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工商管理实习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管理实习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商管理实习心得

第1篇: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工商管理;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0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37-2

1 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运行工商管理项目的过程中,多选用较为新型的运行结构,能实现对企业资源的有效分配和管控,在企业资源结构中,企业可流动的资金以及项目管理模式都是必需要素,能对企业资金进行集中应用,确保企业的市场活动和经济活动实现更好的发展。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还在沿用传统管理模式,或者是一味的模仿优秀经验,没有总结出贴合于自身的管理机制,在改革和创兴路径方面缺乏动力,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严重的会制约企业的长效发展。(图1)

2 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

2.1 科技创新能助力工商管理企业竞争力优化

国内市场经济结构在逐渐转变,整体运行结构也逐渐升级,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就要集中强化工商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制定贴合于社会发展诉求的管控制度。并且集中融合科技创新的发展要素,企业只有提升自身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才能有效升级整体控制模式和管控层级之间的系统化运行机制,贴合实际需求。另外,企业在工商管理项目运行的过程中,要借助科技创新提升企业自营项目的科技含量,并且集中升级控制模型和管理依据,确保管理项目和管理要求之间能建立更加有效的系统化操作流程,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实现技术项目和运行项目的升级目标。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动态化的运行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1]。

2.2 科技创新能助力工商管理企业持续性发展

对于企业工商管理项目运行结构而言,不仅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对科学创新项目的重视程度,也要针对具体问题建构具体处理机制,保证企业运行层级从传统结构有效的转变为现代化运行结构,更好的顺应社会诉求。科技创新结构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化运行结构的转型,也能从企业工商管理经验中总结有效的发展元素,针对相应因素进行集中强化,确保企业能实现整体管控结构的升级。另外,在企业工商管理项目中运行科技创新模式,也能一定程度上升级控制层级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认知,不仅能保持管理结构的创新发展,也能充分践行企业的可持续性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升级整体管理系统,在紧跟时展步伐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强整体管理效果。

除此之外,在对企业工商管理项目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能真正为企业积蓄发展动力和创新潜力,在市场结构中占据主动,更好的建构企业自身特有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保证管控结构和管理层级之间的有序发展,也能维持企业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优化[2]。

2.3 科技创新能助力工商管理企业经济收益优化

对于企业来说,一切管理结构和管理项目的开展,最终目的都是要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能建立有效的平衡关系,因此,企业要针对具体管理系统进行集中关注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提升整体管理模式的时代价值。企业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提高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发展动力。企业只有实现整体工商管理项目和科技创新结构的有机融合,才能实现整体管理层级的转变,从传统管控结构转变为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企业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整体管理效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减少企业的市场运行风险[3]。另外,企业在运行科技创新工商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也能有效实现获益的长效性和持续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提优企业工商管理结构中科技创新的策略分析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工商管理结构中科技创新项目的运行效率,就要建构更加有效的管控和处理规范,保证规范项目贴合实际市场的发展情况。

3.1 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

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要综合管控科技创新项目的运行质量和运行系统性,进一步从失败的经验中总结教训,从而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经营水平,确保整体工商管理结构贴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建构更加有效且符合标准化运行模式的管控层级。合理转变陈旧的管理思维模式,提升管理效果的同时,有效处理市场中的动态化关系[4]。

近几年,我国企业工商管理项目的运行模式和运行结构也在发生改变,整体管控结构和管理层级能更好的贴合实际发展结构,进一步有效升级管控层级,从而提升处理系统的实效性,一定要从思想意识层面提升管控结构和管理需求,全面认知科技创新的有效性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集中处理,建构综合管控和综合分析的理念,顺利提优企业的整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水平。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管控和系统化项目升级,全面强化工商管理科技创新的发展力度和整体水平,确保能建构有效的运行框架和发展要求,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

3.2 进一步建立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队伍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最基本的元素就是人才,因此,要想提升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能力,就要针对专业人员综合培养,确保其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企业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确保管控系统和管理层级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不仅要提高整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理论基础,也要保证员工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只有提高员工对于科技创新的认知水平,才能有效升级整体管理结构和科技创新项目的融合机制和统一效果,进一步升级管控水平,保证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目标,保证教学结构符合实际需求。另外,企业要建立有效的针对性培训项目,从专业学习角度和技能培优角度对员工进行综合管理,确保管理团队能有效认知工商管理项目和科技创新运行模式的关系[6]。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中,要综合分析工商管理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科技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化升级整体管控系统的处理策略,保证管控效果和企业发展目标相贴合,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的基础上,确保工商管理项目和科技创新的有效融合,强化企业的战略决策,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赵观新.走出围城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对于建筑节能门窗领域的影响[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4,15(12):66-69.

[2] 郑晓卉.论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6,22(15):19-19.

[3] 徐光伟,陈舒怡.互补性资产视角下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4(14):100-104.

[4] 陈惠源.民企科技创新机制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实证[J].科技通报,2015,22(05):261-266.

第2篇: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不合理,人力资本不能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参与分配,导致高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营短期化行为较为普遍,造成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日益恶化,极大地损害了广大股东的权益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动摇了证券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研究为理顺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高管人员的积极性,保护广大股东的投资热情,实现上市公司乃至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假设一: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与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委托理论,公司股东与高管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企业面对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股东为了防范问题,会设计一个最优报酬计划,并通过可观测到的业绩指标来决定高级经理人的薪酬,尽可能将经理的报酬和企业的业绩联系起来,激励高管人员采取符合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减少高层经理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导致的成本和风险,从而使经理有足够的动力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最终增加股东的收益。同时,由于公司高管人员的年度货币收入取决于公司的绩效,高管人员为了自身的收入最大化,必然努力工作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使自身的薪酬水平随着会计盈利的增加而增加。

假设二: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薪酬水平与公司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osen(1982)构造了一个理论模型,认为企业是一个层级组织,企业的产出由管理、监督和生产决定,能力越强的经理要求在生产中控制更多下层员工的人力资源。根据管理理论,公司规模越大,组织中的管理层级也越多,高管人员控制的资源也就越多,而每一层级在薪酬上的差别使大公司的高管人员更有机会使其高薪合法化。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企业复杂性将要求管理者具有更高的管理技巧,从而企业会聘用更高价的经理人。因此,大型企业中高级经理能力所产生的租金要远远高于小型企业,其报酬也就相应地更多。国内外大量研究(Kaplan,1997、Baker,Jensen和Murphy,1988、魏刚,2000)发现,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加,公司高管人员的报酬也会随之增加,即当公司规模增加时,高管层级差报酬也会随之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假设三: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与公司股本中国家股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构中普遍存在股权结构畸形,即国家股大都具有绝对控股地位,而国有资本主体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这对于激励机制的效用发挥无疑具有抑制作用。由于受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上传统“大锅饭”现象的影响,使得国家股比重较大的公司在薪酬制度设计上不能完全走向市场。因此,国家股比重越大,高级经理人的薪酬水平越低。而国家股在大部分电力上市公司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这就导致了电力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相对较低。

假设四: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与其持有的股份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委托理论,当高管人员没有拥有公司股份时,他们就会回避风险较高且收益较高的项目,而选择风险较低、收益较小的项目;当高管人员拥有公司股份时,他们就会投资收益较高的项目,从而使自己的福利水平得到提高,这样,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就紧紧地捆在一起。由于高管人员不断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当他们持有企业的股票越多时,他们将会视企业为利益共同体而为之奋斗,促使利润增加,提高经营绩效,从而获得更高的薪金报酬补偿。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采集来源

本文的实证研究以2005年12月31日前在深沪两地发行A 股的全部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共56家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对2005年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与企业经营绩效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所采用的样本数据来自于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网站刊登的有关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摘要和巨潮资讯所披露的电力上市公司数据信息(其中有些数据系直接取得,有些数据系经过加工计算后所得)。

(二)变量选择及说明

国内外许多研究一般使用Tobin’s Q值(即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的比率)来衡量公司的价值。本文认为,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远远偏离其价值,而且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也难以估算,Tobin’s Q值并不能真正反映公司的绩效。所以,本文采用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的绩效。同时本文研究所用的薪酬数字并没有将股票期权纳入,而只限定于上市公司年报所披露的货币性年度报酬,包括工资和奖金等。另外,由于高管人员隐性收入的资料难以取得,所以本文研究的高管人员薪酬中不包括此项。对于企业规模,本文采用公司的资产总额表示。在本文的研究中,为了进一步研究高管人员持股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以及国家股对高管人员薪酬的影响,分别设置了高管持股变量和国家股变量。详见表1。

(三)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提出的假设,笔者构造以下模型来进行实证检验。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

①每股收益可准确描述上市公司每股股本的盈利能力,但却不能说明净资产的盈利能力,而净资产收益率的特点恰恰相反。因此,本文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经营绩效指标。

②本文的高管人员不包括独立董事。

式中βi(i=0-4)为系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分析

笔者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就样本数据的各有关变量数据指标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和计算(见表2)。从表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绝大多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是工资加奖金,实行年薪制的很少,对于西方极其普遍的股权激励的报酬形式,即使是在最便于推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这种激励手段仍然处于“真空”状态。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总体持股数量较少,持股比例偏低,统计结果显示,高管人员总体持股数量的均值约为百万分之六,总体持股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最高也不过为0.02%。值得关注的是,高管人员“零持股”现象严重,在56家上市公司中竟有53 家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为零。另外,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之间高管人员报酬差距明显,前三位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的平均数最高的达到86.67万元(股票代码000037),而最低的仅为1.14万元(股票代码000426)。我国电力行业56家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7.013%,盈利状况一般。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国家股比例均值为41%,约占总股本的五分之二,与其他地区类似。

(二)回归分析

我们对上述变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偏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所得结果如表3―表7所示:

R2=0.913 F=114.953 DW=1.616

Y=0.951+0.421×X1+0.617×X2

分析以上结果,由表5、表6可以看出X3、X4与Y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44、-0.235,也就是说电力企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国家股比例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没有支持假设三;同时高管人员是否持股,对公司经营绩效并不能产生显著影响,即不支持假设四。而由表3、表4可以看出X1、X2与Y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08、0.441,即电力企业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总额与公司绩效(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假设一成立;电力企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总额与公司规模(资产总额)正相关,即假设二成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Y、X1和X2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其具体的函数关系式为:Y=0.951+0.421×X1+0.617×X2,且在95%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

四、研究结论

(一)电力企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高管人员持股并没有对高管人员产生显著的激励作用,国家股比例与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也没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这说明高管持股比例和国家股比例对高管的薪酬影响不显著。对于这种结果,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电力企业上市公司近几年来进行改革,国家对其政策以市场化为导向,企业之间形成竞争趋势,国家对其影响越来越小。另外,我们的研究没有考虑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获得的非货币收益――灰色收入(如公费吃住、旅游、出国、购买豪华轿车等),而这些可能会为高管人员提供足够的激励。同样,电力企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偏低(见上文描述性统计),“零持股”公司的比例达到94.64%,如此低的持股比例根本无法把高管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根本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而且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在任职期间不能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本公司的股票。这样,除了在公司初次发行、增发新股或送配股时可以取得公司股票外,没有其他增加持股的渠道。国家对内部职工股的发行和交易也有严格限制,这使得高管人员的持股处于一个十分僵硬而自我封闭的体系中,导致拥有股权的激励效应荡然无存。因此,在电力企业上市公司中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国家股比例没有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高管人员持股对高管人员没有产生显著的激励作用。

(二)电力企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

这说明电力企业上市公司目前高管人员薪酬水平的制定基本上结合了企业的业绩指标,开始摆脱过去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脱钩的现象。实证研究结果也显示,电力企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净资产收益率)越好,高管的薪酬越高。这是因为在电力企业上市公司中加强业绩与薪酬间的联系对发挥薪酬机制的有效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企业在制定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时开始认识到了业绩的重要性,并在实际中结合具体的薪酬结构来挑选业绩的衡量指标,全面配合解决现代公司制度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关系所面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

(三)电力企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与公司规模正相关

这说明电力企业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人员年度薪酬时,主要是根据公司的规模。实证研究结果也显示,电力企业上市公司资产的规模越大,公司资产总额越多,高管人员的薪酬越高。电力企业上市公司目前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制定的这种方式往往会造成电力企业高管人员为其自身利益只注重追求公司规模(总资产)的增长,而忽略了公司盈利的增长,只做“大”不做“强”。

五、研究局限

第3篇: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印象管理 信息披露 语言操纵

近年来,随着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诉讼事件的增加,我国证监会开始不断地对一系列信息披露规则进行修订。譬如,2012年12月,昌九生化12・28公告引发的股民诉讼,使监管层开始意识到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用语行为的重要性,2015年11月,在最新的上市公司年报准则修订中,证监会花一定笔墨提及了对语言表达“浅白、易懂”的要求。除通过语言表达的复杂化以混淆信息外,通过策略性地操纵信息披露的方式,包括信息内容或形式,数字或图表的选择性安排,也能达到提高投资者注意力或转移注意力,从而形成不同印象的效果。这些策略性的行为都容易误导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一、上市公司操纵信息披露方式的现象

对信息披露方式进行策略性的操纵在上市公司中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原因在于:从公司管理层的角度看,作为股东的人(Jensen and Meckling,1976),信息披露是其向股东展示自己是否履行好信托责任的常规途径。或者说,股东更多地是通过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对管理层的行为做出评判。因此,管理层有动力在信息披露中,通过一些策略尽可能维护自身利益。而从监管层的角度看,要对信息披露的具体方式进行强制性规范是件极不容易的事。因为公司所处行业的差异、经营特征差异,以及外部环境的差异等都可能制约着对信息披露方式的规范。这一监管中留下的弹性空间为管理层的策略性操纵也留下了余地。

以美国为例,一些文献研究了信息披露复杂性(或可读性)的经济后果,结果支持复杂性有利于混淆信息的判断。例如,Bushee、Gow and Taylor(2013)针对美国公司电视电话会议记录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复杂性程度越高,信息含量越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这一结果表明,当公司业绩出乎意料地差时,管理层可以通过增加所披露信息的复杂性,例如,文本信息更加冗长,使用更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等,使投资者难以读懂披露的信息,从而维护管理层自己利益。

Vargas、Almeida and Junior(2014)对巴西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披露方式的研究,也肯定了这种操纵行为的存在。例如,他们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同一公司在盈利与亏损的不同时期,管理层报告中对句子数与单词数的使用都存在较大差异;业绩亏损时期,息税折旧摊销前盈余和毛利率指标出现频率较高;亏损时,存在通过对一些财务术语的选择与重复将读者从盈余数据转移到其他指标的倾向。这一结果表明,通过这些操纵,可以降低投资者对公司负面结果的关注,而更留意公司正面的信息。

二、管理层操纵信息披露方式的动机

由Clatworthy and Jones(2006)概括的印象管理,可以用以揭示管理层操纵信息披露方式的动机。在这里,印象管理是指个人或组织选择性地使用数据以提供受欢迎的信号和对公司绩效正面评价的倾向。根据两位作者的观点,尽管对所有的公司而言,管理层都渴望提供关于公司正面的观点,但当有业绩支持时,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Patelli and Pedrini(2013)对2008―2009年美国公司的报告研究发现,管理层乐观语调与财务业绩间存在显著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论认为,修辞性语气是一种操纵行为,它试图转移读者对公司过去业绩的关注和歪曲对未来的预期;同时,修辞性语气也是一种沟通行为,过去的绩效塑造了修辞语气,并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供预测未来所使用。Clatworthy and Jones(2006)认为,偏好于通过印象管理刻画自己的正面形象是可以理解的人性特点,但在财务报告情景下,这样做会存在违背“在财务报告中,要提供中立无偏信息”基本要求的风险。

Beattie and Jones(2002)也认为,对公司报告的准备者而言,存在操纵,或至少对管理层报告中的内容印象进行操纵的动机。总而言之,这一行为的目的在于形成让业绩比公司实际更受欢迎的评判。在这个意义上,Clatworthy and Jones(2006)肯定印象管理是基于对管理层差错的过分掩饰及对成就的过度渲染。与这一观点一致,Osma and Guillamon-Saorin(2011)甚至认为,信息是被选择用于歪曲读者对公司竞争结果判断的。与Osma and Guillamon-Saorin(2011)不同的是,Aerts(2005)肯定了信息在缓解委托-关系上的重要性,但他同时也认为作为一种沟通方式,其有效性受情景因素影响。他强调对会计文本描述的策略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者的支持和信任。此外,存在将正面结果归功于公司行为本身,而将负面结果归咎于外部环境或机会的倾向。他的研究发现,在上市公司的文本披露中,能识别出蕴含的机会主义态度。这类文本信息更多是解释性的,信息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不高。此外,这类文本信息呈现的更多是正面的信息,在解释负面结果时,呈现出高度的管理层自我保护的态度。

在这种情形下,管理层会通过策略性的行为,例如,过多地对外部环境进行讨论,额外地增加管理层报告的长度,以将投资者的注意力从坏消息上转移开。因为类似于亏损或暂时性的盈利下降这类坏消息往往是管理层难以向投资者解释清楚并获得理解的。Bloomfield(2008)的研究就发现,当对差的业绩进行报告时,管理层会提供更冗长、更复杂的报告,试图转移投资者的注意力。

Beattie and Jones(2000)J为,除了对会计数字的操纵属于印象管理的范畴外,印象管理还包含对披露方式的操纵。后者是指对有关内容或形式、数据或图形等信息呈现方式的控制。两位学者指出,除了粉饰与转移投资者注意力的功效外,图形也能使用在印象管理过程中,当业绩好时,图形可用以突出这一效果;当业绩恶化时,也可以通过图形淡化这一效果。

Brennan、Guillamon-Saorin and Pierce(2009)在Beattie and Jones(2000)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这种呈现方式的操纵划分为7种情形:(1)句法操纵,即管理层使用语言掩饰公司业绩,尤其是差业绩的行为;(2)修辞性操纵,即管理层通过修辞手法淡化或掩饰差业绩的方式;(3)结果归因,即管理层将正面结果归功于内因,将负面结果归咎于外因的表现;(4)基调操纵,即在文本描述中,管理层对积极和消极语调的使用;(5)选择性操纵,即管理层如何有选择地使用业绩数字,以尽可能好的方式刻画公司;(6)视觉披露效应,包括三种强化形式的使用:其一是视觉强化,是指对披露给读者的一定信息进行策略性的定位或安置,达到视觉强化效果;另外两种形式分别是术语的重复和强化,这两种形式与相关术语一起使用能起到强化某种印象的效果;(7)印象管理,即进行业绩比较,以突出印象,其中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参考基准用于比较。

总之,出于印象管理的目的,管理层在关于公司业绩的观点时,存在提高正面形象,并当公司业绩负面或低于市场预期时,消解这种负面形象的倾向。

三、信息披露用语规则的健全途径

早在1998年,美国证监会就针对信息披露语言复杂化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出台了《平实英语》规则,并辅以具体的《指南》,对如何形成“简洁、清晰、易懂”的信息文本做了较为明确的规范。近年来,我国证监会开始意识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用语规范的重要性,在2015年11月修订的最新上市公司年报准则中提及了用语要“浅白、易懂”的要求,但这一要求还仅限于“提倡”“鼓励”的字眼上,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我国的信息披露用语规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健全:

(一)制定一套信息披露中汉语表达的规则

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证监会《平实英语》规则及《指南》的做法,专门制定一套用以指导上市公司形成信息文本的汉语表达规则。以“简洁、清晰、易懂”为信息文本的基本要求,对一些容易产生歧义、不易理解的句法或修辞等进行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对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性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也可参考我国合同撰写的用语规范,制定信息披露的汉语表达规则。规则一旦制定,其执行应该具有强制性。如前所述,信息披露中进行语言操纵,是出于印象管理动机,是人性使然。只有存在具有约束性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规范管理层的语言操纵行为。此外,规则要尽量具体到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形成具体的用语规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才有规可循,并能对其披露中的用语行为进行合理评估。

(二)建立以投资者为主的信息披露用语评价平台

用投资者能够读懂的语言或形式向投资者阐述清楚公司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方向,是作为受托人的管理层应尽的义务。它也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份管理层报告不够清晰易懂,那么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就蕴含着较大风险。因此,有必要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常规平台,建立一个信息披露的用语评价平台,针对公司披露的每条信息,投资者都可以对信息披露的浅白、易读性进行投票。投资者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优劣的主要参考指标,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这一举措主要从市场角度约束公司信息披露的语言操纵行为。

参考文献:

[1]Jensen M C,Meckling W 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4):305-360.

[2]Bushee B J,Gow I D,Taylor D J.Linguistic complexity in firm disclosure[N]. working paper,SSRN.2015: 1-40.

[3]Vargas L H F,Almeida J E F,Junior E M.Profit and loss from the manage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Accounting,2014,8(4):344-360.

[4]Clatworthy M A,Jones M J.Differential patterns of tex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in the chairman’s statement[J].Accounting,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6,19(4):493-511.

[5]Patelli L,Pedrini M.Is the optimism in CEO’s letters to shareholders sincere? Impression man-agement versus communicative action during the economic crisi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3,1(10):1-16.

[6]Beattie V A,Jones M J.Impression management:the case of inter-country financial graph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 & Taxation,2000,9(2):159-183.

[7]Osma B G,Guillamon-Saorin E.Corporate governana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 in annual results press releases[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11,4(5):187-208.

[8]Aets W.Picking up the pieces:impression management in the vetro spective attriutional framing of accounting outcome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5,30(6): 493-517.

[9]Bloomfield R.Discussion of“annual report readability, current earnings,and earnings persist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8,2(3):248-252.

[10]Brennan N,Guillamon-Saorin E,Pierce A. Methodological Insights:Impression management:developing and illustrating a scheme of analysis for narrative disclosures-a methodological note[J].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9,22(5):789-832.

第4篇: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分析;经济发展;作用

一、引言

对于工程管理部门而言,为了能够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系,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有效的维护,可以充分运用工商管理职能,对经济市场宏观调控,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管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工商管理职能对经济发展分析

工商管理部门不仅是一个直接盈利的企业,同时也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对经济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市场上所有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对市场经济次序进行规范,为社会以及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吸引较多的合作机会和投资机遇。工程管理不是简单地额监督和监管,还对市场以及企业提供服务功能,这是新时期工商管理顺应市和经济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功能。工程管理不仅具有行政处罚职责,同时还能对部分中小企业进行政策性扶持,对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有效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推定经济稳定发展。另外,工程管理还与国家经济联系市场、企业等相关方面的经济个体职责,对市场实施科学合理的调控功能。

三、促进作用分析

1.市场经济主体准入进行合理的规范

工程管理部门对自身所具有职能进行充分发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为了进一步保证市场主体自身能够合法经营,对市场经济次序进行合理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经济准人体系的合理性。对于现阶段市场经济主体准入体系而言,以严格审查将其作为主要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主体准入制度也在进一步的完善,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申请注册,工商部门一定要审查的过程中严格谨慎,不断规范审批程序,保证市场经济主体质量。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主体准入体系的规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不仅对市场经济次序进行合理的维护,同时还能保证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2.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

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改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对目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进行满足。经济改革要想科学合理,就要对工商管理中的相关职能进行有效的利用,并且将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依据,工商管理部门属于政府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保证改革以及管理中经济体制不会出现任何改变,促进经济体制在改革过程中的合理性。

3.市场监督进行强化

对于工商管理监督部门而言,不仅在市场监督行为规范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对市场主体规范具有一定影响。为了让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以及交易中的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化,一定要运用监督措施,例如:市场在竞争中的管理、商标注册管理等,对市场主体进行合理的协调好,构建健康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工商管理部门对经济监督管理进行强化表现为:一是,最大程度对不正当竞争以及垄断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对市场经济投资过程中的环境进行不断完善,营造出较为公平的竞争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二是,保证企业商标权,它属于企业比较重要的一种标志,直接关系到企业在日后的生存和发展,这对市场经济次序的维护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工商管理要对企业商标积极的保护,对一些假冒伪劣商标、对他人知识产权侵犯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对企业分类监管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做的目的能让监管体系更加细致有效。四是,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禁止违法广告的传播,形成真实可靠的市场经济环境。

4.对经济发展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

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存在竞争,竞争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发展,但是也会带来威胁,造成不必要的经济风险。风险对经济发展属于一把双刃剑,如果风险过高就会对经济发展起着阻碍作用,也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带来较多的矛盾,只有对经济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5.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加强法制监督

我国相关一些法律法规赋予工程管理部门相应的职责以及权限,市场监督的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对自身的权限进行合理的运用,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其执法力度,对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进行维护。工商管理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结合执法程序进行实施,不仅要把行政教育作为监督管理的原则,同时也要讲行政处罚作为其原则,监督完善的情况下,正确引导企业经营以及竞争行为,并且对相关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做的目的能让工商管理执法变得透明化。

四、总结

对于工商管理而言,它具有协调合作、监督市场等作用和职责,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不管是工商管理产生的初衷,还是其发展变化,都进一步体现出工商管理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所以工程管理对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具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婉苗.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职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2.12(08):134-135.

[2]王永.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1.12(08):・156-158.

第5篇: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 管理层持股 公司绩效 对策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新技术密集、高投入与高产出、高风险和高发展速度的特点。相应地,这些以知识和技术为主导要素的新型公司和以实物资本为主导要素的传统公司在公司治理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探讨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正是本文的研究动机。

一、文献回顾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在公司的委托关系中,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他们须支付大部分背离价值最大化的成本,管理者和外部股东双方的利益将会趋同。Weston(1979)进一步指出,管理者有动力通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业绩来换取个人财富的增加。地位防御假说则认为两者负相关,Demsetz(1983)研究得出,公司管理者一旦拥有对企业的绝对表决权时,“经济人”的思想会促使他们采取一系列手段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于东智(2001)分析表明,高管人员持有一定份额的公司股票,可以使公司管理层的短期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从而提高公司绩效。骆铭民(2005)指出内部人持股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白俊等(2008)指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比例偏低,经营者股权的治理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经营者持股与公司业绩关系不显著。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结合中国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方式,本文选择电子信息业、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为总样本。经过筛选,最后用于实证研究的公司样本总量为167家。研究年度为2009、2010、2011年,样本总容量为501个观测值。

(二)变量设计

本文研究的变量包括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三大类。被解释变量,反映了公司的经营效果,选用总资产净利润率(ROA)代表公司盈利能力,用市净率(MBR)代表公司价值的市场表现;解释变量即公司管理层持股变量,选取年报公布的管理层所持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了控制公司的其他特征可能对绩效造成的影响,引入以下几个控制变量:(1)财务杠杆DAR,以资产负债率来表示;(2)成长机会GROW,以净利润增长率表示;(3)公司规模SIZE,以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衡量指标。

(三)实证结果及解释

构造如下的模型:

ROA(MAR)=β0+β1MSR+β2DAR+β3GROW+

β4SIZE+μ

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两个绩效指标的回归结果存在较大区别:当以ROA作为公司绩效的衡量指标时,仅有SIZE指标系数的t参量通过了在1%置信水平上的检验;当采用MAR作为公司绩效的衡量指标时,DAR、GROW和SIZE的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SIZE和GROW与两个绩效指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DAR与ROA和MSR指标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考察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MSR对MAR有正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统计上十分微弱,MSR对ROA甚至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以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水平之间缺乏相关性,甚至对公司盈利能力是有负面影响。管理层持股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激励高管人员的重要方式,但在我国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激励效果。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偏低、持股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以及股票市场缺乏效率等几个方面。因而,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的制度进行创新,进一步加强管理层的股权激励。

在高新技术公司里,作为人的企业管理者和经营人员往往是知识的真正拥有者。为了加强管理人员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股权激励机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股票期权以期权的形式让企业经营者获得了企业剩余索取权,将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捆在一起,这样经营者能够和所有者共同分享工作带来的财富增加,这是对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最大的肯定。同时,作为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期权收益,其必须关注公司盈利能力或市场表现,这就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一致。如此,不仅减少了监督成本也避免了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一旦经营者个人收益成为公司长期利润增长的函数,经营者就不仅要关心公司的现在经营状况目标,而且更要关心公司的未来经营成长目标。

参考文献

[1]Alans.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on Corporate Operating perform anc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7(03):1771-1794.

第6篇: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公平偏好;薪酬激励;高管人员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93-02

引言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优秀人才是企业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如何合理的安排公司治理制度以吸引和激励高级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发挥其才能,是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众多的激励机制中,薪酬激励是公司吸引和留住高级管理人员最基本和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不惜付高额代价,希望用高薪来激励和留住高管人员,但效果却不如人意,高管人员却出现逆向选择,获取高薪后仍不努力工作,而且还感觉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司的薪酬激励机制让高管人员感到不公平所致。本文将公平偏好理论植入薪酬激励中,在对公司高管人员薪酬的现状剖析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机制展开研究。

一、公平偏好理论的含义

公平偏好理论(Fairness Theory),也称社会比较理论,最早由美国管理专家霍斯曼(G.Homans,1961)提出,196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Adams,J.S.)在分析人的工作积极性与分配方法的关系时作了全面阐述。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员工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收入,更关心自己的相对收入,用公式表示为:I1/O1= I2/ O2。其中:I1为员工对自己在工作中所有投入的知觉;O1为员工对自己在工作中所有产出的知觉;I2为员工对比较的对象在工作中所有投入的知觉;O2为员工对比较的对象在工作中所有产出的知觉。当两人的投入产出比相等,即上述等式成立,则员工感到公平和满意;而当两人的投入产出比不相等,即等式不成立,员工就会感到不公平和不满意,就会想办法采取改变行为、改变实际或可感知的投入与产出、改变比较对象、比较标准,甚至彻底终结与组织的关系等多种方式来达到获得公平感使自己满意。

将公平偏好理论运用于公司高管薪酬管理中,可以得到薪酬激励的三种公平,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

1.外部公平。外部公平是高管人员将自己的薪酬水平与组织外部同行业、同地区、类似岗位人员的薪酬水平进行比较后,而对公平的感受程度。如果高管人员感受到自己的薪酬水平高于组织外部市场薪酬平均水平,则满意度高,其结果会选择继续留在本组织;如果高管人员感到自己的薪酬水平低于外部市场薪酬平均水平,则满意度低,其结果就有可能寻求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

2.内部公平。内部公平解决的是组织内部不同职位之间的薪酬比较问题。高管人员常常会把自己的薪酬与组织内部不同类别职位所获得的薪酬加以比较,如果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职位支付的薪酬较为合理、公正,则满意度高,其结果就会继续留在组织内努力工作;如果感受到所得薪酬不足以反映自己的工作,就会产生不满意感,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3.个人公平。个人公平是指高管人员把自己的薪酬与组织内部从事同类工作的其他高管人员的薪酬进行比较后对公平的感受程度。在组织内部,即使是相类似岗位的高管,其工作能力、为组织创造的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当高管人员认为自己的薪酬水平与业绩不相符,其付出与所得极不相称,会产生不满情绪,使其工作积极性受挫。

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

综观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实际情况,主要现状如下。

1.薪酬结构安排不合理,重短期而轻长期。在上市公司的薪酬结构中,高管薪酬主要以短期的现金激励为主,而与绩效相联系的激励薪酬尤其是长期激励薪酬匮乏,薪酬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固定报酬多,变动报酬少;当期报酬多,远期报酬少;现金报酬多,股票报酬少。薪酬结构安排的不合理导致高管行为的短期性,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不同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差距很大。上市公司高管间的薪酬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根据对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数据统计,在A股上市公司中,中国平安高管人均年薪2 054.50万元高居首位,而公司*ST金泰高管人均年薪1.48万元为当年最低水平。公司高管薪酬的高低与其创造的利润能力相关,但过大的差距势必会引起公司高管薪酬的外部不公平,从而导致大量高管人才流失,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和发展。

3.上市公司内部薪酬差别大。上市公司CEO与其他高管人员之间,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高管人员与投资者之间收益差距大,高管薪酬的这种内部不公平不但会引起高管人员的不满,而且也会引起普通员工和投资者的不满,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协调发展。

4.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联度较低。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不明确,高管薪酬水平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公司业绩下降,高管薪酬却在增加。从已经披露的2009年年报来看,上市公司业绩与高管的薪酬出现“倒挂”的屡见不鲜。比如,上海贝岭巨亏1.85亿,高管薪酬却猛涨六成。与此相反,有的公司业绩节节攀升,高管薪酬却并没有大幅度上涨。这反映了公司高管薪酬考核没有和业绩挂钩。

5.薪酬激励注重显性激励,轻视隐性激励。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多体现为货币性报酬,即采取现金这种显性激励形式,而忽略了高管人员在晋升机会、工作岗位重视程度、事业成就感、培训深造及精神奖励等方面的渴望,轻视甚至于缺乏非经济性报酬或心理收入等形式的隐性激励。

三、基于公平偏好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设计

薪酬是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这种契约通过员工对薪酬状况的感知而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绩效,即产生激励作用。根据公平偏好理论,公平是上市公司薪酬激励的基础,只有当高管人员认为公司薪酬体系是公平的,才能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针对上述公司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基于公平偏好视角设计如下薪酬激励机制。

1.合理安排薪酬结构。合理的薪酬结构既要考虑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融合,又要考虑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相融性。因此,合理的薪酬应该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长期激励薪酬和福利性收入四部分组成。(1)基本年薪,是高管的固定薪酬,其功能在于保障公司高管的基本生活所需,以使他们按照所期望的经验及资历水平进行工作。(2)绩效年薪,也称目标奖金,一般与当年的实际经营业绩挂钩,常一次性发放。其功能在于确保对当期业绩奖励的及时性。(3)长期激励薪酬:长期激励薪酬一般与较长一段时间反映股东价值回报的指标挂钩,并具有发放的长期性。其功能在于把高管人员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高管行为的长期化,以调动高管人员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新性。(4)福利性收入:高管福利除了法定福利外,还包括与其职务相关的补充福利和消费补偿,如医疗保健、补充养老保险、俱乐部会员等。其功能是体现对高管人员的关怀,提高高管人员心理上的满足感。

以上高管薪酬四个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应逐渐趋于合理。国外成熟国家CEO报酬中与个人业绩相关的奖金,如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超过了1/ 2,基本薪酬所占比例仅为1/4~1/3。中国上市公司CEO报酬与个人业绩相关的激励,如股票期权等不足1/3,更多的依靠基本薪酬。因此,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应该考虑主要跟绩效挂钩,在资本市场逐渐趋于完善的前提下,要适当提高长期股权激励所占比重。

2.科学确定薪酬水平。科学确定高管薪酬水平既要考虑公司内部因素,也要考虑公司外的行业因素,即具备内部公平性、个人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

(1)基本年薪水平的确定。基本年薪应与个人资历、公司规模、所处行业等因素决定,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S1=K1K2R1W

其中,K1表示公司规模调节系数;K2表示行业调节系数或行业的风险系数;R1表示高管人员系数,即体现高管人力资本价值的系数;W表示综合平均工资(由公司职工年平均工资与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加权计算)。

(2)绩效年薪水平的确定。高管人员的绩效年薪通常应根据其经营成果,以年度考核情况浮动发放,以体现高管人员报酬与业绩挂钩的原则。绩效年薪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S2=(P-P*)R2K3

其中:P表示公司年度实际净利润;P*表示高管应实现的目标利润(应根据全国同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确定);P-P*表示公司年度超额利润;R2表示利润分享系数;K3表示辅助考核指标调节系数。

(3)长期激励薪酬的确定。长期激励薪酬分为两种:其一,以股价为基础的股权激励,高管人员通过努力可以获得公司未来股价上升所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股票期权、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等;其二,以业绩为基础的股权激励,是对激励对象阶段性的工作绩效为考核标准所给予的激励基金或股票的激励,主要包括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递延奖金、管理层收购等。影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与公司规模、公司类型、公司成长阶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将两种股权激励进行合理组合,以达到最佳薪酬激励的效果。

(4)福利性收入的确定。福利性收入由基本福利和职位福利组成。其中基本福利是公司所有员工都享受的福利,如国家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险、通讯费补贴等福利性补贴。职位福利是公司给予高管人员职位相匹配的额外补助,如免费拥有某些会员资格、出差享受头等舱待遇、公共物品使用等在职消费等。职位福利是为了体现高管人员的身份,以提高其心理满足感,有很强的补偿和激励作用。因此,公司应根据不同层级高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因时因地分别给予不同等级的职位福利,以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静.从国有企业的视角研究薪酬管理[J].生产力研究,2010,(2).

第7篇: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上市公司;公开信息

一、前言

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财务管理非常强调案例教学。由于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保密性很强,普通企业一般不会主动公开其内部财务信息,基于企业内部财务信息设计合适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存在客观难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队伍越来越壮大,其信息披露越来越规范,其公开的财务信息已经成为很好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资源。因此,基于上市公司公开信息进行案例教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本文尝试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进行探讨。

二、上市公司信息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实践性

长期以来,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引用国外教材中的教学案例,二是虚构内部财务信息设计财教学案例。其中,国外教学案例虽然切合一般理论,但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中国特殊制度环境和微观经济的财务管理体制考虑不足,不能完成针对中国学生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目标。虚构财务信息设计案例虽然操作起来简单,但与企业实际情况距离太远,信息的真实性较差,也制约了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海量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积累大量的财务管理案例资源。此外,上市公司年报信息经过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其真实性也得到了保证。因此,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资源相比,利用上市公司信息设计教学案例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教学的实践性。

(二)有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趣味性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数学公式推导多,虽然直接运用国外教学案例或者虚构内部财务信息设计案例来解释理论具有可行性,但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太远,导致案例教学过程比较乏味。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兴趣将来直接参与股票市场,非常关注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这样可以积累个人理财经验,也可以将所学财务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股价波动关系密切,因此,利用上市公司信息设计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将财务管理理论融入到个人理财实践操作之中,可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有助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趣味性。

(三)有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时效性

首先,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不是静态不变的,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财务管理内容、理论和方法也会相应变化,也要求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应不断地更新。其次,财务管理课程受众对象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新,也要求教学案例随之更新适应新的受众。而上市公司信息有一重要特点,就是随着时间推移会持续更新。因此,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利用上市公司信息设计教学案例能够保证获取最新教学案例资源,从而有助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时效性。

(四)有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连续性

一方面,财务管理内容非常综合,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也非常综合,也非常广泛,且是按时间序列连续公布的。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可只需利用几个上市公司甚至一个上市公司的案例,就可以在横向维度上就将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投资管理、筹资管理和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连续演示出来,还可以在纵向(时间历史)维度上将同一公司不同年份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内容连续演示出来。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利用上市公司信息设计教学案例能保证教学过程的一贯性,有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连续性。

三、运用上市公司信息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内容的初步设计

(一)财务分析案例教学内容初步设计

财务分析基本内容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将这些指标计算出来。下面以偿债能力为例来说明财务分析案例教学内容设计首先,利用万科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公开的2004-2013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数据,就可以将最近10年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现金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偿债能力指标计算出来。其次,用Excel、Word等计算机软件将这些指标做成图表,并将其在ppt课件中可视化展示出来。最后,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结合房地产行业特征和公司公布的其他信息,对万科公司偿债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即万科偿债能力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并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用上述步骤,还可以对万科公司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进行计算和深入分析。

(二)投资管理案例教学内容初步设计

投资管理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证券投资、项目投资两方面。在证券投资案例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家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时间序列数据对证券投资组合理论验证,即投资组合中股票数量越多,股票收益波动越平滑,说明多元化投资组合可分散风险。还可以利用某一上市公司数据来解释说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如用万科公司股票日收益率数据和上证指数日收益率就可以说明该模型的意义。在项目投资案例教学中,利用上市公司IPO招股说明书、公开增发预案、定向增发预案等涉及到的募集资金运用资料,以上市公司具体的投资项目决策来解释说明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等方法在投资预算决策中的应用。

(三)筹资管理案例教学内容初步设计

筹资管理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方式和资本结构理论两方面。在筹资方式案例教学中,对IPO筹资、公开增发融资、定向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都可以用上市案例来解释说明。譬如,可从上市可行性分析、上市辅导、上市申请、核准发行、路演询价、IPO价格确定、投资者申购、公开挂牌交易等步骤来演示某一上市公司IPO筹资全过程。对银行借款筹资、债券筹资等债务筹资方式也可以用上市公司公开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在资本结构理论案例教学方面,根据某一上市公司某种筹资方式的发行公告与上市公股价反应,可解释MM理论、成本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企业价值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结构理论提供数据解释,将复杂的融资理论用数据和案例材料来说明。总之,上市公司日常筹资公告和年报中积淀了大量的上市公司各种筹资信息,在筹资管理这部分内容教学中,可将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筹资方式和筹资理论用鲜活的案例资料展示出来。

(四)利润分配管理案例教学内容初步设计

利润分配管理基本内容包括现金股利政策和股票股利政策两方面。在现金股利政策案例教学中,可以选择一家高现金股利率和一家低现金股利率的上市公司作为案例,计算近年各年现金股利率,再结合其他公开信息,分析各自选择现金股利政策的原因;并可以分析两家公司现金股利公告与上市公司股价的关系。在股票股利政策案例教学中,可以选择一家高送股比例和低送股比例的上市公司作为案例,计算最近几年各年送股比例,结合其他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分析各自选择股票股利政策的动因;并可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两家公司股票股利公告与上市公司短期、长期股价的关系。

(五)运营资金管理案例教学内容初步设计

运营资金管理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短期融资管理。在现金管理案例教学中,可以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不同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对于某一特定公司(譬如,万科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宏观经济情况和公司特征,对其最佳现金持有量水平进行分析。在应收账款管理案例教学中,可以结合行业特征分析其应收账款持有水平,结合上市公司年报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对应收账款集中度、应收账款账龄和坏账计提情况、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在存货管理案例教学中,也可以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对存货分类结构、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在短期融资管理案例教学中,可以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对其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进行计算,并结合行业特征、宏观经济情况,以及公开的其他信息对其进行分析。

四、结束语

案例教学是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由教师、学生以及案例资源组成的系统。在该系统中,案例资源是案例教学的客体,是决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能能否成功的前提基础。在中国资本市场积淀了丰富、海量的财务管理教学资源背景下,本文就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意义,以及对其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和案例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本文只是就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初步设计,尚未设计出具体可操作、可供直接引用的教学案例。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内容繁多的课程;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也非常纷繁复杂;案例资源与财务管理知识的有机融合在案例设计实践也非常复杂。因此,为了提高中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利用上市公司信息资源设计连续、系统的满足案例教学需要的具体、详细和可操作的案例,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蔡报纯,郭磊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经济,2013(21)

[2] 常树春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研究[J]黑龙江

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

[3] 陈辉,黄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4] 冯文龙,胡世强,王黎,杨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新模式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5)

[5] 蒋琳玲以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设计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33)

[6] 罗真,吕晓敏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5(29)

[7] 任爱莲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探讨[J]财会月刊,2010(12)

[8] 王惠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12)

第8篇: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作者简介]杜海玲(1976-),山西大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3XJJGYBXM12)。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指从1999年以来,我国一些省区面向区域社会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技能教育为基础、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新型高等院校。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05年由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普通民办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从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创建一流的应用型大学,经过8年的专业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一)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与现代教学管理模式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基础管理工作,或进行自主创业,具备较强开拓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基层管理人才。学院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运作,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市场营销模块、财务会计模块、物流管理模块都为学生开设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课程,通过模块化课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技能,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相关课程的设置也赢得了广大学生的认可。

(二)以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围绕实践教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进行了多项改革,改变以往实践教学集中在第七学期的作法,不但实行“小学期制”,即实行“2+1”学期制,每学年在完成正常两学期的基础上,增设第三个实践学期,专门开设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各种课程;学院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设了各门课程的网络课堂,增加了课堂小组讨论环节,师生课下则可利用网络课堂平台进行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技能。

(三)构建全方位实践途径,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1将职业能力教育融入课程教学

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工商管理专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一项重要途径,也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将职业能力教育融入课程课堂教学,使学生既达到课程的技能要求,又拿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一举两得。使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高度匹配,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也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前基本都能获得助理营销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初级会计师、助理企业培训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参加各种大赛

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综合与专业知识基础,课下通过参加校内、省内、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案例大赛、市场营销大赛、职业规划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未来职场108将”精英挑战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专长,提升领导力、创造力与执行力。近几年学生通过各种大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本科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课多面广、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学生几乎要学习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下的所有课程,没有针对性,缺乏特色,从而无法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失去了就业竞争力,2009年至今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处在高危状态。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也始终难以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的干扰,追求的仍是重基础、宽口径、知识全面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仍然以点多面广为特点,且没有与区域经济及学院定位很好地相衔接,虽然学院进行了一系列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课程的讲授仍多以理论授课为主,虽规定了相关的质量监督措施,但实施效果一般,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明显提升,专业选修课数量不多,且不能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要求,专业特色严重匮乏。

(二)实践教学形式化,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目前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虽然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由于资源不足,实践教学往往成为一种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无法很好结合,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在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得以提升,最终无法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理论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目前拥有 “双师”或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引进教师的准入标准不断提升,应用型高校须具有与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相匹配的教师队伍,才能有利于专业建设的发展。

(四)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授课方式单调,忽略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有独特的学习能力,他们独立、自主,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不满足于对课堂上老师讲授知识的被动接受,所以他们更愿意去实践,参加竞赛,来验证自己的能力。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教师平时教学任务重,教师基本都是直接从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所以课堂教学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在课堂上也主要沿袭传统的听课加记笔记学习模式,缺乏主动思考,课堂气氛不活跃,既达不到理想的听课效果也不能充分施展学生的才能和智慧,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优化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培养特色人才

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作为民办高校,所招收的学生入学分数比较低,底子相对较差,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缺乏积极性,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带头人应该高度关注社会经济的走向,在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设置上应具有前瞻性,积极开拓社会紧缺的而在其他传统高校没有的实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新模式,满足当前企事业单位急需的特色专业人才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要体现本专业在同类院校中的特色,结合院校教学特点,制定有特色的专业课程,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人才。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工商管理专业实际上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必须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应明确的目标,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地强化、拓展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来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时,在学校集体安排的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外,教师可结合所讲授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如参与各种竞赛、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ERP经营模拟大赛、市场营销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

(三)优化和整合“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者,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提升,是应用型高校

提升教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有力法宝。通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和优秀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整体优化教师结构,同时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学历,提升教师的知识层次和思想意识,并且要求教师每年有一定的在企业和社会参加管理实践的活动,及时掌握工商管理方面的最新变化和趋势,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充实,提高全体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指导和培训能力。

第9篇:工商管理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办公;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108-02

作者简介:徐忠飞(1982-),男,江苏省大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管理。

0引言

当今时代,网上办公作为企事业单位推动办公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已经在国家诸多的事业单位以及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作为维持网上办公健康顺利运行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办公工作中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目前,我国还未能真正达到对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致使网上办公受到了颇多的阻碍,加强对于此种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已经成为新时期相关信息技术人员必须落实的一项工作。本文分析了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网上办公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并且针对这些要求讨论了对系统的具体设计,最后还提出了系统的测试以及实现,希望能够利用此系统为网上办公提供更多的助益。

1网上办公对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要求

近几年来,网络计算机技术对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渗透日益加深,各种信息资源在网络上的存储逐渐增多,推动信息的有效管理成为人们顺利利用网络开展各项事务的必要保证。而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临着越来越繁杂且重要性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的工作,其为了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逐渐开始采用网上办公的形式来开展工作,而与此同时,大量的信息也被纳入到网络办公的系统中,建立先进的综合信息管理的网络系统就成为工作人员有效利用这些信息的必然要求。下面主要讨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当前的网上办公对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要求。

首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此机构中的设立,一方面必须满足机构内部的各个部门对于信息的有效应用,另一方面还要保障隶属于此机构的其它外部工作部门对于信息的及时获取。所以,此系统的设计必须在对内及对外两个方面实现独立运行,系统必须建立在两个独立架构之间的结合处,才能够保证各人力资源部门以及社会保障部门对信息的获取及应用。而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要能够保障系统内部人员以及隶属于系统外部人员使用信息的便利性,即保障各个部门能够顺利及时地实现对信息系统的有效链接。同时,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还要尽可能避免其他不相干人员对系统的入侵,切实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及完整性。

其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此机构中的设计,还必须要能够实现其自身对各类信息的整合、分类及归档,争取在最快速的工作状态下使各项输入到网上办公系统中的信息得以完善管理。而且,此信息系统的构建还需要有高效的索引及查询命令,使工作人员能够在繁多的系统中迅速精确地找寻到其办公所需的信息,并且保证不会使不相关的信息受到不良的影响,全面地提升信息使用的有效性。同时,信息管理系统的设立还要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动而实现及时地升级或调整,保证其在设立完成之后还具备一定的灵活性,避免管理系统落后于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

此外,信息系统的设计还应该实现对自身运行的有效维护及修复,保障系统运行处于安全持久的状态中,避免系统故障对各种信息造成损坏,使系统运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无人操作的自动化运行及自我管理。

2网上办公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从系统登录、用户管理、数据库设计、档案信息查询、档案借阅记录以及信息统计报表等各个方面实现有效运行,同时还要保障系统的管理人员与普通用户这两者对于同一系统的差别性运用。所以,系统的具体设计工作极其复杂,大致来讲,设计出的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如图1所示。

下面主要从系统的框架设计与细节设计对此系统的具体设计进行分析。

2.1系统的框架设计

当前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所采用的系统是B/S与C/S二者结合的总体架构,这两者各有其优缺点,二者的结合应用能够实现保密、安全、反应速度以及灵活性、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功能,进而实现用户对系统操作及维护的便捷性。

以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来讲,此系统主要将网络架构分作了两个部分,系统的外部访问用户要通过广域网的网络访问端来进入系统,而机构的系统内部用户则可应用机构的局域网或者是VPN等直接对系统进行访问。这样相互独立的网络架构不仅能够保证机构内外人员对于系统的差别性应用,还可以确保不同用户之间操作的不相干涉,进而促进系统的顺利运营。

对于系统的逻辑机构来讲,目前的网络信息系统区域复杂,各种项目也获得了日益拓展的规模,要想使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得以全面有效的实现,设计人员还必须保障系统的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设计原则的实现,而这种设计原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实现软件分层。信息管理系统的逻辑架构大致由4个分层组成,即应用于用户登录的用户表现层、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系统应用层、提高系统应用效率的系统支撑层、系统的硬件及软件平台层,而最后一个平台层包括操作系统、中间层以及数据库服务等功能。

就系统的数据架构来讲,此系统必须实现对于不同信息的处理、交流以及公布,而满足这些功能的系统主要包括系统信息表、系统用户表、系统查询定制表几个主要的数据表以及其它小的数据表等。

从系统的功能架构来讲,它必须包括人力资源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系统登录模块、信息查询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系统代码表维护模块、系统日志管理等几个方面,以推动系统各项功能的全面发挥。

2.2系统的细节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的细节设计主要围绕系统的用户需求以及系统的框架设计来开展更加深入的规划和设计,保证系统用户能够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操作。这种深入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规划阶段、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最终实施阶段这几个方面。以系统规划设计阶段为例,它涵盖了系统开发的名称、范围、性能、功能目标、资源、成本、路线、效益等细节方面的内容。

3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与实现

网上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极其复杂,其各种架构设计及细节设计又分为很多细小的环节,设计人员必须充分地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应用需求切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才能最终推动系统设计的完成及应用。下面讨论一下系统的实现及其应用测试。

以系统的实现来讲,需通过各种架构设计及细节设计,此系统的实现流程可通过图2来表示。

系统主要是通过几项较为重要的功能来具体执行任务从而最终实现操作的,除了系统所具备的“打印”功能需要依赖于其它功能的运作才能实现外,其它功能之间并没有操作顺序的限制。这种系统的应用清晰、自然、方便、实用,能够使具备同一类别的工作性能的不同用户尽可能地集中于一个窗口中完成所有的操作,极大地节省了用户的工作时间,使得网上办公的工作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

以系统的应用测试来讲,用户通过控制面板迅速登录到系统中,能够对其自身的各种信息进行更改和具体的管理,然后又通过进入系统的系统管理模块,对各种所需信息进行搜寻,能够使用户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对其所需信息的有效查询及获取。而对于机构内部的系统管理人员来讲,它通过对系统的人力资源模块进行操作,能够实现对于人员外出、请假、出差等审批的考勤管理,以及由系统自主实现考核项目、考核任务、具体考核的制定,从而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所以说,此系统对于机构的内部人员管理工作而言也是一种极其有效的管理手段。

4结语

就本文所阐述的系统来讲,其对于当前的网上办公工作是较为适用的,而在未来时期的办公中就必须根据工作需求的变化具体调整,才能不落后于网上办公的时代要求。网上办公系统在未来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应用必将呈现出更加巨大的需求,办公机构要想切实地推动各项网上办公工作的有效实现,就必须不断地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与管理,确保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始终与其工作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马霞歌.基于BS结构的网上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1(2).

[2]董久敏,杨旭.基于J2EE的网上办公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11(5).

[3]苏先娜.基于ExcelAccess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

[4]肖颖,洪志全.基于工作流的网上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