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社会工作调查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工作调查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工作调查方法

第1篇: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教学体系 湖北经济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1.1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决定要重视实践教学

(1)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强调实践性。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也从根本上体现出实践性。

(2)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习得。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工作有一套专业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无论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还是社区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的,也就是说,方法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除了讲解各种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之外,还要指导学生运用这些专业方法进行实际的演练。学习社会工作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也就是在方法的指导下,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整合资源等活动。社会工作专业特性决定了要实践教学环节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1.2 作为一种职业的社会工作对实践教学提出迫切要求

笔者曾对深圳市多家社工机构进行了走访,针对当前社工机构对社工人才能力结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各大社工机构对人才的要求是十分类似的,除了要求社工具有专业知识,以及沟通协调等能力之外,都特别强调社工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要求社工能够灵活地运用在大学里学习的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能服务案主。面对不同的案主,有能力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选择不同的工作手法,并能控制好服务的整个过程。尤其是目前深圳市的社会服务大多采取项目运作模式,那么社工要具备项目申报、项目管理、项目评估的各种能力。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要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需重视实践性教学,培养实践性的人才。

2 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2.1 课程实践教学

2.1.1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实验室教学能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方法、技巧,在实验室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实验室教学可以避免将学生直接置于社会实践中的惶恐与不安,让他们在可控的实验室模拟中锻炼技巧,提升信心;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在实习中对案主和自身的伤害,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助人的能力。我校2012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在第三、四、五学期开设了专门的社会工作实验,此外,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学位课程中也将进行实验室教学。我校社会工作实验室教学课程如表1所示:

2.1.2 校内实训

在我国内陆地区社工工作发展还刚刚起步,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认同水平都不高,具有社工性质的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各种民间福利组织、非盈利机构的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实习需求。因此,内陆地区的高校应大力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课程实践。高校校内资源非常丰富,具体包括校团委、校社会工作者协会、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等。校内实训的方式可采取校园问题社会调查、心理咨询、同辈辅导、大学生成长小组等活动,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湖北经济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承担了全校的新生素质拓展的工作。在该活动中,学生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多种社工专业方法带领每届新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拓展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增加新生班级的凝聚力等,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2.2 专业实习

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机构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形式,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所需达到的一般实务操作技巧和能力,社会工作的领域和性质、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需要、中国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等有一个较为全面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和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专业自我,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根据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紧密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有:

(1)社区工作:有督导地组织学生到城乡基层的居民社区开展实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广泛接触社会现实,认识社区的社会、经济、政治、人口特色以及社区的需求、问题,并运用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机构实习:有督导地组织学生到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组织或社会行政机构开展实习活动,加强学生对社会机构运作机制的了解,了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提高学生运用专业工作方法进行社会工作的能力。

(3)社会调查:有督导地带领学生到城乡基层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中国社会的福利体系、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工作调查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专业实训: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实地演示或讲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3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个阶段既是对四年专业学习一次检验,也是学生走向职场前的一次综合学习过程。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实习与促进就业积极联系起来,逐步建立起实习促就业的毕业实习模式。具体做法是主要依托现有实习基地,包括武汉地区的社区、沿海的社工机构、福利院等,双方签订毕业实习协议,每年推荐实习生到实习基地,共同管理实习生。实习单位在学生毕业实习期内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和必要的岗前培训,学生毕业实习结束时,机构从实习的学生中选择满意的学生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为了实现双赢互利的目标,我们采取定期给这些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免费的专业培训,邀请机构负责人来校举办讲座,学生经常去机构做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日常的沟通与合作。

3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3.1 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

在社会工作已专业化、职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实验室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必备的硬件设施,是专业教学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社会工作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的技术性理论教学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是否拥有社会工作实验室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办学是否专业、规范、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湖北经济学院目前正在计划进行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

3.2 社会工作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我国当前社会工作主要依托政府民政部门管理和推进,与沿海地区相比,湖北高校更需要争取政府和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支持。虽然湖北地区具有社工性质的专业机构较少,民间组织发育缓慢,但仍可以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与民政部门的合作,在具有半官方性质的福利组织开展实习工作。目前湖北经济学院已与万科物业、洪山区金鹤园青少年空间、东亭社区建立了联系。

此外,我校积极与深圳等地的社工机构取得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些机构具有较强的社会工作专业特征,在督导资源上大多机构都有资深的香港社工督导以及经验丰富的一线社工,能够为实习生提供专业、全面指导,学生去深圳的社工机构实习能够显著地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沿海地区的社会工作机构近年来在人力资源上还存在需求,学生在这类机构实习对促进学生就业也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校已经与深圳尚德社工机构建立了实践教学合作关系。

3.3 健全实践教学督导保障机制,加强学校督导的培训

内地高校立足实验室、立足校园的实践首先要强化师资。从目前的情况看,对教师而言专业实践指导并不计算在工作量中,未形成有效的督导保障机制。教师社工实践能力不强也制约了学校督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应一方面建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制度性保障,一方面通过课程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本文为湖北经济学院2011年教学研究项目 “基于通才教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第2篇: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大功能,这一功能强调了其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做”的科学,是一个重实务、重操作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实务特性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来保障,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内众多院校纷纷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一步步的摸索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新专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当前该专业的教育现状如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整合,应构建怎样的培养模式?就这些问题而言,目前鲜有文献涉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二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任课教师,三是深圳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或负责人。因为深圳社工机构调查对象人数较少,问卷采用普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发放电子问卷20份,有效回收19份。学生问卷60份,有效回收54份,教师问卷50份,有效回收46份。总体有效回收率为91.5%。随后,调查者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从下列三个方面对被调查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进行测量: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情况,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情况,武理工的项目设计大赛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讨论

(一)理论教学方面

1.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安排情况

在问及“学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完善”的问题时,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社工机构的社工,都没有认为很完善,只有7%的学生、41.9%的教师和21.1%的机构社工认为比较完善,其余被调查者均认为“一般”、“不太完善”或“很不完善”。接下来,调查者询问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在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先后安排上是否合理,只有9.3%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25.8%的教师认为“合理”或“比较合理”。可见,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的满意度比较低,说明虽然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主干课程设置上是较为规范的,但多数高校为了扩大就业面,较注重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建设,而忽略学生对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学习需求,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方向深入学习。如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需要了解关于犯罪学理论等等。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能否及时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社会工作关系。在此次调查中,有84.2%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在学校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对现在的岗位只有少部分适用或基本没用。因此,应该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行细化,即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强化和实习,以增强其专业性,有利于学习和就业。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81.5%的学生、61.3%的教师和63.2%机构社工赞同这一观点。

2.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式情况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手段。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已经采用影视案例分析、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理论教学,但从图1和表3得出,仅有5.6%的学生和19.4%的教师认为这些形式的次数很多,形式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其余多认为“吸引力不够”、“次数少”或“效果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教学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有待进一步提高。

3.社会工作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

在问及学生“目前对社会工作课程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时,没有学生选择“非常满意”,仅有14.8%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但在问其“通过社会工作理论学习是否有所收获”时,有79.6%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或“有一定效果”。同时在对机构社工的调查中发现,有84.2%的社工认为高校社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可以看出虽然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但大多都比较认可其效果或作用。通过对教师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图2),认为理论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为“社会工作理论教材不成系统”的比例最高,占58.1%;其次是有35.5%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缺乏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再者是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太晦涩”的占12.9%,同时在个案访谈中,很多教师表示由于不知道或不确定如何将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即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国直接引进西方社会业已成形的一套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无法使社会工作真正“本土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在调查中(图3),仅有41.9%的教师是社会工作本专业毕业,其他均为相关或相近专业。

(二)实践教学方面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但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却不容乐观,也可以说社会工作教育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问题也最多。

1.实践基地不足,专业的实习机构较少。充足的专业实践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力保障,但专业实习的实践基地严重不足却是现实。从图4可以看出,有78.9%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的专业实习机构较少。在访谈中发现,很多高校都是只有少数固定的实践基地,而且有很多实践基地具有独占性,即某一实践基地与某一大学结为对子而拒绝和其他学校合作,实际上可以打破这一常规,实现实践基地的共享,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实践基地做出连续性的服务。

2.实践多流于形式。图5可以看出,有73.7%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的专业实践多流于形式。同时,也有90.1%的机构社工认为在学校所接受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只有少部分适用于现在的岗位或基本没用。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内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职业工作人员和机构,导致社会工作实习很难体现其专业特性。因为我国内地的社会工作是行政性、半专业化的。但是,在问及学生“对于院系组织的专业教师带队的实习考察和社会调研形式是否满意”时,有66.7%的学生认为虽然理论与实践有差距,但有助于接触社会,积累经验,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p#分页标题#e#

3.社工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从表3发现仅有9.7%的教师在教学之前经常参加社会工作实践,而有41.9%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很少或基本没有参加过社会工作实践。在问其“对自己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评价”中,只有6.5%的教师认为可以完全胜任,有83.9%的教师认为基本胜任或有待提高。可见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较少,影响了其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机构社工的反映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有78.9%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专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少,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方面的指导。

4.学生自身对专业实习的热情不高。一是因为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大众对社工专业认同和接纳度低;二是因为没有学生比较期待的校外的专业性社工实习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学生中,有64.8%是参与过院系带队的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只有29.6%的学生参与过学校建立的校外社会工作教学实践基地,而在接下来调查“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中,您更喜爱哪些形式”时,虽有51.9%的学生选择院系带队的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但更有57.4%的学生喜爱学校建立的校外社会工作教学实践基地。这就存在学生的实践需求与学校提供的实践资源的不对称或相对脱节,因而导致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

5.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调查显示,虽有55.6%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或比较有用,但仍有44.4%的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解决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在下一个问题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只有3.7%的学生能在实践中经常用到理论,有90.8%的学生认为偶尔用到、很少用到或认为有用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反映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但很多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学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问题,虽有29.0%的教师认为比较合理,但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不太合理,应加大实践课的比例。同时有94.7%的机构社工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社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见对于社会工作这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它目前的教学课程安排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应进一步改善。

(三)项目设计大赛方面项目设计大赛是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在了解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有效的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这是一次勇敢有益的尝试,经过几年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提供了一种模式参考。在问到“您是否支持项目设计大赛”时,66.7%的学生、86.7%的教师和89.5%的机构社工表示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说明武理工的社工项目设计大赛的认同度和支持度比较高。通过对项目设计大赛的了解与是否支持的显著性检验分析(表5),可以发现,P=0.001,小于0.05,说明对项目设计大赛的了解与否和对项目设计大赛的支持程度之间存在有显著性相关,对项目设计大赛很了解或了解一些的同学都很支持项目设计大赛。这是因为该项目设计大赛在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整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81.1%的学生和67.7%的教师认为开展社会工作项目设计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专业兴趣,对专业学习有一定帮助,有7.5%的学生和29.0%的教师认为大赛形式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深化有较大帮助,同时有75%的社工认为高校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工作项目设计大赛中设计的项目对其所在的机构的工作有帮助。可见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机构社工都十分认可项目设计大赛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帮助,它使学生较好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其学以致用,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重要问题,即“重实践、轻理论”和“重书本、轻操作”。这些反馈让教育者看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整合优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要使社会工作专业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关系,就必须构造一种专业的教学模式:用社会工作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并将书本上的社会工作实务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去。鉴于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意识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而本土化理论的欠缺则是制约社会工作专业和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对此,应该逐渐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理论体系。简单的说,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包括两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forsocialwork)和“社会工作理论”(theoryofsocialwork)。所谓“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就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所谓“社会工作理论”则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它们是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操作平台

1.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首先教师要从观念上提高社会工作实践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重要性;其次,行动上切实走上社会工作相关实践岗位;再次,聘请一线工作者作为实践课教师。

第3篇: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再探索

--- 建立与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和督导制度的途径探讨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 向荣

《摘要》: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建立于一套价值理念基础上的应用型专业,其实习教育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倍受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就其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对实习教育模式在不同的层面、程度和规模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积累, 取得不少成果。 本文就在这些成果与笔者初步尝试基础上,提出当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关键之一 —— 在于建立和完善实习基地及其督导制度。

笔者认为在当前大部分实际工作机构只是“准社会服务”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要达到其实习目的是困难的。解决此困难的途径之一是先协助机构逐步转变成“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并建构一套督导制以保证学生实习质量。 在专业人士和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应采取灵活、变通,多方挖掘资源,结成一个政府、学校,和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及教学团体的三方面“伙伴关系”。针对某一机构的特性和环境,在介绍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工作方法下,共同参与合作,总结以往经验,使机构自身得以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一个真正开展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教学与科研基地。 从而以点带面地促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一直是其专业教育和发展的薄弱环节。虽然学生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参加实习,因学校而异,到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开展实习的,其形式或并列式、或分散式、或集中式、或混合式,学生都以不同程度获得一定的锻炼,但远远不能达到实习目的即与目标人群工作相关知识, 方法和技巧以及态度的获得。 这里的问题有许多共同之处,即: 人力问题,经费的困难,以及与实习机构的关系等。缺乏足够的数量、受过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习督导训练的老师和经费的缺乏限制教学工作的进行(马凤芝,1996) ;实习机构对实习者的限制使得后者难以全面进行实习,不能获得全面的实习经验和技巧(史铁尔,1998) 。 而目前大多社会服务机构, 就其工作性质来说只是“准社会服务机构”(马凤芝,1996) ,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指导学生的方法是零散、随意乃至欠缺指导技巧和意识的情况下,要把其经验有效地传给学生也是有限的。 更不乏有一些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认识和应有的态度,其工作的方式会给实习的学生起负面的作用。

为解决以上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不断在研究并通过实践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实习方式和原则。 其中包括:

1.大量培训合格的督导教师,这里包括送到香港和请到内地来培训

(夏学銮,1994) , (阮、麦,1996) ,(吴温淑芳,1996) ;

2.向政府倡导以获得其社工教育经费的投入;

3.建立政府(民间)社会工作部门(机构)与社会工作教育训练学校间的伙伴关系。达到教、学相长,教育与实际工作相互促进的目标。(马凤芝,1996)

4. 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的原则,如:实习就近原则、专业相实原则、互惠原则等 (陈、苏,1994) 。

以上的方法和原则对推动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笔者认为有其局限性。 就向政府倡导获得社工教育经费来看,倡导归倡导,但真正落实恐怕还有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不能停止的。发展与海外发达地区(如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合作已进行了十年有余,其中人员培训和资料引进都作了很大的贡献。但就其范围来看恐怕局部性高于全面性。诚然,追溯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密切相联的特点,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得以先发展起来是符合其发展规律的。 但中国现在经历的社会转型却是覆盖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是跨地区的。因此,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应针对其地区特点, 充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资源采取主动和变通等多种渠道来发展社会工作的实习教育事业。

同政府机构结成伙伴关系,是中国社会工作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 但在结成了伙伴关系后, 机构可以提供实习场所,但是否能让学生得到专业实习却是问题。 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多机构属于政府的职能部门,工作方式方法有异于社会工作专业。 虽然不同的机构因领导对其工作的认识以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其工作经验积累有所不同,但都需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并得到理论方面的升华。 按理学校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可以协助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但由于目前教育者们大部分是从其它专业转向而来,既缺乏理论学习,也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去研究指导实际工作是明显不合适也难于胜任的。

为了解决上述“两难”的问题以应对专业社会工作急需在中国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应把国外和海外资深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邀请进这个“伙伴关系”中来作为参谋,从两方的合作关系发展为三方的合作关系。以机构和社工教育为主体,机构为舞台,专家为参谋。通过三方面的合作努力,把机构准备为一个合格的 “社会服务机构”,从中物色实际工作的督导员,与教师实习督导配合,建立一套完整的督导体制。

显而易见,要达成这样的“三方伙伴关系”是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长期艰辛的努力。但就笔者的初步尝试看来,这不是不可能的。 社会日益开放、改革的深化、发展要求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专业社会工作被社会,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干部所认识都为机构与学校结成伙伴关系的可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第三方面”参谋角色的引入有一定的难度。这里社工教育工作者需要做不少组织联系、协调、说服、论证的工作。获得机构上下级应允和支持的情况下,设立研究项目并以项目向国内外基金会申请以求资金援助。 同时,从当地社区里,无论是外国人还是本国人、港澳人士,挖掘具有社会工作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以求他们协助开展机构的工作、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制定督导培训计划和联系海外相关资源等。

三方面的合作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应根据当地的资源以及机构的特点来灵活把握。下面笔者就已开展的部分合作作简单介绍,旨在通过探讨,探索这样的看法和做法的可能性,使其操作过程更具科学性。

1.通过合作项目以获得师生培训方面。

例如: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其中的一个项目是与英国儿童救助会(SCF)合作,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对昆明流浪儿童状况的调查。此调查历时一年,访谈儿童人数百余人。其中建立个案跟踪,参加此项目调查的学生前后有50余名,跨四个年级。调查前我们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SCF给学生提供了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CRC)的培训,并请专家提供调查方法的培训。调查中期,我们通过驻澳门的巴迪基金会请资深社会工作者给学生培训关于磋商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并把所学技巧通过三人一组的形式用于调查中,这些培训都是用参与式方法进行的,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而带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增强了师生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认识,并在调查实践中得以运用,师生一块得到了极大收获。

与此同时,我们与当地收容遣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现与英国儿童救助会在流浪儿童问题上一起结成三方的合作关系,三方努力对人员就其专业道德和工作方法进行专业参与式培训,目的是使工作人员了解不同方式用以总结以往工作方式的优和劣。其间社工教师参加培训并定期参加机构的工作以锻炼自己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指导学生打下基础。

在机构工作人员内物色并培训社工学生实习督导员,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建立督导制,包括督导与学生的搭配;督导的方式(一对一的;小组的;机构督导和教师督导共同的等等多种模式);督导的时间分配;督导对实习学生的评估方式等。

2.挖掘当地资源方面。笔者发现在当地外国人社区内,有不少是具有社会工作文凭和资深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可能是在学习中文,可能是某个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的雇员, 社工的教育和自身的素质使他们很愿意为所在社区出一分力,而不计较报酬。为此,我们在一门海外社会工作介绍课程上,组织不同国家的社会工作者到课堂上介绍其国家社会工作状况以及他们的工作经验。目前来介绍的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挪威等国家。学生反应很好。

同时,我们请其中的人就其背景和经验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心合作的项目中来,有心理咨询服务的,有帮助戒毒工作的、有青少年儿童问题工作的。 这类工作正一步步展开和尝试中,争取总结经验。

笔者认为尝试“三方伙伴关系”的模式,需要具备至少以下两个要素:

首先是机构的选择。离学校的远近是一个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实际工作机构内有或潜在有总结其以往工作方法,使其工作得以提高和完善,并逐步专业化的要求和愿望。最好机构或机构的主要领导有同海外打过交道的经历。

其次是社工教师要有充当多种角色的准备,从而对自身的要求也很高。 不仅是学校教师,更是倡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协调员和“开拓者”、“资源媒体”、“创新者”(黄新鲁, 1998) , 须要有“公关本领和人文技巧”等(夏学銮,1994) 。

“三方伙伴关系”的作用及意义:

第一,充分利用和开发潜在人力资源以弥补合格督导人员的不足。

目前资源有限,且比较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大量培养提高专业师资队伍是有困难的。 只有就地取材,挖掘机构里资深的工作人员并在专业方面给予一定的专业培训。

第二,教师得到实务工作的培训,可补上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不足。

针对中国的国情是大部分致力于社工教育的学者都转行于其它专业,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专业知识的基础并不扎实,加之,长期以来学者的学问大多是从“书斋”里作的,对实际工作部分具体实施欠缺了解和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去指导学生实习必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增加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接纳度。

促进社工在中国的发展,从基层工作起使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得以认可。

第四,使现有的实际工作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

第五,使一些方法和技巧得以“本土化”。

总结以往工作经验,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

笔者进行了初步理论和实践的尝试,提出通过政府,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及海外有关机构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结成三方合作关系,在政府的实际工作部门如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内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出资或出力给机构里的实际工作人员提供多方面培训和指导(如:价值理念、专业社工理论、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督导制等)。 学校方面在参与培训同时也介入机构的日常工作,一方面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来了解和认识中国福利服务的实际状况,并对其优秀的经验型方法进行专业层面的思考和总结,使得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里扎根,以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在政府的支持下,把社会福利机构作为一个社工实习基地,通过国际非政府机构在资源、理论和方法上提供培训以建立和完善一套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化、本土化和标准化。对中国目前社会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思斌、马凤芝 《保证社会工作质量的途径探索》(《社会工作》)1994年第五期

2.陆士桢 《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培养》, (《中国社会》)1998 年增刊

3.贾秀总 《对大专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思路的探讨》,《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增刊

4.马凤芝 《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模式与选择-北京大学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经验》 (《发展 探索 本土化- 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1996。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

5.夏学銮 《关于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实习的设想》 (《华人社会的社会工作教育:现状及发展 会议论文集》)1994,亚洲及太平洋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香港。

6.黄新鲁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工作人员的角色》(《中国社会》)1998 年增刊

7.史铁尔 《社会工作实习-方式与效果》(《中国社会》)1998 年增刊

8.林孟秋 《社会工作之实习教育:理论与现实》(《发展 探索 本土化- 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1996。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

9.阮曾媛琪、麦萍施 《社会工作教育交流的回顾与反思: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的经验说起》 (《社联导刊》)1996 第十期

第4篇: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情况

为深入了解x省社会工作的现状,本调查依次对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现在进行调查。此次调查主要是探讨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基本现状.本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七个福利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相关数据。

(一)资料收集方法

为保证本调查的可靠性.本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全面收集资料.分析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现状。

问卷调查设计了ABCD四类题。A类题是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分析,涵盖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方面:B类题主要针对调查对象的专业技能的分析.包括工作人员的职务。接受的专业培训等方面,探讨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教育的基本现状c类题从服务时间、职位要求、服务提供等方面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提供情况。探讨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运用情况;D类题对机构服务对象的需求、机构专业人员的需求、个人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现状。

(二)资料分析方法

为保证调查质量.本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

(三)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设计样本量主要是针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问卷180份,实际完成问卷18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然而有效问卷为156份,问卷有效率为86.7%。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都很高,所以.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1.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本次调查的有效人数共156人,其中男性29人.占18.6%;女性125人,占总体的80.1%:有2份问卷没有填写性别.占总体的1.3%。所以说,本次调查男女性别出现不平等.表明x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多为女性.这是因为.本次调查选取的福利机构多为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女性的温柔、细心、耐心等性别特征使她们更适合从事服务行业。

2.调查对象的学历水平

从表1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高中或中专学历占有较大的比例。如果将高中或中专作为学历高低的相对分界点,那么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学历相对较高的人群。可以看出,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再是以前的低学历、低素质的工作人员.而是逐步转向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调查对象的岗位分布

从表2可以看出.在福利机构中。多数工作人员为基本的护理人员,其次是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反而不多。福利机构中专业性强、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尚未普及。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福利机构工作人才专业性

1.调查对象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获得情况

对表3福利机构人员专业职务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多数没有取得专业的技术职称.究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相关的职称要求.也没有相关职称的考试制度供工作人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福利机构的工作对象主要是老人.专业性不高,主要是看工作经验、个人性格特征.因而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2.调查对象接受的专业教育的调查

在专业教育方面.本调查以获得专业文凭(含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依据,探讨了调查对象的专业教育水平。接受卫生或护理专业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仅有21人.占总体的13.5%:接受医学或临床医学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有20人表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12.8%;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只有8人.占总体的5.1%:接受心理学专业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有11人.占总体的7.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工作人员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十分的少。行政管理人员中,仅有3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2.0%;专业技术人员中.有4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2.6%:护理人员中仅有1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0.7%。

3.调查对象接受专业培训的调查

在专业培训方面,本次调查以参加过的各种短期培训为参考来探讨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学习提升的机会.有103人表示接受过卫生或护理的培训.占总体的0.6%;有94人表示接受过医学或临床医学的培训.占总体的39.1%:有68人表示接受过社会工作的培训。占总体的43.6%有58人表示接受过心理学的培训,占总体的68.4%。大部分工作人员尚未接受合适的培训。

需要指出的是,在接受社会工作培训上.行政管理人员中有15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9.8%:专业技术人员中有5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3.3%:护理人员中有41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26.8&;其他人员中.有6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3.9%。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教育程度不高.工作人员专业与职业要求的符合程度较低:由此.专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的次数得到部分提高.并没有全部的参加过某一类培训。就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来看.有专业教育经历的有8人.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有67人。相对专业教育而言,专业培训的人员有大量的提高,然而相对总体却很少。所以说,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二)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提供

1.对工作时间的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每天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天数做了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最多为24小时,最少为6小时,平均工作时间约为8.5个小时:在对每周工作天数的统计中,工作人员最多工作日为7天,最少工作日为2天.平均工作日约为5.5天。由此可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比较适中.工作强度不大,在平常的工作日中能够有效的提供相关服务.

2.对服务提供的分析

该项调查,首先调查了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机构工作人员应该提供的服务;其次调查了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频次。一方面形成了评判的标准,另一方面也对服务提供的实际情况做了考察。本项调查主要考察的服务项目包括起居饮食照料、疾病处置、心理咨询与辅导、与服务对象的亲属联络与沟通、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文化娱乐服务、健身辅导与服务、社会交往能力的辅导与服务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主要分成了三大块.即保障服务对象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的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生活能力的服务。

第一,保障服务对象基本生活需要的服务,包括起居饮食照料、疾病处置、

健身辅导三个方面.调查发现.这=三方面的服务福利机构都经常性的开展,实施力度较好.

在起居饮食照料方面.有117人认为应当提供该项服务.占总体的75.0%.而在实际工作中.有112人经常向服务对象提供该项服务(占总体的62.8%):在疾病处置方面.有106人认为.应当提供该项服务.占总体的67.9%.在实际的工作中,有89人选择经常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57.1%):在健身辅导与服务.有102人认为应当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65.4%。在实际的服务提供中.经常提供此项服务的有70人次。

所以说.对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言.对服务对象开展的起居饮食照料服务.是机构应当做的,也是大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执行的:疾病处置为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做了有效的保障,应当成为机构开展服务的内容.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也积极为服务对象提供该项服务;健身辅导与服务作为福利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实施状况也较好。

第二,保障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的服务,包括心理咨询与辅导、与服务对象的亲属联络与沟通、文化娱乐服务三个方面。

在心理咨询与辅导方面.有108人认为应当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69.2%。在实际工作中70人表示经常为服务对象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44.9%;在与服务对象的亲属联络与沟通方面,根据岗位要求,有129人都认为有必要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82.7%。在实际工作中.有112人表示会经常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71_8%):在文化娱乐服务方面,105人认为.机构应当提供该项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提供该项服务的有656人,占总体的41.7%。文化娱乐服务有利于促进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通过数据可以发现.这项服务的实施状况较好。

由此不难发现.心理咨询与辅导.因能够对服务对象的心理进行疏导.改善服务对象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提供服务对象的心理适应能力等功能.在福利机构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因其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在福利机构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而为服务对象进行亲属联络与沟通服务.是福利机构开展的一项基本服务.此项服务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展。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亲属的联络缓解服务对象对亲人的思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联络沟通。建立机构与亲属之间的良好关系.共同探讨服务对象的具体服务项目:

第三.提高服务对象生活能力的服务.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社会交往能力的辅导与服务两方面。

在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方面.有113人认为有必要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72.4%。在实际的工作中,70人表示经常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44.9%):在社会交往能力的辅导与服务方面.有92人认为有必要开展此项服务。在实际的服务提供中,经常开展此项服务的有53人.占总体的34.0%。

所以说.为服务对象提供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是大部分工作人员希望开展的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是提高服务对象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该项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情况却有所欠缺。而对服务对象开展的基本服务的实施情况比心理健康、能力提升等服务开展情况要好。基本服务的提供.以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低,多数都可以实施并完成:而心理健康服务、服务对象能力提升等方面.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更高.贯彻执行的效果不是很好。

(三)福利机构需求分析

1.福利机构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

该项调查对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服务对象最需要的服务由高到低依次是起居饮食照料服务(724%)、亲属联络与沟通服务(56.4%)、疾病处置服务(50.0%)、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服务(39.1%)、文化娱乐服务(38.5%)、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37.2%)、健身辅导与服务(34.0%)、社会较为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服务(27.6%)。

2.福利机构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该项调查对福利机构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福利机构最需要的专业人才从高到低依次是卫生或护理人才(73.7%)、医学与临床医学人才(41.0%)、心理学人才(40.4%)、社会工作人才(39.1%)、管理学人才(35.9%)、法律人才(32.7%)、思想政治教育人才(28.8%)、教育学人才(26.9%)。卫生或护理人才、医学与临床医学人才、心理学人才均是为了保障服务对象的人生健康而提供相关服务:社会工作人才则主要是侧重于对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在机构人才需求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三、小结与思考

1.社会工作理念不够深入.导致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教育及培训不足.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高。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服务.秉承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向有困难的人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而,调查显示,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教育及培训普遍不足。调查分析显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工作人员没有获得相关的技术职称:接受过专业教训和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比例不大。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福利机构以提供生活照料等基本服务为主.没有太多的技巧性.造成更看重相关工作经验:其次.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各种考试制度、教育培训等没有得到贯彻落实.造成专业教育普及不够:再次,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较高。通过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对个人的满意度的调查.可以看出.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自身所处的工作岗位比较满意.对个人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或者胜任工作也感到十分满意。这就使得工作人员缺乏提高自身的意识。

第5篇: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D6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12―0037―03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并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总量增加、严重犯罪增加和犯罪低龄化的三大新特征,给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矫治,已成为一项亟待高度重视而又需要长久进行的社会系统工程。

一、从社区矫正的特殊功能和特征看社会工作理念和方式介入的必要性

社区矫正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是一种人性化的监管方式,它尊重矫正对象作为人的生存价值,充分尊重其人格尊严,实行文明管理并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使矫正对象更好地改造成新人,尽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获得新生;它通过充分利用社区、民间组织、专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对矫正对象进行改造和教育,很好地发挥了社区作为基层组织的柔性的社会整合功能;它通过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被矫正人员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无人抚养、父母无人赡养等新的社会问题,从而有利于建构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长效机制,维护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社区矫正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理念上来讲,社区矫正不仅仅是一种适用法律的刑罚执行过程,更是一种社会工作的展开过程。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如缓刑、管制等在社区实施矫正的制度,但在几十年中,这项制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就是因为把社区矫正仅仅定位于是一种刑罚的执行。长期以来,对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人员基本停留在监督管理的层面。即使在监督管理的层面上,也存在制度不健全、措施不落实等方面的问题,由于警力的限制,某些公安机关监管力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人员的监管基本流于形式。

其次,从实现的目标来讲,社区矫正是矫正违法犯罪人员的“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矫正活动。社区矫正根本目标是:促使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显然,把适用社区矫正的违法犯罪人员放在社区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回归社会。矫正对象是违法犯罪人员,这表明他们普遍存在社会功能的丧失和损害问题,他们的价值观念、社会资源、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等方面或部分或全部出现了问题。实际生活中发现,社区矫正的对象大多都存在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家庭问题、社会不适应问题、资源匮乏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排斥问题、权益维护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矫正对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成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的重要根源。解决这些问题,使犯罪人员不至于重新犯罪,仅仅依靠刑法的规定是很难做到的。由于矫正对象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都比较弱,且他们获得的社会支持也非常有限,因而也不可能自行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就要运用相应的社区矫正方式,在把他们放在社区的同时,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心理、家庭等社会适应问题,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使他们回归社会,成为社会正常的一员,达到防止他们重新犯罪的目的。

第三,从方法上讲,社区矫正更强调了要用专业的方法实施矫正。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和职业,在社区矫正中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社会工作具有自己的学科基础、价值理念和自己特有的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康复、预防和发展三大功能。在实施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矫正对象建立互动关系,全面了解对象的情况,掌握对象的资料;通过分析对象的资料,了解诊断对象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对象解决问题,同时预测、发现、控制和消除对象可能发生的问题,通过帮助对象重组社会资源,提升对象的能力,让矫正对象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也只有社会工作者来实施社区矫正,才能充分显示出社区矫正的意义和作用。

综上所述,社区矫正不仅仅是刑罚由监内转移到社区内执行这样一个执行环境的变化,更是一种执行刑罚的理念、方式、方法的变革。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是社区矫正的内在要求。通过社会工作理念和方式矫正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各方面的专业服务,协助他们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会联系,引导他们重新与他人生活在一起,真正起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的矫正效果。

二、未成年人犯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的介入

在我国,社区矫正展开不久,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笔者认为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介入是社区矫正的应有之义,也是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它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在社会工作的领域中,矫正社会工作可谓与未成年犯罪的关系最为密切,它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协助犯罪者自我省察、自我改变,重新塑造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以便能够回到社会,成为社会所能够接纳的一个成员。由此可见,当我们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来帮助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时,认为未成年人之所以违法犯罪,是因为受到了各种不同。的个人与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在处遇时要强调教化的功能,并希望改变社会环境,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全的发展。

社会工作所倡导的接纳、尊重、案主自决、个别化等原则,在开展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实践中非常重要。

接纳意味着在对未成年人矫正对象开展工作的时候,社会工作者不以个人的价值观评判对方,而是接受对方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和人的价值,相信并尊重对方的人格,时刻保持一种接受和尊重的态度。但同时也并不是说工作者认同矫正对象的价值观与言行,而是将他的言行与他本人分开来看。我们接受他的是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与人格发展的潜能,任何个体作出这样那样的行为都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社会工作者强调“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因此,不管被矫正对象实施了多么恶性的犯罪行为,都应该尊重其人格。工作者尊重的态度可以为矫正对象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其消除戒备,愿意与工作者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开展进一步的矫正工作;透过尊重,唤醒矫正对象的自尊,激发他重新审视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恢复生命的勇气与信心,最终实现

人生自助、回归社会的目标。

案主自决,要求社会工作者在矫正对象拥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自决的方向和后果绝对无害的情况下尊重其个人选择和决定;但同时,维护矫正对象的自决,不等于矫正工作者对矫正对象任意行动,而是要满怀信心,给被矫正对象灌注希望和力量。关注和肯定矫正对象的正确选择,认同他的正面表现,表彰他的积极言行,使矫正对象看到希望。

个别化原则,是指对于每一个被矫正的未成年人,都应该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社区矫正实践中,矫正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价值意识,时刻提醒自己坚持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从观念到态度到方法都要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追求,才能使矫正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方法到位,取得实效。

其次,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实施矫正。社区矫正的展开过程是矫正矫正对象、恢复他们社会功能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审前调查、接案、建立专业关系、收集相关资料,诊断问题、制定矫正方案,矫正介入、矫正评估、结案、矫正跟进等阶段。

1.审前调查。这项工作应由所在辖区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来实施,社会工作者在审判以前,通过与受助者(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和周围社会的接触,调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家庭、经历等社会情况,性格、气质等个人情况,犯罪行为的成因和性质等犯罪情况,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提交法庭作为审判参考,它不同于律师为被告作无罪辩护,而是在承认犯罪事实的基础上为法庭判决提出参考建议,有助于法庭作出有利于改过自新的判决。由于社会工作者的调查有利于量刑个别化,能更好地发挥刑罚在特殊预防中的作用,因此,许多免于处罚、缓刑、社区处遇等判决,都是法庭在充分考虑矫治社会工作者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作出的。

2.与矫正对象建立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当法院判决或者矫正对象从监狱出来后,法院和监狱之间有一个转接的过程,即宣告过程,同时,在社区矫正试点过程中,又加入了矫正工作机构与矫正对象签订矫正协议的过程。通过宣告和签订矫正协议,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的关系得以建立。但这并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专业关系是指工作员和案主内心感受和态度表现的动态、交互反应过程,工作员通过交互作用以协助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因此,签订协议只是一个强制性的静态关系,而不是工作者与案主双方内心感受的动态互动。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技巧与矫正对象接触,从而与矫正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3.收集和分析资料。工作者与被矫正对象建立了专业关系后,工作者要从各方面对其情况作详细的了解、资料收集工作,并分析收集到的资料找出问题地症结所在。

4.制定矫正方案。社会工作者与街道司法所的司法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其它专业人员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制定适合矫正对象的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其中包括需要参加的社区矫正项目和所需量。

5.矫正介入过程。矫正介入的过程也是矫正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特殊的技能为案主提供服务的过程。运用社会个案工作中的会谈、家访、运用社会资源等技术,将使得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服务更为积极和主动。再者,社会工作专业更能从生态、系统的整合的观点,关注到矫正对象在家庭、甚至在社区中遭遇到的问题,进而联合社会资源来谋求解决。社会工作特殊技能之功效,当矫正对象与其家庭有“多重问题”时,将更能彰显其特色。而家庭的参与是社区矫正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以“个案管理”的方式发挥团队精神。社会工作者为达到“助人”的目的,将与学校的老师、社区有关人员等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将为了未成年人的问题,与社会人士沟通,为整合各方面的意见与资源,可能还举办座谈会、个案研讨会等。总之是以“个案管理”的方式,透过分工与合作,来解决矫正所遭遇的问题,进而使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6.矫正评估。在矫正进行了一定阶段,社会工作者运用一系列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对矫正对象进行评估,评估矫正的效果。

7.结案与跟进阶段。当服务介入进行到某个程度和阶段后,经过工作者评估,可以结案,但结案并不意味着矫正对象已被解矫,而是让其自己主动地继续完成剩余的矫正时间。矫正跟进是工作者主动地与被矫正对象联系,表示关怀,并了解社会适应情况。

第6篇: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组社会工作;社会支持;自尊

精神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里痛苦或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1],精神障碍大多属慢性病,治疗时间长,易复发,痊愈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据卫生部调查显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由于社会大众归精神疾病偏见或误解,精神障碍患者既面临出院后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又承受他人乃至社会的歧视,导致自尊水平降低,对重返社会缺乏自信。而长期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与家庭、社会长期隔离,更易产生低自尊不自信的心态。王美玲[2]、陈朋月[3]的研究均表明:低自尊是影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药物治疗之外,需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影响精神障碍患者自尊的不利因素,增强其治疗和康复信心。

小组社会工作是社工常用的三大直接方法之一,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促进自身成长的过程。有研究表明社工介入对促进精神疾病患者再社会化有积极作用[4]。此次小组社会工作融合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疗法、团队建设与支持、组员分享等,旨在探索小组社会工作对改善精神障碍患者自尊感的效果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2012年3月~10月入住山西省荣军精神康宁医院的精神障碍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ICD-10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经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②有完整的汉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③病程不超过10年;④经过社工面谈筛选,患者及家属同意,且伦理委员会批准,签订知情同意书;⑤能按时参加2次/w的小组社会工作活动。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②交流困难、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严重低下不能配合训练者;③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据此共入组患者7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1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实验组年龄(36.5±3.7)岁,病程(23.4±6.2)月,对照组年龄(34.4±4.1)岁,病程(25.1±8.1)月,两组患者人数均衡,在年龄、病程、PSSS、SE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实验组接受每周两次小组社会工作团体辅导,每次小组活动均按暖身、主题活动、分享心得的流程进行,50~60min/次,共6w12次。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不实施任何辅导。小组社会工作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SSS、SES量表进行测量。

1.3研究工具

1.3.1自尊量表[5](Self-esteem scale, SES) 该量表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用以评定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受试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现状,分4级评分,分值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SES各条目与总分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8,分半信度系数为0.96,重测信度系数为0.784。

1.3.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6](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s, PSSS) 该量表主要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源自家庭、朋友和其他方面的支持程度,用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量表共12个项目,为7级评分自评问卷,由家庭支持(4项)、朋友支持(4项)和其它支持(4项)3个分量表组成,量表的α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85。

1.3.3自编的小组社会工作意见反馈表 该反馈表根据黄月霞[7]团体辅导研究中的调查表修改。分2维度12个问题,一个维度考察组员在自尊体验方面的改变,另一维度考察组员对小组社会工作的具体感受和意见。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2结果

2.1各量表前后测评分比较,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得分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小组社会工作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同质,具备可比性。

由表2可以看出,小组社会工作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得分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差异显著(P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2次小组社会工作团体辅导,实验组组员在领悟社会支持、自尊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照组得分在小组社会工作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以增进组员间沟通交流的同质性团体可以提高组员自尊感,增强其康复信念,从组员、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反馈中也可以得到证实。这与王学升[8]、沈峰[9]、叶秀萍等人的研究成果一致。

实践证明,小组从优势视角角度出发,注重发挥组员的积极性。发动组员组织策划相关活动,在此过程中组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从医护人员及家属的积极反馈中找到了自信,增强了康复信念。在小组中发现有需要个别关注的组员,社工会在充分了解该组员基本情况后以个案形式介入,这样的介入比较及时自然。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组员简单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同时,更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协助患者和家属解决其它问题。

4未来研究方向

此次小组社会工作受患者住院时间限制,进程较快,小组社会工作对改善精神障碍患者自尊感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2.

[2]王美玲,鲍文卿.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自尊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5,5(4):34-35.

[3]陈朋月,朱岚,盛嘉玲,等.自信心训练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17(8):912-914.

[4]施泽斌.社工协助精神病患者再社会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5.

[5]王萍,高华,许家玉,等.自尊量表信效度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1998,4:33-34.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2-83,123-124,132-133.

[7]黄月霞.儿童辅导与咨询[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5:157-158.

第7篇: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亲子沟通;个案工作;小组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沟通,是指家长与孩子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良好的亲子沟通能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不良的沟通会引发亲子冲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龄期到青春期过渡的阶段,是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工作是帮助人和社会解决问题的专业,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本文试图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亲子沟通特点,发现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尝试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由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小学生顺利度过成长关键期,避免心理社会危机。

二、城市小学生亲子沟通状况

通过自编家长版和学生版亲子沟通问卷,对某城市小学4~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家长版亲子沟通问卷主要了解家长在沟通动力(沟通的动机和意愿)、沟通能力(沟通的技巧和策略)和沟通评价(对沟通的满意水平)三个方面的情况。本次调查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8份,有效问卷162份,四、五、六年级家长问卷分别为53份(30.2%)、61份(37.7%)、48份(29.6%)。同时对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开放式调查,结果发现:

(一)部分家庭亲子沟通状况不良,60%的家长认为需要亲子沟通指导

本研究发现,大多数城市高年级小学生家庭的亲子沟通状况良好,但也有一些家庭在沟通动力、沟通能力和沟通评价方面不甚乐观,分别为9.9%、2.1%、5.6%。在是否需要亲子沟通指导问题上,60.0%的家长认为需要(非常需要的占26.8%,比较需要的占33.2%)指导,仅5.7%的家长认为根本不需要亲子沟通的指导。

(二)家长与孩子在沟通方面存在代际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孩子与父母对亲子沟通的评价相距甚远,显示出代际差异。在家长版亲子沟通问卷中,家长对亲子沟通的评价较高,然而对沟通评价较低,而且在沟通内容上,孩子希望父母关心自己的情绪和感受(67.7%),而家长却认为自己能很好地理解孩子(73.2%)。

(三)四年级的亲子沟通评价较六年级亲子沟通状况差

对三个年级的亲子沟通状况进行比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三个年级的家长在沟通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3.29,P=0.04),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四年级的父母对亲子沟通的评价要低于六年级的父母(P

(四)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亲子沟通有影响

家长版亲子沟通问卷结果显示,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对亲子沟通的影响分别表现在沟通动力(F=3.20,P=0.04)和沟通评价上(F=2.93,P=0.04)。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亲在沟通动力方面更积极(P

三、社会工作介入亲子沟通的程序与方法

(一)反馈调查结果,进行需求评估

在问卷调查结束后,我们在学校的协助下邀请曾经填写问卷和在亲子沟通方面感兴趣的家长参加座谈。在座谈中,社会工作者就调查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向家长做反馈,同时就亲子沟通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跟家长进行分享。由家长提出来在这方面的具体问题和需要获取的资源。座谈结束后,对座谈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汇总,总结家长目前在亲子沟通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1)家长、孩子在学习与娱乐、亲子沟通方面的认知差异;(2)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3)学龄期向青春期过渡孩子的身心与社会发展特点;(4)亲子沟通的技巧培训(各年级有差异);(5)亲子沟通中的具体问题。同时从对学生的开放式问卷中我们也发现孩子的需求:(1)独立与做主;(2)尊重与理解;(3)自我计划与安排;(4)亲子沟通中的具体问题。将需求评估与调查结果相联系,结合社会工作的特点,我们以增进亲子沟通动力、提升亲子沟通效果为目标,采取以下工作方法开展介入工作。

(二)具体介入

1. 家长学校。家长学校以讲座的形式进行,主要参加对象为需要亲子沟通技巧培训及对亲子沟通感兴趣的家长。社工提前一周将讲座内容、时间、地点进行,由家长自愿参加。根据评估的结果来确定讲座和分享的内容,如“如何做父母”、“倾听与尊重”、“吾家有子初长成”等,主要是针对亲子沟通中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做法进行分享和评析,了解高年级孩子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特点,增加亲子沟通的技巧,做与时俱进的家长。

2. 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个别方式对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其社会适应功能。

在对亲子沟通教育的介入中,我们将学校的“心语工作室”与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社”结合起来,面向家长与学生开展个案服务,主要对象为在亲子沟通方面遇到困难并希望得到解决的家长和学生,由社会工作者对家长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会谈,在这个过程中,严格遵守个案工作的伦理守则、工作原则,遵循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的程序,并做好相应的个案记录。

对在个案工作中经预估发现的家庭沟通方面的问题,经家庭成员的同意,邀请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治疗,面向家庭成员开展工作,对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等进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引导家庭成员发现问题,转变沟通的理念和方法,从而解决沟通中的问题。

3. 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方法之一,它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方法。根据前期工作中发现的需求和普遍性的问题,开展小组工作,主要参加对象为有共同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小组主题有“妈妈训练营”、“孩子属于他自己”、“人际交往训练小组”、“我不是胆小鬼”、“不要只是学习”等,由社会工作者信息,招募小组成员,并对报名者进行初步的评估,遴选小组成员,组成同质性小组。活动地点为学校舞蹈室或社会工作服务站。每个小组开展2~5次活动,充分利用小组动力解决大家共同的问题,工作者做好引导、回馈、分享、总结、跟进等活动,并对小组效果进行评估。

(三)社会工作介入亲子沟通的评估

在评估时,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工作者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同时邀请学校教师、社会工作督导对介入活动进行评估。到目前为止,社会工作介入亲子沟通教育的评估结果显示,介入活动前后,服务对象有较明显的认知和行为转变。在家长层面上,对介入满意的有92.3%,在沟通能力和沟通评价方面,家长和学生表示在介入前后亲子沟通效果和对沟通评价有了显著的变化。从督导的层面上看,我们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有效的改善亲子沟通状况、介入亲子沟通教育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第8篇: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复旦大学社会学的张乐天教授最近正在进行一个关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课题研究,此项研究也是上海民政局正式立项的课题。对此,张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一些有关这个课题的情况。

    “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的开展有着客观的社会背景。首先,社会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六、七十所大学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都有不少的学生毕业,但现有的制度结构中并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这严重地制约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其次,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的方法已经不能完满地处理这些问题,急需建立专业化的助人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职业化就呼之欲出了。

    这次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实证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上海已受过或正在接受培训的总人数及其增长率,并椐此预测今后两、三年中具有社会工作背景的人员数量,因为这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基础。这个调查在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展开,主要集中在属于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机构中,如社区中心、福利院、青少年中心、民政科等。其次,为这些正在从事类似社会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的技术基础。最后一部分是社会工作职业今后在我国职业体系中的位置。参照香港、台湾的社会工作机构,使之成为事业单位并纳入制度结构框架之中,如青少年保护中心便是这一类。另一条道路是在现有的机构设置中,按照服务对象群体的比例,必须有一定名额社工师,否则不能开业。

    本次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第一部分的调查已经顺利完成。10月初,就会有3份有关的报告问世。10月下旬将会举行一个研讨会,研究者将和民政局、社会保障局、劳动局有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并提交建议和议案

第9篇:社会工作调查方法范文

2009年《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通知》以后,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探索,扶持并发展了一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但总体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区社会工作机构管理较规范、项目内容丰富、服务专业,而其他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规范性、职业化及专业化程度低,服务能力不足,扶持力度低等问题普遍存在。

为进一步发挥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作用,2014年《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充分认识并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小城市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要充分抓住机会,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当地群众的服务需求。本文以秦皇岛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代表,分析总结中小城市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内涵及作用

根据民发[2014]80号文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服务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性质是非营利、非政府组织。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有助于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也是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是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化及个性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承接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托,对于推进社会组织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秦皇岛的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时间短,因此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具体介绍下这些存在的问题。

1.数量少,规模小,专业人才缺乏。通过对秦皇岛市民政局的调查和走访,在市民政局注册的社会组织仅有10余个,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空白。通过其他方式注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只有两三家,这些服务机构内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兼职人员。机构中负责组织和实施活动的是考取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并非是拥有专职的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机构的空白,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相关的社会服务项目的设计、服务能力及服务的专业化都难以得到保证。

2.资金短缺,服务项目单一。资金的支持和保障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顺利运营、开展服务的物质保障和基本的前提。通过走访调查,影响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之初的最大难题无疑就是资金的困难,通过了解我们获悉到这些服务机构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往往都比较缺乏资金,资金不能及时保障导致在开展很多活动过程中都不能按照计划进行,活动有时候会中途终止。秦皇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资金大都依赖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自身的资源,通过各方“化缘”争取资金支持,有的机构负责人没有足够的资源,只能通过工作人员个人承担费用支持活动的开展,加上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有限,因此能够提供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资金的匮乏就造成服务活动的范围小,服务内容流于表面,也就不能深入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另外一个方面由于资金缺乏导致社工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非常单一,为了展开活动就只能依托老年中心,开展简单的老年服务,设计的其他简单的服务项目,但是有些服务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由于资金的缺乏就只能半路搁浅,比如“失独家庭关爱计划”这个服务项目。除此之外,由于资金的支持,也无法支付专业人才的薪资,导致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无专业人才,只能由非专业背景的人承担,影响了服务的专业性。

3.政府支持力度小。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非营利、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但这并不代表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无任何联系,与之相反,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营和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强有力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就大陆地区而言,发展好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大都有来自政府的充足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如深圳市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可通过竞标获得政府投入的资金,包括岗位购买和服务购买等形式。

由于秦皇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比较晚,且发展步伐缓慢,目前很多项目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支撑是很缺乏的,在加上目前政府部门对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重视不够,给予的扶持力度小,更谈不上政府相关部分给予这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相关的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和一些政策的支持;当然也更谈不上岗位购买和服务购买。在现实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加上这些种种的困难障碍就导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成立后,由于缺乏资金及政策的支持,很多项目都无法及时顺利的开展起来。

4. 机构社会认知度低,公信力不高。由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的服务范围有限,因此根本不具备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加上对这一块相关的宣传不到位,使得居民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存在误解,认为其就是政府组织,或者是社区工作的一个构成部分,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内容,导致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度低。同时由于提供的服务专业化不强,感受不到专业服务的优势所在,对专业社会工作没缺乏应有的认同,权威性不强,因此参与积极性也不高。

三、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对策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于推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服务需求,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力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1. 政府明确身份,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必须明确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及运行中的身份,并不断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

(1)明确政府身份。政府在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过程中是调控者和管理者。作为调控者,政府要通过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群众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征求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方案,从而实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社会工作服务需求二者的有效结合。作为管理者,政府要制定社会工作行业及机构发展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守则等,并以监督管理人员身份开展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监督。

(2)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政策实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分配,政府应加强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注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社会公益机构组织孵化、专业人才引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要根据服务需求,制定服务计划和方案,通过公开招标,将服务项目委托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并根据项目内容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由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自行提出服务项目,政府通过论证后给予资金支持,推进项目实施。总之,政府通过实施并扩大社会化服务购买的力度和范围,完善政府服务购买目录,推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发挥其在社会工作服务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2.扩展筹资渠道,保持机构自主性。政府购买服务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获取项目和资金的重要形式,但不能成为唯一渠道。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争取政府的支持,也要注意避免对政府的过度依赖,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因此,社会工作机构要不断扩展自身的筹资渠道,要多渠道的展开资金的募捐,例如:爱心捐赠、争取公益基金、申请慈善项目、争取驻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支持等方法都是机构获取资金,资金来源渠道的保障可以有效募捐到开展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进而可以满足机构良性循环成长。作为机构也可探索性的成立社会企业,通过提供各种便民服务,采用低收费的方式维持机构运转。

3.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相结合的人才队伍。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要努力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专业人才,通过合理的选拔、评价、考核、薪酬、激励等制度的建设吸引专业优秀人才的参与,保证服务的专业性和相关的人才引入。同时,也要深入做好志愿者工作的招募注册、组织管理、培训指导和服务记录的一系列工作,鼓励志愿者参加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活动。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的互动交流和学习,提升志愿者服务的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丰富人才资源,拓展服务的范围,提高服务的质量,增强服务效果。

4.加强宣传,提高公信力。政府要加强各类社会工作宣传,围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制度、机构性质、服务内容、先进事迹、优秀典型等开展深入持续的社会宣传,让普通群众正确认识和了解到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努力营造“有困难,找社工”的社会氛围。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自身也必须通过专业的理念和服务,让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接纳社会工作,这才是最根本的最有效的发展前提。通过良好的服务,提高居民对机构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提高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