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农业产业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产业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产业优势

第1篇: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的集体竞争优势体现在各种行业中,大力推动着行业向前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本文分析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发展优势,并针对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发展优势 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集群释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理解此问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从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看,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从农业与人民、国家的关系上看,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业产业集群的出现满足了经济发展需求。

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中出现企业集聚的现象,它们具有地理位置上相连,产业上相关的特性。产业集群可以带来集体竞争的优势,对缺乏大型主导企业的地方能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在传统的农业发展上,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给各地农业带来预想不到的竞争优势,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已十分成熟,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由于缺乏发展经验,一直没有得到强而有力的发展。

根据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农业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农业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原有的农业发展模式不再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模式,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发展模式。是原有农业发展模式的升级,是富有创新的新发展模式。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起步晚,发展规模较小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责任制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的农业得到了真正的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并逐步走向了小康。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已经要求农业体制进行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农业产业集群,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在于缺乏发展的经验,一种自由式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运作。

我国各个地区所具有的资源条件区别大,除少数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产业链完整,管理模式较成熟,拥有较大的产值。大部分农业集群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农业生产基地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完善。相对于国外发展了几十年农业产业集群和形成的完善管理运营模式,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缓慢,规模小,没有形成有效的集体竞争力。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配套措施不完善,不完全竞争和过度竞争并存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和农业产品价格的低迷,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这种形式下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集群缺乏必要的劳动力,产值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配套措施相当的不完全,基本是劳动密集型。这样的企业竞争力低,难以抵抗外来风暴的冲击,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集群中的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战,集群中企业缺少交流。企业的投入少,设备简陋,没有完善的管理模式,没有独立的品牌效应,缺乏地方特色,对政策的反应缓慢,对市场的需求变化了解不清楚,难以代表地区的农业特色,难以形成产业优势,致使企业难以壮大,一旦出现资金问题,难以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集群企业融资困难。

农业生产过程极强的时效性和农产品的季节性、鲜活性以及易腐烂、难储运等特点,而在产业集群供应链上,每一个节点都会有很多企业,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激烈竞争,竞争成为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行为方式之一。由于地理空间的接近性,集群内对于竞争压力的感受更为直接。农业产业集群内不充分竞争与过度竞争并存的状况,使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动力和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合作机制大打折扣,又使集群内成员的合作协同意识严重扭曲。

(三)农业产业集群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差,产品的同质性强

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的生产基地缺乏统一的管理,基本是散户状,农户生产集群内企业需要的农产品,然后出售给企业,没有形成对一片基地进行机械化共同生产或所有土地集中统一生产,农户仅仅作为企业员工进行农业生产,取得相应的农业报酬。农业生产基地和之间的农业单独生产差别不大,而以前的农业生产就是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差,从而农业产业集群的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同一地区的产品同质性强,没有独立的品牌效应。地区的农产品与工业品相比具有明显的同质性,且上市相对集中,难以实行差异化的市场战略,难以实现市场细分与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不仅给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仓储和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给农业产业集群良好创新效应的发挥增加了难度。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虽然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现今的发展还不是很理想,发育、发展的现状还没有取得产业集群所需求的集体竞争优势,但是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有自己的发展优势。

我国许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依赖很强的产业,农业自然条件和资源因素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我国地域的不同,它的地质、气候、水文等内在的自然条件就能影响农产品的类型、品质。各个地区都有适应本地情况的适合生长的作物,这就极大地缩小了种植作物的种类,聚种植提供了自然条件。

政府强而有力的政策,适应本地实情的政策相对其他国家的推动力度更大。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二是政府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加强集群的品牌建设;三是政府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品种以及通过引进新品种来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种类的质量;四是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促进农业集聚的形成。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有利于特色集群发展的投融资体制

各级政府可出面组织银、企联席会议,就建立专项银团贷款,扩大特色产业集群的信贷规模,并采用授信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直接分配到产业特色明显、发展比较健康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产业集群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操作办法,完善法规体系,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对特色产业集群的资金扶持力度。

(二)强化产业集聚的统筹规划

农业产业集群是市场、企业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各地区产业发展都是围绕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本身的形成主要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是为了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集群,政府在其中必须起到积极的规划和引导作用。

(三)加大农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力度

依靠简单的农产品手工加工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企业必须进行技术的升级。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其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不同,区域性农业技术创新集群目前在我国还停留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层面。在企业作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农业技术创新短期内对政府的依赖性还很强。因此,政府要搭建技术创新的平台,协助集群内部的企业组建产业技术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姚阳,曾福生.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向会娟,曹明宏.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第2篇: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营水平与加快农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广招商、引项目、建基地、

壮龙头,全市农業产業化经营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目前仍然存在

龙头企業规模小、带动力弱,企業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系机制不紧密、农民的组织

化程度不高,龙头企業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农業外向度低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等问题。建议通过增加农業增加值、培植龙头企業、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经营程度

等方式不断促进农業产業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業产業化 发展现状 政策建议

近几年来,唐山市大力发展

农業产業化,截至2010年,己经

发展为国家级龙头企業有3家,省

级农業龙头企業34家,市级农業

龙头企業全市259家。

一、农業产業化发展现

状及特点:

近年来,我市在促进农業增

效和农民增收工作中,把提高农業

产業化经营水平与加快农業经济增

长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广

招商、引项目、建基地、壮龙头,

全市农業产業化经营保持了持续健

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

市农業产業化经营总额达320亿元,

较“十五”末增长1.4倍,产業化

经营率由“十五”末的55%跃升至

64%,保持了年均增长近2个百分

点的高位增幅。

1、近年来,我市把提高农業

产業化经营水平与加快农業经济增

长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大力提

高农業产業化经营水平,全市农業

产業化经营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

良好态势。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乳品、

肉类、粮油、蔬菜、果品五大加工

業为重点,围绕发展食用农产品精

深加工、建设标准化种养基地和特

色产業集群,先后引进开工建设

农業产業化重点项目176个,引进

资金26.88亿元,竣工项目426个,

完成投资120.2亿元。瞄准世界500

强和国内知名企業,引进建成了丰

润蒙牛、滦南蒙牛、玉田双汇、汉

沽恒天然、滦县伊利、滦南雨润等

一批投资亿元乃至数亿元的大项

目。项目兴,产業聚。新建项目实

现工業增加值达195.03亿元,不仅

发展壮大了农業产業化龙头企業,

而且进一步整合了地域、科技、产

業、资源、政策优势,有力推进了

全市农業农村经济结构深入调整,

为实现“产業化发展农業、城镇化

繁荣农村、工業化富裕农民”作出

了贡献。

2、“十一五”以来,我市始终

把龙头企業作为发展农業产業化的

关键来抓,以“创先争优,进档升级”

为主线,全力组织实施了龙头企業

提升工程。通过积极引导和大力扶

持龙头企業扩规模、搞技改、争进

级,推动了龙头企業总量上规模、

产品上档次、发展上水平。仅2010

年就有7家市级龙头企業成功晋升

为省级重点龙头企業,并有1家省

级龙头企業成功晋级国家级龙头企

業,形成了“农字号”各级龙头企

業群龙共舞、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市级以上龙头企業实现销售

收入205.5亿元,是“十五”末的1.8

倍。

3、近年来,我市把建设农产

品规模种养基地作为推进农業产業

化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强力推进,

有效推进农業适度规模经营,初步

实现了农業生产的规模化。

2010年底,全市设施蔬菜面积

达到120万亩,较上年增加10万

亩,较“十五”末增加17.8万亩,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26%;日

光温室增加6.26万亩,比上年增

长25%,创历史新高;累计建成存

栏300头以上奶牛场(小区)755

个、存栏奶牛42.29万头,奶牛规

模养殖比例达到99%;百头以上生

猪养殖场累计达到8,516个、存栏

282.2万头,规模养殖比例达到了

72%,存栏2,000只以上的规模养鸡

场3,884个,存栏2,570万只,规模

养殖比例达到74.8%,存栏万只以

上的鸡场近200个;海水池塘生态

健康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占海

水池塘总面积的91.4%。全市初步

形成了以玉田县为重点、八县(区)

连片的瘦肉型猪特色经济区,以丰

润区为重点、六县区场连片的乳業

特色经济区,以乐亭县为重点、五

县(区)连片的果菜特色经济区,

以滦南县为重点、四县(区)连片

的肉鸡特色经济区,以迁西县为重

点、三县(市)连片的板栗特色经

济区,以滦县为重点、四县连片的

花生特色经济区,以遵化为重点、

三县(市)连片的出口菜和特菜生

产经济区,以迁安为重点、五县(市)

区连片的肉牛、肉羊特色经济区。

县域优势特色产業和特色经济的发

展壮大,优化了产業布局,促进了

生产的专業化、规模化、市场化,

有力地推进了农業产業化经营。

4、农民专業合作组织内联农

户、外接市场,成为了农户与龙头

企業联结的桥梁和纽带,让农民在

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为了共同的利

益和目标自觉地合作与互助。

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我市许

多的农户逐渐形成以土地、资金、

技术、资产、品牌等多种新形式的

入社联合,创新并形成了“农户+

合作组织+科研院所”“农户+合

作组织+市场”和“农户+合作组

织+龙头企業”等多种形式的利益

联结机制,使农户与龙头企業联结

更加紧密,与市场对接更加顺畅,

实现了农户、企業、市场的共赢。

“十一五”以来,我市按照“民

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

发展农户专業合作组织,全力搞好

“农超、农资、农科、农企、农经”

五个对接,将更多的农户纳入到产

業化链条中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

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全

市共发展各类农民专業合作经济组

织1,052个,入会(社)员数达9.1

万户,辐射带动农民54.8万户。

通过不断调整农業结构,优化

产業布局,我市形成了以蔬菜、花

生两条龙型经济为代表的种植業产

業化格局。2010年,全市农業产

業化经营总额达到275亿元,产業

化经营率达到61%,其中种植業产

業化经营总额124亿元,全市参与

农業产業化经营的农户已发展到

80%。全市有市级重点龙头企業175

家,其中种植業重点龙头企業58家;

有省级重点龙头企業28家,其中,

蔬菜类省级重点龙头企業8家。随

着产業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全市

初步形成了以京山沿线为主的玉

米、小麦种植区,以滦县、迁安、

滦南、丰润、丰南为主的花生种植

区,以乐亭、玉田、丰南、丰润为

主的瓜菜种植区,以迁安、滦县、

迁西为主的甘薯种植区,以丰南、

芦台、汉沽为主的棉花种植区,优

势农产品产業带基本形成。

二、农業产業化发展存在

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業规模小、带动力弱

唐山市农業产業化经营中最薄

弱的环节是深加工落后,加工转化

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产業链条

短。在现有种植業农副产品加工企

業中,缺乏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大型

龙头企業。

(2)企業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系

机制不紧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多数龙头企業与基地、农户之

间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

益均沾”的运行机制,利益联贯不

够紧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水平还不高。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的管理还不够,紧密型合作经济组

织只占总数的28%,经纪人队伍自

发性强,组织管理水平低,规模群

体优势不明显。

(3)龙头企業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唐山市种植業产業化龙头企業

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大量农产品以

鲜销和初级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

不高。从我市农牧局掌握的数据来

看,唐山市蔬菜生产、加工、销售

企業共有3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

業10家,市级龙头企業13家。年

创汇5,000万美元左右,年加工销

售能力仅占蔬菜总产的1-2%,大部

分以腌渍和鲜销为主,精深加工能

力弱。

(4)农業外向度低

仅从蔬菜上看,目前,全市

蔬菜年产量1,500万吨左右,年加

工出口的蔬菜只有20多万吨,占

总产量的1.3%。全市蔬菜占地面积

185多万亩,出口菜基地面积只有5

万多亩,仅占百分之三。

(5)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唐山市两次成功立项产業化的

迁西县金地甘栗食品有限公司改制

成立于2004年5月。2007年公司发

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京东板

栗主要分布在北京以东广大的燕山

山区,以迁西、遵化、昌黎、兴隆

最多。由于板栗外观上的不可鉴别

性,世界上没有出现检测板栗产地

的具体标准。有些商家低价从山东

等地购入板栗,按栗子体积大小简

单分类,与唐山板栗掺杂后以京东

板栗的名义投向国内外市场,造成

板栗市场的恶性竞争,使得诚信经

营的金地甘栗公司一度走入困境。

与此同时,早期产業化项目支持过、

同样是经营板栗产品的远洋食品有

限公司,处境却不容乐观。 由此

可见,唐山市产業化项目的抗市场

风险能力依然不强。

三、农業产業化发展的对

策与建议

一是增加农業增加值,这需要

将扩大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延长农

产品产業链条、拓展农产品消费市

场作为重点。在唐山实施的产業化

项目的可研报告中经常出现这样的

文字,项目实施后,年新增增加产

值多少万元,上交利税多少万元,

利润多少万元。这些都是资本逐利

性的必然结果。在我市实施产業化

项目的企業中,目前还没有一家达

到无偿回馈社会的水平。但客观上

讲,这种逐利性有助于我们提高社

会生产力,有助于社会产值的增加

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是培植龙头企業,对于本地

绝对优势农产品,如果不能加工成

达到规模化的产品进行营销,不以

把资源转化成生产力,这不符合社

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因此,我们要

培育一些龙头企業,充分利用这些

资源,发挥资源的效用。同时利用

其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提高生产、

加工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

值。

三是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经营程

度。相对优势农产品是在一定的历

史背景下、市场引导下形成的,要

保持优势有两个途径,扩大经营规

模和提高产品质量。要在长时间内

保质保量,就必须加大农产品经营

的组织化程度,统一种植标准、统

一养护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品牌,

统一价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民

合作经营,或农業专業生产合作社。

在产業化项目管理过程中,要

把企業目标和政府目标有机统一起

来。如果企業实施产業化项目赢利

能力较强,能够获得较好的利润,

缩短投资回收期,相应会增强企業

在此类项目投资的信心,可能会促

使其追加投资,这种情况在唐山屡

见不鲜。同时,企業获得丰厚的利

润,可以保证项目长时间运转下去,

财政资金长久发挥效益,这也是政

府追求的目标。

第3篇: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关键词:有机农业;产业化;对策;宜春市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717-02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1]。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宜春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宜春市的宜丰、上高、奉新、靖安、铜鼓等县(市)有机农业已经起步。宜丰绿色大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靖安绿色椪柑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验收,成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有机稻、木姜、小葱、百合、毛豆、竹笋、蜂蜜、山茶油等30多个品种的有机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在5个县(市)都有一定基础。

宜春市有机农业生产起步于20世纪末,近几年发展较快,尤其是万载县的有机农业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2]。1999年,万载县利用自身生态优势,依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按照国际生产有机食品标准的要求,开发建设生态有机示范园区。2003年,万载县委、县政府作出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战略决策,制定了《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化总体规划》。2006年又及时确立了“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取得明显成效,有机食品正在成为万载县的重要产业。2007年底,万载县实施有机农业项目的乡(镇)已由当初的茭湖乡发展到9个乡(镇),有机认证耕地面积已发展到0.43万hm2,野生采集面积1.14万hm2,有机认证品种已达到29个。万载县已成为江南最大的有机水稻、有机木姜生产基地,有机水稻、木姜、小葱、百合、竹笋、蜂蜜、山茶油等29个品种通过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有机认证;有6家企业取得有机加工资质认证,其中青叶食品有限公司和江西龙牙百合有限公司引进外商投资1.6亿元建成金源农业公司,其年加工有机农产品3万t,是我国现今最大的有机蔬菜加工企业之一。欧洲小葱、藠头食品出口到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竹笋、木姜等10多种蔬菜罐头全部销往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反季节香菇销往广东、香港等地区,年出口创汇达到500万美元,有机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2]。该县有机农业示范园区——茭湖乡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万载县有机农业生产为宜春市有机农业生产开了好头,但纵观全市,尽管各个县(市、区)都已开展了此项工作,认证了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品种,但发展很不平衡,既没有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更没有建立真正的有机产品品牌优势。

2 影响宜春市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2.1 有机农业在多数地区仅处于起步阶段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有机转换过程,过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有机产品论证,取得有机产品标识,才能大规模地发展。宜春市除万载县外,其他县(市)有机农业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停留在绿色食品的发展过程之中,有待进一步深入发展。

2.2 生产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概念认识不清

一是对有机农业强调建立持续的生产体系不清楚,把有机农业仅看成是不用化学合成物质的传统农业,把发展有机农业简单地当成走回头路。二是把有机农业转换期出现的情况当成整个有机农业,认为有机农业的作物品质低、营养差、产量低。三是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者概念混淆,用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替代有机农产品。

2.3 农民的短视行为影响有机农业的长远发展

农民讲究实惠,而有机农业需要3~5年的有机转换期,有机转换期收入较低使一些农民难以接受。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农民也受短视行为影响,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从而影响有机农业产品的品牌发展。如万载县有机农业发展源地茭湖乡尽管有机农业已深入人心,但据调查,一些农民受利益驱动时常有施用农药、化肥以增加产量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2.4 政府、社会、农民三方未形成合力

万载县明确提出“生态立县,有机富民”,靖安县提出将该县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有机农业县,其他县(市、区)也有一些提法和思路,但各县之间协作较少。宜春市高度重视有机农业发展,成立了有机农业办公室。虽然办事机构齐备,但上下齐动、各方形成合力不够。

3 宜春市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建立与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的管理体制

发展有机农业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齐心参与,必须建立与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的管理体制,对有机农业的管理应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规范认证、稳步发展。如加强有机农业、有机产品生产的组织和归口管理;制定和完善法规标准,严格实施有机质量控制;出台扶持政策,实行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有机生产技术的科研、开发和推广;加强有机生产的配套产业开发,为建设高标准有机基地创造条件;建立宜春市的有机产品认证认可体系等。

3.2 与生态农业相结合走综合开发之路

宜春市有机农业发展有下列有利条件,①生态优势,宜春市自然生态条件好,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②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好,目前有机农业发展面积达6 667 hm2,为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③政策优势,宜春市政府把有机农业作为农业的四大重点产业来推进,在人、才、物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

利用生态优势可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例如该市竹材加工和利用历史悠久,在80、90年代竹产业的加工产品基本是“三板一筷”(竹地板、竹胶板、竹模板、卫生筷),通过对竹产业的技术引进以及科技创新,目前该市的竹产品已经发展到竹键盘、竹鼠标、重竹地板、侧压板、竹纤维以及航空航天高分子材料等[3-5]。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有机农业。硒元素是人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具有增强免疫力、防癌、抗癌、防衰老、排毒解毒等功能。宜春市的袁州区和丰城是富硒地区,丰城富硒农业产业园中富硒蛋、富硒大米及袁州区的富硒矿泉水已有一定名气。将有机富硒农业策划好、宣传好,提高其知名度,从而提高产品价格和市场占有率。

3.3 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发展宜春市优势产业基地相结合,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选择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打造名牌产品,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龙头企业。

3.4 形成各县(市、区)有竞争力的有机农产品产业

规模

结合宜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自然条件、自然作物品种分布,重点发展以下产业:①以袁州区为中心、以青龙高科为龙头的有机油茶产业;②袁州、上高、万载三县(区)低丘岗地有机苎麻产业;③袁州、上高、万载、宜丰、铜鼓、靖安、奉新六县(区)低山丘陵有机茶叶产业;④袁州、万载、宜丰、铜鼓、靖安、奉新五县(区)丘陵有机猕猴桃、板栗、香菇、竹笋、野菜、中草药等产业;⑤平原地区的有机水稻产业。

参考文献:

[1] 周泽江,肖兴基,杨永岗,等.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2):700-704.

[2] 孙国琴, 阳思春.万载有机农业产业化之路[J].国际农产品贸易,2005(4):50-51.

[3] 吴大付,王小龙,刘毓侠,等.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河南农业科学,2002(10):48-50.

第4篇: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一)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

在环境、科技、需求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原本具有明显分界线的产业出现了一定的融合现象,这种产业融合使得各产业在产业发展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提高,实现了资源节约、产业进步的目标。从本质上说,农业旅游也是产业融合表现的一种,即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并延伸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的产业形态,它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充分结合了两大产业的优势,扩大了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与活动内容,不仅满足了旅游产业优化和广大农民的生存发展需要,还实现了旅游业、农业向新型产业化模式的转变。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农业旅游的游客接待人数达到了3亿人次,是全国旅游总量的1/3,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359家,遍及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农业形态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农业旅游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业增长核心点,为我国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背景因素

1、系统性思考观的引入。随着人们对于系统性思考观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更青睐于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关系融合成一体来处理。农业旅游的产生过程中,系统性思考观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了对内部产业创新、完善、升级的重视,从源头上有效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步。换言之,系统性思考观使得农业与旅游业不再有着很深的界限,让人们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了两个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2、旅游资源观的改变。传统的旅游观念是对山河大川等名胜古迹的开发,这种思想制约了旅游业范围的拓展。时代的进步造就了新的意识的形成,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山水和文化古迹,开始走向所有能够激发旅游者兴趣、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旅游资源,农业旅游就是其中最具功能性的一种。在农业旅游范畴内,农业劳作、田园风光、农产品加工等都属于比较热门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观发生转变的今天,农业旅游价值逐渐突显,对它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3、农业改造的迫切需求。我国的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数量大、剩余劳动力多、农业收入低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农业改造的需求十分迫切。在这样一个农村发展背景之下,农业旅游的进行是改善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进步的较好选择之一。农业旅游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农业产业链,加大了农产品的消费范围,进而提高农业的价值和收益。

4、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现如今,虽然我国城乡统筹的理念早已提出,但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情况还十分普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的城乡收入之比为2.77:1,城乡收入差异较大的情况依然存在。而农业旅游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带来的益处则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的深入发展[3]。5、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建国之初,人们的需求往往在于能够吃饱饭、穿暖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物质文化的热衷。农业属于有形消费产业,具有自然、休闲、恬静的内涵,而旅游业则属于无形消费产业,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的人们对于自然、休闲、恬静的满足。总的说来,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农业旅游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融合过程和变化

1、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该过程实质上是利用农业的资源和旅游的服务来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涉及市场调研、研发、生产、加工、宣传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自身的价值所在,不仅如此,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农村生活与风貌也是农业资源的一部分。旅游服务的加盟,使得农业旅游的开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农业旅游融合产生的变化。总体来说,农业旅游融合产生了诸多新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还在产品创新、发展模式上得到很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产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农业生产的众多内容囊括在内,满足旅游功能的充分体现;第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农业旅游由城市的休闲产业向农村延伸和渗透,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衔接点;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的高效化。实现了传统农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并添加了回归自然的内容,为产业的增长打下基础。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分析

(一)理论依据与形成原则

1、理论依据。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的构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理论内容,即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现代服务理论以及系统思考理论。其中,产业融合理论是农业旅游新模式形成的核心理论;体验经济理论是以旅游资源为前提、以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导向、将表面活动与深层内容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形态理论;现代服务理论将农业、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充分结合,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旅游服务理论;系统思考理论则为农业旅游的部分到整体、短期到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农业旅游的发展不能顾及长远利益而破坏环境,应该实施可持续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2、形成原则。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形成包含了基础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三大原则。首先,遵循产业融合等基础理论,以此为切入点,对农业旅游模式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其次,从系统理论为出发点,多方面看待问题,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良好;最后,实行创新的理念,为农业旅游提供一个崭新的面貌,推动其新模式探索工作的进行。

(二)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基本架构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必须要以产业融合为基本理论,从产业融合的市场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产业优化、扩大创新力度,进而实现以农业、农村、农民、旅游业为结合体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农业与旅游业充分融合,互相提高、互相进步,实现以农业资源为内容,以旅游业为服务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三)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分析

1、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特征,必须要对其中发生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针对变化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一,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产生了劳动人群、劳动内容以及劳动地点的转变,即劳动人群由单纯的农民转变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劳动内容由传统的农事活动转变为农事和服务活动,劳动地点由乡村转变为乡村和旅游地;第二,在认识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转变之后,保留其中的有效作用,消除不良影响,如保证人与人、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农业旅游的环境设施、服务水平、活动内容等;第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产业整合。可以通过加强创意与资源、外观与内涵、功能与表现、开发与保护、多样性与特殊性等五个方面的统一性,来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

2、农业旅游反哺农业和旅游业。一方面,农业旅游大大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不仅将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还实现了产业旅游的扩展;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推动了旅游产业优化出新的形态,完成了要素的资源化、内容的丰富化、模块的紧密化。总之,农业旅游为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空间,拓展了它们的产业范围。

3、农业旅游背后的城乡一体化。从农业旅游的未来发展前景来看,产业融合并不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平台,一个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平台。现如今,我国城乡差异依然显著,农业生产力不高、农村经济能力不高、农民收入不高,形成了“三不高”的现象。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更长远、更广阔的眼光去看待,实现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进而推动区域之间和谐发展。例如,建立旅游式的田园城市,就是完成产业融合下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农业旅游的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的结果,而产业融合则是创新的产物,创新是农业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产业融合下的竞争日益激烈,必须要以多元素的融合理念,引领农业旅游的创新发展方向,如丰富的活动内涵、拓展不同市场、提升消费档次等等都可以作为多元素融合理念的重要内容。此外,这种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使得农业旅游相应地产生了诸多新的形态,促进了更多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比如说,农业旅游可以在医疗服务上加以改善,建立田园疗养管等;在艺术上创建展览馆,扩大艺术农产品的影响力;在教育上建立乡村夏令营等,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上建立特色婚庆服务,为游客的新婚添加自然色彩。

(四)相关农业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实施,需要相关产业政策作为依托,良好的产业政策对其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4]。第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必将资金支持政策放在首位,唯有资金充分,农业旅游才能有更快的提升,“三农”问题也可以顺利缓解;第二,农业旅游离不开宣传营销政策的支持,不管是观光农业还是生态农业,它们都需要更广泛的市场氛围作为基础,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旅游,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游客,实现发挥农业旅游的作用;第三,法律是农业旅游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单单保证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还保证了农业旅游项目的健康稳定进行,进而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第四,对于农业旅游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可以避免发生过度开发、过度破坏的情况,有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结语

第5篇: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关键词:普安县;优势产业;发展

收稿日期:2011-10-24

作者简介:熊翠琳(1986―),女,贵州盘县人,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011-03

1引言

普安县作为西部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分,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偏低,规模效益低下等。农业是普安的基础产业,是未来新经济增长点,其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因此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还要开发和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要发展粮食生产,还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业[1]。所谓优势产业是指那些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营业效率高,在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行业[2]。普安县只有找出其农业优势产业部门,了解其发展现状,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和对象,很好地解决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使普安县蕴藏的农业优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经济优势得到恰当地发挥,以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发展。

2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及方法

2.1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确立

优势产业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有较高的产业增长率。优势产业符合的产业评价基准是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资源有效配置基准。本文结合普安县的基本条件和特色,其优势产业还应该符合就业弹性基准、一定的技术进步基准。根据上述因素,结合优势产业的评价原则,设置普安县农业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表1)。

2.2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划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原有变量的少数几个线性组合来解释原有变量所体现的变差[3]。使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主要步骤为加权后样本数据标准化;计算相关矩阵R,并计算R的特征值;算特征值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提取主成分,得出初始因子载荷矩阵;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即可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对其按综合主成分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行业进行综合评价比较。

2.3区位商的基本思路

区位商是建立在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是对一个区域的产业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识别出这一地区的优势产业。它通常被用来衡量产业的聚集程度、专业化程度,从而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评价和政策建议。区位商是指:一个区域内某种产业产值在该区域所有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所有区域该产业产值占所有区域所有产业该指标的比重之比[4]。区位商大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较强的竞争力;区位商等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该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区位商小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

3普安县农业优势产业选择

本文对普安县优势产业的选择分为2个层面,第1层面为全县总体;第2层面为14个乡镇,通过这2个层次的考察,可以对普安县农业优势产业部门从“整体-乡镇”进行定位。按照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普安县经济发展状况,各指标数据来自于2006年、2007年《普安统计年鉴》及政府工作报告,选择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4个行业部门进行分析,在实证分析中对农业优势产业进行选择。

3.1农业优势产业部门选择

通过选取产值比重、产值增加值比重、需求收入弹性、产业增加率、市场占有率和区位商6个指标,运用主成分法对普安县农业优势产业部门进行选择。根据农业中各产业按主成分得分排序,普安县现阶段的优势产业应选择排序前几位的产业。

在表2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种植业、牧业和林业,可将牧业、种植业和林业作为待选的农业优势产业部门。优势产业的选择不仅要有科学定量的选择依据,还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环境、资源条件等。普安县是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耕地、草场和森林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牧业和林业正是充分利用该地区具有优势的资源,获得了较低生产成本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对普安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确定种植业、林业和牧业是带动普安县经济发展的农业优势产业部门。

3.2乡镇农业优势产业部门选择

由于普安县各乡镇资源状况不同,不同地区都有着区别于其它地区的自身特征,不能将选择出的农业优势产业部门认为就一定是各乡镇的优势产业部门。因此,需对全县内部14个乡镇的农业优势产业部门分别进行选择,考察每个地区优势产业部门的相同与差异所在。考虑到渔业不是该县农业中的优势产业部门,并且大部分地区渔业数据的缺失,因此在14个乡镇农业优势产业部门的选择中,将渔业剔出,仅对种植业、林业和牧业进行考察。为此,采用区位商的方法,通过考察2007年普安县14个乡镇的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产值的专业化程度,对各乡镇的现阶段的农业优势产业部门进行选择(表3)。从各乡镇的优势产业分布可以看出,在龙吟镇、江西坡镇、地瓜镇、青山镇、楼下镇、白沙乡、罗汉乡等一些农业乡镇或牧业乡镇,均存在牧业、农业、林业间的混合经济,同一个居民组团常常根据季节规律而轮番从事这些职业,只是各地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因而相对来说可划分为半牧业乡镇。

由于区位商大于等于1表示该产业部门在背景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普安县14个乡镇的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产值的区位商值及排序,可见。种植业为罐子窑镇、江西坡镇、高棉乡、罗汉乡、新店乡、雪浦乡6个乡镇的优势产业部门;林业。为龙吟镇、地瓜镇、白沙乡3个乡镇的优势产业部门;牧业。为盘水镇、三板桥镇、窝沿乡、青山镇、楼下镇5个乡镇的优势产业部门。

雪浦乡农业1.027 50.636 110.970 9

3.3结果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普安县农业逐步形成了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为主的增长格局,但目前普安发展农业优势产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自然条件差,人均占有耕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经营形式和产业管理手段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劳动者素质偏低,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不到位[5]等问题。普安农业的发展要依托现有基础,逐步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带集聚;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演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6]。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优质茶、茶叶、蔬菜、烤烟、畜牧等特色产业,逐步培育出一批具有普安地方特色的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性农产品,建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基地。

4农业发展方向分析

(1)北部立体农业综合开发区。以龙吟镇为中心,包括石古、丫口等乡,这一地带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尚有大片光、热、水资源丰富的宜林荒山未开发。应以农业综合立体开发为主,大力营造薪炭林,利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柑桔、油桐、核桃等经济林木。同时利用本区牧草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改良草场,抓好牲畜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畜牧业。

(2)东部低中山水稻、茶叶优势农业产业区。包括江西坡、高棉乡等乡镇,这些地区海拔低,地形开阔,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稻、茶叶的生长。应在稳定现有的粮食种植面积同时,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利用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建成普安县水稻生产基地。同时该区为全县主要茶叶产区,茶叶生产加工优势明显,目前关键在于推广优良品种,研制特色品种,规范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档次,尽早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2011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

(3)中部城郊型特色农业产业区。这一地带以盘水镇、三板桥镇为中心,现已形成较有影响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应坚定不移地主打蔬菜的生产加工辅以粮食、畜禽等生产加工。利用城市的辐射功能和近郊的区位优势,依托城市消费需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适合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蔬果农业,加强特色水果品质提升,性能稳定,保鲜贮运的研究,推行特色水果的特别生产规范,尽早形成有竞争力的特有优势。优化猪牛品种规范生产过程,提高肉奶品质,提升畜产品深加工的能力。

(4)南部烤烟畜牧粮油优势农业产业区。包括地瓜、青山、雪蒲等乡镇,本区地势开阔,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好,对水稻、油菜、烤烟生长极为有利,是全县烤烟和油菜的重点产区。此外宜牧面积较大,畜牧业有一定基础,发展潜力较大。应以结构调整为手段,全面提升烤烟、畜牧、粮油等传统优势产业。当前,该地带须加快畜禽品种的改良和高标准规范养殖的推广,尤其应重视畜禽加工龙头企业的打造,使畜牧业加速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形成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雏形。烤烟则应向优质、专用、特供的方向发展,既要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又要在品种、品质的研究开发上下功夫,力争做到烟田与水源、烤房、交通、科学技术、社会条件5个方面的配套。

参考文献:

[1] 吴志勇.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中国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

[2] 姚晓芳,赵恒志.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方法及实证研究[J].科学研究,2006(24):463~466.

[3] 胡克镘,曾志坚.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股票流动性的度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7):48~49.

[4] 孙畅,吴立力.“区位商”分析法在地方优势产业选择中的运用[J].经济论坛,2006(21):127~128.

第6篇: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甘肃农垦创建于1953年,在近60年的发展与建设历程中,立足于农业,培育了啤酒原料、酿造葡萄、马铃薯、地道中药材、食品加工、有机果蔬、草畜产品、作物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创建了3个国家级、1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个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同时,年带动周边农村20多万农户和近200万亩产业基地发展,促农增收近10亿元,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以上。

一、产业现状

甘肃农垦特色优势产业,是立足于区域资源禀赋,依照特色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综合考虑市场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产业要素的重组配置为突破口,培育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垦区啤酒原料、酿造葡萄、马铃薯、中药材、食品加工、有机果蔬、草畜产品、作物制种等产业已成为甘肃农垦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莫高、亚盛、条山、下河清、黄羊河、亚兰等一批全国驰名和省级著名商标。

(一)主导产业

1.啤酒原料产业。甘肃农垦啤酒原料生产基地是全省最大的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形成了种植—颗粒酒花加工—研发为主的产业格局,主要产品有啤酒大麦芽和啤酒花。目前,甘肃农垦啤酒花种植基地有3万多亩,年产啤酒花5000~7000吨,产销量占甘肃总产量的60%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是华润、青啤、燕京、哈啤、重啤等大型啤酒厂的原料供应商。农垦啤酒花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酒泉玉门地区,该地日照充足,环境资源良好,无污染,适合啤酒花种植,再加上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模式,保证了产品质量全国最优,其甲酸含量远高于别的地区。当前种植的主要品种为亚金1号,其产量、质量和劳动产出率,远高于当地农村种植基地。

2.酿造葡萄酒产业。甘肃农垦酿造葡萄产业基地分布在石羊河流域,现有种植基地2.5万亩,“十二五”末酿造葡萄基地达到4万亩。该产业由甘肃农垦旗下的莫高股份公司来经营,莫高牌葡萄酒被指定为国宴专用酒和荣获全国质量金奖产品。该产业是农垦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培育、扶植、发展起来的,目前酿造葡萄产业已形成了“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全国专营店”为一体的产业格局。

3.马铃薯产业。甘肃是马铃薯生产大省,马铃薯产业列入甘肃“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之一。甘肃农垦与省农牧厅合作建立了天润薯业公司,分别在秦王川、山丹、临洮、金昌八一农场等地建立脱毒种薯基地,2011年农垦脱毒种薯产量达到1亿粒,成为甘肃省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2011年,农垦马铃薯原种种植面积达6000亩,商品薯种植基地分布在内蒙、山丹等地,达到了2万多亩,基地产品专供辛普劳、百事等公司。与此同时,甘肃农垦促进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发展,从“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商品薯—全粉加工—薯条加工”,逐步打造产业链条全覆盖产业。

4.中药材产业。甘肃农垦顺应全省中药大省发展趋势,积极抓住中药材种植、加工的政策机遇,重点以发展地道中药材为主,在陇西、张掖和哈萨克斯坦国发展地道中药材种植基地。分别在陇西建立黄芪、党参、红芪等品种的种植基地,在张掖、酒泉、哈萨克斯坦等地区,建立地道甘草的种植生产基地。同时,延伸产业链,建立了甘草酸、黄芪、党参等天然提取物的生产线,形成了“地道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天然产物提取—中药成药—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产业格局。甘肃农垦拥有天然产物提取和饮片加工企业一家,拥有中药成药企业2家,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甘草酸单盐生产基地。

5.食品果蔬产业。近年来,甘肃农垦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重点,培育黄羊河牌糯玉米和玉米榛、豆腐干、脱水蔬菜等产品,培育了条山牌大接杏、杏脯、黄冠梨、阿斯苹果等四大名优果品。农垦杂粮、高原夏菜等产品均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黄羊河农场的甜糯玉米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玉米真空包装企业,其产品远销东南亚。甘肃农垦果品蔬菜基地建立了标准化栽培和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可追溯,年产各类果蔬产品40万吨以上,已成为全省绿色有机食品果蔬的重要基地。

6.草畜产品产业。甘肃农垦拥有天然牧草地330多万亩,商品苜蓿生产也有20多年的历史,在苜蓿病虫害防治、丰产措施等方面经验丰富;节水设施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种植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机械化装备能力高。农垦现有5个商品苜蓿示范基地农场,拥有农业机械700多台(件),农机总动力3万千瓦;农垦农业生产和商品苜蓿基地建设采取苜蓿生产基地专业化生产管理和加工一体化专业公司管理,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在商品苜蓿生产中,制定了统一的生产管理规范,做到了统一施肥,统一灌水,统一收割,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使技术管理贯穿于生产管理全过程,有效地保证了商品苜蓿质量;用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生产,把田间生产作为苜蓿生产加工的一个生产环节和第一车间,使田间生产、收获和加工有效衔接,实现质量关口前移。把商品苜蓿质量要求,落实于田间生产管理各环节之中,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确保产品质量。农垦苜蓿草未来三年将新增12万亩种植基地。

(二)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

甘肃农垦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主要有番茄种植与加工、甜叶菊的种植与加工、金盏菊的种植与加工、辣椒及辣椒红素的种植与加工;以及茴香、孜然、黄河蜜、洋葱、食葵、枸杞等产品制种及种植。目前这些产业的集约化程度、科技化和机械化水平正在提高,垦区正在按照“做优、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培育、扶植壮大,使之成为集约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辐射作用大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二、特点和问题

(一)农垦特色优势产业的特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垦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产业格局,为甘肃现代农业建设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产业的特点是:一是经济增速较快,产业种植基地及龙头企业贡献了75%的营业收入。二是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了“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三是科学技术在产业中广泛应用。包括农业种植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工艺改进等方面,广泛应用了新技术。四是已经形成了一批自主品牌和龙头企业。农垦积极扶持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在积极做大产业的同时,实施名牌战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五是农业的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基地机械化、水利化、集约化水平较高,劳动产出率较高。

(二)农垦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

农垦产业尽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层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产业规模亟需扩大,集约化的程度需要加强。随着甘肃农垦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产业规模、集约化程度、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和释放,但由于产业分布点多线长,统一经营的面积还不大,一些企业依然采取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模式,小农场和农户在生产中投入的资金、技术不足,特色产业投入滞后,科技投入不足,导致新产品引种示范后,科技服务还跟不上,产能不能得到正比增长。在产品销售方面的信息与市场信息还不对称,存在较大的差异,效益明显低于统一经营,生产经营的风险较大。同时在种植茬口的安排、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优良品种的选育、市场化经营等方面差别很大,规模效益不强。

2.科技创新水平亟待提高,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尽管甘肃农垦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完善的农机农技推广机制,但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机械喷药、机械收割、等方面的消化吸收能力还比较弱,引进和吸收的专业人才还比较少,这为农垦现代农业大发展形成了制约因素。

3.市场营销能力弱,营销能力亟待提高。甘肃农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产业培育和发展,解决了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的问题。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和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专业的营销团队欠缺,营销能力不足,导致农产品销售有时处在困境,这为生产基地产业化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因素。

三、对策建议

甘肃农垦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是紧扣甘肃农业发展的脉搏和全省“四抓三支撑”战略的,发挥了区位优势,以现代耕作管理方法经营管理大农业,彰显了农垦在现代农业方面的优势和对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辐射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农垦特色优势产业,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和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1.继续加强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顺势而为,紧跟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冷链物流、节水滴灌、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支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应积极扩大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通过定向增发、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等手段,募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资本循环支持的可持续发展链条。

2.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甘肃农垦现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要充分抓住甘肃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力争将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列入省级示范区建设规划范围内,争取相应的配套资金,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规模档次和水平。继续扩大以敦煌、条山、黄羊河、八一等农场为主的有机果蔬和食品示范区规模;以山丹、临洮为主的全省马铃薯良种繁育示范区基地规模;以张掖、武威、玉门、酒泉、金昌等地单位为主的农垦节水设施农业示范区规模;以平凉万宝川、宝瓶河牧场、鱼儿红牧场为主的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使示范区的功能主体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使农垦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突出,成为引领全省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和标准工程。与此同时,通过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使农垦现代农业横向成群,纵向成链,形成产业大基地、大集团经营、市场领域大、科技支撑力量强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3.全面加强科技支撑能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农垦要在现代农业中大有作为,就必须加强农业创新能力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力推测土配方、农田水利化、节水灌溉、精量播种、机械收割、机械抽薹、良种繁育等方面的工作,使农垦集成创新能力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时快捷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管理之中,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第7篇: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一)政银合作,财政小资金撬起金融社会大资金

广宗县探索出了一条以财政扶贫资金抵押担保、开展到户小额贷款的新路子,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具体做法是,县扶贫办在农联社建立扶贫资金专户,将扶贫资金存入专户作为担保,农联社再按3―5倍的比例发放小额贷款给农户,由贫困村统一组织搞好项目实施。县扶贫办负责编制、申报扶贫项目及资金使用计划,并为金融部门提供扶贫村、贫困户名单;农联社负责对贷款群众的信誉考察、论证,并发放小额贷款;财政局负责项目验收、报账、资金拨付;农业局负责项目技术指导。各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确保抵押、放贷和项目实施顺利进行。采用政银合作方式后,2009年广宗县将多方筹集的50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担保,按照1:3的比例放大到户,共发放小额贷款1500万元,使得财政小资金撬起金融、社会大资金,切实发挥了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积极完善财税优惠政策,聚集民间资金2亿元投入到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中,使财政扶贫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培育产业,稳定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广宗县结合本地实际,在坚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的理念下,研究制定了“两种三养”产业化扶贫实施规划,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露地蔬菜种植和以猪、牛、肉鸭养殖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着力为贫困群众开辟稳定增收的致富门路。在肉鸭养殖上,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河北英河食品有限公司”,农户负责养殖,公司负责技术、回收、屠宰、销售等环节,形成了集“肉鸭养殖、回收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在蔬菜种植上,通过成方连片开发蔬菜种植、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了蔬菜业种植、销售、集散一条龙发展。同时,为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他们不定期聘请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山东寿光等地的专家到县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经过培育和发展,目前该县已形成20个蔬菜种植基地和15个养鸭专业村,全县种养业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年效益达7000万元。

(三)整合资源,构筑全方位扶贫大格局

县委县政府着力构筑寓扶贫开发于一体发展的“大扶贫”格局,通过全方位开放、借外力谋求经济跨越式发展、持续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转移等脱贫致富途径,不断将扶贫开发推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探索了“项目捆绑”制,集中方方面面的资金,实行集中投入、项目拼盘,使扶贫项目延伸到哪里,配套资金跟进到哪里,实现了资源、项目、资金、技术、人力的高效整合。二是立足于工业支撑经济、发展解决贫困的理念,大力实施“开发兴县、工业立县”两大核心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的主线,连续三年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活动,累计引进内资120亿元、外资3000万美元,实施重点项目建设300多个。

二、关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思考与建议

(一)产业扶贫应选准产业发展项目

产业扶贫中的产业结构安排和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资源及环境要协调,它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从企业来说,具有优势资源条件的产业或产品就可能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其次,从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来看,产业选择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既意味着资源有效配置的实现,又意味着产业的发展不对区域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在产业发展项目选择上,首先应对本区域的资源条件有正确的评估,全面调查分析区域性气候、土壤、植被等特点,紧紧围绕龙头企业的经营,做好结构调整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项目,以保证产业经营的健康发展。广宗县在选择产业发展项目时,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原则选择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他们根据掌握的市场信息引导基地和农户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了老百姓比较熟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扶贫要创新扶贫资金投入模式

广宗县坚持以高效利用扶贫资金、稳定农民增收渠道为切入点,形成了以“资金放大―产业培育―广角扶贫”为核心的“三级跳”扶贫开发新模式,以数百万元扶贫资金启动金融和社会资金上亿元投入扶贫开发,实现了资金投入、产业布局、群众增收等方面新的突破。可见,在扶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创新扶贫资金投入模式,用少量的资金办更多的事,充分发挥主流资金的引导作用,逐步形成以扶贫资金的投入为导向,以企业和农户自身投入为主体,银行、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良性投资体系,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产业扶贫的关键。

(三)产业扶贫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产业选择和选点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进行规范,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缩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矛盾的时期。并在人均收入较低及污染程度较轻的情况下开始环境治理,使库兹涅茨曲线中生态环境的临界点降低或提前提早到来,尽早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广宗县将养鸭业作为农民就业、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养鸭业的快速发展,难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养鸭业自身的发展,甚至危及到人们的生存空间。因此建议: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污染治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让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二是要高度重视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保证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必要资金,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先期考虑污染影响及治理成本,采取科学方法解决好养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其真正发展成为绿色循环的生态养殖业。

第8篇: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关键词: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大幅度提高和市场农业的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大幅度增长。如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实施的重大课题。

1、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势在必行

东明县农业是资源约束型农业,必须走农副产品加工,多次增值的路子。从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看,凡是资源丰富的国家,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走出了一条以出口基本农产品为主,以加工农副产品为辅的持续发展农业的路子。例如,人均耕地较多的国家有:美国0.8公顷,加拿大1.8公顷,澳大利亚3.1公顷,它们都是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凡是农业资源不足,特别是土地资源不足,而农业又比较发达的国家,例如,日本人均耕地0.03公顷,德国0.11公顷,英国0.12公顷,荷兰0.05公顷,意大利0.16公顷,这些国家农产品加工率要占80%以上,加工产值一般为初级产品的2~倍,同时带动了养殖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走向了富裕。而目前东明县农副产品加工率不足30%,加工增值部分仅相当于初级产品的80%,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也说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潜力是很大的。

农产品商品量的大幅度增加,急需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东明县曾经是全国有名的缺粮大县之一,当时根本就没有富余农产品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那时,农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粮食生产,实现粮食自给。到1982年,全县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地超过了300公斤,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同时为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后,粮棉油瓜果菜等农作物出现了全面大幅度增长势头。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使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至少从三个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一是,通过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可大幅度提高加工品的增加值。据调查分析,2011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率约30%,增值率约80%,占人均收入的20%;经过几年努力,农副产品加工率如能达到50%,深加工增值率达到1.5倍,加工增值将达到565亿元,人均增收1061元,将占农民收入的60%左右。二是,随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剩余数量将逐渐减少,使农产品价格得到合理地回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随着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升,将进一步激发农民科学投入和科技种田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找准主导产业,确立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包括市场和社会化服务在内的运转机制,其中确立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贸易企业,但从我县具体情况而言,应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足见其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总之,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发展,加快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2、调整农业结构,为农副产品加工业生产充足的原料

农产品就其用途而言,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人类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油料(油脂)、蔬菜、果品等。第二类是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如饲料粮、饲草、作物秸秆等,它们可以转化为肉、蛋、奶、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第三类是用做工业原料的必需品,如棉花、麻类、烟叶等原有的工业原料作物,以及原来是粮食作物,现在已转化为工业原料作物的玉米、高粱、薯类等。通过深层次加工增值,满足人们对日用品、工业品和增加收入的需求。

第9篇:农业产业优势范文

农垦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部党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科技进步、率先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粮棉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切实壮大农垦主导产业和企业实力;进一步改善民生,切实保障职工的经济政治权益,增强农垦的凝聚力。力争实现生产总值4440亿元,增长9%以上;人均纯收入9660元,增长7.5%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

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

继续加强农垦粮棉胶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农垦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增加效益、提高质量”的主攻方向,加快科技进步,提升装备水平,推进规模经营,优化生产布局,提高优质粮食比重。2012年全国农垦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6700万亩以上,确保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加强垦区大型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稳定棉花生产,力争全国农垦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96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35万吨以上。加快天然橡胶更新步伐,加强胶园管理,确保天然橡胶产量70万吨以上。

加快推进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种植业重点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生产标准化,继续开展标准园创建;抓好北方节能日光温室、南方大棚、集约化育苗及采后商品化处理等设施建设;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加强市场开发、品牌培育和产销衔接,不断提升产业素质。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继续开展好畜牧高产攻关、现代养殖示范场创建、水产健康养殖场创建等活动,培育垦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强化科技支撑发挥示范作用在先行先试集成应用上下功夫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垦区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和引导垦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转化、推广中心,强化农场的农技推广站建设,形成机构设置合理、队伍优化精干、创新推广能力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围绕垦区主导产业,以科技示范园、试验站等窗口为依托,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试验示范;以高产攻关、高产创建为抓手,集成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利用系统内外资源,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基地和各级培训机构,以新知识、新技术为培训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从业人员培训,造就一支具有文化知识、专业特长、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职业化农工队伍。

加快发展农垦种业。加强品种自主创新,引导和支持农垦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科研成果,增强农垦品种研发能力;通过收购、兼并、股份化和上市等有效措施,做大做强种子企业。进一步改善种子生产基地田间设施、加工和仓储设施,加强种子繁育基地建设,扩大农垦良种市场供应份额。

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全力推进农机农艺紧密融合,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能环保、适应规模经营和区域特点的农业机械。针对机插秧、植保、施肥、收获等薄弱环节,重点推广深松整地、激光平地、精量播种、免耕播种、机械插秧、化肥深施、航化植保、膜下滴灌、机械收获、秸秆还田等十项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快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对农机手培训力度,稳步提高农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争明年全程可追溯企业数量扩大到200家,实现信息有记录、质量可监管的企业数量达到400个,示范带动一批地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追溯系统建设。

坚持市场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上下功夫

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整合优势资源,围绕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医药等核心产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以粮、棉、油、糖、胶、乳、肉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加工型、营销型、带动型、成长型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垦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深化企业改制,强化企业管理,进一步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步伐,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继续推进农垦工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垦工业化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垦园区经济,推进生态工业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整合旅游资源,发展农垦旅游文化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加大政策协调和落实力度在加快农垦民生建设上下功夫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覆盖面、提高缴费率、提升待遇水平为主攻方向,做好职工养老等社会保障工作,鼓励和引导非职工从业人员和垦区居民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的参保方式,推动垦区职工和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

加强垦区社会建设。密切跟踪并切实落实国家支持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垦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纳入政策覆盖范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垦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推进垦区危房改造、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农网改造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农垦扶贫开发工作。以解决制约农场脱贫的关键问题为重点,优先扶持贫困农场主导产业,形成一场一业,依靠产业脱贫,推动贫困农场尽快走上增强积累、稳定发展的轨道。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