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的总结与展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简伯谚”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农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承接上级业务局和场站的业务指导工作,立足石梯镇农业发展实际,抓主责主业,按新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职能职责定位要求,积极开展工作,有关业务及中心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政治思想和理论学习并重,业务学习与继续教育并重,实用技术与前瞻性技术相结合。
二、按区委、区政府和业务局的相关文件精神,提早谋划,并按年初工作计划抓落实,制定大春、晚秋、小春及冬闲田综合利用相关可行实施意见,目标任务细化到村(社区)和相关方面。
三、针对全镇农业发展实际,主抓粮油生产工作,确保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粮油播种面积,大春扩种荒芜耕地2000亩,狠抓再生稻生产10000亩,重点抓市级再生稻高产示范1000亩,油菜扩种4800亩,冬闲田综合利用(沿国道542两边100米)绿色示范片2400余亩,新规划沿国道542的三线建设770亩,累计国道542沿线三线建设常年综合利用面积达3200余亩。
四、夯实国家粮食调查点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党委亲自过问,政府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督促村上播种面积落实,农技办主动作为,从业务上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应种尽种,种满种尽,合理轮作、间套,提高复种指数,培肥地力,提升粮食调点质量,确保播种面积及农业综合效益。
五、充分调动农技办工作积极性,分工合作,抓好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购机补贴和重大技术推广补贴工作;加强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把农业的自然灾害等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开展水稻穗期病虫害“无人机”防治,向上争取绿色防控设备、设施,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
六、主抓清产核资工作,负责系统数据录入、联合社成立及赋码工作,建立石梯镇镇级户档案,管理好资产、资源、资金,股权量化到人,监管各联合社规范成立,壮大村(社区)的集体经济组织并加强管理。
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规范土地农业用途,规范土地流转备案,引导业主合法土地流转,从农业项目申报、产业培育、技术指导等方面促使全镇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壮大,对全镇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和技术提升上派培训。
八、争创农业品牌建设,建成有机葡萄、蔬菜、西瓜基地,无公害食用菌品牌,达川贡米等品牌,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专利保护及科技项目申报实施工作。
九、科技兴农。对贫困村“5+2”农技员和非贫困村“3+2”技术巡回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定人定责,培育科技示范户,抓好“因户施策”,“一村一品”,为“一乡一业”提供技术支撑。
十、加强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推广和农机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健全,农产品调运实行合格证制度。化肥、农药减量计划,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及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农业生态旅游
一、引言
海南全省土地总面积占我国热带面积的42.5%,农业作物种类繁多,热带作物品种十分丰富。海南海域辽阔,河库众多,水产品种类和数量丰富,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世界一流。丰富的“3S”资源、奇特的山野温泉、原始雨林、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热带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优越的旅游资源库。目前旅游客源来自于三方面,一为国际游客,这部分游客主要倾向于历史特色与国家特色浓厚的旅游景点;二为外地游客,这部分游客出行时间较为集中,其出行受旅游营销或口碑的影响较大;三为本地游客,这部分游客一直是各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盲点,大量、多次是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
传统旅游业发展受旅游资源分布限制,其开展的地域与项目泾渭分明,其面对群体也相对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代表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得到普及,旅游资源分布界限被打破,固化的旅游景点被充满地域特色的特殊旅游项目替代,吸引可更多旅游需求群体的参与。创新的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淡化了旅游业中一直存在的旺季与淡季之分,使区域旅游持续繁荣成为可能。
海南省一直致力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大前提下发展旅游业,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带动了诸多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了生态资源保护。旅游电子商务的出现为旅游业发展插上了翅膀,突破了传统旅游对时间、地域、信息的依赖,成为旅游产业在现阶段发展的特色,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旅游电商产业已成为振兴传统旅游业的重要手段。
二、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在兴建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方针下,海南地区的旅游行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想要强化和振兴海南旅游行业,提升海南区域旅游在国际市场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是十分有效的渠道。旅游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现阶段在国民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呈飞速发展态势。由于消费习惯传统、从业人才缺乏、个性化服务缺少、协同能力差及整体协调性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且发达国家旅游电商经验与国内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异,在借鉴国外经验过程中缺乏本土化改造。所以在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旅游电商方案与对策,从而提升海南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力,最终使海南旅游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旅游电商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区域性特色,不能形成合力。大部分的旅游电商网站功能单一,偏重于基本的信息与交易功能,所含信息量较少、更新缓慢、技术落后,没能实现社会化功能。作为新亮点和突破口的海南生态旅游呈现规模小,发展慢,规划差的特点。虽然海南生态旅游电商网站正在抓紧建设,但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现阶段,技术支持和发展思路成为行业革新的决定性因素,旅游电商如何利用好流行的新技术,引进社会化智能旅游新思路成为当务之急。
海南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围绕着产品信息化、交易电子化以及网站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普遍存在网络平台建设水平低、旅游企业网站宣传不到位、支付手段单一等问题,缺陷明显。同时旅游产品类别不足,社会化旅游服务不够,移动电商建设滞后等问题是旅游电商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述因素直接制约了海南旅游电商的发展速度。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建设进程设想如下表所示。
1.政府主导下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情况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体可分为企业主导与政府主导两种。由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映出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就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而言,政府主导的主动性高于企业主导,这也凸显出旅游业对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海南金旅网”作为国家旅游局倡导和发起“金旅工程”的组成部分,成为海南公共旅游信息官方网络平台。由于人力、资金及管理体制及职能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海南金旅网只承担了政府政务网的基本功能,还没有发挥出作为拥有社会公共资源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优势。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生态旅游等新生项目,导致政府主导建设后劲不足,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就目前来看,海南旅游电商面对的客户群体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能脱颖而出,势必淹没在市场的洪流中。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的权威性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无法比拟的,但企业主导的建设更具灵活性更接地气转化更高。因此,采用两种主导平行发展是海南旅游资源推广与建设的关键所在,任何一条线的弱化都会影响到另一条线的正常运行,进而拖累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旅游电商市场发展趋向
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旅游近3次。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统计,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传统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也引发了电子商务旅游市场的高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宣传开始由线下往线上渠道转移,线上渠道所占比重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以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化发展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拓展中展现了巨大力量,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三、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1.强化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地位
传统旅游业与旅游电子商务的结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向与必然趋势。旅游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优势,其发展伴随技术进步与消费习惯转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旅游业发展策略中,应将旅游电子商务放到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位置,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资源配套和建设规划等方面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投入力度,使之成为推动旅游产业链整体发展的外部动力。
2.本土化发展策略
发展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应结合海南区域情况,深化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海南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完善与借鉴的地方很多。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适当借鉴其他区域的发展经验,在短期内有助于旅游产业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要避免缺乏本土化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而导致的旅游产品整体竞争力不足,没有长效性的局面。在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开发有本土特色、难以复制的旅游项目与商业模式。另外,要大力培育“服水土”的本地旅游企业,以旅游企业带动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
3.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在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从单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顾名思义,互联网+旅游不仅需要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应互联网操作技能。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网络技术是旅游产业整体腾飞的重要力量。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竞争,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关乎旅游产业当前与未来,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系统性工程,人才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海南整体旅游产业经济呈现上升势头,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关注。传统的旅游行业间竞争也日趋激励,具体体现在景点与景点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旅游企业在整合和优化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新兴旅游项目的开发,弥补本区域产业结构不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海南应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热带农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和推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将农业生态旅游与传统人文、历史、自然景点等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开发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技术高、线上线下结合的试点项目,实现海南区域旅游特色突围。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将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以技术为产业驱动力,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使农业生态旅游搭乘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快车,为海南旅游经济整体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同样明显。旅游产业作为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托海南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区域特色旅游服务,组建云服务、大数据支持下的社会化、智能化的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电商平台。坚持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将农业生态旅游打造成海南旅游的标识性项目。
参考文献:
[1]陈颖杰.海南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3).
[2]蔡舒.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J].科技展望,2015(05).
[3]雷春.在线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及对策研究--以海南三亚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05).
[4]陈璐.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2(01).
[5]易振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1).
[6]陈文婷.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08(02).
(一)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
1、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由16655亿元增加到33390亿元,年均增长14.9%(全国12.9%),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7.1%下降到17%;地方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246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国18.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7.6%下降到16.6%;人均GDP从4639元提高到9309元,年均增长14.9
%(全国12.2%)。由此可见,“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高于全国,但是在全国所占比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2000―2005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由3707亿元增长到5882亿元,年均增长9.7%(全国9.1%),占全国一产产值比重从25%提高到26%;第二产业产值由6913亿元增长到14287亿元,年均增长15.6%(全国13.6%),占全国二产产值比重从15.1%下降为14.8%;第三产业产值由6035亿元增加到13221亿元,年均增长17%(全国13.5%),占全国三产产值比重从16.5%上升到17%。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从22.3∶41.5∶36.2转变为17.6∶42.8∶39.6。由此可见,“十五”期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第一、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略微上升,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出现下降,表明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相比全国其他地区仍然较慢。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有效拉动和支撑经济增长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重大工程建设。2000―2005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17544亿元,年均增长23.5%(全国21.9%),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2%提高到20.1%。可见,“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较快,不仅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比重也明显提高,表明投资对于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4、全社会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伴随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当地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不断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和全社会消费水平稳步提高。2000―2005年,西部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97亿元增加到11581亿元,年均增长14.1%(全国11.4%);占全国的比重从16.8%提高到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65元增长到8724元,年均增长9.0%(全国10.8%),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从90.2%下降到83.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94元增加到2410元,年均增长7.3%(全国7.6%),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从75.2%下降到74.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全社会消费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的比重也呈现小幅上升的态势。但是,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年均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份额均出现下降的势头。
5、进出口与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面临艰巨任务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领域、方式和水平不断拓展和提高。2000―2005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由172亿美元增长到451亿美元,年均增长21.3%(全国24.6%),占全国的比重从3.6%下降到3.2%;其中,出口总额由99亿美元增长到258亿美元,年均增长21.1%(全国25.0%),占全国的比重从4%下降到3.4%。2000―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由18.5亿美元下降到17.4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全国10.4%),占全国的比重从4.5%下降到2.9%。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尽管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占全国的比重也出现下降。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居然出现负增长,占全国的份额也急剧下降,这表明西部地区在扩大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还面临艰巨的任务。
(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初见成效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东北地区由于国有企业数量多,产业结构偏重于重化工业,而且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经济增长仍呈现出“吃过去老本”的特征。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从9743亿元上升到17130亿元,增长了76%,比全国增速低8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10%下降到2005年的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176元增长到15972元,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增长了74%,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产业竞争力较弱
相对全国而言,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稳定,变动幅度较小,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从12.9%下降到12.5%,第二产业的比重从51.5%下降到49.5%,第三产业比重从35.6%上升到38%。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产业竞争力比较弱,尤其是第二产业的竞争力比较弱。根据份额―偏离分析方法计算,按照全国“十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应该增加8161亿元,但实际上仅增加7387亿元,偏离774亿元,其中产业结构出现正偏离68亿元,产业竞争力出现负偏离842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
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从32918亿元增长到88604亿元,增加了187%,比全国快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从8.5%提高到8.9%,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8%上升到45%,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起着主导的作用,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度降低。投资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24.58%上升到2004年的72.96%,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1.57%下降到-6.2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3.85%下降到33.26%。
4、城乡居民收入较低,消费快速增长缺乏支撑
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753亿元增长到6220亿元,增长了66%,比全国低6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从10.5%下降到9.2%。同期,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61元上升到870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39.5%下降到35.7%,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4%和3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198元上升到2005年的3416元,增长55%,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45.5%下降到40%,均低于同期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5、进出口增长缓慢,占全国的比重不断降低
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从246亿美元上升到571亿美元,增长了132%,比全国低6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从5.2%下降到4%。其中进口增长了135%,出口增长了128%,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5.4%、4.9%下降到4.2%和3.8%。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的比重在不断降低,经济的外向化程度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条件基本具备
1、在全国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根据全国GDP汇总数据计算,中部地区2000年的GDP总量为19791亿元,在全国的比重为20.4%,2005年的GDP总量为37046亿元,在全国的比重为18.8%,中部地区GDP在全国的比重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其中中部地区200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27%、19.3%、19%,2005年为27.2%、18%、17.4%,除了第一产业在全国的比重略有上升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国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中部地区在全国GDP中的比重不断减少,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国比重中的下降,致使中部地区“十五”期间经济增长整体上落后于东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发展。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的比重不断下降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2000年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32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6%,2005年中部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18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9.4%,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内需市场增长乏力,对于中部地区来说,依靠内需拉动区域增长的难度更大。首先,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十五”期间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及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都处于落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低。其次,中部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人口作为低收入人口,很难拉动有效内需。
3、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00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5597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7.5%,2005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1353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8.7%,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以来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十五”期间,中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不断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拉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中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会得到不断完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大一部分投向了能源原材料行业,不仅有可能造成将来的产能过剩,而且也不利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
4、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的比重略有下降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2000年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48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3.1%,2005年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415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9%,整体上略有下降。中部地区既不临近海洋,也不沿边,处于我国“不东不西”的位置,这样的区位不利于中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当前,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中部地区在这方面正好处于劣势地位,今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仍然面临相当艰巨的任务。
(四)东部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继续提高
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先进的体制机制以及业已形成的先发优势,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区的部分行业和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优势地位,已经具备与国际市场竞争高低的实力和话语权。2005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999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5.5%,比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56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8倍,比2000年提高0.12倍。
2、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特别是分布在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内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2005年,东部地区三次产业比例为7.7∶51.6∶40.7相比2000年,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2005年与2000年相比,东部地区三次产业占全国的比重,第一产业为37.3%,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8.4%,上升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57.1%,上升2.1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十五”时期,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战略,政府的投资逐步向中西部倾斜,引导和带动各类民间和境外投资也向中西部地区集中,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05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569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2.3%,比2000年下降2.5个百分点。这体现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下降,更多地发挥消费和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4、城乡消费和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随着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社会消费规模和水平不断扩大,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继续提高。2005年,东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97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4.4%,比2000年上升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7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95元,而2000年这一数字分别为7698元和14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5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04元,而2000年这一数字分别为3364元和1111元。
5、进出口与利用外资方面继续占有主导地位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进程的明显加快,东部地区继续保持对外开放的领先优势,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增速均占据全国的主导地位。2005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2782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9.9%,比2000年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达到6798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9.2%,比2000年上升2.5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达到598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0.7%,比2000年上升1.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二、“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一)西部大开发进程走向深入
1、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铁路、公路、水电、机场等已开工项目建设,适时开工上马一批新建设项目。重点包括青藏铁路、宜昌至万州铁路、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洛阳至湛江铁路、新疆精伊霍铁路、溪洛渡水电站、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强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西部城镇的服务和集聚功能。稳步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等重大工程建设,重点规划和分步实施西南地区石漠化地区、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青海湖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继续加强三峡库区、滇池等水环境污染治理和重点城市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垃圾等污染综合防治工程,提高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力度
加快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确保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严格执行和落实农村地区全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活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引导,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模,不断增强农民有序转移和理性就业能力。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救治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推广到位,切实保证和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的力度和范围。扩大西部“少生快富工程”的实施范围,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大“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重点支持、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
3、积极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依托西部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油气、煤炭、水电等能源开发、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特色旅游及文化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壮大。研究建立促进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适当提高油气等重要能源的就地加工增值比重。加快推进陕西、内蒙古的煤制烯烃、新疆的独山子石化和罗布泊钾肥、包头和攀枝花的钢铁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对西部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试点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建设一批棉花、糖料、烟草、蔬菜、果品、花卉、茶叶、中药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促进包装、存储、保鲜、运输、分拨、配送、标准、信息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特色农副产品附加值。合理开发和保护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热线、重点旅游区和旅游景点,促进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渐入佳境
1、“十一五”时期是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政策全面发挥作用的时期
我国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政策主要从2004年开始的(部分政策从2002年、2003年开始实施),在“十五”时期实施的时间只有两年左右,作用还不十分明显。随着国家给予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等试点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尤其是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东北地区将享受到政策的先行优势,企业的原有负担大量减少,新的综合负担又将低于全国水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将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十一五”时期这些政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将会逐步增强,一些新的政策如资源开发补偿政策和衰退产业援助政策等也可能在东北地区试点,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将增强东北地区的政策优势地位,为东北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条件。
2、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东北地区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日益突出,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地区,2003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23.66%,利润占全国同行业的18.08%。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地区,2003年钢铁产量占全国的10.64%,利润占全国的6.77%。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2003年汽车、铁路客车、船舶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值约占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时期随着国家各类优惠政策的实施和支持,东北地区工业优势行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对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更加显著。
3、东北地区农业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耕地面积为2153万公顷,土地肥沃,农村人口占6%,但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6.6%,约为全国的3倍,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条件。东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号称“北大仓”,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3年,东北地区大米产量占全国的9%,出口占全国的37.21%;玉米产量占全国的29%,出口占全国的86%;豆类产量占全国的41%,出口占全国的85%。随着我国免除农业税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产品加工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综合利用的领域不断创新,农产品最低价格的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东北地区的农业优势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东北地区人才密集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东北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比较多,科研实力雄厚,加上我国实施的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东北地区人才密集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因此,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将不断得到提高,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长期衰退的趋势将会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扭转。当然,在这个结构转换过程中,东北地区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培育形成雄厚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优势。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迈出步伐
1、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
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为基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为目标,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和改善粮食的品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重点在“多予”与“放活”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探索包括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在内的各种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农措施,并不断加大支农力度,拓展支农范围。在利益共享的前提下,探索建立粮食主产区与粮食销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调动中部地区的种粮积极性。
2、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效益
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效益。首先,加快解决能源原材料产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企业社会负担,把其逐步纳入企业增值税转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改革试点的范畴。支持中部地区资源型省份和城市发展新型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矿山发展接续产业,尽快实现经济转型。其次,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后续产业,加大支持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力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的一些政策,应适当延伸到中部老工业基地。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中部地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具有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而且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加强中部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提高科研机构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中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促进中部地区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促进中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繁荣发展中部地区的旅游业的商贸流通业,不断优化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4、打造重点城市群
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中部地区缺少特大城市的拉动,但是,目前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若干重点城市群,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珠潭城市群、大运城市带、皖江城市带、昌九城市带等。这些城市群的形成,对于集聚生产要素,实现集约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今后,应依托这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群,不断做强做大,形成支撑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集聚人口的重点发展地区,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格局进一步优化
1、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东部地区人才、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十一五”期间担负着进一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整体水平的重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更多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2、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
发挥产业配套好和技术水平高的优势,优先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精深加工和高端服务和产品,主动引导劳动密集型和一般低附加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抓住全球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活动的大好时机,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注重提高外资利用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层次和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针对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不利因素,率先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保护。发展都市型、城郊型等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执法力度,降低主要污染和能耗指标,从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遏制耕地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标准,提高环保和能耗门槛,以及规定单位面积土地产值标准政策,引导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增长质量效益。
4、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
今年8月5日下午,在四川核电站厂址预预可研评审工作会上,经过国、省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的集体评审,蓬安三坝核电预选厂址成为全国第一座内陆核电站的首选厂址,并即将启动正式可研工作。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在这里隆重召开核电选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目的是认真回顾核电厂址争取工作的艰辛历程,总结争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表彰先进,激励士气,鼓舞全县人民的信心和干劲,团结和带领全县68万人民拼搏进取、奋勇争先,推动蓬安新一轮的新跨越和新发展。
回顾近两年来我县争取核电落户蓬安的艰辛历程,三坝厂址能在所有预选厂址中夺颖而出,离不开上级党政和部门的大力关注和支持,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以及全县人民的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为核电落户蓬安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所有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今天会议将要获得表彰的所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从回顾四川核电厂址预可研评审过程、展望核电站建设前景、总结我县在核电预选厂址竞争中的工作成绩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等方面对核电建设前期工作作一简单总结。后面县委中伯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深入领会,认真贯彻,狠抓落实,共同推动全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核电站预选和初可研评审工作的简单回顾
四川核电站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首座内陆核电站。自20__年6月开展选址工作以来,历经图选、踏勘初选、预选和初可研四个阶段,先后对全省20余个厂址进行了踏勘、评审。从20__年11月21日全国核电专家赴睦坝、三坝两个预选厂址实地踏勘之日起,我县核电站厂址预选和初可研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其间,20__年4月、9月,20__年1月、4月—8月,全国核电专家先后6次赴我县三坝、睦坝、徐家等地进行实地考察。20__年8月4日至5日,经过国家核电评审专家组审查评定,我县三坝乡厂址成为了四川核电站首选厂址。
二、核电建设成功后可预期的经济效益
四川核电站规划一期工程为2×100万千瓦,总投资221.5亿元,二期工程为2×160万千瓦,总投资548.5亿元,预留三期工程为2×160万千瓦。一、二期工程建设总投资770亿元,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95亿元,年实现税收20亿元。建设期间,当地每年可得建安税8000万元,核电站一、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不仅将直接地方经济总量和财力,还将有力促进蓬安和南充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对于实施“产业是支撑,项目是载体”的工作思路,加快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历尽艰辛的核电站预选厂址争取工作
蓬安三坝核电厂址能在最初排位落后的不利条件下,力压地质条件较为优越、综合竞争实力较为强劲的南部石河预选厂址,获得全国核电专家以及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青睐,最终以全票方式脱颖而出成为首选,这是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辛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功。
(一)高瞻远瞩,精心组织,决策指挥有力。在20__年6月开始进行的核电厂址图选确定蓬安三坝、睦坝入选8个核电预选厂址后,立即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指定了专门负责跟踪联系的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同时,庚即成立了蓬安县核电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原发展计划局成立了专门的核电办公室。同年11月21日,核电专家赴我县三坝、睦坝现场踏勘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召集了部门、乡镇协调会,统筹指挥核电建设协调工作,在所有预选厂址中率先推出了关于支持核电建设的有关政策,提出了以“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支援核电建设的口号,针对核电工程建设的需要,出台了三坝、睦坝两个核电预选厂址在人口控制、房屋兴建、产业化建设等方面的“四不准”政策,展示了蓬安争取和支持核电建设的决心和信心,赢得了国家、省、市领导以及核电专家的充分赞誉,为最终三坝厂址成为首选奠定了致胜先机。
(二)攻艰破难,主动出击,对外协调有方。在整个核电厂址预可研评审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主动出击,不等不靠,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坚决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不轻忽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将蓬安的各种优势无限放大,确保最终成功。20__年12月,在确定6个预选厂址时,睦坝厂址虽然获得排位第一,但有关部门和专家因为蓬安已有1个预选厂址,将三坝厂址排除在外。面对这一情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并没有放弃,立即派出了多个工作组,分赴各地同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核电专家反复翰旋,最终三坝厂址也顺利搭上末班车,挤进预选圈(排位第6)。20__年1月,在市人代会期间,中伯书记、邹平县长又陪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程拜见核电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多方寻求支持。特别是中伯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仍十分关心核电选址工作进度,及时与全国最大的核电工程建设公司广核集团总经理取得了联系。今年7月,在核电厂址预可研评审工作的关键时刻,特别是
在与南部石河预选厂址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均势、前景并不十分乐观的情况下,中伯书记率领县四大家领导赴广核集团进行考察,与该公司密切了联系,增进了友谊,也为三坝厂址成功获选增添了胜利的砝码。(三)严谨细致,全面周到,接待服务有情。搞好接待服务工作,给国家核电建设予以最大、最有力的支持,是蓬安争取和支持核电工程建设的首要工作。在近两年的预可研评审工作中,国家发改委、核电研究院、西南核电研究所,苏州核动力研究所等专家多次亲赴现场踏勘,层次高、规格高、数量大,工作时间长。仅来蓬安考察调研人数最多一次达50多人,在三坝蹲点勘测时间最长达22天。对此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怠慢每一位专家,全方位提供最优质服务”的要求,精心部署,统一指挥,圆满完成了所有接待任务。一是加大了领导协调力度。在每一次的接待工作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召开协调会,对参与接待的各部门、乡镇明确了责任、细化了任务,做到了有条不紊,分工合理。尤其是在衣、食、住、行以及文字材料准备等各方面,均明确了一名县级领导负责联系协调。每一次到南充或成都参加核电选址工作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带队参加,现场协调指挥调度各项工作。二是注重了服务细节到位。每次前来我县考察踏勘的专家较多,并且都来自天南地北,每次人也不同,县委、县政府接待办和核电办工作人员采取了“一对一”服务办法,定人跟踪服务。专家到野外考察,服务人员就跟着到野外,及时提供矿泉水,柑桔、纸巾、毛巾等;专家到农户调查,工作人员提前通知作好准备,并主动为专家带路;特别是在生活服务方面,工作人员认真了解每一位专家的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按照所需及时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在三坝乡长达22天的实地踏勘工作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从最细小的地方给核电专家以最无微不至的关怀,比如中伯书记和邹平县长多次在忙完县上其他工作后,晚上八、九点钟还要赶到三坝和核电专家共聚晚餐。虽然仅仅是一顿便饭,但令众多专家无不共同赞叹,有一位老专家曾说:我到很多地方去考察过,从来没有遇到像蓬安这样的领导。又比如中伯书记了解到早餐提供的咸菜不合专家口味,当即安排人员从巴中采购回6种咸菜……。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这些小小举动,让所有专家感动莫名,宾至如归,有位专家在送别会上唱到: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四)上下联动,多方配合,基层部门有位。在核电厂址预可研评审过程中,不仅接待任务繁重,资料收集工作更是范围广、类别细、项目多、数量大、任务艰巨,仅仅只是在半径5公里、15公里、80公里范围内调查人口、气象、水文资料等工作,就涉及9个地、市州50多个县市区;县内被调查的乡镇多达20余个,类别更是细分到食物结构、生活习惯、农作物种类、产量等项目。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一切以接待任务为重,部门调车辆随传随到,从单位抽调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到位,区、乡镇村干部时时待命,及时参与接待工作。每次接待,县交警大队总是开路先锋,县公安局、派出所提前到岗到位,为核电专家勘测调研工作肃清治安环境;三坝乡政府根据专家工作组分别成立相应的接待服务工作组,为专家们开展工作提前深入农户作好宣传准备;县核电办在每次专家来考察时都及时汇报并提前作好精心准备。如在去年9月预选址评审会前,因勘测需要,必须制作9个50多米的新空气球,为保证勘测顺利进行,核电办工作人员在氢气球不能用交通工具运输的情况下,手持9个氢气球从县城走路到三坝,用时长达10多个小时。县水利局、气象局提供核电资料更是无怨无悔,没有张口索要任何报酬,特别是马电公司为配合专家进行水位测量,一天内经济损失高达10余万元。正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无私合作,有力推动了核电厂址预可研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基层群众有义。在核电厂址预可三评审的整个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是层层召开动员会。县上专题召开了核电工作会,传达了县委、县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各区、乡镇及时组织党员对村干部动员会,各村社组织群众召开了宣传会,把建设核电的目的和意义深入到各级各部门和基层群众。二是采取多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县广播电视台制作了电视新闻标语,巨龙、河舒片区以及三坝乡、睦坝乡利用有线广播、墙报、横幅、岩标向广大群众宣传,核电办配合区乡镇利用逢场天进行集市宣传。深入持久的宣传发动,激发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建核电、促发展”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热情,很多群众自发参与到支援核电建设的工作中来。专家走访,有群众主动带路;专家渴了,有群众主动送水;专家饿了,有群众主动送上柑桔和花生;一位专家生病中暑,乡村赤脚医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专家寻找水位测试点,十几位群众主动帮着挖地;现场踏勘,有时损坏了青苗等,群众们没有在乎,没有怨气,主动提供方便;考察工作顺利结束,专家们要离开了,一位上访户得知后,坚决要求参加送别会,他说,这是为三坝、为蓬安,也是为全国人民做好事的,我一定要送送他们!
四、争核成功的基本经验
(一)敢想善干,锐意攻坚,始终坚持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是争核成功的强大动力。争取四川核电站预选厂址落户蓬安,是一项利县利民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它的成功,必将有力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各项事业共同进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敢为人先、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共谋发展”的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获得了成功。在争核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区位、交通的劣势,人气、商机的差距,竞争对手的实力,都成为争核成功的最大障碍。我们靠什么?我们靠的是支援和争取核电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我们靠的是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无畏勇气,我们靠的是敢干大事、想干大事、善干大事的毅力和胆识。回首征程,争核过程一波三折,并不是一马平川、一片坦途,睦坝厂址六选四的失利、地质条件较差带来的不利影响都差点使争核工作功亏一匮。但是,县委、县政府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面对困难,我们一个一个地去克服,面对问题,我
们一个一个地想办法解决,我们靠着一种坚韧的进取精神,终于获得首选厂址的荣誉。(二)团结协作,务实争先,始终坚持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是争核成功的致胜法宝。在争取核电厂址落户蓬安的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核电研究所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意见。蓬安三坝厂址从地理、地质条件方面来看并不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8月4日至5日国家核电专家组的综合评审中,8个专家组全部作出了首选三坝的一致意见。是什么原因让众多专家作出了这种选择?有位专家说:我去了许多地方考察,蓬安的干部群众对我们最好。按照县委、县政府“最优良环境、最优惠政策、最优质服务”的三个“最优”的总体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无私奉献、共谋发展”的争核精神,识大体、顾大局,服从指挥、步调一致,所有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勤奋工作,在争核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发挥出了最大的热情,把争取核电建设、振兴县域经济、促进强县富民的宏伟蓝图变成全县人民的共同心声,变为推动部门、基层工作的具体行动,从而保证了争核工作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