估需要对所需保障的高话务量区域(如道路、室内等)进行拉网测试,识别弱覆盖区域、过覆盖区域,通过增加基站、增加延伸覆盖系统(如无源/有源器件、小微设备等)和RF(Radio Frequency,射频)优化(天线工参、网络参数)来提升覆盖、降低干扰,并通过网络及设备调整达到以下要求:

(1)主覆盖小区信号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105 dBm;

(2)邻区的电平和主小区电平差大于-6 dB,且满足以上条件的邻区数目不大于1;

(3)覆盖边缘RSRP为-105~-95 dBm。

同时,通过系统仿真手段输出的场地覆盖仿真结果也是覆盖评估的一个重要参考信息。

3.2 干扰评估及优化

干扰检测方法如下:

(1)用KPI观察保障区域相关小区长期噪声曲线,分析干扰小区随时间变化关系,将干扰长期曲线与传统话务忙闲时比对,判断是否常规通信系统形成的干扰;

(2)使用网管工具提取每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的噪声,分析噪声频谱特征;

(3)提取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运行日志作仿真分析,估计干扰来源;

(4)分析噪声曲线,与RRU日志对比系统外干扰噪声特征库,判断干扰来源。

为有效控制用户增长后系统内干扰的增加,需要从频率、站型、天线、仿真、测试、参数优化等维度做好工作。具体如下:

(1)多频覆盖

通过合理规划小站、宏站等多种站型,充分利用各个频段(D、E、F)资源,以减少同频干扰。

(2)多形态站点覆盖

除了传统的宏基站、分布式基站以外,还可以利用小微设备作为主要容量吸收层。

(3)避免多制式干扰

针对TD-LTE系统与GSM900、GSM1800、WCDMA、TD-SCDMA、WLAN等系统之间的隔离度要求以及干扰源类型特征,做好清频,以避免其他制式产生的外部干扰。

(4)窄波赋形天线

为保障密集区域站点覆盖效果,控制覆盖范围,有效降低对相邻区域的干扰,要求天线方向角相对较小,使得覆盖密集区域的小区数量相对增加,从而承载更大的业务量,通常可采用窄波赋形天线予以解决。

(5)网络参数优化

网络参数优化包括关闭预调度、降低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0值、降低消息2功率偏置、开启相关功控算法等措施。

3.3 容量评估及优化

根场景所在地的用户数、移动用户市场份额数、LTE业务渗透率、历史用户规模、渗透率等数据,计算给出区域整体以及各小区下可能用户数,进而得到容量需求。在实际情况下,由于站型、覆盖、均衡、用户位置导致局部拥塞,部分小区没有用户,所以还需要依据具体场景的用户分布、场景区域特点等来分析。

如有历史话务可以参考,则可以根据历史各个小区的用户数变化情况计算出增长各个小区的因子,结合最近一次各个小区的话务,计算出本次活动相应场景中的各个小区用户数情况。

系统优化策略主要包括负荷均衡、接入控制、信令拥塞控制以及异系统话务迁移等方式。具体如下:

(1)负荷均衡

对于同一场景中不同区域业务量不均匀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重选和切换参数,使终端在空闲态优先驻留在相对空闲的小区并在空闲小区产生业务,在连接态使业务量大的小区内的UE切换到业务量小的小区,从而达到不同小区间负荷均衡的作用。

负荷均衡的方法按照网络结构的不同分为单层网参数优化和双层网参数优化,其中双层网相对单层网主要是增加了对切换优先级、A4和A5事件门限的设置,以实现在双层网之间的负荷分担。

(2)接入控制

当系统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持续接入新承载会导致无法保证用户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此时需要采用接纳控制算法控制是否允许新承载建立。

接纳控制算法根据允许的连接用户数和系统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占用率门限控制用户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及E-RAB(Evolved Radio Access Bearer,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当新用户接入若超过系统的许可用户数或系统当前PRB占用率加上新增承载需要占用的PRB之和超过配置门限,则拒绝用户的接入请求,并配置Waittime(时延)让终端延迟接入,以保证在网用户感知。

(3)信令拥塞控制

当多用户并发接入时会导致系统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占用率偏高而产生拥塞,若后续新用户持续接入,则会导致系统CPU持续增长并最终造成异常。拥塞控制算法通过监测单位时间内接入用户数,当用户超过一定门限后,系统会拒绝后续新用户的接入请求,并配置Waittime(时延)让终端延迟接入,以保证系统工作在一个正常状态。

(4)异系统话务迁移

在一些特殊场所如LTE覆盖边界区域,可以通过2G/3G/4G互操作参数的调整,使得LTE用户尽早搬迁至异系统,从而降低相关LTE小区话务负荷。互操作参数优化建议如表3所示。

在通过系统优化策略无法实现保障目标的情况下,需要考虑通过对硬件设备的扩容、改造、新增等措施进行保障,包括双层网组网、小区分裂和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硬件板卡扩容等。具体如下:

(1)双层网组网

通常采用以F频段为覆盖层(兼顾容量)、D频段为容量层的网络架构(即D+F双层组网),可以解决高话务量场景下的容量需求,从而提升用户对于数据业务的高要求。常见的还有D+E双层、D+D+E三层等多种组网模式。

(2)小区分裂

小区分裂技术是在2G/3G时代比较成熟、常用的扩容方案,亦可直接用于LTE网络。当单小区用户超过上限值而其他方法不适用或者双层网已建设但仍不能满足容量需求时,可使用小区分裂技术。需注意分裂后避免小区的重叠覆盖,通过实际测试和设置合理的切换带以保证业务连续性及用户感知。

(3)硬件板卡扩容

硬件板卡(如基带板)的扩容需根据不同类型板卡的功能、承载能力以及所支持的载波个数和其他参数指标来进行规划。如扩容后的总体载波数量超过了基带板的承载能力或者其他参数指标,则需要对包括基带板、电源板、机框、机架等其他单板进行扩容,从而确保基站整体承载能力满足容量保障需求。

4 保障案例

4.1 保障场景

以某大型体育场馆为例,周围商业、住宅等高楼非常密集,无线环境复杂,场馆内无线信号干扰极强。在承办某次年度洲际足球比赛决赛时,体育场内观众人数预计将达到45 000人以上,容量瓶颈大。因此,制定保障目标为:确保赛事期间的相关时段,场内所有用户能够正常接入网络,网络指标正常且用户感知良好。

4.2 覆盖及干扰评估

考虑覆盖需要以及后续优化维护的便利性,选择双极化定向天线对场馆进行覆盖。为保证良好的覆盖性能,降低干扰,保证覆盖区域为矩形覆盖,选择水平波瓣和垂直波瓣基本一致的天线,从而更好地抑制天线旁瓣,同时双流系统需要达到双路效果则要求两个天线必须覆盖同一区域,而两个单通道天线在施工时一般无法保障方位角和俯仰角完全一致,因此使用双通道天线予以避免。

由于场馆外周边区域多为室外宏站,因此场馆内覆盖选用D+E双层组网覆盖模式,以降低周边F频段宏小区对场馆内的干扰。

所需的最少小区数量公式如下:

小区数量=观众人数×(1+冗余系数)×移动用户占有率×LTE用户渗透率×激活用户比例/单小区最大激活用户数 (1)

按照表5测算数据以及公式(1),可计算得到最少小区数量为60个。

(1)硬件保障方案

根据上述测算结果,并考虑场馆内部的建筑特点、用户分布及覆盖、容量、干扰需要,决定硬件设备方面采用D+E双层及D+D+E三层组网方式进行覆盖。同时,双层组网模式还能够互为备份,增加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健壮性,避免了由于某台设备故障退服而导致该区域出现覆盖空洞的情况。

具体覆盖方案如下:

场馆内划分为26个区域,共计64个小区来进行覆盖和话务吸收,D频段与E频段共用的高性能赋形天线确保覆盖范围的信号强度,并降低干扰水平;

根据场馆内座位及观众人员分布预估,对其中的1~3、7~10、14~16、20~23区域采用D+E双层组网,而对其余区域采用D+D+E三层组网,以最大程度保证场馆内的容量需求;

该方案还考虑到了随着4G终端渗透率上升,在BBU及RRU硬件容量上仍有一定冗余,后续可通过增加载波License的方式实现扩容,避免现场的工程整改,减少物业纠纷及工程难度。

体育场馆内双层/三层组网结构如图2所示。

(2)系统优化策略

对重选、切换以及负荷均衡等参数也进行了相应优化。

通过覆盖参数优化,在保障期间减少了切换次数,控制了兵乓切换,从而提升用户感知;通过负荷均衡参数优化,及时降低了高负荷的小区用户数,让相关同覆盖各小区用户分布更加均衡。

4.4 现场实时监控手段

采用的主要监控手段如下:

(1)按区域分析:分析场馆内外的话务变化趋势;

(2)按小区分析:分析相关小区业务是否存在异常;

(3)设备告警/设备单板性能分析:分析无线网元单板是否存在异常;

(4)RSSI分析:RSSI异常分析,判读是否属于外界干扰、参数设置错误、设备故障和终端问题等;

(5)参数分析:关键参数是否存在异常;

(6)用户感知分析:分析小区下有哪些用户异常,是否只是个体问题。

4.5 保障成效

在保障期间(当日16:00~24:00),无线接通率、无线掉线率、切换成功率等总体指标均保持良好,设备利用率未达上限,运行平稳。具体如下:

(1)无线接通率平均为99.35%,其中接通率最低的时间段为22:00~22:15,此时接通率为98.75%,这主要是由于比赛结束后现场观众抢发消息推送朋友圈庆祝夺冠而导致小区负荷攀高,接通率略有下降;

(2)无线掉线率平均为0.10%;

(3)切换成功率平均为99.22%;

(4)主控板单板处理能力强且性能稳定,大话务下CPU利用率峰值最高为34%,大部分站点CPU处于28%左右,而主控板处理能力强且有较多富余,整体运行平稳,未出现吊死、复位等情况。

5 结束语

本文从高话务量的场景分类及特征出发,通过具体案例开展及成效分析表明,经过覆盖评估、干扰评估、容量评估和设备检查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系统优化以及硬件保障措施,可有效保障密集接入高话务场景下的网络质量及用户感知,并降低移动通讯网络瘫痪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王映民,孙韶辉,等. TD-LTE-Advanced移动通信系统设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 沈嘉,索士强,全海洋,等. 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3] 王镭. 移动通信大话务场景下多网协同保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4] 吴东晟. 奥运移动通讯网络保障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09.

[5] 李宝华. TD-SCDMA大话务场景网络质量提升及保障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6): 45-48.

[6] 王练,汪血焰. 极端话务下无线资源配置的抗冲击能力分析[J]. 通信技术, 2009(5): 246-248.

[7] 王晓龙,杨孝最. 3G网络应对大话务量冲击策略[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3(2): 53-57.

[8] 于俊朋,尚士泽. 基于图像区域分割的SARD像去噪算法[J]. 现代雷达, 2016,38(9): 37-40.

第7篇: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第8篇: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应急行动任务 通信保障 预案 系统建设

一、针对任务特点,明确应急行动任务对通信保障的具体要求

由于不同应急行动任务具有不同的特点,在遂行应急行动任务时,对通信保障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明确遂行应急行动任务对通信保障的具体要求。

(一)准备期短、突发性强,要求通信保障必须具备灵敏高效的快速反应能力

未来遂行的应急行动任务,大多具有事发突然,跨多个地区,远离属地,环境条件恶劣,面临的危验性大等特点,部队在受领任务后,由于战斗任务紧急,行动时效要求高,通信保障由平时的“静态”通信立即转入战时的“动态”通信,做到一声令下即能“拉得动,联得上,通得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发现场。

(二)环境复杂、破坏严重,要求通信保障必须具抗毁抗扰能力

从处置“5.12”抗震救灾、“3.14”骚乱和新疆“7.5” 事件等情况看,在遂行应急行动任务通信保障中,用频装备多,电磁波环境复杂,既设的通信装备设施损坏严重,很多都难以利用。因此,要求通信保障必须具备抗毁抗扰能力,确保通信系统和指挥中的畅通,保障通信指挥的不间断。通信系统应从提高网络的整体抗毁能力出发,采取栅格状的结构,综合使用多种有线、无线通信手段和多种通信手段结合综合组网。充分发挥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建立稳定可靠的指挥通信链路,实现战场数据和图像信息的实时传输,确保各级首长对部队实施不间断地指挥控制。

(三)多方参战、协同性强,要求通信保障必须具备警地一体的协同能力

由于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涉及面广,既有警民的协同,又有各地区的协同,参战力量多元、指挥方式多样、协同关系复杂,特别是各参战力量所使用的通信手段不同、装备各异,要求武警部队在组织好本系统通信保障的同时,还要主动搞好协同行动的通信保障。为此,在平时的备战环节上,武警部队应主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密切协同,加强与地方移动、电信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友邻单位的密切配合,明确装备互通规则,完善技术连接方案,形成合力,构建警民一体化的综合通信保障平台,提高整体协同保障能力。

二、结合实际,完善遂行应急行动任务通信保障的各种方预案

(一)完善日常战备通信保障应急方案

日常战备通信保障应急方案是部队日常战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部队遂行多样化应急行动通信保障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结合部队实际与多样化应急行动的具体要求,完善日常战备通信保障应急方案,做到预有准备,平时,要加强对敏感地区通信资源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并注意通过部队自建、警民合建等方式,不断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和行动预案,及时以便及早做好人员、装备、器材和物资准备,为遂行应急行动通信保障任务创造有利条件。制定和完善警民共同保障方案,明确共同保障的基本原则,规定通信设施、装备器材和资源统一调度、分配使用的方法,提高警民结合共同保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制定应急行动任务处置通信保障方案

通常部队在遂行多样化应急行动任务,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要确保多样化应急行动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从最困难的情况出发,考虑各种复杂局面,尤其是一些容易出现的突发事件,根据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处置通信保障方案和不同任务转换时通信保障方案,满足不同通信保障需求。同时,注重加强各种通信保障方案的论证、完善与配套,并在平时注重调查研究和举行针对性的演练性演习,做好各种方案的论证验证工作,并按照“一事多案、一案多变”的要求,在实践中反复检验,不断修改完善,努力缩小理论与实际间的差距,以适应隶属关系转换、环境变迁及指挥关系多变等复杂情况的需要。

三、围绕需求,不断加强遂行应急行动任务通信保障手段建设

(一)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通信基础设施是军事信息的载体和平台,是部队遂行多样化应急任务通信保障的重要基础。目前,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还不完备,能力还显不足,离完成多样化应急行动任务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围绕提高基础设施的抗毁性,抗扰性,抓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通信装备建设。发展大容量、宽带、安全保密性高的数字化通信装备,形成智能化、自动化、综合化的基地通信系统,保障军事信息多种传输手段一体化。注重立足现有装备,积极利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将发展新装备与注重改造旧装备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开发利用现有的通信资源。通过提升旧装备的技术性能、采用接口适配装置等方法,提高其通用化、标准化程度,实现新老通信装备的兼容互通和性能匹配,从而达成新老装备的逐步过渡与梯次更新。

二是加强通信网络建设。依托国家通信骨干网,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以警民合建共用等手段,积极开拓基地通信网络寓军于民、平战一致的发展路子。建成能覆盖整个所辖地域的多迂回路由、可缩放、分布式的网状拓扑结构,增强通信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抗毁能力。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虚拟专用网技术的完善,实现通信传输网由物理网络向逻辑网络的突破,最大限度利用各方面的通信资源,逐步完善基地通信网络。

(二)加强机动通信手段建设

坚持以无线电通信为主,大力发展移动卫星通信和移动微波通信,提高机动通信能力。研制和选用一批适合武警特色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高精装备,并在保证与现有装备兼容、并网使用的前提下,力求向小型、便携、易于开通、便于操作的方向发展,提高机动通信的灵活性:建立实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集群或窝蜂移动电话,军用CDMA手机等手段,提供电话、数据、传真、视频等业务,达成移动用户之间、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顺畅通信;建立有效的卫星通信指挥系统。充分发挥部队自建卫星通信网的优势,用枢纽型卫星车、卫星地面站,实时向各级基指传输可靠的动中图像。

(三)加强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军队、国家、地区和民间的通信网络,将其有机地连为一体,最终形成一个集无线电台、通信与侦察卫星、蜂窝式电话通信网、光缆以及网络交换技术等于一体的融指挥、协同、后方、报知通信功能于一身的数字化综合通信网络,平时注重做好通信网络和信道的潜力储备,战时稍加改造,即可支援或替补联合作战所需通信网络,实现联合作战力量和作战空间通信的一体化保障。将通信与指控系统,预警侦察系统,融合一体。

一是加强综合通信平台建设。以固定通信网为依托,以既设警用和民用光纤传送网为主体,综合运用无线电短波、卫星、微波、散射等手段,按“就近入网、按需接入”的原则接入武警综合通信网,实现综合通信网系的互连互通。

二县加强综合通信平台建设。以骨干信息数据库为支撑,将侦察、监视、情报、测绘、气象等作战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各分系统采取协议转换、标准接入的方法,实现多信息、多业务的综合传输与交换,使用户实现适配接入、多点接入、无缝链接、资源共享。

三是加强综合指挥控制平台建设。以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为依托,综合情况报知系统、情报侦察系统、传感器系统、电子战系统、网络战系统、武器平台操控系统等,实现指挥员对战场力量的全方位布控。■

第9篇: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环境绩效信息;独立环境报告;选择性披露;可比性

中图分类号 F275.省略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5月10日,从全球范围看,有5312家企业了共计21186份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则有250余家企业了450份相关报告。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大多是以企业年报中的环境信息为基础进行,对企业独立环境报告的研究较少。国外只有Morhardt等 [7] 依据GRI 2000和ISO14031等指南对世界500强中规模居前的40家企业的环境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了评价,国内则只有钟朝宏等 [8]对钢铁企业首份环境报告进行了评析,张振华等 [9]对中国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和差距进行了比较,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着重从是否有利于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的独立环境报告进行分析。本文其他部分将在分析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石油2007年及2008年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报告部分,分析其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状况,并通过与日本石油公司的对比,提出完善我国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环境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并有效推动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

1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

企业环境绩效是近年来企业绩效评价的一个热点问题。ISO 14001标准认为环境绩效是用来准确计量和评价组织环境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是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成效 [10]。许家林、孟凡利 [11]认为,环境绩效是对企业在涉及环境问题方面的财务业绩和环境质量业绩的统称。国内外很多团体及学者对如何构建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及环境报告应该披露哪些数据指标进行了研究。以下是几个国际组织所提出的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估体系的具体内容: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展的ISO 14031标准。该标准考虑到组织的地域、环境和技术条件等不同,没有设立具体的环境绩效指标,而是提供了一个“环境绩效指标库” [4],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选择,该指标体系包括组织内部环境绩效评估指标和组织周边的环境状态指标,组织内部环境绩效评估指标包括管理绩效指标和操作绩效指标。

(2)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简称WBCSD)提出的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环境绩效评估标准。该标准将生态效益指标分为产品和服务价值、产品和服务的生成对环境的影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三类指标,该生态效益指标可用以下通式表示:

生态效益=产品与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

即生态效益指标是相对效益指标,表示每单位耗原材料/水/能源的产出价值(产量/营业额/增加值等),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3)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环境绩效指标。GRI2006年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3版) [12],其中环境绩效指标主要涉及原材料、能源、水、生物多样性、“三废”排放、产品和服务、法规遵守、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总投入等9个方面,涉及指标30项,其中核心指标17项,补充指标13项。

(4)世界资源研究中心(WRI)的体系。该体系包括原料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及非产品产出四项环境绩效指标。

综合上述国际组织的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虽然具体指标存在差别,但体现出环境绩效的核心就是运用最少的原材料和能源等的投入,生产出最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并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学者也大多借鉴了上述国际组织的思想构建了指标体系,如主要借鉴了WRI、WBCSD、GRI等国际组织的做法,设置了包括原料(再生原料使用率、可再使用包装物

比重、生物原料使用率)、水资源(水消耗产出率、水资源利用率)、排放物(单位产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等)、环保供应商、产品或服务(产品平均寿命与标准寿命之比、延长生产者责任制度履行情况、环保产品销售比重)、环保计划与政策(是否通过ISO14000系列认证、生态保护的计划和政策、生态保护计划目标实现率、环保投资比重)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林万祥、肖序等 [13]等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采购、生产和运输、使用和处理)设计相关环保效果指标,还从实际效益和推测效益两个方面设计了环保活动所衍生的经济效益指标。下面将以中石油为例,分析我国独立环境报告能否提供环境绩效评价信息。

2 中石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中石油于2000年开始编制《健康安全环境报告》,2006石油在报告中GRI环境指标索引部分对自身披露情况进行了评价,此表根据报告披露的实际情况对其评价进行了微调。年开始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是其中一个独立的部分。2007年的环境报告和2006年的相比,指标覆盖面有所增加,因此本部分主要对其2007年和2008年的环境报告进行分析。

在报告的内容指标体系上,中石油参照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6年版)以及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和美国石油学会(API)联合编制的《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其中环境索引指标是依据GRI的指标体系中的9方面30项指标(其中核心指标17项),下表参照GRI的指标体系对中石油的环境绩效指标披露情况进行了总结(核心指标以号标注)。

从下表可以看出,中石油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

(1) 指标披露不仅不完整,而且越重要的核心指标的披露情况越不理想,2008年与2007年相比还出现了倒退。从上表可以看出,GRI的30项指标中,中石油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未披露的环境指标有10项,其中7项为核心指标,占核心指标总数的41.12%,这些核心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原材料、能源、水的消耗及对环境造成重要影响的排放物或包装物情况;披露不全的环境绩效指标有13项,其中核心指标8项,占核心指标总数的47.06%,也主要是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可量化指标;而披露详细的指标中只有两项是核心指标,占核心指标总数的11.82%。而2008年报告中未披露的环境指标却上升为17项,其中10项为核心指标②,占核心指标的58.82%;披露不全的由14项降为9项,披露较为详细的有由7项降为4项,这两类中核心指标数并未发生变化。

(2) 定性指标披露的较多,而定量指标披露的较少。从上表可以看出,没有披露的指标中可以量化的较多,而这些指标恰恰多是应该披露的核心指标,更能反映企业的环境绩效,也更具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第三方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披露得较为详细的则大多为可以定性描述的内容,而且以主观性的判断语言为主,可验证性不强,第三者不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在披露不全的指标中,多数都没有得到清楚客观分析,都只是简单、不全面的定性描述。

(3) 体现企业积极行动和效果的内容和数据披露得较为详细,存在选择性披露倾向。通读中石油环境报告可以看出,其中大部分都是描述企业的积极行为、良好意愿和积极效果,而原材料耗费、能耗、水耗及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三废排放和回收利用等情况却没有得到客观完整的披露,企业存在选择性披露倾向。

上述不完整的指标披露、定性披露和选择性披露使得读者无法对企业的总体环境表现进行整体、客观的评估。就已披露的定量指标来看,每个方面的指标都比较零散的散落在报告的各个部分,甚至单个指标都散落在多处进行说明,不利于读者进行评估,更没有将整个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分析对环境的总体影响,使得报告的系统性、清晰性和可读性不足。另外,有的只披露了绝对数(如“三废”排放量),没有披露相对指标,也没有在给出绝对值的同时给出一个具有参照意义的对比值,如政府规定的最低限度,或行业的平均水平等,这样不能使读者比较直观的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也影响了企业之间的可比性。

另外,中石油的独立环境报告未经过审计,这降低了环境信息披露及环境绩效的可信度。中石油在公布2006年社会责任报告时曾提出“将开展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计联系”《中国石油2006年社会责任报告》,finance.省略/chanjing/b/20070301/10033367175.shtml,但其2007年和2008年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仍然没有经过第三方审计,使得可信度不足。

3 日本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经验借鉴

在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和企业的努力下,日本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披露了独立的环境报告,而且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做的比较规范,以Cosmo石油公司为例,其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方面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 核心指标披露较为完整,所有投入和输出因子都给予了量化,且披露系统,有利于读者对进行整体评估。Cosmo石油公司借鉴ISO 14031的操作绩效评估方法,系统量化了企业在原油开采、原油运输、炼油、产品运输和仓储、产品使用整个业务链各环节的投入因子(包括能源、原材料和水等)和产出因子(包括产品和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及其循环利用等处理情况),使得所有和环境相关的投入和产出因子数据都得到了充分完整的披露,而且披露很系统,读者能对企业的环境表现作出整体评估。

从披露形式来看,按不同业务和环节披露有助于读者评估企业不同业务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有利于不同企业相同业务和环节之间的比较;另外,将整个产业链环节的投入和输出因子用一个图表系统表示,形象生动,读者能较为轻松的对企业的操作绩效进行系统评估。

(2) 定量分析较多。从Cosmo石油公司的环境报告可以看出,其中定量分析较多,且都同时给出了绝对数和相对数(如每单位产出的资源使用数)。相对数披露法借鉴了WBCSD的生态效益指标法,有利于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比较。GRI纲领(2002)也曾提出应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共同说明环境绩效信息,该纲领认为两种指标反映的信息都很重要,但又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侧面。绝对指标可反映能源使用的总量及对环境的总体影响程度,可从整个生态系统考虑企业的环境影响,而相对指标则体现了企业的环境效率,还有利于不同规模企业间的比较。一般来讲,投资者应该能用环境绩效中披露的绝对数和财务报告中报告的数(如净销售收入)去计算出环境绩效的相对指标。但出于方便、准确和可比性的需要,GRI认为还是应该要求组织同时提供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另外,Cosmo石油公司将多年度的绝对数和相对数用一张图表示,非常有利于进行相同企业年度之间的纵向比较和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

(3) 环境会计部分量化了所有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还有企业编制了综合绩效指数。日本Co

smo石油公司的环境报告中有单独的环境会计部分,参照日本环境部制定的《环境会计指南》(2005年版)和《环境保护成本分类指南》(2005年版),以表格的方式全面量化披露了企业当年的环境成本、环境收益以及以往的累积环境成本,这也是日本Cosmo石油公司环境报告中相当精彩的一部分,非常值得中国企业的学习与借鉴。成本和收益的综合反映能使读者从整体上确认企业用于环境方面的资金及取得的成果,从中清晰的看到企业的环境绩效,也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比较。

为了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Cosmo石油公司从2001年开始还编制并披露了综合环境影响和环境生产率指标――环境影响点数(EIP)和环境生产率指数(EP)。环境影响点数是用一定的标准将企业排放的温室气体等有害物质进行换算后加总的绝对数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负担。环境生产率指数则是用企业约当原油产量除以环境综合影响点数的相对数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环境效率。两个指标能让读者一目了然的了解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变化情况,还有利于不同规模和不同行业企业间的比较。

(4) 日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一般都附有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意见(或评论)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审核报告。如Cosmo石油公司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就附有环境审计研究集团主席的第三方意见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独立审核报告。

4 我国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推进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工作。

(1) 企业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不能提供相关信息。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数据是否能够获得及该数据是否能够提供所需信息。由于原来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均未将环境相关信息纳入日常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只能提供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所需数据和信息,因此使得企业在披露信息时无法获得准确的环境绩效相关数据,尚不能满足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需要。因此企业应开始重视环境原始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将环境相关信息纳入企业日常的信息管理系统。顺利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指标需要一些基础工作的完善和相关政策支持,如相关数据收集与管理制度建设、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重构等。

(2) 企业主观上存在选择性披露的动机。由于一些企业掌握的有些环境数据不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加上相关部门又没有颁布相关信息披露的规范和指引,有些企业可能选择不披露不利的环境绩效信息,而只选择性的披露对企业有利的环境信息。日本企业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得较为规范、全面,而且企业之间环境绩效的可比性较强,这得益于日本环境部的统一规范和指南。

虽然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于2008年5月14日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鼓励上市公司在披露公司年度报告的同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披露公司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其中环境报告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但该通知只对应披露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原则性说明,没有提出具体的披露模板,既不利于企业主动披露真正有利于投资者进行系统环境绩效评价的信息(如企业有可能有意将应披露的信息散落在不同部分,干扰投资者的系统评价),也不利于企业之间环境绩效的横向比较和同一企业不同年度之间的纵向比较。因此我们最好借鉴日本环境部的做法,提供一个环境信息披露的指南,鼓励企业执行,统一的披露模板有利于减少企业的选择性披露行为,而且规范的格式也有利于提高行业间和企业间的可比性。

(3) 在披露方法上,未综合相关国际组织的好的做法。从中日企业的比较可以看出,日本企业在参照GRI指南的基础上,综合了ISO 14031标准中的操作绩效指标整体披露法和WBCSD的相对生态效益指标法,增强了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比性,非常有助于环境绩效评估工作的进行。而我国企业则只参照了GRI的指标体系,却没有考虑从披露方法上方便读者的绩效评估工作,信息披露的很零散。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综合借鉴相关国际组织的好做法,提高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质量以便利环境绩效评价工作的进行。

(4) 我国政府监管部门的规范指引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是一个新课题,从内容到方法上都还存在不成熟的问题,政府监管部门也迟迟没有推出系统性的指引和规范性文件,导致企业在这方面也不是很重视,只是出于各方压力和需要做一了些比较表面化的披露,中石油2008年环境绩效指标,尤其是核心指标比2007年比发生了倒退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尽快推出一些规范性文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指导企业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优化环境绩效的信息披露,以推动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的发展。

(5) 为了增加环境绩效信息的可信度,政府相关部门和监管部门还应积极推动环境报告审计的发展。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企业环境报告书撰写规范,企业环境报告书需附第三方审计报告。KPMG2008年对全球可持续报告2279名读者的一份调查也显示,大部分读者都认为对该报告的审计很重要 [14]。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探讨环境报告审计的可行方式并推动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进展。

5 结 论

有效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是正确进行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的基础。本文以中石油为例,通过对企业独立环境报告中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指标披露不仅不完整,而且越重要的核心指标的披露情况越不理想;定性指标披露的多,定量指标披露的少;体现企业积极行动和效果的内容和数据披露得相对较为详细,存在选择性披露的问题,横向可比性和纵向可比性都较差;相关信息披露的很散乱,不利于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的进行。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企业应开始重视环境原始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将环境相关信息纳入企业日常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披露方法上综合借鉴相关国际组织的好做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对环境信息披露做出系统指引和规范,并积极推动环境报告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历红,李山梅.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新趋势――独立环境报告[J]. 环境保护,2007,(4B):23. [Gao Lihong, Li Shanmei.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a New Trend:An Independent Environmental Report [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7, (4 B):23 ]

[2]温素彬,薛恒新.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J]. 会计研究,2005,(4):60~64. [Wen Subin, Xue Hengxi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ase

d on Thre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Enterprise [J]. Accounting research, 2005,(4):60~64.]

[3]孙静春,常琳,张博. 燃煤电厂环境绩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J]. 西安工 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6):157~161. [Sun Jingchun, Chang lin, Zhang Bo. 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Journal of Xi'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6):157~161.]

[4]陈静,林逢春. 国际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差异分析[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8):18~20. [Chen Jing, Lin Fengchu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alysis [J].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Urban Ecology, 2005,(8) :18~20.]

[5]陈静,林逢春,曾智超. 企业环境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1):37~40. [Chen J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2006,(1) :37~40.]

[6]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统计研究,2006,(9):23~26.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Group. Circular Econom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J]. Statistical Research, 2006, (9):23~26.]

[7]J. Emil Morhardt, Sarah Baird and Kelly Freeman. Scor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Reports Using GRI 2000, ISO14031 and Other Criteria[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2( 9):215~233.

[8]钟朝宏,干胜道,邱英. 钢铁企业首份环境报告评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3):118~121. [Zhong Chaohong, Gan Shengdao, Qiu Ying.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Report the First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3):118~121.]

[9]张振华,林逢春. 中国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及比较差距[J]. 世界环境, 2006, (3):70~74. [Zhang Zhenhua, Lin Fengchun. Report of the Chines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Ga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J]. World Environment, 2006, (3):70~74.]

[10]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Japan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Guideline for Organizations [R]. ( Fiscal Year 2002 Version) Tentative Translation April 2003, 4. env.go.jp/policy/jhiroba/PRG/pdfs/e_p_guide.pdf

[11]许家林,孟凡利. 环境会计[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36. [Xu Jialin, Meng Fanli.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M].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2004,336.]

[12]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Guidelines[R].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