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第1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针对上述问题,安全工程学院率先提出利用校企两大教育资源、协同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煤矿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广范利用高校和煤炭企业两大教育资源和环境,有效发挥高校理论教学优势和企业工程实践教学优势,协同办学、互利共赢。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实现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本文提出“两个保证条件”和“两个重要环节”。

1.两个保障条件分析。(1)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方案是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效果。因为,高校毕业生作为产品要到市场中参与竞争,并最终要到煤矿企业中去检验。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吸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适当时候也可将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实际情况,煤矿企业单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可采用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前者为高校到企业充分调研,然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后者为邀请企业相关人员直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06年始,就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实践证明,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2)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决定着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根本。黑龙江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教师97%以上为硕士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工程实践能力略差;煤炭企业人员由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水平,而理论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在校企共建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可充分利用高校教师和现场工程师的各自优势,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达到上述目标,可采用两种办法,其一可以高校教师为主,通过教师深入企业挂职进行工程实际锻炼,解决理论与工程对接的难题。其二为聘请企业现场工程人员到高校作为教师的一员,对高校学生进行授课。当然,为完成上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校企互利共赢的平台为基础,即作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汇报,企业可优先对高素质人才有选择权,并且高校对企业可提供全面有效的科技攻关技术服务,进而提高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2.两个重要环节分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是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实际,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是较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教学。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要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具体包括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包括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教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为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而把实践动手训练放在重中之重,而是强调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适当进行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以往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相对较少,达不到培养学生对从业环境和安全相关技术和问题的充分掌握和了解。过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教学过程中,忽视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企业人员很少参与到学生实习教学指导中,学生实习全程为高校教师进行指导,造成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工艺等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达不到实际技能提高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安全学院提出:以教师到现场利用其专业特长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而企业人员利用其优势为实习学生提供现场工程实践的服务。并且打破单一教师培养学生存在的弊端,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弥补以往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2)毕业设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其毕业设计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以工程实际背景为基础,进行真题真做以达到训练目的。安全工程专业多年的毕业设计一直以模拟现场实际为基础进行设计,对工程实际背景进行理想化,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脱离现场实际,没有达到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进行对接的目的。导致毕业设计仅仅是一次无障碍演练,属于与实际无障碍对接的过程,缺失了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高。因此,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背景和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必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为最终目标。基于此,毕业设计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为毕业设计题目选取;其二为毕业设计指导方式。选题关乎人才培养是否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实现,即毕业设计题目要切合实际,注重通过设计达到融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于一体的目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发挥自主思维的空间,避免框架套用模式。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主要是指导教师的选配,指导教师要具有解决现场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由于高校教师多从事课堂教学,现场工程经验相对缺乏,因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选取可采用高校教师+现场工程师相结合的双师型指导。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保证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实现学生毕业后零距离就业。

二、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分析

第2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关键词:质量工程;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两大严重问题:第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许多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闭门造车,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导致许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一方面浪费了国家稀缺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给广大考生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第二,许多高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千校一面”的现象,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同类专业缺乏区分性特征,特色不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声誉,长此以往,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教育部于2008年10月7日颁布了“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将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2008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关于批准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08〕21号],批准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等691个专业点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编号TS10638)。这是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目前唯一一项国家级的专业建设项目,也是该校专业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目标明确之后,我们便按照“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的要求对经济学特色专业开始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特色专业建设是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最终确定了较为科学的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

由于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也得到了体现。例如,在08级培养方案中将运输经济学由原先的专业选修课调整为必选的专业方向课,添加了必选方向课流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这些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都进一步突出了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的流通特色。

其次,加大了实践环节的课时和学分。实践环节的教学由原来的20学分增加为27学分,而且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中,每一个学期都专门拿出2个星期作为教学实践周,由班主任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根据社会对经济学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先后和多家单位确立了联合办学的方针,定期请校外企业专家来校为学生上课,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在联合办学的基础之上,我们正在和相关企业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具体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专门为该企业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单位上班。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通过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课(必修)、学科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方向课(选修)]、拓展课[又划分为专业拓展课(选修)和素质拓展课(选修)两种]、实践环节课(必修)等五大模块,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深入研究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行业、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如对大四学生专门开设了一门《经济学前沿》的课程,该门课程主要采取讲座的形式,由教授和新进博士就经济学方面的某一前沿问题进行讲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此外,我们还努力将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简单重复问题。对于课程间存在着交叉重复的部分,经过讨论后明确规定在哪一门课程中讲授,而其他课程则不需要对此再做重复,这样既节省了重复的授课时间,也避免了相会依赖最终谁都不讲的空白缺陷。

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明确规定每位授课教师必须首选教育部推荐的高质量的优秀教材,教研室必须组织编写与教材相对应的教学参考资料,如已经编写使用的《西方经济学习题集》等,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等)都必须挂在经济学院的网页上,供大家相互学习使用,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完全实现多媒体教学,建成网上教学平台、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调查反馈系统。

此外,我们还特别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比如对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我们采取的就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经过对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我们发现要想实行因材施教,必须把教师、学生、教材及其他所有教学资源等等这些“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又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在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区别授予不同的课程侧重点,采用多样的考核方式,以培养“术有专攻,博采众长”的各类高级人才。具体的操作办法是:针对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开设要求不同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也就是实行分层教学。

(三)实验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我们组建了“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计量软件的使用。在实践环节方面,主要包括读书活动、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实践周和毕业实习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读书活动的实践要求经济学专业学生修读的必读书目5本,选读书目5本。考核方式通过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等方式来进行,具体考核方式由导师确定。读书活动总计3学分,安排在第一、三、五学期完成。社会调查与实践要求学生通过暑期社会调查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经济分析、社会调查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暑期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或政策分析报告。由导师根据其报告的质量评定成绩。社会调查与实践总计3学分,安排在第1、2、3学年的暑期进行。实践周一般安排在第二、三、五学期。学生在第二学期,主要是运用《政治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所学的经济理论和原理对社会进行认知和体验实习,实习结束后,写出社会实习报告,合格者获得1学分;在第三学期,学生结合所学的《会计学》课程,在会计学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本实验课程由会计系教师承担,合格者获得2学分;在第五学期,学生结合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实验,合格者获得2学分。毕业实习则在第七学期末由实习指导老师或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学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第八学期第六周前完成毕业实习。实习时间为8周,4学分。实习完毕提交实习报告、实习鉴定等。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在流通领域的定位,建设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到日本流通经济大学等在流通经济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高校进行进修的方式,不断优化经济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的目的。此外,我们还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整合科研力量,凝练科研方向,突出流通经济这一研究特色。通过交流考察调研等方式,扩大教师的对外交流,使教师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以及流通经济方面的学术前沿,同时整合科研力量,争取取得一批在国内外流通经济研究领域占有领先地位的优秀成果。

(五)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为了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优秀教师为学生上课,不同教师上课的薪酬也有所区别。在部署毕业论文的时候,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如果连续两年指导教师没有指导毕业论文,则该教师不能参加职称评定。

为了有效衡量教师的授课效果,我们还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网上评教活动,对评教结果排名靠后的老师,统一由教务处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实行“一帮一”的服务,如果连续两年评教结果排名在全校后十位,则该老师自动失去职称晋升的机会。

此外,为了倡导以本科学生为研究主体的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我们按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要求,积极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鼓励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特色专业的建设与领导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特色专业建设点也由学校按照“质量工程”的有关要求,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和评估,按年度对建设工作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经济学院专门建立了特色专业建设责任制,组成了以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任专业建设的负责人、校内外学术专家和行业专家构成的工作机构,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研究和解决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充分发挥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在流通领域方面的优势,不断突出流通领域的研究特色,培养流通领域的理论研究人才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我们力争经过四年的建设,把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方向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取得明显成效,并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Z].教高司函〔2008〕208号.

2、北京物资学院.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Z].2008.

3、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08级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Z].

第3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举措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性文件,集中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社会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调研结果、专家论证意见等,及时修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落实是职业学校专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分析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与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阐述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新旧对比、人才培养案实施过程中的新举措。

一、传统的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虽明确,但缺乏前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强调理论的普遍性和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环节;第二,培养目标中虽体现了面向中小企业,但忽视了未来发展对高技能的需求。第三,培养目标中突出会计专业能力,但缺少人文素质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不是仅仅给学生一技之长,要‘给知识,给文化,给技能’”。

(二)现有的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能力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在内容的组织上一般也是以会计法规、会计理论的讲授为主,以实务操作为辅;或者集中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等理论讲完后再集中进行会计的实践教学,会计理论与实践难以统一。我国近几年来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所使用的个别教材不能及时更新,校教学与会计工作岗位实务有待加强联系。

(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会计教学方法在现代化网络发达的今天,还不能够更好的利用数字化资源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因此,应创新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模式,借助于网络教学软件,充实模拟公司业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二、新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优势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以前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现在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会计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及终身学习能力,在企业、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及财务软件维护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技术技能人才,也可以理解为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面向明确

1.主要就业岗位: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单位财务会计岗位:出纳、记账、主管会计、资金管理、车间核算等;中小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岗位;中小企业单位内部审计岗位;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助理工作人员岗位。

2.其他就业岗位:中小企业收银、仓库保管、物流管理、经济信息收集、财经文秘、统计、工商管理、财务软件维护等岗位。

(三)课程体系创新符合新的职业教育理念

会计电算化专业已经建立了健全的课程衔接体系,按照系统培养、全面培养、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基础文化和体育、艺术课程,加强新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形成了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四)教学模式改革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质量观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现代化网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形成完整的包括“认知实习任务驱动项目落实模块整合全程实训企业顶岗”六步骤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实施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专业文化建设,教室、实训中心布置具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指导学生阅读会计方面的报刊、书籍,浏览会计专业网站,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了解真假会计信息的识别方法,聘请行业专家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传授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技巧,聘请审计人员和经济案件的办案人员对典型经济案例进行剖析,达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的目的。

三、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的新举措

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立面向市场、采用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为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需要,已建立完备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一)突出三个标识:明确三个层面的专业课程体系

1.以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从业资格),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技能型),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高职)定位培养规格;既有低端定位标识(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又有高端定位标识(专业方向课程)。

2.适当扩大低端标识的教学课时;以简化为原则,在整合高端标识课程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课程教学课时。

3.完善三个课程模块:构建模块功能化的课程体系

(1)低定位课程体系:以会计从业资格为基础、提高专业知识为指向的专业平台课程模块系统;

(2)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以提升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为指向专业实训项目课程模块系统;

(3)高端定位课程模块体系:以提升会计电算化专业发展能力为指向的专业方向课课程模块系统和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二)从业资格证的融通问题,已经形成亮点

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双证书”制度,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学生毕业初期,主要从事出纳、记账、仓储管理等岗位的比例在90%左右,一般在两年以后逐步转向核算、采购、成本、销售、总账或更高层次的专业岗位(审计、财务总监)等,结合目前的市场需求,我们已把培养目标定位为熟悉会计法规、掌握一定会计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电算化处理能力,持有会计从业资格或其他相关职业资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校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考试过关率达到96%,已经形成亮点。

(三)加速数字化、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

随着经济、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使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改革纷纷进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根据2014年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我校“4.5+0.5”的培养模式,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要求很高,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的数字化资源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为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已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厦门网中网实训平台、用友会计软件、金蝶会计软件、虚拟会计电算化实习平台、降龙990会计核算软件、用友ERP沙盘实训等,目前正在和凤凰传媒合作开发《财务管理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二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坚持“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兼结合”的原则,以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为标准,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带领完成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发展;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为核心,培养专业骨干教师;以加强实践锻炼和专业课程教学水平为核心,培养双师型教师;为加强实践教学力量,积极聘请有经验的行家里手、企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从而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实践技能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五)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合作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市场开拓及项目实施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共赢。

总之,在产业技术不断革新、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今天,职业技术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管理为基础、以就业为根本的理念,紧扣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特点,坚持开明、开门、开放办学,积极加强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模式,同步提升学校的专业技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精强能干、微机操作能力强、知识更新快、技术过硬、德能兼备的优秀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焦建平.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原则.新余学院学报,2014,06.

[2]张秀兰.多样化教学——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3]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4]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第4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我国专业院校对术科比较重视,因此术科的比例下降得不是很多,而师范院校对学科比较重视,其下降比例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和山西大学与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接近63:37这个比例。其中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与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是几乎持平。但是武汉体育学院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大于1,可是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却小于1,而师范大学很明显则把学科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学科类学时的比例结构势必影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教学能力,因此有待于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3.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对2003年方案分析和比较可知,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2003年方案中必修课程为1126学时,6O学分,其中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类,均比以往方案所占比例小,有其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

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四、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第5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关键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高职教育;职业标准;行业标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61-02

一、课题背景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深化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开发具有本省特点、科学实用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同时,教学指导方案的开发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要与最新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岗位规范相对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教学开发要遵循以下几个规律:专业定位要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设置要支撑培养目标实现;课程内容要突出针对性与适应性;教学活动要融“做学教”为一体;教学达成目标要以职业标准、行业规范为参照;教学资源要丰富多彩;教学评价要科学多元;促进中高职有机衔接。

2015年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全面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的意见》,填补了省级层面在开发三年制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方面的空白,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根据省教育厅工作统一安排,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负责牵头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

课程指导方案开发的主要目的有三个:(1)建章立制,为全省的高职专业教学提供教学规范。(2)促进教师的发展,通过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提高教师对专业的把握能力,同时,通过广泛调研,熟悉全省专业发展的现状,了解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掌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3)促进高职和中职、普通高中的衔接,解决课程重复开设的问题。

二、调研设计与实践

开展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调研是为了查找分析当前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学习省内外高职名校专业课程改革经验,为开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奠定基础。为使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既普遍适用,又特色鲜明,开发过程必须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同时还要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向服务学生就业、服务学生发展的转变,并将职业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项目组对调研对象、调研问题、调研目的、调研方法等反复论证,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

1.组建开发团队。为保障教学指导方案开发的顺利进行,学院成立了由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资深本科院校、专业院校、高职院校,山东省(市)级电(视)台、山东省(市)级报社、省内知名传媒公司人力资源部、网络新媒体单位一线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本院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开发工作团队。由于省内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4所,因此,特别邀请省外部分高职院校参加团队开发。同时,成立专家小M,对开发全过程进行指导。

2.确定调研对象。为使调研结果更加具有代表性,个体更广泛,项目组共设置学校组、企业组、行业组、学生组等4个小组,分头开展调研工作。各小组根据分工和教育厅文件要求,提交本组的调研方案、调研问卷、访谈纲要和座谈会纲要,经过项目组讨论、论证,专家审阅后,形成调研定稿。(1)学校组。主要对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校开展调研,调研问卷分为专业教师版和专业负责人版。调研的学校本科院校2所:山东师范大学、山西传媒学院;专业院校2所:山东女子学院、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高职院校4所:山东传媒体职业学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青岛校区、山东艺术职业学院;省外高职院校4所: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学院。(2)企业组。主要对招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和现场访谈。调研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包括传媒公司、传媒集团、网站、传统媒体的记者站和新媒体部门、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主要包括齐鲁网、新浪网、济南名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山东常青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济南策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阳光海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3)行业组。主要对省级、市级、县级的传媒行业开展问卷调研。主要包括山东卫视、山东卫视新闻中心、山东卫视齐鲁频道、山东卫视生活频道、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手机台事业部、济南电视台、临沂电视台、聊城电视台、聊城日报、济宁晚报、临沂沂水电视台、潍坊高密电视台、青岛平度电视台、东营胜利油田宣传部、德州宁津县文广新局等。(4)学生组。主要对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2009级(该级学生为该专业所招收的第一级学生)至2015级的学生展开调研。调研问卷分实习生、毕业生版和在校生版,座谈会主要组织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参加。

3.落实调研方法。为使调研结果更加客观、全面、有效,调研以深入走访、现场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辅以电话访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网上调查、邮箱调查等方式进行,并充分利用“问卷星”开展网上调研及数据汇总。调研范围包括北京市、山西省、湖南省、安徽省、河北省以及省内济南、青岛、日照、威海、德州、泰安、临沂等地市的学校、行业企业等。

4.确定调研目的。项目组通过研读政策文件,在充分学习其他高职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将调研目的确定为:(1)掌握省内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现状,发现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能力培养、校外顶岗实习等方面存在问题。(2)掌握省内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定的过程、依据,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了解省内传媒行业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职业岗位、岗位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情况,与最新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相对接。(4)了解省内外传媒行业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了解学生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安排、实习实训环节等各方面的认知、意见与建议。

三、{研结果分析

各小组根据调研方案开展广泛的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在充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行业企业牵头,学校重视。院校应将有一定规模的、管理规范的私营企业作为主要校企合作对象,紧贴行业发展需要,积极与一线接轨,开发与传媒前沿相关的新课程。(2)新闻类课程内容以文字功底为主,专业技术为辅;注重实训,多提供实践教学机会。同时完善该专业毕业技能考核标准和体系,强化技能培训训练。(3)定期派相关教师去行业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加强实训训练,同时获得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并将一线经验用于教学中。(4)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与实践技能要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就业态度,培养高尚的人文素养以及新闻人的传统品德,即使命感与责任感。

总之,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是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完善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开发任务,我校必须要结合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并借鉴已有的先进经验,以全面提高人才质量为落脚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唐正玲,郭月兰.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需求调研报告[J].职教论坛,2014,(34).

[2]马亿前,吴学峰.教学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J].职教论坛,2016,(04).

[3]姜大源.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9).

Practice of the Research fo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Guidance Progr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LIU Ying-xia

(Shandong Communication & Media College,Ji'nan,Shandong 250200,China)

第6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关键词: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三位一体”;联合培养

我国自1990年就开始了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现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和格局。目前全日制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增量在不断上升,但培养模式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需求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完成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探索和构建出一套适应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素质分析及能力的培养方案,学校与协作单位联合组建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将社会人才需求跟踪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常态化、制度化等显得尤为重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2016年更名为农业硕士[1]。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分别颁发了《关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设置调整的通知》(农业教指委[2016]3号)及《关于公布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农业教指委秘[2017]26号)这是目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我国目前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对成熟,但在培养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西华师范大学也是较早开展农业硕士培养的高校之一,从最初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为中国西南片区培养了大量农业应用型人才。

1“三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背景

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不存在学术型和专业型在培养目标的区别和界定。国外关于农业硕士的研究主要是学生对硕士课程和教师的满意度研究[2]、硕士学位课程内容分析[3]、学生们感兴趣的课程研究[4]、基于课程的开发模型满足学生的需求[5],关于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很少涉足。我国学者对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工作始于2000年。国内的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探索主要用于本科及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并且主要是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研究[6-7],关于研究生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探索研究较少。郑冬梅[8]探索了产学研相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陈筠等[9]探索了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衣华鹏等[10]探索了高校管理部门引领护航、双导师“联合培养”、培养基地助力三大模块入手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李棕松等[11]构建出实践选题-学校培养-企业就业的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姚明印等[12]探索了学校-企业-地方“三位一体”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所有这些涉及农科教“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都存在一定不足,构建完善而适宜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硕士人才培养的质量。

2“三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方法

全日制农业硕士是面向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需要,并且具有相关的职业背景,推动新兴农业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力求推动农村发展工作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13]。因此,主要通过以下4种方法来进行“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1)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查阅、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来更清晰地了解“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2)问卷调查法。设计能够反映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卷,通过线上调查和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得调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3)访谈调查。通过访谈或听取意见的形式,了解高校农业硕士课和老师、在读研究生、毕业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及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农业硕士生培养意见和建议。(4)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硕士研究生不同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特别是改革后的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筛选出合适的培养模式。

3“三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主要举措及成效

3.1培养方案的修订

项目实施后,学院成立农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审定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形成了2020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新方案更加适宜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特别注重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2师资队伍建设

国内农业硕士的教育培养起步较晚,特别是“三位一体”新的培养模式。在探索“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同时,需要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并结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来组建师资队伍。首先,优化农业硕士专任教师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名校进修计划、青年教师计划、学位提升计划,优化农业硕士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培养农业硕士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制定专门的青年教师导师指导制度,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进行指导。其次,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合作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推荐技术专家和能手兼任合作导师和实践教学导师。学院激励农业硕士教师到生产一线、科研单位去锻炼,建立“双师双能型”农业硕士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鼓励考取行业相关资格证书。最后,每位农业硕士研究生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取长补短,联合培养。校外导师特别注重选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

3.3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各项制度,建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规章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模式,确保各环节有制度可依。学院农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出政策建议和措施,对实践环节等给予指导,推进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及与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的产学结合。同时实行领域带头人制,农业硕士的各领域负责人负责本领域的相关培养工作,具体制订培养方案,监督培养方案的实施,监控农业硕士培养的各教学环节,推进教学改革。增加学院配套经费的支持,学院在农业硕士学科建设经费及教学业务费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对研究生素质分析及能力的培养,学校与协作单位联合组建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将社会人才需求跟踪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常态化、制度化。

3.4协作培养模式与机制探索

学校与协作单位建立农业硕士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共同完善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定,协作单位的技术骨干及联合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完全部分课程的教学;协作单位与学校共同完成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但以校内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训练场所。探索协作的组织体制与运行机制,协作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如何有效参与专业教学内容,并将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建立与协作培养单位的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将协作单位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协作单位的特色转化为学科特色。

3.5课程与教学改革

探索适宜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拓宽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习、课程小论文等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课程综合教学评价体系。按照农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生产实际,按社会需求标准选择课程内容;选择适宜的教材,并与协作单位一起开发补充内容,将生产上急需知识、关键技能补充进课程,目前正在整理补充教材。项目实施后,“园艺通论”等一些专业实践性强的课程邀请协作培养单位的合作导师主讲,使丰富的实践内容进入课堂,让学生非常受益,学生普遍反映很好。教学工程中注重案例教学,项目实施后,课程主讲老师深入协作单位,并与联合指导老师合作,结合生产实际,新增“一项动物繁殖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选择、反馈、推广”“川西高原老芒麦种子丰产技术研发”“南充市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建设”等多个实践案例,这些案例正在完善并申请入库。

3.6实践平台与基地建设

利用学院现有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与农业硕士实践环节的契合,建设实践教学的新体系。同时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各项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完善标准化的实训模式,健全质量保障机制。项目实施2年来,新增实践教学基地4个,并加深与协作部门的合作,强化创新创业类训练,深化和提高现有的创新实践活动。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机制,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校外基地的建设的动态管理,优化实践教学基地,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合作效果。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协作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许多研究人员也是农业硕士校外指导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指导硕士研究生经验,同时也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技能。参研的研究生既是在读农业硕士研究生,也是农业生产部门的从业人员,既是研究人员,也是被研究对象。

3.7注重毕业论文选题与过程考核

第7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卓越计划”实施的基本目标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基本方式是校企合作培养。(一)“卓越计划”专业采取“3垣1”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即校内学习累计3年,企业学习累计1年。采取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累计学习实践1年的“3+1”培养模式,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企业学习包括在企业开设课程、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学生在企业实践可通过顶岗工作,使学生完成分层次、分类别、分岗位、分流程的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二)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企业既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又参与培养过程,并为学生企业实践学习提供条件保障,让学生在企业学习先进技术、方法和设备等。培养方案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现课程与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企业学习与校内学习之间各教学环节设计上的无缝对接。“卓越计划”试点班单独组班、单独授课,充分发挥人数少、教学组织灵活、教学方法改革容易实现的优势,大胆尝试以工程实例为背景的案例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卓越计划”专业所在学院应为“卓越计划”班配备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并为每个班级配备专职辅导员。对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采取“边教学、边实践”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或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做中学”、“研中学”,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培养。“卓越计划”专业学生应实行双导师制,每5名学生配备1名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1名企业指导教师,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实行相对分段、共同指导。校内专业课教师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一年以上在企业实际工作或从事企业科研工作的经历,或取得相应的从事工程施工的资格证书。实际执行中要求为教授上课。

二、我校“卓越计划”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重视程度不够,机构不健全,缺专人负责、缺系统筹划、缺具体措施,有的学院把“卓越计划”专业按常规专业的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其优势尚未发挥出来。合作企业、实习实践基地部分专业尚未落实,校企合作培养力度不够。培养方案、特别是企业学习方案尚未完全落实,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合作培养机制不健全。

三“、卓越计划”实施建议

第8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关键词: 免费定向医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日常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17-02

0 引言

如何让人才在大学五年的教育中真正成长为优秀的全科医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需要从专业素质培养和日常教育管理两方面入手加强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工作。

1 要积极探索实践免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们要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实际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面向农村培养的医学生,要强化其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农村卫生服务需要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巩固其专业知识和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到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实践,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为扎根基层做好准备。

1.1 制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从国家的政策看,经过全科医师培训后就要能从事基层的全科医师工作,免费定向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其培养一方面要具备基层全科医学工作能力,要求的是合格率而非优秀率,另一方面要符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制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相对统一的课程设置,保证人才培养的统一规格,可以给培养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可以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以督促培养院校和免费定向医学生对照指导方案。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全科医师理念,集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康复、保健、预防、定向培养集医疗为一体。

1.2 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虽然免费定向医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村生源,但是学生对基层的医疗卫生状况依然不是很了解。只有8.3%的学生有亲身体验,而将近一半的学生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免费定向医学生毕业后是要到乡镇或农村工作的,如果对基层的医疗卫生状况不了解,则不利于他们工作的开展。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可以使他们了解社会,为扎根基层做好准备,同时也可以巩固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

首先,可以利用假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新农合在当地实施情况和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相关社会专题调研;开展爱心支教及食品安全和保健养生知识宣传[2];因地制宜对当地居民采取互访交流、文化帮扶、健康指导等,更早地建立起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心和决心,让医学生真正贴近并了解基层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

其次,定期组织义诊和健康保健调查。在基层工作人员的陪同指导下,利用简单的医学设备和测量仪器开展义诊,为当地村民提供心血管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心理咨询等健康咨询服务以及血压、血型、视力、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服务,初步诊断症状明显的一般慢性病并给予对应的纠正建议。竭尽所能为村民解答健康问题,送去健康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基层实习基地建设。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乡镇卫生院)是全科医学培训的重要内容,目前,在综合性医院全部完成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实习,必须建立相应的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可考虑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帮助培养院校将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单位建设成为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免费定向医学生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在综合性的医院进行,后一部分在其就业单位完成,让学生早接触工作实际,提前进入工作角色。

2 要重视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当前的医学教育的立“教”之本,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卫生人才。通过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培养一批甘于奉献、勇于实践的优秀医学人才,坚定其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意识,使免费医学生着力提升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身份认同,为农村基层地区群众解除病痛。

2.1 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培养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避免影响到学生在院校期间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培养免费定向医学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往的免费定向医学生入学前已经和卫生行政部门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影响了教学培训的质量。

一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把职业指导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培养和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二是让学生真正能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爱岗敬业教育,为基层卫生机构创建价值。

三是在学生入学阶段,开设导论课,一方面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前全面了解全科医学的概念、范畴,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国家开展此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全科医学的重要性。

2.2 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免费定向医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在入学方式、学习发展目标、培养理念、就业去向和方式等方面都有政策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具有一定的契约性。他们享受特惠待遇和特殊照顾,这使他们觉得自己与其他学生不一样,属于异类。不少免费定向医学生心理承受着来自外界的误会与猜疑,这种无形的压力,造成不少学生自信心不强。虽然很多人选择免费医学定向专业是出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但也有不少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而选择此方式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由于家庭贫困,这些学生自尊心比较强,自尊与自卑往往交织在一起,内心比较矛盾。

此外,大部分学生还存在对专业的困惑以及对未来前途的担忧,不少学生担心到基层和落后地区工作,工作待遇太低,工作条件较差,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他们就更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然而自己的未来却早已被圈定在乡镇或农村,这未免使他们感到内心的失落。

因此,要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关爱、提供咨询,切实指导、帮助免费定向生解决心理困惑,使他们消除疑虑,树立自信,正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2.3 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规划[3]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及实施。

免费定向医学生是一个职业方向已基本明确的特殊群体,其职业规划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他们的职业规划将直接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我国卫生人力的改善。

因此,了解他们的职业规划现状是非常必要而又重要的。这有利于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并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同时提高基层职业准备意识和稳固职业信念[4]。

根据免费定向医学生就业的方向和岗位特点,归纳出此群体呈现出以下几个就业心理的矛盾[5]:

①就业压力较轻——心理压力较重。多数同学在关注着一些更实际的问题,虽然免费定向医学生承受较小的就业压力,面对确定的就业岗位相对其他非定向大学生来说,比较轻松些,但仍会关注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到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他们要肩负着家庭的经济重担,还存在风俗习惯适应、婚嫁问题等,经济状况较差,工资待遇过低,承担着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重任,使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些工资待遇问题。

②就业岗位保证——就业能力缺失。国家实行免费医学教育,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为免费医学生提供了优厚的待遇,保证毕业后有岗位、有工作。但是,国家对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成绩缺少规定,免费医学生队伍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机会主义者,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只要求能够毕业就行。导致专业知识学习不扎实、专业技能缺乏、职业能力缺乏,出现学习态度放松甚至颓废的情况,懒散地对待专业学习。

③就业方向明确——发展方向模糊。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去向已经明确,毕业后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这是学生们事业建立、职业发展的关键期,然而相关政策却限定了他们的职业方向,6年的时间对于一位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约束了个性发展以及个人素质的提升。未来确定的就业方向却没有带来明朗的职业发展前景,他们纠结于此矛盾当中,他们希望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却又无法不忠于自己的承诺。反而存在职业发展模糊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完善相应政策并加大宣传,理性地选择就读免费医学生专业。学校应该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全面了解政策,让他们建立职业规划意识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应该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职责,充分做好职业准备,针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开展相应的课程[6]。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编办.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S].

[2]李晓文,赖月月,马凌云.免费医学生基层实践模式探索[J]. 学术论坛.

[3]魏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研究,2010(5).

[4]王开富.免费师范生职业规划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16-17.

第9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

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四、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