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科学教育的目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教育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教育的目的

第1篇: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1.突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锻炼;重视组织教法的创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如:来自济宁黄莉梅老师给我们展示的篮球课,课上黄老师通过直线运球和曲线运球,使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行进间运球技术,黄老师加入到学生练习中,学生练习乐此不疲,巧妙利用语言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注意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重视运用情境教学、体育游戏、激励性评价、师生互动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并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锻炼中。如:来自淄博商文杰老师给我们展示的一节精彩的耐久跑示范课,从体验跑、间歇跑到用太极动作放松,整个课环环相扣,精彩的队列队形变换,场地的灵活应用,使整个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把耐久跑真正变成趣味体育课。

3.关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体能的发展,不仅教学的方法手段机械单调,而且有时对待学生的态度极其恶劣,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常常把学生推向尴尬的境地,学生的自尊自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的人性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其次,要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是学生获得心理感受的载体,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心理感受,包括:喜悦、沮丧、紧张、兴奋、劳累等;再次,要建构让学生交流心理感受的平台。就是当一项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讲述自己参加活动的情况的学习结果,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学习,而且便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想法,以便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最后,教师要细心观察活动中的学生。学生心理会随着活动情景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往往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而及时调整教学。

4.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4.1认真倾听的习惯。特别是在新授内容教学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了解动作技术的要领、做法、结构、技巧,等等,如果学生做到了这一点,他在练习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时还应注意倾听老师的语言提示。如在练习前滚翻时,老师会提示:低头、含胸、抱腿,学生就会下意识地根据老师的提示做。

4.2仔细观察的习惯。体育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一边是老师对动作的讲解示范,一边是学生的观察模仿。学生在学习动作时,观察是重要的一环,善于观察的学生,能很快地了解动作的实质,抓住动作的关键,那么他在练习时就会有针对性地对动作难点加以注意。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示范,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示范对比,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以提问的方式让他们找出各动作的不同点,找出可取之处和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4.3善于思考的习惯。在体育学习及活动中同样需要参与者动脑筋,尤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显得更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不会到会,最后达到自动化。这个过程就要求学生动脑筋思考动作的重点、难点,结合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体会,分析该动作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再进行反复练习并用心感觉,直到做得满意为止。

4.注重运用体育游戏

4.1选择体育游戏的内容。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的任务选择体育游戏,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创造能力。如果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就可选择趣味性较强、易使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内容,协调性和灵巧性的游戏可安排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外;如果课程内容全为体育游戏,就应当按教学任务安排;如果同其他项目配合使用,则必须注意相互配合、补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2游戏场地和器材用具的准备。体育游戏的场地应当宽敞平坦、清洁卫生,室内场地还要注意通风和采光;场地的在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以免发生伤害事故;根据游戏的内容和需要,划出场地上的固定界限,如起跑线、终点线、折返线、投掷区,并设置好游戏所需的各种标志物。

4.3游戏的讲解和示范。讲解游戏时,要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让他们理解并掌握体育游戏的目的、方法、规则和要求。

4.4组织和引导。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做出及时准确的引导;对学生违反规则、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进行教育。教师还应对每位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活动场上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而必要的措施,如增加或减少比赛的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及时停止游戏等,达到最佳的活动效果。

5.注重德育渗透

第2篇: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目标教学;因材施教;诊断;达标;小结

目前,推行“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得到个性发展,是教育教学的主流。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对我们教师来说,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问题。在我从教十几年来,始终对提高课堂效率很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提倡的“目标教学法”,我认为是很好的方法,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谈谈我的作法与大家共勉。

1. 把好切脉、诊断,设计好诊断性试题

诊断性试题,能够很好地找到学生学习的“病因”,以便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为本节课做好铺垫。就拿《埃及》这节课来讲,我设计了3个问题:

(1)西亚、北非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2)西亚、北非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什么?分布在哪里?

(3)本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分之。

通过这3个问题,学生就能把已形成的知识体系显现出来。如果学生没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就用简捷的方法,在地图上引导同学们步入西亚、北非境地,介绍、述说使学生再临其境。然后引题: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是西亚、北非的一大优势,这个优势在北非的一个国家体现比较明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埃及》,这样通过诊断性测试,为本节课打好基础,引题自然流畅。

2. 展示目标,明确自学任务

常言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通过对目标的展示可以使同学们不走弯路,明确任务,把握重点。并能把本节课的要求、学习重点,让同学们心中有数,更好自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运用地图说明埃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尼罗河、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的影响。

(3)了解埃及著名的农产品长绒棉的生长条件,石油、运河、侨汇、旅游业收入在埃及的经济地位。

通过展示目标,使同学们对本节课有了初步了解,认识埃及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3. 通过谈话、问卷,完成达标过程

达标过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地理课对这个过程的实施用谈话、问卷法最好,引导学生自己看书、读地图、寻找答案,然后确定答案,解决问题,效果更好。例如:对《埃及》这节课我设计了八个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谈话,这样就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地处亚洲的领土叫什么?

(2)埃及的轮廓像什么几何图形?

(前两个问题能把埃及的地理位置、面貌呈现给同学们,有入临其境之感)

(3)埃及的沙漠面积占百分之几?城市人口分布在哪里?

(4)埃及的主要河流叫什么?发源地、注入海、长度、流向怎样?

(5)首都、海港的位置在哪里?

(6)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7)苏伊士运河在埃及的什么地方通过?沟通了哪两个海洋?有什么作用?

(8)埃及著名的出口农产品是什么?经济支柱来自哪些方面?

通过以上八个问题的问卷、谈话,使同学们对埃及的地理位置、各种资源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埃及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和它能够蓬勃发展的原因。

4. 查漏补缺,作小结,完成形成性测试

通过小结问话,才能知道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然后补充更正,查漏补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埃及》这节课,我用这样一段话作小结(形成性测试),既检验了学生,又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

地处三洲要冲,运河两海沟通;

气候炎热干燥,盛产棉花长絨;

世界长河纵贯,谷地绿色长龙;

世界文明古国,首都建在古城。

(1)这个国家是( ),(2)首都是( ),(3)传统的出口商品是( )。

第3篇: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现在全国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尤其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主要是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教学模式,不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以项目化教学方法,在上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课堂中,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培养,通过实践项目练习,有助于学生熟悉今后工作岗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项目化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符合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一、项目教学法的目标分析

(一)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基于项目化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生工作过程中真实项目为载体,把项目进行细分,每部分实现的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哪方面知识去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工作岗位中需要学生具有哪些能力。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高了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通过《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学习,学生今后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主要是导游,导游需要W生掌握导游管理制度、服务流程、带团计划、与其他导游及司机合作精神等,其需要学生具有沟通能力、服务能力、讲解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具体模块,让学生掌握其基础知识,有计划培养学生岗位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导游的工作能力。

(二)项目教学职业能力目标取向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结果,有目标的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使其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了解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侧重掌握中国不同等级旅游区旅游业各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分析各地旅游特色,对重要景区及主要旅游线路有所了解,掌握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或对旅游者起到选择目的地的参谋和导游作用。通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学习,主要提高学生策划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保护旅游资源环境能力等。

二、项目教学法的项目设计

《中国旅游地理》进行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把一个项目分几个模块,每个模块有具体的目标,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能让学生达到的能力。在进行项目设计过程中,通常把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中国旅游地理》一般分为中国常见旅游资源的分析和讲解、中国各区域旅游线路的设计、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保护三个子项目,在进行子项目设计过程中,是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实践调研,有目标在提升学生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让其适应今后工作岗位需求,为旅游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三、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教师向学生介绍项目的目标、意义、学生需要完成项目的任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教学给学生下达项目任命书,一般项目化教学方法,是以小组形式完成的,每组有一名组长,组长根据项目的任务,确定组中成员的分工,分工明确,大家去准备需要完成项目的资料,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是项目实施主角,教师是项目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根据组中每个成员的分工,根据项目的目标去完成,当每个组遇到难题,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进行过程中,可以有阶段性成果展示,让学生进行展示,大家可以进行点评,有助于下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评价阶段

第4篇: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CDIO;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近年来,我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但是软件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已成为校企公认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被业界认可,但是在项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开发出来的课程只是某个具体项目的代表,有些项目无法代表一门完整的课程,在项目和任务的序列化过程中与能力和知识脱节,导致项目教学的可实施性不强。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作为目前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标准,它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1]。它与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运行与维护的工作过程不谋而合。《程序设计》是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的核心课程,是目前软件开发所用的主流技术之一,该课程针对目前项目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采用基于CDIO的理念开展项目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构建基于CDIO的课程三级项目体系(Construct of the curriculum three project system using CDIO idea)

《程序设计》主要培养的是基于技术的WEB软件开发工程师,对该岗位所需能力和岗位开发产品(即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进行基于CDIO的剖析是课程开发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本课程以校企合作的横向课题和实际项目为依托,构建了基于CDIO的课程三级项目体系。

课程一级项目是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贯穿所有单元和知识点的项目,又称课程设计项目,该项目主要在课程讲解完成后的课程设计或者综合实训阶段完成,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设计复杂软件产品和系统的能力。本项目选择的主要原则就是涵盖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原则,为此,本课程选取了电子商务网站系统作为课程一级项目。

课程二级项目是整合若干个课程单元的知识点在课程三级项目基础上设计的项目,又称单元项目,该项目主要在课程1个单元或者2―3个单元完成后的总结阶段完成,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转化和实际应用能力。本项目选择的主要原则就是知识点的前后有连续性原则,该部分可以是一级项目的分解项目或者是新设计项目。

课程三级项目是针对一个课程单元的多个知识点而设计的项目,又称任务项目,该项目主要在课程单元所包含的一个任务中完成,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对课程核心知识点的掌握。本项目选择的主要原则就是知识够用原则,该部分就是一级项目模块任务的分解。

其中一级项目电子商务网站系统既是课程设计的项目,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前者时,对项目不做具体要求,由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性来完成,实现工作过程学习化;作为后者时,有严格的要求和实现情境,注重知识与项目开发周期的结合,通过“做中教”“做中学”来完成,实现学习过程工作化[2]。

3 基于项目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The constructionof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project)

CDlO工程教育模式是以项目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将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都围绕项目这个核心,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集培养目标、培养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4 实施与评价(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项目式教学贯穿整个培养过程,项目实施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项目研究与实践过程。课程每个单元均以软件开发的实际工作任务为背景,将知识点和工作任务进行有机链接,每个单元由【学习目标】、【情境描述】、【任务】、【单元小结】、【评价】、【单元练习】六部分组成。每个任务由【任务陈述】、【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任务拓展】、【项目实训】五部分组成,课程按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授课,三类项目的教学、实训过程均按照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教学周期来完成,与软件开发的工作周期融为一体。

本课程结合软件项目管理的方式和CDIO工程能力的评价模式[3]来进行课程考核,软件管理方式主要是目标管理,任课教师要对课程中的每个二级项目和一级项目预先设定好考核办法和标准,并在项目实施前告知学生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标准,一级项目的完成情况主要以学生课堂上自评为主,不计入总成绩。考核的要点是学生在完成项目时其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的过程体现。采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笔试、口试、学生自评与互评、汇报与答辩、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评价等。

5 结论(Conclusion)

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以真实项目电子商务网站系统为载体,结合Web项目开发的流程和规范,分解出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整合了相关知识点,按照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过程。课程以三级项目为依托,运用CDIO理念把基础知识的应用渗透到各个项目中。知识和项目的学习周期和开发周期清晰,循序渐进,通过对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语法和编程技巧,有助于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

[2] 刘甲珉.论高职教学流程再造[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0-23.

[3] 刘兴丽.工科大学生CDIO工程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24-128.

第5篇: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专题地图编制》;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68-02

一、引言

(一)《专题地图编制》教学的现状

《专题地图编制》是一门专门研究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分类与综合,研究信息的表达和图形化,最终实现专题信息可视化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编制专题地图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因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在教学方式上,常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时,是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来组织教学,先讲理论,后介绍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如先讲授专题地图内容的各种表示方法、编图原理等理论内容,然后介绍常见专题地图的编制特点和方法,最后安排一定的课时做编图练习。因本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目前,大部分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情绪普遍,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根据中职学生现状,改革现行教学方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十分必要。

(二)项目教学法概述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领域引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的整体提高。

2.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及特点。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不再将把教师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项目教学法的教学一般流程。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流程按以下顺序实施:确定项目任务学生分组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项目实施检查评定归档或结果应用。

二、项目教学法在专题地图编制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项目设计及任务分解。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训项目时,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项目。选择典型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强、易于理解、贴近实际的项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编图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项目选取上要注意难度不宜过大,例如在学习编图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常见的政区地图、旅游地图、交通地图等作为编图项目。下面以编制河南省政区地图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在该项目中的实践过程。

河南省政区地图是政区地图的一种类型,图上主要是表示境界线、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及其他要素。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参与项目分解的讨论,可以按照地图表示的内容要素将其分解为6个任务,如编制境界线、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及其他要素等任务。

2.学生分组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分组教学是项目教学法常用的组织形式,项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对于编制河南省政区地图这样要素较多的项目,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每位同学不可能独立完成,而如果全班学生一起完成这个项目,则每人所承担的任务将会很有限,也会缺少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达不到实训目的。所以,必须结合项目特点和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组。分组时,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最后教师根据每位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男女生搭配等情况,进行个别调整。笔者根据编图的任务量和课时计划,确定6人一组,每人恰好负责一个任务,各组均完成同样的项目。之后,各小组成员推选组长,组长负责本组各成员的任务分配、监督管理等工作,另外,还要定期向老师汇报自己团队的工作进展情况。在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前,教师应传授一定的相关知识。职业教育提倡“实践第一,理论够用”。因此,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不需要全面系统,只要保证学生在实践时够用、实用即可。核心的知识必须阐述明白,安全教育必须要强调,例如,需要讲解河南省政区地图的基本概念、政区的表示方法、分层方案等,但有的内容,如资料的搜集整理、现状要素的表示方法、符号的颜色设计等,要“点到为止”,留给学生在查阅资料或实践过程中去探索、建构新的知识点。

在同学们已掌握了编制河南省政区地图相关知识的前提下,由各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分配任务,共同制定、修改项目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包括每人负责的具体任务、任务验收标准、组员间如何协作、需要的参考材料、使用的设备及绘图软件、编图步骤、时间分配及安全注意事项等。项目计划经教师检查后实施,学生在以后完成各项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

3.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强调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例如,为了避免学生少走弯路,教师要制定学生自学纲要或配套的自学辅导材料,提供部分参考资料,比如各种比例尺的纸质政区地图和电子政区地图(中国政区地图);湖南省政区地图编制大纲等。按照学生自学纲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搜集编图资料,在互联网上下载参考地图,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确定编图基本资料。共同学习编图知识,如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地图符号图形设计及其色彩设计等。根据项目实施计划,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方法,每人完成一个任务,即每个小组成员负责编制河南省政区地图中一类要素。设计好新编地图的比例尺以后,每位组员就可以定义页面尺寸,导入底图,建立绘图图层,设计图例符号,编制境界线、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及其他要素,输入地图注记。在此过程中,组员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对其中的难点应进行点拨和操作演示,如政区构面、色带绘制是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应采用多媒体系统现场示范政区构面、色带绘制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迅速掌握其要领,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将每位组员编绘的要素(电子文档)汇总叠合,配置上图名、图例和图框花边,经调整图层顺序后,就得到了一幅完整的河南省政区地图。在编图过程中,教师和组长要经常进行检查,掌握任务进度,把握编图质量,以使每位组员顺利完成任务。

4.检查评定。编图项目结束后,要通过展示新编地图,对每位学生进行评定,即进行结果性评定和过程性评定。结果性评定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过程性评定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工作态度。评价分为组内评价、组间和教师评定,三种评分之和,即为学生完成项目的成绩。具体操作可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

5.归档或结果应用。进行项目总结,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并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如果是实际生产项目,就可将成果交用户检查验收、应用。

三、几点思考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组织能力及合作精神。笔者通过三个班次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1.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项目教学法是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实现“教、学、做”合一,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2.采用项目教学法,对于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操作技能及主动学习能力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应引入项目教学法,并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加强“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型教材的编写,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内容。

参考文献:

[1]黄仁涛,等.专题地图编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力.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

第6篇: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育;公众;目的;历史

一、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历史

(一)以宣传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科学通识教育

呼吁科学通识教育的先贤是逻辑实证主义创始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te)以及其继承人斯宾塞(H.Spencer)。孔德认为,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由学科教育主导的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专科人才已不太适合于大革命后法国以及整个欧洲社会的重建。所以,孔德提出了“一个以实证的科学知识为主体的通识教育的构想,以培育能够把握科学知识的实证取向的通识人才”,而科学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实证性科学知识的发展趋势。”其后,斯宾塞在其重要教育改革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书中正式提出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古典虚饰性的人文教育应该让位于实用性的科学教育。在斯宾塞看来,通识教育是普及科学实证知识、追求秩序进步的操作性实践,是“人性文化性”过程的提升。科学教育则是通识教育的文化基础,是获得可以解决社会无序问题的实证知识的前提。

在执行科学通识教育功能阶段,科学教育的地位要高于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因为具有综合性质的科学教育联结了每一个学科的发展,所以最晚达到逻辑实证主义者所言的实证科学阶段。科学教育的关联性特征使获得了解每一学科实证知识的通识教育成为必然。“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否为自然科学专业,都应该了解有关科学发展的通识知识以及它所引起的文化变革……例如,哥白尼日心说对宇宙图景重新定位的意义,伽利略与牛顿在方法论上的贡献,牛顿将空中星体与地上物体统一起来的引力定律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对理解生命本身的作用。”对获得通识教育的主体而言,科学教育的学习可以增加科学的历史知识、引起对科学的形而上学思考,“是获得科学真实图景的重要手段”。

以宣传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科学通识教育理念一直持续到大约20世纪20年代。虽然科学在这个阶段已经不再冠名为自然哲学,并且由综合转向分析与分科,但科学教育依然体现在对科学与科学知识本身以及相应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综合。以传授科学通识知识为主,弥补了由科学知识的分化所带来的缺陷与不足。科学通识教育通过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更好的宣扬了科学理性与科学的单向度功能。17世纪之后牛顿机械论所推崇的科学至上理念,经过近两个世纪科学通识教育的公众普及而达到极致,并且导致唯科学主义的长期流行。

(二)以培养科学精英为目的的科学英才教育

进入20世纪之后,受尼采(F.w.Nietzsche)“权利意志”和“超人”哲学影响,熊彼特(J.Schumpete)、米歇尔(S.Marshall)等人提出的精英理论(Elitism)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非常流行。精荚理论认为,“精英”既是权利与身份的象征,又是在其活动领域内能力水平最高的人。精英给社会带来贡献与影响要远远高于大众。这种精英意识自然地被移嫁至培养精英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为了培养足够的科学家与科学精英,尤其是针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所展开的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竞赛,社会对更高级甚至是最高级人才有迫切需求,科学教育的目的更倾向于达到某种预期结果,例如,培养少数科学英才。

科学英才的目的在于能够为社会进步作出创造性贡献,并尽可能在历史进程中留下痕迹。从这一层面而言,科学英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而不是社会需要,更不是个人需要。所以,英才教育所创造的精英们都具备很高的学术造诣,但更引人之处往往是他们学术价值背后所能带来的政治利益。在英才教育理念牵引下,高等学校的科学教育是为了培养爱因斯坦式的顶级科学家,而中等学校的科学教育就是为这些未来的科学家们做准备。以美国为例,20世纪前半叶的高等教育均以培养科学精英为主要教育目的,几乎不包含任何面向大众的职业教育,而相应的社会结构也保持着明显的阶层差异。原哈佛校长科南特(J.B.Connat)甚至倾向于推行天才教育,要求对3%左右的有高度天赋的高中学生做特殊安排,铺垫精英之路。在精英崇拜阶段,科学教育的角色一方面是培养精英,更重要的是要唤起公众的精英意识。

此时的科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功利主义特性,以塑造少数个体的心志与个性为目标,而不是大众的通识教育,不具有面向公众层面的权利与义务含义。接受高等教育在这一阶段几乎成为出身较好或天赋较高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而整个社会似乎也渴望被这样的少数精英团体来掌握、操纵或改变。科学教育开始出现教育不公平现象,并从主体上割裂了普通民众与少数精英,强调质的绝对强化,却忽视了量的增长。随着战争的结束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功利追求的科学精英教育逐渐引起公众的不满与批判。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以英才教育为理念的科学教育一开始就沦为满足某种利益的工具,遮蔽了科学教育内在的精神价值与人性价值,也注定很快会再次发生功能转变。

(三)以获得职业技能为目的的科学专业教育

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的社会功能被极大放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应用型人才与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技术工人有迫切需求,学校教育输出的少量精英在数量上难以满足蓬勃发展的市场需要,传统教育制度遭遇危机。科学精英教育开始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向,以职业技能为目的的专业教育成为科学教育新理念。1971年,美国前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伦(S.P.Marland)在改革全美科学教育体系时提出生计教育(Career Educa-tion)构想,旨在培养公众的谋生技能,以维持个人或家庭生活的需要。从此,以职业生计教育正式进入各国教育体系并成为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科学教育再一次回归为大众教育,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劳动者,肯定并强调普通大众的社会价值。

在以职业技能为目的的科学教育阶段,普通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强化了科学教育的功能――培养当下社会所需要的各类职业人才。职业生计教育指向市场,联结学校教育与企业的生产需要,教育从此不再仅仅是形而上学的纯学术行为。很大程度上,职业生计教育并不是为了提高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内极其专业的技术能力,而是在于培养广泛职业都需要的一般职业技能。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科学教育的目标指向被正式定位为大众需求,培养职业型、应用型、市场型普通大众,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70年代相继问世的各类专修学校,以实学、实用、实践为目标,突出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提供各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

是科学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

以职业技能为目的的科学专业教育是一种广义的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迄今为止一直是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也是教育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体现,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基于生计目的的科学专业教育通常以实用主义为价值取向,过分强调实用与实践,经验与就业,往往忽视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很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看重的是技术知识传递的效用与结果,而不是科学理念传播的过程与方法。这种极具针对性的实用教育理念,很容易导致人文精神的遗落与人的全面性的缺失。

(四)促进科学传播为目的的公众科学素养教育

如今,科学已经发展到需要公众参与的阶段,基于科学实证利益前提下的科学研究想要获得公众的支持,就必须寻求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需要对科学的社会功能、技术的社会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伦理等诸多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审视与反思、充分了解科学的相关议题并进行参与。公众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则成为前提。1984年,英国学者博德默(W.F.Bodmer)受英国皇家学会理事会委托撰写了一份题名为“Public Understanding Science”的报告,强调公众理解科学前提下科学与社会的普遍利益。这份报告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注意,拉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序幕。而以职业技能为目的的科学教育看重专业知识培养与技能训练,往往容易忽视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了迎合“公众理解科学”这一新的社会需求,科学教育再一次发生目的转向――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理解科学本质、促进科学传播。

公众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反映了公众对科学的基本理解。不恰当的科学的技术运用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深了公众对科学的误解与对立,也唤醒了公众的主体意识,毕竟,并不只有职业科学家才能享受科学带来的喜悦和承担对科学的责任。而公众对科学的误解甚至是拒斥很大程度上缘于公众缺乏对科学的理解,所以,公众需要理解科学与技术,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的关系,理解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基本史料与科学研究过程等等。同时,公众作为纳税者有权利参与科学的研究过程,通过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来实现公众与科学家的对话。公众只有理解科学,才能消除对科学的非理性恐惧,科学才能正常发展。这也是科学共同体的一致信念:科学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科学的理解程度。

而公众理解科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科学传播。“科学传播”并不是“科学普及”的一个新潮名词,也不仅仅在传统科普中引进和运用新的传媒工具。传统科学普及是一个科学知识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过程,即由掌握科学知识的人群向没有掌握科学知识的人传播。科学传播却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科学家向非科学家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公众也参与科学知识的创造过程,参与评价、分析与鉴赏科学,与科学家共同塑造科学的恰当的社会角色。科学教育在促进科学传播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工具角色――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众。接受过一定程度科学教育培训并拥有一定科学素养与科学意识的公众,能够对科学做正确的理解,并能够从价值无涉角度评判科学的双刃剑功能。

二、对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的一点启示

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更多的科学家,而是培养更多的有科学素养的公众。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来看,均有较大的精神缺失。科学教育只重视科学的工具理性,将科学教育异化为科学知识的教育,看重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科学方法的培养。我国虽然颁布了《科学课程标准》(2001),对科学教育提出了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总体目标,但将科学素养在科学教育中得到落实的路径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应该重点加强两方面教育:

(一)重视STS教育

STS系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缩写,中文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在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左右每个个体的生存环境,既能给社会带来福祉又会产生难以消除的负面效应,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功能。而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公众正确的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社会价值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将科学置于社会大系统中,能够使公众对科学产生全面的认知,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促使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参与社会决策的重要性。ST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也是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我国的STS教育已经全面开展,也取得了实际性效果,但与发达国家将STS教育与素质教育等同起来的教育理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第7篇: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 CG技术;教育电视节目;教育电视节目创作;CG教育电视节目

“CG”原义是计算机图形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核心意思为数码图形。CG的概念正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在不断扩大,如今的CG已迅速应用到科学、艺术、电影、商业、广告、教学等领域,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印前设计、建筑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1]。

CG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影视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果。它贯穿于影视制作的编辑、动画及特技效果创作流程中,为创作者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改变了影视业的生产方式,给影视创作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说是一场思维意识的革命。同样,CG技术以奇幻的视觉特效、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等独特优势融入教育电视节目创作领域中。

随着社会对教育电视节目的需求,一些优秀栏目相继在荧屏上出现,赢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同和喜爱。然而,从全国电视节目创作的总体情况来看,教育电视节目的寂寞冷清状况与各地电视台一哄而上地开办各种综艺娱乐节目、争先恐后地播放武打、言情类电视剧的火爆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是,美国Discovery系列节目的久映不衰,也充分证明真正优秀的教育电视节目是能够拥有广阔市场的。这说明我国的教育电视节目创作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2]。比如:节目内容和形式缺乏趣味性、忽视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节目的制作水平受限、选题不够严谨等。

CG技术的运用拓展了教育电视节目的选题范围,促使教育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向“样式丰富生动、可视性和时效性更强”变革,改变了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和创作理念,搭建了创作者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平台,使教育电视节目的创作进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新境界。

一、利用CG技术拓宽节目的选材范围

传统的教育电视节目选材,受制作技术的限制较大。许多好的题材内容,由于技术所限放弃,即使勉强进行制作,最终完成的节目也达不到预期质量要求。随着CG技术在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可以实现画面空间位置、形状变换和画面移动、变形等CG特技;实景视频与三维动画的合成;在三维动画基础上完成虚拟实景图像设计;还能与网络技术结合,等等,都使教育电视节目的选材范围受制作技术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利用CG技术,可以将抽象的肉眼不可见的科学现场进行视觉化模拟。在BBC环保纪录片《拯救我们的地球》中,比如对二氧化碳的视觉化描述就是利用电脑特级制造出由大量黑色二氧化碳气体密布空气的视觉冲击;同样,对于我们无从拍摄的一些历史类、远古文明类的文明痕迹、生物形态,也可以进行展现。在《故宫》这部片子中,借助CG技术,完美地把故宫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历经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达600多年的历史立体地、翔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基于CG技术,教育电视节目的创作者们可以结合受众的年龄层次、区域环境、文化背景、收视情趣和生活状况等不同的个性差异情况,不受任何限制地确定节目的内容,全方位地满足受众对教育电视节目的大众化需求。

二、利用CG技术丰富节目的表现形式

以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的解释,所谓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就是融合多种影视元素来增强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将CG技术介入,就是以提供观众有用的知识为目的,使节目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生动,更具交互性,使节目的叙述故事化,用平等交流的姿态来讲述发生的事情。利用CG技术,教育电视节目的叙事可采取悬念、铺垫、揭秘等方法,实现对已知领域的重新发现与对未知领域的追问,使观众始终处在一种探求的心理状态,始终处在选择答案的抉择当中,从而紧紧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如《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考古中国之河姆渡文明之谜》一片,通过设悬念,提出疑问,发展悬念,最后由挖掘出的大量稻谷和骨制农具以及利用CG技术复原的“干栏式建筑”,得出结论河姆渡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氏族聚落生活遗址,后因洪水被埋藏在地下,揭示悬念。

借助CG的表现手段,节目的创作者用悬念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以具有戏剧性情节冲突的故事激起观众的求知欲望,将追问与揭秘结合,节奏紧凑,持续吸引观众。同时辅以沉稳、冷静、自然、细腻的叙事风格,深刻不乏新鲜生动,配上音乐的烘托,让观众情感专注地看完全片,并享受着获得知识的乐趣,大大增强了可视性。

三、利用CG技术改变节目的制作方式

CG技术在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几乎是无所不能:对画面的影调、色彩、反差的修改;镜头组接的非线性;影像合成、动画制作、字幕叠加等特技画面与效果的制作;以及我们头脑中无法拍摄的画面和异想天开的奇异视觉效果等等。CG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影视制作手段,它为创作者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影视创作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节目制作方式。

教育电视节目在制作时为了使节目在讲述时显得生动,往往会利用CG技术,采用多种制作手段提高其视觉效果,如资料展示、真实再现、视频特技等。这些古老的历史画面以电视手段呈现到观众面前,让人体会到前所未有的真实与震撼。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故宫》中,美国好莱坞的动画制作团队利用CG技术不但复原了许多难以用实景恢复的真实历史,而且增强了视觉感染力,如第一集中上万人运送大石的场景,明成祖在城墙上阅兵的壮观场面;第二集中的顺治进京;第三集中太和殿广场上的盛大的登基典礼;第四集中的李自成攻入北京等等。

总之,为提高教育电视节目的可视性并愉悦观众是对的,但绝不是惟一的最高追求。教育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要讲究“度”。因为节目的好看与否不仅仅在于娱乐,还要以内容为主。在我们以多元化的内容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教育电视节目(也有教育功能)的社会责任。

四、利用CG技术增加节目的娱乐成分

对于教育电视节目的“娱乐化”,有人为之拍手叫好,认为这是对传播者地位的弱化和对受众地位的强化,体现了对受众的人文关怀。大名鼎鼎的美国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推出的节目,追求的就是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教育与娱乐并重。同样,深受观众喜爱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栏目的制片人也着重强调电视具有消遣和娱乐等重要功能,反对节目将科学知识硬邦邦地、专业地袒露出来的做法。有人则对其提出批判,认为科学知识经过休闲修饰和快乐加工后,将产生一定的信息变异和意义损耗,是当前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信息泡沫化在教育电视节目上的表现。不管怎样,娱乐化节目也要讲究“度”,这样教育电视节目才能健康发展。

CG技术在增强教育电视节目的娱乐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运用flas,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画等CG手段来融入节目的创作,使节目以观众为中心,增强互动,寓教于乐。

五、利用CG技术体现节目的科学思想

科学性是教育电视节目的基本特性。科学是严肃的,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电视节目失去了真实性也就丧失了科学性。科学真实性是教育电视节目的生命,那么什么样的真实才算是真实的?在数码影像技术发展的今天,CG技术对教育电视节目的介入,这种具有虚拟特性的技术入侵,必然引起人们对教育电视节目“真实性”的争论。纵观历史,在中国教育电视节目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节目《铁西区》《八廓南路十六号》等确实是严格遵守这种真实标准的。而对现代教育电视节目《圆明园》《故宫》,包括美国的Discovery的系列节目在内,则有人认为,片中的实景是利用CG技术“真实再现”的虚拟手段,实现的三维技术合成,内行的观众便会在观看过程中发现这些人造景观留有的动画的影子,片子还有演员的模拟再现,这种虚拟重现的片子是对教育电视节目的真实性的抹杀,也是对教育电视节目最本质的科学美感的颠覆。于是,在业界有专业人士提出这种靠CG技术“真实再现”的虚拟作品是否能归类为教育电视节目的疑问[3]。

教育电视节目的内容是以种种科学现象作为切入点,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节目内容的“真实存在”。而空间、时间客观因素的阻碍必然使得教育电视节目创作者不能随心所欲拍摄到所需要的镜头,显然教育电视节目又是以影像为第一传播要素的,“真实存在”却没有影像的支撑,这样的作品必然受到观众的遗弃。其次,过于强求教育电视节目原生态真实性原则,必然导致教育电视节目选题的范围缩减。但是历史、科学却给教育电视节目带来了丰富而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题材。历史的不可再现性、科学的微观肉眼不可见性又与教育电视节目的影像为第一传播要素相冲突,而C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这一冲突。教育电视节目市场遭遇瓶颈这么多年,因为CG技术的介入带来新的发展想象力,这些新生的具有蓬勃市场生命力的新教育电视节目形态,我们是不能拒之门外的。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没有CG技术的介入,美国Discovery频道的大量的关于人脑或宇宙的科普教育电视节目也根本制作不出来。教育电视节目的“科学真实”本来就是艺术化的真实,教育电视节目之“真”,乃是科学真理的显现与发现,CG技术“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并没有违背教育电视节目创作应遵循的“真”的原则,反而使历史的再现更加真实,从而牵动观看者内心的情绪,起到锦上添花的效应。

六、结 语

CG技术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如何实现技术与影视艺术的完美结合,使CG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电视节目创作,需要在实际的影视创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以利用CG技术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梳理CG技术在教育电视节目创作中的应用对策,为目前的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寻求创作的契机,为更多的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提供一些新的创作启发,以丰富节目的多变性和趣味性,满足电视观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润东.浅谈CG及中国CG的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

[2] 付道明,张利桃.中国教育电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5(08).

[3] 孙玉成,苏丹,李刚.CG的介入对纪录片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图像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748-750.

[4] 徐福荫,黄慕雄,任光杰.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5] 王静.电影中的CG技术:利用OR合理利用[J].电视字•特技与动画,2005(05).

第8篇: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教育性;具体原则;特征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2-0008-03

教育具体原则是相对教育基本原则来说的,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实践知识,是介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教育知识。教育具体原则是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理性思维的成果,反映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规则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构建教育具体原则,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在科学、规范、文明的基础上进行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教育具体原则主要有教育性、目的性、科学性、规范性、逻辑性、普遍性六项基本特征。

一、教育性

(一)体现对人生命的尊重

教育活动的过程,是促使人的生命从无知走向有知,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从沉睡、蒙昧走向文明自觉,从生命的自然成长走向自由健康成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活动原则的贯彻,要有利于学生生命主体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阳光的,是生命环保的、和谐的,而不是以牺牲生命健康为代价。教育尊重生命的核心就是热爱生命,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教育的这一价值取向。

(二)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人的生命成长是主动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活动只有激起学生主体的内在感受和思考,学生的思想才能变化,行为才能改善,成长才能自觉。教师的思想意识替代不了学生的思想,单靠外力强制管束作用不大。教育活动要摈弃一切妨碍学生进步成长中生硬、强制的行为方式,要富有民主、平等、关爱、启发、帮助、引导、激励、沟通、宽容等人文理性。教育活动只有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幸福成长。

(三)教育活动行为的人文性

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公平、关爱、理解、理智、理性、高尚、文明的人文精神,杜绝体罚、侮辱、伤害学生的非道德、非理性的不良行为做法,也不能出现粗俗、蛮横、冷峻、虚假、压抑等非文明高尚、违反教育理性的不良现象。教育性活动行为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智慧,通过语言、动作、眼神、表情、气氛等良好情感个性的品质和能力素质,影响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进步成长。

二、目的性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与教育目的一致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与教育总目的保持一致性,要使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等与教育目的保持在一个坐标尺上,不能偏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以教育总目的为坐标,都要指向于教育总目的,即为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人格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育活动目标要明确

具体的教育活动要有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才有价值意义。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体现了教育活动的价值意义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水平,并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的提升、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对学生进步成长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行的促进性、激励性、帮、启发性、指导性等有利于生命体成长的具体目标上。

(三)教育活动要素与具体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教育活动是一个个具体的过程,每一项教育活动都是由具体的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等教育活动要素和教育活动施教者与受教育者的人的活动要素组成,具有教育活动结构性特点。目的性原则要求教育活动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符合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同时要求教育活动结构中诸要素具有内在联系性,与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一致,以避免出现教育活动因素的内部干扰、抵消等负效应,从而影响教育活动效果。

三、科学性

(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中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其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同,其成长需要、兴趣、志向、智力水平不同,既使在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切忌“一刀切”、“成人化”。教育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要,确定相应具体的教育目的、内容、方式。

(二)尊重人的成长规律

人的成长规律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但又有区别。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揭示的是人生理、心理的生态性发展规律,而人的成长规律主要是指作为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受教育者接受适合的教育而健康成长的规律,或者说是促使受教育者主动发展,健康成长的规律。教育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走进学生的心灵,育人要育心。教育活动内容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成长的需要,活动多采用平等交往式、体验式、激励式、启发式和防范式等有利于学生成长接受的方式。

(三)要符合教育活动成功规律

教育的具体原则的科学性,还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要与学生成长的相关要素和谐统一,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一是认识把握好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活动目的的关系,二者要具有联系一致性。二是认识把握好教育活动内容与教育活动目的的内在联系性,而不是相悖或不相关。三是教育活动内容、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具有可接受性,而不是相悖或相违。教育活动过程优化,各相关环节要素协调一致,教育活动才能成功,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规范性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规范

教育具体原则是以实现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价值取向的理论表现形态,与教育基本原则有共同之处。但教育具体原则是为教育活动提供直接的科学、合理的具体指导,教育规则的“原则化”显得更强,主要表现在它的结构性、原理性、指导性等方面。所谓结构性,是指具体教育原则是由其具体活动的目的性、运行的规则性、活动行为的准则性等具体理性要素构成。而所构成的理性要素,又具有教育知识性和规律性特点,因而从整体上又反映出它的原理性。教育具体原则的这种原理性,更表现出它的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的实在性,对祛除教育活动的虚无、随意、盲目、粗陋,使教育活动求真、务实、精细、到位,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

教育具体原则的操作规范性,是指其理论的工具性,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而这种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指导具有内在的规则性。这种教育活动的规范性,虽然不具有必须遵守的制度章程的性质,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层面提供了具体合乎一定规范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范式,以维护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这种规范性,体现了教育活动所要遵循的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教育活动成功的保障性和遵循教育具体原则所需要的认真态度和精神。

(三)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

教育实践活动行为的规范性,主要是指教育具体原则为教育活动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准则和标准。教育活动行为的规范性,为教育实践环节中具体策略方法的运用提供了行为指导的准则要求,为教育者的言行提供了规范性标准。

教育具体原则的规范性,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教育具体原则理论的指导性,教育规则的可遵守性,教育行为的可评价性。

五、逻辑性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性

教育活动的逻辑性,“是事物的基本条件和组成要素发生作用的一种必然结果,它表明事物发展变化只能是一种逻辑性变化,亦即事物活动的基础、原因、要素等方面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必然的、非此不可的变化”[1]。教育具体原则的逻辑性特征,指的是教育活动发展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教育活动基本条件、教育活动因素、活动规则等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二)教育活动要素的和谐一致性

从教育活动整体上说,教育活动的进步和发展,教育活动的成功,需要教育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和谐一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如果具体的教育活动缺乏科学、合理的内涵,教育活动中内外要素出现了不和谐、不一致、不合理,都将影响到整个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育活动要素的内在联系性

从教育活动的内涵上说,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教育活动要素条件、活动规则具有必然的联系性、合理性。其意义在于:教育活动中诸要素,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教育活动的规则、要求、标准与教育目的有必然联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要素条件;教育活动诸要素条件与活动规则、准则标准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构成因果和条件关系。如果教育活动的内在诸要素、规则、准则缺乏科学、合理的联系性,不具有因果、条件关系,要实现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就没有可能。

六、普遍性

(一)意义作用的普遍性

教育具体原则所蕴含的理性内涵,既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方面;又表现在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还表现于教育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中,表现于教师及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

(二)关涉范围的普遍性

教育具体原则相对于教育目的、教育基本原则来说为下属概念,却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体现了教育原则和策略方法。教育具体原则关涉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方针的落实,直接或间接体现了教育目的性;关涉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实现和学校文化的积淀,具体体现了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学校文化;关涉到教育基本原则的贯彻和教育方法科学合理的运用,具体体现了教育基本原则贯彻和教育方法运用的合理性。

(三)原则适用的普遍性

由于教育具体原则集教育目的、教育基本原则、教育策略方法于一体的性质,又渗透了一定的先进教育理念,决定了它适用的普遍性。它适用于学校管理、文化制度建设和教育人员培训等各方面。

教育具体原则同教育基本原则一样,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和运用,它来自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识和把握教育具体原则的基本特征,依据教育活动规律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构建并正确运用教育具体原则,对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科学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儿童音乐教育业余儿童音乐教师教学活动

近年来,业余学习音乐的儿童越来越多,随之增长的“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现象值得关注。当前,业余儿童音乐教师这一领域“专业”化(专业音乐教师的业余教学)和“低水平”化(非专业音乐教师的业余教学)的两极现象普遍;而儿童身心的成长和培养儿童艺术修养这一本质目的并没有得到教师及家长的充分重视。因此,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了这样一些问题:业余儿童音乐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肩负什么责任?怎么理解“业余”?笔者试图通过对“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层层梳理,探寻问题的答案。

1.教师的共性

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成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业余儿童音乐教师首先是“教师”。无论是从教育学还是人类文化传承角度看,教师都应具有教学能力和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如何通过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明确的教育目的,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首先,教学活动的“教”与“学”的互动性质,决定了它的某种不稳定性,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意志、行为的形成往往会给予某种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有责任感,对教学活动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有关人类心理、行为及教学等研究表明,教学有可控制规律性,即具有科学性可遵循。因而,应用教育学、学习心理学乃至教学论等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理论基础。它们也是各种师范类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可见,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传道”。

其次,教学活动丰富而复杂,除了教育内容各有千秋,受教育者个体的复杂性也是主要原因。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世界的,而人类认识世界的每种形式都具共同性和特殊性。因此,了解教学过程,既要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在教学中认识活动的具体特点。考虑到诸如学生个体差异、情感、价值观等非科学问题,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自由特征。教学的灵活性有利于解决受教育者个体不同所带来的问题,例如因材施教。

可见,教学有其复杂性,但却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将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性与自由灵活的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和人格的培养,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教学工作,相应的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和责任感共同支撑着教师这一独特的社会角色,教师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往往在于他们对这些因素的整合情况不同。

2.儿童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教师有不同阶段的分工。儿童教师的教育对象被限定在“儿童”这一群体范围。毫不夸张地说,教师应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和驾驭教学的能力。目前对人类自身及诸多文化的研究分析已经表明,儿童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对他的行为、品格甚至是人格、个性的形成非常关键。但是很多人,甚至一些正在从事着儿童教育的教师都没有这种意识,认为儿童阶段只是以接受知识、认识世界为主,而忽略了它更是个性和人格的重要塑造时期。

儿童阶段的教育虽然是基础性的,但也因儿童这一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彰显了重要性。如上文所述,在“教”与“学”活动中会碰到各种问题,既然教学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本质特征,儿童教学就更需要研究其科学性规律,挖掘适宜于儿童学习的方式方法。如果只是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不考虑儿童心理、生理等特点,采取粗暴方式往往会导致不当或相反的后果。对正在成长和逐渐形成个性的儿童而言,教师的一句话,一种态度,其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难以估量,有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面对儿童这一受教群体的特殊性,对儿童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要求更强,机械性、单一化地教学,难以完成真正的教学目的。

3.儿童音乐教师的特殊性

教师和儿童教师在广义上有共同的职业要求,只是儿童教师具有某种特殊性和重要性。当教师儿童教师儿童音乐教师,加入了“音乐”这个限定词后,提出了一种具体而特殊的教育——音乐教育,而儿童音乐教师也成为特殊的教育者。

在所有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中,音乐无疑是最抽象、复杂的,尽管它的本质是以满足人们的感性需要为目的,但它同时又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特点。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特别是乐器演奏方面,不仅需要作为一种技能传授给儿童,更要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提高孩子的感知、感性能力,使孩子在掌握音乐技能技巧的时候,在本质上获得一种来自音乐的美的享受。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儿童音乐教师往往忽视儿童的接受特点(没有抽象思维、缺乏概括能力等),机械传授技术,不懂得如何通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教学,使孩子掌握音乐技术和学会欣赏音乐美感,因此,出现儿童美感体悟和掌握技术相脱节的现象。即使在专业儿童音乐教育中,学习了音乐而不明白驾驭音乐技术技巧之关键所在,以及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孩子也很多。更有许多例子表明,孩子们没有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得到丰富的美感享受,而受到枯燥的音乐技术和来自于多方面压力的“折磨”。所以,儿童音乐教师应该明确儿童音乐的教育目的,有责任并勤于钻研音乐艺术的教学。

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承担的是其他人文、科学学科所无法承担的角色,但儿童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儿童教育亦有相似的地方,即儿童这一受教群体具有共性教育特点。与此同时,音乐的特殊性本质决定了儿童音乐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而儿童的个体特点与音乐能力之先天差异又很大,如果简单地认为儿童学习音乐“只要努力就成功”,往往就忽视了问题实质所在。所以,儿童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应有的素质和能力,真正了解儿童这样的受教群体特点,而且要深谙音乐的艺术特性。也就是说,儿童音乐教师首先不仅要以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儿童教育的共性知识基础,掌握并有能力驾驭必需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重要的是能够整合这些知识理论于教学实践之中,这正是探索和总结儿童音乐教学科学性、艺术性的目的所在。

4.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职业要求

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最后定语“业余”一词,限定了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教育对象——“业余”学音乐的儿童。与儿童音乐教师的广义性特征或是专业性所指有所区别,这一受教群体的特点对业余儿童音乐教师提出了特殊要求。“业余”儿童音乐教师进行的是非专业性的、普及性的儿童音乐教育。事实上,许多业余儿童音乐教师要么经过音乐专业的训练(只知道“要”教“专业技术”),要么根本没经过正规训练要么在专业技术上“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教得“一塌糊涂”)。面对长势“正旺”的业余学习音乐的儿童群体,业余儿童音乐教师队伍日益膨胀,有必要从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角度,就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责任方面,提出职业性要求。

业余儿童音乐教师应明确其教育目的,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目的。

首先,业余(儿童)音乐教育与专业(儿童)音乐教育具有本质区别:即教育目的不同和教学过程有一定差异,所以必须分析、探索适合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时,二者在音乐教育内容、技巧上又有必然的相似之处,能够把握和驾驭这种相似与差别,无疑对业余儿童音乐教师提出了客观的高要求。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艺术修养和认知能力。由于儿童的业余学习音乐和存在个体音乐能力差异等条件的限制,业余儿童音乐教学大多不可能达到“专业”的高度。除了强调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外,打破业余音乐教学高度专业化(特别是只强调技能方面的所谓的“专业”)也是一种必要途径。一些教师和家长出于功利性目的,让孩子参加音乐考级,教师往往盲目推进学习进度,实际上造成拔苗助长的恶果,孩子距离能够广泛了解和感悟音乐文化的目标越来越远。所以,必须明确教学目的,选择适合孩子们业余学习音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如何贯彻教育目的,在于探索业余儿童音乐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如上文所述,由于教学的复杂性、儿童个体的多样性,以及音乐教学的特殊性,业余儿童音乐教师要特别重视因材施教,而不是培养水平参差不齐的同类“技工”。对极个别音乐能力强的儿童,适度增强专业性,而大多数只具有一般音乐能力的儿童,要探索更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这一切应以拓展孩子对音乐的感悟和了解为基本原则,因为音乐不该只被当作技能性艺术而存在,它同时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广博的文化。业余音乐教师担当着音乐的普及性教育,所以更有责任“还原”音乐本身赋予的深刻内涵。同时,由于儿童时期受到的教育与影响非常关键,对于教学过程中影响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因素,业余儿童音乐教师应该引起充分重视。一些教学多采用单独授课形式,特别是乐器学习,往往有经年累月的持续性特点。教师有很多时间面对每个孩子,只有增强其责任感,才会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从而积极寻求科学与艺术的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对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职业要求非常高,教授专业性强、教学弹性大。尽管其教学活动以业余性质的普及为主,由于受教育群体的日益膨胀,“业余”教学现已面临着“专业”教学的转换。换言之,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终归是以教学为载体,担负重要的教育责任,其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内在要求很高。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相比较,我国音乐教育要有所滞后,业余儿童音乐教学领域还是一片荒漠。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客观发展已经使得业余儿童音乐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研究日趋必要,亟待“先行者”的分析和归纳。业余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业余性质的“专业性”教育,但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绝不该是“业余”水平的儿童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