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

第1篇: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关键词:村庄建设规划;本土化回归;墩岙塘村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villag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Dunaotang Village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extensiv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because of erosion factors gradually loss. This paper takes Xiangshan County,Dunaota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way of keeping the country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hoping to alleviate the unreasonabl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s caused by destruction of the phenomen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planning;local regression;Dunaotang 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现今社会工业化、都市化狂潮之下,村庄除了传统农业之外,其生态环境、乡野风光、传统人文等,均成为人们回归传统和田园生活、放松休闲、休养生息的重要途径,这使得乡村旅游应运而生。随着城市化的扩张,真正的田园、山野乡村将会越来越稀缺,乡村已成为当下保持生态、保存文化、保留风俗的重要场所。然而村落的城镇化、现代化倾向致使传统的农村社会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一个个本土性缺失、辨识度不高的村庄建设规划,一批批村落被推倒重建成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欧式住宅小区,村庄的地域特色正在日益流失。因此,保持村庄的乡土性、本土化,延续村庄的个性显得十分的必要。

一、村庄现状概况

随着象山港大桥的建成通车,象山县的发展已开始进入全域都市化的新阶段,城乡二元的体制障碍正在消融。在此背景下,应从新的角度审视县内村庄的发展与建设。在各村大搞村庄建设规划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前提下,墩岙塘村要在此区域范围内独树一帜,吸引游客体验,保持村庄的乡土性,让村庄回归本土化是规划的关键。

(一)村落概况

墩岙塘村位于泗洲头镇中部,东邻蟹钳港,距镇区约5公里;泗长公路穿过村庄,是村现状唯一的对外交通道路。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村民133户,人口339人 ,常住人口180人,外来人口6人。其中全村1/3人口从事海塘养殖业, 1/3人口从事农业和外出打零工,其余在外地开厂,外来人口大多从事养殖业。村民整体生活水平较好,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养殖塘承包款。

村内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养殖品种主要为南美白对虾、小白虾、梭子蟹、蛏子、淡水鱼,更有村特色产品杨梅,另有经济作物柑橘、棉花、黄豆等。

(二)历史沿革

村庄由墩岙塘得名,原为灵南乡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撤乡并入泗洲头镇。最初乡政府位于泗长线南面的老组团,现存很多大型公建,老乡政府附近沿街店面房众多,逢五逢十沿街设摊,现存空置的建筑上可以看出当时繁荣的景象。之后村庄建设用地沿泗长线向北发展,乡政府北迁,自然形成两个组团——老组团和新组团,演化成现在的形态。

(三)主要特色

1.自然要素

村地处滨海平原地带,地势平坦,现状用地除部分林地、农居用地外,大部分为耕地和水域用地。村东面为养殖塘,西面为两山之间的平原地带,村域内有着山-田-河-滩-海丰富的景观特色元素。村庄整体环境安静祥和,受早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交通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村落格局。

2.人工要素

墩岙塘村用地平坦,地势高差不大,建设用地沿泗长线道路两侧布局蔓延,现状是一个线性的发展形态。整个村落价值观相对统一,建筑与村庄布局具有相当大的自相似性,村庄肌理在空间关系上也有较强的连续性。

3.人文要素

主要包括墩岙塘村历来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名特物产以及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精神风貌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

二、村庄发展条件分析

(一)村庄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1. 交通条件的改善。泗长线为现状村对外交通道路,随着泗长线墩岙塘段线路的优化改线,象山港大桥和同三高速复线的建成,高速出口距墩岙塘村仅10公里,大大提高了村对外交通便捷性。

2. 旅游区位良好。墩岙塘位于大塘港生态影视文化旅游区,离灵岩山景区仅4.4公里,距象山影视城直线距离仅6公里,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将为村带来客流和旅游发展的契机。

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墩岙塘村地处象山泗洲头镇,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有着强烈的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这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消费市场。

4. 自然条件良好。墩岙塘村域内有着山-田-河-滩-海丰富的景观特色元素。

5. 历史条件良好。墩岙塘历史上曾是灵南乡政府的所在地,也是目前泗洲头南部地区传统集市的所在地,并具备初步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用地发展条件良好。

6. 村庄经济情况良好。自2000年村内产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转型为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以来,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7. 政策扶持。象山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推进,将各镇中心村作为首先重点建设的村庄,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农业。

(二)村庄发展限制性因素分析

1. 泗长线对村庄的影响。泗长线线路不流畅,通达性受影响;道路穿村而过,学校、集市和村庄多个出入口皆开向公路,对村民生活交通及安全性影响较大。

2. 建设用地紧张,土地粗放利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过大,达到164平米/人。

3. 空置公建较多。原为灵南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撤乡后,空置的公共建筑较多,且占地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导向作用的加强,部分公建功能开始退化,逐步出现闲置。

三、村庄的本土化回归与发展设想

利用全方位挖掘和总结的村域内现有的自然、生态、人文(民俗)、空间、非物质等特色资源和构成要素,本着保持村庄本土化的理念,对村庄进行产业规划的发展定位,并将其具体落实到物质空间的规划中去,深化、细化在规划、建筑、景观等各个方面,使“本土化回归”成为贯穿整个村庄建设规划的精神主轴。

(一)发展策略的本土化体现

1. 产业发展策略

随着大塘港态影视文化旅游区的发展,以及同三高速复线的建成,墩岙塘村将成为灵岩山景区和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园区之间的中间节点。

村应以养殖业种植业为基础,以旅游产业拓展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同时从农业和山林资源中继续挖掘旅游资源,形成农业、林业开发与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

2. 村庄发展定位

规划墩岙塘村建设成为一个以生态高效农业、经济农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基础,以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为新产业的,功能结构合理,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中心村聚居地。

3. 乡村特色主题

规划乡村特色主题为“故乡” ——饮水思源故乡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主题:饮故乡水(井文化),观故乡景(观海、赏田园风光、村庄风貌),尝故乡海味,体故乡情(渔家乐、游风情街、赶集、养生垂钓、摘杨梅、烧烤、住民居民宿——村舍、客栈、田园景观房)。

4. 村域空间结构

村域规划结构在现状情况上进行性质上的提升,分为四大功能区块:主体功能区——包括居住组团、村委会、游客服务中心、集市、农副产品购买;乡村风情体验区——将部分闲置的公建和村民住宅做游客度假开发,改造为历史文化特色街、生态农庄、养生垂钓、烧烤等;农业种植区——种植经济作物,体现两山之间的田园风光;生态养殖区——设置渔家乐体验项目、观海点。

(二)村庄规划形态、结构、道路等的本土化体现

规划在保持现有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力求将山、水、绿地、村庄各项用地融为一体,注意地方特色的挖掘,保持以自然村落肌理为主调的纯朴乡村风貌,营造出滨海村落的特色形象。

从村庄现状情况和历史条件出发,将村庄规划为“一心,两轴,三片”。 “一心”为规划结构中心,“两轴”为交通轴和发展轴,“三片”为历史风情特色组团、居住组团和绿色农庄。

对泗长线墩岙塘段进行改线,避开村庄的生活性道路。村庄内部道路结构以现有路网为主,进行部分改造拓宽和贯通,完善道路系统,局部加建次要道路,形成有主有次的交通系统。

(三)建筑、绿化景观的本土化体现

1. 建筑改造与新建

对现状风貌较好、体现当地特色的建筑要保留,建筑质量较好且布局整齐合理的住宅则保留,对于外墙较旧的建筑采用立面改造的形式进行整治。

首先立面改造注重统一风格,突出建筑本土化特点。其次丰富立面,增加立面的层次感。再次改善立面的虚实关系。

新建住宅应强调与原有建筑风貌的协调,尽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新建公共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和方便人的活动外,必须与村庄环境充分协调,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

2. 绿化景观设计

墩岙塘村绿地景观包括田园景观、山林种植景观、水系景观、居住组团内的绿化景观和村落景观五个方面。

村内景观节点利用现有的景观特色小品——井,紧紧围绕“饮水思源故乡情”的主题进行设计,体现井文化、海洋文化,加强参与性。

四、结束语

都市化的快节奏生活,工业化带来的城市污染,使得人们在闲暇时回归自然、亲近乡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使颇具乡村地域特色的村落能抓住此机遇绽放其迷人魅力,关键在于在规划中保持村庄的本土化特色,才能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福艳.美丽乡村安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第2篇: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Abstract] : The protection of Jianshui Tuansh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planning through to obtain reasonable assurance function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tern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building height, population capacity, land layout, road system, green landscape, building renovation and update infrastructure such as planning and control elements of the the towns cultural environment overall dynamic protection. Avoid a new round in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the climax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have a huge impact, so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onstantly sublimation.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团山村;云南建水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conservation planning; Tuanshan Village;Jianshui coutry of Yun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名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是国家和人类的瑰宝,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和科学研究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资源。【1】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4】为避免建设性的破坏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必须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在城镇建设中创造具有特色的村镇格局,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和特色,并引导、鼓励、扶持基层自主实施。

1.团山村基本概况

团山历史文化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距离建水县城西13 km。团山村隶属于西庄镇团山行政村,属于坝区。背靠青山,面朝平坝,地势由西北向东倾斜。发源于异龙湖的珠江上游支流泸江河自西向东流过村寨前,交通十分便利,并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团山原是彝族村寨,村名由彝语“团手”音译而来,意思是“藏金埋银” 的地方。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 公元 l 3 7 6) 由江西饶州府鄱江县贸易进云南 ,在建水安家立业,其间三迁住址,后来见到团山“形势耸拔,众山环拱,甲于全境,移而居之,建百世之业,房屋栉比,子孙繁衍,竞成巨族”。张氏家族与当地彝族人和睦相处,随后形成了以张姓为主的汉族移民与当地彝族结合而成的传统村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600年历史。【2】

2.团山村历史保护价值

2.1历史文化价值

团山历史文化村是云南建水县一个完整保存了十九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一个汉族人和彝族人杂居的古村落。2006年6月21日,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100个濒危文化遗址,团山古村和河北怀来鸡鸣驿、浙江东阳卢宅等六处国内遗址榜上有名。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副主席约翰. 斯塔布斯对团山民居的评价是:团山历史文化村是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它浓缩了中国本土活态文化色彩,完整地保存了十九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2.2建筑文化价值

团山历史文化村是中国西南罕见的保存完好的传统聚落,浓缩着19、20世纪之交中国原生态民居建筑特色,也是历史上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不绝的见证(团山村恰好处于昆明至河内的滇越铁路线上)。

如今,团山历史文化村还保存着15座四合大院的古民居,以及寨门、寺庙、宗祠、古井、寨墙、碉堡等古建筑。古建筑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组成,体现了多民族聚居的建筑特色。建筑形式涵盖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的传统形式。四合院有两大类,一类是南方的天井式四合院,房间连通,院落比较小,以云南和江浙的四合院为代表;一类是北方的四合院,区别于南方四合院,院落宽阔,房间独立。 团山民居尤以梁棹窗棂间的精细木雕著称。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姿态、植物纹样、几何图形,都根据各种形体采取不同的雕凿方法,穿漏与浮雕相结合,技艺高超。

2.3旅游价值

团山保存了 1 9世纪的村落格局和原生态的人文景观环境,被国内外建筑专家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价为“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团山村拥有完整、真实的聚落格局,数量众多、风格多样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是一个浓缩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景观,一个充满人文生命的活村庄。团山古村的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拥有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的遗址、建筑,以及特色浓郁的地方产品和人文景观。团山民居保存得较为完整, 是江南民居与云南乡土建筑结合的典范, 是中原文化与彝族文化结合的产物。村中分布有江南民居青砖传统宅院、彝族的土掌房和瓦檐土掌房。

3.团山村保护规划

3.1保护要素与保护框架

城镇格局、沿街空间、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等体现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要素,需要与其周围的环境同时存在。若失去了原有环境,就会影响对其历史文化信息的正确理解。因此,保护规划要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格局、历史氛围和文化环境,确定合理的保护要素,制定整体性的保护框架。

通过分析团山古村的历史文化价值,规划确定团山古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两大保护要素,其中,物质性保护要素主要包括古城与自然环境的历史风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优秀的历史建筑、历史遗存及其依托的环境、古城格局等;非物质性保护要素主要包括彝汉文化、婚嫁习俗、传统曲艺、传统工艺、古今文学、宗教文化等。依据规划保护要素,规划确定保护的总体策略为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着重维护团山古村整体风貌与格局,即对村落街巷网络、建筑群体空间、建筑布局风格、体量、尺度及古建筑传统民居建筑、古井、古树等进行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局限于村落内部的保护,对村落周围环境所形成的整体环境,即村落所处的山水田园景观环境也规定相应的保护细则。

3.2功能定位

历史文化名村只有其居民代代相承,才能将其特色文化沿袭发展下去。因此,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中,既要保留已有的、合理的功能,又要为历史文化名村寻找适宜的、符合历史文化保护要求和发展的新功能,使之与原有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相适应【3】。

综合分析团山古村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状村庄布局,根据保护历史遗产、改善居住环境和促进产业体系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团山古村以居住、旅游、商业服务等为主要功能,是具有宜人生活环境和浓郁彝族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

3.3规划控制要素

3.3.1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决定着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风貌。在对团山古村村中心区现状建筑进行高度分析的基础上,规划确定村中心区的建筑层数为1层~3层,一层高度不超过3.3m二层高度不超过6.4 m,三层高度不超过9.5 m,干道两侧的建筑要突出主体和连续界面,并力求立面上有高度变化。同时,为保护团山古村视廊,规划确定古城街、建设路为重要视廊,两侧沿街路建筑层数为一层,并控制街道两侧的树木高度。

在控制建筑高度的同时,建筑风格和形式上,宏观上,维持“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土掌房”等主要形式,以形成村落景观。微观上,以精美、纷繁复杂的雕刻、书法、绘画等来构成团山村的一大景观特色。

3.3.2 人口容量控制

适宜的人口容量可以保证历史文化名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的原真性与有效传承。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团山村已达中型中心村规模,但村子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团山古村现状人口为870人,按建水县乡村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确定该村的自然增长率近期为4.6‰,远期为5.3‰,机械增长率取值为0。采用综合分析法,估算确定近期规划人口为896人,远期规划人口为968人。为保护团山古村,规划严格控制团山古村内的人口规模,远期逐步迁出团山古村居民,并将迁出居民依据其行政所属及居住习惯分别进行安置。

3.3.3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容量有限性与人口不断增长产生了矛盾,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容量与不断增加的居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拥挤、污染、嘈杂直接影响了古村落特有的环境品质和居民日常生活。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因此,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村庄功能定位,对用地的发展方向、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社会停车场用地进行规划保护规划,确定村中心区的用地类型控制为居住及其服务设施和特色旅游服务设施用地。考虑居民生活及旅游服务的需求,规划设置社会停车场,并对保护区绿化防护进行了规划。

3.3.4 道路规划

道路系统是城镇用地布局的骨架,勾画出历史文化名村的空间格局,规划既要沿袭传统道路特色,又要满足居民的出行要求。因此,规划根据古城街历史地段内传统街巷现有的尺度、比例,采用步行方式;将非传统街巷的现状路规划拓宽为支路,解决东西向交通问题。古城街历史地段路网在保证不破坏古城街历史地段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充分保证其应有的可达性,解决古城街历史地段的出行和消防问题。结合该区域的现状特点,村北的村庄主干道连通G323国道,是村庄主要的对外交通道路。规划期内现有道路将全部实现路面的优化,全面建成田间道路系统,并与村庄道路相连。村庄内部的道路实现全部道路硬化和优化,部分狭窄的街道将进行扩建,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同时,为确保古城街作为旅游观光景区的交通可达性,结合核心保护区重要景观节点设置停车场,以缓解旅游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图1)。

3.3.5 绿地及空间景观规划

历史文化名村的绿地及空间景观系统有效地保护了村庄的传统格局,并为居民与村民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了名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村居点中心部结合各类公共设施规划公共绿地,公共绿地以开敞式小游园的形式,为村民提供休闲、交往的绿色空间,营造良好的对外形象。沿过境路两侧每侧规划5米宽绿带,沿主干道、次干道两侧规划2米宽绿带。

3.3.6 建筑保护与整治

建筑是历史的凝固的记录。村中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大多使用新的方式与材料,割断了传统风貌的延续。在古建筑的保护问题上,根据整治要求,民居具体分为重点保护建筑、保留维护建筑、整治建筑和拆除建筑四种。重点保护建筑包括现状建筑分类中的古建筑和典型传统建筑民居建筑院落,其整体格局保持完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团山古村的构成主体,共计26处,总面积17200平方米,占地约2.6公顷。张家花园、秀才府、黄恩府等重点保护建筑在修缮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在维护修缮破损严重的建筑时,坚持保存原有建筑形制、保存原有建筑结构、保存原有建筑材料、保存原有建筑传统工艺技术。

3.3.7 基础设施规划

随着村子里的居民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也不适应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团山历史村保护规划的重点是通过集约化实现节约土地,同时,注重其居民对现代生活、生产的发展需求,努力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因此,规划在历史建筑与传统街巷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城镇公共设施,并从给水、排水、供热、供电、通信等方面综合考虑市政基础设施,以促进村庄的永续发展。在公共设施方面提出适当配备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改造现有集市及建筑,形成商业设施网点。取消现有窝棚和违章搭建,合理布局餐饮小卖、公厕街道等。

4结语

目前,对保护古村落有两种呼声,一种是加强保护,另一种是旅游开发,此处我们强调保护和开发并重。古村落保护的目的是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使保护与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愿望相协调。实践证明,古村落保护必须建立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利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线上,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们应该在现代生活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中过着现代的新生活。

首先,鼓励村民自主保护。其次,加强政府引导,积极筹措保护资金、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强宣传督导。再次,分期渐进实施。近期工作重点首先是保护历史遗存,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核心价值所在,核定需要保护、修缮与复原的历史建筑,停止建设性破坏,适度发展建筑与街巷旅游项目。中期重点在于整体改善村落环境,提高居民生活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改造部分新建筑,打造若干景观节占,整治村内街巷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增加观光旅游趣味。远期重点在于持续地对历史环境进行维护与更新,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保护制度。

要有机延续并发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历史文脉,必须全面认识历史文化名镇的传统文化价值及其存在方式,综合运用现代规划理念与技术手段编制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特色保护规划,使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得以传承并不断升华其特色价值。

参考文献

【1】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77-84

【2】柯治国.团山一锡矿上驮回的村庄[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2

【3】吴良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造[J].城市规划,2007,(8):14-18.

【4】赵勇.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21

第3篇: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空间;活力;社会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在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公共空间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村落带来生机与活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怎样才能使公共空间的设计既能适应现代化的农村生活又能继承和发扬地方特色,这是我们在进行农村公共空间设计时应该首先考虑的,这也要求我们必须用更长远的眼光和更新颖的思路来看待和剖析这些问题。在以前的设计中,我们没有很好地意识到特定情境的巨大作用。事实上,由物理和社会的因素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既有着即时性的强大影响,也有着长远的深刻效应。

1农村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一词的引入,学界大多认为来源于哈贝马斯(juergne habermas)所开创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概念,他明确指出公共领域是“政治权利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参考文献:

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91页]

在规划设计领域,笔者认为“农村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为广大村民服务的开放性场所,场所不受身份年龄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进入使用,主要包括街道、广场、绿地、运动场、活动中心等空间;其次“农村公共空间”要有乡村地域特色,针对村民的需求和特点进行特色化设计,不照搬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模式;最后“农村公共空间”并不单是一个拥有固定边界的实体空间,它同时也是一个被附加了许多外在属性的文化范畴。

2社会生态学的指导意义

2.1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

人在同社会广泛的接触中,建立了与他人各种各样的联系,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了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不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还是形成各种舆论、激发士气、引领时尚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对于乡村,由于原来村庄的村民大都较为熟识,人际交往活动可以随时发生。如今新农村建设使多个村庄合并在一个社区内,原本和谐的同质性环境变为了异质性社区,村民生活周边多了陌生的居住者。出于对私密性的保护,村民可能出现消极交往的心态。所以,我们需要建设这种可以进行情感交流及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帮助村民更好的适应社区生活,增加村民的环境认同感。

2.2环境与行为的交互作用

人依靠自己的行为接近环境,并通过对环境的认知,从环境中获得关于行为意义的信息,进而运用这一信息来决定行为方式。[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孙菲(1988-),女,汉,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行为是人的心理上的一种反应,一般是带有目的性的,包含着人们的思想、情绪等,是根据个人或集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表现方式。人类的行为与外界环境存在着辩证关系,外界环境可以引导和改变人的行为,反之,人也可以通过行动去改变外界环境。在村落中,除了农忙时节外,人们的空闲时间比较多,闲暇时人们喜欢聚集在村落中比较宽敞或是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例如村口、村委会、大树下、各家门户前等。在这些地方人们的活动大多都是聊天、哄小孩、吃饭、下棋、看热闹等,以此用来打发时间。

3农村公共空间活力建构策略

3.1公共空间的生态学系统

公共空间的生态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基础资源,服务资源,信息资源。要想使公共空间资源完备,发挥出其应有属性,我们必须先对农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的手段。首先,我们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公路通,百业兴”,交通便利了,才能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使村民更方便的获取外界信息,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拓眼界。第二,我们要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校舍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一个村庄只有留住了年轻人才更具有活力,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有优势,用知识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第三,以巩固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保证村民生病及时得到医治。第四,加快农村通信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务实推进,丰富农业科技技术知识,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适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保证现代化农业的顺利推广。

3.2公共空间的生态进化

农村传统公共空间都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时代变迁,在村民经常活动的区域逐渐发展形成起来的,例如村口、村落的中心、村委会、大树下、檐口屋檐下等。这些公共空间是带有村民记忆的,区别于城市,更容易被村民所接受的场所空间。所以在进行农村公共空间建构时,我们首先要对农村传统公共空间进行重构和优化,对传统公共空间进行意向塑造,增强村民的环境认同感。在新农村对公共空间进行塑造时,我们运用原型理论唤醒村民内心的情感,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在景观方面,进行果园化、菜园化处理,体现农村特色,避免经济林、速生林木的使用。一方面可以保证空间的有效利用,一方面这种景观可以得到村民的有效维护。传统的农村街巷空间是很好的交流场所,人们可以随意驻足聊天。

3.3公共空间的核心驱动

我们对新农村公共空间进行规划建设的同时,也要有积极的措施来吸引村民进入到这些空间中进行活动。村民原有的活动仅限于聊天、打牌和红白事等,对于这样一些新空间的建设,新活动的出现,要尽量在村民中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村民自发的参与到这些活动上来,以求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本次笔者利用社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20个村庄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8份,从中研究村民平时喜欢的活动,交往的公共空间大多处在什么位置,这些公共空间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从而更好的建设农村公共空间。

农村村民大多对城市有一种向往,认为城市里什么都好。国家对城市的建设投入大,城市的规划和居住条件都比农村完备,当新农村也建设了楼房,通上了暖气,村民说的最多的就是“住的和城里没什么两样”,所以他们也希望城市流行的娱乐活动可以在农村开展(表一),他们也想锻炼身体,打太极拳,跳健美操。村里的老年人也不乏对唱歌的热爱,他们也想有自己的合唱团和活动空间等等。

表一

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出,村民对现有的闲暇活动空间及方式满意程度并不高。这说明,现有的文化活动空间并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由于新农村建设使大量原有的活动空间消失,现有的空间建设又跟不上步伐,与村民的期许有较大差距。

表二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村民的娱乐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大多不足三小时,这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村已明显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农村公共空间不足,活动单一,使村民有时间没地方活动,有一些活动自己又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活动又开展不起来,造成了村民精神生活的贫乏和空虚。

表三

所以说,我们建设新农村公共空间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城市公共空间成熟的建设模式,一方面我们要深入了解村民的特殊需求,真正的设计出适用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模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3.4公共空间的自我调节

农村村民有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现代市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和现代意识是村民还不具备的。因此,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冲突在新农村空间适应中充分显现。农民面临相互冲突的两种文化,他们需要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自我反思和积极应对。在这种自我调节中,接受城市化文明的洗礼,积极扩大交往对象和范围,更新观念和调整自身行为,最终实现角色转换并融入新环境中。我们对农村公共空间的建设,旨在促进并引导农民用积极的方式交往,使他们的交往活动不要仅仅局限于闲聊,打麻将扑克。积极的交往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还有利于促进增加他们的收入,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现代农村祥和氛围,促进他们积极交往。通过建立活动中心,配上图书馆、电脑室、报刊栏,组织腰鼓队、健身队、爱好小组等,并不定期举办相关集体活动,最终实现自下而上的公共空间参与氛围。

第4篇: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关键词:旧城改造、策划、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 U418.8 文献标识码: A

1 改造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大量的村庄被包裹到了城市新区之中,成为了城中村。城中村建筑物间距过小,采光通风严重不足,抢建、违建问题突出;同时,绿地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环境质量低下;市政管道数量、容量不足,电力、电信线路杂乱无章;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片区形象提升的重大障碍。

为改善以上情况,海口市将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列入五年计划中城市改造建设的重点工作;将旧城区(城中村)改造作为海口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建设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和兼顾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

城中村改造计划之一的道客村处于海口市中心城区重点地段,规划面临如下几方面的难点:

(1)位于交通干线、河流水域边等重点景观沿线的关键节点,规划应当如何把握项目定位,并塑造城市节点的景观形象?

(2)改造地块内存在利益主体多、地籍关系复杂、民居建设量大、改造阻力较大等情况,规划应当如何理清现状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体现社会公平解决民生问题?

(3)改造地块所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在开发强度、设施配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规划应当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与其实现动态衔接?

2 策划先行的规划思路分析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采取了策划先行的规划方法。注重基础条件的分析、项目的研究与策划过程,为实体空间形态设计打下坚实基础;积极研究探索不确定性的规划问题,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

根据项目特点,提出了两条技术路线。包括强调策略比选与规划方案的总技术路线和强调经济可行性分析的经济性研究技术路线。

总技术路线将政策环境研究、现状基础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经济性研究、与周边区域的错位协同发展、片区自身特色纳入策划研究体系,为规划设计方案的空间结构布局、功能业态、设施规划等提出了科学的设计依据。

经济性研究技术路线注重研究过程的逻辑性与完整性,采用经济推导模型研究,实行规划的多方案比选及方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多种分析模型叠加分析得出项目的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使其具有充分的依据和说服力。

3 《海口市旧城改造项目策划研究与规划设计》项目的主要内容及特色分析

3.1功能定位

在策划研究了相关规划、所处区位对道客村的配套CBD功能要求、高品位的形象、建筑风貌要求后,规划将道客村定位为:城市CBD核心区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住区,集居住、商业、医疗、教育为一体,公共设施配套完备、环境优美的综合小区,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型风景楼盘。

3.2改造目标

对应策划的结果,规划提出承接CBD核心区的公共服务与居住功能,全面整治城市环境和空间形象;就地安置居民,营造具有归属感的城市社区;统筹协调多方利益诉求,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具体改造目标。

3.3项目特色

项目以策划先行,在扎实的基础调研工作支撑下,通过策划保证了项目与相关规划、政策的衔接;从城市整体上把握了项目空间环境的要求定位;统筹考虑提出了旧城改造后原居民的安置与就业、开发经济效益保证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1)细致的政策解读

策划细致解读国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011.1.19)、《国十一条》(2010.01.10)海口市《关于推进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10.14)、海委[2007]28号《关于加快我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的决定》等旧城改造政策,挖掘征收补偿、安置措施和鼓励、优惠政策等有利条件支撑改造项目。

(2)深入的经济研究

基于旧城改造的特殊性,规划本着务实的原则,特别注重对经济方面的研究。从土地市场划分、市场总体预测、土地一级、二级开发收益分析和项目运作模式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经济策划研究,为规划的可行性分析及指标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策划明确了海口市旧城改造项目的土地开发与运作方式主要为两级模式:一级土地整理的开发主体为海口市人民政府,即由市政府向涉及搬迁改造的村庄村民征收土地,并进行征收补偿、搬迁安置与土地整理,使盈余土地达到出让标准;二级土地开发主体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即使土地通过招拍挂等方式进入流通领域进行市场运作。进行了用地出让、房地产销售价格预测,并梳理了征收补偿的标准,预测了安置用房、商品房建设、财务、营销等各种成本。利用经济测算数据与规划指标相互校核,提出合理的安置方式,以提高地块整体开发的经济效益,力求达到收支平衡。

(3)集成化的功能组合

策划规划主要从:①满足《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海口大英山新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调整》等相关规划对用地功能的要求;②完善自身内部功能,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将仓储功能移出,补充居民休憩公共绿地改善居住环境的地块自身要求;③着重考虑龙昆南路(景观大道)沿街景观形象,优先考虑商业金融及其配套功能,沿街以商住为主,其余为居住,地块中部植入为地块内及周边服务的文化娱乐设施等服务周边的需求。三大角度剖析地块特色与功能构成,最终确定片区的功能以商住、商业金融(大型商业、商务办公)、居住、文化娱乐为主。并研究估算在规划功能整合要求、经济平衡条件下建筑功能比例、改造区域周边城市规划、未来商品房销售价格、开发商的利润要求和独立建设的商业、办公、公建用地等影响因素下的项目功能配比。提出主要功能的开发配比建议为:居住8:商业1:办公0.5:公建0.5。在有限的区域内,集成满足不同需求主体的功能空间,使改造后的旧城片区成为一个能带动区域发展、优化人居环境的公益性项目,增进片区内及周边街区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城市经营化建设。

(4)一张图管理,与控规编制衔接

规划针对不同的地块,将各类规划控制要求和城市设计要素控制要求反馈到一张图则中,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性与指导性的指标。并与上层次规划编制单位积极互动,落实优化已有控规,积极对接在编控规;在道路组织、指标控制、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面与控规编制单位积极沟通,深入细化控制指标,积极反馈欠妥之处,在此基础上根据片区的现实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既保证策划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又方便了规划管理与实施操作。为规划成果的实施提供了极大便捷,为各地块的规划管理提供可操作性依据。

(5)合理的实施计划

规划根据策划研究的结果,提出实施性改造计划。并针对国家经济、行政决策、监控管理和社会政治等不同层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风险防范的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4 结语

海口市道客村旧城改造与其他旧城改造项目一样,面临着任务紧迫,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关系复杂等难题。

在深入地规划设计之前,最大程度地利用策划,积极契合政策导向,为改造规划创造有利环境;明确联合政府、城市运营商、居民等不同主体需求,保证公众利益,才是提高旧城改造科学性、经济性和可操怍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孟献礼,倪庆梅. 旧城区的有机更新——以永康市旧城改造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24(11):47-49.

[2]刘晶,刘清,张明举.“社会需求——城市供给”分析在旧城改造中的应用——以华阳旧城核心区功能调整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2):18-23.

[3]张伊娜,王桂新.旧城改造的社会性思考[J].城市问题,2007(7):97-101.

第5篇: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关键词 城市规划体系;专项规划;更新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旧城更新改造也以空前的估摸与速度展开,日益成我国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我国旧城底子薄,长期以来又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雄厚的资金保证,许多旧城都普遍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并危及城市特色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继承,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旧城更新改造迫在眉睫。

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缺陷

城市更新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开发商与拆迁居民,它们三者的立场是不一致的,但是城市更新取得成功必须依靠三者的合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开发商和广大居民,还未形成公众参与的积极氛围,居民利益诉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反馈给相关部门,这必然导致在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会遇到来各个方面的阻力,给城市更新的实施带来较大的影响。《办法》虽然对城市更新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制度管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仍存在缺乏统筹与引导,包括对管理机制、相关政策和整合规划的统筹,以及对市场需求和公众需求的引导。制度建设的不足导致公众对城市更新的目标和价值观缺乏认识,难以实现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另一方面,对城市更新认识的不足使得市场和利益相关者既缺乏对城市更新过程和结果的合理预期,同时还普遍地存在投机心理。政府为平衡各方的利益,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但得到的社会认同却始终不足。不对城市更新制度进一步的完善,这种矛盾仍然会继续存在。我国城市更新量大面广,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改造与整个城市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涉及政府、开发商和普通民众多方面利益主体,涵盖旧城镇、旧村居、旧厂房等多个改造对象。因此,在编制详细规划前期编制一个区域性、系统性、综合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以协调解决开发时序、空间布局、用地调整、交通、绿化等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问题暴露出城市更新理论未能有效地指导规划实践。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拓展城市更新规划理论,更清楚的认识高速城市化下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因地制宜选择科学的更新改造模式,制定更高效的城市更新策略,实现快速变化中的旧区结构转型,促进城市更新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应运而生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虽然考虑了城市土地使用的数量与性质,但没有考虑构成城市的各系统内部的或外部的有机联系,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的跨度过大。按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城市专项规划可分为三类,即总体规划所附属的专项规划、完善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和指导城市开发的专项规划。加强专项规划,一是从技术角度对总体规划进行细化与深化,更重要的是从管理角度将城市功能分解成为若干密切相关的系统进行专项研究,以确保城市活动的有机性与多样性。基于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面临着急切的改造需求,同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而总体规划层面缺乏相应的专项规划,缺乏系统研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是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问题的系统研究和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属于完善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以在如今的城市规划体系的情况下,进行城市更新专项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角色定位

城市更新规划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法定规划之间“若即若离”的特殊关系。在规划层次上,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之上的层次规划;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完善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将城市发展中大量出现的旧商业区、旧居住区、旧厂房、旧村居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专门研究。目前我国的城市更新规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概念规划。这类规划一般基于政府对某些大范围旧城区运动式的更新改造,其中有明确的政府意志,但却往往缺乏真实的场运作主体,因而也导致了规划的“无的放矢”,缺乏可操作性,甚至可能由于政府改造意愿的提前透露,而变相地提高了改造的市场成本。另一类城市更新规划主要是市场主导的单个开发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场往往将此类规划作为与政府博弈的手段,特别是容积率、公共配套设施等等。

城市更新规划的模糊定位,可能会直接导致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中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规划编制缺乏依据,缺乏与法定规划的有效对接。城市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存在滞后,难以应对未来以城市更新规划为主的城市规划工作要求,突出体现在城市更新规划的几项重要技术标准,如容积率,用地类型划分等。规划审批过程中不仅缺乏审批依据,更可能连行政审批的层次和级别都难以准确定位,因而拖延了审批的时间,增加了不必要的博弈环节。简而言之,城市更新在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其实就是在定位城市更新规划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寻找各自的底线。城市更新在高层次的法定规划层面,则应更多地体现政府对公共利益和整体目标的意图;在面向建设实施的非法定规划层次,则应更多地为市场留有经营和运作的弹性空间。因此,只有合理地明确城市更新相关规划的规划内容、深度、规划类型归属,以及审批的层次和机构,才能够有效地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结合上面所讲述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属于指导型、调控型专项规划,地区开发详细规划是行动规划。在空间维度上,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发详细规划之间的宏观指导型规划,承接总体规划,指导详细规划;在时间维度上,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长期调控型规划,确定城市更新改造的时序安排,指导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指导年度实施计划。

结束语

目前,应对城市更新改造的强烈需求,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缺乏系统的研究,导致规划管理的有效性缺失,规划科学性不足。根据规划实践,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能够有效的弥补规划体系对城市更新系统性研究缺失、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便于动态规划管理、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是面向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的指导型和调控型规划,是近期建设规划和地区开发详细规划的依据。在编制与实施中,应协调多部门、多主体,加强环境容量、公共设施供给、弹性指标的研究,并实行年度实施评估和滚动编制机制。文中提出的这些看法和观点,希望有益于大家对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认识和理解,以引起对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汤晋,罗海明,孔莉.西方城市更新运动及其法制建设过程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4):33-35

[2]袁奇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城市规划体系[J].规划师,2004,20(12):33-36

[3]张可云,赵秋喜,王舒勃.关于我国未来规划体系的改进问题思考[J].天府新论,2004,(1):57-60

第6篇: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乡村: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4—0029—06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数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应该也必须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中,由于缺少具体科学的实施方法与一定的技术支持,不仅没有改善原有的乡村生态环境,没有实现预期的生态环境效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乡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在新背景、新时期下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目标多元型、环境友好型、景观生态型及乡村可持续型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伦理观,改变“人类征服者”角色,应该以“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成员”的姿态,在实施中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伦理观,注重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乡村生态文明的现实缺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能引发的乡村生态问题

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地方在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为了追求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及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侧重于大面积平整土地、硬化沟渠和田间道路,目的是使土地整齐划一,便于机械化作业,但缺点是非常单一化,比较多地考虑了田块合并和田面平整,却严重忽视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原有生物的生存环境的维持和保护,会对生物的生境带来一定的扰动,进而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农田生态系统平衡。殊不知,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因库,包括所有鸟类、昆虫、微生物、植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是等同于保护了农田周边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或

收稿日期:2013—02—2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SZBF2011-6-B35);安徽省池州市社科联项目(B2012005)。

作者简介:张勇,男,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博士研究生,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讲师,土地估价师(池州 247000)。

汪应宏,男,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州 221116)。

者说对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实际上也是对耕地生产能力储备的一种方式。而在实践中,一味地采用机械化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建设各种混凝土硬化的沟渠设施、田间道路,以及大规模地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都可能会使原有生物的栖息地、繁殖地减少,使农田生态结构与环境结构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治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简化,必然会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化境受到影响。(图1)。

2.对水资源的影响

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往往会采取相关工程技术措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建设梯田、垦殖坡地,这些都会导致水资源需要量的增加,从而可能会改变整治区域内的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直接影响整个区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例如大规模的农地整理及开发未利用地,如果其灌溉排水系统用混凝土修建,会导致地表无法涵养水源,且一味地追求人机通行方便、水流通畅,修建“笔直”或“截弯取直”的沟渠,往往将沟渠设计成沟渠身笔直、沟渠底平坦,沟渠底不冲不淤,不仅造成流速加大,地表水很快流失,更为重要的是导致渠道中无法储存水分甚至经常处于干枯无水的状态难以寄养水中生物,出现“用水时快来快去,不用水时渠干沟枯”的现象,直接导致水中水生物无法发挥对水体的自净能力,特别是在非灌溉期间渠道断水,使渠道内滴水不存,增加了田沟渠道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难度,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繁衍之地,阻断了生物迁移、繁殖、交换的渠道,断绝了沟渠河道水源涵养万物的功能,也断绝了野生动植物的勃勃生机,出现了“青蛙跳不出农渠,虫蛇越不过农道”这样的一幕。另外,如果不合理地对坡地采取工程措施加以垦殖与建设梯田,如果采取顺坡措施操作往往会增大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水量,不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会增加发生土壤侵蚀的可能性及强度,导致流域水源补给过程受阻;甚至由于不恰当地开垦会扰动地表坡面,破坏土壤结构和质地,导致地表土层疏松和粒度变化,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

3.对土壤的影响

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中,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对未利用地的开发会破坏地表的植被,对土层加以剥离、搬运往往会破坏土壤的熟土层,改变了土层的排列顺序;在对工矿企业用地及村庄宅基地复垦中,一般会采用推高填平、挖深垫浅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当也会把底层的土层翻到表面,破坏了土体的构型,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另外,在农用地整治中,都会使用大型机械作业,机械化的挖填极易导致土层被压实,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使得土壤的团聚体变差,表土的熟化层被破坏,土体结构直接被破坏,导致土壤内部有机质含量下降,特别是可能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容易发生土壤结构性退化,直接影响地力。除上述之外,沟渠和河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往往改变了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从而导致土壤质地的改变及理化性状的改变,影响土壤养分循环,还有可能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和养分的流失,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农地整理前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均要高于整理后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在已经进行了平整的土地中,从挖方地块到填方地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明显减少,参见(图2)。

4.对乡村生态景观的影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主要通过生物及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土地覆盖状况,对乡村景观多样性、空间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乡村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乡村生态景观主要是由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道路等景观要素构成的农田景观及村庄居民点构成,实质上是斑块(corridor)、廊道(patch)、基质(matrix)的空间构成。但在我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中,伴随着大规模的农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及村庄的拆并等一系列活动的实施,由于对地表植被和景观生态建设方面考虑不够充分,很多是基于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对农业景观进行人为改造,导致局部景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对整治区域地表植被以及其相关的生态景观格局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在实施农地整理工程时,通过大面积平整农地、修建硬化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挖低丘、筑坑塘等以提高土地垦殖率,都会造成原生、次生自然植被以及人工植被的大面积减少和退化,主要体现在原有的植被被单一的农业作物代替,生物多样性必然减少,景观多样性降低,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均有可能增加,可能会造成许多生态过程的中断;另外,在土地整治中新修建的道路、灌溉工程等往往会导致动植物生存环境一分为二,并成为许多动物迁徙、植物孢粉运移的屏障。再如大规模地实施村庄整治、迁村并点,若不及时对拆迁后的村庄进行及时复垦会引起原有的乡村景观的破碎化,会直接导致原来连接村庄之间的自然植被斑块间的自然连通度降低,导致生物多样性难以维持。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到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人文景观时,往往会因为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其造成永久性、难以恢复性的经济、生态损失,参见(图3)。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建设:基于乡村生态文明视角

1.人与自然共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和维持农村土地整治区域生物多样性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也是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指标。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农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通过保留自然斑块、构建生态廊道等方式来保护农田中的生物栖息地。我国在土地整治实践中实施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工程措施也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整治区域生态系统的扰动,应遵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理念设计道路、灌排等工程,适当保留农田中的生态岛等关键的斑块与河流两侧的防护性树篱廊道,从而为动植物提供稳定的栖息空间和生存环境。如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在实施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应用研究”和与欧盟的国际合作项目“土地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EU-China biodiversity programme,ECBP)中,在贵州荔波和关岭土地整治项目区,综合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格局优化模式,运用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采用了以下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恢复溪、渠、塘生态系统功能,用爆破碎石建设生态岛屿,设置人工鸟巢,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在设计灌排工程中,充分根据整治区域水系湿地现状、水资源利用状况、现有的排灌系统、农作物种植状况等因素进行设计,构建与自然水系相协调的灌排系统,河流至农田之间的输水渠道采用的是PPR管以减少人工修建的水泥沟渠对生物的阻隔作用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持田间水塘的常年蓄水状态,维护鱼类及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保留和恢复农田中的灌草等原生生境,保持生境的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便于动物的隐蔽和迁移;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生命力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等。通过上述多条途径,有效地保护和维持了整治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出了“农田—溪流—湿地—田间小岛”错落有致的如画景观,提高了农田的抗风险能力。

2.低碳整治: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是个不能忽视的巨大的碳库,土壤碳库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其实施必然会对整治区域的土壤碳循环平衡带来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碳平衡及降低土壤的固碳能力,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农田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平衡。农村土地整治中的农田整治主要包含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是最主要的破坏土地结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工程。在整治的实践中,为了达到不破坏乃至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耕作层地力,可以采用适当的物理改良措施如表土剥离与回填、深耕与深翻,以及适当的生物措施如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物理措施中表土剥离与回填一般是对质地构型为均质型壤土、均质砂壤土、均质黏土和均质砾壤土的土壤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一般在15cm—30cm之间,表土剥离后要依次实施地基平整和地基整理,再进行客土回填,回填的客土可以采取适当的物理技术加以改良。深耕与深翻可以对整理后的耕作土层加以疏松,提高土壤的透水保水性能,加速土壤淋盐和防止表层积盐等功效,一般在农地整理工程中土地翻耕深度在20cm左右比较适宜。生物措施中,绿肥是能够翻耕到土里作为肥料用的绿色植物,种植绿肥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转化,直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提高耕作土壤肥力,进而达到土壤固碳作用;秸秆还田可以极大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耕作层保水、气、肥、热等能力,降低耕作层土壤体积质量和增加土壤孔隙度,节约农田化肥用量,从而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积累。另外,农田整治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需要相互结合,整治后应该及时灌溉,保土保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积极改善农田小气候,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3.天地人合一:建设乡村“生态农场”

农田、林地、湿地、草地和灌木树篱带等相互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农田景观。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乡村土地整治特别重视农田景观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强调要尽量在维持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对原有景观进行创设,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景观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整治中,通过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复垦使大面积的集约化的农田出现成为可能,但是这也会导致整治区域的农田景观变得十分单调,景观多样性明显下降,使原有的农业景观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强化整治的生态化、景观化效应,在实施时,应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布局农田单元,保护农田的原有自然环境,提高农田景观的视觉品质,尤其要注重保护农田景观的异质性,增加廊道宽度和斑块连接度,以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农田景观生态环境。要实现上述目标,须加强农田景观规划,通过规划使整治后的农田生态系统不仅要获得超过自然系统的生产力,并且要保持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

从空间布局而言,笔者认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区域内的农田景观规划应着重于以下方面:一是要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提高农田斑块舒适度。田块是农作物的载体,与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不同,需要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同时增强景观美学效果,其布局应力求紧凑、现状规则、视野开阔,达到景观多层化功效。二是要重建自然植被斑块和廊道,因地制宜地增加分散的自然斑块和绿色廊道,以补偿和恢复农田的景观生态功能,如沟渠里应保持完好的水生生态系统,在河道两岸人工构建复杂的小生境,为更多的农田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农田中的渠道两侧可以用人工绿带与农田隔开,在田间道路两侧可保持一定宽度的非农田性绿带,以形成“田缘线”,通过构建“田缘线”以提高农田廊道的舒适度,增强其空间的多样性,使人既感觉到闭锁的近景,又有透视的近景。三是从追求农田景观的空间结构和格局达到最适宜化的目的角度考虑,构建“天地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最优农田景观环境需控制区域内建筑斑块盲目扩张,节约工程及居住用地,基于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角度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塑造居住环境优美、与农田自然环境系统相协调的宜人景观。从工程定位角度来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生态化、景观化是其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整治实践表明生态化、景观化的定位应改变传统的整治项目区的概念,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推进土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未来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建设成为类似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规模化的乡村“生态农场”,参见(图4)。根据浙江大学吴次芳的研究,他认为未来的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土地整治区域就是一个生态农场,至少应该把全国的基本农田都整理成生态农场,以满足13亿人口对食物的数量需求和健康需要。

4.“三位一体”:建设乡村生态文明

乡村孕育了人类文明,是城市的底蕴。在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不仅仅包括桑基鱼塘、农家庭院等景观物质生态文明,而且包括“天地人和”、“天人合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等文化思想和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乡村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是有着强烈的本地特征符合和象征,是社会体验、文化含义和地方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保持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方面,德国的土地整治就体现了这一点,值得借鉴。党的十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今后我国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要实现建设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目标,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适当保留当地传统乡村文化和传承悠久的农耕文明,要注重从当地乡土景观和民俗风情中汲取精华,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生地貌,使用乡土植被,保持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设计出方便生产生活的景观格局,使得人工整治出的“斑块”、“廊道”要和乡土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充分体现当地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二是要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农耕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协调乡村景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塑造出自然生态平衡、乡村景观健康的和谐生态乡村环境,实现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要找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注重挖掘和提炼浓郁的乡土景观特征,在土地整治中尽可能认识、维护、提升和重建这些地域乡村景观特征。因为乡村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美学、文化和经济价值,是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乡村都具有一定的景观特征和风貌,而且都是一个地区人文和自然历史演变的记录和标识,体现的是区域自然和文化形态的结合,如果失去这些特征,所有的乡村变得同一化、格式化,这无疑是一个低级的错误。如安徽省池州市地处皖南山区,在实施村庄整治中,应该结合皖南山区徽风皖韵的乡村文化风格,营造出徽派建筑风格的乡村聚落风貌,彰显出皖南山区村庄特色和乡村生态文明,体现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延续,充分体现皖南山区村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彰显出皖南山区自然村落的悠久历史、古朴自然,兼有自然之容、山村之貌,突出“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良好的乡村生态文明。

三、结论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整体的、全局的和系统的工程,在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整治要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和服务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基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遵循生物多样性、土地多功能性、生态性、乡土性、地方性、景观性等原则,运用工程技术和景观设计手法,构建文明、健康和可持续的乡村土地生态系统,提高乡村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我国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促进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我国农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经济,2003,(10):169—171.

[2]王军,余莉,罗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2(2):8—11.

[3]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选择[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7]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1(4):1—6.

[8]吴次芳.农村土地整治的问题指向、国际经验和现实选择[J].四川改革,2009,(8):11—16.

[9]吴次芳,叶艳妹.土地利用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12.

[10]陈博宁.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52—154.

[11]胡振琪.土地整理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62—165.

[12]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4(2):60—63.

[13]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15(4):881—884.

[14]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127—130.

[15]叶艳妹,吴次芳,黄鸿鸿.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1,(9):167—171.

[16]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08,28(5):2261—2269.

[17]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8.

第7篇: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2004年,在中国歌坛仿佛一夜之间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新星,他就是刀郎!一个名不见经传、带着沧桑感的普通男人,用他那有点沙哑的喉咙,唱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响遍大江南北的动人歌曲。

刀郎的歌曲淳朴、自然、平淡,可就是他那平淡无奇的歌曲才自然唱出老百姓们所需要的真情!刀郎的歌曲没有刻意附庸风雅,刀郎本人更没有如其他明星般那样“包装”与“炒作”自己,但刀郎成功了!他那有点怀旧的歌曲深深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

有人说刀郎能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他的歌曲能与老百姓的心灵产生沟通。其实“刀郎现象”不仅值得音乐界人士深思,同样也值得我们卖酒人借鉴与探索!那么,我们今天的卖酒人又应该怎样像刀郎学习,做到出奇制胜呢?下面笔者略谈一二,算是抛砖引玉罢了!

一、 白酒品牌不能脱离平常百姓

大家都知道刀郎的歌曲之所以能赢得大众青睐,那就是他的歌曲很“平民化”,能满足寻常百姓的精神需求与心理需求。而在白酒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太多的白酒“战士”似乎都走入了一个营销怪圈,竞相生产高价位的高档白酒,打着“高档品牌”旗号在白酒的高端市场是“杀”得天昏地暗!一些高档酒店已成了他们乐此不疲之地。在他们心中,好象白酒只能走高端,白酒只能进城市!而对中低端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却不屑一顾。但我们认真分析:白酒的消费层次是非常多样化的,有富商白领、有文人雅士、有凡夫俗子,更重要的是达80%以上的白酒消费者都处于中低端市场,可就目前白酒企业的通常表现与传递的信息来看,不少产品是“称王呼霸”、“卖老显贵”,好象只有富人、商人等成功人士和办喜事的人才喝酒,而广阔的平民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却被闲置一边、未被好好利用!所以,有些白酒企业现在是走向了极端化发展,不注重平民消费、不注重市场基础建设。从一定角度讲,我们不可否认:争取高端消费者能增加企业的赢利能力!但得看你是否具备上游企业一样的品牌实力,如果我们在营销上不重视中、低端市场的把守,将被小品牌和杂牌军占领;如果我们不重视中低端市场的大众化需求,将无法巩固市场的根基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要提醒我们那些白酒业淘金者不要一卖酒就卖高档的,否则,你爬得最高,也就跌得最惨!

二、白酒品牌须知浓妆淡抹才相宜

放眼五花八门的白酒世界,那些琳琅满目的产品与娱乐界形形的艺人又何曾不相似!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知有多少想一夜成“星”的卖酒人,平时他们不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而是一门心思地专在“包装”与“广告”上面打主意,给包装“穿金戴银”后再通过“概念炒作”者是不乏其数。现在,不少的白酒包装是愈加高档华丽,所以,老百姓常说:“酒嘛!不就是卖个包装”。“酒水不如包装贵”让多数处于市场低端的消费者望而却步!目前,不少白酒人是叫苦不迭,称税款之重!粮价之贵!产品成本更是如何之高!但为何他们就没想过让白酒包装“裁衣”为产品肩减负呢!如今,国内不少月饼企业已联合倡导推出实惠包装,不知我们的白酒商人又何时方才睡梦初醒?

近年来,有甚者不仅在包装上作“表面”文章,其宣传更是炒卖作秀,不少白酒淘金者打着“中国第一XX酒”、“百年品牌”之类的狂语,所以老百姓经常叹曰:“我咋就听不明白呢!”有的品牌文化内涵不仅贫乏,且广告诉求主语不能有效诠释品牌内涵与产品特征。这样文化酒,那样品牌酒是比比皆是,但我们要问:有多少“广而告之”能刺激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呢?又有多少品牌能扣住普通百姓的心弦呢?这一点,我们应该像刀郎大哥学习,否则,剥开某些白酒靠包装与广告衔接起来的七彩“外衣”,恐怕身上也很难找出平常百姓真正喜爱的东西了!

三、白酒品牌要在品质上下功夫

刀郎一夜成星可不是吹出来的,刀郎那浑厚的歌曲充分展露出他深厚的功底,但为何我们的不少白酒品牌风光了一两年之后,便销声匿迹了呢!我想白酒品牌“富不过三”不仅有营销战略、竞争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而更多的是品质薄弱,经不起市场的考验!今天,白酒产品“同质化”现象已非常严重,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笔者所谓的“同质化”非单指产品的质量水平,毕竟“香醇绵甜”还有各自香的成分、甜的程度,而产品的出笼方式与工艺体系趋于雷同,这才是“同质化”的核心因素。从不少白酒生产企业来看,作坊型、粗放式生产普遍存在,其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产品工艺不高,而更多者无力运用现代技术去创新发展,于是便在产品包装上作文章,换汤不换药者也不乏其数,同时随着OEM加工方式与品牌买断的盛行,不少新进者多采用“东边装酒西边卖”的短线模式,凭借有一定的网络、资金实力就欲让一个品牌成功立足,可多数结果是事与愿违。这里不仅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更有重推广、重炒作、不注重品质的错误意识,所以,白酒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全面重视产品质量管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改进生产设施,通过传统酿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这样,你才能以高技术、高质量的白酒产品与竞争对手拉开档次。

四、案例篇——“刀郎式”营销

象刀郎那样“卖酒”可做的事情很多,但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贴近百姓平淡生活、满足百姓实际所需”,下面笔者就以农村白酒市场为例,浅谈一下应该如何开发,供参考!

农村白酒市场开发指南

农村白酒市场是一个广袤无垠、充满希望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崎岖坎坷、不易攻克的市场!不过进军农村市场虽然困难之大,但在白酒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战场硝烟弥漫的今天,农村市场还毕竟是一个很具生存价值的另类空间,而如何开垦这片广阔的土地,也便显得尤为关键!

竞争环境分析:近年来,白酒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同质化、营销同式现象愈加严重,白酒产品不断增多,导致供求矛盾日益加剧,白酒高档品牌、超高档品牌如雨后春笋,多数品牌都在把城市消费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作为主战场,使整个城市白酒市场硝烟弥漫、危机四伏,多者是举步维艰、尤入困笼之兽!虽然有的不遗余力,奋起抗争,但多数计穷力乏,含恨而终!所以,白酒品牌有必要寻求新的生存空间,而拥有8亿人口的农村消费市场正是一个新的阵地。

品牌战略:以农村市场为切入口,从市场低端培育大众化消费群体,逐步通过农村市场根据地达到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目的。

品牌定位:白酒低端品牌,适应我国农村大部分消费环境、符合农村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市场规划:先通过对各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再以点带面的形式逐步推广到全国市场。

命名策划:商标与产品名称作为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应充分考虑如何与市场基因相结合,命名策划时须注重“三相符”和“一统一”原则,即:一要名称符合目标市场的消费环境、二要符合产品的风格特征、三要符合品牌的文化表现,同时要求产品名称最好与商标名称相统一,这样才便于品牌的广阔传播与深度推广。

口感设计:农村市场饮浓香型高度白酒产品的消费者居多,52º以上的白酒产品呈主流趋势,建议产品的度数宜在50º~60º之间。

包装规划:现在不少的农村消费者还依旧在购买散酒喝,所以,白酒产品的包装应美观大方、经济实用、方便携带,不宜采用高档包装形式。一般情况下,农村市场多直接以光玻璃瓶的简装方式为主流包装,所以,应以光瓶装、普通合装、精装礼盒产品进行组合投放市场。

价格定位:农村白酒市场的成熟消费群体其年龄段一般在20岁以上,对白酒产品的购买力一般在3~15元之间,5元以下的光瓶酒最为畅销。因而,主打产品的价格应定位于大众化,价格不宜超过5元。

渠道模式:开发农村白酒市场,必须施行通路下沉,通过深度推广实现市场扩张。主要采取方式为:以“县(区)”为营销单位,并以县级市场为直接输出端口,以各乡镇为一级分销渠道。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县只设立一家商,主要执行供货、配送,厂家按县级市场组编成若干个营销部(编制10~15人)协助开拓农村市场,具体负责分销渠道与终端经销点的开发与维护、市场协调及售后服务等工作。不到成熟时机,产品严禁流入城市消费市场。

如何细分目标消费群体

农村白酒市场的消费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不象城市那样呈多样化消费层次,总体来讲,成年男士都是白酒产品的主流消费群体,在同一市场区域其消费水平基本上差异不大,其消费方式一般是自饮、宴请客人或送礼之用,平常自饮的农村消费者中间有不少是购买当地小作坊酿造的散酒,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才购买瓶装酒,而普通盒装和礼盒装白酒主要是请客或送礼。所以,开发目标市场时一定要深入调查这几种不同消费方式的市场情况和所占有的比例,其中包括对他们的饮用习惯、口味喜好、消费能力、购买场所、购买时间的调查,然后根据市场调研结果锁定目标客户、并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制定应对地方品牌或外来强势品牌的防御策略。

怎样让消费者接受并产生互动

农村消费者受社会环境、地理交通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品牌意识比较薄弱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企业做好市场培育与消费引导工作。根据调查发现:农村市场除有少量顾客选择一些老字号或名牌酒外,很大部分顾客偏好于地方酒,有60%以上的消费者是随机消费,无明显的购买品牌产品行为,约有8%的人是受广告的宣传引导愿意进行尝试购买。

同时研究也表明:朴实的农民也是一个比较重感情、讲究实惠的消费者,情感营销很适合这类消费群体,因而,在品牌推广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其情感需求和心理特征。

在包装设计上,一定要迎合农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审美观念,建议可用稻田、高梁地或庄稼丰收场面作产品的包装图案背景,要充分体现农村的自然美景与丰收喜庆,同时广告语一定要亲切、有感染力!如:“红高梁酒、咱庄稼人的酒”!

有实力的企业如果要找品牌代言人,建议用农民都比较熟悉的明星,如潘长讲、赵本山,而区域品牌可用地方明星,象川渝地区可用梅老坎(庞祖明)等,当然,选用当地的农民大伯也未尝不可,这样一来,就能有效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可利用赶集日(有的地方俗称“赶场”)到各乡镇的一些酒楼、饭馆促销,并同时开展“免费品场”、“买一赠一”、“现场宣传”等促销活动,平时做市场促销活动时也可把农民朋友平常所需要的农用物质(如农村耕作工用具、化肥等)作为礼品赠送。

在各乡镇设立一定数量的样板店,提供店招、海报、窗口陈列架、赠品等支持,从而促进带动附近其它商店的销售。

利用乡镇广播,协办一些“农业技术讲座”之类的栏目,或在一些人口密集的村庄开办一个“读书俱乐部”(俱乐部可设置一个产品专柜),让村民既能免费读书学习,又能现场买到好酒。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传统的文化生活已被电视所取代,为适应他们的心理需要,可不定期到各乡镇、村庄开展“送文艺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从而加深农村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

凡过生日、办喜事的农村消费者,凭有效证件可领取到公司赠送的礼品酒和优惠卡,当然也可派员现场促销,这样一来不但可促进这部分顾客购买本品,还能影响其他亲朋好友的消费。

言之,在农村市场以情感为营销主题,展开深度分销与深度促销更能有效打击竞品,从而快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如何把农村消费者培育成忠实的顾客

农村市场虽然一片光明,但作为白酒的低端市场,往往也是龙蛇混杂的地方,不仅要面对地方强势品牌的阻挡、国内名优品牌的围攻,还要防备不少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因而要打造成农村市场的强势品牌,必须注重培育农村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而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引起重视。

产品的风味一定要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喜好与饮用习惯,所以区域品牌的开发一定要针对当地的风俗人情,同样,必须把品牌的美誉度建立在坚实的品质基础之上,只有货真价实才能有效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保持比较稳定的价格曲线,根据竞争者的变动合理调控乡村终端市场的零售价,因为农村消费者对价格特别敏感,也比较在乎产品价格的高低,如果涨幅太高,会使部分客户流失,所以,对市场价格走势的深入调查和预测也至关重要,在产品开始执行价格定位时,就要充分考虑“降价容易提价难”的农村消费现状。

要保持健康、稳定、持续的品牌形象,企业的CI形象与VI视觉设计不宜频繁更换,更不能随意改变农村消费者比较固守和偏好的一些东西。例如:以前的包装是红色为主调,消费者很喜欢,你却换成了其它色彩,这样就会影响他的购买兴趣。

要坚持并加强对终端网点的回访和维护,尽量合理满足其利益需求,从而巩固经销商对品牌的信心,不断提高其对品牌宣传的热情。

深入开展售后服务与市场协调工作,尽量解决经销商的后顾之忧和顾客反馈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切围绕“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努力改进产品质量、调整品种结构,并不断建立健全质量服务体系。

不断创新和加强促销活动,通过更深层次的互动,逐步缩短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保持有计划、有规律地调查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通过研究、打击竞品的弱势,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从而提升本品的影响力。

在市场行销工作中,应加强营销员、促销员、理货员及经销商的培训与管理,要求员工的言谈举止要体现并维护品牌的形象,一些让消费者喜爱或有益的活动也要具有连续性,从而不断刺激其购买欲望。对经销商也是一样,譬如:有的厂家在产品导入期对他们是满面堆笑,产品畅销期却冷若冰霜,这样不利于培育顾客的忠诚消费。

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时机

产品已进入成熟期,并成为这一区域之农村市场的主流品牌,在农村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度与美誉度,其声誉也逐渐传播到城区市场。

第8篇: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关键词] 全域旅游 特色小镇 融合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2-0054-05

全域旅游是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之一,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与此同时,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也在迅速发展。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既是特色小镇,就具备发展旅游服务业的潜质,当前,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创建的许多特色小镇,同时也是旅游小镇。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如何与全域旅游理念相互融合,创新发展,需要深入研究。

一、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相结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从供给侧来看,特色小镇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正式公布了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等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形态各异,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很多都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先天禀赋。从目前已经创建的浙江省级特色小镇来看,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已经形成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带动上下游多个产业发展,实现收益上的乘数效应,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①。

从需求侧来看,全域旅游为特色小镇带来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旅游产业涉及110个关联产业和部门,其中关联比较密切的有29个产业和部门。据统计,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达八成,对民航、铁路、汽车客运业的贡献率达九成。全域旅游由于各行业和各部门的融入,居民共同参与,发展全域旅游将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区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发现大多数特色小镇都可与旅游业在不同层面结合起来,历史文化、城郊休闲、资源禀赋、生态旅游型的特色小镇通过发展文化交流、景点观赏、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金融创新等可通过产业旅游,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时尚创意型特色小镇可创造综合效益。除上经济效益,全域旅游还有助于特色小创造品牌效益,传承传统文化,让特色小镇的地方文化、民俗风情、商业价值、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推进特色小镇的文化创新。

(二)有助于资源整合共享,形成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通常为“产业、文化、旅游、社区”一体化的复合功能载体,以产业为特色,当地居民生活、居住、休闲集聚,各种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全域旅游的题中之义,也是居民共同参与,其核心是全行业中全要素的整合,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产品的供给,以及全方位的游客体验。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使得当地的资源要素能最大程度地优化整合运用,而且随着全域旅游的推动,能倒逼特色小镇的资源配套完善,进而改进当地居民的生活。

从旅游的时空延展来看,大多是长时间、多景点的时空转换。一个特色小镇的全域旅游,多数时候将延伸到下一个特色小镇或者特色景点。因为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一个功能复合型的新型聚落区域。它既可以是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又可以是较大的村庄,还可以是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块和街区,所以其中部分资源可以和城市共享,利用全域旅游把一定区域内不同的特色资源串连起来,促进资源在更宽广的区域统筹发展中充分流动,最优配置,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为未来特色小镇建设注入活力

全域旅游融入特色小镇建设,有助于丰富特色小镇的内涵,以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的视角,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打开新的思路。到目前为止,特色小镇创建不到200个,距2020年的创建目标,还要建设近800个特色小镇。由于全域旅游产业的综合性比较强,关联度比较大,产业链比较长,涉及并交叉渗透到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如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科技、生态环境、建筑等领域,以全域旅游的思路来规划特色小镇,将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较高的起点,注入新的活力。以浙江云栖小镇为例①,云栖小镇主要发展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产业,目前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云计算、大数据、APP开发、游戏和智能硬件领域的企业和团队。除此之外,云栖小镇还注重会展旅游,创建了服务于草根创新创业的云栖大会,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云计算以及DT时代技术分享盛会,“2015年杭州云栖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万多名开发者以及20多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参与。

二、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一)以全域旅游理念把传统专业镇提升为特色小镇

专业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有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以乡镇为基本单位,通过开发一两个产业或产品,带动多数农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即乡镇企业),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工业制品的加工、装配和制造业,科技水平及附加值较低。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是传统专业镇比较发达的地区。不可否认,当前已有一些发展较好的传统专业镇已经或正在建设成为特色小镇,但仍有许多传统专业镇,需要创新发展思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比如广东现有300多个省级专业镇①,涵盖家具、陶瓷、灯饰、家电、花圃等产业,在市场上掌握了不少话语权。但根据广东省发改委提出的相关发展目标,到2017年要建成30~50个独具岭南魅力、环境优美、形态多样的省级特色小镇,到2020年建成10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包括智能制造小镇、绿能科技小镇、海洋特色产业小镇、互联网+小镇、时尚小镇、工艺小镇、文化创意小镇、生命健康小镇、旅游休闲小镇,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吸纳就业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②。换句话说,广东到2020年建成的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很有可能从现在的300多个省级专业镇中发展而来。

把传统专业镇提升为特色小镇,既是传统专业镇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但这绝不仅仅是概念的转变,或者产业的升级,而是要以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为特征,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活等功能平台,重新规划打造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全域旅游理念,全时、全域、全民参与,将有助于“特色产业”和“体验旅游”实现最大程度的统一协调发展。

(二)将特色小镇建设融入区域旅游业整体布局

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把特色小镇建设融入区域旅游业整体布局。

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交通发达,特色小镇数量多,相距不远,而且产业关联性强或者景区风貌类似,所以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应与区域的旅游业整体布局融合,用好用足区域旅游资源如基础设施规划、线路规划、景区风格、客源等,切实把特色小镇的产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些特色小镇,特别是中西部的特色小镇,离城区较远,旅游潜力大但基础不好,亟须融入周边地区或中心地区,借势发展,以自身特色形成虹吸效应,把这些地区的人流、金融、旅游资源、产业资源等导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带动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全域旅游本质着眼点就在于利用更大时空和更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一些特色小镇拥有独特的产业,观光交流、学习访问、会展洽谈的外地游客较多,而当地居民在该产业中的就业率高,相对地从事住宿、餐饮、运输等服务业的人就少,势必造成服务供给不足,水平不高。从区域的视角来规划特色小镇配套资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如在周边另外的特色小镇建设时,适当减少研发制造产业,更多地规划服务业,区域间特色小镇在特色产业、服务业、旅游业中相融共生,互利共赢。

(三)推行“产业+旅游+”战略,积极探索融合创新

从全国目前打造的特色小镇来看,一半以上都侧重于产业特色,如金融创新、新兴产业、高端制造、电子商务等。全域旅游与特色小镇的融合,也可先从产业着手。由于旅游业最大的特点是跨越不同产业、市场和空间,市场无边、产业无界、创意无穷。旅游业主动与其他产业融合,将形成更强的产业竞争力。可以推行“产业+旅游+”战略,积极探索融合创新的路径,延伸主导产业相关的旅游,如工业旅游、体验旅游、会展旅游、学习考察旅游等。如深圳蛇口上世纪80年代的旧工业区,通过整治更新成为建筑设计、文化创意的集聚地,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厦门元祖食品公司把糕点、糖果等食品加工制造环节向公众开放,游客不仅可以亲眼看到食品的制作过程,而且还可以参与体验制作,获得满足感;珠海一年一度的中国航展,原来也是航空航天产业的专业展览,如今已经打造成为集会展旅游、学习考察旅游的国际品牌。

三、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旅游资源禀赋,理性推进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

特色小镇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全域旅游也不是万能药。当前,首要的是推动政府、社会、企业和当地居民充分沟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理性推进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防止出现运动式造城,盲目投资,千镇一面。为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着重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要客观评价旅游资源禀赋,充分调研旅游市场,衡量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的可能性。以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主的特色小镇发展全域旅游,由于开发建设的不可逆,需要冷静、全面地评价当地旅游要素能否满足最基本的要求和条件,防止硬干、蛮干,造成资源破坏及浪费等一些不可收拾的局面。以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发展全域旅游,应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强化主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然后瞄准附加产业,逐步推进,切忌一哄而上,全面开花。发展会展、论坛、体验旅游时,还应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强化开放的心态,建设开明公正的政府,引导民众开放创业,培养市场化竞争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是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应设立负面清单。一些特色小镇所发展的产业,虽具一定特色,但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或者影响人体健康的产业,这类特色小镇应列入负面清单,禁止发展旅游业。一些特色小镇从传统专业镇提升而来,城镇环境和营商环境差,居民素质不高,政府服务意识不强,也不宜马上发展全域旅游。一些地处偏远的特色小镇,交通极不发达,安全风险大,发展规模化旅游市场,投入太高,建议也不宜提倡发展全域旅游,但不排除散客或者个人自驾游。

(二)注重顶层设计,把全域旅游理念融入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一是建立部门合作机制。由地方政府牵头,旅游、交通、经贸、信息、公安、工商等政府部门联合组成“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办公室”,建立顺畅高效的合作机制,实行线上线下联合办公,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统筹协调当地产业发展、工商服务、旅游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各种问题。

二是基础设施规划要先行。建议推行“大交通”规划概念,不仅在特色小镇的规划中,先规划主干道、公共停车场、慢行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商业服务、医疗服务、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还应从旅游线路科学合理规划的角度出发,把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规划纳入到区域旅游布局当中,融入区域主要交通枢纽,规划以网格为基础的道路体系,打通断头路,为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奠定基础,避免特色小镇变成“特色孤岛”。

三是要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除了政府拨款、银行借贷之外,还可针对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主要可考虑:PPP模式,主要面向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综合开发。待特色小镇发展相对成熟后,PPP还可向环保、养老、医疗、旅游等领域不断拓展,实现PPP投资主题多元化。引入社会资本,既可出让全域旅游特许经营权,亦可联合成立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基金,PE/VC等,促进产业发展,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大力挖掘私人Y本,特色小镇的建设本身也是家乡建设,可通过宗族血脉关系,向有实力的乡贤以股权、期权的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共建美好家园。

(三)适当调整阶段性发展策略,以人为本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不同的特色小镇发不同的发展阶段,应灵活调整阶段性的发展策略,更新工具包,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以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应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划调整。具体来说,在特色小镇建设初期,可着力建设产业基础设施,引入一批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服务平台体系,打造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解决就业,创造经济效益。中期,可围绕产业拓展相关的高端服务,如论坛、会展、文化节庆、体验娱乐等,此时应及时完善提升相关配套水平,如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品牌宣传、服务品质等。后期的发展策略,可以产业创新发展与全域旅游并重,或以全域旅游为主,推出不同的举措。

第9篇: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

关键词:监管人才;学历教育;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34

1 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人才队伍现状

2014年,宁波市政府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实施意见》,机构改革带来的职能调整使监管人员的专业性、规范性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提高监管队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首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市局采取优化队伍结构增配监管人员方式,区县普遍采用科所联动方式,集中调整食药监管力量。通过调查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中,行政机构编制数共有2196个,其中到岗1834人;全市网格员制度基本建立,药品监管力量延伸到了村庄社区末端,各乡镇协管员总计1781人。尽管监管人数庞大,但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79.66%,有食药及相关专业背景的仅占16%左右,人数不到400人,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食品药品专业人员尤其缺乏。由此可见,宁波市食药监管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2 新版GSP实施背景下对食品药品监管人才的要求与挑战

2015年6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颁布新版GSP,并于2015年7月1日正式施行。新版GSP由四个章节187条规则组成,从药品经营企业的人员、机构、设施设备、体系文件等质量管理要素的各个方面对药品采购、入库、验收、存储、养护、发货、运输、配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流通全过程做出了规定。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也给监管人员的专业性带来了挑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对自身监管职责认识不清

新版GSP实施背景下,对于宁波市局及地方监管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常规检查、日常抽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等内容。然而,很多地方监管人员对自身监管职责认识不清,认为GSP认证只属于省级的工作范畴,思想上未能引起重视,工作上未能有效履职,导致地方监管出现漏洞。

2.2 对监管内容缺乏理解

GSP认证检查是一项富有专业技术和能力要求的工作。由于专业背景的缺乏,导致监管人员对监管内容缺乏理解,监管只能流于形式。监管人员到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时,不知从何如下手,不知问题关键点和核心要素是什么,特别是对于麻精药品、冷链药品等具有特殊规定的品种,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和有效监管,导致监管往往走马观花、停留于表面。

2.3 对监管对象缺乏整体认识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发现问题产品、查处问题企业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应该致力于通过有效监管减少问题药品的出现,提高辖区内总体药品质量。由于机构改革,非食药背景的监管人员进入食药领域,对辖区内整个药品流通企业现状了解不足,缺乏整体认识,只能通过上级安排、受理举报等方式被动监管,无法在问题出现前进行有效防范,监管效力较差。

3 宁波市食药专业学历教育班GSP课程SWOT分析

针对宁波市食药监管队伍出现的问题,2015年4月,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出全国首个食品药品专业学历函授教育班,实施“职业技能证书+职业培训证书+专业教育文凭”三证一体的“学历+技能”教育模式,通过GSP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以期扭转一线专业监管力量不强的现状。

3.1 优势(Strength)

3.1.1 政府层面重视和支持

食药专业学历教育班由宁波市局和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创建,获得了政府层面的重视和支持,市局下发文件,要求系统内40周岁以下不具备食药专业相关背景的干部必须进行在职学历教育,41周岁以上干部自愿参加。同时成立了学历教育培训领导小组,落实了组织人事科为此项工作的责任科室,并明确了学历小组组长、副组长,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1.2 学校师资力量较强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医药类专科层次高等院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多位GSP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专任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4.3%,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77.1%。GSP检查员3名,国家执业药师工作专家1名。开发建设了全国首个《GSP实施与管理》网络课程,建设有GSP课程相关的虚拟实训室、实训基地和配套的模拟仿真软件等(详见图1),为GSP教学提供了智慧支持和技术保障。

3.2 劣势(Weakness)

3.2.1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针对食药监管队伍的专业学历教育班开设时间不长,管理体系还处于创建和摸索阶段。教学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采用课堂理论授课为主,不能满足基层人员对于实操技术的需求;教学激励机制有待建立,教学规章制度执行力差,学员迟到、早退、旷课、代签到等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监管;教学考核流于形式,仅通过笔试的方式未能真正检验GSP内容的掌握和研究程度;此外,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等形式,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对全市监管人员形成带动作用。

3.2.2 GSP教学目标定位不清

GSP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目标定位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新的监管形势和要求,兼顾“学历教育”和“监管能力”,加强应用型监管技能的培养。然而,由于教学时间有限,要求将GSP四章187个规则浓缩在28个课时内完成,其中还包括了复习和考核,导致教学任务过重,教师仅能在有限时间内将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中,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学员也仅关注最终的考核结果和专业教育文凭的获得,而忽视了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和监管能力的提升。

3.2.3 师资优化配置不到位

对于学校而言,除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了其他各种类型的成人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包括函授、夜大、成人脱产等等。各种教学任务各自为营,相互争夺场地、师资、资金,造成教师资源紧张、教学任务过重。再加上食药监管人员学历教育班教学补助较为有限,导致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只能疲于应付。

3.3 机会(Opportunity)

目前宁波全市有60余万家的市场主体,其中近12万家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单位,8500余家的药械企业和医疗机构。每一环节的监管都需要专业素质的支撑和引导。在新版GSP的和实施之下,监管人员具备GSP专业知识和监管能力成为政府和社会的迫切需求。一方面,由上文可知,由于机构调整导致监管人员食药专业素质较差,监管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迫切希望通过专业监管人员的有效引导,从根本上提高药品质量,减少和规避经营风险;此外,食药监管人员学历教育班的建立和完善也是提高社会满意度、营造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3.4 威胁(Threat)

3.4.1 名校效应少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但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缺少名校效应,还未形成自己的传统优势专业。这往往使之在与名校或与名校联合办学的成人高校、培训机构竞争时处于劣势,缺少社会的支持和认同。

3.4.2 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规范

目前,政校联合培养发展学历教育的模式尚属摸索阶段,缺乏统一管理、协调和监控,对培养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缺乏探讨和研究,未能及时制定出台关于校政联合培养的发展规划,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进行保障,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和约束机制进行支持,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4 完善宁波市食药专业学历教育班GSP课程的对策与建议

4.1 明确食药监管人员学历教育定位,严抓教学质量

建立人才培养方案,明确食药监管人员学历教育的需求和定位,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研究,积极探索并完善校政联合培养监管人才的教育体系。严格执行各项教学制度,对学员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严格考评,以培养监管人员专业素质、提高监管能力为目标,严抓教学质量。

4.2 发展GSP课程特色化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创新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式,将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中,实现课外基础学习、课内问题研讨与实践的教学模式。设计多元化实践活动,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宁波医药股份、宁波四明大药房、浙江英特等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学员提供现场实践教学的机会。

4.3 加强学校自身建设,优化师资配置

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实现“扩校、升本、创优”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引进与优化师资队伍。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岗位任职标准以及绩效考评等指标。开展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开发建设《GSP实施与管理》、《药店经营与管理》等网络课程、慕课;开发《药品陈列虚拟实训室》等虚拟仿真软件。通过企业挂职、课题研讨、专业技能培训、内部学习与交流等途径,提高专业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研究平台。

4.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重视后勤保障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尽快出台校政联合培养的发展规划,完善并落实相关激励措施和约束机制,将监管人员的食药专业学历教育情况与工作职责分配、薪酬、晋升等制度相结合,重视后勤保障,加大经费投入,从而有效提高学员和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历教育班SWOT分析,研究教育班现实情况,从控制或减弱不利因素影响、发挥自身优势的立场出发,积极探索,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使校政联合培养监管人才的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为宁波市和浙江省食药监管队伍建设提供智慧支持和保证。

参考文献

[1]浙江在线.全国首个食品药品专业学历函授教育班在宁波开办[EB/OL].http://.cn/system/2015/04/25/008305864.shtml,2015-04-24.

[2]杨丹宇.基于SWOT模型分析的珠三角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02):82-87.