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第1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 奉节 现状 建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对自然和文化资源,有着特别保护责任的旅游发展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其核心是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减轻环境压力。它是一种集观赏、感受、研究、洞悉大自然于一体,又不破坏大自然的旅游形式。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在旅游业中,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到20%―25%,它是世界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尤其对于中国中西部蕴涵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的贫困山区,其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1.奉节生态旅游资源分析

奉节旅游景区幅员面积4099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奉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重庆市最佳景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峡江两岸连峰崤峙,互斗峥嵘,江水汹涌,水势湍急,峡内古栈道、摩岩石刻、夔门古象馆、古炮台、赤甲楼等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更增添了瞿塘峡迷人的魅力。正如郭沫若《过三峡》诗赞夔门曰:“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绝世奇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北靠长江三峡,南与湖南张家界相通,东邻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小寨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漏斗,四面绝壁,直落千丈,宏伟壮观。地缝神奇迷人,是世界上最长的地缝式峡谷。景区还分布着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中科院科学家还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天坑地缝景区已列入国家申报自然遗产保护预选名录。

除此之外,奉节旅游资源还有世界级暗河――龙桥河;有渝东道教名胜――长龙山;有国家AA级景区县城后花园――天鹅湖;有历史文化名镇――竹园镇等风景名胜。三峡大坝建成后,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已出现“高峡平湖”壮丽景观,全县又将增添许多独具魅力的新景点,同时将大大缩短到天坑地缝的里程。

2.奉节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发展现状

三峡移民搬迁、西部大开发给奉节县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1992年,奉节县委、县府为振兴旅游作出了《关于加速奉节县旅游业发展的决定》,1997年县委、县府更加明确地提出“旅游富县”的战略决策,这使奉节县的旅游业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时期。1997年,游客人数达到50万人(含天坑地缝风景区游客人数),国外游客达到47100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730万元,旅游业收入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奉节县城内较好的宾馆、酒店已达22家。2001年游客人数达55万人,比上年增长16.8%,旅游收入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5%。2006年全年累计接待人数达1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8亿元,门票收入20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8.1%、60.6%和25.7%。

2.2 存在问题

2.2.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奉节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及植物植被。游人活动践踏草地和土地,使林下土壤板结,进而影响植物生长。2)惊扰动物的生活和生存。游人的活动使动物不得安宁,干扰了它们的捕食和休憩的生态环境,结果导致种群数量减少。3)受到一定污染。由于游人的增加,景区内的自用车辆和旅游用车越来越多,为满足游客吃住需要的餐馆饭店也逐渐增多,它们向环境中排放废气、废水、垃圾,增加了环境的压力。4)降低了山林的生态效应。不适度的发展旅游和大规模建设等,容易诱发边坡崩塌和水土流失。由于切断了地下水源,影响了水源对山林的涵养功能。5)部分建筑物破坏了自然美。

2.2.2缺乏环保意识,忽视先整体规划后开发原则

从目前来看,奉节生态旅游的规划缺乏系统性的整体构思,项目深度开发不够,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导致目前的粗放型、低水平增长,旅游收入与接待人数的增长不同步。再是综合开发力度不够。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脱钩,没有形成子系统与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目前,游览观光与其他功能设计结合不够紧密,无法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开发格局,造成游人停留时间短,游览方式单一(主要是观光旅游),难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2.3可进入性差

位于我国中西部的奉节,交通不够便捷,民航、铁路、高速公路不能直接到达,奉节地区的“不可进入性”阻挡了国内旅游者的长距离流动。

另外区内交通落后,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看,对旅游景点的覆盖不完备。奉节相当多的景点,可进入性差,景点间跨度大,交通不便。如乘车往白帝城时在渝巴路、奉草路、照镜台等地段,草堂河等长江支流的岸坡一带不断有泥沙滑入江中。当地人讲述,这一带每逢雨季,道路非常泥泞,塞车是常有的事,甚至“泥沙俱下”且每天大量运煤车辆从此经过,安全隐患不言而喻。

2.2.5资金缺乏、观念落后

奉节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奠定了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投资环境差、投资效益低下的现状,从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不足,旅游点的景观建设薄弱,绝大多数处于潜在或半开发状态,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旅游资源。社会公众,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普通公民,受封闭的地理区位观制约,观念比较滞后,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发展生态旅游的意识,对旅游业发展前景认识不够;缺乏市场观念,对外宣传不够,缺乏国际国内竞争力。

2.2.6人才匮乏、管理滞后

旅游人才匮乏,而缺乏管理与经营的人才,缺乏科学知识与技能,真正的生态旅游则难以开展。此外,旅游管理效率低,决策随意化,各自为政。旅游市场混乱,服务质量低劣。

3.奉节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1)确立“保护性开发”的主题

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自然景观、文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大政府投入;另一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要完整体现资源的自然风貌和历史原貌,同时要切实加强保护。开发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筹建旅游设施、筹划旅游线路时,应避免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牢记“保护性开发”的主题,切不可重蹈工业发展、城市发展的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2)科学规划,加强监测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强调规划、建设、管理、监测等多种系统环节。首先,旅游地规模设计应与资源的环境容量相适应。重点旅游项目必须先论证评估,后开发建设,不能超过其生态稳定性的阈限,以保持其有完全的更新能力。其次,把握生态环境承载力。科学分析旅游地的空间容量,限制游人数量。同时,要建立环保奖惩制度,健全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

(3)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在保护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白帝城和天坑地缝为特色的传统观光旅游。要进一步挖掘传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针对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白帝城、长江三峡、天坑地缝等旅游产品的世界知各度,发展森林公园、城郊游、农家乐等休闲度假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节日旅游,利用库区高峡平湖开辟会展旅游,发展水上娱乐旅游项目。

(4)吸引资金、重视人才,进行形象工程建设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资金投入方式和投资机制,建立环境修复资金的补偿机制。

人才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管理者、操作者的态度、能力和方法会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可调集、招聘或培养生物、农、林、渔、牧、环保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再给予旅游业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素质建设和队伍建设。

加快通往部分著名景点的交通设施的改造升级力度,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把发展商业性的旅游业和旅游地生态旅游计划结合起来,帮助旅游地居民认识生态环境的价值,并有意识地组织起来去保护它,从而塑造一个重视旅游业、重视人才、思想解放的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形象。

(5)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加强游客教育

生态旅游是高层次的旅游,要求旅游者有较高的欣赏层次和较强的环境意识。为此,必须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规定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使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文化保护。要贯彻生态意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如餐饮结合本地物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

参考文献:

[1]李庆雷.房干生态旅游区存在问题及对策[J].人文资源网,2008.

第2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腾冲北海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073-03

[作者简介]殷群(1973-),女,云南大理人,大理学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的教学和研究。云南腾冲是中国与缅甸接壤的边陲小城,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东南亚火山带,境内共有68处火山,整个县城处于火山群包围之中。北海湿地是我国首批公布的33个重点湿地保护区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北海湿地主要由北海和青海两个天然湖泊以及周围的山坡、田坝等环境构成,总面积24000多亩,北海面积690多亩,距离腾冲县城有125公里,位于县城西北。北海湿地的地理位置特殊,四面环山,由火山喷发之后熔岩堵塞形成高原堰塞湖泊,大量的火山灰飘落在湖面,一些植物的种子落在上面吸收了养分最终形成了几十厘米甚至两米多厚的草甸。

一、北海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一)景区资源特点

1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腾冲毗邻缅甸,靠近印度,是“南方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古代交流贸易齐聚于此。腾冲居“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是著名的侨乡和历史名都,又被称为“极边第一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较高,这里盛产的翡翠玉石更是闻名于世。

2生物多样性突出。腾冲北海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丽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属高原“漂浮状苔草沼泽湿地”,是中国西南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泊,也是典型的自然高原永久性浅水湖和沼泽之一[1]。腾冲北海湿地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沼泽植被的发育提供了温床,它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地。主要植物有沼泽植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其中重要的国家级保护植物有莼菜、野菱、鹅毛、睡莲等。湿地周边有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如重要的国家级保护树种银杏、云南红豆杉、秃杉、青树、水青树等。目前已经记录的野生动物种类有鸟类水禽62种、鱼类28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21种,其中不乏国家级保护动物。[2]

(二)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腾冲围绕 “洗肺、保湿、静心、养老”四张“名片”,以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健康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打造健康旅游品牌,旅游业快速崛起,知名度不断提高,来腾冲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腾冲县2012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0116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409亿,同比增长139%和299%;2013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51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196亿元,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001万人次。从客源来看,海外旅游市场主要以东南亚、东亚、南亚为主。景区内基本设施齐全,已建立了单线廊道,水上交通工具供应齐全,入口处建立了清洁卫生的公共厕所。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由于资金投入较少,没有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较难满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游客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旅游商品具有地方特色,但种类少,吸引力不强。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如北海湿地的特色斗笠、腾冲饵丝、棕包、香椿等地方旅游商品,但是针对湿地生态文化开发的商品比较少,层次较低,比如景区里的花环、草鞋、烤鱼虾等具有纯手工制作的特点,但缺少艺术审美的工艺美术文化内涵,不便于携带和保存。

二、北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特定的民俗事项产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如何协调好旅游者与当地村民的关系,如何协调好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湿地景区保护的关系,如何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民俗文化自身的张力,推动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

湿地是许多动植物资源生长繁殖的场所,是许多动植物的家园,是重要的食物链,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海湿地近几年来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致使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表现为:一是物种多样性减少。从2002年记录的腾冲北海湿地动植物数据看,全湿地生存的水鸟124种,鱼类432种,两栖类118种,爬行类236种,而目前记录的野生动植物有鸟类水禽62种、鱼类28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21种。[3]食物链遭到破坏,湿地生态系统无法维持平衡导致这些物种在急剧锐减。二是遗传多样性减少。近年来腾冲北海湿地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湿地水质破坏和水源恶化,再也无法捕捞到大量的鱼类,最能证明优质水源的娃娃蛇也消失了。

(二)湿地萎缩,补给水源少且质量差

因腾冲北海湿地距县城只有125公里,处于城市近郊,湿地周边来往的人员比较频繁,加上周边居民无序盲目地垦殖、乱捕乱捉、乱割草排、以草排作舟、乱砍乱伐、大量放牧,致使湿地面积大片缩减及各个湿地相互隔离,草排上的植物严重破坏,导致湿地水位下降,蒸发量加大,水源丧失周边环境恶化。目前北海湿地水质测试PH值为774偏碱性,不仅如此,湿地环境受到污染,北海湿地部分区域的水色呈现黑色,湿地景观在逐渐丧失、湿地生态系统在逐渐衰退。

(三)湿地周边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湿地周边不断兴建起来的农家乐、新城区,由于缺少对生活垃圾、污水的科学处理,使湿地周边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户围湿造田、乱放畜牧、过度砍伐周边森林加剧了土地表面侵蚀,水土流失淤积湖泊,加大了湿地污染。另外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大量挖凿鱼塘,都严重破坏了湿地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当地村民无序参与旅游接待服务

腾冲北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引发了当地村民生活方式的变迁。而腾冲北海湿地主要由当地村民参与为主发展旅游的方式,由于管理缺乏规范化和科学性,导致北海湿地生态的破坏。

腾冲北海湿地的大多数旅游接待服务是由当地居民提供的,缺少旅行社参与环节,当地居民没有导游证,旅游服务缺少规范性。旅游者购买一张40元的门票,再租一双2元的水鞋,便可以进入景区。由于居民对湿地的主动保护意识较差,常常带游客踩踏湿地、割草排泛舟、组织观看独特的捕鱼表演如鱼往锅里跳,采摘湿地里的野莲编花帽等。这些无序参与湿地景区旅游经营的行为,是对当地文化风俗的破坏,既破坏了景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加大了管理难度,也使湿地管理失序和失控。湿地的生态文化变迁与北海当地的文化风俗、北海村民的生活方式变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制约了北海湿地生态文化景观的发展。

(五)游客自觉保护湿地环境的意识淡薄

整体来看,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素质不高,大多数旅游者缺少对自然景观的关照,即使沿途制作摆放了大量的提示语、警示牌,基于 “穷家富路”的传统消费观念、享乐为主导的休闲放松方式,在北海湿地旅游中游客对湿地草排任意踩踏、随手采摘野花草、乘坐草筏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对北海湿地景区的养护和治理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加上湿地景区经营管理不规范,对旅游者进入景区的人数没有容量控制,对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对违法违规行为没有惩罚措施,导致游客生态旅游意识缺失,严重破坏了北海湿地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腾冲北海湿地生态旅游深度开发对策

(一)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

2000年11月正式颁布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指出,湿地的保护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自然区建设保护、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湿地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等方面,且湿地资源的恢复主要强调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生态,尊重湿地资源的原有面貌。[4]就北海湿地的现状,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应进一步加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首先,加快湿地保护的法制化进程。虽然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已经引入“湿地”概念,但对湿地的法律调整对象、范围不明确,因此应加快明确调整范围和边界,从而加强法律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其次,建立北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站,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提高周边植被覆盖度,加强植树造林工作,禁止乱砍乱伐。草排是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基地,应禁止踩踏割草排,及时取消割草排捕鱼的表演和草排乘舟等参与性体验旅游项目。第三,目前北海虽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但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应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和展览设施,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接待组织,完善景区公共厕所和娱乐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和设计科学的环型廊道路线。

(二)正确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服务

社区参与是北海湿地景区低碳开发的有利因素,应积极制定利民惠民政策,广泛听取湿地居民的建议,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正确引导居民从事旅游接待服务,鼓励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与北海湿地景区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关系密切,他们的参与对湿地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非常重要。当地旅游开发商应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北海湿地的决策、管理和利益分配体系中,政府、居民、开发商之间应进一步理顺关系,共同服务于北海湿地旅游的保护和发展,合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三)加强环保普及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出行

针对北海湿地游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以及湿地丰富的动植物群落和珍贵的濒危物种等资源,可以在北海湿地建立湿地物种展览馆,拍摄北海湿地题材的微电影和微视频,普及生态旅游知识。通过媒体对生态旅游进行广泛宣传,建设物种标识牌,播放生态旅游纪录片,引导游客文明出行。加大政府和旅游开发商的管理和监测力度,倡导文明出行,对一些不文明现象坚决给予制止和处罚。

(四)科学设计北海湿地生态旅游线路

在线路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北海与周边旅游景区相结合,如以北海湿地为中心,将周边樱花谷、黑鱼河等景点整合到旅游线路设计中,实现不同区域、不同景点的互补。

一日游线路:北海湿地水上环形泛舟(北海湿地野生动植物、周边社区居民建筑、北海农家乐特色菜系、腾冲新城建设区景象)―青海。两日游线路:主要有两条旅游线路:樱花谷―北海湿地―青海;北海湿地―青海―黑鱼河。三至四日游线路:樱花谷―北海湿地―青海―黑鱼河,入住北海周边农家乐、腾冲城内客栈、宾馆,品尝北海农家乐、腾冲特色小吃。

(五)多元化开发北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

1特色旅游产品。北海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极富特色。北海湿地鱼虾较多,可以制作一些风干“北海虾鱼”、“风干香椿”作为土特产品;利用北海丰富多样的花草、植物制作成标本、明信片,作为湿地文化旅游产品销售;设计各式各样的草鞋、草帽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和审美需求。北海湿地里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莼菜,二级保护植物野菱、鹅毛金凤花、绶草、睡莲,一级保护动物黑鹤、秃鹰以及二级保护动物15种,可以针对这些生态资源,在北海湿地里定期举行科普教育活动,宣传和推广湿地生态文化。

2观光旅游产品。北海湿地生态系统完善、生物多样性丰富,每个季节都有鲜花盛开,尤其是四月中旬草排上盛开的鸢尾花,形成北海湿地靓丽的风景线。秋冬时节,水稻黄金铺地,落叶纷飞,构成北海高品质的湿地稻作生态文化观光体验旅游项目,景观坐较高。夏季,水位上升,这个时候北海的水变得清澈透明,蓝天、白云、碧水、飞鸟、游鱼、老牛,是北海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外的生态旅游观光最佳时节。

3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腾冲北海湿地环境清新幽静、碧天湖色、绿水蓝天、景色怡人,为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可结合周边农家乐、娱乐场所,湖里泛舟,小憩品尝腾冲特有的高黎贡山云雾茶;开展湖边垂钓、摄影大赛、品尝山珍野菜、赏花观花活动、观鸟活动、水上赛船等休闲度假项目。

综上,腾冲北海湿地生态旅游的深度开发是基于对北海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态系统保护基础上的景观价值利用。发展旅游是北海湿地景区保护和发展的动力所在。景区深度开发应在充分尊重北海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和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采取根本性措施,促使湿地生态景观具有发展创新的良好生态文化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沈立新,梁洛辉腾冲北海湿地动植物资源及其环境状况评价[J]自然科学,2005(4):2

[2]刘韫腾冲北海湿地旅游开发的乱象及思考[J]生态经济,2013(1):262

第3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旅游 旅游业 发展前景 发展趋势

引言

我国风景如画来,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十分适合发展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对旅游业的建设,各大文化景区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短短几年内旅游业便迅速成为了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国家。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促进的地方建设。积极完善旅游业相关制度,保障旅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假期出去旅游,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加强旅游业经济性,我国于一九八五年进行了旅游体制改革,使旅游业转变成了经济产业,旅游业开始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产业。并且随着我国与国际的交流日益密切,大量外国游客涌入中国旅游市场,更进一步刺激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相关数据显示,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初期,外国来华旅游客人数已超过一千三百万以上,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这足以证明我国旅游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一九九年后我国旅游业达到了第一次发展高峰,短短几年我国便迅速成为了世界旅游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二零零二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国家,居亚洲首位,旅游业年均创收五千五百六十六亿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点四。在旅游业空前发展的同时,更有效带动了其相关联跗属产业的发展,使得住宿、食品、交通、文娱等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发展。从旅游业发展历史来看不难看出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只有在经济达到一定程度旅游业才能持续发展,才会有稳定客源,旅游业的发达代表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代表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这说明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健的发展状态。但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监管机制和组织机构却发展十分缓慢,因此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和宏观调控,导致我国旅游市场中存在着一些黑旅行社,这十分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竞争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人希望通过旅游来缓解压力,使身心得到休息。现代旅游中游客享受的是心情的放松、美食、特产、文化元素等内容。旅游业的快速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从旅游业发展趋势来看,不久的将来旅游业必然成为第三产业支柱产业。随着游客对旅游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更使得我国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特色化发展趋势,城市游、乡村游、风景游、景观旅等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旅游资源的丰富满足了不同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游客便可根据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旅游资源。有学者预测二零二零年旅游产业总值将占我国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以上。由此可见,旅游业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因此,我国应加强旅游业建设。想要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吸引更多游客,我国必须加强对旅游业的整顿,规范旅游市场,优化我国旅游业环境,保障旅游业规范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游客,保护游客利益。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旅游业管理制度,对旅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依法取缔非法或没达到标准的黑旅行社,避免游客受到这些黑旅行社的侵害。这些黑旅行社不仅污染了旅游市场环境,更阻碍了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加强旅游市场整顿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方向。近些年随着我国旅游业规模的扩张,旅游资源开发已经过度,并且开发中又加之缺乏生态保护意识,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并且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旅游活动范围和程度,已远远超出自然生态承载能力。想要将旅游业持续发展下去,我国应该积极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生态旅游既创造了经济利润,又兼顾了生态和社会利益,是旅游业发展的最佳形态。所以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加强生态环保意识避免对生态造成破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减少对景区生态的污染。未来我国旅游业将向着生态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第4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觉得可以把这句话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五个要求”。

“一个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是人与社会的存在基础;社会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组织方式,而人在其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由人在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以人为本,一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三是要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四是要把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三个基本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到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空间结构上的协调性和时间进程上的可持续性。

“五个具体要求”,也就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简单地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让大家都发展,让大家都和谐发展,让大家都能持续发展下去”。

二、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山镇设立于1992年,因××山旅游业的发展而建镇,也因旅游业的兴盛而兴盛。1999年被列为××省中心建制镇。全镇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6个村,山场占全镇总面积的87.19%,耕地面积4817亩,人均仅0.36亩,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山区乡镇。近几年,在××山大旅游的牵动辐射下,加上招商引资的推动,镇内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的开发、农家乐的发展、农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高涨,旅游业成为我镇兴镇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70万元,人均gdp12256元,其中旅游业收入10963万元,占gdp的67.8%,三项产业比例为2:1:7。

三、因地制宜,贯彻科学发展观

结合我们××山镇经济发展现状,我觉得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好处理“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先发展和后发展的关系,实现有序发展。正确定位发展,我们是山区旅游乡镇,不能一提加快发展,就舍本取末,盲目在风景区搞工业,梦想着使农民就地向二产转移,而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区位、生态优势,抓好旅游经济的发展,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家乐,开发生态旅游。编制镇域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先富民后富镇。

(二)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有度发展。要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做到“二克服”、“二不吃”,一是克服功利主义、不吃“子孙饭”。当干部要有政绩,但这政绩决不是不计后果的政绩,决不是对资源“掠夺性”消耗的政绩;不能急功近利。如旅游资源的开发,砂石的开采,土地资源的开发,都有一个度的问题,都有一个合理利用的问题。如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现在没有势力实现最佳开发方案,那就先预留,等条件成熟再来开发。对于砂石的开采,既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又不能仅靠山吃山,而是既要向山索取,又要对山给予,使子孙后代也能有“山”可靠。另外,我们镇山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一定要用得科学合理,不能贪一时蝇头小利,而不能使土地发挥极大效益。二是克服“本土主义”,不吃“公家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景区,我们坚决拒绝办有污染的企业,真正体现科学发展。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平衡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我们所要追求的发展绝不能是片面的发展,绝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重视社会建设,切实关注民生。一是要重视人口的有计划发展,抓好计生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是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农村医保、社保、养老保险使农民逐步能享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保障待遇。三要重视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低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做到日益完善。四是重视社会公开。要通过、法律、舆论等多种渠道的监督,尽量保证社会公正,最大限度地预防群众对社会有仇视心理,维护社会稳定。

四、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打造旅游经济强镇

(一)着力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指导科学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镇党委、政府年初提出的“以旅游服务业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谐社会建设为主抓手,突出旅游经济、城镇建设、改善民生三大着力点,把××山镇建设成一个服务于群众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旅游的县城西部经济聚集中心,潜山县最具生态景观优势、最具人文气息优势的居住中心、××山旅游服务中心和休闲度假基地”的工作思路,紧扣“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目标,加快茶庄和野寨两个集镇区的建设。

第5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精心打造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区等多种形式,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建于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业、农业、环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头,被称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都江堰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内两大植物区系交汇,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极高价值。拥有2处世界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911.5公顷,其中,龙池原始森林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重要景观33处,有国宝大熊猫和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3012种,1994年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都江堰市成为成都平原一方绿色宝地,而且“生态牌”已成为市域可供长期利用十分可观的无形资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魅力。

(二)良好的发展基础,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增长的巨大空间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防治结合,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环境方针和“建立绿色政府、经营绿色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生活、倡导绿色文明”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全市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全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体系,认真实行综合决策、统一监督与齐抓共管、环境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投入、宣传、科技四个关键环节,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优化。近年来,全市大兴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1.11万亩。在城市绿化方面,采用“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建成了“一个绿色心脏、五条绿色彩带、六条绿色长廊、十八颗绿色宝石”为支撑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以“大环境为依托、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全市绿化覆盖率达54.02%,森林覆盖率达53.86%,总绿化率为94.73%。2000年,都江堰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人间天堂都江堰”的美誉。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统及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通往国际社会的“绿色名信片”,在全国县级政府系统首开先河。2003年,成功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着力培育旅游精品。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核心的都江堰景区;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静、山花幽香、鸟鸣幽趣、亭阁幽雅、溪流幽清为特征的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景区;以自然环境独特,山峦重叠,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于一身,融奇、险、幽、雄为一体,春看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赏冰雪的龙池景区。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内陆山水田园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川西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城、两河、玉堂、向峨、龙池、虹口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都江堰市背靠千里岷山,前拥万顷平畴,既有河渠纵横的“水城神韵”,又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风彩”,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龙池滑雪、青城高尔夫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生态保护区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区,培育了以千年古堰无坝生态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为代表的世界级旅游精品,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旅游与生态、人文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市域经济发展模式。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扩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近年来,都江堰市投入巨资,先后实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工程,S106线旅游路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混凝土路面高等级旅游公路68.3公里,沥青路面84.9公里,游山道125公里,日供水能力达万吨的旅游区自来水厂4座,变电所3座,高低压配电线路134公里,邮电所3个,开通国际国内直拔程控电话1800多门,移动电话基站3处,景区大型停车场9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从1999年起,都江堰市开展了申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工作,对都江堰、青城山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大、效果最好的环境整治,共投入2.06亿元,搬迁民宅1097户,拆迁和关闭景区内企业、矿山61家,搬迁学校1所,拆迁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经过整治,还遗产地以自然、历史的本来面目,景区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2003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投入5000多万元,在城区景区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依法关停了市域内所有不法排污企业和最后7家小煤窑。2003年非典防控期间,我们抓住游客稀少的时机,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拆除了青城后山又一村上千平方米的乱修乱建房屋,并按城市总体风貌和山乡民居特色要求进行了全面改造。

——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成立了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三权分离思路,于2003年成功对青城外山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市域内各涉旅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都江堰-青城山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规范了临近旅游景区三个乡镇初具规模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重点发展了以川芎为主的中药材、以红阳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苦丁茶和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今年4月,青城镇成功通过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关停的“五小”企业投资生态旅游业,使一批过去经营小煤窑、小矿山、小石灰窑等业主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生力军。

(三)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促进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通讯、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加快各产业间的联动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宾馆、饭店、度假山庄等200多家(其中,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6家),总床位达2万多张;“农家乐”约125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近1.5万人;旅行社6家,旅行社门市部9家,导游56人,景区讲解员200多人;旅游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28家,车辆830余辆;景区旅游观光索道4条;星级餐馆1家;旅游商品加工贸易区1个,“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正逐步壮大。2003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已由2001年的15.8:38.6:45.6调整为2003年的12.5:44.7:43.4。今年以来,我市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3月,接待游客58.67万人次,同比增长23.5%,实现门票收入1495万元 ,同比增长67.8%,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60.3%。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旅游是一项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对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性认识。“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二是缺乏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构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三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

四是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如都江堰、青城山、龙池、虹口等生态度假精品旅游区建设及旅游绿色快速通道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五是缺乏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经验不足,外语导游缺口较大,整个旅游服务体系还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如龙池景区内部分导游没有经过专业知识不熟悉,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三、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突出主题,科学的确定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

基本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提出的打造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品牌的定位和要求,充分发挥都江堰作为成都口岸旅游区和处于九环线、西环线必经之地的优势,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塑造都江堰旅游主体形象为主线,按照“整合 ‘三大片’、打好‘特色牌’”的总体要求,以都江堰景区为核心,整合城区旅游资源,建设以水文化为主的城区景区一体化旅游片区;以青城山为中心,整合青城前山、后山、外山等处旅游资源,建设以文化旅游一体化旅游片区;以紫坪铺开发为契机,整合龙池、虹口等处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一体化片区;以农业观光、农家休闲旅游为载体,整合城乡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度假旅游,实现城市旅游、景区旅游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提高旅游资源经营水平,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长。

发展定位:整合自然与文化资源,把都江堰打造成为成都“休闲之都”的核心度假区,建成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度假第一城。

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整合、配置“名堰、名山、名城”等资源,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依靠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全市旅游经济由“门票经济”为主向“产业经济”为主转变。经过四年努力,努力把我市建成旅游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完备,管理服务规范,秩序安全优良,环境整洁舒适,经济效益显著的旅游经济强市。到2007年,实现全市接待游客520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20亿元,占全市GDP20%以上,其中境外游客20万人次,外汇收入1000万美元。

(二)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市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都江堰市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提升三大生态旅游精品区建设水平。

(三)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青城山、龙池等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政企分开,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两河、向峨、中兴、玉堂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一个中心(保护旅游资源)和两个基本点(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予以有效的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培育品牌,加快三大精品生态旅游区建设

一是建设都江堰水文化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世界水利文明的体验之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川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我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灵岩山,展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内容。实施复兴街文化旅游街区和外江休闲娱乐广场建设,加快外城桥上段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城市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同时,加强内江河道环境建设,改造沿河夜啤酒长廊,形成集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特色水城精品旅游带。

二是建设青城山道教文化和生态度假精品旅游区。整合青城山片区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中国道教文化名镇。建设道教博物馆建设,挖掘、展示道教养生、健身、长生及音乐、武术等道教文化精髓。加快青城前山观光休闲集镇建设、青城后山旅游景点综合改造和泰安古镇改造、青城外山文化观光度假区综合开发、两河漂流开发、赵公山—天国山旅游综合开发、青城镇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青城山游人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道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房产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

三是建设龙池—虹口生态运动休闲度假精品旅游区。以旅游度假集镇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运动、登山、探险、滑雪、滑草、溜索等项目开发为主,建设龙池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森林夜景工程、景区植被调整、漂流开发、深溪沟旅游项目建设等为主,建设虹口生态度假旅游示范区;做好紫坪铺环湖旅游和水上旅游综合开发,打造紫坪铺水上娱乐休闲度假区。

(五)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重点打通三大走廊,着力构建交通大网络。实施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加快天府大道建设和成灌公路整治,建设成灌公路快速交通走廊;尽快建设沿江跨江大桥贯通新光华大道,加强与周边区(市)县的协作,缩短成都到世界遗产地青城山的空间距离;加强与郫县的协作,实施沙西线延伸段(唐昌—天马)道路建设,构建成都到世界遗产地都江堰之间的又一条快速通道。进一步改善市中心区交通状况,增开本市至双流国际机场、成都火车站等的旅游专线,增强国际国内游客可进入性。

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市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

三是进一步优化城乡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城市建筑特色。实施城市污水管道改造、城市四河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街巷综合改造,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市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山上游、山下住,景内游、景外住,沟内游、沟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我市生态环境优势和青城镇五里村“长寿之乡”和虹口、两河探险漂流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六)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保护野生动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或道德规范。

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我市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我市旅游生态环境。

三是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人才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要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在管理人员的培训上,采取“借用外脑”的形式,邀请生态学专家、旅游专家等举办定期讲座、培训班等。在一般工作人员培训上,坚持就地转化的原则,按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和生态旅游企业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同时,通过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回馈机制,建立以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科学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在对社区普通群众的培训上,主要运用宣传教育栏、广播、电视等形式,把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当地文化、风俗等结合进行宣传,便于当地居民接受,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良好运作机制。

 

附件一

度假胜地——蓬勃发展的虹口乡生态旅游业

 

虹口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是目前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虹口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又有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具有数量大、组合优、类型多、品位高的特点,是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最理想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虹口紧靠特大城市成都市,距成都市路程仅70公里,车程不到一小时,是国内距大中城市最近,外部条件最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到虹口生态旅游的客人大都来自成渝两地及其他周边市县。

近年来,虹口乡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度假项目,先后开发了虹口漂流、虹口速滑、虹口登山、野花谷观光、猕猴桃观光、三纹鱼观光等生态旅游项目,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授予虹口漂流“西部第一漂”称号,全乡生态旅游接待户100余家,住宿接待能力4700个床位,餐饮接待能力约10000人/天。自1999年以来,到虹口旅游的客人迅猛增加。1999年6万人次,2000年10万人次,2001年27万人次,2002年达40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在8000人次;2003年在受到非典冲击和气候的不利因素影响下,仍接待了26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达1.2万人次。按照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虹口生态旅游所作的专项规划,到2005年,虹口的年游人规模为42万人次。生态旅游业的兴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全乡种植业和养殖业快速发展,全乡已转移农村劳动力900余人,农民人均收入从1998年的2710元提高到2003年的3503元,增加793元,不仅广大农民得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实惠,而且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下一步,虹口乡将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契机,抓好以虹口村瓦子坪为中心的旅游基地区,以深溪沟、关凤沟、贾家沟和磨子沟等为中心的生态体验及自然观光活动区,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中心的空中游览区等三大重点生态旅游片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由“点”式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

 

 

 

 

 

 

 

 

 

 

 

 

附件二

长寿之乡——青城镇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青城镇地处著名的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麓,是浅山地区和平原的衔接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自然植被良好,水质优良,森林绿化覆盖率达7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91%,是著名的“长寿之乡”,主要以农业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已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先后有数十家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了青城镇的生态旅游和长寿现象,国内生命科学专家曾专程到青城镇探索长寿之谜。

第6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产业;现状;建议;宁夏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235-02

1宁夏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黄河中上游地区,区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风沙灾害多发,植被稀疏,森林资源匮乏。全区按地貌特征和自然条件大体可分为山、沙、川3种类型区。其中,南部为六盘山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50%;中部为严重风沙危害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和腾格里沙漠边缘,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20%;北部为引黄灌区,是宁夏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区,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30%。宁夏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平均年降水量仅为292 mm,中部干旱带和黄河平原降雨量仅为180 mm左右,年均降水量、水资源量和耕地平均水量均居全国末位。宁夏也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是风沙通过宁夏全境进入祖国腹地和京津唐的主要通道和前沿地带,也是新沙源产生的主要地区。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97.4万hm2,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57.2%,其中沙化土地118.3万hm2,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22.8%。

宁夏现有林地面积196.67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85%,其中森林面积55.51万hm2(含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39.98万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8.07万hm2,宜林地面积83.73万hm2。全区林木覆盖率为9.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全区林业系统共建立自然保护区6处,总面积49.03万hm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区湿地面积25.60万hm2,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5%。

近年来,宁夏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平原绿化、黄河防护林、绿色通道等重点林业工程,全面实行封山禁牧,加强林木资源管理,全区生态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城市林业得到加强,荒漠化程度明显减轻,生态状况初步改善,全区生态建设进入“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新阶段,呈现出“质量与效益同步,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新特点。南部山区累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500 km2,控制水土流失面积50.908万hm2。中部沙区累积治理沙漠化土地逾33.33万hm2,初步遏制沙进人退的局面。北部引黄灌区累积造林7.60万hm2,栽植林网树木2亿株,取得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2宁夏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宁夏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相对落后,林业产业基础薄弱。宁夏林业发展紧紧围绕川区奔小康、山区脱贫致富的大局,按山、川、沙分类指导的总体框架,从林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在抓好资源培育,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现有资源为依托,把培植林业主导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有重点、有步骤地启动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的效果。

宁夏一直重视林业产业的培育,以特色经济林、种苗花卉、林纸一体化、森林旅游为主导的林业特色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区枸杞、葡萄、红枣、苹果等优势特色经济林基地面积达到16.47万hm2,形成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枸杞产业带、葡萄产业带;中部干旱风沙区的红枣产业带;银川、吴忠、中卫等城郊的设施果品、花卉及特色果品产业带;宁南山区黄土丘陵区的杏产业带。区域种苗花卉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区林木种苗总面积达到1.01万hm2,年产苗木逾3亿株,种子400 t,总产值逾3亿元。全区花卉产业经营企业达280家,销售额达1 100万元。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和设施园艺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成为节假日休闲的新活动,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基地面积已超过1.33万hm2。

3宁夏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林业生态产业是与林业生态建设密切相关的林业产业[1]。宁夏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干旱风沙区和南部的黄土丘陵区。在干旱风沙区开展以沙漠化治理与沙产业综合开发为主的“毛乌素沙地百万亩整治与沙产业开发建设项目”,在南部黄土丘陵区,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项目。为了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增加农民收入,林业生态建设必须和林业生态产业开发相结合。

目前,在宁夏林业生态产业开发领域,初具产业化规模的有柠条饲料加工、饲草加工、中草药种植、鲜食杏及果核销售、果脯加工、生态旅游几个方面。在林业生态产业方面取得初步发展,但是其产业化程度低,真正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对比宁夏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目前宁夏林业生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林业生态产业规模小,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宁夏林业生态产业是伴随宁夏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起来的,起步较晚,规模性和经济效益较低。如南部山区的杏产业,虽然退耕还林栽植大面积的山杏,但是由于山杏品质较差,鲜果和杏核产量低,相关的产业仅局限于采摘出售鲜果、杏核、晾晒果脯几个方面。没有大型的企业参与其中,所有相关采摘、加工、营销工作限于农民和个体经营者。产业化程度很低,市场份额低,经济效益低下,没有转化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再如与之相关的苜蓿和柠条,是优良的饲料加工原料,在宁夏生态林业建设中,有大面积种植,但是苜蓿的利用仅限于饲养家畜,饲用柠条加工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其加工利用程度普遍不高。全区的苜蓿和柠条饲料加工企业屈指可数,其资源优势没有显示出来。

3.2科技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

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与科技含量密切相关,全区林业生态建设所创造的大量资源植物的利用主要依赖于科技转化。纵观全区林业生态相关产业的发展,科技没有起到引领作用,科技支撑能力十分有限。在南部山区,山杏、山桃、苜蓿、柠条、沙棘等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都局限于种子、药用、饲养家畜等初级利用阶段,其科技含量普遍很低。以山杏为例,山区气候条件适合于山杏生长,但其品质较差,产量低,山杏可以通过高接换头技术进行改良,把品质较低的山杏改良为优良的食用杏,其产量也可大幅提升。同时,如果采用深加工技术把山杏鲜果加工为优质果脯,把杏核加工为杏仁露饮料,其经济价值可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目前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在整个种植、管理、采收、深加工领域没有全面的科技投入,其经济效益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3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在宁夏林业生态产业领域,从业人员以农民为主,而且大多数都是年龄偏大、知识水平低的留守人员。在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中,造林、抚育管理,到采收、市场营销整个过程,都是采用粗放式的经营和管理,没有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导致林业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低下、技术含量不高,林业生态产业无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

3.4缺乏龙头企业,市场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链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宁夏在林业产业市场化运作方面明显经验不足,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没有形成品牌效应[3]。林产品仅限于上游的粗加工阶段,产业链尚未形成。这就导致宁夏林业生态产业无法真正的形成消费市场,营销局面滞后。如杏仁露在国内市场知名,但是宁夏没有一家从事杏仁露加工的企业,与之相关的仅限于出售原料――杏仁。

4宁夏林业产业发展建议

宁夏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很快,但是林业生态产业发展滞后,造成大量资源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局面。从宁夏林业生态建设来看,多年来的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等工程的实施产生大量的可利用资源植物,这些包括南部山区的山桃、山杏果品,可做饮料的沙棘浆果,可作为优质饲料原料的苜蓿和柠条,可用于编织的杞柳,可食用的黄花菜等;在风沙区有可用于加工饲料的柠条和苜蓿,药用植物甘草,可作为药用植物肉苁蓉和锁阳寄主的柽柳等。从南部到北部,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深入,培育大量可利用植物资源,但是这些植物资源的利用仅限于原材料出售和少量的初加工。林业生态产业尚未规模化、市场化,其效益很低。因此,在宁夏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中,一方面,应积极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利用更多的宜林荒地,开展相关林业生态技术研究;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扶持植物资源开发和研发力度,进行农民技术培训,加强资源产出;加大投资力度,发展市场和龙头企业,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4]。

5参考文献

[1] 陈建领.坚持生态产业并举加快现代林业建设[J].中国林业,2010(1):18-19.

[2] 李振华.发展林菌循环经济生态产业互补双赢[J].浙江林业,2011(5):30-31.

第7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婚庆旅游;市场细分化;营销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97-03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旅游活动当中。因此婚庆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一般人认为婚庆旅游的需求市场比较单一,只包括新婚需求市场。其实不然,自《金婚》、《金婚・风雨情》、《父母爱情》等一系列电视剧在全国范围内热播后,金婚、银婚等婚龄纪念也成为婚庆旅游的需求市场。婚庆旅游正成为可以和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等一些特色旅游项目相媲美的“时尚蛋糕”。

一、我国婚庆旅游发展现状

婚庆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以结婚旅游为主的旅游。它是区别于一般观光度假旅游,以婚庆为目的,把婚礼策划、服务、婚龄纪念和旅游服务结合到一起的一项复合型旅游产品。婚礼设计、执行,接待来宾、度假等婚庆活动都包括在婚庆旅游范围内。

根据我国婚姻产业报告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有1327.4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因婚姻产生的消费总额高达1.3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4%左右。新人结婚时,大概31%的个人存款用于婚庆消费。婚庆消费拉动了珠宝首饰、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宴和婚庆旅游等将近43个关联行业的发展。其中,67.66%的新人安排蜜月旅游。而在美国、欧洲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有90%左右的新婚夫妇选择蜜月旅游,选择出国度蜜月的比率分别是68%、85%、88%。我国的蜜月旅游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可开发空间。蜜月旅游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市场需求量很大,市场前景也十分可观。2006年,电视剧《金婚》的热播,使全国熟知了婚龄的说法,从而也掀起了人们对婚龄纪念旅游活动的热潮。越来越多的旅游机构开始把旅游产品和婚庆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开发。由于婚庆旅游产品比其他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强,旅游机构在婚庆旅游活动开发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旅游机构对婚庆旅游产品的开发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婚庆旅游产品特色性不强,没有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

二、婚庆旅游产品分类及特点

婚庆旅游产品主要指依托新婚蜜月游和婚龄纪念游开展的婚典仪式、婚庆纪念、婚庆节事以及观光度假等旅游产品。婚典仪式包括,集体婚礼、民族婚礼、草坪婚礼、水上婚礼、风景名胜区婚礼等,如湖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谢娜和著名歌手张杰的婚礼,2011年9月他们在云南香格里拉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婚庆纪念游指已婚夫妇结婚周年纪念游,包括纪念晚宴、纪念活动。婚庆节事指以婚庆旅游为主题而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如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万达百货珠宝婚庆节。观光度假由指针对新婚夫妇、婚龄纪念夫妇开发的蜜月游、金婚游、夕阳游。

婚庆旅游产品拥有普通旅游产品的所有特征,但与普通旅游产品不同的是婚庆旅游产品对参与婚庆旅游的游客而言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使婚庆旅游游客对婚庆旅游产品的要求极高,使婚庆旅游具有消费水平高、对旅游目的地资源要求高、对相关服务部门服务要求高、季节性强等特点。

1.婚庆旅游消费水平高。结婚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大事,为了在新婚蜜月期间享受二人世界的幸福和快乐,也为了在彼此心里留下永久而美好的回忆,大部分人新人将31%的积蓄用在了婚庆上。因此对于不惜重金操办婚礼的婚庆旅游者来说,他们对婚庆旅游的价格不是十分敏感。当前旅游机构推出的婚庆旅游产品大部分是豪华团、高档路线。在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没有变化的前提下,旅游机构对婚庆旅游进行了文化提升和创意包装,从而使婚庆旅游产品的价格空间逐渐被放大。如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平时5天4夜的千元地接旅游产品,经过旅游机构的创意包装成为每对报价8000元的集体婚礼旅游产品。虽然婚庆旅游价格不菲,但仍然吸引着很多婚庆旅游者。

2.婚庆旅游对旅游目的地资源要求高。婚庆旅游者通常要求选择浪漫色彩浓、基础设施良好的旅游目的地。为了满足婚庆旅游者的要求,旅游机构一般都向婚庆旅游者推荐国内外浪漫氛围较好,旅游交通便捷,住宿设施、餐饮、通信设施较好,旅游救援服务体系较完善的景区。在国内有举办“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的浪漫之都三亚,有“亚洲婚庆旅游文化基地”之称的四川成都。在国外有“情侣蜜月天堂”之称的美国夏威夷,有“百塔之城”爱情古城捷克布拉格,有承载神仙神话故事的韩国济州岛,有浪漫之都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等。

第8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企业化经营;大圩镇

本文通过对大圩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分析,旨在探讨出明确的、可行性强的、适合大圩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引导大圩镇乡村旅游业朝着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研究乡村旅游企业化经营及发展策略,有助于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得出真正适合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创新乡村旅游业发展思路,丰富有关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使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进而促使桂林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改革获得成功。

一、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对大圩镇乡村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收集到了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丰富数据,并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 开发条件等有了深刻了解。

(一)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概况

大圩镇乡村旅游业是在2000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每年前往大圩镇旅游人数约有200万人,而这200万人中每人在大圩镇旅游消费约为80元,如此,大圩镇全年旅游收入约为16000万元,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1.9%。由此可看出,乡村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大圩镇的支柱产业。大圩镇政府近年来不断招商引资,在古镇保护开发建设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分别招标1000万元和210万元,改善了景点质量和基础设施状况。目前,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有:大圩古镇景观、大圩古东瀑布景区、毛洲岛生态园、大圩草莓农庄、大圩瑞金鸵鸟生态园、大圩提子生态园、天目湖景区、桂林东部凤凰城等等。

(二)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优势

在深入了解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总结出发展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区位优势:

1.经验优势

由于大圩地处旅游产业发达的桂林市近郊,知识溢出效应明显。大圩镇内即有大量曾经在桂林市工作的熟练旅游从业者,这些从业者拥有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大量经验。另外,大圩镇从2000年即已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经营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经营理念和独特的运营经验。

巧借旅游"黄金道"-漓江,巧做假日经济。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不断用漓江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做起了文章。他们以漓江为由,借游览漓江为名来招揽游客,这使许多游客都参与到"游漓江,摘草莓"、"畅游毛洲岛"等活动行列中来,增加了大圩镇旅游景点的经营效益。此外,大圩镇有些乡村旅游景点还利用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机会,向高校的师生们进行宣传、优惠等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游客的青睐和好评。

巧打季节牌、巧托桂林名城。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在不同季节对景点的服务实行不同价格优惠,以此吸引新老顾客光顾。比如,在草莓新上市时,农民们抓住消费者追求新鲜、新奇的消费心理,对草莓实行价高价格,而在草莓接近尾期的时候,对草莓实行较低价格,对多次购买的顾客实行7-8折的优惠。同时,借桂林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行宣传,把大圩草莓宣传为"桂林土特产",营造"来桂林旅游,摘草莓、吃草莓是必须的!"效应,直接把大圩镇特色农产品与桂林挂钩,从而增加前往大圩旅游的游客量。

2.资源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圩镇有其独特资源优势。首先,大圩镇是历史文化古镇,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大圩古镇上的万寿桥、寺庙、古村落景观等都极具人文观赏价值。其次,大圩镇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大圩镇境内山林密集,奇峰异石耸立,桂林漓江流经此地,河水清澈见底,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受人为破坏和工业污染少,适宜居住和旅游。大圩古东瀑布景观就是大圩镇独特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第三,大圩镇农业资源较为集中,乡村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大圩镇境内农业资源分布比较合理,比如在大圩镇生产街和毛洲岛农民主要种植草莓,秦岸、大埠等村委主要以种植提子和葡萄,这样既形成产业特色,又方便游客旅游观光。第四,大圩镇交通较方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圩镇距离桂林市区约有19公里,路程较短,符合现代城市居民自驾车游旅游消费方式,且近年来,大圩政府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修了大圩镇境内的乡镇公路,规范了乡村旅游业经营环境。

(三)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桂林市大圩镇乡村旅游业虽然有了迅速发展,但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必须正确加以认识、分析:

1.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数量少、规模小且分散

虽然大圩镇是文化古镇,历史悠久,但是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却是新兴事物,自从2000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起步晚,大圩镇乡村旅游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数量较之其他乡镇较少。其次,大圩镇早年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平衡,政府和经营者们旅游业投资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造成旅游业收入占全镇生产总值较小。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大圩镇自然地理因素是造成其乡村旅游业分散的主要原因。大圩镇现有乡村旅游景点都是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状况而建立的,自然资源的分散程度影响了这些乡村旅游景点的集中程度。数量少、规模小且分散的问题将会制约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妨碍对其整体优化管理,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效应。

2.大圩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乡村旅游目的地应向游客提供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包括沿线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观光、娱乐等各种设施和服务,而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通往大圩古东瀑布、金瑞鸵鸟生态园的道路较狭窄弯曲,交通不便利;草莓农庄和金瑞鸵鸟生态园的停车位、客房数量较少,供游客观光、娱乐的休闲项目较缺乏等等。大圩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大圩镇旅游景点的分散使其形成不了规模经济,为单个景点修建成本过大;第二,大圩镇政府财力有限,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第三,景点经营者们的"搭便车"现象严重,导致单个经营者对基础设施投资动力不足。

3.大圩镇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大圩镇乡村旅游经营者们对景点促销资金不足,力度不够,宣传的总体形象不明确,各种宣传口号未能突出激发旅游者来大圩镇旅游的理念和着力点,也未能塑造一个鲜明、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目前,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如大圩草莓农庄、金瑞鸵鸟生态园)大都是在公路旁设置广告牌,写明景点名字和地点,这种宣传方式虽然简单,成本较低,但这样的宣传方式不易引起广大游客注意,达不到宣传效果,不利于提升乡村旅游景点形象和知名度。如果把乡村旅游服务看作一件产品,那它就必须做好宣传促销工作,不做宣传或者宣传不到位,不抓市场,那么盘活乡村旅游业就会是一句空话。

4.大圩镇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

目前,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职工大都为当地附近农民,他们没有经过专业旅游从业培训,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业队伍经验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乡村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需要在餐饮、观光、娱乐、住宿、卫生等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这些优质服务无一例外需要大量熟练雇员才能完成。只有不断提高员工服务技能、培养员工科学合理的服务理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快人才引进和人员培养,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

二、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合理化建议

(一)加大大圩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古镇,振兴古镇旅游业。

1、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基础设施比如道路,停车场等进行修改建设。招商引资,合理兴建酒店旅馆等供游客旅游住宿的地方。大圩镇政府与当地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应开展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完善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2、结合镇情和进入桂林城市体系的要求,大圩镇把城镇功能定位为旅游商贸型城镇,确定将其建设成为桂林市东郊"卫星城"和"后花园"的发展目标。镇党委邀请大专院校和规划设计机构的专家对古镇古街进行规划布局。同时,借鉴云南丽江、湖南凤凰等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过市场运作,引进外资,进行合理开发,促使古镇原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古镇保护和经营效益的"双赢"。

(二)加大大圩镇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打造精品旅游线,提升大圩知名度。

大圩镇应组织全镇景点景区负责人到桂林芦笛岩、阳朔漓江等旅游区学习考察,提高打造旅游品牌的能力;邀请桂林市有关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到该镇旅游景点进行考察,征求旅游线路合理布局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规划新建成的袁家漓水人家壮寨风情游景区、古镇风貌艺术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正在建设的集娱乐、休闲、购物多功能于一体的古东金山游乐园等项目,将会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同时,倾力包装的国家4A级古东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毛洲岛、古镇古街、雄村古圩、秦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草莓岛等众多旅游景区景点,景点景区品位和知名度明显提升,独具魅力的"桂林-大圩-漓江-阳朔- 桂林"大旅游环线初步形成,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的整体功能大幅度提升。

(三)打造精品农家乐,开发旅游新景点。

大圩镇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农家乐,发展旅游观光型农业"十二五"期间,大圩镇进一步整合新农村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三条旅游带,构筑大圩旅游业发展新优势。用最短的时间打造"古东瀑布- 天目湖- 秦岸提子基地- 漓水人家- 大圩草莓基地"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带,成为桂林东线旅游核心区;依托千年历史文化古镇,把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圩古镇- 毛洲岛- 鲤鱼岛-磨盘山"新型旅游带。充分利用流经李家、朱家、廖家的"牛河"和流经熊村、上桥、高桥的"马河",精心打造李家、朱家、熊村、上桥、高桥徒步漂流、自行车观光等休闲旅游带,并着力打造熊村、上桥、高桥一带油菜花摄影基地。

桂林市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特色性很强,正确认识本地区乡村旅游业及根据当地特色提出适当的发展模式是发展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关键问题。良好发展模式的探索及实施,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圩镇境内乡村旅游资源调研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更好地引领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杨正泰,张帆.《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

[3]张福庆.《中国生态旅游投资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4]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刘峰.《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第9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古交市;经济转型;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81-01

古交市是山西省省辖县级市,隶属于太原市。一度依靠煤炭资源优势,取得了经济的突飞猛进。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余年的建设,古交市已基本由落后的、封闭的农村经济向先进的、开放的城市经济转化,初步成为一座新型的煤炭城市。但是随近年来煤炭资源整合、煤焦市场持续疲软和宏观经济下行等诸多因素影响,再加先矿后城等的特殊历史,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工业企业运营困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转型任务艰巨、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严重阻碍了古交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增强古交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经济发展条件

(一)自然资源条件

古交市依矿而立,缘矿而兴。煤炭资源,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优质铁矿、铝矾土、石英、石膏、石灰石等储量也很丰富。从水资源贮存状况来看,古交市地表水过境水量大,但是由于河传径流年际分配不均,不利于开发利用。近几年来,由于煤炭等资源的肆意开采,使得水质遭到破坏,水污染严重。

古交市人口约21万,相对于其他县级市来说,人口较少,所以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较大。但是,由于其地形复杂,丘陵山地超过全市总面积的95%,而河谷平川尚不足5% 。同时存在土地利用率低和生产率低、水土流失、城市建设、工矿发展用地急剧增加等问题,造成古交市土地资源相对贫乏。

(二)区位条件

古交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的现代化工矿城市。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太古岚铁路和太佳公路穿越全境。太古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扩展了古交与外界的联系。

但是,多山少平地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古交市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大气污染不易扩散,污水自净能力弱,且林草稀少,造成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特别脆弱。而且,古交地处太原的地表水上游和气流上风向位置,同时又是太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这便使得古交市的生态区位十分敏感,影响资源开发方式的选择。

(三)城市基础条件

古交市是一座先矿后城的城市。城市建设起步初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虽然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但是除了中心区具有相对城市中心职能外,其他各区域尚处于独立工矿区或者一般集镇职能状态。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中村”现象多。而且城乡功能分区不明显,对外交通设施不健全、铁路运力不足、公路等级低、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不利于对外联系与交流,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一)总体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展速度极快

以2013年为例,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下降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亿元,下降35%;固定资产 投资69.4亿元,增长31%;服务业增加值14.9亿元,增长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亿元,增长15.8%;财政总收入13.4亿元,增 长6.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62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11109元,增长 12.1%。尽管上述九项指标中有两项出现了下滑,但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一些关键环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体经济实力较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古交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倍数都超过了山西平均水平,特别是工业增长超出几乎一倍,说明古交市工业增长速度极快。

(二)畸重工业结构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古交市作为太原市辖区内因煤矿而设立的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以煤炭、焦化、冶炼等传统产业为主,同时结构超重单一、产品初级、经营粗放、效益不高。第二产业比重高达75%,重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占到约90%。且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现代农业发展仍需加大力度。

(三)工业企业存在问题很多,尤以煤炭企业较为突出

存在运营困难,员工积极性不高,效益低下、安全隐患频发等问题。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个别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存在庸懒散现象,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措施

(一)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更为协调的多元发展产业结构

1.坚持“可持续”原则,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加快煤炭产业改造提升,深度整合重组和延伸改造煤焦洗传统产业,推进煤炭产业向高、精、尖延伸,构建“煤炭深加工和煤炭综合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

2.坚持“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根据实际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同时,要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及生态观光、农家乐旅游,将农村建设成城市发展的“后花园”,着力打造魅力乡村。一方面,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引导发展牛羊规模养殖和小杂粮种植加工等优势项目,重点扶持12个 “一村一品”专业村,培育100户种养殖示范户,巩固现代农业园区,支持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另一方面,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成土地开发整理。新建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类培训,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3.坚持“高水平”提升,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充分发挥我市靠近太原的区位优势,对标省会服务业发展水平,改造升级金牛西大街、东曲、马兰滩等商业组团,打造人民路高端商业街,力争新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煤焦集运等现代物流业,探索培育矿山机械、重型车辆销售服务等专业市场。深入推进福福山生态狩猎区、龙城向新滑雪场、二龙山生态旅游和山西明湖水上乐园等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城郊生态休闲观光市场。

(二)资产投资、民营经济和融资模式上实现新突破

多渠道、多领域扩大投资,同时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要树立“大古交”观念,把地方、驻地企业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以企引企、以商引商、以才聚才,汇集四面八方的资金和人才,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建设更为典型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1.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并重,切实提升城市品位。按照“特色山水城市”的定位,健全完善城市控规、重点区域详规等规划体系,编制中心城区改造、城市道路系统等专项规划。加快旧城改造等项目建设,切实促进城市扩容提质。

2.基础建设与城市管理并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根据“改造旧城、建设新城”的总体思路,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实施路面改造等城市道路工程,改造旧城区供水、供热、供气、污水等管网,推进市政配套工程。搞好太古高速路、太兴铁路复线配套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古交交通“瓶颈”。

3.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并存,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以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加快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步伐,同时科学规划、及早启动第二批沉陷区村庄整体搬迁安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吸引农民、生产要素向中心村庄、集镇集聚,建设一批设施完善、产业合理、交通便利、环境宜人的“美丽乡村”。

现正处在改革与奋进的伟大时代,古交已进入转型跨越发展、实现二次腾飞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能实现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安全和谐、美丽宜居的新古交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松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 王 聪.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