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马三立相声台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小品演员中有几个人在语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比如黄宏,声音特征明显,小品台词功夫很强,语言表达相当扎实、流畅。赵本山语言表述独具一格,非常富有个性,幽默感强。潘长江很有语言天赋,声音豁亮,唱念俱佳。巩汉林的形体语言很有滑稽幽默色彩,语言表述清晰自然。而赵丽蓉的小品语言基本上是把唐山话进行到底,非常生活化,深得大家熟悉和喜爱,以至于产生众多模仿者。还有蔡明。演电影出身的蔡明在小品里面一直坚持用普通话创作和表演,这在著名小品演员当中是不多见的。
仔细回味、比较,最值得说一说的还属宋丹丹。
宋丹丹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影视演员。从谷歌和百度上搜索“宋丹丹”这三个字,分别可以得到286000 条和1960000 条相关信息。关于她的娱乐新闻在网络及传统媒体上都是超热点。春晚小品没结束,“太有才了”、“taiyoucaile”博客,“白云飘飘”、“baiyunpiaopiao”等.com、. net、.cn域名已分别被抢注一空。在广告代言方面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宋丹丹小品用语――笔者注)。这些都能说明她的超高人气。而她的超高人气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在春节晚会上精彩的小品演出。
宋丹丹演话剧出身,嗓音条件极佳,台词功夫很强,非常擅长声音造型。就是所谓的学什么像什么,演什么成什么。单就语言功夫来讲,女演员中几无出其右者;男女混合比赛,恐怕她也不输任何一位。她和赵本山一起,领衔整个小品大舞台,称王称后。
每年春晚小品被认为是整台晚会成败关键,而由宋丹丹参与表演的小品,已有多部成为经典作品。比如与黄宏合作的《超生游击队》,与赵本山合作的《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等等,流行广而远且长。从语言表达方面可以这样说,宋丹丹可以把容易出彩的地方说得流光溢彩,还能把一般性的语言说出彩。这是很需要功夫的。她的大段贯口说完,常常能产生井喷一样的暴笑效果。跟其他优秀小品演员相比,她的语言更具亲和力,喜剧色彩更浓,更能引导流行。换句话说,宋丹丹差不多可以说是创造流行语最多的一个人。
有人可能会这样认为,宋丹丹所出演的小品,剧本都是由别人写的,她只是在表演上实现了二度创作,就语言表达来说,取得的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小品编剧。如此追根寻源当然没有错,但是,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包袱,宋丹丹的表达效果可以说总是上乘,其扎实、从容的台词基本功和台风,她的临场发挥能力,以及与搭档之间的相互激发、默契配合,可以说都是极其难得的。这样的人可以毫不含糊的说就是彻头彻尾的语言大师。
以下仅举几例说明:
《超生游击队》:“生男生女是老爷们决定,你种了辣椒能长出茄子来呀?”
“听听,还盲流呢,离流氓不远了!”
《钟点工》:“我把老年人研究的那是相当深刻呀!”
“走了,伤自尊了!”
《秧歌情》:“前脚一抬,到这儿;后脚一抬,到这儿。现在鞋上去了,腿上不去了!”
《昨天今天明天》:“啊,白云,黑土向你道歉!来到你门前,请你睁开眼,看我多可怜。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秋波是啥玩意你咋都不懂呢这么没文化呢,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说事儿》:“那家伙,那场面,那是相当壮观!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关键词]《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笑的艺术
《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于1998年拍摄的,在这部电影中北野武集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尽显其艺术才华。作为日本新电影代表的北野武,自1989年步入影坛以来,便不断地求新求变,为电影语言开辟了一条自由多样的道路。北野武的电影一向以“暴力美学”而著称,而《菊次郎的夏天》却说起了天真与感动,幽默与温柔,因此堪称大导演的求变之作。电影自始至终荡漾着温情与笑声,夏日景物的镜头又为影片添加了清新的味道。这是一部关于夏天的电影,关于童年的电影,关于人性与成长的电影。
《菊次郎的夏天》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暑假到了,自幼丧父的小学生正男(平日与祖母相依为命),在得知母亲的地址后,独自一人踏上了寻母之路。邻居阿姨知道了这个情况后,让她游手好闲、貌似地痞的老公带男孩去寻找母亲。可这个不靠谱的大叔第一天就把老婆给的钱用于赌赛单车,结果全部输光了,于是两人只好徒步前往300公里外的爱知县丰桥。两人一路上想方设法搭顺风车,惹了不少麻烦,也发生了很多趣事。当历尽艰辛,终于到达目的地时,却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年轻美丽的母亲微笑着送现在的老公和孩子出门。男孩深受打击,大叔为了安慰正南受伤的心,在归途中竭尽耍宝之能事,让灿烂的笑容重新回到了孩子的脸上。寻亲之旅结束,两个人在东京告别,那个难忘的夏天过去了。
电影自始至终伴随着观众的笑声,有的情节简直让人笑翻。但《菊次郎的夏天》中的笑点不似无厘头喜剧那么浅显,它是一种内敛的、令人回味的甚至是噙着泪的笑。北野武在《菊次郎的夏天》中展现出对笑的艺术的高超而娴熟的把握与驾驭,这与北野武早年做相声演员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北野武早年与兼子きよし(KIYOSHI)搭档,其组合被称为“ツービート(two beat)”。出现在《菊次郎的夏天》电影开头的演员表中的名字不是“北野武”,而是“ビートたけし”,即“beat武”,可见相声演员的经历在北野武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及北野武对此的珍视与骄傲。这就不难理解北野武在电影当中对笑的艺术是如此的驾轻就熟,在制造“笑”果上如此游刃有余了。多年的职业相声演员经历,给予了北野武对笑的敏感度,对观众笑神经的了如指掌,也造就了丰厚的笑的艺术的积淀与素养。
纵观《菊次郎的夏天》中贯穿影片的引人发笑的情节,有几处是笑的,现就其中的三处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桥段体现出相声艺术对北野武电影的影响。
笑点一:单车赌场选号码
日本的相声与中国的相声大体相同,是一种逗笑的艺术,大多是两个人表演,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在电影的开头处,有大叔带着男孩去单车赛场赌博的一个情节。大叔在连输几次之后,输红了眼,他赢钱心切,转向问男孩可能获胜的单车选手的号码。这里大叔和孩子一大一小两个人的对话很像一出对口相声。
大叔:“告诉我1到9之间你喜欢的两个数字。”
孩子:“6和3。”
大叔:“6和3?你确定是你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吗?”
孩子:“嗯。”
(结果真中了,大叔大喜过望。)
大叔:“我果然没看错你,你真是个神童。”
大叔:“这次猜几?”
孩子:“4和9。”
(结果4和9号码的单车手双双倒地。)
大叔:“你这笨蛋!别挑那些受伤、坠车的!你可真够犀利的,也许你真是神童,他妈的!”
(孩子耷拉着头,一副委屈的样子,大叔还不罢休。)
大叔:“这次是几?你的灵感回来了吗?这次来真的了。”
孩子:“7和9。”
(结果是9和7。)
大叔:“你这个!为什么不说9和7 ?妈的,你是不是有什么毛病?这次呢?”
孩子:“4和5。”
大叔:“4和5,你确定不是把5排在前头?我看还是把4和5、5和4都买了吧。”
(结果可想而知,又没中。)
大叔絮絮叨叨、骂骂咧咧、妙语连珠,活脱脱一个逗哏的,而孩子每次几个字的木讷的回答,配合了大叔的耍宝,像极了捧哏的。一应一对之间,大叔的霸道不讲理、爱财、无赖的性格特点暴露无遗,但这样的性格缺陷中又透露着天真、可爱的老顽童的一面,让人不由自主地慢慢喜欢上了他。相对于以往北野武电影的寡言、暴力,这次的多话和搞笑是令观众欢乐、感动的绝妙的刺激要素。冷漠的 “北野蓝调”,在《菊次郎的夏天》中转换成温暖的“夏日绿”。
笑点二:归途中撒欢儿地玩耍
第二个引人发笑的情节是归途中大叔与“好人先生”“重磅先生”“光头先生”合力逗男孩开心,这出戏恰似一出群口相声。大叔当然是层出不穷的笑料的带头者,可谓是一呼百应,而其他几个同样有着丑陋、龌龊相貌的男人温情地配合出演。北野武拒绝将人物脸谱化,长着坏人面孔的也许有着一颗好人的心。
和他们一起露营的“好人先生”给男孩讲故事,“重磅先生”和“光头先生”扮各种搞怪的角色逗他开心,连同大叔在内的四个大男人一起陪男孩玩各种各样看似幼稚的游戏,但几个人玩得都那么投入、那么开心,仿佛重回童年的幸福时光。他们穿着印第安的草裙裸起舞,轮流着吊在树上荡秋千。那个“光头先生”,多次被大叔安排几乎出演章鱼和外星人,可怜的没有吃饭的外星人,一直在草地里等着男孩的出现,一直在大声地认真背台词,却被大家悄悄地遗忘。可怜的“重磅先生”在玩荡秋千游戏时,掉进屎坑里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放声大哭,竟还没有忘记拿走自己装土著人时的道具小鼓,这些仿佛都与他们的外形格格不入,但人们在笑之余,感受到他们纯洁的内心深处同样希冀着别人的认同。
北野武式的略带冷冷的机敏与幽默在四个男人和小男孩的各种游戏里尽情展现。不知是为了补偿小男孩,还是为了补偿自己的童年,大叔和另外三个同样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陪小男孩变着花样地、撒欢儿地、肆无忌惮地玩耍。“只是集合了一群无聊寂寞的大人,以小朋友为借口自己玩起来而已。”北野武自己是这么解释的。在逗笑观众的同时,电影将画面定格在人性的释放。
影片中大叔和男孩在旅途中逐渐地熟悉,而那种成人与孩子之间的隔膜也在逐渐地消除,甚至产生了父子般的情感。大叔也被男孩寻母之心打动,悄悄去看和男孩的母亲一样曾经抛弃过自己的母亲。虽然他只是在养老院外面远远地看了妈妈一眼,就和男孩那样的遥望一样。但是,必须是到这一刻为止,寻找的主题才算完整,夏日的旅途才能真的画一个句号。大叔在经历男孩的童年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童年,完成了自身的回归。这个夏天的寻亲之旅,彻底改变了两个人,负面情绪得到释放,精神上获得重生。男孩由一个总是低着头沉默不语的略带木讷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眼神开始流动、开怀大笑的儿童;而大叔也由以前的玩世、粗鲁、冷漠(北野武不只一次孤单而木然地站立在镜头里,面无任何表情地看着你)变得越发温情起来。
电影的整体表现得肆意而有节制。肆意的是故事情节和剧中人物的设置,是一路上的那些奇遇;节制的是电影表述的方式,点到为止、含蓄,让观众在大笑后仍有余味回旋。
笑点三:结尾处,大叔说出“我是菊次郎!”
第三个引人发笑的情节是在影片的结尾处,可谓意味深长。在影片最后,依依惜别的男孩问:“叔叔,你叫什么名字?”大叔笑着说:“是菊次郎啊!他妈的,滚吧!”这是北野武全剧抛出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大、最响的一个包袱,看到最后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叔的名字才叫菊次郎!之前还以为菊次郎是男孩的名字呢。之后观众又明白了片名取做《菊次郎的夏天》,而不是《男孩正南的夏天》的深层次的含义。我们不能忽略这个夏天对于菊次郎的重要意义,在带领男孩正男寻找妈妈的过程中,菊次郎也逐步发现了自我,发生了人性的转变。夏天就像生命里最丰盈的时期, 经历了这个夏天,寻找亲情,寻找童真、人性,收获了友爱和温情,这是一次告别孤独的蜕变,成长起来的恰恰是大叔——菊次郎。 于是,观众会心地笑了。
最后一个情节的设置有些像单口相声,准确点说,像是马三立的单口相声,诸如其代表作《扔靴子》之类的段子。之前整篇面无表情地絮絮叨叨讲一个故事,看似平淡,在结尾不经意地抛出包袱,让你稍事停顿后,开怀一笑,且这笑耐得住琢磨、玩味。这种出其不意、冷不丁的笑,我们可以称它为“突发性笑料”,.与北野武之前的“突发性暴力”相对。这种猝不及防,更易引爆观众的笑点。在结尾,我们似乎看到面部僵硬的北野大叔突然抽动了一下面部的某根神经,露出狡黠的顽皮的笑,一如影片中的菊次郎。
回想一下菊次郎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吧。开始他是个邋遢的好搞怪的地痞形象,在整个路途中,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赌输了钱而随便骂人;坐出租车趁司机下车小便,自己偷偷开走车,但由于车技不佳,导致车子坏在半路;明明没什么黑社会的背景,却要在背上弄一个文身,装出地痞流氓的样子唬人;明明不会游泳却又出于爱面子伪装,结果倒栽在泳池中;被拒绝搭顺风车就偷偷砸人家车窗报复;偷拿别人的食物;为了拦车而想出各种骗人招数,甚至扮成盲人拦车,站在路中央被车撞倒;在路面上放钉子扎车;在庙会上为了占小便宜耍赖而被人揍;人家载他一程不但不感谢,还骂人家;无时无刻都想耍弄别人…… 而就是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怜的大叔,同时也有内心善良和柔软的一面。他在遥远的旅途中从未发出过后悔的怨言,仅仅为了帮小男孩圆一个看看妈妈的梦想,其实也是解开他自己的一个关于母亲的情愫。
北野武并没有让故事结束在路上,而是流畅地叙述完,给观众温馨、完美的感觉。喜剧的结尾通常是大家所期待的,正南依旧独自奔跑在当初离家时的那段大桥上(首尾相接),书包上蓝色天使的翅膀随风轻轻扇动,伴随着的欢快的音乐用以表明童年本该是这样轻快地飞驰而过的。
结语
其实,《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半自传式的影片,“菊次郎”是取自北野武父亲的名字。在北野武的记忆当中,他从没和父亲有过像样的交谈,在北野武的眼中,父亲是一个始终沉默的人,甚至“父亲一在家,家里的气氛就冻结了”。后来,北野武理解了父亲,“最近我意识到父亲其实是很孤独的,因为他表达不出他的想法”。用父亲的名字来命名主人公以及电影,想必里面包含着北野武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带自己度过那样一个美好夏天的愿望吧。
在影片中有北野武一贯擅长的忧伤、孤独的表达。例如他喜欢表现海的样子,喜欢把孤单的个体面对湛蓝的、广袤无垠的海洋或者星空,面对无边的深邃的夏日新绿。这更能衬托出人的孤单和生命的弱小。但同时北野武也擅长笑的表达,并通过笑的艺术,让影片灵动起来,扫去抑人的沉闷,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参考文献]
[1] 毛过.北野武完全手册[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
[2] 岩崎昶.日本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