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

第1篇: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地铁司机;标准化作业;乘务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2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29-02

1 乘务司机标准化作业

对于一名合格的乘务司机来说,其标准化作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

①严格按照《运营时刻表》、《行车组织规则》中规定的行车周期、行车间隔等规定进行列车驾驶,不得随意变更。

②在出退勤、站台作业、折返线作业、出入车厂等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定,如:列车运行中对近路、道岔、信号灯、设备等执行“手指口呼”制度,开车门、屏蔽门时执行“一确认、二呼唤、跨半步、在开门”等程序,设备操作时执行“停顿、确认、再操作”,关门时,通过尾端软管灯确认屏蔽门与车门间的空隙无人无物,防止“夹人夹物”动车,在值乘列车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调度命令,及时与行调反馈信息等流程。

③乘务司机的交路是固定的,全体乘务司机必须按照管理部门安排好的交路值乘自己的各个车次而不得随意更改,更不得无故迟到、漏乘等。

2 乘务安全管理的风险点与难点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

地铁运营中,人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第一大因素。

第一,多数事故的发生起因于人的侥幸心理和疏忽,在地铁运行过程中,如有些司机为了图省事,不按规范、标准化的作业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造成地铁行车事件、事故的发生。

第二,部分事故的发生在于人的麻痹、自大心理。如有些司机认为地铁在正线运营过程中都是ATO(人工自动驾驶)模式驾驶,没必要在对列车进行监控,因此便在驾驶列车的过程中存在麻痹大意、自大等心理,导致在行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为安全行车埋下隐患。

第三,司机的业务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铁的安全运营。遇突发事件时,司机业务技能的高低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地铁的安全运营,如遇到故障时,司机不能够有效处理或者因心理承受力较低慌了神,都会导致地铁运营的暂时性中断,给地铁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2 设备的不可靠状态

设备设施是地铁运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追要包括供电、车辆、通信、信号、机电、基建设施等系统,设备设施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的安全。因此,地铁运营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设备设施的安全。

第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设备陈旧和老化。据统计,在地铁火灾事故中,大部分是因为线路老化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陈旧的设备难以满足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地铁运行水平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设备使用、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不完善,导致实际的操作中操作人员我行我素。其不规范操作会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从而形成安全隐患;更有甚者,会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第三,监督检测体系不甚完善。地铁运行环境复杂,所用设备多,管理起来难度大,有效的检测和监督能促进地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

3 案例分析

3.1 事故概况

X年X月X日10:24,我国某地铁10209次司机值乘列车以ATO模式进站时,接到行车调度员命令:司机转PM模式进站对标,对标停稳后在PM模式复位VOBC后再开门作业。司机复诵并执行行调命令(行车调度命令后,该名司机的队长立即对其进行了提醒,要求其注意开关按钮,执行操作开关按钮程序后再操作)。

列车对标停稳后,司机打开设备柜在复位时没有执行手指口呼,错误按压了MVB按钮,导致列车车辆屏出现黑屏,列车启动电机自检程序,无法动车。10:28,列车电机自检完毕,列车恢复正常,司机恢复列车各项设备,10:29,司机尝试动车,正常驶出车站。受此影响,该趟列车延误近4 min。

3.2 原因分析

①当事司机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认真学习公司规章制度,标准化作业流于形式,在操作VOBC开关时未认真确认开关位置,也未进行手指口呼确认就盲目操作了MVB开关,是导致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

②当事司机驾驶列车进站前,队长已向司机提醒:确认开关正确后再进行复位。但司机没有引起警惕,安全意识不强,错过了他控(防止误操作)的机会,造成事件的发生。

3.3 防范措施

①当事司机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执行列车信号、车辆复位等操作流程,操作设备时做到“停顿-观察-核实”环节,并严格执行“手指口呼”等准化作业程序。

②对司机开展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标准化作业和服务意识,严查日常生产各个环节的隐患,严防发生误操作事件,确保行车安全。

4 乘务司机标准化作业对乘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地铁司机是地铁运营服务的最基本工作人员之一,是为乘客服务的直接体现者。司机的作业习惯也直接关系乘客人身安全,关系到能否兑现广州地铁“安全、准点、快捷、舒适”的服务承诺。因此,地铁司机不但要具备熟练的列车驾驶技术、专业知识、列车故障,应急事件处理等技能外,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行车安全习惯。

4.1 提高司机可操控性,保证行车安全

人在人―机交互环境系统中是最可靠的环节,因为人的思维、预见性和处理异常事件的能力是任何机器都无法比拟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人在操作时受到自身生理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失误。实践表明,建立合理规章制度,推行标准化作业是提高司机可操控性的有效手段,实行标准化作业明确了司机在值乘列车时的标准,使得司机简化或者漏操作某些作业环节的现象明显减少,保证了行车的安全、准点。

4.2 控制行车外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地铁乘务运作中存在着多种安全风险点,将这些风险点的作业形成标准化作业程序,使司机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进行作业有效的控制行车外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有效的防止行车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

以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以下简称三北线)乘务运作为例,目前,三北线存在出入厂驾驶模式转换、检修股道发车、试车线摆车、正线停放过夜车、开行过线车、一厂双线运作等多种风险点。三北线的管理人员针对这些风险点分别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将作业程序精简、总结后形成标准化作业程序下发司机学习、执行,有效的控制了行车外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保证了行车安全。

5 实现乘务司机标准化作业的建议

5.1 实行标准化作业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新入司的司机学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乘务管理人员应充分抓住这一点,强化标准化作业培训,使其从一开始就养成标准化作业的良好习惯;针对上线司机,可以利用中班候班会桌面演练、下中班故障实操、尾班车故障演练、两端终点站业务抽问、技术比武、业务兴趣小组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化作业评估、评比,这样既提高了司机的标准化作业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司机的业务水平。

5.2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强化责任心,保证行车安全

地铁司机单兵作战的特殊性决定了上班时间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和责任心,司机“手柄轻四两,责任重千斤”,他们的手上掌握着千百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电客车司机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都将给乘客的出行带来影响,加之目前司机队伍年轻化,年轻司机较为普遍的存在行车经验欠缺,思想波动比较大,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等不足,为更好地确保行车安全,乘务管理者应当加大对司机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司机安全红线意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月要安全”的良性局面。从而,有效的保证地铁行车的安全。

5.3 强化现场管理,确保运作安全

在乘务安全管理中要结合关键岗位、关键作业、关键时间、关键人员等实际细化劳动安全防范措施。加大监督防范力度,定期深入一线,特别针对防挤、防脱、防冒等安全重点。强化现场作业卡控,大力整治劳动安全违章、违纪、违规行为,绝不讲情面。针对薄弱司机必须制定防范措施,例如:刚刚通过考试新上线的司机实行双人搭班、轮值添乘制度;司机长假、长病归岗后进行回炉培训重新鉴定上线制度。只有严把现场管理,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乘务运作的安全。

5.4 制定合理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奖优罚劣是动力,也是提高一线员工执行力的一个好方法。应针对地铁司机岗位工作特点,建立各自“生产岗位工种责任制”和“电客车司机岗位作业标准”,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优罚劣,加强月度考核综合管理,坚持“按劳分配”,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制定奖金分配考核办法,实行绩效奖金制度,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励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标准化作业,保证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 戚秀卫.如何做好乘务司机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6).

[2] 肖碧辉.司机标准化作业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4).

[3] 于和平.司机操纵可靠性初探[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3).

第2篇: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路养护 安全 探讨

当车辆在路上快速行驶时,未经完全封闭的交通上进行对道路,测试和维护工作,调查将面临着一定的危险。这一危险是来自高速的车辆,并在同一时间对在高速公路的乘客和维修工人造成了威胁。从而就必须管制作业现场和车辆交通。而在我国由于各种过去的道路和高速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公路维修工作的交通意外,导致作业人员或经过的车辆受到伤害的现象占有一定的比例,由此甚至造成巨大损失。

1 实施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线路的因素较大的影响,时间过长,该公路贯穿全北部和南部线的运行,例如不同地区的天然环境和气候之间的差异,流量区域,交通高峰和低谷的乘客量的差异等方面,这些因素,造成多多少少的公路运输的问题,有必要对实时道路,可以设置在目标安全的操作管理维护。唯一的道路以确保在高速公路的完整性的质量,并保证用于确保操作的质量,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良好的沟通区域间的交流,它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居民的安全。

2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路面保洁

按照公路日常养护维修维护的作业方式,一般分为集体作业和分段包干作业。就路面保洁工作来讲,一般都是实行分段包干的方式,特别情况下,还雇用少部分当地民工。这些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清理路肩和中央分隔带的垃圾时,经常会有横穿道路行为发生;保洁车作业时扬尘过大,作业警示标志不明显;有时夜间加班清扫路面,工作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2 日常巡查

养护的道路的日常巡查是必备的内容之一,包括每日巡查、定期巡查、特殊情况巡查、夜间巡查等。路基,道路,桥梁,除了定期巡查之外通常还需要徒步来识别交通安全设施是否存在危害。

2.3 小修养护施工

公路的小修养护施工由于点多、线长、涉及面广且均处于路面中央作业,风险性高。一些维护和施工人员普遍存在侥幸和特权的心理,施工的警告标志,在许多情况下,都非常不规则排列,有时不放置施工牌子;在工程量相对较大时,需要大范围的放置各种大型施工警示标志,容易造成通行的车道狭窄,影响车辆的通行,少数人员强行超车也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3 针对完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的对策研究

3.1 建立、健全公路养护中有关安全制度和规范化的进程

在职业安全方面公路养护,完善的管理体系起到比其他的监管和效益的重大的角色。然而,许多我们目前的道路养护部门中无处不在的对应管理体系不完善问题,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影响公路养护得到展望了较大的发展,将与维护当前道路中的安全操作干扰。因此我们的管理体系完备,相应的维护管理系统必须是健全的,例如奖惩制度、安全预警制度等,而且要得到很好的执行。只有在健全制度的规范下,才能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规范性。

3.2 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是提高安全意识、管理水平的基础。必须加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转化到“我会安全”,努力形成“以人为本,关注安全,人人防范事故”的安全氛围,使全员、全方位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平时注重积累安全经验、提高安全意识,也许就会避免一次事故。全体员工在进行养护工作时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在施工标志的摆放检查、着装、施工作业程序等细节上下工夫,各项养护维修作业区的布置位置和长度应保证养护维修作业人员、设备和过往车辆的安全;不要怕麻烦、图省事,要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不断从工作中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有预见的处理安全生产隐患,积累经验,不断进行改进。

3.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养护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着安全作业服,按规范合理布置路面施工点,要部分封闭施工时要确保过度区的最小长度,按规定将安全标志摆设在施工现场里,及时扶正倾倒的标志,修复破坏的标志。施工作业点要采用隔离措施,避免洒落物阻碍交通;设置专人进行现场指挥,使施工与交通相互影响的情况尽量减少,配合相关部门维持现场交通。施工现场要过夜要将反光标志进行安放。提高巡查力度,对路面影响行车的抛洒废弃物及时清除。路面由于施工需要要管制、分流交通等措施时,要密切配合相P部门。工期较紧的养护施工工程,要严格执行质量及时效规定,并对施工现场认真清理,使交通及时开放。对一些不可以及时处理并影响交通的情况要制定紧急预案,对路面出现的坑洞要进行临时填补。

3.4 加强养护设备操作与停放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对养护施工现场的车辆、设备进行操作。停放作业车辆时,必须要在指定的作业区进行停放,对临时停放点要按规定设置临时停放标志。夜间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尽可能不要停靠在作业区的行车道内,防止误入作业区的车辆损坏停放的车辆。

流动作业管理。按要求对流动养护作业车辆、设备进行标志的设置,流动作业设备的行驶的方向禁止出现逆行的情况。尽量在能见度较好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施肥、绿化洒水、清扫、清洗设施等流动作业。

养护材料、设备、大型构件运输。运输养护材料、设备进行养护的交通工具在公路内非封闭区都要严格按照交通法规及公路管理办法进行。禁止随意停车、调头、逆向行驶或不按规定使用中央活动开口。

养护安全信息管理。对路况实行巡查及紧急情况报告制度,准确掌握所辖路段路况及养护施工信息。对有可能影响施工的情况要向上级部门报告,及时上报突发紧急情况,并认真记录收集到的养护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交通运输业不断的发展,公路的养护施工以及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话题,所以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操作施工,熟悉了解相关安全问题和解决措施,有效提高我国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1.1目视化在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所有人员进入油库作业现场,必须正确穿戴好各种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帽。为明确现场人员资质和身份,根据员工岗位、作业工种、职务资格等不同类型,对工作服、安全帽、袖章及工作证进行颜色和编号区别,例如,油库安全帽按照“红色安全帽为岗位员工佩戴,黄色安全帽为监督佩戴,白色安全帽为外来人员佩戴”的原则分别编号。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发给特种作业人员入库资格合格目视标签,并贴于在安全帽上,方可从事其相关的工作。

1.2目视化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油库现场设备设施较多,机泵、阀门、仪表等型号不一,状态不一,为强化设备设施管理,通过在设备醒目位置粘贴或悬挂设备标识、仪表控制标签、设备状态挂牌及清扫责任牌等规范现场设备管理,使操作和维修人员无须牢记大量烦琐的设备参数设定和操作保养流程,只要简单的依据图表、标识、记号等操作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巡检、清洁、测试等日常保养维护效率。

1.3目视化在工器具管理中的应用

在油库工器具的目视化管理实践中,主要对维修工器具和工程工器具进行定置管理。针对班组工器具较多、标示不明,定置摆放分区不规范,管理秩序混乱的情况,通过整理、整顿对工器具按用途分为防爆工具类、防护用具类、电器类、备品备件类等类型,对每一个类型内的器具,利用工具的形迹化目视管理分区定置摆放,如将不在状态的器具放到定置区域,方便取用和管理。对于重大作业过程中使用工程工器具,如现场作业用的脚手架、电焊机、砂轮机等,使用“颜色+状态”标签进行挂签管理,标明设备的状态和使用情况。工器具的状态一般分为三种:“合格可用”、“故障待修”、”停用报废”,根据每个工器具状态在目视标签中进行状态标识,确保班组员工在使用前充分了解器具情况。

1.4目视化在油库工艺作业管理中的应用

油库的现场作业核心,是通过各种方式完成收发油等作业,工艺流程管理是油库作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油库现场和控制室设置油库作业现场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消防流程示意图和巡检路线图等主要作业、应急工艺图表,方便现场人员掌握和操作,同时,在控制室利用交接班目视化看板,说明作业情况和操作流程,使班组长及所有班组员工都通过看板清楚掌握油库当日运行情况。对油库消防泡沫管线、油管线等工艺管线,根据用途、介质和流向不同利用目视化颜色管理法进行识别,如消防泡沫管涂红色、清水管涂绿色;汽油管道按进出油工艺流向涂红色箭头、柴油管道涂绿色;并在所有管线上标明对应的介质和管径参数。对库区内埋地的电缆线、排水管线,消火栓、雨水排放装置等所有的管线和设备、设施,均在其对应的地面醒目位置设置标牌,明确管线位置、走向和设备的启闭状态;对雨水井、消防井等地下井使用颜色管理法在其井盖表面通过涂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别,让现场人员一看便知管线走向和阀门状态。

1.5目视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管理,是油库现场管理的核心和前提,目视化标准管理在油库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5.1区域地面警示划线

在油库作业区对有安全风险的需要警示、提醒和禁止通行的区域,通过图文标识、地面画线的方法或使用警示性围栏、隔离带,规定人员行走路线,提示现场操作人员所在地为危险区域,需要提高意识,注意安全。如,红色区域为禁止入内,黄色区域警告有风险,绿色区域表示为安全区域。油库公路发油现场涉及外部提油车辆,人多车杂,为规范秩序,对停车场车道按油品类型进行划线管理,并通过编号区分消防应急通道,进出场通道,减少了随意停放现象。对发油现场,也利用地面划线和颜色管理的方法,界定各品号提油车辆在油库区的行驶路线、等候位置、装油作业的有效停放位置及人员现场安全监护区域,从根本上杜绝车辆误停误放造成的隐患,提升了提油车辆的作业秩序,保障了作业现场安全。

1.5.2作业运行状态公示

油库作业现场安装反映生产动态的仪表和显示屏,便于随时监控和了解油库作业动态、设备状况、油品数量等情况。在公路发油现场,将发油鹤位、装油鹤管、阀门和对应的油品类型标准明示化,让提油司机进入发油现场就能看到,根据现场提示找到发油鹤位和装油鹤管,正确启闭相应阀门和工艺流程,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混装或错装油品的风险,同时也规范了作业现场秩序,提高了作业效率。

1.5.3操作风险应急处置

为让油库现场操作人员牢记油品计量、司泵、检维修等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对油库所有作业环节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并在易于引发较大危害的各操作位置对辨识的危害因素和风险削减控制措施进行公示和提醒,如油罐计量口安全参照高度标识、排污阀处盲板加装提示牌、输转油作业提示牌、提油现场应急处置操作程序等,便于员工正确操作和确保突况下的应急处置。

2目视化管理在油库现场管理中取得的实效

黄冈油库通过近一年的目视化管理实践运用,主要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成绩。一是,油库油品跑冒滴漏、工器具随处摆放、车辆插队等现场脏、乱、差的现象基本消除。更重要的是通过目视化管理,保障了油库安全平稳运行,提升了收、发油作业效率,改善了油库现场环境,加强了设备设施管理,减少了意外失误,从根本上杜绝和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二是,使员工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借以推动班组管理从“领导安排”到“自主管理”理念的转变;同时,也使油库现场各项工作从无标准、不同标准、口头标准的粗放型管理到只有规定标准、唯一标准和制度标准化管理的方式转变。三是,油库的现场环境和员工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油库作业效率显著提高。为使目视化管理经验在更大范围实施,在湖北全区域油库复制推广目视化管理经验。以黄冈油库运用为基础,建立目视化管理工作标准规范,形成长效机制。

3结语

第4篇: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成为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但关系到现场施工人员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已经严重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发展生命力,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我认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应采取的策略。

一、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安全管理机构的缺失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

想让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能有效保证,就必须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组织与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此的重视度不够,安全管理组织与管理体系缺失,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也难以实施科学适宜的安全管理手段。

2.施工现场的规划布置混乱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对于施工现场的区域划分缺乏足够的合理性,办公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犬牙交错,同时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各项指标也无法满足消防安全要求,且其环境及卫生条件也往往被忽视。

3.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大部分施工作业人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安全教育,对于一些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也是极度匮乏,从而导致其安全生产的观念和意识也就异常淡薄。

4.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随意,远远达不到规范化的要求。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防护设备和设施不到位,各种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不规范,施工临时用电搭接混乱,且缺少基本的安全警示标牌和标志等。

5.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混乱

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品种和型号繁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想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考虑好如何管理和组织这些机械设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体系由作业管理、安全管理和维护管理三大部分组成,要进行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就要使施工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规范施工、严谨施工,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探析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着力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水平。施工现场堆放的各种物料要分类放置,确保通道畅通,要对“四口五临边”进行严格保护,建筑进行全封闭保护,拉挂合格安全网,设置安全标志牌。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要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带,发现违反者,立即制止,耐心教育并严格按章处理,施工人员充分认识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落实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鉴于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实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具体人员,将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贯穿到施工生产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责任制度的落实和安全体系的建立,把各职能人员联系在一起,重点监督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设施的安全性、防护的有效性,使管理人员增强管理意识,认真为安全管理负责。

4.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控与巡查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与巡查,做到平时检查要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在施工高峰阶段和冬雨两阶段要组织专项检查。围绕高处作业、电气线路、机械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防止发生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人事故的发生。

5.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规范化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执行设备进场的性能检查,严抓设备就位后的安全调试,坚决淘汰已报废的机械设备。对购买使用的设备要实行备案制度,记录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维修、保养情况,禁止对外运行中的设备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编制专项方案,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6.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作业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操作管理制度。而进行机械设备作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则就是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因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如发生误操作不但会造成机械设备损坏,影响施工的进度,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培训和统一的考试,合格并且持证方能上岗。在作业人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人机定位,并把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落实到个人,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且有利于培养作业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熟悉程度。从外在的环境来看,应严格选用燃、润油,油品应当满足要求,禁止使用不满足要求的油以及劣质油,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更换,不然严禁该机械设备的运转;监督作业人员对于机械设备作业技术规程和作业注意事项的执行情况,对违反的应立即纠正;核查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可靠、灵敏,严禁机械设备带故障施工;监督核查配件的备用数量和质量,避免因备件不及时供应或者备件质量差而造成机械设备不能正常的运转;监督核查作业人员的作业记录,确保真实准确。在机械设备进场应当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新机械设备购进应及时并做好记录,而现有机械设备进行技术状况的彻底恢复或者全面维修保养之后也应做好记录,以便以后的安全检查;而对于作业中的机械设备,现场作业人员也应坚持例保以及间隔小时的保养,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记录,同时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状况及工程情况作停机或着班后的处理决定,对于机械设备表现突出的也相应做好记录,作为安全监察的参考之用。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紧扣其中的“管”和“理”这两大主题。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关键要做好事前管理而不是事后处理,具体而言包括在各项施工工序开展之前就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工作,使其能够对自己工作上的具体工艺要求与技术措施有着清楚地认识,这也是建筑工程能够圆满竣工及其现场施工安全目标能够有效确保的重要前提。当然,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也要重视事中控制,具体而言包括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当中进行密切的监控与巡查,对于施工现场的各种违章操作和违规措施做到即时发现、即时纠正,从而保证使建筑工程的各项现场施工安全隐患在其萌芽状态就得到控制和扼杀。

参考文献:

第5篇: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单一公有制经济,逐渐转化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必然。在这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中国的建筑企业,也跟着走向市场,由国有制企业、集体企业逐渐转化为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建筑企业为了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而放松了施工管理问题屡有发生。

1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

在工程实践中,施工企业为了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在“人”上面做文章,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不安投标承诺委派相关管理人员等等,这种现象在当今的建筑市场上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这样势必造成项目管理组织架构脱节,一人多职,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施组、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建设单位、政府相关规定等无法按正常程序向施工班组及工人进行灌输;施工组织和管理形同虚设,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具体的工序、工艺要求任由一线工人自由发挥;隐蔽验收、工序验收、质量安全的检查和控制,完全掌控在一线工人手中;工程的施工完全失控,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是屡见不鲜。

1.2施工准备不充分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然而,实际中施工准备工作往往不重视,也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内业资料准备跟不上开工要求,如开工前需要报审的施组和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源控制及应急预案等往往在开工后慢慢补齐,而且重要的施组方案需要施工企业公司层面技术总工审核,这一点施工单位很难做到位,程序上的要求施工单位总是以种种借口在拖延;外业的准备主要体现在材料检验试验及相关测试物资供应单位的确认考察跟不上开工的要求,如开工前需要的混凝土级配、钢材的试验、材料(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供货商考察确认工作往往做不到位,造成既成事实不得不认可的局面。

1.3施工资源配置不合理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达到最佳组合,完成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因为施工企业的实力不均和一些挂靠现象的存在,在工程施工的实际中材料供应(特别是主体结构的钢筋、商品混凝土)跟不上工程进度的现象屡有发生。追究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实力弱,资金链的断裂,又是低价中标,施工企业垫资施工,造成施工成本过高,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影响到施工的正常,甚至出现烂尾楼的现象。

实践证明:违背客观规律,不计成本而大量增加投入;或者是为了业务量,而不计成本和效益,低价竞争;盲目赶工的“形象”工程和投入不足致使进度缓慢的“胡子”“烂尾”工程都将导致施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工程的严重亏损。

1.4施工过程缺乏监控力度

近年来,土建工程建设项目众多、量大、工期紧,特别是房地产项目,因为销售和交房的压力,工程建设的施工工期往往是缩了又缩,同时,参建的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某些单位缺乏专业对口和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并且施工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低,现场施工管理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施工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给作业人员不按规范所要求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作业有可乘之机,也造成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发生的后果。如新建楼盘交付后,招业主投诉、媒体曝光现象时有发生,墙体开裂、楼板裂缝、渗水问题、墙地面顶棚空鼓等等质量缺陷普遍。

2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2.1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是决定因素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以人为本。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在用人方面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真才实学和其业务特长,实行全面控制,根据各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心理素质等合理地量人所用,从而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能力。

2.2提高对“施组”重要性的认识

“施组”(含“实施性施组”)的重要性本是众所周知的,但仍有必要从源头上提高各方对“施组”重要性的认识,即在招标中适当加重技术标(施组等)的权重,在评标中不论采取何种评标办法(“综合定性评价法”或“综合定量评价法”),首先应对“技术标”进行审核,淘汰不合格的投标单位。具体评审建议取消低价中标的招标模式,将施组和项目组织班组配备及主要责任人的能力和业绩权重加大,采取合理低价的模式,综合施工单位技术和商务的最优,以满足招标要求,满足工程实际实施的需要,取得甲乙双方共赢的有利局面,以此引起投标人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重视。

2.3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就是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材料的管理和进度计划的实施

建筑工程中质量是根本和基础,安全是前提和保证,进度计划和材料管理是利益的直接体现。如何使这几方能得到加强主要须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

2.3.1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根本和基础

加强质量管理必须明确该工程的质量要求,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方案,使每项工序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从而有效的组织好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达到优良工程、精品工程。

2.3.2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对每个人做好三级安全教育,使之对安全生产有个清楚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和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始终把现场施工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中,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安全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切实做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制定好安全管理细则,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制度,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使工程项目达到达标工地、样板工地的标准和要求。

2.4优化现场管理应遵循原则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优化现场管理应该遵循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等三原则。

2.5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①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②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③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④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⑤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⑥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⑦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⑧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第6篇: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施工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是项目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施工任务的直接实施层。施工管理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干扰性和互动性,一个工序的滞后将导致整个项目的滞后。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做好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对施工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施工现场管理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行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把推行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发展壮大建筑业,加快向支柱产业迈进的重要措施。

⑵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施工企业的主要工作体现在施工现场上,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决定着施工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决定着施工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⑶施工现场管理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安全文明施工的可靠保证

优良的工程质量必然来源于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和先进的现场管理,紧紧依靠先进、文明的现场管理,实现良好的建设工程质量。还要通过各个方面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才能以较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程度的经济回报和收益。同时,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抓好各项安全施工制度的落实,才能保证建设工程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⑷施工现场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保证

好的现场管理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社会荣誉,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良好的生产管理秩序,全面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文明整洁的施工现场环境,是施工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体现。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贯彻“用户就是上帝”的理念,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彻底消除施工中的浪费现象,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材料采购的规定、材料进出仓管理制度、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并要严格执行;优化人力资源,落实各部门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和技术素质;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不断降低成本;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全员现场管理意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必须牢固树立全员现场管理意识,促进文明施工,科学发展。抓好施工现场管理,关键是企业管理者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意识,并转化成全员、全方位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施工现场管理意识,以此形成自觉行动,形成共识。

3.2着眼于现场科学管理方法。科学发展必须注重统筹兼顾,科学方法。在施工生产现场,通过推行定置管理,实现有序管理,以彻底改变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现象,使之施工现场实现“环境清洁、物料堆放有序,设备整洁完好,安全设施齐全,道路平整畅通,制度标准健全,劳动纪律严格,施工秩序井然”的目标,推进施工现场文明施工。

3.3全力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国家长期以来一直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经验证明企业要以质量求生存。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将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隐蔽工程,严格执行”三检制”,坚持做到每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自检自查,把好质量关,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并设专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同时要处理好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3.4材料问题。工程项目材料品种繁多,应针对材料的特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施工现场内各种料具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指定位置存放,并分规格码放整齐、牢固;合理制定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随用随进;施工现场内的各种材料,依据材料性能妥善保管,采取必要的防雨、防火、防损坏等措施,贵重物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应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并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3.5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采取科学的手段,认真研究和编制。对整个工程的现场布置、人员安排都要考虑周到;对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计划表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科学的配置;对控制工程的周期、质量、安全等方面都要有详尽的安排,并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贯彻实施。

3.6安全管理问题。安全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有:

⑴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责任管理

把安全和生产在组织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在制度上,做到安全工作层层有分工,事事有人管。

⑵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规程,掌握各种安全操作要领,从思想上对安全高度重视。

⑶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现安全事故隐患,获得安全信息的重要手段。对施工生产中的人、物、管理等情况必须经常进行监督检查,随时发现隐患,收集并传递信息,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7篇: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1建筑工程自身与环境特点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1.1外部环境特点

1.1.1目前,建筑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表现在建筑产品对人力、材料、设备、技术、防护用品的要求都不相同,有时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可能导致更多新问题的产生,如何在大量人员及物资参与的情况下,保证安全生产能有条不紊的展开,的确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1.1.2非标准化的安全生产作业。许多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作业没有按照标准流程和作业规范进行,增加了施工中的危险因素,也形成了许多安全隐患。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标准化往往不能满足施工企业和建设公司的要求,因此,安全生产作业的非标准化有时是很难避免的。

1.1.3施工难度大。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露天作业占总量的70%,而高处作业更是占90%以上,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存在巨大隐患,也是各类施工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

1.1.4交叉作业多。建筑施工过程往往较为复杂,需要各种施工工序及立体交叉作业共同完成,在作业中要频繁使用各种重型施工机械、大量沉重建材;各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与大型机械相互配合,消耗大量劳动力,施工难度也增加了;地面与高空的作业情况不断变化,施工环境也在不断改变,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导致施工作业中随时可能发生复杂多变的事故。

1.1.5施工条件复杂多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如自然环境中的天气状况、地质地貌状况;施工地环境、周围环境、交通情况、治安管理情况。各种复杂的条件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导致施工过程突发事件不断,施工中事故发生频繁。

1.2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面对建筑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问题,要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预防事故的发生。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对传统安全管理方法进行改进,把事故发生后再处理的模式转变为事先控制,以增强安全防患意识、预防安全问题为主,以事后调查原因及修补为辅,将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实到位。

2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2.1外部因素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却面临着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相差大的特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差距较大;自然环境不同,导致施工中面临的困难和危险程度不同;施工企业的作业方式,产品本身多样性的特点,都导致外部因素有很大的差异性。

2.2人为因素

2.2.1法治观念不强国家规定施工中分包商不允许再分包,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存在着违法的分包行为,承包企业与分包企业的责任很难落实,导致转包过程中安全责任的落空,小承包商也无法承担安全生产的费用。

2.2.2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意识差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也就相对低,建筑施工过程需要大量劳动资源,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单位与劳动工人之间的雇佣时间短,施工前的安全培训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工人凭着个人经验不参加安全培训。而目前处于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中,农民工所占比例远在50%以上,农民工大多缺乏专业的训练,施工作业时安全意识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农民工多数没有受过正式教育,心里素质较低,在施工期间自我意识较强,容易与工友和班长发生冲突,对集体管理不服从,按照个人主观想法危险作业,造成严重的伤亡后果。

2.2.3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不健全许多施工单位没有依据国家规定设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专业监管人员的分配也有限,一些欠发达城市和偏远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导致许多建筑企业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有些施工单位虽然监管体系健全,但人员分配不明确,没有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导致监管制度无法发挥作用,事故频发的现象没有得到真正改善。

2.2.4施工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施工单位为了谋取利益,降低安全生产成本,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人为降低安全成本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企业形象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安全生产成本的降低,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但却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许多监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担负起保障安全生产的责任。

3解决建筑管理中安全生产问题的对策

3.1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确立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安全生产中的法律、法规,坚持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治理安全生产混乱管理的现象;其次,要把人员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在各部门推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每个员工上。

3.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患意识企业加强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要重视培训与教育在各方面的落实:施工企业对每个雇佣员工进行作业前培训,强化安全知识技能和自我防护手段,企业要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知识的先进性和实际操作能力;施工企业要加强员工基本技能的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和作业管理制度;企业定期对员工的安全技能进行考核,尤其是从事建筑高空作业、电气、焊接、驾驶、爆破等危险作业工种的人员,要严格审查专业合格证书,树立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引导员工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个人技术水平,减少重复作业和返工。

3.3强化政府及监管部门的作用要高度重视政府及监管部门的作用:设立项目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提高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安全生产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员工进行阶段考评,在生产中有违规操作行为轻者警告,严重造成安全隐患的处罚或追究其责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条例,及时修改企业安全生产规范,把安全生产作为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后盾;加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实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落实,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按比例增加或降低投保额。

第8篇: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优化;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现场管理

土建工程的管理就是对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关系着土建工程企业的发展与生存,它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建工程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位,并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利益,就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现场管理作为土建工程企业管理的基础,在施工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中的综合体现。

施工现场是土建工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场所。也就是说土建工人运用各种工艺、材料及设备按工程项目要求,完成建筑工程项目任务的场所;包括施工作业场所的施工工地及为满足施工工地施工而进行各种辅材生产的场所。施工现场管理就是科学的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及管理组织,对土建的施工现场中的各种生产要素运用计划、协调、控制、激励等机制进行调控,使其按期实现预定的目标,优持、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生产任务。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建筑企业管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就是施工生产的管理,是检验建筑企业管理是否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检查、监督各种施工项目是否在现场按质按量完成的重要手段。对保证施工工程及时、有序、优质、高效实现目标任务意义重大。

2、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按照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标准规定,要求建筑施工单位把管理的重心放在对质量的管理上,而质量管理的重点则是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建筑施工单位要加强对现场质量的管理,建立针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体系。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进行考核的场所就是施工的现场。施工现场多属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具有多工种多工序联合进行作业的特点,人员流性相当大,是事故隐患的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合理分配人员,安全有效的进行现场作业操作,是减少事故的发生率的有力保证; 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将现场人员、设备、材料进行有效结合调配,避免施工现场出现无效劳动,降低施工材料的耗损的不必要的额外开支。安全有效,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项目,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单位管理综合水平的一个体现,是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的基础。

3、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不足

3.1.1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

安全意识是建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关键,是从员工的思想上进行确认,并自觉遵守的一种意识行为。目前多数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上,认识不到建筑施工中安全的重要性,使现场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致使事故隐患时有发生,这都是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造成的。

3.1.2现场监督机制不健全技术行为操作不当

建筑施工单位对现场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序衔接、安全教育方面要求不严格,没有可控的手段及措施,使现场作业管理混乱,有的还出现了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不符的相象,没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现场施工安全隐患不断。如一些施工现场使用的脚手架搭设不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横向扫地杆的搭设不全或错误搭设,脚、手板未按规定铺满,脚手架上堆放杂物或脚手架的搭设材质差,立杆基础不实、不平等都对施工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有些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3.2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控制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劳动密集度大,工序繁杂、人员众多,很难对每一个操作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工程的实际操作中,由于个别人不按规定操作,违规进行作业,近而引起各类事故的情况已不在少数。对现场的操作人员,如何安全有效的进行全面控制,已成为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一个十分重要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3.3施工现场缺乏严格的监管

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施工工具、施工机械随意摆放,施工操作人员组织松散,安全意识淡薄,随意搭配就使用,操作人员相互间不能有效沟通,施工现场随意走动或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任意性与变动性很大,给施工现场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某水电段电力操作人员李某和王某在处理10KV输电线路故障时,因带的材料不足,李某在未向王某交待现场安全注意事项的情况下,就擅自离开了工作岗位回工区取料,而王某在未确认线路是否已断电的情况下,未采取任何的安全措施就贸然作业,结果触电坠落,造成重伤事故。

3.4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隐患

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现场操作工序繁杂,产品规格种类繁多,很难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监督,若采取抽样检查则会出现漏检的情况,使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现场施工的质量不能得到全面的控制,不能完全的符合规定标准,必然的会引起因项目的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返工与返修问题,这了能减少此类问题带来的损失,在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成为了重要的难点。

4、采取措施

4.1施工技术操作

在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时,要高度的重视现场施工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流程,遵守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分健立有效的现场监督机制,设立专项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坚决杜绝一切因操作技术问题而引起的安全隐患与安全事故。

4.2加强人员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现场中,要对现场的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有效提高施工人员能自觉能动性,使其能积极主动的的进行安全施工;注重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建立施工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健全工程的质量监督机制,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及水平,坚决杜绝施工单位个以种种借口,无视现场管理人中的监督,违反操作规程,是行违规施工。现场施工要职责明确,赏罚分明,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确保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4.3加强各方协调监督工作

建筑施工的施工现场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工程的周边进行联系,有效及时的解决因施工问题引发的纠纷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发生。各施工班组要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各工种人员要加强联系,发现问题相互提醒,及时寻求解决渠道及方法,相互监督,按规定施工,确保按质按量按期峻工验收。

【结束语】建筑工程的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土建工程现场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与研究,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观点与管理方法加强和改进土建工程中的影响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建立有效可行的监督机制,是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与交付工期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我国经济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参考文献]

[1]舒忠祥. 土建工程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

第9篇: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石油钻井 井下作业 安全事故

1 前言

油田属于爆炸、火灾高发区域,油田井下作业作为整个石油生产作业中最具危险性的岗位,非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井下的工作人员伤亡。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施工防范工作,避免违规操作、禁止危险作业,从各个方面消除安全隐患。分析石油井下作业的现状以及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对策,对降低井下作业的风险系数,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实现井下作业安全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事故原因分析

2.1 缺乏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淡漠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企业方面,管理人员无视安全作业的重要性,一味追求产量与业绩。在安全资金投入方面十分不到位,使得井下安全设备以及工作人员安全设施缺乏,安全帽、安全带发放不足;存在不规范操作作业现象,忽略对安全设施的维护,甚至将安全设备用于其它用途,无法发挥其自身作用。工作人员方面,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麻痹大意、侥幸等心理,对于发现的不安全作业以及违规操作行为视而不见,没有及时进行纠正。这些都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2 缺乏专职的安全员

专职安全员是专门负责井下安全作业的检查、监督的工作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安全作业起到监督检查作用。由于专职安全员不参与生产工作,许多企业为降低成本投入往往没有设置该职位。导致井下作业得不到安全保障。有些企业虽然进行安全员的设置,但往往都是为应付检查而进行的兼职设置,这类兼职安全员没有经过培训,无法专业进行作业现场的安全作业监督检查工作。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缺乏全面的安全培训

缺乏安全培训是石油企业不重视安全作业的最常见的表现。由于国家部门的相关规定,石油企业制定了许多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范以及法规,却没有全面系统的进行员工作业安全培训,有些企业将安全培训过程一再简化,甚至不进行安全施工培训,直接让新员工进入工地作业。工作人员对于许多安全操作规范以及法规无法进行全面了解,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且安全意识淡漠,这些都直接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

2.4 缺乏到位的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许多石油井下作业存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油田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有的安全管理无法满足实际的作业工作需求,此外,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本末倒置,并没有以人员安全放在首位,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安全作业,经常出现无视警告、忽略不安全因素、违规操作等现象。安全管理工作名存实亡,无法起到真正的安全管理作用,导致井下作业安全事故不断。

3 安全对策

首先,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员工安全作业意识。安全设备是井下安全作业的硬件保障,企业应加大安全投入,购置发放足够的安全设备,在硬件上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并且强化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强化员工安全作业意识,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指导员工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反复强调各个作业环节的安全防范以及注意事项。制定正确的工作时间制度,坚决禁止疲劳上岗作业。

其次,优化安全管理模式。企业应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详细记录下井作业情况,能够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了解更多信息,也为企业从法律角度提供可靠的依据[1]。成立专门的井下作业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各管理层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人员保护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企业年度预算要保证安全投入资金等相关安全资金的预算充足,避免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企业劳动力的安全是企业安全经营与生产的提前条件,在进行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2],将人员安全放在安全管理工作的首位。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革新,将井下作业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用激励型的管理理念取代被迫型的管理理念,使全体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安全防防护工作中来。

HSE是集健康、安全、环境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生产作业安全预防管理[3]。然而,HSE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原因,许多企业的HSE管理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反而制约的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改善管理方式。一切以预防为中心,标本兼治,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提高识别安全事故风险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风险降低到最低点。在处理已经出现的安全事故事件时,以人员安全为首位,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处理安全事故后,必须总结经验教训,消除作业现场类似的安全隐患,避免出现类似安全事故。此外,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素质水平。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HSE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对各个岗位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使每位员工都能够达到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总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使HSE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出安全管理的巨大功效,达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最后,加强监管力度,实现标准化作业。国家十分重视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安全工作,出台了许多针对安全生产的政策,为加强了安全监管,提出了标准化作业要求[4]。标准化作业的推行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种安全隐患,是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落实企业安全责任,促使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机制,进行标准化作业管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实现全员安全控制,有效预防控制安全事故,实现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4 结束语

生产安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人民利益的具体保证。然而,石油化工生产尤其是井下作业存在着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与员工缺乏安全意识等许多问题,井下作业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安全事故频发,直接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影响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加大投入,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优化安全管理模式,完善HSE综合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实现标准化作业。从各个方面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路利钦,梁栋林,朱国富.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8(05):960-965.

[2] 张丽华.石油企业安全培训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22(01):35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