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生产计划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计划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产计划概述

第1篇: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等技术的应用性人才,是我国现阶段实施科教兴国及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虽然《安全评价》课程在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空白状态,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门课程的教材已趋于成熟化,已形成服务社会、适用企业的知识体系。(1)现有的相关课程为《安全评价》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现阶段高职院校已开设的相关安全课程与《安全评价》课程的内容有相似或重合之处,如已开设的《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学原理》、《消防工程》、《职业卫生及工程》、《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安全法律法规》等。这些课程虽然是独立的,但均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特定的内容,它们在某些章节和内容是一致的。如果我们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对这些课程进行整合,再借鉴《安全评价导则》和国家安全评价师鉴定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可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更具有实用性,可实现节约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资源的目的。(2)化工企业的需求满足了《安全评价》课程开设的现实条件。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适应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化工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对化工安全生产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要想化工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想提高国内化工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安全工作的力度。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危险物品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人员必要具备的一定安全生产知识,并对学历提出了化工专业大专以上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才的缺失,懂化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2我院增设《安全评价》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安全评价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安全评价涉及的规章制度繁多,安全问题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专项的安全评价应用范围及方法各有不同,遵循的规章制度更是有很大差异,想在有限的时间全面掌握是非常困难的;②安全评价教学内容很多,本身是一门复杂的边缘学科,涉及到安全、数理统计、管理、系统工程等多个方面;③安全评价相应的规范更新较快,如果脱离实际,必定很难适应实际需要,教学要与时俱进。结合以上实际,在安全评价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2.1课程教材选择目前,市面上安全评价教材种类较多,多为安全类本科教材,真正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不多。经过专业教师筛选并结合我院学生学习特点,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安全评价》课程教材采用的是教育部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安全评价技术》,该书由蔡庄红等主编,主要介绍了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评价单元的划分、安全评价方法、安全对策措施及安全评价结论、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等内容。该教材系统性强,能通过较多的实例说明安全评价方法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高职学生容易接受掌握。除此之外,结合专业自身情况及本地区化工企业现状,专业教师还编制了《安全评价实践讲义》作为本书的辅助教材,提高学生的安全评价实践应用能力。

2.2教学内容改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呈日新月异态势,需要进行更多危险种类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专业教师要时刻关注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改革教学内容,注重把当前安全评价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式及其在现场评价实际应用的内容反映到教学内容之中,对选用的安全评价实例或评价报告尽量贴近化工企业生产实际,又要融进社会上的热点、难点或焦点问题,有利于知识的学以致用;《安全评价》课程要结合专业特点,对化工企业的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要精辟讲解,如危险预先评价法、概论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等;第二课堂作为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阵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道化学是化工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课堂教学时采用理论和案例结合的方法,课后布置大作业或要求撰写小论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直至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在安全评价教学中,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案例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所学的安全评价知识和理论来对模拟场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出事故案例或设计命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如可以给出我院化工实验实训安全分析、学生宿舍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等命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手段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证,对初学安全评价课程的学生而言,仅靠“灌输式”教学进行抽象理论的讲解效果是甚微的。多媒体不但可以呈现丰富的语言和文字,更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性认识,使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易于突破。如在进行危化品安全事故进行评价时,由于人们没有亲生经历或目睹,对危化品事故认识难以达到想要的结果,因此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或录像,将危化品爆炸、辐射、腐蚀等产生的严重后果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危化品的重灾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危化品安全评价的欲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4实践教学改革安全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我院从安全评价公司或化工企业聘请经验丰富、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指导老师,经过探索,结合本地区的企业实际,安排了以下实践教学内容。2.5教学效果本专业自增设《安全评价》课程以来,学生的安全意识、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的学生素质高,安全能力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在学院校园安全活动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专业教师反映学生在其它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程中,安全操作技能规范、熟练,已初步养成了分析及解决各种安全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安全习惯。

3结论

第2篇: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传统表层增氧技术(如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具)虽然对表层增氧效果较好,但存在增氧能力有限、底层增氧量低、增氧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诸多问题,尤其是水质改善的效果不明显,底层水体由于残余饵料和排泄物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和有机物,使水质变坏,水中的固体沉淀形成了一层沉淀物,沉淀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并产生有害气体,如沼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混合在水中,增加水产养殖品发病的几率,降低其品质。

耕水机健康养殖技术是通过机器桨轮翼的旋转,生成围绕机器中心上升的循环水流和扩展到水面的水流,将水体底部的水引导提升到水面,经吸收氧气和阳光后再循环回水底。使水体充分暴晒于紫外线下,消除多种有害菌类和气体,通过水体的循环使水质明显改善、水体颜色明显变浅,水体溶氧总含量增多,上、中、下各层溶氧均匀度显著提高,鱼群浮头现象明显减少。同时促进水体中的有益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生长,形成完善的食物链,降低了饵料投放量,提高了饵料利用率,达到生态健康养殖的要求。

底层微孔增氧水产养殖技术主要是将微孔曝气管铺设在池塘底部,使用空压机或风机对管道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空气经微孔曝气管至池塘底部进行曝气增氧。可以有效提高整个水体尤其是下层水体的溶氧量,溶氧均匀、噪声低、能耗小,通过气泡上升还带动水体循环,明显改善底层水质,解决目前高效水产养殖模式与传统表层增氧方式之间不适应的问题。

生态耕水健康养殖和高效增氧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是对目前通常使用的机械式表层增氧方式的一次技术突破,它提高了增氧区范围,使水体溶氧分布均匀,并具有以下特点。

(1)有效改善水底底层缺氧、产量提高显著:水体增氧效果好,不会把水体搅浑和伤及种苗,使养殖物种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成活率提高。可使养殖密度提高30%,平均产量提高30%~40%。

(2)缩短养殖周期:在同等规格条件下,可以明显缩短养殖周期,能促进水体中的有益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使天然饵料增加,可以节约10%左右的饵料,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促进池塘生态良性循环:生态高效增氧水产养殖技术可以使水体流动和底部氧气充足,从而使得有害物质大幅度减少,尤其是对亚硝酸盐和大肠杆菌的降低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可以大大减少鱼类因水质不良引发的疾病,减少渔药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使水体形成立体循环的水流,从而消除水体中溶解氧、温度、盐度和藻类的分层,降低气温、气压、雨水对池塘水质稳定的影响。长期使用可以使大部分池塘底部无底泥堆积,与传统养殖方法比较,底泥的平均厚度减少5厘米以上,且养殖品种的“霉味”、“土腥味”明显降低。

(4)节能:传统增氧机械的功率一般为750~3000瓦,微孔管增氧设施每亩均配置的动力功率仅需150瓦,为传统增氧机的三分之一,而耕水机的功率仅为25~60瓦,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5)安全:耕水机为无噪声低速运转,微孔曝气增氧,主机在岸上工作,没有像水车、叶轮那样的运转部件在水中搅动,不会对人和鱼、虾、蟹产生危害,同时也避免了噪声和震动对鱼虾保护膜的损伤和易造成疲惫厌食等养殖问题。

第3篇: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关键词] 春播花生 地膜 增产 机理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59-01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地膜覆盖栽培是1948年首先由日本人创造的,最初是用于水稻栽培,后来应用于棉花和蔬菜,1966年开始应用于花生。我省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据试验统计,地膜覆盖花生一般亩产300-350公斤,高者在500公斤以上,增产率为20-50%。在同等条件下可增产荚果80-90公斤。而且花生地膜覆盖不仅增加了产量,还提高了品质。如含油量和蛋白质,油酸与亚油酸比值增大,氨基酸含量提高等。

一、春播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机理

1.增加土壤温度,加快花生生长发育进程

据测定,花生生长发育前期,0-5厘米土层日增地温比露地栽培的高2.5-3.9℃,生育中后期高0.6-1.1℃,全生育期平均增高1.4-2.7℃,总活动积温增加195-370℃。一般早出苗6-8天,早开花6-10天,早结荚7-9天,成熟期提早7-10天。

2.保墒提墒,增强抗旱耐涝能力

由于地膜的不透气性,土壤水分汽化为水蒸气到达膜面,不能散失,保持土壤良好的墒情。地膜覆盖栽培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强了根系发育,相对提高了抗旱能力。地膜花生在降雨过多时,由于地膜覆盖率≥66%,排水良好不易受涝。

3.保持土壤松暄,促进根系发育和荚果充实饱满

地膜花生在生育期间处于免耕状态,从而保护了结实土层的松暄度,有利于花生根系发育和果针入土结实。

4.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花生群体的光合产量

覆膜后,对阳光辐射的发射能力能够增减花生株行间光亮,促进花生果实的形成。

5.控制无效果针入土率,提高荚果饱满度

地膜覆盖栽培能有效抑制高节位的无效果针入土,减少单株无效结实率,提高花生饱果率。

二、春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地膜选用

现阶段,实施生产的地膜种类繁多,种植花生时所用的地膜是花生的整个生长周期内全部覆盖的。地膜的选择需要根据种植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质量好、规格适宜的地膜,如根据花生的生长情况和栽培的特点。使用的地膜必须具有非常高的物理性质,而且老化的速率较慢。种植的过程中地膜进行覆盖时要保证使用的过程中不破裂,不粘卷。地膜要具有大于等于80%的透光率。通常才用的地膜的宽度是80厘米,可以完整的覆盖住两垄花生。地膜采用的是微末一般的的厚度是0.007±0.002毫米。通常的使用量是每667平方米施用量是4公斤左右。

2.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

我省春播花生产区地膜覆盖栽培应选用增产潜力大的中早熟花生品种,采用晋花1号、晋花2号、晋花3号和晋花4号,亩产荚果350-400公斤,平均亩产385公斤。

3.选地与换茬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变种植的土壤和环境,使花生的生长环境逐渐被改善,使环境越来越适合花生的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中生长。使其具有良好的长势,需要的水肥量也增大。覆膜这种栽培技术不适合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行追肥,所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实施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种植土壤具有较强的肥力,充分的施加底肥。这样才能更好的获得高产。

同一片田地连续的种植花生会出现严重的减产的现象。根据调查显示同一片田地连续种植两年可以造成20%以上的减产,如果连续种植三年以上可以造成减产25.5%左右。所以促进花生的增产增收的必须要与其他的作物进行轮种,进行茬口的调换促进花生的增收。近年来,根据多方面的试验显示,花生进行覆膜栽培的技术,可以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动增强,这种种植方法可以进行花生的两年的连续种植,不会造成较大的减产。经过试验的生物统计分析,不会造成很大的减产。但是即使是这种方法也不可以重茬3年以上,种植的过程中还是应该注重调轮作换茬。

4.整地与施肥

精耕细作是地膜覆盖栽培高产稳产的基础,它关系到盖膜的质量,关系到盖膜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效果。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实,不仅根系的生长发展需要土层深厚,果针入土结实需要上松下实的土壤条件。

地膜覆盖栽培增施肥料是保证花生增产和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如果施肥不足,特别是在底肥土壤条件下,会大大降低盖膜的效果。

5.覆膜与播种

盖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花生地膜覆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盖膜后打孔播种,另一种是先播种后盖膜。这两种方法在生产上各有各的优点。近年来集铺膜、播种、施肥、喷施除草剂为一体的小四轮牵引的花生播种机在我省主产区已大面积使用。既能提高盖膜效率,又能确保盖膜质量,高效省工,可一播保全苗。

播种的适宜时期,一般为播种前5日内5厘米日平均地温≥12℃时,即为盖膜播种适期。

6.喷施除草剂

花生覆盖地膜后,不便中耕除草,因此,盖膜前必须喷施除草剂,否则杂草滋生,不仅降低盖膜效果,而且也大幅度降低花生产量。地膜覆盖栽培常用的除草剂有拉索、农思他、乙草胺和百草净等。

7.田间管理

盖膜花生一般在播种后15天开始陆续出土,这时候气温逐步升高,地膜内气温可高达45℃以上,从见到苗开始就需要每天早晚检查,发现幼苗出土就要及时放苗,放苗时间最好是下午。地膜覆盖栽培花生,两个月如不降雨,常会发生旱象,有条件的灌溉地区发生干旱要及时浇水。

8.适时收获

花生的成熟期主要与积温多少,品种生育期长短等有关系。一般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在140-150天。也可依植株自然落黄,荚果的成熟度确定,过早或过晚收获均会对产量受到损失。

参考文献

[1]任素梅.赵辉娟. 春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0:13-14.

[2]熊飞虎.杜杏福.熊全汤.邓荣娥.欧阳建宁. 春播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04:95+98.

第4篇: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关键词] 夏直播 花生栽培技术示范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19-02

一、目的意义

我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主要种植方式为麦套花生,面积占全县花生种植面积的70%以上。存在问题:一是费工费时,成本高;二是花生播种基础差,出苗率低,整齐度差,长势弱;三是花生密度难以保证。使我县花生产量一直徘徊不前,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探索出更科学的种植方式和栽培技术。

二、研究动态

花生在我国油料作物中,其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第二位;而总产量则居第一位,占油料总产的50%左右。在世界花生生产中,我国的种植面积排第二位,总产量居第一位,是世界重要的花生生产国之一。近年来,世界花生主产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许多方面有重大突破。花生生产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花生总量的增加不再依靠扩大面积,而是依靠提高单产;二是单产的提高,将由过去主要靠物质投入转向依靠科技投入;三是花生生产目的将由油用花生向食用花生转变。

三、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1.选地

夏直播花生田宜设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或以上的轻壤或砂壤土,2年内没种过花生等豆科作物。全土层深厚,耕作层肥沃。0一30cm土层有机质0.6%一0.95%,全氮0.05%一0.08%,全磷0.05%一0.099%,水解氮50mg/kg一100mg/kg,有效磷14mg/kg一40mg/kg,速效钾40mg/kg一90mg/kg。产地环境应符合NY/T855的要求。

2.气候条件

花生生长期达到120一125天,活动积温达到2800℃-2900℃的地区,可露地夏直播栽培;生长期为110一115天,积温在2400℃一2600℃的地区,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3.播前准备

3.1整地:麦收后先造墒,然后进行深耕,耕深23~25 cm,整地前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复合肥80公斤,全部的圈肥、2/3的有机肥结合耕翻施人犁底,1/3的复合肥,98%ZnS041.5kg,FeS042.5kg,硼砂1kg,播种时施入浅土层。

3.2地膜选择:选用常规聚乙烯地膜,宽度90cm左右,厚度不低于0.004mm,透明度≥80%,展铺性好。

3.2品种选择:选用中熟或中早熟、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的品种,如花育30号、花育22号等。

3.4剥壳与选种:剥壳前带壳晒种2一3天,播种前7一10天剥壳。剥壳时随时剔除虫、芽、烂果。剥壳后将种子分成1,2,3级,选用1,2级种子播种,先播1级种,再播2级种。

3.5种子处理

4.药剂拌种

4.1在茎腐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将种子用清水湿润后,用种子重量0.3%一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晾干种皮后播种。

4.2在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区,用种子重量0.2%的50%辛硫磷乳剂,加适量水配成乳液均匀喷洒种子,晾干种皮后播种。

5.微量元素拌种

种子重量0.2%一0.4%的钼酸铵或钼酸钠,制成0.4%一0.6%的溶液喷雾,晾干种皮后播种。

6.施肥与整地

在肥力中等或以上的土壤上、且前茬小麦已预施花生肥的情况下,每亩施尿素7kg一8kg,磷酸二铵14kg~18kg,硫酸钾14kg一16 kg,或用等量元素的其他肥料。适墒时,将所有肥料均匀撒施在地表,然后耕翻20cm一25cm,再用旋耕犁旋打1一2遍,将麦茬打碎;或施肥后直接用旋耕犁旋打2一3遍,深度15cm一20cm。以灭茬、松土、掩肥。做到地平、土细、肥匀。

如果墒情适宜,可直接播种或整地灭茬播种;如果墒情不足,要先适宜造墒再播种。

四、播种

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无论哪种种植方式,要求花生播种在麦收后3天内完成,最多不超过5天。以确保花生有足够的生长期。

1.人工播种覆膜

1.1畦距80cm,畦内起垄,垄高8cm一10cm,垄面宽50cm~55cm。

1.2播种时,先在垄上开两条深3cm一4cm的播种沟,沟心距垄边10cm左右,垄上小行距30cm一35cm,早熟大花生穴距15cm一16cm,每667扩播10000穴一11000穴;早熟小花生穴距14cm一16cm,每亩播11000穴一12000穴。每穴均为2粒种子。若墒情不足,应先顺沟浇少量水,待水渗下后再播种。播种后及时覆土,再将垄面耙平。将垄两边切齐,每亩喷施50%的乙草胺乳油100m1一120m1,加水50kg一60kg。采用除草地膜的,可省去喷施除草剂的工序。覆膜后在播种行上方盖5cm厚的土埂,引升花生子叶自动破膜出土。

2.机械播种覆膜

选用农艺性能优良的花生联合播种机,将施肥、起垄、播种、喷洒除草剂、覆膜、膜上压土等一次完成。要根据密度调好穴距,根据化肥数量调整施肥器流量。

3.田间管理

3.1撤土引苗:采用机械播种覆膜的,花生齐苗后,及时将花生播种行上方的土撤到沟内,起到清棵蹲苗的作用;花生四叶期一开花前及时抠出压埋在地膜下面的侧枝。

3.2防治病虫害:青枯病:团棵期用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50%复方多菌灵悬浮剂800倍液喷雾,每亩药液量40kg一50kg。初花期再喷1次。

叶斑病:始花后当植株病叶率达到10%时,每隔10一15天叶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亩喷施40kg一50kg,连喷2一3次。

蚜虫、蓟马:苗期发生蚜虫、蓟马危害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药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亩药液用量40吨一50吨。

地下害虫:结荚期发生蛴螬、金针虫等为主的地下害虫危害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药液灌墩,每亩药液用量250kg一300kg。

棉铃虫:当棉铃虫、斜纹夜蛾造成危害时,叶面喷施28%高氯?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每亩药液用量50kg一60kg。

3.3遇旱浇水:花针期和结荚期,如果天气持续干旱,花生叶片中午前后出现萎蔫时,应及时适量浇水。饱果期(收获前1个月左右)遇旱应小水润浇。结英后如果雨水较多,应及时排水防涝。

4.适时化控当主茎高度达到35cm,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g~50g,加水40吨~50kg进行叶面喷施。防止植株徒长或倒伏。施药后10d-15d如果主茎高度超过40cm可再喷1次。

5.追施叶面肥

七、八月份高温多雨季节,若发现植株顶部出现黄白心叶,及时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生育中后期植株有早衰现象的,每667m2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0kg~50kg,连喷2次,间隔7d~10d。也可喷施适量的N、P、K和微量元素的其他肥料。

6.收获与晾

夏直播花生宜适当晚收,可延长到10月5日~10日,使饱果率达到55%以上。收获后及时晾晒,1周内将荚果含水量降到8%以下。

7.清除残膜

花生收获时,应将地里的残膜拣净,减少田间污染。

四、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完成后,夏直播花生亩产量达到400公斤,按每公斤4元计算,亩产值1600元,扣除地膜每亩28元、机械费用35元、肥料款130元、人工13*40=520元、浇水两次共花费50元、农药款30元,亩效益677元。麦套花生在东明平均亩产254公斤,亩产值1016元,扣除人工20*40=800元、浇水50元、农药款30元、亩效益136元。夏直播每亩比麦套增产146公斤,亩效益增加541元,两年累计推广20万亩,共增加效益1082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社会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加强技术培训,示范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种田水平,增强了农民科技意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社会效益显著。

第5篇: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关键词】社会服务能力,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专业,在通过两年的建设,深化专业教学改革,2013年顺利通过验收,本文对建设内容进行总结。

一、推进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以企业专家为主体(占70%以上)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训实习指导、成绩考核办法等教学文件的制订,并针对行业发展态势及时对内容做出调整与修改,实现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以“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为主线,把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专兼教师优势互补,将既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又提升了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学院与知名企业订单培养协议,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形式,校企双方以“职业人”的标准共同培养学生,同时促进艰苦行业招生难问题与招考办法的改革,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与15家企业签订订单协议,订单培养人数占在校生的90.5%。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水产养殖生产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养鱼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以校企合作共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内涵,丰富教学资源库、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调查职业岗位,确定培养目标。我们采取走访,专业建设委员会研讨等形式到企业对水产养殖岗位进行调查,与行业、企业合作,一起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构建出学习领域(课程)。以培养出水产养殖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突出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确定设计思路,明确教学改革方向。以水产养殖生产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为导向,以我院“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途径,以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为依托,实现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课程建设与改革方向,以实现课程内容生产任务的系统化,教学实施的教学做一体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建立公开立体的课程考核体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性,使教学条件的功能完善,达到社会认可的教学效果。

3.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养鱼生产过程为主线,根据工作过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点,通过《池塘养鱼》、《海水养殖技术》、《集约化鱼类养殖技术》3项综合技术和《水产动物病防治技术》、《水体化学分析技术》、《生物饵料培养》、《渔用饲料》、《鱼类学》、《鱼类繁育技术》、《捕捞技术》7个专项技术实现培养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员、生物饵料培养工、苗种繁育工、成鱼饲养工4个职业工种职业人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改造。

三、转变培养方式,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

在“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实习中学生的学习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还是一个生产者、管理者、经营者。因此,由原来被动地学习变成了主动地学习;由原来的教师灌输性地学习,变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由原来死记硬背变为操作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对比式学习、案例式学习。通过培养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真正地学会了如何学习。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展现“立体化”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建立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动画资源、DV库、试题库、水产行业标准、文件法规等网络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网上师生互动,辅助学习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建设教学团队,合理规划教师职业发展

以鱼类养殖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水产养殖专业省级教学团队为引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分层次、分阶段制定培养计划,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境内外培训学习,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办学经验,引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机制。青年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注重双师素质培养,每年至少2个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达100%。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完成生产实践授课等,兼职教师注意教学理论的培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形成“校企融合、专兼协作、分工配合、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在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校园网的基础上,优化网络结构。搭建现代水产业信息和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远程培训、在线交流、企业信息、对外宣传、员工培训等服务,提升对外服务能力,促进行业经济发展。学院投入资金加大宽带带宽,设立课程建设独立服务器,购买摄像机、编辑机等实现教学录像的自录及编辑能力,现已完成《池塘养鱼》全部课程授课录像,实现网络学习。

第6篇: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关键词:映射机制;客户订单;生产计划;ER模型

中图分类号:THl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9-0040-03

1 概述

订单是是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进行业务确认的法律依据,根据订单在供应链的环节不同可以分为客户订单、采购订单、委外订单等。客户订单是客户对企业订货的凭据,处于企业供应链的下游。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绝大多数企业是以面向订单方式来组织生产,客户订单不仅是销售业务的业务处理源,更是企业生产起点和最终目标。

近年来,有关客户订单处理问题已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并展开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李兵等针对虚拟企业环境,使用过程建模技术,研究了将订单分解为不同任务的方法。杨文华等利用UML方法研究了订单处理系统的设计分析问题。陈炜婷探讨了订单驱动生产系统中,应用带保护水平分配机制时,如何对产能分配及订单接受机制进行优化。李岚针对订单数据传输及交易、选择订单合作伙伴、有效建立满足企业订单需求的供求关系等问题,研究了订单分解算法。倪志伟从排队论的角度,对订单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排队论的订单处理系统概念模型。张硕等应用电子订单分割处理,实现了供应物流与生产进度匹配。总体来看,目前对订单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务处理领域,与生产过程密切整合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需要,构建了一种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映射模型。

2 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的关联模型

2.1 客户订单及其数据模型

客户订单是一种客户对企业产品需求的数据形式,客户每次订货对产品的需求可能有一种,也可能有多种,需求时间上也可能有多个,因此一张订单上经常会有多种产品、多个交货日期等多样性信息。在进行订单处理时,通常将在某个时间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描述为一个订货项目,每张客户订单通常由一个或者多个订货项目构成。

对于每张客户订单而言,其数据模型由两个层面的信息构成:订单信息和订货项目信息。订单信息包括:订单编号、客户编号、订单确认日期等,订货项目信息包括:产品型号、数量、交货时间、当前状态等,如图1所示。

本文关注的是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的关联关系,因此在构建客户订单数据模型时只纳入与生产有关的信息,将每个订货项目用一个5元组来表达:

根据生产企业订单管理运作的特点,考虑到对订单动态跟踪的需求,本文将订货项目的状态Si归结为5种,并分别用一个数字进行状态标识:

0——项目未列入生产计划

1——项目列入生产计划,但还未开始生产

2——项目的生产已经开始,但未完工

3——项目已经生产完工,等待发货

4——项目发货完毕

2.2 生产计划及其数据模型

制定生产计划的直接依据是来自客户的订单,通过订单分解将订单中的需求信息转换为生产计划的源数据——生产需求项目。实际处理中,每个生产需求项目对应于一个订货项目,再由每个生产需求项目生成一系列的生产任务,生产计划就是由生产任务构成的序列。因此,表达生产计划的数据模型应包含两个层面的信息:生产需求项目和生产任务。

生产需求项目可用下面的元组来表示:

按最迟完工时间的先后顺序将生产需求项目排列一个序列,可得到一个生产需求项目的队列A:A1,A2,...,AK,其中K为项目总数。

生产需求项目队列是生产计划的源数据,通过生产计划制定之后,可得到一系列的生产任务,每个生产任务可用一个元组表示:

Jk=(ACj,JCk,Pk,NUMk,JSk,JEk) (3)

式中:

按最迟完工时间的顺序排列生产任务,便得到一个生产任务队列J:J1,J2,…,JN,其中N为任务总数,J即为生产计划。

2.3 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之间的ER模型

生产计划是以客户订单为依据制定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性关系,明确这种关系对于建立有效的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映射机制有着重要作用。参照实体关系模型(ER: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之间的关联性涉及到四个实体型:订单实体、订货项目实体、生产需求项目实体、生产任务实体,生产计划以客户订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如图1所示的ER关系图。

3 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之间的映射模型构建

3.1 映射机制的构建

生产计划的制定必须将市场需求映射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保证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是市场需求的产品。构建有效的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映射机制,是实现对客户订单执行状态跟踪和控制的必备功能,也是实现正确生产的重要保证。

根据图1所示ER关系模型,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之间存在两次映射:订货项目到生产需求项目需求的映射、生产需求项目到生产任务的映射,如图2所示。首先,利用订单分解功能将订货项目与生产需求项目需求建立起一一映射关系。然后,考虑库存、在制生产情况和冻结计划等因素,利用净需求计算扣除不必要生产的生产需求,进而得到生产净需求。最后,通过生产计划制定功能将生产净需求转换为生产任务。

3.2 映射过程简要分析

订货项目到生产需求项目需求映射的目的在于从生产订单中获取生产计划的源数据,订货项目对生产有需求的话,其状态标号数必须小于4,生产需求项目队列的产生步骤如下:取所有状态标号数小于4的订货项目;生成生产需求项目:根据订货项目的OCi、Pi、NUMi,生成生产需求项目中对应项目数据,根据交货期,综合发货、运输等因素的影响,计算生产需求项目的最迟完工时间;按最迟交货时间顺序将生产需求项目排列成一个生产需求项目队列A:A1,A2,…,AK。

在获得生产需求项目队列A后,需要进一步根据A来制定生产计划,转换为一个生产任务队列,具体步骤如下:按最迟完工时间顺序依次取生产需求项目Aj;库存消抵处理:如果Aj中要生产产品的库存中已经有,则不必生产;在制品消抵处理:如果Aj中要生产产品的正在生产线上进行加工,则不必生产;根据工作日历情况确定Aj中要生产产品的开工和完工时间,得到对应的生产任务Jk;按最迟完工时间的顺序将生产需求项目排列成生产计划J:J1,J2,…,JN。

4 结语

客户订单是制定生产计划的直接依据,构建有效的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映射模型,是实现对客户订单执行状态跟踪和控制的必备功能,也是实现正确生产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需要,构建了一种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映射模型,明确了从客户订单到生产计划的信息传递关系,构造了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之间的ERP关系模型和映射机制。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为面向订单生产模式下的客户订单与生产计划之间关联映射方法的研究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兵,李莉.工作流技术在虚拟企业订单分解上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7:28-31.

[2] 杨文华,张晓丰.基于UML的订单处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J].微机发展,2002,4:92-95.

[3] 陈炜婷,龚锡挺,王其文.订单驱动生产系统产能分配与订单接受优化决策[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11).

[4] 李岚.基于中间件的B2X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及其订单分解算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

[5] 倪志伟.基于排队论的订单处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D].北京交通大学,2009.

[6] 张硕,王利芳.电子订单分割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4).

[7] 曾洪鑫.基于状态树与时间处理的机械产品流水装配生产计划与调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

第7篇: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摘 要本文概述了海南核电项目调试计划管理体系及各级计划的作用,并对主要节点进度计划和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介绍了调试进度控制的主要手段和协调机制。

关键词海南核电调试计划管理体系

一、概述

海南昌江核电工程位于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塘兴村,首期建设两台650MWe核电机组。调试计划管理是贯穿整个海南昌江核电调试准备和调试现场实施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计划管理的有效性是保证各项调试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海南核电项目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调试计划管理体系,并创新性的引入了项目协调会、项目联合管控小组、调试生产计划一体化管理等管理方式,现将海南昌江核电项目调试计划管理体系介绍如下。

二、调试计划体系

海南核电工程具有一个1、2号机组工程里程碑计划,是所有工程进度计划的依据和总体框架,是海南核电项目工程进度的总的控制目标。海南核电工程建立三级、四级进度计划和关键路径计划、三天滚动计划为基础的调试进度计划管理。

(一)调试二级进度计划

调试二级进度计划是整个项目进行进度控制的目标计划,是调试活动的重要指导文件,在时间是都必须满足工程里程碑进度要求。二级进度计划以核岛系统和总体试压为主线,严格控制机组冷试、热试、首次装料、首次临界、并网和商运等关键节点。

(二)调试三级进度计划

调试三级进度计划是以二级进度计划为依据,主要体现了各调试阶段需实施项目的时间及逻辑关系,以确保调试计划可操作性。二级进度计划中规定了关键节点,强调调试系统试验逻辑关系,是制定调试周计划和日计划的重要依据。

(三)调试专项计划

调试专项计划是为相对独立的重要调试项目计划,根据调试节点和重要目标的安排,保证重要节点和重要目标的实现。专项计划以调试三级网络计划为编制依据,是调试三级进度计划的进一步补充。

(四)调试主关键路径计划

调试主关键路径计划,是以核岛系统的调试为核心,根据工程二级进度计划,综合考虑关键设备到货及系统安装、调试工期需求编制而成。此计划主要考虑海南核电项目主回路安装、DCS到货、燃料进场等实际制约工程进展的主要因素。

(五)调试四级计划、调试月计划、周计划和三天滚动计划

调试四级进度计划,在调试三级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由项目调试部各部门根据三级计划的要求,细化分解调试主要任务后汇编而成。计划工程师根据上游计划,编制调试月度计划、周计划和三天滚动计划,从而具体安排和指导调试工作。

三、调试计划管理、协调体系

海南昌江核电项目建立了全方位的管理、协调体系,包括调试启动委员会及项目协调会、调试周计划会、日计划协调会等。

为了安全、有序、高质量地实施海南昌江核电厂1、2号机组的调试,由营运、设计、土建、安装和监理等单位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领导组成海南昌江核电厂1、2号机组调试启动委员会,统一指导调试的启动工作。与此同时,工程现场每天召开海南昌江核电项目协调会,会议由业主公司牵头,工程公司项目部以及监理、各建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会议作为现场问题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影响现场进度的重大土建、安装、设备、设计和调试等问题进行协调、决策。项目协调会的召开,极大推动了现场各方面重大问题的解决,为整个工程顺利推进做出了卓越贡献。

四、调试计划管理协调

(一)调试生产计划一体化管理

为保证海南核电1、2号机组正式商运前调试、生产相关工作安全、有序,相关调试实施、移交及尾项消缺、预防性维修、定期试验等工作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工程现场实施调试-生产计划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调试期间的计划、工作票申请、隔离实施等均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调试生产计划一体化管理实现了调试部和运行隔离办的统一,便于现场工单的集中管控,提高了现场状态总体控制水平,极大促进了机组调试期间的安全、质量管理。

(二)项目联合管控小组

为更好的统筹协调项目土建、安装、调试资源及计划安排,海南昌江核电项目业主成员、项目控制部及建安单位计划人员共同组建成立项目联合管控小组,小组以项目联合管控周计划和日计划的形式对现场主要土建、安装、调试工作进行综合管控。项目联合管控小组自2014年3月份成立至今,经1号机组安全壳A类试验、一回路水压试验、首次装料等重要工程节点考验,管控小组在问题协调、计划管控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对推动工程进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各参建方的一致认可。

第8篇: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关键词】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自动化 常见问题 对策

1 生产调度系统概述

生产调度系统是使企业内部各个专业管理部门之间能够综合协调,发挥整体功能所要建立健全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由于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情况变化快,当某一局部发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没有按期实现,往往会波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加强生产调度工作,对于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研究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差距缩小或恢复正常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调度系统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工作对象,由许多主次关联要素、环节、环境、条件等集于一体,具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以及综合信息的特定功能网络系统。其特点是多能级的大系统,企业调度具有微观管理控制功能和目标。

在烟草行业内部一般按四级管理国家局、省局、国有烟草公司、生产烟草设置能级调度。使其由下而上和上下一致都具有生产经营目标,以专业管理所具有的生产经营指挥和综合信息中心形成神经系统。这个系统,通过相互分工的作用发挥,扩大形成各能级活动的大系统,从而层层保证逐级目标汇集起来的总目标得以实现。通过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的实施,对烟草生产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变化进行及时的掌握,并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措施,确保烟草行业整个生产流程的高速运作,从而达到烟草行业生产前所制定的预期目标。

2 卷烟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2.1 生产调度系统内信息分散

卷烟生产计划指标受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总量控制,然后给各烟草集团分配各自的生产额度,这是卷烟生产调度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为各集团根据卷烟生产总量和卷烟利税目标对计划指标进行分解,需要综合考虑品牌战略、平衡各生产厂的产能、人员、原辅材料等诸多因素。第三层次为各生产厂的月度生产计划,由集团根据销售预测情况制定各生产厂的月度生产计划,月初工厂基本能按计划进行生产,但到每月下旬时,生产计划需要根据市场销售反馈情况进行调整。

正是由于诸多层次的原因导致了生产调度系统所获得的信息都存在一定的孤立性,从上一层所得到的信息传递到下一层都有很大的延迟,同时由于使用的软件和衡量的依据会有所不同,不同的烟草生产厂往往不能通过同一系统来知晓生产实时信息,更多的依赖于电话或手写单据汇报的方式,进而导致生产调度指令可能会出现判断错误和达到速度偏慢的现象。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完整、不统一、不及时等诸多问题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很大影响,同样也会造成整个生产调度系统处于应急状态,相应的原材料没有及时安排到位,会延长整个交货期,致使货物不能够按时送达。

2.2 生产调度系统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生产调度以事前调度为主,就是事先根据产能、工艺要求将生产计划进行分解,先分解到生产车间,再从车间细化到生产线、生产工序上,实际生产时,各生产车间和班组按预定节奏组织生产。在卷烟销售越来越趋向市场化的今天,面向订单生产和供货对于卷烟企业是必然,生产调度要适应订单随时变化的需要,以更好的响应客户需求。然而在烟草生产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的半成品和原材料,那么烟草企业就需要对半成品进行计量称重,但我国的流程型企业在计量中都存在一个通病,即输入电脑的计量数据往往不能与生产调度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进而导致了记录人员的多次重复计量生产数据,使工作变得复杂、繁琐,这一弊端会造成企业生产系统的拖延,进而导致生产调度系统的错误判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由于目前的生产调度系统并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不确定性,而在现实生产中不可预测的扰动经常会导致智能算法的最优解决方案不能够很好的执行。如果依照这些算法进行生产计划的安排,相应会造成正反馈的累积效应,促使生产计划越来越与实际脱轨。

2.3 生产调度系统管理能力薄弱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卷烟企业通过在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持续建设和探索,能源监控系统、安全及消防监控系统、生产物流仓储自动化系统、MES系统、ERP等系统相继建成并完善,这些系统对于固化生产管理流程,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起到了很大作用,将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然而,在当初建设这些系统时,很多企业并没有全面系统的规划,只是根据特定时期的重点需求进行建设,在各系统间的业务流程衔接方面并无统一规划,在后续因信息共享的需求而进行集成也大多仅仅停留在信息层面的集成,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在业务层面进行无缝对接集成,导致在生产调度时系统间的协同性有待加强。

3 对卷烟企业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相关问题的改进措施

3.1 利用智能排程调度软件,分层次调度

卷烟生产计划从国家烟草专卖局到各省级公司、各集团下属工厂、再到生产车间的分解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由于各层次对计划指标的关注要点各不相同,因此各级的计划分解应考虑在各级的业务系统上实现。在集团层面,通过集团ERP系统的订单或计划管理模块将生产计划指标根据利税目标解为各品牌规格的计划数量;然后通过集团排程软件将集团生产计划分解为各下属生产工厂的生产计划,各生产工厂又通过工厂排程软件进行排程,分解为各生产线工艺段的生产工单。

通过多级排程调度软件,将各个层次的生产计划进行关联,上一层级的排程输出作为下一层级的生产计划输入,在生产计划指标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后续层级的生产计划进行滚动排程,解决了上下层级计划联动脱节和滞后、难于跟踪等问题,同时可促进生产相关人员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能更好的实现计划与执行的统一,并确保生产全过程可跟踪。

3.2 以自动调度代替人工调度

传统生产计划和调度管理多通过人工对计划进行分解,人工进行MRP运算,再根据库存情况安排物资供应计划。对于生产线上工艺段和工序的生产,则常以纸质工单下发,或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工单录入生产指挥系统。由于生产计划处于变化中,相应的MRP运算及物资库存信息、物资供应计划均随之处于动态变化中,全靠人工运算和指挥生产,容易出错且效率很低,与卷烟生的先进反差很大。因此,在通过智能排产软件对生产计划进行分解排程后,对于生产线工艺段和工序的生产工单,可考虑采用自动调度系统替代人工调度,降低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调度效率和调度准确性。通过自动调度软件,实现工单的自动下发,实现前后工序一致性检查,生产参数包智能匹配和自动下发;对于生产调度规则应用时需要的必备信息:如工单状态信息,成品/在制品库存等信息,则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软件实时对生产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并实时反馈给生产调度系统,通过对自动化调度软件的的不断优化完善,建立起动态控制系统,逐步实现智能调度和智能化生产。

3.3 对业务进行优化集成,实现协调调度与生产

在规划建设系统时,将生产计划调度管理相关的业务在各系统之间的流程梳理清楚,并尽可能的进行优化,在使流程满足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定义好各集成系统间的信息和流程边界,为最终实现多系统、多部门、多工序之间的协同调度系统打好基础。比如,在MES系统与制丝生产管控系统、配方物流自动化系统之间,可将叶片处理工段的生产进行有效协同,传统方式为MES分别下发工单给制丝和物流,先由物流按工单出库,再由制丝和物流进行任务校验后启动开包切片生产。再对业务和流程充分集成后,可考虑如下流程:将配方物流看作是制丝切片处理的前置工序,配方库出库任务由制丝发起备料请求后触发,MES只发送切片工单给制丝管控系统,制丝管控系统根据工单顺序,提前向配方物流发送出库备料请求,配方物流投料至缓冲区备料就绪后,向制丝发送物料就绪信号,待制丝发出送料信号,缓冲区烟包自动输送至开包切片工序处理。

4 结束语

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是卷烟生产的核心业务,通过对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计划排程软件、自动调度系统、业务集成和协调调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计划调度、工单调度效率和准确性,并对业务集成形成支撑,最终向智能调度、协同调度发展,从而促进卷烟生产企业效益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秦芳,周少骞.关于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实施动态控制的分析[J].科技视界,2014,16(23):308-309.

[2]董磊.试论生产调度管理在石化企业中的作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8(26):195-196.

[3]董鹏,于昌利,董银红,崔春生,董乃全,赵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业生产调度体系探讨[J].珞珈管理评论,2012,21(12):97-108.

作者简介

杨光锐(1979-),男,云南省宣威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北京达特集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工业自动化),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工作。

第9篇:生产计划概述范文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通过导入并推行ZPS(ZTE Production System)生产,有效地降低库存,缩短生产过程周期,同时充分暴露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顽症,有效推动业务单位的流程和模式优化,提升内部生产运营管理和外部快速响应能力。

1.中兴通讯ZPS生产导入

契机

随着全球经济和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中兴通讯面临巨大的成本竞争压力。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练就过硬的生产运营管理能力,不断缩短制造过程周期,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库存,以此来降低整个生产运营成本。

为适应这种经营形式的变化,从2010年起中兴通讯开始推行精益生产。2010年及2011年精益生产的重点都放在对生产现场等方面的改善,使整个生产现场的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2年在前期现场改善能力的积累下,开始推行ZPS生产方式,主要是建立一体化的排产模式,通过客户需求计划拉动产品生产,并进一步向前由生产计划拉动供应商的进料,全面优化生产计划端到端流程,缩短生产过程周期,降低全程库存。

2.精益生产概述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其主要特征是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同一条流水线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适时供应、多技能和具有团队精神的劳动力、对生产过程不断改进的动力与能力。

精益生产体系的结构可以简述为:一个基础、七个支撑和追求七个“零”的极限目标。

一个基础:即以5S为管理手段的良好现场基础。所谓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七个支撑:(1)生产的快速转换与维护体系;(2)精益品质保证与防错自动化体系;(3)柔性化生产体系;(4)均衡化和同步化体系;(5)现场作业IE研究体系;(6)生产设计与高效物流体系;(7)产品开发设计体系。

七个极限目标:(1)零切换调整;(2)零库存;(3)零浪费;(4)零不良生产;(5)零装备故障;(6)零生产停滞;(7)零安全事故。

拉式生产为精益生产的一种实现和思想。它指一切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市场需求来组装产品,借此拉动前面工序的零部件加工。每个生产部门、工序都根据后向部门以及工序的需求来完成生产制造,同时向前道部门和工序发出生产指令。与传统基于MRP分解的推式生产不同,拉式生产是精确地按照实际需求使用量精确生产,因而拉式生产能有效降低各工序和环节的等待浪费和库存。

在拉式生产方式中,整个信息流和物流是相辅相成的,有信息流的传递就一定伴随着物流的流动,只不过二者是反向的。采用拉式生产方式,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大多采用看板系统,能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生产指令往往只下达于最后工序,向前的信息传递采用看板进行拉动。

3.ZPS生产在中兴通讯公司中的应用

计划作为供应链的中枢神经,承担着公司供应链最核心的库存和交付绩效指标实现,是整体SOP计划落地、供货计划实施的主体,是交付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关键主体。长期以来,粗放封闭的计划管理模式、经验主义的计划管理方法使得计划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各个层面的计划相互脱节、相互剥离,导致计划可视化差、可控性弱、绩效水平低,库存高居不下的同时交付能力却没有有效提升。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结合精益生产契机,从单板生产计划管理着手,打破组织部门壁垒和障碍,构建生产计划管理的PDCA循环和学习型组织氛围,不断自我超越,以期找到库存周转、生产均衡和交付提升的平衡杠杆,实现全流程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和客户交付能力的提升。ZPS生产应运而生。

如何将精益生产普遍理论和公司现状有机结合,构建符合ZTE现状和发展需求的ZPS生产模式,成为计划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大量基础数据分析,根据中兴通讯自身产品的生产特点,创造性地采用如下的思路来推行ZPS生产:首先,通过对单板、标模、材料等的属性分析,在整机/部件内部、整机和部件之间以及生产和材料之间建立差异化的计划模式;接着,通过选择产品试点差异化的计划模式,降低库存,缩短生产周期,总结出生产计划端到端流程的作业模式并横推到其他产品;最后,引入商用APS系统,将拉式生产的生产计划端到端流程进行固化。

通过ZPS生产,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库存。所有的工序只有在下工序有需求时才进行生产,生产完成后立即被后工序消耗掉,那么其在制库存就维持在最低水平。同时,没有多余的库存,也就不会产生呆滞风险,因此推行ZPS生产,能够很好地控制呆滞风险。

采用ZPS生产方式,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大都处于流动之中,极少有物流的停滞,能够有效缩短整个生产过程周期。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实际物品的流动就是资金的流动,整个物品的流动化水平提升,表明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快,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生产的流动化水平提升,各生产制程段的周期缩短,也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快速交付需求。

在ZPS生产方式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异常,则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因此能够将供应链中隐藏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传统的生产方式是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就用库存去应对,因此整个生产系统就失去了持续改善的动力,生产运营管理能力得不到提升。通过推行ZPS生产,推动整个系统的持续改善,来提升整个生产运营管理的能力。

4.ZPS生产的持续探索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这才产生价值。ZPS生产正是贯彻这样一种理念,改变了整个生产运营管理的观念,能更好地优化生产运营管理的每个流程,创建一个高效低成本的生产与物流运作管理系统。

为了更好地推行ZPS生产方式,中兴通讯成立了涵盖计划、采购、生产、交付等业务单位的ZPS推进部,来统筹从合同排产准入到整机入库的生产计划端到端流程运作,实现差异化的计划模式。减少产品的预测生产比例,加大订单拉动和后补充生产比例,由合同计划来拉动产品生产,减少了生产在制库存,极大降低了库存呆滞风险。

通过ZPS生产项目的持续推进,在整个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2012年1~9月份的趋势来看,半成品库存周转速度提升了60.9%;同时,生产过程周期也压缩了49.1%。可以说在保证交付的情况下,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

另外,通过推行ZPS生产,可针对一些顽症集中资源进行攻关解决。在ZPS生产这种方式下,在制程中出现问题需要立即解决,推动整个系统的快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