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儿时期 家庭教育 情商教育 学前教育 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135-02

谈起幼儿教育,大家并不陌生,幼儿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通过为孩子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培养其科学探究习惯。

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70%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以下方面的表现优势:天然的早期化、巨大的感染性、强烈的针对性、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十分有利。

二 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六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将很难把握未来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三 学前教育的方法

1.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很大,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好问、认识具体形象、模仿性强、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化,便于幼儿接受和理解。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

2.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说,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发幼儿的智力: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提高幼儿记忆力;培养幼儿思维能力;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

3.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婉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又可以使人潸然泪下。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

4.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第一,家园结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第二,榜样激励。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非常重视,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的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第三,科学引导。幼儿教育中常有这种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言传身教。幼儿的思想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强化巩固。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还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进行个别帮助。检查中为行为表现好的孩子在墙报上贴上星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并能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的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我认为,只要做到家园共育,付出我们的努力和心血,付出我们的关爱,任何孩子都会成功而自信的走向未来的第一步——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备课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109-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可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新课改观念,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备课工作,有的教师在实际授课中的教学方式同教案设计不符合;有的教师虽有详细的教案,却不能根据具体状况做灵活处理,更有一些教师完全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因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备课,具体来讲,要做到四个方面。

一 通读语文教材,进行整体备课

新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按照九年一贯制的设计思路安排教学内容的,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有效体现了语文课程的阶段性及整体性。对于各个阶段的教学又设计成三维目标,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并融为一体的,各个阶段更是相互联系呈螺旋式上升。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到这点,在备课之前通读所有语文教材,从而进行全面备课。

所谓整体备课,就是新学期开始时,教师在拿到新的教材以后应结合相应的语文课标、教材说明等对全册教材进行及时有效的阅读,从而准确认识相应学段的三维目标,明确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整体了解全册小学语文教材,这样才能有效把握语文教材当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训练要点,从全局上进行把握,达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时间活动。这项备课环节不用太细,但一定要做,以求利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效果。

二 认真钻研语文教材,进行集体的单元备课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因而备课有较高难度,尤其是不确定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更是挑战了教师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做不好备课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同事的帮助,造成狭窄的思维空间,不能充分认识教材特点,更谈不上准确把握。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个体备课形式,进行集体的备课,集中教师们的智慧,提高备课质量。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有效调动小学教师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其视野及思维空间,集中教师的力量及智慧,深化备课,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传统的备课形式都是教师以课文为单位进行单篇备课,从而造成教师们不能有效了解各个单元及整本教材,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效果并不好。进行课改以后,语文教材采用的按照一定的专题进行单元编排,各个单元在知识角度及人文角度都具有一定的共性,这是相应的编辑人员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知识内在规律所进行编排的。各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导语、口语交际习作、课例、回顾拓展等板块,这些部分相互联系,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因而教师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抓住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行单元备课和整组教学,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三 细心品读语文教材,通过感悟文本进行备课

语文教学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想达到相应的大纲要求,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相应的文本,因而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先细读语文教材,用心感悟相应文本。

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走近文本。语文教师必须要对相应的文本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悟。要想感动学生,就必须先感动自己,教师应同文本进行对话,认真聆听文本声音,充分调动起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积累,让相应的文本感动自己。第二,走进文本。教师在对相应文本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过程及方法,获得的体验要尽量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师对文本进行充分的感悟及体验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现有状况等设计出可以让学生轻松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师只有通过品读语文教材,感悟相应文本,经历相应的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这种备课的历程,才能有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

四 深挖语文教材,充分整合备课资源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种大的语文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语文教学必然从单一性走向综合性,因此教师备课的时候绝对不能局限在教材当中,而要注意对教材进行深挖,充分整合资源进行备课。一方面,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尽量多搜集同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从而有效补充学生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应有效挖掘教材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收集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的信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五 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奠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工具,因而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要想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充分做好备课工作,采取各种手段及方式进行备课,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课堂观察作为教研方法虽然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着指导作用,但尚未理论化和被教师广泛采用,更未被列入师范生技能培训项目。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课程设置中安排有教育见习,要求学生到小学听课,但由于学生未接受过系统的课堂观察指导,听课学习的效果难以保证。为深入了解师范生课堂观察的有效性,做好教学改革准备,本研究以问卷的形式,从课堂观察的作用和不足等四个方面对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一)问卷设置

问卷根据LICC课堂范式,从观察的内容与过程设计等方面分成四个部分,以单项选择题为主。其中“课堂观察准备”部分共9题,主要了解师范生对于被观察课堂的了解程度、观察目的以及准备工作等信息;“课堂观察过程”部分共9题,主要了解师范生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如授课记录、授课环境、学生对教学的反应等;“课堂观察后续”部分共5题,主要了解见习生在课堂观察之后的工作,包括评课讨论或总结等;“课堂观察反思”部分共10题(其中2题为半开放多选题,分别有7个选项;1题为开放题),主要了解师范生对课堂观察的态度以及需求度。本调查共分发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2010级的师范生为调查对象。该院以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为核心,目前英语师范生约有3000人。该院英语教育专业2010级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已学习“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课程”,并于2012年10月在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天以听课为主的教育见习活动。他们对小学英语课堂及小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且对英语新课程标准及教学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符合调查的要求。

(三)研究分析

调查问卷采用百分比统计数据方式来分析结果,从课堂观察的四个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1.课堂观察准备

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师范生认为课堂观察的目的是学习教学方式,其次是为了学习课堂管理;而选择观察对象的原因主要是随机安排和组织听课,各占45%左右。师范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以观察授课教师为主;课堂选择方面也比较被动,随机性比较大。对于被观察对象和内容方面,师范生选择“基本了解”的均占85%以上,可见在课前师范生能有意识地了解被观察的学校、学生、教师、教材和授课内容等方面;但选择“非常了解”的不到10%。此外,半数以上师范生认为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课堂观察指导或培训,这正好能说明他们无法透彻了解被观察对象的原因。

2.课堂观察过程

课堂观察作为一门科学发展出了观察量表等工具,然而根据调查,师范生选择的观察工具只有记录本,量表或录音笔等工具的选项为0。没有更为科学的手段记录,这意味着师范生缺少可信度较高的课后研讨资料。观察的方式则显示出师范生缺少合作观察的意识,所有受访者不约而同都表示他们观察的过程都是个人进行,并没有分工合作,更没有事先安排观察的目标或内容。师范生观察的关注点大部分集中在授课教师上。超过一半的师范生表示他们最为关注的内容是教师活动、教师教态、教师使用的教具以及学生对教学的反应;次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教师授课步骤的时间安排、教师的活动范围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注意视线。由此可见师范生基本了解课堂观察内容,具备观察能力,但由于观察工具的不足,因此观察还不够完整。

3.课堂观察后续

这一部分调查是了解师范生课堂观察后是否有进一步的研究,提升课堂观察的作用。半数以上师范生表示他们课后会做总结,但如果没有教师组织则不会进行讨论。而指导教师或任课教师在课后“总是”能组织评课的仅为5%。虽然分别有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总是”能发现授课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有时”能发现的也有20%左右,但仍这说明师范生课堂观察的后续跟进不足。指导教师与任课老师应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师范生的课堂观察活动,组织评课讨论活动,总结得失,给予系统的指导。

4.课堂观察反思

在调查中师范生一致认同课堂观察有利于教学技能的提高,43%的同学希望每学期能组织听7-12节课,并能有教师进行观察方面的指导和组织评课。关于课堂观察的具体收获是多选题,我们根据选择人数由多到少排序如下:体验教学经历,发展实践性知识,增进专业反省意识,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在“其他”一栏有同学提及课堂观察能提供模仿教学方式的平台,能让自己更加坚定未来的职业方向,也可以增加师范生的教学经验。调查说明师范生在课堂观察中比较重视自身教学经验以及知识的提升,而对教育事业的其他内容则收获不大。总体而言,课堂观察对英语师范生提高专业素质是有效的。对于“观察效果不足可能的原因”同样是多选题,排序为:课前准备不充足,缺少总结经验,教师指导不足,所学知识无法有效应用,与同学合作不够,对观察的重视不足。这说明师范生对于课堂观察是重视的,但仍需要指导和掌握观察的方法。

二、师范生课堂观察的建议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师范生具备一定的课堂观察能力,课堂观察对师范生的专业提升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师范生的课堂观察活动虽然有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参与课堂观察活动不足,师范生没有足够的教学观摩和实践机会;(2)缺乏与被观察教师的交流、对话,观察前的准备工作不足;(3)不了解课堂观察的重要性或方法,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课堂观察,无法采取有效的手段获取课堂教学资料;(4)课堂观察群体数量大,指导教师无法做到适时指导与讲解;(5)师范生之间缺乏合作和讨论,难免以偏概全;(6)观察的记录工具有限,除了用眼看、用耳听、用笔记之外,还需要设计更多适合的、精确的、科学的记录表格及量表;(7)观察后缺少及时反思、总结观察经验,导致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要发挥课堂观察的作用,奠定师范生的教学基础,提升专业技能和素养,就必须妥善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课堂观察应作为师范生技能列入课程,师范院校和教师应重视课堂观察的作用,在进入课堂前给予师范生足够的培训或指导,使其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了解观察的内容,掌握观察方法。其次,教师应提醒师范生注意课堂观察的方法,让量表和其他工具走入课堂,同时发挥团体合作精神,恰当分配观察的工作,使观察完整而有科学性,为评价和讨论留下依据。再次,“课后会议旨在使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进行有效的专业探讨,通过多视角、多方位寻找有效教学的策略,实现课堂观察的目的”。应重视观察后的评价与反思,增加评课讨论活动。最后,有条件的师范院校不妨增加实践机会,让师范生更多地走入课堂,增加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三、结语

第4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音乐素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综合能力

由于用人单位对幼儿教师的急需,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的红火,社会上一些学校争先恐后开办学前教育专业,致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以至于用人单位不时反馈现在的幼师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尤其是弹唱技能和音乐素养知识欠缺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经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学生的底子薄,在入学时对音乐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彻底消化吸收;第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认识不足,入学后对理论课程不够重视,造成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最终对技巧能力的影响较大;第三,学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音乐素养的相关课程安排较少。目前很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强化的是儿歌弹唱的能力,殊不知儿歌弹唱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对歌唱的要求,对钢琴弹奏知识的了解,对声音美的追求,和对手指与肢体的协调能力的配合等等各方面,并不是每周一节声乐课、一节钢琴课就可以解决的。而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综合提升必定可以对她们的弹唱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知识的综合学科,它并没有一个专业的学术解释,但却是学习音乐的学生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必修课,而且音乐素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学生的学习音乐的能力和动力。目前对音乐素养的普遍认识是:音乐素养是一门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创编、音乐赏析和中外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的课程,是我国各个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器乐考级开始要求逐步增加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当前,在学习音乐素养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老师方面,认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用在乐器演奏教学上,哪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素养?这种想法,容易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它直接表现出学生识谱速度慢,识谱错误率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学琴周期拉长,压力增大,兴趣消失。在学校方面,如何快速培养一个零基础的孩子在短短的几个学期内达到可以胜任幼儿园儿歌弹唱教学的需要,是培养机构的责任和重中之重,因此,培养机构和院校往往比较重视技能教学,以便快速的完成培养目标。在家长和学生方面,忽视音乐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一味要求老师赶进度,赶级别,只为了拿到证书而努力,致使老师只能舍弃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即使考级通过了,或是比赛拿了奖,也只能停留在会弹或唱一、二首曲子,其他什么都不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学习音乐者极大的不幸,也是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时间上的一种浪费。使得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以及发展缺少动力和创造性。

二、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一般是一周一节声乐课,两节钢琴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技能技巧的练习,重在让学生掌握了弹唱能力,而忽视了音乐理论课程的支撑,殊不知任何技能技巧都离不开理论知识,就像大楼的根基一样,只有根基牢固了,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建造高楼大厦。而幼师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可以看出幼儿音乐艺术的培养目标主要从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进行制定,因此幼师生的培养和教育不应该仅从弹和唱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而更应该重视音乐素养的综合教育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基础乐理知识、音乐赏析的方法、中外音乐的发展历史、音乐的和声结构、音乐的创作编辑等各方面。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从他们入学的水平层次以及在校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和走向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而言,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她们的技能技巧以外,还应该在理论知识方面给予她们一定的补充,音乐素养的相关课程和知识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的课程比例,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还可以有更多的可发展性,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尤其是基础乐理知识,儿歌创编、和弦编配以及音乐赏析的相关知识,有了这些理论知识的支撑,才可以更好的服务学生的技能技巧能力的学习,也才可以更好的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幼儿音乐艺术培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三、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儿歌弹唱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各个理论课程的支撑和铺垫,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钢琴技能课堂是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的。因此需要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和院系共同努力,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安排以及实践课程训练等全方位的重视和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技能和音乐素养课程知识的学了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各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应结合幼儿三至六岁的发展特点,重点培养幼师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表现的能力,运用肢体动作、或节奏韵律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参考文献

[1]刘川.《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测略》[J]北方音乐2013.10

[2]杜涓•李云秋《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音乐素养培养的策略探讨——关于应用型本科办学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4.06

第5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 科研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两大任务。教学与科研应有机结合,教学脱离科研,就是缺乏观点和灵魂的教育。自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科研的互补作用更显突出,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重要性在于:

科研促进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是主要任务,而教师是直接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科研对教学有着极大促进作用。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研。首先,开展科研必须追踪学科新进展,查阅大量文献,及时丰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融汇贯通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科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通过对未知领域或疑难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培养教师开拓创新精神,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

其次,科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师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更应通过科研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习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际上,教师致力于科研的行为,往往对学生的创造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科研成果对学生又起到巨大的带动和激励作用。这样,一种勤奋向上,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也就形成起来。

科研有利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根本性的任务,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科研、人才培养等。科研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学科是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总结成理论体系而逐步形成的,新学科的产生也常带来重要科研成果的诞生。―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其科研成果在国际或国内处于何水平。而在某个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边缘学科或分支学科。而这些新学科的产生,在学科与学科交融过程中,反过来又能促进科研实验窒的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成绩会使得学术声誉得到提升,形成好的学科建设氛围,也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学校及学科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科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科学研究。科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源泉。然而时而我国多数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很多医学教材,内容比较枯燥,难以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易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精心准备,结合一些科研热点,介绍学科的新进展,新颖有趣的内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开设一些科研实验设计课程,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药物或动物材料,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进行学生的课题研究。科研活动中所观察体验到的各类知识,是课堂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鼓励高校组织本科生申请校级研究项目,并尽力为他们创造科研条件,提供相关的实验室条件,同时配备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完成项目研究,给学生提供了科技创新训练机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能促进教学水平,并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大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科研,但目前许多教师长期只搞教学,不搞科研,久而久之,脱离科研,难以提高自身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要摒除以下不良心态,如封闭心态,有的教师谈到教研教改,总认为自己不行,比如学历不高,缺乏教研教改经验,教学负担重无时间分心;依赖心态。部分教师在开展教研教改方面没有自己的追求,不能开展创新性工作,但又担心落伍,于是总依靠同事搭顺风车,而自身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工作。虚荣心态,少部分教师,注重自我价值定位,及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所做的教改尝试不是教学实际的需求,而是迎合领导的偏好,失去了教改的实际意义。

所以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投入到科研工作,并且培养良好的科研素质;探索创新,敢于怀疑习惯行为和常规做法;工作态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这些素质对于教师提高自身科研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须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在科研过程中找到最佳研究方法和手段。同时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追踪学科前沿的最新突破,对科研方向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密切结合所在院系的科研条件来确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应尽量结合优秀科研团队的学科方向,对于地方院校来讲,与地方特色密切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若教师的科研能力突出,也可开辟新的方向。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科研题目,加强课题的申报,积极争取经费,为社会提供研究服务。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合作与交流,利用其他国家的人力资源、技术优势和资金,促进本国的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尤其在地方院校,国家资金投入不足,通过人员交流、交换资料及共同开展研究项目等途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这是在有限资源促进科研水平的一条捷径。使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同时,多数高校已制定出各种配套的人才引进方案,目前随着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的改善,学校将有望招到来自国外大学的、有实力的青年力量,他们对于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起到关键的作用。对现有的教职工来讲,应当尽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从而迅速与社会需求接轨。

第6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反思;问题;举措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美国学者波斯纳也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随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怎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呢?难道仅仅限于教师反思吗?教学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中心,要想提高教学效率,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参与。教师的教学反思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反思。高中英语新课程目标6-8级指出:学生须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因此,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教师的教学反思有机结合一定有助于师生共同进步。笔者最近组织的一次阶段总结让我真正感悟到反思的重要性。

作为英语教研组长,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把反思作为本组一个研究性课题,我给全校高中学生布置写英语学习阶段反思总结。内容涵盖学习英语存在的困难;对教师的看法(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在一周内以书面的形式交由老师审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学生反思总结中存在的问题,让我感慨本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教学的教师和看似踏实认真学习的学生却会有如此之多需要反思。概括起来,主要在师生两方面:

1.学生反思学习英语存在的问题:

1.1 无目的型: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端正。摘语:“基础差,只好破罐子破摔” “学英语没有用,我将来又不会用英语” “初中就没认真学,高中没法学”…

1.2 缺兴趣型: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心理上排斥学习英语。摘语:“最不想上的课是英语” “上英语课就像听天书、想睡觉”…

1.3 失信心型:随着学习难度加大,词汇过多、课文过长,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记不牢,意志薄弱的只好放弃。摘语:“学英语记单词太痛苦了” “记的东西太多了,简直没法学”…

1.4 少方法型:自学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摘语:“我上课从不做笔记,也不知道记什么” “没有预习、复习和总结的习惯”“我很少向老师提问” “早读和上课学点英语,课余除了做作业,投入时间少”等等。

2.学生对教师教学反馈的问题:

2.1 重教材:从备课、上课及课后作业,日复一日都围绕教科书上出现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灌,不管教材内容符不符合学生学习实际,也不顾枯燥与乏味,只顾照本宣科。

2.2 满堂灌:整堂课40分钟都在讲,有时甚至拖堂还要讲,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消化和思考。

2.3 搞题海:英语作业布置很多,除了书上和资料,有时还要加上口头诸如背诵等作业,没有精选精练。学生做作业只好应付,甚至抄袭他人作业。

2.4 爱优生:课内课外注意力集中在班上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缺少来自老师的鼓励。

鉴于师生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教师该如何调整教学呢?经过总结与反思,笔者做出如下举措:

1.教师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学识与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

作为教师,应该终生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研课标并树立新的教材观,不犯“经验主义”错误。《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科学地使用教材,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面对新教材、新内容、新编排和新教法,我们教师应该活用教材,增删结合,优化教学,绝不照本宣科,真正做到“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满堂灌”为“启发式”。

教师主导地位应该充分发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调到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满堂灌,虽然在传授知识,但却没让学生消化。更别说整理典型练习,建立错题档案,查漏补缺,也当然不能对教师讲的东西真正领悟,也更谈不上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应该做到认真备课,做到哪些该讲不该讲,而且要精讲,有选择的讲。精讲做到让学生用英语时能举一反三,教师的教学就事半功倍了。

3.跳出题海,减负增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

虽然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可以增强实践经验,熟能生巧,能做出规律,做出语感来。但为什么很多学生还是叫苦呢。因为学生全天不仅仅在学习英语,还要学其他课程,也要做作业。以前,笔者有时布置作业不加选择归类,找出适合学生水平并且有价值和代表性的题,有时批改时竟发现题目过多、过偏,但为时已晚。因此,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精练是关键,要做到精练:一是教师尽量选用针对性强的重点、难点练习。二是练后帮助学生归纳易混点、易考点、易错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和提高技能,学生也不至于疲于应付作业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

4.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差生,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

作为教师应该公正评价差生,严格要求并合理期待他们转化,让差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中阶段学生心智趋于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逐步形成,对老师的评价特别在乎。因此,在学生面前不要太过看重优生而忽略差生,甚至连他们的闪光点也不屑一顾,差生会倍感失落,从而自暴自弃。教师应该“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对待差生应该不离不弃、因材施教、查漏补缺、多表扬、少批评、尽善尽美地转化他们。使他们也能与优等生"比翼齐飞"。

5.重视学法的研究,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把学生教懂,而是要把学生教会怎样自己去获取英语知识,真正实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该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英语呢?结合学生的反思,笔者认为应该教会学生课内“五到”和课外“五勤”。

5.1 课内“五到”有助于学生上课全神贯注。

5.1.1 “眼到”:引导学生眼睛要看课本和板书,也要注视老师一言一行。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在传递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上课不能让学生低着头听课,否则就很容易犯困,老师的讲课就成了催眠曲。

5.1.2 “耳到”:教会学生要仔细听老师讲课、分析、归纳总结所学英语知识及技能。另外,还要听老师与同学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和答疑,锻炼听力的同时,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5.1.3 “口到”:英语是一门语言,只有经常动流,才能改善口语表达。课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积极主动用英语参与交流、回答或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还能加强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

5.1.4 “手到”: 常言道,“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因此,引领学生简明扼要记好课堂笔记,记老师讲的重难点和最有启发的部分,课后及时复习就尤为重要。

5.1.5 “心到”:督促学生把全部注意力投入课堂中,心随老师走,用心领悟老师讲的字词句,分析本堂课老师讲的重难点,做到思维活跃且开阔。

当然,“五到” 是相互联系、依赖、支持和促进的。学生只要在学习中灵活运用“五到”,才会上课聚精会神学习英语。

5.2 课外“五勤” 有益于学生课后勤能补拙。

5.2.1 勤朗诵。《三国志・魏书》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诵课文不仅能体会英语的语气、语境,还能增强语感。积极朗诵和记忆课标词汇所有不带符号的生词及词组,尤其黑体部分的单元重点词汇和短语。这也许枯燥乏味,但少了他们,学习英语就寸步难行。如果扩大朗诵面,如原汁原味的英语报刊杂志,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开阔视野,拓展词汇,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但须持之以恒。

5.2.2 勤听说。听说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综合语言技能,二者相辅相成。课余坚持听磁带、英语广播、参加口语角或英语沙龙等。勤听多说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在听说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加深记忆,提高辨析力和判断力,增强语感,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

5.2.3 勤精炼。虽然“题海”战术不可取,但适当精炼,尤其是针对自己不足之处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这种难度较大、不仅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也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谋篇结构,平时就应对各种题材精炼一些。做完后,认真体会总结出题者的意图、考查什么知识与技能等等。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体会与总结,英语阅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5.2.4 勤总结。对比其他学科,英语的知识点相当零碎,学生一定要在平时收集、整理、总结上下功夫。准备一个总结本,平时从老师课堂学到或是在资料书上看到的一些零碎的小知识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复习,及时消化。例如英语写作,学生就应该积累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词汇短语、过度语、句式、文体格式等,以便写作时顺手拈来。

5.2.5 勤提问。高中英语新课程更注重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就应该在英语学习中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改善自己英语学习。例如早晚自习课和课间10分钟,学生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去向老师解决课内课外发现的疑难问题。

总之,通过这次阶段反思总结让我真正意识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随时随地进行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也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真正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7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一、 精确性和逻辑性

课堂语言的精确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准确的判断。做到惜字如金、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这样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彻 的正确认识。不能用自己生造的词句或地方方言来表达概念、性质、定理等。例如“切线”和“切线长”、“角对应相等”和“对应角相等”“三角形一边的中线”和“三角形一边上的中垂线”。这类语言就缺乏准确性,这些不科学的说法很可能使学生产生误解,甚至造成错误。数学以严密的逻辑结构作为学科的骨架,违背了逻辑就违背了数学的真谛。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据、有因有果、全面周密、符合客观规律。如学生学完正方体后问老师,正方体是长方体吗?老师是这样回答:“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一切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样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分,逻辑性强。又如有的老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视了“同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这是理由不充分,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二、 启发性和教育性

启发性的语言是开拓思想,激活思维的重要因数。正如威廉说过“平庸的教师叙述,好教师的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当学生的学习精力保持的情况下,应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任意三角形”一节时,开场白是:“你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又如教师在讲游戏“找朋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有一个数据“第三列”需要知道什么信息,才能确定好朋友的位置?如果知道“第二排”你能确定好朋友的位置吗? 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开拓思想,激发思维,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积极思考、认真地讨论。只有通过启发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教育性的教学语言是学生良好的思想形成的关键。如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教育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将来担任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打下基础。

三、 形象性和趣味性

形象性语言是增强直观以形动人,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具体化深奥的 知识明朗化。教师面对的是一些社会阅历不深,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他们极缺乏对事物的直接认识。因此,教师课堂语言要善于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 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如:教学“有理数的 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 为正数,黑色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没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运用实物教学,将长方体的6个面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还有12条棱,分为3组,每组4条棱长相等的概念。教师的课堂语言生动风趣和幽默含蓄,可以使学生在欢娱中获得知识,得到启迪。如我在讲授“线段的黄金分割”时介绍了人体有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如人的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四、 情感性和审美性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情感性是艺术的内隐特征。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科学,主要运用理性,以理服人。作为一门艺术,则主要运用情感,以情感人。首先,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和交融的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课堂教学语言必须融进美的创造和追求,才能达到艺术境界。数学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之美。比如:几何图形的对称、和谐的形象之美,直线给人的豪放爽直之美,勾股数给人的奇妙数据之美,几何证明的简洁明快,数学题的一题多解无处不体现数学的美。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验这些美,使数学课堂充满美的气息,让学生身心得到美的熏陶。

五、 态势语言的运用

第8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1.中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现在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教的内容和材料不断在改变,而传统教学模式却没有发生变化。如今,应试教育更关注认知,但是学生并不欢迎。学生对于学习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如果坚持这种应试教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中学生与小学生已有很大的不同,到10岁至14岁的年龄段,大部分的学生开始有对抽象概念和象征思维的理解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根据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而只是比较刻板地解释知识的概念,日复一日,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烦,久而久之,学生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就可能难以更好地提升。而这些技能是需要培养的。英语是第二语言,它并没有受到学生的欢迎,它不象音乐课那么生动、活泼,学生可以唱可以玩;它又不象数学课那么有逻辑性,学生能训练思维。英语只是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的单词、词组和令人厌烦的语法。而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加讨厌英语,因此,学生认为英语是一门令人厌烦的科目,他们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甚至讨厌英语并最终放弃英语。

2.发展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占据了如今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这么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学习者,师生之间的交流只是授与听,问与答。枯燥乏味的课堂使英语变成学生学习的一座大山,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一门外语时,是很好奇,很热情的,但他们的热情却不断地降低。学生认为英语不仅浪费时间,影响总分,甚至影响他们进入更好的高一级学校。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状况呢?根据课程标准,情感态度需要和英语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维持积极的学习英语态度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因此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入到教育教学和训练中。基础教育不仅积累语言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认知和情感是学习的两个方面,传统教育更关注认知而忽略情感,缺乏对情感教育的理解。

3.对中学英语课堂实施情感教学的建议

3.1实施情感教学的总的原则。应该把面向学生和可持续性发展放入到教学实践中,应该创造一种氛围,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与学生的合作。

3.2情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角色是多面的,不仅是管理者、提供信息的人、朋友、而且是指导者,他们能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还是一个激励者,鼓励学生更努力地学习,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总之,在教学生活中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

教师的情感是对教学有强烈的兴趣,对学生有高度的关爱,一个自信的老师,他会更能生动地教授教学内容,鼓励独立思考,友好地与学生合作,这样的教师将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和教学,他才能把自己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地备好每一节课,在学生面前呈现出超有能量,活力四射的精神面貌。在成功的教学里,教师最有效的角色是设计者,激励者和指导者。

3.2.1设计者。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不喜欢单一的教学方法,因为他们热爱新鲜有趣的事物,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会学得更好,特别是对于语言学习来讲。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比紧张的时候学得更好,特别是学习语言。根据学生的特点,老师应该不断变化教学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除了课堂教学,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例如英语派对,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歌唱比赛。在英语派对上,环境可以装饰成英国的房子,孩子们必须讲英语。这样,学生就会进入到英语环境里,并且能吸收英语国家文化,使他们感觉自己就是英语国家人。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唱歌,如果老师模拟英语国家的英语歌曲竟赛,学生会热情高涨进入到这个令人着迷的竟赛中。还可以组织演讲比赛,可以提升他们口语,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在人们面前讲英语的心理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英语国家的人物故事,这些人物是学生们钦佩,而且总要想模仿的人,这些比教科书更有吸引力。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学会英语,而且能学到好的特质。

3.2.2激励者。作为激励者,教师应利用他们的教学艺术来创设一个赞赏的令人喜欢的课堂氛围。

一个好的环境氛围能促进学习,刺激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能降低学生的焦虑感,能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及创造,下面是创造好课堂气氛的几点建议:

首先,把课堂装扮成具有英语气氛的令人放松的状态,为达成这个目标,可以悬挂英语海报,学生的英语作品及英语国家的地图。

其次,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水平及学生对老师及学习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可以为学生计划合适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关注好学生,更要关注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并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教师不要总是站在讲台上,也可以站在学生之间,这样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感,学生和老师交谈时,就不会那么紧张。眼神交流很重要,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感兴趣地看着学生,应该对学生保持微笑,笑对学生来讲是最好的语言,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老师接受他们并且赞同他们,笑还意味着老师是和善的,这会使学生放松,不紧张,应避免邹眉和摇头,邹眉意味着老师对学生不满意,学生会感受到焦虑和失望,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好老师就是好的演员",他们知道在课堂上如何以一个热情和友善的方式去表演。

除此之外,幽默也是很有用的教学艺术,学生喜欢幽默的老师,老师应该给学生讲笑话,这是学生喜爱的也是能使他们放松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上使用笑话的方法:(1)使学生听和理解笑话的关键词(2)给学生提供笑话的一部分,并要求他们给出结果(3)给学生(A、B、C)选项,叫他们选择答案(4)提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笑话有趣的笑话能让课堂放松,这样,学生会表现得更好。

3.2.3指导者。教师应该使学生知道犯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在不断地纠错中提升他们的学习,对于语言学习来说,纠错只能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语言形式,但应该记住纠正所有的错误并不是明智的,在学生进行流畅的对话时,最好不要打断,如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是对的,但只是范下一点点的错误,就让它过去不理它,有时反而是明智的。如果这个学生犯的这个错也是其他同学也会犯的,可以在脑中记下,等学生表演完了之后再纠正,当然,在精确性学习中,更多地介入是必须的,因为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获得正确的知识。

有几种不同的纠正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避免伤到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建议以下积极的错误纠正的基本原则:(1)如果可以的话,鼓励学生注意他们已做对的,不注意他们已犯错的。(2)表扬学生正确答案,哪怕这个答案只是部分正确,这样,他们会感受到他们是在进步的。(3)避免使学生丢脸(蒙羞)或者使他们感受到犯错是很差劲的。(4)迅速纠错,如果花太多时间,会让学生觉得紧张并使课堂停滞。

3.3在情感教学中学生的角色。

3.3.1参与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所以他们的情感也会影响到教学进程,学生应认识到知识在他们生命中的重要性,甚至在一生中都是如此,不管在学习中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必须尽力克服,如果原因是来自他自己的,例如,兴趣缺乏,没有动力,感受到学习自身的困难,学生应该找老师或者家长寻求帮助,而不是让困难打败自己。

作为课堂重要参与者,学生应该让自己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增加自己的学习动力,对老师和学习要有一个合适的态度,学生应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应寻找机会提升兴趣,例如加入学习小组,参加竟赛,看英语电影。如果学生在课堂表现有兴趣、动力和积极,老师也会变得更积极、更热情,这样就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良好循环。

3.3.2合作者。如今,合作能力如此重要,所以每个学生应与他们的老师一起提升英语课堂的效果。建立小组合作是提升合作能力和英语技能的好方法,小组里的好学生可以是领导者,他可以帮助和带领其他成员。小组成员可以6-8人,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然后选择一个代表陈述他们的观点。

小组活动可以减少学生焦虑的心理状况,当他们在发言的时候,因为他们能感觉到是整个组的学生和他在一起,他们不是独自一人做战。他们可以分享快乐,问问题,提出要求和解决问题。教师给他们指导,帮助学生和其他学员交流和怎样一起完成这个任务,有时教师可以在课室后观察小组活动。

3.3.3评价者。教学评价应该有几种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唯一评价者,但现许多专家指出学生也应该是评价者,学生评价由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的活动、以及他们在课堂的表现。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这样的评价可以更好地鼓励他们对课堂的思考和回应。应该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完成每一堂课的评价,例如,师生一起讨论并列出评价标准,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让学生充分参与对教学非常有利,而且教与学活动会变得更民主。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最终被建立起来。这就是情感教学。

第9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44-01

一、教学反思的定义及作用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时,通过不同程度的思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进而改善教学实践的一系列活动,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

二、英语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

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教学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教学反思并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更合理。教学反思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学反思对教学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一个教师如果能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经常能研究总结,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不断提升。

教学反思具有探索性。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中的困惑。反思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探索中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是教师探索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三、英语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持久的努力。2、对教学方式的反思。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学的逻辑和接受逻辑。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通过学生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3、对学习方式的反思。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4、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评价要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四、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英语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反思不仅像操作性教学一样发展学生,而且可以全面发展教师的各项能力。《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当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经验,使自己变得更成熟。反思是“专业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教师只有坚持积极的自我反思,以主体身份参与,投入其中,逐步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才能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