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第1篇: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 门诊患者;医保持卡;实时结算;财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b)-0155-03

北京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于2010年全面实施门诊患者医保持卡实时结算,医保持卡实时结算可以有效缩短医保患者费用报销周期,减轻患者直接经济负担,是一件惠民的好事。由于医保持卡实时结算需要由医院先期垫付除患者自付部分之外的费用,然后与医保部门结算,这个过程会对医院资金、财务管理带来改变,财务部门需要完成建立门诊应收医疗款明细账、数据上传、勾兑纸介、核对医保回款、细化核算、改变账务处理等任务[1]。为了保证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过程中的资金安全,采取针对性财务内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1 医保持卡实时结算的账务处理流程

1.1患者挂号收费

医保门诊患者持卡挂号,医保基金每人次定额支付2元,由医院垫支,各种检查治疗费、药费等医疗费用,按医保政策分解,医保基金支付部分由医院先行垫支,挂号及收费处每日终了将当日垫支的医保门诊实时结算款进行汇总,出具门诊汇总日报表,并上交至财务科出纳。

1.2 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款的财务挂账

财务科出纳根据门诊日报表所列的门诊持卡实时结算金额记入应收医疗款明细科目―应收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款。

1.3 数据上传及申报

每日终了,收费处经审核无误后由专人将当日发生的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垫支款上传至医保管理中心,并在不超过20个工作日内进行数据申报,同时一并上交纸介质申报报表至医保管理中心。

1.4医保机构审核并通知银行支付款项

医保管理中心接到医院送达的申报表后,在3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将通过审核后的医保实时结算款项通知银行付款,同时在医保系统中提示款项已支付。

1.5 医院收到拨款

一般情况下,医保管理中心付款通知下达7个工作日内医院将接到银行发来的收账通知,财务部门根据通知单所列金额冲减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款明细账金额。

1.6 医保结算款的核对及差额处理

财务部门收到拨回的医保门诊实时结算款后应将款项与所申报数额进行逐笔核对,每月编制未达账项明细表,并逐笔分析未达原因,分别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2 医保持卡实时结算的财务风险

2.1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款挂账金额的准确性

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款是根据门诊日报表中列明的医保持卡实时结算垫支金额进行挂账处理,其主要依赖于医院信息系统汇总的日报表数据,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有:(1)系统出错。计算机系统出错可能造成门诊日报表中数据不准确,出现重复或漏记账的现象。如打印门诊日报表时某个收费员正在进行收费操作,则此收费员收取的该笔款项很可能不能汇总到当日的门诊日报表中,也不能汇总到次日的门诊日报表中,从而造成漏记账现象。(2)收费人员出错。由于收费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可能导致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数据的出错。(3)财务制单出错。财务制单出错直接影响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款明细科目的准确性。

2.2 数据传递风险

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数据通常是每日终了由专人进行数据确认上传,定期进行申报,并将申报的数据连同纸介质报表同时报送医保管理中心,其传递过程中主要风险有:(1)医保网络故障。网络故障导致数据传输失败或数据传输不全,造成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款项的丢失。(2)申报与传输的数据不一致。数据传输及申报时未仔细核对,或操作不当造成申报的数据与传输的数据不一致,容易造成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款项延期支付甚至拒付。(3)数据传递不及时。申报及报送的不及时性直接影响资金的回收。

2.3 计算机硬件故障导致的财务风险

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程序是通过医院计算机网络完成的,当某台计算机出现突发性故障导致正在操作的医保持卡实时结算的款项无法分解或无法充分完成结算时,可能使得上传的数据发生紊乱及财务记账金额的不准确性。

2.4 回款风险

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由医院申报至医保管理中心,由医保管理中心审核后,通知银行对各单位进行款项划拨。在医保结算款审核及划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有:(1)审核出错。医保管理中心审核遗漏,造成款项漏拨现象。(2)审核回款周期过长。医保管理中心审核滞后以及回款的不确定性等,导致款项延期支付,影响财务资金周转。(3)款项划拨出错。医保中心或银行出票时混淆回款单位,致使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款的延期拨付或款项丢失的现象。

2.5 医保拒付风险

拒付是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阮圣陶认为在医保管理中医保费用拒付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影响医患关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2]。究其原因,未严格执行医保实时结算基本政策及人为因素等导致医保拒付的发生,如超医保药品目录限制、单次开药超量、累计开药超量、不合理用药、不合理使用材料检查治疗、分解收费、申报项目与实际应用项目不符、申报数量有误等。这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款项收回,造成财务损失。

3 医保持卡实时结算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3.1 财务记账的控制

(1)建立明细账。为了加强对门诊患者医保持卡实时结算款的管理,在应收医疗款科目下建立应收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款明细账,用以反映医院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垫支款的资金往来及结存情况。(2)加强对门诊日报表的管理。门诊日报表是医保持卡实时结算的源头,是每笔结算款的集中体现,对其加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按时打印。规定挂号员及收费员于结算当日必须打印出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日报明细表,班组长(或专人)每日打印出门诊持卡实时结算日报汇总表。第二,加强核对。收费员打印出的个人门诊日报表中医保持卡实时结算垫支款的笔数与系统明细账进行核对,班组长(或专人)对个人上交的日报表中医保持卡实时结算垫支款的笔数进行汇总,与日报汇总表相核对。第三,及时传递。核对无误后的日报明细表及日报汇总表应于当日进行上交传递,收费员上交日报明细表至班组长(或专人),班组长(或专人)上交日报汇总表至财务出纳。应本着“当日事当日毕”的原则,做到一日一结,结款清楚,传递及时。(3)及时准确记账。财务制单人员根据医保持卡实时结算门诊日报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将医院垫支款记入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明细账中。要求当日收取的日报表当日制单,并保证账账、账实相符。(4)加强复核。财务部门增设医保持卡实时结算复核岗,复核人员对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垫支款的往来、制单等进行仔细核对,防止错账的发生。

3.2数据传递的控制

医保持卡实时结算通常做法是,“完成日常的门诊实时结算后,必须将门诊实时结算的相关信息进行上传和对账。上传和对账的操作一般由专人在医院端业务组件中完成,完成上传后,医保后台系统会将上传入库信息反馈给医院端业务组件,由医院的医保操作人员通过医院端业务组件查看上传情况,并进行对账处理”[3]。完成数据的上传和对账后,应及时进行数据申报及传递,便于医保管理中心及时审核和拨款。

3.3 系统故障时的应急控制

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信息系统是与医院HIS系统紧密衔接的,若HIS系统发生故障,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信息系统将无法启动。

首先,针对医院HIS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应制定医保持卡实时结算财务部门安全应急预案。当故障发生时,立即采用门诊手工收费程序,收费员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金额收取全款,并开具手工票据。待系统恢复使用后患者可凭借手工票据及医保卡至医院收费处进行电脑重新收费,打印电脑票据,手工收费与电脑收费的结算差额以电脑收费金额为准,实行多退少补。重新开具的医保持卡实时结算垫支款连同当日发生的垫支款一同上传,并按规定进行核对。

其次,加强与系统软件服务商的沟通,保证第一时间修复系统,并制定数据及时备份的措施,确保系统故障时数据不丢失。

3.4 回款的控制

财务部门指定专人逐笔核对医保持卡实时结算回款情况,与应收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款明细账进行核对,每月编制未达账项明细表,并逐笔分析未达原因,分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1)未支款挂账。未超过正常回款期限且医保系统未显示支付的款项,财务继续挂账,并随时关注。(2)支而未达追索。医保系统显示已支付的款项,检查款项是否到账,未到账的款项应及时与医保管理中心或银行沟通,防止漏拨少款的发生。(3)超期未支核对。超过回款期限且医保系统显示未支付的应收实时结算款项,应及时与医院医保部门沟通,由医院医保部门协商医保管理中心,分析是否存在漏传或上报不成功的现象。

3.5 拒付款的控制

出现医保实时结算拒付款时,应分析每笔拒付的原因,分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1)可索回拒付款,力争索回。因系统故障等非违反医保政策的原因导致医保拒付款的,告知医院医保部门,由医院医保部门沟通医保管理中心,争取款项的追回。(2)无法索回的拒付款,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属于违反医保政策并经与医保管理中心沟通后确认无法追回的拒付款,应及时上报医院,并按财务规定记入“坏账准备”科目。

3.6 对财务人员的控制

财务人员在医保持卡实时结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医保持卡实时结算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控制。(1)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医保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医保持卡实时结算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漏洞及缺陷及时整改。(2)建立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责任心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做好医保持卡实时结算的有力保证。一是组织培训。结合医保政策学习医保持卡实时结算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等。针对医保门诊持卡实时结算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聘请有关专家做专题培训,或者请院内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给与培训指导。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有重点、有目的地组织一部分财务人员到相关单位参观学习,学习借鉴其他医院的好经验、好做法,回来后相互传授,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做到“以点到面,共同进步”。二是加强考核。把财务人员学习培训纳入医院整体继续教育体系。成立由主管院长、财务科长等组成的监督考核小组,制定落实财务人员学习培训计划。把参加学习培训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对于完成学习目标较好的个人予以奖励或作为评优选先的参考之一。

4讨论

实施医保患者门诊就医持卡实时结算,对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实行有针对性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能防范财务风险,保证医院财务安全。邵菲等[4]把医保患者费用结算中的风险作为医院潜在财务风险的一个主要方面,提出针对医保患者费用结算中风险这个问题,需要医院通过加强医保管理,及时整理汇总上报资料,审核后及时督促医保资金回笼到账,尽可能减少医院流动资金占用;并要重点分析医保费用超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逐步减少扣款费用的数额。

结合本院实施医保持卡实时结算中的具体实践,财务部门从结算款挂账、数据传递、硬件系统故障、回款、拒付等5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针对性提出了财务内控措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基本杜绝结算款挂账差错;使数据传递及时准确;当硬件系统发生故障时,充分发挥应急预案作用;回款周期缩短1个月左右;拒付金额减少50%以上。笔者认为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缩短了资金挂账时间,提高了资金周转率,降低了财务风险,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实施医保患者门诊就医持卡实时结算是医院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做到既方便患者就医,又保证医院利益,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需要临床科室及医务人员、医保管理部门及人员、医院管理者等共同协调,把财务风险作为一个主要抓手,完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把好事办好。

[参考文献]

[1]周燕颍,朱秀.医保持卡实时结算管理中的难点与举措[J]. 中国病案,2010,11(7):62-63.

[2]阮圣陶. 如何有效减小医保拒付风险[J]. 医院管理论坛,2010,4(27):30-31.

[3]宗静,张向峰,段丽萍. 定点医疗机构应对医疗保险实时结算应把握的问题[J]. 医院管理杂志,2010,30(17):43-44.

第2篇: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按照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的通知》,区政府组织发改、卫生、财政、民政、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对全区的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药物供应保障等工作进行调研,并根据《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鲁政发〔2009〕90号),结合我区实际,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xx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126个行政村、68个社区,总面积336.86平方公里,人口62.6万,其中区属人口35万、农业人口16万。2008年,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现有区直医疗卫生机构3处(市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处、镇卫生院2处,职工688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65人);社区卫生服务站66处、村卫生所108处(在岗社区、乡村医生588人),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先进区、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全区医药卫生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规范优化医保医疗服务管理流程,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区医药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8年,全区医疗保险参保47098人,其中在职人员37019人,退休人员10079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063万元,其中统筹基金2848万元,个人帐户1215万元;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757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付2677万元,当年社保基金结余306万元,基金结余率7.5%;累计滚存结余374万元,结余率7.34%。

(一)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新农合制度建设实现全面覆盖。我区新农合作制度从2004年开始试点,2005年被列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个人筹资从2004年的人均10元,增加到2009年的人均20元;各级财政补助由2004年的人均10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人均80元,达到了人均筹资100元标准。工作中,我们坚持农民自愿参加、公开公正、规范运作、加强监督,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08】90号),在全市实行合作医疗统一报销比例和结算模式,推行参合患者在全区就诊和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一证通”制度。调整印发了《2009年度新农合实施细则》,加强对管理人员、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基层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人员等相关人员新农合基本知识培训,让参合农民及时了解上级政策,熟悉就诊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同时,区政府将新农合工作纳入了对各镇(街道)年度科学发展观考核内容,逐级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报销比例,实行医院结算、合作办审核、财政拨付、封闭运行制度。区审计部门定期对全区合作医疗基金进行专门审计,确保合作医疗基金专款专用、规范操作、封闭运行。定期将收缴农民的合作医疗基金、农民报销情况向村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从根本上保证了新农合医疗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目前,我区的合作医疗、药品经营、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管理全部纳入微机网络监督与监管,定点医院与市、区新农合办公室微机联网运作管理,住院参合病人信息达到了全市共享。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群众满意、卫生发展、政府放心的目的。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更加完善。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于2002年正式启动,参保范围覆盖了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医疗保险基金建立的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资金,由区医疗保险处统一调度使用,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门诊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住院费用实行网络结算,患者出院时,只负担个人部分,其余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和社保局结算。转诊转院的患者,须根据转往医院所在区域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一定比例的费用,即:转往本省省属医疗机构治疗,结算时个人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5%;转往省外公立医疗机构治疗,结算时个人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10%。然后再自负最高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剩余部分按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办法结算。2003年,为降低困难企业负担,全区推出了住院统筹,降低了企业缴费比例。2005年为推进全区企业改革,我区制定出台了《区属企业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将2324名破产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职工医疗保险,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医疗保障权益。2008年度,全区实际发生住院人数4655人,已出院人数为4367人,发生住院医疗费用3883万元,人均住院费用8892元,其中医疗保险统筹内住院费用3428万元,人均7850元,占医疗总费用的88.3%。统筹基金支付2464万元,为住院费用的63.46%,统筹内费用的71.9%。个人负担率为36.54%和28.1%。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开展。我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认真总结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8年把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计划”列为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区政府两次举行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活动,并对121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xx政办发〔2008〕21号),允许参保人员在一个医疗保险参保年度内随时参保,自参保缴费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其他相关政策按照《xx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泰政办发〔2007〕45号)的规定执行。我区已多次为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座谈会、试点工作座谈会提供现场。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一是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加快两个体系建设。按照“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要求,2005年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局,具体承担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积极开展卫生监督下沉工作,设立街道镇卫生监督机构5处,聘任街道镇卫生监督员15人,把卫生监督触角延伸到社区和村,并聘任63名社区卫生助理员,108名村卫生监督助理员,构建了全方位、无缝隙监督体系。(2)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扎实开展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工作,成功实施了省级“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社区结核病控制”等项目,为全省城区结核病控制提供了经验。申报了省级心脑血管病防治示范县,目前已通过省卫生厅中期评估。全面开展艾滋病防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常规检测和自愿咨询监测工作。认真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从2005年6月份起实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分发、免费接种。从2008年5月份起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新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实行免费分发、免费接种。(3)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突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目前,通过省、市、区卫生部门认定的A级单位9个,B级单位36个,C级单位813个,全区食品安全形势得到切实改观。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市场。规范持证卫生机构,统一标识、统一布局,通过年度校验督促全部达标。先后针对无证私自行医、药店非法坐堂行医、超执业范围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空挂单位对外服务等开展了专项治理,净化了医疗市场。积极开展“星级社区”、“星级道路”、“星级店铺”创建活动。结合泰城综合整治活动,制定了餐饮、公共场所、商店等星级创建方案,通过创建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卫生管理水平。二是科学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经过多年建设,全区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区、处镇、社区(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方面,以市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以镇村两级医疗单位为框架构建了全覆盖的医疗救治体系,承担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完善了急救中心建设,配齐了“120”救护车和基本医疗救护设备。(1)建立组织,完善预案。区政府成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设立了流行病学、消毒技术、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放射事故调查、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后勤保障、宣传教育八个专业技术小组,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霍乱、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十一运会保障、救灾防病等各种情况下的领导小组、各专业技术小组,做到人员、物资、技术、培训四到位。健全完善《xx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了《xx区突发霍乱应急预案》、《xx区突发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禽流感应急预案》、《xx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xx区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方案》、《xx区2009年防汛救灾应急预案》、《xx区手足口病防治方案》、十一运会保障等相关传染病应急预案,并根据工作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2)健全机制,及时处置。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隐患的排查,建立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处镇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全区设立了49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认真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初步形成了以疫情值班电话为主线,各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公共卫生监测点为依托的传染病及突发应急信息网络系统。做好应急专用物资、器材装备的储备工作,加强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ICU建设。(3)强化演练,提高能力。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每年开展应急队伍各专业小组专题培训,对49个公共卫生监测点人员进行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每月召开例会,对各处镇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处置能力。按照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要求,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在演练中落实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预案。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霍乱腹泻病防控等应急演练。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根据区域位置和区、镇(街道)、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状况,对城区的区级医院着力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培植了“中医治未病”、“中医骨伤”、“中医中风”等一批国家及省市级重点专科;两个镇卫生院分别列入了全省乡镇卫生院“360工程”和“1127工程”建设单位,新建和改建了业务用房,优化配套了医疗设备;五处街道卫生院(防保站)按照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通过转型,建成了高标准的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加大村级卫生所的改貌配套建设力度,结合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进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对新建的村级卫生机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扶持,每建成1处符合标准的新卫生所,区财政和镇财政各给予扶持资金1万元,形成了区、镇、村共同参与卫生所建设的良性投入机制。目前,全区108处卫生所全部达到“五室分开”和设施配套要求,6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群众的就医环境大大改善。随着医疗机构设施的不断完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居)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社区)”。二是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处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的通知》(xx政发【2007】125号)等文件,理顺了处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实行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处镇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由区人事局进行核定,其机构、人员上划区卫生局实行统一管理;处镇卫生机构实行主任(院长)负责制,主任(院长)是本单位和所辖一体化管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的法人代表。主任(院长)实行选聘制;实行卫生服务机构行政、业务、财务、药品统一管理体制。对区直和处镇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深化基层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通过制定岗位薪筹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逐级聘任制度。推行以“三制、四管、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制定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使他们才有所用、老有所养,切实解除了广大基层义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他们为全区卫生事业发展而奋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遵循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律,突出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目前,全区所有乡村医生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完成向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的转化。鼓励多种形式的在职继续医学教育,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四)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事关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的建设,2006年成立区监察、卫生部门及各处镇组成的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和区药品集中采购办公室,在全区全面推行药品集中采购供应,实行区药品采购供应中心—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库—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器械统一采购供应制度。区药品采购供应中心竞标采购药品后零加价配送至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修订完善关于加强药品集中采购的制度、办法,实行药事委员会例会制度;不断加强药品质量的监控,有效的降低药品采购价格,杜绝假劣药品流入,保证了群众用药安全。目前,我区有定点医疗机构23家,其中处镇卫生机构8家(6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定点药店47家。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上,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利用“协议”的形式来约束对方的行为。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环境、设施、药品品种及质量、服务质量、专业人员配备、医疗费用结算、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建立不定期检查制度,针对医疗费用出现的问题,随时抽查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三是建立走访制度,认真听取患者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意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严重违约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取消其定点资格,有效维护了广大患者的利益。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参照省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我区的医药卫生事业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层次太低。xx区老企业多,老职工多,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不高,而且地域狭小,市直、岱岳区、xx区三家共管,扩面难度很大。如2008年医疗保险人均缴费基数为1100元,企业人员缴费基数为920元,基金筹集水平不高。

二是公共卫生职能需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需增强。公共卫生的补偿机制尚未得到真正落实,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不高,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验室装备落后,卫生应急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影响了公共卫生机构对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三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尚未建立全面、系统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体系,政府补偿不到位,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下降,服务意识不强、群众看病不方便、用药不合理、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等。新农合筹资水平偏低,农民医疗保健消费水平偏高,要求回报概率大,且直接到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人数偏多,小病大治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压力较大。

四是基础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城区外的医务人员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有较大比例的医务人员认为待遇不高,尤其是聘用制护士收入偏低;卫生系列职称晋升相比其他行业难度大,取得资格后由于受职位所限多年得不到聘任。

三、几点建议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目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要在牢牢把握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切实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重点改革,使改革尽快取得明显成效。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目前,几项医疗保险制度并存,各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转换,存在重复参保、重复享受、财政重复补贴、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议整合医疗保障资源,建立大医疗保障体系,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在整合制度的基础上,整合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整合机构的基础上,整合管理服务平台和网络结算系统,扩大基金的共济范围,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提高城乡医疗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

2、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建议尽快实现市、省级医疗统筹,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异地结算,逐步提高职工的医疗保险待遇。同时,根据统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科学的、多层次医疗政策,建立医疗三险衔接、接续制度,加快参保人员医疗异地结算的步伐。

第3篇: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HIS安全体系;内网

引论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I Information Svstem,HIS)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为医院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交换能力,并满足授权用户功能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医院是信息流高度密集的单位;医院的组织管理结构非常严谨。对其中任何一部分业务流程的改变,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同体制的医院的管理模式也有很大不同。因此,HIS是当今世界企业级信息系统中处理逻辑最为复杂的一类。

广义的HIS的网络拓扑一般分为内网(医保系统)、专网(行政系统)和外网(医院网站)三个部分,形成了内网核心数据层、内网办公业务层、外网公众服务层和网间信息交换层四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安全管理域,信息安全与管理的技术手段相当复杂。

以作者所在单位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为例,HIS、RIS、PACS等系统投入运营多年,每天成百上千台计算机同时运行,成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业务平台。随着医院HIS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现有的安全技术手段逐渐暴露出局限性,需要从规章制度、技术和管理等层面加强HIS的信息安全保障。

我院信息系统和网络的维护由医院信息科实施。信息科是医院的行政职能科室,下设病案室、计算中心、图书馆三个部门。计算中心现有技术人员10人,拥有软件自主研发能力,学术氛围浓厚。根据医院授权已制订《普陀区中心医院HIS系统管理安全操作规范》、《普陀区中心医院医保前置机管理规范》、《普陀区中心医院应急预案制度》、《中心机房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定期安全检测、口令管理、人员培训与管理、策略管理、备份管理、日志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方法和长效机制。

1 HIS安全威胁

HIS面临的安全攻击指危及医院信息安全的任何行为。HIS安全机制指设计用于检测、防止或从安全攻击中恢复的一种机制。Hls安全服务指加强医院各部门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送安全性的一种服务,目标是对抗安全攻击。它们利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来提供该服务。本文的工作在于提出HIS安全体系结构和部署策略,并在网络层面上介绍了HIS安全体系的技术实现。

就安全攻击方法而言,根据信息安全层次分析HIS的安全威胁。可以从机房环境和物理层、网络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层、应用层及管理层五个层面着手。

(1)机房环境和物理层

我院机房分布在住院部、住院二部、门诊楼、急诊楼四处。机房网络设备、硬件设施可能遭受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操作失误和各种针对计算机的破坏行为。

(2)网络层

作为事实标准的TCP/IP协议并非专为安全通信设计,这一先天不足致使网络通信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协议漏洞造成预攻击探测、窃听、篡改、IP欺骗、重放、拒绝服务攻击(包括同步潮水攻击SYN FLOOD和PING FLOOD)、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OS)和堆栈溢出等。

网络环境下病毒、蠕虫、木马和流氓软件的传播快速、隐蔽,严重威胁系统安全。病毒的传播破坏文件和系统可用性;木马潜伏在系统内并截获用户输入的密码、键盘动作等重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出去。2008年末ARP木马爆发曾导致我院局域网性能显著下降。

(3)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层

操作系统设计时疏漏或预留的安全漏洞、用户配置不当、多余的系统服务、脆弱的基于口令的身份鉴别机制,都使恶意用户的攻击变得轻而易举。医院医保前置机和数据库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XP/2003操作系统,健壮性、安全性较差。医院使用的Or-acle数据库系统可以从端口寻址。院内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只要有合适的SQL查询工具,就能和数据库系统直接连接,并能绕开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如果误用就会严重危及数据安全。

(4)应用层

应用层的安全风险有:来自内部和外界对业务系统的非授权访问、由于用户名和口令等身份标志泄漏造成的系统管理权限丧失、用户提交的业务信息被监听或修改、用户对成功提交的事务进行事后抵赖、伪装成系统服务以骗取用户口令、操作不当或外界攻击引起的系统崩溃、网络病毒的传播或其他软硬件原因造成的系统损坏、HIS程序开发遗留的安全漏洞等。

(5)管理层

责权不明、管理混乱、人员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都可能引起管理层安全风险。

2 HIS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遵循“木桶原理”,系统的安全强度等于它最薄弱环节的安全强度。据统计,在所有的HIS信息安全事件中。超过70%发生在内网。因此,HIS系统必须建立在一个完备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体系之上,消除瓶颈。

完整的HIS安全体系由五部分构成:可信的基础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容错与恢复系统、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系统。如图1所示。

3 HIS安全体系的部署和安全审计

根据HIS网络安全要求设计的HIS安全模型如图2:

HIS网络安全模型给出了HIS安全体系部署的逻辑框架,部署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整个HIS应用得以实现的前提保证。

HIS安全审计是在医院网络环境下,为了保障网络和数据不受来自外网和内网用户的入侵和破坏,而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时监控网络环境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系统状态、收集安全事件,以便集中报警、分析、处理。安全审计方案主要有:

(1)日志审计。通过SNMP、SYSLOG、OPSEC或其他日志接口从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医保前置机应用系统和网络安全设备中收集日志,进行统一管理、分析和报警;

(2)主机审计。在服务器、医保前置机安装“威盾”客户端,审计安全漏洞、合法或非法操作,监控联网行为;

(3)网络审计。通过旁路和串接的方式捕获网络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和还原。网络审计包括了网络漏洞扫描产品、防火墙和IDS/IPS安全审计、互联网行为监控等类型的产品。

4 HIS安全体系的技术实现

(1)内网与外网的物理隔离

内网涉及医保、财务和电子病历信息。必须与外网实现完全的网络隔离和设备隔离。内网与外网的隔离采用物理隔离网闸。物理隔离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这两个独立主机系统之间,不存在通信的物理连接、逻辑连接、信息传输命令、信息传输协议,不存在基于协议的 数据包转发,只有数据文件的无协议“摆渡”,且对固态存储介质只有“读”和“写”两个命令,因而从物理上隔离、阻断了具有潜在攻击可能的一切连接。

(2)内网中划分VLAN

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采用交换机将局域网内的主机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为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在一个交换网络中,VLAN提供了网段和部门科室的弹性组合机制。医院可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将各部门划分成不同的VLAN。

(3)网络边界安装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类防范措施的总称。它使内网与Internet之间或者内网与其他外部网络之间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来保护内部网络。由于防火墙划定了网络边界和服务,因此更适合于相对独立的网络。任何关键性的服务器,都建议放在防火墙之后。

(4)专网用户采用VPN技术访问内网

虚拟专网技术(VPN)目前主要采用IPSec协议,有比较成熟的产品。例如与路由器或防火墙集成的硬件VPN模块,组建方便快捷。内网与卫生局、医保局的信息往来。彼此间应该采用VPN技术相连,以保证通信安全。

(5)入侵监测

防火墙虽然能抵御网络外部安全威胁,但对从网络内部发起的攻击无能为力。实时入侵监测技术动态地监测网络内部活动并做出及时响应:能监控网络的数据流,从中检测出攻击行为并给予相应处理;还能检测到绕过防火墙的攻击。

(6)漏洞扫描

解决网络层安全问题,首先要弄清网络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面对医院大型网络的复杂性,仅仅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是不现实的。解决方案是获取一种能自动探测网络安全漏洞、并提出评估和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

(7)数据库服务器和医保前置机的安全设置

现有的网络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都有一套自身的安全机制。路由器、交换机应配置好协议和访问控制列表:数据库服务器应关闭无关的系统服务和端口,并采用服务器分片备份网络数据。如门诊部用一台服务器、住院部用一台服务器、影像系统用一台服务器,按时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发生系统故障,能尽快回滚事务、恢复系统。

每台医保前置机都安装了“威盾”远程控制软件客户端。USB端口和光驱被自动禁用。通过设定对应账户权限(管理员账户和来宾账户),控制用户访问特定数据。每个用户(医生、护士、管理人员等)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唯一的账号。禁止用户对无关文件进行读写,以防非法用户侵入网络。

第4篇: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急诊手术;护理措施;预防策略

护理风险指患者在手术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尤其在急诊手术中,由于患者的病情病情危急、术前的准备不充分和手术风险大等原因,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更多,这对急诊手术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她们思路清晰、业务熟练,而且需要她们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从而确保将手术中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本文对我院2013年3月~9月完成的120例急诊手术中所出现的诸多护理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现汇报如下。

1 急诊手术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1.1护患双方沟通不畅或者解释工作不清 急诊患者家属常常心情焦急,情绪焦躁易怒,如果和医护人员沟通不畅,很容易将不满情绪发泄给医护人员。同时,由于急诊手术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和家属进行沟通(如患者的疾病史和麻醉的方式等),取得家属的同意和签字,在此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做好解释工作,将会为以后的手术安全埋下隐患[1]。此外,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有限,缺乏必要的急救认知,如果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和专业知识,很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在调查分析的80例急诊手术中,因此类因素引起的护理风险为32例(40%),沟通不畅所带来的风险由此可见一斑。

1.2护理记录不完善 在急诊手术中,很多医嘱多为医生口头下达,相关的记录也需要进行事后补记,部分护理人员由于思想不重视或者遗忘等原因,是的护理记录中出现诸多的错记、漏记、涂改和他人代签等问题,这不仅可能使护理人员在医患纠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还可能会因为无法提供有力证据而承担法律责任,形成潜在的风险。在调查分析的80例急诊手术中,由此原因所产生的护理风险为22例(27.5%)。

1.3护理人员技术和素质急需提高 急诊手术由于其特殊性,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而且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要思维反应敏捷与动作准确到位。但是很多护理人员由于缺乏临床经验,操作技能不熟练,以及急诊患者病情的瞬息万变,在术中缺乏有效地应对措施,从而为手术安全埋下隐患。同时,由于医疗科技发展迅速,手术室中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大量使用,也使得部分护理人员无法从容应对。在调查分析的80例急诊手术中,因此原因形成的护理风险为10例(12.5%)。

2 急诊手术护理风险预防策略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体谅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尤其是需要急诊手术患者的心情,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护患之间的关系,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护理人员要多磨练沟通的技巧,注重沟通交流中的语言艺术,这样既可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的心情,又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此外,护理人员在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时,要做到耐心细致,对于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要做到有问必答、准确专业,这样不但可以安抚患者及家属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也可以减少因问答不清所带来的风险隐患。

2.2 完善手术护理的记录,做好自身保护 护理人员确保急救护理的文书质量及其完整性,由于急救护理的文书牵涉到患者的赔偿、医保、权益和法律等诸多问题,其质量和完整性可以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有力依据,这样医患双方在产生矛盾和纠纷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据此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2]。同时,护理人员要仔细准确和及时有效的记录急诊手术患者从送达到抢救,再到医嘱执行以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等一系列的过程,并保证记录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得出现漏记、错记和涂改等现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在进行紧急抢救的时候,医院需要安排两名护理人员参与记录工作,对于医生口头叮嘱的使用药物要进行重复确认,确保无误后在遵医嘱执行,确保记录和抢救工作的万无一失。在急救中来不及记录的内容,在对患者抢救完毕后,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及时的补记相关记录,以免因时间过长出现遗忘情况。

2.3 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关系到护理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也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护理学科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以及新的医疗技术的应用,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充实自我和完善自我,及时的做到知识的拓展与更新,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在需要时熟练应用。同时,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做到先知先觉,尽可能地将其消灭于萌芽之中。护理人员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技术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才可能在工作中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切实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彻执行,减少医患之间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纠纷。

2.4 完善和执行各项急诊风险制度 医院要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这既是约束护理人员行为的主要途径,也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如医院要落实安全管理、消毒隔离、抢救、查对和交接班等各项制度,并制定抢救药品的钻人管理制度,以及危重患者的管理制度,以便及时的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补救措施[3]。同时,医院还要完善急诊抢救的流程,制定多种的应急预案,以应付各种情况的突发事件,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风险申报和监控落实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是接受急、危重患者就诊和实施抢救的场所,也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急诊手术不同于择期手术,具有时间紧、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和术前准备工作不充分等特点,患者及家属的心情也较为急切和焦虑。因此,参与急诊手术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更有耐心和责任心,以及高度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不仅要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工作,安抚其紧张焦躁的情绪,减少医患之间因沟通不畅带来的纠纷,而且要掌握丰富的急救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从而协助医生提高急救手术成功的几率,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因此,培养急诊科护士必要的应急能力、熟练的抢救技术、敏捷的处事方法、良好的沟通素质,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纠纷、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孔静,王君娣,刘洁. 急诊手术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2013,18:78+119.

第5篇: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

1.1医疗管理者重医轻护思想根深蒂固,重视度提高难一直以来,传统重医轻护的思想在医疗管理者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错误地认为无论时展到什么时期,医院的发展力与竞争力全决定于医生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重医轻护的现象使护士缺乏荣誉感和自信,其危害导致护理学科发展缓慢,护理人才流失,护理质量降低,医院发展受影响。另外,护士长没有护理人事决定权和经费支配权,护理人力补充和人才培养都有难度,大多只能通过延长护士上班时间来完成护理工作。多年来,由于护士地位低、报酬低、素质低,造成医生对护理工作服务价值的不认可、不重视,也因此进一步导致护士缺乏对护理工作的忠诚度和敬业度,缺乏职业热情,而医疗管理者对护理工作更加难以重视。

1.2多民族语言文化差异大,服务需求满足难医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语言、饮食、、风俗习惯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加之边疆地区信息相对闭塞,个性化的服务意识仍较淡薄,一些特殊服务需求往往不被重视,如回族病人入院后,因需要做礼拜而不愿与其他病人同病房;一部分哈尼族、傣族、壮族病人不懂汉语,看病问诊难以沟通;少数民族病人卫生意识差,城镇病人与其难以共处一室。

1.3地域特性影响护理招聘,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难因边疆地区特性,医院每年招聘来的拥有本科学历的护士试用期间即有一部分人离开;一部分工作1~3年因多种原因辞职。而省内本科学历的护士大多愿意留在省会城市,不愿到边疆医院。今年我院护士平均年龄仅为25.8岁,3年资以下护士占全院护士的56%,护理人才培养后留不住,护理队伍稳定难,要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更难。

1.4地区医保政策差异大,体现护理价值难由于本地区医保、新农合政策不同,需专设办公护士、总务护士岗位,且工作量大而繁琐。由于各地医保、新农合政策对护理材料、操作收费限定较多,且往往与临床实际使用情况不符,如吸痰,每个病人一天限定10次收费,而一例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一天吸痰20~30次,需要无菌吸痰管和无菌操作的材料费和操作费远远超过实际收费,护士又必须按照预防院内感染原则一吸一换。又如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能够安全、及时地方便病人深静脉给药,但PICC导管为自费项目,由于导管材料费贵,病人很难接受。由于级别护理费较低,护理材料成本高,使护理工作产生的经济价值与付出反差较大,科室多采取降低人力成本的方法控制总护理成本。

1.5军队护理队伍人员多元化,构建人才梯次难在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护理工作面临着队伍结构调整和任务加重的严峻挑战。军队医院护士从单一的军人转变为多元化。我院有军人护士27名,非现役文职护士26名,聘用护士457名,此外还有返聘护士和职工护士,低年资护士占全院护士的56%。护士要按照职称、能力实现分层培养难度大,护理骨干难以培养和保留,人才断层严重,不利于形成人才梯队,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科研的发展受到影响。由聘用和非现役文职护士担任护士长的科室占全院科室的50%,这一群体多元化管理意识较弱,缺乏规划能力和教育能力,短时期难以搭建起护理人才梯次。

2对策

2.1全员动员,不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的影响力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必须对全院人员进行动员,使医护人员深刻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意义,在全体护士思想中建立共同愿景和目标。护理部首先组织护士长、护士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文件,再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医改背景和重要意义以及步骤、方法、内容等;在医院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与意义;制作优质护理服务专题宣传栏;在医院网站和护理综合信息管理网设置优质护理服务专栏;定期向院领导和科主任汇报优质护理服务的典型事例,通过对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成绩和效果的强调与说明,逐步使全院人员从各方面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力,使各级人员真正看到优质护理服务为医院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而赢得医院各级支持与认可。

2.2实行“一个保障、三个改善”,不断提高护士职业价值感和满意度

2.2.1保障人力:在省内外的医学院校招聘护士,根据人力资源办对全院临床科室床位开展情况、病人危重程度、护士编配人数等调研结果,为科室配置充足数量的护士,以保障病区护士资源充足。

2.2.2改善福利待遇:增加护士的基础工资,调升工资级别和档次,设置年终绩效奖励工资;制定聘用护士工休假、文章科研奖励、进修培训、外出交流、房租补贴等制度与政策;每年护士节给每位护士发过节费、化妆品费、护士鞋,提高护士夜班费、特殊岗位补贴等;修建300套聘用人员公寓房,确保聘用人员安居乐业,和军人护士享受同等福利待遇;2010年以来医院派出61名护理骨干到全军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学习,有110名护士外出参加学术交流。

2.2.3改善政治和职业待遇:完善入团、入党制度,选举优秀聘用人员中的党员进入支委,参与科室管理;制定聘用人员立功、受奖、评选先进等奖励规定。

2.3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制度化健全并细化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如制定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标准、护理病历书写评价标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20项标准,并制定37项奖惩细则;修订83项基础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编写40项护理管理核心制度、护理应急预案及安全防范措施、护理职业规划执行手册、20项护士职业化温馨服务措施;完成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护理技术指导小组、护理会诊小组、护理应急分队的组建。

2.4融合“四项”管理理念,摸索优质护理服务的先进管理模式“四项”管理理念,即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创新管理、感动管理。全新的服务理念能引导护理人员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促进服务行为的创新。我院在2008年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认证后,护理管理在其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出刚柔并济的护理管理模式,突出了管理的创新性。

2.4.1刚性管理:注重科学、规范,如各科室实行APN弹性排班制的同时,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实行夜班双班制,增设基础护理班、加强班、二线班等,以保障24h护理安全;在实施责任护士包干管理病人时,发现遇有轮休、外出学习、出差等情况,责任护士不能保障管理病人的连续性,各科针对此情况设置责任组长或健康宣教班、双责制(两名护士共管)和路径式管理,使病人入院后任何时段都能得到规范、完整、持续的管理;制定并规范扫床流程、手术交接流程、压疮管理流程、床旁交接班流程等。

2.4.2柔性管理:注重培养护士的自我成就感,为护士搭建自我发展平台和价值实现空间,如在护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交流空间”、“心理指导”等版块,每日向当天生日的护士生日快乐贺卡和慰问语;组织护士长学习管理技巧和方法、沟通技巧、魅力建立方法等,提高其管理能力;开展经常性的护理部主任与护士长、护士,护士长与护士的谈心活动,使护士长、护士遇到困难能倾诉,能解决,能被理解和尊重;实行加法管理原则,激励护士的正向行为,不断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2.5狠抓“四个建设”,促进优质护理服务人才职业化发展

2.5.1形象建设:每年对全院护士进行服务及职场礼仪、形体气质、文明用语、沟通原则、化妆技巧培训,要求护士上班规范着装,内着制服,外着护士服,统一发饰,淡妆上岗,微笑服务。

2.5.2内涵建设:着重在建立护士评判性思维上下工夫,规范和组织护理会诊、病例讨论和多种形式查房;建立1+1师徒结对帮带关系,给有热情有潜能的护士以最有力的指导,使其能快速成长和进步;开展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教学讲课能力评比,让护士真正能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使其内涵在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生改变与丰富。

2.5.3信息化建设:注重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高执行准确度,减少各种浪费,实现资源共享。医院自行开发护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通知、心理指导、资格申请及准入、压疮预报、导管滑脱预报、排班、护理电子文书等80余项内容和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开发门诊工作站处方转换医嘱程序,实现门诊输液卡和输液条码打印,使护士执行医嘱快捷、规范、准确。

2.5.4文化建设:医院通过组织野外拉练、团队游戏、“医院因我而精彩”主题征文演讲、健美操比赛、诗歌征文朗诵比赛、时装表演、女性知性美大讨论、心智培训、开设心理减压培训等活动,提升护士文化品位和修养,使护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2.6把好“四关”,确保临床护理专业发展精进

2.6.1把好入行关:招聘时一律由各部门领导统一面试打分,综合选拔;选用护士首先要在岗前1周进行涵盖规章制度、医院文化、服务理念、沟通技巧、时间管理技巧、心理减压技巧、各班工作流程等内容培训。在考试合格后进行为期1周的军训,而后才分科进入临床试用期。在3个月的试用期间,参加护理12项技术操作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签订聘用合同。为尽可能选拔优秀毕业生,护理部还要组织试用护士进行生活事件量表测量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以便掌握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做出有针对性的成长指导。

2.6.2把好培训关:护理部对在职护士进行分层培训,编写《护理职业规划执行手册》,每年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规范培训,不断督导和激发护士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逐步实现其专业能力与素质循序渐进和螺旋式的提升。

2.6.3把好准入关: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步走向专科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护理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护理技术需要不断精进,因此护理学科将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医院现状,护理部制定并实行夜班护士、护理教员、健康宣教能手、静脉穿刺能手、ICU护士、PICC护士等准入制度。医院没有条件完成的培训,就选送到有培训资格的机构或医院进行培训,通过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护士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有力保障了医疗安全,维护了病人健康。

2.6.4把好使用关:护理部与政治处人力资源办共同制定年终绩效考核标准,每年对全体护士进行民主评议、绩效考核,并采取末位淘汰制的方法激励每一位护士努力工作。对表现突出的护士,发放年终奖励工资,并给予工资调级增档;在合同期内,护士出现问题经批评教育仍不能改进的,转岗或待岗培训,对确不愿改进的,做辞退处理。

2.7营造“三个氛围”,逐步产生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效应

2.7.1营造就医氛围:病人来院就诊,由导诊护士或接诊护士耐心引导,告知就诊流程和路线、位置;为住院病人提供免费的洗漱用具;保持医院就诊环境幽雅美观;就诊大厅提供咨询服务,自助打印化验结果,免费提供饮水、雨具;住院大厅设有钢琴、石雕、盆景装饰,使病人来到医院感到舒适整洁;病房定时播放背景音乐,配置电话、饮水机、24h热水、电视机,每个单间还配置微波炉、电冰箱、装饰画、就医服务指南等,为病人提供宾馆式服务。

2.7.2营造工作氛围:在倡导刚柔并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求科室重视团队精神培养和团队意识教育,建立团队共同奋斗目标,在工作中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和谐共处的融洽氛围。护士在和谐氛围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热情与智慧。

第6篇: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城乡统筹,就业整体形势保持稳定

今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国家各项就业政策精神,不断加强对就业工作的规划和部署,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扶持手段,坚持推进城乡统筹,较好地克服了当前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就业格局的总体稳定。

一是城镇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全市共筹集2.73亿元资金用于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政策的落实,政策拉动效应明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扩容提质步伐,积极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008年市职介中心收集空岗信息4.43万个,开展求职登记5.83万人次,达成意向1.98万人,介绍成功1.67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3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1.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

二是就业援助形成长效机制。以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为重点,不断完善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今年新增的138户零就业家庭全部清零,5503户农村贫困家庭实现转移就业,形成了“动态管理、政策扶持、源头控制、跟踪服务”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组织实施“对口援助扶持四川理县农民工”专项活动,妥善安置125名灾区务工人员。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深入挖掘公益性岗位,全市公益性岗位达8600个。积极探索推行政府、企业、社区与社会综合支持体系模式,通过重点帮扶、鼓励企业吸纳、发放就业困难对象缴费补贴、开发社区岗位等工作措施,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弱势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机制。

三是城乡统筹就业稳步推进。调整充实了全市就业领导小组,加强对城乡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民工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项目”实施城市,积极探索农民工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通过开展“送培训下乡”、已就业农民工技能提升等活动,重点扶持“浏阳花木工”、“宁乡装配翻砂工”等劳务品牌,帮助他们稳定就业。进一步加强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春风行动”,深入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并不断完善农民工务工环境。全市新增农村转移就业8.12万人,转移就业总人数达69.5万人,人平年均收入达到9921元/人。

(二)坚持创业富民,职业培训工作稳步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 “科学发展、创业富民”的决策部署,我们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创业扶持等工作力度,劳动者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一是各项职业培训全面推进。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创业富民”战略目标,坚持市场化导向,不断完善多类型、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推行订单培训、委培等模式,提高再就业培训质量,努力实现岗位对接;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对已就业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活动,帮助他们稳定就业,对被征地农民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其自谋职业能力;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活动,大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和层次,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2008年全市共举办4大类22项职业技能竞赛,参赛人数达1.1万人次;整合全市职业培训资源,深化技工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2008年,全市职业培训13.5万人,职业技能鉴定6.12万人。

二是创业带动就业硕果累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动创业富民加快建设创业之都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配套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规范培训标准、丰富培训形式,并逐步将培训地点延伸到乡村、学校和社区。以国家创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场地和政策扶持。健全创业培训指导中心,成立创业服务专家队伍和创业项目库,形成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后续追踪等一条龙创业扶持体系。今年全市创业培训4897人,其中2487人成功创业,带动1.08万人实现就业,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得到有效发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听取长沙工作汇报后,认为我们的经验值得推广。

(三)坚持政策创新,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今年,我市社会保险工作以两型社会和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为契机,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降低政策门槛,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不断提升能力建设,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一是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先后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办法等政策,解决了被征地农民、困难企业和破产改制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降低个人自付比例,提高大病支付限额,参保人员个人负担进一步降低。进一步调整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扩大参保范围,提高待遇水平,并对中小学生、幼儿参保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力促进了城镇居民医保工作进程。

二是扩面征缴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五险统一征缴体制,规范征缴流程,强化联动扩面,社保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企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1万人、119万人、66万人、60万人和 73 万人,分别比上年新增16.83万人、12.5万人、10.6万人、7万人和12.4万人。全市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66.2万人。2008年,全市全年社会保险费征缴总额达50亿元,比去年增长近10亿元,各项保险征缴基金数均创历史新高。完善基金监管制度和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强化基金运行系统建设和数据存储安全,确保了基金的安全稳定。

三是管理服务不断优化。根据国家新一轮连续三年调整养老金待遇的部署,认真组织实施2008年调待工作,全市企业养老金月人均达965.2元。为了建立养老金发放长效机制,方便企业退休人员就近领取养老金,我们改革过去委托一家金融机构养老金的方式,变为由离退休人员自主选择就近金融机构领取养老金。对于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开设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实现养老金网上发放。加强退休人员档案的集中管理,开展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达标活动,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7%。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监管,开辟农民工工伤保险绿色窗口和通道,并投入3000余万元为全市19.7万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开展免费健康体验。

(四)坚持和谐共赢,长效维权体制逐步健全

今年,我们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断完善法制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努力营建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劳动关系进一步规范。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的实施,调整和充实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领导小组,积极引导和监督企业加强自主协调管理。为确保劳动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制定了各行业合同、集体合同和协议书范本,提供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考使用。2008年全市有1447户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目前全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总数已达2844户,涉及职工15.22万人。

二是监察执法体制不断规范。建立健全了劳动保障定期监察、劳动保障企业诚信评价、农民工工资保障金、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等制度。完善工资拖欠及劳资纠纷应急处理预案,积极开展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清欠等专项执法行动和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建立主办监察员制度,聘请了一批兼职监察员和特约监察员,进一步充实了执法力量,规范了执法体制。2008年,全市共受理劳动监察举报投诉1904件,追回工资、押金3262万,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是劳动仲裁力度不断加大。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流程,采取了庭前证据交换和质证,对个别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的案件实行独任仲裁员制度,庭审后15个工作日内作出裁决等措施。取消仲裁收费,建立庭审公示栏,仲裁办案效能全面提高。加大调解力度,坚持在立案和开庭审理前均先行调解,调解结案率达56%。制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应急预案,建立重大、特大、疑难劳动争议案件联合预防机制,较好应对了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急剧攀升(立案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75%)的严峻形势。2008年,全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办理案件6308件,其中立案受理2760件。

(五)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加大基础建设,着力改善服务条件、拓宽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流程,有效提升了劳动保障部门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一是窗口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作为窗口服务能力建设的载体,长沙市人力资源市场顺利竣工并于11月17日正式面向公众服务。整个市场严格按照部里经办能力建设标准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涵盖了所有的劳动保障业务。其中一楼、二楼分别为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所有职业介绍、社保经办和行政审批职能均可在这两层全部办理,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劳动保障管理服务逐步实现了由“点式服务”到“线式服务”的新跨越。

二是基层工作平台不断完善。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完善硬件、软件设施,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劳动保障基层平台承接了城镇居民医保、失业金申领认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就业援助、劳动维权等多项职能,工作重心不断下移。根据我市基层管理服务机构现状,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社保、医保、低保、住房”基层管理服务机构四网合一的决定,着力整合部门资源,完善社区服务,提高工作人员待遇。目前方案已由市编办呈报市委、市政府审议,即将启动实施。

三是金保工程建设实施顺利。我市是湖南省唯一的金保工程建设示范城市。在2007年启用新的应用系统的基础上,2008年我们对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完善,保证了平稳运行。成立了专门的数据整理工作小组,对所有信息数据进行了全面校正整理,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加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重新改造了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网,强化了信息查询和网上业务经办功能,更加方便了群众。

二、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迎难而上”的发展思路,在政策、机制和体制创新方面作积极探索,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破解难题,实现全市劳动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积极谋划长远发展

一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进一步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中央为保增长、促发展,推出了4万亿投资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并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的互动。进一步完善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受惠群体,延长受惠时间,积极发挥政策拉动效应。

三是大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抓住市委、市政府推进创业富民工作的机遇,加强创业培训和基地建设,完善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指导、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八位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使自主创业成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拉动就业的新增长点。

四是积极做好技能人才储备。按照部、省厅有关储备技能人才的工作部署,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做好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储备。

(二)创新完善政策机制

一是研究解决老工伤问题的政策措施。根据省厅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人员逐步纳入,项目部分纳入,单位个人自愿纳入”的原则,采取用人单位、财政和工伤保险基金合理分担的办法,认真解决老工伤问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对象拓宽到有长沙户籍、有创业意愿的全体劳动者,建立奖惩办法,理顺区县(市)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机制。将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全民创业。

三是调整完善医疗保险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解决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年限、设置等待期等问题,对缴费年限较长和缴费基数较高的参保人员适当降低住院医疗费个人自付比例,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待遇。

四是优化窗口管理服务。按照经办服务的新形势、新要求,对行政处室和经办机构的职能权限进行科学划分,合理调配好资源,不断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窗口管理服务建设,努力实现经办服务由“点式服务”到“线式服务”的转变。

五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真正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六完善”,进一步促进工作重心下移。加强网上自助式服务,搭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平台,实现流程化管理。做好数据清理、整合,按要求完成业务数据的整理、采集、上报工作。

(三)全力保障民生民利

一是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积极开展就业普查,全面准确地掌握城乡劳动力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与街道、社区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就业援助范围,深入挖掘公益性岗位,建立覆盖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实施重点工程就业服务计划,鼓励重点工程吸纳就业,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就业服务计划,统筹开展就业服务。积极解决外出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特别计划,实行岗位补贴、职介补贴和培训补贴政策,提高农村学生、城镇贫困家庭子女和困难企业职工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以城镇失业人员、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和大学生为重点,深入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探索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不断拓宽其在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等方面的用途。健全失业保险的预警和预防机制,切实增强失业调控能力。

二是确保社保征缴发放。进一步完善五险统一征缴模式,健全专、兼职稽核队伍,建立基金征缴激励机制,研究出台断档补缴人员缴费的新规定。完成养老金机构调整和调待工作,确保春节前发放到位。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每一个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应保尽保。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明年所有农民工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范围。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完善监管体系和内控制度,确保基金安全。

第7篇: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在信息化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今天,除了我们和家人所拥有的欢天喜地的氛围,一个新的话题走到面前,企业网,怎么过年?

春节来了。

每年的这段时期,全国范围的人潮流动,于此同时,长久的假期也将促使公众互联网上的“流动人口”大大增加,“来自办公室的访问”则迅速减少。

信息化的概念已经“深植”到企业网络,而企业网的专用特点,决定了该类网络在过年期间体现出完全不同于公网的特征。

如何既保障业务承载在过年期间得以维系,同时合理减少企业网络的设备能耗?同时,更进一步,如何在春节期间,通过给企业网“放假”,为企业节约不必要的成本?哪些网络不仅不能停运,反而更为繁忙?――根据《计算机世界》的调查,企业网过年时,因为所处行业的不同,过年期间的工作状态不同,“各行其道”的情况相当明显。

停机与否要斟酌

春节期间,大部分企业都在放假,根据我们的调查,诸多的公司、信息机构并没有意识到停运部分企业网所能带来的安全便利、开支节约和维护便利性。

但企业网的范畴,已经远远超出常规的公司、企业范畴,而扩展到太多的领域,例如超市、医院、校园等等。在这种前提下,企业网过年,就显得复杂多了。

对于大多数常规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来说,为了避免资源浪费、特别是从用防火防电的安全角度出发,会对机房做一些常规性的调整,“一些设备将会停掉。”北京某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告诉记者,“比如学生机房,假期中我们将会关闭掉全部的4个主要机房,只留一个规模较小的机房给寒假留校的学生用。”据他告诉记者,部分的实验室也将交换机关掉了,“这些工作基本上是各实验室自行处理,总体上来说,学校的数据量减少了70%以上,而接入交换机停得比较多,但是核心的东西基本上还是没有动。”

常规企业又将停运哪些设备呢?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网络中心主管吴传威告诉记者,春节假期里,出于安全和维护便利上的考虑,整个集团将会关闭一些设备,诸如绝大多数个人终端、内部的网络交换机、内部无线局域网、打印设备等等内网设备都会停掉,而另一些关键应用,诸如邮件服务器、客户响应设备等,都将正常工作。

而另一些企业则表示,春节期间除了邮件服务器,其他设备将全部关闭,“因为公司对外的网站是托管在电信IDC的,所以过年期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据主管信息网络的李经理介绍,泰康人寿全国的28家分公司和北京总部组成的星型网络,并为200多家三级机构提供专线连接服务。“通常来说,类似于我们这样性质的企业,基本不会完全按照国家的放假政策来安排假期。春节期间,泰康人寿的业务将停止运行,但是网络不能停,因为我们的网络系统的整体启动,需要24小时,而假期一般也就一至3天,所以基本上不会停机。”但他同时也表示,在春节期间,会要求所有停止运行的终端不仅关机,而且还要拔下电源,“这是从防火安全角度考虑。”

“此外,利用过年期间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检修,是个好时机,这样对工作的影响最小。尽管大多数公司不会选择这个时候,但泰康人寿认为这样是最高效的做法。”李经理说。

图1 PACS诊断提高了医疗效率。

还有谁在工作?

特殊的企业,不仅不能在春节期间放假,反而会更为繁忙,以医院为例,这是典型的“没有传统假日”的企业类型,越是节假期间,医院工作保障需求越是突出,7*24小时“全天候”运行,在这一行业最为直接和明显,甚至于,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有人断定,如果远程医疗和诊断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的话,医院网络承载的,将不仅是数据,还有病员的生命。

作为京城医院数字化建设颇有代表性的医院,北京市儿童医院的网络由工作相当细化的信息中心负责。信息中心主任孙宏国表示,每年的两个三大假(“暑假、寒假、春节”“五一、十一、春节”)都是医院最忙的时候。这其中,春节既在国家规定的公众假期,也是寒假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春节意味着全国的绝大多数人群的假期。“所以每当春节临近,我们都备感压力,工作更是丝毫不敢懈怠。”孙宏国说。

信息中心负责人王庭骇告诉记者,儿童医院的网络主要包括住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影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Picture achieve Communication System)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三大块,“我们医院总共有400多台工作站,每天要处理大量的物资信息、药品分类管理、临床信息管理等业务,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加强,当前这些业务数据都已经网络化了,所以主网络是任何时间都不能停下的。”他说,“但是有一些其他的非临床医疗业务,例如办公系统,因为有一些科室开始执行值班制度,所以使用量会有所降低,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关闭任何一台服务器或交换机。”

当记者就医院应对繁忙高峰时是否增加网络设备或者新业务支持时,王庭骇说,网络在设计之初就按照最高峰值进行配备,有足够的冗余,所以不需要再行扩充。

同样在春节期间更忙的,还有气象部门。天气预报作为出行指南,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假期,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就更多,需求也相对要迫切一些。

据北京市气象局信息网络中心副经理余东昌介绍,北京市气象局的网络包括了主办公大楼的内部网络,以及和外部门连接的专线(主要通往中国气象局、南郊观象台、各区县气象局的连接,以及与市政府、消防、环保、水利、市政、国土资源、民航等部门的连接),“此外,还有用于自动气象站点收集数据、进行探测的基于GPRS/CDMA的数据收集网点。”余东昌说。

对于北京市气象局而言,春节期间的所有网络设备,包括所有的站点,将进行更为频繁的数据测试和传输,以便对气象信息进行更多的分析和预测。“北京市气象局的网络业务众多,包括探测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预报系统、决策服务支持系统、电视会商系统(即视频系统――编者注)、海量存储系统等。”余东昌介绍说,“此外,还有诸如内部办公系统、奥运气象服务网站(省略)、短信服务系统平台等等,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停运,因为天气预报工作本身是全年运行并且不允许宕机的。”

据了解,北京市气象局的大部分数据,都通过性能更为稳定的高端网络设备及高端终端实现,以确保业务连续性,主要涉及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磁盘阵列、自动磁带库、MCU(多点控制单元)以及UPS(不间断电源)等等多种设备,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一旦天气情况比较复杂,我们的电视会商系统将24小时开通,以便随时了解各区县站点所测的天气情况。”他说。

网络峰值应对有余

对于过年期间运转正常、甚至更为繁忙的企业来说,由于业务流量及内容的增加,是否不仅不能停机,还会产生设备新的需求?多数被调查企业表示,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已经留足了冗余,应对春节网络峰值基本没有问题。

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经理丁磊表示:“尽管逢年过节消费者会激增,销售量也会大大增加,但是由于我们的各个网点信息化系统还不完备,最主要的就是入账划账系统,过年繁忙的时候,基本考虑的还是增加人力,而不是添加信息设备。”

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商厦商户在信息化系统方面,远没有宣传得那么完备,众多企业在物流控制系统方面的建设仍有诸多欠缺,而这就使得过年期间利用信息系统提高效率成了空话。

北京市儿童医院信息中心负责人王庭骇告诉记者:“医院网络,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是按照最高峰值、而不是病人流量去设计的,网络设计本身要求的是承担各种数据的突然增长,更主要的是软系统方面的建设,而不只是单纯的硬件设备,因此在春节时,我们更多的将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手段的准备,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设备上。”他同时表示,为了强化一些应用保障性,已经要求网络方案的提供商提供尽可能快的响应和备件更换服务。“当然,春节的技术压力还是要比平时大一些的,因为既要保证一部分医生、护士、后勤等有休息时间,也要保证医院业务的正常运行,所以在信息系统的变更上,我们花了一些功夫。”他说。

清华大学网络学校则表示,在春节假期各种网络上的活动有所增加,访问也将增多,为此,学校特别增加了一些节点服务器,以提供更多访问回应,同时也针对整个系统的安全做了一些“加固”工作。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机械工业信息中心,该中心原属国家机关单位,目前已改制为企业,主要业务是提供邮箱服务、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域名解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服务,同时也为其他的企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以及内部网络平台搭建工作。该公司网管表示,春节期间,为了确保客户网络的维护,机械工业信息中心会在自己的网络系统中添加新的设备,以提高服务能力,适应业务需要。

我们十分好奇,没有添加设备的企业,在维护和保障上,将采取哪些更谨慎的做法来应对业务的增加?

对此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儿童医院的服务器会有步骤地定期重启,不断做数据迁移和处理,以优化内存保持持续稳定的状态。硬件方面采用了双服务器、双交换机、双路供电的UPS电源来保障。

北京市气象局则针对不同业务对设备采取了包括双机热备份、降级备份、冷备份等不同级别的备份措施。数据备份采用自动备份系统每天进行备份。

机械工业信息中心每天都会对托管网站进行备份工作,每个月或节假日会进行一次全面的备份工作,年前的一个星期会把之前的备份汇总进行年终的总备份工作,以保证重要数据不会丢失。

相对的,泰康和清华网校都表示只会通过安排专人值班,来保障所有设备正常运转和业务顺利运营。

链接一

典型企业的春节网络情况

一、泰康人寿

问:企业当前的业务模式、企业规模、网络规模怎样?

答:集中的业务模式,全国大约有28家分公司通过专线与总公司数据中心相连,大约有200家三级机构通过专线连接到相应的分公司,再通过分公司到北京的专线连接到总公司数据中心。整体网络是星型结构。

问:春节期间是否有停机情况?

答:公司节假日不停机(除检修外),由于全部系统启动需要24小时,所以一般不停。春节期间,所有业务将继续保持运行。

二、机械工业信息中心

问:机械工业信息中心网络情况如何?

答:机械工业信息中心原属于国家机关单位,2006年将改成企业单位,设专门的网络中心,为用户提供邮箱服务、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域名解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服务,还可以提供办公楼内的Internet接入服务以及内部网络平台搭建工作。

问:春节期间网络运行情况怎样?

答:由于网络中心承接了一些网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并且承担了整个单位的内部网络安全工作,所以过年期间所有的设备不会停止运行,以便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链接二

北京儿童医院的应用转变

记者在采访中北京儿童医院的时候,发现许多惊人的变化:医院正在悄悄地向数字化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既简化了病人看病时的流程,也方便了医院对病人资料的保存和病史的备案。

以放射科为例,随着影像诊断学和设备的不断发展,病人的图像数量也逐渐增多。因此,需要有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管理、传输、显示病人的影像资料。

以前,病人登记挂号后,医生先要到胶片存储库查找病人原有的影像档案,然后在控制台重新录入病人的资料,病人进行扫描检查后,医生打印胶片后送到诊断室,诊断医生诊断和审核后,诊断报告再被拿到临床科室借阅,最后将胶片归档还到胶片存储库作为备案。

应用了PACS(影像存储传输系统)后,病人只需要通过电子申请单或者RIS预约,直接进行扫描检查,诊断医生和临床医生可直接在电脑上诊断和察看报告及相关影像。

“病人看病的流程简化了,医生诊断的设备和手段却更先进了,病人从2003年到现在的资料都保存在电脑里,现在胶片库已经很少去了。”放射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是目前电子申请单有很多科室还无法做到,医院正在逐步推行。”

新的方式也解决了胶片的保存和处理上的问题。以前,保存胶片需要很大的存放空间,不仅查找、使用和管理困难,胶片的丢失、片损和变质也会导致影像信息的严重丢失,更不利于传输、影像资料的共享,给后期应用带来了很大困难。

第8篇: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食堂档案管理;资料收集;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09-0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高校食堂历来是高校领导不能放松的一根弦,也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新形势下,物价不断上涨,通涨仍在延续,因此,当下,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食堂工作的重要性。虽然高校食堂工作一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食堂管理工作,使食堂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食堂的管理千头万绪,如何进行科学化管理,就是摆在我们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食堂的档案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科学的档案管理,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实施科学的档案管理,才能为科学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一、当前高校食堂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食堂的管理模式大多采取了承包制或租赁制。食堂的员工大多以农民工为主,食堂的具体管理者及员工的身份多数都不是学校的正式员工,他们重视的首先是利润,对于档案管理往往被忽略或没有档案管理这个概念,甚至许多食堂没有档案,更谈不上档案管理,这种状态是与高校档案管理及学校的发展极不适应的,必须加强食堂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

1.对食堂档案管理重视不够。高校食堂应以服务为前提,不能等同于商业机构,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学校对食堂的管理首先应科学化、制度化,而不是简单的做好饭菜满足就餐者一般性需求。科学化管理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科学化,就是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对食堂的生产过程进行全时空、全方位的科学管理。尤其是对档案的科学高效管理,对于降低食堂经营成本、提高食堂系统运行效率、增强食堂的生活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全面建设现代化食堂,必须在食堂的档案管理上下功夫,进而促进食堂管理更加符合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食堂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精细化[1]。

2.克服对档案管理的可有可无的思想。加强对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对违法经营,诱发事端的食堂经营单位或个人,相关单位要及时做出相关处理,要防止与杜绝诱发事故的苗头和隐患,食堂档案的建立和利用是食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来完成。忽视档案管理的经营者是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求的,是不可能管理出符合现代高校要求的现代化食堂的。

3.食堂务工人员对建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目前食堂务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农民工对个人档案意识和档案观念淡薄是普遍的,也是当前农民工民生档案建立与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由于缺乏建档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专业技能的积累没有足够认识,甚至连是否签劳动合同,是否加入社保、医保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假如这些合同文件存在,而不能进行有效地保存,致使在发生劳动纠纷、个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无法出具完整的档案信息凭证或者翔实的档案信息资料,使得个人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也会给未来求职带来不便[2]。

二、食堂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完善

高校食堂档案的建立是件大事,不仅涉及到食堂的科学管理,更涉及到食品安全以及政治稳定。食堂管理工作不仅要做好事前预防、事中监督,还要做好事后处理。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势必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证,由此可见,档案建立是件事在当代,立在未来的大事。高校食堂档案资料来源于与食堂有关的各个部门,产生于与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贯穿于食品采购、制作、出售的全过程。食堂档案的保存和管理,首要的前提是食堂档案资料的收集,没有档案资料的收集,就无法保存档案,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档案管理了。如果食堂资料收集不全面,也就不能全面地保存食堂档案,而且保存的食堂档案也不是食堂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完整凭证。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高校食堂档案管理,必须首先全面、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食堂档案资料,避免遗漏和缺项[3]。

1.档案搜集要做到全面性。关于档案搜集的全面性,众说不一各有所长,笔者认为食堂档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食堂经营许可证、卫生合格;(2)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体检证等相关证件、从业人员劳动合同、人员工资表等;(3)食堂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计划、报告、总结、会议记录以及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和各种会议纪要等;(4)食堂每餐的食谱、价格确定的方案;(5)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的开会记录;(6)上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有关于食堂工作的文件和信函;(7)学校党委、行政的重要文件及学校相关部门发给食堂的文件和相关文字材料;(8)食堂获得的荣誉证书、奖励等文字材料;(9)年终结算清单及年终总结;(10)上级领导视察留下的照片及有关对食堂工作的指示形成的文字材料;(11)不同时期建立的水、电、火、中毒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上十一项内容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还不够完善,还要在食堂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但目前上述11项内容可以说基本上覆盖食堂档案的全部内容,也是高校食堂档案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全面地收集和保存上述档案资料,确保食堂生产全过程得到生动有效的记录,才能谈得上对高校食堂档案的科学有效地管理。

2.切实做好食堂档案资料收集的保证工作。高校食堂档案的建立和完善,除规定具体内容是远远不够,要保障档案资料收集的全面性,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建立健全食堂档案法规体系,把食堂档案收集管理纳入到学校档案管理的统一轨道上来。(2)深入宣传档案法规,提高食堂管理者及从业务工人员的认识,增强主管部门和食堂管理者的档案意识。加强跟踪管理和对档案收集的现场指导,提高对档案资料的收集质量,真实地记录食品生产的工作流程,保证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3)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员的素质。加强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实行档案员持证上岗。

3.食堂档案资料的整理。档案资料了的收集仅仅是档案管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序的整理。加强高校食堂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食堂档案有别于其他档案管理,必须按照时间顺序,生产流程,不同类别进行排列编号,以便档案资料的保存、管理和利用。为此,食堂档案管理必须坚持完整性,真实性、时间顺序性。为了便于日后查找和利用,食堂档案整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政策法规类。具体包括各类许可证件;上级文件;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劳动保险;管理机构组成人员名单等。(2)原料采购类。原材料采购是保证食堂饭菜质量的重要关口,采购的主要食品要保证质量,避免“三无”产品进食堂。为此,包括采购人,供货单位,每天采购的食品品种和数量、价格等都要一一存档。(3)生产过程类。食品安全是食堂经营第一要务,食品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遵守生产程序和制度。各种食品的名称,食品加工生产过程要记录到人,确保责任到位。(4)务工人员的个人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履历,学历,专业特长证书,工作以来的鉴定及考核材料,社会关系,录用、聘任、奖惩材料,工资级别,对组织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

三、加强和完善食堂档案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食堂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高校食堂档案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然而,所收集的资料能否得到妥善的保存和利用,其关键是能否做到科学的管理,科学管理档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专业素质。管理是一门科学,搞好管理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档案员也是如此。档案管理是一门学问,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资料收集,更重要的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专业的管理。建立食堂档案的过程是件繁杂、劳心、费神的工作,保存高校食堂档案资料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食堂档案的信息资源,为提升食堂服务质量服务。档案资料的搜集及整理十分重要,资料收集不全会影响对食堂全貌的记载和有效利用;资料整理不规范会影响到今后的查询。要科学规范的建立和管理以及有效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者的业务素质格外重要,没有业务素质作保证,档案的作用就无法发挥,从而也就失去了建立档案的意义。另外,除业务素质要求外,还要选择政治上可靠,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高度的责任心、作风正派的人员,因为档案管理具有严格的保密性要求[4]。

2.要强化档案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建立食堂档案,保存食堂档案资料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食堂档案的信息资源,为广大学生服务好,保障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的质量如何是衡量档案管理者职业道德标准,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是档案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我们许多单位档案管理只限于管,而往往忽视了如何利用,也就是说档案的管理大多处于“重管轻用”的状态,从而使食堂档案资料利用率非常低,甚至长期“闲置”在书架上、库房中,使高校食堂档案管理工作总是在低层次上止步不前。这种状态严重地背离了建立档案的初衷。为此,食堂档案管理必须坚持“管、用”并重的原则。档案的利用不仅是被动的调来调去,档案管理者应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主动服务,要结合食堂工作的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及时向食堂管理及经营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服务。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充分利用档案资源的保证。档案管理是件严肃认真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工作的管理要严格遵守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同时还要结合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完善管理机制,结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档案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目标管理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人;第二,建立健全档案借阅制度,保证档案安全;第三,建立档案保密、利用制度,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办事,保证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5]。

食堂档案管理对于未建档案的食堂来说是一件全新的工作,而对已建立档案的单位还有不断完善和充分利用的必要。面对现在食堂管理模式及食堂就业人员组成的复杂性,作为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食堂档案管理工作,要克服建档和管理的为难情绪,全面认真的收集经营过程中留下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资料,科学地整理和保存档案资料,充分和有效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必将为高校食堂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忠柱.高校食堂管理的几点体会[J].科教平台,2008,(6):1-4.

[2]田艳艳.农民工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2,(4):1-5.

[3]赵金鹏.高校学报编辑部档案管理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J].管理与改革,2008,(1):1-2.

[4]朱娟.论现代高校食堂的管理[J].管理观察,2010,(35):12-17.

第9篇:医保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范文

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奋斗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20__年卫生工作主要情况,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今年的重点任务,团结和动员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扎实工作,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懈努力。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居丽琴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一、求实创新,既好又快,圆满完成20__年目标任务

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市卫生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实现卫生基本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宗旨,凝心聚力,克难求进,卫生各项工作呈现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农民健康工程进展顺利。全市农村人口参保率为99.3%,人均筹资标准达105元,分别名列全省第三和第四位;全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人口208万,人均6元的专项保障资金落实到位;结合行政区域调整,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积极开展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工作,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3个,其中市级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个;积极推进城市卫生支农、“手拉手”结对帮扶工作,下派585名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完成62名乡镇卫生机构管理干部、108名骨干人员及1641名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培训合格率名列全省第一;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4万多户、茅山老区困难群众饮用水改造3000户;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超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要求。

(二)城市社区卫生扎实推进。出台《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常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考核暂行办法》及考核细则,统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票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社区卫生资源布局,积极推进原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转型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有效整合城市卫生服务资源。全市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服务站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街道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城市居民人口覆盖率达88%以上,覆盖面居全省第二。社区诊疗人数占总诊疗人数40%,较去年增加5%。天宁区、戚墅堰区两区申报“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8家单位申报“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

(三)“五小行业”管理逐步规范。按照“五小”行业长效管理要求,抓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监督指导、联合整治等重点环节。逐路、逐街、逐弄对“五小”单位全面摸底调查,建立管理台帐。统一制定“五小”行业卫生条件标准,下发1.8万册“五小”行业卫生知识手册,组织全市卫生检查员、“五小”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免费开展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开发“五小”行业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实时、动态、网络化管理。钟楼区在市“五小”行业的长效管理工作评比中名列第一。全市“五小”行业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从44.5%上升到97.01%,基础设施、卫生条件普遍改善。“五小”行业的整治效果得到了卫生部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加大。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市报告传染病比去年同期下降1.56%。开展艾滋病等感染状况基线调查,干预高危人群,实施免费美沙酮维持门诊。以抓好“五率”相关技术指标为工作重点,肺结核病防治网络进一步健全,肺结核新发涂阳病人任务完成数全省第一。大力开展查螺、灭螺工作,制订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实施“蓝天计划免疫”工程,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计免服务。出台《常州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规定》、《常州市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全国第19个爱卫月和全省第11个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全市无偿献血率达100%,成份输血率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武进区横林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实现了我市国家卫生镇零的突破。市区及金坛、溧阳两辖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暗访复审。

(五)卫生监督执法规范有效。扎实开展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全市食堂和县城以上餐饮单位食品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97%,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建立率为100%,基本杜绝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继续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命名食品卫生A级信誉度单位50多个。全市各类学校食堂卫生安全检查覆盖率达100%。较好完成全市性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重大节日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任务。将妇幼卫生监督执法纳入卫生监督综合执法体系,大力开展“两禁止”专项治理工作。行政许可案卷在全市检查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行政服务中心卫生窗口评为“优秀窗口”。组织第二周期医疗 机构诚信评价活动,建立医疗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按照《20__年常州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全年检查医疗机构809家次,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100多份,行政处罚17家。严格执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认真清理整顿违规医疗广告,进一步规范医疗广告审核和。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督查组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六)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医院管理年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健全和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强化高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实施通用名处方,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层层开展护理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着力提高护理人员“三基”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对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历、门诊病历、药品处方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价。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34所一级医院通过规范化检验科合格单位评审。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成三级甲等妇保院。部分局属医院开展电子病历应用试点工作,市直单位均建成独立网站,医保信息系统全面升级。加强医院技防设施建设,建立远程巡检服务中心。急救中心建成“120”急救预先告知系统,实现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医患纠纷沟通中心,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矛盾。举办创建平安医院暨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市综治委在我局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平安医院创建成果,推进平安常州建设。

(七)科教兴医工作成果丰硕。全年科技立项128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项,首次获卫生部重大招标课题1项。获新技术引进奖48项(省厅18项,市级30项),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获奖数在全省各地市位居首位。卫生科研成果连续3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SCI杂志收录论文10余篇,中华医学系列论文达50余篇。人才培养喜结硕果。2名医学专业人才列入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市100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队伍中,卫生局占21名,其中1人进入领军型人才行列,实现了卫生系统在该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上零的突破;8人获市“831工程”培养对象科研项目资助经费。举办国家级、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7项,完成率95%以上;完 成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基地申报和确认;启动应用继续医学教育IC卡管理系统;常州卫校升格为卫生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国家职业教育护理实训中心”。市医学会组织各类专业学术年会、大型学术报告会30场。市医科所新办《卫生领导决策参考》,出具查新报告102篇。国际间卫生科技协作和学术交流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法、德、美、日等多家世界先进的医疗机构建立医学研究中心和合作中心。

(八)中医中药事业传承发扬。经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创建全省首家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开展首批市级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7名学术继承人顺利出师,评选并命名12位首批市级乡镇名中医。确认一批常州地区的孟河医派再传弟子,成功举办“孟河医派名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学习班”。2个专科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专科列入省级中医示范专科建设项目。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组织农村中医人员参加临床进修及专科学历教育。天宁区雕庄和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省“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

(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基建投资总额4.45亿元、建筑面积14. 4万平方米 。金坛市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主体封顶,武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主楼、辅房均已封顶,武进中医医院急诊楼扩建工程开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完成主体框架结顶,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内装饰进入尾声,市二院(阳湖医院)开工建设,市四院(新北医院)奠基,市中医医院门诊病房楼、市第三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基本完成外装饰。

(十)卫生行风建设继续深化。深入开展以践行新时期医德医风规范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医德,弘扬新风,廉洁从业,促进职业道德规范的养成。结合卫生行业特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以“关爱民生,真心惠民”为主题的“满意杯”优质服务竞赛,六大惠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召开卫生系统行风建设理论研讨暨工作推进会,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关于建立健全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工作意见》,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回头看”。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品收入比例、门诊医疗费用增长、住院病人医疗费用增幅等控制指标,推行药品网上采购和集中招标采购,共采购中标药品5.3亿元,让利患者9179万余元;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和“责 任 医师回访制”,加强沟通,接受监督。在全市20__年度“评议机关”中,卫生局的综合满意度比上年增加近十个百分点。

回顾一年来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突出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我们始终把加快卫生基本现代化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既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改善条件;又努力增强综合实力,充实内涵。医疗机构诊疗设备不断更新、就医环境日益改善、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今年卫生资源实行了战略性调整,位于我市南北两翼的两座基本现代化医院相继奠基、开工,必将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结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二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政府主导,优先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中医药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工作,促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与预防之间、中医与西医之间、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协调发展,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级财政补助水平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20元,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均6元和12元标准的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三是始终坚持和谐发展不放松。我们始终坚持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切 实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广泛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各位领导、同志们,去年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市卫生局党委和行政,向各级领导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卫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改革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形势还比较严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医患矛盾还较突出,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必须更加扎实有效;医院管理还有较多的薄弱环节,卫生行业监管有待进一步强化。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二、加压鼓劲,凝心聚力,精心谋划20__年重点工作

20__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市由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进军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并组织试点之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政府责任,努力实现基本医疗卫生覆盖城乡居民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区诊疗水平

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在落实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明确社区卫生机构用房验收、使用、管理的操作程序和具体办法,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用房政策落到实处;明确公共卫生补助经费的筹资标准,加大社区卫生机构建设、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经费投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政策,争取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降低参保人员门诊自付比例;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性质和编制,为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全面开展 全科 医师、社区护士的培训工作,实现培训率100%的目标。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实现城市卫生对口支援社区卫生全覆盖。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为依托,开展计生技术服务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变治疗为主为治疗与预防、保健并重,积极提供从生命孕育、出生成长直至终老的连续性健康服务。60岁以上老年人的建档率达到80%以上,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就诊率达到42%以上。创建一批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北区、钟楼区、戚区积极创建省社区卫生先进区,戚区作为省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认真做好各项试点工作。

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依法严格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项目实行准入管理,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监管评价、专业评价、社区评价和社会监督等评价机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民主监督作用,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要标准,力争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加强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在稳定现有筹资机制及参保比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基金来源渠道和增长机制,科学确定支付形式,努力扩大受益面,提高补偿率。今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135元。各级财政资助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20元,住院补偿率35%以上,基金结余率10%以下。

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结合去年行政区划调整,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投入,加强镇村卫生机构特别是村级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适宜新项目、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提高乡镇卫生院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救治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今年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达到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新标准,新创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100个。

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各级政府维护农民健康的责任,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按人均不低于8元标准筹集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全面加强直接面向农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服务、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等三大类8个项目的公共卫生服务,着力提高农村健康教育覆盖率。改进管理模式,开展督导检查,将服务到位情况和农村居民满意程度作为主要依据,建立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机制,落实扶持政策,保证经费投入,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培训在岗乡村医生、鼓励专业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卫生支农、城乡“手拉手”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年内完成培训乡镇卫生机构管理人员50名,农村 全科 医师400名,社区护士和乡村医生600名。

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提高卫生应急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信息监测、职业病危害监测报告及各项专病报告系统,加强疫情分析和监控,不断提高预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和专家库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提高卫生应急能力。积极做好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及时受理突发事件举报投诉。

做好疾病控制工作。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开展城乡社区、公共场所和农民工集中场所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按照《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守住通江河道,围歼内陆钉螺,综合治理江滩,压缩有螺面积,确保完成各项血防任务。加强结核病防治“五率”相关技术方案的贯彻落实,强化病人发现、报告、登记、治疗、管理等各项措施,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与治愈率。加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肠道门诊的监督指导。认真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落实经费保障,完善管理规范,重视流动人口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儿童计免疫苗接种率达标。

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以“五小行业”长效管理为抓手,将工作重点从证照管理向单位内外环境、卫生设施管理转移,工作范围由城市街道向农村乡镇覆盖,努力形成常州特色。以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为基础,加大对食堂、餐饮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巩固食堂和餐饮单位“四个100%,一个95%”整治成果。以学校食品卫生监管为重点,防止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发生。以“职业危害预评价”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大职业病危害行业的监管力度。以《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组织专项监督活动,严厉打击公立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以及社会医疗机构和 民营医疗机构超范围行医、聘用非卫技人员等违法行为。贯彻落实《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范医疗广告成品审查,加强对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的监管。以即将出台的《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为依据,实施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累积记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的校验工作。

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实施“母子幸福工程”,围绕母子保健相关工作指标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继续推进等级妇幼保健机构创建工作。加强医疗机构产科质量管理,规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有效控制死亡率。加强“一法两规”宣传,坚决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和贯彻实施《常州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规定》、《常州市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为重点,组建市、区两级爱卫义务监督员队伍,对全市的环境卫生、单位和居民区卫生、除害防病及健康教育等进行监督检查。以农村环境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推进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加大农村改厕工作推进力度,全年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6.19万户,使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率达86.7%以上。以“健康常州社区行”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二)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促使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人民群众

1.深化卫生改革,着力创新体制与机制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以明确政府与所属医疗机构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为核心,以确立公立医院的事业法人经营主体地位为关键,积极开展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改革探索,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实行院长负责制,明确院长的责权利,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医疗服务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医疗卫生单位合理设置岗位,建立相应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完善《市直单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公开招录实施办法》,总结经验,规范程序,统一招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完成市直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广泛征求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完善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真正体现岗位的专业水平、工作量、风险和责任。

2.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强化基础制度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依法执业,规范从医。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及时发现、解决医院运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堵塞管理漏洞,夯实管理基础,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用机制管事,使各项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强化培训考核管理。以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为载体,加强对医院服务质量、安全绩效的监督评价,提升医院综合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20__年等级医院评审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其中甲等医院占同级医院的80%以上。组织健康教育、临床用药、心理疏导、急救知识以及医学领域新知识、新进展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强化“三基”理论与实际操作考核,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理论考核合格率达98%以上。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根据患者的需求,加强过程与环节的质量控制,改进和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操作,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强化财经收费管理。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全面实施单病种限价收费管理,主动接受社会和患者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及时处理违规投诉。进一步加强医院经济核算,细化医院预算编制,完善部门预算执行,规范医院内部分配和经济管理工作流程。强化血液和急救管理。全面完成无偿献血任务,实现无偿献血率100%,其中固定无偿献血人数占40%以上。成分输血比例保持在99%以上,确保临床供血及时、安全。提高院前急救体系应急能力和救治水平,进一步完善“120”预先告知系统,有效急救应答率100%。推进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的动态管理,努力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不断扩大专科知名度,提升专科水平。年内力争新创2—3个省级重点专科,市级重点专科保持40个以上,确保省内重点专科排名第四。推进平安医院创建。积极探索医疗责任保险,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并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在全市全面推行医患沟通书面告知。探索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化解医患纠纷。常州一院、武进人民医院作为省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的试点单位,要着重加强重症监护室、急诊室、手术室等重点部位的医疗安全管理。

3.实施“科教兴医”战略,提高医学科研水平

加强科学研究。巩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合作关系,进一步开拓引智发展的思路,在更广的领域内加强国际、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重点科研项目对卫生科技工作的引导作用,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卫生科研能力。年内力争市级以上科研立项30项,科技进步奖15项,医学新技术引进30项,获奖15项。启动卫生青年科技计划项目5—10项,并给予一定的资助和扶持,储备一批后备学科带头人。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卫生人才市场,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增加人才总量的同时,重点引进成熟型学科带头人、海外留学回归人员、技术骨干和紧缺型人才,不断优化卫生人才结构。进一步加强省“333工程”、市“831工程”、“青蓝工程”、“百名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完成情况的督查、评估、考核工作,提升全市卫技人员的学历层次,为我市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完成市医学重点学科周期建设的基础上,确认首批市重点学科,建立重点学科每二年一次的复评机制。启动第二批市重点医学实验室建设,制订医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引导实验室开展高新技术应用和基础研究、卫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使其成为全市卫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平台。

4.坚持中西并重,弘扬传统医学

加强中医内涵建设。以保持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开展中医药特色先进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和省级中医示范专科建设,新建5个市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加 强中 医师承工作。发挥老中医传帮带作用,开展第二批市级老中医(包括孟河名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遴选一批指导老 师和学术继承人。通过“读经典、跟名师、上临床”,组织实施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一批优秀中医临床骨干人才。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积极推广省级30项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确保以县(市、区)为单位的推广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覆盖率达80%,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覆盖率达60%。适宜技术使用率逐步达到60%以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率达80%,村卫生室的医生培训率达60%。建设一批农村中医工作示范乡镇建设试点单位,确定一批农村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成2个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推进基本建设,改善服务环境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卫生“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方便群众就医。金坛市人民医院综合门急诊大楼投入使用。武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竣工交付使用,武进中医医院急诊楼改扩建工程完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移建工程开工建设。钟楼区疾控中心新大楼投入使用。戚区医院新门急诊大楼开工建设。市疾控中心综合大楼、市一院门急诊大楼、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三院门诊病房综合楼竣工交付使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医院)建设项目裙楼主体结束,进入装饰、水电安装阶段;主、辅楼主体框架封顶。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北医院)建设项目一期力争主体结顶。

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牢固树立卫生信息化带动卫生现代化的观念,加大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按照《常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着手建设常州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卫生数据中心以及信息中心机房、数据库、视频会议中心。做好电子病历的选型、试点等工作。在完成1—2家医院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局属医疗机构逐步推广使用。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以市为单位,建设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在城市社区逐步推广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三)加强行风建设,努力塑造廉洁高效卫生行业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